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搜尋
桌遊
共找到
75
筆 文章
-
-
2021-08-28 失智.照顧喘息
照護選擇/該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嗎?評估重點一次認識
當長輩失智狀況越來越嚴重,家人也逐漸超過照顧負擔時,到底該不該送安養機構?審視病情程度,待在家不一定好,若長輩出現較複雜的照護需求或失能時,失智安養照護還是讓專業的來,好的照護機構反而能重拾生活品質。別被孝順綁架,請先放下「對與錯」週末假日,林先生經常抽空到安養院探望失智母親,看著八十歲的媽媽跟其他「住民」專心地畫畫、玩桌遊,下午還有治療師進行復健,臉上偶爾出現一抹微笑。用餐時刻,護理人員從旁協助長輩進食,包括鼻胃管灌食之照護,由營養管理師調配多元的飲食計劃。午休後還有其他娛樂活動或復健課程,維持身體機能不退化,林先生把握難得且寶貴的相處時光,期待下次的回訪。當父母老了,子女年紀也大了,孝順並不是把彼此綁在一起,而是安排最適切的照護。剛開始送到安養院,難免有罪惡感,以及承擔親友之間的責難眼光,但往返探視後,完善的養護及照顧讓人放心,協助子女在工作、責任感與年邁父母之間找到平衡。安養機構是解決家庭的困境,真正的孝順是有品質的陪伴!如何與家人取得共識?許多人認為照顧失智失能父母,最好家人親力親為,照顧重擔常落到長子、長媳或未婚嫁的子女身上。游純瑜認為,照顧工作不必一個人硬撐,適時發出求救訊號,家人才知道你需要幫助。對於「照顧責任」,人人都有意見,一定要達成照護共識,屏除「送父母到照護機構就是不孝」的想法。Q1:該不該送父母到安養機構?建議評估自身狀況,包括照顧者的體力、工作模式、家人經濟狀況,選擇居家照顧、安養中心、養護中心、日間照顧等。(推薦課程:爸媽中重度失智,該入住長照機構嗎? 專家教你如何展開第一步)Q2:如何跟家人有共識?兄弟姊妹和另一半共同討論,列出選擇清單,考量地點和距離,方便家人探視。再來是費用支出,照護費用盡量由父母的年金與存款支應,或彼此均攤並善用政府資源,避免主要照護者「一同倒下」。另外,分配探望時間,讓手足維持良善的關係。Q3:如何選擇安養機構?首先認識機構類型,失智、失能者可選擇護理之家、長照機構、安養中心。經由醫生評估長輩的健康狀況後,家人一起討論,挑選最合適的照顧方式。透過多方管道蒐集機構資訊,包括有經驗的親友、相關團體機構、政府單位評鑑的合法立案機構等。失智症程度發展為中重度時,除了記憶力嚴重衰退,也喪失自主活動的能力,無法言語表達,日常生活大小事都需要他人協助。超過九成的患者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妄想、幻覺、激躁、漫遊、攻擊行為等,令家屬非常困擾,也是照顧者主要壓力來源。決定安養機構前,有哪些前置準備?選擇安養機構後,還有入住的前置工作,可以列下來參考,讓長輩感受到尊重、被關愛。●一起參觀機構,請社工、護理師到家訪視,雙方完善理解。●告知即將更換住宿環境,安撫長輩情緒。●短期試住安養機構,循序漸近熟悉陌生環境。●準備玩偶、照片等個人物品,布置床邊環境降低不安。●購買常用的尿布、復健品等備品,避免銜接落差。(推薦課程:送失智父母到安養機構的預先準備,別人怎麼做?)選擇安養機構後,還有哪些政府資源可以申請?當家人需要長期照顧時,可使用衛福部的長期照顧服務計畫,或是聘僱外籍看護進行居家照護,另外還有住宿式照顧機構。各縣市政府也提供失能老人機構公費安置、傷病住院醫療及看護補助,以及身心障礙住宿式照顧機構補助方案。游純瑜提醒,長照2.0的「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入住天數累計超過90天可申請補助,台北市的老人收容安置補助、新北市的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可多加利用,或洽詢各縣市的社會局、衛福部長照專區(1966專線)。游純瑜社工以自身經驗分享失智症的照護問題涉及認知障礙,尤其當患者出現異常行為時,照顧者其實非常恐懼,長期承擔龐大的壓力,自責無助甚至積累成憂鬱症。失智照護是一條漫長且辛苦的路,送生病的長輩去機構,沒有必然對錯問題,唯有家人達成共識,協力合作多了解、多使用照顧資源,給予最適切的疾病照護。
-
2021-08-21 養生.人生智慧
「我擁有全世界最慈祥的父親!」 蔡璧名傳承父親滿滿愛,視學生如己出
在台大中文系任教的蔡璧名深受學生喜愛,檯面上,她的課場場爆滿,多次獲選台大優良教師及教學傑出獎;私底下,她待學生視如己出,不時收到學生的信,對於老師可以給學生那麼多愛表達感激,「我就是這樣接受我爸媽的愛。」如何付出?怎樣愛人?父母是蔡璧名最初的老師,尤其是父親蔡肇祺,「我擁有全世界最慈祥的父親。」說起已故父親,蔡璧名充滿了孺慕之情。家中雜貨店 難忘父親陪玩樂蔡璧名還小時,父母不准小孩去雜貨店買零食。有次媽媽看見哥哥抽屜裡藏著偷偷去雜貨店買的零食,去跟父親告狀,蔡璧名心想完蛋了,晚上鐵定挨罵。沒想到隔天,父親拿出一堆進口的高檔巧克力與手作搓搓樂格子,為兄妹三人在自家開雜貨店。那段時光,小兄妹每天都期待放學後去父親的雜貨店買零食。從小父親就是陪玩角色,三兄妹玩車,他也有自己的小車車。蔡家一直都有玩桌遊的習慣,到父親60幾歲了全家還在玩,「我父親從不會讓我覺得他在『陪我們玩』,我一直以為是他自己愛玩。」這些當初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如今回頭看,蔡璧名看見的是父親滿滿的愛。為家人做菜 爸爸捨不得她辛苦蔡璧名42歲罹癌,醫生說,5年內死亡率75%,她決定生命有限的時光要做喜愛的事:打拳與做菜。蔡璧名手藝好,喜歡研究功夫菜。有次她回父母家做了一桌好菜,還包括熬煮一整天的老母雞湯,家人吃得好開心,她認為那是她做菜的顛峰。沒想到晚上回到住處,父親來電:「璧名,這種『做菜給爸爸吃』的活動以後少有。」父親生活簡樸,或許整桌佳餚對他而言太鋪張了,蔡璧名很傷心:「這是我受親人那麼多恩惠唯一可以報答的方式,而且大家又那麼喜歡,為什麼不?」某次打拳時,蔡璧名終於想通,理解了父親的心——他捨不得女兒做菜得花好多時間,他期待生病的女兒把時間拿來打拳,多照顧自己,「我才知道,我父親連女兒對他的孝順都捨不得享受。」說起這段往事,蔡璧名依舊哽咽。太極拳招式 體會父親的守護蔡璧名的太極拳師承父親,當初習拳有某一式手指不能動,她練習時手指動作做不好,父親走到身邊抓著她的手完成那個動作。「今生,我只要打到那一式,就覺得父親還拉著我的手。」這麼多年了,蔡璧名生活點滴仍感受到父親的守護,舉手投足間傳承了父親的精神。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7/27至8/9全國降二級警戒 外出仍要戴口罩、室內集會上限50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27日起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包括除了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以及開放室內50人、室外100人集會活動,此外,婚宴、公祭及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失智據點、美容美體業、宗教場所等,符合各部會規定可開放。指揮官陳時中表示,7月27日起到8月9日起降級到二級警戒,但是全球風險增高中,很多國家解封後,或是疫苗打到一定程度,放寬管制也都造成相當大的疫情。跟我們相近越南也是表現好,昨天達到1萬6千多名,韓國1800,新加坡170,馬來西亞也是1萬3000,日本奧運今開幕,希望他們成功,疫情處在高點,5300多單日,以這些經驗來看,像歐美、以色列表現好,現在達到1334萬,英國4萬左右,這都讓我們有所警惕。陳時中強調,防疫疲乏要注意,管制等級才管得著。提高警覺,不排除任何時候改變警戒情況,我們當然不希望,但是疫情在世界看來是多變的,要提高警覺。陳時中說,調降至二級還是要戴口罩,社交距離、實聯制,包括每人2.25平方公尺,及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超過人數須要提出計畫。餐飲比照微解封,室內還是要有隔板,維持社交距離。婚宴跟公祭開放,禁止換桌逐桌敬酒,內政部有相關規定處理,原則還是以50、100人的規定辦理。婚宴每一個隔間50人,室外100上限,不要逐桌敬酒,我們有習慣的逐桌敬酒,希望統一在台上敬酒,符合主管機管管理的有詳列出來。至於仍須關閉的場所,包括酒家、酒店、酒廊或錄影MTV、KTV或遊樂場、桌遊館、麻將館等休閒娛樂,K書中心等場所維持不開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表示,考量國內疫情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調整經驗,並經與各地方政府進行溝通討論後,指揮中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各部會得依指揮中心所發布之通案性原則另訂指引,而各地方政府亦得在此原則下,視疫情需要而有調整空間,惟相關指引必須規範明確以利民眾遵循。說明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2. 確實執行實聯制登記措施。3.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4.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5.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6. 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二、婚宴、公祭可開放: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三、仍須關閉之場所:1. 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2. 教育學習等場域:社區大學(開放受理秋季班報名,實體課程不開放)、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指揮中心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持續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逐步調降防疫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提醒,防疫仍需全體國民持續共同努力,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規範,及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守護彼此的健康安全。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整理包/全台7/27起降為「二級警戒」!相關措施指引一覽表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自5月19日指揮中心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為「三級警戒」,並四度延後到7月26日;面對近期國內本土疫情趨緩,讓民眾相當期待降級的到來。對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持續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逐步調降防疫管制措施。他宣布,7月27日起至8月9日調降為二級警戒,各項指引也放寬,但外出除餐飲仍要戴口罩,包括除了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以及開放室內50人、室外100人集會活動,此外,婚宴、公祭及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托嬰中心、失智據點、美容美體業、宗教場所等,符合各部會規定可開放。他也強調,綜觀國際舉凡越南、泰國、韓國、日本等須要防堵二波疫情。陳時中提醒,防疫仍需全體國民持續共同努力,請民眾持續配合防疫規範,及維持個人防疫好習慣,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才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守護彼此的健康安全。「7/27-8/9全國二級警戒」相關限制、放寬措施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 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2. 確實執行實聯制登記措施。3. 保持社交安全距離。4. 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5. 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6. 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二、婚宴、公祭可開放:1. 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2. 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三、仍須關閉之場所:1. 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2. 教育學習等場域:社區大學(開放受理秋季班報名,實體課程不開放)、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
-
2021-07-23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警訊/疫情下沒運動,變胖了嗎?當心肥胖加速腦部退化,把握「3核心」預防失智症
👉別讓這些疾病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您需要知道的都在這▶防疫期間待在家,減少運動量造成脂肪上身,各專家提醒,運動能提高肌力、活化大腦、健全免疫系統,對熟齡長輩來說,更是預防失智改善認知功能的妙方,即使是輕鬆的活動也有助益。職能治療師施昱廷指出,腦部疾病、慢性病、三高、肥胖、壓力、憂鬱、藥物影響等,都是常見的失智症成因。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可從運動、飲食、認知訓練三部分著手,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飲食控制是對抗失智症的最佳幫手,而認知訓練能提升專注力和溝通力,刺激各種感官功能,同時緩和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如何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施昱廷建議要兼具「動腦、動口、動手」,協助長輩延緩退化、惡化的狀況。擬定認知訓練計畫,居家照護需要家人耐心配合居家照護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施昱廷建議先擬定計畫,循序建議陪伴長輩,可適時搭配科技與工具,減輕照顧負擔。居家認知訓練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活化大腦」,尤其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持續做動腦活動有明顯的正向改善。(推薦課程:懶得動腦恐失智!大腦體操動健康 跟著學3種居家認知訓練,降低患病機率!)居家認知訓練,預防失智症三大核心● 動手:烹飪、摺衣服、手工藝。訓練肢體協調,透過家事協作維持長輩狀況穩定。● 動口:唱歌、說故事。訓練口語表達能力,能促進人際互動。● 動腦:桌遊、電玩遊戲。增進注意力、反應速度,活動手指還能鍛練腦部。互動過程喚起記憶、增進大腦功能運作施昱廷提醒照顧者,陪伴失智症患者進行居家認知訓練時,要給予明確的方向、指引步驟,千萬別讓長輩因為起手式太難而失去興趣。以唱歌為例,讓長輩聆聽懷舊歌曲,不僅心情愉悅,跟著哼哼唱唱的過程中,也暢談分享過去所經歷的大小事,有些患者因為認知功能退化,覺得自卑不敢社交。施昱廷認為時下流行的桌遊非常適合串起互動情感,可依每個人的興趣、能力、喜好、接受度挑選,或請專業老師評估。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也能預防延緩失智,施昱廷認為運動結合認知訓練活動,讓長輩依指示做動作,鍛鍊體能及腦力,有趣又能達到運動的強度。大腦體操:透過口號命令,訓練長輩反應力,藉由肢體活動促進腦部認知功能。1、先原地踏步,聽到某個數字就拍手或舉手,類似「紅白舉旗遊戲」,能增加上下肢的肌力。2、循序漸進增加更多指令,讓運動變成一種遊戲,增添長輩參與的興趣。大腦體操須集中視覺、聽覺,左右腦同時活躍起來,降低惡化成失智症的可能性,「多動腦」,是預防及延緩失智症的重點!💡更多udn會員專屬健康影音課程,點此立即了解▶
