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楊正海
共找到
199
筆 文章
-
-
2021-09-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75歲以上AZ第二劑預約 23、24日受理電話登記
針對未設籍台北市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接種AZ第二劑,北市各區公所今天開放電話登記安排接種,至明天上午12時止,並安排於9月25日接種。北市民政局指出,為避免長者南北奔波舟車勞頓,方便居住於台北市、但戶籍不在台北市的長者接種疫苗,北市府今天下午1時30分開放12區公所專線電話,接受未設籍長者電話登記,並安排於9月25日接種AZ第二劑疫苗。民政局指出,電話受理時間為今天下午1時30分至下午5時及明天上午8時30分至上午12時止,前往接種時,請記得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及接種紀錄黃卡。北市府表示,只要有足夠的疫苗,都很願意為未設籍的長者服務,請符合資格且實際居住於台北市未設籍的長者多加利用。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第二劑疫苗...北市每區僅一個施打站 王鴻薇:折磨老人家
國內75歲以上長者陸續開始接種第二劑疫苗,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接獲民眾陳情,針對不擅使用網路的長者,市府各行政區僅安排一個施打站,而且也沒有提供輪椅,求市府應該在接種站提供輪椅,不要折磨老人家。對此,北市衛生局表示,會要求施打站一定要提供輪椅。王鴻薇說,目前台北市已施打第一劑疫苗的75歲以上長者約13萬人,其中不會使用網路、需要由市府發出通知單的長者,就有近5萬人,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王鴻薇表示,針對這些75歲以上的長者,市府竟然在每個行政區只安排一個接種站,老人家要從家裡大老遠跑到接種站,一些大型場館又需要走一長段路,簡直就是在折磨人。王鴻薇要求,市府應該要再增設施打站,而且也應該在施打站提供輪椅借用,不要再讓老人家長途跋涉。衛生局表示,對於增設施打站並提供輪椅借用,會盡能力來做。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75歲以上長者預約第二劑莫德納 10分鐘湧1萬1955人
中央昨日宣布將開放7月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之7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今天上午9點開放預約,才10分鐘就預約完成1萬1955人,12個接種點額滿。市府今明兩天上午9時至17時開放台北市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提供設籍北市的75歲以上長者、與65歲以上原住民朋友預約,這一輪北市預定接種時間為9月22日與23日兩天。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今天上午9點開放預約,才10分鐘就預約完成1萬1955人,北市有12個接種點額滿。
-
2021-09-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購買國藥、科興疫苗?柯文哲遲疑:目前沒這計畫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赴台北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市議員林世宗質詢柯文哲未來採購第三劑疫苗,是否向中國購買國藥、科興疫苗?柯文哲遲疑了一下後鬆口指出,目前沒這計畫。對於防疫表現,柯文哲自評防疫表現有85分,除了疫苗不足外,其餘都表現不錯,林世宗反譏「滿分是200分?」他追問,北市編列28億預算擬採購280萬劑疫苗,預計採購何廠牌、透過何管道?柯文哲指出,已委請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組織委員會,因應疫情採購第三劑疫苗,確切待預算通過後再思考。對於疫苗採購,柯文哲也說,須先取得WHO及台灣藥證,目前先編好預算,後續視情況再決定。
-
2021-09-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解救莫德納孤兒 研議第2劑混打BNT
許多長輩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眼看第二劑接種時間將至,遲遲等不到莫德納抵台,第二劑能否混打BNT疫苗,引發關注。指揮中心昨天指出,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會已針對莫德納混打BNT進行討論,將參考國外規範並評估國內疫情,再決定是否開放。另外,美國最快可能於十月底獲授權開放五至十一歲兒童接種BNT,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是否比照,將觀察各國做法,交由國內專家討論。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遙遙無期,已有專家建議,同屬mRNA疫苗的BNT疫苗目前供貨相對穩定,來不及打第二劑莫德納者,應混打BNT疫苗,達到完整保護力。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表示,ACIP委員昨天已討論莫德納混打BNT的可能性,但目前沒有足夠證據能夠瞭解兩者混打的效力。