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橄欖油
共找到
643
筆 文章
-
-
2024-11-19 養生.聰明飲食
女子換掉家裡食用油「10多年難纏胃病秒好轉」她驚喜:比平常忌口還有效
有人長年受被慢性腸胃疾病困擾,問題也許出在每天吃的油裡?一名女子將家裡的食用油更換後,在沒有改變飲食習慣的情況下,糾纏10多年的胃病竟然明顯好轉,讓她非常欣慰。一名女網友在小紅書分享,以前裡一直是吃超市賣的桶裝食用油,前陣子因為爆出食用油食安新聞,就把家裡的油換成了自己熬的豬油,以及村裡榨油坊現榨的菜籽油。沒想到一段時間後長年的胃病居然好了很多,十多年的胃食道逆流已經有半年沒復發,脹氣也好了很多。她自稱去照過胃鏡,罹患膽汁逆流性胃炎,胃病主要是胃動力不足引起的胃脹氣,有時候吃一口油膩的東西都能胃食道逆流好幾天,所以平時一直很注意飲食,都是吃家裡做的菜,不喝奶茶咖啡、不吃外面的油炸食品,但胃病依舊反反覆覆,直到這次只是換了家裡的食用油,沒有改變其他飲食習慣,胃明顯舒服了一個等級。她表示雖然常年的胃病沒辦法百分之百治好,但是能舒服一點就很知足了。不僅腸胃問題改善,她表示連臉上痘痘也不長了,以前還因為痘肌問題吃過很多中藥調理都沒有改善,她認為大概是因為豬油和菜籽油容易代謝,建議有相關問題的網友也去試試。動物油脂、適當好油能養胃懷生堂中醫張鐘元、張維鈞指出,適當的動物脂肪對胃腸也很好,非常的「養胃」。因為好的油脂可以滋潤和保護我們的胃黏膜。現在主流醫學都呼籲遠離動物性脂肪,導致很多追求健康的人,尤其是女性,動物脂肪攝取太少,這樣對胃腸反而不好,人也容易虛弱。對於這樣的患者會建議買一些豬油、雞油、鵝油等動物性油脂來拌菜或拌飯吃。這個方法對於很少吃動物油脂而患有長期胃病的人來說,幾乎是「油」到病除。另外吃「適當」的好油脂是保護胃腸的最佳方法,如果不能吃動物油,就吃魚油或植物油:冷壓橄欖油、冷壓亞麻仁油、冷壓椰子油、優質苦茶油,都是很好的選擇。
-
2024-11-16 養生.營養食譜
水煮蛋剝殼有技巧 名廚提供一招:蛋殼整個無縫剝落
許多人都曾經自己煮「水煮蛋」(Hard-boiled eggs),恐怕也都有過煮好之後無法順利完整剝殼的慘痛經驗。因此,處處有人提供剝穀技巧,不勝枚舉,英國名廚兼美食評論家拉姆齊(Gordon Ramsay)也有一招,只要照著做,剝蛋穀易如反掌。流傳的水煮蛋剝殼法五花八門。有人將雞蛋放入冰水,藉此剝出陽光般黃澄澄的蛋黃、不會有青綠色環狀,另有人主張,蛋放入水煮之前先在蛋殼上紮孔,防止煮沸過程破裂。拉姆齊的技巧則只需要準備一碗冷水、一張嘴巴和兩隻手,此外不需要任何其他器具或材料。雞蛋煮好後,一個接一個取出,馬上放入一碗冷水,藉此終止烹煮;而後,將雞蛋拿起來,以雞蛋底部敲擊堅硬表面例如切菜板,用這種方式打破蛋殼,之後再快速將敲過底部的蛋插放回水碗。拉姆齊在YouTube頻道公布一段視頻解釋說,此時水將滲入蛋殼下面,整個蛋殼更容易脫落。接下來是第二步,拉姆齊拿起已破裂的雞蛋,剝掉底部附近破裂的蛋殼,將雞蛋放到嘴邊,快速用力一吹,雞蛋便從蛋殼中分離出來,蛋殼一整個無縫剝落,留下一個完整水煮蛋,看不出任何麻痕。另外還有其他輕鬆剝開水煮蛋的技巧。其中之一是,煮雞蛋前在水中加入白醋,藉由醋酸作用,可減輕剝殼時的痛苦;原理是,白醋溶解蛋殼中的碳酸鈣,讓整個外殼易脫落。食用油也有同樣的作用。可在一壺水中加入一湯匙橄欖油、菜籽油、酪梨油或任何其他油都可以,油會滲入蛋殼孔隙,進而將內膜與蛋殼分開,剝殼輕而易舉。也有人提出在沸水中加入一茶匙小蘇打的剝殼法,理由是提高酸鹼值(pH)、讓水呈鹼性進而破壞內膜,但有人覺得這一招似乎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
2024-11-15 養生.聰明飲食
促進胃腸健康 醫師每天早餐吃優格再加4樣「超級食物」
胃腸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lhab)說,他每天早餐都會吃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此外他會加入莓果或堅果。研究顯示,若在均衡的飲食中加入富含多種營養素的「超級食物」,可以讓人體更健康。鏡報(The Mirror)報導,哈佛醫學院曾列出十種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食物,包括堅果、優格、橄欖油等。有180萬人追蹤的醫師薩哈布在TikTok上分享,他早上會吃富含天然益生菌的食物來促進腸道健康,例如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而且這兩種食物乳糖含量少,乳糖不耐者也能安心吃。薩哈布說,他會加入莓果一起吃,因為莓果能讓腸道菌群活躍,還能幫助記憶和專注力,他也會在優格上加含有健康脂肪和omega 3的核桃,或是有豐富纖維可預防便秘的奇亞籽,還有有抗炎性的肉桂。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過去曾列出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十種食物,包含多個薩哈布提到他會吃的食物。研究指出,莓果纖維多,而其繽紛的顏色代表它們富含抗氧化劑。研究表示,包括核桃、榛果、杏仁果等堅果類,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它們也有單元不飽和脂肪,能減少患心臟病的機率。研究也將優格列入超級食物之列,指優格是鈣質和蛋白質的極好來源,克菲爾奶也有大量鈣質。(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1-10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避免洗腎的護腎飲食
「林醫師怎麼辦?腎臟科醫師要求我增加體重,但飲食要限制蛋白質、鈉鉀磷不能過量.....」髮型設計師秀芳遞給我一張檢驗報告,原來是因腎臟病變造成蛋白質尿。「低蛋白飲食」更貼切的說法是「適量且優質的蛋白質」;足夠的熱量攝取,也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飲食的重點,能延緩腎臟惡化、維持良好體力,避免步入洗腎人生。泰式蝦子&豬肉辣味冬粉沙拉(3人份)冬粉提供熱量,低鉀蔬菜洋蔥與香菜等皆可提味,以減少高鈉醬料的使用,尤其洋蔥還是強效的抗氧化劑。這道料理多選低鉀蔬菜,幾乎毋需汆燙油炒。而一般泰式涼拌常用的小番茄,因含高鉀改以低鉀水果鳳梨取代。食材:冬粉180克、蝦子9隻、白洋蔥140克、紫洋蔥150克、鳳梨200克、青蔥1支、小黃瓜2條、香菜2支、腰內絞肉50克、辣椒1支醬汁:鹽適量、椰糖或砂糖2大匙、魚露1.5~2大匙、檸檬汁2大匙作法:1. 冬粉用冷水泡約5分鐘,泡軟後剪成容易吃的長度。蝦子頭部切掉、去泥腸,白洋蔥切小丁,紫洋蔥切長條狀,鳳梨切丁,青蔥切花。2.平底鍋開中小火,倒入橄欖油。先加入白洋蔥丁,炒至呈透明後放入豬絞肉、辣椒,青蔥及香菜的莖,炒到絞肉熟後即熄火。可加一小匙的醬油,增添醬香。3.準備另一鍋滾水,放入冬粉,煮到呈透明後即撈出,接著放入蝦子氽燙一下。4.大碗放入作法2及和作法3。再放入紫洋蔥、鳳梨及香菜的葉,接著撒入調味料拌勻。●作法3的冬粉從熱水撈出後,放入清水中洗去黏液,瀝乾水分取出,口感較爽口。蘋果&藍莓豆漿奶酪(2人份)選擇低鉀且低GI的蘋果與藍莓,一般水果奶酪是水果與牛奶的混合,但因乳製品屬高磷食品,因此以黃豆製品豆漿取代牛奶,僅以少許鮮奶油打發成的油霜裝飾。食材:蘋果105克、藍莓100克、吉利丁2片(每片2.5克)、無糖豆漿200毫升、白砂糖適量、鮮奶油50克作法:1. 蘋果豆乳酪:蘋果切小塊與100毫升豆漿混合,以調理機攪打成泥狀。接著放入鍋中,開小火稍溫熱後放入一片泡軟的吉利丁,攪拌後確認吉利丁全部融化,即可倒入模型中(1/3份量),接著再放入冰箱冷藏使其凝結。2. 藍莓豆乳酪:作法同上。從冰箱拿出作法1模型,倒入至2/3份量,再放入冰箱使其凝結。3. 取鋼杯放入鮮奶油,用攪拌棒將鮮奶油打發。4. 將作法2從冰箱取出,並加入打發鮮奶油,擺上新鮮的藍莓及薄荷。台式什錦炒米粉(4人份)米粉、冬粉、米苔目及粄條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低蛋白澱粉類主食。透抽、豬里肌肉提供優質蛋白質,至於高鉀食物,如胡蘿蔔、香菇甚至芹菜都需先汆燙去鉀,同時搭配低鉀蔬菜高麗菜與超級護腎食材黑木耳。食材:米粉250~300克、豬里肌肉或腰內肉80克、高麗菜250克、紅蔥頭6粒、蒜苗1支、透抽120克、黑木耳100克、胡蘿蔔150克、香菇3朵、芹菜1支、醬油2大匙、烏醋&白胡椒粉適量作法:1. 豬里肌肉切絲、各種蔬菜切絲、透抽切花、香菇泡水切薄片、芹菜拍扁切末。將高鉀食材如胡蘿蔔、香菇及芹菜等先氽燙。2. 鍋中加水,水滾後倒入適量油及鹽,接著放入米粉,氽燙約1分鐘即撈出瀝水,並加蓋燜軟(不需煮熟)。3. 平底鍋放一大匙橄欖油,開中小火,放入紅蔥頭炒至微金黃色,取出備用。4. 平底鍋加入少量橄欖油,放入胡蘿蔔翻炒,接著放蝦米、香菇、肉絲炒香。蒜白接著下鍋,高麗菜絲放入繼續拌炒。5. 放入約一碗的水煨煮,待水收乾約一半後倒入醬油調味,接著放入蒜綠、透抽及作法3的紅蔥酥及油,稍微翻炒,最後放入米粉吸乾湯汁。6. 起鍋前放入芹菜、灑幾滴烏醋及白胡椒粉,更添風味。
-
2024-11-08 養生.健康瘦身
好懶得運動又想提高代謝能力?營養師用兩大觀念半年鏟肉36公斤
