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9 科別.牙科
搜尋
牙菌斑
共找到
94
筆 文章
-
-
2020-08-27 科別.牙科
牙齦出血?不一定是「上火」惹的禍
牙齦出血是牙周病的典型表現在較常見的口腔疾病中,牙齦出血是牙周病的典型表現。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牙結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即不合適的假牙)、不正確的刷牙方式、青春期或妊娠期激素分泌變化、免疫功能改變、細菌、遺傳等。其中,牙結石是最為常見的因素。提到牙齦出血,很多人認為是「上火」了,對此現象不太重視。還有些人晨起唾液中帶血,認為這是舌頭出血,其實,這也可能是牙齦出血造成的。牙齦出血與很多疾病有關係,除了較常見的口腔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也會導致牙齦出血,如白血病、愛滋病、血小板減少等。解決牙齦出血,首先應當查明導致出血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由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齦出血,應儘早明確診斷,以利於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口腔問題引起的牙齦出血,根據出血原因,可通過牙周潔治、改善食物嵌塞問題、拆除不良修復體、改正刷牙方法、調節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清除致病菌群等方法解決。牙周病是如何形成?牙周病是引起牙齦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那麼,它是怎麼一步一步形成的?人的口腔是一個複雜的環境,裡面有各種食物殘渣、脫落的上皮細胞、唾液和細菌等,這些東西在口腔中會形成一種附著於牙齒和軟組織的膜狀物質,我們稱其為牙菌斑。牙菌斑能較為牢固地附著在牙齒上並生長繁殖,礦化的牙菌斑形成了牙結石,它不僅使得細菌更容易粘附,還會進一步刺激和壓迫牙齦組織,加重炎症反應,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牙周病。當牙齦發炎時,毛細血管增生、擴張、充血、組織水腫,牙齦顏色變為深紅色,外形腫脹,質地鬆軟、脆弱,在刷牙或咬食硬物時就會出血。牙菌斑通過漱口是無法清除的,但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可以去除絕大部分,而牙結石則只能通過口腔潔治的方法才能去除。通過了解牙周病的形成過程就可以看到,牙齦出血是給我們發出了警告:牙齒、牙齦出問題了。牙齦出血完全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1.要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建議採用中華口腔醫學會推薦的水平顫抖拂刷法,每天刷牙兩次。2.定期去專業口腔門診潔牙,去除牙菌斑、牙結石以及牙齦周圍的炎症因子。有些人碰到刷牙出血,覺得是因為自己刷牙造成的,反而不敢刷牙。其實,這樣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一定要牢記,牙齦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而刷牙是去除牙菌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發現刷牙出血不必驚慌,但也應引起足夠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20 橘世代.健康橘
滿分的牙齒保健,一定要搭配漱口水,跟口腔疾病說掰掰!
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台灣人罹患牙周病比例高達99.9%,蛀牙盛行率有將近88%。牙齒出問題,往往是因為牙菌斑沒有清乾淨。除了牙齒健康的大敵牙周病,還有牙根蛀牙、牙齦萎縮與缺牙這類隨著年紀增加,可能會碰到的口腔危機。只要有好的清潔習慣,口腔疾病的發生機率就會降低。一顆牙齒有五個面,如果把牙刷當成唯一的清潔工具,清潔效果當然不會好。滿分的牙齒保健,一定要搭配牙線和漱口水,才能在健康口腔的路上走得長遠。百齡漱口水站在國人牙齒保健的最前線,研發貼合民眾需要和保健效果最好的優質漱口水。因應牙周病盛行率增加,百齡推出「護牙周到漱口水—超級護齦W系列」,百分之百台灣製造、中化製藥團隊領隊,護牙周到漱口水ASP+加上Totarol超級護齦雙重複方把關國人的牙齒健康,能夠強化琺瑯質,有效去除牙周病菌,還能降低牙周病發生率。百齡護牙周到牙膏與百齡護牙周到漱口水的主要配方為ASP+,包含牙齦護理成分尿囊素、強化琺瑯質成分氟化納與抗敏感成分硝酸鉀。有「百齡護牙周到漱口水」為您的牙齦健康坐鎮,大幅降低牙齦問題、牙結石和牙菌斑發生率,全系列皆不含酒精,溫和不刺激口腔,修復牙齦又能改善壞口氣。至於現代人最害怕的口腔異味,超級護齦系列推出四種不同口味的漱口水,讓口腔清潔更上一層樓。不論是散發淡淡海鹽與草本薄荷清香的「晶鹽薄荷」,滿溢綠茶香氣又帶薄荷涼感的「綠茶薄荷」,主打口香糖薄荷口味的「沁涼薄荷」,或者是喚醒全新早晨的「晨露清新」,給重視口腔健康的您眾多芬芳選擇,讓每一天的微笑如虎添翼!實體通路:家樂福、大潤發、康是美、屈臣氏、寶雅、維康網路通路:PChome24h購物中心>https://reurl.cc/VXanL5MOMO購物網>https://reurl.cc/m9d7qVYAHOO購物中心>https://reurl.cc/VXa76R【延伸閱讀】夏天吃冰很消暑,但若你是「食冰癖」就要注意了!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立即訂閱橘世代電子報》
-
2020-07-12 醫聲.慢病防治
腎臟病/花了533億元!去年健保9大最燒錢疾病 慢性腎病奪冠
健保醫療支出逐年成長,衛福部健保署公布去年度最燒錢的九大疾病,慢性腎病高居首位,近四十萬患者就醫,其中洗腎人口破九點二萬人,創下新高,整體醫療費用約五三三億元;肺癌是唯一擠進榜單的癌別,六萬名患者花費逾一一○億元,這筆費用主要是診斷及手術費等,不含藥品、放化療與緩和醫療費。健保署統計去年國內醫療費用申報最高的十個項目,除了到院接受抗腫瘤治療,其餘九項皆為疾病,依序是慢性腎病、第二型糖尿病、齒齦炎及牙周疾病、齲齒、高血壓、呼吸衰竭、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思覺失調症、支氣管及肺癌。醫療費用指健保給付費用與部分負擔,不包括藥費。國內慢性腎臟病患者增加與人口老化有關。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四十歲以上成人每年腎功能會衰退百分之一,到了八、九十歲會降至百分之四十。生活中有許多危險因子也會加速腎功能衰退,像糖尿病、空氣汙染、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而傷腎等。牙齦炎、牙周病與齲齒的發生與口腔衛生習慣息息相關。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說,口腔在進食後會產生牙菌斑,若未及時漱口刷牙等,將提升相關疾病的罹病風險。國內成人口腔調查顯示,高達七至八成民眾有牙周病,四成人病程需要較進階治療。因此飲食後應盡速清潔口腔,每半年洗牙。肺癌的醫療費增加被認為與國人健康意識抬頭有關。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台灣許多肺癌患者為不吸菸女性,加上近年國人重視空汙危害,可能因此警覺而提早就醫,使肺癌確診數與醫療費雙雙上升。要提早揪出肺癌,周百謙建議,民眾年過四十歲應作胸部X光檢查;經常暴露於菸品、空汙等危險因子者,可於四十歲作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史的民眾可考慮將檢查時間提前。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