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水痘
共找到
99
筆 文章
-
-
2020-07-07 醫聲.疫苗世代
成人疫苗/免疫力低下易患帶狀皰疹 醫籲:50歲以上施打疫苗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近來收治多位皮蛇患者,一名85歲老翁因腰痛、左腿出現大面積紅疹水泡,另名65歲男性則是右臉頰莫名腫痛,刷牙漱口時水從右嘴角流下,還有50歲婦人頭痛一周後,左臉開始出現紅色水泡,他們檢查後均確診為罹患帶狀皰疹,經藥物治療後才解除痛苦。亞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肇基指出,患者皆因免疫力低下引起帶狀皰疹(俗稱「皮蛇」),許多人小時候得過水痘,即便痊癒後,但引起水痘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仍潛伏在體內神經節,待人體免疫力變差,即從神經節內活化,並沿著該神經節所發出的神經擴散,引起皮膚及神經症狀。他說,帶狀皰疹好發於超過50歲、疲勞、睡眠不足和急性感染如重感冒後,以及免疫功能較弱的慢性疾病族群,在發疹前幾天至數周前,身體某側會出現皮膚成串紅疹水泡、異常疼痛、刺癢、灼熱等症狀,在3天至兩周內水泡進入潰瘍階段,此時,容易被細菌感染而造成結痂。其中,若帶狀皰疹發生於臉部上1/3區域、耳朵或私密處和肛門附近,須特別留意;臉部上1/3區域可能造成結膜炎、角膜炎、鞏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及視力受損等後遺症;在耳朵附近,會導致顏面神經麻痺、眩暈、耳鳴,聽力受損等情況。若長在私密處附近,會因膀胱、肛門無法放鬆,影響大小便控制。蔡肇基提醒,若能早期在72小時內確診,並投予抗病毒特效藥,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增殖、減輕神經痛,有助縮短病程;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若有免疫功能較弱的慢性病,可自費施打一劑帶狀皰疹疫苗,能有效降低未來患病機率。
-
2020-06-18 科別.兒科
打卡介苗好處多 但罹罕病者不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現施打卡介苗的詢問度變高,但兒科護理師劉珮芬提醒,注射卡介苗的好處雖多,但有些罕見疾病、特殊狀況的民眾不宜施打。桃園醫院指出,台灣屬結核病較盛行地區,經統計,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風險比接種者多47倍,接種卡介苗對高死亡率、易造成終身殘疾的結核性腦膜炎等,有85%以上的保護力,目前規定嬰兒滿5至8個月,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就應接種,目前65歲以下約有9成接種。劉珮芬提醒,不是每個新生兒都適合接種,有些罕見疾病需多加留意,如先天遺傳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此類新生兒若接種卡介苗,會感染結核菌產生後遺症或死亡,家長若先替寶寶進行篩檢,確定都正常後再接種會更安全。劉珮芬補充,對疫苗嚴重過敏、嚴重濕疹、免疫功能不全、愛滋病毒感染、孕婦等都不適合接種,發燒或疑似結核病患者、麻疹及水痘感染或母親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則須暫緩施打。桃園醫院每個月第1周的周一下午2點至4點有卡介苗門診,經小兒科醫師評估寶寶健康狀況後,再由受過專業卡介苗接種訓練、持有接種合格證書的護理師施打,院方提醒,受疫情影響家長讓寶寶接種卡介苗的意願提高,建議家長可先預約,避免久候。
-
2020-05-14 科別.感染科
比新冠肺炎傳染力更強!這兩病毒初期也會發燒、咳嗽
