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養生.家庭婚姻
搜尋
火災
共找到
107
筆 文章
-
-
2020-05-21 橘世代.好學橘
家中冰箱總是塞好塞滿?三大「冰箱省電」技巧,快點學起來
【冰箱塞滿滿會怎麼樣嗎?】夏天來臨飲料、水果、冰品總是把冰箱塞得滿滿滿,不但耗電,也容易讓食材壞得更快喔!八分滿的冰箱較為省電,也不至於讓冷空氣無法流通,另外擺放食材也要特別注意不要擋住冷風的出風口囉!除了「八分滿原則」之外,另外也告訴大家一些正確使用冰箱的小撇步,乾淨又省電:1.維持冰箱清潔,食物漏液立刻擦乾避免交叉污染;2.保持食物密封,但避免過度包裝;3.確認食物保存期限,經常清理過期食品;4.想好要拿什麼再開冰箱門,避免長時間翻找,導致熱風流入浪費電。【冰箱門頻繁的開關好嗎?】冰箱門頻繁地開開關關,冰箱內的冷空氣流出,環境中的熱空氣流入,讓冰箱內的溫度升高,壓縮機就要運轉才能恢復冷藏溫度! 建議可以這樣做:1.做好冰箱物品管理,東西分類擺放或在冰箱門標示各層放的物品;2.縮短開冰箱的時間或次數。【買冰箱該挑多大的呢?】買冰箱要挑多大的容量?當然是越大越好才不怕放不夠啊!小一點的比較省電啦!若冰箱容量太大,會增加電費支出;若太小,容易塞的滿滿的,反而降低冷藏效果。其實可依公式估算適合的容量:家庭成員數(人)X60~80(公升/人)+常備品100公升,再考慮開火次數、採買習慣、擺放空間等等增減!購買時還要記得看「能源效率分級標示」&「能源因素值」(Energy Factor,EF)!1.『能源效率分級標示』挑1級最省電;2.『能源因素值』(Energy Factor,EF)=等效內容積(公升)÷每月消耗電量(仟瓦小時/月),也就是每個月消耗1度電所能使用的容積大小。EF值愈高愈省電!【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5-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俄羅斯醫院呼吸器爆炸 張上淳:我國多是歐美進口
新冠肺炎至今,我國確診數仍停留在440例,而在重症患者中,日前參與奧捷旅行團而返台的重症母女,因情況轉好,昨日拔除呼吸器,女兒更在昨日出院。不過近日也傳出,俄羅斯有醫院的呼吸器爆炸,更引發火災。媒體今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詢問指揮中心對於國內的呼吸器使用情況,是否有所掌握?指揮中心表示,我國多是歐美進口。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不是很確定國內呼吸器的廠牌,各家醫院都有很多呼吸器,全台約有9000多台,來自不同廠家,但以歐美廠家為主。過去也沒有聽聞爆炸事件,國內長久以來使用都沒有特殊狀況,應無太多疑慮。
-
2020-05-12 橘世代.好學橘
夏天開冷氣前一定要做的2件事!
【冷氣使用前要做什麼?】夏天的腳步悄悄靠近中,大家紛紛換上短袖,炎夏來臨前,不如先幫冷氣機整頓一番,讓之後運轉更順暢。●可先清潔外殼及空氣濾網,避免落葉灰塵阻塞,降低日後運轉效率。●首次啟動可先送風半小時,避免壓縮機過熱導致意外。有打算換購新機的,也可看看以下資訊,考量清楚再出手唷!●添購冷氣機時,建議依房間大小選擇適當容量,若西曬或頂樓則可考慮適度提高容量。●冷氣機適當容量(冷凍噸數)怎麼算?室內坪數x0.15。假設室內坪數30坪,所需冷氣噸數:30(坪)x0.15=4.5噸。●選購高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SPF)值,越高越省電,或有節能標章的冷氣機。p.s.106年1月起已開始啟用CSPF取代EER囉!●建議將冷氣機安裝在通風較好,並且不受日光直射的地方,陽光會使機體溫度昇高、熱交換器散熱效率降低,將增加電力消耗。【為什麼有人說變頻冷氣可以省電呢?】變「頻」是「運轉頻率」;非變頻式(定頻)冷氣壓縮機的控制,只有運轉或停止(維持送風)。變頻冷氣可控制壓縮機的運轉頻率,例如剛啟動(溫差大)時,以較高功率運轉,快速達到設定的冷度;當室內溫度降下來達到設定溫度時,則改以較低的頻率運轉維持室溫,以低頻運作及少了啟動、關閉壓縮機次數的方式來達到省電!p.s.以冷房空間CSPF指標選擇合適的冷氣噸數及功能。p.s.冷氣設定26~28度搭配風扇讓空氣循環更好更省電。CSPF指標>>> https://goo.gl/XbDUwg 【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我們成立「橘世代粉絲團」囉!不定時好康抽獎,快加入吧!現在立即按讚
-
2020-05-11 橘世代.好學橘
居家安全/讓家中寶貝遠離插座上的黑洞危機!
