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營養素
共找到
1854
筆 文章
-
-
2024-10-07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 減緩黃斑部傷害
現代人每天離不開手機、電腦等3C產品,但長時間使用不僅容易眼睛疲勞,也可能加速黃斑部退化。為了保護眼睛,營養師建議平常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減少黃斑部傷害,預防白內障。此外,也應補充多元營養素,例如蝦紅素、花青素(來源可從黑醋栗或山桑子等),以及維生素A、C、E等,減輕過度用眼引發的眼睛疲勞等問題,完整保護眼睛健康。葉黃素對眼睛有哪些益處?大家可能都知道顧眼睛可以多補充葉黃素,但葉黃素為什麼可以保護眼睛?營養師許亦豪表示,葉黃素是600多種類胡蘿蔔素中,少數一、兩種能夠存在視網膜中。黃斑部是視覺神經分佈密集的區域,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其中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主要成分。而葉黃素及其他類胡蘿蔔素,具有吸收藍光,減少光線對細胞造成傷害,更能提供抗氧化力,因此,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此外,葉黃素的抗氧化功能,也能降低、減緩白內障的發生。每天要補充多少葉黃素?許亦豪說,飲食中,地瓜葉、芥藍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蛋黃也是獲得葉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外,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體每天葉黃素攝取量至少須6毫克以上,就能減少43%的黃斑部病變發生率,其他研究指出,葉黃素能延緩黃斑病病變病程的進展;不過,2000年美國飲食調查發現,每天飲食中僅能攝取到1-2毫克的葉黃素,因此,要獲得足夠的葉黃素,仍須額外補充,衛福部所訂的每日攝取上限則為30毫克。另外,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於餐後或搭配魚油一起補充,以提高吸收力。為何葉黃素還有不同的類型?此外,葉黃素可分為酯化型與游離型兩種。許亦豪表示,深綠色蔬菜所提供的葉黃素多為游離型,金盞花中的則為酯化型。目前保健食品中的葉黃素,多半來源為金盞花,屬於酯化型,而市售的游離型則是萃取金盞花後,經皂化處理而得,最後均以游離型式被身體吸收及利用。上述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帶有脂肪酸,酯化型葉黃素帶有1-2分子的脂肪酸。為什麼需要酯化型葉黃素?許亦豪解釋,因為酯化型有脂肪酸的保護,安定性及保存性較好,亦較能承受熱或酸/鹼的破壞。而對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轉化成游離型的能力較差,建議選用游離型葉黃素。除了葉黃素,保護眼睛還需搭配哪些營養素?由於3C產品的使用,易引發疲勞;盯著螢幕久了,因為眨眼次數少,會有乾眼症問題,而用眼過度也會導致近視,因此,保護眼睛非常重要,除了補充葉黃素外,還需要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補充。1. 蝦紅素#蝦紅素的來源是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萃取而得,因此又稱藻紅素。本身具有優越的抗氧化力,它透過加強睫狀肌的調節,讓眼睛得以看遠看近;蝦紅素也能輔助葉黃素共同對抗強光對眼睛的傷害;防止紫外線對水晶體傷害,預防白內障。蝦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員,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由外來攝取,人體試驗有效劑量建議每天攝取4毫克以上。2. 黑醋栗+山桑子#富含水溶性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其作用可以增加夜間視力、加速眼睛血液循環、改善眼睛疲勞、降眼壓、改善乾眼問題。3. 神經鞘磷脂#來源有很多,其中一種為牛乳清蛋白萃取。神經鞘磷脂可說是視神經與大腦的連結,一旦缺乏,會導致神經傳導變差,例如會出現視力模糊、延遲、視差、色差等問題。4. 維生素A、C、E#維生素A有助於視網膜感光細胞生長,缺乏時可能導致夜盲及乾眼症。維生素C及E具抗氧化,能保護水晶體及視網膜。5. 鋅與硒#鋅參與視網膜細胞代謝,並協助營養素之運送;而硒幫助清除自由基,防止眼睛老化。眼睛是靈魂之窗,除了補充葉黃素外,也要攝取足夠且多樣化的營養素,才能使保護眼睛的功能更全面。
-
2024-10-06 養生.保健食品瘋
3C用太久 葉黃素護眼減緩黃斑部傷害
現代人每天離不開手機、電腦等3C產品,但長時間使用不僅容易眼睛疲勞,也可能加速黃斑部退化。為了保護眼睛,營養師建議平常應攝取足夠的葉黃素,有助減少黃斑部傷害,預防白內障。此外,也應補充多元營養素,例如蝦紅素、花青素(來源可從黑醋栗或山桑子等),以及維生素A、C、E等,減輕過度用眼引發的眼睛疲勞等問題,完整保護眼睛健康。葉黃素對眼睛有哪些益處?大家可能都知道顧眼睛可以多補充葉黃素,但葉黃素為什麼可以保護眼睛?營養師許亦豪表示,葉黃素是600多種類胡蘿蔔素中,少數一、兩種能夠存在是視網膜中。黃斑部是視覺神經分佈密集的區域,含有大量類胡蘿蔔素,其中葉黃素及玉米黃素是主要成分。而葉黃素及其他類胡蘿蔔素,具有吸收藍光,減少光線對細胞造成傷害,更能提供抗氧化力,因此,許多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此外,葉黃素的抗氧化功能,也能降低、減緩白內障的發生。每天要補充多少葉黃素?許亦豪說,飲食中,地瓜葉、芥藍菜等深綠色蔬菜富含葉黃素,而蛋黃也是獲得葉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此外,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研究,人體每天葉黃素攝取量至少須6毫克以上,就能減少43%的黃斑部病變發生率,其他研究指出,葉黃素能延緩黃斑病病變病程的進展;不過,2000年美國飲食調查發現,每天飲食中僅能攝取到1-2毫克的葉黃素,因此,要獲得足夠的葉黃素,仍須額外補充,衛福部所訂的每日攝取上限則為30毫克。另外,葉黃素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於餐後或搭配魚油一起補充,以提高吸收力。為何葉黃素還有不同的類型?此外,葉黃素可分為酯化型與游離型兩種。許亦豪表示,深綠色蔬菜所提供的葉黃素多為游離型,金盞花中的則為酯化型。目前保健食品中的葉黃素,多半來源為金盞花,屬於酯化型,而市售的游離型則是萃取金盞花後,經皂化處理而得,最後均以游離型式被身體吸收及利用。上述兩者的差異在於是否帶有脂肪酸,酯化型葉黃素帶有1-2分子的脂肪酸。為什麼需要酯化型葉黃素?許亦豪解釋,因為酯化型有脂肪酸的保護,安定性及保存性較好,亦較能承受熱或酸/鹼的破壞。而對於消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轉化成游離型的能力較差,建議選用游離型葉黃素。除了葉黃素,保護眼睛還需搭配哪些營養素?由於3C產品的使用,易引發疲勞;盯著螢幕久了,因為眨眼次數少,會有乾眼症問題,而用眼過度也會導致近視,因此,保護眼睛非常重要,除了補充葉黃素外,還需要搭配其他營養素的補充。1.蝦紅素蝦紅素的來源是雨生紅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萃取而得,因此又稱藻紅素。本身具有優越的抗氧化力,它透過加強睫狀肌的調節,讓眼睛得以看遠看近;蝦紅素也能輔助葉黃素共同對抗強光對眼睛的傷害;防止紫外線對水晶體傷害,預防白內障。蝦紅素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員,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由外來攝取,人體試驗有效劑量建議每天攝取4毫克以上。2.黑醋栗+山桑子富含水溶性黃酮類化合物-花青素,其作用可以增加夜間視力、加速眼睛血液循環、改善眼睛疲勞、降眼壓、改善乾眼問題。3.神經鞘磷脂來源有很多,其中一種為牛乳清蛋白萃取。神經鞘磷脂可說是視神經與大腦的連結,一旦缺乏,會導致神經傳導變差,例如會出現視力模糊、延遲、視差、色差等問題。4.維生素A、C、E維生素A有助於視網膜感光細胞生長,缺乏時可能導致夜盲及乾眼症。維生素C及E具抗氧化,能保護水晶體及視網膜。5.鋅與硒鋅參與視網膜細胞代謝,並協助營養素之運送;而硒幫助清除自由基,防止眼睛老化。眼睛是靈魂之窗,除了補充葉黃素外,也要攝取足夠且多樣化的營養素,才能使保護眼睛的功能更全面。
-
2024-10-06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高纖、加水、多營養 少量多餐克服吞嚥障礙
媽媽因急性感染,送往鄰近教學醫院急診,我們在急診等待病房期間,遇見一位因吞嚥不慎而造成窒息的長者。您父親自從失智後,類似情況發生過幾次?」醫師做完緊急處置後詢問家屬,家屬顯然未察覺父親早已有吞嚥障礙。雞肉彩蔬&山藥豆漿味噌湯(3~4人份)● 加水、高纖,增強營養密度。IDDSl分類:第5級-細碎及濕軟吞嚥困難者喝水時易發生嗆咳,在飲食中適時的加水,同時添加天然增稠劑,不僅使口感滑順有利吞嚥,也同時能增添風味變化與色澤,且提升營養密度。山藥營養豐富,還能擔任稠化劑的任務,且高纖可解決便祕問題。食材:里肌肉300克、南瓜250克、山藥250克、櫛瓜1條、胡蘿蔔1條、無糖豆漿600c.c.、醬油1小匙、味噌2大匙作法:1. 里肌肉切小塊、南瓜切小塊、櫛瓜切小丁、胡蘿蔔切小丁。2. 山藥煮熟並與豆漿混合,以果汁機打成泥狀混合。3. 鍋中倒入少許的橄欖油,開中火並放入胡蘿蔔及南瓜。稍微拌炒後,先將以上食材放置鍋中一旁,放入雞肉煎至表面微熟。加醬油增添香氣後,再放入櫛瓜續炒。4. 加入作法2,轉小火煮至南瓜及胡蘿蔔變軟。5. 放入味噌稍煮滾一下即可熄火。●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0.4×0.4公分。海鮮&番茄奶醬貝殼麵(2人份) ● 高蛋白、營養及足夠熱量。IDDSI分類:第6級-軟質及一口量吞嚥困難者因進食的過程受到阻礙。往往會造成進食量下降而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這是一道改變食物質地與大小、合乎營養均衡的飲食料理。不僅海鮮提供優質蛋白,白醬中的牛奶也是蛋白質來源,而小巧的貝殼麵也能提供足夠熱量。 食材:蝦子8隻、透抽1隻、迷你貝殼麵120克、鴻喜菇80克、敏豆150克、洋蔥1/2個、蒜頭4瓣、無添加罐裝番茄泥300克、牛奶150cc、起士粉1大匙、白酒1大匙、鹽和黑胡椒適量作法:1. 蝦子去殼及泥腸並切小丁,透抽切花,貝殼麵煮熟,鴻喜菇切小段,敏豆切小段後氽燙,洋蔥切小丁,蒜頭切薄片。2. 鍋中倒入少許橄欖油,開中火先放入蒜頭煎至香味溢出,再放入洋蔥,炒到半透明,接著放入鴻禧菇續炒。3. 放入蝦肉及透抽炒到變色,再倒入白酒悶一下,夾出備用。4. 同一鍋放入番茄泥及牛奶,並以小火續煮。接著放入貝殼麵,並加入起士粉即可熄火。5. 加入海鮮及敏豆混合,以鹽和黑胡椒調味。● 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1.5×1.5公分。 紫薯奶酪佐水果蛋黃醬(4人份)● 少量多餐,增強飲食動機。IDDSl分類-第4級(糊狀)吞嚥困難的患者建議少量多餐,或在餐與餐之間供應高熱量密度的點心。讓進食不再充滿挫折,而是充滿期待的美食饗宴,且冰涼的飲食可刺激吞嚥反應。食材:紫薯奶酪:牛奶400c.c.(或牛奶200c.c.+鮮奶油200c.c.)、紫薯100克、砂糖50克、吉利丁10克水果蛋黃醬:牛奶250cc、薑1片、蛋黃2個、砂糖30克、草莓和藍莓適量、玉米粉5克作法:紫薯奶酪1. 吉利丁片放入冰水中泡軟。紫薯用電鍋煮熟,並趁熱壓成泥。2. 鍋子開小火,放入牛奶、紫薯、鮮奶油及砂糖,待煮滾後就熄火。3. 鍋子放入泡軟的吉利丁並充分攪拌。4. 稍冷卻後分裝至喜愛的容器。接著放入冰箱冷藏,待凝固後即可。水果蛋黃醬1. 將蛋黃、砂糖及玉米粉混合並充分攪拌。2. 鍋中放入牛奶及薑片,開中小火,煮至邊緣有泡泡即熄火。接著將作法1的食材,徐徐倒入鍋中,並攪拌均勻。接著開小火煮至濃稠即可熄火,放置冷卻。3. 紫薯奶酪及水果蛋黃醬分別裝盤,同時擺上切成小塊的草莓和藍莓,即大功告成。● 藍莓與草莓可視患者病程及狀況,磨成泥狀或切小丁。
-
2024-10-06 醫療.眼部
年過40歲後一定會老花?眼睛退化能治療逆轉?老花度數會增加嗎?
