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失智.像極了失智
搜尋
磁振造影
共找到
190
筆 文章
-
-
2024-09-19 失智.大腦健康
我會失智嗎?台大醫師曾文毅:腦齡老5歲以上就要警覺
衛福部統計,2031年65歲以上失智症人口將逾47萬人,2041年接近68萬人,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元氣最愛問」影音節目邀請台大醫師曾文毅、全齡樂遊健康促進發展協會理事長巫奉約,談大腦年齡檢測與失智症的關聯,並教導大家讓大腦逆齡回春,有效預防失智症。大腦受損無法正常對話巫奉約曾在23歲時發生嚴重車禍,大腦受傷導致短暫失智,他當時無法理解旁人說的話,「例如有人問我剛剛吃過什麼,我無法理解剛剛是指多久之前的剛剛,大腦思惟變得跟以前不同,每個人跟我講話,我都要想很久才能回答,乾脆就不跟人說話。」因此,巫奉約特別能夠體會失智症者的狀態。失智症跟年齡有正相關,但並不是所有的高齡者都會罹患失智症,他目前在萬芳醫院幫助失智症者進行認知促進實驗,發現若長期持續良好的生活作息,就可以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但不能夠每天行程一成不變,關鍵是大腦需要新的刺激。大腦年齡≠實際年齡失智症是大腦經歷了過多的風險因素,導致大腦不夠健康,再加上相關毒性蛋白侵害,造成認知功能受損而形成失智症。我們都不想失智,但是,目前醫療科技可以預知失智嗎?台大醫院特聘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教授曾文毅提出「大腦神經年齡檢測」,原理是將人工智慧結合MRI,用大量MRI磁振造影的腦部影像資料,經過人工智慧的訓練,建立一個數學模組,可根據個人的腦影像推測大腦年齡。何謂腦齡,就像身體其他器官也有所謂年齡,常聽到像是血管年齡、皮膚年齡等,器官年齡可判斷該器官的功能或結構是否健康,如果跟實際年齡相仿,表示該器官是健康狀態,但如果比實際年齡老五歲以上,就要提高警覺。曾文毅說,如果大腦比實際年齡老十歲以上,表示腦部過度老化,未來五年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就會非常高。他建議中年就可以做腦齡檢測,或本身有危險因子也可以來做,才有可能提前預防失智症。「腦齡過高並不是世界末日。」曾文毅建議,大家可把腦齡當成腦健康指標,腦齡檢測主要是提醒大家注意大腦健康,就像健檢有紅字就要積極治療,把紅字降下至正常。腦齡過高,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以及做健腦活動來改善。曾文毅以自己為例,他第一次檢測腦齡時,其中一個網絡的腦齡老了八歲以上,於是他加強運動量,進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改善飲食習慣,一年半以後追蹤,腦齡整體年輕四至五歲,成功讓大腦逆轉回春。功能型桌遊、全齡樂遊課程鍛鍊大腦巫奉約說,很多人說打麻將不會失智,但再次提醒「大腦需要新刺激」,如果都從事同樣的活動,等於一直進行同樣的刺激,對大腦來說只是在做很簡單的事,並沒有辦法健腦。他跟長庚科技大學產學合作,針對失智症設計六十多種完全不同的桌遊,透過專業帶領,跟長輩一起玩,可幫助腦齡逆轉,另外也有全齡樂遊課程,快樂遊戲可幫助心情轉變,促進大腦及身體的健康,當然同時也要維持良好的飲食、睡眠與運動,多管齊下。台灣將於明年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儘管失智症對我們造成壓力,但隨著醫療科技的研究,也看到新希望。本集「元氣最愛問」透過專家認識腦齡以及大腦逆齡回春秘訣,幫助自己健康長壽。●腦專家曾文毅腦齡逆轉做法1.增加運動量:有氧運動、肌力訓練。2.改善飲食:吃七分飽,多吃五顏六色的蔬菜,蛋白質以白肉、雞蛋、植物性蛋白質為主。3.充足睡眠:一天睡滿七小時。
-
2024-08-30 癌症.乳癌
胸部痛是不是得乳癌?醫:早期乳癌沒症狀,也很少引起疼痛!3種方式檢查乳房
「我的胸部會痛,好擔心是不是得了乳癌?」許多民眾詢問:乳癌前兆會痛嗎?有硬塊該怎麼辦?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代表罹患乳癌,乳癌本身也很少引起疼痛,也因為早期的乳癌沒有症狀,容易忽略早期篩檢的重要性。衛福部公布的112十大癌症中,女性乳癌排行第四,一年有超過15000位女性罹患乳癌,近年已經有年輕化趨勢。陳宣安說,乳癌可能會在乳房組織中形成惡性腫瘤,而且會轉移到其他部位,早期發現的關鍵是定期進行篩檢。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乳房有腫痛或硬塊,不一定是罹患乳癌,大部分乳房腫塊屬於良性的纖維腺瘤、纖維囊腫或囊腫等,只有十分之一的乳房腫塊有惡性的可能。但即使是良性的腫瘤,當腫瘤過大或是產生發炎、膿瘍等臨床症狀時,還是需要追蹤治療。陳宣安強調,若摸到乳房硬塊,建議至乳房門診做進一步檢查,除了醫師視診與觸診之外,也要另安排儀器檢查。目前共有3種方式,包含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乳房磁振造影,依年齡與個人情況選擇不同方式,並沒有一定哪一種最好。乳房檢查3種方式乳房超音波檢查主要針對可觸摸到的腫塊,可以有效評估乳房腫塊的型態與質地,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乳房X光攝影檢查利用低劑量X光,可檢測針刺狀高密度腫塊、群聚型鈣化點、局部結構扭曲、不對稱或腫塊等,有利於診斷早期乳癌。乳房磁振造影解析度極高,對於軟組織有極佳的對比,有利於細微乳房病灶的偵測與鑑別診斷。做過小針矽膠注射隆乳者,適合選擇乳房磁振造影;此檢查費用高昂、檢查需時長。早期的乳癌沒有症狀,患者常會因為沒有摸到硬塊、無異狀而忽略做乳房篩檢,延誤了早期可發現的乳癌。國健署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陳宣安提醒,每項篩檢工具都有一定的準確率,無法百分之百精確,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在下次定期檢查前,發現硬塊、乳房外觀異常、有分泌物等,應盡速就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20 焦點.元氣新聞
為了幫助更多肝病患者 何壽川與好心肝捐MRI、CT給台大醫院
曾是病友的同理心,知道肝病病友及家屬的無助與醫療檢測的局限,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特地捐贈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CT檢查儀器給好心肝,再共同捐贈給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成立的健康大樓,預計年底將啟用。何壽川以病友身分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30周年慶祝活動,致詞時提起,自身罹患肝病的心情與經過。他說,在年輕時,民眾普遍對肝指數的數據無感,他看到健診報告數字呈現紅字,也不以為意,還藏起來怕家人擔心。直到某次拿到報告,以為又是檢測數字出錯,隨口請教醫師同學,結果當天立刻被要求住院治療,歷經開刀等數不清的療程,「發病時非常嚴重,那種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何壽川說,「今天能活著站在這裡,內心除了感激還是感激,感謝許金川等醫護人員的全力醫治,以及其他病友的鼓勵打氣跟家屬的照護。」由於走過艱辛的治療之路,何壽川表示,大多數民眾跟他一樣均輕忽肝病的表徵,為此,他於30年前捐贈500萬元共同創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並成為肝基會終身志工,追隨許金川醫師、宋瑞樓教授,共同推廣肝病防治。為了幫助更多肝病患者及其家屬,何壽川與好心肝基金會共同捐贈磁振造影(MRI)、電腦斷層(CT)等最新高階檢查儀器給台灣大學,供臨床研究及治療之用。最新MRI功能可快速縮短影像成形時間,且使影像更清晰;CT的能譜感應功能可呈現彩色影像,有助於影像判讀。何壽川指出,涓滴之流、眾志成城,之前播下的種子已長成參天大樹,治療且消滅肝病需要一代一代不斷往下走,藉由MRI及CT檢查儀器,讓門診轉化為精緻醫學與精準醫學,及早讓潛在肝病患者進行更有效的治療。永豐餘生技總經理何奕佳提到父親何壽川罹患肝病的日子時表示,過去30多年來,父親歷經無數次醫院的進出,並與醫師反覆討論的病情,深刻感受到肝病患者之煎熬。為了感念所有醫護人員的辛苦照料,父親擔任肝病基金會的重要贊助者、終身志工,希望幫助更多的肝疾患者。
-
2024-08-14 癌症.乳癌
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 2個階段特別不易察覺乳癌症狀
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被喻為女性健康殺手,國內前十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中,乳癌高居排行榜。發生高峰約為45-69歲之間,不過,受飲食習慣、環荷爾蒙、壓力因素等影響,患者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在年輕患者中,懷孕中或正在哺乳的女性容易忽略症狀而延遲診斷,錯過黃金治療期。懷孕初期、哺乳期女性罹PABC型乳癌 症狀不易察覺禾馨醫療乳房外科醫師曾建勳表示,懷孕初期和正在哺乳的女性,乳房會因為荷爾蒙的變化,不易察覺乳癌症狀。在這二個時期,乳腺組織在構造及功能上也有所改變,因此掩蓋住病灶,在診斷上相對困難。孕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所罹患的乳癌被稱為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簡稱PABC),只要是懷孕中、產後一年內、哺乳時期確診的乳癌皆屬於此類型。據統計資料,每3000名孕婦中就有一名可能患有PABC;40歲以下乳癌患者約10%屬於PABC,35歲以下更達15.6%。近年來,因為乳癌年輕化及孕婦年齡上升,PABC發生率也提高。曾建勳說,PABC具侵略性且變化快速,早期發現與治療十分重要。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都是自行摸到腫塊而就診,乳癌的腫塊多半沒有明顯的疼痛感,與一般懷孕時腫脹的乳腺組織或哺乳時因乳管阻塞或乳腺發炎導致的腫塊不同,因此孕期、哺乳期發現乳房腫塊一定要特別小心。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揪腫塊 確診後要盡快治療除了腫塊之外,若有乳房皮膚變厚、乳頭分泌物增加或分泌物顏色改變、異常腋下淋巴結腫大等異於平常的症狀,建議立即尋求醫療建議。檢查方式可利用「乳房超音波」,曾建勳表示,這種不具放射線、安全且快速的檢查,是乳房腫塊檢查的首選,超音波影像型態協助醫師初步評估。另一種常見的「乳房攝影」,原理為X光,具有些微放射線,但研究證據指出,其放射線劑量相對較小,對胎兒影響不大。孕婦有需要仍可以接受此檢查,不需過度擔心;其他相對安全的檢查還包括不使用對比劑的磁振造影(MRI),本身也不具放射線。在乳癌治療上,曾建勳表示,大部分的PABC多為侵襲性乳管癌,其乳癌細胞多半較屬惡性,且易有類似發炎的細胞型態,確診後建議要盡快治療。對孕婦來說,透過手術完整將病灶移除是優先考慮方式,過去讓人顧忌麻醉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只要透過適當麻醉藥物的選擇,對胎兒其實安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07 醫療.腦部.神經
7成腦腫瘤切不乾淨 台大術中MRI掃雷減少重複開顱