-
2021-07-12 失智.非藥物治療
預防運動/失智症病患無法外出 物理治療師示範6居家運動
失智症病患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又因疫情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新竹台大分院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楊榮真指出,目前沒有特效藥預防延緩失智、失能,運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並整理、示範6個居家運動,可確實維持失智症病患下肢肌力,有效降低跌倒風險,在家期間也可以安全有效率地運動。楊榮真指出,這六個動作分別為「躺姿雙腿彎曲抬臀運動、躺姿大腿伸直抬高、坐姿直膝抬小腿、坐姿大腿輪流上提抬高左右輪流(好像坐姿走路)、站姿腳尖踮起放下(雙手扶著增加安全感)、站姿坐下起立重複練習。」建議每日3回,每回做10下,每下停約5秒,可依能力不同調整次數。楊榮真說,據內政部統計資料推估,2019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逾29萬人,且快速增加中。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批准阿茲海默症新藥上市,雖能降低腦中類澱粉蛋白堆積,可能有助減緩認知退化,卻不會治癒阿茲海默症,且每人每年費用約為5.6萬美元(約台幣155萬元),所費不貲,國內目前也尚未引進此藥。運動是眾所皆知最有效預防延緩失智、失能的方法之一,規律運動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維持體能;提醒民眾無時無刻仍需陪伴家中失智長者維持適當運動,避免身體功能快速退化,並注意規律作息、均衡飲食,盡量增加白天的活動量。楊榮真建議,失智長者可嘗試站著看電視、廣告時間才坐下休息;提醒患者自己走去廚房倒水喝,水分足可增加排尿次數、相對增加行走距離;維持日常生活功能,包括刷牙、洗臉、洗澡、洗頭、擰毛巾、吹頭髮、穿脫衣物、鞋襪;協助簡單的家務,如盆栽澆水、掃地、晾衣服、洗碗等;也可全家一起玩桌遊,增進互動。
-
2021-07-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一種釣蝦各自表述! 釣蝦場未開放但休閒農場不限制
指揮中心目前仍將釣蝦場列禁止開放場所,但部分釣蝦場設立是農委會管轄的休閒農場範圍,或附設場域活動,這樣的釣蝦場能否開放營業?農委會表示,休閒農場的釣蝦活動,只要遵守降載、人流管制等休閒農場規範指引,並不會限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延長三級警戒,部分活動及場域有條件開放解封入場,包括森林遊樂區、休閒農場、山林步道等等;但部分場域仍維持三級警戒,包括八大行業、撞球場、休閒麻將館、釣蝦場、桌遊場所、社區大學、樂齡場所、會展場館、游泳池等。以釣蝦場為例,釣蝦場仍為指揮中心禁止場所,但也有部分釣蝦場為休閒農場列管範圍,究竟是否能夠開放營運?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休閒農場中有各種設施,包括養雞養鴨、撈魚釣蝦,都在休閒農場的範圍內,但基本上只要不群聚,能夠維持場域個人衛生,休閒農場內部並沒有禁止不能從事釣蝦活動,只需要依照休閒農場的標準規範,有進行場域內的降載,單一入口管制,避免群聚、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都能遵守,基本上不會去限制。依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範,現階段尚未開放民眾從事各項水域活動,但部分休閒農場也會兼營娛樂漁船,從事海釣活動,是否也比照休閒農場規範開放?黃金城表示,海釣與休閒農場的性質不相同,還是必須看交通部的規範,現階段,農委會所管轄的休閒農場仍是以陸上活動為主。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13日三級警戒微解封,農委會輔導休閒農場、森林育樂教育場域落實防疫,有條件開放提供國人放鬆療癒場域,休閒農場包含體驗、遊憩、住宿、農特產品展售、餐飲等服務,且具有開闊、綠色場域,訂定休閒農場防疫管理措施,重點在預約與實聯制、出入口人流與總量管制、工作人員安全防護、落實場域清消並提高高風險區域清消頻率、確診病例應變作業,以確保場域安全並避免造成社區感染。農委會表示,林務局與林試所先開放120條自然步道、17處國家森林遊樂區、3處平地森林園區、4處林業文化園區與台北植物園、福山植物園戶外場域;但室內展示教育場館、軌道設施包括阿里山林業鐵路、太平山蹦蹦車與烏來台車等,山屋與通舖型住宿設施,因不易維持足夠社交距離空間,暫不開放。
-
2021-07-09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 0713微解封 開放、仍須關閉的場所有哪些?防疫指引措施出爐!
指揮中心因應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我國自5月19日國升至三級警戒以來,全國多處場所皆關閉。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持續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我們認為應該還要謹慎,三級警戒維持,但還是要適度鬆綁,維持外出戴口照,室內五人、室外十人的聚會等」,部分場所只要遵照通案性原則及主管機關指引,落實全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實聯制、出入口管制、人流管控降載、人員健康管理等,即可適度鬆綁,符合條件場所包括:適度鬆綁開放的場所1.戶外: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遊樂園區、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植物園、文化園區、學校操場、駕訓班。2.室內: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表演場館(無觀眾)、社教館、文化中心。3.室內外運動場館(游泳池除外)、高爾夫球場。4.餐飲場所(餐廳、夜市、美食街、美食區等)符合指揮中心指引得內用。5.國內小型旅行團(9人以下)、劇組拍攝。持續不開放的場所1.休閒娛樂場所: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指壓按摩場所、健身休閒中心(含提供指壓、三溫暖等設施之美容瘦身場所)、保齡球館、撞球場、室內螢幕式高爾夫練習場、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自助選物販賣機營業場所、釣蝦場、桌遊場所及其他類似場所。2.教育學習場域: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訓練班(駕訓班除外)、K書中心等其他類似場所。3.觀展觀賽場所:會展場館、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餐飲業防疫管理措施】餐飲業者也須做好以下五項防疫措施:一、餐飲從業人員健康管理:盤點相關工作人員及造冊、訂定餐飲從業人員分流上班計畫、訂定包含人員名單和追蹤處理等健康監測計畫、落實體溫量測、健康狀況監測及定期篩檢、並鼓勵安裝「臺灣社交距離App」。二、餐飲從業人員衛生行為:加強餐飲從業人員防疫教育訓練,落實戴口罩及勤洗手;外場人員則需口罩加面罩,內場人員口罩加帽子;保持從業人員用餐距離。三、餐飲場所環境清潔消毒:訂定環境清潔及消毒計畫、定時執行環境清潔及消毒、增加廁所衛生清潔及消毒頻率。四、顧客用餐管理:包括實施顧客實聯制,要求顧客除用餐外全程戴口罩。調整供餐方式,以個人套餐、分菜後再上菜、自助餐由專人服務型態為主。人流和營業分流,提供酒精類飲料需進行營業時間管制。五、餐飲場所出現確診者應變措施:盤點場所內相關活動人員並完成造冊;擴大風險管控,自主防疫管理;配合疫情調查,接受快篩或核酸檢測。【傳統市場與夜市防疫管理措施】【百貨賣場防疫管理措施】【藝文活動防疫管理措施】【運動場館防疫管理措施】【觀光業防疫管理措施】對於三級警戒各行業適度鬆綁,民眾關心到底能不能進行國內旅遊,出入風景區。交通部次長陳彥伯今日於指揮中心記者會宣布,觀光局13處風景處,要採實聯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但水域活動暫不開放。國內旅遊的旅行團也僅開放小型國旅,限制9人以下,至於國道休息服務區需控人流,供餐僅提供套餐,而高鐵台鐵,依舊不開放飲食。陳彥伯指出,目前有條件開放觀光遊樂業有25處,採單一入口進入,並進行人流管制,每天下午4點截止入園,遊樂設施要採取社交距離,全程戴口罩,禁止邊走邊吃禁止抽菸,牽涉水域活動不開放,自然行徑區域,就是要維持社交距離。【國家公園與休閒農場防疫管理措施】【社教單位防疫管理措施】【宗教場所防疫管理措施】7月13日起宗教場所有條件開放,但必須編列內部人員名冊、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及異常處理機制、管控內部衛生與定期清消宗教場所環境。若民眾入內參拜需依據場地面積計算社交距離,規範容納人數,並且訂定可能確診者足跡所到的應變措施。不過陳宗彥表示,將持續暫停公祭,宗教相關活動維持三級警戒的規範,暫不同意開放。因此大家關心的農曆七月普渡,仍維持不開放的狀態。【團體活動防疫管理措施】
-
2021-06-2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居家久了好悶!5個有科學實證的紓壓提案:看部好電影、下廚做料理…
隨著「三級警戒」宣布即將滿一個月,足不出戶的生活漸漸變成日常,無法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和朋友聚會聊天,讓我們難以排解工作壓力,很容易進入悶悶不樂的狀態。雖然待在家很容易感到無聊、煩悶,但只要找對方法放鬆,也許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穫。VidaOrange編輯整理了5個在家也能做的療癒紓壓活動,今晚就從中找一個靈感,也許會讓你的心情舒緩開來。1.為圖畫上色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在圖畫上著色能夠有效減少焦慮,當你全心投入在著色時,會進入心流狀態,腦中的雜念和負面情緒隨著塗上顏色的過程逐漸消失,大腦也能得到放鬆,緩解累積已久的壓力。如果你手邊沒有繪本或圖畫紙,或是不太確定該怎麼開始,Happy Color這個APP也許會是很不錯的選擇。Happy Color上面有數百張空白的圖畫,每張畫都會用數字的方式標示不同顏色,當你選取其中一個顏色時,圖畫上的區域會變成灰底,這時就可以進行著色囉!每張圖會有50~120個顏色不等,當下方的數字消失不見時,才代表你用完了該顏色,在著色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些挑戰性,非常有趣。編輯自己很喜歡在下班後邊放空邊玩Happy Color的著色遊戲,不僅能在塗色的過程中好好放鬆身心,畫好的圖片也能下載成圖檔當成手機桌布,是一個很不錯的紓壓小遊戲。2.試著下廚、烘焙當你在下廚或是烘焙時,大腦會自動從「工作模式」轉換為「家庭模式」,這種精神上脫離工作的過程,可提高生活滿意度並減少心理壓力,不僅滿足了生理需求,也能藉由料理的過程好好放鬆,讓身心充飽電。既然在疫情期間,許多餐廳都暫停營業,不方便吃外食,不如就試著自己做飯看看吧!3.看一些經典老電影根據2017年的研究顯示,當人們在懷念一些有意義的事物時,情緒體驗與「快樂」最接近。挑一部從以前就很喜愛的經典電影,像是《托斯卡尼艷陽下》、《真愛每一天》等,舒服地坐在沙發上,邊看邊回想過去的快樂回憶,不僅能讓心情變好,同時也能達到放鬆、紓壓的效果。4.讓家裡充滿香氣長時間待在家時,舒適的房間也許能讓在家生活的日子不那麼糟。除了整理房間,改變傢俱的位置之外,點上香氛蠟燭或是擴香也能讓你的房間更加有質感。當室內充滿舒心的香氣,不僅能提升你的居家美感,也能透過不同的香調來達到放鬆或是提振精神的效果。如果你想提升日常生活的幸褔感,不妨就在每天起床後點燃香氛蠟燭,讓香氣來開啟美好的一天吧!5.說話其實很紓壓心理學教授 Seth D. Pollak曾做過一個實驗,發現和家人交談15分鐘後,我們的壓力能夠減少80%。家庭是人們最原始感受到溫暖與受保護的地方,因此與不住在一起的家人聊聊,即便只是簡短的通話或視訊,都能刺激催產素的增生,幫助降低血壓、活化腦部、增強記憶力。另外,過去也有研究指出,適當的社交能夠有效減輕我們的壓力,如果你一時沒有靈感不知道要打給朋友閒聊什麼的話,也許可以用邀約他們一起玩線上桌遊的方式,一起聊天玩遊戲。桌遊競技場這個網站上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免費桌遊,像是《璀璨寶石》、《四季物語》等,不僅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還能邀請世界各地不同的玩家一起參與遊戲,讓你在休息的時間充滿能量,紓發一週工作下來累積的壓力和疲倦感。以上5個在家也能做的紓壓方式,希望能讓你排解生活中的負面情緒,讓這一段在家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而快樂。參考資料:1.《Rent.com》22 Relaxing Activities You Can Still Do During a Pandemic2.《make it》6 science-backed activities to help you relax while you’re home※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在家久了心情有點悶】5個有科學實證的「紓壓提案」:看部經典好電影、下廚做做料理⋯⋯
-
2021-06-0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病毒變,心態也轉變! 如何不讓疫情無止境影響心情?