滑手機時,手機上的文字開始變得不清晰;購物時,看食品標示小字覺得吃力,近視族得把眼鏡摘下,才能看得清楚。以上視力變化大約出現在40歲前後,也就是老花眼上門的時候。無法避免的眼睛老化現象,有人來得早,有人來得晚,要不要配老花眼鏡?原本就戴眼鏡的近視族該怎麼配?是很多初老族的困擾與疑惑。年紀大一定會老花嗎?這是無法避免的老化現象,跟白頭髮、長皺紋一樣,年齡到了就會出現。主要原因是水晶體的彈性與睫狀肌的調節能力變差,在看近處物品時,無法清楚對焦。水晶體、睫狀肌調節能力變差,年紀大一定會老花。「遲早都會遇到!」國泰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楚軒表示,只要活得夠老,一定會面臨老花眼,這跟身體機能自然老化有關。老花眼的成因是水晶體退化、睫狀肌疲乏;在年輕的時候,水晶體柔軟富有彈性,不論看遠看近都有良好的調適能力。隨著年紀增長,水晶體會漸漸硬化,無法準確地將近的物品聚焦於視網膜上。另外,協助水晶體變厚變薄的睫狀肌也不再收縮自如,讓自動對焦的「調視力」變弱了。所以,看手機、閱讀書報會有一種「霧茫茫」的感覺,近視族要把眼鏡拿下來才看得清楚。40歲前後出現症狀,老花一旦出現不可逆。該怎麼知道自己有老花眼?黃楚軒說,視力正常的人大約40歲左右出現症狀,剛開始會感覺到眼睛容易乾澀、痠痛、視線難以聚焦等症狀,尤其看近物變得吃力,過一陣子又慢慢恢復正常。當有這種情形時,代表已經步入眼睛「初老」;而當視線轉移時聚焦緩慢、在光線昏暗處看不清楚,不要懷疑,趕快就醫諮詢矯正方式。老花眼的好發年齡在40至45歲之間,一旦出現老花,其實已經不可逆,眼睛調節的能力將逐漸退化。黃楚軒指出,老花眼幾乎人人無法避免,而現代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老花眼有提早報到趨勢,不少人手機不離手,在40歲之前就有近視合併老花的問題。3C產品重度使用者、高度近視者,老花更早出現。有些人可能50歲才會開始有老花眼,「用眼習慣」是發生年齡的關鍵,3C產品重度使用者更是高危險群。當眼睛緊盯著近物,睫狀肌會收縮,長期下來,睫狀肌的彈性疲乏而無法好好對焦。再加上年紀增長,水晶體漸漸硬化、失去彈性,視力一去不復返。另外,高度近視者因調控水晶體曲度的睫狀肌彈性已經不佳,若仍然過度用眼、緊盯電腦,會讓睫狀肌更加過勞,導致高度近視之外,合併重度老花眼。黃楚軒提醒,本身有近視、遠視的民眾,有老花症狀一定要配戴老花眼鏡片,減輕眼睛負擔,否則眼睛常會脹痛或不舒服,生活受到影響。老花度數有極限,當調節能力完全喪失,300度是上限。老花眼的度數會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但進程較為規律並且有度數上限。一般來說,在沒有近視、遠視或散光的情形下,40歲的老花度數約在100度左右、50歲增至200度、60歲約300度。老花眼的度數到達300度時,就不會再增加,因為水晶體與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完全喪失。老花眼雖然是正常老化現象,但仍需要矯正治療,否則除了看不清楚,還會有頭暈、想吐、眼球脹痛等不適。黃楚軒呼籲,不要排斥戴上老花眼鏡,有些人害怕眼鏡換來換去,洩露了年齡的祕密,但老花眼如果沒有矯正改善,反而會讓眼睛老化更快,也讓白內障跟著來。老花眼是眼睛老化的表徵,許多人都害怕把眼鏡拿掉、或拿得老遠才能看到小字的窘境,因為這些動作會洩漏自己「上了年紀」。但若堅持不戴眼鏡,有可能會加速老花眼進程,出現包括頭痛、眼痠脹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出現老花眼該怎麼辦?可以逆轉嗎?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孫啟欽表示,老花眼的出現時間因人而異,平均落在40歲左右,千萬不要覺得「老花眼是老人家的眼睛問題」,抗拒配戴老花眼鏡。當眼睛的調節能力逐漸變弱,要靠外力輔助聚焦或是採用手術矯正,依個人眼睛遠視、近視、閃光狀況,採用調整的策略也不同。老花眼無有效預防方式,避免過度用眼、延緩惡化。老花眼在年過40歲後開始發威,孫啟欽說,病人最常詢問:「要如何延緩老花出現的速度?」目前並無有效的預防方式,因為這是人體自然的老化,只能做好健康管理,包括適度休息與睡眠、避免過度用眼、補充足量營養。一旦出現看近物視力模糊的現象,千萬不要忍耐,透過眼科醫師診治,才能恢復正常生活。民眾也好奇:老花眼可以靠「睫狀肌練習」逆轉嗎?「其實沒辦法!」孫啟欽以橡皮筋比喻,睫狀肌用久了會慢慢失去彈性,並沒有肌肉訓練可阻止或延緩眼睛老化,所謂的睫狀肌眼部運動可以放鬆眼部肌肉、舒緩疲勞,但老化仍會隨著時間逐步發生,失去遠近對焦功能,到最後連一個手臂以內的距離都看不清楚。單焦、多焦老花雷射,差在兩眼視差的融合。當眼睛調節能力愈來愈差,眼鏡拿上拿下的次數也變得頻繁,有些人會抱怨,「每次只要把眼鏡拿下來,就會被取笑。」如果想解決近視、老花眼鏡交替的麻煩,可以選擇接受老花雷射手術,孫啟欽提到,目前的手術為運用視差,另增加景深、提升影像融合度。坊間常見的單焦、多焦老花雷射,其差別性為「兩眼視差的融合」。雷射手術科技日新月異,朝個人化治療方向前進,孫啟欽分享,術前會仔細評估病人狀況,以及「要做到什麼程度?」因為老花雷射的療程設計是根據個人生活需求,在雷射切削角膜的手術過程中,將慣用眼矯正為零度,用來看遠;另一隻非慣用眼則保留100至150度的近視度數,負責看近。利用視差來補足遠、中、近距離的視野需求。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也須考量日後白內障問題。孫啟欽提醒,手術並非一勞永逸,而且要適應一眼看近、一眼看遠的分工,術前評估不可或缺,確認是否有任何眼睛疾病或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會影響眼睛病變、導致屈光度數異常。通常,術後需要3至6個月的時間才能適應,而且老花手術並非恢復水晶體的彈性,而是利用光學效應讓老花的感覺減輕。到了50至60歲左右,又有合併白內障的人工水晶體置換問題,要一併考量。手術之後,務必遵照醫囑點眼藥水、定期回診,眼睛也要適時休息、做好防護及防曬工作。至於保護眼睛健康的營養素,孫啟欽認為,均衡飲食才是保健之道,尤其是富含抗氧化能力的深綠色蔬菜,別一味吃保健食品。老花眼常見問題Q&A老花眼眼藥水能延緩老花眼嗎?全球第一個通過美國FDA核准,用來治療老花眼的眼藥水,其機制為「縮瞳」,達到改善視力的效果。以相機作比喻,當瞳孔變小時,相當於景深增大,能夠清晰成像的範圍也變大,能看清近距離的物體。但缺點是視野狹窄、可能造成頭痛等副作用,且只能維持6至10小時清晰視覺,只是暫時性改善,並非治療。老花眼跟近視的度數可以互相抵消嗎?不行,近視與老花是兩回事,年紀大了,近視度數不會改變,但老花度數會增加,有近視的人只是感覺老花的情況較不嚴重。初期老花眼有哪些症狀?1.看手機吃力,尤其是小字看不清楚。2.近距離的閱讀要超過40公分以上。3.閱讀時常感覺眼睛疲勞、痠痛、頭暈、視線難以聚焦。4.在光線昏暗處比較看不清楚,需要把光線調亮。5.眼睛在遠近交替時,要幾秒鐘才能看清物品。6.經常感覺眼眶會痛、有腫脹感。哪些人容易出現老花眼?1.40歲以上的人,年齡是重要因素。2.3C產品重度使用者。3.長時間、近距離的不良用眼習慣。4.高度近視者。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6 養生.聰明飲食
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各類營養素大盤點「蔬菜能不能完全取代水果」
先前網路上興起一個話題「一個月不吃水果會怎樣?」,有些人為了減肥會不吃主食改吃水果,但也有人指出糖分太高反而更胖。撇除瘦身就健康角度而言,然而水果中的營養是可以被其他食物替代的嗎?一名腫瘤科的楊姓醫師表示,一個月不吃水果可能會影響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攝取,導致營養不均衡。水果是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以及抗氧化物質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如果飲食中其他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營養素,那麽不吃水果對身體影響不大。但如果飲食失衡可能會導致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易引起皮膚問題、便秘、免疫力下降等症狀。此外水果是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水果攝入不足可能會影響腸道健康導致便秘。盤點水果中的營養,是否可被蔬菜取代1.維生素C在某些蔬菜中也含有大量維生素C,像是甜椒、彩椒、小白菜、花椰菜、莧菜、大白菜、菠菜等,尤其像甜椒、彩椒可以生吃更可以完整補充,因此在維生素C這方面蔬菜完全可以取代水果。2.膳食纖維蔬菜裡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每100公克裡含有3公克以上的纖維就屬於高纖蔬菜,像是牛蒡擁有高達5.1克纖維居冠,另外像香菇、黃秋葵、苦瓜、地瓜葉、花椰菜、紅莧菜、甜椒也都是高纖蔬菜一族。3.礦物質蔬菜中的海帶、金針菜、莧菜、油菜、小白菜、香菜、秋葵鈣含量每100公克含有100毫克以上,是鈣很重要的一個膳食來源,但是水果的鈣含量大都很低,因此就鈣而言,蔬菜完全可以替代水果。4.鉀許多蔬菜的鉀含量很豐富,每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鉀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毛豆、菱角、蠶豆、竹筍、紅蘿蔔、芥藍、莧菜、蘑菇、萵苣、空心菜、芥菜、娃娃菜、彩椒等,其種類遠多於水果,所以蔬菜提供的鉀可以替代水果。5.鎂100公克含250毫克以上鎂的常見蔬菜包括海帶、綠莧菜、金針菜、毛豆、木耳、菠菜、芹菜葉、木耳等,符合條件的水果只有椰子,因此蔬菜提供的鎂可以替代水果。6.生物活性成分花青素可吃紫甘藍補充、β-胡蘿蔔素可吃胡蘿蔔、南瓜補充、茄紅素可吃番茄補充、葉黃素可吃菠菜、羽衣甘藍、花椰菜補充。水果確實可被取代,但仍有其獨特性由此來看在營養上蔬菜確實可以替代水果,就算一個月不吃水果也不會怎樣。然而水果當然還是有它的益處,研究顯示多吃水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降低罹患食道癌、胃癌、直腸癌等消化道癌症風險。另外水果富含檸檬酸和蘋果酸,讓其產生特有的酸味,加上本身含的糖以及芳香類化合物,讓水果酸甜可口,成為某些人難以抗拒的美食。
-
2024-10-05 醫聲.Podcast
🎧|老花不戴老花眼鏡,眼科醫師說後果比你想得更嚴重
過了50歲若發現眼睛看遠看近都不清楚,那你真的有「老花」了,即使你不想面對,但老花也不可能逆轉,不戴老花眼鏡的後果,遠比你想得還嚴重,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指出,不戴老花眼鏡時,眼睛為了看得更清楚,睫狀肌及眼輪匝肌會繃緊,連帶造成太陽穴附近的聶肌也崩緊,引起頭痛、肩頸痠痛等眼肩頸症候群。🎧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何謂老花眼,是指負責眼球調焦功能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老化喪失彈性,實際上大約在40歲以後眼睛的對焦能力就開始下降,導致看近不清楚,必需將物體拿遠才行,最初老花度數可能不高影響不大,但隨著年紀漸長多數人在50歲之後,影響愈加明顯,到了65歲左右老花度數就固定。由於現代人都習慣使用筆記型電腦多於桌上型電腦,用眼時會不自主低頭,就已經造成肩頸無法放鬆,因此,一旦發生老花後,眼睛對焦要更用力,無論眨眼、瞇眼都要想辦法看清楚,而對此動作下指令是「三叉神經」,它的管轄範圍從頸部、肩膀、側頭部,連結到眼睛周圍,讓人先感到眼睛疲勞之後,就開始出現頭痛,甚至會痛到後腦勺,連到肩頸一帶痠痛,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呂大文指出,有些年紀的人去打肉毒桿菌消除皺紋,會發現眼睛及肩頸痠痛也改善了,甚至認為老花也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肉毒桿菌可以放鬆肌肉,在減少皺紋的同時,痠痛也一併改善。為了避免老花帶來的困擾,呂大文認為,該要戴老花眼鏡就須要戴,至少可以減少眼睛過勞的情形,至於老花雷射矯正則須要看狀況,老花雷射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視差來矯正,再經過大腦自行融像,讓眼睛看遠看近都可以,被認為是「老花妥協式矯正」,但有些人對於調整視差難以適應,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是,要老花雷射前可以先戴老花隱型眼鏡適應,適合者再進行手術比較好。另外,因為老花一定會發生無法避免,不過,3C產品是助長老花提早發生的重要因子,呂大文表示,以前長輩都是從收音機獲取訊息,現在都被iPad或智慧型手機取代,機不離手也讓老花提高發生,40幾歲就有老花的人很多,有一名深度遠視的年輕人,在27歲時就發現早發性老花,因此,減少3C的使用,是護眼的第一步。至於補充葉黃素等營養素對老花是否有幫助,呂大文認為,葉黃素可提供黃斑部營養,它可抗藍光及抗氧化減少慢性發炎,但並無法阻止及預防老花的發生,但目前有些葉黃素會加上魚油,會覺得好像老花有好一些,原因在於老花會讓人不斷眨眼,易有乾眼症,魚油則可以改善乾眼情形,就覺得眼睛比較舒服。呂大文小檔案現職: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第二十屆監事經歷:台灣顏面整形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青光眼醫學會理事長世界青光眼高峰會常務理事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畢業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韋麗文主持人:蔡怡真音訊剪輯:陳函腳本撰寫:蔡怡真音訊錄製:許凱婷特別感謝:三軍總醫院