人類腦組織柔軟、易沾黏特性,導致腦部腫瘤切除時常遇到困難,僅進行一次開顱手術,往往難以將腫瘤完全清除,必須進行第2、3次手術。台大醫院近年建置台灣首座術中磁振造影(MRI)系統,接受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於術中傷口縫合前,先進行MRI檢測,有助醫師找到沒有切除完全的腫瘤組織,於同一次手術內完成切除。外科手術最怕「切太少」,尤其開腦、脊椎手術風險較高,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說,透過手術中即時MRI影像監測,可幫助醫師進行更精確導航,減少手術風險,提升治療準確度,對於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後,有大幅助益。台大醫院啟用術中MRI系統以來,2年完成113例手術,多數為腦部腫瘤患者,5例為脊椎腫瘤患者。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賴達明說,該系統多用於病情較複雜,若手術不慎恐留下後遺症的患者,這些患者於手術中接受MRI檢測後,經主治醫師決定進行第2階段切除比率逾7成,約2成患者經MRI檢測後,認為不必繼續手術,直接縫合傷口,可見術中MRI有助發現未切除乾淨的腫瘤。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郭律庭說,腦瘤手術主要目標是最大程度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患者神經功能,對於惡性度較高的膠質細胞瘤,外科手術時最大範圍切除腫瘤,與手術後的存活期間具有強烈相關性;術中MRI可協助臨床醫師,更清楚看到腫瘤切除中發生的腦部位移等變化,與殘留腫瘤的位置及大小,作為進一步切除腫瘤時的參考,減少患者再次進入手術室機率。在台大醫院首例接受術中MRI患者為44歲陳小姐,她因為視力模糊,經影像學檢測後確診腦下垂體腫瘤,該腫瘤為顱內最常見腫瘤,占顱內腫瘤10%至15%。陳小姐2013年經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後,2022年疾病復發,由他院轉至台大就醫,再次進行手術切除腫瘤,於術中接受MRI檢查後,即進行第2階段切除,術後視力改善,目前仍定期接受MRI檢查追蹤。台大醫院術中MRI,經台北市衛生局核可為自費項目,涵蓋多項檢測耗材在內,費用為10萬元。台大醫院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全台各醫學中心均配有複合手術室,不過多數僅配備電腦斷層設備,台大為國內首家在複合手術室同時裝設電腦斷層、MRI設備的醫學中心。
-
2024-07-28 癌症.肝癌
健保大數據/國內肝癌多肇因B肝、C肝 定期追蹤避免肝纖維化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義大醫院代理研究副院長許耀峻醫師指出,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分布,肝癌若出現症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因此,肝癌高風險族群不能依賴症狀,必須透過定期篩檢和追蹤檢查,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C肝即使治癒,肝臟已受損,仍須定期追蹤。許耀峻說,後期肝癌可能出現腹水、黃疸(眼白變黃、茶色尿),或疼痛(因腫瘤大到壓迫肝臟表面或刺激到腹膜上的神經);有些人也會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倦怠、虛弱、胃口不好、體重減輕等。衛福部訂定2025年根除C型肝炎的國家目標,這是因為C肝的抗病毒治療安全有效,口服療程只需要8至12周、治療成功率幾乎100%,只要有病毒就應該清除。但許耀峻提醒,即使患者經過治療已清除病毒,但由於長期發炎容易累積傷害,肝臟若已發生纖維化或肝硬化,C型肝炎患者在感染痊癒後仍需定期追蹤。脂肪肝、過量飲酒、自體免疫肝炎或膽管炎等,也可能造成肝臟纖維化或肝硬化。許耀峻表示,不管任何原因,肝臟慢性發炎時間久便容易結疤,傷疤累積,就是肝臟纖維化,最終可能導致癌變,一旦發現慢性肝炎就要定期追蹤。病毒量高須用藥控制,有肝癌病史需密切追蹤。許耀峻說,肝硬化病人建議3個月追蹤一次,抽血檢驗胎兒蛋白或其他癌症標記(例如PIVKA-II),以及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其中以超音波最方便,是第一線篩檢工具。若沒有肝硬化等重度情況,一般建議是每半年追蹤,不過每個人病況不同,還是建議和醫師討論,制定個別化的篩檢計畫。至於B型肝炎,一直都是國人最主要的肝癌危險因子,許耀峻提到,B型肝炎的治療比較複雜,目前尚無法使用藥物清除感染,但現有藥物可抑制病毒複製,緩解病毒血症,並且改善發炎與纖維化情形。因此若病毒量高、肝臟慢性發炎,或肝臟已顯著纖維化的患者,應該要用藥物控制病情、避免惡化。此外,一親等如果有肝癌病史,肝癌風險會比沒有家族病史者多出2至4倍,他提醒這類民眾更需留意,特別是40歲過後,一定要定期追蹤。抽菸、酗酒、熬夜、脂肪肝,都是肝癌潛在威脅。飲食習慣方面,許耀峻指出,抽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應戒除。此外,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重要病因,不論是B、C、D型肝炎病毒都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例如共用針頭、牙刷、刮鬍刀、不安全性行為等途徑,所以必須避免上述行為。熬夜可能影響身體機能,例如容易出現新陳代謝問題,後續對於脂肪肝的發生,以及免疫系統等,也都會產生不良影響。許耀峻特別強調,病人睡眠要充足,否則新陳代謝效率不佳、免疫系統不好,對脂肪肝的患者而言,狀況可能會加劇;對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來說,則可能不利於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脂肪肝的盛行率很高,過重或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許耀峻表示,不是每一個脂肪肝都會演變為肝硬化或長出肝癌,但肝臟若因此慢性發炎,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便顯著增加。此外,有些人看起來不胖卻有脂肪肝,和基因(例如PNPLA3)多型性有關;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疾病也會影響。有無脂肪肝?自我觀察兩大指標:BMI和腰圍。脂肪肝的形成,一般來說還是與體重密切相關。許耀峻說,自己是否過重,可以透過幾個指標觀察,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其中之一,但BMI和每個人的骨架、身體組成等有關,未必完全準確;另外,還可以檢視自己的腰圍,腰圍和中心型肥胖相關,如果女生超過80公分、男生超過90公分,就要特別注意。內臟脂肪含量也是一個指標,不過需要透過特殊儀器,例如雙能X光吸收測定、磁振造影(MRI)等。對於一般民眾,還是建議觀察自己的BMI和腰圍數字,避免過重或肥胖。肝癌檢查追蹤方式.45歲-79歲民眾,終身可有一次免費B肝、C肝篩檢,一旦發現B肝、C肝、肝硬化隨即進入追蹤程序。.B肝、C肝患者應每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肝硬化建議3個月追蹤一次。.每個人病況不同,建議和醫師討論,制定個別化的篩檢計畫。我有脂肪肝 有辦法改善嗎?許耀峻指出,脂肪肝是可逆的,研究數據顯示,減低10%的體重,就能顯著改善脂肪肝,甚至「從有到無」。建議飲食要避免手搖飲、糕點等果糖攝取,精緻澱粉的攝取量也要留意;運動相當重要,建議至少每周3次、1次至少30分鐘,重點是要養成規律習慣。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12 醫療.腦部.神經
林肯總統也罹患這種病! 從手腳末端不斷長大,手毛腳毛增多竟與腦下垂體腫瘤有關
林肯總統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他晚年的五官突出,例如額頭變凸、眉毛深皺,鼻子肥厚、耳朵變大,手指末端也變粗,外傳他因為腦下垂體腫瘤,罹患「肢端肥大症」,彰化秀傳醫院神經腫瘤外科主任辛明泰說,「美國林肯總統是個蠻典型的例子」。辛明泰指出,「肢端肥大症」是腦下垂體腫瘤增生,導致生長激素分泌,影響所及造成體內軟組織增生變大,身體外觀明顯改變,如手部關節變大,腳趾頭變大,鞋子穿不下,前額、下巴、鼻子、嘴唇、耳朵不正常增大,且因為生長激素分泌,許多患者手毛腳毛還會狂長。辛明泰指出,發生在腦下垂體的腫瘤大部分屬良性,原因不明,約占顱內腫瘤5至10%,分為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其中一半以上病人並無明顯症狀。辛明泰表示,腦下垂體腫瘤好發於任何年齡層,但以成年人居多。臨床上可經由頭顱X光、腦部斷層掃描、腦部磁振造影等來診斷。舉例來說,二次世界大戰時,經解剖陣亡軍人發現,十位軍人中,就一位有腦下垂體腫瘤。為什麼沒有臨床症狀?辛明泰解釋,這些屬於非功能性腺瘤,因為腫瘤小,沒有功能性,臨床上無任何症狀,所以往往不會發現。也因此,並不是發現腦下垂體腫瘤,就一定手術切除。辛明泰又舉一個非功能性腺瘤就醫個案為例,五年前,一位52歲中年男子,左眼視茫茫看不清楚長達半年,原本是視力退化,到眼科就醫未見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赫然發現眼睛左側有3公分腦下垂體腫瘤,已壓迫視神經且影響內分泌,有失明之虞。所幸經過手術治療,順利清除腫瘤,左眼視力逐漸恢復,後續僅需在內分泌科門診追蹤。辛明泰說,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難被發現,通常到了腫瘤體積大,造成壓迫,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複視、突然視力喪失或頭暈、昏厥,才發現問題。若需要手術,可進行「主流微創手術」,以雙鼻孔鼻內視鏡,經由鼻腔蝶骨竇,再到腦下垂體窩,摘除腫瘤,保留正常的腦下垂體,手術後以電腦斷層確保腫瘤是否完全切除,若有併發症,也立即處置;另外,手術室中配備的導航系統即時提供影像,輔助醫師精準徹底切除腫瘤,降低傷害周邊正常組織的風險,提高手術安全性。傳統腦下垂體腫瘤手術通常經單鼻孔進行,手術受腫瘤大小限制,可能僅縮小腫瘤,無法完全摘除,復發率達16%。鼻內視鏡腦下垂體雙鼻孔手術,經鼻腔進入蝶竇,外觀看不出傷口、住院時間短,跟單鼻孔手術比較,能將大於一公分甚至巨大腦垂體腫瘤徹底摘除,降低復發率。部分腦下垂體腫瘤有可能局部再生長,辛明泰提醒,術後不可掉以輕心。一般來說,治療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準則,是一定要治療,而生長激素瘤,不只是單純使生長激素分泌,身體其他荷爾蒙都有可能受影響,近年研究指出, 腦下垂體腫瘤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周邊血管中風,甚至惡性腫瘤。「手術是為了降低日後風險。」辛明泰指出,罹患生長激素瘤病人,以流行病學統計死亡率高於正常人,若一直未就醫與處置,可能5年到10年就會罹患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他強調,別認為腦下垂體腫瘤,「沒有那麼惡性」,由於可能造成健康風險,「手術是第一優先」,建議患者積極處理。術後多久回診一次?辛明泰建議,起初一周先回診一次。以雙鼻孔鼻內視鏡手術腦下垂體腫瘤,經鼻手術鼻內會產生結痂,有些病人術後會聞到一股臭腥味,所以需定期清結痂,直到一、兩個月後,待比較穩定,固定回診追蹤即可。
-
2024-06-2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漏財與漏尿」你選哪一個?
最近黃仁勳來台,引起一股熱潮。老同學見面。「AI一波,你有賺到嗎?」「啊,沒有,太晚上車了,我就是有漏財運!」「你呢?」「我啊,是有小賺,但我寧可跟你換!」「為什麼?」「我漏尿啊!」「一用力或一咳嗽就漏尿。」「好丟臉,出去外面都要包尿布啊!」近年來,高齡者逐漸增加,但當初造物者設計的泌尿系統逐漸不合使用,很多女士們尤其生孩子後,或子宮下垂或子宮長了肌瘤,壓迫到膀胱,容量減少,壓力增加,一緊張或用力就會漏尿;或者男士們攝護腺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變大,據統計50歲的男性50%有攝護腺肥大,70歲有70%,100歲則100%,無人能倖免。年輕時,兩位同學一起尿尿比較誰射得比較遠,等年齡大時,則是互相比較誰尿得比較久,這是年紀大的男士們心中的大恨。攝護腺肥大可以經過手術切除攝護腺而獲得改善,但也有男士們抱怨,切除之外,在炒飯時缺少最後一步的射精快感,據說是內射到膀胱內了。此外,近年來攝護腺癌的男士們比率愈來愈高,這男士們心中的大恨,好比乳癌是女士們心中的大恨一樣。針對攝護腺癌,雖然透過抽血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來早期偵測,但大部分的人PSA高其實都是單純的攝護腺肥大,單靠PSA檢查無法鑑別,不得已之下只能靠切片檢查,切片檢查陽性固然要積極處理,但陰性也不代表不是攝護腺癌。近年的攝護腺磁振造影檢查可以早期發現攝護腺癌,同時在做切片時也可以在磁振造影及超音波結合的導引之下做得更精準,比以前的盲目隨機取得的切片精準得多了。萬一有了攝護腺癌,如果發現得早,沒有骨骼或局部轉移,可利用達文西手術將攝護腺切除,但因攝護腺兩旁有神經,控制人的尿尿及性功能,手術時為了徹底將腫瘤完全清除,有時會傷及這兩段神經,因此有些病人手術完會漏尿,尤其是在用力或咳嗽之時,是許多手術完的病人心中的最痛,因為堂堂男子漢包著尿布不方便也不衛生,最重要的是深深打擊了男人的自尊心。希望醫學再進步,可以手術更精準,同時也有方法可以根本解決漏尿之苦。總之,「漏財」與「漏尿」之間的抉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前者靠個人的智慧與機運,後者靠醫學的進步、醫師的努力了,阿們。●欲知正確肝病新知,請追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及「好心肝.好健康」Facebook粉絲專頁。肝基會出版會刊及肝病治療手冊,歡迎來電索閱。若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免費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相關資訊。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22 癌症.攝護腺癌