【編者按】胡海國教授多年前成立精神健康基金會,在全國各地致力於推廣心理調適,免除煩惱,進而善用壓力,培養圓融處世之智慧。在這全國正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而心煩氣躁之際,我們很高興能邀請胡教授以及兩位基金會的幹部提供三篇文章分享他們的心得。胡教授與韓副執行長分別介紹「精健道」一至十二道的應用,而湯執行長進而提出運用正念配合精健道,期望國人平安度過新冠疫情的衝擊。疫情起起伏伏,心情也跟著上上下下。不過,說句老實話,心情本來就會隨著外界世界的變動而跟著變化——這可是人類演化兩百多萬年以來的重要成就!我們能存活下來,正是因為我們能因應變化;無法跟著環境伺機而動的「人」,早已被歷史洪流給吞沒。因此,我們必須因應疫情,並做出相對應的合理反應,但不要有過度、不合理的情緒、認知、行為反應。適度了解疫情變化、補充防疫物資、依實際狀況提升防疫作為、採取「戒慎」態度面對等,都是合理反應;但成天盯著疫情新聞、瘋狂囤貨、因防疫衍生問題而大打出手、演變出「恐懼」心情等,就不是合理反應了。出現不合理反應,有何處理原則?一旦發現自己冒出不合理的情緒、認知或行為反應,首先要能靜下心來,全面檢視自己的身心狀況,例如:失眠多夢、沒精神、各種痠痛、身體不適、坐不住、無法專心、容易生氣、𠢕(gâu)操煩、負面想法揮之不去、失去希望、出現自殺念頭等,都是常見身心症狀。精神健康基金會提出精健12道,嘗試教導具體方法,增進國人的精神健康,其中的第7道是「精神健康評估」。透過心情溫度計、腦力壓力紅綠燈等APP,可以幫助大家適時檢測自己的身心症狀嚴重度,而這些檢測也會立即呈現結果,可以根據建議判斷如何因應。若檢測結果身心症狀屬嚴重,可以到附近的精神科診所、心理治療所、諮商所接受協助,以避免狀況惡化。若身心症狀結果屬中等,1925(依舊愛我)、1995(要救救我)、1980(依舊幫你)這些心理諮詢電話,都是不出門就能得到的心理協助。若狀況不太嚴重,則可以做點自我修復或心腦操練的功課,好讓自己維持住正常功能。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讓疫情無止境的影響心情,但在一定時空範圍裡認真面對它。如何不讓疫情無止境影響心情?許多人被疫情影響,導致時時刻刻感到焦躁、心煩,一個最簡單的對治方法,就是讓自己與疫情相關事情有所隔離,並增加專注於疫情以外的事情。例如:減少自己一天之內接受疫情相關資訊的時間,不要時時刻刻守在螢幕前;這樣可以避免我們的大腦一直處在高度緊張狀況之中,也就不會讓壓力賀爾導致進一步的失眠、痠痛、易怒、煩躁等身心症狀。如果持續想到疫情相關的事情,那麼每一個小時裡,可以給自己3-5分鐘的時間,讓頭腦完全放鬆,並將專注力鎖定在呼吸、身體與四肢的感受。精健12道其中的第2道,就是強調「足定氣靜」的大腦基本操練。陶淵明的詩詞提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平時未能好好修練「靜心」功夫的人,可趁著這波疫情,在家好好練習。另外,運動也是減緩壓力衝擊的好方法。疫情期間雖然要盡量避免外出,但仍應該在家裡做些簡單的體操、瑜珈或重力訓練。運動可以加快壓力賀爾蒙的代謝速度,也可以減輕各種身心症狀。再來,如果有自己原本在家就可以從事的休閒活動,如追劇、唱歌、彈奏樂器、桌遊牌棋等,都可以讓自己專注於原本喜歡做的事情,而減少疫情相關訊息襲上心頭。此外,也多關懷周遭的人事物,和周圍環境多連結丶多關心,以找出人生幸福的源頭(精健道第5道),如此可以增加快樂、有意義的活動,對於轉移負面事件的注意力,同樣可以達成良好效益。如何認真面對疫情造成的威脅?除了轉移注意力之外,我們也必須認真面對疫情可能造成的威脅。實際上我們的文化存在一些既有元素,可以幫助我們抵禦攸關人生劇變的壓力事件。例如「愛拚才會贏」歌詞中提到「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提醒我們生命中的起起伏伏變動,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好運,壞運,都要照起工來行」也提醒我們無論狀況怎麼糟糕,該做的事情還是要一步一步把它做好。因此,如果待在家裡悶得發慌,唱唱這首歌或許也能幫助我們面對「無常」人生。儒家思想提醒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因此盡全力防治疫情,但最後結果如何,就看天命如何安排,也是一種頗具適應力的因應之道。另外,「既來之,則安之」,提醒我們接納世間萬物的各種變化,好好安身立命於天地之間。聖嚴法師提醒我們遇到困難時,就逐步「面對它、接受它、處理他、放下它」。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份;冠狀病毒的出現,讓我們得到提早參透生命本質的機會。莊子的想法就更灑脫了,他藉由夢骷髏的故事,暗示人間勞苦,離開人世反而得到帝王般的快樂。他自己妻子去世時,也體悟到生老病死猶如春夏秋冬的轉變,因此留下「鼓盆而歌」的超凡事蹟。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在在考驗著人們的生命智慧!如何提升格局,超越疫情?通常與親友聊聊心中感受,可以降低焦慮恐懼情緒。精神健康基金會長年以來,推廣「三五成群,遠離孤寂」的概念,並且在精健第10-12道中,強調人我相互支持的效益。因此,不要把焦點放在一己之私的「小我」上,過去只顧自己身家性命的人,可以嘗試把「我」擴大,利用通訊設備關心遠親近鄰。如果能讓親友心情好些,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就提升;當我們把心思放在別人身上,也就放下了自身的苦惱。人生在世,不斷迎接各種挑戰;挑戰成功,自己的格局就更上一層樓。新冠病毒不斷發生病株變異,身為人類也必須不斷轉換心態格局。防疫從「心」做起,創造全新防疫「心」生活,我們終能戰勝病毒,活出最高的生命意義與價值。
-
2021-06-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重新面對自我內心世界 120件可以在家裡做的小事
這段時間為了防疫,扣除必要性的外出,每個人都得過著足不出戶的生活,然而待在家裡除了滑手機、看電視,還能做些什麼新鮮事呢?這裡提供120件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提供大家參考!靜心觀察1.觀察房間所有物品,回想自己為什麼會擁有它們?2.每天記錄(畫圖、拍照、其他方式)窗外的景色,做出屬於你的防疫日記3.嘗試種植一株新植物,紀錄每天的變化4.記錄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月亮陰晴圓缺變化。5.觀察家中寵物的細微變化6.仔細聆聽所處環境中有幾種細微的聲音7.給自己每天準備一種顏色的物品,進行彩虹蒐集任務8.找一張居住城市的地圖,標出每一條曾走過的路我們的心不是對未來感到擔憂、就是對過往感到鬱悶,透過細細品察身旁的人、事、物,回到當下,我們便得以收拾散亂的心,平靜、安穩地回應生活的每一個挑戰。疼惜 疲憊已久的身體9.洗一個有史以來最久的熱水澡 察覺身體最痠痛疲憊的地方 塗上最喜歡的乳液或精油味道 輕輕按摩10.緩慢地伸展自己的四肢、肩頸與身體,在酸痛的地方多停留幾分鐘 跟自己的身體好好說聲辛苦了所有心靈的傷,身體都會記得,所以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也才能真正接納完整的自己。打造居家健身房瑜伽伸展11.每天練習一個簡單瑜伽動作,每個動作至少持續5天。負重運動12.讓肌肉支撐住某個重量或抵抗某種外力,來鍛鍊身體各處的肌群。有氧運動13.在家跳鄭多燕、Zumba dance、「2週瘦10公斤挑戰」減肥舞。睡眠,讓身體放鬆,那緊繃的大腦,要如何放鬆?運動,可以刺激大腦分泌神經滋養因子、腦血管生長因子,是給大腦最好的馬殺雞!重拾遺失的美好14.整理回顧舊照片,將重要的照片掃描存成電子檔15.重拾一項久違的興趣(畫畫、樂器、健身、跳舞)16.重新溫習以前最喜歡的流行歌曲17.找出以前最珍愛的收藏品,好好欣賞18.回憶自己最驕傲、最有成就感的過去時刻19.品嘗童年愛吃的食物現在的你,是過去種種的累積。書寫 抒寫20.寫信21.寫作22.寫日記23.自由書寫24.寫IG、臉書用書寫貼近自己,與自己對話~有多久不曾好好與自己對話了?情緒變化25.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觀察情緒如何隨時間變化夢境探索26.記錄自己的夢境,與別人一起討論夢境可能的意義奇思妙想27.把腦海當中各種古靈精怪的創意點子通通寫下來!自我療癒28.想像受傷的情緒從心理排出,就像水從水管流掉一樣!網路時代的人們,每天google了全世界,就是沒有搜索自己的內心,透過更深入的覺察與探索,重新認回最初那個堅定的自己。獨享文青時光29.閱讀一本一直很想讀的書30.聆聽讓自己放鬆的音樂歌曲31.演奏塵封已久的樂器32.逛逛線上博物館、展覽33.練習鋼筆字34.看看舞蹈表演35.欣賞線上演唱會沉澱自己喧囂的心,內心的不安,讓音樂與藝術來環抱。自在地宣洩情緒感受36.個人KTV無限歡唱37.看一個感人的電影大哭一場38.把不爽的事情寫在紙上撕個稀巴爛39.玩一款恐怖遊戲,盡情尖叫唯有曾經深刻地碰觸自己的痛,才會更懂得愛的真義。生活中的小小冒險40.上網看一部平常絕對不會看的電影41.找一個不熟悉的文化,上網蒐集相關資訊42.每天隨機找一本書,抽取其中兩頁閱讀43.選一個國家,來場Google Earth的螢幕小旅行44.私訊一個自己喜愛的明星、偶像(也許他會突然回你)隨著你總是咬牙堅持站在舒適區的邊緣,漸漸的你的焦慮會自然的降低,此時,你的舒適區就已經擴大了,這個就是成長持續發生的過程。瘋狂一下,發現不一樣的自己45.把衣櫃裡最少穿的衣服拿出來胡亂穿搭46.嘗試最大膽、誇張且最不像自己的穿著/妝容47.列出十種不同的個性,每天抽韱扮演一種48.假想自己是一項物品,嘗試講出物品可能的心聲「若重複行使令自己羞愧或丟臉的行為,直到不再羞愧或丟臉,人就能克服所有會阻礙自己做想做的事的情緒了!」-心理學家Ellis療癒系手作49.園藝50.剪貼51.編織52.木工53.摺紙54.手工禮物55.繪畫「初時令人挫敗,但最後你會全然釋放!」-美國手作編織達人貝西‧吉兒(Betsy Greer)趣味桌遊56. 拼圖、紙牌、解謎、棋藝、聯想、益智、疊疊樂……「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玩一小時的遊戲,勝過和他談一年話。」-柏拉圖終結拖延57.閱讀幾頁被自己擱置已久的好書58.修補掉了扣子或裂開的衣物59.清洗始終忽略的衣服、被單汙漬60.把不需要的東西捐出去61.送修因為損壞被擱置一旁的家電62.整理堆積的統一發票、集點卡63.為自己想要提升的能力制定學習計畫行動吧!美好的生活,源自日常小事的點點滴滴。斷捨離的藝術64.找回自己久違的書桌桌面65.整理與分類電腦裡的舊檔案66.每天丟掉或送出一件自己不需要的舊物67.丟掉不合穿、不常穿的衣物為即將到來的美好事物,騰出更多的空間嘗心食堂68.嘗試自己親手做一道簡單的料理69.犒賞自己一道想吃很久的美食70.研究查詢一下每個食材的營養價值71.嘗試在一餐裡面蒐集最多顏色的蔬果72.學習不同的烹調方式處理同一項食材73.用最慢的方式深度品嘗食物的舌尖滋味You are what you eat!理財,讓夢想更能早日開花74.整理皮夾、錢包75.回顧自己兩個月新購買了哪些物品76.登入常用網拍平台,看看自己的累積消費金額紀錄77.使用銀行APP,看看每個帳戶裡的餘額剩多少78.列出目前想買卻還沒買的所有物品79.研究一項新的投資工具,提升理財知識80.每天存一點零錢81.規劃未來一年的預算82.觀看理財類的時事新聞或影片,了解最新理財資訊好好盤點手中現有的資產與資源,及時做一些調整,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避免衝動型消費,也避免未來為錢煩惱,提升生活幸福感。聯繫友誼83.憑印象寫下所有認識的人的名字84.寫email關心好久不見的朋友85.清理臉書、line群組名單86.以好東西來給某人驚喜87.與好友交換一個物品88.跟可信任的朋友揭露一件自己最近的煩惱89.問候一位恩師,並表達感謝90.請朋友推薦一齣劇,一起討論劇情91.和好友共進視訊午餐92.了解朋友最近最煩惱的一件事成為,最暖心的陪伴精心時刻93.傾聽彼此目前最煩惱的事情94.了解彼此的人生夢想95.說出幾個最近惹惱伴侶的人96.回顧彼此生命裡最特別的三個時刻97.探索的童年趣事98.告訴彼此對方吸引你的特點99.來談論場高深的哲理製造浪漫100.互相幫對方按摩101.一起煮晚餐、做甜點102.一起看部讓愛情增溫的電影103.一起完成一件作品或拼圖104.陪對方做一件他喜歡做的事105.嘗試新鮮的方式接吻、做愛106.寫給對方一封情書約定未來107.計畫一趟未來的旅行108.尋找兩人共同的夢想藍圖109.為未來的自己寫下悼念文110.寫給彼此一張感謝的卡片111.討論自己最期待的老後生活家,就是最好的親子樂園共讀談心112.親子共讀一本一直沒時間好好讀、但孩子又好喜歡的繪本。生活體驗113.跟孩子一起為全家人製作簡單的餐食,從食材準備到上桌擺盤親子同樂114.觀看居家親子遊戲YouTube影片,親子一起操作與神同行,找回內心的平靜115.閱讀經典從信仰角度思考問題閱讀經典故事116.靜心祈禱打開心房,與崇高的智慧存在連結,把一切交託給更高的存在,懇求更高存在賜予力量面對苦痛。117.參與儀式參與線上信仰活動,定期進行宗教特定儀式。體驗呼吸118.採取舒適姿勢,以鼻子自然呼吸,將意識導引到呼吸上,注意與呼吸有關的感覺(鼻子的氣息/胸部及腹部的起伏/呼吸與呼吸之間的停頓/呼吸的深度/吸氣與吐氣的溫度差異)。119.嘗試將呼吸做為意識的重心,不論腦子出現多少念頭,都讓這些念頭自由來去,盡可能讓自己不斷重新專注在呼吸上。向宇宙發送祝福120.閉上眼睛,保持安定,在心中默念一句祝福,想像將這份祝福透過各種形式傳遞到所有所愛的人身上,並擴散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疫情期間,焦慮慌亂難免,但卻也是人們重新學習獨處,面對自我內心世界的契機。透過120件在家裡可以嘗試的活動,為自己的焦慮恐慌找到安置之處,重新深化與自我、與家人的關係,守住更多能量,為全世界的疫情祝禱。願全世界疫情早日止息!
