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科別.耳鼻喉
搜尋
檳榔
共找到
276
筆 文章
-
-
2019-12-02 癌症.頭頸癌
世界檳防日 國健署:長期檳菸酒民眾 罹癌風險高10.5倍
明天是世界檳榔防制日。國民健康署表示,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居十大死因前位外,使用檳榔、菸品、酒的民眾,較未使用者罹患口腔等上呼吸道癌症風險高10.5倍。國健署呼籲民眾應戒除檳榔對健康有益之外,若以檳榔或菸品每包100元、每天一包估算,每年更可以省下3萬6500元,拒嚼檳菸是最佳投資。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據國健署歷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每年發生個案人數自2001年的3266人逐年增加至2016年的7144人,15年來累計逾8萬人發生口腔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6歲,其中又以30至64歲間男性占八成,正值工作壯年,也易影響家庭生活。另,據107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罹患口腔癌死亡者的平均壽命僅59歲,平均生命年數損失為14.4年。林莉茹說,使用檳榔、菸品、酒是我國口腔癌個案發生的主要原因。過往研究指出,同時使用檳、菸、酒的民眾,較未使用習慣者罹患口腔、咽、喉、食道等上呼吸消化道癌症風險高10.5倍;而研究也證實,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死亡風險。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吸菸者若在30、40、50或60歲戒菸成功,預估可分別延長十年、九年、六年或三年的壽命,愈早戒菸檳酒,愈可遠離口腔癌。林莉茹說,透過口腔黏膜檢查,可早期發現口腔癌前病變,且目前多數的口腔癌前病變可經由手術治療,因此民眾只要戒檳榔與菸,定期至牙科、耳鼻喉科院所檢查,並把握「治療黃金期」,預防口腔癌其實不難。
-
2019-12-02 癌症.頭頸癌
口腔癌仍嚴重 檳癌聯盟籲政府重視預防、訂專法
嚼檳榔是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台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主席韓良俊表示,聯盟2008年成立後,從2010年開始進行「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今年邁入第十年。綜觀來說,雖成人嚼檳率呈現下降趨勢,但青少年則有微幅上升,且國人對檳榔致癌的認知率為60.6%仍嫌不足,致口腔癌死亡率仍不低。韓良俊說,呼籲政府應使初段預防更周延、應恢復篩檢醫師及戒檳人力之培訓、並積極制定「檳榔危害防制專法」,讓相關管理更有效率。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死亡率十年來並未下降,105年全國口腔癌發生率平均為每10萬人口22.43人,且口腔癌在十大癌症死因仍高居第五,每年有超過3000名國人因口腔癌離世,死亡年齡中位數為59歲,低於全癌症的69歲,顯見口腔癌尤其對台灣青壯年男性危害甚大。台灣檳癌防制聯盟今公布2019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調查,今年全台22縣市僅雲林縣未參加,21縣市中依照2017年全國成人嚼檳率6.1%來分為高嚼組(12縣市)與低嚼組(九縣市),並以推廣成效資料、自製特色成果海報及聯盟監測縣市政府網站資訊、問卷繳交情形等各選出三名績優縣市。另外,並依縣市自製之特色成果海報內容,分組選出特色成果獎各一名,及網路人氣票選出前三名縣市。今年績優縣市高嚼組為桃園市、彰化縣、屏東縣;低嚼檳組為基隆市、新竹市、台南市;特色成果獎為新竹縣與台中市;網路人氣獎則為台南、台中、新竹市。獲得績優的桃園市,陽追率及戒檳率皆為高嚼組第一,且口腔癌男性發生率降幅9%為全國第一。桃園市衛生局股長陳彥容表示,市府透過衛生局、都發局、教育局等局處合作,如將菸檳辦理知識論壇、拍攝菸檳短片、特色成果海報等,希望透過各局處協力,讓桃園嚼檳率更下降。對此,與會的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多數民眾知道嚼食檳榔對身體有害,但仍有推廣的空間;而檳榔價格上漲,是否可能以價制量,但以過去並無實證研究,不過若其生產種植面積降低,同時有助減少檳榔量與水土保持,故政院也指示農委會協助農民轉種其他作物。而在專法部分,政院也已與衛福部討論過,衛福部認為可研議,但如何可行,留待下個會期討論。他也籲請聯盟可給予草案後,再討論如何做更有效,讓口腔相關疾病在台灣快速減少。
-
2019-11-27 科別.消化系統
腹痛腹瀉以為是腸躁症?當心罹「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屬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症狀為慢性、反覆性的腸道發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內科王俊偉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致病機轉目前仍不明確,但可能與數種因素有關,第一是基因遺傳,第二是免疫系統失調,第三是腸道共生菌失衡,導致腸道黏膜持續發炎;另外,飲食、壓力等環境因素亦可能產生影響。據統計,相較於歐美地區,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案例較少,但可能由於飲食西化(高油、高糖)的改變、抗生素的使用,造成盛行率和發生率逐年攀升。目前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2人被診斷患有潰瘍性結腸炎,每年新增案例約350人左右。潰瘍性結腸炎好發在哪些族群?王俊偉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有兩大好發年齡高峰,最常見好發於20歲左右,第二個高峰在50~60歲左右,性別上男性患者比例會稍多一些。