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4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熬夜
共找到
897
筆 文章
-
-
2021-11-30 癌症.肝癌
男肝腫瘤切除後 醫師交待他戒花生和隔夜飯
一名79歲男性檢查發現左肝有一顆5公分腫瘤,評估後接受3D腹腔鏡手術切肝治療,不僅傷口小、出血量少,且5天後即順利出院,目前追蹤良好,但醫師仔細詢問過他的生活飲食習慣後,要他戒掉吃花生和經常吃隔夜飯的習慣,以維護好肝的機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許樹湖表示,患者起初因暴瘦10公斤察覺異常,五月間轉至亞大附醫治療後,當時便建議應盡速手術切除腫瘤,但因疫情爆發,加上他年事已高,於是先採取保守治療,等到近日疫情緩解後,才安排手術一勞永逸。執刀的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則表示,詳細檢查患者各項數據,發現並無B型或C型肝炎病史,也沒有飲酒習慣,但卻罹患肝癌,「臨床上相當特別」,經詢問後才發現,原來患者愛吃花生,且因平時因為惜福,飯菜經常反覆加熱食用,同一道菜要分3天才吃完,研判可能與日常飲食攝取過量黃麴毒素,以及隔夜菜含有亞硝酸胺有關。醫療團隊評估患者的肝功能、腫瘤大小、位置,以及身體狀況,決定採腹腔鏡手術治療。葉俊杰說,腹腔鏡手術優點在於傷口小、出血量少,此次手術過程中,切除3分之2左肝部位,出血量不到20CC,術後第3天即可下床活動,第5天順利出院;未來定期追蹤即可,讓患者放下心中大石。葉俊杰提醒,許多民眾都有清冰箱吃隔夜菜的習慣,但長期食用剩菜和久置冰箱的食物,對肝臟有害。若要擁有健康的肝,建議生活上不可熬夜、不大量飲酒、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避免隔夜菜重複加熱、食用醃漬食品及發霉的五穀雜糧,應攝取新鮮食物,才是保肝之道。
-
2021-11-28 該看哪科.皮膚
皮膚科醫提醒 口服A酸缺貨停藥「爆痘臉恐復發」
受疫情影響,國際物流大塞車、原物料短缺,號稱痘痘界神藥的「口服A酸」也出現供貨困難。多所皮膚科醫師表示,目前口服A酸可能要到明年一月才有貨,然而有民眾因中斷A酸用藥,擔心恐怕讓快治療好的爛痘臉,再度復發。皮膚科醫師蔡逸姍表示,近期受到國際疫情影響,原物料和海運狀況不佳,不只口服A酸,還有外用藥膏供貨量也較少,但目前仍有診可提供該藥品。若是平時有服用口服A酸民眾也要注意,口服A酸有兩種吃法,分別是低劑量及高劑量使用者,後者不得已中斷用藥,病情復發可能會再度復發。她列舉,一名20歲男大生小明,屬嚴重痘痘患者,吃的是標準劑量20毫克,每天服用一次,吃了四個月後,停藥一個月,那可能這期間會開始冒小痘痘、泛油光,若口服A酸累計劑量原該吃滿一年時間,但因中斷一個月,未來可能還要再補吃。有民眾表示,若口服A酸用藥短缺一個月內,可不可以將剩下的A酸分成好幾天吃,例如從每天吃,變成每三天吃一次,保持用藥的頻率?蔡逸姍說,若真的不得已無法取得藥品,那確實調維持一定頻率服用,勝於「上半月把藥吃光、下半月無藥可用」還來的好。但蔡逸姍提醒,每個人用藥體狀況和體質不同,無論是要停藥、調整用藥頻率或劑量,務必都藥諮詢醫師才能開立用藥,也千萬不要隨便拿別人的口服A酸服用,除此之外她也表示,「若真的沒有口服A酸,其他抗痘藥物,也可以做救援投手。」她列舉,好比其他痘痘口服藥,或者外用A酸和其他痘痘藥膏,也可以跟醫師討論是否要加強,避免藥品缺貨的時候,皮膚不會一停藥,就又開始滿臉爆痘,至於原診所若拿不到該藥品,可以到另一家診所補吃,都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有民眾以為使用口服A酸後,發現效果很好就無敵了,開始大肆吃油炸物或熬夜。但若遇到缺貨狀況停藥,少了口服A酸幫忙,在生活飲食仍要忌口,睡眠也要充足,避免過度放縱又造成膚況惡化。
-
2021-11-25 養生.聰明飲食
睡前2小時吃助睡好覺!專家公開宵夜8樣助眠食物
度過緊張且忙碌的一天後,有些人會很難入睡,大家都知道晚上要遠離咖啡因和酒精,因為這些食物會影響睡眠品質,然而營養學家表示,其實睡前吃特定食物不但可以幫助入睡,更有助於保持睡眠,還能讓你在醒來時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睡前兩小時吃 幫助睡好覺根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的說法,距離睡前兩小時吃一頓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質的均衡晚餐,是最理想的做法,如果在晚餐後發現自己餓了也沒關係,以下這些食物都能夠幫助你睡個好覺:1.奇異果:營養師Samantha Cassetty表示,這種水果含有高濃度的血清素。研究發現,睡前1小時吃1顆奇異果的人,比不吃水果的人更容易入睡,睡眠時間也更長。2.起司:紐約營養師Bonnie Taub Dix指出,1、2片起司是理想的睡前小點。因為起司富含蛋白質、鈣、鎂和色氨酸,這些成分都是睡個好覺的必需品。3.茶:洋甘菊茶在幾十年來都被世界各地用來助眠,它含有抗氧化劑芹菜素,有助於鎮靜和睡眠。其他對睡眠有幫助的茶還包括纈草根茶、薰衣草茶和檸檬香蜂草茶。4.酸櫻桃及其果汁:根據Everyday Health報導指出,酸櫻桃含有褪黑激素,是一種有助於調節睡眠週期的激素。近期1項研究顯示,連續1周、每天喝2次8 盎司濃縮酸櫻桃汁的成年人,擁有更好的睡眠模式,切記要喝100%不加糖的果汁,才對身體有益。5.杏仁或核桃:只要吃一點堅果就能獲得飽足感,同時也能為一夜好眠奠定基礎。因為這些堅果含有天然的褪黑激素、蛋白質和鎂。研究發現,鎂可能有助於減緩老年人的失眠狀況。營養學家建議購買無鹽堅果,因為鹽會擾亂睡眠週期。6.優格:優格和其他乳製品一樣含有褪黑激素,可以提高睡眠效率。美國睡眠協會表示,優格還含有鈣質,鈣質有助於處理有關睡眠的色氨酸等激素。7.香蕉:香蕉含有豐富的鉀,能幫助你整夜保持睡眠。美國睡眠協會表示,香蕉還含有色氨酸和鎂,這些都是天然的鎮靜劑。8.全穀類:穀物會促進胰島素的產生,進而導致大腦中的色氨酸活動,另外,全穀類還含有鎂,可幫助入睡並在夜間保持睡眠。根據 Everyday Health的說法,一碗含有少量的糖和低脂牛奶的全麥穀物,最適合睡前食用。(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失眠、睡不著...安眠藥何時吃效果最好? 藥師解答「正確時機&常見副作用」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
2021-11-22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休息也無法消除疲勞?名醫:自律神經開始失調了
自律神經開始失調的年齡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不只是壓力與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年齡也會影響自律神經的正常運作。十幾二十歲的時候,副交感神經比較活躍,所以稍微操勞一點或是熬夜,只要睡個一晚,就能消除疲勞,但就我們診所的資料顯示,男性自三十多歲起,副交感神經便會突然失去活力,交感神經則一路占據優勢,前面也提過,在這種狀態下,血液循環會變糟,全身的機能也會衰退。大部分的男性在過了三十五歲之後,神經與肌肉會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體力與肌耐力也會明顯衰退。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男性運動選手也都在這個年紀退休。副交感神經的衰退會對身體機能造成影響一事,已得到了醫學上的證實。女性則是會在四十多歲之後,身心開始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一般認為,泡完澡頭昏、眼花、心悸、煩躁……等這些更年期特有的症狀,都是因為荷爾蒙在這個年紀失調的緣故。集中力、判斷力下滑,再怎麼休息也無法消除疲勞,都屬於上了年紀變得明顯的症狀,而這些症狀與自律神經息息相關。隨著年紀變大,自律神經一定會逐漸失調,所以最好未雨綢繆,早思對策。男性自30多歲開始,女性自40多歲開始,自律神經功能下滑目前已知的是,隨著年紀增長,交感神經不會明顯衰退,反倒是副交感神經的機能會急速下滑,而且男女出現這類症狀的年紀也不一樣,男性約莫是從30多歲之後出現,女性則是從40多歲開始。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見得相同,但大多都是從這個年紀開始出現血液循環變差、肌肉和大腦變得遲鈍等現象,也很容易變得疲勞。年輕的時候,副交感神經十分活潑男性自30多歲開始,女性自40多歲開始男女到了這個年紀之後,副交感神經會急速衰退,此時若像年輕的時候一樣熬夜,隔天就會一整天都覺得很疲勞。10多歲~20多歲年輕人之所以能如此快恢復,全因副交感神經十分活躍,就算自律神經稍微失調,副交感神經也會立刻予以恢復。※ 本文摘自《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自律神經超圖解:身體怪怪的,都是因為它?學會與最不受控的人體系統和平共處》作者:小林弘幸 譯者:許郁文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1/09/04
-
2021-11-16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女性膽結石風險遠高於男性 專家揭預防方式:早餐一定要吃
本土劇女藝人白家綺日前在錄影中因腹部劇痛,而緊急送醫,經紀公司證實為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順利,而她本人公開貼文,秀出自己病床照,手上則是開刀取出的膽結石。醫師提醒,生產3胎以上、快速減重的女性為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白家綺透過臉書表示,7年前健康檢查時,體內就有膽結石的存在,當時醫師認為可以再做觀察,不須動手術,這幾年間與膽結石「和平共處」。近日膽結石變大,造成劇烈腹痛,才不得已將膽結石取出,現在只要在飲食上注意少油、少鹽、低脂肪即可。報導指出,白家綺之前段婚姻育有2個小孩,再婚後3年內又生了2個小孩,今年生下女兒後,在產後短短2個月順利瘦身13公斤,恢復曼妙身材,讓許多女生羨慕。女性膽結石、膽囊炎風險遠高於男性 多次生產、短時間瘦身罹病機率增彰化基督教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暨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范泉山表示,受到女性荷爾蒙影響,女性膽結石、膽囊炎風險遠高於男性,至於多次生產及在短時間內瘦身的女性罹病機率更高。原因在於女性在懷孕過程中,膽囊容易產生膽砂,膽汁也比較濃,隨著膽砂的增加淤積,就可能變成膽結石,臨床顯示,生產過3胎以上的女性容易膽結石,一旦卡住膽管,即為急性膽囊炎,產生劇痛。此外,在短時間內暴瘦,也容易形成膽結石,范泉山解釋,減肥的人經常節食,但如果減少進食,就會影響膽汁分泌,膽汁濃稠,就容易形成膽砂,進而凝結成膽結石。范泉山提醒,斷食節食有助於控制體重,但一定要吃早餐,睡覺期間身體處於靜止狀態,如果又不吃早餐,10幾個小時沒有進食,同樣會影響膽汁分泌,提高膽結石風險。范泉山指出,在歸納膽結石風險因子後,白家綺正是典型罹病高風險個案,多次生產,加上快速減重,因工作緣故,須熬夜,很難養成吃早餐習慣,因此,膽結石纏身。避免膽結石 建議三餐定時如何避免膽結石?范泉山說明,可將膽囊視為水塔,一定要定期清洗水塔,才能保持水質(膽汁)乾淨清澈,建議三餐定時,養成吃早餐習慣,讓膽汁正常分泌,幫助消化,還能降低膽結石形成風險。再者,水塔裡面有一點小碎石,並無大礙,許多民眾膽囊中均有膽沙,如果用餐後半小時,直覺腹部發脹、不適,就應提高警覺。高風險族群應該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透過腹部超音波檢視腹腔器官健康狀況。(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常吃高鈣食物易結石? 營養師曝「3種食物=結石製造機」:這樣做降風險 ·胃痛、膽結石、胰臟炎痛怎麼區分? 痛的感覺就能知道!置之不理恐變成癌
