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武漢肺炎
共找到
1003
筆 文章
-
-
2020-11-1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12月1日起哪些場所應戴口罩?一張圖搞懂避免受罰
為了因應國際秋冬新冠疫情蠢動,加上時節正值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自12月1日起,強制要求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室內泳池邊、健身中心、超商、圖書館等都要戴,但餐廳不用配戴。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裁罰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指揮中心說明,上述八大類場所因具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不認識的人)的特性,有較高的感染與傳播風險,因此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除了有助於防範COVID-19外,對於其他各類經由飛沫、空氣傳播之疾病也能發揮防護效果。如果在上述場所內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至於人潮聚集的戶外場所(如戶外風景區、遊樂園、夜市、傳統市場等),或是於戶外進行的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使民眾在場所或活動中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上述場所,以及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戴上口罩。也提醒公眾集會活動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及佩戴口罩。
-
2020-11-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秋冬防疫獎勵醫院採驗 加強門急診肺炎篩檢
疫情指揮中心今天祭獎勵措施,希望醫院加強疑似症狀患者通報採檢。專家張上淳說,獎勵醫院採檢除避免漏篩有漏網之魚,愈廣泛採檢愈可證明社區很乾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表示,觀察目前採檢案量有提升空間,且因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可能和其他疾病合併出現,有必要加強臨床端的採檢量,避免漏網之魚。陳時中說,12月1日上路的秋冬專案將加強通報採檢列為重要防疫策略,並研擬4大措施,包括醫療院所落實法定傳染病通報義務;加強門診與急診社區感染肺炎病人篩檢、加強住院病人篩檢及強化醫療照護人員健康監測等獎勵通報採檢指標;透過健保系統提醒加強通報採檢。也會修訂沒有COVID-19相關症狀居家隔離/檢疫者的採檢及相關處理流程。臨床醫師應提高警覺加強通報採檢,強化社區監測疑似個案通報或轉介;同時並請地方政府持續督導所轄醫療院所,鞏固醫療院所防疫陣線。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會後受訪表示,現行擴大採檢方案賦予醫師裁量權,針對有疑似症狀,如呼吸道、腹瀉等病人,只要認為有需要就可以採檢。張上淳說,因醫師裁量權大,如果認為病人是其他疾病,可能就不會採檢,如認為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細菌性肺炎就不採檢武漢肺炎。現在祭出獎勵,是希望醫師遇到疑似症狀的病人就可以多採,不要自認不是就不採。張上淳表示,鼓勵採檢除考量武漢肺炎可能和其他疾病共同出現,避免遺漏採檢而有漏網之魚;愈廣泛的採檢也愈有把握社區確實沒有病毒存在。不過,秋冬時期有呼吸道症狀、符合擴大採檢定義的病人相當多,外界質疑若都採檢,可能效益不高或浪費資源;張上淳表示,效益夠不夠高要看從哪個面向判斷。指揮中心沒有希望第一線人員替國家省檢驗的錢,以往醫療端使用健保資源,會被要求不要隨便浪費、不需要的檢驗不要做;但在防疫需求上沒有這樣的限制,多篩一點,可以證明社區真的沒有病毒。張上淳說,在獎勵機制下,醫師有裁量和判斷的空間,只是希望衡量的尺度可以現在放得更寬一些,多採一點。接受採檢的民眾,除了住院病人外,可回家等待採檢結果,不會耗用醫院隔離資源。
-
2020-11-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月起強制戴口罩場所名單出爐 餐廳不用、室內泳池記得戴
國際秋冬疫情蠢動,我11月以來境外移入個案已累積52例,指揮中心終於要在今下午正式公布「秋冬專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自12月1日起,強制要求民眾進入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其中室內泳池邊、健身中心、超商、圖書館等都要戴,但餐廳不用配戴。八大類場所包含「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由地方政府裁罰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陳時中進一步說明,上述場所因具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不認識的人)的特性,有較高的感染與傳播風險,因此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室外不帶會勸導,不會一看就罰。」如在上述場所內有飲食需求,在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另外,在餐聽或小吃店家中,吃東西的時候保持距離或隔板可以不用戴口罩。至於人潮聚集的戶外場所(如戶外風景區、遊樂園、夜市、傳統市場等),或是於戶外進行的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使民眾在場所或活動中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上述場所,以及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戴上口罩。陳時中也提醒,公眾集會活動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及佩戴口罩。
-
2020-11-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香港理工大學研究 港機場成新冠肺炎防疫破口
一項研究指出,香港國際機場對入境的武漢肺炎患者檢測不足,是疫情近期再度在港爆發的漏洞之一。綜合媒體的報導,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0月至11月,本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的基因排序,發現全為GH型病毒株,與7月第三波疫情最常見的GR型病毒株不同。理大方面指出,這證明香港於9月底已克服了第三波疫情,卻未能防止海外移入個案繼續流入社區。據分析,GH型病毒株的基因排序與印度、尼泊爾的移入個案相似,據此推測,最近本地爆發的新一波病毒相信是從海外移入。理大方面並指出,在9月、10月兩個月內,至少有兩成半移入個案未能在機場被檢測發現,在隔離檢疫期間才確診,相信移入個案就在這段時間傳播至社區。為此,理大方面呼籲當局堵塞這方面的漏洞,包括立法禁止探訪入境後被檢疫隔離的人,以及安排專車把入境者接送到指定地方接受隔離檢疫。
-
