2021-03-17 名人.張金堅
搜尋
磁振造影
共找到
187
筆 文章
-
-
2021-03-16 癌症.攝護腺癌
健診數據PSA升高,就是罹患攝護腺癌?專科醫師給答案
66歲的林先生,自從健檢發現PSA偏高,便開始定期追蹤,很長一段時間均無異狀。去年追蹤,PSA為7.12 ng/ml,游離與總量比例為7%,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有黑影,進行攝護腺切片,幸好一切正常。 59歲的陳先生,過去曾有PSA升高病史,但沒有不適,就沒再追蹤,去年底因排尿困難就醫,PSA高達271.33ng/ml,肛門指診摸到明顯腫塊,攝護腺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巨大且邊緣不平整,攝護腺切片為攝護腺癌,後續安排治療。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PSA為「攝護腺特異性抗原」的簡稱,是攝護腺細胞所產生的一種蛋白質(醣蛋白),主要是幫助精液液化和分解子宮頸上皮黏液,使精蟲能自由的移動順利進入子宮。 PSA與攝護腺癌的關係 正常情況下PSA<4ng/ml,研究指出,當PSA介於4~10ng/ml時,有25%可能罹患攝護腺癌;PSA>10ng/ml則50%機率有攝護腺癌;但經攝護腺切片,確診為攝護腺癌者,有15%的PSA<4ng/ml。 因此,他提醒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當PSA>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持續追蹤變化。 PSA升高一定是罹癌? PSA升高一定是罹癌?周固說,除了罹患攝護腺癌,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例如:年齡、攝護腺肥大、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接受內視鏡檢查及手術等,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 他直言,是否罹患攝護腺癌,不能只看PSA。當PSA數質異常時,最好進行相關檢查,如肛門指診,以了解攝護腺大小、有無壓痛及硬塊;攝護腺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可以辨認攝護腺大小、變化及邊緣狀況;攝護腺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切片沒有,不代表一定沒有,仍要積極追蹤。 攝護腺癌早期發現五年存活率接近100%,但已有轉移擴散,五年存活率降至30%,因此,早期發現造期治療相當重要。周固提醒,養成定期健檢習慣,當檢查發現PSA升高時,應找泌尿科醫師進行相關檢查,確認是否有異,若一切正常建議仍須積極定期追蹤。
-
2021-03-16 科別.骨科.復健
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手術嗎?醫師:這個情況建議開刀
三年多前,亞運複賽前夕,台北世大運跆拳道品式金牌選手李晟綱持續練習,不料,奮力一跳,落地時竟聽到「啪」一聲,原以為只是單純扭傷,但膝蓋竟愈腫愈大,腳無法彎曲,只能伸直,至醫院照X光、做磁振造影檢查(MRI)檢查,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合併「半月軟骨受傷」。膝蓋前十字韌帶受傷為常見的運動傷害,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復健部主治醫師吳致寬指出,前十字韌帶斷裂盛行率約千分之一,主要原因為突然改變方向、減速、落地扭轉、撞擊等,如搶到籃板球後轉身快攻,病人以15至40歲居多。吳致寬說,前十字韌帶是膝部內一條連接股骨與脛骨的堅韌膠原蛋白,由兩束纖維組成,控制前後動作及扭轉動作,是膝關節系統的重要部分,可避免膝關節過度伸直及滑動。多年擔任中華奧會代表團隊醫及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召集人的林瀛洲說,長期膝蓋承受減速、落地扭轉力量,就容易引發前十字韌帶損傷,斷裂後若未及時評估處理、復健治療,恐造成膝關節反覆不穩定,甚至提早產生膝關節退化。前十字韌帶斷裂一定要開刀嗎?林口長庚骨科部暨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邱致皓表示,原則上仍先以肌力訓練為主,若訓練後膝關節仍不穩定,不得已才開刀,但若前十字韌帶撕裂合併半月軟骨受傷,為避免造成軟骨關節二度傷害,就要考慮手術。吳致寬指出,研究證實,受傷之後,應在醫師評估下,及早復健,才能維持肌力,如躺著不動,一天就可以下降1%肌肉,連續四個星期不運動,肌肉力量下降10至20%。對此,李晟綱有著深刻體驗,受傷之後,並未動手術,大腿股四頭肌肌力變差、無力,膝蓋穩定度也大不如前,經常「軟腳」,以前做踢腿動作,能使出全力,但現在膝蓋不穩定,只能使出七八成力量。台灣復健醫學會與台灣運動醫學學會昨日合作舉辦的「運動醫學專題講座:運動員前十字韌帶斷裂座談—從受傷到回場」,由台灣運動醫學學會理事長、里約奧運中華代表團隊醫療長林瀛洲醫師擔任座長,邀請3位知名運動員,奧運金牌選手朱木炎、世大運金牌選手李晟綱及知名跆拳道選手蘇麗文現身分享前十字韌帶相關心路歷程。
-
2021-03-05 科別.腦部.神經
預知腦中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瘤」 專家建議做1事!
53歲的廖小姐,有遺傳性糖尿病,平常很注意飲食及運動,也有乖乖吃藥。在公司負責海外業務的她,時常要配合外國廠商時差加班熬夜,因為旁人時常叮嚀她要注意健康狀況,她特別抽空進行健檢,沒想到竟揪出健康未爆彈。從廖小姐的腦血管磁振造影(MRI)影像,明顯看到大腦動脈有顆0.6公分的腦動脈瘤。易破裂的腦動脈瘤大小約0.5~0.7公分左右,這顆不定時炸彈若破裂會導致蜘蛛膜下腔出血,造成出血性中風,甚至死亡。 廖小姐很慶幸有安排健康檢查,及早發現這顆有破裂危險的腦動脈瘤,經專科醫師評估,只需要進行微創手術就可解除未爆彈危機。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說,腦動脈瘤通常無症狀,發生機率遠超乎想像,100人裡就有1~2人潛藏腦動脈瘤而不自知。通常是健康檢查發現,或動脈瘤太大引起梗塞性中風,或腫瘤壓迫性效應,嚴重時是破裂出血後才查出。腦動脈瘤好發45歲以上成人,女性居多;與抽煙、喝酒、作息不正常、壓力、血壓不規則控制有關。近年來,腦動脈瘤再也不是年長者的專利,連才24歲的龍后-艾蜜莉亞.克拉克,就曾因腦動脈瘤破裂緊急送醫,生命一度垂危。錢政平提醒,腦動脈瘤破裂時機難以預測,唯有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才能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
2021-03-04 科別.消化系統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世界衛生組織曾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病,而且現在有很多研究顯示,許多癌症背後的危險因子都跟肥胖有關。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民眾在維持身體健康狀態,除了從肉眼上可從體型、體重數字或是BMI指數判斷是否肥胖,但有一項潛藏在身體內部的肥胖是無法經由肉眼觀察,即便外型看起來纖瘦的人,都可能有的脂肪肝。瘦皮猴不忌口仍有可能有脂肪肝30歲的汪先生,身高172公分,體重52公斤,BMI指數僅17.6。在健康檢查前,他自傲自己從小就是吃不胖的體質,怎麼吃都吃不胖,還常被周遭親友笑說是瘦皮猴,更認為自己體型纖瘦就一定等於健康。近期到醫院健康檢查,醫師為他進行報告解說時,看著透過超音波檢查的影像發現已有輕度脂肪肝。諮詢過程中得知汪先生正因自恃從小吃不胖的體質,熱愛吃油炸高熱量食物,手搖含糖飲料更是他每天一定要來一杯的精神飲品,而脂肪肝的形成正是與飲食攝取過多熱量相關。醫師立即建議他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以改善脂肪肝,避免發展下去形成肝臟發炎,進一步易使肝臟纖維化,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什麼是脂肪肝?梁程超指出,當飲食所攝取的熱量過多時,容易轉換為脂肪儲存在肝臟中,當肝臟細胞內積聚過多脂肪,脂肪超過肝臟5%以上時,就稱為脂肪肝。脂肪肝的演進可分為三期,大多數人的早期脂肪肝並無明顯異狀,多數人在健檢時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才知道患有脂肪肝。直到進展到中、後期脂肪性肝炎,才可能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不振、倦怠、腹脹、肝臟部位有壓痛感等較明顯的症狀。<!--@IMAGE_11814437_CENTER_0@-->根據瑞典最新研究顯示,脂肪肝患者之死亡風險相較沒脂肪肝者增加1倍,且死亡風險隨疾病嚴重程度而增加。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梁程超提醒,由於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而且不是肥胖者的專利。脂肪肝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供治療控制,若想改善脂肪肝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仍是從日常生活中應調整良好飲食習慣(減少高熱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及甜食攝取)、培養運動習慣和控制體重開始做起,並且安排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的潛藏肥胖。腹部超音波是檢查肝臟健康的利器,可有效診斷有無脂肪肝的形成。若發現肝臟可疑陰影,可搭配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施打肝細胞特定性顯影劑的檢查,補足超音波掃描找不到的可疑病灶,完整掌控肝臟健康狀態。延伸閱讀: 。水果最好在晚上8點前吃完! 避免脂肪肝上身,營養師激推6大低GI值水果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
2021-02-24 癌症.攝護腺癌
兩男命運大不同 PSA升高=攝護腺癌?應定期追蹤保健康
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其中,PS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是診斷攝護腺癌的重要數值之一,超出正常值至少有4成機率罹癌。林先生發現PSA偏高,多年定期追蹤後,進行攝護腺切片檢查,幸好一切正常;陳先生之前PSA數值高,卻未追蹤,直到有症狀才來看診,卻已是攝護腺癌。兩案PSA數值升高,命運卻大不相同,醫師說明,PSA數值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檢查前發生性行為或是騎車、騎馬攝護腺有多次摩擦,均可能導致數值偏高,可待3至4星期後再次追蹤,若數值仍高,應定期追蹤。PSA是攝護腺細胞產生的一種醣蛋白,正常情況下,PSA會少於4ng/ml,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研究指出,當PSA介於4至10ng/ml時,罹患攝護腺癌機會有4成;大於10ng/ml,有一半的機率罹患攝護腺癌。他提醒,對於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PSA大於2.5ng/ml就應特別注意並追蹤。然PSA升高不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周固指出,除攝護腺癌致PSA升高以外,還有許多因素會影響PSA數值,如年齡、攝護腺大小、尿路感染、攝護腺炎、射精、攝護腺受傷、攝護腺受傷以及接受內視鏡檢查或手術。此外,檢查前有性行為、攝護腺好的或是惡性的細胞均,甚至騎馬、騎車多次摩擦,以上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PSA短期或持續的升高,所以PSA升高不用太擔心,但要積極找醫生治療。周固說明,年齡較大,PSA升高;當攝護腺肥大程度已引起症狀者,通常會升高;攝護腺發炎使得攝護腺細胞受損害,也會導致PSA上升,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降低,甚至恢復正常數值。判斷有無罹患攝護腺癌,不能單憑PSA,周固表示,PSA數質異常時,最好進行相關檢查,肛門指診以了解攝護腺大小、有無壓痛及硬塊;攝護腺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可以辨認攝護腺大小、變化及邊緣狀況;攝護腺切片,透過針刺切片檢查是否有癌細胞,但切片沒有,不代表一定沒有,仍要積極追蹤。周固說,早期發現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接近100%,但若已有癌細胞轉移擴散,五年存活率驟降至3成,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相當重要。59歲陳先生,過去曾有PSA升高病史,但因未有不適,就沒再追蹤,去年底因排尿困難就醫,PSA竟高達271.33ng/ml,遠高於正常值4ng/ml;經肛門指診,摸到明顯腫塊,攝護腺超音波顯示攝護腺巨大且邊緣不平整,攝護腺切片為攝護腺癌,後續安排治療。周固表示,個案之前PSA數值高,卻未追蹤,直到有症狀才來看診,後來各項報告都發現是攝護腺癌。66歲林先生,自從體檢發現PSA偏高,便開始定期追蹤,在100年至108年間,PSA數值常介於4到6ng/ml,高於正常值4ng/ml,經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偶爾見到黑影,但大多是正常,肛門指診也無異狀。去年定期追蹤時,PSA為7.12 ng/ml,較以往高,游離與總量比例為7%,低於2成則攝護腺癌機率上升,經攝護腺超音波檢查有不清楚黑影,因此進行攝護腺切片,幸好一切正常。周固提醒,影響PSA的因素多且PSA代謝慢,一般民眾檢查數值若偏高,可隔3至4個月檢查,若數值仍高,需定期追蹤。異常行為如射精,恐致PSA數值較高,建議過3至4星期再追蹤,中間需控制影響數值的其他因素,如不要去騎腳踏車、馬拉松比賽等摩擦攝護腺的活動,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
