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 新聞.用藥停看聽
搜尋
生活型態
共找到
869
筆 文章
-
-
2020-02-02 橘世代.健康橘
老浪浪難相處? 牠們可能比你想得好馴服
人口高齡化浪潮下,連貓、狗等動物也出現高齡化趨勢。如同人們現今開始重視獨居長者食衣住行議題,位於美國紐約的動保團體「ASPCA」則向大眾強調領養高齡貓狗,好處比想像來得多。貓狗幾歲算高齡?美國寵物網站Pet Companion Magazine表示「七歲」是個粗略分界點。而人們不願領養高齡貓狗,多半是「無法馴服」、「擔心牠們生病,醫藥費無法負擔」、「養牠之後,可能很快就得面臨寵物過世傷痛」三大原因。針對無法馴服高齡貓狗這點,動保專家說其實是誤解,收容所裡的高齡貓狗多數是因為原主人生活劇變才進入收容所,因此牠們多少都經過社會化訓練。波士頓動物救援組織發言人麥克就說「很多貓狗都有與人類生活的意識,理解基本生活指令。」「ASPCA」表示這對領養者最大好處是,不必像訓練小狗、小貓一樣得從零開始,可以省去很多力量,並且高齡貓狗個性已經定型,領養者能事先觀察出牠們活力與性格,容易精準找到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寵物。至於擔心高齡寵物容易生病,飼主短期內就得面臨寵物離世的憂慮,Pet Companion Magazine表示,目前已有非營利組織關注高齡流浪動物問題,可以提供相關援助。美國非營利組織Frosted Faces Foundation就是其中之一,它們特別針對高齡寵物提供照料援助,從食物、毛髮打理到醫療都有。例如家有高齡狗兒者,因為狗狗罹患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時,求助者只要提出申請,基金會就會提供醫療或財務援助,陪主人度過難關,也讓寵物得到更好醫療照顧,延長壽命,主人不一定那麼快就得面對高齡寵物過世的傷痛。領養高齡浪浪的資深攝影師芮塔(Rita Earl Blackwell),便經常以親身體驗向大眾分享牠們的好處:牠們不會亂咬鞋子、不需要長時間散步,擁有牠們如同有一位非常冷靜的奶奶陪伴。資料來源:wbznewsradio、Pet Companion Magazine、ASPCA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31 癌症.肺癌
9成肺癌患者都無抽煙習慣,問題竟出在「油」!醫教弄懂6種油用法
57歲張媽媽,職業是全職家庭主婦,為了家人的健康飲食,堅持每日三餐在家烹煮,避免外食。2年前在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時,發現右上肺葉處有一處約0.8毛玻璃結節,陸續追蹤其毛玻璃結節成長到1.1公分且結構清晰,後續確診為肺腺癌初期。 「我從來都不抽菸,家人也沒有得過相關的疾病,為什麼我會得到肺癌?」張媽媽一臉驚慌看著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後的影像並詢問醫師。 在醫師進行健檢結果解說諮詢中了解張媽媽的生活型態,不抽菸也沒有家族史的確會降低罹患肺癌的機率,但有幾個生活習慣無形地將她推向高危險族群中。她在日常料理時,並不是每次烹煮都會開啟排油煙機以及習慣等到油熱到煙冒出來再將食菜放入鍋中,要注意的是炒菜所產生的油煙也是一種煙害,吸入身體後可能會導致肺部病變。 衛福部就曾針對過去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研究調查,烹煮時未使用排油煙機的女性,罹患肺癌風險竟高出有使用排油煙機者達8.3倍。「肺癌」已是台灣癌症生率之冠,也是歷年女性癌症死亡率排行之首,其中罹患肺癌的女性高達9成都沒有抽菸習慣。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蔡聰聰主任醫師表示,由於台灣人飲食習慣,處理食材較喜愛經熱油烹煮後再食用,廚房環境內高溫油煙就是罹患肺癌的隱形殺手,家庭主婦不開排油煙機習慣也相對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並提醒民眾要注意幾點事項:1.保持廚房的通風,每次熱炒料理時務必開啟排油煙機。建議民眾在挑選排油煙機時,可注意馬力及覆蓋率的規格。2.食用油在加溫時勿使其加溫到冒煙狀態。油在開始冒煙時的溫度,就是代表已經無法承受高溫便開始分解、裂變、氧化及產生有害物質了。3.注意食用油的冒煙點,不是所有的食用油都適合任何的烹調方式。高溫煎炒、油炸要使用冒煙點180~200℃或以上的椰子油或玉米胚芽油;中火烹煮可以使用冒煙點160~180℃的大豆油、葵花油;亞麻仁油或菜籽油的冒煙點較低約107℃,建議以涼拌方式料理食材。4.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肺腺癌的好發族群為40歲以上的女性,非高危險族群成人,可考慮每兩年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有肺癌家族史、抽菸、油煙威脅等及有肺癌家族史高危險族群建議每年定期接受檢查。LDCT可做為肺癌篩的檢有效工具,有機會發現肺癌早期病灶,可偵測到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 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通常等到有明顯症狀如:咳痰帶血或胸痛都已是肺癌晚期,幸好張媽媽有健康檢查的觀念,讓她在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時就被發現,只需手術進行治療,免除接受化療的不適。這也讓張媽媽大呼:「定期安排健康健查真的很重要!早一點發現,早點接受治療,拖到晚了再來治療,難受都是要自己承擔。」●作者簡介_蔡聰聰醫師專長:內科、胸腔暨重症專科 現職: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內科部主任 學歷:菲律賓遠東醫學院 醫學系 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特約主治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部特約主治醫師中心綜合醫院中心診所醫院胸腔內科主任聯安預防醫學診所內科醫師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會刊英文顧問中華民國內科,胸腔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延伸閱讀: 喝了人生變黑白!蜆精不能護肝,反而傷肝●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發炎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台大醫師教你早餐這樣吃,改善身體慢性發炎
「發炎」是藏在疾病背後的秘密殺手 幾年前《時代》雜誌曾做了一個封面報導。說的是與心臟病、癌症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密不可分的「秘密殺手」。這會是誰呢?正是越來越受重視的健康議題──「發炎反應」。 人體的發炎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急性發炎,一種是慢性發炎。急性的發炎反應是人體遇到傷害時進行修復的一個必要過程;但如果這個必要的發炎過程拖得太長太久了,就會發生「自體免疫疾病」。相信有不少人聽過這個詞,常常醫生在診斷了半天,無法歸咎出疾病成因時,就會說是你的免疫力失調、自體免疫能力出問題了。而這類疾病的型態及發生率確實持續增高中,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及牛皮癬(就是俗稱的乾癬)等,都是身體長期慢性發炎導致的問題。事實上,癌症及阿茲海默症也是不同部位的細胞產生慢性發炎的結果。 吃對了,可以有效抗發炎 除了前面所講的病症外,頭痛、腰痠背痛、過敏等任何長期性或突發性的疼痛,也是一種發炎現象,面對這類不是病的不適,不少人會吃消炎止痛藥、抗組織胺劑來解決。這類藥物能有效抑制疼痛,卻也會傷害腸胃及腎臟,長期服用的話,還會破壞腸胃道的黏膜健康。 皮膚及黏膜是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這就像古代的城牆,象徵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如果城牆非常穩固、滴水不漏,外來的入侵者就不容易得逞。對人體來說,皮膚及腸胃道黏膜的健康,正猶如這座城牆,是人體第一道非常基礎也萬分重要的防禦。 每一種藥物都有相對應的副作用,為了抑制發炎、疼痛而吃藥,結果卻招來另一種問題,不想陷入吃藥的循環的話,應該怎麼做呢?有沒有什麼優良的營養成分可以取代藥物,既能產生治療的效果,卻又不會有副作用呢?回顧發炎反應的機轉就會知道,打造非常健康的皮膚及黏膜就能成功地防堵外來的侵犯。而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即能建構出健全的腸道黏膜系統,強化人體第一道防線的保障防護功能,在病原菌入侵時,免疫系統能夠迅速地反應並加以制伏。此外,也可以適當的補充Omega3、鳳梨酵素及薑黃這幾種抗發炎的好東西,當飲食過度和身體過勞,導致免疫功能失衡時,這些天然的營養素能發揮補強作用,促進免疫機制抵禦外敵。 最佳的抗發炎食物:蔬果、正確油脂 原始人蔬食飲食是一種有效的抗發炎飲食法。從抗發炎飲食金字塔可明顯看到金字塔的基礎以大量無澱粉蔬果、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為主,這些都是不容易使血糖飆升的主食類。早餐時可吃些堅果類,並且多吃酪梨、芝麻及橄欖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這些都可改善發炎。說到蔬果的抗發炎性及抗癌性等好處,一言難盡。 不少蔬果或天然食物都具有抗氧化性,或者能啟動酵素的解毒功能來對抗老化,像是蘋果、石榴、芭樂、苦瓜籽、苦瓜、海藻、燕麥、洋車前籽殼粉、各種菇類與洋蔥等。而且蔬果的抗氧化效能還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或促進癌細胞分化,削弱它的影響力。甚至當這些蔬果或天然物質的抗氧化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還能促使癌細胞加速凋亡,也能提升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敏感度,而且副作用極少。 修復腸胃道的天然酵素 人體的腸胃道需要很多種類的酵素來協助維持健康,但其實許多食物中就存在這些對人體有益的酵素,尤其是蔬果類。只是大多數的酵素是由蛋白質組成,因此高溫烹調容易破壞它的活性,所以熟食能夠得到的酵素比較少。 食物中的酵素主要為澱粉酵素、脂肪酵素及蛋白質酵素。如果真的無法均衡飲食來獲取人體必要的各種酵素,則建議在營養補充品方面選用含有前面提及的消化道所需酵素,或適量補充水果吸收其中的重要酵素成分。下列四種水果含有大量的分解酵素,適量食用可以成為保健的好幫手: 青木瓜 通常尚未成熟的青木瓜甜度不足,但豐富的木瓜蛋白酶和維生素C都存在它的果肉裡,具有促進消化的效用,並且能夠分解肌肉中的乳酸,減輕身體在過度運動或勞動後堆積過多乳酸所產生的疲勞感,對於體脂肪的囤積也有預防功效。 奇異果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具高度抗氧化效果的多酚,能夠養顏美容。它的食物纖維和醣類也對腸內益菌的繁殖很有幫助,足以媲美乳酸菌的整腸效果。尤其它特有的含硫蛋白分解酶,對於促進消化有特別明顯的效果,而綠色奇異果的含量較黃色奇異果高出許多,越成熟的果實含量也越高,對於很愛吃肉的人很有助益。 鳳梨 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能夠將食物纖維及糖分轉化成能量,而果肉及莖部裡也蘊含豐富的消化酵素,食用後能幫助人體分解蛋白質。鳳梨酵素除了具有抗發炎、增加免疫力及溶解血栓的三大功效外,也能讓肉質變軟而適合料理,是有益健康的好水果。 香蕉 含有澱粉酶、麥芽糖酵素及蔗糖酵素等各種消化酵素,並且含有豐富的鉀,對於人體代謝水分頗有幫助。 體力孱弱時,適當補充營養輔助劑 人體是靠吃進體內的食物或營養素來建構與維持每日身體必要的機能運作,如果吃進了不好的東西,身體自然也會照單直接吸收以因應生理運作所需,結果就架構出一個戰力孱弱的防護網了。但如果你提供了好的營養素給身體,自然也會被吸收為生理機能所用,建構出完善的免疫機制,為健康正常的細胞築起一道道的堅固防衛牆。 大家都知道,建立規律作息、減少壓力、培養適度運動的良好生活習慣、多食蔬果與膳食纖維等營養均衡的健康正常飲食,對健康至為重要。但是,真的能夠這樣面面俱到落實的人又有多少? 假如檢視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飲食慣性,其實無法每一項都做到,那我們到底能夠為自己適當地補充些什麼營養輔助品呢?萬一營養失調引發發炎反應,也需要對應的營養素來達到抗發炎的平衡效果。藉此為大家介紹幾個補強免疫防護網的好幫手:必需脂肪酸Omega-3,以及具有抗發炎效用的鳳梨酵素與薑黃素。 吃對Omega-3 Omega-6與Omega-3是人體主要兩種必需脂肪酸。其中Omega-6,在堅果、麥片、大豆油、玉米油等油品當中存量甚豐。它除了主要保護細胞的結構外,也有調節代謝、促進免疫反應發生及強化血小板聚集的凝血功能。可想而知,如果過度攝取Omega-6,一直啟動發炎反應來對抗病菌及凝血效應,反而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 Omega-3多存在於深海魚類與藻類中,它在生理機能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協助預防血管堆積物的產生,包括降低身體不正常發炎的情況、血液過度發炎的預防、胰島素反應的改善、促進細胞膜的健康,以及調節前列腺的分泌等,整體來說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在日常的飲食中,Omega-6較容易攝取到,而Omega-3則比較少見於一般能夠廣泛攝取到的食物裡,這兩種必需脂肪酸其實在體內是會相互競爭的,所以需要較刻意去加強補充才能維持住兩者的平衡,但同時也增加攝取到有益油脂來建構生理系統的機會。 