-
2021-11-1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太早太晚都不行 研究曝黃金時段入睡降心臟病風險
一項重要研究顯示,在晚上10點到11點間的「黃金時段」入睡,可以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科學家發現,就寢時間與心臟病發作、中風之間存在關聯,尤其對女性來說,熬夜的風險更大。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人員表示,在午夜後才入睡可能損害心臟的原因,在於晚睡的人可能因此看不到晨光,擾亂生理時鐘。研究追蹤超過8萬8千名年齡在43到74歲之間的英國成年人,參與者配戴追蹤器一周,以監測入睡和醒來的時間,並回答有關個人生活方式的問卷,將此資料與他們近五年來心血管疾病、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的醫療紀錄比對。研究發現,那些每晚在10點到10點59分入睡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最低;晚上11點到午夜之間睡覺的人風險高出12%;午夜後才就寢的人則高25%;而在10點前就入睡的人,罹病率則高出24%。主要研究者普蘭斯博士說:「我們的研究顯示,最佳入睡時間是在身體24小時周期中的特定時間點,提前或延後都可能對健康有害。」而研究中,就寢時間與心臟病風險的關聯,在女性身上最明顯,可能是由於荷爾蒙差異和更年期所致。這項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上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鼓勵人們保持規律的就寢時間,可以用「最低成本」預防心臟病。資料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
2021-11-13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口乾舌燥難道是更年期報到? 中醫:確診乾燥症多吃甘涼蔬菜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由於當時正值夏季,以為是天氣過熱所造成,在中秋節過後,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在早晨剛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尤其在吃完燒烤與油炸類食物之後,喉嚨感到非常不舒服,懷疑是否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經由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什麼是乾燥綜合症?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乾燥綜合症進展後期 腎臟肺臟受損賴博政醫師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許多疾病的症狀在一開始都是不顯眼,千萬不要忽視小小的症狀,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應留意身體症狀,若未改善應就醫尋求治療,避免症狀加速惡化。賴博政醫師進一步指出,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痺」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醫師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乾燥綜合症患者可多吃什麼呢?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1-12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立志當醫師卻先成病人!走過焦慮、埋怨…周孟樂鼓舞癲癇患活出一片天
從高中開始,我就想以後成為一位醫師,只是從沒想過,在當醫師之前,會先成為一名病人。高二那年,隔天就是奧林匹亞化學競賽,下課鐘響,我正跟坐在前面的同學聊天,聊不到兩句,一陣窒息感襲來,就像是海水淹沒頭頂,我不能呼吸,馬上感受到雙眼上吊,眼前一片黑,四肢不聽使喚,用力顫抖。再聽到龐大的聲響,是我站不穩撞倒周邊桌椅,整個過程不到半分鐘,我還來不及求救,醒來時已經在醫院。我摸不著頭緒,不知到底發生什麼事情。高中首發病 以為壓力太大醫師告訴我,突然抽搐的原因有好幾種,可能是壓力太大引發過度換氣,也可能是癲癇等。我腦中沒有把「癲癇」這兩個字吸收進去,自認應該就是壓力太大引起。家人幫我辦出院,我隔天照舊參加比賽,可能發病耗盡所有的力量,果然成了陪榜的參賽者。回到課堂上,同學紛紛拿起當天錄下來的影片給我看,好嚇人,原來當天抽搐得這麼嚴重。從第一次倒下到第二次發作,間隔大約十多天。第二次發作後,我深深確信得到癲癇,不是過度換氣也不是壓力。只記得當時好迷惘,癲癇是我過去沒有聽過的病,上網查資料也看不懂,到底為什麼我會生這種病?腦子出了什麼變化?統統不清楚。但緊接而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升旗時在全校師生面前倒下、補習班上課途中抽搐,從第一次發作起的一年半間,每周、每月不定時發作二到三次。每次發病前都一樣,先被毫無預警的窒息感淹沒,下一秒就是被疾病的黑暗吞噬,反覆發生。我曾怨懟老天爺怎麼會這樣對我,我跟其他病患一樣都曾埋怨過。走過迷惘、焦慮、埋怨 當醫師志向卻更堅定每天擔心受怕,讓我在高中後半段生活處於極其恐懼、害怕、焦慮的情緒中,雖然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生病了,只是正值青春期,老是想著不認識的路人怎麼在背後講我,一度情緒潰堤,有陣子必須靠精神科醫師協助,使用抗焦慮藥物才順利度過那段艱難時刻。雖然在意別人的眼光,但我從未退縮,照常去補習班、上課,我喜歡動腦,學習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沒有生病前,我的目標就是醫學系,高中時期,我就想過以後會當一位醫師,生病後更加強我的決心。因為,頻繁發作的那一年半,我看了好多醫師,每位醫師對我的病況解釋都不太一樣,後來才知道,同樣是醫師,有些醫師直接告訴你,吃這款藥就對了,無暇說明副作用,初期常搞不懂,現在的症狀是癲癇還是藥物引起。尋尋覓覓終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藥量,進入大學二年都沒有再發作。對抗疾病也「對抗」父母 爭自助旅行證明可獨立生病過程中,除了對抗疾病,還得「對抗」爸媽。爸媽很保護我,不准我騎腳踏車、不准獨自外出,下課只能回家;怕我累,總叮囑我不要熬夜,任何事情都不准做,甚至因為我選填醫學系而憂心,擔心課業過重讓我過勞。我不斷證明自己可以獨立,默默在心中許下願望:「上了大學,我一定要自己去旅行」!原訂大一出發,與爸媽抗爭到大三才成行,我獨自去日本自助旅行九天八夜,那是我初次感受到在疾病之下的獨立。當時做足準備,告訴爸媽「我可以」,第一個條件是已經長達兩年多未發病,二是自助旅行所到之處都查好就醫資訊,在背包內準備好指示,一旦發作,路人可立即提供幫助。如今我自助出國旅行數十次了,雖然都在東南亞,疫情過後,希望能走訪歐美,開開眼界。我現擔任成大附醫神經部住院醫師,接觸很多癲癇患者,其中好幾位跟我一樣年輕時就發作,也看到很多家屬比患者更焦慮,擔心用藥影響腦部發展、擔心帶孩子出門會麻煩或被人講閒話,最後過度保護孩子,導致很多患者明明有很強能力,卻只能做簡單的工作。我盡可能用自身經驗告訴患者及家長,用藥與不用藥的好與壞,即使罹患癲癇也能活出一片天,就像我一樣。距離自己上次發作是三年前,那時用藥滿兩年,嘗試減藥,但一減馬上發作,於是恢復劑量,到現在都沒有再發作。蒐集百位患者故事 盼社會理解癲癇我知道生病很痛苦,也知道癲癇患者面對很多挑戰,計畫蒐集100位癲癇患者的故事,從他們第一次發作開始的歷程,我希望能寫成一本書。我想讓大家知道,癲癇分很多種,不是只有在大家印象中,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有時候突然斷片、意識清楚但腳會突然用力抽動,也可能是癲癇的症狀。最重要的是,希望社會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癲癇,患者只要好好服藥,或發作時度過那幾分鐘,其他時間都跟正常人一樣,家長不該過度保護,大家也不用投以可憐的目光,希望可以透過相互理解,讓癲癇患者生活得更自在,也希望患者如果有需要,不要認為求救是可恥的事,我跟所有的病友團體、醫師,都在身邊。周孟樂小檔案年齡:28歲出生地:台南市學歷:成功大學醫學系專長:癲癇治療、日文、翻譯興趣:自助旅行現職: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神經部住院醫師經歷:• 台灣神經學學會會員• 社團法人台灣癲癇之友協會第十屆癲癇楷模• 第十三屆亞洲及大洋洲癲癇大會金燈獎• 2021年國際癲癇局金燈獎
-
2021-11-10 該看哪科.皮膚
天氣冷讓肌膚乾燥出問題? 掌握5大因素養出雞蛋肌
隨著節氣立冬已過,氣溫也變低,肌膚會容易出現問題,是大家所熟知的氣候轉換時期,但肌膚出現乾燥問題,不僅僅是因為氣候轉變的關係,引起脫皮、起屑,只要對症下藥,對肌膚持之以恆的保養,也能有效地緩解這些現象。一、氣候變化天氣開始轉涼時,皮膚的血管收縮、毛孔緊閉、汗腺、皮脂腺的活動力減弱,因此皮脂分泌相對地減少,肌膚就會變得乾燥起來。而乾燥的皮膚,會讓表面沒有水分、表面粗燥,對於在外的抵禦能力也會相同的降低。建議可以多喝些牛奶、豆漿,多吃些蔬菜水果來補充水分,並減少紫外線的曝曬。二、紫外線的曝曬陽光中的紫外線,其實對於肌膚的傷害極大,間接影響到肌膚的細胞,本就乾燥缺水的肌膚,在紫外線的照射之下,更加速缺水,肌膚缺水的時間久了,就會加速老化並帶來細紋。建議可以外出的時候擦上防曬,並且讓生活作息正常不要熬夜,保持睡眠足夠6至8個小時。三、過度清潔天氣冷時,皮脂、汗腺會逐漸地減弱強度,若還是沿用著夏天的清潔用品,過度的清潔把保護臉部的角質層都洗掉了,水分就容易在臉上過度的蒸發。大家都待在空調裡的辦公室,脫皮跟流失水分的現象更為明顯。建議在洗臉時,可使用保濕度或抗敏感溫和的洗面乳來取代,當然後續保養的程序一樣也不能缺少,多喝開水,即可降低水分流失的可能性。四、血液循環不佳容易手腳冰冷、身體變冷之後,血液的回流速度變慢,肌膚就會進入惡性循環的狀態,皮膚也會變得跟著粗燥。建議可以使用熱敷臉部的方式促進臉部的血液循環,但要提醒各位,熱敷之前必須要把臉部卸妝、清潔乾淨,避免沒清潔乾淨的髒污再次阻塞毛孔。五、年齡增長其實水分的缺失,保水力下降,跟年齡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如年齡增長後,新陳代謝不如過往,再加上季節變換、氣候乾燥,更加重了皮膚的流失跟失衡。建議可以多食用一些維生素如蔬菜、水果,來提升免疫力,最後一提,還是要多喝開水來補充水分。