「睪丸腫如芒果大」竟是癌!男大生為保命只好切了,醫提醒睪丸出現1情況快就醫
台中一名20歲的男大生,去年中發現右側睪丸比左側大,因不痛不癢不以為意,直到腫到直徑9公分,如一顆芒果般大,連穿垮褲都藏不住,只好就醫,才驚覺自己罹患睪丸癌,幸好癌細胞未轉移,經緊急切除手術合併化療,目前仍持追蹤中。「睪丸腫如芒果大」竟是癌 衛福部台中醫院泌尿科主任朱朗軒說,這名男大生穿著寬鬆垮褲、像企鵝走路般進入診間,害羞地表示自己右側睪丸一天比一天大,時間超過半年,雖不痛不癢,但已造成穿衣服與行動困擾,只好就醫。朱朗軒指出,男大生經超音波、磁振造影檢查,發現患者左側睪丸大小正常約3公分,右側睪丸竟然大到直徑約9公分,已經是正常睪丸的3倍大,推論是睪丸癌,切除腫瘤後送驗檢查,證實男大生罹患好發於青少年的精細胞與非精細胞混合型的睪丸癌。男大生為保命只好切除朱朗軒說明,說明正常睪丸大小約直徑約3公分、如荔枝大,患者到院時,右側睪丸已腫如鵝蛋、芒果,右側睪丸體積已經是超過正常睪丸20倍以上。雖癌細胞未遠端轉移,但因為手術前檢查腫瘤指標數值爆表,為了安全起見,醫療團隊還是建議接受一階段的化療,目前男大生已經完成治療,腫瘤指數回覆正常,病況穩定追蹤中。朱朗軒說,睪丸變大,有可能是睪丸發炎,陰囊水腫或是睪丸癌等原因,但是如果是睪丸癌,其實不會疼痛,會慢慢變大,因此若發現睪丸異常變大,要盡速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朱朗軒說明,睪丸最主要的功能是製造精子,即使切除一顆,只要另一顆睪丸是正常的,就不會影響生育功能;但該個案因後續有進行化療,未來如果準備結婚生子,還是要定期追蹤精子數量與品質,就能正常受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26 癌症.其他癌症
確診「癌中之王」多半已三到四期 為何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轉移、難診斷,發現時多已晚期,存活率低。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胰臟癌於111年首次擠進十大癌症榜單中,位居第十位。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你從相關數據,了解胰臟癌的常見共病、預防與治療趨勢。國內胰臟癌每年就診人數逐漸增加,去年總計有9,550人因胰臟癌就醫。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胰臟癌早期發現治癒率高,但問題是胰臟癌「就難在早期發現」,若從被診斷胰臟癌且持有重大傷病證明者的資料分析,有高達六成六的患者是在晚期才發現,此時都難以進行手術,僅靠化療或標靶藥物等治療,平均存活期大約只有半年。112年胰臟癌確診患者,四成八是第四期,存活時間極短。「胰臟癌對我而言,非常有感觸。」石崇良說,他的岳母幾年前因胰臟癌而離世,初期毫無症狀,僅時常聽她說胃很不舒服,照了胃鏡診斷為胃食道逆流。平時靠吃胃藥緩解,直到出現黃疸症狀,才發現不是單純的胃病,而是胰臟癌變。此時已經是胰臟癌第四期,癌細胞轉移到全身各處,主動脈被腫瘤包覆,無法透過手術完全清除,僅能做化學治療,診斷到離世就在短短的時間內發生。胰臟癌最棘手的就是「難以被早期診斷」,石崇良表示,依研究顯示,胰臟癌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0%,但到了第四期僅剩下13%。如果從罹患胰臟癌且持有重大傷病卡的人數來分析期別,以去年的數據為例,3,317名持有重大傷病卡的胰臟癌患者,有1,610人在第四期被診斷,占整體約四成八,第三期有581人,等於第三期與第四期的患者占整體的六成六。胰臟癌晚期化療已納給付,另有針對基因突變者的標靶藥。石崇良表示,胰臟癌的治療方式,初期可透將手術改善,晚期治療方式則是採以化療為主,另有標靶或免疫療法等手段。化療藥物如健擇、鉑金類藥物、愛斯萬(複方化療藥)目前健保皆已納入給付;而健保也已給付可用於胰臟癌的標靶藥物,其中一款是針對具有NTRK融合實體腫瘤的患者。至於免疫療法對於胰臟癌的治療效果,目前並不顯著,石崇良表示,各家醫院仍在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胰臟癌早期無症狀難察覺,多是自費健康檢查發現。胰臟癌的高風險群仍以高齡者、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為主,石崇良表示,雖然已知胰臟癌最大的難處是「難以早期診斷」,但現階段也難以透過篩檢達到及早預防的效果。他解釋,現行醫療院所的檢驗檢查,都是因應患者主訴的症狀開立相關的檢驗檢查項目,而胰臟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患者根本沒有察覺,且如果只是輕微的胃痛,醫師也僅會針對該症狀做對應的檢查,如胃鏡等。從臨床觀察,多數被診斷為初期胰臟癌的患者,多是自費健康檢查時發現。胰臟癌風險因子太普遍,健保財務難因應「廣篩」。石崇良表示,政府長期以來對於十大癌症推動相對應的癌症篩檢,近年已推動到「五癌篩檢」:乳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口腔癌以及肺癌。但胰臟癌的風險因子太過普遍,推動篩檢母數過大,已達到「廣篩」的地步,會使財務難以負擔。雖然腫瘤指標中有一項CA199可以當作判斷依據,但CA199並非胰臟癌專屬的腫瘤指標指數,且準確度未達「精確」標準,也使胰臟癌難推動篩檢。他呼籲如果是罹患胰臟癌的高風險對象,應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可以採取定期健康檢查,防範未然。國內胰臟癌就醫人數逐年增加,據健保資料庫統計,108年到112年罹患胰臟癌就醫的人數,從7,260人增至9,550人,男性略高於女性。胰臟癌患者約九成以上皆需住院治療,但住院不代表都是接受手術的患者,能執行手術者僅占胰臟癌住院人數的10%。胰臟癌就醫人數微幅增加,與健康檢查頻率有關。專家指出,近年胰臟癌就醫人數微幅增加與健康檢查頻率有關,即使如此,早期被診斷的人仍有限,主要因為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檢查工具受限,等到有症狀才就醫,往往已經是晚期,平均存活期僅約半年。近五年胰臟癌就醫人數微幅增加,108年為7,260人、109年7,627人、110年8,229人、111年8,911人、112年9,550人。男女就醫人數差距約一百多人,每年的數據都是男性略高於女性,以112年的數據為例,胰臟癌就醫人數男性4,844人、女性4,706人;如果以年齡層來看,胰臟癌最大宗的就醫年齡層落在60歲到69歲間,有2,841人,其次為70歲到79歲有2,680人。去年9,550位胰臟癌患者中,僅有1,672人執行手術。健保署醫管組副研究員高豐渝表示,依健保資料顯示,112年被診斷罹患胰臟癌的9,550位患者中,僅有1,672人執行手術,主要與胰臟癌多晚期才發現,能夠接受手術者只有早期胰臟癌患者,雖然有部分第二期到第三期的患者也能執行手術,但後續復發率高,醫療團隊執行手術的機率不高。新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部主任朱光恩表示,胰臟位處胃的後方,屬於後腹腔器官,由於後腹腔的空間大,胰臟腫瘤擴大的期間,患者幾乎沒有感覺。通常要堵住膽管或是其他部位,患者才會感受到「腹痛」,又或是出現黃疸等症狀才會就醫,此時腫瘤都已經太大,且癌細胞幾乎都已轉移,現行的治療方式效果非常有限。胰臟癌早期患者多靠高階健檢發現,腹超意外發現者極少。朱光恩表示,能夠早期發現的患者,清一色都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極少數是因為診斷其他疾病,在做腹部超音波時「非常偶然」下被發現。要透過超音波診斷胰臟癌,操作醫師技術要非常好,因胰臟的前方是胃,會擋住胰臟的成影。而現行的腫瘤指標CA199準確度又不高,除非採取電腦斷層或是磁振造影才有機會看得清楚,只是這兩項檢查健保不一定給付,自費價格又昂貴,沒有明確症狀前,幾乎不會使用高階影像檢查。北醫附醫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林寰澤表示,胰臟癌患者典型的症狀為體重快速減輕、黃疸、腹痛,如果有類似症狀,醫師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檢查方式就是利用胃鏡,只是前端再加上超音波儀器,讓超音波緊貼著胃照射胰臟,只是這檢查方式也需要有症狀時才會使用。胰臟位置示意圖胰臟位於上腹部,胃的後方,屬於後腹腔器官。因為被胃遮掩,超音波檢查不容易看清楚,臨床上不容易診斷,特別是腫瘤。胰臟腫瘤是否侵犯血管,是能否手術的關鍵。林寰澤表示,臨床上胰臟癌多數不能手術,與腫瘤侵犯到血管有關,通常出現症狀的患者,病灶都已經侵犯到血管,只能投以一般的化學藥物治療。目前健保給付胰臟癌以化療藥品為主,由於療效並不佳,且其餘標靶藥物或免疫療法、細胞療法等都屬於自費項目,導致診斷胰臟癌後約半年,患者就可能因病離世。罹患糖尿病者,有高度機率導致胰臟癌。林寰澤表示,胰臟癌的高風險群為有菸酒癮、高齡、肥胖、高血脂症、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依健保署統計,胰臟癌十大共病中,第二型糖尿病位居第一名,林寰澤說,目前不太確定胰臟癌與糖尿病之間的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罹患糖尿病者,有高度的機率會導致胰臟癌。尤其有些患者沒有糖尿病家族史,飲食也都正常,但突然被診斷罹患糖尿病,不久也診斷出胰臟癌,這類「突然出現糖尿病」的患者,幾乎都是胰臟癌所引起的糖尿病。朱光恩呼籲,高風險者最好45歲之後,每兩年就檢查一次腹部超音波以及胰臟內視鏡,早期發現若能手術治療,胰臟癌也有機會痊癒。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26 癌症.其他癌症
50歲後突患糖尿病?稍一不慎6原因恐讓你成為胰臟癌高危險群
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除了病程快、容易侵襲其他組織外,最可怕的是「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就診時,多數腫瘤已經超過2公分,有轉移現象,治癒的機率相對較低,五年存活率約5-10%。胰臟位置隱密、初期無明顯症狀,病變難發現。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說,胰臟癌擴散速度快,約有80%的患者無法開刀,因為周邊血管、淋巴結、神經分布密集,切除腫瘤非常困難。從胰臟的結構和位置來看,因位在腹部深處,是一個狹長型腺體,鄰近腸胃消化系統,不適症狀常與胃病混淆。胰臟癌病變不易偵測,初期僅是反胃、消化不良、胃痛、食欲不佳等症狀。梁程超表示,常見病人主訴胃痛、腹痛,不舒服症狀時好時壞,自行購買成藥緩解,而到院就醫時,腹部超音波也難以發現病灶,因為胰臟位置隱身在腸胃道之後,不易看清楚全貌。胰臟癌症狀有哪些?.黃疸、皮膚變黃:腫瘤壓迫到膽管,或癌細胞侵襲到肝臟,黃疸指數飆升。.腹痛、背痛:若發生在胰臟的體部及尾部,會出現上腹、肚臍周邊疼痛,延伸到背部。.明顯暴瘦:腫瘤壓迫到腸胃,吸收能力變差,影響食欲。.糞便異常:小腸吸收障礙導致大便浮油,或膽管堵塞,糞便變成灰白色。黃疸症狀、糞便變灰白色,兩大觀察胰臟癌重要指標。當腫瘤變大時,會壓迫到腸道、膽管,前者會有噁心、嘔吐,伴隨著體重明顯減輕;後者則會出現黃疸、茶色尿、鞏膜變黃、皮膚變黃及搔癢。而膽管因為被堵塞無法排出膽汁,糞便會變成灰白色,梁程超提醒,糞便顏色也是觀察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另外,50歲後罹患糖尿病者,要特別提高警覺。梁程超強調,沒有家族史、飲食也正常的人,中年後忽然發生糖尿病是一個重要警訊,胰臟癌所分泌的物質,會引發血糖上升,兩者有很大的關係。誰是胰臟癌高危險群?1.吸菸、酗酒:癮君子的罹患機率是一般人2-3倍,喝酒會加速身體發炎反應。2.肥胖者:腹部脂肪會讓胰臟三酸甘油酯沉積,進一步造成脂肪胰。3.糖尿病:多數糖尿病患者有肥胖問題,血糖值增加,胰臟癌風險也增加。4.胰臟炎:胰液分泌不出去,影響消化道分解食物。5.飲食不均衡:經常攝取肉類及高糖、高脂肪食物,會增加胰臟發炎風險。6.工作環境:長時間接觸化學藥品,在化工廠、石油、石化業工作者,較易罹患胰臟癌。內視鏡超音波、磁振造影最能明確看到胰臟癌病灶。胰臟癌不易早期察覺,建議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包括抽血、腹部超音波、內視鏡超音波、癌症腫瘤標記檢驗以及電腦斷層攝影、磁振造影。