2020-11-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面對病人的困頓處境 醫師收住院與否的兩難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內心世界」,搜集了三位醫師在不同的情境下寫出他們對病人或同事的遭遇所引起的感觸,使社會大眾有機會一窺醫師心裡在想什麼。「醫病平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能有三篇病人或家屬在這園地分享他們的想法。透過這種機會,醫病雙方可以有機會了解對方在想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做、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也許透過這種機會,醫師與病人漸漸了解對方,減少誤會,進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今年六月初,在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的一天下午門診,志工用輪椅推進來一位五十歲的女生,左腳的膝蓋以下截肢,兩手沒有手掌,臉部與頸部以下看到經歷嚴重燒燙傷的結疤。她的主訴是情緒低落、睡不著、無助感與生活的困頓,要求住院。接著的會談中,她緩緩的訴說過去二十年,在各大醫院精神科的住院與門診的治療經過。醫師也給她開立,可以減免健保醫療費用部分負擔的重大傷病卡。從她所敘述的個人史,可以看到,她曾經是一位有才華的文藝青年,擔任文書處理的工作。婚姻的狀態出問題而自焚,又遭遇嚴重車禍導致截肢。隨後長期的療傷,加上生活的困頓,使她幾乎要流浪街頭。會談的過程可以看出,她呈現的狀態是身障者,在面對長期生活壓力下的情緒低潮,需要有經濟支持的安定生活。她已經離婚多年,現在有一位年輕人住在一起,她要求要住院的原因之一是,可以讓這位年輕人去工作,賺一些錢來貼補家用。將病人求診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之後,讓筆者陷入「收與不收住院」的兩難局面。也就是,短期住院並無法改善她的憂鬱與煩惱的情緒;但是不收住院的話,是否讓她流浪街頭?或是發生事情?有沒有其他的資源可以應用?因為沒有空床,所以就先登記在住院的等床名單上,一方面聯絡精神科社工師,協助瞭解個案的社會支持系統,並且瞭解個案在其他醫院的就醫狀況;預約兩星期回診。兩星期後她依約回診,症狀沒有變化,但是訴說已經被房東趕出。這次提及她有商業醫療保險,假如住院,保險公司每天會補助住院費用,可以補貼生活費用。再一星期後,主治醫師說雖然通知住院,但是病人不住院,沒有說明不住院的理由。決定精神疾病需不需要住院並不困難,主要是依照精神衛生法第四條的規定,收治嚴重病人,是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所以精神病人可以在醫師的安排下,同意自動住院。倘若嚴重病人有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卻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的話,依照精神衛生法第四十一條,就要啟動強制住院的程序。我國強制住院的流程是違憲的議題,已有專文討論,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身體障礙加上精神障礙是多重障礙,非常需要注意與協助。筆者相信,我國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從1980 年立法以來,歷經11次的修法,目前應該可以回應需求,其中包括:保健醫療、教育權益、就業權益、支持服務、經濟安全及保護服務。依照該法的規定,地方政府應提供居家護理、居家照顧、家務助理、友善訪視、電話問安、送餐到家、居家環境改善等居家服務項目;在社區照顧服務,應提供障礙者復健服務、心理諮詢、日間照顧、臨時及短期照顧、餐飲服務、交通服務、休閒服務、親職教育、資訊提供、轉介服務等服務。為了生涯福利需求得以銜接,應溝通、協調,制定生涯轉銜計畫,以提供障礙者整體性及持續性的服務。經濟安全的措施包括:生活及托育養護費用補助、輔助器具費用補助、參加社會保險補助等等各項服務。筆者請精神科社會工作師協助,瞭解此個案在各醫院的就醫狀況,在其主要就醫的醫院的醫囑遵從性,瞭解其生活環境與支持系統,使用地方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措施的情形。她就醫的各個醫院的社工師,都一致鼓勵她在其原來就診的醫院繼續接受治療與服務,不要轉換醫院。這決定讓筆者的內心掙扎告一段落。從這位個案,讓筆者回憶起另外一個事件。台北市與世界其他許多大城市一樣,有許多流浪漢,白天行乞,晚上睡在街頭或車站。然而在這些流浪漢當中,並不常看見身障者。2016年有一天,第一次在急診室外的行人步道上,看到一位雙腳截肢的身障者,趴在地上叩頭行乞。筆者連續經過了幾星期,每次都會在心裡想,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有問題嗎?去問了社會工作的同仁,說這已經一段時間了,他們努力幫忙過;去附近的警察局詢問,對於這樣困苦的人,警察可以幫什麼忙嗎?警察的回答是說,只要不妨害交通,他們不會驅離。直到有一天的中午下著雨,經過的時候看他還是趴在地上叩頭,終於忍不住了,撐著雨傘蹲在地上,瞭解他的狀況。他不避諱說出他的姓名,是四十幾歲的離婚男性,育有兩子由母親照顧;他說他的戶籍在新北市,是低收入戶,但是政府補助不足於應付生活支出,所以必需行乞。聽完之後,也不知道能夠幫什麼了。走開後,回頭看了一下,在雨中的這位張先生,仍然頂著同樣姿勢努力張羅著他們一家的生活費用,忘記問他沒有吃午餐。這個短暫的面談之後,在台北市政府社會福利委員會,筆者提案詢問主管機關的社會局,請他們說明台北市的身障行乞者的情形。社會局長回答說:他們知道這些狀況。在台北捷運信義淡水線的沿路的三大醫學中心都有,甚至知道他們是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離開。社會局會協助這些行乞者。果然,一段時間之後,就沒有看到這位張先生了。後來又出現一位,但是隔天就不見了。如今筆者所服務的這所醫學中心的急診門口旁的人行步道邊上,沒有再出現類似身障者的行乞者。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是台灣擁有舉世無雙的健康保險制度,社會福利政策也完全比照已開發國家的標準。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有的資源,給予需要幫助的人適時的幫助。這樣的過程中,醫療人員有時候需要謹慎的面對兩難的困境,收不收住院只是其中一個挑戰。
-
2020-11-09 新聞.生命智慧
安寧緩和新里程 衛福部擬設基地醫院助在家善終
今年是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施行20年,衛福部次長石崇良今天說,未來將更著重在宅安寧服務,研議分區指定基地醫院,整合在宅醫療、長照機構、診所等團隊,讓病人在家善終。衛生福利部、台灣安寧照顧協會上午舉行頒獎典禮,表揚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註記健保卡有成的醫療院所。包含醫學中心共15家、區域醫院11家及地區醫院2家。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蘇文浩表示,台灣在民國89年通過第一部善終法案「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至今20年,統計註記安寧緩和醫療意願的民眾超過72萬人。從歷年註記人數趨勢來看,接受安寧緩和醫療者逐年快速上升。石崇良表示,台灣接受安寧照護人數至108年底已攀升5.7萬人,相較102年增加超過2.2倍;癌症病人死亡前1年安寧療護利用情形也超過60%。不過,石崇良說,除了癌症病人使用安寧緩和醫療頗具成效,其他也可使用安寧資源的八大非癌,如末期漸凍人、心衰竭、慢性呼吸道阻塞等,對安寧資源使用率確實較低。尤其108年初才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擴充了安寧緩和醫療的適用範圍,但截至目前僅1.8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AD)健保卡註記。石崇良說,病主法簽署推動緩慢,可能因專法剛起步、且簽署程序確實比較複雜,簽署者多是健康人,要特別到醫院完成諮商才能簽署。加上今年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拖累,民眾減少上醫院,也不利簽署。安寧緩和醫療分成4大塊,包含住在安寧病房的住院安寧、安寧共照、社區安寧和在宅安寧;石崇良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未來將更著重推廣在宅安寧,但確實難度更高,如設施、醫療可近性和醫療團隊的建立,都要努力。石崇良表示,未來將分區指定基地醫院,和轄下的診所、長照機構、在宅醫療團隊等組成在宅安寧醫療輸送團隊,透過跨專業合作,讓末期病人在家尊嚴善終。但石崇良也坦言,現在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偏低,確實不利服務養成,未來若健保費有機會調漲,有足夠資源,可優先研議調整安寧緩和醫療團隊的診察費。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則說,安寧緩和醫療立法20年,民眾觀念的建立仍是當前最大的課題。包括安寧緩和醫療、病人自主權利法和器官捐贈都屬尊嚴善終範疇,未來將整合宣導方向,透過官方介入,讓宣導更有力。