-
2021-11-0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痔瘡是什麼原因?該如何治療及預防?圖表詳解痔瘡1至4級症狀
● 久坐久站、作息不正常,易痔瘡發作● 分內痔、外痔及混合痔● 多喝水、多吃高纖蔬果、溫水坐浴古人云「十人九痔」所言不假,不論男女老少都有痔瘡困擾,端看「何時發作」。大腸直腸科醫師提醒,除了天生人體構造因素外,久坐久站、飲食作息不正常的人,都可能誘發痔瘡發作。痔瘡是指肛門附近的血管組織增生,最常發生在靜脈,因此也稱為肛門部位的靜脈曲張。痔瘡生成原因,包括久坐、久站、因便祕常用力排便、懷孕導致腹壓增加、肛門括約肌功能過分亢進,需很用力才能排便等,都可能隨著每次排便,讓這些血管組織逐步向外突出,形成痔瘡。書田診所大腸直腸科主任醫師徐弘表示,痔瘡屬於天生,以人類胚胎發育歷程來看,直腸末端連接肛門處有3條動脈,等於已存在3個內痔,分別在肛門順時鐘方向的3點、7點及11點等3處。即便每個人都有內痔,但不一定發作,台灣痔瘡盛行率不超過5%,大部分人一輩子不會有痔瘡困擾。久站肛門靜脈血管膨脹易發作痔瘡發作與靜脈構造有關。靜脈分兩種,包括有瓣膜及無瓣膜,人類過去是四條腿走路,身體軀幹與地面平行,因此手腳靜脈有靜脈瓣,包括小指頭、小腿等,靜脈瓣可防止血液逆流,讓血液可對抗地心引力,順利回流心臟。而心臟、腹腔等內臟血管沒有靜脈瓣,無法防止血液逆流,當人久站時,血液容易往下沉積,造成肛門靜脈血管膨脹、積血滯留,進而引起痔瘡發作。痔瘡分內痔與外痔,徐弘指出,直腸與肛門中間有一條齒狀線,以內叫「內痔」,以外叫「外痔」,內外皆有則是「混合痔」。內痔以嚴重程度區分為四級,第一級是內痔未掉出肛門口,無症狀;第二級是內痔排便時會掉出肛門口,在便後會自行縮回肛門口內;第三級是內痔在排便時掉出肛門口,卻無法自行縮回,須靠外力推回肛門口內;第四級是內痔脫出肛門外,無法推回,亦即脫肛。外痔平常有肉塊凸在外,些微搔癢,若外痔急性發作時,外痔內的血管破裂,造成皮下出血,會形成血栓硬塊,患者會感到劇烈疼痛、坐立不安,但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外痔僅一處,嚴重甚至「一整圈」,疼痛感也差距甚大。拒辛辣熬夜 如廁速戰速決不良的飲食生活作息,可能讓痔瘡發作。徐弘表示,經常久站的行業如超商店員、老師、理髮師等,或是民眾放長假頻繁出遊、嗜吃辛辣食物、過度飲酒、熬夜打牌等,都可能增加急性痔瘡發作機率。建議民眾應避免久坐或久站,維持健康飲食,有適當活動,上廁所應「速戰速決」,不要久蹲久坐。痔瘡治療以保守療法為主,多喝水、多吃高纖維蔬果、溫水坐浴、局部塗抹痔瘡藥膏,徐弘指出,若患者解便輕度流血,會給予肛門塞劑或藥包,由患者自行塞進肛門,但若塞的角度不正確,藥劑或塞管恐戳破直腸壁,導致肛門膿瘍,用藥需非常小心。臨床上內痔常用橡皮圈結紮,痔瘡根部綁起阻斷血液循環,讓組織壞死自然脫落。外痔或嚴重混合痔需視情況開刀,復元時間也較久,須交由臨床醫師判斷。徐弘提醒,民眾常因解便流血,才發覺痔瘡問題,政府推行四大免費癌症篩檢,呼籲民眾應定期做大腸鏡篩檢,若發現大腸長息肉、糞便潛血陽性等,應儘早近一步檢查,尤其家族曾有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應及早發現。
-
2021-11-06 養生.人生智慧
裝13支支架的深刻體悟!施振榮談「退休力」:努力縮短不健康生存天數
「我從工作退休,但沒有從社會退休。」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雖然不再擔任集團董事長,但依然忙碌,常在臉書上看到他活躍的身影,除了和妻子葉紫華到處走走,也經常受邀演講、參加論壇,熱中工作的他說,還是要找一個事情做,讓自己有價值。但施振榮也說,人生真正的工作應是「活得快樂」,必須要在身心健康、家庭、工作間取得平衡,愈早開始準備愈好,即使一時做不到,也要內建正確觀念,隨時啟動,當然,最好及早準備退休力。●中風裝13支支架 深刻體悟曾經中風、心肌梗塞,體內有13支血管支架,施振榮坦承,年輕時工作為重,家庭為輔,健康放一邊。他在50歲之後領悟健康的重要,發現壓力是可怕的殺手,開始運動並調整心情。現在每天走路運動,並時時動腦,目標是要縮短自己的「不健康生存天數」,以「天」取代「年」,提升健康。為了讓自己健康,施振榮一開始試過各種方法,他跟多數人一樣,直覺地馬上想到「運動」,於是每周開始打網球,但好幾次為了救球,加速急衝,累得喘不過氣,一開始以為是太久沒運動,後來才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氧氣供應不足。前後就醫裝了13支血管支架,他笑稱:「我也是另類的台灣紀錄。」●每天睡滿8小時 從不熬夜 同時他慢慢體悟,工作帶來的長期壓力,猶如殺手,他開始嘗試排除工作壓力,盡可能將工作外包,但「工作可以外包,責任不能外包。」他印象很深刻,聽到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中風過世的消息時,他正在開車,聽到廣播,他久久才回神,心裡好悶,此時是感受到死亡威脅逼近,超過工作帶來的壓力。施振榮說,有太多的人跟他年輕時一樣,專注事業,夜以繼日打拚,即使身心都已亮紅燈,都先擺在一邊不管。 等到狀況嚴重,甚至發展成疾病時,再來調整,格外辛苦,甚至可能已經來不及了。健康的習慣要成為「基本分數」,他說自己每天工作24小時,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睡眠,需要8小時完成,且從不熬夜。●日走至少6千步 看戲減壓 健康、家庭、工作必須維持平衡,要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把這鐵三角維持得穩穩當當。施振榮現在每天走路,一天至少6千步,風雨無阻、疫情無阻。也常和太太一起看戲,他說,坐在現場,把自己眼睛、耳朵張開,完全專注在另外一個世界裡。施振榮說,以前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70歲行動才開始變得緩慢,很多人退休後才發現自己還有很長的人生要往前走,但離開工作後頓失重心。他強調,世界已經與以往不同,不能再用過往的方式經營人生。如果退休後就失去健康、失去自我,等於要拖累家人。現代人都該知道「人沒有退休的那一天」,直到踏進棺材那一刻,都該維持著快樂的人生,維持健康、工作以及家庭的平衡。●好奇又好學 斜槓防老愛動腦 人人都知道「活到老、學到老」,但很多人將這句話供奉在心裡,難以力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不僅徹底落實,還深度學習到可以發展成「斜槓」。每天努力動腦,讓他在陽明大學的遊戲防老研究中,測出他是擁有60歲大腦年齡的76歲老人。最近「宏碁智醫」登錄興櫃戰略新板,一登場股價就大漲6成。宏碁智醫聚焦研發人工智慧輔助診斷軟體、智慧醫療平台,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智視康」,已獲國內第一張人工智慧眼科醫療器材許可證。施振榮認為,醫療和資通訊是台灣的優勢,整合兩者就能找到新價值,宏碁智醫是最好的實踐場域。大膽嘗試,集合大數據、生醫人才並結合醫療臨床、AI輔助醫療後,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事,都正在發生。施振榮說,自己也沒想過怎麼會從電腦走到醫療,但他一直以來都有個好奇的心,有興趣的事就會積極接觸,他對於自我學習的期許更高,希望每個領域都能更深入一點,他笑說「我學到都已經可以斜槓了」,發展宏碁智醫就是最好的例子。施振榮說,大腦長期運轉才不會失智、平時也讓自己有活力。他參加陽明大學的遊戲防老研究,其中一項測驗是走迷宮,在平板電腦上探索不同的道路,找到寶物。他說:「我不是亂走的,我有攻略的」,走迷宮,絕對不要重複走同一條路,才能擴展版圖與視野。研究團隊在試驗結束後告訴施振榮,很多年輕人參與迷宮測驗時,一直陷入死胡同,同一條路徑一直跑來跑去,不像他走出更大的領域,探索更多的道路。施振榮說,走迷宮也像是人生,如果有一張台灣的藏寶圖,一直在雙北尋找,足跡和眼光未到中部、南部、東部,就失去找到更多寶物的機會,腦袋要動,人生要探索,人生才有趣,既豐富又不會失智。●「疫變下的退休力應變沙龍」直播走過疫情,回到日常,如何為退休力提早部署?由聯合報社長游美月與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旅居波蘭作家葉士愷一起討論,重新布局,面對疫變新日常。時間:11月22日(一)上午8時至9時直播請看: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疫情下的退休應變力調查「退休力大調查」即將推出,疫情對您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歡迎填寫問卷告訴我們。完成問卷即可參加抽獎,總金額超過1萬元!載入中…
-
2021-11-04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耐斯總裁死於急性肌梗塞 醫師提醒:控制動脈粥狀硬化
日前耐斯集團總裁陳哲芳死於急性心肌梗塞,家人來不及叫救護車,天氣變化大,如何預防隱形殺手「心肌梗塞」受關注;嘉義長庚心臟內科系重症醫療科主治醫師曾宥翔說,心肌梗塞是動脈粥狀硬化結果(極小部份不是),預防最有效做法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藝人戎祥、海角七號茂伯林宗仁、親民黨前副秘書長立委劉文雄、國史館前館長謝炎憲、寒舍集團創辦人蔡辰洋也因心肌梗塞過世;2020年全台10大死因,心臟疾病佔第二位,心肌梗塞及心臟衰竭是死亡主因。心肌梗塞是動脈粥狀硬化嚴重併發症之一。冠狀動脈為三條供應心臟肌肉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逐漸惡化,血管管腔逐漸狹窄阻礙血流供應,引發心肌缺血症狀,即為心絞痛。當誘發因子使動脈硬化斑塊剝落,會促進血管產生血栓阻塞血管,血流大幅減少甚至停止導致心肌缺血壞死,這個情形稱為心肌梗塞。心絞痛症狀持續超過20分鐘或強度嚴重,需高度懷疑心肌梗塞,要立即急診避免致命;五成病患在第一次心肌梗塞發生前沒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約五成病人會在到醫院前心跳停止,大部分併發惡性心律不整或急性心臟衰竭引發肺水腫。預防最有效做法是控制動脈粥狀硬化。除年紀增加、性別 (男性)、種族、家族冠狀動脈疾病史、家族高膽固醇血症、慢性腎臟病等無法控制危險因子,戒菸,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非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三高),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過度肥胖減重,規律運動、停止靜態生活型態都可改善動脈硬化。有冠狀動脈疾病或有較多心血管風險,須當心誘發因子,包括寒冷、氣候變化、清晨時段、情緒激動、強烈用力、過度疲勞等。入冬多注意保暖,可穿襪子睡覺,有夜尿或睡眠不佳半夜起床要穿暖和,早上起床動作放慢,可先喝一杯溫開水稀釋半夜濃縮變稠血液,適當補充水分蔬果纖維質,不要過勞或熬夜,保持運動習慣等,都可減少心肌梗塞發生。