不過梁程超說,單靠抽血檢測、腹部超音波,還是無法百分百偵測早期胰臟癌,腫瘤標記也有偽陽性、偽陰性;電腦斷層雖然可以看到腫瘤,但是對小於1公分、甚至2公分的腫瘤,只能看到胰管擴張,無法定位腫瘤。目前,內視鏡超音波是最有效確診胰臟癌的工具,利用做胃鏡時,檢查消化道附近的器官,可以看到臟器表面以及利用聲波的變化了解腸胃道黏膜壁下的病灶。磁振造影檢查不具輻射線,可360度無死角完整評估胰臟,但檢查時間久且費用昂貴,較適合高風險族群。梁程超說,胰臟癌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些人可能沒有典型症狀,他分享門診的臨床經驗,醫院每年都會透過健檢找出確診個案,患者雖然不解為什麼會罹病,但定期檢查追蹤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胰臟癌治療趨勢:先用藥再開刀,以手術移除為目標。胰臟癌是惡性腫瘤中的大魔王,有「癌王」之稱,國健署於112年公布的十大癌症發生率,胰臟癌首次入榜,但死亡率長年高居第7、8名。胰臟的位置在腹部深處,鄰近肝、膽、腸、脾,躲在胃的後方,一般的超音波和胃鏡檢查很難發現異狀,等到上腹部疼痛或背痛、體重明顯減輕、黃疸等症狀出現,就醫診斷已是癌症晚期。胰臟腺癌約占90%,屬外分泌腫瘤、惡性度大。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石宜銘表示,胰臟癌與吸菸、高脂飲食有關,歐美發生率為癌症排行榜的前三名,台灣近年來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胰臟屬於消化系統,是人體唯一具有內分泌與外分泌功能的器官;胰臟癌的分類主要有「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胰臟的外分泌細胞負責製造胰汁,內分泌細胞則生產胰島素,協調身體的新陳代謝。目前胰臟腺癌為大宗,約占90%,是從外分泌系統長出來,侵襲性非常強、具高擴散能力;少部分則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程稍微緩慢些,這類癌症相較沒那麼惡性。胰臟周邊器官組織多,易侵犯轉移,治療需多科整合。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即是罹患比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手術方式較為單純,預後比胰臟腺癌好上許多。胰臟腺癌大多長在胰臟頭部,連接十二指腸,胰臟尾部則與脾臟相連接,附近還有許多淋巴、血管、神經,手術非常困難。胰臟癌的治療,就像「打群仗」一樣,要多科整合,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及藥物治療。石宜銘說,胰臟癌治癒率低,且很難在早期發現病症,尤其,癌細胞很容易侵犯到旁邊的分泌胰腺體,只要一擴散到周邊組織或器官,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胰臟癌七成好發在胰頭,切除重建手術複雜且困難。手術是癌症治療的根基,胰臟癌根據腫瘤部位的不同,大致可歸為二大類手術方式。長在胰臟頭部的位置,要接受「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醫界又稱「惠普式手術」(Whipple);長在胰體部(中央)或尾部的腫瘤,要進行「胰尾切除手術」。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除了切除胰頭,還有十二指腸、膽囊、下端膽管等,同時進行胰管腸胃道、膽道腸管的大範圍重建手術,複雜且困難。許多病友會詢問:為什麼要切除那麼多器官?因為胰頭部位被十二指腸環繞一圈,而且膽道系統與胰臟關係緊密,這些器官的供血系統又是同一套,必須一起摘除。不幸的是,有七成左右的胰臟癌好發在胰頭。以複方組合化療縮小胰臟腫瘤,再以手術移除。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很多患者連刀都開不了。石宜銘說,治療以手術移除腫瘤為目標,若侵犯嚴重,可先以化療藥物縮小腫瘤,或是接受重粒子治療後再開刀。「先用藥、再開刀」是近年來治療趨勢,以複方組合化療找出最有效的方式,想辦法把腫瘤縮小;術後必須接受加強性化療,降低復發的風險。胰臟癌治療方式.手術治療:剖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達文西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的優點是傷口小、復原快;傳統剖腹手術的效果不會比較差,只是癌細胞已經有明顯侵犯、遠處轉移,就不適用達文西手術。.放射線治療:光子治療、質子治療、重粒子治療。光子治療(高能量X光放射線)是目前的標準治療方式;質子治療使用質子束來照射病變組織;重粒子治療利用高強度的放射線能量,殺死癌細胞。.藥物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藥物治療在胰臟癌的效果不佳;化療藥物種類多,會針對基因突變特性使用2至3種藥物合併治療。.免疫細胞治療:包含藥物、細胞療法、疫苗。研究仍在起步中,而且費用高昂。.細胞治療:目前應用尚未有很好的證據證明有效。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5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不是健忘也無法治癒 醫師建議掌握黃金治療期延緩進程
失智症不只影響記憶力,空間感、語言功能、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但失智症無法治癒,只能透過早期發現、延緩疾病進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表示,輕度認知障礙為未達失智症的前期階段,是治療黃金期,此時若能診斷出來,把握時機給予藥物,並改變飲食與生活型態,就能有效延緩疾病進程。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高齡長者,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有1位失智者,年紀愈大發生比率愈高,75至85歲盛行率達7%至13%。一般人可能以為失智就是健忘,顏佐樺說,人腦能夠概念化思考的容量有限,忘記某些事情均屬正常,但若長者出現走路不穩、講話顛三倒四,或是描述想像中的不真實事件,家屬就應提高警覺。顏佐樺指出,失智症分為退化型和血管型兩類,前者以阿茲海默症最多,與腦部病變和遺傳基因有關;後者則受到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疾病影響所致,因此腦中風患者、血管病變者、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較高。另外,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抽菸、缺乏社交等是高危險因子,其他生理疾病如聽覺障礙、肥胖、憂鬱症、腦部曾受傷等也容易讓失智症找上門。飲食、運動可改善大腦退化,顏佐樺建議,可採麥得飲食(MIND),增加天然莓果類、葉菜類的攝取,選擇能夠抗發炎的食材,如好油脂、薑黃等,並避開紅肉等動物性食品,少吃紅肉等動物性食品,能夠延緩阿茲海默症進展。每年約有1成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疾病會進展惡化為失智症。顏佐樺表示,臨床上,醫療機構會透過問卷、量表搭配心理師檢測、影像分析來判斷有無失智症與嚴重程度;預防醫學的角度,則是透過腦部年齡檢測、基因檢測、問診評估等分析是否有罹患失智症風險。以腦部年齡檢測為例,透過磁振造影,計算出腦部生理年齡與同年齡層比較,同步評量腦部退化程度;腦年齡與實際年齡差5歲為正常範圍,若超過則建議進一步檢查。
-
2024-04-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泡芙人」竟也是癌王胰臟癌的好發族群之一!5大胰臟癌好發族群報你知!
嗜吃甜食、油炸等食物的人,除了可能會發胖外,更要小心胰臟癌上身!一名有抽菸習慣的55歲楊姓婦人,愛吃精緻甜點及高油脂、油炸食物,健檢發現她是體脂肪過多的「泡芙人」,進一步檢查竟被檢出罹患了「癌王」胰臟癌。什麼是泡芙人?胰臟癌大多如何發現?早期有那些症狀?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楊姓婦人體態看起來不胖,但檢查卻發現她的肌肉量偏低、體脂肪35%,也就是所謂的泡芙人;再從腹部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胰臟有一處明顯異常訊號的腫塊表現,高度懷疑是胰臟惡性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第2期胰臟癌,腫瘤約4公分大。事實上,楊姓婦人的身體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僅偶爾會感覺腹部有些微悶脹感,覺得那只是飯吃多了,才會使肚子脹脹的。由於她已多年沒有接受健檢,於是近期安排較全面的高階影像健康檢查,才意外發現胰臟有異常,隨即安排她至其他醫院接受治療。錢政平指出,初期胰臟癌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即便有症狀又會因胰臟身處位置在胃部後方,當發生像是上腹悶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非特異性症狀,很容易被當作只是一般腸胃消化不良問題,因此很難早期發現,大多都是健檢意外發現。肥胖也有隱形肥胖嗎?如何預防胰臟癌?「肥胖」是健康的慢性殺手,錢政平說,肥胖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應留意體脂是否過高,也就是男性體脂肪率超過25%、女性超過30%就會形成「隱性肥胖」,過高的體脂容易造成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問題,也會提升其他慢性病風險。胰臟癌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確,該如何預防胰臟癌?錢政平建議,民眾日常應維持飲食均衡、戒菸戒酒,作息正常,以降低發生機率。此外,如果是胰臟癌的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應主動安排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有那些?●肥胖●吸菸●遺傳慢性胰臟炎●糖尿病●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和黑色素瘤家族史者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1 焦點.元氣新聞
名醫加持AI 超音波即時辨識肝腫瘤
防治肝病,醫界積極宣導成人應每半年到一年作一次上腹部超音波檢查。但是檢查後疑似有腫瘤等病變,常需轉介等待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很是折磨人。台大與好心肝基金會、聰泰科技開發公司合作研發AI輔助裝置,可以在作超音波時,就彷彿有經驗豐富的名醫陪同,馬上能協助找出九成病變。這個輔助裝置命名為「深度學習在超音波檢查肝腫瘤自動偵測與辨識之應用」軟體,近日在日本舉行的亞太肝臟研究醫學會中,獲「研究者獎」大獎。即時超音波影像AI裝置 猶如身旁有「許P」好心肝基金會執行長暨台大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指出,這是國內第一個由社會愛心挹注完成的即時超音波影像AI裝置,由聰泰科技公司大力支持公益協助開發。台大影像醫學部主治醫師吳宏醫學博士代表報告與受獎,吸引全球數千位肝臟醫師專家學者與會見證。這項人工智慧應用於肝腫瘤超音波影像可即時自動偵測及辨識裝置的研發,由粘曉菁主導,希望將台灣首位以超音波檢查診斷肝腫瘤權威、台大醫院名譽教授暨好心肝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的數十年超音波判讀肝腫瘤的經驗,得以雲端化,讓醫療人員幫病人做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同時,猶如身旁有「許P」,輔助即時判定肝腫瘤的良惡性。1576名患者診斷資料 訓練AI辨識能力粘曉菁說,此研發搜集2002年至2020年,台大醫院1576名患者,共6001個肝臟腫瘤超音波影像,且透過電腦斷層(CT)或磁振造影(MRI)影像或病理結果確定肝腫瘤診斷,再由超音波專科醫師標記出每一個腫瘤的部位,進一步訓練AI軟體自動偵測及辨識肝腫瘤影像。此AI裝置協助醫療人員以無輻射且快速的超音波檢查,即時輔助醫師診斷肝腫瘤,緩解病人焦慮感,並減少高階影像(CT或MRI)檢查的等候時間與國家醫療資源支出。目前研發團隊已向衛福食藥署申請證照,粘曉菁說,相信不久後,此套AI輔助系統就可應用於臨床。
-
2024-03-28 性愛.性愛後遺症
肛門塞異物取得性刺激須留意!醫師解析「這2物」最易卡肛門,竟有人將椰子塞入!