現代人工作忙碌或是懶癌發作而缺乏運動,眾所皆知運動有助提昇新陳代謝,如果不想運動又想減重和提高代謝能力該怎麼做?營養師兼健身訓練師博主「清風教瘦」分享,他鼓勵大家都要運動,但總有人一提到運動就害怕和抗拒,加上平常工作、應酬交際、帶小孩等,怎樣都抽不出額外時間做運動。如果真的不想動又想提高代謝、快速減肥,必須做到兩大項一共11個方法。清風教瘦舉自己為例,當初最胖到106公斤,膝蓋不好無法做劇烈運動,但就用這11個方法,一個月就鏟肉不少、六個半月減掉36公斤。第一步:改掉一切對代謝有害的生活習慣1.不要過度節食長期節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肌肉流失造成代謝下降,所以不想代謝垮掉就一定不要節食減肥。2.不要熬夜按時睡覺,每天睡夠七到八個小時,就能保證瘦素、生長激素、皮質醇等等與代謝相關的激素都處在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提升代謝。3.遠離甜食含糖飲料和一些過度加工的食品不僅熱量高,而且含有很多不健康的反式脂肪和各種添加物,造成身體慢性發炎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我們要想改善慢性發炎和提高代謝,這些食物一定要遠離。4.少喝酒喝酒是造成腹部肥胖的罪魁禍首之一,而且還會放慢代謝能力,所以要想高效減肥,酒是一定要少喝。5.學會減壓過多的壓力會導致壓力激素皮質醇水平的上升,這樣也會影響代謝,所以要學會條件情緒,保證心情的愉悅,壓力越低,代謝才會越健康。第二步:多吃對改善代謝有幫助的食物對飲食的總體原則就是多吃營養密度高的食物,造成肥胖和代謝下降一方面是熱量過剩,而另一個關鍵的方面就是營養不良。所以減肥控制熱量固然重要,營養對我們改善代謝更為重要,營養吃夠了,身體運轉正常了,代謝才會變好,減肥的效率也才會高。而且這樣還能夠在減肥成功後避免反彈。具體的執行方法如下:1.多吃優質蛋白質減肥期間適當的多吃一些蛋白質食材,有利於維持寶貴的肌肉。肌肉是維持基礎代謝的大戶,能幫助提高減肥的效率,而且在減肥期間多吃點魚蝦、瘦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會增加飽腹感和幸福指數。這對減少身心壓力也有好處,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是按照你的每公斤體重吃到1.2克左右,而且每頓都要吃,每頓至少要保證一個拳頭。2.適量補充優質脂肪減肥不要不敢吃脂肪,適量的優質脂肪的補充能夠促進很多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而且也能改善代謝,補充優質釋放的食材,例如奇亞籽、核桃、巴旦木碧根果等堅果、橄欖油、亞麻籽油、深海魚、酪梨這些食材,雖然脂肪和熱量不低,平時要注意攝取量。3.多吃抗炎食物很多長期肥胖的朋友因為過去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慢性發炎,這也是造成代謝障礙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平時要多吃一點抗炎的食材,可以幫助改善恢復代謝能力,比如像深海魚、堅果、橄欖油、藍莓、草莓等莓類水果、花椰菜、高麗菜等十字花科類的蔬菜。粗糧中的燕麥、蕎麥、玉米等等都是很好的抗原食材。4.多吃各種綠葉蔬菜補充膳食纖維改善腸道健康,蔬菜的熱量普遍比較低,而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鉀、鎂、鈣等礦物質,屬於熱量低、營養密度高的好食材,尤其是膳食纖維,能夠幫助腸道菌群更健康。而健康的腸道是保證代謝的基礎。5.主食多選擇優質慢碳食物像糙米、燕麥、黑米、玉米、大豆等骨粗糧,它們的熱量和精緻米麵的熱量相差不多,但是由於其膳食纖維和各種營養素更加豐富,可以為身體提供更豐富的營養,熱量近似,但營養密度更高。而且這些複雜碳水升糖更慢,飽腹感更強。這血糖和胰島素不會產生過大的波動,對改善激素水平,提高脂肪代謝的效率更有利。6.增加日常活動量如果沒有時間、沒有體力運動,只要先把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利用起來,多做點日常活動,只要動起來了,你就贏了。比如平時可以少坐多站,多走走路,爬爬樓梯,騎騎單車都是非常不錯的方式,還能夠改善體質和代謝。資料來源/清風教瘦
-
2024-11-04 養生.營養食譜
唯獨這項堅持親手做 電視名廚教你如何自製美味油醋醬汁
許多人都知道,電視美食節目名廚加藤 (Ina Garten) 非常喜歡到店裡購買現成的替代食材,只要味道和自製食材一樣好就沒問題,但是對於油醋沙拉醬(vinaigrette salad dressing),她堅持從頭到尾自己親手製作,理由很簡單:親手製作比到店裡買調味料要快,而且可口得多。經典油醋醬只有幾個成份,包括橄欖油、醋或檸檬汁等酸性物質、以及一些調味料,將這些成份混合製成醬汁,可讓最簡單的沙拉頓時變得明亮、新鮮和風味十足。被封為「赤腳女爵」(Barefoot Contessa)的加藤調製醬汁時使用量杯,而不是用碗,這麼一來可以更輕鬆測量每種成份的精確份量。法國版本的油醋汁黃金比例是三份油和一份醋,加藤的常用沙拉油醋醬酸味稍重,她使用半杯(相當於八湯匙)油和三湯匙醋,另外她添加切碎的大蒜、大量鹽和現磨黑胡椒,讓味道更濃郁,還稍微打破常規加入生蛋黃,讓醬油帶有奶油般的濃綢質地。製作油醋汁很容易,但要特別留意,油和醋不宜貿然混合,醋由極性分子組成,而油等脂肪則由非極性分子組成,彼此不會相互吸引,因此,加藤到最後關卡才加入油、並慢慢攪拌,她認為這個步驟簡單但非常重要,有助於乳化。加了油之後,到真正的最後一步時,加藤添加生蛋黃進一步讓油和醋黏在一起,讓雞蛋充當黏合劑,吸引水和油分子、聚集成光滑混合物;她偏好有機雞蛋,而且在室溫狀態下加入,不是將雞蛋從冰箱取出後直接使用。如果不想吃生雞蛋,可多加一些芥末,芥末裡有一種化合物可產生乳化劑作用,加藤常使用第戎牌(Dijon)芥末醬,大約每湯匙(tablespoon)醋加入半茶匙(teaspoon)芥苿醬,就可調製出濃郁鮮美的醬料。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2 養生.抗老養生
型男生理年齡不到17歲!擊敗富豪奪下「返老還童奧運冠軍」揭8個抗衰訣竅
人類為了對抗衰老,甚至為此舉辦凍齡大賽競技。美國矽谷富豪企業家約翰森(Bryan Johnson)於2023年舉辦「返老還童奧運會」(Rejuvenation Olympics),讓人們透過各種逆齡手段,看誰能將衰老速度放到最慢。約翰森致力於對抗死亡,他投資上百萬美元進行抗衰老自我實驗,包括吃藥、嘗試基因療法等盡力對抗衰老。而他不光是自我追求,甚至將其視為一項專業運動,並邀請有志之士一同參與,因此舉辦「返老還童奧運會」。約翰森規定只要參賽者完成特定的血液測試以測量他們的生物學老化速度就可以參與,多個線上動態排行榜於2023年1月發布,展示誰是最佳的抗衰老者。比賽競爭的關鍵指標之一是「老化速度」,指的是身體每年在生物學上老化的速度,管理比賽公司通過血液測試來測量。此外另一個排行榜將展示按器官系統排名最慢老化的人,比如誰的腎臟、肝臟和肺部在相對於實際年齡時最為年輕。這項比賽吸引上千人參與,參賽者透過改變飲食、運動計畫和睡眠習慣、使用補充劑、非標準藥物和其他醫學干預來降低他們的老化速度。身為創辦人的約翰森並沒有在自家比賽取得冠軍,真正的延壽高手為愛沙尼亞的男子蘭德(Siim Land),他於六月一度一舉登上排行榜榜首,29歲的他生理年齡不到17歲,每年衰老年齡僅0.65歲,擊敗投下巨資的富翁約翰森。蘭德說他每年花在長壽的費用為1.1萬美元(約新台幣35萬元),但自己並沒有太看重比賽結果,認為能夠參與已經很好了,並不會把它當作一個真正的頭銜。蘭德的8個抗衰訣竅訣竅1:早起曬太陽蘭德早上6點左右起床,帶狗去跑步並曬太陽,每周 2-3次,每次15-30分鐘,選擇早晨或黃昏陽光柔和的時候,曬腿部、腹部、背部等部位。陽光照射可促進體內5-羥色胺和內啡肽生成,有助於保持情緒、增強免疫力,對一些皮膚疾病也有緩解作用,還能合成人體所需維生素D。訣竅2:睡前防藍光蘭德晚上10點左右入睡,睡前1小時戴防藍光眼鏡。夜間電子設備螢幕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釋放,影響睡眠和生物鐘節律,戴防藍光眼鏡可提高睡眠質量、緩解疲勞。訣竅3:高蛋白質與高多酚攝入蘭德飲食結構類似地中海飲食,注重攝入魚雞胸肉、雞蛋等高蛋白食物,每天至少吃 120-140克蛋白質;同時食用堅果、橄欖油、咖啡、漿果、種子等富含多酚的食物,高多酚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菌群的作用,還能輔助清除衰老細胞。訣竅4:遵循168輕斷食蘭德一天中8小時進食,16小時禁食。斷食期間細胞進入「自噬」狀態,可清除衰老的細胞器,回收蛋白質廢物,緩解蛋白質堆積。訣竅5:多樣化運動組合蘭德每周進行兩次45分鐘的力量訓練,增強肌肉力量;每周兩次60分鐘的有氧運動,提高心肺功能;還有一天專門做高強度間歇性運動(HIIT),這種運動能持續消耗熱量,實現減脂增肌,幫助保持年輕的身體狀態。訣竅6:運動後紅外線理療蘭德運動完後,將自己包裹在紅外線毯子裡20 - 30分鐘。細胞受到紅光波長照射時,分子、原子振動加快,局部溫度升高,細胞的通透性、酶等會發生改變,還能增加熱量蛋白,加速新陳代謝,減少細胞損傷、緩解肌肉疲勞和關節疼痛。訣竅7:補充適量補劑蘭德每天會吃一些補劑,如Omega3、甘氨酸、肌酸、甘氨酸+Nac等,補充膠原蛋白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肌肉流失。訣竅8:保持低壓力生活蘭德強調低壓力生活,好心態是良藥。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會使人體產生過多自由基,攻擊粒線體,加速細胞老化。減輕壓力後,壓力導致的衰老可以逆轉。
-
2024-11-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 但為何醫生不建議補充保健食品?