【戳不到 卡安心】家裡有小孩的都知道,兒童成長到一個年齡會開始對環境充滿好奇心,喜歡伸手抓取物品。若家中有兒童,居家用電安全其中一環,就要特別注意電源插座、電器使用對兒童造成的潛在危險喔! 牆面插座位置較低,或者延長線放置於兒童伸手可觸及處,插座孔如不使用,建議使用「插座安全墊片」,或稱「插座安全蓋」、「插座保護罩」,避免小朋友一時好奇,將手指、金屬製品、導電物品塞進插座孔內,發生觸電。家中電器插頭長期不用時,應該將插頭拔掉,延長線記得收好,避免兒童玩耍時被電線絆倒,或者拉扯電線,將電器產品扯下,不僅會對電器造成損害,兒童也容易發生意外喔。【危險的小黑洞?!】小朋友充滿好奇心,對插座上的小黑洞好奇,有可能將手指或金屬、導電物品插入插座插孔中,造成觸電。所以不用的插孔,最好利用插座安全蓋(安全墊片)封閉,以防意外發生喔!【手濕濕為什麼容易觸電?】手濕濕為什麼容易觸電?電流=電壓/電阻,所以通過人體的電流大小,取決於承受電壓除以人體形成迴路的總電阻而定。其中人體內的電阻在皮膚乾燥時,電阻為10萬歐姆(Ω)左右,在電壓110V、60Hz情況下,電流僅1.1mA,只稍有刺痛感覺。但皮膚潮濕時,電阻會變小,而流經人體的電流也就越大,這也就是為什麼洗完澡或手潮濕時,特別容易觸電的原因。【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3大「老化症頭」關心家中電器是不是該退休!。家中危機/「鐵窗文化」竟成為火災逃生一大阻礙!。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豐收的秋橘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5-08 橘世代.好學橘
電器老舊還安全嗎?冰箱、冷氣、洗衣機出現這些狀況要留意,立即check!
【電器老舊還安全嗎?】長輩常說勤儉惜物是美德,但你知道嗎?家裡的電器用品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喔!太老舊的電器內部零件會老化、鬆脫,電流通過時容易短路引發火災,反而成為安全上隱憂。而且使用多年的電器,可能需要常常維修,且年平均耗電量比有能源效率標示等級的家電產品高好幾倍,荷包反而沒省到…大家若發現家中電器有以下狀況,可能就是老化現象:冰箱老化症頭:製冷效果差、底座漏水、發出噪音、冷度不足等;冷氣老化症頭:噪音大、冷房效果差或結冰、滴水等;洗衣機老化症頭:不正常的噪音、排水管無法排水、洗衣機無法脫水等。【使用微波爐,時間設定越久越好嗎?】NO!NO!NO!像是肉包用700W火力,加熱5分鐘就會起火燃燒!因為加熱過久,食物會失水碳化並產生可燃性氣體,當可燃性氣體充斥於微波爐內時,食物的碳化部分因帶電引發火花,點燃可燃性氣體燃燒!所以使用微波爐時,記得要:1.如需加熱含有番薯和肉類等有可能迅速燃燒食材,要依使用手冊建議時間加熱;2.加熱時勿離開;3.連同包裝加熱時,要確認包裝是否註明『可微波』;4.勿使用金屬容器。當微波爐冒煙時,要關閉電源!勿打開微波爐的門!並觀察火勢,準備滅火器等滅火設備並報警,若無法撲滅則廚房記得要「關門」並離開等待救援!(廚房內建議可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吹風機吹到一半就不動了?】吹風機的選購要選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有安全斷電設計的商品。但這樣就能保證安全了嗎?不是喔! 吹風機即使有過熱自動斷電的安全設計,但還是要配合使用習慣才能確保用電安全。日前高雄發生一起火災,原因是吹風機過熱自動斷電後,把吹風機放在床上意外引起火災…吹風機自動斷電時要注意:1.確認關閉開關,拔下電源插頭,放置不易引燃的地方冷卻降溫;2.在重新使用前,檢查進風口,確定沒有被毛髮或棉絮等堵住。 另外很重要再次提醒: 1.使用吹風機時,人一定要旁邊;2.使用完或半途離開一定要拔下電源插頭,放在不易引燃的地方冷卻降溫,等涼了再收起來;3.避免與其他高耗電家電(如:烤箱、微波爐、電磁爐等)插在同一延長線或插座上同時使用;4.另外,不要在浴室或濕度大的地方使用,避免發生觸電危險。【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家中危機/你家的插座安全嗎?一個動作更能降低火災風險!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豐收的秋橘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5-07 橘世代.好學橘
家中危機/你家的插座安全嗎?一個動作更能降低火災風險!