不少飲食男女為追求刺激,會拿按摩棒、優格小玻璃瓶、威士忌小酒杯、奶瓶蓋等物品塞屁股,還有人拿手機、電磁、棒球、保齡球瓶、釘書機、甚至椰子等物品塞進肛門,以達到性高潮。未料,這些異物常卡在肛門拿不出來,只得急診就醫處置,嚴重者必須手術開腸剖腹取出。肛門卡異物就醫案例無奇不有!竟有將椰子塞入卡直腸!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常遇到「肛門卡異物」就醫案例,取出的異物五花八門,近期一名南部患者將椰子塞進肛門卡在直腸的病例登上國際期刊,引起醫界熱議。對於異物為何會卡肛門?台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理由千奇百怪,其實不少人是為了性刺激導致。常見患者的說法是「屁股癢、痔瘡不適,就拿按摩棒、威士忌小酒杯、保特瓶等物按摩,不小心滑進肛門卡住了」,這些異物大多可以在門診或急診,以麻醉方式用夾子把異物夾出來即可返家。但酒杯、玻璃瓶等異物怕夾碎或卡太深引發感染,就必須住院二天麻醉後開刀取出。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胡煒明指出,臨床上常見按摩棒、優格小玻璃瓶等異物卡肛門案例,多數患者都不願說明為何將異物塞進屁股,可能是有特殊性癖好、為了好玩才會有如此作為。按摩棒是最常用的增進性刺激的情趣用品,有些人還覺得不過癮,就愈玩愈大塞更大的異物進肛門而卡住;玻璃瓶身較潤滑,則是「進去容易、出來難」而易卡在肛門裡,會導致肛門直腸黏膜紅腫疼痛。如何取出卡在肛門的異物?胡煒明說,醫師會先安排X光檢查異物大小,必要時做磁振造影(MRI)檢查,評估是否可以從肛門取出異物,若可從肛門拿出來,須全身麻醉,讓肛門鬆了才能取出異物;如果是玻璃瓶就很難拿出來,為避免感染危險,就必須住院接受手術剖腹取出異物。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3-13 醫療.中醫
改善頑固性疼痛! 中醫用「1法」告別50歲婦人肩頸僵硬
一名年逾五十的女性,因車禍受傷造成頸部椎間孔狹窄,壓迫到脊椎神經,出現肩頸肌肉緊繃、左手臂麻木無力等症狀,手臂屈伸活動都有困難。疼痛感造成難以入眠,翻身也會痛醒,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日常生活。改善頑固性疼痛 用「1法」告別肩頸僵硬經磁振造影(MRI)檢查後,奇美醫院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施以小扁針及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過四周療程治療(每周一次),患者肩頸部緊繃痠痛減輕許多,手臂麻木無力也明顯改善,晚上不再失眠。任東輝說明,椎間孔狹窄是常見的脊椎病變之一,受損部位受到壓迫的神經痛困擾許多病人。椎間孔狹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車禍、搬運重物等外傷,以及基因、長期久站或久坐、老化、家族史......其病症好發在青壯年族群、以及生活型態緊繃且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久站的勞動者更容易發生。組織沾黏是身體痠痛元兇因外傷、扭拉傷或者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導致椎間孔狹窄,引起肌肉韌帶損傷,身體產生急、慢性發炎,進而形成局部的軟組織沾黏。久了會因氣血阻塞不通而全身痠痛,嚴重則會壓迫神經造成麻木無力、關節活動困難。小扁針(小針刀)是痠痛解方,可以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活動功能。任東輝指出,小扁針是利用寬度0.45mm的扁形刀刃,融合「針」與「刀」的特色及優點,於特定部位進行軟組織的鬆解,是衛福部認定有效而安全的治療方法,屬於技術性治療。小針刀的治療時間短,約數分鐘,不需留針在身上,也不需住院和臥床休息,但施針處會有一些痠脹痛感,建議服用藥液包「消腫退癀湯」四至六包,效果會更好。小針刀療法有效改善疼痛若害怕扎針,建議可搭配美式整脊(AMCT)脊骨神經活化療法,經評估脊椎錯位後,用活化槍以快速度、低力道、穩定的脈衝推力矯治脊椎錯位,使神經不再受到壓迫,可治療脊椎錯位所導致的痠痛與各種疾病。小針刀可用於椎間孔狹窄引起的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手腳麻木、膏肓痛、五十肩、網球肘、關節炎等,以及各種筋骨痠痛新傷、舊傷,改善頑固性疼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7 癌症.其他癌症
腎臟癌位置手術難該怎麼治療?北榮微創介入凍死癌細胞
為便利癌症病人就醫,台北榮總放射線部整合多專科團隊,成立「先進微創介入診療中心」,並設置諮詢門診,提供客制化腫瘤微創介入性治療服務。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介入性診療放射科主任沈書慧說,2019年引進冷凍消融術後,以腎臟腫瘤治療為大宗,約占6成,且對4公分以下小型腫瘤,可以達到跟手術相當的療效。腎臟癌微創治療「氬氦刀冷凍消融術」沈書慧表示,腫瘤微創介入性治療,包含氬氦刀冷凍消融術、熱射頻治療、微波治療與奈米刀治療等,其中冷凍消融術全名為「氬氦刀冷凍消融術」,是在電腦斷層導引下,透過氬氣在針體內腔急速壓縮,再將冷凍探針經皮膚插到腫瘤組織,而冷凍探針的針尖可形成一圓型超低溫範圍,瞬間使局部溫度降低到零下160℃,腫瘤組織降溫後,細胞內和細胞外迅速形成冰晶,導致腫瘤細胞破裂。冷凍消融術除治療腎臟腫瘤,也可用於後腹腔轉移性、肝臟、肺臟與骨骼系統等腫瘤。沈書慧指出,以初次診斷的腎癌為例,近300個病例中,初次治療控制率約為95%,其中有15位產生局部復發,經過重複治療後,局部控制率可達99%。此治療與傳統手術比較,侵入性較小,沒有傳統開刀傷口,身上只有幾個針孔,恢復時間短,疼痛輕微,治療過後即可正常活動,隔天就能出院。73歲郭先生,61歲時意外發現右側腎臟內有顆3.5公分腫瘤,外觀上看不出來,甚至部分在腎臟的中心,手術治療十分困難,必須將腎臟切除,所幸經冷凍消融治療,隔天即出院,術後腎功能維持正常。去年12月,治療後11年磁振造影檢查顯示,腫瘤明顯變小且無顯影,表示腫瘤已完全壞死,可以說是100%消除。北榮放射線部部主任邱宏仁說,放射線部專業訓練結合診斷與治療,醫師不僅熟悉駕馭各種影像導引技術,更熟悉各種影像導引工具之間的整合與支援,並可同時合併經皮與血管內治療,針對不同部位的腫瘤設計最好的治療策略,而腫瘤微創介入性治療兼具微創與有效性,在適當的術前評估與多專科團隊合作下,手術與放射線治療可互補,作為替代療法,造福更多癌症病人。責任編輯 辜子桓
-
2024-02-18 名人.林靜芸
背痛真的不能只靠MRI診斷 名醫曝從40歲背痛至今終緩解關鍵
我是整形外科醫師,手術時坐著,看門診時坐著,讀書時坐著,一天當中坐的時間很長。加上愛打高爾夫球,脊椎還得承受壓力,40歲就開始背痛。發作時下背僵硬,站著時無法坐下,好不容易坐下卻站不起來。有時疼痛還延伸至左側大腿及小腿,走路跛腳。當時電腦斷層顯示腰椎移位,壓到神經,需要手術。身為外科醫師的外子心疼我,宣稱捨不得太太被劃刀,阻止我手術。我只能不分冬夏每天游泳,希望背痛不要來煩我。奇怪的是背痛像排定了的行程,每隔幾年發作。2022年的農曆春節,我待在台北,發現淡水河、新店溪的步道,景觀超級美麗。連假第一天從福和橋走到淡水關渡宮,看到觀音山的夕陽非常感動,連續幾天日行二萬步。連假最後一天,在淡水紅樹林附近背痛發作。我一生不曾以背痛的藉口怠惰工作,這回也是照常上班,並參加高爾夫球聚。但是每天都很痛苦,早上起來狀況最好,只有左腿下坡無力,中午開始下背痠痛,屁股深處好像有把棍子在扎我,無法靠近椅子,左大腿像是被橡皮筋箍住爆炸性脹痛,小腿像在游泳時抽筋。時間一分一秒都很難熬。好不容易下班了,左腿整個僵掉,不要說走路,連移動都有困難。由於屁股痛點太明顯,我懷疑坐骨神經在臀部被壓迫,掛復健科作了二次注射,可惜每次只能有效幾天。為瞭解神經狀況,我作了核磁共振(MRI)檢查,正如預期,我的脊椎比30年前糟,腰椎只有五節,我每節都有問題;有滑脫、有椎管狹窄、有椎間盤突出等等。而我最關注的臀部結構,MRI居然都顯示沒問題。復健科因此把我轉至麻醉科作脊椎神經阻斷,第一次治療好了五天,第二次完全無效。因為MRI顯示脊椎嚴重神經壓迫,疼痛讓我沒有生活品質,我只能選擇脊椎手術。幸好遇到專家,評估我的活動力很好,建議只作微創減壓,手術非常順利。麻醉醒來我立刻無痛下床活動。自以為苦難已過,誰知道三星期之後,疼痛再度來襲。專家們建議作徹底的脊椎手術,術後需要臥床六星期,日後活動還會受限。這時的我非常沮喪,一度想放棄自己。我試著再看復健科,每個醫師看了MRI都搖頭。有一天鼓起勇氣去找台大復健科王亭貴教授,他說:「過去的治療如果沒有解決你的問題,應該就不正確。我們再重新研究。」王教授與吳威廷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發現我臀部的坐骨滑液囊、梨狀肌,有發炎現象。施以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加上坐時使用記憶坐墊,2023年9月我的疼痛終於解除,真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原來,我的神經痛是因為臀部組織發炎,MRI雖然顯示脊椎有疾病,但是並非疼痛的原因。漫長的過程當中,我遵守最新的背痛指引:持續運動,不吃止痛藥,如今幸而能維持健康並保有活力。我之後查了一些文獻,脊椎MRI上市前,廠商隨機找了1000位50歲以上的人作檢查,50% MRI檢查結果都發現不正常。依哈佛大學骨科統計,MRI診斷脊椎疾病正確率76.09%,錯誤率也高達43.6%。所以MRI的報告常會附註「請參考臨床症狀作判斷」。我作為背痛的病人經驗也證實,背痛真的不能只靠MRI診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30 醫療.骨科.復健
骨折種類有哪些?骨裂跟骨折有一樣嗎?常見3種骨折類型及治療方式
當X光檢查可見明顯骨頭斷裂位移,即診斷為「骨折」,若只是隱約看到似有若無的裂痕,則是「骨裂」或「線性骨折」。許多人認為「骨裂」或「線性骨折」比較不嚴重,不算是「骨折」。事實上,只要骨頭的連續性被破壞就是骨折,有時「骨裂」甚至會有復原上的困難,不可輕忽。「骨裂」和「線性骨折」不是正式醫學名詞,只是用來描述X光上較不明顯的骨折。現今因為骨骼超音波普及,可以敏感地檢測出骨頭表面的變化,讓X光影像難以辨識或完全看不到的裂痕,無所遁形。常見3種診斷為「骨裂」或「線性骨折」的骨折1.沒有移位的創傷性骨折創傷程度較小時,骨折沒有移位或骨折移位後又自動回到正確位置。治療:大部分可用石膏或護具保守治療。若受力大的部位發生骨折,例如股骨頸骨折,就需要手術固定避免移位;也有些癒合能力特別差的骨折,例如手部或足部的舟狀骨骨折,建議手術來提高穩定度促進癒合。2.小碎片的骨折足踝扭傷有時傷的不是韌帶,而是撕裂骨頭,小的撕裂性骨折或骨頭邊緣小碎片常隱藏在背景複雜的骨骼結構中,X光無法辨識,要超音波、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才能診斷。治療:骨頭碎片很小時,當作韌帶扭傷治療即可。碎片較大時,即使順利癒合也會導致韌帶鬆弛而使得關節不穩定,所以若發生主要韌帶的撕裂性骨折,可以手術進行精準的復位固定,或是切除碎片並修補韌帶。3.應力性骨折應力性骨折又稱為疲勞性骨折,常發生在下肢負重的蹠骨、舟狀骨或跟骨等部位。可能因正常骨質受到不正常的使用,例如運動員或部隊行軍;也可能發生在骨質強度不足的狀況,例如骨質疏鬆,又叫骨質不全骨折;還有非典型股骨骨折,可能與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骨鬆症造成骨小樑修復功能異常有關。治療:通常透過充分休息和拐杖護具使用,應力性骨折就會癒合。但部分患者因足部變形導致受力不均,會反覆骨折或慢性不癒合,須長期使用鞋墊輔具改善足部受力,或以手術加以固定,甚至做自體骨移植和足部矯正手術才能解決。非典型股骨骨折若在X光影像上看到裂痕且大腿疼痛,藥物治療外,建議手術固定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19 醫聲.Podcast
🎧|霸王級寒流曾致60人猝死!血壓飆高是前兆?超低溫將來襲 名醫教你預防猝死
今年第一波冷空氣週末即將來襲,氣象署預估部分地區有可能只剩6到8度。這讓人擔心2016年霸王級寒流造成60人猝死的情形再現,輔大醫院院長黃瑞仁指出,有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要勤量血壓,九成腦出血造成的猝死,都是血壓過高引起,長輩要注意保暖肢體勿大面積暴露接觸低溫,晚出早歸是重點,在下午4點前就回家避冬。🎧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21日將迎來今年第一波寒流,讓人想到2016年的霸王級寒流造成的傷害。近年極端氣候頻仍,常是一日夏一日冬,冷熱溫度交替出現,對心血管患者及高齡長輩影響甚大。去年底至今猝死案例不斷發生,日前台北馬拉松有跑者發生OHCA,雲林29歲男性在戶外喝咖啡突然倒下不起,去年11月中旬至今,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賴向華及前職棒選手張誌家在深圳都陸續猝死離世。全台每年至少2萬人猝死 起因於心血管、腦血管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猝死」的定義,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都統稱為猝死;根據統計,心因性猝死盛行率約0.1至0.2%,推估全台每年有約2萬至4萬人因此喪命。黃瑞仁指出,發生猝死有兩大原因,包括是心血管及腦血管;腦血管部份,最常見的仍是高血壓引起,在發生問題前可能有劇烈頭痛或噁心嘔吐等徵兆,但更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動脈瘤或動靜脈異常造成的猝死,這種突然性的腦血管破裂,通常都是送到醫院後才確認問題所在。藝人阿本日前也透露自己有動脈瘤,像是腦部裝著不定時炸彈,黃瑞仁建議,民眾要想知道是否有腦血管動靜脈異常,在健康檢查可以進行磁振造影,若發現異常可以事先處理,避免意外發生。而心血管造成的猝死,以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致命性心律不整為主,這類的病人通常是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在發病前的24小時內有五分之一的機會產生致命性的心律不整,這種情形是無法控制,也是心臟疾病造成猝死的主因。至於前職棒選手張誌家在中國猝死,黃瑞仁指出,這原因偏複雜,若是運動員在做劇烈運動時突然猝死,可能是肥厚性心肌病變造成;但若不從事劇烈運動,也進入中年階段,還是要了解是否有慢性病等問題。猝死當下怎麼辦?把握黃金4分鐘 維持心臟血流或做CPR倒下那一刻有沒有可能被救回來,必須視現場有沒有人幫忙急救有關,黃瑞仁提醒,心臟停止沒有血流大約4分鐘就有能救不回來,這要命的4分鐘就是黃金急救期,只要心臟血流維持就能保護腦血流,救回來後是否有併發症,也必須視現場有沒有人幫忙急救,腦血管或心血管引發昏迷所致。若是腦出血造成的中風倒下昏迷,未來進行復健的機會很大;若是心肌梗塞,倒下當時有人在旁邊立刻CPR,減少血流中斷時間,救回來可以安好如初。黃瑞仁提及一位患者吃晚飯後突然倒下,當時唸國二的兒子立刻幫忙CPR直到救護車來,送醫治療後這名父親完全清醒的進出醫院大門,這也讓黃瑞仁覺得CPR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也跟這名患者說,「救你的是你兒子,不是我。」黃瑞仁指出,由於急救照護的概念普及,現今到院前心臟停止的病人,可以救回來的比例高達10%-12%,若救回來後意識狀況有異,就表示心臟缺血的時間可能超過4分鐘,因此,大家需要謹記黃金急救期4分鐘是關鍵,進行CPR到救護人員抵達。血壓增加是猝死前兆 勤量血壓、早回家可保命天氣變化大對慢性病人的健康威脅最大,由於天冷會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可能就會增加,若冠狀動脈有狹窄,天冷更易造成阻塞,增加發生猝死機會。因此,慢性病人得養成量血壓的好習慣,即使平常有使用血壓藥,仍得每天量血壓,進行數字化的健康管理。目前國際高血壓的標準,若在醫院量測為140/90 mmHg;在家裡量測為130/80 mmHg,這起因於民眾會有白袍症候群,在醫院時會因緊張造成血壓偏高。至於血壓怎麼量,黃瑞仁建議,家中可以準備手臂式血壓計,休息3到5分鐘後,手臂放置略高於心臟處,早上空腹前晚上飯後各量一次,紀錄下來後觀察血壓變化,回診時與醫師討論。由於有些民眾也有使用暖氣的習慣,會造成室內外溫度落差大,因此,長輩出門時間可以改為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太陽下山前就回家避冬,而保暖也很重要,不要有大面積的體表外露在低溫下,都會造成血壓起伏過大。黃瑞仁小檔案現職:輔大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經歷:台大雲林分院院長台大金山分院院長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Shiro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張羽萱特別感謝:輔大醫院
-
2024-01-11 養生.抗老養生
富豪的逆齡抗老食譜 「超級蔬菜」市場就可買到
生物科技富豪強生(Bryan Johnson)每年花費200萬元進行「藍圖計畫」(Project Blueprint)強化治療,企圖逆轉生理年齡,其中包括恪守蔬果飲食法,食譜包括「超級蔬菜」(Super Veggie)和「堅果布丁」(Nutty Pudding)。為深夜暴吃碳水化合物和糖後悔強生創辦支付公司「布倫特里」(Braintree),並於2013年以8億元把公司賣給網購平台eBay致富,身價億萬的強生坦言往年曾做出不利健康的決定,包括深夜暴吃碳水化合物和糖,因此自2019年開始改變生活方式。(影片來源:youtube/Bryan Johnson)富豪的抗老食譜如今,46歲的強生早餐會喝一杯營養補充物質豐富的「綠色巨人」(Green Giant)冰沙,午餐吃一碗蔬菜,甜點則是水果和堅果布丁。他說,這樣每天攝取約1977大卡。超級蔬菜:黑扁豆_青花菜+白花菜+蘑菇強生在YouTube頻道影片中分享如何在20分鐘內,做好號稱能夠抗老的「超級蔬菜」;他說,這是攝取蔬菜的好方法,材料包括一碗煮熟的黑扁豆,上面放著川燙青花菜、白花菜和蘑菇,佐以香料、香草和健康脂肪,他通常需要34分鐘才能吃完這碗「超級蔬菜」。甜食:堅果布丁強生的飲食相對一般人嚴格,但仍保有甜食空間;他常吃「堅果布丁」,這是混合堅果、水果、植物奶和紅石榴汁打成的果昔冰沙,可搭配布丁、奇亞籽、豌豆蛋白和多種莓果一起吃。強生只在上午6時到11時進食,上午8時左右吃午餐;他說,一整天「最悲傷的時刻」,就是他吃下最後一口堅果布丁的時候,通常是上午11時左右。蔬果飲食法讓人不再想吃垃圾食物強生在影片中強調,他的飲食法則不只是「方便、酷炫或流行」,而是明顯對身體有幫助;他說,這些食譜讓他不再想吃垃圾食物。除了飲食之外,強生每天服用數十種營養品、運動,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包括抽血和磁振造影(MRI)檢驗。強生追求逆齡,曾遠赴加勒比海一座遙遠的荒島,接受每劑2萬5000元的注射基因治療。(本文選自世界新聞網)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2-08 醫療.腦部.神經
研究指經常頭痛是「這部位」疼痛發炎引起,專家教不用吃藥2招緩解!