張上淳表示,國際上僅加拿大允許莫德納混打BNT疫苗,歐盟部分國家也開放,但並非正式規範。專家小組現在並未找到任何嚴謹的科學證據,顯示兩者可以混打。專家小組昨天討論,將參考國際混打莫德納與BNT的情形,評估國內疫情狀況與疫苗到貨,再研議是否開放混打。ACIP委員、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下一批莫德納疫苗不知什麼到貨,擔心疫情再起,不利於高風險族群。昨討論時,最大的問題是國際間實證不足,美國打莫德納疫苗最多,但疫苗量充足,不需混打BNT,加拿大因疫苗極度缺乏開放混打BNT,尚未有明確數據顯示效果與副作用。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其實台灣今天有一很大的問題,完全沒有計畫,為什麼不同的年齡打的疫苗不一樣,七十五歲以上打AZ,六十五歲到七十歲打莫德納,根本也沒有什麼科學根據,「我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什麼打什麼,人家施捨我們什麼就打什麼。」
-
2021-09-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13萬劑疫苗 3成跨區搶打
1922公費疫苗平台第8輪,前天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至今天中午12時,但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昨天指出,北市開出11萬2903劑量,開放2個多小時就全滿,這很不尋常,統計後屬於台北市籍占七成,另外有3成非設籍台北市,雖然歡迎外縣市民眾來接種,但市府已經無法滿足台北市民的需求,請中央正視這個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建議民眾就近施打,避免跨區接種。前幾天有新北市民就近預約困難,必須到北市預約,相關問題也跟雙北以及其他縣市溝通,所以會增加施打站的可預約人數,緊急調撥疫苗因應。蔡炳坤指出,前天向中央請求再加開2萬多劑,結果到昨天中午又額滿,實在沒有辦法再加開了,畢竟所有的疫苗劑量都是由中央來做規畫,目前北市需求18萬多劑量,數字上還差了1萬5638劑。蔡炳坤表示,第8輪的接種疫苗,除了預約平台之外,還有第5類,包括在養護機構的洗腎患者,也等很久,中央預估北市大概1萬2553的量,實際上,北市其實是2萬多,所以也有滿大的一個差距。蔡炳坤表示,75歲以上的長者,再加上18歲到22歲的民眾,是這次中央預約系統裡面的第8輪,過去在預估大概的量,應該是滿穩定的,沒想到這一次這麼短時間就額滿,後來進一步去瞭解,各縣市可能開出的量能,有一些差異,且預約並沒有設籍的問題,只好跟市民說一聲抱歉。蔡炳坤指出,雖然現在上去已經預約不到,但是還是會以造冊方式,符合資格者一定會接種到疫苗,可能得稍晚幾天,但不用太擔心。蔡炳坤表示,1922平台在這次的經驗當中,要從地方執行的角度提出建議,每一期疫苗的接種的目標族群是中央訂,通知多少人上線來預約是中央做,分配多少疫苗給各縣市是中央決定,這些地方都沒有決定權,各縣市開出來多少的劑量,多少的量能,北市也沒辦法了解,也只有中央看得到,所以這個系統,已經出現這樣的問題,中央須正視。
-
2021-09-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同年齡打不同疫苗 柯文哲:因人家施捨什麼就打什麼
目前台灣一直有進新的疫苗,但打過莫德納的現在恐成「疫苗孤兒」,對於打過莫德納可否混打BNT,指揮中心也有說,有討論這個可能性。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其實台灣今天有一很大的問題,為什麼不同的年齡打的疫苗不一樣,75歲以上打AZ,65歲到70 打莫德納,根本也沒有什麼科學根據,「我知道為什麼,就是有什麼打什麼,人家施捨我們什麼就打什麼。」柯文哲說,他對疫苗實在是不想抱怨太多,就是雜亂無章,完全沒有計畫,之前已經講過,如果是很窮的國家,兩劑都打AZ,因為最便宜,儲存標準只要2至8度C,英國的發明人還放棄專利,這疫苗是2塊美金,就可以在市面上賣,儲存條件最簡單。柯文哲說,「如果說我們是個窮的國家,這兩劑就打AZ」,如果不是很窮,但是也不想花那麼多錢,就第一次打AZ 、第二次BNT或是莫德納。如果像像日本,AZ都買了,後來覺得要品質高一點,AZ都不打,全部都打莫德納或打BNT。柯文哲指出,他現在也不想駡了,反正疫苗來,幫中央打完就是了,自己就看著辦,中央多少疫苗給台北市,北市就認真打完,只能做到這樣。
-
2021-09-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餐廳剉咧等? 柯文哲:未來兩天確診數上升就禁內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針對這幾天疫情升溫,柯文哲說,餐廳是否不准內用?他每天會看數字,這周確診3個,不明感染源其中2個是昨天發生的,所以再看一兩天就知道,如果運氣好就過去了,如果未來兩天數量上升,就沒什麼好講,餐廳就停止內用。柯文哲說,餐廳生意一落千丈,市民也很敏感,但市府下一道命令,要務實可行,就像是烤肉,重點不是河濱烤肉 而是群聚,所以執政要務實,命令下去要確實可執行,至於餐廳是否不准內用?他每天看數字,這周確診3個不明感染源,其中2個是昨天發生的,再看一兩天就知道,如果運氣好就過去了,如果未來兩天數量上升,就沒什麼好講,餐廳就停止內用。柯文哲說,要保持機警,過去4四個月,台北市不是白混的,大規模PCR能力、疫調團隊和防疫旅館數量,和4個月前 比,過去是手忙腳亂,現在不一樣,東西準備好按實際去調整就好,放輕鬆保持機警,如果要很焦慮也不必要,做好準備是政府的責任。柯文哲說,唯一比較不是地方政府可以做到的是疫苗,其他都可以去做, 疫苗都是國家交涉,如果地方政府強出頭 自己去買,他當時是想郭台銘、慈濟跑前頭,但也是被卡得一塌糊塗,「我去也一樣」。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校園BNT殘劑「一律帶回醫院」 北市衛生局:如何運用看中央
