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搜尋
楊志良
共找到
102
筆 文章
-
-
2020-06-08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免疫療法給付之爭 別只看療效
近日有關癌症免疫療法的討論相當熱烈,不論在決定藥物給付的「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掌管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等事項的「全民健康保險委員會」或立法院,皆多有討論。遙想當年癌症免疫療法問世,讓許多癌友多了一線生機,無奈藥價太高,健保考量財務衝擊,遲遲難以通過給付。多年前我便以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名義發聲爭取,呼籲政府加速新藥引進,也於107年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提案,於短短十數天內達成5千多人聯署,足見民眾對癌症新藥的渴望與期盼。病情不夠嚴重 沒有資格給付108年1月,健保共擬會議總算不負眾望通過癌症免疫療法給付,遺憾礙於經費,僅有限度給付。當時一共通過8種癌別、11項適應症,但只編列8億元,引發大量病友擔憂與醫師質疑,一方面經費不足名額有限,擔心等不到治療機會;另一方面則受限經費,訂定嚴格給付規範,病情不夠嚴重者,沒有資格給付,然而病情嚴重者,又如何期待有多好的療效?給付癌症免疫療法至今1年有餘,接受治療的一千多名癌友中,約三成病情得到控制,數字看似不高,但受限於嚴苛給付規範,病情嚴重者能有如此成效,已相當可觀。「療效不佳」 竟被排除給付但今年4月起,肝癌及胃癌卻被排除給付,原因是「療效不佳」,但據個人理解,經過這一年真實數據呈現,肝癌的治療反應率比申請所提供的臨床數據來的高,也比原先的標靶治療好上數倍,不禁讓人懷疑何謂「療效不佳」,思來想去,恐怕是跟其他免疫治療的適應症相比吧。不同癌別 不應平行比較的確,其餘適應症的治療反應率比肝癌高出不少,但不同癌別的療效不應平行比較,應全盤考量,現行肝癌二線標靶藥物反應率低、副作用也強,病友往往難以忍受其肝毒性等副作用而放棄治療,如今免疫療法被排除後,他們如何是好?遑論肝癌發生有其歷史成因,過去沒有B肝疫苗、也沒有C肝口服藥,而慢性B、C型肝炎正是造成肝癌的主因,面對這些過往我們無能為力而生的疾病,現在我們又再次撒手不管?健保資源有限,相信各界深切體會,健保署長期在有限經費下,努力提供良好的藥物給付,此次不是僅排除肝癌及胃癌,還對某些療效較佳的適應症部分放寬,實屬不易。但我們認為不只有療效好的該放寬,療效不佳更應檢討,給付規範是否合理。肝、胃癌病友 權益被剝奪去年健保署多次表示,將爭取更多經費投入免疫療法,但病友們等到的卻是肝癌、胃癌被排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不是應有更全面的考量與研議,而非逕行剝奪病友治療權利。現行藥品給付協議中有所謂無效退費概念,也就是實質上健保僅負擔有療效病人費用,其餘藥商吸收,有療效病人愈少,健保署負擔也愈少。或許此一折衷方式,有望解決眼下問題,至於未來,恐需待進一步健保制度改革,願健保署與廠商積極達成協議,以全病友權益。
-
2020-06-01 名人.精華區
張鴻仁/漲不漲?看懂健保財務死亡交叉
今年三月四日,新冠肺炎疫情還在高峰,媒體報導健保署長李伯璋拋出「健保破產,今年必須啟動保費調漲」的話題。兩個月後,新內閣就任前夕,衛福部長陳時中接受媒體專訪時,有媒體報導「健保喊漲,陳時中鎖定高就診族群」;另一家媒體卻說「調漲健保,陳時中考慮從費率著手」。健保費調漲 政務官幾乎都下台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評論:「調漲健保費,時機正確,但比十年前困難」,因為全民健保上一次漲價就是十年前,他擔任署長的時候,而且修法完成後立刻辭職。再上一次健保漲價是在2002年,由抗煞總指揮李明亮擔任衛生署長,李教授也是漲完價就辭職。