佛羅里達州腸胃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hab)認為,每個人的飲食都需攝取更多的維生素E。他近日在抖音(TikTok)發布的影片中稱,研究顯示,持續攝取維生素E的人,某些腸道疾病與脂肪肝的發生率較低。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薩哈布說,維生素E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肝臟免受氧化壓力的傷害,有助修復肝臟,並增強免疫力。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今年稍早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E對脂肪在肝臟中積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保護作用;這種疾病可能造成肝臟嚴重損傷,並增加罹患心臟病與肝癌的風險。成人與13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維生素E的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 (mg),兒童則低於此數。維生素E保健品 服用不當副作用大一盎司杏仁堅果約含6.8毫克維生素E,2湯匙花生醬約含2.9毫克,半杯煮熟的菠菜含1.9毫克,半杯切片芒果約含0.7毫克。薩哈布也推薦酪梨、黑莓、奇異果、蔓越莓、榛果、松子與橄欖油。不過,薩哈布不建議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他說,如果服用不當,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他力薦從飲食中攝取這種營養。飲食均衡不太會缺維生素E 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即使15毫克是維生素E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但保健食品往往含有數百毫克。過量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導致維生素E中毒,引起出血、噁心、腹瀉、其他腸胃症狀、肌肉無力與頭痛。不過維生素E中毒與缺乏症都很少見,平日飲食均衡者不太會缺乏維生素E,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或由於脂肪吸收或代謝問題。薩哈布強調,適當的飲食對肝臟健康十分重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0-31 養生.聰明飲食
先別急著丟!南瓜皮、籽其實都可吃 掌握料理訣竅就能吃下肚
一般在食用南瓜時,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外皮不易料理、咀嚼,因此選擇將外皮去除才吃。然而,南瓜的外皮和種子這些地方,其實擁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只要掌握訣竅,就能夠放心食用。根據日本媒體「grape」報導,南瓜的鉀含量在各類蔬果中數一數二,而且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且除了果肉之外,果皮也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價值,因此推薦最好連皮一起食用。然而,南瓜皮如果沒有經過充分調理,吃起來就容易太硬,讓人無法入口,因此需要耐心燉煮。真的煮不透,建議水可以不要放太多,煮到湯汁減少得差不多,就是可以開動的時候。另外,除了南瓜果肉、南瓜皮以外,南瓜籽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南瓜籽富含蛋白質、鈣、維生素B群和鐵。要食用南瓜籽,可以先將黏膜清理乾淨,加以烘烤之後,灑上食鹽和橄欖油調味,就能當作小點心或下酒菜吃,也可以裝飾在餅乾甜點之中,充分攝取南瓜的營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9 焦點.健康知識+
每天都在做的1習慣讓身體發炎又助長癌細胞!醫師:一小時等於抽一根菸
每個人身體裡都有癌症因子,但因著不同飲食、生活、運動、壓力各方面發展,有些人會得、有些人則不會。據研究發現,癌症的發生只有1成是基因,而有9成是生活飲食造成;也就是說,癌症是你養出來的!人體自帶癌細胞日前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指出,人體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癌細胞,但會不會發出來,就看你保養得如何。飲食生活習慣不對、免疫力低下,身體的癌細胞就會變成腫瘤。節目中列出大眾常無形中踩雷的「十大壞習慣」,包括吃太甜太鹹、喜歡加工紅肉、睡覺不關燈、不喜歡刷牙漱口……等。其中「久坐不動」,看似沒什麼,對身體的傷害卻很大。劉博仁表示,澳洲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久坐一小時,就相當於抽一根菸!」一堆常久坐的上班族、家庭主婦根本躺著中槍。「久坐不動」罹癌機率升醫師解釋,我們坐的地方、下盤整個血液循環是變慢的,從骨盆腔、腹腔到下肢循環,靜脈會容易擴張,並堆積乳酸;而乳酸是非常酸的一個代謝物質,將刺激癌細胞生長。「久坐不動」也非常容易累積自由基,針對這些久坐族去抽血測自由基和發炎指標,數值都非常高,而「自由基高」、「發炎指數高」都與癌細胞息息相關!劉博仁提醒,所以真的建議不要坐太久,上班不時起來活動之外,下班也可以多去運動。5種防癌食物這樣吃除了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從飲食著手也很重要,節目中提到「5大超級防癌食物」: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大蒜、菇類、魚和好油脂。1.十字花科蔬菜:白色或綠色花椰菜、羽衣甘藍、大小白菜或青江菜、白蘿蔔等,內含「蘿蔔硫素」與「異硫氰酸鹽」,能有效促進肝臟的解毒效率;像是吃太多的塑化劑,它就會代謝快一點。其中番茄雖不算十字花科蔬菜,但其中茄紅素對口腔黏膜、攝護腺的癌症預防有較好的效果,建議多用油拌炒,將茄紅素溶出來,身體會比較容易吸收。2.大蒜:蒜中含有「蒜素Allicin」,是一種含硫化合物,有研究發現,愛吃蒜的人大腸息肉會比較少、降低部分大腸癌的機會,但建議食用生大蒜,經過烹飪過程蒜素會被破壞。3.菇類:各種蕈菇類中都有「多醣體」,在腸子中能調節淋巴的免疫,對抗癌有幫助。菇類還含有「D2」,也稱為麥角固醇,吃到體內會慢慢轉化為維生素D,也有抗癌成分。國外也有研究發現,常吃菇類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下降,所以整體菇類對提升人體免疫力是有好處的。但有自體免疫疾病,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民眾注意勿食用過量。4.魚類:以中小型的深海魚類為主,魚肉中含有抗癌成分EPA、還有DHA兩種油脂,能促進人體吸收Omega 3脂肪酸,對於抗癌、腦力與眼力保護有顯著效果。其中,鮭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有較好的的Omega 3脂肪酸;國外有研究表示,若一周吃3次魚,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心悸或心律不整等疾病的罹患率。5.好油脂:這裡指的是不飽和油脂Omega 3、6、9。Omega 3除前述的魚油有EPA、DHA,吃素的人也可攝取紫蘇油、亞麻仁籽油,都含有不錯的Omega 3脂肪酸。Omega 9則像橄欖油(70%出頭)、苦茶油(83%)、酪梨油(53%),內含的「油酸」成分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從養生抗老角度來看,適合用於烹飪。但建議烹飪盡量不要大火快炒,溫度過高會破壞油脂中好的成分,可使用「油水炒」,也就是將青菜川燙過後,再放入鍋中、加入油脂中小火拌炒。看到這裡,小編要起來動一動了!記住,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吃對身體有益的食物,都能減少癌細胞的生成。尤其上班族和婆婆媽媽們,大家都要平安健康。※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這「習慣」對健康傷害極大!一小時相當於抽一根菸,並可能刺激癌細胞生長
-
2024-10-28 焦點.健康知識+
吃太淡會胃食道逆流?油吃太少容易失智?專家破解日常飲食觀念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說「胃酸的原料是鹽巴」,但專家表示,人體不是化學式直接推導,從氯化鈉到氯化氫是一連串複雜的生化反應過程,傳言簡化、跳躍,傳言說法錯誤。 (2)傳言說「腦部全部都是脂肪,吃油吃的少、容易失智」。但專家表示,腦部是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但膽固醇不等於脂肪,傳言說法錯誤。 (3)傳言說「晚餐後吃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但專家表示,果糖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但三酸甘油脂不是膽固醇,傳言混淆二者、傳言錯誤。網傳「錯誤認知 少糖少油少鹽?」影片,提到只有少糖是對的,少鹽跟少油都是錯的,「胃酸的原料是鹽巴,我們吃太淡、胃酸酸度不夠」,以及「吃油吃的少,腦細胞補充不足、容易失智」,「晚餐後吃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但專家表示,歷次飲食調查國人鈉攝取量、油脂攝取量、糖份攝取量都超標,而蔬果攝取量不足,傳言說吃太淡,鼓勵吃油、避免晚餐後吃水果,傳言說法錯誤。 此外「腦部全部都是脂肪」說法也是錯誤,腦部是「膽固醇」含量高,膽固醇不等於脂肪,脂肪是由脂肪酸所構成,膽固醇是脂質中的特殊衍生物,傳言混淆二者。 同樣的,傳言提到「晚餐後的水果,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也是混淆三酸甘油脂與膽固醇,醣類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都是脂質,但三酸甘油酯是脂肪,膽固醇則不是,且人體膽合成固醇的來源是動物性脂肪,也許水果無關。說少糖少油少鹽是錯誤認知的影片? 原始謠傳版本: 錯誤認知1#少糖 #少鹽 #少油#胃酸#腦部脂肪#好油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查證解釋: (一)臺灣人普遍鹽分攝取超量 不存在吃太淡的情況 傳言提到「我們吃的太淡」、「少鹽是錯的」。MyGoPen 致電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她表示台灣外食情況普遍,多數人都是吃太鹹,歷次的飲食調查都顯示國人吃太鹹,衛福部、營養師們也都宣導民眾要減鹽飲食,傳言卻說「我們吃的太淡」、「少鹽是錯的」,不但不是現狀事實,而且學理錯誤,胃酸雖然是鹽酸、鹽酸是「氯化氫」,食鹽是「氯化鈉」,但傳言說法錯誤連結二者。 MyGoPen 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衛福部於 2011 年公布、2019 年更新的資料,成人每日鈉的總攝取量不宜超過 2400 毫克、相當於 6 公克的鹽,但是兩次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鈉攝取量都超標,特別是年輕世代都比過去吃的鹹,19 到 30 歲男、女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 4599 毫克及 4096 毫克,達到建議上限的 1.9 倍及 1.7 倍。人體不是化學式 而是複雜的生化反應 傳言提到「胃酸的原料是鹽巴,吃太淡、酸度不夠,會胃食道逆流」。相關的說法 MyGoPen 已於 2021 年提出「【誤導】低鹽飲食罪惡的建議?造成胃無法產生胃酸?醫:過度解讀」查核報吿,報告中諮詢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食鹽是氯化鈉(NaCl),胃酸的主要成分為氯化氫(HCl),但人體不是化學式,傳言資訊錯誤,臨床上常見胃酸分泌不足的主要原因包括惡性貧血、使用制酸劑、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是曾經胃切除、胃繞道手術等等。 