【插頭積灰塵會引發火災?】電器未使用但插頭仍插著,也可能起火?原來有一種現象叫「積汙導電」,插頭的兩隻腳(兩極)間,正常下雖有絕緣樹脂阻隔不會通電,但若插頭上堆積灰塵、毛髮,並因潮濕附著水分時,就有可能造成兩極間產生迴路而通電,而且這種現象不會使保險絲跳開,就會引起火災!定期用乾布擦拭清潔插頭是很重要的,插插頭時要注意插頭上面是否乾淨,另外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器長期不用或出遠門時,要記得拔除插頭的原因。【為什麼插頭插入插座有小火花!?】為什麼插頭插入插座有小火花?如插頭、插座沒有生鏽、老舊破損情形,可能是因為前次使用電器沒有關閉電源就直接拔除插頭,或插電前已將電源先按開,插頭插入插座時接觸瞬間電流較高,產生火花。另插頭的兩隻腳(兩極)如堆積灰塵、毛髮,碰到水氣形成迴路也會通電有火花產生!所以插頭(座)要定期檢查保持清潔,養成關閉電源再拔插頭或插妥插頭再開電源的習慣,電器周圍也不要放置易燃物品,可延長電器使用壽命,也可避免因火花引起災害!若仍有火花產生,或插頭(座)溫度較高、火花較大,要暫停使用,將電器送檢或請合格水電行(電器承裝業者)確實檢查維修喔!【延長線又接延長線好嗎?】有人問:一個插座不夠用,加個延長線有方便~那再+1呢?這樣是不是就有好多插孔可以用?答:很不可以喔!!每個插座都有容許的總電流量,我們使用電器耗費的電流不可以超過這個負荷量;延長線插在插座上,雖然可以用的插孔變多了,但總電流量還是一樣,用電能力並沒有增加!延長線+1再+1,更可能超過電力負荷,引發電線短路危險!所以如果用電需求跟原先的配電規劃不同時,找有合格證照的水電師傅依用電狀況重新配置總用電容量&迴路&插座,才是安全的做法!插座(延長線)的負荷量怎麼算>>> https://goo.gl/UdmA8T【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7 新聞.健康知識+
身陷火場要逃或是等救援?打火哥告訴你必備求生觀念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台北市林森北路錢櫃KVT發生重大火災意外之後,喚醒民眾對於火場求生的重視,究竟在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該如何自救?《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詳列火災現場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狀況題,作者高雄市政府消防局股長蔡宗翰教導大家如何臨危不亂,如遇火災千萬不要照本能往外衝,若打開門發現已經煙霧密布,最好立刻把門關起,讓自己在空氣相對乾淨的包箱內,撥打「119」告知消防人員自己位置,冷靜等待消防人員前來救援。蔡宗翰表示,大部分人一生中很少會遇到火災的現場,因此對於火場印象可能會停留在電影裡的情景,火光通明可以馬上能跑出去,但現實火災現場幾乎都是伸手不見五指濃煙,伴隨著上百度高溫與大量致命物質,只要吸上一口,就會讓人窒息昏厥導致死亡。蔡宗翰強調,假如自己在密閉空間內,打開門看到濃煙,絕對不可以出去,立刻把門關起來,讓門阻隔煙霧不要蔓延到包廂或房間內,立刻用手機撥打「119」告知消防專線自己在火場中,位置在哪裡,現場消防員會判斷可以把人安全救出時,帶著面罩或相關救命器具,前往等待處把人救出。《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書中就提到,人會很直覺從哪裡來,會本能往原來的路出去,但當災難來臨時,這種直覺式的逃生方式,很可能會令自己陷入絕境。因為有時在災難的當下,入口不一定是最好的逃生途徑,許多建築物可能不只一個出入口,如果在條件允許狀態下,能夠找到最佳逃生路徑,才能救自己一命。蔡宗翰說,自己也跟朋友去KTV唱過歌,但每次都會先花幾分鐘,看一下包廂門內的逃生圖示,上面會有包廂位置,與最近的逃生通道,在沿著指示自己走一遍,找到逃生門就試著推推看,確認業者是否違法鎖門,或通道內堆滿雜物,假使確認都沒問題,會比較放心。林森北路錢櫃大火燒出一個非常大公安瑕疵,現場火警通報系統疑似被關閉,也讓絕大多數消費者不知道已經身處火場,打開門才發現走廊都是濃煙,已經不適合向外逃生。蔡宗翰特別提到,如果現場消防設備照規定正常作用,某的地方有異常煙霧,全部警報都會響起,可以讓人有充足時間逃生。如果時空倒回,錢櫃KTV消防系統保持開啟,蔡宗翰指出,當煙霧偵測器發現異常,系統連結所有警報器響起,同時灑水氣也會動作,有機會不讓火舌與煙霧竄出外,民眾也可以在有安全空氣條件下,趕快逃離現場,但逃離時必須切記,如果推開安全門發現逃生樓梯已經都是黑煙,同樣把門關起等待救援。蔡宗翰舉例說明,像露營烤肉一樣,烤肉架下方雖然會感覺到熱,但不一定會起火,而烤肉架上方,所有濃煙、烈焰、高溫都會往上方竄。火災現場也是一樣,雖然火不容易在鋼筋混泥土建築跨層延燒,但煙霧和高溫會不斷向上攀升,而且速度非常快,人一旦遇到生存機會大減。蔡宗翰提醒,因為濃煙與熱量有往上竄升特性,當聽到火災警報響起應儘快找到安全門,如果確認逃生樓梯沒有煙霧,可立刻向下逃生;假使逃生梯已經充滿濃煙,很有可能是下層失火,或有人逃生時慌亂下沒有關起安全門,讓濃煙向上不斷擴張,如果此時往上逃生,想要到樓頂天台,可能人還沒到就先嗆倒在地。在大樓內逃生一定要往下逃,千萬不要往上跑,即使火災發生在比自己低的樓層,現在大樓多是鋼筋混泥土建築,火不容易穿過水泥到上層,但黑煙只要有通風口就會四處竄,移動速度也非常快,只要面對到煙霧幾乎躲不過,瞬間高溫與致命物至衝入呼吸道,人很可能在現場窒息死亡。