幾乎每次健保費調漲都以政務官下台為代價,陳時中受訪表示,不希望每次都因此折損官員,調漲保費應有理性討論空間。但他之後也說:「政務官隨時有準備畢業、不見得要有畢業典禮。」這句話耐人尋味,很有山雨欲人來的感覺。健保的財務為何這麼難接?我先來打個比方,有人跟房東租了一個店面,雙方約定依未來五年平均房租來定約,在討論時,雙方也同意了,租金成長率每年5%左右,所以前兩年房東便宜的租,後兩年房客占便宜。結果五年到了,房客不准房東漲價,而這個房東不是屋主,是一家管理公司,時間一到,屋主立刻漲價,只好要求所有員工減薪。而公司總經理到董事會報告時,被K的滿頭包,為什麼會虧損?全民健保法第25、26條,基本上是說健保財務以五年為周期精算。一旦健保給付更動後影響財務,或安全準備低於一個月總額時,應調整費率。因為這個條文,全民健保必須每五年調整一次費率,原因在於「健保財務的死亡交叉」。醫療費成長 高於經濟成長這個死亡交叉是因為健保收入成長,基本上和經濟成長相當,而在處於老化而醫療體系發達國家,醫療費用的成長必然高於經濟成長。當我們以五年為周期來調漲費率,就會發生剛剛租屋合約的怪現象,前面享受低租金(費率)大家沒感覺,等到五年期滿要漲價,大家都有意見。這個死亡交叉,代表收入和支出的「斜率」不同,只要時間一拉長,收支差距就會大到嚇人。2015年全民健保盈餘1029億元,所以就把費率調降了,但這事可能大家早就忘了。到了2016年,盈餘剩186億元,2017年死亡交叉虧損98億元,2018年虧損266億元,一路虧損至2019年336億元。根據報導,預估2020年將虧損676億元,2021年909億元,2022缺口高達1838億元。簡言之,陳時中為何連健保也要超前部署?就是因為他知道「死亡交叉」的可怕。他會如何處理,讓我們拭目以待。
-
2020-05-1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陳時中考慮漲健保費 楊志良:他做不成,其他人更難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確定留任衛福部長,他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談時表示,留任之後的重大任務就是調整健保費率,以及在有公平機制的前提下調高部分負擔。對此,曾成功調漲費率且未因此下台的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表示,大家都很佩服陳時中部長,這個時間點提出來討論是對的,而且「如果他做不成,其他人更難做」,祝福陳時中改革成功。現任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衛生署長前署長楊志良2009年上任第一天宣布首要任務就是依法調漲健保費率,隔年將費率從4.55%調到5.17%,是健保開辦15年來第二次調漲保費,為此他不惜請辭下台,後因府院強烈慰留而留任。楊志良今表示,牽涉到健保財務的議題,各界都會有很多的意見,要取得最大的公約數,是最大的難關。雖然他現在也不清楚各界的反應,但「很快錢就會不夠,是確定的」,預估這次應會調高費率。不過根據現在倒三角形的人口結構,楊志良預期漲費率將引起「世代間衝突」,現在漲費率難度比2009年那時還要高。楊志良表示,2009年台灣人口結構是葫蘆型的,中間胖、兩邊小,當時就已經認為如果不調整,健保很難永續。現在人口結構是倒三角形,調整更迫切但難度更大,會衍生代間衝突,因為不論怎麼調,都還是由工作人口來承擔。就像勞保一樣,年輕世代繳的錢是給年老世代用,年輕世代擔心未來自己年老時無以為繼。這種世代間的經濟壓力,又受到疫情影響而更加強烈。楊志良表示,沒有一種方法是完全公平的,因為社會上生產的人減少了,受到不知道還要拖多久的疫情影響,經濟情況已經不是很好,疫情對於未來經濟的影響非常大,不是一年就可以恢復的,所以此時調整保費,可說是挑戰很大。「但他現在提出來是對的!」楊志良說,自己當時漲了保費,沒有人叫他下台,「當時我很幸福(被強烈慰留)。」健保現在該開源還是節流?楊志良語帶委婉地說,每個人都希望節省,但隨著人口老化,節省還是有限的。健保議題就是「誰當家、誰承擔」,總是得要找到一個衝擊比較小、大家可以接受的方法,這需要時間溝通和討論,所以現在提出來討論是對的。