-
2021-11-0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醫病天地/靜脈曲張併發血栓 機率高5倍
桃園曾姓男子多年靜脈曲張未曾治療,近期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原本鼓突靜脈曲張血管開始出現紅腫硬塊,不僅範圍擴大,更造成不良於行;中壢天晟醫院靜脈曲張中心醫師林哲安發現,曾男罹患慢性靜脈曲張併發淺層血栓靜脈炎,所幸及時治療才未擴散惡化。林哲安說,據統計,靜脈曲張患者併發血栓機率是一般人的5倍以上,但與有無接種疫苗沒有顯著關聯性,疫苗導致的血栓主因自體免疫問題,和臨床上的血栓不盡相同。臨床上併發血栓有3大要素,首先是血管收縮功能退化,靜脈血液無法對抗地心引力順利回流心臟代謝,長期滯留鬱積於下肢;其次,靜脈曲張血管長期承受超過正常壓力,血管扭曲變形至受損而慢性發炎,外觀常呈現白色膨大;第3,當患者因水分攝取不足、感染、癌症等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此外,患者搭乘長途飛機或久坐不動、熬夜、頻繁泡溫泉甚至攀爬百岳高山,都會促進靜脈血栓生成。林哲安呼籲,靜脈曲張為慢性、持續惡化的血管疾病,當病程尚未進展至嚴重不可逆程度時,應及早治療,避免靜脈曲張嚴重併發症,如血栓靜脈炎、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即使尚未治療前,建議病友也要多補充水分、規律活動、穿著醫療級彈性襪預防血栓生成。
-
2021-10-3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愛運動、無肥胖問題 健保署長李伯璋:不代表心血管一定健康
心血管疾病為國人第二大死因,尤其秋冬之際溫差變化大,更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包含知名作家林清玄、半導體業大老胡定華、高雄捷運副總賀新、藝人高以翔等,都因心肌梗塞離世。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全台心肌梗塞治療狀況,作為民眾就醫參考。秋冬交替,早晚溫差極大,中老年男性必須做好防寒措施,遠離心肌梗塞厄運。健保資料顯示,心肌梗塞患者逐年上升,107至109年就醫人數分別為10萬9,313人、11萬5,572人、12萬387人,男女比例為三比一,近九成男性患者年逾50歲,年紀愈大,風險愈高,60歲至69歲心肌梗塞男性平均就診人數達2萬6千多人。 三高年輕化,年輕患者也可能是心肌梗塞候選人。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台灣心肌梗塞年齡層以50歲以上為高峰,但年輕族群就診者也不在少數,不可輕忽。尤其近年來,三高年輕化,血糖、血脂、血壓控管不佳的年輕患者,即為心肌梗塞等重症候選人。為何男性心梗比率高於女性數倍?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女性受到荷爾蒙保護,心血管疾病相較男性低。再者,男性抽菸比率較高、工作壓力大、常應酬飲酒,長期易埋下心肌梗塞病發的不定時炸彈。李伯璋分享家族罹病經驗,父親有抽菸習慣,63歲死於心肌梗塞,當時正值冬天,剛洗完澡後不久發作,即便老家就在雲林最大的天主教若瑟醫院隔壁,但因缺乏心導管室等醫療器材,無法緊急手術、急救,只能將硝化甘油含在舌下,最後回天乏術。正因此慘痛經歷,李伯璋隨身攜帶硝化甘油,口袋裡總有一小個避光瓶,他說,「看心臟病醫師都會開一罐給你,用來搶急救黃金時間,以備不時之需。」 愛運動、無肥胖問題,不代表心血管一定健康。67歲的李伯璋強調,並非經常運動、身材結實、沒有肥胖問題,就代表心血管健康。他以哥哥為例,雖然身材一般、無肥胖體態,卻裝設心臟支架。李伯璋表示,許多正值青壯年的外科醫師,平時愛騎單車,熱愛運動,外表看起來很健康,但一照心電圖,心臟血管卻已經狹窄,必須裝置血管支架。「工作忙又累,健康常被忽略,一旦身體病了,才知道事情大了。」李伯璋自知家族有心血管病史,特別注意血糖控制、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不熬夜,如有應酬僅是小酌淺嘗,不願意與人拚酒,也盡量減少飯局。 在疫情期間,無法去球場運動,現在李伯璋只要回台南,就打打高爾夫球。他提醒,很多民眾宅在家會狂吃東西,要注意定時量血壓、血糖,做健康檢查,等到感覺身體不舒服,常為時已晚。心梗與三高有共病關係,務必服藥控制,防患未然。李伯璋表示,心肌梗塞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有著共病關係,三高患者務必服藥控制,外出用餐應酬,也要記得攜帶藥物,才不會漏吃。 「在早期預防控制好慢性病,就能避免心肌梗塞病發送醫,從手術到出院花上更多費用。」一旦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須送往大型醫院急診,較能及時搶救、得到妥善照顧。到了疾病預後或事前慢性病照護階段,則可選在一般基層院所,方便就醫,追蹤效果較好。李伯璋說,健保署實施「多重慢性病整合門診照顧計畫」,以分級就醫進行全人照顧,透過整合門診、居家醫療照護、改善糖尿病、初級腎臟慢性病等醫療給付,在前端做好預防工作,「把大病化小、小病化無。」
-
2021-10-30 該看哪科.皮膚
小心口罩痘! 「6大惡化兇手」曝光:愛吃白飯、吐司、喝低脂牛奶慘了
15歲的花花是個愛漂亮的女學生,每天面對課業與升學壓力,臉上的痘痘本來就常斷斷續續的長出來,疫情後,長時間戴口罩更是讓她的痘痘肌一發不可收拾,進而覺得很自卑,於是自己就到坊間美容院不停地擠痘做臉,買了一堆美容產品使用,但臉部依然不停發炎發紅。痘痘產生 4大致病機轉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說明,青春痘(也稱為痤瘡)是最惱人也是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在12至25歲的人中,有高達 85%的人有不同程度痤瘡的困擾;大部分的人在年紀增長後會逐漸改善,但仍有部分的人深受其困擾。鄭百珊指出,痘痘的形成的四大致病機轉包含:過量的皮脂分泌、毛囊開口的異常角化、痤瘡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的聚集、發炎反應。(推薦閱讀:鼻頭黑頭粉刺要怎麼清除? 千萬別用手擠!皮膚科醫師授清粉刺正確SOP)6個痘痘惡化因素 飲食作息莫忽視然而,有非常多的因素都有可能會惡化痘痘的狀況,包含:1. 長時間的佩戴口罩:因為長時間悶熱而加重臉部皮膚皮脂的累積,也會因反覆摩擦,而造成皮膚的刺激與發炎加重。2. 賀爾蒙變化:青春期少男少女、女性經期前後、懷孕等,都容易因為賀爾蒙變化而加重痘痘狀況。3. 不適當或過度的美療及擠痘:不當且過度的擠壓、刺激,不只無法清除痘痘,更加重臉上發炎、色素沉澱及痘疤問題。4. 不適當的保養產品:保養品不是用愈多愈好,一些卸妝油、護髮產品、髮雕、臉部及身體保養品等也可能有致痘性。5. 食物引起的痘痘惡化:高升糖指數食物(會造成血糖急速上升的食物,如精緻的澱粉類食物,白飯、糯米飯、白吐司或白麵包等,還有高糖分甜食)、低脂牛奶、乳清蛋白等,都有文獻提到會加重惡化痘痘情形。6. 壓力、熬夜、失眠: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及壓力減輕也是避免痘痘惡化的重要因素。(推薦閱讀:服用A酸治療痘痘? 食藥署警告「1族群」別亂吃)改善口罩痘 適時透氣是關鍵離不開口罩的年代,如何改善口罩痘?鄭百珊建議,長時間戴口罩要找機會讓臉部皮膚透氣,但礙於工作、環境等,許多人還是必須長時間戴口罩工作,盡量可以一兩個小時就藉著休息、喝杯水的時間,拿掉口罩好好透透氣,也順便讓口罩內水氣及溫度下降。再者就是做好臉部清潔工作,但不要過度清潔臉上的髒汙、油垢、皮脂、汗水及彩妝等,除了早晚洗臉外,最好中午休息時也找時間洗把臉,減低臉部皮膚負擔,但千萬別因清潔過度,導致皮膚表面油水失衡的肌膚大反彈。而使用清爽的保養品及彩妝方面,外出前擦的保養品最好選擇清爽的質地,像是凝露、凝膠、清爽型乳液,避開高滋潤型的質地,可以避免戴口罩時,外在油脂加上悶熱皮膚累積的油脂而造成毛囊阻塞,導致長痘痘情形。(推薦閱讀:肌膚狂冒油、長痘痘、粉刺? 皮膚科醫師認證10保養Tips跟著做)早期治療 避免痘疤形成「不停地去美容院做臉、擠痘痘、清粉刺就可以治療痘痘?」 鄭百珊直言,痘痘的治療不只從清潔、保養、飲食等日常生活著手,專業皮膚科醫師對肌膚狀況的評估與治療的介入更是重要,依個人痘痘不同的嚴重程度醫師會評估建議不同程度的治療或美療。值得注意的是,若沒有盡早接受治療,嚴重的痤瘡往往會在臉上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例如:蟹足腫、紅色痘疤、凹痘疤等,即使經過漫長的治療可以改善,基本上還是比較難恢復到原本無暇的皮膚,因此還是應早期治療痘痘,以預防痘疤產生。(推薦閱讀:疤痕突起小心就是蟹足腫!怎麼治療?如何消除疤痕? 皮膚科醫師完整解說)延伸閱讀: ·治療痘痘抗生素副作用多? 這1成分最容易過敏!嚴重恐致命 ·狂冒痘要多洗臉? 專業皮膚科醫師給3建議
-
2021-10-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莫德納、AZ開始施打! 疫苗嚴重過敏反應5大症狀一次看
第12輪疫苗開打,BNT、莫德納、AZ等三大疫苗今起同時施打。衛福部疾管署與台中榮總今舉辦「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線上研討會,疫苗接種後最擔心發生「嚴重過敏性反應」,以mRNA疫苗的發生率最高,約有百萬分之2.5到11左右,發生年齡落在20歲到60歲之間,接種疫苗後30分鐘內,出現皮膚起紅疹、咳嗽哮喘、胸痛胸悶、噁心嘔吐、頭暈臉色蒼白、或其他神經學反應,應立即治療。mRNA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機率最高 女性遠高於男性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調查,去年12月14日至今年1月18日,因接種BNT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約為百萬分之4.7;莫德納疫苗約百萬分之2.5。發生年齡落在20歲到60歲之間,中位數為40歲,接種mRNA疫苗較少在青少年,而接種mRNA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有高達90%以上都是女性。接種mRNA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時間,皆在10分鐘左右。根據統計有80%是發生在15分鐘內、90%發生在30分鐘內。產生嚴重過敏反應有80%到90%都是接種第一劑mRNA疫苗時發生。美國的調查顯示,所有mRNA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的比例約在百萬分之2.5到11之間,AZ疫苗發生比例為百萬分之1.8。台灣自今年3月22日開打新冠疫苗,截至10月20日為止,四款新冠疫苗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比例為百萬分之1.53,其中AZ為百萬分之1.89、莫德納為百萬分之1.34、BNT為百萬分之0.92、高端為百萬分之0.72。