-
2024-10-05 養生.營養食譜
秋天護心血管必吃3種魚!家常白帶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超豐富
剛走了一個颱風,涼涼秋意襲來,10月進入深秋時節,農業部建議最適合吃鯖魚、白帶魚、煙仔虎3種秋天的代表性漁獲,以維護心血管健康,提前做好迎接冬天的準備。提到秋天美食,許多人一定首先回答螃蟹。沒錯,秋天正是大吃海鮮的好時節,而除了螃蟹,魚類也是海鮮。農業部漁業署指出,秋天許多魚種都跟人一樣準備增肥過冬,當然也就豐腴肥美,非常適合作為優質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攝取的主要來源,而秋天的代表性漁獲,包含鯖魚、白帶魚、煙仔虎等,都是秋天的當季美味,它們含有豐富蛋白質,以及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提前做好迎接冬天的準備。鯖魚 根據漁業署資料指出,鯖魚是魚類中蛋白質含量名列前茅TOP的魚種,有豐富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其中DHA、EPA等含量高,可促進幼兒腦部發育,也有助視力維持。鯖魚常見的料理方式是香煎或鹽烤,都很簡單又美味。鯖魚含量豐富的營養素有:鐵:紅血球製造兵,扮演酵素角色,負責能量產生、提升免疫力。菸鹼酸:人體生長與代謝的必須營養素,讓精神能量滿分。白帶魚漁業署資料指出,白帶魚蛋白質中的支鏈胺基酸超級高,可增長肌肉!好脂肪的omega3保護我們的小心臟。常以乾煎、火烤、紅燒料理。白帶魚含量豐富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12:紅血球製造兵,維持神經、腸胃系統完整運作菸鹼酸:人體生長與代謝的必須營養素,讓精神能量滿分磷:與鈣一同維持骨骼牙齒健康,調節身體酸鹼平衡煙仔虎東方齒鰆,俗名煙仔虎、東方狐鰹,屬鯖科。「煙仔虎」以秋冬的味道最好,肉質細嫩,可做成生魚片。護心多吃全穀類、魚類 減少油鹽糖秋冬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而心血管疾病很多是吃出來的,吃對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率,多吃全穀根莖類、新鮮水果、深綠色蔬菜、堅果、魚類和植物性蛋白等,並減少油鹽糖的使用,都是很好的護心飲食。【參考資料】.《農業部漁業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03 養生.聰明飲食
颱風天別當「盤子」搶葉菜類!4類替代選擇超營養
山陀兒颱風來襲,菜價大漲,傳統市場、超市葉菜類都搶購一空,其實買不到葉菜類也不用緊張,營養師建議,可改選菇類、根莖類、海菜類、冷凍蔬菜等食材,但有些人就怕紅蘿蔔味道太重,可以打碎加入玉米濃湯,就是不錯的料理方式。買不到葉菜的4替代選擇:菇類、根莖類、海菜類、冷凍蔬菜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蔬菜有紅橙黃綠白黑紫等不同顏色,買不到綠色的葉菜類,可改選白色的洋蔥、菇類等,紅黃色的紅蘿蔔、南瓜等,基本上適當保存,都可以放一段時間。其他如紫菜、海帶芽等海菜類也相當推薦,許惠玉說,海菜類含「碘」,碘是維持甲狀腺功能的必須營養素,缺乏時容易覺得疲倦、怕冷、甲狀腺腫大及造成心智功能障礙,也會因為代謝變慢而易變胖。怕紅蘿蔔味道 可混入其他料理一起煮營養師林恩如指出,櫛瓜等瓜類、香菇、海帶、紫菜、紅白蘿蔔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怕紅蘿蔔的味道,可以打碎放入玉米濃湯,或混在炒蛋、煎蛋中,燉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冷凍花椰菜也可考慮,清炒、烤、燉飯等都很適合。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侯沂錚表示,絲瓜、黃瓜等瓜類,秀珍菇、美白菇、金針菇等菇類,南瓜、芋頭等則屬於澱粉,在颱風天比較容易買得到。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01 養生.聰明飲食
不比雞蛋差甚至更佳 3種常見堅果蛋白質含量和營養素一次看
雞蛋是公認攝取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之一,也是日常飲食中最方便取得的高蛋白質食物(每顆含有6克),經常被做為瞭解其他食物蛋白質含量的參照標準。健康網站Eating Well報導稱,其實有些堅果與雞蛋同樣富含蛋白質,以下是表現與雞蛋相當、甚至更佳的三種:1.花生:蛋白質7克/盎司(1/4杯)花生其實是生長在地下的豆科植物,但由於味道、口感與營養價值,而被作為堅果食用。花生是美國人最愛的堅果,原因是價格低廉、方便儲藏且營養豐富,每盎司花生含有超過7克蛋白質與2克纖維。2.杏仁:蛋白質6克/盎司(23粒)杏仁營養與美味兼具,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纖維與抗氧化劑,兩者都對心臟健康有益。每23粒杏仁可提供3.5克纖維,超過人體每日需要的10%。Eating Well建議,可在沙拉上撒些無鹽杏仁,或作為蛋糕的主要配料。3.開心果:蛋白質5.95克/盎司(不含殼29克)開心果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它們除了蛋白質外,還有其他出色的營養成分,包括調節血壓的鉀、支持免疫的維生素B6與強健骨骼的錳;新的研究顯示,經常食用開心果還可透過增加益菌的濃度來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的健康。Eating Well強調,報導主要是以雞蛋為參照標準,說明堅果中的蛋白質含量,並非暗示某種食物優於另一種;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時,重要的是要記住,雖然某份堅果的蛋白質與一顆雞蛋相當或更多,但熱量通常高於雞蛋。所有食物都對健康均衡的飲食有益,瞭解所有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熱量、纖維素、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做出最適合個人的決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30 焦點.元氣新聞
為什麼顧關節產品吃了總是無感?有沒有『硫酸鹽葡萄糖胺』是關鍵!
退化性關節炎,又讓您行動卡卡或是感到疼痛不適了嗎?而您每天服用的顧關節產品為什麼總是無法感受到效果呢?因為市面上宣稱顧關節的產品大多都是「食品」。「食品」與「藥品」最大的差異在於:「食品」的產品主要是為食用者補充營養素,無足夠的文獻支持效用;而「藥品」是經過嚴謹的科學試驗,證實安全且含有可對「症」發揮作用的成分『硫酸鹽葡萄糖胺』1;簡單來說,目前市面上標榜顧關節的產品,唯有含『硫酸鹽葡萄糖胺』才屬於「藥品」。因此,想有效改善退化性骨關節炎的症狀,關鍵是您吃的產品有沒有含有『硫酸鹽葡萄糖胺』成分。回顧140篇退化性關節炎論文 再次證明『硫酸鹽葡萄糖胺』的醫療級地位以2020年12月發表於《肌肉骨骼疾病治療進展》期刊之全面性療效回顧研究「硫酸鹽葡萄糖胺:健康效應的綜述性評估」2為例,該篇研究是綜合過去140篇相關論文、超過21項研究結果的探討,最終證明顧關節產品的成分『硫酸鹽葡萄糖胺』每日使用1,500毫克劑量,對於退化性膝關節炎族群可產生積極影響,。然而,『硫酸鹽葡萄糖胺』能為退化性關節炎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呢?(1)軟骨組織會耗損,可適時復原關節軟骨比方說,每當跑步或爬樓梯時,膝關節都會承受不小的衝擊和壓力,此時軟骨組織扮演了關鍵的緩衝角色,能讓骨頭不致於產生嚴重的摩擦與碰撞3;只是,軟骨組織會隨著使用時間或受力不當而逐漸耗損,需要適時補充『硫酸鹽葡萄糖胺』,因為『硫酸鹽葡萄糖胺』可促進黏多醣合成,而黏多醣是軟骨組織的主要成分4,將有助於復原關節軟骨。(2)透過潤滑作用,降低關節疼痛與炎症的發生率人在活動時,除了仰賴軟骨緩衝,還應隨時添加潤滑油,以減少關節的磨損,進而降低疼痛和炎症的發生率;所謂的潤滑油,指的是包覆於關節周圍的滑囊液,而『硫酸鹽葡萄糖胺』有助於改善滑囊液的黏性和增加滑囊液的產生,可藉以維持關節的潤滑度。5(3)抑制關節退化,改善關節機能關節機能涵蓋活動力、靈活度、穩定性和持續進行活動的耐久性等面向;換句話說,『硫酸鹽葡萄糖胺』既可復原關節軟骨,還能產生潤滑作用,故能帶來抑制關節退化並具復原作用、減少關節疼痛和改善關節機能等裨益6。推翻你對『硫酸鹽葡萄糖胺』的2謬誤只是,許多消費者對含有『硫酸鹽葡萄糖胺』的顧關節產品有些不正確的誤解,以下是最常見與事實不符的2大謬誤:謬誤1、『硫酸鹽葡萄糖胺』,吃了也沒用!?近來,坊間流傳:「『硫酸鹽葡萄糖胺』,吃了也沒用!?」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上述提及的回顧研究,還有眾多研究支持『硫酸鹽葡萄糖胺』的臨床實證。例如:2019年刊登於《國際風濕病期刊》的研究論文「結晶型硫酸鹽葡萄糖胺與其他葡萄糖胺的區別」發現,每天服用1,500毫克的『硫酸鹽葡萄糖胺』是優化骨關節炎治療的合理選擇,因其能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並發揮較為持久的影響7。謬誤2、不是標榜含有葡萄糖胺的產品,都對退化性關節炎有效!民眾以為只要含有「葡萄糖胺」的保健產品都對退化性關節炎有效;殊不知,市面上產品含葡萄糖胺類成分主要有3種,但根據衛福部指出對退化性關節炎有療效的,唯有『硫酸鹽葡萄糖胺』且屬於「醫師藥師藥劑生指示藥品」,因此民眾在購買前應仔細諮詢專業醫師和藥師,並遵循指示使用1。含有『硫酸鹽葡萄糖胺』,才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醫療級照護方案 總體而言,希望照護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在選擇顧關節產品時需注意兩點:首先是選擇含有經醫學實證證實其效果的『硫酸鹽葡萄糖胺』,也就是認明「硫酸鹽」,葡萄糖胺保關節;其次,每次的用法用量應遵循仿單,方能針對適應症發揮療效。只要把握這兩點,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你與家人都能享有醫療級的退化性關節炎照護方案。資料來源:1. 衛生福利部(2008,5月6日),衛生署說明製品含葡萄糖胺成分之管理類別硫酸鹽葡萄糖胺是藥品,鹽酸鹽或不含鹽類的葡萄糖胺是食品維骨力僅為商品名不代表所有含葡萄糖胺成分產品。https://www.mohw.gov.tw/fp-16-28517-1.html. Accessed on 26 Mar 20232. Veronese N. et al. 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 2020 Dec 26;12:1759720X20975927.3. Zhu J, et al. Elife 2020;9e57656.4. McCarty MF, O'Keefe JH, DiNicolantonio JJ. J Diet Suppl. 2019;16(2):179-192.5. Jerosch J. Int J Rheumatol. 2011;2011:969012.6. Beaudart C, et al. Drugs. 2020 Dec;80(18)1947-1959.7. SaengnipanthkulS, et al. Int J Rheum Dis. 2019;22(3):376-385.