飲食中的Omega-3 Omega-3多存在於亞麻仁籽、核桃、芥花油及深海魚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其中我們常聽到的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二十碳五烯酸)、DHA (Docosahexan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及ALA(α-亞麻酸)則是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類型:EPA有助於降低血液黏稠度,能保護心血管組織;DHA對於腦部、心臟、神經系統、腎臟及眼睛的機能運作有直接影響。 正確的飲食觀念是充足的睡眠與適當的運動外不能忽視的重要習慣。不正確的飲食方法導致肥胖,更會促進慢性發炎,而必需脂肪酸中的ALA和魚油中富含的DHA、EPA等則能夠抑制親發炎性的物質產生。但相反的,人造奶油、速食、高溫油炸食品及大部分植物油所富含的亞麻油酸,則會促使大量生成親發炎性的物質。 我們常聽到廣告主打用來補充Omega-3的魚油或水產動物油類,多數取自冷水魚類的脂質,像是鯡魚、鮭魚、鯖魚、沙丁魚、鮭魚、鱒魚、鯷魚等。魚油確實富含EPA及DHA,亞麻仁籽裡的ALA則會在體內被轉化為EPA、DHA,對於發炎反應與癌細胞生長具有一定的改善及抑制效果,油菜籽油與紫蘇籽油也有豐富的Omega-3成分。在食用的習慣上,這些油脂不宜高溫烹調,早餐則可以增加一小把堅果類種子,也加些芝麻及橄欖油在生菜沙拉中。這些含有豐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成分,都具有改善發炎的效果。 天然的消炎劑│鳳梨酵素 討論到抗發炎,就要好好認識一下鳳梨酵素,因為它對於腸胃道的保健很有貢獻,具有不容小覷的抗發炎效果,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營養輔助品。 鳳梨酵素就是鳳梨蛋白酶,大致包含了兩種物質:一種是從鳳梨科的植物萃取來的蛋白酶,另一種則是這些蛋白酶和鳳梨榨取出來的其他成分所結合的。換句話說,鳳梨酵素可以說是一群蛋白分解酵素與一些醣蛋白的總稱。它具有三大功效:抗發炎、提升免疫力及溶解血栓。最早於1957年被應用於醫療領域上,是因為它能夠成功地阻隔一些原本會加速發炎反應並使情形惡化的發炎代謝物。 簡單來說,就是鳳梨酵素可以幫助身體有效減少一些不必要及過度的發炎反應,它能夠協助身體細胞阻斷發炎反應的傳遞,告訴身體正確的訊息來降低發炎情形,也避免繼續過度的發炎,對身體造成更多的傷害。 進一步的理解,則是如同我們前面提到的,發炎反應乃一連串很複雜的過程,需要許多細胞因子、激素、前列腺素、各種白血球及血小板釋放出來的血管擴張物等多種物質,來控制這個發炎反應的系統運作,而鳳梨酵素可以調節它們的合成,並切斷這一串發炎反應作用的傳輸路徑,所以有抗發炎的功效。 仔細地解析鳳梨酵素的作用,在於它可以分解具有止血效用的血纖維蛋白,降低血小板過度集結,對於血液裡、尤其是動脈中出現的血栓情形有一定的減緩效果,而這類的疏通效應也能抑制水腫的發生。 此外,它還可以減少發炎前列腺素的產生,使前列腺素這種強力的血小板凝集劑降低一些效能,避免引起發炎,同時提升抗發炎前列腺素的競爭力,更加抑制了一種用來媒介發炎反應產生的舒緩激素,進而減緩發炎。鳳梨酵素還可以降低吞噬細胞的活性,削弱它們的戰鬥力,減少自由基的產生,並且加速人體用來消滅侵入物的顆粒白血球及單核球的細胞吞噬作用,使肌肉發炎的情形得以緩解。 保肝的薑黃素 隨著現代人逐年增加的生活壓力及空氣汙染、輻射汙染、紫外線等生活環境的各種負面影響,坊間越來越多營養輔助品。其中不乏強調含有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成分,例如葡萄籽、紅酒萃取物、綠茶葉萃取物、朝鮮薊葉萃取物及薑黃素等,而其實這些成分對於保護肝臟細胞也是有所助益的。尤其過去一年,功能醫學對於薑黃素有所肯定,認為它是一種能夠協助肝臟解毒並具有抗發炎功能的有效成分,美國也有許多關於使用薑黃素的個案見證。 印度咖哩中的橘黃色成分就是薑黃,而薑黃素則是從薑黃的根莖中所萃取,這種黃色的薑黃萃取物,早期是食品工業應用的一種天然食用色素,但相關研究指出天然薑黃素對人體健康更高的效益在於它的抗氧化能力,不僅比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多出2.75倍,也是生物類黃酮的2.33倍,還比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高出1.6倍。臨床醫學上發現它除了有抗氧化效用外,也因為它具有的抗炎作用能夠預防血液凝固,故對於降低血脂、抗發炎、抑制腫瘤、抗癌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都有不錯的效能。 延伸閱讀: 我的病,該開刀嗎?86歲罹癌病人心聲:正因為我不懂,請醫師別說「你自己決定」●書籍簡介 抗炎體質這樣吃!台大醫師教你喚醒身體的自癒力 作者: 林曉凌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6/05/01 語言:繁體中文 林曉凌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瀚仕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取得IBALM營養治療認證(International Board of Advanced Longevity Medicine)、美國功能醫學院臨床實踐培訓AFMCP(Applying Functional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認證。 以全人的關懷與醫療為使命,不只運用醫學藥理知識幫助病人,也加強進修預防醫學研究及營養治療,利用功能醫學、健康管理計畫與營養處方,幫助更多未病的或受疾病所苦的人,透過整合療法改善新陳代謝,以期達到維持或改善健康狀態的目的。期許自己的微薄之力,能讓更多人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快樂。著有《抗炎體質這樣吃!》一書,並譯有《療鬱:不吃藥的憂鬱解方》。 學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住院醫師台北縣衛生所醫師兼主任國立台灣大學預防醫學研究所碩士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瀚仕抗衰老醫學中心醫師暨院長
-
2020-01-18 科別.眼部
新時代視力殺手「黃斑部病變」一個表格快速自測
您聽過黃斑部病變嗎?讓我們先來做個小測試。這個自我檢測的表格是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請各位先找個照明良好的環境,把檢測表放在眼前30公分,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例如遮住左眼,由右眼盯著中心的黑點做測試。平常有戴著眼鏡的人,就請戴著眼鏡做測試。如果你看到的是筆直線條,每個角落都毫無缺損,恭喜你,現在這眼是正常的,請換另一眼再做一次測試。但若你看到的線條是波浪型曲線,看起來模糊,或有幾條線不清楚不見了,哇!這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的徵兆。(請使用電腦螢幕。此方法不能取代正規的眼科檢測,請定期進行眼科檢查。)除了近視、老花、白內障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眼睛問題之外,現代人一定都還聽過另一個新時代視力殺手的名號–黃斑部病變。究竟黃斑部在哪裡?黃斑部病變會如何?醫師能如何治療,我們又該如何保養?讓我們繼續看下去。首先,我們來看看黃斑部的位置。視網膜是位於眼球後方內壁的感光組織,含有感光的神經細胞,而黃斑部則位在視網膜的中心,是視網膜中最敏感的感光區域。黃斑部能匯集光線,是視野最好,看得最清楚的地方,雖然大約只有一顆米粒大,但可以辨識物體的清晰度和顏色,產生精準的彩色視覺。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確實是六十歲以上長者罹患不可逆的失明之首要原因。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病變又分成兩個形式,「乾性」和「濕性」。乾性黃斑部病患人數占了所有黃斑部病變的近九成左右。所謂的「乾性黃斑部病變」是在黃斑部出現一些沉積物。黃斑部出現黃色沉積物的初期,沉積物不多且範圍不大時,不至於會影響視力,但當沉積物變多及變大後,患者看書時會覺得視力朦朧,字體模糊、變淡、變暗,甚至有點變形。更嚴重的話,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萎縮、死亡,視野的中央出現盲點。多數乾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不至於整個失明,但想要看什麼東西時,其中央變得很不清楚。至於「濕性黃斑部病變」為什麼會被稱為「濕性」呢?原來這時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會長出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但新生的血管並不健全,會滲漏血液、液體進到視網膜,破壞黃斑部的感光細胞,而扭曲了視覺造成視力惡化,本來筆直的線條都變成了波浪狀。新生的血管與滲漏的血液後來會讓黃斑部形成疤痕組織,患者可能在幾周到幾個月內喪失視力。雖然多數人都是乾性的黃斑部病變,但乾性的黃斑部病變有機會演變成濕性的黃斑部病變,而引發永久性視力喪失。需要趕緊接受積極治療!年齡增長和基因遺傳,是濕性黃斑部病變的兩大高危險因子,然而我們依然可以調整生活型態,預防疾病發生。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有抽菸習慣的人,罹病機率是不抽菸民眾的2至5倍,若有抽菸習慣,趕緊戒菸愛護身體及眼睛健康吧!此外,建議平常可以多吃深綠色蔬菜、胡蘿蔔、水果,來保養眼睛,預防濕性黃斑部病變。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攝取有益眼睛的食物之外,醫師還有一些針對眼睛的治療策略能處理黃斑部病變。像是: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Anti-VEGF):將藥物以極細的針頭注射到眼球玻璃體。注射的藥物會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結合,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阻止血管新生。光凝固雷射療法(Laser Photocoagulation):用雷射光凝固滲漏的視網膜,避免血管新生。當然,提醒各位,預防勝於治療,隨著年紀增長,黃斑部更容易生病,平時還是要節約用眼時間,別太常當低頭族,總是近距離用眼喔!黃斑部病變剛開始進行的時候是悄然無聲的,隨著時間過去暗點逐漸擴大、變暗,患者對色彩的分辨力降低、改變。而且,當其中一眼睛發生濕性黃斑部病變,另一眼的罹患機率會大幅提升!因此我們最好規則地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我檢查,只要任何一隻眼睛看檢查表的狀況有異,就要趕緊到中大型醫院找眼科醫師做更詳盡的檢查與治療。及時治療不僅能夠減緩視力衰退的速度,甚至還有機會改善視力。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才有挽救視力的機會。原文:看東西扭曲有暗影,可能造成視力損傷的黃斑部病變搜尋附近的診所:眼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1-12 科別.皮膚
治療乾癬重在穩定控制 勿求偏方傷身