MyGoPen查詢具代表性的公開資料,根據台灣內科醫學會所出版發行的《內科學誌》於 2015 年的登載的「胃酸相關胃腸疾病之最新診治新進展」,提到: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hydrochloric acid,HCl)與少部分氯化鉀(KCl)和氯化鈉(NaCl)。並提到「酸的製造源自細胞內 CO2 經碳酸酐酶水解成H+與HCO3-,氫離子和鉀離子經H+K+-ATPase pump交換後與氯離子一同打出細胞外。為維持胞內電荷與酸鹼平衡,壁細胞底側部有 Cl- 與 HCO3- 的交換,NA+K+ ATPase(鈉鉀ATP 酶)主動運輸....」。由上述資料可知,胃酸的成分雖然包括氯化鈉,但是胃酸分泌是非常複雜的生化反應過程,傳言直接說「胃酸的原料是鹽巴」一句話帶過,傳言過度簡化、傳言易誤導。MyGoPen 查詢相關傳言出處,國際上流傳最廣的應屬美國自然療法醫師喬爾·瓦拉赫 (Joel Wallach),他鼓吹「你需要更多鹽」、「低鹽飲食會導致胃酸逆流」、「任何建議低鹽飲食的人,都應該被關進監獄、被處以死刑」。MyGoPen 曾於 2023年10月7日提出「【誤導】阿茲海默症都是吃降膽固醇藥造成的?錯誤說法!醫師詳解」查核報告,報告中引述美國的消費者保護非營利機構官網,內容指出 Joel Wallach 在加州創立傳銷品牌、販賣各種營養補充品。 (二)吃太油會先高血脂、肥胖 而非保護腦細胞傳言提到「腦部全部都是脂肪,油吃的少,腦細胞補充不足、很容易失智症」。蘇秀悅表示,就像六大類營養每一種都各有角色、缺一不可的觀念,油脂也不是越低越好,大腦雖然是人體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器官,但是飲食中吃進去的膽固醇、不等同於腦細胞的膽固醇,蘇秀悅以減肥為例,減肥是減掉肥肉、是減掉「皮下脂肪堆積」,而不是減掉腦細胞,傳言的說法無法解釋減肥,傳言邏輯錯誤,並且錯誤連結不同的知識片段,傳言說法錯誤。 蘇秀悅強調,根據飲食建議油脂類佔全天總熱量的比重應低於 30%,但是過去相關的飲食調查都顯示,國人的油脂攝取量落在 35 到 37%之間,不但超量攝取,而且攝取的都是飽和脂肪酸、不好的油,因此營養師通常建議民眾少吃肥肉、雞皮、豬皮等動物性油脂,改成攝取好的油脂,而不是改成無油,無油飲食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只有膽囊發炎、胰臟發炎、乳糜胸等等的病患才會吃屬於「治療飲食」的無油飲食,且甚至嚴格到總脂肪量要小於 15 克。蘇秀悅強調,健康不是一直「限制」、而是怎樣「組合」,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像是鹽酥雞、滷肉飯、乾麵等又油又鹹的食物,大概就能達到低於 30% 的建議比例。 傳言說「很多失智症會建議大家花生油」,蘇秀悅強調沒有人在講失智要吃花生油這種事,從未有這樣的連結,避免失智症的重點包括避免腦部害,避免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風、良好的生活形態等等,而不是單一個因素、吃不吃花生油的問題,健康的飲食形態才能預防失智症,而不是哪一種特定的食物,例如「地中海飲食法」,多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的油類,像是橄欖油、苦茶油等。脫色脫臭是必要製程 增加油品穩定性 傳言還提到「一般油其實是高溫萃取、脫色脫臭」、「抽油煙機裡面的油如果是黏稠的,趕快丟掉不要吃」。相關的說法食藥署曾經公開闢謠「Line 流傳『多數人吃的油是化學油!』,這是真的嗎?」,指出一般食用油脂的製作必需經過「油脂抽取」及「油脂精製」兩部分,油脂抽取都必須加熱,包括「壓榨」、「萃取」二種方式,且二種都會加熱,但只經過壓榨或萃取流程所取得的粗製油脂,外觀會較混濁,懸浮物、不純物等會加速油脂劣變產生油耗味,因此必須「精製」,或是稱為「精煉」(refining),以及「脫色」(bleaching)、「脫臭」(deodorization)等步驟,以增加安定性及保存性。傳言說油品高溫萃取、脫色脫臭不好,為錯誤說法。 (三)水果與三酸甘油脂有關 不等於膽固醇傳言提到「晚餐後吃水果,水果有很多的果糖,直接變成膽固醇、直接造成脂肪肝」。蘇秀悅指出,傳言說法胡亂瞎扯,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約有 7 到 8 成是身體自己合成的,其餘才是飲食吃進去的;但植物的膽固醇是零,豆製品也沒有膽固醇,所以就算是吃全素的人,體內也有自行合成的膽固醇,而人體合成的膽固醇的來源通常是食物中的動物性脂肪、也就是飽和脂肪酸,但絕大多數的水果油脂含量都非常低,就算有些農產品、例如酪梨含有豐富油脂,但是也是屬於植物油,不是動物性脂肪。 水果屬於碳水化合物,MyGoPen曾於 2024 年 8 月 9 日提出「【錯誤】膽固醇高和血脂高的人更應該多吃雞蛋和肥肉?不實說法!醫師詳解 」查核報告,該報告中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他表示碳水化合物吃進人體後會先轉成三酸甘油脂,三酸甘油脂可以進而做結構式的改變、變成膽固醇的來源,但人體大部分的膽固醇來源是身體自行合成、其餘才是飲食攝入。由上述資料可知,傳言「晚餐後的水果直接變成膽固醇」的說法錯誤。每天三蔬二果 份量比時間更重要 蘇秀悅補充表示,吃水果不是晚上吃就一定不好,重點是吃的「份量」,如果狂吃一大盤水果、猛喝果汁,即使是在白天,也是錯誤的飲食飲食形態,所以吃水果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吃當季水果、份量不要太多,醣類和三酸甘油脂有關,但是和膽固醇沒有直接關係,根據衛福部的官版建議,每人每天應該「三蔬二果」,一天最多就是二份水果,一個小蘋果、一根小香蕉這樣的份量,而且應該吃原型水果,這樣才能吃到纖維和更完整的營養,喝果汁無法代替吃原型水果。 蘇秀悅提醒民眾,傳言說法只是利用片段正確、甚至極小部分正確的資訊,跳躍、擴大地敘述,變成完全錯誤的飲食主張,像這樣有害健康的資訊民眾千萬不要誤信、誤傳,民眾如果有任何跟營養有關的問題都可以詢問營養師,目前各大醫院都有開營養諮詢門診。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說「少鹽、少油是錯的」,並且鼓勵多吃鹽、多吃油,傳言說法完全背離臺灣民眾日常飲食的型態,臺灣民眾面臨的是吃太鹹、吃太油的問題,以及衍生的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共病的糖尿病等「三高」問題,還有肥胖、腦中風、心臟病等風險,傳言悖離現實、說法錯誤,且有關胃酸、失智等說法也是錯誤資訊。 而「晚餐後吃水果,直接變膽固醇、脂肪肝」的說法,學理上水果與三酸甘油脂有關、三酸甘油脂不等同於膽固醇,而人體合成的膽固醇來源為飲食中的動物性脂肪,與水果無關,傳言說法錯誤。衛教資源: 國健署 正確飲食習慣 諮詢專家: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營養室主任 - 蘇秀悅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sugar-oil-salt.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0-24 養生.聰明飲食
助眠、防暈車、避免腎結石?柑橘類水果神奇功效的真相為何
許多人或許已聽聞柑橘類水果的諸多功效,例如是省錢的護髮方式、嗅聞檸檬可預防暈車,或是在早上喝檸檬汁與橄欖油調配的飲料有益健康。最近,在抖音(TikTok)上一位母親琳恩(Jess Lynne)分享的「萊姆(lime,又譯青檸)助眠秘訣」爆紅;她將萊姆切半裝在碗裡,放在孩子床邊,讓他們一覺到天明。雅虎生活(Yahoo Life)網站報導,儘管檸檬、萊姆、柳橙與葡萄柚等柑橘類水果對健康有許多好處,但並非所有都能當真,以下是它們的真實功效與作用。萊姆可以幫助睡眠嗎?自稱能通靈的琳恩表示,她的靈感來自於歷史上各種文化使用這種水果來「驅除周遭環境中負面、恐懼的能量與黑暗,以及促進睡眠。不過,約翰霍普金斯睡眠醫學專家歐提茲(Luis Ortiz)則稱,目前僅有限的臨床證據支持萊姆的氣味可助眠的說法,且多數是未經嚴謹檢驗的初步研究。歐提茲表示,柑橘的香氣可能有助人們在睡前平靜、放鬆心情,有少數臨床證據支持芳香療法對睡眠的益處。他說,但也有稱柑橘精油會提高警覺、減少昏昏欲睡的論文,這並不利於睡眠。雖然聞著切開的萊姆並不會傷害到孩子或想要好好休息的人,但歐提茲提醒父母要小心使用精油。他說,過度接觸精油會刺激肺部,影響黏液的清除。聞檸檬可以預防暈車嗎?營養師納娜瓦蒂(Krutika Nanavati)表示,檸檬中的主要化合物檸檬酸,可以對胃部產生鎮靜作用,並有分散注意力的效果,可將人的注意力從噁心的感覺移開;然而這些好處並不是柑橘類的專利,薄荷與薑也可減輕噁心、暈車的感覺。柑橘有助預防癌症嗎?范德比(Vanderbilt)大學醫學中心教授希爾佛(Heidi Silver)表示,研究顯示食用柑橘類水果可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尤其是口腔癌、咽癌、食道癌、肺癌以及腎臟和膀胱癌。不過,研究人員也發現柳橙和柳橙汁與黑色素瘤風險增加有關。希爾佛說,飲用柑橘汁會增加罹患某些類型皮膚癌的風險,是因為其中的成分與紫外線產生的作用。柑橘可預防腎結石嗎?是的,尤其是檸檬和萊姆。正如希爾佛所稱,攝取更多柑橘可以增加尿液中的檸檬酸鹽,而檸檬酸鹽會與過量的鈣結合,鈣是腎結石最常見的成因之一,因此攝取柑橘有助於預防腎結石。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0 養生.聰明飲食
秋冬時節吃什麼魚最肥美?細小魚刺少的魚有哪些?魚罐頭怎麼選比較健康?
不少民眾愛吃魚,除了肉質軟嫩,也能攝取到豐富的好油脂。但很多人不知道挑選訣竅,漁民分享,可從魚眼睛、鰓跟身體觀察。另外,市面上魚罐頭琳瑯滿目,還有香味十足的魚鬆可選,營養師建議,罐頭要挑選成分簡單,沒有過多調味料,魚鬆可以吃,但也要適量攝取。市場買鮮魚訣竅:眼明亮、鰓鮮紅、體不軟爛。有些魚有豐富的好油脂,營養成分高,但若不懂挑選訣竅,不論到市場看到新鮮魚貨,或是超市的冷凍魚片,都不知該如何下手。新北澳底漁港新勝發船隊成員之一的漁民陳麗華表示,買魚最好選當令季節魚類,台灣四面環海,隨著氣候的變化,迴游魚類到台灣的時間點也不一樣,例如現在接近秋冬季節,白帶魚、鯖魚、竹筴魚最為肥美。陳麗華建議,如果民眾無法親自至漁港選購,可利用冷鏈宅配,或到傳統市場買魚時,要選魚眼清澈明亮,鰓的顏色鮮紅,魚體不軟爛,無腐臭味的魚類;若是至超市,則建議選擇真空急速冷凍鎖住鮮度的魚貨。挑選小刺少的魚類,午仔魚、鯖魚、鬼頭刀、白帶魚都不錯。很多人怕魚刺,在餐桌上看到魚就打退堂鼓,就怕送入口中的魚肉會夾帶著細小的魚刺,一不小心就被刺到,甚至卡在喉嚨內,對魚是又愛又怕。陳麗華推薦,海魚的部分,包含煙仔虎、鯖魚、鬼頭刀、白帶魚、鱸魚、剝皮魚、石斑、白鯧魚、午仔魚等多種魚,肉質鮮甜又少小刺,都是不錯的選擇。輔大醫院營養師余家綺則推薦鮭魚、鱈魚、比目魚、午仔魚等,吃起來很嫩,比其他魚類的魚刺較少,可以直接清蒸或是煎熟就好;吳郭魚雖然土味比較重,但可以用豆豉或紅燒的方式烹調,經濟許可,可以選擇已去除魚刺的虱目魚或是鯛魚,烹調上很方便,不用擔心吃到魚刺。肉質鮮甜、小刺少的魚.煙仔虎、鯖魚、鬼頭刀、白帶魚、鱸魚、剝皮魚、石斑、白鯧魚、午仔魚、鮭魚、鱈魚、比目魚魚罐頭挑成分單純、少油鈉,魚鬆少量食用增加食欲。如果想吃魚罐頭,余家綺說,要選擇成分簡單,沒有過多調味料,像水煮或清蒸鮪魚罐頭比較推薦,熱量也不會太高。「颱風麵」會用到的「番茄鯖魚」口味,是先油炸再調味;油漬鮪魚則是泡在橄欖油或植物油內,油脂太多;而鹽漬鮪魚就是大量鹽巴醃漬,都會攝取到太多的油脂或是鈉,對身體負擔太重。鮪魚是大型魚類,部分民眾會擔心有甲基汞殘留問題,余家綺表示,其實一般人適量吃鮪魚罐頭,吃的量不多,不會造成傷害,除非一次吃非常多,特殊族群例如孕婦、哺乳中的婦女或是幼兒,需要考慮到神經系統問題,可能會影響胎兒,建議不要吃這種大型魚類。余家綺表示,民眾想吃鮪魚罐頭沒問題,但不要太頻繁吃,盡量以原型魚肉為主,應選擇小型魚比較好,例如吳郭魚、鯛魚等,會比較安全。而到漁港或賣場時,也會在架上看到各種口味的魚鬆,不但很香也能增加食欲。余家綺表示,魚鬆是用魚肉去做,蛋白質含量高,但作法跟肉鬆是一樣的,會加入大量的鹽巴、糖跟油脂,建議要適量食用,直接吃魚肉是最好的,例如可在煮粥的時候,直接加入魚肉一起烹煮。喉嚨卡魚刺別吞白飯別喝醋,絕對不能摳喉嚨。吃魚時被魚刺卡喉嚨怎麼辦?網路上不少偏方,包含喝醋、吃飯等,但余家綺指出,如果魚刺不小心卡到喉嚨,應該先觀察,不要繼續吃東西,以免造成二度傷害。首先,要看有無疼痛感,可能咳嗽幾下就能弄掉魚刺,喝醋、吞飯無法百分百去除魚刺,甚至可能會讓魚刺卡更深。余家綺說,有些人可能會想嘗試用手指摳喉嚨,把魚刺弄出來,「完全不能做這個動作」,因為喉嚨組織很脆弱,此舉會傷害到粘膜,增加感染風險,發現魚刺卡住,就要趕快去耳鼻喉科診所或是急診掛號,請醫師把魚刺夾出來,才是最安全的。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5 養生.聰明飲食
辣椒維他命C勝柳丁、橘子,「1種吃法」最有益!吃到辣灌水無效,什麼東西最解辣?