2021-02-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中)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從來沒有過的嘗試,我們把一位醫師作家欲罷不能寫出超過5000字的長文,在作者的同意下拆成三篇,在同一星期登出。相信讀者也會同意,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讀者分期讀完這三位乳癌病人所呈現的不同問題,才體會得到一位真正的好醫師是幫忙生病的「人」,與只是診治病人的「病」的醫師,在「量身定做」的用心可以有這麼的不一樣。同時,我也希望作者用心良苦與我們分享的行醫心得可以感動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也唯有在社會大眾不隨便就醫、濫用資源,好醫師才有充裕的時間,對真正需要用心照顧的病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艾咪五個月前,艾咪第一次來看我時,她的三陽性(ER/PR/HER2都是陽性)的乳癌治療已經在另外一個癌症診所完成了第一個段落,但是她對她的治療效果不滿意,所以另尋去處。她的腫瘤是1.7公分大,磁振造影顯示腋下淋巴結可能已經有癌症侵犯。這樣的狀況通常會先做化療合併HER2雙標靶藥(Herceptin and Perjeta)再做手術。艾咪也許是出於極度的恐慌,討價還價地接受了打折扣的術前治療。通常標準治療包括兩個化療藥及兩個標靶藥,她只同意打一個化療藥及雙標靶藥。之後,磁振造影顯示腫瘤已經消失,艾咪很高興地做了乳房局部切除及前哨淋巴結摘除。手術病理報告結論卻仍存在1.5公分的腫瘤,五個摘除的淋巴結當中,一個淋巴結有少數癌細胞。當她的外科醫師給她病理報告時,艾咪痛哭、咒罵,覺得她受騙了。她覺得化療所受的苦及磁振造影報告都「背叛」(betray)她;即使治療她的醫護人員盡了最大的努力照顧她,也沒有犯任何過失,她決定她在情緒上沒有辦法繼續給她原來的醫護團隊治療。當癌症治療的效果不如預期時,病人心理上彷彿重複了初聆癌症診斷,震驚、憤怒、難以置信、憂鬱。多數病人慢慢地就接受了事實;艾咪卻是一個大概永遠都不能接受這個實情的病人。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讓她傾倒她滿腔的怨氣,並且在她連珠炮的哭訴當中,試著解釋為什麼她的癌症治療效果不如滿意,在化療及雙標靶藥治療後,腫瘤從1.7公分只有減少到1.5公分。屢次,我的一句話都還沒有講完,就被她打斷,又回到她無止境抱怨身體如何深受化療的傷害,卻沒有任何的好處。最後,我忍不住提高我的音量:「先讓我說完!」(Let me finish my sentence!)她很有耐心的先生也替我發聲。HER2陽性的乳癌因為標靶藥合併化療的使用,術前治療得到腫瘤完全緩解(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的機會高達50-60%。但是腫瘤是否是HER2陽性有兩種判斷標準:免疫化學染色呈3價陽性,當染色是0或1價陽性時,HER2就認定是陰性;當染色是2價陽性時,進一步檢查(FISH)看HER2基因表現度(amplification)可能最後結論HER2陽性或陰性。艾咪的HER2染色是2價,FISH剛好達到陽性的標準。根據我的經驗,這樣的病人比起HER2染色3價陽性的病人對治療的反應比較差一點。另外,三陽性的乳癌對化療合併標靶治療的反應略低於ER/PR陰性HER2陽性的病人;原因可能是癌細胞不只依賴HER2的途徑繁衍,荷爾蒙受體(ER/PR)途徑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我的分析説明,艾咪大概在她的忿怒中一點都沒聽進去,倒是她的先生頻頻點頭,同意我的解析。艾咪在來看我之前,已經下定決心不接受放射線治療或荷爾蒙治療,她只接受繼續打一年的 Herceptin。她從癌症診斷開始就一直在看「整合治療」(integrative medicine)醫師,服用許多補充品。因為令她失望的治療成效,讓她找了另一個整合治療醫師。當艾咪説起整合治療時,只有讚揚與信任,相信這些補充品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她要求我同意與她的整合治療醫師合作照顧她。我告訴艾咪,主流醫學並不完美,有待改進的空間還很大;但是主流醫學是架構在科學證據上的,是誠實告知治療副作用的,是受食物藥物管理局FDA嚴格管制用藥原則的。我坦承對整合治療一無所知,但是我知道所謂的補充品沒有像藥品一般有嚴格的FDA管制。我告訴艾咪:「沒有人能強迫妳做妳拒絕接受的治療。我的責任是幫助妳了解妳的病,協助妳選擇對妳最有益處的治療。」艾咪在打了一次Herceptin 後,決定停止治療,她的整合治療師建議她做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我支持她停掉Herceptin的決定,並且給她開了荷爾蒙藥。既然她不再接受每三週一次的Herceptin注射,我説她只要每三個月回診就可以了。艾咪居然對於我不會常常看她表示失望。因為她的難纏的個性,我的護士們則慶幸不再需要常常看到艾咪。艾咪在我看來是一個活在她自己架構的象牙塔裡的人。她是一個身材高挑,五官清秀,皮膚如牛奶般雪白,有著豐盛自然卷紅頭髮的麗人。她在化療期間,使用「冷帽」(cold cap)預防掉髮(以乾冰冰桶保持冷帽有足夠的低溫來冷卻頭皮的溫度,以減少化療藥在頭髮毛囊的藥量,而能減少化療常見的掉髮。冷帽及乾冰桶是保險不給付,病人一個月付300到500美元的租用費使用冷帽。病人從化療滴注至少半個小時前就要緊緊地以冷帽包覆著頭皮;因為頭皮的體溫會慢慢提升冷帽的溫度,病人需要有個「戴帽人」(capper)幫忙換上從乾冰桶拿出來的冷帽)。雖然艾咪的頭髮是保住了,她的眉毛及眼睫毛卻掉光了;這是艾咪第一次看我時的無數抱怨之一。雖然她一直在接受(想必所費不貲的)整合治療,她似乎心理有數「主流醫學」(main stream medicine)才能真正給她一個治癒癌症的機會。儘管她對醫生建議的治療討價還價,儘管她哭哭鬧鬧地控訴化療及手術對她的傷害,她沒有拿她的生命開玩笑,最終還是接受了主流醫學的治療。看伊凡的同一天,艾咪來回診。她的情緒好多了,也比較能夠保持安靜聽我講話。她在十月中完成放射線治療,卻還沒有決定要不要服用荷爾蒙藥。她答應我,等她身體恢復了,心理準備好了,也許她會同意開始服藥。
-
2021-02-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師分享三個乳癌病人,三種故事 (上)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從來沒有過的嘗試,我們把一位醫師作家欲罷不能寫出超過5000字的長文,在作者的同意下拆成三篇,在同一星期登出。相信讀者也會同意,這樣的安排可以使讀者分期讀完這三位乳癌病人所呈現的不同問題,才體會得到一位真正的好醫師是幫忙生病的「人」,與只是診治病人的「病」的醫師,在「量身定做」的用心可以有這麼的不一樣。同時,我也希望作者用心良苦與我們分享的行醫心得可以感動社會大眾,讓大家了解也唯有在社會大眾不隨便就醫、濫用資源,好醫師才有充裕的時間,對真正需要用心照顧的病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 伊凡伊凡是一個46歲的捷克裔美國人,剛剛診斷三陰型(Triple negative,ER/PR/HER2標誌陰型)乳癌,帶著她一天前做的乳房磁振造影光碟片,在她先生的陪伴下來看初診。伊凡長得高頭大馬,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伴隨的不孕症,十多年前接受荷爾蒙治療,成功地生育兩個兒子。她知道不孕症的治療可能增加乳癌的風險,伊凡從39歲開始就每年準時地做乳癌篩檢攝影。12月中,伊凡的年度乳房攝影出現右側乳房一個2.5公分的腫瘤。她在兩個禮拜內看了乳房外科醫師,做了超音波腫瘤穿刺證實是分化不良的三陰型乳癌。走進診間,先自我介紹。伊凡友善地説她認得出我,因為她已經在網路上看了我的資歷及照片。雖然我行醫已經三十多年,要給一個素昧平生的病人高度惡性癌症診斷的壞消息,心情總還是跟病人一樣的忐忑不安。病人知道事態的嚴重度嗎?她對癌症的壞消息有什麼樣程度的心理準備呢?在這個寶貴的初診一小時內,哪些資訊是幫助她做治療選擇最迫切需要的討論重點?哪些則是可以點到為止,才不會讓她承受不了過盛的資訊。網路資訊泛盛的時代,許多病人在看診前已經從網路上做了功課。伊凡知道三陰型乳癌惡性程度高,但是對於治療的詳情並不清楚。我解釋了她的癌症期別,治療的內容——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先化療再手術的優點及可能的風險。因為她比較年輕就得到乳癌,又有東歐的血統,雖然她沒有乳癌或卵巢癌的家族史,伊凡帶有先天性(germ line)BRCA基因突變的可能性比一般病人高。在手術前得到這個基因檢測資訊,能協助病人選擇乳癌的開刀的方式;多數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病人可能迴避乳房局部切除術,而選擇乳房全切,甚至也切除另一側乳房,以絕後患。多數選擇乳房全切的病人在術後不需要做放射線治癌,除非腫瘤太大,或腫瘤侵犯了皮膚組織,或侵犯多數腋下淋巴結。如果病人希望選擇乳房重建術,可以轉介給乳房整型外科醫師,討論乳房重建術的選項及重建術的最佳時期點。講到這裡,我一路留心伊凡的表情及肢體語言,確定她承受得住這麼沉重的資訊。事實上,伊凡的乳癌在短短的一年內出現(一年前的乳房攝影是完全正常的),病理上是惡性度很高的腫瘤,而且病理醫師也描述幾個小血管內存在有癌細胞(lymphovascular invasion),表示癌症有可能已經轉移到遠端。我小心地選擇我的措辭解釋這個重點,説明我們需要做全身正子掃描檢查,確定癌症只侷限在乳房。雖然我憂慮伊凡的乳癌惡性程度,我安慰她和她先生,我認為她的乳癌已經轉移遠端的機會是很低的。一方面,我的職責是要提供伊凡完整的訊息,另一方面,我不希望過度驚嚇她,造成她恐慌焦慮而失去鬥志;有些事情也許不大做文章,點到為止比較好。這是醫師的工作類似老師教學之處,「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同樣的病情,不同的病人,我對病情説明方式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基本原則是一致的-提供完整資訊,並且給病人最佳治療的希望。伊凡看來很強悍,完全沒有因為多項壞消息顯得憂鬱張慌。她一直都保持鎮定及專住,問了很多好問題,伊凡的先生則用他的筆記型電腦做記錄,也偶爾提他的問題。醫療重頭話題告了一個段落時,我們討論她在化療期間繼續工作的可能性,以及她應該如何告訴兩個稚齡的兒子她的癌症診斷。也許是話題牽涉到她的孩子讓她的情緒堤防開始崩陷,這個很有女強人氣勢的病人眼眶開始盈淚。她説她的家人及朋友給她很多壓力,要她到波士頓的 Dana Farber Cancer Center 做治療;這時候,她告訴我她事實上需要趕著去 Dana Farber 看一位乳癌名醫。為了不耽誤她跟 Dr. Eric Winer的會診,我甚至沒有來得及給她做身體檢查就結束了這個90分鐘的初診。我知道伊凡跟我就此分道揚鑣了,她會留在 Dana Farber 做治療,我則趕緊去看下一個已經等了30分鐘的病人。不少同事遇到類似的狀況——花了心血時間準備及傾全力詳盡地看診,病人卻在最後一刻告訴你,她要到著名的醫院看著名的醫師。早知道,就不會花那麼多唇舌與精力看她。我猜網路資訊可能教導病人看病種種絕竅,包括守到最後一刻才告知原本就想好的要去名醫院所治療的決定。反倒是我不知是在安慰病人或安慰自己,我告訴伊凡,在Dana Farber 治病與在我們的癌症診所治病的差別是,我只是一個一般腫瘤醫師,我不只治療乳癌,也治療各式各樣的癌症;Dr. Winer 則專門治療乳癌,也許他會提供參與臨床實驗的機會;除此之外,我相信Dr. Winer 會同意我的治療建議。我告訴伊凡不需要覺得過意不去,病人尋求第二意見是常有的事,也是對病人很有幫忙的舉措,讓專家中的專家確認我的治療計畫是完備的。我也鼓勵伊凡有機會的話,要參與臨床實驗。我跟她保證臨床實驗有嚴格的醫學倫理規範,病人的最高權益是受保障的,也絕不會有一些人想像參與實驗是會淪為小白鼠的情況。我的一個沒説出口的意見是,我以做為一個一般腫瘤醫師為豪。我看的病人有著各式各樣的病,每個病人的病情我都能如數家珍,每個病人對我都是珍貴特殊的。我無法想像如果我從日出到日落只看乳癌病人,她們的病情病歷會不會都模糊在一起了呢?