-
2020-05-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朱立倫籲疫苗研發應加入國際隊 陳時中:沒人不想要快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表示,若要跟上國際復甦腳步,疫苗、快篩、藥物是關鍵;呼籲政府在疫苗的部分應趕快加入「國際隊」,絕對不能閉門造車。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苗「沒有人不想要快」,積極和友好國家聯繫中。陳時中表示,疫苗要快,「沒有人不想要快」,前段時間都積極跟友好國家聯繫、作科技會談等國際合作,盡快分享或貢獻我們研究成果,希望國際合作讓疫苗藥物早日問世。朱立倫今天上午透過臉書發表影片,與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新北市衛生局前局長林奇宏暢談下一階段的防疫部署。影片中表示,台灣第一階段防疫成功,但若要跟上國際復甦腳步,疫苗、快篩、藥物是三大關鍵,然而因樣本數不夠,相對國際開發疫苗,能力有限,因此應該趕快加入「國際隊」,分享他國病毒株與抗體數據,跟國際一起合作開發,絕對不能閉門造車。
-
2020-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爭取進世衛 學者籲組織專業聯盟「外交部別只送口罩」
我國圍堵新冠肺炎成績亮眼全球且能輸出口罩支援他國,國際聲量增加,每年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即將舉行,我國卻依舊遲未收到邀請。有學者表示,我國應考慮與國際籌組對抗新冠肺炎的聯盟,積極以自身專業拓展合作機會,「外交部不要只會送口罩」。立法院厚生會今日召開每周例行的新冠肺炎抗疫專家會議,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出席發言時表示,今年度世界衛生大會即將召開,主辦單位理應已擬定今年度的研討議題,我國內部應籌設一個工作群組了解與準備相關議題。同時,應考慮與世界各國籌組對抗新冠肺炎的聯盟,積極以自身專業拓展合作機會。金傳春舉例,台灣過去就針對國際上的伊波拉疫情,曾經邀請各國使節開一整天的研討會議,藉此了解世界疫情概況、台灣與非洲的關係以及可能提供的協助等,如今亦可往這個方向思考台灣擁有哪些專業優勢、如何與國際合作,但至今不見外交部有任何策略,「外交部不要只會送口罩」。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支持,他說,我國可考慮籌組國際視訊會議,讓世界各國學習台灣經驗。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表示,如果政府不辦,也可以建議立委組織籌備。
-
2020-04-27 橘世代.健康橘
小空間運動/在家防疫,也能改善循環增強免疫力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疫情險峻,許多民眾擔心外出群聚感染「宅在家」,部分居家隔離、檢疫民眾,身心悶出問題,為此,嘉義縣部立朴子醫院特別設計推出簡單易學的居家「簡易防疫健康操」(音同「檢疫防疫健康操」),透過防疫健康操與中醫照護,強化自身免疫力抗疫。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疫情蔓延會帶來恐慌心理,呼籲中央應在1922防疫專線配置心理師,協助民眾解決疫情風暴下對病毒的恐懼心理。朴子醫院配合衛福部社區防疫政策,推動「健康社區」,針對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及減少外出民眾身心健康,量身設計簡易防疫健康操,在家也能做。中醫科主任李昌諴博士以類似時下流行的WII電玩的模擬運動概念,結合各項動作元素,與舞蹈老師謝郳霓(音同妮妮)合作,開發設計「簡易防疫健康操」;並請謝老師示範健康操影片,拍攝製作發布在YOUTUBE。