愛吃辣的人,不管吃飯吃麵吃什麼,總習慣加一點辣調味。為了健康著想,加天然的辣椒,一定好過加辣椒醬。但不小心吃到太辣的辣椒,不要一直灌水,喝牛奶、優酪乳、糖水、少量橄欖油才可以解辣。辣椒最辣的地方不在「籽」!農糧署指出,台灣常見辣椒有雞心椒、朝天椒、青辣椒及紅辣椒;還有帶椒香、無辣度的糯米椒及青龍辣椒等。一般認知,愈小的辣椒愈辣;而大的辣椒、青色的辣椒都不太辣,是這樣嗎?其實辣椒辣不辣,跟大小與顏色不一定有關,跟種類才有關係,上述常見的幾種辣椒,以雞心椒最辣。確實體積小、顏色紅、乾辣椒…,辣度會比較辣,但也不是絕對。更有不少人以為,辣椒最辣的部位是籽。其實辣椒帶有辣味成分的「辣椒素」,主要合成堆積在辣椒中央、辣椒籽附著的白色「胎座」上。當果實越趨成熟或乾燥時,從胎座表面細胞釋放出的辣椒素,便會附著於種子表面,使辣椒籽帶有辣味,其實辣椒籽本身沒有合成辣椒素的能力。因此,如果你不敢或不想吃太辣,把裡面那層白色辣囊刮掉,就能減輕辣度。吃到辣別灌水 4種東西助解辣而萬一不小心吃到很辣的辣椒,該如何解辣?大部份人會馬上灌水,但卻經常灌了一大瓶水後卻還在喊辣!?農業兒童網指出,吃辣椒這種灼燒感不是味覺是痛覺,是由油性辣椒素造成的,因此它不會溶於水,而是需要吃乳製品或嚼米飯,藉由酪蛋白或咀嚼,才可以有效減緩疼痛。除了牛奶,農糧署還建議優酪乳、糖水、少量橄欖油也可以解辣。辣椒維他命C含量豐 生吃最有益辣椒是維他命C含量極高的蔬果,每100公克辣椒約有120至160毫克的維他命C,比柳丁、橘子(約25毫克)等含量都還高。但維他命C加熱後會被破壞,因此建議辣椒盡量不要烹調太久。營養師李婉萍曾分享,一名個案不常吃青菜、柑橘,但體內維他命C卻相當高,詢問下才發現他有生吃辣椒的習慣。而辣椒一般用量不會太大,建議用多少切多少,如未能一次使用完畢,應裝入保鮮盒(袋)放入冰箱冷凍。如果發現表面或蒂頭出現腐爛,就應整根丟棄別再吃。【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兒童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14 焦點.健康知識+
媽媽愛吃菜不愛吃肉、10點睡不熬夜還是得高血脂?日常一地雷食物惹禍
很多人誤解肉類是造成高血脂的元凶,殊不知是其他習慣造成的。一名網友在網路發文詢問求解為何媽媽會得高血脂,他簡述媽媽的生活和飲食,看似大多是健康的習慣:‧不愛吃肉、愛吃蔬菜‧饅頭吃一個拳頭大小‧每天晚上10點睡覺,從不熬夜‧早餐喝豆漿、吃一顆雞蛋‧愛吃主食,愛吃粗糧玉米粉製作的大餅他表示媽媽有高血壓,體型偏胖,一直都無法順利減肥,不知道看似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哪裡出了問題。很多網友點出「挑食」才是問題癥結,原PO媽媽不吃肉導致正常油脂攝取太少,身體會自己製造油脂,所以吃素的人反而容易高血脂。肥胖主因是主食(碳水)攝取過多,各種餅類製作過程用到很多油,會導致吃進過量脂肪,建議主食、肉和蔬菜的比例應為1:1:2,什麼是高血脂?根據三軍總醫院官網介紹,血脂(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括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高血脂可以分為「高膽固醇血症」和「高三酸甘油脂血症」,當血液中流通之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之濃度高於正常值時,稱為高血脂症。高血脂成因和相關病症總熱量攝取過多、總脂肪攝取過多、缺乏運動、先天性缺陷症、酒精攝取過量、其他疾病引起之併發症。高血脂症除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 輕微者偶爾胸悶不適、嚴重者會缺氧、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如何預防高血脂?1.維持理想體重,若肥胖又有高脂血症,則極易導致動脈粥狀硬化。2.控制脂肪攝取量,少吃油炸、油煎食物。3.膽固醇過高者,避免食用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如:豬油、牛油、肥肉、奶油、椰子油、棕櫚油等。4.炒菜宜選用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橄欖油 、花生油、菜籽油、葵花油等。5.烹調宜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烤、燒、燉、滷等方式。 6.多攝取多醣類食物,如五穀根莖類,少吃富含精製糖類的農物,如:糖果、煉乳、蜂蜜、各式含糖飲料、加糖食品等。7.多選用富含纖維質之食物,如未加工之豆類、蔬菜、水果及全穀類。避免飲酒。飲酒過量易使三酸甘油脂上升。8.適當調整生活型態,例如戒菸、運動以及壓力調適。原PO總結媽媽的問題在於太少攝取如雞胸肉、魚肉之類的優質蛋白、缺乏運動,而且家裡用油也有問題,打算換成橄欖油。其中最重要問題在於主食吃太多,碳水成分太高,他之後會盯著媽媽調整飲食,測試一段時間後再去醫院測量血糖。
-
2024-10-09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生吃vs.熟食」哪個好?營養師說「這樣吃」美膚又護心!番茄6大功效一次看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義大利的俗諺,顯示了番茄的高營養價值。尤其富含抗氧化能力最強的「茄紅素」(Lycopene),使番茄成為抗癌聖品。番茄在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有抗氧化、 防癌、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詹惠婷營養師以下詳細介紹番茄的6大功效:番茄6大功效 1.消除自由基番茄所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營養素,是最近相當受矚目的抗氧化物質,它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其他種類胡蘿蔔素的2倍,其抗氧化力也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來的高,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維他命E的百倍, 因此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2.預防癌症研究發現,番茄對於癌症的預防,以攝護腺癌、肺癌、乳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防治效果最好。 3.降血壓番茄含鉀量豐富,因此有助於降低血壓。不過,建議以新鮮番茄較佳,因爲市售的番茄汁或番茄醬等產品,可能添加鉛鹽,反而失去降血壓的意義。 4.預防心血管疾病番茄及其製品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粥狀硬化等。 5.降低膽固醇因番茄紅素可抑制細胞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6.養顏美容在營養學的觀點,番茄富含維生素C、A, 兩者都是美化肌膚的營養素,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愛美的女性應該常吃。怎麼吃最營養?番茄生吃或熟食都深受眾人喜愛,不過許多人好奇,到底生吃還是煮熟吃最營養?曾依田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發文指出,番茄含有茄紅素,當熟食番茄時,加熱可使番茄的細胞壁及纖維軟化,幫助茄紅素釋放,但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會因高温而流失;若是生吃番茄,可保留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但未經加熱的茄紅素不易吸收。曾依田營養師建議兩者一起吃,不僅營養素都能攝取,茄紅素還能抗癌、護心又美膚。 曾依田營養師說,屬於水果的小番茄,別再想就直接生吃,若是屬於蔬菜的大番茄儘量熟食並搭配油脂。而且建議將番茄切碎,破壞細胞壁幫助營養物質釋放,當然也可直接使用番茄罐頭(低鈉更好),並且搭配油脂烹調,像是番茄莎莎醬、羅宋湯等,都是很好的吃法。 詹惠婷營養師說明,如果想生吃番茄,飯後吃會比空腹吃更好,因爲用餐時會食用肉類或油脂,飯後吃番茄,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或是在生吃番茄時淋上少許橄欖油及醋。什麼人不能吃番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說明,大、小番茄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因此需要限鉀的腎臟病友,尤其是正在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務必減少食用,或是將番茄汆燙去除鉀離子後再食用。 此外,番茄富含蘋果酸和檸檬酸,可能導致胃酸過多,引胃食道逆流;患有腸躁症候群者,也勿多食。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農業知識入口網詹惠婷營養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
2024-10-06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高纖、加水、多營養 少量多餐克服吞嚥障礙
媽媽因急性感染,送往鄰近教學醫院急診,我們在急診等待病房期間,遇見一位因吞嚥不慎而造成窒息的長者。您父親自從失智後,類似情況發生過幾次?」醫師做完緊急處置後詢問家屬,家屬顯然未察覺父親早已有吞嚥障礙。雞肉彩蔬&山藥豆漿味噌湯(3~4人份)● 加水、高纖,增強營養密度。IDDSl分類:第5級-細碎及濕軟吞嚥困難者喝水時易發生嗆咳,在飲食中適時的加水,同時添加天然增稠劑,不僅使口感滑順有利吞嚥,也同時能增添風味變化與色澤,且提升營養密度。山藥營養豐富,還能擔任稠化劑的任務,且高纖可解決便祕問題。食材:里肌肉300克、南瓜250克、山藥250克、櫛瓜1條、胡蘿蔔1條、無糖豆漿600c.c.、醬油1小匙、味噌2大匙作法:1. 里肌肉切小塊、南瓜切小塊、櫛瓜切小丁、胡蘿蔔切小丁。2. 山藥煮熟並與豆漿混合,以果汁機打成泥狀混合。3. 鍋中倒入少許的橄欖油,開中火並放入胡蘿蔔及南瓜。稍微拌炒後,先將以上食材放置鍋中一旁,放入雞肉煎至表面微熟。加醬油增添香氣後,再放入櫛瓜續炒。4. 加入作法2,轉小火煮至南瓜及胡蘿蔔變軟。5. 放入味噌稍煮滾一下即可熄火。●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0.4×0.4公分。海鮮&番茄奶醬貝殼麵(2人份) ● 高蛋白、營養及足夠熱量。IDDSI分類:第6級-軟質及一口量吞嚥困難者因進食的過程受到阻礙。往往會造成進食量下降而導致營養素攝取不足。這是一道改變食物質地與大小、合乎營養均衡的飲食料理。不僅海鮮提供優質蛋白,白醬中的牛奶也是蛋白質來源,而小巧的貝殼麵也能提供足夠熱量。 食材:蝦子8隻、透抽1隻、迷你貝殼麵120克、鴻喜菇80克、敏豆150克、洋蔥1/2個、蒜頭4瓣、無添加罐裝番茄泥300克、牛奶150cc、起士粉1大匙、白酒1大匙、鹽和黑胡椒適量作法:1. 蝦子去殼及泥腸並切小丁,透抽切花,貝殼麵煮熟,鴻喜菇切小段,敏豆切小段後氽燙,洋蔥切小丁,蒜頭切薄片。2. 鍋中倒入少許橄欖油,開中火先放入蒜頭煎至香味溢出,再放入洋蔥,炒到半透明,接著放入鴻禧菇續炒。3. 放入蝦肉及透抽炒到變色,再倒入白酒悶一下,夾出備用。4. 同一鍋放入番茄泥及牛奶,並以小火續煮。接著放入貝殼麵,並加入起士粉即可熄火。5. 加入海鮮及敏豆混合,以鹽和黑胡椒調味。● 以上的食材尺寸,均切成小於1.5×1.5公分。 紫薯奶酪佐水果蛋黃醬(4人份)● 少量多餐,增強飲食動機。IDDSl分類-第4級(糊狀)吞嚥困難的患者建議少量多餐,或在餐與餐之間供應高熱量密度的點心。讓進食不再充滿挫折,而是充滿期待的美食饗宴,且冰涼的飲食可刺激吞嚥反應。食材:紫薯奶酪:牛奶400c.c.(或牛奶200c.c.+鮮奶油200c.c.)、紫薯100克、砂糖50克、吉利丁10克水果蛋黃醬:牛奶250cc、薑1片、蛋黃2個、砂糖30克、草莓和藍莓適量、玉米粉5克作法:紫薯奶酪1. 吉利丁片放入冰水中泡軟。紫薯用電鍋煮熟,並趁熱壓成泥。2. 鍋子開小火,放入牛奶、紫薯、鮮奶油及砂糖,待煮滾後就熄火。3. 鍋子放入泡軟的吉利丁並充分攪拌。4. 稍冷卻後分裝至喜愛的容器。接著放入冰箱冷藏,待凝固後即可。水果蛋黃醬1. 將蛋黃、砂糖及玉米粉混合並充分攪拌。2. 鍋中放入牛奶及薑片,開中小火,煮至邊緣有泡泡即熄火。接著將作法1的食材,徐徐倒入鍋中,並攪拌均勻。接著開小火煮至濃稠即可熄火,放置冷卻。3. 紫薯奶酪及水果蛋黃醬分別裝盤,同時擺上切成小塊的草莓和藍莓,即大功告成。● 藍莓與草莓可視患者病程及狀況,磨成泥狀或切小丁。
-
2024-10-01 養生.聰明飲食