蔡宗翰再次強調,火場最危險其實是濃煙,當火苗燃燒濃煙先往上竄,當天花板無法容納,煙霧會沿著牆壁開始向下移動,最後才在地板上蔓延。所當在火場中看到濃煙已經接近地面,則代表空間中煙霧濃度非常高,不應該用溼毛巾摀住口鼻冒險向外移動,溼毛巾不是防毒面具,沒有辦法阻擋有害物質。蔡宗翰解釋,以往教導民眾遇到火場要用溼毛巾,那是因為當時建築材料與家具較單純,用溼毛巾可以擋住一些較大微粒,加上逃生路線較短,所以溼毛巾可以是一個逃生工具。然而現代建築與室內裝潢材料複雜,大量有毒物質不可能被溼毛巾過濾,反而讓這些有害物質直接抵達呼吸道,進而導致瞬間昏厥。回到關鍵問題,如果不幸身陷火場,到底該逃離現場?還是等待救援?蔡宗翰建議,多數火場最大威脅是濃煙,如果能看到小火在燒,基本上還有時間逃生,但一定要記得把門關起來,阻止濃煙擴散阻礙其他人逃生,假使發現已經都是濃煙伸手不見五指,就必須冷靜處在安全空間,通知消防隊等待救援。(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火災時該往上逃or往下跑? 消防員說這樣做才安全 焚香、燒金紙會釋放致癌物? 環保署解析真相 
-
2020-05-06 橘世代.好學橘
家中危機/「鐵窗文化」竟成為火災逃生一大阻礙!
近期台灣發生多起火災意外,包括林森錢櫃大火,以及高雄名醫透天厝惡火等多起火災事故,因此讓不少人紛紛開始注重家中的消防設備及逃生動線。對此,就有一名網友在PTT中PO文提到,自己前幾天看到幾場火災,認為造成火災的原因不外乎就是電線走火後,因為沒裝警報器所以不知道,想逃走但發現都是鐵窗逃不出去,於是他就好奇的詢問廣大網友「如何勸家裡長輩把鐵窗拆掉?」原PO在文中表示,他認為最近火災頻傳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電線走火後沒裝火災警報器,所以沒有及時發現,然而發現後到門邊想逃走,卻因為都是鐵窗根本逃不出去,這就讓原PO忍不住說道「勸家裡長輩裝火災警報器,可能還比較容易,但如果要長輩把鐵窗拆掉,該用什麼方法勸呢?」PO文一出後,立刻引來大批網友熱議,部分網友提到,有些長輩為什麼不拆掉鐵窗,是因為要防盜的緣故,「沒裝鐵窗的大概沒遭遇過小偷吧!等被偷過就會知道要裝了」、「很多性侵案件是爬沒鐵窗進屋內得逞的,所以多數長輩還是會裝」、「過去的老房子真的很多都裝鐵窗,防小偷」。也有網友給出長輩能接受的解決方法,「裝活動式鐵窗+住宅警報器」、「可以裝磁吸鐵窗,斷電就會打開那種」、「其實可以不用拆,改用有小門的就好」、「鐵窗開個逃生口就可以,然後盡量保持暢通」。【居家安全大小事」↘↘↘】。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最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5-06 橘世代.好學橘
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
【保養電風扇擦擦灰塵還不夠】「延長線插滿插座」、「出遠門插座從沒拔起」、「不曾電線檢修」等等不經意的使用習慣,都是造成電器火災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電風扇、吹風機、廚房電器更是引發火災排名之首。大家知道嗎?家中的電風扇不是只需要將上面灰塵洗乾淨而已,也是需要保養!要保養什麼呢?就是幫電風扇上潤滑油!電風扇是由馬達帶動扇葉產生風,馬達運轉久了也會軸承潤滑不足,所以當電風扇發生轉動不順,就表示軸承缺油…,若勉強運轉,可能造成卡死不轉,讓馬達過熱而起火!所以當電風扇葉片轉得很慢,或按下開關後葉片不轉動,用手輕推葉片也無法轉動且有異音,就很有可能是軸承缺油潤滑不足,需要快幫它加潤滑油喔!【避免清洗廚房觸電】廚房是家中烹煮食物的地方,易同時使用微波爐、烤箱、電鍋等大功率電器設備以致用電負載過量。而且蒸煮,電線長期處於水霧的浸漬,受潮會使絕緣性能降低,甚至損壞發生短路,所以應該要留意: 1.勿用潮濕的手碰觸電氣設備。 2.清洗廚房前,濾水器等固定電器用品,應先將其插頭拔除,電鍋、烤箱、微波爐等可移動電器用品,應插頭拔除後移至他處。3.勿將多樣大功率電氣用品插在同一個插座上,以免造成用電負載過量。 4.經常檢查廚房插座、線路的習慣,若有疑似漏電情況,應請合格電器承裝業進行檢查。【吹風機使用不當易釀災】前陣子發生使用吹風機暖被,離開房間卻忘了關吹風機而引起火災的憾事!有些吹風機雖有安全設計,遇電流不穩或機器過熱就會自動斷電,但若故障或是放在棉被內吹,容易造成火災,要特別小心!若使用異常或臨時離開,請務必先關機或拔掉插頭!吹風機同時也是高耗電的電器,應避免與其他高耗電家電(如:烤箱、微波爐、電磁爐等)插在同一延長線或插座上同時使用,安全要注意!1.選擇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的商品,未合格商品也許品質不好或沒有安全斷電設計,都有可能發生意外; 2.使用時人不能離開,更不能隨意擱置;3.不長時間使用,以免溫度過高;4.不在浴室使用,以免潮濕觸電;5.使用完畢拔除插頭才能真正防止火災發生。【不可不知的「家電安全知識」↘↘↘】。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5 橘世代.好學橘
家中危機/萬年電器小心惹火上門 「6不」原則預防火災發生!