他們二人表示,提供大家邊做動作邊學,小空間也可以有好的運動效果,天天運動,天天開心,達到肢體伸展,強健頭腦,改善循環及新陳代謝,強化自身抵抗力,使健康升級,希望大家共同培養運動習慣,創造身心健康生活,廣泛活動伸展肩、頸、背、臂、上下肢及腰臀部肌肉,減少筋骨痠痛、防止失智老化、骨質流失等疾病。李昌諴指出,「簡易防疫健康操」是模仿天鵝及各種運動的動作,包括划船、游泳、跳繩、拳擊等,以伸展及原地旋轉,點踏動作與運動前後的暖身,舒緩收功及洗手動作,可拉伸強化肩頸、上肢、下肢、增加平衡感與加強肌耐力,放鬆人體四肢與頸、肩、背、腰,減少及緩解各種痠痛疾病發生。李昌諴博士提供防疫茶飲及飲食及預防對策,給大家防疫茶配方(藥材可在中藥房購得):黃耆3錢、黨參3錢、防風2錢、枸杞2錢、紅棗5~6粒(刀略劃破)、甘草1錢、藿香2錢、金銀花3錢、魚腥草2錢、蒲公英2錢、紫蘇葉2錢。服用方法:取水蓋過藥材(1000CC),先開大火至煮沸後,轉小火續煮,約15分鐘後即可關小火,再放薄荷1.5錢(後下)後續煮5分鐘,蓋鍋蓋放涼,溫熱不燙口服用。可當茶飲早、晚各服用100~200CCC。李昌諴建議,食療預防感染,蛋(煮熟)及牛奶與優酪乳~增加身體製造免疫抗體,補充五榖雜糧,綠色青菜及新鮮五色蔬果,香菇類,豆類及堅果類,可以吃些洋蔥及生蒜頭 (廣效天然抗生素),薑汁 (提高身體抵抗力及機能),如果有喉嚨痛的情況則要稀釋或少喝,或者多喝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汁同樣可以增強體質。 【防疫期間在家動起來↘↘↘】。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 在家練體力的三個準備。比上健身房更有效 10分鐘有效練出好腿力。教練在線/在家運動!中高階主管的「零碎時間健身術」。在家運動/5招助脊椎減壓、心肺強化、增強免疫!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三度「0確診」是警訊?楊志良:台灣未來情勢恐不樂觀
台灣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防疫有成,本週已迎來第三日零確診,讓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終於鬆口坦言:「疫情有趨緩」,令台灣民眾歡喜不已。不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卻感到擔憂,他認為台灣雖感染人數少,但這也意味著有「抗體」的民眾不多,恐怕無法有效防止疫情傳染。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於本月16日上電台節目「POP搶先爆」受訪,他在節目中表示,目前最先控制住疫情的國家為中國,儘管可能有黑數,但在大規模感染後,大多數的人都已具備免疫力;楊志良坦言,「台灣將來也很危險,因為我們感染的人很少,代表我們有抗體的人很少」,就算有藥物問世,也無法有效控制病毒傳染。楊志良認為,最先恢復經濟產能的國家可能是中國,對比疫情仍嚴峻、防疫物資缺乏的美國,「假如中國先恢復生產、美國持續這樣下去,今年全球的GDP雖整體下調,但中國可能會變成第一」,若中國果真強勢崛起,恐怕對台灣有不利的影響,因此他認為國安會應先思考疫情過後的因應對策。針對全球疫情的發展,楊志良仍抱持著憂心的態度。儘管中國部分城市有疫情復發的情況發生,但他認為相較於歐美,中國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還是比較好。楊志良也透露,自己對台灣的防疫相當有信心,但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情勢並不樂觀。
-
2020-04-13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點名四大寇