-
2020-11-07 新聞.科普好健康
產官學三方結合 打造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
COVID-19疫情出現,醫療的價值與模式被重新定位,除了超前部署、運用新科技,服務設計及跨域合作網絡更是打造出精準健康醫療體系的關鍵;AI數位科技也更為重要,當大數據使用在醫療產業後,全球不再只聚焦於精準健康上,而是向前延伸加入預防醫學的概念。童綜合醫院在國立中興大學林寬鋸特聘教授執行科技部「建立以社會需求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藍圖」跨領域計畫的邀請下,聯合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共同舉辦「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邀請近30位學界專家分享寶貴的洞見,一窺精準健康醫療的藍圖。今(6)日在中科管理局舉辦的「AI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論壇」,除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科技部政次林敏聰、中科管理局局長許茂新等都蒞臨指導,發表精準健康大數據產業的國家戰略推動方向;另台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等貴賓也蒞臨致詞,會中並邀請前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院士分享精準健康醫療生態系的發展藍圖。後疫情時代,宅經濟與社群平台的興盛將會翻轉生醫產業,具創新思維的生醫公司開始透過社群媒體建立品牌,藉此得到目標市場的信任與青睞。台灣最大的醫師自媒體社群平台:A-Pen創辦人葉淨元醫師分享未來醫師社群的樣貌;同時邀請福邦證券董事長黃顯華、台灣創新生醫創業投資公司投資長黃良傑及緯謙科技總經理夏志豪博士,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剖析智慧預防醫學及智慧醫療的投資方向。隨著5G、AIOT的興起,智慧醫療結合AI與大數據,使醫療精準化程度大幅提升,讓醫院轉型成為「以人為本」的應用場域,顛覆以往以「醫院」為本的醫病關係。三軍總醫院院長王智弘、國軍台中總醫院院長洪恭誠、童綜合醫院副院長歐宴泉及相關臨床醫師等人,闡明醫院數位轉型的現況與策略,以及目前數位醫療於COVID-19 的實際應用。楊泮池院士在童綜合醫院院長童敏哲發表引言後,講述了臺灣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的契機。楊院士表示,這次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對人類食衣住行日常生活和國際關係、社會的結構及產業,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和影響,防疫科技和精準健康大產業變成全球各國生醫科技發展的方向及戰略目標。台灣作為IT研發及產業大國,正是醫療資通訊產業搶先佈局未來新科技的最佳時機,許多關鍵技術將有機會借此波疫情迅速推出,在台灣導入應用、快速累積實證與建立模式,就能搶先各國輸出解決方案、搶佔全球市場,為台灣下一個世代要推動的精準大健康產業打下具核心競爭力的基礎。而政府更應以點擴面、持續深入盤點跨領域醫療、科技與生技能量,找出產業核心優勢、重塑法規架構思維、推動跨域產業協作策略,擘劃精準大健康產業發展藍圖。因為智慧醫療大幅改變了醫療產業,透過 AI的輔助,醫師能夠更精準、快速的判讀數據外,更能讓醫療去中心化,帶給病患最佳的資源利用及良好的照顧。而臨床醫師不但是智慧醫療的主要的參與者,更是醫療產業與民眾間的重要橋梁。童綜合醫院分別由歐宴泉副院長、吳肇鑫副院長、魏智偉主任與林國璽醫師,分享泌尿科、急診、感染科以在COVID-19疫情下的臨床運用經驗。童醫院副院長歐宴泉指出,該院泌尿科與AIxMed醫乘智慧,透過人工智慧電腦視覺化相關技術,導入應用於傳統組織學細胞學檢驗及判斷輔助上。在泌尿科精準檢測應用領域,針對尿液細胞抹片樣本,發展人工智慧輔助尿液細胞學鏡檢分析。在病理科醫師細胞學鏡檢判讀上,給予人工智慧的輔助決策輔助系統。導入AI的精準檢測與新興傳染病疫情下,數位醫療的去中心概念,是提供對病患照顧及資源應用的最佳且重要的方式。
-
2020-10-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灣贈捷克口罩產線待交運 20萬片N95先救急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22日晚間在臉書粉絲團預告,台灣援贈捷克的10萬片口罩及5條口罩產線很快就會運抵。援贈者、台南自動化設備製造商「東建安」總經理郭立霖今天說,口罩約兩週後啟運,產線則待台捷雙方敲定交運細節。捷克的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近日急速惡化;據捷克衛生部統計,總人口約1072萬的捷克過去一週每天有超過9000人確診,確診人數占總人口比例高過其他歐盟國家。捷克政府10月5日宣布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至11月3日止。被問及為何決定捐贈口罩產線,郭立霖告訴中央社記者:「就是為了那句話!」維特齊(Miloš Vystrčil)率團訪台期間在立法院演講,結尾以中文說「我是台灣人」,藉此傳達對自由民主台灣的支持,令郭立霖大受感動,決定善用自己的機械專業,幫助他「熱愛的捷克」及其人民。郭立霖說,他和捷克的緣分早在2006至2007年就結下了。當時因為參與國際工程標案,他4度往返台灣與捷克,每次在捷克最長停留3週,走訪了不少城鎮、結交各界友人,至今仍與其中一些人保持聯繫。維特齊8月30日至9月4日率89位含政治、文化、科研、商業等領域人士訪台,在台灣掀起一陣「捷克風潮」,並創下捷克現任政治人物訪台最高層級紀錄。9月3日,維特齊離台前一天,郭立霖致電深耕產業界多年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達捐贈意願,隨即著手準備給捷克的禮物。他說:「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幫台灣做點事、感謝捷克對台灣友好,沒有任何政治意圖。」郭立霖計畫捐贈的是每分鐘產量為30片的全自動N95等級3D立體口罩生產線。他原以為10月即可交運,為捷克自產口罩防疫助攻,未料事情不如預期簡單。既然產線還送不出去,郭立霖決定先援贈自家生產的20萬片N95等級口罩,協助捷克抗疫,第一批10萬片預定兩週後啟運。捐贈口罩產線牽涉許多行政、技術細節,尤其在台灣與捷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情況下,更是如此。目前尚待解決問題包括議定捷方接收單位(據捷克媒體報導,其中兩條產線可能交付當地矯正機關)、收受名義、清關手續、費用分攤,以及如何避免捐贈破壞市場自由競爭等。此外,還有捷克國內政治因素。捷克行政部門高層不乏親北京人士,這已不是秘密。為了一趟訪台行,維特齊至今承受來自執政當局諸多壓力;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š)及其副手兼工業貿易部長哈弗利切克(Karel Havlíček)曾數度質疑,維特齊和台灣捐贈方都「空口無憑」。「怎麼可以質疑台灣人的信用?」郭立霖說,他馬上決定寫一封信給維特齊,重申捐贈意願,信函有中、英、捷文共3個版本。信函9月11日由在地捷克友人送抵參議院。10月13日,維特齊推文回應舊調重彈的哈弗利切克,指出巴比斯早在9月14日就收到台方白紙黑字承諾,而在9月16日的一場視訊會議上,巴比斯也同意接受台灣贈與;維特齊懇請行政部門找方法解決贈與衍生問題,而非找藉口,參議院願意協助。維特齊推文還附上郭立霖的捷克文版來函。10月19日,維特齊再度就台灣捐贈口罩產線一事推文,但這次是分享好消息:與哈弗利切克及捷克外交部長佩崔切克(Tomáš Petříček)的視訊工作會議十分具建設性、有具體結果。他感謝曾一起訪台的參議院「外交、國防暨安全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Fischer)及「衛生暨社會政策委員會」主席康特(Lumír Kantor)的協助。10月20日,維特齊與郭立霖視訊會議。郭立霖說,維特齊感謝他來信,也承諾將盡全力協調解決接收及運用台灣所贈與產線所衍生的技術與行政難題;雙方議定27日再度舉行視訊會議,且雙方未來將每週開會一次,直至問題解決。郭立霖透露,捷克駐台代表朗樂(Patrick Rumlar)16日曾南下拜訪東建安、勘查產線,並確認許多細節。沈榮津、立法院長游錫堃近日也陸續致電,關心台捷商議進度。郭立霖說,他目前的構想是請捷方派遣2至3位技師來台受訓,這些人員將跟隨產線設備搭乘由客機改造的貨機回捷克;台灣隨後也將派2至3人至捷克進行調校、實測等工作。至於口罩材料熔噴不織布來源,郭立霖說,他也願意協助媒合。對於是否已有初步的交運日期,捷克參議院21日回覆記者電郵詢問表示,台捷雙方還有許多細節需討論。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22日指出,捷克相關單位持續就各項必要的技術安排和行政程序進行討論;捷克外交部在職權範圍內提供協助,包括擬定相關合約、提供東建安技術人員入境捷克許可、協調捷方人員來台赴東建安受訓等事宜。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總統:台灣能貢獻全球防疫 參與WHO至關重要
