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醫療.巴金森病
搜尋
游政璋
共找到
4
筆 文章
-
-
2021-07-3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3種居家運動 可防周邊動脈阻塞
疫情期間,不少人從「外食族」成為「外帶族」或「外送族」,減少了外出運動、上健身房或散步的機會。也因久坐或維持同一個姿勢過久,加上營養較不均衡的「外食」,健康問題逐一浮現,尤其高油、高糖飲食、低活動而易引發「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如果飲食攝取較多糖分、油脂等,容易產生栓塞影響血管的流通,甚至引起血栓。建議大家要培養身體活動的習慣,避免不良姿勢或久坐不動,可以透過3種居家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以免發生血管阻塞疾病、減少病變。1、伯格艾倫運動1.平躺,腳抬高約45度,腳踝彎曲,接著伸直,重複做約3-5分鐘,(如同勾起腳踝、再做踮腳姿勢,重複彎曲、伸直動作),將腳踝當作幫浦,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2.坐起,將雙腿放下來。坐在床邊或是椅子上,雙腳懸空不落地,也重複做約3-5分鐘,大約10分鐘可完成一回運動。效用:這是適合看電視或早起、睡前做的運動,一天做2至3次有不錯的效果,還可消水腫。2、空中腳踏車1.平躺於床上,雙腳在空中踩踏,以畫圈的方式完成騎腳踏車活動,透過畫圈、伸直踩踏的動作,可加快下肢的循環,促進血液回流。2.若覺得有些吃力,可以放兩個枕頭在大腿下方,稍微墊高後,用小腿踩踏即可,以不造成身體負擔為前提,大約進行3-5分鐘後休息2-3分鐘,重複3次。3.鋪條毛巾在床上,避免汗水滲入床上或棉被。效用:只要花15-20分鐘,就可以達到很好效果的居家運動。3、擴胸搭配腿部屈伸運動循環的其中一個重點是心肺功能,因此在家做運動時,也要搭配呼吸調節,動作要點如下:1.平躺、吸氣時,雙手打開擴胸、雙腿伸直,停止約2-3秒。2.吐氣,雙手往內抱胸、雙腿彎曲。3.上述動作進行大約10-15下為一回,中間休息2-3分鐘,進行約三回,藉由呼吸帶動循環增加,同時可以搭配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脹起、吐氣時腹部壓縮抽空,能更加促進呼吸的效益。以上三項運動,可以幫助下肢血液循環,避免因為居家少動或固定姿勢過久,而產生不良的影響。
-
2021-06-21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機能貼布貼紮術 有效預防下肢病變
腦部中風大多是因為血管收縮不當,導致破裂出血造成,下肢也可能會產生類似症狀,起因就是小腿肌肉過於緊繃,進而壓迫血管導致循環變差。除了先前介紹的超慢跑運動,透過運動活化下肢循環外,也可透過伸展增加下肢的肌肉空間、彈性,避免過度收縮產生痙攣或緊繃,導致循環變差。另外還有一種簡易、快速促進下肢循環的方式,減少肌肉緊繃感,即「肌內效貼布」,也是一般常稱的肌貼、或貼紮。功能包括:1. 具有回縮性沿著肌肉走向正貼,促進肌肉收縮;增加運動表反貼,肌肉延伸放鬆,避免收縮抽筋。2. 具有黏彈性透過爪形等貼紮方式,抓起皮膚,增加皮膚下空間,促進循環,給淋巴、血液循環空間,消瘀血水腫。3. 具有穩定性透過特定肌肉或韌帶走向貼,給予關節穩定,讓肌貼協助軟組織出力調整方向,防止肌肉不平衡拉扯關節。4. 