「與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相比,麻疹散播力排行居冠,水痘則是第二名!」麻疹及水痘具高度傳染力,小兒科診所院長過敏免疫科專家林應然醫師表示,麻疹可一傳十、十傳百,傳染力極強;而水痘平均一人可感染六、七人,初期症狀都是發燒、咳嗽,與感冒相當類似,也會出現非典型症狀,提醒家長務必留意家中小朋友的身體變化。麻疹、水痘透過空氣傳播 出疹形態不同林應然醫師說明,不管是罹患水痘或麻疹,是否會引起發燒因人而異,麻疹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等,但出疹子的形態有所不同,麻疹一開始會從頭部、軀幹至四肢延伸,會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至於水痘的紅疹,則是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珠,然後變乾、結痂。麻疹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或接觸被污染的表面及物體傳播,潛伏期為一至二周;水痘是通過吸入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潛伏期約二至三周,無論是麻疹或水痘,只要待在同一個空間裡,全家人都可能被傳染,且一年四季皆會,不過大多好發於春天及冬季,這是由於病毒在冷空氣當中,可以存活得比較久。施打疫苗產生抗體 保護力維持五至十年目前施打疫苗能預防感染麻疹及水痘,對病毒產生抗體,保護力約達到九成。不過,林應然醫師指出,靠疫苗獲取免疫力,不像自然感染所得到的免疫力幾乎是終生,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疫苗要施打好幾次的原因,因為抗病毒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在台灣水痘目前僅施打一次,但美國則是一歲時施打一次,入學前還須再打第二次,臨床上常見許多案例,一歲時曾施打疫苗,到了小學卻又長水痘,因此,推估疫苗的保護力最多維持五至十年之間。麻疹、水痘不僅好發於兒童 成人也會感染 林應然醫師說明,麻疹症狀大約一個星期會消失;水痘則是約十天左右就不具傳染力,雖然這兩種病毒大多好發於兒童,但也會有成人受到感染,日前就曾有空姐罹患麻疹的案例。醫師建議,若是家裡有一人感染了水痘,其他成員如果沒有得過,最好在3~5天之內,趕快施打水痘疫苗,還來得及產生免疫力,避免被傳染。
-
2020-05-03 醫療.眼部
眼睛也會「長皮蛇」! 醫警告這2種人發生率高
新冠肺炎疫情緊繃,不僅蔓延國際,國內居家檢疫人數也不在少數,相關防疫人員都疲於奔命,在此身心俱疲的同時,疱疹病毒在體內蠢蠢欲動。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因初期症狀表現變化多端容易被忽略,加上老一輩迷思,擔心皮蛇沿著神經分布繞成一圈後就有致命危機,容易尋求錯誤的治療。嘉義長庚醫院眼科吳沛倫醫師表示,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樣的病毒所引發,初次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當免疫力下降,再活化的病毒會順著神經控制的皮節分布長出叢聚性的疼痛水泡和皮疹;在皮膚上的水泡出現前,會先出現不明原因刺痛和麻脹感,這是神經發炎產生的疼痛,即使水泡消失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是為疱疹後神經痛。 雖神經是雙側分布,但各管轄一邊,因此帶狀疱疹只會感染一側神經,幾乎不會有繞圈情形。吳沛倫指出,帶狀疱疹可能出現在任何身體部位,若是長在額頭、頭皮、眼皮或是鼻子時,會波及到我們的眼睛,因為病毒已經侵犯顏面三叉神經的第一支(眼分支神經);帶狀疱疹發生率約10至20%,年齡愈大、尤其60歲以上的人免疫功能降低,發生情形愈高。 眼睛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輕則出現頭痛、結膜炎、角膜炎、虹彩炎等,嚴重者會有角膜潰爛、角膜混濁、視神經炎、動眼神經麻痺、青光眼、急性視網膜壞死,並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最嚴重可導致失明。 治療上,服用抗病毒藥的黃金期是發疹的三天內,可減少發疹數量,減少疼痛。治療中皮膚患部可以塗抹抗生素藥膏,但千萬不能戳破水泡以免次發性感染,也可穿著寬鬆衣服避免磨擦水泡引起疼痛;若侵犯到眼睛時,則須視病情給予局部抗發炎和抗病毒的藥物等,有時還需加抗青光眼降眼壓藥物,以免青光眼造成視力下降,充足的休息、水分及營養的補充都有助提升免疫力。延伸閱讀:免疫力差帶狀皰疹伺機而動! 身體出現4症狀要有警覺「皮蛇」好了還很痛是怎麼了?