BNT疫苗即將開打,台北市議員王欣儀今指出,台北市將於9月22日起針對國高中職生、五專生入校接種BNT疫苗,但針對後續可能產生的疫苗殘劑運用,卻仍無提出做法,目前僅知未來入校施打的BNT疫苗若有殘劑,竟然須一律再帶回醫院,實在有夠荒謬,應該可直接運用於校園內,不宜再冒風險帶回醫院。王欣儀說,因疫苗有運送、存儲條件及時效性問題,如在校內未施打完的疫苗殘劑在帶回醫院的途中發生狀況,造成疫苗失效無法施打豈不是浪費?而相關問題及責任由誰來承擔?入校接種疫苗後產生為數極少的殘劑,應直接在校園內運用掉,才能確保疫苗安全、不會浪費。王欣儀表示,Delta病毒已入侵新北幼兒園,且影響波及北市學校,即便教師已施打疫苗也仍有染疫、傳染風險;更何況現在仍有部份教師因身體狀況醫囑規定無法接種AZ疫苗,也有許多必須入校協助校園防疫、站在第一線的志工因未獲造冊安排,至今仍在苦等第一劑疫苗,因此大家無不關心BNT殘劑未來可如何運用。王欣儀指出,北市府應盡速向中央爭取入校接種BNT疫苗之少量殘劑可直接運用於校園內,不宜再冒風險帶回醫院;並需配套訂定公開、透明、清楚的SOP處理流程及造冊名單的優先順序,使得各校能有所依循安排造冊。讓不只學生,全體教職員工、志工們也能有機會接種疫苗,將校園防疫漏洞補起來,建立完整的防護網。北市衛生局指出,BNT一瓶剛好供6人施打,每一瓶打6名學生,不會有殘劑,若有殘劑可能是學校打完最後一瓶,有不足6人的殘劑問題,考量目前校園教職員均打過疫苗,志工則是無法進入校園,所以才帶回醫院。至於帶回醫院的殘劑,後續如何運用?衛生局指出,因中央沒有開放供其成人使用,若有殘劑帶回,在保存期限內的運用方式,須看中央規定。
-
2021-09-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BNT拚覆蓋率?柯文哲酸:第一個便當都沒還吃第二個
針對有國外學者對於台灣拚第一劑接種覆蓋率,感到憂心,應該優先打滿二劑,示警別犯了跟澳洲一樣的錯誤。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他想到個笑話,一個便當都沒有,還要吃第二個便當。第一劑都沒有,還談什麼第二劑。柯文哲表示,疫苗第一劑、第二劑的問題,他就想到便當的笑話,為什麼肚子餓不吃兩個便當,事實真相就是第一個便當都沒有還吃第二個便當,所以疫苗那個就先不談了,現在連第一劑都沒有,還討論什麼第二劑。柯文哲說,至於打疫苗,本來就不保證不會感染,這還是要做研究,打滿兩劑還傳染給別人的危險性是多少,但台灣沒有數據,看看外國,他也交代聯醫做研究,打滿兩劑還傳染給人的能量有多強,不同的病毒,傳染度有多少,才有辦法做,通常在設計SOP,也要看生物特性來做SOP,有這案例,國外的文獻可以做出決策 。
-
2021-09-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大學防疫工作指引轉彎? 蔡炳坤: 疫苗不夠有困難
台北市府日前比中央早一步宣布「大學防疫工作指引」,但大學生不用打完疫苗或持有PCR陰性證明就能入校,身為人師的大學老師卻須打疫苗或採檢,出現身份差別待遇?且規定教職員每7天一次採檢,費用昂貴,對此,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經和教育部高教司討論,認為執行確實有困難。蔡炳坤表示,此事本來是希望採比較高標準,讓大學教職員進入校園,比照北市中小學接種疫苗,或是有檢驗證明, 教育局原本也有這種想法,但因為疫苗不夠,無法比照中小學幫大學老師造冊、接種,若要做教職員管制,確實有困難。蔡炳坤指出,原則上尊重教育部,教育部是大學的主管單位,尊重他們的指引,但他仍呼籲大學校園安全重要,希望 盡快師生都能接種疫苗。至於大學能否為老師造冊接種,是中央權責,且大學生接種記是採預約制。
-
2021-09-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長榮機師感染 柯文哲:機師邊境管理SOP要檢討
中央今公布最新疫情是長榮機師感染,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因為機師傳染給兒子,表示有破口,所以機師邊境管理的SOP要做檢討,雖然陳時中部長已經宣布新版機師管理辦法,即日實施,所以要研討,機師管理辦法套用這案例,還會不會造成破口,這要研究一下。至於台北市疫情,柯文哲說,因入境有確診者,都是Delta變異株,甚至突破性感染,所以打疫苗不是保證不會感染,只是感染變重症、死亡低,國內疫情趨緩,但疫苗覆蓋率低,一有風吹草動還是會再爆發。柯文哲說,過去一周,北市確診是5個,有4個不明感染源,占比八成,為什麼?很簡單,因感染源明顯的早就消滅,所以現在殘留的是比較沒有症狀的,所以不明感染源占比高。過去一周平均一天確診0.7個,不明感染源是0.6個,數量相當少,所以防疫最簡單方法是疫苗打二劑,不用花太大力氣防疫,所以成本效益是疫苗打二劑,否則風吹草動不小心還是會被突破。柯文哲,結論是國內疫情趨緩,但偷渡、海洋漁工還是要小心,機場港口,偷渡的要小心。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23至29歲可預約施打AZ 王鴻薇:日本僅限40歲以上