馬偕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李必昌表示,疫苗接種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不管是國內或是國外發生機率都相當低,但隨著疫苗將大量接種,仍需要格外注意,嚴重過敏反應若能即使給予腎上腺素,幾乎都能完全恢復,若未能即時發現導致休克等反應,極可能威脅性命。接種新冠疫苗後 五大系統出現反應別輕忽接種疫苗後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會在五大系統出現症狀,皮膚系統會出現紅疹、尋麻疹、紅腫癢痛反應;呼吸道系統會出現咳嗽、哮鳴、喘鳴、胸痛胸悶、聲音沙啞、鼻塞等;腸胃道系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情況;心臟血管系統會產生頭暈、頭重腳輕、臉色蒼白、暈厥、休克等;神經系統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感、有窒息將死的感覺,另外非典型的症狀如子宮攣縮、尿失禁等。李必昌表示,五大系統中,只要有任一皮膚症狀加上任一種呼吸道或心臟血管症狀,就屬於嚴重過敏反應,又或是五個系統中有四個系統的反應,只要有兩項症狀出現,都必須高度懷疑是嚴重過敏反應。嚴重過敏反應 VS. 暈針 兩者最大差異是在發生時間由於近期大量接種新冠疫苗,嚴重過敏反應常會與「暈針」的症狀搞混。李必昌表示,暈針在醫學上稱之為迷走神經反應,會發生在各年齡層,不一定是因為打針引起,而打針導致的迷走神經反應,主要是「疼痛」、「害怕」引起。研究顯示,暈針多發生在青少年,而嚴重過敏反應大多發生在20歲到60歲之間並以女性居多,暈針發生時間大多在「打針前」以及打針後的5分鐘內發生,與嚴重過敏反應大多在10到15分鐘,或是30分鐘以內發生有差異。超痛! 三大針劑 暈針人數最多李必昌表示,針對青春期的孩子調查,以三大疫苗類型,最容易導致暈針,人類乳突疫苗、三合一疫苗(Tdap)、腦膜炎疫苗(MCV4)。他分析,應該是這三類疫苗,施打後的疼痛感較顯著所致。導致暈針不一定與疫苗有關,久站、姿勢突然大幅度改變、沒吃早餐、太熱脫水都可能引發暈針。暈針只要適度休息就能恢復,最擔心是暈針時,不慎跌倒傷到頭部,或是發生車禍、撞傷等意外。避免暈針的發生,建議接種疫苗時採取「坐姿」,接種場所通風,最好有空調協助換氣,注射前,民眾已經反映頭暈,可以改採「躺姿」接種疫苗。李必昌表示,避免暈針有四大撇步,接種疫苗前一天「不要熬夜、喝酒」,「記得吃早餐別空腹」、「不要單獨前往接種」、「保持心情放鬆」。醫護人員協助接種時,也能與民眾說說話,轉移注意力,幫助降低暈針的發生率。
-
2021-10-21 醫療.自體免疫
以為是更年期 48歲婦人常眼乾舌燥其實是患乾燥症
48歲的陳小姐平時注重健康,無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數月前自覺口咽乾燥,喝冰開水後仍覺得口渴無法緩解,天氣開始轉涼卻變得更為乾燥,不但在起床睜開眼時,感到眼睛內有乾澀與異物感,說話聲音也變得較低沉沙啞,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乾燥綜合症,可多吃甘涼的蔬果及少熬夜改善。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中醫科醫師賴博政表示,乾燥綜合症是複雜的自體免疫風濕疾病,好發族群為40至50歲女性,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發炎,常見為口乾舌燥、口水減少、眼睛乾澀、眼睛有異物感、眼淚減少、眨眼疼痛、視物模糊,鼻、咽、喉、氣管乾癢等,嚴重時會感到吞嚥疼痛、喉嚨緊緊地作痛,用餐時只能搭配水才能順利吞嚥,甚至要改吃流質食物如布丁等,才能在較低疼痛感之下完成進食。賴博政說明,乾燥綜合症會影響不同的系統,例如皮膚產生丘疹,或骨骼肌肉系統伴有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及小關節炎,當病程進展到後期時,常發生腎臟及肺臟的受損,大約有6至8%的患者有惡性腫瘤。中醫將乾燥症歸於於「燥痹」的範疇,認為乾燥症的病理是陰液虧損、清竅失養,因人體內局部失於滋潤造成化熱發炎,隨著病程進展,甚至會有「瘀」的現象。現在正值秋季,易感燥邪,內外夾雜更容易導致疾病加重。中醫會依照病程發展以滋陰潤燥、補肝益腎、益氣養陰的治療方式改善症狀並提高生活品質。賴博政提醒,乾燥症病人或易口乾舌燥、火氣大的病人,平時起居更應注意,需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食用油炸、燒烤、麻辣、溫補類食材,與大量薑、蒜、米酒、胡椒、花椒調味的料理,可避免症狀加劇。另外,中醫理論認為甘寒生津,因此可以多食用甘涼的蔬菜,如絲瓜、芹菜、青花菜、菠菜;水果類如柑橘、酸梅、西瓜、桑葚等。若在秋冬季,皮膚較為乾澀,可以使用凡士林或是乳液在體表輕微得塗抹,緩解皮膚的乾燥。
-
2021-10-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沒睡好、吃錯了都中招 你正在做的5動作超虐脊椎
「脊椎健康關乎全人的健康」,這麼說 一點都不為過!脊椎從上到下掌控身體的運作,每一個環節出問題都可能使其他器官、組織連帶受損;誇張的說,脊椎不健康還可能讓人美麗扣分、新陳代謝變差、頭痛、背痛、腳痛各樣病症都出現,所以好好保養脊椎才可能全身健康。脊椎結構出問題 身體容易出現病痛復健科醫師汪作良指出,當脊椎結構出了問題,身體就容易產生病痛,但這些病痛並非只靠「喬」骨頭,就能永遠擺脫,而是必須從生活著手,杜絕不良的生活型態,才能有效維持脊椎健康。汪作良表示,醫生利用手法將身體結構調正,只是幫助啟動身體的自我療癒系統,接下來,病人需要調整不良的生活型態、姿勢習慣,並配合運動,才有令人滿意的治療成效;若不運動、不改變不良習慣,即使以手法將骨骼肌肉調正了,一段時間之後,結構又會錯位,疼痛又回來了。壞習慣不改 脊椎永遠好不了那麼,生活中有那些因素會影響到脊椎的健康呢?汪作良舉出生活中有5大領域與脊椎健康息息相關:1、沒睡好:晚上睡不好,脊椎也不會好。身體有自癒修復的能力,有些痛睡一睡就好了,但若睡眠不好或是工作、應酬熬夜,就剝奪了身體的修復能力,白天生活中受損的小傷害就無法得到修復,使脊椎錯位的問題持續存在,日積月累就引發大毛病。(推薦閱讀:腰痠背痛都是睡姿不良害的! 仰睡、臥睡、趴睡哪一種好?)2、壞情緒:情緒和脊椎健康也有關連,生活的壓力、心情憂鬱都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當工作忙碌、事情多時交感神經就會啟動腎上腺素分泌,讓身體可以 多承受重壓,但這也使身體肌肉持續緊繃,連帶拉歪了骨頭(一般來說,骨頭自己是不會動的,而是被肌肉帶動),使脊椎錯位而造成疼痛。3、吃錯了:好的營養對脊椎健康也有幫助,很多食物有消炎功能,但相對的有些食物就會引發發炎反應,使發炎疼痛問題惡化,例如飽和脂肪酸如豬肉、牛肉等食物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容易趨向發炎反應;魚油、植物性油脂等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易趨向消炎功能,所以,多吃綠色蔬菜,增加抗氧化能力,有減緩疼痛發炎的作用。4、不愛動:很多人都認為生活中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以確保脊椎的健康。但是,其實沒有所謂的標準姿勢,唯一的健康原則就是一直動,任何標準姿勢維持久了照樣也會出問題,所以身體不能維持在同一個姿勢過久,必須常變換姿勢,讓不同的肌肉輪流來支撐身體。(推薦閱讀: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5、動作重複、力道過大:生活中不當的動作亦是造成脊椎傷害的原因。所謂「不當」有兩種狀況:(1)動作的力道不大,但反覆次數過多,例如和尚敲木魚的動作容易造成肩頸痠痛;(2)動作的力道很大,足以造成脊椎移位,例如搬重物。(推薦閱讀:低頭60度等於頸扛27公斤!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坐椅子 腰背要有得靠 此外,在座椅方面,一般坐墊也不建議太軟,免得骨盆會整個凹陷在椅子裡,建 議座墊厚度以不超過5公分為宜,並且座墊大小最好能把大腿都撐住,千萬不能坐得像當兵─只坐3分,身體傾斜;另外,椅子一定要有靠背,特別要能支撐到腰椎第3 節,才不致使腰椎懸空。(推薦閱讀:翹二郎腿傷腰、傷骨盆 專家曝:「這個姿勢」殺傷力更可怕)目前許多椅子設計有支撐腰椎的靠背,但要調整符合個人身材和姿勢,才能發揮支撐功效。所以最佳坐姿是身體往後靠,腰椎有靠墊支撐,才能讓脊椎處於最佳姿勢。延伸閱讀: ·現代人「1吃飯習慣」小心吃到肌肉流失! 腰痠背痛、坐下爬不起來恐已罹肌少症 ·現代人通病!腰痠背痛應冰敷還是熱敷? 復健科醫師揭「正確使用時機」
-
2021-10-17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秋乏」疲勞、昏昏欲睡? 中醫師籲:吃1類食物要節制
時序進入秋天,中醫門診多了不少身體疲勞來看診的病人,一類是往年常見的「秋乏」疲倦現象,今年還多了另一類的人,就是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的疲累感。中醫師表示,前者多活動就可改善,後者吃些補心肺氣血的中藥後也能改善,不必太過擔心。春困秋乏 這群人易感受到疲勞 古人云「春困秋乏」,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指出,秋天晚上開始變涼,體質相對虛弱或敏感的人會明顯感受到變化,所以這陣子常出現輕微的感冒,或是鼻過敏發作,甚至是睡覺時會覺得冷導致睡不好,白天覺得疲勞等狀況出現,尤其是在冷氣房文書工作的人,長期坐著,活動量少,身體循環比夏天來的稍差,所以會覺得比較容易疲勞。 改善「秋乏」 多曬太陽、多運動張煒東中醫師說,要改善「秋乏」,可以多曬太陽及多運動,不要再像夏天一樣大口吃冰、大口喝冷飲,要節制冰冷食物,注意腸胃系統的保養,補充滋潤的食物,也可以在秋天開始進補,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中藥,讓自己有強壯的身體度過冬天。 動後還是覺得累 恐是新冠肺炎疫副作用另外,最近的疲倦患者多了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者,張煒東中醫師表示,這類患者覺得打完疫苗後變得特別疲累,而且不像是秋天的累,縱使活動後還是覺得累,這並不是「秋乏」,而是今年比較特別的現象,因為施打疫苗,就像是引發一場身體的戰爭,這時候可以利用中藥來補心肺氣血,提升免疫力,通常能很快速地恢復之前的狀態。 維持充足睡眠+規律生活 避免身體疲累張煒東中醫師強調,不管是「秋乏」或施打疫苗的疲累,最重要的是要充足的睡眠,多休息、不要熬夜,讓臟腑功能得以迅速復原,最好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照中醫理論,午夜 11 點到 1 點膽經運行,這個時候最好能夠熟睡,讓肝膽充分休息,以儲備體力,如果允許,中午最好也能適當午休,如果睡眠不好的人,可以試試中藥茶飲來改善。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太濕」讓你猛打瞌睡! 除掉體內濕氣從這2地方開始 ·常嗜睡、提不起勁是身體正在老化? 你可能得了慢性疲勞 
-
2021-10-16 失智.像極了失智
熬夜趕進度除了爆肝,居然還會有「這些風險」?