具有伸縮性以X型等方式加壓、固定痛點時,可給予身體的接觸回饋增加,降低痛感,也能讓動作不受限制。了解肌內效貼布的功能後,要如何應用在預防下肢血管病變呢? Y型放鬆小腿肌肉緊繃建議被貼的人呈現趴姿,腳垂出床外,腳尖朝下,擺位呈現小腿伸展的狀態。實施貼紮者量測小腿長度後,預留腳跟到腓腸肌的距離,剩下部分從中間一字剪開,讓肌貼呈現「Y」字型。貼紮時,選擇從腳底當作固定點,包覆住腳跟,向上微拉至腓腸肌後,將Y字分岔處,沿著肌肉走向貼,以求整個包覆住腓腸肌,並透過回縮的特性,將小腿的肌肉回拉,促進放鬆,也能夠避免走路或是運動時,過度收縮小腿肌肉而導致痙攣抽筋等現象。爪型促進下肢循環量好長度後(可以選擇3-4格,針對膝蓋後方淋巴結位置,或是膝蓋前方的小腿上方位置),將肌貼保留一格後,其餘從中間剪開,兩邊再各剪一刀,讓肌貼呈現爪型,下方應該會有四條,被貼的人呈現舒服放鬆姿勢。將未剪開處,貼在膝蓋兩側當作固定點,並將下方四條「不施加拉力」的向對側方向順貼,另一側亦同。完成貼紮後,會成為交叉網狀,中間交錯部位,就會將皮膚及組織抓起,促進下方的血液循環,能夠避免相關的阻塞問題。【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6-13 養生.運動健身
居家防疫動起來 「超慢跑」簡單效果好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大,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勞心費神。尤其近期疫情嚴峻,無法到健身房,容易產生文明病,或增加慢性病的風險。其實,只要將運動場所設定在家裡,相信能夠讓更多人接觸運動,維持健康的身心。一小塊空間,就能在原地進行超慢跑!「超慢跑」是從日本傳來的新運動,透過小範圍、輕鬆、緩和的方式進行慢跑,比起一般慢跑運動,不但可以減少關節壓力及疲勞程度,也同樣能達到增進循環、促進健康,以及運動、減肥的效果,是最適合一般民眾的運動。進行超慢跑前,一定要進行暖身,尤其是足踝部,透過扭轉腳踝的方式,利用腳尖當作支點,進行腳踝的轉動。平常比較少活動,像是久坐或久站時,肌肉處於僵硬、緊縮的狀態,關節可能被拉扯而緊繃,因此,透過轉動方式,能幫助肌肉拉伸而恢復彈性,關節活動範圍增加,也讓接下來的動作比較順暢,避免運動傷害。另外,也可透過彈力帶套住腳底,利用足部進行踩踏,以些微阻力的方式促使肌肉收縮使力,達到暖身效果,也能藉此將腳踝當作幫浦,活動的過程中促進循環的增加,讓下肢的血流增加,達到暖身的效果。有些人在暖身後,可能會感受到下肢有些許熱感,這些是血液循環增加後產生的現象,也代表暖身步驟達到了效果。避免運動傷害 超慢跑注意事項1.要以腳掌中間的部分(中足)著地,避免踮腳進行慢跑,用大腿的力量抬起腿部,減少小腿的使力以及負荷。2.兩側膝蓋保持微彎,減少伸直到底的機會,減輕膝蓋承受的壓迫感。3.雙手正常擺動,就如同一般慢跑的動作,只是擺幅比較小,但不要將雙手固定在身體側邊,以放鬆的方式進行超慢跑即可。4.上網搜尋「150-180 BPM」的相關影片或節拍器,跟隨著節拍,一拍一腳步,會相對有節律性,也比較會有動力可以進行運動。5.維持在原地超慢跑即可,時間約15-20分鐘,過程中以輕鬆、能正常對話為準,不造成身體過多負擔。若能注意以上幾點,就能安全進行「超慢跑」。結束後,記得調整呼吸頻率,攝取足量的水分,並檢視身體狀況是否可負荷;若沒辦法負荷,則須降低超慢跑的頻率,微調節拍器,或先從十分鐘開始,找到最舒服的模式,持之以恆。防疫宅在家,透過超慢跑不再運動不足,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