愈年輕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愈困難,診斷也較不易,不少患者在發現時已有併發症產生。故若身上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至專科就診。 王俊偉醫師分享,有位令他印象深刻的55歲男性患者,確診前曾因反覆腹瀉問題困擾多年,因工作上需長時間開車,多年來僅靠自行服用成藥及朋友介紹的偏方來緩解症狀,但腹瀉程度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有好幾次因急著找廁所而差點發生意外。後來經大腸鏡檢查發現整段大腸潰瘍發炎嚴重,經腸黏膜切片檢查後確診罹患潰瘍性結腸炎,依「達標治療(Treat-to-target)」的原則,使用傳統藥物合併生物製劑治療,目前症狀已大幅改善,也能放心回到工作崗位。潰瘍性結腸炎常見症狀有哪些?該如何診斷?王俊偉醫師解釋,患者最常抱怨會不斷腹瀉,甚至出現嚴重腹痛,因疾病會影響到腸道黏膜,有部分患者會解血便、黏液便,甚至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 這些症狀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症狀類似大腸激躁症、急性腸胃炎,容易與其混淆,單靠臨床症狀較難明確診斷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需綜合病史、臨床表現、血液和糞便檢驗、影像學檢查以及大腸鏡檢查併組織病理切片結果,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有哪些治療方式?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目標主要著重在抑制急性發炎,降低發炎造成的腸道破壞。對於輕度和中度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先以口服或浣腸劑型的抗發炎藥物治療,若成效不彰,會根據臨床狀況加上免疫調節劑或口服類固醇治療,口服類固醇的選擇會以腸道局部作用的劑型做短期使用。對於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或急性復發的患者,會以全身作用劑型的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同時治療,若前述藥物無效時,就須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生物製劑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好,可長期控制病情,但礙於藥價昂貴以及健保給付條件較嚴格,目前臨床上符合健保條件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患者只占一小部分。另外,近年來國內外陸續有大小型臨床試驗使用微菌叢植入治療(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療效和安全性尚待進一步的證實。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為慢性疾病,經過治療後即使症狀改善也不可任意停藥,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控制,應配合醫師視病況調整藥物劑量,長期服藥持續追蹤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日常生活建議培養良好習慣,如飲食作息正常、避免熬夜,讓免疫狀況維持穩定。延誤治療問題多,及早治療很重要延誤治療恐造成患者腸道出血,更甚者會導致嚴重貧血,出現其他腸道相關併發症,如腸阻塞、腸瘻管、腸穿孔等,部分患者可能因併發症需切除部分腸道。潰瘍性結腸炎有時也會伴隨腸道外的症狀,如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等共病,若能順利控制發炎狀況,這些腸道外症狀也可獲得改善。王俊偉醫師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罹患腸道癌症的風險也遠高於一般人,一旦罹病超過十五年,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攀升至一般人的2倍,通常患者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超過十年,都會建議每年定期做大腸鏡追蹤腸道黏膜狀況。潰瘍性結腸炎若能及早控制發炎,多數患者的生活品質皆可與常人無異,及早治療也可減少併發症產生,避免引發不可逆併發症而造成遺憾。潰瘍性結腸炎保養重點王俊偉醫師強調,生活規律很重要,可減少免疫系統絮亂,有助病情的穩定。至於飲食部分,應以均衡飲食為基礎,適當補充水分,因患者腸道較敏感,對某些食物耐受度較低,過於刺激性、油膩或易引起脹氣的食物都要盡量避免。此外,每個患者對食物敏感度、耐受性不同,醫師建議應確實紀錄容易引發胃腸道不適的食物,日後盡量避免攝取。 有些患者因腸道長期發炎已造成貧血,建議可多補充鐵質、葉酸(如動物內臟、貝類和綠色蔬菜);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則有助腸黏膜修復。若有抽菸、喝酒、檳榔等習慣應盡量避免,因為這些習慣不只對腸道有害,對其他器官也會有影響。醫師貼心小提醒王俊偉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初期症狀與腸躁症、腸胃炎類似,但若長期有慢性腹瀉、甚至偶有解血便的情形,務必盡早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預後才會較佳。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終身疾病,倘若確診罹病,也請務必配合醫師持續治療,切莫擅自停藥,如此一來才能讓病情穩定,避免併發症產生,也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原文:別信偏方!改善潰瘍性結腸炎,醫師圖文解說 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1-26 癌症.頭頸癌