哈佛神經科學家、暢銷小說《我想念我自己》作者莉莎・潔諾娃寫給每個人的記憶全書,破解我們對記憶的許多誤解與迷思,並提供保健記憶的簡單方法。原來睡眠也能改善記憶力?如果大藥廠明天推出一種可以改善記憶力,並顯著降低阿茲海默症風險的藥,你會想要嗎?你願意付多少錢?其實這種藥已經有了。它就叫做睡眠。假設每晚沉睡8小時,人類一生中就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如果你活到85歲,等於花了248,200個小時在睡覺,相當於整整睡了28年!如果你50歲,代表你已經花了16年在睡覺。整整16年沒有讀書、沒有工作、沒有思考、沒有社交、沒有玩耍、沒有愛人。同樣,其他動物睡覺時,也停止了狩獵、進食、交配或梳洗等各種活動。為什麼人類和其他動物要進化成花這麼多時間「什麼事也不做」?睡眠並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無所事事,它不是被動、空白的無意識狀態,不是偷懶的休息時間,也不是浪費時間,更不等於不清醒的狀態。身體在睡眠時其實處於很忙碌的狀態,對你的健康、生存和各種功能的運轉極為重要。睡眠不足會增加我們罹患心臟病、癌症、感染、精神疾病、阿茲海默症和記憶力衰退的風險。關於記憶,睡眠在許多方面都扮演關鍵角色。首先,我們需要睡眠才能集中注意力。沒有充足的睡眠,早上你的額葉皮質就會拖著疲憊的步伐上工,你的注意力會變得遲鈍。要形成記憶,第一步就是要留意。睡眠可以確保額葉皮質神經元保持警覺、活躍、隨時準備就緒,提供記憶編碼所需的注意力。睡眠也會對新編碼的記憶按下儲存鍵,有助於固化新的記憶,睡眠不足則會干擾記憶固化。研究睡眠對肌肉記憶的影響實驗中,參與者要用非慣用手在電腦上以4-1-3-2-4這個順序,快速準確地按下這四個數字鍵,持續30秒。練習12次之後,每個人的表現平均提高約4%。12小時後,所有參與者再次測試相同的任務。一半的人在過去12小時維持清醒,他們執行任務的速度和準確度都沒有提升。另一半的人在過去12小時有睡足8小時,這些參與者的速度提升20%,準確度也提高35%。技能記憶大幅提高,不是因為持續練習,或單純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進步是因為他們有睡覺。熟能生巧,前提是你有睡覺。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提高阿茲海默症風險!另外,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睡眠對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極為重要。多數神經科學家認為阿茲海默症是澱粉樣斑塊累積所引起的。正常情況下,澱粉樣蛋白會被大腦的清潔工神經膠細胞(glial cells)清除和代謝。在你深度睡眠期間,神經膠細胞會沖走你清醒時累積在突觸中的所有代謝碎片。深度睡眠就像大腦的強力清潔,如果深度睡眠不足,神經膠細胞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工作,你早上醒來時,昨晚累積在突觸中的澱粉樣蛋白還有殘留,就好像是澱粉樣蛋白的宿醉。成年人每晚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少於這個時間的睡眠會影響你的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心理健康和記憶力。每天晚上,睡眠都在幫助你積極對抗心臟病、癌症、感染和精神疾病。當你獲得足夠的睡眠,體內所有器官系統的活力(包括你的大腦)都會得到改善,相對地,如果你睡眠不足,健康和記憶力就會受到極大損害。我們長期睡眠不足,還往往以此為榮。但是吹噓每晚少於7小時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根據錯誤資訊而形成的自滿。睡眠專家一致同意,我們每晚都需要7到9小時的睡眠,少於這個時間的睡眠對健康和記憶都有害。
-
2021-10-1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睪固酮濃度高低為男人是否「偷吃」的關鍵! 濃度低有損性愛能力,醫師分析6大造成原因
出軌、劈腿、偷吃,許多人認為這是渣男的天性、人品低賤,不過,國外醫學期刊顯示,睪固酮(Testosterone)濃度高低為男人是否偷吃的關鍵,激素較高的男性容易在同一段時間擁有多名性伴侶。該項研究發表在《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Research),團隊採集4000名成年民眾的唾液樣本,並測量睪固酮激素,另透過問卷瞭解受測者的「性經驗史及頻率」。研究發現,睪固酮激素較高的男性較容易有性衝動,有如行動做愛機器,可以擁有不少性伴侶。女性則剛好相反,如果擁有較高睪固酮激素,對另一半就會越忠誠。臨床顯示,男性睪固酮較高時,會出現「粉刺激增」、「血壓不穩」、「體毛異常增生或脫落」、「情緒起伏較大」、「精子數量減少」、「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男性女乳症(Gynecomastia)」等7大狀況。該項研究的團隊成員包括,自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與英國國家社會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ocial Research)等,希望這項研究結果可以解決睪固酮激素在女性性行為中作用不足的狀況。高雄義大醫院大昌分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起杰表示,睪固酮激素越高,確實會激起更多性慾,而運動就是促進睪固酮分泌的關鍵之一,這就是年輕運動選手容易「性」致勃勃的原因。王起杰表示,在睪固酮激素分泌低下的10大症狀中,「性慾低落、對性愛不感興趣」就居首位,顯示,睪固酮激素與性愛息息相關,激素過多易有性衝動,如果低下,則有損於床事性愛能力。造成睪固酮激素低下的6大原因:1.年齡:超過35歲,分泌情況逐漸變差2.運動習慣:缺乏運動,經常坐著不動3.慢性疾病:罹患三高等慢性疾病,以及肥胖、新陳代謝疾病4.生活習慣:長期熬夜5.壓力:長期處於高壓狀態6.飲食:習慣吃素王起杰表示,男生睪固酮激素過高,容易把持不住,但分泌異常,也可能引發腦下垂體長出腫瘤。如果激素分泌不足,肌肉量變少、容易無精打彩,合併勃起功能障礙,建議至泌尿科接受檢查,如果偏低,建議透過凝膠塗抹或是打針等方式來補充激素。★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1-10-1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長痔瘡怎麼辦,會自己好嗎? 10大造成原因、9招預防方法一次看!