冬天來臨,又到了乾癬好發季節。乾癬又稱為銀屑病,許多患者會有迷思,認為西藥久用對身體不好,反而尋偏方「求斷根」。但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因無法根治而會反覆發作。目前並無特效藥,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是對症下藥,穩定控制疾病,千萬不可誤信偏方,花錢又傷身。免疫失調致發炎 易生併發症日前舉辦的「癬中求勝」講座,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與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與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現場200位病友及家屬參加,不少是與乾癬抗戰超過十年的病友帶著問題前來,醫師現場分享乾癬常見的治療迷思以及如何從發炎上游對症下藥。鐘文宏表示,乾癬又稱作銀屑病,典型皮膚表現為紅斑、脫屑,盡早治療才能避免惡化。但因為這個疾病有個「癬」字,常被民眾誤以為會傳染,因而遭到汙名化,以致病情拖延。事實上,亁癬一詞來自日本,劉懿珊表示,乾癬是因自體免疫失調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由於皮膚受到免疫細胞攻擊而出現發紅現象,甚至刺激皮膚角質增生而脫屑。乾癬不只是皮膚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除皮膚紅疹,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可能合併關節炎造成關節腫脹、疼痛、變形。另外,乾癬合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機率也較高。誘發因子不同 輕重程度有別劉懿珊表示,乾癬成因不明,推測與遺傳有關,外傷、感染、壓力、內分泌和藥物也可能是誘發乾癬或使其惡化的因子。另外,不同地區亁癬患者的誘發因子也可能不同,臨床上看到北部患者多因天氣乾冷誘發,南部則多與肥胖相關。乾癬依據嚴重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嚴重程度則依病灶面積而定。通常以一個手掌為單位,病灶面積大約三個手掌以下,為輕度乾癬,十個手掌以上則是重度乾癬。通常輕中度乾癬可使用外用藥膏、局部照光來治療;中重度乾癬則必須搭配口服藥物。亂食偏方 反覆發作當排毒黃毓惠表示,診間常發現,病人怎麼開藥都治不好,一問之下才發現病人誤信偏方食用含靈芝、牛樟芝成分的保健食品,反而過度激化免疫系統去攻擊自己的皮膚,使得症狀更為惡化。甚至還有病人認為乾癬反覆發作是「排毒」現象,而不願意到皮膚科就醫。鐘文宏說,上網搜尋「乾癬」二字,常常跳出許多中醫批評西藥「傷肝傷腎」的廣告,甚至公路上也常見大型看板,號稱「接受中醫調理三個月後,乾癬消退近九成」。但他強調,乾癬沒有特效藥、無法「斷根」,接受治療穩定控制病情是最好的方式,並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當中醫無效 還是得找皮膚科黃毓惠則表示,約20%至30%的病患同時接受中西醫乾癬治療,無論中、西醫,都要先確診並對症下藥,而非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或保健營養品。若是中醫治療沒有起色或病情更嚴重,還是要回頭找皮膚科醫師,不可任由發炎反應不斷地進行。劉懿珊表示,醫療技術發展,若使用外用藥膏、局部照光和口服藥物仍無法改善症狀,可與醫師討論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直接作用於乾癬的發炎因子,像是TNF-α、介白素17(IL-17)或介白素-23(IL-23)等,目前新一代藥物甚至可達到病灶接近消失的程度。但健保對生物製劑採取有條件給付,須為乾癬重度患者。也就是診斷超過半年、接受兩種口服藥各三個月及照光治療仍未改善,才可申請,同時有B型、C型肝炎及腫瘤的乾癬患者,也需適當評估後再使用,以免增加感染風險。劉懿珊和黃毓惠皆表示,乾癬不只是皮膚的疾病,對全身器官都有影響,包括併發心血管疾病、乾癬性關節炎等,若出現相關症狀,最好盡快就醫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切勿聽信偏方,延誤治療,影響學業、工作及生活品質。預防復發小叮嚀勿碰刺激食物 少吃甜食加強皮膚保濕 避免搔癢劉懿珊說,避免乾癬復發,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也要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避免誘發發炎因子。飲食上避免飲用酒精、食用發霉或不新鮮食物、油炸食物。另外,甜食會導致身體發炎指數升高,也要減少食用。黃毓惠則表示,加強保濕可避免皮膚搔癢,洗澡後塗抹乳液,軟化角質後再擦藥,使藥物更容易滲透,可達到保濕和藥物治療的雙重效果。
-
2020-01-09 橘世代.健康橘
持續運動 讓肌肉細胞如同25歲年輕人
肌肉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延緩老化卻是可以做到的。根據一份發表於《應用生理學》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運動可減緩老化和減少肌肉發炎,且若論肌肉細胞年齡,一直持續運動的70多歲老人跟25歲的年輕人相當。波爾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找來21位從年輕時就持續運動的70多歲銀髮族、10位身體健康但不運動的70多歲銀髮族,以及10名20多歲、常跑步騎單車運動者,測量他們的大腿肌肉質量,並讓他們在從事肌耐力運動前後進行抽血跟肌肉病理切片檢查。研究人員檢測後發現,25歲年輕人的肌肉質量最大,不運動的成年人則最少,但跟不運動的人相比,年輕及較年長運動者的血液和肌肉樣本,顯現出明顯較低的發炎性標誌物。這顯示老化雖可能導致血液跟肌肉中的發炎指標提高,但終生運動能發揮預防效果,並讓運動後急性炎症的反應保持跟年輕人一樣的水準。澳洲國家健康暨醫學研究委員會失智症專家史密斯舉例指出,好發於60歲後的運動神經元死亡,就是因為肌肉纖維內的連接功能衰退,最終導致肌肉纖維萎縮,使得肌肉愈變愈少,肌力愈來愈弱。此外,遺傳與慢性低度發炎也會影響這一過程,這意味肌肉雖然會隨老化流失,速度快慢卻因個人遺傳和生活習慣不同,而有明顯差異。史密斯認為,這一差異性多半與生活型態有關,包括運動量多寡。雖然在這項研究中,一生積極運動的人能獲得最大益處,但事實上,不論哪個年紀開始運動都有好處。史密斯建議老年人去看家醫科醫師及運動生理師,量身打造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運動計畫,且馬上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08 新聞.用藥停看聽
有便祕困擾 問題可能在藥
「醫師,我不用力,就很難排便。」便祕是國人常見的困擾,通常和纖維素、水分攝取不足,還有運動量不夠有關,但便祕也可能是因為服藥引起。一旦出現便祕,除了多喝水和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就診時主動與醫師提及自己就醫和用藥史,也有助改善便祕。便祕原因很多,大部分因為腸胃蠕動不佳,糞便在腸道裡積存太久,水分被吸收太多,變得太乾太硬難以排出。也可能是纖維素攝取太少導致糞便量不足,讓腸壁壓力受器受到張力性刺激,而無法解便。社區藥師鄭文柏表示,進行藥事照護服務時,接觸過不少因服藥而便祕的個案,而這些患者就因此自行買強效浣腸劑、軟便劑等,沒有排除造成便祕的根本原因,反而陷入惡性循環。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唐如意表示,臨床常見可能影響排便藥物包括降血壓藥、胃藥、鴉片類鎮痛劑、抗憂鬱劑及刺激性瀉劑等。一、降血壓藥:含利尿劑(diuretics)成分的降血壓藥,可讓體內水分排出,腸腔內水分不足就會使大便變硬,進而影響排便。另外,有些降血壓藥中具降低交感神經的clonidine,會限制消化液分泌、降低腸道平滑肌蠕動能力;鈣離子拮抗劑如nifedipine,也會減少腸道蠕動能力。二、胃藥:胃藥中的制酸劑主要用來中和人體分泌的胃酸。制酸劑常見的成分為鎂、鈣或鋁化合物,容易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成為難溶解又無法吸收的鋁鹽和鈣鹽,使大便乾硬,排出困難。三、鴉片類鎮痛劑:鴉片類鎮痛劑如嗎啡morphine,主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使腸道蠕動減緩,延長食物殘渣在腸腔滯留時間,增加水分吸收,同時也干擾排便反射,減弱排便的欲望。雖然鴉片類鎮痛劑民眾平時不容易自行購買,但有一些止咳藥水含有類似成分,也需要注意。四、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是過敏和感冒常使用的成分,第一代抗組織胺透過干擾組織胺接受器而緩解症狀,同時作用在副交感神接受器上,可能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因此容易造成排便困難。五、抗憂鬱藥:包括三環抗鬱劑(TCA)、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SNRIs)等,可能導致腸液不足和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使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延長,而造成便祕。六、刺激性瀉劑:如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蘆薈(蘆薈素;aloin)、大黃(大黃素;emodin)等,可刺激大腸壁治療便祕,但若排便不順就自行服用,長期容易造成依賴,使結腸張力減弱,反而讓排便更不順。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民眾通常不會知道自己吃了什麼樣的藥物,最好的方式是就醫時,盡可能告知自己的生活型態,包括解便頻率及平時飲食與運動習慣,醫師據此再追問手術史,術後腸沾黏也可能引起便祕,另外,醫師可透過雲端藥歷查詢用藥史。黃任嫻表示,若因為用藥導致便祕,除了開立軟便藥物,也會請患者和原科別醫師討論是否可更換藥物。鄭文柏則表示,若發現便祕,最好諮詢醫師或藥師討論是否使用替代性藥品,切勿自行停藥。唐如意表示,用藥後發現大便變得乾硬,可多喝水,或是食用纖維質較高的葉菜類、木耳、燕麥和蘋果等,有助於排便。另外,運動時腸胃也會跟著動,唐如意建議,因此也可健走、慢跑,或快走時按摩肚子,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改善便祕方法多喝水多攝取纖維素多運動諮詢醫師或藥師討論是否使用替代性藥品(資料來源╱黃任嫻、藥害救濟基金會 製表╱楊雅棠)
-
2020-01-06 養生.健康瘦身
美食外送太方便 網紅揭成為減肥者一大致命傷
一名韓國網紅分享減重血淚史,提到美食外送太方便,又忙碌沒空做運動,「少吃多動」很困難,真心希望醫療人員和社會大眾對減重者有同理心而非潑冷水。金在銀(JaEun Kim,音譯)是韓國的減重網紅,日前在韓國釜山的國際糖尿病聯盟(IDF 2019)糖尿病與肥胖對談活動,她以病人專家身分出席並告訴中央社記者在內的國際媒體,「少吃多動」老生常談,聽在過重肥胖者的耳裡卻十分刺耳,在醫院聽到更令人洩氣。她說,「尤其韓國的美食外送服務十分發達」,好吃的外食重油又重口味,手指在手機滑兩下,「螢幕上令人食指大動的韓式炸雞,30分鐘後就吃進嘴裡」。韓國對女孩子外表要求十分嚴苛,金在銀指出,胖子不會穿比基尼出現在海灘上,她第一次察覺別人嫌她胖是在16歲,那時讀高中每晚補習到8時以後甚至10時才回家,升學壓力大,哪裡有時間運動。她說,搭地鐵時會招來乘客嫌惡眼神,連媽媽都覺得她很丟臉,讓她愈來愈退縮,陷入愈宅愈胖的惡性循環,身高約170公分的她,最重曾達130公斤,健康亮紅燈,害怕自己胖到會死人。當節食愈來愈沒效時,金在銀鼓起勇氣首度求助醫師,卻得到「少吃多動」一句話,後來才遇到有耐心的醫師鼓勵她,10年來首度減重成功。她將減肥血淚史在YouTube分享,竟有一堆粉絲寧可請教她減重心得,也不願諮詢醫師,原來很多人跟她相同際遇。她覺得,奮戰肥胖要醫病同心,先撫慰過重肥胖者的受傷心靈,多點同理心而非潑冷水。現在她體重80公斤,連糖尿病前期都治好了,以前亂吃東西尋求慰藉,現在把錢花在旅遊、健康飲食和健身運動上,生活型態煥然一新。對於金在銀的就醫經驗,韓國盆唐首爾大學醫院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教授林所(Soo Lim)在活動現場指出,許多肥胖者覺得罪惡感,是源自於「肥胖者好吃懶做不自制」的社會偏見,可是每個病人平均幾分鐘門診時間,醫師三言兩語說不完檢查與治療,更別提開導過重肥胖病患。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在接受記者電訪時指出,台灣的美食外送也愈來愈普遍,食物取得太方便,連採買覓食的活動量都省了,潛在的隱憂恐怕會是懶人吃更多、動更少、胖更快。林所和蕭敦仁都說,人人嚷著減肥,跟著生酮飲食等只吃或不吃某類食物的減重方法一窩蜂流行,真正找醫師治療肥胖者只佔少數;蕭敦仁也指出,減重專科醫師不如想像多,也許有醫療人員連一碗飯的熱量都說不出來,因為在學校未必有選修營養學。但兩人還是提醒民眾注意,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25時,就該採取行動,像是營養諮詢及體能活動,不一到要醫師出馬,當BMI到30的病態肥胖時或是BMI27合併脂肪肝、糖尿病,應該要找專業醫師諮詢減重治療。
-
2020-01-02 新聞.健康知識+
養成10大生活好習慣 遠離空污預防肺癌
身處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高尚志提醒,除了政府擬訂對策打擊空污,更重要的是從日常生活中落實防護措施,他提出減少空污影響健康的的10大生活習慣,請務必跟著做,得以降低環境對健康的影響,預防肺癌的發生。對策1 保持室內潔淨有空氣污染疑慮時勿過度掃地清潔,也不宜使用吸塵器,以免揚起的灰塵惡化室內空氣;用濕拖把拖地,則有助於減少這類揚起的灰塵。家中使用空調、加濕器、空氣清淨機,也能明顯降低PM2.5的濃度。對策2 培育植物植物的葉片能夠吸收有害氣體,以及吸附PM2.5,還能產生對健康有利的氣體。對策3 霧霾天氣少開窗、避免出門有霧霾的天氣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險時刻,最好不要出門,也不宜晨運,否則可能誘發病情。此外,別忘了選擇合適的時間開窗通風,例如中午室外污染緩解時;不可全天關閉門窗,否則室內污染可能更嚴重。對策4 減少室內PM2.5污染源燒烤、火爐、煤氣、暖爐、蠟燭以及任何其他燃燒的事物(焚香、蚊香、吸菸)等,都要避免。對策5 外出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常規口罩防不了PM2.5,因為懸浮微粒太細小。KN90、KN95、N95級別的防塵口罩才能有效過濾這類細微顆粒。對策6 避免煎、炒等烹飪方式這類作法易產生大量油煙,污染室內空氣,建議在家烹飪多用蒸、煮等方式。對策7 實踐社區環保利用植栽美化社區、隨手節約用電、多搭大眾運輸工具、確實執行汽機車定期檢驗、祭祀不燒金焚香、不燃放鞭炮等,舉手之勞做環保,都是讓生活更美好的方式。對策8 校園體育課場所校園體育課,空污嚴重時應改於室內。因此,學校宜設置體育館,並加裝空氣過濾裝置,以備空氣污染嚴重時作為體育課等活動場所。對策9 兒童應注意日常絨毛玩具的表面灰塵、細菌和塵蟎多,儘量別在家中擺放,或讓孩子把玩,若真的需要,請經常清洗、曝曬陽光。對策10 撘乘大眾運輸工具最放心空氣污染嚴重時,上班族儘量別騎自行車、電動車出門,改利用大眾運輸工具較安心。此外,上下班時間的交通空污最嚴重,須作好個人防護,並讓小孩遠離污染嚴重的交通幹道。高尚志建議,務必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的5大愛肺守則。攝取足量且多色蔬果的「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以及定期篩檢,確實做到整合性防癌,積極照顧自己的肺部健康。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久坐的人比較容易不開心?研究揭情緒低落原因