-
2024-09-29 寵物.照顧指南
寵愛毛孩這樣吃 貓狗保健食品大有學問
寵物保健食品琳瑯滿目,該怎麼吃?有必要吃嗎?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貓狗有各自不同的保健需求,想給毛小孩最適合的保健食品,就必須先瞭解牠們的需求。如果吃錯了,輕則無法發揮效果,重則增加健康負擔。貓狗對營養的需求不分年齡,但營養的補充需要針對功能性,並依寵物的體型、年紀、身體狀況調整劑量,最重要的是「專業評估」。譚大倫說,貓狗飼料品牌都有自己的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脂肪等配方,精心調配比例、定時定量餵養,能獲得均衡營養。飼主若想額外補充寵物保健食品,一定要先諮詢過獸醫師,避免成分重複。譚大倫強調,飼料遵守標準製程指南,已含有犬貓所需的完整營養素以及水分,除非是自製鮮食,可以額外添加魚油、鈣磷粉、維他命等營養品。建議選購前,詳閱產品標示、成分列表,特殊成分建議事先請獸醫評估合適性。既然寵物飼料有各種營養素,頻繁更換是不是可以多元攝取呢?譚大倫提醒,不要換來換去,每個牌子的成分都不同,太常換飼料容易拉肚子或不適應,也無法發揮飼料營養成分所帶來的效果。有些貓狗吃的是肝、腎、心臟的專用處方糧,這些是針對特定健康問題的毛小孩所調配的特殊營養,長期吃才有保護臟器的效果。除了注意飼料的成分外,添加魚油、牛磺酸、益生菌、關節粉等保健食品,要確保產品有穩定的品質、通過安全認證。例如:通過美國VOHC(獸醫口腔健康委員會)認證的口腔保健食品、符合美國AAFCO(飼料管理協會)的營養標準,有信譽的大廠品質較有保障,對於生產製造有嚴格把關。飼料輔以保健食品,讓毛小孩漂亮又健康!在餵食禁忌方面,譚大倫說,要按照包裝上的體重比例、餵食時間,千萬不能「隨興」提供,避免貓狗身材走樣。當然,部分保健食品也不可以跟藥物一起食用,可能會影響效果。毛小孩保健食品挑選與食用注意事項1.選擇有信譽的大廠牌,品質有保障。2.餵食要定時定量,依照標示勿過量。3.補充寵物保健食品需諮詢獸醫師,避免成分重複。4.部分保健食品不可以跟藥物一起食用,例如:益生菌和維他命。5.如果毛孩變胖或變瘦,請醫師評估適用性。更多寵物健康資訊請上PFI粉絲團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關心您的寵物健康
-
2024-09-27 養生.聰明飲食
營養師激推「4種抗皺紋食物」必吃!大蒜上榜,吃了斑點也減少
 維持年輕肌膚可不能只靠保養品塗塗抹抹,從內部補充營養也是關鍵!有些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的效果,能幫助減緩細胞老化。 4種抗氧化食物 對抗皺紋入侵芳療醫美吳易儒醫師分享多攝取抗氧化食物,減緩細胞老化,自然就更有機會保持肌膚水嫩年輕: 1、藍莓:高含量的花青素,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自由基,減緩肌膚老化。  2、甜椒:甜椒的維生素C含量是柳丁的兩倍,維生素C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從而有助於保持肌膚的彈性。3、大蒜:大蒜中的硫化物可以提高體內抗氧化酵素的活性,這對於減少皺紋和斑點有一定的幫助。  4、番茄:富含番茄紅素,是極強的天然抗氧化劑,能夠預防膚色暗沉。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擦臉部保養品「往上拉提」恐致皺紋狂長!醫點名6習慣加速變老 愛吃甜也會 ·醫點名「4個變美的習慣」恐愈做愈醜! 防曬用錯時機小心長皺紋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26 焦點.元氣新聞
褲子變緊都是因為「勞碌命」?高壓、外食上班族補充優質蛋白質,聰明養肌吃出健康美型
中年後圓一圈、褲子變緊、囤積增加,原來都是因為工作太努力?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勞動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勞工平均總工時達到2019.6個小時 ,在全球OECD國家中排名第11,比韓國、日本都來得高!認真打拼之餘,聰明補充優質蛋白質,更能維持健康活力、幫助控制體態。高工時與高壓的生活型態,容易衍生出許多健康問題,根據衛福部「健康九九」網站專文指出,現代人容易疲倦、抵抗力減弱可能都和飲食不均、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關。而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統計,國內30到39歲的女性當中,有53%肌肉量不足,其中以腿部肌肉不足比例最高,代表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因為想體重控制,卻忽略了蛋白質攝取。營養爆量時代,為何上班族還會蛋白質攝取不足?儘管現代人魚肉不缺,美食滿街,但很多上班族一忙起來就錯過正餐時間,等肚子餓到受不了,才隨手抓取桌上的零食、餅乾充飢,這些食物往往都是高熱量且營養價值低。也有不少人習慣外食,白天用飯糰、三明治配咖啡果腹,晚上收工後才報復性飲食,狂吃高油、高鹽的加工食品,不只會增加身體負擔,長久下來還可能導致健檢數值異常。再加上久坐辦公室、缺乏運動,更讓許多人一過三十歲,體型就像吹了氣球一樣,成為不健康的「泡芙人」、「過勞宅」。在短時間內改變忙碌的工作型態可能不現實,但上班族可以透過聰明選食,逐步調整飲食習慣,找回健康活力和理想體態。根據國健署的每日蛋白質建議量,辦公室族群每日應攝取「體重公斤數X 1.1公克」的優質蛋白質。例如,一位60公斤的辦公室女性,每日應攝取 66公克優質蛋白質,將蛋白質平均分配在三餐中,有助最大化蛋白質的吸收與合成效果,維持肌肉量。上班族必學!國外超流行「活力蛋白早餐杯」,方便省時又營養早餐趕打卡、中午趕會議、晚上要加班……上班族生活忙碌,往往不易攝取足夠蛋白質,但蛋白質卻是維持身體活力的重要元素!近年陸續出現許多簡便又可補充優質高蛋白的營養補充品, 然而市面上產品這麼多,到底該怎麼選?除了蛋白質克數外,其實產品成份不同也有很大的影響性!民眾應視自身需求選擇,例如植物性大豆蛋白和酪蛋白滿足營養需求,上班族飲食營養不均,就很適合類似成份產品;此外,產品中若有含有其他日常所需營養素,如維生素D與鈣等,更可以為高工時的上班族補充活力,最重要的是,民眾應注意市售產品是否獲得國際公認蛋白質評估標準PDCAAS評價,以確保產品蛋白質的吸收效率。像是市售「美商賀寶芙特級優質蛋白粉」每份擁有12克優質蛋白質,植物性大豆蛋白和酪蛋白一次補充,是獲得國際公認蛋白質評估標準PDCAAS評價滿分的好利用優質蛋白質,並添加維生素D與鈣,一份只有114大卡,搭配「美商賀寶芙營養蛋白混合飲料」一起使用,兩匙蛋白飲料加上一份特級優質蛋白質,可補充21克蛋白質,滿足一餐所需,不甜膩,幫助日理萬機的上班族早餐輕鬆顧好營養。搭配水果、燕麥、堅果,更是一份華麗澎派的下午茶,在國外超流行這樣吃!今天上班累了嗎?特級優質蛋白粉,一份12克蛋白質,一杯吃下豐富優質蛋白、鈣質、膳食纖維、植化素等營養素,活力充沛為自己加油!