國內接連發生疑似電器使用不慎引起火災,造成重大傷亡,苗栗縣政府消防局統計,去年至今年4月共發生1483件火災,電器因素高居第二位, 分析一些民眾常有「萬年電器」的盲點及錯誤用電,因此造成風險,提醒預防電器火災。苗栗縣政府消防局統計去年至今年4月發生1483件火災,起火原因前三名依序是敬神祭祖掃墓245件,電器因素67件,爐火烹調61件,近來國內發生數件重大傷亡火災,都疑與電器有關,消防局提醒民眾特別不要有電線裝設後就不管,要注意電線檢修,居家電器一定要注意的「6不」原則用電不超載:高耗電量的電器不使用同一插座或同一條延長線電線不折損:不要綑綁電線或延長線,並避免電線或延長線被重物壓迫磨損插頭不用不插:家中電器使用時插頭要插牢勿鬆動,並請養成電器使用完畢後隨手拔掉插頭的好習慣電器旁不放置易燃物品:尤其是酒精、油品、或者紙張等容易受熱燃燒的東西,統統都要遠離火源熱源喔。插頭不潮濕汙損:經常檢查使用中的電線、延長線,發現老舊汙損立刻換掉避免積污導電,且不在潮濕環境使用沒有安全標章的產品不買不用:選擇標檢局檢驗合格且貼有「商品檢驗標識」的電器,並詳讀使用說明書,妥善保養維護。另外,家中寢室、廚房、樓梯間、走廊,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可以提早偵知火災發生,尤其在深夜、清晨我們警覺性較低的時候,爭取火場逃生的生機。。推薦閱讀:電風扇擦掉灰塵還不夠!3種最容易引起火災的居家電器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04 新聞.健康知識+
火警住警器助保命 CP值爆表
高雄名醫賴文德大女兒一家五口昨遇祝融釀五死悲劇;據了解,賴家未裝住宅用火警警報器,又有防墜窗阻隔,可能都是喪失逃生機會的原因。消防局說,火警往往又快又急,一時半刻分秒必爭,提前預知的住警器扮演很重要角色,只是很多老舊公寓或透天厝民眾仍沒裝住警器意識。消防員說,人熟睡時觸覺與嗅覺幾乎呈現「待機狀態」,僅剩聽覺維持與平時無異的靈敏度,住宅警報器是利用這項特殊條件設計,偵測火苗發出噪音可叫醒「主人」把握逃生機會。高雄市集合大樓早規範強制裝設偵煙器和火災警報器,透天厝和公寓應自主裝設住警器,希望火災時能爭取多幾分鐘逃生。去年市府編列一百四十萬元補助身心障礙、低收入戶、獨居長者、狹小巷弄住宅,及卅年以上老舊建築物等,目前全市裝置率八成,但主動申請者不多,常有民眾以「不需要」為由拒絕。消防員說,住警器裝在樓梯間效益最大,除了政府補助,民眾最好多增設,保障屋內各個角落。美國統計居家火災案件中,有無安裝住警器死亡率相差近一倍。消防員說,一顆住警器數百元,內部鋰電池電力達三到五年,可有效避免火警,「CP值爆表」。這幾年高雄已要求建商申請建照時要附上住警器購買證明,房東出租房間時,屋內也要安裝住警器,違者罰六千到三萬元,但民宅裝設率始終無法百分百。住警器分「偵煙式」、「定溫式」兩種,普遍來說平時裝設偵煙式居多,但遇上廚房、神明廳等時常有煙霧飄出的廳房,定溫式效果比較大。
-
2020-05-01 新聞.健康知識+
火災時該往上逃or往下跑? 消防員說這樣做才安全
林森北路錢櫃KTV大火,由於現場火災警報沒有作用,走廊已經濃煙瀰漫,包廂內消費者還在歡唱,打開門才發現已經難以逃出。消防隊員張勝舟在臉書提醒,如果開門發現已經有濃煙,最好躲回原本房間並封住門縫等待救援。急診科醫師也說,火場緊急後送傷患,很多因濃煙燒傷呼吸道,或一氧化碳中毒。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安和分隊隊員張聖舟也在臉書指出,如果不幸身處火場,只能往下跑或躲在原樓層房間,絕對不能往上跑,因為濃煙會往上竄,煙上升速度比人跑步快很多。也不要躲在廁所,大部分廁所都是塑膠門,很容易因高溫融化,而且門下面有通風口,很容易讓濃煙擴散進去。