有算過自己1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嗎?是否有「坐」超過8小時以上呢?即將邁入新的1年,在迎接2020年的前夕,為自己訂定每天「坐」不超過8小時的目標吧!根據1篇刊登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平日每天久坐時間若少於8小時,憂鬱及焦慮程度比久坐超過8小時者更低。該研究為系統回顧研究,研究者以42名每周工作30個小時以上的成年人為對象。參與者佩戴身體活動測量器(activPAL)持續1周,以身體活動步數作為共變量,依參與者每天坐著的平均時間,分為「低於8小時」、「8至10小時」、「10 小時以上」3組,並將參與者完成的焦慮和憂鬱量表(HADS)及簡明健康狀況調查表(SF-12),採共變數分析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平日的久坐時間對焦慮和憂鬱情緒,以及心理健康和活力有顯著的影響,周末則無明顯差異。以平日坐著的時間分組比較發現,「低於8小時」組別成員的焦慮和憂鬱程度低於另外2組,且心理健康和活力的得分較高,而「8至10小時」與「10小時以上」的2個組別間則沒有顯著差異。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上述研究結果與大眾的認知相同,如果坐著的時間越久,情緒低落的情形就越明顯。像是上班族工作已長時間久坐,回到家又選擇在沙發上看電視,就比較容易會有情緒低落和焦慮感;相反地,如果能進行些有氧活動,當活動的時間夠久、強度夠高,就會分泌腦內啡、多巴胺等激素,讓我們產生愉悅的感受。徐錦興說明,研究中久坐的時間在周末與周間的差異並不大,可能原因為不喜歡動的人假日仍會選擇靜態的生活型態,而久坐對身心健康帶來的危害程度遠高於每天運動的效果,減少久坐的時間比建立運動習慣對身心健康的幫助更大,建議民眾可透過現代化工具,像是手機 APP、運動手環、智慧手錶等,設定1天坐著的時間不超過8小時,提醒自己定時起來走動,可降低久坐對身心健康產生的危害。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是個很重要的提醒,無論我們坐著的時間多長,都該增加身體的活動力,「坐」會影響身體與心理,常常是因為坐的時間拉長或工作者只專注於電腦作業,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肩頸腰的痠痛、也減少與他人的互動,焦慮與憂鬱的各種負向情緒沒能轉換。如果無法改變「坐」的行為,可先從調整坐姿著手,即便是坐著也能進行簡單的活動,像是身體扭動、轉動、伸展擴胸、腳伸直擺動、提肛……等,避免久坐造成身體的僵化及專注力的下降、加重鬱悶。建議民眾可試著計算自己1天起身的次數,發現自己坐著的時間實在太長,就應調整改變。而企業端不妨增設每天 15至20 分鐘的休息時間,鼓勵員工起身活動或搭配音樂做操,增加員工福利的同時也能提升工作效能,不僅能幫助員工維持健康的身心,還能增加公司的生產力,相信這是企業與民眾所樂見的。★本文經《健康傳媒》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健康傳媒】
-
2019-12-31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過勞死的前一步,就是腦疲勞!台大醫師:上班族要拒絕的5件事
無法逃脫的職場真相!疲勞、多工與AI 有10個字可以精準描述現代職場的慘況,你覺得是哪10個字呢? 「不辭做到死,不死做到辭。」 初入職場時,還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智商180的年輕人,過不了半年,開始變得腦殘、腦補、腦疲勞,接著就是工作意外、憂鬱症、想死、慢性病纏身,甚至悲劇性的過勞死。這是個哀號震天價響的阿鼻地獄......。 你,想要這樣的人生嗎? 2014年,台灣科技業發生一件大事─大企業家、國碩及碩禾前董事長陳繼仁,在該年5月發現生病後,休假療養,旋即在半年內辭世,享年僅54歲。國碩是太陽能科技業的龍頭老大,陳董事長的奮鬥過程激勵了無數人。然而,他在給同仁的最後一封信中寫道: 我終於認真的理解了,17年來我已經過度超用了我的身體,未來我也必須要慢慢償還過去不當對待身體的債務……希望大家能注重身體保養,多一份保養,多一份健康! 根據報導,他每天工作18個小時,且個性非常急,只要交辦的事情沒做好,就會在會議中直接罵人。長期處於心理高度壓力下,不只身體疲勞,也產生腦疲勞,生命意外提前結束。以台灣男性平均壽命78歲來看,足足減少了24年的壽命。不過,陳董的肺腑之言,在競爭白熱化的科技業裡,並未得到太多共鳴。 媒體披露,大型科技企業的財務長年薪約3千萬至5千萬元,行銷長年薪約1,500萬至3千萬元。在科技業最景氣時,工程師雖然底薪不高,但年終分紅及獎金均較一般上班族來得豐厚。若當上執行長、副總、總經理,甚至董事長,薪資更是天文數字─「年薪」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多麼光彩亮麗的行業。 然而,當科技榮景衰退,科技新貴只剩下一個真相─前半輩子,「拿命換錢」;後半輩子,「拿錢換命」。清朝劇作家孔尚任《桃花扇》中,已寫下這段預言:「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你,想要這樣的人生嗎? 好吧!退而求其次,求個「吃不飽,餓不死」的鐵飯碗─當公務員吧!卻頻頻出現這樣令人心驚的新聞:「近年公務員撫卹案件前3大死因中,自殺高居第3名,第1與第2名分別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 自殺在最新的國人死因排行中,已經掉出前10名,但在公務員族群中竟然是第3名。公務員感受到的工作壓力已與往昔相當不同,包山包海的公務、超時工作與加班、自我意識提高的民眾,以及民意代表的請託施壓、大刀砍除的經費預算......讓公務員不再是美差了。 即使逃過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自殺的魔掌,心裡想著:「等撐到退休那天,我就要開始過健康生活。」 結果,本來打算10年後退休,政府卻說:「財政有點困難,要延後5年。」再等5年,準備要退休了,政府又說:「財政更加困難了,請共體時艱,再延3年。」好不容易撐到退休的那一天,政府表示:「財政非常困難,只有砍了你的退休金,國家才會更美好!」 「說好的」月退俸並未出現,這就是退休後的現實。可是,這還不是最悲慘的!年金改革前,許多銀髮族順利退休了,確實開始過著「自己的生活」,但地點卻是在醫院的病床上。 與AI人工智慧爭天下的職場 其實,職場中身心過勞還不是最悲慘的事,更慘的是為了工作犧牲健康之餘,老闆最愛的卻不 是你! 根據媒體報導,某大企業期待未來公司改雇用機器人的比例能達到九成,因為一個機器人可以 負責原本10個人的工作量,業務、稽核、銷帳......全部都能輕鬆勝任,屆時發薪、會計、報表等行政流程也會從原先的10天縮短至一天,而且機器人不挑工作、不抱怨、不鬧情緒、絕對服從、全年無休,讓老闆龍心大悅、愛不釋手! 請問腦疲勞的你,自認為贏得了未來的同事─機器人嗎? 也許,你以為如果是大學教授或研發人員等專業人士,就不用擔心被機器人取代了嗎?試問:你每週可以讀完幾篇原文論文?最近,美國出現一位「超級學者AI」,你知道他每週可唸幾篇論文? 答案是:10兆篇! 我在撰寫《大腦營養學全書》時,參考1,500篇醫學論文,實際引用300多篇論文,就已覺 得是世界10大寫書工程奇蹟了,但在超級學者AI面前,你我拿什麼和它拚呢? 專業人士都如此了,更別說沒有專業技能的上班族鐵定會更快被AI取代。根據資誠(PwC) 2018年發布的「英國經濟展望報告」(UK Economic Outlook Report):英國到了2037年,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將大行其道,取代英國700萬份工作,其中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依序是:製造業(減少25%)、運輸倉儲業(減少22%)、公共行政部門(減少18%)、國防(減少18%)。 你身在這些行業嗎? 英國已故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預言:「AI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好或最壞的事......AI一旦脫離束縛,人類將不可能與之競爭!」 職場的AI未來,「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顯然,上班族無法再用勞力、蠻力與血汗賺取「皮肉錢」,必須開始用「大腦」工作,讓自己更有競爭力。無窮的創造力、更頂尖的專業技能,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這才是AI無法取代的。 在不婚不育、少子化的大趨勢下,「退休金改革」的風險只會愈來愈高。各國退休年齡逐年延 後,「人生70才開始」變成「工作70才開始」,請問你:要提早摧殘自己的健康嗎?如果還沒發揮最新專業與創造力,就已經嚴重「腦疲勞」,這就像參加奧運田徑,裁判還沒鳴槍,你就已經癱倒在起跑線上了! 對所有的上班族來說,唯一的路就是讓大腦「升級」。你的日常生活不能再只靠滑滑手機這樣 的「小確幸」,而要向手機學習─每年都在升級。 當你低頭時,請自問:「現在我還可以做些什麼?」你可以:暫時放下手機,開啟眼睛、耳朵與皮膚,感受自己、別人與世界;自由聯想,做做白日夢也好,捕捉無意間浮出的靈感。關掉手機,給大腦完全休息的時間,有太多人身體疲累時,會懂得去按摩、泡泡溫泉,但對腦疲勞卻置之不理。 最後回頭想想,你有善待陪伴自己終生的工作夥伴─大腦─嗎? 面對AI時代,上班族應避免的5種行為! ● 反正沒有明天,每天都只專注在「小確幸」。 ● 「捐肝」或「賣命」給老闆,為求表現,把自己操到極限。 ● 用時間與勞力換取金錢,專業沒有提升、失去創造力。 ● 不關心健康,想說死拖活拖撐到退休,再全心照顧身體。 ● 漠視腦疲勞的事實。不理會初期大腦症狀,如失眠、焦慮、憂鬱、分心、健忘,拖到末期出現慢性憂鬱症、失智症、心臟病、腦中風或癌症時,健康已是兵敗如山倒,只能躺在病床上,怨嘆「大勢已去」! 延伸閱讀: 癌症其實是種發炎疾病!長庚名醫江坤俊:吃這個預防16種癌症,降60%癌症風險●書籍簡介 終結腦疲勞!台大醫師的高效三力自癒法作者: 張立人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19/01/30語言:繁體中文 ☛台大醫師親身實證 僅找回身心健康,還瘦了15公斤!購書連結 張立人 醫師 身兼多職的「醫師上班族」,從身為上班族的「切身之痛」出發,致力推動預防醫學革命。曾接受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Functional Medicine,IFM)整合醫學訓練、牛津正念中心種子教師訓練,擅長結合功能醫學檢測、營養醫學策略與深度心理諮詢,改善大腦、皮膚與過敏症狀,積極協助職場工作者重獲身心整體健康。 他累積多年成功治療經驗,體悟在職場中不僅要能與壓力共舞,維持健康,更要積極改善體質弱點,及早開啟抗老化的生活型態,被譽為不只會「看病」、更會「看人」的仁醫。經常受邀至企業機關、各級學校演講,廣受好評。 台灣大學醫學系暨中國文學系輔系畢業,現為台大醫學院兼任講師暨主治醫師。暢銷作品包括:《大腦營養學全書》、《在工作中自我療癒》、《生活,依然美好》、《上網不上癮》等,榮獲國民健康署及文化部推薦讀物肯定。 相關資訊:請上「張立人的秘密書齋」部落格:blog.sina.com.tw/kaspar/
-
2019-12-29 科別.泌尿腎臟
中年男「性」致缺缺 恐睪固酮過低所致
對男性來說,中年後若出現性表現下降或「性」致缺缺,普遍不敢說出口,其實可能是睪固酮低下所致。泌尿科醫師表示,中年男性若性需求或表現明顯下降,可能跟三高、過胖等有關外,最大因素是睪固酮過低而導致。台灣男性醫學會今舉辦男性健康研討會,討論睪固酮與男性健康間的相關議題。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維恭,講述睾丸激素治療和代謝綜合症,他表示,男性睪固酮濃度和三高降低有相關性,改善過低的睪固酮濃度,可使三高、代謝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控制得更好,進而能降低死亡風險。蔡維恭說,睪固酮即是男性荷爾蒙,通常男性進入40歲之後,睪丸開始老化,會使分泌減少、血中睪固酮濃度下降,一旦過低導致睪固酮不足時,就會出現老化、性功能低下等症狀。睪固酮低下時,會出現許多負面症狀,如體力變差、疲憊感、肌肉力下降外;以國外研究也發現,甚至會影響男性高血壓、血脂等三高,同時如果本身過胖男性,也普遍有睪固酮低下的現象。蔡維恭也說,若男性睪固酮低下,會使陰莖海綿體構造退化,影響勃起和性慾,使晨間勃起減少,進而影響性生活、床笫間力不從心,甚至出現早洩、射精障礙等問題。而在相關治療上,蔡維恭說,可根據醫師診斷,透過補充睪固酮來改善,包括藥物、塗抹凝膠、針劑等選擇,補充前需要醫師專業評估,若本身有攝護腺癌、攝護腺抗原指數(PSA)過高等情形則不建議;補充後加上運動及改變生活型態,對於身體健康跟肌耐力有助益外,亦建議過胖男性同時減重,也會讓治療狀況更好。
-
2019-12-27 橘世代.健康橘
還在沒時間運動? 小心肌少症找上門!