-
2024-09-25 失智.大腦健康
大腦健康最早從40歲開始受影響 預防認知能力下降不該做4件事
一般認為,認知能力下降只會發生在90歲長者身上,但最早在40歲可能就開始。雖然遺傳因素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有許多可改變的生活方式因素不僅可防止認知能力下降,還能增強認知功能。事實上,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選擇的生活方式會影響我們的大腦健康,除了吃水果和蔬菜這些預期的建議之外,還有一些習慣可能也會影響你的大腦健康。如果想防止認知能力下降,你可能考慮停止做以下4件事:1.不要忽視運動專家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心率並增加大腦的血液流量,從而有助預防認知能力下降。此外,運動也會增加一種稱為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化學物質,它在記憶和認知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你可以每天進行約30分鐘的低度至中等強度的運動,而且不需要一次完成,可分階段完成。除了跑步、跳舞、健行、瑜伽或散步等你喜歡的運動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例如打掃房子、園藝或和兒孫玩耍也能幫助你達成運動目標。2.別輕忽睡眠問題對於大腦及整體健康來說,睡眠的品質和時間長短都很重要。專家建議,目標是每晚睡7到9個小時。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增加大腦中澱粉樣蛋白的濃度,這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充足的睡眠則有相反的效果。如果你睡眠不足,應該優先考慮睡眠。若你在入睡或保持睡眠方面有困難,試著在睡前一小時內避免使用任何電子產品,並建立一個就寢例行計畫。若你在7到9小時的睡眠後仍感到疲憊,這可能是其他睡眠問題的跡象,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至醫療院所檢測。3.不要不吃蛋黃專家指出,蛋白確實含有優質蛋白質,但蛋黃是所有促進大腦生長的營養素所在地,像是膽鹼和葉黃素。因此,只吃蛋白對你的大腦可能好處沒那麼多。較高的膽鹼攝取量與更好的認知能力有關,一個全蛋約含有147毫克膽鹼,是此種營養素的最佳食物來源之一。如果你擔心雞蛋中的膽固醇,有研究已指出飲食膽固醇對大多數人的血液膽固醇影響比過去認知要小。除非醫師告訴你限制雞蛋的攝取,否則沒有理由不吃蛋黃。若你不喜歡雞蛋,膽鹼的另一個好來源是雞肉。4.別把壓力當正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慢性壓力會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有研究已將心理壓力與認知能力下降風險聯繫起來,例如中年時期的工作壓力與晚年認知能力下降有關,重大壓力生活事件也與此有關。由於不可能完全消除生活中的壓力,因此要找到應對壓力的方法,以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專家建議,嘗試冥想或深層呼吸練習、定期運動、花時間在戶外、寫日記或從事其他喜歡的嗜好。最重要的是,騰出時間來照顧自己,即便每天只有幾分鐘。 【資料來源】.8 Things You Shouldn't Do When Trying to Prevent Cognitive Decline
-
2024-09-24 醫療.新陳代謝
吃錯睡錯都有影響 4個不經意的NG習慣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我們都希望避免慢性疾病上身,其中2型糖尿病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事實上,糖尿病跟肥胖程度密切相關。專家表示,實施小的、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改變,可以預防或延緩體重增加。以下是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的4種生活習慣及改善方法。1.早餐吃錯食物專家指出,無論是含糖麥片、糕點還是能量棒等含糖早餐,可能表明你的飲食熱量高、纖維低。通常吃含糖早餐的人會攝取其他高熱量熱量,這會導致體重增加,這是2型糖尿病的最大風險因素。此外,他們不太可能攝取足夠的纖維,而纖維是一種控制食慾的營養素。 當大量的脂肪不是儲存在皮下,而是儲存在不應該儲存的內臟,例如負責維持健康血糖濃度的肝臟時,將影響血糖正常的代謝機制,從而導致2型糖尿病。專家建議,改吃低糖、高纖維的食物,例如全麥麥片,因為它被腸道吸收的速度較慢,並有時間發出停止食慾訊號,從而幫助攝取更少的卡路里。2.坐著時間太多專家指出,久坐意味著你可能會更頻繁地坐在家裡,因此你不會燃燒卡路里。更重要的是,久坐也為你提供更多進食的機會。此外,有研究發現,那些長時間坐著的人血糖濃度較高,而那些經常坐著、站立或行走的人血糖濃度較低。專家建議,每天嘗試多走五分鐘,相當於500步。然後,將步行時間逐步增加到10分鐘,甚至更長,一方面減少無謂進食機會,另一方面也增加活動量。3.攝取過多鹽不只攝取過多糖有風險,吃太多鹽也是。有研究發現,那些報告「總是」在餐點中添加鹽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比「從不」或「很少」添加鹽的人高出39%。研究人員認為,添加鹽可能會導致人們吃得更多,從而導致體重增加,而不是鹽本身導致2型糖尿病。 專家建議,減少食物用鹽,這樣也有助於血壓穩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 4.每晚睡眠時間變化超過一小時有研究表明,睡眠模式不規則的人,即每天睡眠時間相差一小時以上,患糖尿病的風險比睡眠規律的人高。專家認為,睡眠與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聯最有可能與飲食模式有關。如果你晚上睡眠不好,你通常會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吃得過多。此外,如果你睡眠不足,第二天你的精力可能會較低,這意味著你鍛鍊身體的動力會減弱。專家建議,試著養成有利於良好睡眠的習慣。例如睡前至少半小時不要看手機,或避免太晚吃晚餐或睡前吃零食。【資料來源】.Five surprising things that raise your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
2024-09-24 養生.營養食譜
可能比鮭魚更營養的6種魚!其中1種是譚敦慈心目中的「台大醫科魚」
眾所周知,鮭魚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多脂魚類,但一項研究指出,與其吃養殖的鮭魚,如能直接吃野生魚種,如鯖魚、鯷魚和鯡魚等,比起來可能更加營養,也更能降低對有限海洋資源的需求。。養殖鮭魚6營養素減少,僅硒和鋅增加根據一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月刊《Nature Food》的研究指出,來自劍橋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史特靈大學和阿伯丁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養殖鮭魚導致必需膳食營養素的損失。鮭魚片所含9種營養素中的6種——鈣、碘、鐵、omega-3、維生素 B12 和維生素 A 減少了,但硒和鋅的含量卻增加了。6野生魚種營養不比鮭魚差研究的野生魚類包括:.太平洋鳀魚.秘魯鳀魚.大西洋鯡魚.鯖魚.鯡魚.藍鱈魚他們發現這6種魚含有比養殖鮭魚更高或相似濃度的營養素。野生飼料魚片中的鈣含量比鮭魚片高出5倍多,碘含量高出4倍,鐵、omega-3、維生素 B12 和維生素 A 含量高出1.5倍以上,維生素D含量相當。但鮭魚中的鋅和硒含量高於野生品種,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額外含量是因鮭魚飼料成分所致。研究列舉,在英國約71%的成年人在冬季維生素D不足,女性經常缺乏碘、硒和鐵。然而,24%的成年人每週吃鮭魚,但只有5.4%的人吃鯖魚,1% 的人吃鯷魚,只有 0.4% 的人吃鯡魚。科學家團隊表示,我們浪費了野生魚種約80%的鈣和碘,如能對飲食進行一些小改變,多食用上述6種野生魚,將有助於改變其中的一些缺陷,幫助解決全球營養缺乏問題,也更能降低對有限海洋資源的需求。鮭魚防認知功能下降 鯖魚是譚敦慈心目中的「台大醫科魚」魚類是優良蛋白質來源,營養師鄭佾琪曾受訪建議成人或幼兒每周至少吃魚3次,每次大約手掌心大小。而富含omega-3脂肪酸、蛋白質含量高的鮭魚,更是地中海飲食的關鍵食材,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此外,鮭魚還含強大的抗氧化劑蝦紅素,它是一種類胡蘿蔔素,使鮭魚呈現橘紅色,蝦紅素具有保護細胞特性,可能有助預防認知功能下降。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曾受訪指出,台灣海域所產的鯖魚,全年皆有漁獲、肉質豐美鮮甜,登上營養價值第一名,且價格親民,「CP值」非常高。她家裡就經常吃鯖魚,不需要過多加工調味,南方澳撈捕的鯖魚,汞汙染也最低,搭配番茄、洋蔥等食材烹調,美味營養,保健效果增倍。她曾透露養育兩個台大兒子的方法:經常吃鯖魚,她因此稱鯖魚為「台大醫科魚」。【參考資料】.《Nature Food》 .Fish fed to farmed salmon should be part of our diet, too, study suggests.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9-23 焦點.健康知識+
不要怕夜尿,睡前喝點温開水防心梗?醫詳解夜尿成因,曝喝水正確時機及方法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內容全都抄自網路,「老人應該多吃肉補充蛋白質」為林靜芸本身的媒體投書,確實出自林靜芸;「睡前少喝水害心梗」則抄自網路謠言、並有多種版本,與林靜芸無關,傳言為假借冠名、部分錯誤的訊息。 (2)傳言說的「睡前少喝水害心梗」為錯誤訊息,「夜尿不是膀胱問題、是心臟老化」則是混淆「疾病本身病因」與「其他疾病也會造成夜尿症狀」,膀胱過動症是夜尿「病因」之一,心臟病則會造成夜尿的「症狀」,傳言為易誤導的錯誤訊息。網傳「聽聽林靜芸醫師對老人吃肉,及夜尿的深入分析」貼文,以林靜芸自述口吻,提到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老人普遍缺蛋白質,老人應該多吃肉補充蛋白質,以及怕夜尿所以睡前不敢喝水、使血液變稠,導致老人清晨腦梗、心梗。MyGoPen 查詢網路上公開資料,發現老人吃肉的內容為林靜芸的媒體投書,但傳言部分有關夜尿的部分則抄自資深網路謠言、並非出自林靜芸,且內容多所錯誤,例如其實睡前不喝水與心肌梗塞無關,傳言為假借冠名的錯誤資訊。 林靜芸講吃肉和夜尿的訊息? 原始謠傳版本:聽聽林靜芸醫師對老人吃肉,及夜尿的深入分析,讓我們好好的快樂安渡老年生活吧! 林靜芸1949年生於台中,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 其夫為林芳郁醫師 (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 老人醫學專家認為,「老化」是一種營養不良。 老人胃口變小,熱量營養不足,免疫力下降,認知也下降。 老人普遍蛋白質不足,所以建議老人「要吃肉」。 日本的報導,沖繩高壽老人最多,他們喜歡吃肉、吃魚。 沖繩人吃肉是類似台灣人燉肉,裡面加了蘿蔔、海帶、大蒜等等,專家認為這樣的煮法減少總膽固醇,增加不飽和脂肪,富有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可供參考。 東京老年綜合研究所副所長柴田博士也說,蛋白質缺乏可能肌少症,容易感染,威脅老人的生命。「葷食」不是高血壓、高血脂的罪魁禍首。 肉食中含有多種豐富的胺基酸,使血管保持柔軟,預防動脈硬化和腦中風,提高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 肉類能夠提供蛋白質,必要的胺基酸,以及其他營養素,老人該考慮多吃肉,膳食平衡。 營養充分,才能成功老化。美國醫生說:夜尿與心,腦梗問題,因為夜尿,所以就很怕喝水,殊不知這種,睡前不喝水,半夜爬起來尿尿又不喝水,却是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其實,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的問題, 夜尿是因為老年人心臟功能老化衰竭, 右心房回吸來自下半身的血液能力變差所導致... 白天的時候,我們都處於立着的姿势,血液會往下流,心臟不好,回心血量不足, 下半身的壓力會變大, 於是老年人白天會有下半身水腫的現象, 等到入夜平躺睡覺的時候, 下半身的壓力解除,大量囤積在組織裡面的水份就回到血液裡面來。水太多,腎臟就開始努力的把水釋出,排至膀胱,引起夜尿, 所以一般平躺入睡後大概三 四個小時就會起來上第一次廁所,上完之後,血液中的水份仍然不斷增加 於是又過了3個小時後又會上第二次廁所.... 那為何這是導致腦梗塞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呢? 因為經過兩三次排尿後,血液中的水份已經大量減少, 加上冬天人體透過呼吸散失水分速度很快, 於是血液開始變的黏稠 睡覺的時候由於人體基礎代謝低, 心率相對變慢, 於是黏稠的血液加上緩慢的血流速度, 血管狭窄處就容易堵塞了.... 這也是為什麼老年人幾乎都是在 清晨五六點的時候發生 心肌梗塞或腦梗塞的重要原因, 最嚴重的情况就是睡著死亡。第一個要告訴大家的是: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 。 第二個要告訴大家的是: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半夜起來尿尿之後一定要再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因為不喝水可能會奪走你的性命 。 第三個要告訴大家的是: 平時一定要多運動多鍛煉 讓心臟的功能得到加强, 人體不是機器, 機器常用會磨損, 人體却剛好相反, 常用會變強壯... 平時一定要拒絕吃不健康的食物, 尤其是高澱粉類及油炸煎烤物。