指揮中心昨日宣布,開放23歲以上民眾預約AZ疫苗,對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許多國家都針對AZ疫苗提出施打年齡限制,日本限於40歲以上,韓國也只開放50歲以上的民眾,蔡政府不要再用「輪到你就去打」來卸責。王鴻薇表示,在民間奔走下,BNT疫苗即將抵台。但對於23歲以上年輕人來說是大失所望,BNT沒有份,指揮中心隨即宣布23至29歲民眾可以預約施打AZ,意圖平息年輕人之怒。王鴻薇指出,大量贈送AZ給台灣的日本,即使准許AZ施打,但是也僅限於40歲以上民眾;韓國施打AZ,也只開放50歲以上的民眾。根據英國JCVI的建議,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及有其他疫苗供應下,建議讓18至39歲民眾可打其他品牌疫苗,台灣23至39歲民眾卻只有高端和AZ可以選擇。王鴻薇指出,問題是政府一味拚疫苗覆蓋率,直踩油門打下去的結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AZ是英國牛津大學研究開發,但是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在今年五月公開建議,將30到39歲民眾納入施打其他品牌疫苗的對象。先前這個委員會只建議政府不要再讓30歲以下打AZ,建議讓30歲以下民眾可選擇施打其他疫苗。王鴻薇說,JCVI主席林偉勝(Wei Shen Lim,音譯)表示,「隨著COVID-19感染率得到控制,我們建議沒有潛在健康問題的18到39歲成人,在有疫苗可供應而不會造成延後接種的情況下,可以改用其他品牌疫苗,以取代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王鴻薇表示,JCVI並不是一般醫事機構,也不是一些醫生的個人看法。JCVI是一個獨立的專家諮詢委員會,負責就英國衛生部門接種,建議接種程序和疫苗的安全性。王鴻薇指出,BNT已經將陸續抵台,根據郭台銘董事長的消息,未來還可以有再加購3000萬劑BNT的機會,結果指揮中心和行政院又是同樣的回復,政府已經採買足夠的疫苗了。明明可以為年輕族群加購AZ以外疫苗,政府只想消化AZ,拚疫苗覆蓋率。王鴻薇質疑,真的足夠嗎?根本睜眼說瞎話,在國外很多國家都有接種年齡限制的AZ,現在台灣竟然變成23歲以上年輕施打疫苗主力,多麼諷刺。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沒信心? 侯漢廷:打高端的第二類比例只有0.001
中央公布了「第二類對象接種情形」,造冊人數總計21萬6千1百人,台北市議員侯漢廷今在臉書指出,當前高端人士為64萬8678人,但第二類只有904人,比例為0.0013,對高端這麼沒有信心?侯漢廷指出,衛福部長陳時中不敢說的消失第二類人員,不斷膨脹,6月只有9萬人,7月9日增加至19.7萬人。7月13日,陳時中說「1至10類不再增接種對象。」侯漢廷指出,今天陳時中公布了「第二類對象接種情形」,造冊人數總計21萬6千1百人,但早在7月12日,第二類防疫人員已有238442人接種完第一劑,而到8月31日,第二類竟然增肥到了27萬9744人,不僅說謊跳票人數增加、人數更遠超過今天陳時中公告的21萬6千人。侯漢廷說,第一問,為什麼將近6萬3千人沒被公布?他們是誰?第二問,這麼會變大變多怎麼不去當聚寶盆呢?第三問,當前高端人士64萬8678人,第二類只有904人,比例為0.0013,對高端這麼沒有信心?
-
2021-08-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力賽只第四棒郭台銘有功?徐巧芯:隊友「瘋狂掉棒」
BNT疫苗將抵台,外界認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親赴歐洲「催貨」成功,但駐德代表謝志偉今天表示,台灣政府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和德國BNT採購疫苗是「四百公尺前三棒」,但第三報順利接棒跑到一半看到第四棒隊友活生生被架走,「四百公尺接力賽跑到終點,只有第四棒有功?」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反酸謝志偉「到底在幹嘛?」除了Rap跟嘴砲以外,還有什麼才能?徐巧芯反問,駐德大使謝志偉除了Rap跟嘴砲以外還有什麼才能?郭台銘出錢出力還去催貨,被形容成一個「第四棒」?跑大隊接力是這樣子的,照理來說每一棒當然都有功能性,但如果你的「隊友」是這樣「 瘋狂掉棒」,觀眾能不為從最後一名衝刺到第一名的第四棒鼓掌叫好嗎?徐巧芯說,第一棒,說要「分散風險」,所以有人幫忙牽線1000至3000萬直接被砍成150至200萬,導致德國人看了傻眼,最後破局,買不到疫苗,第一棒還說自己不後悔。第二棒,跳過商業邏輯不跟上海復星談判,跑去找原廠洽談,談到破局,自己寄一份合約書給人家,被已讀不回。第三棒直接坐在地上休息,說「跟你保證市場上沒現貨」、「我敢講現場買不到疫苗」,動也不動,反正跑不動就是跑不動,「你咬我啊」。徐巧芯指出,整個採購過程,對第四棒的羞辱還不夠多嗎?現在還要來幫坐享其成贏得比賽的一二三棒洗白?郭台銘臉書上寫的「俯首甘為孺子牛」,而這句話的前一句叫做「橫眉冷對千夫指」。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願服務。她說,是哪些人讓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的「關鍵第四棒」橫眉冷對?現在還好意思出來要求分享功勞?未免臉皮太厚了吧!還真的有這種人,如今還講得一副要鬥爭郭台銘的樣子,語帶恐嚇說「是你們陷他於不義」,那請問你又何時對人家有義過?徐巧芯指出,謝大使這麼搞笑的言論,跟當年的鼠來寶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才不會要你閉嘴,反而希望你多講一點。」
-
2021-08-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時中想讓高端獲認可 柯文哲吐槽:美國不再發EUA了