上完洗手間後,發現自己的衛生紙上有紅色血絲?那很有可能是痔瘡找上門了!痔瘡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時常會讓病人疼痛難耐、坐立不安,甚至影響日常工作與作息。 什麼是痔瘡? 長痔瘡的人,會感覺肛門口上有一塊息肉,誤以為是額外長出來的,但其實痔瘡並不是後天增長出來的,而是與生俱來的身體組織,以往我們可能認為痔瘡只是靜脈曲張或病變而衍生的小肉球,但目前醫學上支持的觀念為「肛門軟墊 (anal cushions)」學說,認為痔瘡是由黏膜下血管,結締組織及細小的平滑肌纖維,這三個結構所組成。 在肛門內部有兩個主要肌群,稱為內、外括約肌,肛門即使在內、外括約肌完全收縮的情況下,也無法完全封閉,若肛門沒有關好,液態糞便或氣體便可能溢出人體。 而痔瘡組織就扮演著「軟墊」的作用,它在內括約肌內襯協助封閉肛門。一般我們所談論的痔瘡,算是已產生症狀的病態痔瘡。 當肛門墊內部異常腫脹或壓力改變導致充血血管及肌肉纖維破裂,如靜脈回流減少,就會形成惱人的病態痔瘡。因肛門直腸位於人體的下半部,血液回流本來就不容易,這種狀況較易發生在久站、久坐族群身上。經長時間累積的壓力,就可能造成血液回流不足的情況,導致痔瘡充血。 【延伸閱讀:長期便秘易痔瘡!6種健康飲食可避免】哪些是痔瘡的高危險族群? 平時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也是造就痔瘡的原因。 ◎便祕、腹瀉,不良的排便習慣 ◎熬夜、作息不正常 ◎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 ◎愛吃辛辣食物 ◎久站、久坐、咳嗽,使腹部壓力增加 ◎從事激烈運動 ◎有吸菸習慣 ◎有潰瘍病史者 ◎酗酒及肝病病人 另外,懷孕的婦女,因腹部壓力增加,得到痔瘡的機會也會相對提高。 痔瘡會有哪些症狀? ◎可能有塊狀物從肛門脫出 ◎排便時出現鮮紅色的血 ◎肛門處有腫大異物感 ◎觸痛或持續性疼痛 ◎搔癢感、灼熱感 ◎痔瘡可分成四級 第一級: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出血,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痔瘡不脫出肛門。 第二級:除出血外,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但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痔瘡持續增大,排便脫出肛門後,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 第四級:痔瘡長時間脫出,且無法用手推回。 痔瘡有哪些種類? 痔瘡依據生長的位置,可以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內痔:內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上,因此可能從外表看不出來。一般而言排便會出血,但疼痛度較不明顯,因為生長位置的神經較少。 外痔:外痔是痔瘡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下,除了會出血,疼痛感及異物感較重,讓人坐立難安。如果外痔的血管破裂、形成血栓,則會形成血栓性的外痔(Thrombosed hemorrhoids)。 混合痔:混合痔是肛門齒狀線上、下都有痔瘡。 如何預防?◎避免久站、久坐,上班族可定時起身活動。◎避免排便時間過久:很多人上廁所會看書、玩手機,一坐可能就是20、30分鐘,肛門壓力增加,更容易引發痔瘡。如廁建議5~10分鐘即可。◎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保持肛門清潔與乾燥,便後可用清水沖洗肛門。◎避免熬夜,以及飲酒或辛辣類等刺激食物。◎充足的飲水量,正常人每日所需喝水量約為「每公斤體重×30毫升」。◎多吃高纖蔬果,如奇異果、香蕉、花椰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可使大便鬆軟,預防便秘。◎可以從事較為緩和的運動,促進血液循環。◎長時間久坐時,可在就寢前行溫水坐浴,達到放鬆、減輕肛門部位的壓力。本文摘自健康多1點 原文請點此
-
2021-10-12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產婦脹奶疼痛各種不適 中醫客製藥膳加穴位按摩能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舉辦衛教宣導會,說明一般民眾觀念差異與中醫藥、穴位按摩成功調理產後不適案例:常見產婦坐月子期間因脹奶疼痛不堪,物理治療效果有限,搭配中醫穴位按摩及理氣通絡等中藥才改善。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表示,產婦坐月子期間雖乳汁量充足,但很容易因脹奶而疼痛,物理治療效果有限,後來護理師衛教搭配穴位按摩指導,及理氣通乳絡科學中藥處方,成功改善脹痛感,也未影響乳汁量;每名產婦體質不同,產後需調理程度不一。產婦想「追奶、退奶」或乳腺阻塞發炎,可由婦產科醫師、護理師泌乳調理,也可搭配中醫穴位按摩及理氣通絡、逐痰清熱等中藥協助改善困擾。王瑜婷表示,許多產婦擔心吃藥後哺乳會對胎兒產生影響,但一般會用在產婦的中藥以「補氣揚血」為主,效果較溫和,其實不用太擔心;除非產婦身體狀況真的需要強效藥物,才考慮暫停哺餵母乳。她說,許多民眾認為中醫藥在產後調理就是「要喝生化湯排惡露」、「拿藥帖燉藥膳補身子」,但藥膳補身體僅是中醫產後調理的一小部份;奇美產後護理之家已整合護理、營養、婦產、兒科、中醫、身心科等資源,協助掌握產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中醫師會根據診察結果分析產婦體質,再決定是以飲食調養為主,或需要配合中藥加強調理。她說,現在生活條件型態變化大已與古代不同,以前的人粗茶淡飯,現代人飲食尤其蛋白質及脂肪攝取相對多很多,過去「產後氣血大虧」常見,現代產婦氣血虧程度相對常較輕;以前作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人熬夜、工作壓力大可能家常便飯,陰虛陽亢或氣滯的體質相對常見,中醫師會根據診察結果分析產婦目前的體質狀態應該是以飲食調養為主,或者需要配合中藥加強調理,而調理則會規畫階段目標。傳統產婦坐月子觀念例如坐月子不能喝水、要以茶湯類替代及不能洗頭、洗澡等已不合時宜,中醫師可從專業角度分析,提供較正確觀念與調整做法。調養飲食主要根據產後身體復原不同階段,給予不同功效組成的藥膳配方,包括:益氣補腎養血、健脾除濕、補肝腎強筋骨等,搭配現代營養學理論,並考慮適口性,設計出美味、健康的膳食,讓產婦樂於接受。
-
2021-10-11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以為夜晚屬於我」 女性報復性熬夜症多於男性
報復性熬夜症(revenge bedtime procrastination)或稱為「睡前拖延症」,定義是:即使沒有任何難以排除的外在因素,干擾個人睡眠,但是卻無法準時上床睡覺。美國心理學期刊2018年報導的研究,認為個人在白天工作時,抑制想做的事情次數越多,越有可能在晚上拖延睡眠而從事白天無法做的活動。換句話說,把一切歸結為試圖收回內心急需的「屬於我的時間」,想要奪回一定程度「個人自由」的願望;可惜這樣一來卻剝奪了睡眠。什麼人會有這個毛病?國際環境研究和公共衛生雜誌2020年發表的一篇調查,發現這種行為最常出現在千禧世代出生的人,而且女性高出男性兩倍。難道會上癮嗎?心理學分析認為,這種報復性的睡眠拖延症唯一的好處是,虛假的表象使人以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在這種誘人的吸引力之下,即使危害風險大於回報,也會讓人繼續這種行為。可惜在這種睡眠剝奪情形下所引起的負面影響,包括思考能力下降,警覺力、判斷力減弱,免疫功能失調,心理情緒失衡,體重增加,影響心血管健康和炎症等,這是無法彌補的。雖然有人認為,一個星期中所缺乏的睡眠可以在周末補回來,可是根據現代生物學雜誌2019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人類是無法通過在周末睡覺來抵消一周內睡眠不足的影響。
-
2021-10-10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你求的是什麼? 透過自我對話做「人生階段性整理」,重新看見內心最真實的自己
我在安寧病房照顧過一名阿公,有一次他告訴我:「我已經七十多歲了,當年我一個人來到台灣,如今整個家族已經有二十幾個人,子孫們雖然不是個個功成名就,可是他們都奉公守法,現在我的生命已經走到最後,即將要離開了,內心感到非常踏實……。」阿公透過這段自我對話,為人生進行一場總整理。內心豐足,無比踏實這一段自我剖白,裡面充滿著自我撫慰,阿公很真實地呈現自己:我的小孩、子孫們即使沒有豐功偉業,卻踏踏實實過好每一天,正是一個市井小民的安穩日常。我相信他也曾希望兒孫能夠揚名立萬、光宗耀祖,但在期待與現實中,給生命重新定位。他沒告訴我們的是,他花費多少心思在「調整自己」的過程,怎麼整理自己的經驗,然後重新替這段經驗下一個註腳?阿公並沒有說:「我有個成功的人生!」而是說:「人生走到這一個階段,可以心安理得,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很多人的一生並沒有高潮迭起的經歷,在每天的小事裡,做好自己的本分,過著平實的日子。這個人生,你求的是什麼?有多少人求的,其實只是一份安穩、無憾。年輕的阿公應該有過很多的理想,可是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重新整理自己的時候,回頭看來時路,他不再強調「沒有達成的理想」,而是「此時擁有了什麼」。找到生命的立足點,讓自己安在很多人都會說自己「生平無大志」,或是這輩子也沒什麼豐功偉業,可能只是做一名小職員。也許我們沒有想過,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卻能讓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安然自在。然而,就算是一個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哲學,如何在複雜的世道裡找到生存的技巧,悠遊在自己的小天地裡,而不覺得渺小,便是我們的課題。當我們找到生命的立足點,就擁有一種安適自在的狀態,於是做一名小職員也能夠發揮自己的特長,擁抱屬於個人的價值和意義。然而,「安適自在」的背後,可能需要一些勇氣,敢於面對質疑的聲音,學習在自我需求跟他人期待之間,看到立場的差別。那些加諸自身的過多期待,往往來自父母、老師、同儕等,在我們「找自己」的過程裡,難免會有一番掙扎。最後,內心深處總會有一個聲音,隱約或清楚地提醒著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這才發現,不是每個人都想當鎂光燈下的主角、競賽場上的選手,受到矚目與喝采。有時候當個配角,好像更能夠彰顯自己的特質,當我們透過這樣的自我對話與整理,就能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安於那個位子,即是「安在」。人生際遇,各自燦爛每個人年輕時可能都想過「我以後要如何如何……」,隨著年紀漸長,發現自己無法達到,只好把期望打折、再打折,然後跟自己妥協。每次妥協的結果,我們失去了什麼嗎?面對人生,什麼情況才能說「此生足矣」?我特別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小事,那些發生在身上的際遇,都給了我一個反思的機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際遇,每一個階段的改變,都是從小部分慢慢地轉換,讓我們能夠調整看待事情的視角,並且在過程中尋得一條出路。各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名人們,在接受訪談時,都不免講到那段深刻磨練自我的過程,旁人聽到時往往會說:「換作是我,怎麼受得了?」那些不為人知的辛苦,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養分,使他們的日常,閃耀出動人的光芒。前線作戰的勇士,開疆闢土,令人激賞;後勤補給的小兵,按部就班,讓人安穩。從來就沒有理所當然的事,你的歲月靜好,都需要靠努力來打底,能夠掌握住那些像煙火般一瞬間發出璀璨光芒的人,除了本身的條件,也要持續奮力不懈,才能在平凡中顯露耀眼的不凡。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阿公,在生命盡頭的自我回顧,就是一名真正的勇者,許多這類小故事,隱藏在日常生活裡面,就等我們再發現。找自己,不受限「找自己」是一種持續轉動狀態,「上個月的你」跟「這個月的你」就不一樣,古人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們隨著日子的前進、事件的磨練,每天都在悄悄改變。我們會在紛至沓來的事情中學習適應,並且調整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自己,從過去的經驗裡整理自己。「他就是和他爸爸一個樣!」、「現在就流行這樣穿!」、「同學都在玩這個啊!」、「我把妳拉進群組哦!」我們的生活不斷地受到周遭的人事物影響,從日常的穿搭、對於事件的觀點,再到價值信念的破壞與建立,身邊的人一直扮演著重要的影響力,他們可能是我們的家人、親友、同事,或者自己欣賞的偶像、名人,也可能是一起學習的同伴。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不只存在於個人的世界,還要從接觸的群體來加以對照,所以「找自己」的過程,需要對照「參考團體」。