偏頭痛是很多人經常會發生的病症之一,我們常以為是腦部神經出了問題。一項研究指出,原發性頭痛包括緊張型頭痛和偏頭痛,都可能是由頸部疼痛引起的。專家還指出這類型頭痛不用吃藥,可藉由按摩或針灸緩解。研究:經常頭痛與頸部發炎有關有些人一緊張就會頭痛,或是長期有偏頭痛問題,但就醫一時可能也找不出病因。根據11月底於北美放射學會 ( RSNA )年會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德國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頸部肌肉與原發性頭痛有關的客觀證據。根據研究小組對50名患者進行磁振造影 (MRI) ,分析頭痛頻率、頸部疼痛和臉部肌肉激痛點之間的關聯,結果發現,同時患有緊張型頭痛和偏頭痛的人頸部肌肉壓力較大、肌肉發炎。也就是說,頭痛是由頸部疼痛引起的。專家認為,頸部發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不良姿勢、睡眠不足、受傷和壓力,而這可能與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有關。對此,Nico Sollmann博士還提出可同時緩解頸部疼痛和頭痛的方法,他建議採用按摩或針灸治療,可能比藥物更有效且更安全。【編註】提醒大家,針灸需請合格中醫師治療,按摩也需由專業人員協助。千萬不要自行進行,以免加重病情。頭痛光靠吃藥恐成癮 運動與睡眠很有幫助頭痛分「原發性頭痛」、「次發性頭痛」兩大類型,而原發性又以「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最常見。別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事實上偏頭痛屬於疾病,台灣頭痛學會指出,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每次持續4至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的症狀,即符合偏頭痛定義。緊張型頭痛,則常見因姿勢不良、疲勞、緊張、外部壓力及等,造成頭、頸、肩處肌肉緊繃而引起。而大部分人在頭痛發作時,都是自行買止痛藥吃一吃就算了,醫師提醒,過量用藥除了傷肝、傷腎,更可能導致成癮,使頭痛惡化。長期還是要就醫治療才能治標。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一宏曾受訪建議,「規律運動」與「睡眠」,對大部分的頭痛都有幫助。運動的部份,選擇有氧運動與瑜伽,可有效緩解壓力、伸展緊繃的筋骨。【資料來源】.《NEW YORK POST》What causes common headaches and migraines? Experts think they finally know.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2-02 醫療.腦部.神經
氣溫陡降不只易中風!醫提醒:「這病」二發超可怕!
近日媒體報導,37歲馬來西亞女星莊群施於11月28日猝逝,死因為「腦動脈瘤破裂」,傳出可能與「吹頭髮」有關。對此,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同時也在「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擔任闢謠超人的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吹頭髮時,無論吹風機溫度高低,「都與腦動脈瘤破裂沒有關係!」不過最近氣溫陡降,只要一不留意,血壓很容易上升,若有腦動脈瘤,加上血壓飆升,便可能引發腦動脈瘤破裂。腦動脈瘤第一次破裂,不一定帶來大量出血,但是會有「突發性劇烈頭痛」。若是病患忽略,第二次破裂時,死亡率幾乎達100%!徐文俊解釋,腦動脈瘤「並不是指癌症那種腫瘤」,而是指腦動脈血管壁出現凸起現象,形狀有點像氣球,這像氣球般的凸起構造就會不斷被撐大,血管壁也就越來越薄,一旦破裂,嚴重甚至會致命。這樣的痛,竟讓人痛到地上打滾!一旦腦動脈瘤破裂,會引發「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有些病患就會出現劇烈頭痛,「那種痛,是會痛到在地上打滾!」徐文俊說,這種情況,病患通常必須馬上急診,當腦動脈瘤第一次破裂,若破洞較小,病患就可以逃過一劫,此時可能頭痛一、兩小時,疼痛就逐漸消退,通常不會致命,但如果沒有盡快處理、治療,拖到腦動脈瘤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幾乎100%」。腦動脈瘤行成時,多數病患沒有症狀、沒有感覺,不少病患是因其他疾病接受腦血管攝影 (包括電腦斷層與磁振造影檢查等重組影像) 而偶然發現腦動脈瘤病灶,如果腦動脈瘤已經破裂,診斷方式是透過腰椎穿刺取腦脊髓液,然後進行檢測,如果在腦脊髓液驗出血液反應,代表腦動脈瘤已破裂、出血,這時,醫師通常會進一步安排導管式血管攝影,以幫助找出破裂位置、確診,然後盡快介入、治療。高血壓病友,更要留意這顆「未爆彈」目前治療腦動脈瘤方式包括血管栓塞、外科手術,以及放置「血流導向裝置」(分流器、分流支架)等,其中,分流器為一種血管支架,主要功能是幫助血液分流,減少血流所帶來的壓力衝擊,目前,這種治療方式為健保有條件給付,但多數病患還是必須自費。徐文俊提醒,在罹患腦動脈瘤族群當中,女性人數較多,有高血壓的病患,更要留意腦動脈瘤破裂風險,因此,血壓控制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天冷時刻,如果有高血壓問題,一定要規律用藥、好好控制血壓,一出現劇烈疼痛,千萬不要隱忍,必須盡快就醫、找出原因,以免拖延過久釀成悲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8 醫療.心臟血管
什麼是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
什麼是冠狀動脈?冠狀動脈是體內的主要血管,為心臟提供血液,並且讓你的心臟能夠跳動並將血液及其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冠狀動脈主要可分為右冠狀動脈(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和左主冠狀動脈(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兩者皆包含較小的分支,深入心肌內部。冠狀動脈是哪三條?冠狀動脈中的左主冠狀動脈可再分為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及左迴旋支(Left circumflex, LCA),左前降支供應心臟左側前部血液,而左迴旋支向心臟的外側和後部供應血液。一般來說,心臟主要的三條冠狀動脈便是指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及左迴旋支。冠狀動脈在哪裡?冠狀動脈位於心肌周圍和內部,它們從主動脈分支出來。冠狀動脈從主動脈根開始,主動脈根是從心臟左心室伸出的主動脈的第一部分。左心室是含氧血液離開心臟開始流經全身的地方。冠狀動脈分支是主動脈眾多分支中的第一個分支。冠狀動脈相關疾病有哪些?冠狀動脈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是影響冠狀動脈最常見的疾病。冠狀動脈疾病通常是動脈粥狀硬化的結果,動脈粥狀硬化是指動脈內斑塊的增長及堆積,從而導致動脈阻塞。動脈阻塞會阻止血液進入心臟,導致心臟病發作。冠狀動脈疾病的其他名稱還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或稱冠心病,和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狀動脈疾病也是通稱為「心臟病」的其中一種。冠狀動脈疾病有兩種主要形式:.穩定型缺血性心臟病:這是一種慢性形式。你的冠狀動脈逐年變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心臟接收含氧血液會減少,你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症狀。.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這是一種突發性醫療緊急情況。冠狀動脈中的斑塊突然破裂並形成血塊,阻止血液流向心臟。這種突然的阻塞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其他可能影響冠狀動脈的情況還包括:.動脈瘤:血管壁的隆起。.先天性(出生時)動脈異常。.冠狀動脈痙攣:動脈肌肉突然收緊。當這些肌肉收緊或痙攣時,你的動脈會暫時阻塞。這可能會導致稱為「變異型心絞痛」的胸痛。【延伸閱讀:心絞痛是什麼感覺?與心臟病發作的差異有哪些?】冠狀動脈為什麼會阻塞?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冠狀動脈疾病。當斑塊沿著動脈積聚,你的動脈就會變得狹窄和僵硬。斑塊會阻塞或損傷你的動脈,從而限制或阻止血液流向你身體其他部位。於此同時,你的心肌將無法接收足夠的血液。因此,你的心臟無法獲得正常工作所需的氧氣和營養(例如心肌缺血)。它會導致胸部不適(例如心絞痛),並使你面臨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冠狀動脈內有斑塊積積的人通常也會在身體其他部位出現斑塊積聚,這可能導致頸動脈疾病和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等疾病。如何檢查冠狀動脈?醫師會透過體檢和測試來診斷冠狀動脈疾病,體檢可能包括:.測量你的血壓。.用聽診器聆聽你的心臟。.詢問你的症狀以及症狀持續多久時間。.詢問你的病史。.詢問你的生活方式。.詢問你的家族史。以上資訊將有助你的醫師判斷你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除了上述體檢之外,醫師也可能會建議一項或多項測試來評估你的心臟功能和診斷冠狀動脈疾病,測試可能包括:.血液檢查。.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心臟磁振造影。.冠狀動脈鈣化評估。.心臟超音波檢查。.心電圖檢查。.運動壓力測試。.胸部X光檢查。冠狀動脈阻塞會好嗎?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通常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危險因子管理和藥物治療。有些人可能還需要接受醫療處理或手術。其中,生活方式的改變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些改變措施包括:.不要吸菸、吸電子煙或使用任何菸草製品。.限制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糖的攝取,吃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例如地中海飲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降低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方法。.目標每週5天步行(或其他運動)30分鐘。.限制飲酒。【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ies.Cleveland Clin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ohns Hopkins Medicine: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
2023-10-07 醫療.精神.身心
癌症病人和家屬,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心理師傳授「5字訣」助面臨各種挑戰