-
2021-02-17 科別.骨科.復健
足底筋膜炎,光休息不會好!居家做3種運動緩解
50多歲黃先生長期慢跑,最近腳跟痛,休息好久沒跑步也不見好轉,經檢查確診罹患了「足底筋膜炎」。經過藥物、儀器、徒手及運動等綜合治療,黃先生的腳痛問題才逐漸改善。足底筋膜炎是成年人腳跟疼痛常見原因之一,典型症狀是早晨下床第一步最痛,之後會緩解,主要症狀就是腳後跟前方的腳底深處出現劇烈疼痛,有時坐太久起身後也會痛。足底筋膜是在腳底深層一條類似肌腱的組織,經常因不當或是過度運動引起慢性損傷,病理上除了發炎之外,還跟骨內側結節的足底筋膜起源的膠原蛋白變性有關,使得一般急性炎症治療方法效果不佳。「休息或許能避免惡化,但不見得能解除累積性傷害造成的發炎。」5大好發族群:1.高衝擊性的運動員,如跑步、爬山、球類等運動。2.先天體型異常者,如扁平足、高弓足或X型、O型腿。3. 長時間站立工作者。4.鞋子不合腳或缺乏避震緩衝效果設計。5. 身體自然老化,包括肥胖。透過理學檢查,由壓下腳後跟的特定區域,或向上彎曲腳掌(拉伸筋膜)是否引起疼痛進行確診。必要時安排X光檢查、軟組織超音波掃描或磁振造影(MRI),來確認傷病嚴重程度及其他可能原因,例如應力性骨折等問題。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一般採口服、注射消炎止痛藥或局部注射類固醇等藥物治療,並搭配熱療、電療、伸展等物理治療。臨床上也常採行局部注射葡萄糖水、PRP等增生療法,或震波療法等。如果保守治療均無反應,可考慮手術治療,釋放足底筋膜。大多數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可以透過居家生活方式調整獲得改善,通常在幾周內即有效果。
-
2021-02-07 科別.心臟血管
衛教建立正確觀念 破解5大中風迷思
社區醫療服務面向多元,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舉辦衛教講座中,曾有一名參與講座的男性聽眾,當場出現腦中風症狀,緊急送醫。近年腦中風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第四名,亦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健康議題之一,但在社區醫療衛教中發現,民眾對於腦中風存在不少迷思,以訛傳訛後衍生出許多問題,因而延緩送醫危及生命。由於部分民眾輕忽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性,加上對於腦中風的了解不足,以致於產生諸多誤解,施以錯誤的「急救」手段,導致更多問題出現並影響預後。像許多人以為指尖及耳垂放血、吞降血壓藥有助延緩中風症狀、中風後自行搭車就醫、等家人返家後再就診,或輕忽小中風帶來的警訊,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迷思1 聽信民俗療法,指尖、耳垂放血能搶救腦中風。許多人認為透過放血,促使血液疏通,能搶救腦中風、緩解症狀,但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表示,腦中風是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局部或全面性的腦細胞傷害,可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指尖、耳垂放血等民俗療法,尚缺乏相關研究證實能延緩中風惡化。衛福部國健署亦指出,出血性腦中風若以針刺放血,反而可能刺激血管造成收縮,惡化出血狀況,不利病情。唯有透過119救護團隊緊急送醫治療,爭取急性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才是正確的搶救方式。迷思2 腦中風發作、血壓飆高時,服用降血壓藥物能緩解症狀。當腦中風發作,出現相關症狀,感覺半邊手、腳麻痺無力,同時量測血壓發現數值異常時,馬上服用降血壓藥物或含舌下錠,強迫血壓驟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傅維仁解釋,人的大腦具有自動調整器的功能,當血壓降低時,大腦會自動調節血液灌流;血壓過高時,也會自行調節。不過,一旦發生腦中風,大腦的調節功能故障,加上腦血管已被阻塞,吃降血壓藥物不僅無法救急,強迫降低血壓,會使得血液灌流至腦部的量更加不足,可能加劇病情。迷思3 爭取腦中風搶救時間,自行搭車就醫,前往經常就診的醫院急救。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僅具備緊急處理能力的合格醫院才能處置,許多人自行到診所或習慣就診的醫院後,才發現這些醫療院所無法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或沒有動脈取栓手術的技術與設備,白跑了好幾趟。醫師建議,疑似腦中風病患切勿自行就醫,應立即通知119,由專人協助送往具有緊急醫療能力,可處理腦中風的合格醫院,並記錄發作時間點以利診斷。迷思4 長輩獨自在家,疑似中風無法判斷,還是等家人返家再就醫。依照國際治療指引標準,缺血性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應在症狀發生後4.5小時內完成,動脈取栓手術則應在6小時內。如長輩白天單獨在家,待家人返家再就醫,已錯失黃金治療時間。醫師建議,當無法判斷是否為腦中風,掌握「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口訣,可初步辨識腦中風症狀,且病患無論是獨居或與家人同住,皆可主動撥打119求救,經專業人員送往正確的醫院,爭取搶救時間。迷思5 「暫時性腦缺血」不算中風,因症狀輕微且會逐漸好轉,不用太在意。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可透過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病灶,症狀雖較中風輕微,卻不能輕忽。傅維仁解釋,暫時性腦缺血的血栓,雖會隨著血液流動而溶解,或移動至遠端部位,症狀因而逐漸緩解或消失,卻也因此經常讓人誤以為會自行好轉。不過,一旦小中風二度、三度出現,當次數增多,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逐漸拉長,從5至10分鐘,延長到30分鐘至一小時,時間間隔愈久,中風機率就愈高,仍須提高警覺。
-
2021-02-03 癌症.抗癌新知
臨床實例:現有檢測遇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NGS檢測動輒數萬元,到底值不值得?現有檢測不是比較省嗎?健保都沒錢了,為什麼還要給付NGS?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解釋,現有的單一基因檢測,患者得依基因突變發生率高低來依序檢測,以肺癌為例,得先驗常見的EGFR和ALK,這兩種基因就占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再接著驗其他可能基因,層層檢驗可能面臨檢體不足、再侵入性採檢風險,還延誤治療時機,所花成本卻可能和一開始就做NGS差不多。梁逸歆舉例,曾有一名大腸癌多發轉移患者,檢體只夠做基本檢測,不夠做NGS,只能再從轉移到肝和肺臟的癌細胞取樣,結果肝臟切片只取到死亡的腫瘤細胞,無法做NGS,只好再做第三次切片,改取轉移到肺臟的癌細胞,沒想到竟因此引發患者氣胸,讓患者多住院十天,這種反覆切片和住院的花費,都是隱形成本,甚至患者可能在這段時間就病情惡化,錯失黃金治療期。健保署長李伯璋則是有一名換腎的老病人,在膀胱發現腫瘤,一直使用刮除術控制,但後來在肝臟發現腫瘤,接連使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和正子檢查,都無法確認肝臟腫瘤的狀況,在病患經濟條件許可下,使用NGS檢測,及時給予更精準的診斷和藥物,節省患者嘗試錯誤的時間。中國附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也指出,臨床上會針對第四期大腸癌患者檢驗RAS、BRAF、MSI、HER2等基因,曾有個病人驗到RAS、BRAF,就按治療指引建議給藥,但反應不好,後來病人自費做NGS,找到一個非常奇特的罕見基因變異,對於標準一線治療的標靶和化療藥物會產生抗藥性,經分析比對找到合適藥物才對症下藥,因此,盡早做NGS不但重要,還可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及病患的試藥過程。
-
2021-02-03 癌症.抗癌新知
全癌基因檢測/基因檢測有瓶頸 醫師建議及早NGS
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檢測動輒數萬元,到底值不值得?現有檢測不是比較省嗎?健保都沒錢了,為什麼還要給付NGS?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解釋,現有的單一基因檢測,患者得依照基因突變發生率高低來依序檢測,以肺癌為例,患者得先驗常見的EGFR和ALK,這兩種基因就占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再接著驗其他可能的基因,層層檢驗可能面臨檢體不足、再侵入性採檢風險,還延誤治療時機,所花的成本卻可能和一開始就做NGS差不多。梁逸歆舉例,曾有一名大腸癌多發轉移患者,檢體只夠做基本檢測,不夠做NGS,只能再從轉移到肝和肺臟的癌細胞取樣,結果肝臟切片只取到死亡的腫瘤細胞,無法做NGS,只好再做第三次切片,改取轉移到肺臟的癌細胞,沒想到竟因此引發患者氣胸,讓患者多住院十天,這種反覆切片和住院的花費,都是隱形成本,甚至患者可能在這段時間就病情惡化,錯失黃金治療期。健保署長李伯璋則是有一名換腎的老病人,在膀胱發現腫瘤,一直使用刮除術控制,但後來在肝臟發現腫瘤,接連使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和正子檢查,都無法確認肝臟腫瘤的狀況,在病患經濟條件許可下,使用NGS檢測,及時給予更精準的診斷和藥物,節省患者嘗試錯誤的時間。中國附醫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柯道維也指出,臨床上會針對第四期的大腸癌患者檢驗RAS、BRAF、MSI、HER2等基因,曾經有個病人驗到RAS、BRAF,就按照治療指引建議給藥,但反應並不好,後來病人自費做NGS,找到一個非常奇特的罕見基因變異,對於標準一線治療的標靶和化療藥物會產生抗藥性,經過分析比對找到合適藥物才對症下藥,因此,盡早做NGS不但重要,還可減少不必要的藥物資源浪費及病患的試藥過程。
-
2021-01-26 癌症.攝護腺癌
與歐美同步新世代影像檢查 攝護腺腫瘤一次揪出
72歲陳姓患者,3年前曾因罹患攝護腺癌而接受摘除腫瘤手術,術後定期追蹤,去年底回診時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升高,進行傳統檢查卻沒發現有異狀,但在北部醫院進一步檢查發現攝護腺右邊骨盆腔1顆淋巴結轉移,再回到童綜合醫院求診,經泌尿科歐宴泉副院長診視後,建議轉至核子醫學科檢查進行奧攝敏全身正子影像(Axumin,18F-Fluciclovine PET scan)檢查評估,影像清楚發現右邊淋巴結不只1顆轉移,另外還有3顆微小且位置偏遠的轉移淋巴結,甚至左側恥骨還有骨轉移的情形。目前安排接受放射治療,治療狀況良好,PSA指數持續降低。另有一位48歲吳姓患者,一年多前曾因攝護腺癌接受過手術,術後定期回診檢 查,去年進行PSA篩檢時發現指數高達160(40~49歲正常值應為2.5ng/ml以下),副院長歐宴泉診視後建議進行奧攝敏全身正子影像檢查,精確發現除攝護腺長出腫瘤外,腫瘤還轉移到了肺、骨,立即安排進行放射治療,目前由放射腫瘤科主任葉啟源進行真光刀放射治療中。歐宴泉表示,攝護腺癌已經是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第5名,2016年新診斷個案為5359人,2017年新診斷個案為5866人(年增9.5%),2018年新診斷個案為6644人(年增13.3%),發生率還在持續上升中,雖然相較肺癌、食道癌等死亡率較高的癌症,攝護腺癌治療後有相對良好的預後,但也更需要長期追蹤及精準控制。他說而目前臨床最常用的追蹤指標即為血液PSA指數,根除性攝護腺切除術後,一但有微量上升(0.2ng/ml)疑似復發或轉移狀況,就需更進一步安排詳細檢查。而傳統影像檢查對於微小的復發病灶,甚至其他身體部位遠端轉移,有其限制,依據2020年11月最新版美國國家癌症網絡治療指引(NCCN Guideline for Oncology),進一步影像檢查工具包含骨骼掃描、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顯影劑磁振造影、及新世代影像檢查(Next-Generation Imaging, NGI)-奧攝敏正子造影。童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曾能泉指出,奧攝敏正子造影所使用的奧攝敏正子示蹤劑,成分為人體原本所需要之胺基酸,過敏機率微乎其微,藉由攝護癌細胞表面大量增加的胺基酸通道被癌細胞吸收代謝,輔助臨床醫師在病患復發或轉移的非常早期,即能確認病灶的部位,並調整治療計畫。這種檢查早在美國(2016年)與歐盟國家(2017年)即已核准普遍使用,經過多年殷切的期盼和努力,台灣終於在2020年8月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定通過,是歐美以外亞洲第一個核准使用的國家,童醫院泌尿腫瘤治療團隊為了提供民眾全身精準的攝護腺癌偵測,2020年12月率先結合數位半導體正子斷層造影儀(Digital PET-CT scanner)使用,讓因PSA升高擔心復發轉移的攝護腺癌患者,也能接受與歐美先進國家同步的新世代檢查,找出問題所在,安心接受治療追蹤。