運動對身心健康有益,也能因著肌力增加預防跌倒失能,但不少人總是感嘆「沒時間」。「怎麼會沒時間?」64歲的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每日上班前步行虎、豹、獅、象等四獸山,走1圈約1個多鐘頭,腳程比許多年輕人快;若當天早上事情多,可能改至下班後再爬。衛福部國健署提倡「每日1萬步,健康有保固」,簡文仁則日行約17000步,還加上一套自創的肌力訓練體操。他說,運動益處多,特別是銀髮族肌肉與行動力佳,才能談獨立快樂生活,因此在尚未退休的年紀,就應該為預防肌少症作點準備。許多人感嘆沒時間運動,其實,每天爬山時也可以想工作、規畫事情、甚至接聽電話,「時間不會浪費的!」有些人的工作或生活型態無法撥出完整的一、兩小時來運動,「那也沒關係,就將肌力訓練融入生活當中」。簡文仁說,訓練肌力必須要作阻力運動,阻力運動簡單來說就是讓肌肉能用力收縮的運動,「散步太慢不算,游泳每划一下就漂很久也不算,得有點速度」。平日裡,可將步行速度加快、走路墊腳尖走、在廚房作菜洗碗時微微半蹲著作、邊看電視邊深蹲,如此均能訓練到小腿與大腿肌力。核心肌群的訓練同樣重要,核心肌群包括背肌與腹肌,沒有練好容易腰酸背痛、體態走樣。要練腹肌,平日可找點空檔練習仰臥起坐,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邊看電視邊坐在椅子上讓雙腳踩腳踏車般轉動,入睡前躺在床上將雙腳平行舉高與放下,「最簡單的就是走路縮小腹、隨時縮小腹,不僅練到腹肌,還能修飾體態!」簡文仁提醒,要提升身體肌肉量,除了訓練肌力,還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素食者與節食者尤須注意。依據衛福部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每日熱量需求在1500大卡、1800大卡、2000大卡的人,豆魚蛋肉類食物所需份量分別為4份、5份與6份。●一份豆魚蛋肉類是多少?= 黃豆(20公克)或 毛豆(50 公克)或 黑豆(25公克)或 無糖豆漿1杯= 傳統豆腐3格(80公克) 或 嫩豆腐半盒(140公克 )或 小方豆干 1又1/4 片= 魚(35公克)或 蝦仁 (50公克)= 牡蠣(65公克 )或 文蛤(160 公克)= 雞蛋1個= 去皮雞胸肉(30公克)或 鴨肉、豬小里肌肉、羊肉、牛腱(35公克)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26 科別.新陳代謝
六旬糖尿病婦打針到低血糖沒感覺 突昏倒丈夫嚇壞搶救
今年62歲的黃阿姨12年前因酮酸中毒昏迷緊急送加護,經檢查是因糖尿病、不再分泌胰島素導致,從此需打胰島素過活,卻沒發覺胰島素針劑造成習慣性低血糖,直到某天血糖驟降昏迷,丈夫開始害怕妻子在睡夢中昏迷喪命,還好醫師協助換針劑,終於不用再為控制血糖,總活在低血糖威脅。糖尿病治療仰賴飲食、生活型態調整、運動、體重控制以及藥物,而藥物治療又分口服錠劑及針劑皮下注射劑型,其中皮下注射針劑藥物主要包含兩大類為胰島素及俗稱「瘦身針」的腸泌素,其中胰島素是目前效果好的降血糖藥,但混型胰島素因固定比例的中長及短效胰島素使劑量調整不易。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智軒表示,需於飯前施打的混型胰島素會造成血糖快速下降,若糖友未能在15至30分鐘內進食,就會容易低血糖,之後的高血糖反彈機會更高,使血糖波動更不穩定,再加上胰島素是合成荷爾蒙之一,體重也容易增加。三軍總醫院糖尿病中心衛教師陳思羽說,從兩年前開始三總將每天早餐、晚餐前需各打一劑的混型胰島素,改為只需早上打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注射時間更彈性,因腸泌素屬「智慧控糖」是增強胰島素分泌以葡萄糖依賴性方式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可有效降低血糖又減少低血糖風險。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色素控制於7%以下,當每增加1%,就會增加16%心衰竭發生率,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門診從去年開始收治34名平均年紀約60歲第二型糖尿病人,糖尿病史幾乎都超過十年的這些患者都須依賴預混型胰島素治療,但控血都不起色,平均糖化血色素約8.6%。劉智軒表示,將針劑治療改為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後,治療3個月後發現病人體重平均下降2.5公斤,糖化血色素降低1%。而在連續血糖偵測儀數據中也顯示高血糖比率改善17%,血糖達標率增加20%,四項血糖變異度中三項指標也有達到統計學上的穩定性。目前第二型糖友口服要打最大受耐度仍無法控血糖者,健保以也給付腸泌素,但劉智軒提醒,一劑腸泌素加一劑基礎胰島素的治療方式只適用於第二型糖尿病患,其中因為腸泌素會抑制食慾,因此,BMI值過輕者不是適合使用,以免吃不下飯危害健康。
-
2019-12-26 該看哪科.皮膚
2、3天沒洗頭好髒?醫師教這樣判斷你是否該天天洗
你都多久洗一次頭?每天洗、2天、3天以上才洗一次?皮膚科醫師指出,其實多久洗一次頭,還是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需要天天洗頭。現代人衛生條件較佳,多數人會天天洗頭,有人2、3天沒洗,可能還會被笑好髒!不過根據開業皮膚科醫師蔡逸姍在YouTube衛教影片中指出,許多門診患者常會問「我到底該多久該洗一次頭?」蔡逸姍指出其實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例如以一個30歲、活動量大、油性頭皮的男性來說,就可以一天洗一次。而如果以多數20-50歲女性、生活型態比較靜態、出油量較少,那就2~3天洗一次即可。正常來說,頭上皮脂膜正常的出油,對頭皮是具有保護作用的,如過度清潔反而可能會造成頭皮緊繃、刺痛的情況發生。那如何知道自己頭皮是油性還是乾性?蔡逸姍教一個簡單方法判斷,如果你2天沒洗頭,頭髮就整個塌陷、甚至影響到臉部儀容,看起來油光滿面,那就是油性頭皮。此外,少數人可能還有頭皮屑問題,這可能比頭看起來油油的,更令人尷尬。根據之前食藥署曾於臉書PO文指出,若用過熱的水洗頭,容易使頭皮脂肪和水分減少,造成角質層剝落、脫屑、乾癢,所以水溫最好在38~45度最好。而長頭皮屑的人多半也都會特別挑抗屑洗髮精使用。不過藥師邱舲禎曾在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會出版的《與藥師做朋友》中指出,除了使用適合的抗頭皮屑產品,也要避免過多造型品或染燙降低頭皮負擔、保持運動習慣適度舒壓、攝取良好營養、及少吃具刺激性食物,多管其下改善頭皮健康。
-
2019-12-26 養生.健康瘦身
一直胖下去原來是「吃太少」?減肥需改掉5錯誤觀念
轉眼就要過新年了,每到新年,大家最熱衷的話題,大概就是「年菜吃太多,脂肪變好多」,往年年後跟五十肩肩友繼續擴張術療程時,常常會聽到此起彼落的比拼自己過年多幾公斤?衣服有多緊?內容逗趣、歡笑不斷,完全是另類的幸福表現!1.(X)吃太少→(O)適量吃,別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摸到新長出來腰間肉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要少吃一點!」,特別是沒多久後要參加家族聚會或是同學會,整天提心吊膽,一口都不敢多吃。「飲食控制」絕對是體態調整的重要元素,但「控制」可不是「不吃」。早在1995年就有研究指出,當進食量過低,身體缺乏食物,代謝會下降、活動也會下降,也就是進入「節能模式」,這種一級省電的代償,等於是動物冬眠時的狀態,各位想看看,冬眠後出關時的熊,一樣沒有腰身啊!熊在冬眠時將食物的熱能改用身體褐脂肪做為身體熱量來源,聽起來燃脂很棒,但其實同時也將心跳調降了75%,而少量飲食的人,身體為了保持生存,也會有調降身體耗能的機制,但我們還是有在吃東西,反而更容易儲存熱量喔!飲食調控並不是不吃,而是「適當吃」,可以參考這篇文章,原則很簡單的。 2.(X)過程不開心→(O)快樂才能持久,體態=生活型態吃太少,除了會讓身體進入「節能模式」,還會嚴重影響心情。肚子餓心情會不好,更有個三千多人的大型研究顯示,心情不好時,又被控制飲食的人,反而會想吃更多。「民以食為天」,食物本身就具有可以改善情緒的功能,當情緒的強度增加時,自然會影響食物的選擇和食物的攝入量,這在高壓的現代人身上,更是形成「壓力大-想吃-不能吃-壓力更大-更想吃」的痛苦循環。我自己在飲食控制時,每週都會有一天是「快樂進食日」,允許自己有一餐是吃所有喜歡的東西,其實這樣的小小放縱,並不會多增加多少熱量攝取,但更能讓飲食控制能夠持續下去喔!3.(X)餓了才吃→(O)定時吃飯,才能定量常常會有肩友說「我怕胖,都是餓到受不了才去吃飯!」唉呀,這可是減重時的大忌啊!先是肚子餓會有前面說的「痛苦循環」以及「代謝下降」不說,肚子餓時吃飯,總是一不小心就點太多,不只早餐的熱量沒少吃到,反而連晚餐的熱量都吃光了,還附加腸胃不適,以及心情差,可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定時吃飯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定量」。這裡的定量定的是「熱量」以及「食量」,只有在不太餓的時候就準備吃飯,才不會因為過餓而點了滿桌的高熱量的大魚大肉,吃不完又嫌可惜,硬吃又讓肚子撐得太飽,又同時攝取太多了熱量。每餐都好好吃飯,保持恆定,正是飲食控制成功的關鍵喔!4.(X)不知道吃了什麼→(O)了解食物成份,不用猜其實我也明白,肩友在控制飲食過程中,不敢吃、餓了才吃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吃了這些會不會胖起來?別擔心,每天身體都有熱量扣打可以用,就是為了維持睡眠呼吸所需要的熱量,這些都得靠飲食獲取,可以參照國健局的熱量計算表,算一下自己一天所需熱量,平均分配三餐的熱量攝取總量、認知自己進口的食物熱量,就可以輕鬆無負擔吃東西了! 知道自己一天要攝取總熱量的好處多多,像是已知晚上要聚會,就留多點熱量給聚會時攝取,比起在宴會上什麼都不敢吃、忙著告訴別人自己在減肥,更能賓主盡歡啊! 5.(X)不運動→(O)從規律的活動開始前面都在說「熱量攝取」,體態的改變,還有「熱量消耗」。除了睡眠呼吸以外,若是每天增加300大卡的熱量消耗,差不多一個月就可以少一公斤左右,可別小看這每月一公斤,從年初開始增加運動,年尾就少12公斤喔!而300大卡的熱量,以60公斤的人估算,不過就是「多增加1小時的快走」而已,飯後休息一小時,快來跟親朋好友一起相約穿上年輕時的牛仔褲吧! 最後,維持體態真的沒有那麼困難,記得「適量吃」、「快樂吃」、「定時吃」、「了解吃」以及「增加活動」,每天開開心心的看著腰圍越來越小,身材好看不是重點,健健康康才是王道啊!