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應該如何心境調適?面對重大疾病,如何做心境調適?動筆時,腦海浮現出的第一個概念,是這幾年台灣臨床心理學界在推廣心理健康觀念時,最耳熟能詳的「安、靜、能、繫、望」五字訣,這也是我在工作上與病人、家屬互動的基礎。書裡的每一則故事雖然各自有強調的重點與主軸,但核心仍圍繞著這五個原則,只是依據不同的臨床情境來延伸和運用。這個概念,原本出自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後來陸續被運用在其他不同的情境,例如Covid-19三級警戒時期,不少心理衛生人員將它編寫為疫情底下,維持身心安定的調適原則。心理調適「五字訣」幫自己安定心情而我認為,「安、靜、能、繫、望」五字訣,正好也非常適合分享給癌症病人和家屬,做為疾病適應或心理調適的依據,讓病家能夠藉由這些簡單的原則,幫忙自己將突然亂了調的生活與心情安定下來,才有更多的心力、體力及腦力,消化、整理、因應持續面臨的各種挑戰。這五個原則分別是:.「安」維持身體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一下子接收太多資訊、來路不明的報導或偏方,容易引發我們更多的焦慮、恐慌或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延誤到關鍵的治療時機。建議確保自己正在接受正規、恰當的醫療處置之後,以接收醫院或官方提供、具公信力的疾病衛教資訊為主,減少不必要的慌亂與不安。.「靜」促進身心的平靜與鎮定,減緩強烈的身體反應和情緒波動。罹癌與治療的過程中,會經歷大大小小的情緒起伏,雖然很困難,但請提醒自己:盡量減少壓抑、否認或苛責,而試著改用接納、理解、探索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找尋自己慣用、喜歡的放鬆方式(如:畫畫、聽音樂、寫日記、宗教信仰、瑜伽、呼吸練習等),在感受到壓力時,藉此幫助抒發、穩定心情,並將注意力專注在當下,不被憂慮的思緒牽著走。.「能」透過一些讓我們感覺自己有價值、有能力的事情,平衡面對疾病時的無能為力或挫折感,提升自我效能感。生活中,仍應保有自己喜歡、做得好、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或興趣,而不是只剩下疾病、治療或照顧。罹病與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這些生活的不同面向,幫助自己找回正向的感覺。也可以試著將太過抽象、廣泛的目標,切割成比較容易執行的小目標。像是將「我要變得更健康」,調整為「每天繞公園散步半小時」等具體可行的行為。經由每一次目標的達成,我們會漸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控制感。.「繫」維持與外在的聯繫,有助於降低孤單感。在生活中,找出信任、相處起來覺得舒適的家人或朋友,哪怕只有一個、兩個也很好。生病、治療的過程中,與信任的親友保持聯繫,和他們分享感受、交流。有品質的人際連結與支持,能幫助我們提升抗壓性,更能調適壓力。.「望」維持樂觀與希望感。在罹病、治療的過程中,心中保有嚮往的目標,這樣的想望常常能夠幫助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候。曾遇過一位骨髓移植中的病人透過自我激勵「康復後,我要去迪士尼玩」,熬過辛苦的治療過程;還有位上了年紀的病人為了想看孫子上小學,努力配合治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為自己打氣。有位病人曾經和我分享,他一想到要做MRI(磁振造影)檢查,就感到非常恐懼。後來,他在心裡告訴自己:「等我完成這項檢查,就去附近的商圈吃美食。」每一次的檢查,他就靠著這樣小小的希望,度過最害怕的三十分鐘。真實互望,你、我誰也不孤單基於個案隱私的考量,寫下的故事案例都經過適度修改、模糊個人資訊。我也曾直接詢問某幾篇故事中的主角,是否同意讓我將他們的生命經驗改寫分享。在徵求同意時,其實我的內心十分忐忑,擔憂他們可能有所顧慮或是感到為難。出乎意料的是,絕大多數的人聽了我的詢問都一口答應,並表示很樂意將自身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鼓勵我,就用他們最真實的樣貌呈現吧。謝謝每一位和我相遇的個案,謝謝你們用生命教會了我許多事,也謝謝你們給了我撰寫與分享的勇氣。由衷地希望讓更多的病人、家屬與親友,在這段不容易的人生旅程中,有機會感受到自己沒有這麼孤單。延伸閱讀:.幫20歲癌末女辦生前同樂會!最後親自跟每個人說說話,與親友不留遺憾的告別.無繳交期限!病危教師板書「最後的回家作業」:未來相遇時請告訴我你完成了.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怎麼好好說再見」,祝福彼此將有新旅途本文節錄: 寶瓶文化《癌症心理師的療心錦囊》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9-24 醫聲.高齡社會
失智友善777全台達標 專家詬病:恐浮濫統計/失智友善1
為妥適照顧失智症患者,衛福部積極推動「失智友善社區」,並訂於2025年達到「失智友善777」目標,去年年底全台22縣市全數達標,不過,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回收1500多名網友問券對失智友善城市的認識,對失智的認識仍有限,填答網友更批評,沒有感受到社區對失智症的友善,而有民眾認為,台灣對於失智識能不足,尚未有發展失智友善社區的能力。協助填答的潘秀美,曾目擊一位長者走路自撞電線桿摔倒,頭直接摩擦柏油路,血流不止,但阿伯不哭也不鬧,恍神蹲坐在地,她協助報警叫救護車,並懷疑長者失智,提醒員警,警察卻大聲詢問阿伯「你失智嗎?」潘秀美說,因為自家有失智長者,較能辨別失智症,身為時常與社區接觸的員警,不但對失智幾乎毫無辨識能力,還直接反問失智患者,她完全不認為,台灣社區對失智症足夠友善。衛福部長照司:失智友善777去年已達標失智友善777,分別是指全國有7%以上的人民認識失智症、7成的失智症患者被診斷、7成的失智家庭照顧者獲得支持。衛福部長照司科長徐鉅美表示,目前三個7都已在去年年底達標,第一個七的計算方式,是只要有參與過失智公共事能教育課程、成為失智友善天使等就納入計算,活動及課程參與的人數到去年年底為止已經超過190萬人次,分母用台灣總人口計算,認識失智症的比率已達8.5%,超過目標預期。其餘兩個七,七成的失智症患者被明確診斷,分母為失智症協會於十年前推估的失智症盛行率人數31.3萬人,分子為健保資料庫診斷失智症的人數為22.4萬人;七成的失智家庭受到照顧的分母亦是31.3萬人,分子為有使用衛福部失智系統、照管系統、身障系統資源者,人數也落在22.4萬人,因此,兩個七也雙雙達標。調查顯示 國人對失智識能仍不足根據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的問券調查,不少對失智症基本認識的問題,答錯率偏高,包含有四成三民眾回答失智症是正常老化現象、三成八回答失智症只有藥物可以治療、一成四回答失智症僅是單純健忘。問券中,有百分之三的民眾認為台灣目前不適合發展失智友善國家,因為國人對「失智識能不足」。台灣七成失智人口獲診斷 居世界第一?醫:這3件事恐致數據失真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友善777提前達標,令人高興卻也值得警惕,因為數據不精確,恐使得數據統計過於浮濫。而我國有七成的失智人口獲得診斷,這樣是世界第一也超乎尋常。徐文俊說,根據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統計,臨床能診療失智症的醫師僅100多位,要協助國內幾10萬人診斷失智症,還需要搭配心理師、影像檢查一起配合,綜觀現在各家醫院,要替民眾安排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或心智評估等診斷檢查,至少要排隊超過6個月以上,衛福部稱國內有7成診斷率「可靠性不高」,也難以保證是否有些病患被漏算、甚至誤診。 據傳部分醫院為增加失智症診斷率,僅用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AD-8)就做診斷;而做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時,照理應有醫師問診、心理師進行測驗,並向家屬確認細節,CDR測驗至少要做半小時,實務上也常碰到家屬與個案沒有同住,並不清楚個案狀況,因此後續失智共照中心得重複確認,才能診斷個案是否為失智症,但臨床醫師認為,目前數據看不出患者的CDR是否有經過心理師評估,甚至是否僅問了部分問題就得出分數。 徐文俊指出,衛福部所說的診斷率,是以累積4年的失智診斷人數計算,但以公衛觀點,用累積人數並不精確,當中藏有許多未結案的個案,有可能是在2016、2017年診斷的失智患者,後續幾年死亡但並未結案,使得數據不斷墊高,若以這些數據作為分母,除以失智預估人數32萬人,所算出的診斷率當然很高,希望衛福部應該以橫斷式的數據,才能算出精確的失智症診斷率。 失智照顧僅計長照2.0 醫:恐漏社區黑數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榮譽理事長賴添福表示,若政府計算失智相關數據,是採用在長照2.0體系,包括居家服務、社區服務,或是失智共照中心、住宿機構等,有可能漏掉社區內尚未進入體系的「失智黑數」,因為有些偏鄉非都會區,或是老老照顧、獨居者,因為沒有明顯症狀或不認識失智症,與醫院可近性不高,未進入照護體系經過鑑定,有可能成為落差黑數。 賴添福表示,失智共照中心並非密集於各縣市布建,有些偏鄉資源不足區並沒有,平均2至3個鄉鎮才有一處失智共照,有些鄉下地區醫院也不一定有失智症診斷門診,呼籲政府應該關注資源不足區,此外也要更積極主動找出個案,像是透過醫事人員進入社區協助篩檢,有一套機制可以找出社區內潛藏的失智個案,使個案連結到失智共照資源,就能更精準呈現失智診斷數據。(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9-21 醫療.腦部.神經
午睡充電、一天喝兩杯咖啡 專家教你5項強化記憶的生活好習慣
午睡是最有效的充電方法睡眠能提升各種類型記憶的強度和品質。最近的研究發現,在睡眠時,大腦會特別強化那些編碼時較鬆散的記憶。換句話說,在你記憶劇場的各種畫面中,那些模糊的影像會在你休息時變得更清楚。你在清醒時對某件事情的印象若很模糊,在你睡覺時它就會鮮活起來。因此,只要有充足的睡眠,就算是編碼不完整的記憶,也不會馬上退化或消失。午睡能提升記憶力。中午休息個三十分鐘,就比較能回想起早上已編碼的記憶。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可選擇打盹片刻或觀看紀錄片。之後,研究人員請兩組受試者背一張字彙表。相較於觀看紀錄片的受試者,打盹片刻的受試者記憶力好上百分之二十一。除此之外,後者大腦的睡眠紡錘波也比較活躍,這代表他們的記憶編碼力更好,從功能性磁振造影來看,他們的海馬迴也很活躍。前面已經談到,海馬迴是大腦形成記憶的初始點。許多研究都證實,若夜間睡眠品質不佳的話,用午睡來補足就好了。午睡能有效提升記憶力,對於青少年和年輕人最有助益。進入深度睡眠時,與記憶相關的神經細胞突觸連結會更緊密。這些突觸沿著神經通路將各種訊息從海馬迴傳送到皮質,並且變成長期記憶儲存起來。這就是記憶鞏固的機制。因此,午睡是有益身心的好習慣。不過,並非每個人都能在最適合的時間(下午一點至四點之間,與晝夜自然的交接一致)順利睡著。如果你中午時難以入睡,請不要太氣餒。準備午睡時,試著放鬆心情,在昏暗又安靜的空間裡或坐或躺,也不用逼自己一定要睡著。持續個幾天,大腦會覺得這個狀態與夜晚入睡時相似,之後你就能順利午睡了。接下來請你評估一下,午睡後醒來的感覺如何?還覺得昏昏欲睡、爬不起來,就代表你睡太久了。午睡太久會擾亂晝夜節律,到了晚上你就會睡不好。多年來,我都習慣午休半小時。其實睡十五分鐘就夠了,醒來時你一定會精神煥發、活力滿點。要衡量好的午睡品質,標準在於醒來時比睡前更有精力。根據我的經驗,午睡的長度(十五分鐘到半小時)要固定,時段也要規律(最好在午餐後,這樣自然就會想睡覺,吃下很多碳水化合物的話更是如此)。養成午睡習慣需要一段時間,但請保持耐心。午睡非常神奇,可以強化記憶力,還可以讓你身心充飽電。吃得健康才有本錢訓練腦力無數的專家和研究都談到食物對記憶力的助益,但眾說紛紜,我們並不確定哪種方法特別有效。不過,若有方法能預防失智症,就等於在保護記憶力(雖然不一定有增強的效果)。在我們年紀增長、記憶力下滑時,若飲食習慣保持良好,就比較有機會能預防失智症。我前面已經談到,患有各種類型失智症的人,記憶力一定都會變差。基於上述說明,讓我們先從某個具代表性的研究來探究食物對記憶力的影響。(巧克力愛好者如果讀到這一段,一定會很開心。)二○二○年,有學者在《營養學》期刊發表研究,證明了黑巧克力能增強年輕人的情節記憶力。可可豆含黃酮類化合物,它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進而改善記憶力。神經科學家發現,只要強化齒狀迴(dentate gyrus,在海馬迴裡面),記憶力就會變好。隨著年齡的增長,齒狀迴會變小、功能會變差。研究人員找來了五十二至六十九歲的受試者,請他們連吃三個月的富含類黃酮的食物。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和認知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他們齒狀迴的功能變好了。除了巧克力之外,許多食物都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哈佛醫學院的烏瑪.納多(Uma Naidoo)博士是營養精神醫學專家,她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許多食物都能促進大腦全方位的健康。不過她強調,飲食只能維持記憶力,若要增強記憶能力,就必須定期練習、鍛鍊腦力。當然,大腦越健康,這些練習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納多博士的建議很有道理的:有健康的大腦才能維持良好的記憶力。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身體才不會疲累,也更有動力去進行各種記憶訓練法。以下是納多博士推薦的三項健腦食物:莓果:它充滿抗氧化劑、礦物質和維生素。藍色、黑色和紅色的莓果都好,每一種都帶有不同的黃酮類化合物。綜合食用各種類的莓果益處多多。發酵食物:食物中若含有某些微生物群,其糖分就會轉化為乳酸,便可以促進腸道中有益細菌的生長。這類食物包括味噌、康普茶、克非爾奶、優格和泡菜。綠色蔬菜:它們富含葉酸,以及有助於神經傳導的維生素B。芝麻菜、西洋菜、菠菜、瑞士甜菜、野菜蒲公英和萵苣都不錯。這些食材要如何納入健康飲食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地中海飲食法。它包含大量的蔬菜、水果、豆莢、豆類、堅果、麥片、穀物、魚類以及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雷區則是含糖飲料、披薩、果汁、甜味麥片、油炸食品、甜點、餅乾、炸薯條和薯片。一天兩杯咖啡近期的研究顯示出,現代人對咖啡和茶類攝取量越來越高,而失智症的發病人口卻有降低。根據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於二○二一年十一月所釋出的資料,在三十六萬五千六百八十二名受訪者裡,每天喝兩到三杯咖啡和茶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了百分之二十八。在《老齡化神經科學前沿》期刊上,有學者研究澳大利亞飲食法,發現咖啡的效果很好(但沒有針對茶飲)。