-
2021-05-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失智者居家照護指南」協助照顧失智家人! 眾多線上資源,讓失智者防疫在家不無聊
當全國疫情警戒上升到三級,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及日照中心等服務都已暫停,家屬因此必須肩負起照顧失智者的全部工作,壓力倍增。台灣失智症協會了解家屬的辛勞,期盼能減輕家屬的照顧壓力,並成為家屬居家防疫中的支持與後盾,因此彙整國內外居家防疫照顧策略,提供家屬們參考。一、落實防疫措施,保護自己及家人各項防疫措施請遵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指引。◎請留意自己及失智家人是否出現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症狀,如: 發燒、流鼻水、咳嗽、喉 嚨痛、倦怠、肌肉痠痛、頭痛、腹瀉、嗅覺或味覺異常、呼吸急促等。◎請儘量待在家,必須出門時請配戴口罩、勤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返家後務必先洗手、丟掉口罩、更換乾淨衣物等完整清潔消毒。◎避免訪客及親友聚會,若有訪客,務必消毒手部及戴口罩,訪客離開後,所接觸過的地方也需清潔消毒。◎定時清潔居家環境,並以75%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消毒常碰觸的地方如門把、桌面、手機、遙控器、電話等。◎有疫苗可打時,儘快施打疫苗,若有疑慮,請與醫師討論。二、 照顧失智家人之前,請先安頓好自己每位照顧者都是失智者的重要依靠,尤其在居家防疫時期,家屬更要注意自身健康,適時尋求協助。◎為避免不必要的焦慮及恐慌,請避免接收過多的疫情新聞資訊;照顧者穩定的情緒可帶給失智者穩定的力量。◎安排自己每日作息,與失智家人一起運動、手作、唱卡拉OK等,攝取均衡營養及水份;白天多活動,夜間定時睡覺不熬夜。◎肯定自己對家人的付出,安排時間放鬆一下,做自己喜歡的活動(請參考線上資源如線上博物館或線上電影院)。◎與可信賴的親友談談您的擔憂和感受,並參與線上家屬團體。◎如果可能的話,請安排替手,以利紓壓喘息。◎與親人召開線上會議,討論失智者防疫措施並共同分擔照顧工作。◎若失智家人由外籍看護照顧,請提供其國家語言之宣導訊息,幫助看護落實防疫措施,同時照顧到看護因疫情而產生之不安。◎若照顧者居家上班且與失智者同住,請評估是否申請防疫照顧假。◎心情鬰悶或照顧壓力大時,請撥打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與專業人員討論,或撥安心專線1925緩解壓力,長照專線1966了解照顧資源,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了解家庭照顧者資源,必要時請尋求精神科門診協助。三、 協助失智家人落實防疫措施失智家人也許會察覺到生活中的變化而感到疑惑不安(如不能外出活動),也可能無法理解防疫措施,需要照顧者耐心地引導,以下方法供照顧者參考。◎以失智者能聽得懂、簡單且不致引發焦慮的方式說明疫情。◎失智者記性差是疾病所造成的,照顧者需要耐心地重複向失智者說明。◎在大門口、洗手台或適當位置張貼告示來提醒失智者:常洗手、戴口罩、少出門等防疫措施。◎邀請失智者最信賴或最聽從的人,來叮嚀失智者遵守防疫措施,如醫師、孫子女、子女、親友、里長或警察等,也可請友善鄰居協助。◎以失智者能聽得懂的話,清楚說明戴口罩或洗手方式,並示範或適度協助。◎進食前、如廁後、咳嗽、擤鼻涕後要確保失智者確實洗手。◎運用失智者的喜好,讓防疫措施變得有趣,如讓他挑選喜歡的口罩花色,或附加特殊意義的口罩如「平安」、「招財」、「福」。◎失智者較難記得「不可到處摸」、「不摸眼口鼻」等防疫行為,建議隨時攜帶酒精噴瓶,以協助失智者消毒手部,並增加物品與環境的消毒頻率。◎避免指責失智者做不好,盡量鼓勵和稱讚做得不錯的地方。可提醒在意金錢的失智者相關罰則,若能配合防疫,照顧者可提供獎勵。◎出門時,請攜帶失智症診斷証明或身心障礙証明,於失智者不小心違反防疫措施時,能及時出示証明以免受罰,但仍要努力協助失智者遵守規定。四、 為失智家人安排活動並維持規律作息原本的生活因疫情受到影響,且為了防疫必須長時間待在家中,您可以引導失智家人從事一些活動,營造居家快樂時光。◎維持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固定運動與規律生活作息。◎與失智家人一起從事有趣的活動,如居家運動、音樂律動、打拳、看電視、聽廣播、看老電影、為失智家人錄影、唱卡拉OK、看相簿說故事、寫日記、繪畫、著色圖、拼圖、桌遊、摺紙、烘焙、園藝、整理衣物、打掃清理等,以降低失智者因減少外出活動所帶來的焦慮。◎多利用線上互動影片或參與線上即時活動(請參考線上資源如線上運動或線上手作課程)。◎透過電話或視訊與親友聊天、傳遞關心。五、 為染疫或隔離時期預作準備不論是失智者或是主要照顧者染疫或是被隔離,都是很大的挑戰,因失智者對改變較不容易調適,需要更多耐心與包容。◎請主要照顧者事先預備「防疫照顧包」,列出包含失智者常用藥品、慢性病診療事項、安撫性食物及物品、生活及飲食習性、照顧常規、應對溝通技巧、喜歡的活動及用物、喜愛的音樂歌曲等,以利他人接手照顧。◎平時主要照顧者即練習以視訊與失智家人互動,以利隔離時能藉此方式安撫失智家人。◎若失智者被隔離至不熟悉環境時,請提供失智者熟悉的物品,並透過與家人的視訊減少因隔離造成之不安。◎任何失智照顧問題,請撥打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 我幫您)與專業人員討論。防疫或確診後隔離等措施,請撥防疫專線1922。六、失智居家防疫線上資源台灣失智症協會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ada2002/台灣失智症協會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adatada2002/videos(十多位醫師的叮嚀影片、互動式運動影片、手作影片、律動影片等持續更新)1 .線上電影/綜藝節目居家照顧失智家人不知做什麼嗎?如果您家人喜歡看電影或追劇綜藝節目,以下節目也許可以試試看哦!每位失智者的喜好及專注度不同,請為失智家人選擇最適合的影片,以及觀看的時間。觀看影片時,請與家人分享或討論,並適時起身動一動哦!◎國家圖書館線上電影 (需要申請閱覽証)https://www.ncl.app.visionmedia.com.tw/video◎包青天(電視劇)https://pse.is/3h6wa4◎白鷺鷥的願望(電視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liw-5jp-g◎華視天王豬哥秀:現代嘉慶君(綜藝)http://yt1.piee.pw/3grqdc◎草地狀元 (台灣各行各業)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vuXgV5ng5IM9u5lI19-FA◎鑽石鑽石亮晶晶 (台灣之美)https://shows.cts.com.tw/shows_prog/society/140.html◎(我愛)冰冰show /中視(綜藝)下午13:00(周一-周五) 晚間20:00(周六) 下午14:00(周日)http://new.ctv.com.tw/ProgramList◎台灣的歌 /八大 (歌唱)周二~周六 上午06:00https://www.gtv.com.tw/mobile/programSchedule.php◎美鳳有約 /民視 (美食)周一~周日 中午12:30-13:00 下午17:30-18:00(六日無)https://reurl.cc/ZGa7WA◎大陸尋奇 /中視 (風景)上午08:00/下午14:00(六) 上午06:00/下午17:57(日)http://new.ctv.com.tw/ProgramList2. 線上博物館/美術館居家照顧失智家人不知做什麼嗎?如果您家人喜歡逛博物館或美術館,以下影片也許可以試試看哦!每位失智者的喜好及專注度不同,請為失智家人選擇最適合的影片,以及觀看的時間。觀看影片時,請與家人分享或討論,並適時起身動一動哦!◎谷歌線上展覽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search/exhibit?project=exhibits◎台北故宮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台灣博物館線上展覽https://www.ntm.gov.tw/onlineexhibitionlist_189.html◎台灣博物館https://www.youtube.com/user/NTMuseum◎科博館線上博物館https://www.nmns.edu.tw/online-museum/catalog/◎奇美博物館線上古典樂https://pse.is/3fttxs◎奇美博物館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S1_h6BWlAbRLP0MnRi4LzQ◎國立台灣美術館線上展覽https://www.ntmofa.gov.tw/links_1208.html◎歷史博物館線上展覽https://www.nmh.gov.tw/informationimgs_69.html◎北京故宮https://www.dpm.org.cn/shows.html◎東京富士美術館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partner/tokyo-fuji-art-museum◎東京國立博物館https://www.tnm.jp/modules/r_exhibition/index.php?controller=hall&hid=10◎大阪市立美術館https://www.ss.net.tw/collection-84.html◎日本森美術館https://www.mori.art.museum/en/◎日本足立美術館https://www.adachi-museum.or.jp/en/◎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undefined&page=2&direction=fwd◎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https://www.metmuseum.org/exhibitions/listings/2020/gerhard-richter-painting-after-all/exhibition-guide◎紐約古根漢博物館https://www.guggenheim.org/collection-online◎荷蘭梵谷博物館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partner/van-gogh-museum◎巴黎奧賽美術館https://reurl.cc/rgdRpE◎巴黎羅浮宮https://www.louvre.fr/en/visit◎大英博物館https://britishmuseum.withgoogle.com/3. 大自然影片居家照顧失智家人不知做什麼嗎?如果您家人喜歡動物或大自然,以下影片也許可以試試看哦!每位失智者的喜好及專注度不同,請為失智家人選擇最適合的影片,以及觀看的時間。觀看影片時,請與家人分享或討論,並適時起身動一動哦!◎台北市立動物園(15支2-4分鐘)https://www.youtube.com/user/TaipeiZoo◎奇妙的動物(32分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ugAiynzJM◎城市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NS_RGXqljA◎山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2gb0MKJlo◎叢林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Wr5TCbumI◎島嶼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QPbriKs_sI◎沙漠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RkWO5g2HE◎草原的聲音(10小時)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jbyeztpd4(需要時,可自行加快影片播放速度)參考資料英國Alzheimer’s Society UK COVID-19 tips for caregivers加拿大Alzheimer Society of Canada COVID-19 tips for caregivers美國Alzheimer Society USA COVID-19 tips for caregivers澳洲Dementia Australia COVID-19 tips for carers,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people living with dementia
-
2021-05-25 失智.失智資源
失智課程/失智線上影音 宅在家學照顧長者
因應疫情嚴峻,社區式長照服務據點服務暫停辦理,為避免長者在短時間內無所適從,新北市衛生局製作「失智這回事」線上影音課程,內容以照顧者衛教、體適能活動、認知訓練及非藥物治療三大面向為主軸,製作12集影片、36個單元,以利民眾選擇所需。每集各有不同主題,由專家提供專業指導訪談,包含醫學、護理、職能治療、法律等各方面專家。除專家訪談外,同時還有體適能帶動,包括高齡有氧、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及平衡運動等,讓大家在家中可以跟著影片動一動、活動身體;另有認知訓練及非藥物治療教學,例如桌遊、芳香療法、音樂療法等。面對疫情升溫,我們的生活型態被迫改變,但維護長者的健康不能中斷。衛生局表示,透過線上影音課程,可跨越空間與時間限制,落實防疫家中學,預防及延緩失智、失能,減輕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觀看「失智這回事」線上影音課程,可上衛生局Youtube網址觀看: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QgpEOHUojSihrUPDdriCufholevApmpH,或是每周都有最新影片上架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
-