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給你們的老年朋友分享,祝福大家多運動,健康快樂。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查詢網路,發現傳言早在 2019 年就開始在網路流傳、為資深傳言。 (一)林靜芸生平抄自維基百科 部分資訊有誤 MyGoPen 以傳言內容在網路上搜尋,可以發現傳言前三句「1949年生於台中、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其夫為林芳郁醫師(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醫師)」等內容,與維基百科的敘述相近、但較為簡略,維基百科的資料林靜芸為 1950 年出生、但傳言寫 1949 年。 (二)老人吃肉等內容抄自林靜芸媒體投書 MyGoPen 查詢傳言其他內容,傳言以林靜芸自述的口氣,提到「老化是營養不良、普遍蛋白質不足、肉食中有胺基酸,老人應該多吃肉」等內容,但相同的內容其實出自林靜芸於 2017 年 12 月投書於媒體的「林靜芸/吃肉到底好不好?」文章,文字內容吻合一致。(三)怕夜尿不喝水害心梗抄自網路 冠名林靜芸為假訊息 有關「美國醫生說不要因怕夜尿而不喝水、血液變稠導致老年人清晨腦梗」 、「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等第三部分的傳言,則能在網路上找到多種版本,除了開場白、結語略有不同之外,內容主體完全相同,而這些不同版本中,有的版本則在文末署名為出自退休護理長,可見傳言只是抄自網路謠言、內容農場,與林靜芸無關、為假借冠名的不實訊息。(四)睡前喝水與心梗無關 傳言為錯誤訊息 傳言說「睡前一定要喝點温開水,不要怕夜尿,不喝水可能會奪走性命」。但MyGoPen 曾於 2024 年 7 月提出「【錯誤】睡覺前中後三杯水防血液黏稠?心血管暢通?醫師詳解喝水正確觀念」查核報告,查核內容中專家澄清「睡眠時水份流失有限,最大流失是排尿,但人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保護睡眠品質,傳言強調睡前、睡中要喝水,反而增加夜尿困擾」、「一杯水大約 300c.c.、相較於 5 公升的全身血液量,比例太低無法造成什麼影響」、「國健署等單位都宣導每天喝足 2000c.c. 白開水,少量、分次、慢慢喝才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正確方法」。由上述查核內容可知,傳言為錯誤訊息。(五)攝護腺、膀胱都有關 心臟病會造成夜尿 傳言還提到「夜尿並非膀胱功能失常,而是心臟老化的問題」。但根據 MyGoPen 於 2023 年 7 月提出的「【誤導】身體的各種求救訊號?分別代表不同器官的狀況?過於簡化說法!」查核報告,專家表示:「門診病患自訴夜尿、頻尿,若是 60 幾歲的男性會先考量是不是攝護腺的問題, 如果是年輕人,則會推測是否為膀胱過動症」。 而泌尿科醫師顧芳瑜則曾衛教,提到「夜尿的成因」包括「攝護腺肥大、膀胱過動症、尿崩症」,而「造成夜尿症的其他疾病」則有「心臟衰竭、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傳言說「夜尿並非膀胱失常」,但夜尿「病因」其實包括膀胱過動症;傳言又說「夜尿是心臟老化」,但實際上是心臟病會造成病患有夜尿的「症狀」,傳言將夜尿的「病因」與「造成夜尿的其他疾病」混為一談,缺乏對疾病的正確理解,且論述邏輯混亂,傳言為錯誤資訊。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為假借冠名的謠言,傳言主要內容中,前半的部分有關老人應該多吃肉的內容,抄自林靜芸 2017 年的媒體投書;但後半的部分有關夜尿的內容,則是抄自網路內容農場的錯誤訊息。衛教資源: 顧家醫療 顧芳瑜 - 夜尿頻繁怎麼辦?泌尿科醫師帶你了解夜尿症成因以及3大改善治療方式 全民健康基金會 - 一夜七次郎?惱人的夜尿暗藏健康危機(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09/lin.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21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吃多擔心膽固醇?1天究竟能吃幾顆?專家提醒「1舉動」每天吃3顆也不怕
雞蛋被喻為「最接近完美食物」,飲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1天最多可以吃幾顆蛋呢?對此,減重醫師蕭捷健在臉書粉專貼文,他表示,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絕大多數人只要定期檢查血脂,1天就算吃3顆蛋,也不會影響健康。雞蛋營養價值高!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蕭捷健於文中指出,許多人以為食用太多雞蛋,可能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但國外期刊《代謝》(Metabolism)最新研究顯示,對於代謝症候群患者來說,每天吃下3顆雞蛋反而能夠增加「好的膽固醇」(HDL)、減少「壞的膽固醇」(VLDL)。1天究竟能吃幾顆蛋?蕭捷健表示,「乙醯輔酶A」(Acetyl-CoA)是膽固醇的主要原料,是由「過剩」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酸或蛋白質轉化而來,同時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一大關鍵。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每天即使吃3顆蛋也無妨,如果擁有APOB、LDLR、APOE等基因者,則可能會對飲食中的膽固醇更加敏感。除了含有膽固醇,雞蛋還擁有豐富的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及其他有助調節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營養素,可說是好處多多。如何能夠確保在吃蛋之餘又不會影響健康?蕭捷健表示,定期檢查血脂,觀察身體反應。如果想要降低膽固醇,應該控制總熱量。人體的膽固醇有70%至80%是由肝臟自行合成,只有20%至30%與攝取食物有關。換句話說,即使現在不吃任何含有膽固醇的食物,人體依然會自行製造、藉此維持正常運作。冰箱蛋架別使用! 這舉動恐影響保存如何存放雞蛋?最近1則日本網路影片提到,依照日本蛋農高野昌典建議,不需將取出蛋盒中雞蛋,也不要放在冰箱側門的蛋架,可以直接將雞蛋連同外盒放進冰箱內部存放。原因在於冰箱蛋架通常都設在側門,冰箱門一開一關,出現溫差,冷藏保鮮溫度不穩定,可能影響雞蛋品質。此外,毒物專家招名威也在粉專提到「雞蛋的最佳保存期」,一般建議,超市販售的雞蛋最佳保存期為1至2週。若存放超過2週,雞蛋的蛋白質就會變質,增加細菌含量。一旦雞蛋冒出「有異味、蛋殼或蛋白變色、蛋殼不易剝下」等3大跡象,就不能再吃了。★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哈佛蔬菜湯懶人級料理」可減肥、抗癌、防高血壓、降膽固醇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20 醫聲.Podcast
🎧|想要養肌肉、運動更有耐力,奧運級營養師告訴你祕笈不在蛋白質
現代人常說「吃肉就能長肌肉」,但這可不一定是事實。雖然蛋白質在增肌和運動表現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營養師曾怡鈞指出,只吃蛋白質是不夠的,增肌的關鍵還是靠重訓,若要運動表現良好,則主要靠攝取足夠的醣類,像需要耐力的馬拉松選手,醣類的「肝醣超補」才是增強耐力的主要因素。🎧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曾怡鈞認為,運動過後要特別注重蛋白質和醣類的補充,尤其是銀髮族,吃對營養素有助於促進身體修復,長肌肉的原理是「有破壞才有建設」,光靠吃大量的肉並不能讓肌肉變壯,還需要配合足夠的重量訓練,若沒有經過訓練,只增加蛋白質攝取也不會變成「綠巨人-浩克」般肌肉發達,因為身體沒有儲存蛋白質的機制,吃太多蛋白質只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如果要增加肌肉量,曾怡鈞建議,每天應該攝取每公斤體重約1.6克的蛋白質;而運動後,每公斤體重攝取0.2~0.3克蛋白質就夠了,例如,體重70公斤,大約需要21克蛋白質,相當於三份肉,一份大約是一兩,也就是三根手指頭大小的量;至於銀髮族,因為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建議把蛋白質量增加到每公斤體重0.4克。至於運動型的選手,營養素補充又不同,例如馬拉松選手,醣類反而是主要能量來源,曾怡鈞指出,賽事型的選手在比賽前要進行「肝醣超補」,也就是大量攝取醣類,這能像汽車加滿油一樣,讓你跑得更遠、續航力更強例如,一個70公斤的馬拉松選手,每天需要大約每公斤體重10克醣類,也就是大概12碗飯的量。如果吃不下這麼多飯,可以選擇全穀雜糧類、地瓜等富含醣類的食物,不能因為要增肌減脂,而熱量攝取不足,影響到運動表現。「蛋白質與運動之間的距離」,也須要依不同的運動目標有不同的飲食策略,曾怡鈞建議在設立目標時,最好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畫,達到最好的肌力與耐力。曾怡鈞小檔案現職: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營養師暨運動營養領域負責人經歷:•2024 巴黎奧運 中華隊運動營養領域負責人•2023 杭州亞運 中華隊運動營養領域負責人•2021 東京奧運 中華隊運動營養領域負責人學歷:國立體育大學 運動科學研究所中山醫學大學 營養學系 學士Podcast工作人員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製作人:吳貞瑩主持人:閻廣聖音訊剪輯:閻廣聖腳本撰寫:閻廣聖音訊錄製:閻廣聖特別感謝: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
2024-09-20 養生.聰明飲食
每天堅持吃同樣食物有壞處嗎?專家揭最佳的營養攝取方法
你也有同樣經驗嗎?因為不想選擇食物,所以每天都吃同樣的東西。但是天天堅持吃同樣的食物對身體健康有壞處嗎?堅持吃相同食物有害健康嗎?雖然每天吃同樣的東西可能會更容易,但專家表示這並不一定更健康。因為每天吃同樣的東西可能對腸道微生物群不是最好的,腸道中的細菌喜歡多種食物和營養物質以保持健康平衡。除此之外,堅持吃同樣食物還會增加你錯過某些必需營養素的可能性。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營養成分,每天吃相同食物會增加你的身體無法獲得所需營養的風險,這增加例如營養不均衡、貧血和骨質疏鬆症等健康問題的可能性。即便你每天吃的食物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反覆地吃也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多樣性,因為沒有一種完美的「超級食物」,有些食物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植物化學物質和抗氧化劑,而有些則不然。專家強調,那些飲食最健康的人也不一定每天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纖維和植化素來保持身體健康。因此,吃多種食物是確保最佳營養攝取的一種方法。如何從吃同樣食物做出改變?理想情況下,專家更希望你混合飲食,但他們也意識到便利性很重要。對於那些在保持多樣化和健康飲食方面掙扎的人,專家建議事前進行菜單規畫。例如每週選擇一天,提前計畫你想要的餐點,然後購買所需的食材,這樣就不會在最後一刻感到壓力。如果事前規畫困難,可以考慮每天選擇一餐來變換,像是換一種蔬菜或改變你的蛋白質來源,這樣你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保有變化。專家表示,只要吃的東西相對健康,每天吃同樣的東西並非不可行,但還是鼓勵在餐點中試著加入一點多樣性。【資料來源】.Is It Bad to Eat the Same Thing Every Day?
-
2024-09-18 醫療.精神.身心
睡不好該吃什麼助眠?醫推「一夜好眠食物」不怕胖:地瓜、芋頭、香蕉
不只喝咖啡睡不著,日常飲食中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吃不夠,也會導致失眠!醫師指出,飲食與睡眠大有關係,進食的時間點、吃進去的食物,都與睡眠息息相關。63歲的阿隆半年來為了減重,進行低碳高蛋白飲食,雖體重有減輕,睡眠品質卻越來越差,每天不是失眠就是早醒,醫師建議他調整飲食習慣後,睡眠狀況才逐漸好轉。在求診之後,阿隆才知道睡不好是受飲食影響。他表示,自己有參加減重課程,三餐以大量的豆腐、豆漿與蔬菜為主,完全不碰飯、水果,飲食上追求以低熱量、低碳、高蛋白飲食為主。事實上,吃對食物對睡眠也很重要。收治個案的聯欣診所院長、整合醫學科醫師顏佐樺問診後發現,阿隆原本睡眠品質就比較不好,在嘗試減重3個月後,發現自己體重有下降,幅度卻未如預期;在減重持續至6個月時,更因有時晚上太餓而吃進不少零食,白天三餐又回到極為克制的減重飲食,情緒因此多少有些波動。低碳飲食致失眠,可吃抗性澱粉顏佐樺表示,飲食會影響睡眠狀況,與大腦分泌的荷爾蒙血清素和褪黑激素有關。褪黑激素主要作用是調節生理機能、穩定作息規律、幫助入睡;血清素和色胺酸是褪黑激素的源頭,也就是製造褪黑激素的原料;攝取蛋白質能補充色胺酸,若餐中同時含碳水化合物,則能協助色胺酸經過大腦屏障,合成血清素。因此晚上吃一些澱粉、蛋白質能夠幫助入睡的褪黑激素生成,對睡眠是有實質幫助的。但若像上述個案有飲食控制需求,會建議適量補充抗性澱粉。「抗性澱粉」是指小腸所不易消化的澱粉及其次級產物,吃了能增加飽足感,但相對不易影響血糖,富含抗性澱粉的食物如馬鈴薯、芋頭、地瓜、香蕉等。有睡不好、失眠困擾,飲食該怎麼吃?顏佐樺建議,可參考以下4點飲食原則:.晚餐適當補充蛋白質、抗性澱粉等原型食物.平時蔬菜,水果吃得夠,營養素攝取均衡.避免晚餐高脂肪、高熱量,會影響睡眠品質.酒精飲品可能會讓人容易入睡,但卻會影響睡眠的深度,因此也會影響睡眠品質2招檢測揪出失眠原因顏佐樺指出,會導致睡不好的原因繁多,低碳飲食、壓力、營養素不均衡等都會影響睡眠。有失眠問題的民眾,不妨善用以下2項功能醫學檢測分析,幫助揪出潛在失眠原因。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不正常的皮質醇晝夜節律,會造成情緒異常焦慮、憂鬱、睡眠障礙等,長期失衡亦會導致內分泌中的甲狀腺或免疫系統失調。透過此分析可得知體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24小時晝夜分泌的變化,了解失眠是否是因壓力所致,並進一步向醫師諮詢、調整生活型態。甲基化代謝分析:甲基化反應是體內最重要的生化反應之一,負責製造、維持及修復DNA以外,也調控身體相當多的機轉,同時協助合成神經傳導物質,若合成狀況不佳會導致血清素、褪黑激素分泌少。甲基化的運轉仰賴B群等營養素,因此透過此項分析,可了解失眠原因,進而補充合適的營養素。顏佐樺呼籲,若希望全面性的檢視自己的睡眠狀況,或希望減少睡眠用藥依賴,可諮詢整合醫學專業醫師,深度評估睡眠質與量,搭配功能醫學檢測,分析荷爾蒙狀態,協助找出睡眠障礙原因,並規劃一套個人化睡眠解決方案。此外,飲食取向、飲食習慣、飲食的時間點都可能影響睡眠,但每個人的代謝速度不一,各種物質的代謝狀況會因人而異,顏佐樺建議民眾,可經專業醫師檢查評估,量化個人飲食狀態,並擬定一系列具體、實用的個人化飲食管理建議。【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4496.html】