-
2019-12-23 科別.皮膚
乾癬的平日保「癢」 先擦乳液再擦藥
冬天來臨,又到了乾癬好發季節。乾癬又稱為銀屑病,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因無法根治會反覆發作。通常因為冬天氣候乾冷,或是亂吃補品等刺激性飲食,都容易發作。因此醫師建議,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之外,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也是治療乾癬不可或缺的一環。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表示,乾癬是因自體免疫失調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皮膚受到免疫細胞攻擊而出現發紅現象,甚至刺激皮膚角質增生,而有脫屑的狀況。其成因不明,推測與遺傳有關,若父母雙方都罹患乾癬,則孩子約有30%的機率也會得到乾癬。此外,外傷、感染、壓力、內分泌和藥物都可能是誘發乾癬或使其惡化的因子。因此,皮膚癢時去搔抓便有可能造成外傷、感染,使乾癬更為惡化。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可在洗澡後塗抹乳液,加強保濕避免皮膚搔癢。然而一般民眾誤以為擦乳液會「形成保護膜」,阻擋外用藥物吸收,因此常先擦藥再擦乳液。她表示,乳液可軟化角質,因此最好先擦乳液再擦藥,使藥物更容易滲透,達到保濕和藥物治療的雙重效果。劉懿珊也表示,要避免乾癬復發,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也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避免誘發發炎因子。因此飲食上要避免飲用酒精、食用發霉不新鮮的食物和油炸食物。另外,由於甜食會導致身體發炎指數升高,也應避免。黃毓惠則表示,診間常發現病人怎麼開藥都治不好,一問之下才發現病人因認為乾癬是免疫疾病,而食用含靈芝、牛樟芝成分的保健食品,希望加強免疫力。但黃毓惠說,乾癬不是免疫功能低落而是太好而「引發內戰」,自己的白血球去攻擊皮膚造成發炎反應,因此靈芝、牛樟芝、人蔘這類食品反而會使乾癬變嚴重,千萬不可誤信偏方食用。
-
2019-12-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基因檢測 沒想到發現腫瘤
癌症家族史是長年夢魘,而基因檢測是我的專長,去年決定給自己一個禮物,接受全基因解碼。沒想到,竟發現自己有極罕見SDHA基因突變。由於發病機率低,以為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沒想到追蹤後發現腫瘤,還好早期發現,花八小時切除腫瘤。原想跟基因缺陷共存基因檢測2萬2675個基因,很幸運,沒有遺傳家族癌症相關基因,如大腸癌、肺癌等;但發現我有極為罕見的SDHA基因突變,與五種腫瘤密切相關,分別是腦下垂體瘤、腎細胞瘤、胃腸基質瘤以及「神經分泌瘤」的嗜鉻細胞瘤、副神經節瘤。身為病理專科醫師,腦海馬上跑出資訊:SDHA相當罕見,研究報告不多,但類似突變基因,如SDHB、SDHD,發病機率皆不高,SDHB發病機率約20%、SDHD發病機率約45%。我推估,應該可以帶著SDHA基因缺陷過一輩子。避免癌變決健康管理但我知道,避免癌變得避開危險因子,制定健康管理計畫,第一步是改變體質,降低血中胰島素及細胞內缺氧誘導因子,減少細胞癌變風險;第二步是定期接受超音波追蹤;第三步是不做高階檢查,因為評估發病機率不高。經過追蹤,今年九月超音波檢查,竟發現胰臟頭有顆六公分腫瘤。當時心情難以言喻,基因解碼驗證了,腫瘤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己成為罕見病例。調整生活型態後,僅幾次肩胛骨下方肌肉抽痛,並沒有症狀,反覆思索,結論是「運氣不好」。基於對疾病了解,最好早期治療,轉念想,竟有機會在自己身上驗證全基因檢驗與臨床結果。手術證實神經內分泌瘤就醫時,我沒告訴醫師做過基因檢測。十月住院,主治醫師說我的胰臟與十二指腸附近有一顆直徑6.5公分的腫瘤,比發現時還大一些。影像檢查屬多囊性腫瘤,醫師難以判斷,懷疑是黏液腫瘤、淋巴管瘤、胃腸基質瘤、間皮瘤等。主治醫師的判斷,與基因突變可能出現的腫瘤,不謀而合。考量腫瘤位置,醫師推斷我的腫瘤屬於神經內分泌瘤或胃腸基質瘤,抽血檢驗後,認為神經內分泌瘤可能性最高,建議手術。一般在手術過程做冰凍切片,腫瘤若惡性,擔心擴散,會把手術範圍擴大。但冰凍切片結果需耗時30分鐘到一小時。由於已知答案,我告訴醫師「免等了」。術後一周,病理報告出爐,果然如預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唯一超出預期的是手術時間,原本預計兩到三小時完成,卻因沾黏耗費七、八小時,傷口也從腹腔鏡打兩個小洞,變成開腹,肚子上有條「高速公路」。不過,術後安排皆在計畫中,休息一周後開始上班。基因檢測有助精準用藥從未想過長腫瘤,還是罕見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發生率卅萬分之一,已知相關基因約十個,SDHA是其一,SDHA突變導致副神經節瘤機率僅7%,根據文獻,全球僅100多例,其中兩成被診斷時已轉移。不是不怕,而是發現得早,清楚病情來龍去脈,所以不太擔心或害怕;基因檢測與全球倡議的精準醫療連成一氣,對健康人能協助規畫健康計畫,對病患可協助精準用藥,甚至提醒家族史風險。但如果不了解基因檢測、疾病,容易因檢驗結果陷入焦慮與恐慌。了解基因檢測的目的與侷限,接受專業解讀與諮詢,非常重要。醫學辭典/神經內分泌瘤的副神經節瘤副神經節瘤是神經內分泌瘤的一種,指神經內分泌瘤長在副神經節上,長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稱。神經內分泌瘤每年約有一千名新增案例,常見部位為胰臟、腸胃,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罹患的是胰臟神經分泌瘤。神經內分泌瘤多變,在不同部位症狀不同,因不同細胞病變產生不同反應,以胰臟神經分泌瘤而言,若是α細胞病變,會分泌過多升糖激素、若是β細胞病變,則會分泌過多胰島素,初期難以被診斷。副神經節主要在脊椎附近,副神經節瘤則常見在頭頸部、腎上腺、腹腔,副神經節瘤通常沒有症狀。曾嶔元小檔案現職:●元鼎診所院長●社團法人台灣分子醫學會常務監事年齡:65歲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Mayo Graduate School博士專長:分子醫學、基因檢測、病理學興趣:看懸疑電影、鑽研預防醫學用之精準醫療經歷:●美國田納西大學醫學院前助理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前專任教授●國泰醫院病理暨檢驗醫學部主任●馬偕醫院病理科主任●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副召集人●食藥署醫材諮議委員會委員●保險犯罪防治中心諮詢委員
-
2019-12-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號稱中醫秘傳的黃連素能「通血路」?專家說這3招才有效
常被網路廣告「種草」的民眾注意,近期網上常出現號稱史上最強黃連素「通血路」藥能同時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誇張形容是中醫秘傳的大寶藏。這樣的廣告用語,總讓想擺脫三高威脅的民眾好心動,但衛福部國健署強調,想要「通血路」,首先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十大死因報告,台灣10大死因中,有五種疾病與三高相關。有三高問題的民眾黃小姐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中的「疑問醫答」專區中問到,聽聞黃連素能加強心肌的收縮力,可用其製成的通血路藥治療高血壓跟糖尿病。國健署強調,從西醫觀點來看,沒有名為「通血路」的藥。國健署進一步說明,血路不通的原因是當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發生時,會形成一種類似脂肪沉積的瘢塊,當已形成的瘢塊撕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並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造成心臟缺氧,這種情況稱為冠狀動脈栓塞或冠狀動脈阻塞。國健署說,坊間常聽到「通血路」,是較通俗的說法,是為了讓民眾了解降低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以預防血管被硬化的斑塊阻塞形成動脈硬化。提醒民眾想要「通血路」降低血脂,千萬不要隨便購買來路不明的成藥。想遠離三高問題,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小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少酒、多運動。應從飲食、運動、生活習慣控制等層面下手,若仍無法達成降低膽固醇之目標,需在醫師診治下,安全使用降血脂藥物及控制生活形態兩者並行,才是正確做法。
-
2019-12-17 科別.骨科.復健
人生才過一半腰開始痛了!你的腰痛是機械還非機械性?
人家都說「四十腰」、「五十肩」,從四十歲開始,身體的保養變得格外重要,現代人平均餘命已超過八十歲,四十歲人生才過了一半,但身體機能卻逐年衰退,需要用心保養,讓人生下半場,過得靈活自在。而腰痛,比肩痛,更加常見,據統計,有六成到八成的民眾,一生都可能遭遇一次的下背痛。雖然很腰痛很常見,但近九成的下背痛病因較難有明確的診斷,扣除其他器官造成的轉移痛,可以粗分為「機械性」以及「非機械性」兩種,各代表不同的疾病與成因。一成是這種-非機械性背痛1. 嚴重脊椎病變(serious spinal pathology)例如脊椎感染、腫瘤。此類患者約占2%以下。2. 神經根壓迫(nerve root compression)例如腰椎椎間盤突出症(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椎管狹窄(spinal stenosis)造成的坐骨神經痛。此類患者的比例約占10%左右。3. 中樞神經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因長期的疼痛而造成病患腦中的接受器產生變異,即便疼痛的病灶已經痊癒,但正常的輕觸依舊會給病患帶來疼痛感。九成是這種-機械性背痛機械性的下背痛,指的是人體結構的生物力學異常,造成體內組織間的張力改變而引發疼痛。有多達85%-90%的下背痛患者,都屬於此類,是復健門診中最常見的下背痛病人。這類的下背痛原因很多,像是肌肉拉傷或扭傷、脊椎退化、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薦髂關節機能失調、壓迫性骨折、椎弓解離症,或是其他外傷造成,都歸在這一類。接著可以再根據影像檢查(例如核磁共振或是X光)的結果,又可分為檢查有異常的明確性下背痛,與檢查影像沒有明顯異常的不明確性下背痛。疼痛原因百百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雖然科技已經比過去進步許多,但閃到腰跟五十肩一樣,常常是「病灶不明」,雖然找不到原因,但可以治療或緩解症狀,透過藥物治療、生活型態修正以及肌力訓練,讓疾病獲得改善。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診斷」,找出幾種可能的原因,像是產後腰痛,常見是餵奶或抱小孩的姿勢不正確、國高中生腰痛,可能跟鞋底磨平、運動傷害有關,而中年腰痛,則也許是肌力不足造成的。若是有身體疼痛的情況發生,還是盡早就診,讓專科醫師透過理學檢查與身體評估,再加上病患的過去病史描述、使用藥物習慣與理學檢查等等的綜合判斷,找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別讓小痛拖成大痛,再要治療可就棘手了!