2021-03-25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噗妮聊護理:當身體出現這些「暫時性」症狀 當心小中風離你不遠!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太累,雙眼常常會突然黑掉,休息之後才又恢復,反覆出現好幾次,害我都不敢開車出門,如果在開車時突然看不見就太危險了...」五十幾歲的親戚和我描述近日的身體不適,當我聽完他描述的症狀後,請他盡快到醫院就醫,經醫師確診是「小中風」。 依據國民健康署委託研究顯示,將近10%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人,在7天內會發生中風。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即是俗稱的「小中風」。但被診斷為小中風也不必太緊張,及早發現身體有問題,更可以預防中風發生。該如何「發現」小中風的症狀?短暫性腦缺血顧名思義是「暫時」的,大多會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所以常被忽略,但當症狀反覆發作,就有機會演變成真正的中風。因此,當身體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突然一隻眼睛或雙眼看不見、劇烈頭痛、暈眩、和他⼈對話的時候,突然聽不懂別人說什麼...等小中風症狀時,就必須要當心。該如何「預防」小中風的發生?1. 健康的飲食型態:少油、少鹽、均衡飲食,維持正常⾝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2. 適度運動:選擇自己合適且能夠負荷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等,適度的運動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 3. 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熬夜、戒菸、戒酒及減輕日常生活壓力。 4. 保暖、注意溫差:洗三溫暖、泡澡或冬天洗完熱水澡後,要特別注意溫度落差,避免忽冷忽熱,對血管造成大度刺激。 5. 補充足夠水分:在無禁忌症的情況下,正常成年人每日需補充「體重x30~40c.c.」的水分。以體重50公斤的正常成年人為例,一天需飲水量約1500~2000c.c.,飲水量也和當天的日常活動、自身身體狀況...等相關,須適當的調整,別讓身體鬧水荒。 補充足夠的水分是預防小中風很重要的一環。充足的水分能防止血管變厚、變窄,並保持血管彈性。反之,當身體呈現脫水狀態時,體內水分與血量減少,血液就會變得濃稠,這時便容易造成血栓;當血栓脫落,就有可能造成腦中風、肺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不得不小心。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與定期健康檢查,是預防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關鍵,切記當身體出現小中風症狀時,就該謹慎小心,千萬別忽略導致遺憾發生。【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 -Lemon L. Yoga/別說抱歉,瑜伽療癒和不安說嗨!-部落格吱吱復健/桌遊動作變化多 中風復健不無聊【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3-01 科別.百病漫談
休假當沙發馬鈴薯?醫師警告2種人最好要稍微活動
雖然國內疫情看似趨緩,但連續假期許多人仍選擇待在家,而很多家族團聚最愛傳統桌遊「打麻將」!醫師提醒,高血壓、糖尿病人,千萬不要一坐下來就是八圈,切記上桌最久二小時就要起來走走,活絡肢體周邊血管,以免連莊大贏卻發生血栓、中風,甚至造成截肢遺憾。高血壓、糖尿病 最易發生血管阻塞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楊峯菁指出,臨床經驗顯示,冬季氣溫通常較低,往往也是最容易樂極生悲的時刻。尤其是高血壓與糖尿病人,更容易發生血管阻塞,注意規律服藥外,也要維持健康生活形態,偏偏過節,總是生活作息最容易改變,出現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最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發作。糖尿病人不能久坐 當心併發症釀截肢楊峯菁提及,糖尿病人最重要的是預防各種併發症,其中最嚴重的結果之一就是截肢。一旦糖尿病人下肢出現傷口,代表血管已阻塞,造成不易癒合的傷口,建議這類病人為「保肢」應考慮預先做血管疏通治療,千萬不要放任傷口拖到愈來愈大,血管阻塞相當厲害的地步才就醫,以確保降低截肢率。高血壓飲食要注意 早晚量血壓不能忘另外,楊峯菁說,高血壓病史病人最好能維持「清淡飲食、早晚測量血壓」習慣,千萬不要一到假期,一下子吃太多肉類與鹽份,導致水份滯留身體,體重竄升,加上缺乏運動與攝取蔬果、作息不穩定,更容易血壓偏高。若在早晚量血壓發現數據較往常高一些,一、兩天後又恢復原狀,不妨維持原來藥物,並監控飲食清淡,觀察血壓是否回復正常;反之,血壓如持續居高不下,應如實記錄量測結果,回診時供醫師做為調藥參考。如有家族史 定期檢查為健康把關楊峯菁強調,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最容易造成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三高問題除了是心血管容易阻塞的高危險因素,常見問題還有心肌梗塞、周邊血管與下肢動脈阻塞;即使沒有三高病史,如本身有家族史與抽菸、喝酒習慣,最好利用空檔,由醫師完成全面評估,為健康把關。延伸閱讀: ·這些病都跟久坐有關! 身體「1特徵」罹病機率爆增 ·坐太久靜脈血栓會奪命! 多發生在單腳,5種人都屬高危險族群
-
2021-02-07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桌遊動作變化多 中風復健不無聊
腦中風需要長期的復健訓練過程,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讓動作更進步。在醫院復健治療室中,最常拿來訓練的器材就是套疊杯跟積木,透過重複性的大量練習,訓練重新使用患側手,但練久了難免覺得枯燥乏味,讓人失去復健的動機。手部動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很多,例如拿杯子、倒水、放東西等,每一種動作用到的手部肌肉與技巧都不太一樣,因此治療師除了在醫院復健室中教導個案練習,也十分鼓勵個案在家使用各種生活常見的物品來訓練。玩桌遊的過程不但有趣,也可以增加動作的變化性,避免枯燥乏味的單一重複性訓練,讓個案在進行練習的過程,隨時督促自己時刻調整動作,才能順利完成遊戲任務,讓個案可以適應生活中更多的動作應用。畢竟,在日常生活中,杯子、碗、湯匙不太可能每次都放在同一個位置讓你去拿,讓訓練多一點變化與挑戰,也會提升復健的效果。EASY不搖平衡疊疊樂遊戲【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1-18 科別.眼部
小心寒假作息不正常 學童近視飆升175度的恐怖數據
學童最期待的寒假即將到來,但連續假期後,孩童「失控」的近視度數讓家長頭痛不已,據北市衛生局統計,用眼的「時間」及「距離」為影響近視度數的主因;衛福部2017年資料顯示,幼兒園大班每10個有1人近視,到了國三近視人數高達9成,若無控制,甚至會導致失明,衛生局今舉出3個近視地雷,提醒寒假護眼事項。從衛生局自2013年至2020年學童用眼行為資料發現,用眼「時間」超過30分鐘、「距離」少於35公分為影響學童近視度數的主要關鍵;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學童近視若無醫療控制,度數增加速度極快,國中小學生每年約增加100度,高中生雖減緩,但仍每年增加50度。其中,8成學童誤以為只要戴眼鏡近視就會好,但眼鏡僅為輔助患者看清楚的工具,並無控制近視的效果,更無法避免近視併發症的威脅,若僅戴眼鏡卻無正確使用習慣,如每日戶外活動2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用眼保持35公分以上距離等,度數仍會往上飆升。另外,衛福部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兒童每10個就有1個近視、小一生2名、國三生甚至高達9人近視,年紀越小近視,長大成高度近視的機率就越大,而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容易造成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病變、早年性白內障,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北市聯合醫院眼科部主任方怡謨指出,近視的成因為眼球前後徑軸長不正常地增長,度數愈多、眼軸愈不正常增長。過去有位因近視固定就診的學童,學期末時,視力檢查度數為75度,當時給予學童散瞳劑治療,並建議定期追蹤度數變化,但寒假期間因無控制,學童回診檢查時,度數竟已飆高至250度,1個月內狂增175度。方怡謨建議,無論孩子有無近視,平日或假期都應維持正確用眼行為,尤其年紀越小的孩子,更應定期檢查注意視力的變化,以免錯失最佳矯治時期。另針對連假3大增長近視度數地雷,包含近距離室內活動如安排閱讀學習、珠心算、繪畫、桌遊、學樂器看譜;熬夜未睡滿8小時;近視者中斷散瞳劑點藥治療,也提醒切勿踩雷,避免度數增加。衛生局指出,去年有6成學童是透過「學童專業視力檢查」才發現罹患近視,建議家長在學童期末考後,利用寒假帶國小學童進行免費視力檢查,檢查項目包含散瞳前驗光、裸視視力、最佳矯正視力、裂隙燈檢查、散瞳後驗光等,全程約1小時,可先向特約醫療機構電話或網路預約,就診當日須帶護眼護照或護眼卡。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 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你也許曾在住家附近見過,某位鄰居長輩在巷口徘徊,不認得回家的路;在賣場或超商購物時,見到長者未結帳就將櫃上的物品取走,和店員發生爭執。這些因為失智症而引發的行為與現象,不時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近幾年在臺北市於12行政區推動失智友善「一區一特色」後,有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例如失智症者迷路時,能免除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城市某個友善商店、賣場安心休憩、喝水,受到許多友善天使的幫助。 臺北市長者約49萬3,097人,推估約有3萬9,448名失智症者需要被守護,每一位失智症者背後都需要照顧人力支撐,但一位照顧者及一個照顧家庭的量能有限,仍需多元資源奧援。臺北市運用各行政區資源,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擴張失智友善社區範圍,當失智症家庭的靠山。中正區/充滿文化氣息的 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充滿文化氣息的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提倡高齡友善獲獎社區,也是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政策的示範社區之一。轄區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林立,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導入博物館特色,設計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好鄰居信誼基金會則提供木作、樂器等課程,並邀有照顧經驗的導演規畫戲劇課,讓失智症者演出生命故事。「失智長者不一定是弱者」,健康服務中心還將失智咖啡館請進一樓門面,店長角色交給失智症者、志工和照顧者,除發揮失智症者所長,也用香醇咖啡款待需喘息的照顧家庭。大同區/讓時光隧道發光的失智友善街區走入迪化街,宛如來到舊時光隧道,一塊塊的商店招牌彷彿在歷史榮光中閃耀。但現在讓時光隧道發光的是「失智友善街區」,在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的構思下,迪化街商面門口閃爍著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失智友善五心服務招牌,小小的木作掛牌,向來往的行人訴說著:「如果你的長輩家人不小心走失了,我們會暫時安置、照顧。」有些商店甚至出借輪椅、鋪設無障礙設施,成為「安心補給站」,當失智症者與家人走累了,也能在失智友善商店得到幫助,繼續在臺北暢行。大安區/敲開連鎖賣場失智友善之門來到臺北市長者比例最高的大安區,失智友善場景又不同了。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與同仁連結消防隊、環保隊、警察分局與鄰里長體系,納入失智友善組織範疇外,還敲開連鎖賣場之門,順利招募轄內11家全聯門市成為友善組織,提供員工失智症認識及對應技巧的教育訓練。而轄內擁有千戶的成功國宅也在里長支持下,形成高齡、失智友善的互助社區,透過舉辦多場健康促進活動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課程,讓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聯繫,成為失智友善網絡之一。中山區/失智照護一條龍 友善組織最亮點商務星級飯店、公司行號密布在中山區,同時有醫院體系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照護一條龍」的奧援,讓中山區失智友善組織成為最亮點。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還細緻到發展一里一特色,更在里長協助下,找到復華里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當地咖啡公園及復華多機能中心,辦理「聞香~記憶的咖啡」活動,帶動失智症長者以觸摸咖啡樹、聞香咖啡豆等五感刺激與園藝療法,將延緩與照護模式延伸到其他里,如晴光里正準備接棒中,期待未來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能聯手星級飯店推廣地中海飲食等創新作法。內湖區/深入職場強化識能 打造失智友善氛圍科技公司總部、企業商辦大樓林立的內湖區失智友善資源,又是如何推動呢?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宣導推動之便,將失智友善及預防的內容融入講座,讓忙碌的職場人士認識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失智症者時,能及時提供需要的協助。「失智症者需要的是友善的環境與支持」,除了大型公司集團加入友善組織,下一棒將邀請公車運輸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失智友善網絡。士林區/故宮文物、戲曲 融入失智延緩課程人文薈萃、景致宜人,吸引文人雅士居住的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戲曲中心資源,辦理系列延緩失智症活動及課程。在主任呂秀蓉的規畫下,以「動靜合一」的失智延緩課程,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融入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課程。更與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合作,開發動態「文物操」訓練長輩肌力。另外,加強長者營養與飲食的教育訓練,融入了臺灣戲曲中心的歌仔戲教學及共餐據點網絡,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生活脈絡中透過課程與表演,獲取失智預防及延緩訓練。南港區/廣邀里民擔任友善貴人 社區鄰里總動員來到新興發展的南港區,失智友善社區的做法,又是另一種景象。