-
2024-09-17 焦點.健康知識+
40歲以上免費健檢省千元,不同年齡層補助次數不一樣!搭「一量表」自測緩失能
這幾年名人罹癌、過世的消息頻傳,傷心的同時,也可能可以讓一般民眾理解生活、飲食作息的正常,以及「健康檢查」的重要性。現在,台灣正在步入超高齡化社會,不僅平時自我的健檢重要,家中長輩的健康也要隨時掌握!到底什麼樣的檢查項目適合?由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醫師解析。 根據國健署提供的基本健康檢查建議,40歲以上、未滿65歲者為每三年做一次;年滿55歲以上且身份別為原住民者等。對於特殊族群,因風險恐因年齡增長而增加,因此建議可提前健康檢查。 一般來說,老年健康檢查是指65歲以上者,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健檢。雖然免費的健康檢查項目為基本套餐,如果考慮是否要做其他檢查的話,可根據不同年齡的疾病風險,或自己的危險因素、家族史來檢查。 能做免費健檢的對象(具健保身分者).年滿40歲以上至64歲者每3年1次。.年滿65歲以上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35歲以上罹患小兒麻痺患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55歲以上且身份別為原住民者,每年補助1次。.年滿45歲以上至79歲者及年滿40歲以上至79歲原住民者得終身補助1次B、C型肝炎篩檢。健檢項目有哪些?心理健康也能檢查!1. 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身高、體重、視力、口腔檢查、血壓、腰圍、BMI、憂鬱檢測及醫師理學檢查。 2. 血液檢查:SGOT、SGPT、肌酸酐、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低密度脂蛋白。年滿45歲以上至79歲者及年滿40歲以上至79歲原住民者得終身補助乙次B、C型肝炎篩檢。 3. 尿液檢查:尿蛋白質。 另外,「心理健康檢查」是一個相對較新的領域。在這方面,面臨著如何提供有效的檢查和幫助的挑戰。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在便利商店提供自填的心理量表,讓人們可以在隱私的情況下自行測試,雖然這些量表不太準確,但仍然提供了一個機會給那些可能有心理問題的人。一些地方政府的老年健康檢查中也包括了心理和失智篩檢,這樣的做法有助於早期發現問題並提供幫助。此外,「腦波檢測」等新技術也正在被應用於偵測情緒問題和失智症。這些技術的應用起源於一些高風險行業,但現在已擴展到一般的健康領域,這表明了對於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和尋求解決方案的努力。長輩身體狀況也能自我檢測除此之外,想判斷自己的身體狀況,也可以利用「健康量六力」的自評量表,了解自我功能的狀況,及早介入處理,進而延緩失能。 什麼是「健康量六力」?它包含六個方向,其中包括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和情緒狀態。這些都是與健康密切相關的要素,如營養問題,許多長者常常存在營養過剩或不良的問題;視力和聽力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因為它們與許多疾病有關聯,包括與失智風險的關聯。因此,這個計畫旨在發現問題並在疾病形成之前進行矯正或預防。 題目 是/否 1.您是否覺得長輩近一年來有記憶減退現象? 2.椅子起身測試:長輩雙手抱胸,完成連續起立坐下5次,是否大於12秒? 3.詢問長輩在非刻意減重的情況下,過去三個月,體重是否減輕3公斤或以上? 4.詢問長輩過去三個月,是否曾經食慾不好? 5.詢問長輩眼睛看遠、看近或閱讀是否有困難?(此題回答「是」,請答題目5-1.;此題回答「否」,請跳答題目6.) 5-1.詢問長輩過去1年是否"曾"接受眼睛檢查? 6.詢問長輩聽力是否出現以下"任一種"情況?• 電話或手機交談時聽不清楚,或因為沒聽到鈴聲常漏接電話?• 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常被家人或朋友說音量開太大聲?• 與人交談時,常需要對方提高說話音量或再說一次?• 因為聽力問題而不想去參加朋友聚會或活動? 7.詢問長輩過去兩週,是否常感到厭煩(心煩或「阿雜」),或覺得生活沒有希望? 8.詢問長輩過去兩週,是否減少很多的活動和原本感興趣的事? 延伸閱讀: 長輩要防肌少症,只吃蛋白質根本沒效!日本研究證實:加上「這3種營養素」才能長肌肉 擔心爸媽有「憂鬱症」,「連哄帶騙」5套劇本,北榮精神科主任傳授「帶長輩看病」法
-
2024-09-16 醫療.精神.身心
防老年憂鬱演變成失智症 醫建議2招健腦、增「快樂激素」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加劇,老年憂鬱症備受關注。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老年憂鬱如果不及時介入治療,當大腦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狀態,可能損傷腦部神經,進而演變成失智症,甚至有較高輕生機率。在老年人口的精神疾病中,以憂鬱症盛行率最高,其次為失智症。楊聰財說,多數長輩會以身體症狀來表現心理的不舒服,但子女、照顧者容易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楊聰財建議,老年憂鬱的防治,要從生理、心理、環境和精神方面多管齊下,改變陷入鬱鬱寡歡的危險因子。在生理方面,首重定期健康檢查,楊聰財指出,透過定期健檢,可及早發現並控制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減少疾病對老年人心理的負面影響。均衡飲食對於維持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楊聰財說,攝取富含抗氧化劑食物,有助於降低憂鬱風險,可多吃水果、蔬菜、全穀物,適量攝取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能促進腦部健康,減少認知衰退的風險,降低憂鬱的發生率。運動對於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顯著影響,楊聰財指出,運動能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快樂激素」,減輕憂鬱症狀,可從事步行、游泳、瑜伽等有氧運動,能提高心肺功能,且增強體力和免疫力。許多老年人常因為身體不適或焦慮,出現睡眠障礙。楊聰財強調,應避開助眠藥物,建立良好睡眠習慣,例如保持固定的起床、就寢時間,睡前不使用3C產品,打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提高睡眠質量。孤獨感是老年憂鬱的重要原因之一。楊聰財說,豐富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助於降低老年人憂鬱的發生率,建議家人、朋友和社區組織應積極主動與老年人保持聯繫,參加社交活動,幫助老年人擴大社交圈,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6 養生.聰明飲食
全球有三分之二成年人吃不夠 研究揭4關鍵營養素及如何從飲食補足
「刺胳針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期刊研究顯示,全球各地約三分之二的成人未攝取足夠的四種關鍵營養素。新聞周刊(Newsweek)報導,這項研究分析全球飲食資料庫(Global Dietary Database)、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飲食調查數據,調查185個國家的受試者對15種關鍵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取量,並觀察缺乏這些營養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全球促進營養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Improved Nutrition)的資深技術專家、刺胳針研究共同作者比爾(Ty Beal)在聲明中表示,「這些結果令人震驚。不但損害健康,且限制全球人類的潛力。」結果顯示,全球逾50億人未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碘、維他命E或鈣,而逾40億人未攝取足夠的鐵。這些營養素為何重要,我們可以如何透過食物補充呢?碘/製造甲狀腺激素碘是人體製造甲狀腺激素必須的礦物質,但全球68%的人未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碘。富含碘的食物包括海藻、乳製品、雞蛋和蝦等,許多食品也有另外加碘,如麵包和碘鹽。許多美國人依賴加碘食物才能達到建議的每日攝取量。維生素E/代謝自由基維他命E是脂溶性維生素,在清除代謝反應(自由基)產生的廢物扮演要角,自由基會傷害細胞。美國人嚴重缺乏維他命E的情況很少見,但大多數人未達每日建議攝取量,而全球有67%成人未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E。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堅果、菠菜、青花菜、奇異果等。鈣/維持骨骼健康鈣對骨骼健康、血液循環、肌肉功能、荷爾蒙分泌和神經系統通訊很重要,但全球66%成人攝取不足。美國人的鈣攝取,72%來自乳製品。但是富含鈣的食物很多,包括油性魚類、豆類、綠葉蔬菜、奇亞籽等。人體可吸收的鈣量因食物而異,且體內需要足夠的維他命D才能吸收鈣。鐵/促進大腦發育人體需要鐵來輸送血氧,並在肌肉新陳代謝、身體成長、大腦發育和荷爾蒙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線上期刊PLOS One研究顯示,缺鐵症(貧血)每年影響約400萬至 500萬美國人。女性經期間特別容易缺鐵,而出現疲勞、頭暈、怕冷和呼吸急促的症狀。全球65%成人未從飲食中獲取足夠鐵質,富含鐵的食物包括貝類、豆類、菠菜、牛肉和部分早餐麥片等。
-
2024-09-15 養生.營養食譜
健康吃素 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論文】臺灣素食者與降低失智症罹患率的關連性作者群:蔡瑞修(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黃慶峰(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名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張巧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張嘉珍(時任醫療法人統計諮詢師)、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登載期刊/Nutrients《營養素》/2022 年論文摘要全球失智症患者人數迅速增加,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飲食模式是影響失智症發生和進展的一項重要危險因子。我們以世代資料庫進行這項研究,來了解臺灣中年素食者是否會影響晚年失智症發生率。我們追蹤「慈濟素食研究資料庫(TCVS)」中平均年齡低於60歲的5,710位參與者,我們從2005年開始招募,一直到2014年底,資料庫代碼從ICD-9-CM改為ICD-10-CM。失智症的發生率是透過與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連結而取得。我們採用Cox比例風險迴歸來估算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的失智風險比率。結果有121例失智症(37名素食者和84名非素食者),經校正性別、年齡、吸菸、飲酒、教育水平、婚姻、規律運動和合併症等因素,相較於非素食者(風險比= 0.671,信賴區間:0.4520.996,p < 0.05),素食者失智的風險明顯較低。牛蒡紅棗枸杞湯牛蒡中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有助於抗氧化,搭配玉米、枸杞與紅棗等有天然甜味的食材經過熬煮後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甜味,還能補充膳食纖維,且牛蒡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有助於調節腦內細胞及酵素,可改善腦部萎縮的狀況,進而提升認知能力,綜合以上可減少失智的風險。材料:牛蒡26克、玉米168克、紅棗9克、枸杞4克、水700毫升調味料:鹽2克作法:1.將牛蒡洗淨,刨成絲;玉米洗淨,切段。2.全部的食材放入湯鍋中,倒入水700毫升,煮大火燉煮至沸騰,轉小火續煮20分鐘。3.加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松露野菇燉飯菇類含有許多有助於抗氧化的因子,分別為麥角硫因、硒、維生素D2和榖胱甘肽,人體在正常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人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菇類中的抗氧化因子能使自由基減少。除了抗氧化因子以外菇類的多醣體和多酚類化合物在延緩老化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此道菜加入了松露菌菇醬與新鮮的鴻喜菇,讓主食類中充滿菇類以達攝取抗氧化因子的目的。材料:生米50克、鴻喜菇38克、起司7克、熱水150毫升調味料:橄欖油5克、松露菌菇醬5克、鹽1.5克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平底鍋熱鍋,加入剝好的鴻喜菇,以中火炒至有些微焦香味。2.再加入生米50克至鍋中翻炒,炒至米粒都被充分加熱後,再翻炒6∼10分鐘。3.翻炒完畢後,分三次加入150毫升的熱水(或素高湯),每次加入高湯後使用中火炒至湯汁完全收乾(烹煮過程中會將米粒完全煮熟),依個人喜好決定米的軟硬度。4加入起司、松露菌菇醬、鹽攪拌均勻,即可起鍋食用。紅莓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裡的可可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選擇低糖且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有助於抗氧化。選用85%的黑巧克力,有效抗氧化的同時不會攝取過量糖分,且加入富含維生素E的多種堅果,吃點心的同時也沒有太大的負擔。材料:核桃5克、夏威夷果8克、腰果5克、冷凍乾燥草莓5克、85%黑巧克力25克作法:1.將黑巧克力隔水加熱至60℃,再將其降溫至27℃冷卻,再將其隔水加熱至31℃,將黑巧克力調溫完成。2.將所有的堅果類敲碎,放入烤箱中,以150℃烤5分鐘。3.最後將堅果拌入巧克力中(可用模型做變化),再以草莓乾裝飾,移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取出,即可食用。