美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孫曉雅拜會衛福部長陳時中,雙方談及疫苗互相認證以及爭取納入高端疫苗等問題,陳時中想讓高端獲得美國認可,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北市防疫記者會中卻吐槽說, Novavax之後,美國將來不會發EUA了。柯文哲說,疫苗上線要賣到全世界,美國已經發給Novavax最後一個EUA,這涉及科學,因為疫苗有不同的機制,有的是線病毒,有的是滅活病毒,有的是mRNA,有的是蛋白質次單元的,所以為何Novavax,美國和WHO會發EUA ,因為機制不一樣。柯文哲說,美國也說明 Novavax是最後一個,將來美國就不發了,將來疫苗要上市,要通過臨床三期試驗,要和目前的疫苗做比較,證明比較好才通過,這難度相當高,Novavax後,美國將來不會發EUA了,要做臨床三期實驗,要和現有疫苗做對比,才會拿到認證。
-
2021-08-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是不得已 柯文哲:但無法理解台灣買不到疫苗
醫生蘇偉碩、王文心認為高端疫苗在申請緊急授權EUA過程有非常多的程序不正義,發起撤銷高端疫苗緊急授權公民投票,並徵求10萬個共同提案人。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媒體問柯是否認同?會不會響應?柯文哲未正面回應,僅說,公投是憲法允許人民的權利,他沒有特別意見但柯文哲也說,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把尺,只是說在沒有疫苗的狀態下,去打高端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但他還是無法理解,台灣為何買不到疫苗。至於EUA,柯文哲質疑,全世界是有幾個國家的疫苗,和台灣的疫苗用同樣的標準拿到EUA,是那幾個國家?拿出來講啊,台灣若拿EUA的標準和人家不一樣,這要出來說明一下。柯文哲說,他還是支持台灣生技產業、有自己的疫苗,但合理、合法就好。
-
2021-08-20 新聞.元氣新聞
基層護理爆未收到防疫津貼 孫大千:讓人拳頭都硬了
我國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衛福部為體恤醫事人員防疫照護辛勞,發給防疫津貼獎勵,但有基層護理人員爆料,今年第二季皆未收到相關津貼,等於5月中旬至今、國內疫情最嚴峻之時,醫事人員卻遭衛福部拖欠長達3個月的補助津貼,有護理人員對此表示,非常灰心。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今在臉書指出,真的是讓人拳頭都硬了,民進黨政府苛扣防疫津貼,國法天理難容。從疫情爆發至今,政府至少編列了8400億的防疫紓困預算,結果是要疫苗沒疫苗,要紓困沒紓困,要醫療設備沒有醫療設備,現在連醫護人員的防疫津貼都想要賴掉嗎?民進黨把將近上兆的台灣人民血汗錢花到哪裡去了呢?孫大千指出,醫護人員每天在防疫前線冒險奮戰,微薄的防疫津貼只不過是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民進黨討預算的時候比什麼都急,為什麼發放津貼的時候要拖拖拉拉,不乾不脆呢?不是說防疫視同作戰嗎?請問民進黨,苛扣軍餉該當何罪呢?
-
2021-08-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荒 年輕人與長者曝心結?
台北市疫苗已打光,將有十天接種空窗期,副市長蔡炳坤直言「請給我疫苗,其餘免談」;他說,為了接種疫苗,年輕人與長者間的心結與時俱增,令人憂心忡忡,有年輕人到他臉書留言,「我們都還等不到第一劑疫苗接種,您們怎麼一直在關心長者的第二劑?」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很多年輕人沒打到疫苗,政府更該關心他們的感受。蔡炳坤透過臉書跟中央喊話,長者的期待是六月十五日開始接種疫苗,間隔十周接種第二劑的時間快到了「請關心我們」,但年輕人留言打不到第一劑,面對「既要瞻前,又要顧後」困境,有限資源該如何分配考驗中央,作為第一線與民眾互動的地方政府壓力日增,備感力不從心。侯友宜說,政府面對疫苗不足要做好反省,要有行動力把做不好的地方補足,疫苗的保護是非常關鍵的指標,要以衝高覆蓋率為目標,現在還沒到六成,沒辦法達到群體免疫,尤其還有很多年輕人沒打到,更該關心這些人感受。住台北的廖奶奶說,她七月初打莫德納,至今都未接獲通知可注射第二劑,也搞不清楚要不要上網預約,請家中晚輩協助,晚輩也不太確定,因為許多年輕人連第一劑都沒打過。她說,年輕人外出工作風險高,也很需要打到疫苗。曾姓上班族說,年輕人在外工作,準時交稅,卻連第一劑疫苗都沒得打,眼看長者、一到三類的都已開打第二劑,只想問「什麼時候輪到我」。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第五輪疫苗預約還有名額 柯文哲:這批是打莫德納
台北市政府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針對疫苗第五輪預約,市長柯文哲指出,不曉得為什麼剩下這麼多名額?北市開出的是7.3萬,但昨天下午有5.6萬,因此會延長開放預約到8月9日中午,如果接到通知趕快去預約,這一批是打莫德納。柯文哲說,目前疫苗接種是中央接管,北市是提供施打名額,第五梯次開出的量是7萬3650接種量,到昨天下午登記5萬6958,不曉得為什麼剩下這麼多名額。另外,台北市下周疫苗接種會打補教業者,還有過去長者專案時沒有上網預約者,可透過民政局預約,有 1.7萬人,將集中在花博爭豔館施打。針對自購疫苗,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府自購疫苗,近期內會做政策決定,要召開專家咨詢會議,一旦確定要買就預算要編,尋求議會支持,通過後會努力達成目標。至於是否有和中國醫藥大學聯繫上,蔡炳坤僅說,只要確定,之後就會跟大家做說明。另外,媒體人趙少康呼籲不要打高端,蔡炳坤表示,接種疫苗應該每個人可以有選擇性,但目前台灣是因為疫苗不足,幾乎沒得選擇,但接種疫苗的兩個很重要的關鍵,一個是安全性,一個是保護力,能不能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中央應該讓民眾了解。另外,政府向國際採購的5千多萬劑疫苗,人旦進來只有百分之6左右,其實不只陳時中部長,真的大家都心急,期待天降甘霖。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父親節防疫 柯文哲:群聚最危險打電話父母親就很高興