-
2019-12-17 科別.泌尿腎臟
北榮雲端管理 在家洗腎免奔波
33歲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懷孕生產之後,腎臟功能惡化導致洗腎,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方式洗腎,除了兼顧工作和育兒,也節省金門與台北間的往返時間。收治李小姐的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國華表示,病患就診時已有十年以上的三高病史,且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加上懷孕對腎臟功能有極大的負擔,以致產後必須洗腎。洗腎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血液透析、二為腹膜透析。李國華表示,血液透析效率較好,能將血液中毒素洗得很乾淨,但每周需到醫療院所三次,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對上班族或是離島偏鄉的病患來說,是一大負擔。另外,若是因糖尿病、高血壓併發慢性腎臟病者,因其血管功能較差,則不適合使用血液透析。至於腹膜透析,則是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睡前將機器打開,自行接上導管,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對於上班族群、遠距以及自我照護能力較好的病人來說,較為便利。然而腹膜透析需要在乾淨、不通風、安靜的場所進行,且一旦操作不當,約有3%至5%病人引發腹膜炎。另外,腹部曾經做過大手術、有沾黏的病人也不適宜。為避免人為謄寫錯誤或疏漏與提升腹膜透析醫療品質,北榮導入雲端管理系統,自動記錄病人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的各項生理狀況,加密上傳至雲端,讓醫護端能同步管理病患的治療狀態。李國華表示,目前兩種透析方式健保均有給付,必須洗腎的病人可依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醫師討論,選擇洗腎的方式,以提高生活品質。
-
2019-12-17 科別.泌尿腎臟
腹膜透析+雲端管理 產後洗腎媽不用金門台北兩地跑
33歲的李小姐是金門人,學生時期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因控制不佳導致慢性腎臟病。與先生結婚六年,卻流產多次,後來再次順利懷孕。但因為怕孕期使得腎臟功能變差,因此至台北榮總求診,尋求腎臟科及婦產科的協助。後來雖順利產下一子,但仍因為腎臟功能惡化,與醫師討論後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方式洗腎,除了兼顧工作和育兒,也節省金門與台北間的往返時間。收治李小姐的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國華表示,腎臟主要功能為製造尿液、淨化血液、排出廢物毒素,並調節體內水份和電解質的平衡。然而慢性腎臟病不一定都需要洗腎,依據腎絲球廓清率(GFR)可分為五級,通常低於15分,第五期嚴重腎衰竭病人才需要走到洗腎的地步。李國華表示,李小姐就診時,已有十年以上的三高病史,且為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由於懷孕對腎臟造成極大負擔,正常懷孕婦女多少也都會有蛋白尿和水腫等狀況,因此李小姐產後GFR的分數已經低到必須洗腎,因此經過討論選擇以居家腹膜透析。目前洗腎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血液透析、二為腹膜透析。李國華表示,血液透析效率較好,能將血液中毒素洗得很乾淨,但每周需到醫療院所三次,由醫護人員協助進行。對上班族上班族或是離島偏鄉的病患來說,是一大負擔。另外,若是因糖尿病、高血壓併發慢性腎臟病者,因其血管功能較差,也不適合使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則是在利用人體腹膜與透析液進行毒素清除,可在家自行操作更換透析液,睡前將機器打開,一覺醒來即完成洗腎,對於上班族群、遠距以及自我照護能力較好的病人來說,較為便利。但這項透析方式,需要在乾淨、不通風、安靜的場所進行,且手眼協調較好的病人較適合使用。由於腹膜透析主要由病人自行操作,約有3%至5%病人引發腹膜炎,李國華也表示,若是無法自律更換透析液,或是腹內有開過大刀、有沾黏的病人,則不適宜。李國華說,台灣目前最多人使用的洗腎方式仍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比率僅約8.8%。為了提高腹膜透析醫療品質,北榮首度導入雲端管理系統,自動記錄病人在家中進行腹膜透析的各項生理狀況,加密上傳至雲端,讓醫護端能同步管理病患的治療狀態。李國華表示,目前兩種透析方式健保均有給付,且在進入透析前三個月都會有衛教課程,必須洗腎的病人可依據自己的生活型態與醫師討論,選擇洗腎的方式。【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19-12-13 科別.骨科.復健
平平是腰痛 「慢性」跟「急性」處置方式大不同
門診就診的病人當中,五十肩外觀看不太出來,只有拿東西時才覺得怪怪的,但是下背痛,光看走進來的姿勢就知道了!許多病人在網路上查找資料,以為閃到時痛到不能走,多休息就好!但真奇怪,休息後雖然沒那麼痛,但使用上就是怪怪的,去看診醫生一下說痛要冰敷,再回診又說痛要熱敷,到底該怎麼處理,弄得好亂啊!其實下背痛持續的時間長度,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期程,並且針對不同的期程也有相應的治療方式喔!急性期:疼痛小於4周,「止痛」後漸進式活動對於急性期的下背痛患者來說,治療目標在於降低疼痛。急性疼痛時,依循的是PEACE & LOVE原則,在非常疼痛時休息,但盡快、盡量依自己的主觀感受維持日常活動,因為若是疼痛不活動反而會導致肌肉衰弱,甚至是萎縮、失能的狀態,要回到傷前狀態,會更加困難。在臨床的治療上,「止痛」會是第一步,而藥物則是最常見的緩解方式。常見的止痛藥物如「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對於急性期下背痛患者較有效,常見的酸痛貼布裡,多半含有這種成份(*藥物過敏或腎功能不佳等患者,請務必至專科醫師處進行評估後再使用藥物喔),同時,若是患者有肌肉緊繃的狀況,可適量使用「肌肉鬆弛劑」來緩解症狀,依個人狀況做調整。除了藥物,也可徒手治療、按摩、針灸、電療等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也對於急性疼痛有幫助,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ACSM)建議,急性下背痛的患者在疼痛兩週之後,可考慮加入運動的方式來幫助復原,可以在醫師評估後,適度快走會比慢走更能達到效果。亞急性期:疼痛介於4周到12周,「運動」才能治本一般來說,肌肉造成的下背痛,在2週內就會有顯著的改善,當下背疼痛超過4周,就會被視為是亞急性期,首要排除患者的其他內科問題造成的下背痛,例如:關節炎、感染、腫瘤、神經病變、血管疾病、心理疾病等,畢竟只有找出正確診斷,才能正確治療。排除內科疾病後,此期「運動」是非常關鍵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或非藥物治療之外,文獻也指出伸展運動與肌力的強化都對下背痛的症狀改善有所幫助。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亞急性期的下背痛患者,可進行每週五次、每次約30分鐘左右的中度有氧運動,例如走路或是水中運動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在適度的運動之餘,日常生活中的姿勢調整,也是非常重要。例如患者需避免久坐、久站,或是過度的身體旋轉以及反覆性的彎腰動作,在搬運物體時的姿勢也應有所調整,應先蹲下後再搬起物品,而不是在站立的狀態下直接彎腰搬物,注意這些日常細節,都有助於防止下背痛繼續惡化。 慢性期:疼痛超過12周,疼痛轉成中樞化大多數下背疼痛應該會在幾周內消失,30~60%的患者會在1周內好轉,60~90%會在6周內復原,而95%的患者在12週內就會康復。然而,下背痛在1年內的復發率高達73%,若是多次的復發或是疼痛超過12周,就會發展為慢性下背痛。由於長時間的疼痛,會造成疼痛中樞化(central sensitization),指的是病灶消失或減輕後,患者仍會持續感到疼痛。所以慢性期的患者在治療方式上,除了考量疼痛部位的治癒之外,也要評估是否有疼痛中樞化的現象。在藥物治療的使用上,慢性下背痛患者仍然可以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治療、按摩等非藥物的方式來改善疼痛狀況。並可使用侵入性治療進行注射,再搭配物理治療及肌力訓練,改善慢性下背痛患者的症狀。同時,慢性疼痛會引起心理疾病,若因長期疼痛而導致患者有心理上的壓力與煩躁感,也可適時求助心理治療師,給予適當的認知行為療法。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疼痛」都是身體的警鐘,當警示響起時,盡快、盡早、盡量的一口氣不只完成止痛,還包括後續的生活型態調整、姿勢調整,以及肌力訓練,可以避免疼痛演變成慢性期,引發更多身心問題喔!
-
2019-12-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威爾史密斯檢出「癌變息肉」危險息肉也易找上7種人
好萊塢電影巨星威爾史密斯,為人親和力十足,近期作品《阿拉丁》、與李安合作的《雙子殺手》在台灣也都拿下好票房。今年51歲的威爾史密斯也會在Youtube上傳自己的影片,例如,高空跳傘等刺激的極限運動,看似陽光、健康、規律運動的他,第一次去醫院做結腸鏡檢查,情況卻出乎意料。威爾史密斯本來是想挑戰以前沒做過的事,順便呼籲成年男性要守護自己的健康,所以把這次的檢查拍成vlog上傳社交頻道,怎料到拍攝過程很歡樂,隔天卻被通知檢驗出「可能造成癌病變」的息肉!目前,這隻影片衝破250萬人次觀看。 「95%的結腸癌,來自於你腰間的息肉。」這是主治醫師對威爾史密斯說的話,結腸癌是什麼?它俗稱大腸癌,是台灣人的國民病之一,台灣每年約有14,000多人罹患大腸癌,致死人數高達4500多人!95%的大腸癌就是由「腺瘤狀息肉」病變而來的,所以切除大腸息肉,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當人體ㄇ字型結腸的某部位長了惡性腫瘤,就稱為結腸癌;而我們常常搞混的直腸癌,則是指下方串連到肛門的一小段腸道(直腸),如果是直腸癌患者,腫瘤容易復發,所以治療比大腸癌(結腸癌)更棘手。所幸,威爾史密斯誤打誤撞的「提早發現」,主治醫師表示他很幸運,能在發生癌病變前,就切除危險息肉。不過,像威爾史密斯這種有健康飲食、也有運動習慣的人,卻還是長出腺瘤性息肉,醫師也呼籲大家,早期、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小心!你是容易長出危險息肉的七種人嗎?威爾史密斯的主治醫師說,非裔美國人容易有罹患右結腸癌的風險,推測這可能跟種族、族群的生活型態有關。而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台灣民眾的息肉發生率竟然也逐漸的年輕化,30歲以上的民眾篩檢之後,有50%發現息肉;40到49歲之民眾,高達60%以上發現有息肉。參考衛服部與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這七種人容易有息肉:1、50歲以上2、曾有相關病史、家族史3、飲食不均衡、體脂肪高4、抽菸5、酗酒6、體重過重7、不運動 醫學新知:蔬果中的化合物作用,有效預防大腸癌這不是青菜水果的業配文!而是凱瑟琳·帕多克(Catharine Paddock)博士在MedicalNewsToday上發表的研究結果,文中提到,過去20年來,科學家只知道蔬菜、水果中含有天然存在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幫助預防結直腸癌,但還沒有弄明白其中的基本生物學。 現在,美國南達科塔州立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透過觀察類黃酮進入腸道後的分解過程,發現其中的抗癌秘密,原來,腸道細菌進入結腸後,會進一步把類黃酮還原成代謝產物,其中,有一個代謝物是分子2,4,6-THBA。資深研究員賈亞拉瑪·古納耶(Jayarama Gunaje)博士說:「我們假設,黃酮類化合物抗癌,不是來自於本體化合物的作用,是藉由降解或分解產物,減低結直腸癌風險。」另外,要達到抑制癌症的效果,還需要轉運蛋白的幫助。博士也高興的為這次的發現做結論:「很多藥物可以治療癌症,但沒有一種藥物可以預防癌症。因此,證明2,4,6-THBA當作抵抗腸癌的保護劑,對有益於健康的發展,帶來潛在的好處。」
-
2019-12-11 名人.好食課
好食課/養成良好外食習慣 營養師教你多選「低脂肉」