張聖舟也說,用溼毛巾遮住口鼻也是迷思,火燒的速度非常快,花30秒或1分鐘找水時,從可能原本可以逃出去,變成火勢變大逃不出去。而且溼毛巾不是防毒面具,濃煙會混雜在空氣中,並吸入口鼻,而如果濃煙會被溼毛巾阻絕,同樣道理空氣也可能會被阻絕。因此在火場時能往下逃就往下逃,否則應該妥善阻隔煙霧等待救援。新光醫院急診主任醫師張志華強調,火場傷害除了燒傷外,呼吸道狀況也很多。因濃煙溫度非常高,呼吸道灼傷會馬上水腫,特別在聲帶附近腫起來,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難。並且火場很多東西都在燒,濃煙中恐怕有各式各樣的傷害物質,最直接有影響就是一氧化碳,如果一氧化碳中毒很容易就昏倒在現場沒辦法逃出。張志華也同樣建議,如果在密閉空間,房間沒有被濃煙波及,但走廊已經都是濃煙,不要貿然往外衝,沒有適當保護,大量吸到濃煙反而不利逃生。如果可以確保房間內不受到入侵,仍然有機會維持等待救援,但假使不清楚現場狀態與逃生路線,貿然往外快跑,反而不利於火場存活。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OPPS! 燒燙傷後如何除疤? 燙傷快冰敷? 錯了!護理師教你正確處置SOP
-
2020-04-27 新聞.健康知識+
錢櫃大火/「不要把生命賭在運氣上」 專家籲火場逃難切記5不
台北市錢櫃KTV大火造成多人死傷,又讓人省思大火現場正確逃難的重要性,消防署前組長林金宏在臉書「林金宏的消防天地」貼文指出,在外面有濃煙的情形下,「關門避難、關閉空調、通知119」,應該是活命最重要的三個步驟。此外,有逃出火場的民眾在受訪時表示,「我們往上走…」、「我們就躲進廁所…」等,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安和分隊隊員張聖舟也在臉書指出這些都是錯誤做法,「在錯誤的逃生觀念下順利逃生,只能說非常幸運。正確的逃生觀念能夠大大提高逃生機會。不要把生命賭在運氣上。」根據消防員張聖舟及內政部消防署網站「逃生避難原則」,綜合整理以下5項火場逃生不該做的事:火場逃生「5不」:一、不要往上跑張聖舟指出,正確火場逃生只能往下跑或是躲回原樓層的房間,沒有往上逃生的選項,唯一例外是你在地下樓層。因為濃煙都是向上蓄積,時間越久上層的煙只會越來越濃,溫度只會愈來愈高。另外在濃煙密佈的逃生梯間中,煙上升的速度絕對快過你跑上樓的速度。所以在往樓梯間逃生時,若沒有濃煙就往下跑,若已經濃煙密佈了就把樓梯間的門關上並且躲回原本樓層的房間。找一間有對外窗戶的房間,關上門後找布或衣服把底下的門縫塞住,能夠抵擋濃煙多久,就代表你能延長待救到消防員來多久。並且對窗外求救,可以讓外面的人知道有人在裡面待救及你的位置。二、不要躲廁所張聖舟指出,絕對不要躲廁所,因為大部分的廁所都是塑膠門,在濃煙高溫下塑膠門都會融化,門下面還有通風口,這些都是讓濃煙竄進來的漏洞。三、不要濕毛巾掩口鼻張聖舟說,濕毛巾掩口鼻也是一種迷思,火的蔓延速度非常快,當你花30秒或一分鐘找水時,有可能原本可以逃得出去的火勢變得逃不出去了。而且濕毛巾不是防毒面具,掩住口鼻呼吸,濃煙就參雜在空氣中被吸入。若是覺得濕毛巾可以隔絕濃煙,那應該也會隔絕空氣。四、不可搭乘電梯逃生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網站指導的「逃生避難原則」指出,火場很可能會發生斷電情形,使用電梯逃生容易因為斷電而受困在電梯內。五、不可用塑膠袋套頭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網站指導的「逃生避難原則」指出,用塑膠袋套頭不但無法裝到新鮮空氣,反而會因呼吸而在塑膠袋上產生霧氣,影響逃生視線及速度!若遇火場高溫,塑膠袋也會熔化而黏在皮膚上!