中央今公布台北市有1例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中指出,這1例是家戶感染,不是不明感染源;至於明天是父親節,柯文哲指出,還是要注意,同桌吃飯要保持梅花座,裝隔板,不要混著吃,群聚最危險,打電話父母親就很高興,心意到最重要。柯文哲說,昨天七家醫院篩檢1238人,陽性是零,顯示社區潛伏感染源愈來愈少,這次開放餐廳內用,曾說要觀察兩周再看一看,所以不會馬上調整,8月1日至8月7日,北市24例是本土,但真正本土是20例,其他是境外,8例不明感染源,所以和一周平均10例以下、不明感染源2例的標準,是遠遠在設定標準下,台灣疫情是在控制中,所以案例少,就可以盯得更仔細,會慢慢放開管制。至於疫苗,柯文哲說,施打率已經到49%,這是第一劑,對原始病毒有保護力,但對Delta變異株就不敢說,現在是 邊境管制的好,疫情在一程度可以控制。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劑預約 陳時中:與其幫長輩造冊 不如到府幫上網
中央推行疫苗預約平台,意外引爆長輩「數位落差」,各縣市首長祭出解套,要替長輩造冊施打疫苗。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能體會地方執行施打疫苗上的壓力,不過「與其造冊施打,不如幫忙長輩到府上網預約」,他坦言因疫苗量不足,希望大家配合疫苗平台政策。指揮中心昨與行政院討論疫苗預約是否採造冊與線上登記預約雙軌制,陳時中說,若有結果,將於今天向大家報告。先前長者施打第一劑疫苗時,皆由地方政府或鄰里長協助通知,不過近期政委唐鳳設計的疫苗預約平台上線,中央要求回歸到平台預約。對於許多長輩不會用電腦、手機,陳時中日前表示,可到超商藥局等請求協助,但各縣市仍希望直接協助長輩,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即喊話,不論中央採取預約平台或造冊雙軌並列,都會幫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造冊。北市則建議中央,施打的不只是疫苗,還有尊重關懷,北市願意為長者做更貼心服務。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認為,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應有不同看法跟做法,才能符合長輩的特性,目前陳時中也沒有真正定調,所以不管是用通知單或里長造冊,都希望中央能再聽聽地方各縣市政府聲音。陳時中表示,希望大家能配合,若要另外造冊,不如派人服務幫長者上網預約,可能還更快一點,整體形式也能一致。他說可體會地方政府執行壓力,必然出現例外情況,處理例外狀況大家壓力都很大,但例外情況有一就有二,整體效率可能更混亂,不見得是好事,他強調,特殊情況可以有例外,但不能變成常規。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南投縣前縣長彭百顯、世新大學副教授吳統雄昨發出給蔡英文總統的公開信,認為各縣市已預約好接種疫苗第二劑者需重新再預約是政府失信於民,建議只要將已預約的紀錄移轉進新系統即可,但政府說要之後再研議,若政府是因為缺乏人力,無力解決,人民願意協助。公開信表示,這件事在意涵上,和「購買國外疫苗」上一樣,期望不要再一次發生不僅政府無能、還阻擋民間協助的認知,他們要提醒政府,並非所有人民都精通電腦網路。現在許多六十五歲以上長輩,當初也是經里長通知與預約,存在無法隨便轉變的事實障礙。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平台670萬人等莫德納 王鴻薇批中央:還要繼續矇下去嗎
國內疫苗不足,目前疫苗預約平台仍然放著莫德納選項。對此,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表示,這個平台已經成為最大「欺騙」平台。莫德納目前根本嚴重不足,陳時中竟然不敢跟民眾說實話,讓超過670萬人苦苦等候第一劑或第二劑莫德納疫苗,還要繼續矇下去嗎?王鴻薇指出,目前中央的疫苗已經捉襟見肘。莫德納庫存至昨天僅剩69.6萬劑,但是在預約平台尚有386萬人獨鍾莫德納,這些民眾從第一輪等到第五輪,身邊的同學、同事、朋友都已經打完了,他們還以為很快就輪到他們。王鴻薇說,除了苦等第一劑的「莫迷」,之前已施打第一劑莫德納的285萬人,因為政府尚未開放混打,國際間也少有第一劑莫德納打完混打其他疫苗的研究,這些人也在等待第二劑莫德納。那麼,3個月內,台灣會來多少莫德納?王鴻薇表示,根據外電報導,莫德納因為生產線問題,未來2至4週都會延遲交貨,其中已經影響到韓國的7月交貨時間,預期其他國家的供貨都會延遲。王鴻薇質疑,目前台灣庫存莫德納劑量,只是第一劑和第二劑需求的一成。請問陳時中,下一批的莫德納何時會到,到貨量多少?不敢說嗎?還要繼續矇下去嗎?選擇莫德納的民眾還要等多久?還是會被懲罰嗎?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好心肝調查歸責衛生局 議員批:柯文哲沒責任?