-
2021-01-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兒童精神科的診療工作 幫助孩子在正向環境中成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身心障礙者的照顧」,分別由病人的母親寫出自己最初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身心障礙的現實,後來透過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耐心開導而改變態度,與我們分享她與家人如何「正向解決問題,往前邁進忘記煎熬」的心路歷程。接著當年開導她的這位兒童精神科醫師詳細地介紹自己的工作,並發自內心地對這位真誠努力的母親表示讚佩,而說出他期待所有養育和教育孩子的人,都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在正向的環境中成長。最後我們邀請一位任職教養院院長多年的專業人員寫出她如何體悟到在全日型的照顧服務上,除了要把障礙者照顧好,還要學習如何支持家屬,陪伴他們一起面對照顧上的難題與分享照顧上的喜悅。暄媽回想二十多年前看我的門診的經過寫到:「一天只開放二個初診名額,前一天晚上八點就和先生站在大樓鐵門外,一直站到第二天早上八點開門,搶頭香掛1號。」看到這一段敘述,心裡覺得暄媽長期照顧小暄已經夠辛苦了,為了醫療還要承受這個掛號的折磨,我感到非常抱歉。想在這裡對兒童精神科(心智科)的診療工作做個說明,以減輕我的罪惡感。四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智障、自閉症、過動症等神經發展障礙是每次門診都會碰到的,譬如一個十個月的孩子叫他沒反應,是自閉症嗎?一位父親帶著五歲還沒有語言的孩子,希望孩子能講話和一般孩子一樣上小學。一位母親帶小四的孩子來門診,孩子沒有發任何有意義聲音,只會拉媽媽的手去拿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希望孩子能講話,將來能工作養活自己。一位母親被導師逼著帶小五的孩子來門診,雖然其他老師都不認為孩子有問題,但導師堅持要我鑑定是不是注意力不足症或學習障礙。不上學、害怕離家、焦慮不安、憂鬱不快樂、暴躁易怒等情緒問題,以及厭食、暴食等飲食和尿床遺糞等排泄問題,還有打架、偷竊、物質濫用等行為問題,都是兒童精神科常見的服務內容。這些臨床問題,一直到現在,大部分都不能像身體疾病,用驗血、驗尿、照X光、超音波、腦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檢驗、檢查來診斷,而要靠觀察、實地診察兒童,詢問照顧者和相關的人,收集完整的資訊,醫生將這些資訊和腦袋裏的教科書和文獻記載的知識,結合臨床經驗,作成臨床診斷,然後分析「問題」是怎樣形成的,參酌家庭/學校可以動用的資源,和醫療團隊具備的十八般武藝,作成對這個家庭處理「問題」的建議,並將這些結果逐一和父母及(可以瞭解的)兒童討論,作成治療的暫行辦法,執行一段時間後,在複診時檢討執行情形和問題變化情形,必要的話給予修正。上述初診診療的過程至少要40至50分鐘,有沒有可能縮短呢?由於健保診療費給付不合理,兒童精神科成為醫院不受歡迎能不設就不設的次專科,大部分兒童精神科醫師要兼作成人精神科業務來達到醫院要求的業績。上述兒童精神科的初診診療費在醫院只有一千出頭點,在診所還不能申報,因此造成一些變通的辦法,譬如資料收集不是由醫師執行,而是在等待診療時請家長填一些問卷,交給診間助理計算問卷分數,醫師在診察時看一下問卷結果,只要幾分鐘就告訴家長診斷和開藥或其他治療建議。另有一些醫師,則將資料收集和問題處理分成好幾次執行,一次只做一部分,將診療的次數變多,或是將部分工作轉請心理師和社工師處理。最近幾年,人工智慧(AI)在醫療快速發展,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線上心理輔導(尤其認知治療)去年在歐美進展很快,兒童精神科的診療也受到影響,有可能未來五到十年,由照顧者和教師線上提供相關資料,和兒童的影片資料,這些資料可以由AI直接分析,結合AI超強處理文獻資訊的能力,協助醫師迅速給予診斷和治療的建議,AI甚至扮演執行治療的角色,這樣,需要醫師診療的時間會縮短。前述40至50分鐘初診診療模式,家長的反應是怎樣的?最常聽到的反應是「服務量太少、掛不到號、預約的時間太久等」,而出現像暄媽排一整個晚上掛號的辛苦現象。對於詳細診療,大部分家長都滿意有詳細的診斷與治療的說明和討論,有些家長很高興一次完整的診療解決他的問題。但也有「問那麼多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做什麼!」 「別的醫師幾分鐘就能診斷開藥,你討論這麼多,還要我們自己做來解決問題,真是差勁的醫生。」我還碰過一個家長,診療結束後,到掛號處要求退掛號費,理由是「只有談話沒有開藥」。顯示我這種診療模式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應該有改良的空間。也許未來有些病人需要的是AI為主的快速診療模式,而需要「人和人之間的醫病關係者」,才由醫師扮演主要診療角色。暄媽顯然對二十多年前我們的診療過程持正面的態度,對診療的建議事項,暄媽和暄爸都努力執行。看到暄媽的文章中舉了許多幫助小暄暄正向地學習和快樂生活的情形,我非常佩服這種「正向解決問題、往前邁進,忘記煎熬」養育有智能和情緒障礙的孩子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只使父母忘記煎熬,更能使孩子情緒穏定,將能力發揮出來,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過快樂的日子。我期待所有養育和教育孩子的人,都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在正向的環境中成長。
-
2020-12-3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下一秒忘記我在哪? 5種人易罹患「短暫性全面失憶症」
【編者按】這星期的內容比較特殊。一位「短暫性全面失憶症」的病人寄來發自內心的感激,文中提到她的醫師介紹給她一篇2012年記者訪問某位神經科醫師之後撰寫的有關這種病的醫學資訊,曾帶給她很大的心安。因此醫病平台主動聯絡到這位醫師,而他邀請學生就這疾病的最近文獻,整理出一篇圖文並茂的介紹。同時我們也利用這機會邀請一位醫界前輩發表他對醫病之間的看法。希望本週的討論既能夠介紹正確醫學知識,又能促進醫病雙方的暸解、溝通以及醫界本身的自省。短暫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TGA)是一個很特別的神經疾病,這個疾病簡單來說就是會有一定期間內的記憶不見了,這是一種良性的失憶症,而且會在24小時內會恢復,而且這輩子再次發生的機率非常非常的低。TGA發作時的症狀非常特別,它會同時影響到語言與非語言的記憶,患者在發病期間,短期記憶會嚴重退化,沒辦法記得剛才發生的事情,但是邏輯運算,技能操作都沒有問題,而且會保留著以前的記憶,所以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在疾病康復之後,病患在這段時間的記憶會消失,而且再也不會想起來。舉個例子來形容:如果我們的記憶是一條線,TGA患者的記憶,就像是被用剪刀剪掉一樣,那段期間會不見,而且再也找不回來了。所以我們最常遇到的是TGA患者會不斷地重複的問同一個問題,而且完全沒有自覺(舉例:會一直問日期、時間、周圍環境等)。 TGA 並不常見,根據2020年StatPearls所做的統計資料顯示,而且如果越年輕越不容易得到這個疾病,每十萬人50歲以下的人口中大概只有5-10個人。但隨著年齡上升,發病率會提高不少,在50歲以上的族群中患病機率就來到了約每百萬人口中有30人左右。而且如果要診斷TGA必須要符合很嚴苛的條件。根據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 Treatment中一篇2017年的治療觀點,TGA 的診斷標準中必須符合下面這個症狀(Hodeges and Warlow 診斷標準):1. 發病的時候必須要有旁人在場 2. 發病時必須要順向失憶症(Anterograde amnesia)3. 認知功能除了記憶功能以外都是正常 4. 沒有失去自我認知能力 5. 沒有其他局部病灶的神經系統症狀 6. 沒有癲癇的病癥 7. 必須要在24小時內緩解 8. 最近沒有頭部外傷或是癲癇總體來說,就是只有發病後的記憶喪失,沒有其他神經學的問題,而且在24小時內緩解才符合TGA的診斷標準。那跟我們常聽到的阿茲海默失憶症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阿茲海默失憶症跟TGA的表現相當不同。首先必須要先解釋一下,我們常常認為阿茲海默症就是失憶症,但是其實並不是如此。失憶症有非常多種,而阿茲海默症只是其中比較常見且熟悉的一種而已。阿茲海默的失憶現象是慢性的,通常需要一段比較久的疾病進程,不會再短時間內突然失憶,而且失憶這個症狀是不可逆的。跟TGA失憶的情況不太一樣,TGA是急性發作,記憶力會突然消失,而且會在24小時內緩解。所以TGA跟阿茲海默其實是不一樣的兩個疾病,只是同時有失憶的情形。TGA 的預後非常的良好,在疾病自行緩解之後,通常也不需要做什麼治療,而且在未來也不會因為TGA,而有神經的病變。在急性發病時,我們所做的身體檢查跟神經檢查都是跟正常人一樣沒有差異的,受到影響的部分主要只有短期記憶,其他功能都沒有顯著的問題。這個時候的有些檢查可以佐證這些神經學的症狀,像是磁振造影MRI,就會在腦部特定區域發現亮點,這些亮點會在病情緩解的時候消失。至於TGA發病的原因,它的成因非常的複雜,所以醫學界還沒辦法有非常確定的因素。目前有幾種說法,最被廣泛接受的是因為海馬迴(Hippocampus)及內低側的顳葉(mediobasal temporal lobe)異常導致的。這些異常的病灶可以分為單側跟雙側,通常單側的可能會造成一些語言表達上的失常;雙側的話症狀就會有更多的變化,但是主要還是以語言記憶為主。通常在臨床上以單左側比較常見。在急性發作時有機會在MRI上找到相對應的病灶,這些病灶位置的影像可以來幫助我們處理跟分析臨床症狀。目前的研究發現,海馬迴中有部分細胞對血液的化學物質反應非常的敏感,會因為一些不同的因素讓細胞產生傷害,這些傷害會逐漸累積到最後就容易產生TGA的症狀。至於哪些人會比較容易有TGA呢?首先TGA跟性別比較沒有相關,與這些因子則較有相關性:1.高血脂2.有缺血性中風的歷史3.缺血性心衰竭歷史4.偏頭痛5.癲癇歷史TGA是一種臨床上的診斷,是需要排除其它急性問題後才能下的診斷,所以如果有身體健康方面的疑慮,建議可以去各大醫療院所的神經內科就診,做詳細的檢查。參考資料:Spiegel DR, Smith J, Wade RR, Cherukuru N, Ursani A, Dobruskina Y, Crist T, Busch RF, Dhanani RM, Dreyer N.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current perspectives.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 2017 Oct 24;13:2691-2703. doi: 10.2147/NDT.S130710. PMID: 29123402; PMCID: PMC5661450.Nehring SM, Spurling BC, Kumar A. Transient Global Amnesia. [Updated 2020 Jul 2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0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442001/
-
2020-12-18 科別.腦部.神經
偏頭痛需要做腦波檢查嗎? 醫:答案跟你想得不一樣!