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天登場,超過24國專家線上與會。總統蔡英文在會中分享台灣抗疫經驗,強調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貢獻,讓台灣參與WHO對於全球抗疫至關重要。衛生福利部、外交部今明兩天共同舉辦「2020年台灣全球健康論壇」,今年主題為「在後疫情時代以創新、包容和夥伴關係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針對今年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如何達成永續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國內有多達500名專家參與實體會議,並邀請來自歐洲、美國、澳洲、日本等24名國外專家線上演講及討論,線上超過30個國家、近300名參與者直播收看,共計近千人參與盛會。蔡總統與會致詞時表示,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是非常不平靜的一年,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各國忙於因應疫情衝擊,台灣相對穩定的防疫成就,受到世界的肯定。蔡總統說,台灣因2003年有對抗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的經驗,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疫機制,疫情爆發之初,台灣就立即採取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登機與居家檢疫、早期診斷與發現、實施社交距離、配戴口罩等,並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防堵疫情擴散。蔡總統指出,在照顧好國內醫護與國人需求後,台灣也不遺餘力地協助有需要的國家,特別是在口罩、藥物及醫技等三方面,希望和國際社會攜手共度難關。今年7月美國「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的評比中,台灣在75個經濟體中,抗疫表現名列第一,這是政府團隊的努力加上全民配合防疫政策的成果。台灣實施25年的健保體系也成為防疫穩定的基礎,蔡總統說,健保大數據讓政府得以追蹤病人接觸及旅遊史,也能進行個人身分認證,推動口罩實名制政策;在疫苗方面,台灣已有3家疫苗業者進入第一期臨床試驗計劃,政府將持續加速疫苗研發。蔡總統指出,除了疫情,台灣也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嚴峻挑戰,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達20%,因應人口老化,台灣從2017年迄實施長照2.0政策,不僅擴大照顧對象也增加服務項目,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系統,也持續增加從居家到住宿式照顧等多元的服務,目前整體長照服務涵蓋率已經超過51%。蔡總統強調, 作為全球公衛社群的一員,台灣正積極推動跨國防疫網絡及與新南向國家的醫衛合作,台灣有能力也願意在全球防疫工作中繼續貢獻,今年2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一次亞太經濟合作(APEC)衛生工作小組會議中,提案成立並引領「數位健康次級工作小組」,盼貢獻台灣數位產業專長促進全球公民健康,也相信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全球預防、對抗疾病和疫情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感謝理念相近的國家及友人大力支持。蔡總統說,台灣位處印太地區主要交通樞紐,地理位置相當重要,理應在防疫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任何單一國家無權以政治因素,破壞全球為防疫所做的努力,未來將持續秉持Taiwan can help and Taiwan ishelping初衷繼續與國際社會分享醫療照護方面的專業,維護健康的基本人權。
-
2020-10-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辦跨年?莊人祥:有不明原因本土病例才集會管制
各縣市跨年晚會是否舉辦引發討論,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除非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發生,才需要進一步集會管制。台北市觀傳局初步規劃,若北市出現15例以上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跨年晚會擬改採線上轉播或取消。有媒體在下午臨時疫情記者會提問,北市所說的15例以上確診,是包含本土和境外個案;中央對此看法如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提問時說,如果連境外移入都算,要再和北市溝通,境外移入如果有做過良好檢疫、在醫院好好隔離,對本土疫情不會有太大問題。 除非有不明原因的本土病例發生,才有需要進一步集會管制。莊人祥也說,如果境外移入也算,一週應該很容易超過15例;且計算方式也很困難,是算北市、還是算全國,如果算北市,有些人只是居住地在北市才算到北市,但對北市當地並沒有傳染疑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1日記者會回應此議題也表示,跨年活動要不要辦,各縣市政府可以自行決定。除了台北市提出跨年防疫規劃,根據媒體報導,台中市長盧秀燕也說,如果疫情流行再起,將考量部分停辦或減量。高雄市政府則說,如果全台灣連續3天2例社區感染、1週10例社區感染,高雄就停辦大型活動。
-
2020-10-1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是否染新冠肺炎 日本研發出呼吸檢查新方式
日本東北大學與島津製作所今天表示,已研發出透過呼吸進行病毒檢查及得知重症風險的新方式,優點是不需與患者接觸就能採集檢體,及一小時內就能得知結果,希望盡早投入實用。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這種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新檢驗方式,是從呼吸中抽出病毒原來的成分,用島津製作所的分析裝置進行詳細調查。雖然要蒐集到足夠的呼吸需要花5分鐘左右,但對患者的負擔輕、也能連帶獲得預測併發症的資訊。而且從呼吸中抽出病毒成分是全自動化作業,可以避免醫療相關人員在檢驗時被感染的風險。由於表示患者健康狀態的各種資訊,都包括在患者的呼吸中,因此,研發單位也希望這套新系統有助診斷出癌症或生活習慣病(因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東北大學表示,如果能讓民眾在自家使用這套系統,要在初期掌握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就成為可能,「因為可以同時檢驗多種病毒,就算2019冠狀病毒疫情平息,未來對傳染病防治還是有助益」。日本TBS電視台報導,研究團隊接下來將進行臨床檢查試驗,希望一年後能正式使用在病毒檢查。一般來說,2019冠狀病毒檢驗方式是用綿花棒採集被檢者喉嚨或鼻腔深處檢體,島津製作所為減少醫療相關人員感染風險,正努力讓採集唾液進行判別的檢驗方式,也能進入實用階段。
-
2020-10-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從確診新冠到3天出院 川普是過度治療還是病情嚴重?