胡蘿蔔本身就是超強抗氧化劑!TOP10抗發炎食物 防癌抗老又美顏
若長期處於壓力與不規律的作息,身體容易陷入隱性發炎的狀態,不僅會影響免疫系統、造成身體疼痛,還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癌症的風險。不過透過食用胡蘿蔔、酪梨、莓果等富含抗氧化與天然消炎成分的食物,有助於減少體內發炎反應。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還有哪些抗發炎食物,為身體構築一層強力的保護屏障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六個月內「抗發炎食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抗發炎食物排行。「胡蘿蔔」助緩解炎症 觀察近六個月內網友針對「抗發炎食物」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胡蘿蔔」最受關注。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許多人提倡透過「抗發炎」生活遠離各式病症,其中在飲食方面,胡蘿蔔中富含的「β-胡蘿蔔素」,不僅本身是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中和自由基、減緩炎症,還能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對抗炎相當有效,因而備受網友青睞。如有人指出「晚餐可以吃甜味蔬菜(胡蘿蔔甜椒等)」,不僅能滿足對甜食的慾望,還能遵循「盡量選擇原型食物,少吃加工食品」的抗炎飲食原則;還有煮夫煮婦們分享胡蘿蔔「比較可以久煮營養較不易流失」,適合生活忙碌的人做成抗炎湯品,冷凍保存後加熱食用,或加麵、加米做成湯麵與粥品都十分方便又健康。網推「蘋果」抗發炎還可入菜風味超多變而營養價值高、一年四季皆十分常見的「蘋果」也經常被點名。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劑的蘋果,對於防癌、抗發炎十分有幫助,且口感清甜,不僅可直接食用,也能做成各種料理,如「早上可以打一杯新鮮蘋果香蕉果汁喝」,或加入各式蔬果、堅果做成「綠拿鐵」當作早餐,天然健康又富有飽足感;還有網友分享「蘋果的酸甜味和咖哩的香辣味完美融合,很適合炎熱的夏天」,認為將蘋果煮熟入菜也十分值得嘗試。「番茄」含茄紅素 可抑制炎症、促進腸道順暢此外,含有豐富「茄紅素」的「番茄」也是熱門的抗發炎食物之一。網上便有文章指出「茄紅素中的抗氧化性質可抑制炎症、促進腸道順暢」,引起留言共鳴「番茄真的好處多多」、「有抗氧化作用,是大家都喜愛的東西啦」。由於茄紅素是脂溶性的,也可以搭配同樣有抗炎效果的「橄欖油」食用,不僅能提升茄紅素的吸收率,簡單拌炒後的美味也令人難以抗拒。抗發炎食物雖無法一吃見效,但還是不妨將上述網友提及的食物融入日常飲食,並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取,配合健康的生活習慣,一起逐步打造更強健的體魄,遠離慢性疾病的威脅吧!(本文轉載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
2024-09-30 醫療.泌尿腎臟
多囊腎6保養原則 避免走上洗腎之路
多囊性腎臟病是一種基因遺傳性疾病,超音波檢查可看到腎臟出現大大小小的囊腫(水泡),導致腎臟無法有效的清除身體的廢物,最終形成尿毒症。雖然多囊性腎臟病無法有效的治癒,但研究發現透過生活上的保養,能夠有效延緩腎功能的衰退。為避免走上洗腎之路,可掌握6大保養原則。多囊腎6保養原則1.控制血壓盡量將血壓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以下。由於腎臟構造相當精密,一旦血壓升高,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會增加,會加速腎功能的惡化。所以,有多囊性腎臟病的民眾,將血壓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是最理想的。2.不要隨便吃藥身體出現不舒服時,應該找出病因,而不是盲目吃藥。尤其是止痛藥,不是傷肝就是傷腎,例如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NSAIDs),就具有強烈的腎毒性,應盡量少吃,以保存腎功能。3.飲食力求少鹽、少加工鹽分會讓身體蓄積過多水分,整體血容積提升的狀況下,灌流到腎臟的血流壓力也跟著增加,造成腎臟的負擔。建議平時飲食要清淡,每天鹽分攝取量盡量不超過6公克,若額外使用番茄醬、醬油、黑醋等,應一併將鹽分計算進去(6公克食鹽等於36㏄醬油、30克味精、3㏄黑醋、75毫升番茄醬);另外,加工過的食物,例如油炸、醃製等太鹹的食物,也盡量避免食用。4.適量蛋白質蛋白質會代謝成含氮廢棄物,經由腎臟排泄。一旦蛋白質攝取過量,腎臟負擔也會隨之增加,所以,患有多囊性腎臟病的人,不要攝取太大量的蛋白質,基本上維持每公斤體重0.8-1公克即可(約2-4份),每一份蛋白質約三根手指大小跟厚度的肉,若一餐超過5份就太多了。除非有出現明顯的蛋白尿,或腎衰竭達到第三期之後,才有需要進行低蛋白飲食。5.吃好油腎病患者通常要低油飲食,但最新研究發現,若能提升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可以幫助延緩腎病惡化的速度。而提高好的膽固醇最簡單、最方便的作法,就是透過攝取足夠的好油,譬如含Omega-3脂肪酸的亞麻仁油,或含Omega-9脂肪酸的橄欖油或酪梨油,建議一餐可以吃10~15㏄即可。6.適量運動不管是有氧運動,還是阻力運動都很重要。快走、跳舞、游泳等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好的膽固醇,將壞的膽固醇排除;阻力運動有助訓練身體的肌肉,能幫助血脂肪代謝,穩定血糖及血壓,間接幫助保護腎功能。
-
2024-09-27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有沒有特效藥?平時怎麼吃最好?新陳代謝科醫師解析「糖尿病的3大疑問」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在109年共奪走了超過一萬多條寶貴的生命,平均每小時就有1.2人死亡。若罹患糖尿病要怎麼辦?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體重照護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黃峻偉醫師說給你聽:糖尿病沒特效藥 不想吃藥○○是關鍵?第一型糖尿病本身就帶有基因,只能持續用藥,無法根絕;佔多數的第二型糖尿病會隨著年紀退化,想恢復這種退化,其實「減重」至關重要。 因為許多糖尿病的成因都是和肥胖有關。英國有一大型研究是找一群人快速減重,就發現若本身是糖尿病患者再減去10~15%體重時,有一半的患者不需要再用藥,血糖就可以控制得很好;若是瘦去15%以上的體重,有八成患者是不需要用藥的。也曾有位患者原本130公斤,三高的狀況也都有吃藥。但在成功減重後,不只體重剩下90公斤,連三高的藥也不需再吃了。 罹患糖尿病並非要終生吃藥,只要有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把過重的體重減去,身體的胰島素功能就有機會恢復的年輕時的狀況。糖尿病藥百百款 怎麼找出適合的處方籤?糖尿病藥物大致分為口服藥及胰島素,但再細分下來又是更多種類,通常我們會根據患者年紀、身體狀況,雙方討論出適合的方案。糖友怎麼安心吃?211餐盤是什麼?如同上面提到,只要受15%左右的體重就有很大的機會不需再用藥。但減肥並非如容易,因此就需要營養師的介入,幫助患者調控營養的熱量還有微量營養的補充等等都要同時兼顧。醫師與營養師的共同合作,一起協力控制患者的血糖與健康。 若沒有營養師的幫忙,我們能怎麼樣自我調配飲食?其實沒有一種標準飲食能適用所有人,像是對於減重與控糖都十分有效的地中海飲食,橄欖油、生菜沙拉、魚類、新鮮的蔬果、歐式的全麥麵包,這種東西有一大半在台灣做不到。其他還有像168或211餐盤其實都是民眾可以嘗試的。 *211餐盤是由「哈佛健康餐盤」延伸而來,每餐攝取蔬菜、全穀類、蛋白質的比例分別是2:1:1,也就是蔬菜類佔1/2、全穀類1/4、蛋白質1/4。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9-15 養生.營養食譜
健康吃素 可以預防失智
【研究論文】臺灣素食者與降低失智症罹患率的關連性作者群:蔡瑞修(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黃慶峰(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名男(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張巧兒(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張嘉珍(時任醫療法人統計諮詢師)、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登載期刊/Nutrients《營養素》/2022 年論文摘要全球失智症患者人數迅速增加,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飲食模式是影響失智症發生和進展的一項重要危險因子。我們以世代資料庫進行這項研究,來了解臺灣中年素食者是否會影響晚年失智症發生率。我們追蹤「慈濟素食研究資料庫(TCVS)」中平均年齡低於60歲的5,710位參與者,我們從2005年開始招募,一直到2014年底,資料庫代碼從ICD-9-CM改為ICD-10-CM。失智症的發生率是透過與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連結而取得。我們採用Cox比例風險迴歸來估算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的失智風險比率。結果有121例失智症(37名素食者和84名非素食者),經校正性別、年齡、吸菸、飲酒、教育水平、婚姻、規律運動和合併症等因素,相較於非素食者(風險比= 0.671,信賴區間:0.4520.996,p < 0.05),素食者失智的風險明顯較低。牛蒡紅棗枸杞湯牛蒡中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有助於抗氧化,搭配玉米、枸杞與紅棗等有天然甜味的食材經過熬煮後能吃出食物本身的甜味,還能補充膳食纖維,且牛蒡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有助於調節腦內細胞及酵素,可改善腦部萎縮的狀況,進而提升認知能力,綜合以上可減少失智的風險。材料:牛蒡26克、玉米168克、紅棗9克、枸杞4克、水700毫升調味料:鹽2克作法:1.將牛蒡洗淨,刨成絲;玉米洗淨,切段。2.全部的食材放入湯鍋中,倒入水700毫升,煮大火燉煮至沸騰,轉小火續煮20分鐘。3.加入鹽調味,盛入湯碗中,即可食用。松露野菇燉飯菇類含有許多有助於抗氧化的因子,分別為麥角硫因、硒、維生素D2和榖胱甘肽,人體在正常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會導致人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菇類中的抗氧化因子能使自由基減少。除了抗氧化因子以外菇類的多醣體和多酚類化合物在延緩老化上也扮演重要角色,此道菜加入了松露菌菇醬與新鮮的鴻喜菇,讓主食類中充滿菇類以達攝取抗氧化因子的目的。材料:生米50克、鴻喜菇38克、起司7克、熱水150毫升調味料:橄欖油5克、松露菌菇醬5克、鹽1.5克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平底鍋熱鍋,加入剝好的鴻喜菇,以中火炒至有些微焦香味。2.再加入生米50克至鍋中翻炒,炒至米粒都被充分加熱後,再翻炒6∼10分鐘。3.翻炒完畢後,分三次加入150毫升的熱水(或素高湯),每次加入高湯後使用中火炒至湯汁完全收乾(烹煮過程中會將米粒完全煮熟),依個人喜好決定米的軟硬度。4加入起司、松露菌菇醬、鹽攪拌均勻,即可起鍋食用。紅莓黑巧克力黑巧克力裡的可可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選擇低糖且可可含量高的黑巧克力,有助於抗氧化。選用85%的黑巧克力,有效抗氧化的同時不會攝取過量糖分,且加入富含維生素E的多種堅果,吃點心的同時也沒有太大的負擔。材料:核桃5克、夏威夷果8克、腰果5克、冷凍乾燥草莓5克、85%黑巧克力25克作法:1.將黑巧克力隔水加熱至60℃,再將其降溫至27℃冷卻,再將其隔水加熱至31℃,將黑巧克力調溫完成。2.將所有的堅果類敲碎,放入烤箱中,以150℃烤5分鐘。3.最後將堅果拌入巧克力中(可用模型做變化),再以草莓乾裝飾,移入冰箱冷藏至凝固,取出,即可食用。
-
2024-09-13 養生.健康瘦身
更年期女性吃不多仍胖?營養師授5飲食原則控體重