在門診幾乎每天會發生及被問的事:「醫師,你確定我的頭痛不用做檢查嗎?」...因為偏頭痛病因症狀牽涉太廣,不是這篇文章能說清楚,只好縮小到特定的頭痛和特定的檢查詳加敘述,然而真的「偏頭痛,要做腦波嗎?」何謂偏頭痛偏頭痛是一種已知的特定疾病,並不是「偏一邊頭痛」的簡稱或別名。事實上,偏頭痛的頭痛部位,可以是中間或兩邊,甚至在臉上,不一定在頭的側邊。國際頭痛醫學會把偏頭痛分類為「原發性頭痛」,原發性的概念比較不容易解釋,但從相對的「次發性頭痛」來著手就比較容易理解。「次發性頭痛」是指病人有某種疾病,例如腦瘤,而這種疾病會造成頭痛。所以,偏頭痛作為一種原發性頭痛,意思是它不是潛藏另一種疾病造成,它自己就是一種疾病。偏頭痛的成因偏頭痛的成因還不清楚,但很可能是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造成。這種「擴散性抑制」是正常大腦都存在的現象,只是每個人敏感性不同;也就是說,一般人要在很大刺激下(例如:車禍、中風)才會出現,偏頭痛患者只要很小的刺激(例如:睡眠不足、月經)就會產生,有些甚至小到病人感覺不到(例如:排卵時的荷爾蒙變化)。所以,偏頭痛的病人固然會覺得頭痛在某些因素下產生,但有時又是無緣無故、自然產生的。大腦出現「擴散性抑制」敏感性不同,以致某些人特別容易偏頭痛,可能是先天(基因遺傳)和後天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而這種基因遺傳,很可能是所謂「多基因遺傳」,所以很難確定父母會遺傳到哪一部份的基因給小孩。這種多基因、先天和後天交互作用的情形,事實上很常見。舉身高為例:父母的身高和小孩的身高絕對有關係(父母高的小孩比較高),但又不是絕對的(有些很高的父母生出很矮的小孩,反之亦然),並受到睡眠、運動、營養等因素影響。所以,很多病人聽到偏頭痛和基因有關,常常覺得自己的父母沒有偏頭痛,所以自己不是得偏頭痛,其實是因為作用的機制和參與的因素很多,有時候會覺得好像不成立,如果以統計學來分析,可以很清楚發現偏頭痛的遺傳性是存在的。如何診斷偏頭痛偏頭痛的診斷,目前都是根據國際頭痛學會所發佈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he Disorder, 3rd edition, ICHD-3):A.至少有5 次發作符合基準B-DB.頭痛發作持續4-72 小時C.頭痛至少具下列4 項特徵其中2項◎單側◎搏動性◎疼痛程度中或重度◎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或避免此類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D.當頭痛發作時至少有下列1項:◎噁心及/或嘔吐◎畏光及怕吵E.沒有其他更合適的ICHD-3診斷如何治療偏頭痛偏頭痛要做甚麼檢查如果確定是偏頭痛,理論上是不需要做任何檢查,因為檢查也不會發現任何異常。問題是,即便病人的頭痛特徵都符合上述診斷要件,還是不能100%地說就是偏頭痛。如果真的有必要,醫師還是可能會安排像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等檢查。一般而言,腦電波對於頭痛的診斷,是沒有幫助的。腦電波這種檢查,主要是針對癲癎,在某些特殊疾病也會有特殊發現(例如:狂牛症、肝性腦病變),但對於頭痛,要檢查出腦瘤或中風這些腦部問題,準確性實在是太低,不值得做。偏頭痛的治療-分為兩部分:止痛和預防◎止痛止痛比較容易了解,就是使用止痛藥。止痛藥可以分為一般止痛藥和偏頭痛專用止痛藥(例如:翠普登類藥物)。除非不得已,一般不建議使用鴉片類或巴比妥類藥物來止痛,因為這些藥物的成癮性比較高,而過於頻繁地使用止痛藥,可能會造成頭痛的進一步惡化。◎預防:預防分為生活中預防和用藥預防。生活中預防:首先要找出有甚麼引發因子,從而預防之。比較常見的包括:月經、壓力、睡眠、生病、天氣變化等等,也有些食物比較容易引發偏頭痛(譬如:巧克力、起司、柑橘類水果等等),但單一食物引發的比例都比較低(
-
2020-12-15 癌症.抗癌新知
20歲女性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乳房超音波、X光攝影...各項檢查的費用比較
乳房自我檢查介紹每月乳房自我檢查並非要自我診斷,而是要自我關心乳房有沒有異樣,重要的還是每年定期給乳房外科看診,接受乳房健康檢查。乳房自我檢查時機1.一般女性:在生理期開始的第一天算起的第5∼7天內實施。2.停經或更年期女性:採取每月固定一天實施即可。乳房檢查的要領1. 指法:以指頭觸摸,手指併攏。2. 範圍:兩側乳房皆包括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乳房自我檢查4步驟──看、觸、臥、擰看:1. 可利用洗澡時,面對鏡子,兩手下垂,仔細看看兩邊乳房,大小是否一致(但需了解有些女性的乳房可能天生就大小不一),兩邊是否對稱。2. 乳房皮膚是否有脫皮、溼疹變化、凹陷、橘子皮樣、紅腫、潰瘍。觸:1. 利用洗澡時,將一手放於腦後,另一手手指伸直併攏,以指腹來檢查。2. 以按壓、螺旋、滑動的方式進行。3. 全面檢查整個乳房範圍,包括左右兩側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4. 由乳頭開始,依環狀順時鐘方向,由內逐漸向外檢查約3 ∼ 4 圈,看是否有乳房腫塊、腋下淋巴腫大等情形。5. 同樣方式檢查另一邊乳房。臥:1. 保持平躺,檢查左側乳房時在左肩下面墊一個小枕頭,左手置於腦後,用右手按摸左邊乳房。2. 檢查的方式與站著時一樣。3. 換左手檢查右側乳房,方法同上。4. 腋部檢查,則是將手臂上舉,輕輕地用手指觸摸腋下看有無摸到淋巴結腫大。擰:以大拇指與食指壓擠乳頭,看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房自我檢查可以提高乳房健康警覺意識,但無法發現早期乳癌,需靠定期之乳房X 光攝影篩檢。乳房外科理學檢查乳房外科醫師通常會為受檢者做的「乳房檢查」方式,可分為問診、視診和觸診。問診醫師初步會先透過問診來了解受檢者個人的狀況,如:年齡、婚姻、生育情形及月經史,有沒有乳癌家族史、是否曾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製劑等。至於乳房的部分為是否曾開過刀、有沒有發現任何異樣的變化,如:兩側乳房大小不一、硬塊、疼痛、異常分泌物、乳頭或皮膚凹陷,及乳房表皮的變化等。視診● 在良好的光線下,受檢者衣服拉到腰部,檢查乳房外觀皮膚有沒有橘皮樣紅腫等變化。● 醫師檢查兩側乳房大小、形狀是否對稱?乳頭有沒有凹陷?或異常分泌物。(受檢者坐姿容易比較兩側,有時也會請受檢者配合前彎。)● 請受檢者挺胸、舉起兩隻手或將兩手放於頸後,再做同樣的觀察檢查。觸診檢查頸部、鎖骨上方● 受檢者坐著,雙手輕放於大腿兩側,身體放輕鬆,以便於醫師檢查頸部及鎖骨上方的淋巴結。● 有的淋巴結位於上鎖骨窩或在胸鎖骨交接處後方的深處,這時候醫師站在受檢者背後做檢查,比較容易觸摸得到。● 淋巴結的數量、硬度、形狀和附近組織沾黏情形,醫師也會逐一詳細記載下來。檢查乳房及腋下1. 受檢者坐著,醫師利用雙手診查腫塊的位置,並用單手的指腹做檢查。2. 醫師以大姆指與其他手指輕捏乳房,這種檢查方式在腫塊較小時,有不錯的檢查效果。3. 受檢者躺著,重覆上述的檢查。4. 腋下也要進行檢查。醫師對受檢者的乳房檢查,包括詢問病史、視診、觸診,大約可以有80%的正確率,同時醫師對腫塊的性質,也比較能研判。對於直徑小於一公分的腫瘤,無論再高明的醫師,也難以察知,需要藉助乳房超音波檢查或是乳房X光攝影檢查,來提高正確診斷率,當然對乳癌高危險群有時也考慮使用磁振造影檢查。各項乳癌檢查的比較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3D乳房X光攝影、乳管X光攝影、電腦斷層掃描、粗針切片檢查、細針穿刺查、立體定位乳房微創切片檢查、核子醫學部骨骼掃描、乳房磁振造影檢查、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適用對象、費用、檢查報告等資訊:各項檢查的費用,並無所謂的「公定價」。表中所列的價格,會因各醫院、健診中心而有差異,所謂符合給付條件給付,是以健保屬新規定為準,此表僅供參考。乳癌檢查流程圖20歲以後的女性,每月自我檢查:※本文摘自《超越乳癌》/作者: 張金堅 /出版社:原水
-
2020-12-15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會遺傳! 北榮找到國人致病突變基因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在台灣每年奪走一萬多條性命,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五名。台北榮總經過十年努力,終於找到台灣人腦中風致病的重要病因,研究發現,約有百分之一的國人在NOTCH3基因上R544C位點發生突變,將增加11倍發生腦部小血管阻塞性中風機率。北榮神經醫學中心周邊神經科主任李宜中表示,NOTCH3基因突變會造成遺傳性腦部小動脈血管病變,進而演變為腦部廣泛的白質病變、腦組織梗塞壞死以及腦部微小出血,這些病變最終都會影響到腦部功能。北榮過去診斷近兩百例因NOTCH3基因突變造成腦血管疾病的病友,平均發病年齡為56.8歲。確診時已經有八成已發生阻塞性腦中風,四成六病友智能缺損,近兩成有情緒精神變化,一成六已發生腦出血。當中有三分之二的病友都有腦中風或失智症家族病史。李宜中說,家族中沒有病史不代表不帶這個基因突變。北榮的研究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檢測七千餘例各年齡層一般成人民眾,發現約有百分之一在NOTCH3基因上R544C位點發生突變,且以閩南族群為主。因資料庫無法回推個案身分,因此北榮又招募550位70歲以下健康民眾,發現四位帶有此基因突變,進一步檢查顯示三位個案雖然身體無異樣,但透過腦部磁振造影卻發現,都已腦血管病變而不自知。累積久了,則可能發生記憶力衰退、無力,甚至突發性的大中風。北榮腦血管科主治醫師鍾芷萍表示,相較於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會使腦中風的機會較一般人增加近三倍,攜帶有NOTCH3基因的R544C位點突變,風險增加11倍。鍾芷萍指出,腦中風並非年長者專利,帶有此基因的民眾就算非三高患者,從20歲到86歲都可能發生腦中風。因此建議有家族史、長期偏頭痛、手腳麻木等問題的民眾,可提早在尚未發生中風時,藉由基因檢測了解自身罹患腦中風的風險,進而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若有必要,也可早期服藥控制,預防腦中風發生。
-
2020-12-04 科別.泌尿腎臟
夜間廁所跑不停?專家建議先做這4項檢查
67歲的王先生,最近常在夜裡感覺有尿意,會忍不住尿意而驚醒上廁所,每晚至少2~3次。雖然目前已是退休階段,不用擔心睡不好會影響到上班狀態,但連日不能一夜好眠,也讓心情連帶受到影響,覺得鬱悶。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醫師沈彥君提到,患者主訴,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膀胱開始無力,所以一直起床上廁所,結果白天睡不著,晚上也睡不好,實在很困擾。 因此,她特別安排王先生進行健康檢查,利用磁振造影(MRI)觀察骨盆腔狀態,透過檢查影像,清楚看到王先生的攝護腺有肥大現象,並壓迫到膀胱。 攝護腺肥大(前列腺肥大)為攝護腺組織良性增生,若壓迫到膀胱,會出現頻尿、尿急、膀胱無法排空等;如壓迫到尿道,可能會產生排尿中斷、排尿時間長、尿速變慢、排尿用力等狀況。 根據統計,國人50~60歲的男性約有五成會有此現象,隨著年齡增長,比例也會隨之增加。到了80歲以上,幾乎九成以上的男性都有攝護腺肥大的情形發生。 通常攝護腺肥大初期,如果排尿功能正常、餘尿不多,沒有發炎狀態可不需接受治療。但沈彥君建議,仍需每年追蹤,檢查攝護腺肥大的進展狀態,及早發現膀胱是否受損,以免造成膀胱或腎臟的永久損傷。 沈彥君表示,目前常見的攝護腺檢查方式有「肛門指檢」,是由泌尿科醫師將手指伸入肛門觸診檢查攝護腺是否有腫大或異常硬塊,可初步篩檢是否有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 若要更清楚確認肥大的程度,就必須藉由影像檢查來檢視。超音波可測量攝護腺體積大小;磁振造影(MRI)檢查因為解析度高,可清楚呈現攝護腺組織的變化,可進一步區分是否為良性肥大或及早發現攝護腺是否有異常癌病變。 另外,也建議50歲以上男性定期追蹤血液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數值,是攝護腺重要的腫瘤指標。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醫師 沈彥君 【延伸閱讀】 生病時非去醫院看診不可嗎?專家建議,何時應該去醫院就診 早期診斷骨關節炎超重要!除了藥物治療,你還可以這麼做…… 銀髮族注意!!解除衰弱微肌問題,專家建議,多吃這類食物效果佳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
2020-11-02 科別.腦部.神經