您是否白天要面對公司壓力,回家要照顧老小一家人,沒時間注意自己的飲食狀況,長期下來身體開始出現許多問題呢?今天就讓營養師來告訴你,我們要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用最有效的方式照顧自己的身體吧!不佳的飲食習慣是造成肥胖、腸胃道疾病、失眠、癌症等主因之一許多的疾病都能透過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來改善,在台灣人十大困擾症狀中(連結),包含肥胖、過敏以及胃痛、便秘、失眠,都與飲食習慣有不同程度的相關性。此外,上班族最擔心罹患的疾病為癌症與三高。而有龐大壓力與不健康生活型態的三明治族群正是高風險族群!台灣癌症基金會發現,上班族因壓力大、工作忙、飲食和運動不正常,罹患癌症的機率較一般人高了將近3成!(連結)根據WHO數據統計,癌症為全世界排名第二的死亡原因,在台灣自1982年起癌症就連續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冠軍長達37年(連結),其中飲食不均衡更是提高疾病風險的主因。蔬果奶不足、油脂和添加糖攝取過多根據國民健康署的102~105年的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在蔬菜方面,除了 45 歲以上女性的攝取量接近建議量外,其他年齡層均嚴重不足。水果類中,除了45-64歲女性攝取足夠外,其餘成人皆有攝取不夠的狀況,奶類攝取量則是除了六歲以下較接近建議量外,其餘年齡層皆嚴重不足!(連結)這樣失衡的狀況,使得我們的營養素攝取不足,包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2、D、E、鈣、鐵等都有不足的狀況,而油脂、添加糖則有攝取過多的問題。別緊張!營養師已經為你整理出下列5項要點,助你遠離各種疾病1.纖維滿滿遠離肥胖、便秘和癌症衛生福利部建議成人一天要攝取25-35g的膳食纖維,已經有多個研究證明植化素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幫助腸胃道健康以及預防便秘(連結),但根據調查102-105年國民營養調查成年人膳食纖維量僅有13.5-18.8g(連結)外食族更少!營養師建議中餐時可選擇自助餐、可挑選配菜的便當店、火鍋或是提供燙青菜的小吃店,這些店家通常有足夠的蔬菜可以選擇,記得至少吃到一個拳頭的份量。晚上或假日時,事先購買耐放的蔬菜、水果放在家中,像是高麗菜、蘿蔔、芭樂、蘋果、或是一人份袋裝的蔬菜,讓我們回到家時也能輕鬆備餐。最後建議盡量選擇未精緻的全穀雜糧類為主食,像是早餐吃地瓜或南瓜、自助餐選紫米飯等都是能增加膳食纖維攝取的方式。2.這樣挑肉!熱量減少更好瘦上班族常常有油脂和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原因之一即為常常選到的肉類屬於高脂、中高脂肉,如控肉、梅花肉等,油脂和熱量的含量往往高出我們想像。如果選擇低脂肉和中脂肉,同樣份量可減少近5-6成的熱量,如果一天三餐都選擇中低脂肉,可以減少攝取的熱量就更多了!以『我的餐盤』的建議:每餐豆魚蛋肉一掌心為例,如果是以低脂肉取代超高脂肉,一餐可減少80大卡,一天三餐共少240大卡的熱量。所以像是海鮮、魚類、豬里肌、雞胸肉等等,都是良好的低脂肉來源。更多的肉類選擇可以參考下表整理的中和低脂肉類來源,所以下一餐就試著把控肉飯換成可以減少熱量的白斬雞便當吧!此外鮭魚、鯖魚等海鮮含有omega-3脂肪酸(EPA、DHA),研究指出能夠讓我們減少身體的發炎作用、遠離肥胖(連結),有時選擇魚類為主菜的便當也是不錯的選擇。3.階段性戒糖改善肥胖與過敏遇到換季就過敏嗎?可能和飲食習慣與肥胖程度有關哦!研究發現過重與肥胖的成人有較高的風險產生過敏的症狀(連結),在孩子的身上也觀察到類似的情形,攝取較高添加糖的孩子相較於攝取較少的孩子,體內有較高的發炎因子與鼻子過敏的症狀主要原因為添加糖和脂肪細胞都會造成體內發炎因子增加、提高過敏的可能性(連結),因此為了曼妙的身材與減緩過敏,減糖是重要的關鍵。很多人覺得戒糖非常困難,這是因為我們大腦已經對糖上癮,若是馬上強迫自己只喝白開水往往會因為慾望反撲而失敗,建議循序漸進戒糖,先減少糖量為平時的一半,如全糖變半糖,半糖變三分糖,持續2-4週後再持續減少。同時練習降低頻率,將其中幾次替換成其他飲品,如檸檬水、回甘茶類。4.不愛喝奶?吃這些食物擊退失眠我們都知道牛奶是良好的鈣質來源,但許多民眾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使得奶類與鈣質攝取不足,因此建議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以食用乳糖較少的乳製品,如優酪乳、起司、優格,此外豆干、小魚乾也都是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鈣質能增加骨質密度、提高睡眠品質,且含有安定神經、放鬆肌肉的作用,如果缺乏鈣恐會導致更難以入睡(連結),因此不喜歡喝牛奶的民眾試試選擇以上富含鈣質的食物,才能讓我們睡眠更有品質。5.假日備菜讓你事半功倍越來越多的職業婦女,白天上班,晚上要趕著為全家煮菜,若假日先備菜就可以減少平日做菜時間。建議假日時可以先把一週要使用的白飯、肉類、高湯煮好後冷凍。常用的蔥薑蒜預先處理好,洗切耐放的蔬菜,使用保鮮盒或是袋子分裝,存放於冷凍或冷藏,在平日晚上烹調時就能加快速度。You are what you ate!長期的飲食習慣決定了身體的健康,家人彼此間的飲食喜好也會相互影響,因此趁現在調整好自己的飲食習慣,不但能潛移默化家人的飲食選擇,有健康的身體才能陪伴家人走更遠的路!參考資料DiNicolantonio J, O’Keefe J et al.(2017). Good Fats versus Bad Fats: A Comparison of Fatty Acids in the Promo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flammation, and Obesity. Missouri medicine, 114(4), 303-307.Ciprandi, G., Ricciardolo, F., Signori, A., Schiavetti, I., Monardo, M., Ferraro, M., & Cirillo, I. (2013). Increased Body Mass Index and Bronchial Impairment in Allergic Rhinitis.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 & Allergy,27(6), e195-e201.Sawani, A., Farhangi, M., N., C., Maul, T., Parthasarathy, S., Smallwood, J., & Wei, J. (2018). Limiting Dietary Sugar Improves Pediatric Sinonasal Symptoms and Reduces Inflammation. Journal Of Medicinal Food, 21(6), 527-534Grandner, M., Jackson, N., Gerstner, J., & Knutson, K. (2013). Sleep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intake of specific dietary nutrients.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23(1), 22-34.【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外食健康好難!上班族的5個飲食小技巧】
-
2019-12-10 養生.抗老養生
動錯又吃錯 肌少症纏上熟齡族
銀髮族是最愛運動的一群人,但肌少症依然嚴重。高齡醫學專家分析,只有氧不練肌力、過度強調養生的粗茶淡飯,是熟齡族保不住肌肉的兩大原因。只有氧不負重 留不住肌肉台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表示,體育署2018年運動現況調查,50歲以上民眾因健康而運動的比率高達八成,逾七成熟齡運動者最喜歡散步走路,其次是慢跑、爬山、伸展、練功。詹鼎正表示,上述運動屬於有氧運動,可提升心肺功能,但因缺乏負重,沒有增肌效果,無法預防肌少症,連帶衍生骨質疏鬆、行動力減弱、跌倒、失能等健康風險。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創辦人陳亮恭表示,少數年輕族群有肌少症,主因是慢性腎病、自體免疫疾病、神經肌肉病變等疾病,影響身體能量利用,或是因為過度減重導致肌肉流失。50歲以後 看腿圍知肌力但他提醒,大部分肌少症都發生在50歲以後,因為人體肌肉量在25歲達高峰,之後遞減,65歲後每年減少1.5到2%。當肌肉量低到同齡後段班,就是肌少症,50歲以上平均10人就有1人、80歲以上每3人就有1人,有走路變慢、握力下降、坐站動作變慢等症狀,也會導致各種疾病預後較差、死亡風險較高。陳亮恭表示,根據亞洲人體型制訂的肌少症共識,男性小腿最粗圍小於34公分,女性小腿最粗圍小於33公分,站在預防醫學立場,不用等到65歲,50歲就應自我檢視。如果50歲就腿圍低於上述標準,最好就要就醫釐清是否有疾病造成營養快速流失,同時檢視生活型態是否需調整。持續動 75歲前都能增肌生活調整中最重要的就是運動和飲食。陳亮恭說,肌肉量的儲蓄是可以一直增加的,只要持續運動,75歲以前都還可以增肌。建議每周五天,每次進行有氧運動20分鐘和阻抗運動20分鐘。阻抗運動可以使用寶特瓶、啞鈴、彈力帶等小道具,上下肢都要能夠均衡訓練。詹鼎正說,為了健康而調整飲食,過猶不及反而減掉健康。千禧之愛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表示,50歲以上健康成人每天應攝取至少5到6份豆魚肉蛋類等蛋白質,每份大約是手掌心大小,如果希望積極增肌,建議每天要吃到7到8份蛋白質,根據體重,每人每公斤體重至少0.8公克蛋白質,若能吃到每公斤1.2公克會更好。
-
2019-12-10 科別.腦部.神經
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 你一定要知道的6項腦中風檢查
先天中風危險因子無法改變,但卻可以透過檢查及早控制來降低中風發生的機會,至於後天「養」成的生活型態危險因子,卻是可以努力完全避免的。 除了健檢之外,每個人可以視個別情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需要做一些專為腦中風做的檢查: 1、電腦斷層檢查(CT):最常被使用,其為最普遍、方便的檢查方法,可以馬上看到頭顱內的狀況,如果有疑似中風症狀,電腦斷層是最快可以知道出血性中風還是阻塞性中風。 2、磁振造影檢查(MRI):解析度最好的檢查方法,可清楚顯示早期的腦梗塞,且對梗塞部位及範圍的界定也更清楚,由於磁振造影的檢查時間大約需要30分鐘到1小時左右,所以較不適合緊急狀況的病人。 3、血管超音波檢查:是一種安全且無傷害性的檢查,其主要利用超音波來測量動脈血管管徑及血流變化,以了解動脈有無狹窄或阻塞現象,為非侵入性檢查,其又可以分為「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 ◆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主要檢查頸部動脈,包括總頸、內外頸動脈、脊椎動脈及鎖骨下動脈,當懷疑有頸動脈狹窄、腦梗塞、暫時性腦缺血或腦血管畸形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另長期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問題時,也可以安排這項檢查。 ◆顱內血管超音波檢查:檢查顱內的大動脈,包括中大腦、前大腦、後大腦及基底動脈等,當懷疑有任何顱內血管異常時,可以安排這項檢查,但是有時會因為顱骨太厚,無法看到顱內血管,視個人的條件狀況而定。 4、腦血管攝影:可以清楚看到頸動脈及腦血管有無阻塞或狹窄,是診斷腦血管疾病最佳的工具,檢查方法是將導管從腹股溝的股動脈打入顯影劑,再利用X光把血管內的情形顯影出來,但其具侵入性,危險性也比較高,費用亦較為昂貴。 5、心臟超音波檢查:除了以上檢查之外,有的醫師還會建議安排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因為有些中風是因為心臟血栓或是瓣膜疾病,使得血栓跑到腦部阻塞血管因而中風,做這個檢查可以看到受檢者是否這方面的問題。 6、心電圖:可以診斷檢查是否有心房纖維顫動,也就是心律不整的問題,因為心律不整會產生血栓,進而引發中風。 延伸閱讀: 中風不只會嘴歪眼斜 6情況也是常見後遺症 每47分鐘腦中風就奪1人命 出現這些狀況快打119
-
2019-12-09 科別.精神.身心
過度補眠變周一症候群 錯誤睡眠迷思影響生理時鐘
天氣冷躲在被窩最舒服,放假日或周休,更是貪睡不想起床。聯新國際醫院心理師曾承翔提醒,賴床或補眠時間過長,是常見的睡眠錯誤行為之一,可能會影響生理時鐘的穩定,變成晚上不易入睡,隔天上班上課爬不起床,出現「周一症候群」精神差、情緒低落,甚至惡性循環造成失眠。根據調查,國人失眠症的盛行率約20%,不易入睡、睡不好、或是半夜清晨太早醒來之後睡不著,這些都是失眠的問題。心理師曾承翔表示,有些人利用假日或白天睡覺來補眠,補眠睡太久可能會越補越嚴重。小睡片刻應以30分鐘為限;週末和假日晚睡、晚起床時間,也不要與平常差太多,才不會影響生理時鐘。曾承翔說,人體生理時鐘會自動調控睡眠的時間及長度,如果早上賴床貪睡太久,起床時間變晚,或是白天補眠時間太長,造成整個生理時鐘往後延,打亂睡眠週期,都可能影響晚上不易入睡或睡不好。補眠的另一個迷思是「每天要睡滿8個小時」。曾承翔說,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長度因人而異,可能跟遺傳、年齡、工作、生活型態等有關,平均大約5至9個小時,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只要白天精神好,晚上睡眠沒有問題,就不一定要睡足8小時,過猶不及。此外,生理時鐘會依照個人的生活型態,來調整就寢時間,晚上需要休息時,就會自動找到合適的上床時間。曾承翔強調,與其晚上強迫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不如早上養成固定時間起床更重要。「晚上準時上床睡覺」是錯誤迷思,建議晚上想睡再睡,不刻意要求固定就寢時間,才不會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反而造成失眠的情況。如果是長期失眠的人,上床早睡只會更焦慮而睡不著,睡眠效率降低。另外,睡前喝酒雖然可以加速入睡,「睡前小酌」也是錯誤迷思,酒精在體內代謝之後,會讓人更清醒,也可能出現頭痛、噁心、更難再入睡。因此不建議睡前喝酒來助眠,恐適得其反。想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曾承翔建議固定起床時間,白天接受光照,不過度賴床及假日補眠,避免太長時間的午睡或休息。睡前做放鬆,培養睡眠情緒和睡意,避免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飲料,以及抽煙、喝酒等刺激性物質。如果失眠問題一週至少發生3次、狀況持續3個月以上,則可能患有失眠症,應尋求醫師進行診斷與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