這次的新冠病毒,至今造成全球百萬以上病人痛苦哀號,成千上萬醫事人員呼天搶地,問防疫物資在哪裡?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次全球生命損失、經濟衰退、痛苦提升,重要禍首不外習近平、譚德塞、川普,及白人的種族偏見四大寇。有怎樣領導人 就有怎樣官員有怎樣的領導人,就有怎樣的官員,荒謬的武漢、湖北官員隱瞞疫情,無不是因習近平的造神領導所引起,近來還敢大言不慚的自誇,如何英明的指揮抗疫,成效非凡,讓人傻眼。世衛的秘書長譚德塞,更不用多說,把專業拋腦後,大捧習近平,還鼓勵大家去中國旅遊,若有點日本武士精神,早該切腹了。病毒穿牆入戶 建圍牆也沒用另一位又笨又蠢的川普,從元月初中國向美國通知新冠病毒,到元月23日武漢封城,到美國大爆發,至少有兩個月可預做準備,但他卻完全不以為意。美國的CDC預算連續被砍,人才四散,費用挪去建美墨圍牆,哪知病毒只有20至30奈米,穿牆入戶,輕而易舉,圍牆哪有屁用?美國人口是中國的四分之一,但至今染病人數是中國三倍,死亡人數是中國二倍(就算中國統計有黑數,美國比中國嚴重也是不爭的事實),這哪能算是世界第一強國?川普每日發言,一再推翻自己之前說的話,這樣的總統,民調仍超過50%,可見美國人民粹及愚笨程度,也是名列前茅。新冠病毒入侵 不分皮膚顏色再來是白人的種族優越,認為黃種人,不論中、日、韓、台、星等,都是帶病毒的低下人種,白種人高尚不會得病。可惜新冠病毒不長眼,分不清皮膚顏色,在未防範下大炸鍋,才發現戴口罩可救命;封城後,搶物資、搶口罩,絕不下於台灣人。台灣人是否也有大小眼呢?陳時中同意武漢解封後,國人可搭包機返台。完全沒有誠信又敗選的蘇貞昌,「蘇假蔡威」,硬要這些國人多乘十幾小時的車,增加風險及費用,到上海搭「類包機」;對歐美返台的留學生等,則大開方便之門。結果歐美返台國人,有比大陸返台者更遵守「防疫措施」嗎?結果顯示並非如此。台灣距中國大陸最近,人民貨物往來最頻繁,卻至今受災最輕,防疫人員功不可沒。但鑽石公主號二千多人在台灣北部趴趴走,卻沒一位台人因此中鏢,直到到了日本,病毒成熟發作,才「炸」了船;還有寶瓶星號從基隆出發,未能停靠沖繩,只好返台,當時指揮中心還說如有一人確診,全體船上檢疫,幸好無人感染,這些都是三分天注定的好運。維持醫療體系量能及士氣顯然我們還必須與新冠病毒奮戰一段日子,到底多久很難預測,目前首要之務是維持醫療體系的量能及士氣。醫療院所為充足防疫物資,成本會增加,但病患減少,雖然在總額支付下,未來點值會上升,但彌補不了減少的掛號費及自費項目收入,故應在醫療院所正常開診下,給予去年同期的收入;未來疫情結束後,病人必定暴增,點值會下降,此時應給付去年同期的點值。這不是為維護醫界利益,而是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去照護全國民眾。行有餘力 應協助他國抗疫2003年的SARS,只比2009至2010年的H1N1多奪走二條人命,流感的病患數更比SARS至少多百倍,但為何SARS會讓國人驚恐,至今記憶猶新?就是因為醫事人員傷亡慘重,醫療體系崩壞,因此世界各國莫不優先防範此事。再者,全球疫情不得控制,台灣也永無寧日,行有餘力,世界本是一家,也應盡力協助他國抗疫。(作者楊志良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台灣病友聯盟理事)●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0-04-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呂神父不忘楊志良點燃善苗 感謝20萬帶頭捐吸引1.5億元
天主教靈醫會呂若瑟神父日前拜託台灣人救救義大利,喚起國人踴躍捐款報恩,累計善款1.5億元,遠遠超乎預期;其實,點燃捐款救義的善苗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他率先捐20萬元帶動後續捐款,感謝台灣人太有愛了。「神父憂心疫情,但起初沒想到對外募款」,靈醫會人員表示,義大利疫情十分嚴重,死亡超過1.5萬人,天主教台灣靈醫會會長呂若瑟神父在3月下旬時得知很多神父及他的同學朋友死於疫病,非常擔心,但全球都缺醫療物資,他也不知道能幫上什麼忙,就每天禱告。3月27日前署長楊志良寫了一篇「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文章,呼籲台灣人回報義大利籍醫師及神父早年對台灣的醫療貢獻,知恩圖報才是人情義理;楊打電話給呂神父,告知他決定把文章發出去,帶頭捐20萬元給靈醫會,同時建議天主教靈醫會作為救助義大利疫情的募款平台,神父點頭答應。