前天(2020-10-5)晚上收到一個LINE,它的開頭是:「轉載文章,僅為參考。想知道川普的醫療團隊如何醫治川普的武漢肺炎嗎? 看完底下的解釋, 我才了解他怎麼三天就可出院。本文是一位台大化學系畢業的范清亮博士所寫, 他在80年代把快速驗孕棒公司賣給Eli Lilly而成名.」這篇所謂的范博士的文章是用英文寫的,而它是敘述了川普總統的療程。我把它的重點歸納如下:第一、川普使用了Regeneron公司的《新冠抗體雞尾酒》,第二、川普使用了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第三、川普使用了類固醇藥Dexamethasone。這篇文章的結尾是:「請記住,藥物的類型和給藥順序至關重要。我希望FDA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批准Regeneron或Eli Lilly的抗體雞尾酒療法,這樣任何高危患者都可以盡快接受川普總統接受的相同治療。」所以,這位范博士對醫療團隊給予川普總統的治療是抱持高度肯定。只不過,不論是在醫學上,或是在法律上,這項治療都是有問題的。川普總統所使用的三種藥裡,《新冠抗體雞尾酒》是未經批准的,而《瑞德西韋》和Dexamethasone雖然有被批准,但卻不應當給輕症病患使用。Dexamethasone並沒有被批准用於一般病患,而是只能用於已經出現嚴重缺氧(肺功能有問題)的病患。而FDA之所以會設下如此嚴格的條件,是因為類固醇會抑制免疫系統,也會造成許多副作用,如潰瘍,憂鬱,快感,躁動,妄想症,等等。《瑞德西韋》是有被批准用於重症病患,而目前的證據是它能使住院天數從15天縮短至11天。雖然也有一些臨床試驗在測試《瑞德西韋》對輕症病患的療效,但目前還沒有清晰的答案。Regeneron公司的《新冠抗體雞尾酒》被川普的醫生說是《多株抗體》(polyclonal antibody),而很多媒體,包括許多台灣媒體,也都說是《多株抗體》,但事實上它是兩個《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的混合劑。這兩個《單株抗體》都是針對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而其作用都是阻止新冠病毒侵入細胞。這個《新冠抗體混合劑》目前還在進行第一和第二階段的臨床試驗。也就是說它是連第三階段的臨床試驗都還沒做,所以它離批准的階段還非常遙遠。Regeneron公司是在2020-9-29,也就是川普總統接受這項治療的三天前,才首度公佈臨床試驗的結果。所以,這個時間點實在是值得鼓掌叫好。根據這份臨床試驗結果的報告,共有275位病患參與試驗,而他們都是沒有住院的輕症病患。他們被平均地隨機分配到三個組:第一組是接受8公克的藥(高劑量),第二組是接受2.4公克的藥(低劑量),而第三組是接受安慰劑。結果是,平均而言,第一組的是8天之後就無症狀,第二組是6天之後就無症狀,而第三組是13天後才無症狀。所以,低劑量的效果是好過高劑量的,但是,川普總統接受的是高劑量的。不管如何,由於這個藥還沒被FDA批准,所以唯一可以合法使用它的情況是所謂的Compassionate use。也就是說,只有在醫生認為該病患已經到了《不治療就會死》的情況,才可以試用一個未經批准的藥。就是因為這樣,有好幾位醫生發表意見說,根據這個Compassionate use的使用來判斷,川普的病情應該是極為嚴重。請看下面這兩篇報導:2020-10-5Bussiness Insider(商業內幕)發表的‘That makes no sense’: Doctors say Trump is either getting overtreated for the coronavirus, which could be risky, or is more seriously ill than we know(“這沒有道理":醫生們說川普要么被過度治療,而這可能是有風險的,或者比我們所知道的病得更嚴重)。這份報導的第四段是:「在過去四天我們與20位醫生的對話中,出現了一個共識:要么川普是病情輕微,但卻被過度治療,而這有其自身的風險,要么他的病情是比他的醫療團隊所願意透漏的嚴重得多。」2020-10-6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發表的Trump’s COVID-19 treatments suggest severe illness, UC Berkeley expert say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專家說,川普的COVID-19治療暗示嚴重疾病)。這份報導是採訪John Swartzberg,而這位醫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聯合醫學項目傳染病和疫苗學名譽教授。他說:「從川普的治療方案來看,他的病情是比他的醫療團隊所願意透漏的嚴重得多。」總之,從醫療團隊所提供的訊息來看,川普總統的病情顯然是不嚴重。但是,從醫療團隊所給他的治療來看,川普總統的病情顯然是非常嚴重。到底哪一個才是對,大概永遠都不會有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那篇范博士的文章卻會讓大眾誤以為,這麼一個問題重重的治療方案是值得推廣的。原文:川普的新冠:過度治療,還是病情嚴重?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每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就藏在生活裡
近來因名人心血管疾病(CVD)突然驟逝的新聞層出不窮,日常生活中,你我身邊也偶有案例。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三高、心血管疾病 增加COVID-19致命風險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更凸顯護心保健行動的重要。根據美、義、中等國研究亦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會增加COVID-19(武漢肺炎)致命風險。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若缺乏規律運動、常喝手搖飲料、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吸二手菸,小心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解釋,因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預防重於治療 落實生活避免憾事發生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1.78倍、1.47倍及1.43倍。「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王英偉強調,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才是護心之道。 延伸閱讀: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心臟病發作都有這些徵兆! 冒冷汗、強忍胸悶痛,再拖恐沒命
-
2020-10-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醫師預言疫情將再來 莊人祥:做好2件事就不怕
時序入秋,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台灣早有病毒,疫情勢必捲土重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指出,透過入境14天居家檢疫、國內落實防疫新生活,就能切斷病毒傳播鏈,避免傳播。時序入秋,外界擔心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捲土重來。台灣大學醫學院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台灣早已「外銷」個案,代表國內一定有病毒,再看看中秋連假全台各大景點擠滿人,毫無社交距離,認為疫情爆發只是早晚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接受記者電訪時表示,秋冬武漢肺炎疫情當然有捲土重來的可能,相信專家是以最壞可能性估算台灣的狀況,指揮中心都尊重。莊人祥說,未來防疫政策仍會以嚴管邊境為主,對於所有入境者落實14天居家檢疫;國內則以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為主,只要民眾都能配合防疫政策,即便不慎有病毒進入社區, 還是能夠切斷病毒傳播鏈,避免進一步傳播。指揮中心如此確定這種防疫策略有效,其來有自。莊人祥指出,目前已知武漢肺炎的特性就是發病前2天開始具有傳染力,發病前後幾天傳染力最高,但發病7天後幾乎不再具有傳染力。因應這項特性,指揮中心祭出14天居家檢疫期,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莊人祥說,民眾即便感染到病毒,歷經這21天的防疫期,基本上都已不具傳染力,若少數病毒潛伏期真的特別長,直到檢疫期滿才發病,也會因戴口罩等措施阻斷傳播鏈,避免進一步傳播。
-
2020-10-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亞利桑那感謝台灣助防疫 越洋連線台南屏東首長