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率先北市其他行政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也針對失智症者及家庭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提供失智照護課程訓練、舒緩照護負荷,讓照顧者負荷程度及憂鬱程度皆降低至40.68%及74.83%,更廣邀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發放「失智友善錦囊」給居民,深化社區居民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信義區/招募志工劇團巡演 宣傳失智症防治精品百貨、商場遍布的信義區如何打造失智友善氛圍?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將精品百貨超市、烹飪課程融入失智延緩課程場域,並透過社區與鄰里資源,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讓信義區失智友善社區成為一大亮點。由社區志工擔任的「笑義笑行動劇團」,定期在鄰里間舉辦失智症防治主題巡演,也邀請失智症家庭參與「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讓失智症者及家屬間理解與良性互動,「憶」起幸福。萬華區/里民工作會報 佈建失智友善網坐落繁華、復古臺北老城區的萬華,運用緊密的里民網絡,將失智友善識能融入里民工作會報,並與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長照系合作實習課程,成為臺北市失智友善社區的特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還運用社區鄰里商家緊密的網絡,廣邀民眾成為友善天使,並與警政單位串聯,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未來,健康服務中心規畫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代間融合」為主軸的老幼共融課程,逐步打造慢老的幸福友善生活圈。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 帶長者踏出戶外指南宮、貓空、動物園等周邊生態步道及學校資源豐沛的文山區,在健康服務中心的媒合下,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開發的健康安全科技,導入登山步道;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社會參與。在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規畫下,辦理「憶起智齡巡迴列車」失智友善宣導,培養居民包容、接納失智症者,並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訓練長者肌力及手眼協調力,更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校園,與轄區內學校合作,以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宣導預防失智健康識能,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症。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 多元串聯自主行被稱為溫泉天堂的風華小鎮北投區,納入高齡長者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來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更與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臺北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訓練及失智症家屬座談會。同時發揮在地特色,整合關渡醫院北投石頭湯(長照社區整合服務)、臺北市溫泉協會資源,在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社區服務,全方面關懷、全人健康照顧。松山區/社區資源發展代間融合 保障失智症個案權益貼近基隆河、大臺北地區交通及產業發展重心的松山區,鏈結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踐暖心協助失智症者「看、問、留、撥」技巧,給予失智症者、照顧者協助,並與渣打銀行合作,導入失智症公共識能,保護失智症個案的權益。在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的努力下,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社區學校等,在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士林區──文物戲曲融入延緩課程在資源整合與特色發展方面,自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戲曲中心辦理ㄧ系列延緩失智活動及課程。故宮博物院課程採「動靜合ㄧ」模式,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入課程,除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入課程外,今年更與愛迪樂物理治療師合作,導入動態「文物操」,透過運動訓練長輩肌力。台灣戲曲中心部份,則是結合課程與表演,並串接共餐之據點,於課程中融入失智延緩及訓練外,亦加強營養與飲食之相關衛教宣傳。在家庭照顧者關懷方面,則與北區家庭照顧者中心合作,辦理心靈舒壓及喘息相關課程。另外亦與特力屋合作,針對失智及高齡居家安全議題,透過課程方式串接商場現場示範,提供民眾相關資訊。在失智友善社區佈建方面,目前以失智友善天使及志工之招募為主,並加強鄰里長加入擔任「守門員」,挖掘社區中隱藏之個案,強化確診率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內湖區──深入職場打造友善氛圍內湖區因有內湖科學園區,盤據許多公司行號,因此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推動之便,鏈結健康促進課程,推動職場失智友善相關內容,並特別強化「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公共識能,以期能友善失智個案,提供友善協助。目前合作之大型職場失智友善之行號,如和泰興業(大金空調)、世晞工程等,後續拜訪推動之企業如大都會公車。在失智友善組織的串接上,除透過鄰里長資源於地方辦理失智友善系列講座外,亦透過商店、教會等組織的串聯,期待可逐步推動失智友善環境。另外,在失智照護網絡之資源整合上,則號召友善天使及鄰里長等挖掘社區疑似或確診個案,並串接轄區內醫院如三總、松德院區等醫療資源,提供個案確診及個案管理服務,讓失智症者能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信義區──笑義笑宣傳失智識能信義區在失智友善資源網絡的佈建,主要有以下特色:在社區及鄰里資源的串聯上,以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人員為目標,招募志工擔任「笑義笑行動劇團」巡演,並於里上針對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負荷等主題進行相關公共識能宣導。辦理「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並串聯賣場、烹飪課程等,以及護理相關實習生參與,除推動「代間融合」元素外,更讓失智個案及家屬可透過課程延緩症狀外,也讓家屬與個案間有更多的理解與良性互動。另規劃針對家庭照顧者辦理「咖啡講座」,透過心理課程的調適,讓家庭照顧者可獲得喘息。南港區──廣邀里民任友善貴人自108年起,便針對社區內高齡友善資源進行盤點,並率先其他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活動;另亦針對失智病患及其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除提供失智照護相關課程訓練外,亦舒緩其照顧負荷。課程介入後,照顧者照顧負荷程度平均降幅40.68%、憂鬱程度平均降幅74.83%,具有顯著的差異。本年度更進一步針對在地失智友善社區進行相關的資源整合,運用地方在地特色,邀請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於所轄里段進行失智症防治宣傳,並發放「失智友善錦囊」(資料包),深化社區民眾社區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另外,亦於志工培訓課程中,將失智友善及相關識能整合,加強失智友善天使募集。萬華區──聯結社區資源投入照護107年起,萬華區便針對轄區內商家全面性宣傳「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宣傳,希望透過社區鄰里商家的失智友善及警察單位之串聯,提供失智症者友善環境及相關支援,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其次,加強分眾宣傳,如透過里民工作會報,融入失智友善相關公共識能;或針對校園,如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透過實習課程等結合失智症照護主題,強化各個不同受眾的資訊需要。另外,為持續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老幼共融之代間融合課程,強化跨世代間的理解與認同。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巡迴失智友善系列資源佈建及串接,乃架接在「高齡友善」之框架下推動,除整合文山區內特色資源,如指南宮、動物園等周邊之登山步道,媒合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資源,於健康步道導入健康安全科技,另與社區發展協會,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運動,社會參與,達到失智預防的目標。在教育資源的整合上,於區內學校合作,導入失智預防健康識能於課程中,透過遊戲化機制,如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預防資訊,並透過學生識能的提升,達到代間融合之目標。在失智延緩及預防課程開設方面,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透過化妝技術訓練長輩肌力及手眼協調等能力;另亦開設園藝治療課程,期待可讓長輩透過不同模式的課程,延緩症狀。在失智友善天使、組織之招募方面,全力推動「認同卡」認證,透過友善天使培訓,擴大民眾瞭解「看、問、留、撥」之重要性,進而促使店家成為社區中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環境。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在課程規劃上,過去以高齡長者需求為核心,從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為主,透過系列的課程預防及延緩失智狀況,自109年開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進一步擴大服務族群至全人照護,除提供個別化評估之個人處方及相應之套餐服務外,更串接後續自主性服務,如智慧APP等串接,讓民眾可在家自主進行、動手做。在友善天使的招募方面,除了從最貼近社區的里鄰長、里幹事納為失智守門員外,更從健康服務中心志工等訓練課程中納入失智相關宣導,並招募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友善組織的鏈結方面,除與臺北市溫泉協會合作,於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亦鼓勵失智友善社區服務──「看、問、留、撥」。松山區──社區資源促進代間融合自108年起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等)、社區學校等,於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在友善天使招募方面,主要鏈結志工、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行「看、問、留、撥」,給予失智症者關懷及協助,目前已有38個個案在這防護網上安全返家。另亦與渣打銀行合作,以保護個案權益為主,導入失智相關公共識能,以期保障失智症者相關權益。結合轄區內友善賣場辦理失智樂齡活動,透過食材的選擇及處理,讓失智症者及其照顧者、家屬等可多接觸人群,並接收營養相關資訊,紓解照護壓力。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6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友善失智 新北治療師進偏鄉
衛福部推估國內失智人口逾29萬人,新北市約占4萬人,新北市自去年率全國之先招募10萬名「失智守護天使」,打造公私協力的失智共照網絡,並首創國內唯一的「樂活健腦巴士」,由一群熱血的青年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提供偏鄉長者認知復健活動。另外,新北市也已達成國家政策綱領「2020失智友善555」的中程目標。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在2017年推動的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中,提出2020年達成「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5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5%以上民眾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失智友善555」目標。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新北去年訂定「新北市失智症防治照護行動方案」,並招募10萬名「失智守護天使」,打造公私協力失智照護網,包括轄內9家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52個失智社區據點、29區衛生所,以及1132家中西醫診所、藥局、牙科診所加入「失智友善守護站」,發掘社區潛在的失智者,並協助轉診。侯友宜昨天也宣布,新北市已超越「2020失智友善555」中程目標,成為全台唯一達標的縣市,並宣誓2025年要達到「2025失智友善777」的長程目標,打造失智症長者的友善城市。新北藥師公會理事長陳昭元說,社區藥局是長輩經常拿藥或買醫療用品的地方,目前中和、永和、淡水也有5間藥局結合長照,提供專業藥物諮詢及個案管理師連結,以永和區柏愛藥局為例,由青年藥師鄭文柏率團隊結合藝術治療,提供長者們就近的復能活動,成為巷弄長者的健康守護者。另外,新北市2017年起首創「樂活健腦巴士」,營運團隊為「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及體適能教練組成。創辦人之一的職能治療師林鈺祥表示,偏鄉醫療人員不足,治療師來來去去,加上醫療資訊落後、家屬欠缺照顧知識,許多失智症患者未能被及時發現,藉由健腦巴士前進平溪、雙溪、瑞芳等偏區,由專業治療師融入桌遊、植栽、懷舊玩具,提供大腦保健和認知刺激課程,幫助偏區長輩達到健腦效果。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14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手語歌防失智惡化 融化軍歌爺爺的心