許多女性在更年期過後,因為缺乏雌激素的保護,加上運動不足,即便吃得不多,體重卻直直上升,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多,備受困擾!建議掌握5個飲食原則,可以幫助控制體重,減少內臟脂肪的囤積。1.減醣飲食穩定血糖減醣飲食與低醣飲食並不相同,所謂減醣飲食,只需要把每一餐的主食,減少約15-30%即可,大約是少吃一兩口飯或麵的量。因為醣類在體內的代謝,最終會形成葡萄糖,可是女性缺乏雌激素的保護時,胰島素的敏感性會跟著下降,代謝血糖的作用就不如年輕時快速,所以,透過循序漸進的減糖飲食,每餐少吃兩口飯,對整體的脂肪及體重有正向幫助。2.低脂蛋白質補肌肉低脂蛋白質最推薦豆製品及魚貝類。尤其是豆製品,富含蛋白質及大豆異黃酮,正好可以補充更年期容易流失的肌肉與雌激素,而且豆製品是零膽固醇的優質蛋白質,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取代一般的蛋白質享用。肉類建議選擇脂肪含量比較低的魚貝類,像鮭魚、鯖魚、蝦子等都很好;牲畜類則食用低脂的雞胸肉為佳。3.吃好油顧腦兼護眼Omega-3跟Omega-9脂肪酸的補充,對於油脂及膽固醇的代謝非常重要。特別是Omega-3脂肪酸,還可以降低身體的整體發炎問題,對於腦部的神經發展及視力保健亦有好處,常見來源如各種魚類,每周約吃三次魚類,每次一個手掌大小即可;如果吃素,則可以每餐喝約10㏄的亞麻仁油或紫蘇油,來幫助補充Omega-3脂肪酸。至於Omega-9脂肪酸,存在於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等油品裡,這三種油剛好是發煙點比較高的油品,建議三餐的菜餚可以用這三種油烹煮,來幫助好油的攝取。4.蔬菜增量並多樣化衛福部建議天天五蔬果(三蔬兩果),在減少主食的狀況下,不妨可以額外增加一至兩份蔬菜的攝取,也就是四蔬兩果或是五蔬一果的方式,來增加胃的飽足感,讓我們比較不容易餓。建議每一種顏色的蔬菜都可以吃到,包含綠色、黃色、橘色、紅色、黑色、白色等,才可以攝取到植物的豐富植化素,更能幫助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5.用辛香料幫助代謝辛香料可以增加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大多數人吃胡椒、辣椒、肉桂時,會覺得身體發熱、流汗,這是因為這些辛香料可以幫助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而在提升代謝的過程中,也可以一併幫助脂肪的分解。譬如黑胡椒(胡椒鹼)、薑黃(薑黃素)、老薑(家薑辣素)等,都可以在烹煮三餐時,適當的添加。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9-08 醫療.消化系統
周周聚餐讓他「血管都油」險釀胰臟炎 醫揭讓健康亮紅燈關鍵
中秋節快到了,不少民眾和親友相約烤肉,就有名50歲上班族,在中秋節前周周聚餐,導致三酸甘油脂指標暴為正常值的5倍,「相當於血管中都是油」,差點引發胰臟炎。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在爆食與飲酒後,出現上腹劇痛「猶如刀割」,痛感還傳到後背、痛到無法站直,「想躺平緩解痛感還加劇」,就是典型的急性胰臟炎症狀,必須立即急診接受輸液治療,且禁食到痛感消失。減重專科暨新陳代謝科醫師周建安說,酒精、膽結石與三酸甘油脂血症是引發急性胰臟炎的三大主因,中秋連假大量的肉類跟酒精,就是讓健康亮紅燈的關鍵,而三酸甘油脂會在胰臟分解成脂肪酸,過量脂肪酸會導致胰臟細胞損傷,造成急性發炎並活化胰臟的消化酵素,造成胰臟的自我侵蝕,引發急性胰臟炎。周建安曾收治1名長期患有代謝症候群的50歲上班族,該名患者平常都是靠藥物維持血壓與血糖在標準範圍內,但血脂始終未能達標,特別是三酸甘油脂一直徘徊在200mg/dl左右,超過「150mg/dl以下」的正常值。結果這名患者某次回診抽血檢查,「肉眼就可看見抽出來的血液上浮著一層油」,空腹血糖從95mg/dl上升至110mg/dl,正常值為「100mg/dl以下」,而三酸甘油脂更是飆升至750mg/dl,足足是正常值的5倍,一問之下原來是中秋假期卯起來聚餐惹的禍。這名患者量攝取高油脂食物與啤酒,蔬菜攝取嚴重不足,導致膳食纖維、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無法平衡飲食中的有害物質,如放任不管、營養持續失衡,極可能導致「三酸甘油脂血症」,進一步引發急性胰臟炎。還好患者及時發現,靠大量補充水分,暫時禁食1至2餐,降低三酸甘油脂濃度、解除危機,周建安提醒,民眾在爆食與飲酒後,如出現上腹劇痛「猶如刀割」,痛感還傳到後背,痛到無法站直,「想躺平緩解痛感還加劇」,就是典型的急性胰臟炎症狀,必須立即急診接受輸液治療,且禁食直至痛感消失。周建安指出,如果胰臟反覆發炎,將影響胰島素分泌,進而導致糖尿病,因此飲食上一定要盡可能避免高油、高糖食物及酒精,不過也不用因此就完全拒絕中秋烤肉,只要遵守以下飲食建議,還是可以健康過節:1、增加蔬菜比例:如彩椒、蘆筍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有助於平衡飲食。2、串烤肉類與蔬菜:或用生菜包裹肉片,降低油膩感。3、自製低鈉醬料:使用柚子汁、薄鹽醬油和橄欖油調製和風醬,減少鈉攝取。4、減少加工食品:如香腸和培根,避免過多的添加物。5、選擇無糖綠茶:綠茶中的天然兒茶素有助於分解油膩,並加速代謝致癌物。※ 提醒您: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
2024-09-06 養生.聰明飲食
「4種水果」對降血壓有幫助!營養師大推其中這1種入菜比直接吃更好
台灣是水果國王,一年四季都有非常好吃的水果,其中的番茄、柑橘類像是橘子,還有香蕉和莓果類,都對於降血壓有幫助。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程涵宇說明這4種水果的營養成分,以及如何幫助降血壓。 1、番茄降血壓營養素:鉀、茄紅素。降血壓效果:番茄富含鉀、茄紅素等營養素,鉀能夠加速排除血中所含的鈉,幫助降低血壓,尤其重口味飲食喜好及血壓偏高的人,更應增加鉀的攝取。研究發現,番茄可以提升食物的天然風味,更正大部分人吃太鹹的問題,有助降血壓;茄紅素則可以降低壞膽固醇,避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如何吃:番茄最適合入菜食用或是打成番茄汁。研究發現,烹煮番茄時,加醋可幫助水解切斷碳與碳之間的連結,加油能讓油溶性的茄紅素溶解,加熱把細胞壁破壞,經過加油、醋及加熱的過程,能夠釋放出多7倍的茄紅素,而橄欖油的效果比沙拉油好。 2、柑橘類降血壓營養素:類黃酮。降血壓效果:檸檬、柳橙、橘子等柑橘類水果,都富含類黃酮抗氧化劑,可以增加血管彈性,保持血管暢通,有助血壓穩定,也具有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氧化作用,降低動脈粥狀硬化,預防罹患高血壓、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如何吃:柑橘類水果除了直接食用外,也可以當作提味的調味料,例如煎魚後淋上檸檬汁或柳橙汁,可以減少鹽分的攝取。 3、香蕉降血壓營養素:鉀。降血壓效果:香蕉含有大量的鉀,一個中等大小的香蕉,含有大約422毫克的鉀。鉀對於控制高血壓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鉀可以減少鈉的作用,並減輕血管壁的張力,有助穩定血壓。根據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4700毫克的鉀。如何吃:香蕉適合當作點心,也可以加入低脂牛奶、優格,製成香蕉低脂牛奶、香蕉優格。 4、莓果類降血壓營養素:花青素。降血壓效果:草莓、藍莓、蔓越莓等莓果類,富含花青素及水溶性多酚類成分,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能夠有效幫助血管暢通、控制血脂及血糖,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根據《美國臨床營養期刊》一項涵蓋15萬人的研究發現,每星期喝1杯草莓汁或藍莓汁,可以降低8%的高血壓風險。如何吃:莓果類直接吃,可以攝取到最多的花青素,也可以打成綜合莓果汁或莓果優酪乳,或是灑在沙拉或優格上延伸閱讀: ·善用1中藥材,促進血液循環,能改善高血壓造成的眩暈 ·高血壓不敢喝湯,專家教「簡單2方法」防血壓暴衝! 1食物多吃也有助降血壓
-
2024-09-01 焦點.長期照護
張慶光/健康台灣 不能只做一半
台灣正面臨人口老化、慢性病盛行等公共衛生挑戰,為了提升國民健康、延長健康壽命,並降低醫療支出,新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健康台灣」政策,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由賴總統親任召集人,委員會的成員則多為醫界大老。最近召開第一次委員會,由媒體公布的照片,背景看板寫著「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我想說的是,「健康台灣」若只有聽到醫界的聲音是不足的。雖然委員會強調會廣納建言,多元對話,但是以目前所定的目標及相關計畫,如:實現醫療平權、健保永續經營,長照3.0或慢性病防治等,多是從醫療的角度著眼,由衛福部主導,而不是從更高的生活層次去思考如何建構一個真正的「樂齡幸福社會」。不生病,延長健康餘命當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健康餘命延長後,是否有幸福旳人生可以享受?若我們的社會仍充斥著年齡歧視,若年長者無法有意義的參與社會,或缺乏經濟安全與社會保障,那麼延長壽命是否有意義?「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這個口號很好,應該包含兩個目標:健康與幸福,但是兩個要同時推動,不能做一半,只重視健康而忽略幸福,人生沒有重心,也失去了盼望。事實上,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WHO在2002年之前已對高齡社會來臨提出一個「活力老化(Active Ageing)」的政策框架,強調:「身心健康(Health)」環境的形成,如:施行預防檢測;建立無障礙空間、創造親老而安全的社會氛圍;降低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如:煙、酒等;各類照顧體系的建立及照顧者的專業訓練等。「社會參與(Participation)」管道的建立,如:終身學習系統的建立;肯定並促成年長者參與正式或非正式工作及義工活動;鼓勵年長者積極參與家庭活動;重塑高齡者的社會形象;支援高齡者互動組織的活動需求等。「社會、經濟及生命安全的確保(Security)」,如:社會安全體系的建立;老年消費者的保護;老年虐待行為的預防;確保退休財務無虞等。WHO的政策框架較目前「健康台灣」的計畫其實涵蓋層面更廣,若能落實執行,應該有助於達成建立「樂齡幸福社會」的另一目標。最近看到一則新聞,美國有一名高齡長者多年前罹患肺癌末期,被宣告僅剩幾個月的壽命;為度過餘生,他選擇從美國回到故鄉希臘,定居在伊卡利亞島(Ikaria)。結果他竟奇跡地多活30多年,以102歲高齡離世。在此期間他從未接受過化療、沒吃過藥,也沒尋求過任何治療法。據了解,這名長者離世前,身上沒有癌細胞,肺癌早已痊癒。有研究分析伊卡利亞島居民的平均壽命比一般人更長,是因為伊卡利亞人常吃的食品大多未經加工,像是橄欖油、山羊奶和葡萄酒。不過當地人認為,「吃了什麼」並不完全是人們長壽的原因,重點是島上的生活方式,自給自足不愁吃穿,還能跟親友們快樂地生活。或許就是島上的飲食與生活、社交習慣,對島民的健康產生了淺移默化的作用。我們很高興政府推動「健康台灣」政策,希望能扭轉因高齡化所帶來的長照困境,但是我們更希望政府能多聽聽不同角度的聲音,讓「幸福台灣」成為全球高齡化的典範。
-
2024-08-28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營養多!5道入菜食譜,烤西瓜、番茄薯泥湯,含有滿滿茄紅素