後來發現楊志良的文章發酵,不斷有捐款電話打進來,此時聖母醫院前副院長傅立吉神父人在義大利,也傳進來疫情慘重的照片及影片,呂若瑟很難過跪在聖堂前請求天主幫忙,他也急著在4月1日寫出求救信,希望大家幫忙救救他的故鄉,讓人很感動,掀起一股善流。楊志良受訪時表示,他沒有什麼錢,率先捐20萬元,訂下募款目標1100萬元購買10萬個N95口罩,沒有想到接連幾天「賺進」1.5億元;他開心笑稱,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生意,「我發財了」,強調這是「心理快樂的發財」。靈醫會原計畫募款到本月15日,遠超過楊署長的目標將近15倍,呂神父驚喜又驚訝,在清明連假後募款緊急喊停。呂若瑟神父很想去感謝楊志良,但楊志良說,神父都80幾歲了,於是他日前主動到宜蘭,二個老男人見面話不多,呂神父開了瓶紅酒感謝署長,楊志良也帶了一張朋友捐的120萬元支票,拜託神父一定要收下,走出靈醫會後心暖暖的「感謝台灣人,真好」。
-
2020-04-03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吃人一口 至少還人半口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還不了一斗,還一碗總可以吧!如果連一碗都還不起,還半口總可以吧!台灣早年醫藥衛生落後,偏遠地區更是如此,主要都是西方各國具醫療背景的傳教士來台協助,加拿大、挪威、美國、義大利、瑞士等等,名單一下也列不完全。民國79年,具有醫學專業、資歷及熱心社會福利的跨黨派立委組成厚生會與厚生基金會,每年辦理醫療奉獻獎。直到近年獲獎大宗的都是早年來台的外籍人士。再加查考,得獎外籍人士中竟然以義大利人最多(如附表)。得獎義國人中,分別從民國41年、42年、43年、45年,來台超過三分之二世紀,最後一位來台的是民國60年,至今也有半個世紀。他們在台灣偏遠地區設立醫療機構,包括澎湖在內,個人則有特別的因緣,有機會與他們相知相處。1990年,規劃完成第一階段全民健保,從經建會回返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當時醫院管理成為「顯學」,設立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現整併為「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擔任所長一職,交了兩位「損友」,認為大學教授都是閒人。首先楊敏盛先生要我去擔任中華民國醫院協會秘書長,自認為疾病分類是醫院管理的基礎,在台大、馬偕病歷室主任協助下,辦理疾病分類人員考試,因為辦理嚴謹,其證書普遍為公、私立醫院認可,成為病歷室人員任用的重要資格證明及敘薪加給,這是極少數民間辦理,及受到公立醫療機構認可的證書。在協助醫院協會期間,遇到另位「損友」,當時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行政副院長成亮先生前來看我,認為更需要協助的是教會醫院,那時全民健保尚未實施,在偏遠地區施醫,只有艱苦付出,收入十分有限,要從母國及在台募款。這些神父、修士,在意的是解除病患身心靈痛苦而非自我的生活。當時基督教與天主教各別設有教會醫院協會,理事長分別為馬偕的吳再成院長及耕莘的乳房外科醫師陸幼琴修女,在成亮兄的遊說下,二個教會醫院協會,再合併成立教會醫院協會,由成亮兄擔任秘書長,邀我義務擔任顧問(好像後來再也沒有此職),我們自行開車,赴每個教會醫院拜訪,提供醫院經營管理的意見,及說明未來實施全民健保的願景及因應之道。但個人提出條件,就是「朽木不可雕也」,不可對我宣教,但用餐可以參加禱告。個人大概是在教會醫院住院最多的人,除馬偕及耕莘,因在台北外,都因醫院經費有限,所以為了節省,都不住旅社,而住醫院的空床,因不是病人當然晚上沒有護理人員照顧是必然的。又發現一件趣事,如果只有兩片吐司及一根香蕉,禱告時間就很長,如果豐盛,時間就比較短(請教會人士勿怒,可能是個人偏差心態),跟這些神父修士交往,發現面由心生,特別覺得莊嚴動人。