在兩年又二十二個月內,受試者每天飲用兩到三杯咖啡,結果證實,他們的認知退化速度趨緩,大腦內的β澱粉樣蛋白積累變少,後者是一種有害的剩餘物質,累積太多的話會形成阿茲海默症。戒酒好處多針對這種十分普及的飲品,學界所發表的意見每個月都不一樣,甚至每天都在改變。「法國健康與醫學研究院」於二○一八年在《英國醫學期刊》上發表其研究成果,結果卻令人感到困惑。與適度飲酒的人相比,九千名滴酒不沾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反而更高。難道這是在勸每個人多少都要喝點酒嗎?不知何故,這結論似乎不太正確。雖然酌量飲酒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每週最多十二杯),但我很難相信酒精對身體有益或絕對不會導致失智症。基本上,它是一種微小的神經毒素,可以殺死腦細胞,只是毒性很低。我搜尋了各地的文獻,針對輕度到中度飲酒人士的健康狀況,學者一致同意:戒酒最好。首先,大家都說,只要健康狀況允許,每日小酌兩杯有益健康,但研究人員發現,這些都是「虛假的場面話」所造成的。加拿大的心臟病學家拉伯斯(Christopher Labos)發現,在某些提倡小酌的研究中,被歸類為「滴酒不沾」受試者,實際上以前是有飲酒習慣的,有些人甚至得戒酒才能保命,但都被列入對照組。他們以前飲酒過量所造成的慢性病,例如肝炎和胃腸道疾病,都是到成為受試者時才惡化。因此,研究人員才認定小酌比不飲酒更為健康。為了避免他們講場面話,研究人員在徵求「滴酒不沾」的受試者時,都要調查他們以前的飲酒習慣。也就是說,對照組的成員一定得是從小到大都沒有喝過酒的人。拉伯斯說:「找出了這些實驗的漏洞後,你就會發現,酒精對健康的助益微乎其微,甚至可說不存在。整體而言,它對我們的社會確實是弊大於利。」至於酒精對記憶力的影響(本書關注的焦點),研究成果並不明朗。我前面有談到,失智症的患者記憶力一定不好;所以只要確保記憶力正常,就能確認自己沒有失智症。當前並沒有證據顯示,酒精在破壞記憶力的同時,其他認知能力可以毫髮無傷。也就是說,酒精會全面性地破壞認知功能,並在最後演變成失智症。最近,法國研究人員調查了一百多萬的失智症病例,發現酒精是最嚴重的風險因子,他們總結道:「它比高血壓和糖尿病更危險、更容易導致失智。」二○二一年,英國生物銀行調查了兩萬五千名參與者,確認酒精沒有安全劑量可言。研究人員也發現,酒精對身體所造成的影響,跟記憶力下降和失智症的生理狀況樣。「小酌有益健康」的迷思,可能是受試者的年齡階層所影響:他們都是身強體壯的人。的確,酒精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會隨著年齡而有所變化。酒精對三個年齡層的人特別有害:(1)從受孕到分娩的妊娠期,所以孕婦不該喝酒;(2)青春期(十五至十九歲);以及(3)老年(六十五歲以上)。有鑒於老年人所背負的風險因素,我都會建議患者,最遲在七十歲時一定要戒酒。六十五歲以後,大腦的神經細胞會大減,但老年人更要維持腦力,這時戒酒才是王道。微運動過去二十年來,相關研究已證實,定期運動非常重要。以前的觀念錯了,也就是激烈運動才有效果。巴西佩洛塔斯聯邦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他們在英國調查了八萬兩千八百名參與者,當中男女各半,平均年齡為六十三歲,調查期間從二○○二年至二○一九年。在這項老齡化縱向研究中,他們發現,體育活動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比起五十至六十九歲少運動的中老年人,經常進行中高強度活動的八十歲以上老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光是從「久坐不動」、「不愛走路」變成有「微運動」的習慣(不時站起來、多爬樓梯、每天步行一點五公里),身體也會明顯變好。《英國醫學期刊》上面有篇令人苦笑的有趣研究,除了各種運動,做家事也能提升老年人的注意力、記憶力、感官敏銳度和活動力。這再次提醒我們,只要集中注意力、起身運動,就算時間很短,也對健康有益。更進一步看,任何類型的體育活動都能促進突觸的連結和認知韌性。※ 本文摘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記憶強化全攻略:美國最機智的神經科醫師教你運用聯想力,活化大腦、延緩失智,讓人生更有品質》作者:理查‧瑞斯塔克 譯者:劉宗為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29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1 癌症.其他癌症
林宥嘉曝「生命中重要的人」罹胰臟癌!「癌王」一般健檢超音波難現蹤,該如何發現?
歌手林宥嘉昨(9/20)在即將舉行的小巨蛋演唱會記者會上透露,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罹患胰臟癌,讓他一度情緒陷入低潮。日前韓國「國民爺爺」邊希峰也因胰臟癌復發病逝,享壽81歲。「癌中之王」胰臟癌不但惡性度高,且一般健檢的超音波、抽血等檢查不易發現,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罹患胰臟癌的名人.資深藝人巴戈半退休後生活過得怡然自得,不料於2022年2月16日傳出胰臟癌過世,享壽67歲。.新北議員唐慧琳2021年因胰臟癌去世,年僅49歲。.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2016年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後期居家安寧,推動台灣盼能通過「安樂死」。最終在2018年6月7日於瑞士接受安樂死。.知名電視名嘴劉駿耀2018年12月7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2歲。.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於2003年發現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臟癌),抗癌長達8年仍不敵病魔,最終於2011年病逝。.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時尚圈「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韓「國民爺爺」、邊希峰胰臟癌復發病逝在韓國有「國民爺爺」、「國民演員」封號的邊希峰,是名導奉俊昊長期合作的固定班底,生前參與演出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順風婦產科」權伍中的爸爸、「皮諾丘」中飾演李鍾碩的養父。近年更以「駭人怪物」、「殺人回憶」在影壇大放異彩。邊希峰大半輩子都為影視奉獻,2020年獲得韓國政府頒發的文化功績勳章。媒體報導,邊希峰於2018年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胰臟癌,當時決定退出專心抗癌。隔年還有上綜藝節目錄影,原本以為抗癌成功,但2019年再度復發,只好息影繼續養病,但最終仍不敵病魔,81歲胰臟癌逝。「癌中之王」胰臟癌惡性度高、難發現胰臟癌惡性度高,有「癌中之王」稱號,元氣網疾病百科介紹,罹患胰臟癌約90%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根除治療,因爲胰腺位於腹膜後,惡性腫瘤藏在體内,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看完整疾病百科》胰臟癌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信佑曾受訪指出,胰臟癌跟其他癌症不同,很難用「期數」來區分,通常是用能否進行手術區分,因為胰臟附近器官、血管多,如果有浸潤狀況就難做手術,若是不能做切除手術的話,存活率相當低,多不超過六個月;即使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五年的存活率有僅約兩成。胰臟癌的上腹痛 常被誤以為胃痛胰臟癌並沒有典型的症狀,症狀也要視腫瘤生長的位置,長在胰臟頭部、頸部跟發生在體部、尾部,情況不太一樣。據統計,國內六成胰臟患者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如壓迫膽管時,會造成患者出現背痛、胃部刺痛、黃疸等症狀。若是發生在體部、尾部,雖然通常不會出現黃疸,但因為胰臟周邊的神經傳導豐富,很常會出現腹痛的狀況,不少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值得注意常見症狀:.背痛、上腹痛 : 一般是產生上腹悶痛,常常飯後會比較嚴重,有時會痛到背後,常被誤以為是胃痛。.黃疸: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常會壓迫到總膽管,而引起「阻塞性黃疸」。.體重大幅減輕:多數患者初期就會出現體重減輕,腫瘤會掠奪病患的體內的營養素,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造成患者體重減輕。.食欲不振.血糖控制困難一般超音波檢查難發現胰臟癌 須透過高階影像檢查胰臟癌高危險群1.糖尿病:研究顯示:新診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3%有胰臟癌。2.胰臟癌家族史:家族內有兩位以上的一等親有胰臟癌。3.慢性胰臟炎4.抽菸、酗酒者5.肥胖:BMI超過30最危險6.脂肪肝:三軍總醫院根據健保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指出,有脂肪肝的病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2.63倍;普通胰臟癌患者平均存活時間為11至12個月,但若是有脂肪肝又罹患胰臟癌的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僅5到6個月,幾乎只有一半。7.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一般健檢的超音波、抽血等檢查較不易發現胰臟癌,腫瘤大到可以被發現通常為時已晚。必須透過高階影像檢查,如磁振造影(MRI),才能揪出癌變。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如果想要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噓新聞
-
2023-09-09 醫療.腦部.神經
名嘴彭華幹國道心絞痛上演驚魂記!「一症狀」頻繁出現,才發現問題不在心臟而是腦部
名嘴彭華幹於節目中分享自己在國道上發生心絞痛的驚險過程,有心絞痛及三高病史的彭華幹表示,他原本一直以為自己是心臟問題,但後來有一陣子經常暈眩,送醫檢查卻查不出病因,繞了好幾圈才發現問題不在心臟,而是「左腦主動脈血管狹窄」。彭華幹國道上突然心絞痛 身邊沒藥物只有一瓶水日前彭華幹在節目《健康點點名》描述,當時自己一個人開車前往錄影,車在國道上時卻突然一陣心臟絞痛,當時他開始冒冷汗,勉強用最後一點力氣停到路肩,但身邊沒有任何藥物,只有一瓶水,他當下只能先把水灌完,所幸在10多分鐘後症狀就緩解了。頻繁暈眩 才查出問題不在心臟而在左腦主動脈另在今年初,彭華幹表示有天起床後感到暈眩,連牙刷都握不住無法刷牙,接連一個星期,情況時好時壞。後來又有天晚上,他從床上坐起時整個人在暈,暈到他沒辦法站、坐、躺,於是老婆趕緊將他送醫,但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臟科醫師等多科醫師都沒看出問題,醫師說不是梅尼爾氏症、也不是心臟疾病,最後沒事只能先出院。後來經介紹一耳鼻喉科診所,才終於查出他是左腦主動脈血管狹窄。彭華幹自述有心絞痛及三高病史,之前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心臟問題,沒想到在暈眩問題一直出現後,繞了很多圈才發現有根動脈末稍血管不良,但不是在心臟,而是在左腦主動脈。顱內血管狹窄當心缺血性中風現任聯新國際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啟仁曾受訪指出,根據實證研究,東方人罹患顱內血管狹窄的比例是西方人的3倍,除了生活習慣與飲食等因素,也與東方人體質有關。顱內血管狹窄的高風險因素還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以及年紀大。更值得留意的是,顱內血管狹窄是腦中風(缺血性中風)的直接風險因子。動脈粥狀硬化是導致血管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因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造成腦部血流流通不良或阻塞,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肪過高、尿酸過高和抽菸有關,血管內壁增生、肥厚,最終造成腦血管狹窄和阻塞。建議民眾應及早檢查與因應。近年來國內腦血管疾病更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醫師建議45歲以上至少做1次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如無異常,也要每2至3年追蹤一次。或以超音波進行頸動脈檢查,頭頸動脈檢查後如果發現狹窄程度低於50%,則可以服用抗血小板方式來治療;如果狹窄程度大於70%,建議除了吃藥,還需要支架置放治療,以避免大中風的發生。如何發現自己有腦血管狹窄症狀:經常頭暈、突然眼睛黑矇看不到、複視、突然口齒不清、手腳無力麻木、手腳不協調、表情不對稱危險因子:三高、抽菸、喝酒、肥胖、家族史、年長。預防檢查:頸動脈超音波、腦血管攝影、腦血管磁振造影等檢查。【資料來源】.節目《健康點點名》YouTube.元氣網疾病百科.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