幻覺並非精神病人獨有!腦科學專家教你自己製造幻覺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幻覺和妄想並非精神病人獨有健康人產生幻覺的現象並不少見。雖然思覺失調症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 0.4%,但幻覺和妄想在普通人中的發生率其實高達 7.5%。也就是說,大約每十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看見不存在的東西、聽見不存在的聲音,或者有完全不符合現實的妄想,而這些人其實都是人群中的「正常人」。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約翰.麥格拉思( John McGrath)博士等人從二○○一到二○○九年調查了來自十八個國家的三萬多名成年人,在排除藥物或睡眠因素後,他們發現有 5.8%的正常人有過幻覺或者妄想的經歷,其中有幻覺體驗的人數是有妄想體驗的四倍。這個研究涉及的樣本規模大,人口分布範圍廣,所以研究結果非常有說服力地證明,幻覺和妄想並非精神病人的專屬體驗,而是廣泛存在於人群之中。在體驗過幻覺的普通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只經歷過一次幻覺或妄想,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過二到五次幻覺或妄想,而餘下三分之一的人有過不少於六次甚至多達一百次的幻覺或妄想。這些正常人的幻覺或妄想往往發生得很偶然,轉瞬即逝,不過也有一小部分人會常常產生幻覺和妄想。大腦產生幻覺的原因大腦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幻覺呢?大腦感知外部世界是結合了兩個方面的結果,涉及兩個加工方向,一個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另一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以視覺為例,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指的是眼睛感受到光的刺激之後,把訊號「由下而上」傳導到大腦的主要視覺皮質,從而使大腦感知到外界的視覺刺激。自上而下的加工指的是大腦透過儲存在皮質中的知識經驗來處理訊息,對看到的東西提早做出預期。比如,當你看到一朵花的時候,大腦在你「意識到」這是一朵花之前,就已經調取出儲存於大腦中的各種花的記錄,當這些記錄和你眼睛感受到的光影圖像高度匹配時,大腦就會判定這是一朵花。大腦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可以幫助你更快更有效率地感知外界訊息。當你看一個物體時,一方面,這個物體表面的光線進入你的眼睛,投射到大腦的視覺皮質,這個過程會占據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大腦透過以往的經驗來預期這個東西是什麼,這個自上而下的過程發揮了輔助作用。但在一種特殊情況下,自上而下的過程會占據主導地位,就是外界光線不足的時候。因為眼睛無法接收到足夠的光訊號,傳入大腦的模糊圖像不足以讓大腦判斷究竟看到了什麼,這時大腦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只能喧賓奪主地占據主導地位;因為線索不足,所以大腦常常會猜錯,這就導致你看到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產生了錯覺或者幻覺。如何自己「製造」幻覺如果你想要自己製造幻覺,可以試試這個方法:站在一面大鏡子前,身後放一支昏暗的蠟燭,關上燈。盯著鏡子中的自己持續看上一分鐘,你就有可能開始產生一種奇怪的錯覺 —你看到自己的臉變得扭曲,甚至會變成另一張臉。這是因為在光線不足時,大腦可能無法將臉部特徵整合成完整的臉,從而產生恐怖的錯覺,這種場景視錯覺的發生率高達 70%。這也是為什麼盲人容易體驗到幻覺。當沒有足夠的客觀線索可以推測看到的東西時,大腦就容易憑藉內部線索去主觀猜測看到的東西。因此,你想得越恐怖,就越有可能看到恐怖的東西。精神病人經歷的幻覺也基於類似的原理。我讀博士期間的研究課題是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幻覺機制。巴金森是以運動障礙為主的神經疾病,大約有 20%的巴金森氏症患者會有視幻覺症狀。我們用磁振造影成像的方法觀察有幻覺和沒有幻覺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大腦,想知道兩者在結構上和功能上有什麼不同。我的猜測是,因為巴金森氏症患者的視覺能力變差,所以他們從環境中得到的視覺線索減少,為了彌補這種不足,大腦內部的視覺記憶匹配喧賓奪主,致使巴金森氏症患者出現幻覺。結果恰如我所料。一方面,幻覺病人的大腦中負責內省的預設模式網絡活躍程度比較高,超過沒有幻覺的病人;另一方面,幻覺病人的大腦主要視覺皮質(負責接收外界視覺刺激)的活躍度低於沒有幻覺的病人,而高級視覺皮質(負責儲存與視覺有關的記憶成分)的活躍度則高於沒有幻覺的病人。由此可見,巴金森氏症患者經歷的幻覺的確是因為對外界的視覺感知能力變弱而「腦補」太多引起的。總之,有幻覺的病人傾向於以大腦憑經驗的「猜測」來決定自己看到了什麼。二○一七年,耶魯大學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關於聽幻覺的研究。科學家對比了四類人的大腦:有聽幻覺的精神病人,沒有聽幻覺的精神病人,有聽幻覺的正常人,沒有聽幻覺的正常人。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瞭解大腦的什麼活動和幻覺有關,以及為什麼有些出現幻覺的人是精神病患者,而有些人則不是。在這項研究中,當參與實驗的人躺在磁振造影掃描儀裡時,他們一開始會聽到一個固定音高的聲音,同時看到一個閃光。這個過程反覆幾次之後,聲音會慢慢變弱,有時甚至會完全消失,只剩下閃光。在只有閃光而沒有聲音的條件下,那些平時體驗到聽幻覺的人(無論是精神病人還是正常人)仍表示他們聽到了聲音,此時他們大腦的聽覺皮質和前扣帶迴都被活化了,這種大腦活躍模式和有聽幻覺的人的大腦過度活躍模式很像。研究者接著對所有人的大腦活躍結果進行建模分析,結果發現,有幻覺的人更依賴自上而下的主觀預測來感知世界,而不是主要依賴自下而上的客觀證據。在同樣有幻覺的人當中,精神病患者和沒有精神病的人的區別在於,有精神病的人即使出現幻覺,也不太會承認他們聽錯了。這說明精神病人的自省能力比較差,他們的幻覺也大多是非良性的。
-
2020-10-29 科別.心臟血管
如果你老是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中風可能會找上你
43歲的李小姐看起來體型雖不算太過肥胖,但也不能稱得上纖細,跟大多數辦公室的上班族一樣,從早上9點上班開始坐,一坐就會到下午5點多下班的時候,大約都是8~9個小時,幾乎沒有什麼活動的時間。平日也喜愛追劇,總在下班或周末假日時,抱著洋芋片坐在家中看電視,這也讓她的體重數字一年比一年增加許多。 高血壓初期通常無症狀直到今年李小姐開始感覺左手容易發麻無力,且發麻感覺愈加明顯,但也沒為生活上帶來什麼障礙不便,自認應該沒什麼嚴重的病痛。在家人聽說她的症狀之後,安排她到醫院健康檢查,報告結果顯示她的血壓偏高並有高血脂的問題,而腦部磁振造影影像發現腦部血管有阻塞的現象,這讓她不禁擔心,若再晚一步發現,恐怕會引發腦中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由於血壓升高時,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很多人都是在健檢或是看醫生時發現,甚至有人在已經中風了,才發現自己有高血壓問題。 錢政平也指出,不少人認為年紀大才會有高血壓的問題,但其實不管任何年齡,若是飲食不控制,也沒有養成運動習慣,高血壓問題很快就會上身的。而且高血壓可說是發生腦中風的最危險因素。以上述李小姐的例子來說,久坐、不運動又愛吃洋芋片追劇,洋芋片的鈉含量高、熱量高都是會造成肥胖、高血壓,長久下來若不加以控制,都會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三高問題者罹中風風險比較高國民健康署指出,有三高問題的民眾,未來5年內罹患中風的機率,與非三高個案相比,有高血壓者是2.8倍,而高血糖、高血脂者則分別為2.9及2.4倍。再根據95~98年中風登錄資料庫的結果也顯示,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罹患中風後,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有失能的情形,失能後也會帶來家庭的經濟及心理負擔。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終身的發生率是六分之一;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4位,共奪走12,176條寶貴的性命。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今年的主題為「Join the movement」呼籲大眾動起來,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錢政平也提醒民眾忙碌的生活也別忘了「333運動」每週運動3次,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30下以上,保持健康生活型態,降低引發腦中風的風險。延伸閱讀: 2020世界中風日呼籲:每4人就有1人發生中風 國健署提醒「333守則」擺脫腦中風危險 每年新增3萬名腦中風患者! 最容易出現的5肢體痙攣表現一次看懂  
-
2020-10-12 科別.百病漫談
很多病症都在50歲後被發現!男性健檢指南告訴你必做哪些項目
惡名昭彰榜上有名 心肺檢查萬萬不可少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中就有四項與心血管相關,可見心血管健康是萬萬不容忽視的。最基本的檢測,如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運動心電圖、動脈硬化儀等檢查皆須定期進行;若有進一步的異常,再運用高階的影像醫學作為輔助,如心臟動脈鈣化指數分析,可了解心肌梗塞的風險。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強調,肺癌則是另一大隱形殺手,位列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死亡率第一位,且最新資料統計,台灣罹患肺癌者有一半以上都沒有抽菸,所以並不是抽菸者才要注意,加上空氣污染日漸惡化需嚴正重視,肺癌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又進展較快,發現時可能已對治療反應比較差了,建議即早安排第一次的肺部電腦斷層,掌握健康。腸癌年輕化 逆流性食道炎居冠然而,腸癌年輕化現象已成趨勢。大腸癌是整體來說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它的發生與愛吃油炸、速食、肉食,及運動量不足等生活型態有關,尤其男性大多喜歡吃紅肉,應酬、外食機會又多,且普遍較不愛吃蔬果,很容易使飲食不均衡、纖維質攝取不足。加上時常熬夜、壓力大,或有抽菸喝酒等習慣,更會使得腸道功能紊亂,增加腸癌罹患率。因此,洪育忠建議25歲開始,就可以作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提早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此外,台灣逆流性食道炎盛行率居亞洲之冠,超過6成民眾無症狀感,透過檢查才驚覺自己有逆流性食道炎,讓食道被胃酸長期侵蝕,也是慢性咳嗽、胸痛、喉嚨不舒服的主因,因此也需多多留意。上廁所老是滴答答 泌尿系統問題不可漏40歲以上男性常見攝護腺肥大問題,夜裡頻尿、不易解尿、尿流速慢等,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引起尿液滯留,併發腎臟發炎、腎功能衰竭等。洪育忠建議,攝護腺超音波、尿流速檢測、攝護腺腫瘤標記PSA等檢查,可瞭解攝護腺健康,也是篩檢男性泌尿系統最多人罹患的-攝護腺癌。另外,也可注意血液中的「鋅」含量,因其有助於維護男性攝護腺功能和生育力,也與活力相關。性荷爾蒙威力大 牽一髮動全身多數人不清楚,男性最頭痛的攝護腺疾病,其實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也有極大關聯。洪育忠指出,愛吃油炸物、肥胖者,會導致男性荷爾蒙在新陳代謝的轉化過程中轉為更活躍且具傷害性的二氫睪固酮DHT於體內堆積過多,易引發攝護腺肥大,且經常攝取高油脂食物罹患攝護腺癌症風險也可能會相對提高,必須留意。近年來也有發現男性荷爾蒙分泌提早減少的趨勢,有不少40歲、甚至30多歲的男性沒有顯著症狀,但檢查發現男性荷爾蒙失衡,長期下來容易影響事業表現,也影響情緒、精神及自信心、影響事業決策力,甚至影響與另一半的親密關係。洪育忠建議,男性朋友若想要建構完善的健康防禦力,可安排一套完整全身健檢,另可進一步安排功能性醫學檢查,如: 男性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抗氧化營養檢測等,從代謝功能上找健康。   50歲以下年輕爸爸  50歲以上熟齡爸爸除左邊檢項還建議加下方檢項 心肺  心血管病變危險因子檢驗、 動脈硬化、靜止心電圖、 心頸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 肺部電腦斷層 64切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腦血管磁振造影等高階影影像檢査、 肝膽腸胃 肝臟功能檢驗、胃鏡、大腸鏡、糞便潛血 泌尿 攝護腺超音波、自動尿流速檢測 攝護腺抗原腫瘤標記PSA 功能醫學 全套男性荷爾蒙併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檢測 延伸閱讀: 30後是女人健康分水嶺! 5大必做檢查一次搞懂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
2020-09-09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科技/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 專家集思廣益找真相