美國亞利桑那州昨天在第一大郡馬里柯帕舉行公開儀式,感謝台灣捐贈醫療物資協助防疫。台南市長黃偉哲和屏東縣長潘孟安透過視訊錄影致詞,兩人都放上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旗。亞利桑那州(Arizona)州長杜席(Doug Ducey)指派族裔平等辦公室主任黃仕鈞(Barry Wong)出席,致詞強調亞利桑那州與台灣在經貿、科技、文教等面向緊密合作,今年5月台積電宣布設廠的投資意向,為雙邊關係增添新的能量。儀式29日在馬里柯帕(Maricopa)郡會議廳舉行,郡監督申潔客(Jack Sellers)感謝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與地方政府台南市、屏東縣捐贈醫療物資,協助對抗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申潔客表示,台灣外交部捐贈30萬片醫療級口罩、1萬片N95口罩,當地台灣僑民捐贈近7萬片醫療口罩,台南市長黃偉哲和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捐增口罩、防護衣、面罩等物資,凸顯台灣與亞利桑那州的長久友誼。駐洛杉磯辦事處長黃敏境視訊致詞,說明台灣對抗疫情的成就舉世注目,若能參加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可以做出更多貢獻。他也呼籲亞利桑那州各界支持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台南市長黃偉哲、屏東縣長潘孟安分別透過視訊致詞,兩名首長都在鏡頭內放上了中華民國國旗與美國國旗。黃偉哲表示,台南與亞利桑那州因為棒球而結緣,在運動、農業與產業交流密切,希望雙方能夠團結一起戰勝疫情,代表台南市民祝福亞利桑那居民健康平安。潘孟安表示,他原訂8月訪問亞利桑那州,可惜因為疫情受阻,屏東縣響應政府「台灣能幫忙」的防疫精神,提供醫療物資給亞利桑那州的第一線人員,進一步深化台美關係。
-
2020-09-2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獎章頒獎 陳時中:台灣人氣質好可以打敗病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舉辦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頒獎典禮,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看完紀錄片後致詞時表示,防疫是跟看不見的敵人在打仗,用有限的科學證據和能力去對抗疫情,維持謙卑和戒慎恐懼的態度去因應變化。他特別以台語表示,「台灣人真福氣,現在成功,還要繼續拼,台灣人氣質好,靠著我們的氣質,可以打敗病毒。」他也特別感謝專家團隊,以及總統和行政院院長對專業團隊的領導和信賴。指揮中心以「民主防疫 感謝有你」為題,於圓山大飯店舉行「武漢肺炎防疫紀錄片首映暨防疫獎章授獎典禮」,由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防疫獎章」予全國44位對防治工作卓有貢獻的個人與團體代表,感謝這些在民間默默協助的幕後防疫英雄,義無反顧地在各行各業努力,為全民編織起縝密的防疫網絡,守護家園,為台灣在全球疫情浪潮之中,創造珍貴又安定的力量。
-
2020-09-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用AI預測疫情 學者:助政府快速決策是否解封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表示,藉由數位科技可在短時間內針對武漢肺炎疫情建立AI預測模型,提供決策者參考並快速制訂封鎖或解封決策。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武漢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享人工智慧(AI)如何應用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在流行疫情預測、疾病治療診斷及藥物、疫苗發展等方面。陳秀熙表示,COVID-19雖帶來傳染病威脅,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科技可協助減災,「化危機為轉機」,如結合大數據動態、國家疫情和電信疫情等資料,可在短時間內建立AI預測模型,提供決策者參考並快速制訂封城或解封決策。陳秀熙提到,目前已有許多國家將大數據應用於接觸者追蹤系統,如歐洲推動跨境使用。另外大數據也可應用於疫情預測,根據日本鑽石公主號的公開資料預測疫情流行曲線,可針對部分或全面隔離檢疫進行效益評估,有助於未來郵輪啟動時的防疫參考。相較於傳統疫情預測模型,陳秀熙指出,AI預測模型除了每日新增個案數等疫情資料,還可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模式納入新聞、網路等資訊,了解防疫政策實施狀況及民眾警覺性,相較於只採用疫情資料的傳統預測模型,AI預測模型能提供更好的預測力。另外,陳秀熙提到,最近媒體報導俄羅斯疫苗未經臨床試驗第3期就開始施打,有研究提到,俄羅斯疫苗非隨機分派試驗,而是採取兩間不同醫院且不同製造方法的疫苗,並針對接受疫苗的自願者進行評估。陳秀熙表示,經過臨床試驗第一和第2期接受施打疫苗42天後,所有人都得到血清抗體,因此俄羅斯決定提前施打疫苗;但研究設計無對照組,可能出現自願者的選擇偏差,不同疫苗的抗體間也無交叉保護作用,仍須繼續觀察。
-
2020-09-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石正麗:2019冠狀病毒溯源 可能永遠找不到
陸媒報導,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石正麗昨天表示,她的團隊正在溯源2019冠狀病毒的自然源頭,但還沒找到傳播到人類的中間宿主。「我們知道溯源很重要,但有可能永遠找不到」。石正麗長期研究蝙蝠攜帶冠狀病毒,2017年發現蝙蝠身上攜帶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相關病毒。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去年底在武漢爆發後,石正麗曾被質疑是武漢病毒所外洩病毒的關鍵人物;她也是第一個分離出COVID-19的專家。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18日在北京舉行,石正麗在會中發表題為「新冠肺炎病原學鑒定和可能的起源」的演講,並於會後接受新京報專訪作以上表示。石正麗表示,從2019年12月30日接到第一份樣本,到首次檢測到2019冠狀病毒,再到確定病原體並完成動物實驗,他們只用了40天,而在2003年,SARS完成病原體檢測的時間是5個月。她說,這樣的快速反應得益於前期在蝙蝠SARS病毒研究中15年的累積。而且實驗室在分離病毒後,為後續藥物篩選、疫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以及技術平台。石正麗說,團隊研究顯示,2019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也不排除其他野生動物,但中間宿主尚未找到,這也證明,該病毒非常狡猾,從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社會悄無聲息,這個過程也是後續在新冠病毒病原學研究中需要重視的部分。石正麗說,病毒溯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2019冠狀病毒是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所以它的來源、它如何傳播到人類社會中,變得非常的重要。但要想弄清楚病毒溯源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要依賴於流行病學以及分子進化的研究。她說,在得到2019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後,曾比較公開的資料以及他們尚未發表的一些資料,後來在他們的資料庫中發現一條序列,這條序列是2013年雲南的一個礦坑裡發現的,它的基因組序列和2019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相似度高達96%,所以推測2019冠狀病毒有可能最初的進化來源是蝙蝠。石正麗表示,儘管後續其他研究團隊在穿山甲等動物體內也檢測到了與2019冠狀病毒有親緣關係的SARS相關冠狀病毒,但這些基因組的序列都顯示他們的進化關係與2019冠狀病毒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她說,「我們知道溯源很重要,但有可能永遠找不到」。當年SARS爆發時,科學家第一時間就鎖定了市場上交易的果子狸是病毒的直接來源,但他們花了8年時間才在雲南的一個礦坑裡找到SARS最原始的來源。因此,需要持續不斷地尋找,才能達到想要的目的。
-
2020-09-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 逾半數持續感到疲勞