北市昨公布好心肝等診所配發疫苗調查報告,市議員陳怡君今天 批「先射箭再畫靶」,責任全推給衛生局,關係人Ben是誰也未公布,台北市防疫指揮官柯文哲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台北市政府不當配發疫苗給好心肝及小禾馨診所引發特權爭議,北市府廉政透明委員會27日將調查報告放在官網,並公開會議紀錄。陳怡君表示,柯文哲市長在廉政透明委員會中提及,他的態度就是要公開透明,不怕人家知道我們的錯誤,但是會議中只見柯市長在意被中央跟媒體打臉,一直責怪衛生局相關同仁。陳怡君說,衛生局從局長、科長、專員到股長,都被柯罵得一無是處,罵個沒完,還說不適任就辭職回家,但是他忘了自己是台北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他的職責在哪?難道完全沒責任?如果指揮官的職責只是負責罵人,所以難怪衛生局同仁不敢舉手,舉手被罵的事誰會做。陳怡君表示,疫情爆發以來,造成衛生局又忙又累,柯市長本身就要負最大的責任,他獨創的市長室列管案制度,讓衛生局從年初到7/14處理的關於疫情之市長室列管案件有160件,是去年上半年的6倍多,更是去年下半年的17倍多,這是全國其他縣市衛生局同仁都不用做的。陳怡君說,柯文哲在報告中責怪衛生局蔡專員抱怨說壓力太大,還說他精神病,他沒辦法做、想要休息,而余科長說他要變熊貓了,眼睛都黑眶,這都是同仁的血淚心聲,雖然本次衛生局同仁工作有瑕疵,但相信他們也是為國為民,極力盡一份心力。至於柯文哲市長說要公務機關建立「舉手文化」,執行有問題要先舉手,但陳怡君認為,北市府在疫苗施打實行上遇到最大的問題,不是公務機關有沒有舉手,而是負責決策的市長與副市長指揮出了狀況,讓公務員不敢舉手,「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最大的問題在指揮官。」陳怡君說,這次疫苗分配,各縣市包括台南、高雄、台中都能順利做好分配,唯獨台北市出現特權疫苗、剩一堆疫苗等風波,請柯市長好好反省自己,扮演好指揮官的角色,不要只會怪別人,如此才能讓衛生局同仁好好專心把防疫工作做好。
-
2021-07-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剩餘數量北市最多 蔡炳坤:中央專案在台北特別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目前各地共有三批莫德納疫苗將到期,若未能於7月28日前的疫苗未能規畫完畢,會由中央收回,並再配送新一批疫苗供使用。各縣市疫苗剩餘數量最多前五名,分別台北市剩10872劑、台中市8792劑、新北市6160劑、彰化縣6090劑、高雄市5796劑。對此,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這一批疫苗,全國有7萬多劑,台北占了1萬多,比例稍微高一點,但原因是因為中央專案在台北的特別多,所以相對快要到期的數量就比較多。台北市開放的18家的醫院,做莫德納第二劑的接種特別門診、要服務第一類到第三類,還有孕婦及機組人員使用。蔡炳坤表示,這段期間以來,市府不斷地提醒北市醫院,一定要注意疫苗效期,甚至還到各醫院去盤點,效期快靠近的疫苗就收回,調撥到其他的醫院,在有效期限內來接種。蔡炳坤指出,這是因為市府提出來,中央也重視,接下來恐怕要更加的緊密合作,不要讓疫苗過期。蔡炳坤說,所有在醫院的莫德納疫苗,主要是中央專案以及撥下來提供給需要接種第二劑的人員。所以疫苗在醫院,但帳目掛在市府身上,但這些疫苗也不能啟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昨天市長提出莫德納疫苗的效期,其實是一個預警。另外,昨天柯文哲說說大概有20萬劑的疫苗是屬於剩餘量,這是AZ加莫德納,疫苗是有進有出,中央撥進來,北市盡量打出去,每天的剩餘量都不一樣,今天早上他上網去看,剩餘量大概13萬多,現在上去看,剩餘量是16萬多,原因在於不斷有疫苗進來、不斷的在接種。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駁特權 提300人早解盲
前副總統陳建仁參加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日前自曝是打到安慰劑,引發打安慰劑還替國產疫苗背書、及提早得知解盲結果等爭議。陳建仁昨天在臉書分享一則「逾三百人比陳建仁早知道解盲結果」報導,反駁特權指控,並表示相信台灣的生醫研發。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表示,應嚴格遵守臨床試驗計畫。陳建仁所分享的雜誌報導內文提及,同樣參與高端臨床試驗的受試者,至少有三百人比陳建仁更早得知解盲結果。作者本身也是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的受試者之一,在七月九日便得知試驗結果,比陳建仁早了五天。陳建仁昨天在臉書表示,感謝各位和他一起參與疫苗臨床試驗的伙伴們,「讓我們堅持到底,大家加油」,相信台灣的生醫研發,必能在世界上發光發熱。針對陳建仁前副總統能提早知道自己在國產疫苗實驗中打的是安慰劑引發熱議,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這個問題,要看原始的實驗計畫書,到底要什麼時候才可解盲,或說什麼時候才可以通知受試者。他沒有看過原始的計畫書,不敢隨便講,但強調,嚴格遵守臨床試驗的計畫很重要,這種小細節都會破壞的話,人家會對整個臨床試驗的品質產生懷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則表示,疫苗政策是科學,陳建仁是科學家,應用科學專業協助人民把關疫苗政策,不要讓政治凌駕科學。
-