新冠肺炎疫情為人工智慧、遠距健康領域開出新局,透過深度學習技術預測病毒變化,有望革新人類醫療的軌跡。疫情後首場關注「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將於10月9日召開,全日講壇將分上、下半場,由11位專家扮演科學柯南,試圖理解人工智慧黑盒子將在長期照護、失智領域引爆哪些新可能?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學術界過往利用統計學去分析自然現象,試圖找到真相,但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出現如同黑盒子,同樣的研究資料會獲得哪種研究結果,無人知曉,「真相真的只有一個嗎?」這正是人類探索自然現象未知的魅力之處。研討會上午場將邀請中研院、產業界專家分別從統計科學、人工智慧以及產業實際應用不同觀點探討最佳策略。腦影像建構腦齡研討會下午場則充滿科幻魅力,介紹臉部表情辨識、類人型機器人、穿戴裝置在AI失智防治的最新發現;另外透過健保就診行為大數據分析、腦影像建構腦齡平台預測探討失智症高風險族群的特質。陳亮恭舉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教授蕭斐元研究為例,透過高齡民眾就診行為的健保大數據,尋找高齡民眾走向失智過程的就醫軌跡,雖然失智症發病表現相當多元,研究發現心血管或糖尿病患者,在長年就醫中走向焦慮、失眠,接著出現行動困難,最後出現較嚴重的精神症狀,是一種失智症發病的過程。從就醫軌跡 警示失智風險他表示,失智症發病的原因與病程相當複雜,透過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從大量、龐雜的就醫型態資料找到蛛絲馬跡,有助於醫師辨識高風險族群,即早調整照護方案與生活習慣,降低失智症對個人、家庭與國家的影響。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的腦齡研究則進展快速,已可透過腦部磁振造影,以腦齡平台對照出不同類型的腦部退化疾病,例如憂鬱、阿茲海默症、思覺失調等,不只是單一失智症。陳亮恭表示,這代表腦齡影像平台有機會成為腦部退化症狀評估的大平台,打開更多大腦退化的奧祕。臉部辨識測失智行為變化面對五年後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照護人力嚴重空缺,導入科技解方迫在眉睫。北榮、陽明大學與宏碁攜手研究臉部情緒智慧辨識,可藉由長者至日照中心時擷取的影像,預測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與相關精神行為症狀的變化,初步研究發現預測準確度約達七成。陳亮恭表示,當失智長者走進日照中心門口時,攝影機便會擷取長者的臉部表情,經一年建置與測試後,針對20餘位失智症長者建立出來的預測模型,未來將規劃導入至榮民醫療體系日照中心,強化預測模型的精確度外,更可以幫助照護人員早期發現長者的狀況與認知衰退,以便探求原因以及改善照顧方案。研究改變超高齡未來此外,陳亮恭透過台日整合健康老化大數據,以精準健康策略定義出衰老的臨床表徵以及潛在病因,透過跨國資料進行比對,建構出精準健康老化的新策略以及生理表徵,期待能改變人類衰老進展,結合生醫與資通訊科技改變超高齡台灣的未來。「人工智慧與失智照護的未來」研討會歡迎有心跨域研究的教育業、醫療人員、資訊工作者報名,額滿為止。時間:10月9日(五)9時至16時45分地點:張榮發基金會801會議廳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8 科別.腦部.神經
導致殘疾、認知退化…4特徵辨別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慢性的神經系統免疫疾病,就病理而言,就是大腦與脊髓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神經的髓鞘受到攻擊,髓鞘受到損壞之後會進行修補及形成疤痕,所謂硬化,就是一塊一塊的疤痕組織,這就是多發性硬化症的命名由來。臺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楊智超提醒,疾病在整個中樞神經系統隨機及反覆的出現,所以每個人發作情況差異很大,每個人所表現的症狀也非常多樣化。大部分多發性硬化症都都會反覆發作,進而造成逐漸的失能及殘障。臨床上,疾病的活性在病人之間差異性很大。有一部分患者的病程較快,儘管使用了一種或多種「改變病程之治療」(disease modifying therapy, DMT),但仍快速累積身體之殘疾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種疾病的表型被稱為高度活躍型MS(highly active multiple sclerosis, HAMS)。由於這種表現型較嚴重,其治療可能必須要採取不同的策略。對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目前有許多種不同的定義。有專家提出,如果具有下面其中一種或更多特徵的話。就屬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1. 發病5年EDSS已達到4分。2. 一年中有多次復發(兩次或更多次)。3. 超過2次腦磁共振造影(MRI)出現新的病變或T2中病變增大,或在治療下仍出現顯影增強的病變。4. 對一種或一種以上DMT的治療一年以上仍無反應。那麼,有哪些病人比較有可能發展為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呢?研究發現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40歲以上、非裔或拉丁裔的病人,過去有較嚴重的發作、發作後無法完全恢復、每次發作的時間間距較短、發作影響較大(如影響到運動功能、小腦、括約肌、認知功能等)、及失能快速惡化。具有這些特性的病人比較容易成為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在磁振造影(MRI)影像中,病灶(白點) 數量與體積(lesion load) 較大,或是追蹤檢查時出現新病灶的病人,也代表疾病的活性較高。 對於高度活躍型多發性硬化症,治療目標和所有的多發性硬化症病人一樣,我們都希望能儘量達到所謂的NEDA (no evidence disease activity),也就是沒有疾病活性的跡證。由於病人的疾病較活躍,第一線的注射藥物對於這類患者來說通常是不足夠的,必需要儘早使用較強效的藥物。在療效與藥物帶來的風險之間做取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對病人來說,調整藥物是一個重大的抉擇,然而,多發性硬化症的每一次發作都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終影響生活功能。隨著科技進步,藥物治療推陳出新,多發性硬化症已不再像過去那樣令人束手無策。積極面對疾病,與醫師充分討論後選擇適合個人的最佳治療,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多發性硬化症。參考資料:1. 漫談神經醫學 https://jesseneuro.com/2. Mellen Center Approaches: Highly Active Multiple Sclerosi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scassets/files/org/neurological/multiple-sclerosis/14-neu-528-highly-active-ms.ashx?la=en3. Mult Scler Relat Disord. 2017 Oct;17:75-83. doi: 10.1016/j.msard.2017.07.003.原文:
-
2020-08-2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死亡人數創新高!!專家籲:別忽視這動作保安康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38年排行國人首位死因,去年(108年)奪走50,232條寶貴性命,占整年度所有死亡人口28.6%,與歷年相比,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更創下新高。統計指出,108年十大癌症死亡排名與前年無太大差異,除胰臟癌及卵巢癌排名往前進,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為30,543人,女性因癌症死亡人數為19,689人,顯示男性死於癌症人數比例約為女性的1.5倍!其中,「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三種致命癌症,是男性癌症死亡排名前三名,也同樣長年久居國人癌症死因排名前三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衛福部國健署為國人做好健康把關,鼓勵民眾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提供國人40歲~64歲的民眾,每3年1次、55歲以上原住民及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成人健檢服務。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利用率最低者為40~44歲族群,且男性僅兩成(20.6%)使用免費成人健檢服務,成為最輕忽健檢重要性的族群。錢政平指出,可能與40歲的男性開始步入熟齡階層,多數人經濟能力也開始穩定,不少男性更是正值事業顛峰期,同時擔任公司要職及需兼顧家庭經營等重要階段,反而容易忽略自身的健康狀態。錢政平提醒,因為現代人飲食不正常,加上生活壓力大,常常慢性病已找上身卻不自知。唯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提早發現早期病灶,才能在疾病發展擴大之前加以控制!癌症若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皆有不錯的預後五年存活率。錢政平建議,可利用高階影像儀器檢查,如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磁振造影(頭頸、腹腔、骨盆腔實質器官腫瘤篩檢)、腸胃內視鏡(胃癌、大腸癌篩檢)。以第一期肺癌為例,平均五年的存活率可達76%;腫瘤大小在2公分以下的早期肝癌,手術切除後五年的存活率可達80%;國人發生人數最多且好發於男性的大腸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高達90%、第二期也可到80%。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
2020-08-25 癌症.抗癌新知
做愈詳細檢查,愈能明確找出疾病? 癌症醫師吐真心話
不少人似乎都對癌症篩檢有所誤解,其實篩檢有好處也有壞處。「做越詳細的檢查,越能明確找出疾病,這樣不是比較好嗎?」、「年輕的人都該去做篩檢比較好吧?」多數人大概都有這種想法,事實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NO」。決定該不該做癌症篩檢,必須看「將利弊放到天秤上衡量後,哪一個分量比較重」。而經過評估之後的結果會「隨著個人有不同答案」,這一點相當重要。也就是說,非常有可能因為各自的價值觀不同,而出現完全相反的結論。所以接下來我會先分析癌症篩檢的利與弊,最後再從我的價值觀出發,說出我個人心中的結論。癌症篩檢可及早發現並治療 我們就先從癌症篩檢的好處開始說吧。做篩檢的好處是「有助於預防因癌症而死亡」。面對癌症,原則上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能夠治癒,但是,當病情「超過某一個時間點,即便醫師是華佗再世,有一手最精湛的醫術也束手無策」。那麼這個時間點落在哪裡呢?很遺憾地,醫界也無法明確指出「就是這個時候」。受到每位罹癌患者自身的條件、患者所得的癌症種類、或療法不斷進化的影響,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不過我們可以大致預測出一個時間。以我的專業領域大腸癌為例,處於第Ⅰ期的患者若接受標準治療,5年後還能存活的機率超過97%,而到了第Ⅱ期就變成90%,到第Ⅲ期會降至84%,然後一旦變成第Ⅳ期,狀況會急轉直下,竟驚人地僅剩20%左右而已。沒錯,癌症發展到第Ⅳ期,狀況會急遽惡化。不只是大腸癌有這個狀況,很多種癌症也是如此,這並不意外,因為癌症分期的設定一方面也是反應生存率。 更深入解說的話,大部分癌症第Ⅳ期通常是指「已出現遠端轉移」的情況。遠端轉移的意思是「癌細胞從原先出現癌症的內臟器官,轉移到遠離該處之部位的狀態」,乍聽之下會讓人覺得「很惡質」吧。估算癌細胞惡化程度 觀察、病理檢查能做到那我們要如何估算癌細胞的惡性程度呢?大家肯定都希望能有這樣的檢查,其實現代醫學手上正握有兩種武器。第一種是「觀察疾病發展」這項武器。做法是透過時間觀察,推測「癌症擴展速度」有多快。例如,即使都是原只有1公分的癌細胞,一個月就長到5公分並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癌症,比經過2年只變大成1.2公分的癌症更難對付。一旦發現癌症,最好不要放著不管,絕對要馬上治療。可是,由於各類檢查所需時間以及患者工作的緣故,有可能會晚一兩個月才進行治療,我有時會因此發現增生異常快速的癌細胞,無意間見識到它們的惡性程度。另一種是名為「病理檢查」的武器。做法是取出要調查的癌細胞,用顯微鏡觀察該細胞,推測它的惡性程度。目前有些針對乳癌等癌症的治療法,會因「病理檢查」結果而有所修正。癌症篩檢是透過定期檢查,讓我們知道體內是否出現癌症,所以這對極度惡性的癌細胞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即使你每隔一年都會做篩檢,若不幸罹患了發病半年就惡化到無法處理的癌症,那這個篩檢就不具效益了。可是現在的醫學仍無法確定「誰會有多大機率罹患惡性癌症」,因此才用年齡做為區隔,讓全民一起接受檢查。其中也許會有人幸運及早發現病症,接受治療並恢復健康,這便是做癌症篩檢的好處。