-
2020-04-29 科別.皮膚
影/胸部長皮蛇痛到不想穿內衣出門 斬皮蛇禁忌是錯誤
彰化粘姓婦人一年前曾在腰部長出帶狀疱疹,日前又在右胸復發冒出帶狀疱疹,痛到連內衣都無法穿,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皮膚科主任郭峰昇說,得過帶狀疱疹病患九成以上不會再復發,旦若再復發,就要檢視自己是不是免疫力持續低下,應及早治療,才能能避免病程拖更久。今年61歲的粘姓婦人日前洗澡時察覺右胸乳暈旁有搔癢的感覺,且持續了三天,不過每次抓了抓之後就不癢了,以為是一般皮膚問題而已,索性就放任不管,結果第四天開始竟冒出一點一點的紅斑,原本發癢的地方也伴隨些微的刺痛感,經檢查又是帶狀疱疹。粘姓婦女說,因為衣服常常摩擦到患部,當時連走路都會痛,連帶影響到工作表現,為了減少皮膚接觸到衣物的機會,期間更是連內衣也不穿就出門,只求能減少疼痛。粘姓婦人說,一年前她在腰部就長過一次帶狀疱疹且面積相當大,治療兩個多月才痊癒,當時醫師說,長過之後要再復發的機率很低要她不用擔心,沒想到才過一年又被「蛇」纏上。彰化醫院皮膚科醫師郭峰昇說,帶狀疱疹和水痘病毒相同,只要曾得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就會潛伏在體內神經中,等到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藏在神經中的病毒就可能被激活,進而以帶狀疱疹形式發病。郭峰昇說,或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粘婦說,當時同事看到她痛得連路都走不好,就說要帶她去找師父斬皮蛇,還一直誇讚師父有多厲害多神奇,她不相信,還告訴同事「另一名同事被你帶去斬了五、六次了,蛇還不是長得好好的!」郭峰昇說,民間有俗稱「斬皮蛇」的療法,不外乎都是透過儀式,象徵性地斬掉皮蛇的頭部,再敷上草藥,但來路不明的藥物可能會引起皮膚不適形成反效果;另外長輩常告誡長帶狀疱疹不能吃蛋,因為蛇愛吃蛋,會把蛇越養越大,這也是錯誤觀念,引起帶狀疱疹的成因多半是免疫力下降,這時還刻意避開某些食物反而會營養不均衡,這樣病程可能拖得更久。帶狀疱疹病毒潛藏於人體神經中,有可能在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冒出,郭峰昇說,要注意的是,若長在眼鼻周圍可能會影響到視力,若長在私密處的話恐引起大小便失禁,都應盡早就醫。郭峰昇說,現在針對帶狀疱疹的患者有提供最多7天的健保給付藥物,如果症狀嚴重還可選擇自費藥物,效果更顯著,越早服藥越能大幅縮短及減低帶狀疱疹帶來的神經疼痛,更能避免後遺症的產生。
-
2020-04-28 科別.眼部
防疫工作壓力大睡不夠 視力模糊眼紅染「皮蛇」
新冠肺炎疫情緊繃,嘉義縣55歲林姓女公務員日前因基層防疫工作繁重,睡眠不足,左眼紅且有異物感而至嘉義長庚醫院眼科就醫,經醫生診斷為帶狀泡疹,接受一周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沒影響視力。林婦表示,一開始以為是結膜炎,但三天後左眼四周皮膚冒出腫痛的紅疹和水泡,左眼不僅出現灼熱的刺痛感,視力也模糊。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初期症狀容易被忽略,嘉義長庚醫院眼科醫師吳沛倫表示,相關防疫人員為守護國人疲於奔命,身心俱疲時身體免疫力降低,導致皰疹相關就診病患增加。嘉義長庚醫院表示,帶狀疱疹和水痘是由同樣的病毒所引發,初次感染後病毒會潛伏在神經節,皮膚上的水泡出現前,會先因神經發炎出現不明原因刺痛和麻脹感,即使水泡消失痛感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吳沛倫表示,神經雖是雙側分布,但各管轄一邊,因此帶狀疱疹只會感染一側神經,幾乎不會有繞圈情形,帶狀疱疹可能出現在任何身體部位,若是長在額頭、頭皮、眼皮或是鼻子時,會波及到眼睛,年齡愈大、尤其60歲以上的人免疫功能降低,發生率愈高。吳沛倫建議,眼睛一旦受到病毒感染,輕則出現頭痛、結膜炎等,嚴重者會有角膜潰爛、角膜混濁、視神經炎,並留下視力受損的後遺症,最嚴重可導致失明,如發現眼睛周圍長出水泡,務必盡早尋求眼科醫師作進一步的檢查,民眾平時則可以充足的休息、水分及營養的補充提升免疫力。
-