某次帶尚在小學常不受控的女兒一同前往拜訪,午餐十分簡便,但她看到修女們那麼對病患無私的奉獻,竟然也正襟危坐起來。在台大任教期間,因緣際會跟隨林家春教授學習電腦在醫學院統計上的運用,有師自通,沒上過一天正式課程,居然也跟幾位研究生開發了一套公、勞、農保費用申報的PC軟體,更大受教會醫院歡迎,也曾購買PC贈給東部的醫院,跟這些教會醫療人士交往除心靈上獲得無上滿足外,特別神父、修士,必定招待喝些紅酒(據說葡萄酒是神父們發明的),澎湖惠民醫院的何義士修士,滿臉大鬍子的紅酒,特別令我懷念。如今義大利新冠疫情最為嚴重,台灣曾受人無私的幫助,擬發起送十萬N95口罩,值約一千一百萬,這當然比起他們超過半世紀對台灣偏遠民眾的照顧,不及千百分之一。做善事應不為人知,但因疫情,大家多有財務困難,個人只好高調拋磚引玉,捐出二十萬(四個月的退休金),算是還了大鬍子的一口紅酒。期各界雪中送炭,此款交由天主教靈醫會在國外購買,逕送義大利靈醫會,善款請交: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郵局劃撥帳號:19308592或銀行匯款帳號22807000014,銀行別(017)兆豐國際商業銀行。附註:1.靈醫會是梵蒂岡教宗下的一個組織,在許多國家設有分會,本人曾以中華民國衛生署長身分,受邀參加全球靈醫會年會。2.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率先響應,支援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2萬支檢診手套。該會亦與義大利紅十字會取得聯繫,各界亦可直接捐款支持該會的急刻救援!Everywhere for Everyone Ⅱ 勸募專案(衛部救字第1081367411號,勸募期間:即日起至05/31),捐款專戶: 華南銀行和平分行121-20-0702339
-
2020-04-0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影/救救義大利!奉獻半世紀義籍老神父淚求台灣救家鄉
義籍神父及修女早年來台奉獻醫療超過半世紀,最近見義大利疫情嚴重非常憂心,天主教台灣靈醫會會長呂若瑟神父今天透過視訊與總會聯絡,得知好多同學跟朋友都死了,屍體直接用卡車載去火化,他難過跪在教堂祈禱,淚眼請求台灣人救救義大利。義大利死於新冠肺炎人數近1萬5千人,當地醫療幾乎全面崩潰,疫情慘重,靈醫會的五家醫院及二間安養院幾乎都在北部米蘭等重災區,因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義大利供應醫療以公家單位為主,民間或是小醫院幾乎都拿不到,情況很慘。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感念義大利籍神父及修女奉獻一輩子青春照顧台灣人,日前寫了一篇「吃人一口,至少還人半口」的文章在網路發酵,呼籲大家感恩圖報,捐款買N95口罩給義大利醫療人員;楊志良除了捐20萬元,更連絡呂若瑟以台灣靈醫會做為募款平台,呂若瑟自己也罕見寫信對外募款。老神父與前署長的求救信出去後,捐款電話接不斷,3天湧入400萬元善款,目標是1100萬元,將購買10萬個N95口罩送去義大利醫療單位。呂若瑟今下午與義大利靈醫會總會秘書長視訊聯絡,得知當地情況非常慘,50幾個神父死於疫情、很多醫師也都染病,他每年都會返鄉探望的同學跟老朋友這次也難抵疫病身亡,從視訊畫面看到義大利的街道幾乎沒人。呂若瑟說,生病後就住院隔離不得探視,死了直接用卡車載去火葬場燒掉,連家人都來不及通知,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已經往生。「我很難過」,他走到靈醫會一旁教堂,向天主跪求願往生者安息、祈禱天主保佑義大利疫情快結束,說到這裡不禁掉下眼淚,「請台灣人救救他的家鄉」,讓人心酸。義大利需要的是防護衣及N95醫療口罩等醫療物資,目前台灣雖同意捐助口罩,但並未開放捐出N95,神父希望政府協助開放在台灣買了寄去,否則在國外購買N95口罩的價格貴很多倍。
共
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