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影音課】2023癌症論壇/洪逸平:跨癌別治療救命新法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洪逸平指出,依據研究,採取傳統醫療依癌別給予相同治療,腫瘤縮小約32%;若依基因檢測對症下藥,腫瘤可縮小約62%。而且分子醫學愈來愈精準,某些變異蛋白質及基因會出現在不同的癌別上,也有機會跨癌種找到更多治療選擇。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主治醫師洪逸平指出,依據研究,採取傳統醫療依癌別給予相同治療,腫瘤縮小約32%;若依基因檢測對症下藥,腫瘤可縮小約62%。而且分子醫學愈來愈精準,某些變異蛋白質及基因會出現在不同的癌別上,也有機會跨癌種找到更多治療選擇。
#2023癌症高峰論壇線上策展 #擁抱您不會一個人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表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未來可能「完全免化療」,免疫力好壞是關鍵之一;標準治療都要先經過1個月的誘導性化學治療,高風險族群先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再進入25至30個月的鞏固性化療,小孩成功率八成五、成人則低於五成。 點擊看更多2023癌症論壇線上專題:https://reurl.cc/a1KvGl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成年族群中,最常見的急性白血病,但治療上卻面臨「存活時間短」、「年長者治療效果差」的瓶頸,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祕書長侯信安指出,長者因體力不堪承受傳統治療,包括化學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的治療,年長病人治療效果差,中位存活期僅3個月,20年來沒改善,醫療照護需求未被滿足。由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相當複雜,正確診斷、分類對治療計畫擬定至關重要,現在可利用次世代定序基因檢測(NGS)帶來新的希望,判斷是否要化療結合標靶治療,或是盡早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讓治療「贏在起跑點」,疾病的存活率亦有望突破。
民眾對於「三高」都有基礎的認知,卻容易忽視三高會造成腎臟負擔。 專家提醒: 高血糖:糖尿病的控制不是只有血糖,主要是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同時糖尿病腎病 變患者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吃太多蛋白質會導致腎絲球壓力增加,長期以來可能造 成腎功能衰退。 透過直播讓專家帶您了解高血糖背後隱藏的慢性腎臟病危機。
菠菜又名菠薐,耐寒性強,所以主要產季為冬天到春天。菠菜富含鉀、鐵、維生素A、及維生素C等,是很不錯的抗氧化食物。營養成分(1人份):熱量272.6大卡/碳水化合物23.3克/蛋白質16.6克/脂肪10.6克/鉀482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