-
2020-04-27 新聞.健康知識+
錢櫃大火若你在現場? 消防專家指出活命3步驟
「錢櫃大火,如果我在現場,我會怎麼做?」消防署前組長林金宏今天凌晨在臉書「林金宏的消防天地」貼文指出,這是他看到錢櫃大火第一個出現的想法。他認為在外面有濃煙的情形下,「關門避難、關閉空調、通知119」,應該是活命最重要的三個步驟。林金宏根據從火場逃出yuweime在網路上的臉文內容,「聞到燒塑膠味,還以為是有包廂在拉K,我還打電話報警請警方過來,然後警方回電說是失火了,要我們趕快逃生。然後看到白色的淡淡煙霧,不斷從空調出風口冒出。一打開包廂門,走廊全都是臭得要死的白煙,趕緊關上門,並且聽到外面有消防車的警報聲。」以當時的情境,林金宏說,如果是他,第一件事一樣會選擇立即關上門,第二件事就是關閉空調開關,第三件事打119,告知119我們受困的位置(包廂號碼)及人數,接下來詢問火災是幾樓燒?目前燃燒情形為何?我們該如何配合消防隊作業?消防隊會用什麼方式通知我們,他們是消防隊?他說,很明顯當時房間內的狀況遠比房間外的走道安全,所以他會立刻關上門,減緩房間惡化的速度。接下來,會關閉空調,因為在很多火場都一再證明,空調是火災煙熱蔓延的路徑,尤其馬達還在運轉時,更會加速煙的流動,所以火災應變一定要關空調。就像他住旅館,我除了會觀察安全門梯的位置外,我一定會搞清楚空調怎麼關。他說,做好保護自己的措施後,接下來就會打119,告知119受困位置,當然光講包廂號碼,在濃煙密佈的環境下,消防人員可能無法看清包廂號碼,再加上消防隊帶空氣呼吸器,無法大聲呼叫「有沒有人?」,所以一定要約定一個通知的方法,消防隊會用什麼方式通知我們,他們是消防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消防隊沒到前,他會選擇留在房間。如果消防隊明確告知起火處是5樓,那他就會判斷,5樓火災,7樓還都是煙,很明顯一定有防火門沒關,此時逃離房間一定會面對更多的危險,更會堅定他留在房間的意志。並持續與消防隊保持聯繫,隨時掌握火災發展。他強調,今天所提的做法,是以yuweime的情境來因應,如果情境不一樣,有些做法可能需要調整,但是外面有濃煙,關門避難,關閉空調、通知119,應該是活命最重要的三個步驟。
-
2020-04-26 新聞.健康知識+
林森錢櫃大火 急診醫師:躲包廂別亂竄
台北市林森北路錢櫃KTV上午發生大火,火勢雖已於11時30分撲滅,但仍有多人等待救援,傷者目前已知分送台大、馬偕、新光等醫院。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簡立建表示,因火災會導致停電,切勿隨意逃生,反而因找不到出口而將自己推入更危險的處境。簡立建表示,要謹記「小火快逃,濃煙關閉」的原則,因此看到許多人躲在包廂內等搜救,是好的。因為火災、濃煙會導致停電,因此也很難看清逃生路線,反而會讓人迷失反向,往很危險的方向走。他說,之前雪隧大火,便曾聽救治的民眾說,當時連蹲在地上都看不清指示燈,因此要穿過濃煙非常不易。簡立建說,火場濃煙因為燃燒的材質「非常毒」,而現在許多KTV會以防火材質做包廂門,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把門關起來,就像現在常說的「分艙分流」並將門縫塞起來,躲在窗邊等待救援。至於許多人有迷思火災發生時,到底該「往上逃」還是「往下逃」?消防人員則表示,KTV一進去要先看逃生路線,且KTV又是特別高風險的場所。若是發生火警,千萬不可往上跑,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比人快,而且會蓄積在上層,因此應該「往下逃」。如果無法往地面層逃生,則應考慮原地待救,關門阻擋火煙,從陽台或窗戶向外求援。
-
2020-04-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遇醫療兩難時,回到「以病人為中心」的初衷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是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說出病人的心願:「如果藥師、醫檢師、醫護人員能多一點點同理,多幾句的問候或安慰、說明,也許病人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煎熬。」另一位癲癇病人則坦然向醫師道出她內心的矛盾,一方面自己仍然無法跨越這疾病所帶來的心理障礙,但另一方面卻希望:「有人主動與我分享周遭病友的經驗,會讓我覺得溫暖而不孤單。」精神科醫師分享自己習醫的心路歷程,透過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希望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習醫初衷。從事精神醫療近三十年,雖不斷自省、也教導年輕醫師要「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 center)去思考、作醫療決定。但這看似簡單的事,其實並不容易。