一般營養素經加熱後,都會出現流失現象,導致吃進去的營養素成分大減。但茄紅素卻剛好相反,由於它在植物成分中相對穩定,即便加熱也不會有流失的疑慮。曾有研究發現,採收後的西瓜分別保存於溫度5℃、13℃、21℃,結果保存於21℃的西瓜,茄紅素含量最高,保存於5℃的西瓜含量最低,證實茄紅素在室溫下反而更多。 存在於天然蔬果中的茄紅素屬於反式結構,不易被人體吸收,但只要加熱後,就能成為人體好吸收的順式結構。因此,烹煮過的番茄會比天然番茄更具好吸收的茄紅素,且屬於脂溶性的茄紅素,當飯後胃中進食油脂後立即吃水果、烹煮時加入一點油脂,或果汁內加入牛奶一起喝,都能將茄紅素完全釋出,並且幫助腸道吸收。一、烤西瓜材料(6人份):西瓜去籽 600g、去皮切丁牛番茄 6顆、番茄泥 10大匙、黑胡椒 1大匙、碎開心果半杯、紅酒醋半杯、海鹽半小匙、橄欖油3大匙。作法:1.將去籽西瓜切成2.5cm的形狀。2.以橄欖油熱鍋,拌炒牛番茄丁,以黑糊椒及海鹽調味,最後放入番茄泥拌炒。3.將料理完成的番茄醬汁塗在西瓜上約2cm高,再灑上碎開心果,放入預熱至180度烤箱約3~5分鐘,最後淋上老紅酒醋。營養小常識:清爽多汁的西瓜搭配番茄,加上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開心果,淋上紅酒醋及橄欖油,清新可口,營養加分。此道開胃菜含豐富茄紅素、鐵質與鈣質,有助男性攝護腺的健康。二、什錦蔬菜沙拉(4人份)材料:義式紅酒醋(巴沙米醋Balsamic vinegar)、紅洋蔥20g、羅蔓萵苣50g、鬚苣50g、紫萵苣50g、紅甜椒50g、黃甜椒50g、小黃瓜75g、番茄1個、特級純橄欖油25g。作法:1.將生菜、鬚苣、紫萵苣清洗乾淨,瀝乾水分,用手撕成小塊。2.小黃瓜去皮對切,用湯匙將籽取出,切成斜片。3.番茄去皮、去籽後切片;洋蔥橫切片。4.紅、黃椒切成條狀。5.將處理好的沙拉全部放在沙拉碗中。6.特級初榨橄欖油,加入海鹽、鮮蘑黑胡椒誠義式紅酒醋醬汁。7.待食用前將醬料淋在蔬菜上,一起拌勻即可。營養小常識萵苣富含的鐵質高於菠菜,且其中所有的維生素A及b-胡蘿蔔素能避免皮膚乾燥、保持皮膚水嫩;甜椒含高量維生素C,有助於皮膚美白及膠原蛋白的合成。其他還有富含脂溶性的維生素A、D及K、b-胡蘿蔔素、香豆素(coumaric)及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具有高度的抗氧化能力。三、葡萄柚原汁材料:葡萄柚2顆、柳橙1顆。作法:1.直接將葡萄柚及柳橙對切。2.使用榨汁機,不需再額外加水。營養小常識:新鮮葡萄柚中含有許多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茄紅素,經常食用具有降血脂、肝臟排毒、抗癌、抗氧化、抗發炎等功效。另外,因維生素C有助於膠原蛋白合成,可幫助保持彈性、白皙透亮。四、番茄薯泥湯材料:橄欖油20g、法式麵包100g、聖女番茄200g、西芹10g、鮪魚罐頭75g、馬鈴薯50g、薑10g、礦泉水800g、鮮奶油2大匙。調味料:青蔥粉1大匙、鹽、糖、胡椒粉各半匙。作法:1.先將番茄、西洋芹、薑 馬鈴薯薯片切碎,將食材用食物調理機攪打細碎。2.加入油橄欖油 蕃茄醬2大匙炒熟熱。3.加入鮪魚罐頭。4.加入礦泉水續煮。5.加入鹽、糖、胡椒粉略煮開即可盛出。6.灑上蔥粉。7.沾麵包食用。營養小常識:橄欖油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不飽和脂肪酸omega-6含量高,屬於人體必需脂肪酸,可控制肥胖、高血壓、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五、乳酪焗茄子材料:鹽50g、九層塔切碎10g、特級純橄欖油10g、麵粉40g、帕梅善起司粉40g、莫扎雷拉起司40g、洋蔥切末30個、茄子200g、大蒜2個、番茄去皮去切碎200g;鹽、胡椒適量。作法:1.將橄欖油倒入鍋中,以中火炒香蒜至金黃色時,取出棄置不用。放入洋蔥翻炒變軟時,加入番茄並撒上鹽和胡椒。2.用中火將作法1煮約20分鐘,隨時攪拌並加入九層塔,數分鐘後即可盛出備用。3.將茄子洗淨切片,撒鹽後將其置於濾網上晾30分鐘,再用水洗淨,並以紙巾拭乾水分。4.鍋內倒入適量的橄欖油加熱,茄子沾上麵粉,放入鍋內將兩面煎至金黃色撈起,並用紙巾將油吸乾。5.烤盤刷上橄欖油,鋪上作法2的醬料,依序排上茄子、帕梅善起司粉,再鋪一層莫扎雷拉起司,重複此步驟,直到材料用完。6.用錫箔紙蓋住烤盤,放入預熱至180度的烤箱中,烤約30分鐘,拿掉錫箔紙,繼續烤至起司呈金黃色。營養小常識:茄子內含有維生素A、B1、B2、C、P等,維生素P可防止維他命C被氧化而被破壞,並增強毛細血管壁,增強人體細胞的黏附力,保護血管並增強血管健康及使其滲透性運作正常,保持微血管的堅韌性,減低碰撞時肌肉容易出現瘀傷、出血的情形。,其中富含的果膠能有效的降低膽固醇,而前花青素及花青素則具有抗氧化的功能,防止微管破裂及血管硬化的功能。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8-22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身體發炎 哈佛腸胃醫生建議不吃4種食物
腸胃科醫生建議為了避免讓身體持續發炎,應避免過量攝取高脂肪肉、超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及椰子油等常見食物。據MSN報導,發炎是一個必要的過程,透過增加血液流向身體受感染區域並帶來免疫系統細胞以促進癒合,但發炎也可能造成身體不適。慢性發炎還可能損害健康細胞,同時引發許多症狀,例如關節僵硬、肌肉疼痛與消化問題。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胃腸科醫生及副教授沃夫(Dr. Jacqueline Wolf)便指出,如何對抗發炎是一項棘手的問題,因為發炎可能由許多無法控制的因素引起,例如自體免疫疾病或暴露毒素。除此之外,食物對於造成發炎也有極大影響,因為某些食物會減少腸道中有益的抗炎細菌,而其他食物則會產生可減少發炎並促進癒合的化合物。以下是應盡量避免攝取的食物。第一、高脂肪肉類。研究顯示,牛肉、豬肉和羊肉等高脂肪肉類與低度發炎相關。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可能會透過增加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 LPS)來改變腸道細菌而引起發炎反應,還可能導致減少短鏈脂肪酸的變化,而這些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而且攸關結腸健康。建議應該以白肉與魚肉取代。第二是超加工食物。這些食品經過擠壓或模塑等加工過程,往往含有多種添加劑或從食品中提取的物質。超加工食物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鹽和添加糖,這些成分都與發炎有關。這些食品通常缺乏全天然食品具備的抗氧化特性,例如,白麵包就缺少小麥穀粒中的抗氧化劑。建議改攝取新鮮蔬菜水果以及全穀食物。第三含糖飲料。汽水與含糖飲料與糖尿病、肥胖和心血管疾病有關,這些食物都會引發慢性發炎。因此建議限制攝取量。建議改以烏龍、紅茶與綠茶、咖啡代替。第四是椰子油與棕櫚油。這些油品常見於加工食品(例如大品牌餅乾),有時也用於烹調。它們含有高量的飽和脂肪,可能會減少腸道多樣性並降低游離脂肪酸,進而可能導致提高發炎機率。建議改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或亞麻籽油。(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8-18 養生.聰明飲食
哪種Omega-3脂肪酸含量最豐富?營養師最推的10種優質海鮮
海鮮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2、鐵、硒、鋅和維生素D等營養素,更是Omega-3脂肪酸的主要飲食來源。海鮮種類多,營養是否有差異?紐約註冊營養師Jillian Kubala表示,某些類型的海鮮因其營養成分豐富、永續性佳,且重金屬含量低,更受推薦,以下是優質海鮮排行。1.沙丁魚沙丁魚的名氣不如鮭魚等受歡迎的魚類,但它們是最營養的海鮮類型之一。這些小魚富含蛋白質、鐵、維生素E、硒、維生素B12和鈣,也是抗發炎的EPA和DHA極佳來源。一罐沙丁魚罐頭就能提供多種營養,除了Omega-3,還有鈣、鎂、鉀以及牛磺酸和精氨酸等,都是保護心臟的重要營養素。且沙丁魚比其他海鮮便宜得多,是營養師最推薦的海鮮之一。2.鯖魚鯖魚富含B12和硒,硒是強大的抗氧化劑。鯖魚也是礦物質鎂的良好來源,對於神經功能、DNA合成,以及血糖與血壓調節、骨骼合成扮演重要角色。比起大型魚類,鯖魚體內不會大量累積汞等重金屬,是更健康的選擇。3.蛤蜊蛤蜊的汞含量很低,但多種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很高,例如維生素B12。它還富含鋅和硒等礦物質,對免疫功能很重要。養殖蛤蜊是永續海鮮之一,價格實惠且用途廣泛、新鮮美味。4.鱒魚鱒魚是多脂魚類,是少數能提供大量維生素D的食物,一份3盎司煮熟鱒魚可提供645IU的維生素D,約日常需求的81%。此外,富含Omega-3脂肪酸、蛋白質、鋅、硒和B12。可用橄欖油和香草烘烤或煎鱒魚,搭配烤蔬菜。5.牡蠣牡蠣熱量低、蛋白質含量高,含B12、硒、鋅和銅,一份100克的牡蠣,可滿足超過100%維生素B12、鋅和銅的每日需求,以及50%以上的硒需求。牡蠣還富含鐵,對於有缺鐵性貧血的人,是不錯的選擇。6.鮭魚鮭魚是眾所周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多脂魚類,蛋白質含量高,能提供飽腹感。此外,鮭魚含強大的抗氧化劑蝦紅素,它是一種類胡蘿蔔素,使鮭魚呈現橘紅色,蝦紅素具有保護細胞特性,可能有助預防認知功能下降。7.蝦和鮭魚一樣,蝦子的橘紅色來自蝦紅素,研究顯示,蝦紅素的抗氧化活性比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高出500倍。蝦子還提供維生素B12、硒、鋅和蛋白質等必需營養素。8.螃蟹蟹肉為高蛋白質食物,富含B群維生素、硒、鋅等營養素。螃蟹也是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有利心臟健康。但高血脂患者,要避免吃蟹膏與蟹黃。9.龍蝦龍蝦是受歡迎的甲殼類,除了肉質美味,還富含營養。一份3盎司的熟龍蝦含有超過16克蛋白質,且含鋅和硒、維生素B12和銅,是紅血球生成所需的礦物質。10.鮪魚罐頭鮪魚是最容易取得的海鮮,且便宜耐儲存。鮪魚提供Omega-3脂肪酸,一些鮪魚品種,例如大目鮪(bigeye tuna),汞含量特別高,應避免食用。台灣鮪魚罐頭多是小型鮪魚(正鰹)製作,汞含量相對低。安全永續吃海鮮4關鍵1. 避免生食海鮮:海鮮可能含有某些病毒、寄生蟲和細菌,要徹底煮熟。2. 選擇低汞海鮮:較大型的魚類汞含量比小型魚類高,汞對身體有毒,經常食用含汞量高的食物,長期累積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後代發育遲緩等問題,選擇小型魚類相對較安全。3. 選擇永續海鮮:人類對海鮮過量的需求,導致過度捕撈、破壞海洋環境。選擇以永續方式捕撈的海鮮,日常飲食也可選用豆類等植物性蛋白取代動物蛋白質。4. 避免油炸烹調:油炸海鮮會導致有害化合物生成,可能增加健康風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8-13 養生.健康瘦身
心肌梗塞險奪命!名醫加護病房醒悟 這樣吃甩油20公斤逆轉人生
肥胖引發心肌梗塞?曾經擔任急診醫師的「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以自身經驗說明,這不是都市傳說。他14年前因工作忙碌又要兼顧博士論文,日夜顛倒、暴飲暴食,一年內胖了近10公斤,在實驗室突發心肌梗塞,幸好被學弟及時發現,緊急送醫撿回一命。作息紊亂多重壓力 35歲就與痛風為伍陳威龍回憶當時命懸一線,仍舊心有餘悸。他表示,因為長年作息紊亂跟多重壓力,35歲就與痛風為伍,尿酸數值偏高、血糖也偏高,體重也穩穩地站在80公斤以上。陳威龍分析自己的健康狀況,分別在學生時期、婚前、攻讀博士三個階段,讓健康亮紅燈。他說,自己從小愛吃甜點蛋糕,體重直升不以為意,直到高中為了參加聯誼、追女生,開始注重外表,半年瘦身20公斤。但陳威龍醫學院畢業進入醫院工作後,壓力大加上輪班,生活作息混亂,又經常在下班後和同事相約喝酒、吃消夜,導致體重快速反彈,猶如吹氣球,一口氣又胖回至82公斤。直到拍婚紗照時,才發現西裝褲穿不下,又開始減重。「婚後有小孩就又開始管不住嘴了。」陳威龍坦言,婚後當上主治醫師,也重返校園攻讀博士,多重壓力下,不只體重直線上升,尿酸、血糖也偏高,年僅35歲就經常痛風發作。有一天晚上,陳威龍在實驗室突發胸悶、胸痛,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癓兆,緊急送醫,一度發出病危通知,在加護病房住了一周,才轉至普通病房。鬼門關回來意識健康吃的重要 「211餐盤」戒精緻澱粉鬼門關前走一遭,陳威龍意識到「吃」對健康有重大影響,開始調整飲食習慣。過去早餐愛吃麵包、中餐與晚餐都要有澱粉等大量精緻碳水化合物,逐漸轉為低碳飲食;近4年來,受到初日診所院長宋晏仁影響,改為「211餐盤」,戒除精緻澱粉。211餐盤是將餐盤分為4等份,其中蔬菜占2份,占餐盤的二分之一,蛋白質和澱粉各占一等份,各占餐盤四分之一,也就是「蔬菜:蛋白質:澱粉 = 2:1:1」。【延伸閱讀】不用算熱量、不易復胖…「211餐盤」是什麼,為何一般人也適合吃?陳威龍分享,中午吃自助餐時,選擇大量青菜與雞胸肉,減少、甚至不吃米飯;晚餐時,若有門診,前一晚會請太太準備雞胸肉再搭配醫院的素食便當,補充葉菜類和蛋白質。在家吃飯時,以地中海飲食為主,如生菜沙拉佐橄欖油,攝取大量雞胸肉、魚類等優質蛋白質。不只正餐,陳威龍指出,以往他和太太到連鎖咖啡廳約會時,一定會點特大杯熱巧克力,現在全部改為無糖豆漿,偶爾才點杯糖分較少的卡布奇諾。陳威龍說,以前不知道一杯大杯熱巧克力含糖量高達80g,相當於16顆方糖,一周狂喝4杯以上,大病一場後才認真去了解食物的組成,並深入研究減重的相關知識以及方法。他強調,追求健康很重要,但找對方法更關鍵,呼籲大眾別把懊惱留在病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