癌症篩檢少為人知的2害處 但別過度恐慌那麼做癌症篩檢對身體又有什麼樣的危害呢?1. 過度診斷、過度治療第一個可能的壞處是「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如同名稱上的「過度」兩個字,兩者指的是本來沒有問題的人卻在接受檢查之後反倒產生壞處。舉個實際範例來解釋,如乳癌篩檢項目中的乳房攝影檢查,這種檢查會使用X光來拍攝乳房。假設有一個人經過篩檢後「發現疑為癌症的腫塊」,接著到醫院做詳細檢查接受診斷,同時進行抽血、超音波、MRI(磁振造影)等檢查手續。他可能會得到一份報告表示「現在看起來屬於良性,馬上就能治癒」,或者「有可能是惡性腫塊,要做穿刺切片檢查」。所謂穿刺切片檢查,便是用針刺入可疑腫塊,取出約一公釐的腫塊,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是否含有癌細胞或癌組織。若是確診為癌症,就要著手進行手術或抗癌藥物治療,如果確定不是癌症,那醫師就會說:「沒有問題,太好了。」事情就此平安落幕。倘若這個人沒有接受篩檢,事情會有何不同呢?那麼他就不需要去醫院看診,也不必聽從醫師的指示做各種檢查,更不需要受針刺等這類皮肉痛。上述的情況就是過度診斷,如果事情到此告一段落倒是還好,如果報告顯示「無法否定是惡性腫瘤」,當事人就必須動手術,只不過手術刀一下,也有機率得到「這是良性腫瘤」的結果,這就是過度治療。不同的人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有極大差異,有人認為自己很幸運,相對地也有人會覺得這樣豈不是從頭到尾都是白費工夫。2. 因癌症篩檢引發的併發症第二個壞處是因為篩檢而引發的併發症,所謂的併發症就是「因為進行檢查或治療而發生不好的狀況」。雖說機率不定,但世上所有的治療或檢查都有一定比率會觸發併發症,有些是兩人之中就有一人會發生,也有些機率比被隕石擊中還低(例如因接種流感疫苗而死亡),情況各有不同。癌症篩檢是一種身體檢查,因此也會有伴隨檢查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以胃癌篩檢為例,胃癌篩檢分別有胃鏡與上腸胃道檢查的方式。日本於2016年發表的全國調查報告指出(2008到2012年間),胃鏡檢查會引發的併發症之中,因檢查前的準備(如鎮靜劑等等)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三萬六千人中會出現一人(0.0028%),而總死亡人數紀錄為九人,比例是兩百萬人中才會出現一人(0.00005%)。另外胃鏡檢查(包含切片檢查)引起併發症的比例,約是七千人之中會出現一人(0.014%),其併發症狀為出血或是腸胃道、食道出現破洞。由上述可見,接受胃鏡檢查而死亡的可能性並非為零,並且也會引起併發症。儘管機率不高,但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病例。(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7種癌都跟吃有關! 日常防癌這幾個飲食壞習慣都要避開
-
2020-08-20 新聞.杏林.診間
行醫生涯的酸甜苦辣 名醫張德明憶與病人的中秋約定
【文、圖/摘自天下文化《醫中有情:臺北榮民總醫院院長張德明的行醫筆記》,作者張德明】一定要出院沒有月餅、柚子、烤肉和明月的中秋,一如過往許多年來一樣,都是在辦公室度過。今年唯一的變化,是多個寶可夢攪和,不過可能是醫院消毒水味重,或牠們也怕打針吃藥,幾乎沒有怪獸出沒。六月六日斷腸日就開始住在思源九樓的狼瘡病人,因反覆性中樞神經和肺臟侵犯,已進出加護病房好多次,雖然同儕已竭盡所能,仍是每況愈下的令人揪心。一次查房探視,她日夜不離的先生悄悄追出來說,希望我能常來,對她是很大的鼓舞。我於是記掛著,再忙也兩三天跑一趟。除了偶爾重點討論,我謹守分際,盡量不去干涉主治醫師診療。每次去只和她聊聊天,即使在加護病房隔間玻璃門外也會叫叫她。就算一身重裝備,只要是清醒的,她也會勉力的搖搖手。回到一般病房或狀況好些時,聊完臨走前,我都會向她豎大拇指喊加油。一個月前,我就戲謔的說中秋一定要出院,別害我回不了家,說哪有人由端午住到中秋的。她開心的笑著,眼睛亮亮的,好像認為這樣就說定了,不會變了。中秋前夕,知道她出不了院了,也知道颱風要來,怕她沮喪,我又說,其實出不出院都一樣,反正誰也看不到月亮,不如留下來陪我防颱。她還是笑笑的、眼睛亮亮的,好像又說定了,不會變了。今天去看她,她帶著氧氣鼻管昏睡著,先生悲傷的在床邊說已認不出他來。剛做完腦部磁振造影,我問護理師結果,可能聲音大吵醒了她,她虛弱的睜開眼,笑笑的、眼睛又亮了起來。先生問知不知道我是誰,她點點頭。在生命做最後掙扎的時刻,她依然記著我。我難過的濕潤著眼,不知再說什麼,再怎麼約定。回來我畫了這幅畫,獻給我的病人們。
-
2020-08-16 科別.泌尿腎臟
男人「長壽癌」如何揪出? 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71歲許姓男患者,10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夜尿、急尿與尿不乾淨的情況,經診斷為攝護腺肥大,開始定期至泌尿科門診就醫,在治療追蹤過程中發現,體內血清攝護腺特定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持續緩慢升高,但肛門指診卻無發現硬塊,因此在北部醫院進行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雖然2次結果都是良性,但在第2次切片後,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退,還引發敗血性休克,在加護病房住了1周,所以對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出現陰影。指診無硬塊 不代表沒癌症這2年移居中部,今年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定期檢查時,卻又發現PSA指數不斷上升,指數已上升到8.9ng/ml(正常值0至4ng/ml),童綜合醫院泌尿科呂謹亨醫師說明,因指數上升速度快,每年PSA上升超過0.75ng/ml,且肛門指診摸不到硬塊不代表沒有癌症,建議進行切片檢查,但患者拒絕並告知疑慮。後來經由呂謹亨醫師解釋說明,除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以外,醫院已引進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Transperineal TRUS/mpMRI fusion prostate biopsy),可以針對MRI影像懷疑腫瘤的位置做精準切片,且切片是經由會陰部而不是直腸,所以大大降低術後感染機率。經醫病間溝通後,患者同意進行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攝護腺切片檢查。切片過程發現患者腫瘤位置在攝護腺前方偏頂端處,是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較難取樣的地方,剛好藉由新式的定位儀器,精準切到腫瘤組織,切下來的病理報告確診罹患初期攝護腺癌;後經達文西攝護腺切除手術,成功完整切除攝護腺腫瘤,並保留神經,維持了正常的解尿及性功能。MRI影像診斷 提升至9成呂謹亨醫師表示,傳統攝護腺癌病理診斷,是使用經直腸超音波做12針隨機切片,不一定能切到腫瘤的位置,診斷率約僅3成,尤其是腫瘤如果在較難切片的位置,如個案是在攝護腺的前端或頂部,就難以診斷。傳統式切片因直腸有許多腸內菌,易由切片的路徑感染攝護腺,也可能有術後直腸出血、發燒甚至感染性敗血症的風險。因此為避免併發症發生風險,攝護腺診斷方式不斷改善,目前除了傳統經直腸攝護腺切片,也可選擇新式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經會陰攝護腺切片,這種新式的切片診斷方式,針對MRI影像腫瘤位置精準切片,診斷率大幅提高到9成左右,且克服傳統切片方式無法取樣的位置限制。此外,因為經會陰而非經直腸切片,所以避免傳統切片可能出現的併發症風險。有攝護腺癌家族史 建議40歲開始接受檢查童綜合醫院泌尿科權威歐宴泉副院長指出,攝護腺癌因大多好發於高齡男性,又名「長壽癌」、「富貴病」,事實上,攝護腺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疾病,但若是拖到晚期才處理,會對病人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負擔。因此目前大於50歲的男性,都建議接受攝護腺癌篩檢,包含肛門指診及攝護腺指數PSA抽血檢查,而有相關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狀的患者,建議40歲起就開始接受相關檢查。如果攝護腺指數PSA大於正常值或是肛門指診摸到硬塊,就需再進行攝護腺切片來取得腫瘤病理組織。
-
2020-08-16 癌症.乳癌
乳房腫塊自摸檢查有盲點! 辨別良性、惡性這1個動作很重要
「天啊!怎麼可能發生這種事,我還這麼年輕!這種事情怎麼可能會發生在我的身上!」34歲的張小姐,日前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發現左側乳房的內下側有一處約1.8公分的異常影像,在進一步檢查後,發現該處疑似為乳房腫瘤且邊緣不規則,後續經由乳房外科醫師病理切片確診為罹患乳癌第一期。乳癌為台灣女性頭號殺手 平均罹患年紀提早歐美國家10年「乳癌」是台灣女性頭號殺手,女性癌症發生率排行第一位、女性主要癌症死因排名第三位,每年新增超過萬人確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歐美國家大多為停經後罹患乳癌的機率較高,但國人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相較於歐美國家提早了約十年。以國人女性停經年齡平均為52歲,106年國人50歲以下女性罹患乳癌的人數共有5,282人,佔罹患乳癌總數約33%;再根據106年癌症登記年報,國人女性罹患乳癌發生總個案數為15,834人,依照年齡區分雖大多數為50歲以上族群,但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下的女性罹患乳癌也不在少數,有1,212人。 曾有纖維腺瘤者 罹患乳癌機率比一般人高近2倍風險 「我以為這個硬塊只是跟我大學時期曾經發生的乳房問題一樣狀況!摸起來的感覺也很像,我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張小姐在與醫師諮詢中,透露她曾在就讀大學2年級某天洗澡時發現有腫瘤硬塊,當時曾接受手術開刀取出,經病理檢驗後確認為良性乳房纖維腺瘤。乳房纖維腺瘤大多為良性,且好發於年輕女性,這樣的經驗也導致讓張小姐輕忽乳房的病變。 根據統計,曾有纖維腺瘤的人,後續發生乳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1.3~1.9倍的風險。若纖維腺瘤內有囊腫、硬化性腺病、微小鈣化、乳突樣變化,則乳癌發生率為一般人高達3.1倍。 辨別乳房硬塊是良性或惡性 定期篩檢揪病灶 若想分辨乳房腫塊為良性的纖維腺瘤或是惡性的乳癌腫塊,往往無法單以觸摸感覺來判斷良惡性,若只靠自我檢查易有盲點,沈彥君建議,應主動定期安排乳房篩檢,交由專業醫療的揪出可疑的病灶,可以有效提早發現及降低乳癌死亡率。目前乳房常見的影像檢查方法有:乳房X光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磁振造影檢查(MRI)。因國人女性大多為緻密型乳房,年輕女性常是乳房組織密度較高,40歲以下女性建議可利用超音波做為第一線乳房檢查的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乳癌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可再提高診斷率。 延伸閱讀: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 每個人都要會的簡易自我檢查法 乳房健檢該用哪一種? 醫:依年齡做選擇 
-
2020-08-13 癌症.抗癌新知
早期肝癌存活率 最新統計嘉基領先全國平均值
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統計,早期肝癌民國102年到106年平均治療存活率為59.87%,嘉義基督教醫院為63.84%,不僅領先全國平均值,也高於醫學中心,嘉基採「肝癌電燒」,降低治療危險性,一名劉姓男子利用電燒治療肝癌,當時住院僅4天,已5年未復發,許多朋友都不知道他得過肝癌,感謝嘉基讓他恢復健康身體。嘉基院長姚維仁、胃腸肝膽科醫師陳柏岳等人今天透過「嘉基早期肝癌存活率優於全國」記者會,慶祝近5年的亮眼成績,院方也以牛肝示範電燒狀況,被治癒的劉男也現身說法。劉男說,他是65歲的退休勞工,本身患有慢性C型肝炎數十年,過去由於沒有症狀,並未定期追蹤,5年前,他因稍感疲憊,前往嘉義基督教肝膽科求診,發現代表肝癌指數的胎兒蛋白暴增,於腹部超音波下發現3公分的肝癌,接受肝癌電燒治療,又服用C型肝炎的新式口服抗病毒藥,將困擾數十年的C肝病毒清除,如今都未復發。陳柏岳表示,過去的早期肝癌患者,多半只能接受開刀切肝或是風險更高的換肝手術,對於年紀較大、體能較差或是無法承受重大手術的患者而言,是高危險性治療,嘉基讓早期肝癌患者接受「電熱射頻燒灼術」,也就是俗稱的「肝癌電燒」,得到相當大的成效。陳柏岳說,肝癌電燒的最大好處,就是對於中小型的肝癌,可以達到與開刀或換肝相同的治療成功率,在患者身上只會留下微小的電燒針傷口,住院時間多半只有3到5日。陳柏岳表示,嘉基對較大型的肝癌,也能採取多針燒灼治療,2年前引進最新的肝癌微波治療,肝癌清除更迅速,也買入最新的腹部超音波機型,可以融合患者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搭配去年台灣剛引進的超音波顯影劑注射,幾乎可以讓所有肝臟內躲藏的腫瘤全部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