那天上午護理師報告,某病人在病室廁所吸菸,要求他把剩餘的香菸和打火機交出,病人不僅否認,態度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於是請住院醫師跟病人會談,說明病房不能抽菸,一方面是基於菸害防制法規定,一方面是因為打火機的存在與抽菸的行為,如果造成火災,對封閉式的精神科病房風險很高。病人表示瞭解,但否認還有香菸與打火機。下午該病人病室又有菸味,在護理師安檢、堅持下,病人才交出香菸和打火機。住院醫師來報告說,病人似乎不在意被查出香菸、打火機,護理人員很擔心病房火災風險,是不是該讓他出院?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該病人是一個42歲、憂鬱症合併酒癮的患者,因長期酒癮、憂鬱交纏且未曾接受治療,造成失業、離婚、肝病、多次酒駕,與父母的關係也日趨緊張、瀕臨破裂。本次是因為無用、無望、無助感,企圖自殺被警消送來住院。經治療,憂鬱症狀雖稍改善且已無酒精戒斷症狀,但其無用、無望、無助感仍在,出院雖不至於馬上自殺,但再度飲酒機率很高,而這又會讓他的憂鬱與社會、家庭、心理壓力更難處理。「可是,不讓他出院,萬一他又犯,造成火災,而且護理師方面的壓力很大。」住院醫師說。我先跟住院醫師說了一個往事:那是我在台大精神科病房照顧的一個國三女生,人很聰明,但情緒困擾、無法控制自己行為,情緒行為問題導致父母筋疲力竭,無力相處,關係惡劣,而來住院。她沒有自傷傷人病史,所以我們會給她一些治療性、適應性外出,也訂定行為契約去約束她。但,她每次外出前承諾回來的時間,常常做不到。護理師很困擾、也很生氣,認為她一再打破契約,住院有什麼用,應該給她出院!身為資淺的第二年住院醫師,實在很難擋得住資深護理師的要求與壓力。不過,初生之犢的我,在團隊討論時提出了我的看法:「這個病人無法控制情緒、行為,就是她的疾病,如果我們因為她目前這樣,就要她出院,等同放棄她,那我們就跟她那非精神醫療專業的父母不是一樣。而且台大醫院精神科病房無法接受、治療她,她出院要去哪裡治療?」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時督導醫師宋維村教授給了我一個終身受用的勉勵:「做醫療決定時,你能夠以『怎麼做對病人最好』作為考慮,很好。」那個病人後來治療出院後,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還進入一所不錯的大學。回到現在這個病人。我跟住院醫師說,其實,決定讓病人出院很簡單。反正是他自己違反病房規定,而且是牽涉到公共安全的規定,又不願意說實話;他不是精神病患者,有意思行為能力,且無立即自殺風險,出院似乎沒關係。但是,這次是病人第一次接受精神科醫療,本次住院對原本人生充滿無用、無望、無助、挫折感的病人而言,是一個有正面意義的希望——病人開始有想治療的動機、其父母親對病人有新的期待與關心、病人也知道有一群醫療團隊人員誠意地要幫助他。如果在這種情況(犯規、被抓、處罰)下,被出院了,不僅原本住院的正面意義完全消失,反而這次會變成一個負面的經驗,加深病人的挫折感與無用感。所以,要他出院對病人好嗎?住院醫師對於病人態度與火災風險仍有疑慮。後來我們約母親、病人一起會談。媽媽很擔心病人這樣出院後情況更糟,病人則坦承菸癮比酒癮還難忍耐,也表示歉意,承諾願意配合治療。當然我們把他留了下來。後來跟住院醫師討論這個案例,為什麼會想要讓病人出院?是怕吸菸造成火災多?還是對病人無所謂的嘻皮態度不舒服多?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在精神醫療裡,我們常常喜歡說同理心(Empathy),亦即要設身處地站在病人的立場去想事情,但卻往往會被自己的立場影響,尤其是醫療人員在面對病人挑撥的言行態度,而失去自己的專業、中立(Neutral)態度時。以此個案為例,一天抽兩包菸的人突然不能吸菸,其菸癮確實很難忍耐;一個42歲的人偷吸菸被發現,馬上要承認錯誤,對某一些人來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我們無法同理病人的這種情形,以警察抓小偷心態「抓到了」,「義正辭嚴」地抬出「法規」,「依法行事」,便容易發生類似「五歲小孩騎腳踏車撞到特斯拉汽車,被警察施行酒測」的離譜情事。當然,菸癮大不代表可以在病房吸菸,同理心也不代表病人可以在病房吸菸又不承認是合理的,而是要思考,我們是否給予足夠可以減少菸癮的協助?我們的會談討論場景,是否讓病人有足夠的空間去承認、接受自己的錯誤?病人的言行舉止,常常會影響我們應該具備的中立態度。所謂的中立態度,指不是用親戚朋友對待病人的態度,而是用精神醫療專業,從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層面,去關心幫助病人。所以我們比較不會被病人的言行態度所影響,也不會像親友一樣被病人的某些言語行為「激怒」而生氣。這有時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遇到邊緣性人格(Borderline personality)的個案時,醫療團隊成員間容易不自覺被病人分裂(Spliting)而產生不同的意見,這需要不斷自我省思與同儕間互相的分享提醒,而最終做醫療決定時,還是要回到「怎麼做對病人最好」的初衷。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