根據今天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愛爾蘭一家醫院的武漢肺炎患者和染疫的醫院人員經宣告痊癒後,有超過半數仍持續感到身體疲累,凸顯持續的症狀對患者帶來「沉重負擔」。法新社報導,目前已有一些病患團體與醫師呼籲就武漢肺炎(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SARS-CoV-2對患者的中長期影響進行更多研究。全球染疫人數如今已突破3000萬,死亡人數至少94萬3000。愛爾蘭的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Dublin)三一轉譯醫學研究所(Trinity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stitute)暨聖詹姆士醫院(St James's Hospital)的研究人員湯生(LiamTownsend)說:「關於SARS-CoV-2的感染表現特徵,雖已有清楚描繪,但染疫後的中長期後果仍有待探索。」這份研究追蹤聖詹姆士醫院的128名患者,他們平均在「臨床康復」過後10週接受調查。其中有52%的人在受訪時仍經常感到身體疲勞,無論原本是輕症或重症。這份報告因尚未送交同儕審查,只是初步研究。受訪的128人包括71名院內患者與57名輕症的醫院職員,平均年齡50歲,全都經過武漢肺炎檢測確診。研究人員也考量各種可能造成疲勞的因素,包括最初染疫的病況輕重,以及患者原有疾病如憂鬱症等。研究發現,無論這些患者當初是否住院,不會影響調查結果;但感到身體疲累的人當中,女性占比達2/3,高於所有受訪者的女性比例54%。另外,有焦慮症或憂鬱症病史的患者,也有較高比例感到身體疲勞。這份研究的作者表示,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以評估COVID-19對患者的長期影響。
-
2020-09-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中國科技部:已有11款COVID-19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陸媒報導,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上午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已有11款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款已經進入3期臨床試驗。北京日報報導,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午在北京舉行,王志剛在會中致詞時作以上表示。他說,中國建立了多部門協同、跨部門協作的統籌協調機制,動員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科研力量,持續以科研克服難關、臨床救治、聚焦藥物篩選、疫苗研發、檢測技術等5個重點方向,迅速篩選評價了一批有效治療藥物和治療方法,形成適合不同階段患者的治療方式。王志剛說,中國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核酸檢測、抗體檢測試劑和配套設備研發,滿足不同應用的檢測需求,並推進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減毒流感疫苗等5種技術路線研發。目前已有11款COVID-19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款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中國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14日接受官媒央視新聞訪問時表示,中國正在研發的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最快11月,普通人就可接種。儘管仍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中國早在6月底就啟動COVID-19疫苗緊急使用,目前已有數十萬人次接種,聲稱無明顯不良反應案例,無一人感染。
-
2020-09-18 科別.骨科.復健
台灣國際醫療發光 北榮替美籍女移植骨髓救命
38歲美籍女2月在中國治療白血病時遇上武漢肺炎,治療被迫中斷,若無法及時進行骨髓移植,一旦癌症復發,存活率僅剩20%。北榮接獲消息立即協助,如今已成功移植並度過危險期。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台灣因疫情控制得當,成為全球少數醫療能量尚有餘裕的國家,讓許多具急迫醫療需求的海外患者期盼有機會來台尋生機。一名38歲美國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女性患者今年2月在中國北京進行化療等治療,原預計進行骨髓移植降低復發風險,但北京疫情正值高峰,宣布所有骨髓移植無限期停止,只好轉向其他國家尋求協助。無奈各國武漢肺炎疫情日趨嚴峻,紛紛採取限制入境措施,歷經4個月、長達122天,這名患者總算找到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與國際醫療中心5月間收到國際醫療請求,在外交部溝通協調,加上美國在台協會(AIT)極力爭取下,終獲衛福部特准,取得入台的國際醫療特別許可證,6月底來台成功接受骨髓移植。北榮副院長陳適安回憶,接到病人請求時,血液科團隊經綜合評估,認為此患者必須及時進行骨髓移植治療,避免病況急速惡化危及性命;北榮內科部主任侯明志也說,當時雖然疫情緊繃,但基於醫療無國界的人道精神,確認病患的緊急性醫療需求後,決議收治此患者。確定收治該名患者後,北榮立即與衛福部疾管署討論防疫措施,包括入境後隔離、檢疫及就醫流程等細節討論,避免因外來人士入境增加社區及醫院內感染的風險。收治患者的台北榮總血液科醫師柯博伸說,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最大瓶頸在於復發率高,這名患者先前在北京曾接受化學治療及口服標靶藥治療,骨髓裡的癌細胞已完全緩解,但因她具有特定基因變異,若無法盡快進行骨髓移植,一旦再次復發,不僅先前治療成效付諸流水,後續存活率也僅不到20%。患者6月底抵台後,利用吻合捐贈者的週邊血幹細胞進行移植,至今已追蹤超過2個月,並無嚴重感染風險,已安然度過了移植最危急的關鍵時刻。這名患者除了感謝台灣及北榮救命,也提到最初之所以向台灣求救,其實是波士頓麻省總醫院看到台灣在知名期刊「刺胳針」公布的一項調查中,白血病治療在全球195個國家中獲得100分高分,高居全球第一,也讓她對台灣醫療更有信心。她也大大讚許台灣的防疫措施,從入境前需提供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入境後更直送防疫旅館隔離,入院前也在急診隔離區再次採檢確認陰性,讓她相當有安全感,也認為台灣人真的很幸福,等治療完出院後,將開始品嚐牛肉麵和小籠包等台灣美食。
-
2020-09-18 癌症.淋巴癌
6個類似感冒症狀,小心是癌徵兆! 過度疲勞、熬夜、重口味都 是危險因子
1名45歲的張先生,因為反覆發燒且全身全身皮膚焦痂來奇美醫學中心就診,在感染科及加護病房找尋病因與治療下,確診為淋巴癌,經化療後全身腫瘤消失無蹤,目前門診追蹤至今仍未發現腫瘤。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 早期徵兆容易與感冒混淆根據衛生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107年的資料顯示,淋巴癌雖已不在10大癌症之列但仍持續逐年增加中。淋巴癌不如10大癌症常見,但由於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而早期徵兆又容易與感冒或感染產生混淆,以致延誤了及早就醫的時機,對個人生命造成威脅。然而淋巴癌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接受正規治療,是可以痊癒或控制的癌症。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淋巴瘤聯盟早在2004年共同將每年的9月15日訂定為「世界淋巴瘤日」旨在提醒大家淋巴瘤是個不容忽視的癌症,希望大家能提高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多數屬非何杰金氏 後天8大因素都是引發原因淋巴癌是人類腫瘤中組織分類最複雜的1種,分為非何杰金氏及何杰金氏2大類,而大多數的淋巴癌病人都屬於非何杰金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的好發族群分布於40到50歲之後的中老年人,何杰金氏淋巴癌病人則有2群分別以30歲左右的年輕人或是60至70歲的老年人居多。研究顯示,先天基因異變導致免疫系統不全,以及後天因過度勞累,作息不正常,或是多菸、多酒、多刺激性飲食,以及病毒感染、遺傳因子、環境污染,都可能是引發淋巴癌的原因。 淋巴癌無篩檢工具 出現6大症狀快就醫檢查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表示,目前淋巴癌無特殊篩檢工具,應注意淋巴癌6大症狀:燒、腫、癢、汗、咳、瘦,若身體出現無原因的淋巴結腫大或6個月內體重驟減10%以上,莫名的發燒或盗汗,就應該到醫院去檢查。但由於發燒、淋巴結腫大症狀與感冒或感染症狀雷同,建議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只要注意身體的變化,有疑問即早就醫即可。(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症狀像流感、武漢肺炎! 年輕人有這6症狀當心是「這癌」 淋巴癌化療藥物易誘B肝復發 研究建議主動做這事預防
-