2021-07-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混打無定論 柯文哲吐槽:這次專家會議要有會議記錄
台灣尚未決定是否疫苗可混打,但國際上有報告已經支持混打。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舉行防疫記者會,對於混搭須開罰?或是建議指揮中心乾脆直接開放?柯文哲說,他還是主張開放,坦白講台灣是不是要浪費3個月做臨床試驗?在專家會議開會?柯說,有時候如果要吐槽的話,這次專家會議,要確定有會議記錄喔。柯文哲說,台灣目前有幾家醫學中心在做一些混打的臨床試驗,不過,通常做為科學家,台灣做的臨床試驗會比美國、英國做一個幾百人的臨床試驗,發表在級頂級的國際期刊上做得更好嗎?他認為不會。柯說,坦白講,台灣是不是浪費3個月做臨床試驗、在專家會議開會?有時候如果要吐槽的話,「你這次專家會議,要確定有會議記錄喔。」柯文哲指出,他覺得目前WHO沒有禁止台灣到底要不要開放,他還是主張開放。他的理由是疫苗進來就是一陣一陣,一下AZ、一下莫德納,如果限制混打,將來在疫苗調配會有困難。柯說,目前的模式,數據上看起來比較支持的是先打莫德納再打AZ,這一組效果不好,其他的組合都可以,他也覺得,有時候政治就是勇敢一點、負責任就好,他知道這個問題,如果比較有魄力一點就決了,沒有人要負責,就是一直拖,拖是比較麻煩,對台灣沒有好處,就是找一個比較勇敢的負責就好了。
-
2021-07-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柯文哲坦言他買應該困難更多 羅智強:千難萬難也要做
台北市議員羅智強昨天建議市長柯文哲,不要只會抱怨疫苗不夠,身為市長,應該為台北市民自救,請市長透過雙城論壇向上海復星採購足額疫苗,但柯文哲認為他曾透過各管道詢問買疫苗的可能性,但他去買應該困難更多。 對此,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今指出,千難萬難也要做,不是嗎?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最後還是買成。對於柯文哲說,「我去買應該困難更多」,羅智強說,這一句話,他認為有待商榷,雖然3大團體將採購1500萬劑的BNT疫苗,但就算依人口比例公平來計算,台北市人口260萬,占全台灣人口比例約11%,這1500萬劑若分11%給台北大約是165萬劑,加上目前中央配給台北約80萬劑疫苗,大約是245萬劑。羅智強指出,若要以覆蓋8成為高標的話,則需要416萬劑。他主張台北市應該自購疫苗,以填平缺口,理想的目標,台北市應該至少還要加購100萬劑的國際疫苗,才足夠填平缺口。羅智強表示,他認同柯文哲説他要買疫苗「很困難」,因為民進黨一定會全力阻擋,但我們選出台北市長,本來就是要這位市長,為台北市民的生命安全負起千斤重擔、千難萬難也要做,不是嗎?羅智強說,雖然民進黨很凶惡,必然會全力阻擋台北自購疫苗,但郭台銘當初開第一槍要買疫苗,民進黨上下也是使盡洪荒之力在阻擋,可是郭台銘最後還是買成,原因很簡單,有強大的民意為後盾,再凶再惡的民進黨也得低頭。羅智強說,郭台銘可以面見蔡英文表達訴求,柯文哲也能夠當面向蔡英文,反映台北市民的心聲,看看蔡英文要不要拒見首都市長、拒聽台北市民心聲?如果他是台北市長,不會把困難當做阻擋捍衛市民生命安全的顧慮,他會全力為台北購足足額疫苗,誰敢阻擋,就是和台北市民為敵。
-
2021-07-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以「+0」為目標 專家仍憂不足
去年國內連續廿一天疫情「+0」被視為防疫成就,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首度表示,現不以「+0」為目標。但公衛專家指出,不以「+0」為目標,但也不能放任確診人數上升,否則感染率、致死率仍會影響醫療量能,導致防疫破功。國內確診數連續十日低於五十人以下,昨新增十七人。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目前案例數是這波疫情較低,但因國內發生社區感染後,已有無症狀感染者潛伏且隨時會被揪出,國內要完全變成「+0」可能性非常低;未來疫情控制將強調社區監測、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公衛規範為主。相較之下,暌違六十六天,新北市昨天重見零新增確診,只有兩例居家隔離因轉陽個案。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這對新北是很大的鼓舞,並希望大家記取血淋淋經驗,不要讓同樣事情重演。侯友宜表示,過去六十六天每天都有新確診,市民自五月廿二日以來,用五十四天犧牲所有活動,造成嚴重經濟衝擊所換來零新增確診,但要謹慎面對病毒隨時可能反撲,因多少還有隱形傳播鏈存在。台北市昨仍有十例確診,約一、兩個找不到感染源,台北市長柯文哲說,本周努力目標是利用電信足跡找出不明感染源、進而清零。台大公衛學者詹長權表示,目前國際仍注意確診案例數,這攸關感染率、致死率、重症數、住院數及死亡數等,「只有守住這些數字,才能守住醫療量能,之後才來考慮其它措施。」「指揮中心要走向公共衛生手段,作為風險管理目標,就要綜合考量這些數字,不是說不+0就可以。」詹長權表示,指揮中心強調「不看+0」,但只要有一定比例的輕症及無症狀患者,都可能轉為重症,必須知道目前台灣在治療癌症、慢性病等住院患者之外,還有多少醫療量能可以挪出來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並用此推論每周可容忍的累計確診數是多少,再以此決公衛措施該採低、中、高哪種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