2020-04-24 科別.感染科
才傳2生新冠肺炎確診 台師大再傳多人感染水痘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陸續傳出有2名學生確診新冠肺炎,校方也公告6日到24日實施遠距教學,如今又傳出宿舍有多名學生感染水痘,目前都已隔離治療,校方也加強消毒工作,同時靜置宿舍一周;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台師大約3月13日回報有水痘患者至今已有14人感染水痘,最新個案是4月20日2例,預計監測到5月11日,若不再有確診個案才解除監測。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余燦華表示,水痘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傳染病,發疹前5天就有傳染力,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播,接觸到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感染,在密閉不通風環境中,透過同儕交談、玩耍、混班上課及共同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等,很容易被感染,而台師大14名水痘患者都是學生,可能在課程、宿舍等場合相互傳染。余燦華說,水痘初期包含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逐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約2到4周內痊癒;水痘要等到水疱變乾結痂為止,才能避免傳染,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接種水痘疫苗。余燦華也指出,台師大3月13日至今已有14人感染水痘,12人居家自主管理,2人則在學校宿舍獨立個人房,陸續都已結痂不具傳染力,校方也已消毒環境;由於水痘潛伏期為2到3周,而最新2名案例出現在本月20日,將持續監測,連續3周沒增加感染者就會解除監測。
-
2020-04-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又有新特殊症狀?COVID腳趾「有時會發癢,有時會很痛苦」
新冠病毒的多變性到現在還讓專家持續摸索中,愈來愈多種非典型症狀讓醫師在第一時間無法判斷出確診。今天又有醫師在臉書社團PO文提醒,腳趾出現類似水痘或麻疹的疼痛腫塊,很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跡象,要多加留意。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昌騰今(22日)在臉書社團《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教學FB -林口長庚兒童急診》引述美國兒童皮膚科醫師的呼籲指出,「COVID腳趾」可能是無症狀患者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跡象,據美國芝加哥安·羅伯特·H·盧裡兒童醫院的兒科皮膚科醫師艾米·帕勒博士指出,他已看到許多青少年及兒童的新冠病毒患者腳趾上有病變或疼痛的腫塊,這種類似水痘或麻疹的病變,可能在一隻腳趾上,也可能全部在腳趾上,並可能出現在腳的頂部或底部,病變為鮮紅色,也可能變為紫色,「有時會發癢,有時會很痛苦」,而他們通常沒有任何其他新冠病毒感染跡象。艾米·帕勒希望提醒第一線醫師,這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一種新的特殊症狀,要多加留意別忽略了。目前很多患者在第一時間自述沒有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常被以為是無症狀感染者,但從愈來愈多的案例症狀發現,除了最常見的發燒、乾咳、倦怠之外,症狀愈來愈多元,現在味覺嗅覺異常及腹瀉都已納入最新的感染通報採檢定義中。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