在自己所屬的群體裡面,我們會希望和大家一樣,透過觀察而有一些細微的修正,因此「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就有些不同,可是對別人而言,他們可能覺得你就是你,二十年來都沒變。「參考團體」也帶來歸屬感,讓我們認同自己成為某個人或環境的一部分,舉凡家人、朋友、同學、團隊、公司等,從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如同自問「我是誰」的時候,很多答案都是以此出發,正是因為在關係互動中找到安在的歸屬感。然而這份歸屬感的需求,是不是也曾經困擾著我們?內心開始懷疑這個團體真的適合自己嗎?我能認同他們做的事嗎?留下或離開,重新看見自己記得我在大學時參加社團,一開始十分投入其中,大家經常「廢寢忘食」,甚至有人為此翹課,熬夜趕活動計劃,早已是家常便飯。大家共同建立起革命情感,我也從中發展出對於社團的歸屬感,這種感覺令人著迷,尤其對於剛離家獨立生活的學生而言,社團成了取代家庭情感的重要團體。「社團活動難道比系上的課業重要嗎?」即便再喜愛,我也不禁對於如此熱衷的氛圍,感到一絲的疑惑。曾經問夥伴是否也有同樣的疑問,當時大家的答案似乎很一致:「社團活動重要啊!忙完這一次,再去趕功課吧!」幾次之後,我漸漸從有事請假,變成偶爾出現,最後淡出了社團活動。我們不妨想想看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在一個團體中,是什麼原因讓自己投入?又是什麼原因,最後選擇離開?在留下與離開之間,內心一定有過一番掙扎,又是如何處理過程中的拉扯?然而,不論當時的決定是什麼,都帶著我們重新看見自己。離開一個歸屬的團體,或是從一段關係中抽離,都會產生一定的衝突。那麼,我到底在乎什麼?記得當時在離開社團時,面對有些夥伴的不諒解,認為是我背棄了大家,甚至因為不認同我的決定而感到失望不已。然而,當時最令人沮喪的,不是來自負面的聲浪,而是從此不再屬於那個曾經熱愛的社團,那種失去歸屬的失落感。多年後,當大夥重新聚在一起,笑談當年的風風雨雨,大家聊著當時的我,看見我那股不為人知的倔強,不像平時談笑嘻哈的模樣。那次事件讓我發現所謂的革命情感,是在乎彼此共有的時光,因而懂得珍惜跟自己一起努力的朋友。這也是我重返那段時光,透過自我對話,階段性的整理。留下或離開,帶我看見自己;再次相聚和回顧,讓我找到了自己。※本文摘自博思智庫《跟自己作伴:找回獨處不心慌的安定力量》
-
2021-10-08 新聞.元氣新聞
40多年捐血逾5萬西西 中醫師楊哲彥籲大眾勇敢捐血
衛福部苗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哲彥挽袖捐血超過40年,至去年底捐血次數已累計達210次,捐血量達到5萬2500cc,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民眾日常,也影響民眾捐血意願,隨著全台疫情趨緩,醫院手術安排也逐步恢復,血液需求量增加,楊哲彥特別籲請大家積極勇敢的出來捐血,除了「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更可增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楊哲彥指出,在醫院「輸血」是常見的流程,受傷、手術或罹患某些血液疾病,都可能導致失血,這時就需要輸血,如外科手術前的備血、嚴重貧血(Hb血紅素低於7)及特殊疾病如新生兒嚴重黃疸(Bilirubin膽紅素15以上)等。他回憶說,1984年有位陳姓肝癌病患,住院3周後因嚴重貧血需要緊急輸血約2000cc,剛好醫院和捐血中心缺血,需要家屬捐血來換血,或用「捐血卡」領血,那時他已捐了30幾次,馬上將捐血卡交給家屬去領血,使病患能及時輸血,對方非常感動還特別送銀盾致謝。另外新生兒常規都會抽血檢驗膽紅素,中國附醫小兒科醫師林鴻志知道他常捐血,一有新生兒嚴重黃疸,就會通知他提供15到20cc的血直接現場換血,減少黃疸後遺症,非常有意義。楊哲彥說,1978年底他在中國醫藥學院圖書館內辦捐血活動,不知那來的勇氣,就踏出了捐血的第一步,捐了一個單位250cc,沒有任何不舒服,但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有位學長捐完走到學校後門就昏倒,被送回圖書館休息觀察,追問後才知道他前一晚熬夜睡眠不足,提醒民眾注意,如有熬夜、空腹過久及緊張壓力這3種情況,就應避免捐血或扎針,否則容易發生暈眩或休克。楊哲彥平日雖忙於臨床醫療服務,但仍不忘持續捐血助人,他指出每年3或4月的「捐血表揚」活動也是捐血人的捐血動力之一,多年他參加表揚活動超過20次,上台代表領獎有7次,這是所有捐血人共同的榮耀,感到非常光榮。他強調,捐血除了可以拯救生命之外,對自己本身的健康也有著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檢查身體基本健康狀況、提升幸福和滿足感等許多好處,因此定期的捐血是一個利己又利他的活動與行為,籲請大家一起加入「快樂捐血人」行列。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11點就寢最好!提早1小時睡覺 重度憂鬱風險大減
● 晚睡、作息紊亂的人,易憂鬱症上身● 睡眠不佳,會導致情緒不穩、易怒● 不熬夜、11點前就寢,有益身心健康許多民眾居家防疫期間,不僅改變工作與學習模式,也影響日常生活,有人甚至作息日夜顛倒,養成晚睡的壞習慣,陸續回歸工作崗位後,作息紊亂、壓力倍增。董氏基金會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只要稍微改變睡眠模式,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這項研究是《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期刊》在今年5月發表,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等校學者合作進行,樣本數高達85萬筆。整體而言,受訪者平均睡眠中點是凌晨3點,意味著於晚上11點就寢,並在早上6點起床。研究發現,睡眠中點每提早一小時,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就會降低23%。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通常在凌晨1點上床睡覺的人,改為在午夜12點就寢並保持相同的睡眠時間,風險就可以降低23%;若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失眠易怒 憂鬱症危險因子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憂鬱與失眠兩者互為因果關係,憂鬱症的個案通常有睡眠障礙困擾,除少部分人是嗜睡外,大多呈現失眠症狀,而「早醒」更為評估憂鬱症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當睡眠不佳時會造成身心的危害,甚至會導致情緒不穩、易怒。因此,失眠可視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然而,現代在燈照設備發明,以及3C產品使用頻率升高的情況下,睡眠時間往後移,進而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出現徹夜難眠、精神不振或憂鬱等困擾。劉嘉逸建議,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不熬夜、盡量於11點前就寢,不僅可降低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對於身心狀態也是有助益。晚睡族設鬧鐘 提醒該睡了晚睡族群如何提早就寢?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可以設鬧鐘,定時在就寢時間前半小時或15分鐘,提醒自己「該睡了」,並開始不再看手機或電視,可以聽輕鬆的音樂放鬆或拿本書、雜誌翻閱,培養睡意。如果還是睡不著,則繼續躺在床上閉著眼睛,等待預定睡覺的時間一到,就關燈或只留一盞小燈。葉雅馨表示,習慣養成通常要一段時間,所以可允許自己有三天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去適應及調整。葉雅馨說,如果家裡有就學的孩子,欲調整睡眠時間或養成規律睡眠習慣,更要注意晚餐不要吃太多甜食、睡覺時不要有電視干擾聲或亮燈、手機不要放床上或旁邊。
-
2021-10-05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常早醒當心是罹患憂鬱症徵兆 專家教4個習慣助好眠
自5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段期間,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的居家防疫措施,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模式,也影響了生活習慣和作息,許多人甚至日夜顛倒,養成晚睡習慣。在陸續回歸職場、學校的規律生活後,仍因一時半刻無法調整而感到壓力大、甚至影響情緒?每天只要提早1小時上床 憂鬱症風險就能明顯降低根據2021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改變睡眠時型,提早1小時上床睡覺,可大大降低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該研究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等校學者合作進行,樣本數高達85萬筆,而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受訪者平均睡眠中點是凌晨3點,意味著於晚上11點就寢,並在早上6點起床。結果發現,睡眠中點每提早1小時,罹患重度憂鬱症的風險就會降低23%。舉例來說,如果1個通常在凌晨1點上床睡覺的人,改為在午夜12點就寢並保持相同的睡眠時間,風險就可以降低23%;如果就寢時間再提早於晚上11點,更可減少約40%的風險。憂鬱與睡眠密不可分 「早醒」也是憂鬱症的評估指標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憂鬱與失眠兩者互為因果關係,憂鬱症個案通常有睡眠障礙,除少部分人是嗜睡外,大多呈現失眠症狀,而「早醒」更為評估憂鬱症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而當睡眠不佳時會造成身心的危害,甚至會導致情緒不穩、易怒。因此失眠可視為憂鬱症的危險因子。3C藍光產品影響褪黑激素分泌 早睡4大良方劉嘉逸表示,每個人內在生理週期與外在日夜週期本來是有對應的,大腦內會分泌1種為褪黑激素的荷爾蒙,當太陽下山,眼睛感受不到陽光時,褪黑激素會逐漸升高,在半夜2至3點時達到最高點,隨著早上天亮降低,直到晚上8點又開始分泌,讓人產生睡意。但在燈照的發明及3C產品使用頻率升高的情況下,睡眠時間會往後移,進而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出現徹夜難眠、精神不振或憂鬱等困擾。劉嘉逸建議,培養健康的睡眠習慣,不熬夜並盡量於11點前就寢,不僅降低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對於身心狀態也是有助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如果已經晚睡一段時間,想將就寢時間提早,可以有以下4個方法來改善:1.設鬧鐘,預計就寢時間的半小時或15分鐘前提醒「該睡了」,讓心裡被預告。 2.不再看手機或電視,可以聽放鬆、輕鬆的音樂或拿本書或雜誌看。 3.倒杯水放在床邊桌上,不想睡也沒關係,繼續閉著眼睛躺在床上。 4.預定睡的時間一到,就關燈或只留1盞小夜燈。習慣養成通常要一段時間,可允許自己有3天至1個星期的時間適應及調整。盡量讓白天保持明亮、夜晚則維持黑暗,可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晚上則把電子設備調暗。(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睡太多、睡太少都有損認知功能! 研究揭「正常睡眠時間」 ·台灣10個人就有1人失眠! 醫曝「睡不著惡習」:早醒又繼續躺床也NG
-
2021-10-04 該看哪科.耳鼻喉
醫病天地/耳鳴 認知療法不藥而癒
台北一位21歲年輕老闆深受耳鳴困擾,痛苦到想自殺,求助台中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醫師沒給他藥物,透過調整作息、不熬夜,讓他不藥而癒。賴仁淙表示,99%耳鳴是良性的,透過認知療法,甚至不必藥物治療。賴仁淙說,患者經營生意,工作壓力大,察覺有耳鳴問題後,先上網查詢,網路爬文愈看愈擔心,害怕自己會失去聽力、耳聾;患者提到,到台北找醫師,花很多錢仍無法解決,困擾到想自殺,不求完全根治,只希望聲音能變小。「一定會改善,相信我。」賴仁淙向患者信心喊話,安排看耳鳴特別門診,先介紹去台灣耳鳴學會的網站,了解耳鳴的正確資訊,改變對耳鳴的認知,共看診3次,加上改善生活習慣,不熬夜、有好的睡眠,不用藥物最後改善症狀。賴仁淙說,他反覆向對患者說「聲音對你是無害的」,去除對耳鳴的恐懼,以認知療法達到治療效果,後來,患者傳訊息感謝「醫生,真的很謝謝你」。賴仁淙表示,耳鳴成因很多,也是生理的保護機制,例如鼻子過敏、壓力大,屬於生理性耳鳴,提醒注意身體狀況,並不是所有耳鳴都需要用藥物治療。醫師強調,有些人受耳鳴所苦,上網找治療方法,聽說吃銀杏有效就去買,反而適得其反,因為通血路的結果,讓耳鳴聲音更敏感,建議要找醫師診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