2020-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港中共同研發新冠肺炎疫苗 11月臨床試驗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與中國大陸合作研發一種治療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並可望於11月進行臨床試驗。港大與中國方面合作研究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為鼻噴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商業電台上說,希望疫苗於11月展開第一期臨床試驗,當中會在港招募100人。但由於仍要進行二、三期臨床試驗,預料最快一年後才可成功研發出疫苗。港大微生物學系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昨天宣布,與廈門大學、北京萬泰生物研發的武漢肺炎病毒候選疫苗,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將展開臨床試驗。
-
2020-09-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授權製造有難度 陳時中:擬拚預購及國產
台灣如何加緊取得武漢肺炎疫苗,各界都在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授權製造因產量太大,甚至會吃掉台灣生產量能,因此未來將朝預購或國產疫苗方向進行。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說,過去疫苗研發都是以「年」為單位,一支疫苗至少要花上數十年才能研發出來,這次各界都趕在一年內做出來,時間縮緊很多,很多國家二、三期都同時進行,拚緊急授權使用。不過,陳時中也認為,緊急授權使用要看情況有多危急,如果很危急就允許用,但並不代表安全,只能確保打疫苗帶來的效益可能比不打疫苗來得大,台灣疫苗政策及走向仍花點時間需持續觀察。
-
2020-09-0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際特赦組織:全球逾7000名醫護人員染疫病故
國際特赦組織今天表示,全球已有至少7000名醫護人員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病歿,其中又以墨西哥最為嚴重,境內超過1300名醫護人員染疫死亡。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經濟與社會正義部門主管柯布恩(Steve Cockburn)說:「任何醫護人員都有權在工作中得到安全保障,而這麼多人被迫付出最高的生命代價,簡直可恥。」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特赦組織指出:「疫情已延燒數月,墨西哥、巴西和美國等國醫護人員死亡率仍舊高的嚇人,而南非與印度快速蔓延的感染情勢凸顯出所有國家必須採取行動。」國際特赦組織指出,墨西哥確定染疫病逝的醫護人員已累計至少1320名,殉職人數「令人震驚」。還有若干國家的醫護人員染疫病歿人數相當高,包括美國的1077名、英國的649名、巴西的634名、俄羅斯的631名及印度的573名。國際特赦組織說,以上數據甚至可能是「嚴重低估」,因為許多國家並沒有正式通報染疫病亡人數。墨西哥詳細記錄醫護人員染疫死亡的情況,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墨西哥醫護人員的高死亡率。法新社報導,武漢肺炎爆發迄今,墨西哥超過61萬名醫護人員中已有9萬7632人染疫。國際特赦組織也表示:「報告顯示墨西哥的醫院清潔人員尤其容易染疫。」國際特赦組織指出,這顯示外包工作者的保護措施不足。
-
2020-09-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日相互開放商務客入境 華航復飛3條日本航線
台灣與日本於8日起將相互開放商務人士入境。華航今天宣布,明天起陸續恢復大阪、福岡、名古屋等3條日本客運航線。因應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航空公司從3月起,取消多數國際客運航線。疫情期間,華航維持少量國際客運航班,飛日本只維持東京航線,目前每週一班,華航說,配合各國邊境限制及防疫政策,持續檢視旅運需求,未來會陸續恢復客運航線。根據華航公告的班表,明天起,大阪、福岡每週有一班,名古屋10日起,每週2班;10月,東京增為每個月11班。華航說,10月增班的航線還有首爾、曼谷、新加坡、檳城、吉隆坡、胡志明市、河內、馬尼拉、金邊、仰光、雅加達,其中雅加達恢復為每天一班。華航表示,目前也規劃北美航線增班,包括洛杉磯、舊金山、溫哥華、紐約。華航目前已恢復提供服務的航線,還有歐洲的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倫敦;大洋洲的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及奧克蘭等;其他還有香港、上海浦東、北京、廈門及成都。
-
2020-09-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第三期試驗無結論 賽諾菲藥品治療武漢肺炎喊卡
法國大藥廠賽諾菲(Sanofi)今天表示,旗下關節炎藥物Kevzara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重症患者的第三期國際臨床試驗無結論,因此終止試驗。法新社報導,第三期臨床試驗通常是獲得官方批准使用前最後一次試驗。賽諾菲在聲明稿中表示,Kevzara的第三期試驗和對照的安慰劑相比,結果未達首要和次要評估標準,而兩組試驗都是和既有醫院治療方式做比較。賽諾菲表示,他們和合作研發Kevzara的美國藥廠雷傑納隆(Regeneron),都不考慮對這種藥物用於治療COVID-19進行進一步臨床試驗。不過,賽諾菲全球研究主管利德(John Reed)說,Kevzar雖然「沒有產生我們期望的結果,但我們對自身團隊所做的努力引以為傲」。武漢肺炎已在全球奪走80多萬條人命,並重創經濟,引發各國爭相研發疫苗和有效治療方式。賽諾菲也是諸多研發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之一。
-
2020-08-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苗再傳捷報 食藥署有條件核准聯亞生技臨床試驗
武漢肺炎疫苗研發進度再傳捷報,食藥署今天宣布,有條件核准聯亞生技疫苗臨床試驗計畫,即起可篩選受試者,這幾天就能拿到核准函,將成為國內第二家展開臨床試驗的疫苗業者。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研發全球競速,國產疫苗研發也正如火如荼進行,為鼓勵國內疫苗廠研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編列新台幣135億元經費,作為研發獎勵金及採購金,食藥署也加速疫苗臨床試驗計畫審查。繼國光生技20日獲得首張臨床試驗核准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宣布,經專家會議討論後,決議有條件通過聯亞生技的武漢肺炎疫苗臨床試驗計畫,可開始篩選合格受試者。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說,「經食藥署相關同仁日夜趕工審查,目前只待技術性資料補齊,就會發出第二張臨床試驗核准函,屆時將可實際施打於受試者」。吳明美指出,目前國光生技已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計畫仍在審核中,預計這幾天將有條件核准,至於同樣受到外界矚目的國衛院、安特羅公司合作的疫苗,至今尚未收到臨床試驗申請書。
-
2020-08-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日本防疫新政策 2021上半年備妥全民用量疫苗
日本政府因應武漢肺炎的新配套措施出爐,計畫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備妥全民用量的疫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傍晚將舉行記者會,說明防疫新措施。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官房副長官杉田和博的率領下,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防疫依不同主題成立特別作業小組,研擬跨省廳(部會)的防疫對策。有關疫苗的供應問題,日本政府除了希望迅速提供疫苗之外,也研擬相關措施,因應萬一疫苗施打危害到民眾健康,衍生訴訟及賠償問題,政府將補償廠商損失。相關法案提交國會審理。日本政府考慮到季節性流感的流行期即將到來,醫療院所檢查武漢肺炎及流感的件數將大增,計畫9月初籲請各都道府縣擬定醫療院所檢查制度的整備計畫;同時也正研議把武漢肺炎抗體檢查、核酸檢測(PCR)的量能提高到平均每天約20萬件。至於把武漢肺炎列為傳染病法規定的指定傳染病一事,日本政府將修改政令,擬定勸導民眾住院等較具彈性的措施。此外,為了確保一定的病床數、住宿療養設施,日本政府打算提高給都道府縣的「緊急支援分配款」。而因收治及治療武漢肺炎患者、導致經營惡化的醫療院所,日本政府也考慮給予財政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