高雄93歲陳肇新被封為「軍歌爺爺」,他失智10年,一度臥床經過復健到能夠站起、出門參與課程,發病歷程沒惡化,身心更健康。台灣全人關懷照護服務協會秘書長林英明說,肇新爺爺剛到據點時不太說話,他和爺爺從軍中經驗產生連結,練報數、唱陸軍軍歌等,鼓勵爺爺敞開封閉的心。繪畫課程也開啟長輩潛能,創作許多令人驚艷作品,協會預計今年10月16日在美麗島捷運站為長輩開畫展。陳肇新參加的是全人照護協會在鳳山區中山新城開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一周安排6個半天課程,包含瑜珈、音樂互動、舞蹈體適能、益智手作、積木桌遊、家屬照顧等,實用又有趣。每周二上午,手語老師曾煦棠教長輩用手語詮釋老歌,「思慕的人」、「望春風」、「黃昏的故鄉」等,一首首膾炙人口老歌引發共鳴,長輩自在哼唱手舞足蹈,也融入在歌詞情境中,神情融入。曾煦棠親和力十足,和長輩互動相當有一套,她說,展現同理心很重要,別把長輩當老人,而是當家人,就能真心感受到長輩質樸、可愛一面,長輩們不只上課專注,回家也勤快練習,學習精神讓她感動。疫情期間一度停課,學生傳訊息說「老師,好想念妳」,讓她感動不已。林英明說,陪伴失智長輩需要更多愛與耐心,除了手語歌教唱很受長輩喜愛,繪畫課也是反應熱絡的一門課,長輩們展現潛藏的藝術細胞,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協會即將在10月16日在美麗島捷運站為長輩開畫展,讓更多人走進失智長輩的世界,也看見他們的光。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9-03 橘世代.愛玩橘
秋冬玩縱谷 花東小鎮輕旅慢慢遊
暑假過了,秋季風涼爽,一年最舒適的旅遊季節到來,花東是最適合熟齡朋友慢遊小鎮,縱管處推桌遊實境App,邀請遊客訪小鎮集章換好禮。花蓮安心旅遊補助熱絡,縣府表示,暑假2個月已用掉3.2億補助款,已申請第5波。為延續暑假觀光熱潮,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畫桌遊實境App,邀民眾訪小鎮集遊章,花東共有48個景點,只要到任一景點就能自動蓋章,若集滿即可換取小禮物,還有可能獲得防潑水登山背包。自6月國內陸續鬆綁防疫限制後,花蓮一直是國旅首選,觀光處副處長張志翔指出,安心旅遊補助花蓮被列為最高級距,每波核定8千萬元,中央規定只要申請款滿8成後,就可追加申請,目前已申請第5波,等於2個月用掉3.2億元,應是全台最多,相較上次秋冬遊2.6億元,這次申請補助金額非常驚人。縱管處長郭振陵說,結合手機數位App與觀光旅遊是未來趨勢,因此與剛獲金炬獎年度創新設計獎的Doweing App合作,即日起到12月31日止推出「漫遊花東賓果」活動。遊客可透過集章遊戲走訪花東16個小鎮及山脈,包含登山步道、自行車道、景點、文物館等共48個景點。透過App不僅可累積電子章,還能當作導覽地圖使用,到各個景點體驗花東的多樣及迷人之處。郭振陵說,縱管處9、10月活動陸續登場,包含9月11、12日「花東海灣盃自行車挑戰賽」、「玉富伸展台大地時裝秀」、10月24、25日於羅山露營區辦理「縱谷原遊會部落食、體驗樂園」,歡迎大家秋冬玩縱谷。愛玩精選延伸閱讀↘↘↘全台最大片金針花海在花蓮,搭小團遊程精緻賞玩!避暑就往山裡走!鯉魚山有6步道,健身或輕旅都行推薦▶▶▶找同好,來揪團!不用line來line去,揪團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8-27 橘世代.健康橘
「阿公阿嬤出來玩」!小朋友揪長輩出遊,一起長大
范姓老翁不忍長期臥床的妻子受苦,日前闖入嘉義某長照機構,灌妻子強酸再自飲,經搶救後不治,又一起長照悲歌引發外界關注,嘉義基督教醫院指出,「老老照顧」現象越來越多,年老照顧者需要喘息,常常悶在家中會有負面想法,嘉基與雙福基金會合作辦「銀響夏令營」,讓年老照顧者接觸國小學童,讓他們感到被需要,忘卻照顧的心理壓力。銀響夏令營有別於一般才藝班、安親班,約25名國小學童和長者朝夕相處,共同生活1個月,平均年齡81歲的長者與學童上烘培課、運動課、手作課、氣球課、平板課等課程,擦出一段「青銀時光」的火花。「阿嬤請您說出2個城市的名稱」、「阿公您走到這格要大笑三聲」,夏令營都是孩子們和長者一起玩遊戲的笑聲,希望能讓長者暫時忘卻負面想法,重拾開懷大笑,讓這些老大人們能在學童面前展現「爺奶就是厲害」的自信心,長者也因為學生聽不懂台語而努力說出國語,為的就是要和孩子們說話、聊天。如夏令營中玩起嘉義版「憶起嘉好」悠活大富翁益智桌遊遊戲,以長者和學童都熟悉的嘉義市為教材,說出風景區、植物名時相互搶答。烘培課時,長者專心聽講師步驟,擔任起助手指導學童操作順序,平板課時還有長者指導學童,一起完成遊戲關卡。嘉基社區服務部主任林玉琴說,許多年老照顧者常常悶在家中,沒有接觸人群,或是每天就是往醫院、照護機構跑,常有負面想法,有7旬婦人長期照顧臥床丈夫,走出戶外參加夏令營活動,常常說「孩子們的笑聲就像天籟」,也喜歡孩子們的撒嬌,抒發平常的照顧壓力。在一個月的老少幼共學互動中,學生對老化有很多問好,現場的社工員及照服員耐心的說明原因,讓學生了解到老化不是只有去認識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樣貌,也需要親自深入接觸,讓學生學到課本裡看不見的知識,看到老化的多元面貌。嘉基院長姚維仁表示,透過「代間融合」讓年老者與年輕世代一起進行生活學習,藉由彼此鼓勵、關心、溝通、分享與合作,高齡者自動自我充權培力,提昇自信心,對生命的延續也覺得較有盼望,鼓勵長者都能走出家中,特別是老老照顧的照顧者,更需要更多地參與社會。樂齡精選延伸閱讀↘↘↘。「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我的室友小我50歲!」-兩代女子的共居故事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9 橘世代.健康橘
動不動就生氣、日夜顛倒...?這8個徵兆和失智症有關
失智症並非只是單純正常的老化,或記憶減退罷了,而是一種大腦功能逐漸喪失的疾病。失智症的病程長可能長達10多年,一直持續到死亡。 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最後到達末期症狀;每位失智病患者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而不同的病因,也會造成不一樣的腦部病變,進而產生的障礙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一位失智症的個別差異,有時相當的大。失智症常經歷的三個病程 健忘期:病患會忘記熟悉的人事物,特別是近期的記憶,像是忘了剛剛有沒有吃飯,簡單的計算能力也會降低。混亂期:病患記憶力顯著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出現明顯的障礙,會以為別人拿了他的東西;迷路、漫無目的的徘徊;忽略個人衛生,甚至可能會出現幻聽、幻視的情形。癡呆期:上述情況的嚴重度更為明顯,功能更加退化,所有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協助。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 事先瞭解失智症的病程與症狀,可以幫助患者、家屬預先做準備,以因應疾病帶來生活上的變化。下面是為初期失智症的八大症狀,我們可以檢視一下親人或自己是否已經出現以下症狀: 1.記憶力下降:遺忘近期發生的事,像是東西放在哪、忘記現在幾點、忘記是否吃過飯、忘記約會、弄不清楚現在是何年何月何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會下錯站,甚至可能迷路,但是對於遠期記憶卻念念不忘。 2.活動力降低:變得不愛出門,對於原本感興趣的事也顯得興趣缺缺。3.情緒轉變:情緒起伏比以前大,例如:會因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生氣。4.表達能力降低:像是突然忘記事務的名字跟詞彙。5.妄想:懷疑自己的配偶不忠、擔心被家人遺棄,出現受迫害的妄想,認為鄰居會傷害他或偷他東西。6.產生視幻覺:看到幻覺,如房間裡有人,可能是熟識者、已死去親人,或是陌生人。7.重複動作:例如不斷地把東西收進櫃子又拿出來,或是多次重複問相同的問題。8.睡眠障礙:日夜顛倒,夜間起來遊走或從事其他活動。 如果檢視後發現已經有以上的症狀,可以去醫院相關門診做進一步的檢查。早一點發現、早一步治療,就可以延後失智症症狀加劇的發生。 本文摘自《愛長照》。延伸/「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延伸/哈佛醫給失智妻的情書「她認我是陌生人,要我滾」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2 失智.名人專家
巫瑩慧/讓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持續發揮照顧與支持的能量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最新推估,國內的失智人口如今已超過29萬。衛生福利部有鑑於失智人口急速增加,而且有九成以上居住在家中,因此從民國102年起就積極推動失智照顧服務資源的佈建,並於106年開始推行,107年陸續建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簡稱共照中心)和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簡稱失智據點)。前者以提供失智者社區個案管理服務,並負責社區照護人才培育及公共識能教育,及輔導社區失智據點為目標。後者則是提供失智者及照顧者多元複合支持服務,如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照顧者照顧訓練及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普及失智社區照顧服務。全國至108年度已設置87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34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對於申請補助的對象及規定,每年持續修正中。筆者從民國107年開始擔任新北市衛生局的失智照護輔導計畫委員,參與申請案審查、訪視及相關會議。綜觀新北市在107和108年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業務,承辦單位分別為47家和52家,包括: 社區協會、合作社、基金會、醫院、診所、托老中心、護理之家、養護中心、居家護理所、職能治療所、物理治療所和宗教團體等。而共照中心有9家,亞東、慈濟、國泰、耕莘、淡水馬偕、輔大、雙和、恩主公等醫院和樂生療養院,每一家負責輔導5-7個據點,並轉介個案至據點參加課程。以下彙整心得與建議,以供參考。1.據點設置的地點,最好在交通便利或大眾運輸系統容易抵達的地方。地處偏遠的據點,須設法連結接送服務,對出席意願和參與人數都會有所幫助。2.一樓以上並具有門禁管制的場所,容易影響可近性和參與意願。3.環境中有比較寬裕的迴廊或空間時,將雜物和通道淨空後,就可做為失智者遊走、安撫的場域。4.活動帶領空間需要獨立,避免與廚房、卡拉OK、社區服務等鄰近或共處一個空間,而受到干擾。5.活動課程應包含非藥物治療的體適能、活化認知、藝術、音樂、園藝、芳療、舞蹈、戲劇、瑜珈、律動、樂器、靈性、出遊等多方面的介入,盡量避免只集中在其中的一兩項。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團體動能,促進多方面的身心功能。6.在每堂課開始10分鐘左右,導入長者和家屬喜愛的健康知識,更符合日常需求和增進自我管理。7.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時為長照或社區服務相關計畫之單位,如C據點、預防延緩失能、公共托老中心、社區關懷據點、銀髮俱樂部或失智共照中心時,人員配置運用、課程規劃或師資聘任,須盡量妥善規劃與區隔,且要釐清整體和個別的運用模式。8.宗教單位辦理的據點,需要盡量開放社區民眾參與,而且宗教性課程不宜超過一定比例。9.建立連結資源,如科技、餐飲、音樂專營店、博物館、幼兒園、學校、桌遊等,促進創新服務。10.針對失智者或家庭照顧者的滿意度調查,需要落實。如果滿意度調查以臉部的表情變化或比較有創意的圖像供選擇,就具有親和力和方便回應的優點。11.鼓勵工作人員多參與失智識能和專業能力的培訓。12.志工的失智相關培訓,可考慮由共照中心或縣市主責單位定期統一辦理。當據點志工人力越充足,就可以有效協助安全看視、活動推展和社區關懷。13.鼓勵志工多參與培訓和領取證照後,彈性加入長照服務,既可以貢獻高齡化社會,也可以有所收入增進經濟自立。14.當據點陪同前來的外籍看護佔半數時,建議規劃以單獨課程或是和家屬一起列入培訓。也需要跟家屬溝通,對外籍看護於失智者上課中外出的彈性。15.退休的護理人員可以培訓成志工、據點協同承辦人或居家護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們的專業,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服務和社會參與。16.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科系學生,透過失智識能教育成為志工或據點活動協助人。17.據點或共照中心,都需要安排專責人員為聯繫窗口。活動帶領須以專業人員為主,如果是領有培訓證照者或照顧服務員,最好有實務歷練年資與基礎。18.在資源連結方面,鼓勵據點的承辦人員和主管多參與相關會議。並與社區其他單位及共照中心建立溝通管道、分享和合作。19.行政和服務建置比較成熟的據點,可藉由聯繫會議或提供參訪等形式,彼此交流分享精進。20.據點大都限於人力、空間和個案人數,比較難依疾病進程、年齡或文化背景等分班教學。不過,未來建議在幾個整體機制比較合適的據點先試行推展。目前比較共通性的挑戰是: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和諮商,在規模比較小、位置偏遠、新設立的據點或對社區照護不熟悉的單位中,仍是普遍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之一。所以,新北市為服務無法到據點參加活動的家屬,108年起採取更周延的作法。委託場地、資源和專業人力充沛的共同照顧醫院,來規畫辦理家屬支持課程,讓這項服務更彈性的進行和落實。而且,如果能夠每個月固定一次由醫師主持擔任家屬諮詢,讓參與者可以從中釐清健康和照顧上的困難。同時,從別人的案例和醫師的回應中,學習到新知。這樣更能有效達成兼顧知識技能、情緒紓解與資源連結等功能。由於新北市幅員廣大,在偏鄉地區的交通、服務輸送、參與意願、特殊民情和地方情節等,存在著不容易克服的侷限,相信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縣市城鄉佈建分散的地區。不過,也陸續目睹許多感人的案例。例如在資源和行政體系較薄弱的據點,活動帶領的老師洗淨各種資源回收用品後,製成不同的活動材料或教具。同時也親切活潑的和失智者及家屬互動,並鼓舞主動協助其他學員的家屬,讓整體氛圍充滿歡樂溫馨。還有據點積極和里辦公室合作,串聯社區單位統籌志工,服務弱勢家庭、兒童和獨居長者。並在巷弄沿途擺設懸吊盆栽,美化社區環境。而且克服困難,透過多次協調,邀請里民及失智者在畸零地中,共同闢建菜園。一掃過往垃圾堆積的髒亂,開拓了失智友善環境。在每個縣市推展的失智社區服務計畫中,地方主管機關、失智共同照顧中心和失智社區據點,是三位一體架構,必須有賴主管單位的運籌和變通。另一個重要關鍵是,共照中心願意投入社區營造。參與據點的協調、輔導和培訓,協助就醫確診、各項資料建置、人力培訓和公共識能。而社區中的協會和組織,在有限的經費下,不斷學習、連結和成長,而帶動整體前進的力量。筆者在兩年訪視據點的過程中,看見社區中的協會或組織,只要其主管和承辦人員有三心:愛心、用心和熱心,加上積極和其他資源建立連結與合作,普及服務,反而更能呈現在地服務的溫暖、感動和永續。謹以此篇文章和新北市及全國失智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的所有夥伴共勉,讓失智症的服務可以持續發揮多元照顧和支持。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0 橘世代.健康橘