-
2024-09-15 醫療.皮膚
為什麼女性更年期前後容易掉髮?皮膚科醫師揭跟3原因有關
女性更年期遇到的症狀,不只熱潮紅、情緒起伏大、失眠等副作用,部分女性還可能會在更年期前後出現明顯的掉髮症狀。更年期掉髮主要與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雌激素具有保護毛囊的作用,當雌激素出現變化時,毛囊會進入休止期而導致掉髮。除此之外,更年期前後的女性,也會因為睡眠品質受到影響,以及壓力等因素,增加掉髮的機率。雌激素還是雄激素導致?可從掉髮型態判斷。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更年期掉髮的女性,可以分為兩種型態,一種是雌激素下降導致的掉髮、一種是雄性禿掉髮,又稱女性型脫髮。兩種的掉髮方式不同,前者是頭髮質地先變細,隨掉髮愈來愈多,整頭髮量明顯降低;後者則是從頭部中間的髮量開始減少,再延伸到兩側的頭髮。趙昭明表示,約有10%左右的女性會有雄性禿,發生時間大約是在45歲左右,愈接近更年期,愈容易誘發雄性禿基因出現,女性雄性禿的比率低,與雄性禿的機制有關。雄性禿的原因是因為人體內的睪固酮衍生物二氫睪酮(DHT),會影響毛囊生長,縮短毛髮的生長期,女性與男性相比,DHT的濃度較低,因此即使帶有雄性禿基因,導致雄性禿的機率也遠低於男性。更年期症狀致食欲不佳,營養不良也會掉髮。除了上述兩種型態以外,有另外一種非更年期引起的掉髮,但屬於因更年期「間接」引起的落髮原因。趙昭明表示,女性最大掉髮的原因,通常都是「營養不良」,更年期間因為燥熱、焦慮等因素會影響食欲,當身體少了維護毛囊的營養素,如鐵質、維他命B12,以及形成頭髮的重要營養素鋅、維他命C、蛋白質等,就會出現掉髮問題。女性進入更年期,若恰好遇上「空巢期」的壓力,也可能在更年期與空巢期夾殺的狀態下,增加心理壓力,壓力也會導致落髮機率。另外,若有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或是有甲狀腺亢進或低下問題者,也容易出現掉髮,因疾病引起的掉髮,需先控制好疾病,才有辦法改善。毛囊營養不足遇上刺激的洗髮精,掉髮更嚴重。通常女性對於掉髮的在意程度遠勝於男性,常會自尋偏方改善,趙昭明表示,常有女性會找刺激生髮的洗髮精,但如果僅是毛囊營養不足,就使用較刺激的洗髮精,反而會讓掉髮更嚴重。他提醒,掉髮時反而建議要用「溫和」的洗髮產品,避免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鈉(SLS)等清潔力道極強的化學成分洗髮精,同時也建議應做好頭皮保濕。趙昭明表示,治療女性雄性禿的方法與男性一樣,局部塗抹具有米諾地爾成分的生髮水,如市售的落健等生髮水,可促進頭髮生長並延長毛囊的活躍期;同時也可服用非鈉雄胺成分藥物,如柔沛,抑制雄性激素,愈早介入治療效果愈好。如果是更年期荷爾蒙不穩定引起的落髮,過去可補充含雌激素藥物,但副作用太大,食藥署已禁止使用,現在通常會採取輔助的補充療法,如從食品中多攝取含有胺基酸的食物,滋養毛囊。減少造型產品使用,並且不要碰觸頭皮。如果已經有更年期掉髮的情況發生,建議減少綁、染、燙髮,尤其是使用「髮雕」等造型產品,雖然民眾大多知道使用髮雕產品不要直接接觸頭皮,但難免會碰觸到,如果毛囊已經相當脆弱,又加上外部刺激,會使掉髮問題更加惡化。趙昭明表示,一旦發現更年期有過量掉髮情況,應立即就醫,同時要配合生活作息的調整,睡飽、吃好、維持心情愉悅,能大幅改善落髮情形。近年坊間相傳含有咖啡因(Alpecin)的洗髮精,可幫助生髮。趙昭明表示,依照國際研究顯示,Alpecin這個成分在動物試驗中,有促進毛髮生長、抑制油脂分泌的結果,但台灣的法規認定洗髮精屬於化妝品,不得宣稱療效。他認為,掉髮患者仍應循正規管道接受治療,而抑制頭皮分泌油脂,則需要每天清洗頭皮,但不要過度清洗,保持乾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15 養生.聰明飲食
三多營養最前線/掉髮、指甲裂、易疲累 可能缺乏維生素B7
許多人感覺疲勞時會吃B群補充能量、緩解疲倦,不過,B群中的B7,也稱為生物素,它更攸關了人體全方位的健康,例如從頭髮、皮膚、指甲,到血糖、血脂穩定等,均少不了B7的協助。生物素B7扮演什麼角色?又該如何補充?生物素為B群之一,攸關全身健康生物素(B7)為B群的一種,且是第七個被發現,因此命名B7,又稱維生素H。營養師何慧真表示,德語中的頭髮與皮膚的第一個字母為H,亦即補充B7與頭髮、皮膚的保護有關;而生物素(Biotin)的名稱是由希臘文bios而來,象徵生命,也代表生物素對人體健康相當重要。生物素B7是重要的輔酶,也就是輔助酵素正常運作,參與人體醣類、蛋白質、脂肪與能量的合成。以醣類來說,它能穩定血糖,例如糖尿病患者體內通常生物素不足,補充生物素有助穩定血糖;生物素也能穩定血脂,進而保護神經系統;生物素也與角蛋白合成有關,且角蛋白能讓皮膚、頭髮、指甲更健康;在能量方面,它能幫助孩童發育、減少疲倦。因此,生物素充足與否,攸關全身健康。何慧真說明,人體每天的生物素充足攝取量(AI)為30微克;哺乳中的婦女則需35微克。生物素能從飲食中補充,其中以牛肉、羊肉、豬肉、蛋黃等食物中含有較充足的生物素。此外,堅果類食物,例如花生、杏仁、葵瓜子,以及酵母粉中也都能攝取到生物素。蛋黃、堅果等食物中含B7,但需攝取非常大量一般的維生素在體內無法合成,但生物素B7在腸道好菌多的情況下,能自行合成一小部分。不過,民眾常因外食等因素,腸道缺少好菌,也讓生物素B7的合成量更少,仍要從每天的飲食攝取來補充。何慧真說,從飲食中攝取充足的生物素,恐怕要吃非常大的量,例如一天要吃7.7顆蛋黃才能有30微克的生物素,相對也會吃進1710毫克、超標的膽固醇;花生則須吃214顆約等於30微克生物素,同時吃進964大卡;杏仁果要吃606顆,也攝入了4545大卡,也就是若要從一般食物中補充生物素,卻也帶來熱量過高等缺點。此外,很多人會透過酵母粉來補充B群,但要達到生物素30微克的量,需食用150公克的酵母粉,幾乎吃掉1/3罐的量。熬夜、應酬加速生物素流失,血糖、血脂肪易失控由於生物素與體內的醣類、蛋白質、脂肪、能量有關,影響是全方位,但現代人工作忙碌或經常熬夜、應酬,更會加速生物素流失。何慧真說,生物素缺乏會使血糖控制不穩定,尤其空腹血糖容易偏高,也會讓血脂肪異常。此外,因生物素也與人體的神經系統息息相關,因此,當缺乏時,也較容易產生憂鬱症、嗜睡、幻覺、四肢末梢出現麻痛感等問題。如果缺乏蛋白質則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一旦免疫功能下降,對細菌、真菌的抵抗力也會下降;與外表有關的則是皮膚、指甲、頭髮,若缺少生物素,會導致皮膚易處於發炎狀態,例如脂漏性皮膚炎、指甲易脆斷、容易掉髮等問題。孩童缺少生物素容易生長遲緩或個子較矮小;成人缺少生物素等於缺少能量,導致上班容易疲倦,身體的代謝也會變差,特別是想要減重的人,不容易達到減重效果,尤其處於減重停滯期的人,建議補充B群,有助提高新陳代謝率。不過,影響身體免疫、掉髮、疲倦或代謝等因素很多,何慧真建議,營養素應多元補充,例如生物素、維生素A及維生素C、維生素E,或鋅、鐵、銅等,盡量以複合性營養補充為主。生物素為水溶性 不會囤積體內由於從食物中攝取生物素,需食用非常大量,可能帶來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坊間B群、生物素B7等保健食品,可幫助補足飲攝取量。而且生物素為水溶性,若補充量較多時,會隨尿液或汗液排出,不會囤積於體內。雖然人體每天的生物素充足攝取量(AI)為30微克,但文獻顯示,即使一天補充超過200毫克也不具有毒性,安全性高。此外,生物素的使用較無限制,空腹或飯前飯後均可。不過,民眾要抽血檢查前,要先告知醫師服用哪些營養品,或於檢查前3-7天停用,以免干擾檢查數據。
-
2024-09-13 寵物.照顧指南
中秋烤肉毛孩可以吃嗎?獸醫提醒「3飲食禁忌」千萬別犯,嚴重恐致命
中秋佳節團圓烤肉,家裡毛小孩自然也必須參與其中,不過,專家提醒飼主注意,犬貓在中秋飲食上有3大禁忌,不可吃高鹽、高糖、高油等食物,避吃柚子,以及蔥、蒜及韭菜等辛辣蔬菜,以免引發腸胃炎、胰臟炎等,嚴重更可能致命。想與毛孩一起慶中秋 3個禁忌千萬不要犯▸禁忌1毛小孩不可吃烤肉醬或醃漬肉,烤肉醬或醬油都屬高油、高鹽,犬貓的代謝功能可能因此受損導致腸胃炎,罹患腎臟疾病風險亦增加。動物醫師楊靜宇表示,貓本身不喜歡口味較重的食物,因此,飼主較不用擔心貓咪偷吃烤肉。至於,許多狗狗什麼都吃,而烤肉味道較重、又香,對於狗狗具有相當大吸引力,吃多了,容易引起腸胃炎,再者,這會讓毛小孩容易挑嘴、挑食,不肯吃原本的狗糧、狗罐頭。▸禁忌2不可讓毛小孩食用柚子,否則容易引發腸胃症狀,嘔吐、拉肚子。楊靜宇說明,柚子含有特殊成分及味道,容易刺激毛小孩腸胃,貓對氣味相當敏感,接觸柚子皮,甚至誤食,容易造成肝臟代謝功能衰退及損害,甚至死亡,犬貓如食用葡萄,還可能引發嚴重消化問題。▸禁忌3貓狗禁食項禁忌為蔥、蒜及韭菜等,除了烤肉外平時家中炒菜也常加入調味,但裡面含有硫化物會破壞犬貓紅血球,容易引發血尿、上吐下瀉、發燒等症狀,且持續好幾天,嚴重者甚至死亡。飼主希望毛孩更健康? 動保處提醒營養均衡不能少如何讓毛小孩吃得健康?新北市動保處獸醫呂信璋表示,寵物6大飲食營養素為水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飼主準備飲食時,應加入適量纖維素,或加一些少量蘋果、香蕉、木瓜等水果到食物中,確保攝取充足的營養。至於高油脂高鹽分的人食,則可能造成寵物腸胃不適,例如,吃了過多蛋白質,就會增加肝臟及腎臟代謝負擔,飼主務必減少毛小孩攝取。動保處提醒,犬貓飲食習慣與人不同,飼主避免讓毛小孩享受人類食物,設計菜單時應力求均衡營養,並需瞭解毛小孩的禁忌飲食,如不確定哪些屬於禁忌食物,應向獸醫師諮詢,避免連假期間家中毛寶貝誤食造成憾事。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3 失智.大腦健康
老年憂鬱不及時治療恐變失智症!醫提醒適時補充這些營養素降憂鬱風險
在老年人口的精神疾病中,以憂鬱症盛行率最高,其次為失智症。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加劇,老年憂鬱備受關注。不過,大多數長輩會以身體症狀來表現心理的不舒服,子女、照顧者容易以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老年憂鬱不及時治療 恐演變成失智症老年憂鬱如果不及時介入治療,當大腦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狀態,可能損傷腦部神經、演變成失智症,甚至有較高的自殺率。楊聰財說,老年憂鬱防治要從生理、心理、環境和精神方面多管齊下,改變陷入鬱鬱寡歡的危險因子。在生理方面,楊聰財提醒,首重定期健康檢查,在健檢過程中,及早發現並控制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如果反覆發作,易加重憂鬱症狀。透過定期體檢和醫療監控,能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減少疾病對老年人心理的負面影響。均衡飲食減少認知衰退 運動能釋放「快樂激素」楊聰財強調,均衡飲食對於維持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研究指出,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有助於降低憂鬱風險,可多吃水果、蔬菜、全穀物。此外,適量攝取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能促進腦部健康,減少認知衰退的風險,並降低憂鬱的發生率。運動對於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顯著的正面影響,不論任何年紀,都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適度的步行、游泳、瑜伽等有氧運動,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強體力和免疫力,且運動能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等「快樂激素」,減輕憂鬱症狀。隨著年紀增加,總睡眠時間下降,楊聰財提到,許多老年人常會因為身體不適或焦慮等原因,出現睡眠障礙。避開助眠藥物,應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例如:保持固定的起床、就寢時間,睡前不要再使用3C產品,打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以提高睡眠質量。豐富的社會支持增強幸福感除了上述改善方式,孤獨感是老年憂鬱的重要原因之一。豐富的社會支持系統有助於降低老年人憂鬱的發生率。楊聰財建議,家人、朋友和社區組織應積極主動與老年人保持聯繫,參加社交活動,幫助老年人擴大社交圈,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