他原本帥如李志希加劉德華 嚼檳榔罹癌如今變這樣
彰化基督教醫院今天請到二名罹患口腔癌的檳榔族現身說法,呼籲民眾戒檳榔、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42歲型男何先生是檳榔族,原本常被說像藝人李志希、劉德華,因舌癌進行切除下顎骨手術,導致說話不清楚,他今天感慨說「看我這樣子,你們不怕嗎?」呼籲大家遠離檳榔,才能遠離口腔癌。彰基院長陳穆寬醫師、彰基3D列印中心主任暨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謝明妤今天進行口腔癌防治宣導,陳穆寬說,如果民眾發現口腔潰瘍超過二周、口腔不明原因的出血、惡臭或有腫塊、頸部腫瘤等都要快到醫院檢查。因家中從事製餅業, 病患何先生需長途開車載貨,為了提神21歲退伍後就開始吃檳榔,從一天50顆吃到100顆,3年前先發現下唇有白斑,而做雷射治療,因為病理報告是良性,就不以為意,仍繼續嚼檳榔,去年因舌頭痛就醫,發現已罹患舌癌第二期,下定決心要戒檳榔。何先生先切除一半舌頭及一半牙齦,但在手術後4個月再回診檢查,發現舌頭已演變成舌癌第四期,需要切除下顎骨,再用小腿骨進行重建手術,免於下巴缺損。何生生的媽媽說兒子以前甚至被說像劉德華,是個帥哥, 現在雖切除下顎骨,但還是慶幸手術後重獲新生。何先生因手術後說話不清楚,他還是語重心長的在紙上寫著 「看我這樣子,你們不怕嗎?」希望能以自身遭遇,讓大家能戒檳榔。鹿港鎮街尾里長許勝嘉也分享罹癌經歷說,今年6月因騎車造成腳趾甲受傷到診所拔除指甲時,因痛得張嘴啊了一聲,被眼尖醫生看到口腔內有一個奇怪小點,幫他檢查覺得不對勁,要他快去檢查,而檢查出是口腔癌,經彰基手術後,恢復良好,許勝嘉說「真的是遇到貴人,發現得早」。42歲的許勝嘉從18歲因從事管線工程,覺得吃了檳榔工作比較有體力,每天都要吃一、二百 顆檳榔,發現罹癌後,他已戒掉檳榔,也常勸人不要吃檳榔, 發現有點不對勁時不要怕,快去檢查,掌握治療先機。陳穆寬說,在台灣幾乎10位口腔癌病人中就有8至9位有嚼檳榔,嚼檳榔會造成口腔黏膜病變,可能會導致口腔癌、下咽癌及食道癌,榔族不但要做口腔黏膜篩檢,還要做下咽部及食道的定期檢查,早期口腔癌治癒率有九成以上,所以要早發現早治療。
-
2019-11-25 癌症.頭頸癌
國衛院研究:常飲酒者罹頭頸癌風險增 罹下咽癌機率為19倍
愛喝酒者注意,罹患頭頸癌的風險會增加。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布研究成果,發現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以每周習慣飲酒一次頻率來說,罹患下咽癌的機率,是未飲酒者的19倍。該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今年2月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and Prevention》。國衛院並呼籲民眾,應避免補酒等含酒精飲品,若真需接觸酒類則應適量、不牛飲。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書銘表示,此研究由所上口腔癌研究團隊與成大附醫共同合作,針對飲酒行為對於頭頸癌風險及預後影響進行研究,收案頭頸癌個案、對照組各700人,以問卷調查方式持續追蹤逾四年。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是不飲酒者的1.6倍。進一步分析發現,飲酒者好發頭頸癌類型中,以下咽癌最多,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此外,若僅有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罹患頭頸癌風險為3倍,但若乙醇去氫酶、乙醛去氫酶(ADH)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為四倍。張書銘說,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與喉癌,是我國男性常見癌症第三名,每年約有7900名新個案、2900人死亡。會發生頭頸癌,菸、酒、檳榔是主要危險因子。張書銘說,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反觀飲酒量逐年攀升,國健署數據統計,台灣男女喝酒盛行率,分別從2002年的53.3%、22.4%上升至2013年的71.5%、45.7%,可見國人酒精消耗量日增,因而以此作為研究。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署所認定的一級致癌物。張書銘說,酒精進入人體後,會先由乙醇去氫酶代謝成乙醛,再由乙醛去氫酶代謝成醋酸後排出體外。但若乙醛去氫酶基因產生變異或缺損,會讓人在酒後出現臉紅、心悸等症狀外,乙醛也會累積在體內,破壞人體的DNA,進而增加罹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ALDH2基因變異在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相當常見,台灣基因變異率更高居全球之冠,平均每二人就有一人有此變異。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表示,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飲酒時愛乾杯、牛飲習慣有關。他說飲酒乾杯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卻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恐增加病變機會。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編輯推薦 運動卻讓體重不減反增?2個錯誤習慣陷入惡性循環 一進醫院命就沒了?醫師破解為什麼爸媽不想看病原因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