「我的室友小我50歲!」-兩代女子的共居故事
「青銀共居」最早起源於荷蘭,顧名思義就是開放青年與年長者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間,相互幫助,也相互陪伴,除期望藉此解決居住空間問題,也加強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凝聚。文化大學二年級的湯采陵,與73歲的謝安娜奶奶因台北市青銀共居計畫結識,也在台北市陽明老人公寓建立起跨越世代的友誼。安娜奶奶的台北閒情安娜奶奶說自己當年任職於文化大學,從以前就居住在陽明山,曾搬至外縣市的她,最終還是忍不住搬回來,她說台北不但隨處有美食可吃,交通也便利,目前已入住陽明老人公寓5年。「我一直覺得我應該要獨立自主,以前在陽明山這麼久,都不知道有這個地方。發現這裡之後,我就搬過來。」「來,多吃點,這對眼睛很好,你們年輕人用眼多……」話剛說完,安娜奶奶就親切地將茶杯放到桌前,熱情地招呼,並拿出一包紅棗塞到采陵手上。安娜奶奶個性活潑且多才多藝,她從20年前開始創作風格獨特的復活節彩蛋,近年並在共居大學生協助編輯和整理下,出版了《安娜的復活蛋》專書。少女采陵的體驗進行式一旁的湯采陵是文化大學國樂系學生,總是滿臉笑容地聽著安娜奶奶說話。湯采陵說,當初參與青銀共居,主要是想了解長者的生活。「我是在學校網站上看到這個消息。青銀共居是學校、公寓跟社會局三方合作的,我覺得還不錯,於是就來報名。」采陵話才剛說完,樓下就傳來一陣陣悠揚歌聲,安娜奶奶解釋,這是每週固定舉行的音樂輔療活動,邀請爺爺奶奶以歌聲活絡心靈。聽著長輩們的歌聲,采陵溫柔地說,「我平常也會參加那個活動,幫忙布置和翻譜,也準備一些可以敲打的小樂器讓爺爺奶奶一起玩,有點像助教的角色。」像是讚美自己的孫女一樣,安娜奶奶笑著說:「采陵在這裡很出名的!只要她有活動,我們都很踴躍參加。」這裡的學生住戶常負責舉辦不同活動,如烹飪、歌唱等,也會和爺爺奶奶玩桌遊,這也是采陵和安娜都喜歡的活動之一,特別常玩的是以色列麻將,采陵總是熱心地教大家規則。安娜奶奶打趣地說:「他們這些年輕人常被我們追著要玩遊戲。」問起誰的桌遊玩得好?采陵笑說:「那就不一定囉!」言下之意,薑還是老的辣。安娜奶奶則謙虛地說:「不過年輕人還是對玩法比較清楚啦。」兩人對視,頗有默契地微笑著。除了和爺爺奶奶一起玩桌遊、協助音樂輔療,在學校參加戲劇社的采陵也會舉辦讀書會、讀劇會,邀請爺爺奶奶一起參加,之前讀過《雲上的阿里》、《直視死亡的勇氣》與《回憶我的七〇年代》等與生命歷程、生命議題相關的作品,選擇的書籍也會與社工討論過。采陵認為,生死議題是所有人都會面臨到的,學習如何面對與經歷是非常重要的事。兩代女子風格大不同聊起台北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女子,采陵笑著說,覺得台北女生有很多不同的風格。「可能台北受較多國外流行文化影響,所以台北的女生都各有特色。我自己比較偏日系,同學有歐美系、韓系的,也有走復古風的。」身為國樂系學生的她也認為,台北步調快速、便利性極高,而且籌備演出時,也總能一下子就找到好場地。而問到安娜奶奶覺得自己屬於什麼風格?她的回答可說是驚豔全場,她說自己喜歡歐美路線,因為一直生活在台北,年輕時可是很懂潮流的!不僅喜歡穿著短褲,騎上偉士牌去看海、看夜景,也時常出國旅行。她很欣賞歐美女性的自然大方,也時常鼓勵年輕人多出去看看。走入有愛的台北共居生活陽明老人公寓由於靠近學區,學生美食眾多,牛肉拌麵、愛瘋牛排、輔大豬排文化店等,安娜奶奶與采陵兩人談起食物顯得興致勃勃。而問到跟長輩共居的生活會不會不習慣,采陵表示雖然跟在外面住有很多不一樣,生活習慣上也需要相互配合,但她認為:「爺爺奶奶人都很好,很像是自己家裡面的阿公阿嬤。久了也會很想念自己的阿公阿嬤,提醒自己要常常和他們聯絡。」安娜奶奶則說,「學生們很有活力,總是感染我。他們搬進來之後,這裡的氣氛的確年輕多了。我很常注意這些孩子的變化,大一到大四都不一樣。一年級的孩子比較生澀,規規矩矩的。二年級就開始懂得享受生活了。」她笑稱孩子們講話「滑里滑氣」的,「所以玩笑就多起來了,這樣要老人家不調皮也很難。」接著兩人一搭一唱,一邊喝茶、一邊聊起化妝和期末考,「這幾天準備考試很累吧?」安娜奶奶慈祥地問著,聽起來十分疼愛,而采陵也認真地解說起國樂系大二的課程安排,在這對青銀共居的女子身上,似乎有一種溫暖的情懷,穿越兩代的年齡隔閡,一直在流動著。本文摘自《台北畫刊》。延伸/別把老年生命窄化了,「好老伴」不一定就是配偶。延伸/孤獨感暴增近4倍!全台銀光孤獨排行榜: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31 橘世代.好學橘
用藝術開帖「快樂處方箋」-8旬失智奶奶開畫展
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最近與位在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台南新樓醫院,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主要目的是針對健康及失智症老人,推廣「快樂處方箋」,讓他們活得更健康、開心。老人為何需要快樂處方箋?過去的研究認為,老人因為健康、經濟等因素,憂鬱的比率比年輕人要高,而憂鬱又與晚年能否過得好有緊密的關聯,因此如何能讓老人不憂鬱、快樂過晚年,是重要課題。專長於老人失智症治療、目前是成大老年學研究所所長的白明奇,過去推動預防失智症的要點「三動兩高」,包括多動腦、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做有氧運動,及高等教育(多吸取新知)、多吃高抗氧化的食物。他表示,先進國家的老人醫療上,已經有所謂的「藝術治療處方箋」,並搭配合格的藝術治療師,藉由藝術的介入,治療老人的憂鬱、失智等疾病,但國內仍在起步中,北部像是和平醫院已有「藝術處方箋」,但是目前只能算是一種推廣,尚未配合合格的治療師與健保給付,未來可以逐漸朝向這個方向努力。像他自己的一個病人是80多歲的老奶奶,10多年前開始出現妄想、幻覺等失智症狀,與家人相處磨擦很多,後來在家人協助下,開始學習畫畫,從畫線條開始,不僅失智的症狀大幅改善,並讓老奶奶活得愈來愈快樂,後來還舉辦畫展,讓老人家的晚年變得完全不一樣。而在「平權」的觀念下,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場所,也開始負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白明奇表示,像是紐約的MoMA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就利用休館日,專門為盲人、失智症老人等開放,讓這些平日沒有機會接觸博物館的人,也能享受到藝術帶來的心靈雞湯。台史博館長林崇熙也表示,台史博從多年前就開始做這些工作,針對身心不方便方的人,提供他們親近博物館的機會,館方並發展「活動教育箱」,將館內的文物與資源等,做成行動教具,帶著一卡皮箱,無論走到哪裡,都能馬上打開,讓群眾接觸文物、吸收知識,而其中也有不少活動箱是為失智老人設計的,例如「唐山過台灣」,是介紹台灣清領初期先民渡海來台的景況,就讓很多老人很有感。他表示,由於失智老人對於自己年輕時曾接觸的事物會有特別的親切感,藉由熟悉的事物可以治療、延緩失智的病情,教育箱之前已多次到社區的長照據點陪伴老人。包括成大老年所、台史博與經營長照據點的新樓醫院,都有共識藉由博物館內文物,為老人設計活動,並由老年所提供專業建議,培訓志工與館員,進一步了解失智症。白明奇表示,印象深刻6年前在台史博內舉辦活動,一名失智症的老人原本不愛說話,但當家人帶他到館內,走到館內的仿舊土角厝前時,讓老人彷彿想起過往時光,竟濤濤不絕的開始說話,讓家人都很驚訝,「文物的治療效果是超乎想像的」館內還有模擬教室,模仿4、50年前,中南部學校規定學生在校內不能說台語、說了就要被罰的情景,也都讓老人玩得很開心。成大老年所並與台南市美術館合作,最近將帶領有輕度認知障礙的老人進入美術館內,更深度研究藝術治療對失智症的效果;還將引進英國的藝術處方箋的治療方法,期能為失智症治療發展出新的方向。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學員實拍東眼山 抓住林間光線之美!。「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6 橘世代.好學橘
「這樣玩,防失智!」5款樂齡桌遊讓你存腦本
桌遊是這幾年來在台灣非常熱門的遊戲,不同於科技時代發達的電玩遊戲,桌遊更注重三五好友相約在一起。無論是互相合作,或是耍點小心機陷害對手,桌遊都可以說是炒熱氣氛、充滿歡笑的最佳休閒活動。目前台灣要玩到桌遊的管道非常多,不論你是想購買後在家玩,還是到桌遊專門店租借遊玩都可以。但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桌遊似乎是年輕人或家庭才會玩得遊戲,實則不然。今天這篇文章就要分享給大家,其實桌遊並不只有年輕人的專利。也有相關研究證實,如果讓銀髮族長輩們玩桌遊,對他們的身心靈都有相當的幫助。什麼是桌遊?桌遊又被稱為「桌上型遊戲」,目前我們對於桌遊的認知都是由歐美國家盛行,這幾年在台灣非常熱門的那些益智遊戲。但其實桌遊的定義非常廣泛,從傳統的象棋、五子棋、西洋棋,到長輩熱愛打的麻將、從前中小家庭盛行的大富翁、疊疊樂等,也都是屬於桌遊的範圍。但本篇文章著重介紹的則偏向由歐美國家引進的這些新型遊戲。桌遊最早源自於德國,在德國被稱為Gesellschaftsspiel(社交遊戲),意思就是雖然有些遊戲可能可以一個人玩,但絕大多數的遊戲都仍需要兩個人以上,甚至4~6個人一起才玩得起來。為什麼要讓長輩玩桌遊?1.增加互動性:桌遊絕大多數都是群體遊戲,只有一兩個人可能玩不太起來。所以如果讓幾位長輩相聚一起玩桌遊的話,或許可以改善他們的社交能力,也避免讓長輩出現單獨在家的情況。2.活用腦袋:桌遊的設計多半都是具有益智、教育及動腦思考的作用,這也可以讓已經無所事事的長輩們有繼續使用頭腦的機會。多使用頭腦思考,就可以相對避免失智的可能性。3.避免負能量纏身:前面有提到,桌遊是個充滿歡笑的休閒活動,換句話說也就能夠讓人忘記一些負面情緒。長輩們聚在一起玩桌遊,每天充滿歡笑,自然而然也就會有活力、也能更樂觀的面對未來的每一天。4.學習新知:以下所要推薦長輩適合遊玩的桌遊,都並非傳統那些麻將、象棋、五子棋等遊戲,而是比較新型、較具創新玩法的遊戲。長輩們在面對這些未曾接觸過的遊戲時,如何理解玩法並接受新時代年輕人的設計理念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推薦長輩玩的5款桌遊1.作弊飛蛾:作弊飛蛾是一款非常簡單好上手的桌遊,從它的名子就可以知道這個遊戲大概的重點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作弊!利用作弊的方式讓手中的牌減少然後獲得勝利。雖然作弊並不是一件好事,卻可以為遊戲帶來歡笑。2.骰子街:骰子街是一款老少都適合遊玩的遊戲,它的概念有點類似大富翁,利用買賣的方式來決勝負。遊戲剛開始玩家只會有一小畝田和一小間麵包店,但是經過建設多種不同功能的建築物,應用策略,就有機會在自己或他人骰到特定數字時,獲得資金來擴大城市。這是款快節奏,同時需要運用點小心機的桌上遊戲,只要蓋完所有的地標景點就可以得到獲勝。3.拉密:拉密是一款由以色列人發明的一種遊戲,主要為激發頭腦思考,在娛樂之餘也能訓練長輩們的(1)排列組合能力(顏色與數字的最佳排列法)、(2)創新規劃能力(不受限於現有排列方式,自行重新規劃排列組合)(3)和分析能力(短時間內快速做出判斷)。4.諾亞方舟:諾亞方舟是一款非常熱門的桌遊,遊戲最終目標為協助所有動物都搭上船,並且努力維持平衡。這款遊戲除了策略思考外,更要搭配對動物的認識、手部活用與重量平衡訓練,非常適合長輩在遊戲之餘,也能夠活用自己的雙手。5.小島:小島是一款策略型的桌遊,對長輩來說可能也會比較有難度一些。遊戲主要是透過拼板塊的方式,深度思考應該如何「組板塊」與「獲得最高分」。遊戲的島嶼並沒有特定的樣子,換句話說每一次遊戲都可能組出不同樣貌的小島。桌遊有非常多種玩法與形式,每一款遊戲都有其富含的意義。市面上桌遊種類非常多,這邊僅列出5款比較簡單又很熱門的遊戲供大家參考,相信還有很多適合長輩玩的桌遊,那就必須先讓長輩產生興趣後,再慢慢發掘適合自己的遊戲了!本文轉載自《仁寶i照護》【「熟齡桌遊」精選閱讀↘↘↘】。「孫子年輕,爺奶智慧」全家玩桌遊,鬥智看誰贏!。比玩數獨和手遊更好 靠「玩牌」 讓你頭腦靈光心情好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6-21 橘世代.健康橘
「成為照顧者代表什麼?」人生的一次徹底洗牌
成為照護者代表什麼意思?承擔起照護者的角色通常是始料未及的,不管是生理、情緒或經濟上,要負責照護都是一大挑戰。如果是需要全神貫注的照護,很可能讓人難以承受。還好,這類照護通常不會持續太久。只要具備一些彈性,我們就可以撐過去。但,照護到底有什麼玄機,為什麼會這麼辛苦?若成為照護者,我們就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檢驗自己和長輩、配偶、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手足、孩子、孫子、朋友鄰居等等的關係,包括過去的和現在的。這可能會致使我們去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工作與休閒活動,還有我們自己的夢想與計畫。說到底,照護帶來的挑戰,並非出現在真空的環境中。成為照護者,可能正反映出我們自身的脆弱,引發我們對未來的焦慮。這也可能提醒了我們過去的危機或生命事件,喚醒舊日和父母、手足及其他親戚之間的衝突。反過來說,這也可能幫助我們回想起之前成功的因應策略。成為照護者,也迫使我們檢視日常行程與行為。我們能不能更常出現在年老體衰的長輩身邊?我們要如何重新配置時間?我們想這麼做嗎?配偶、孩子與主管能忍受我們多挪出多少時間?我們能否承受照護工作中的不可預測性?我們又要如何修正行為,才不會不斷地把挫折發在受照護者或其他無辜的人身上?照護也會引發我們去驗證自己對於年老、疾病、等死、死亡和責任等議題的信念。照護會讓我們勾起無數對於父母的疑問:我們真的認為父母永遠都不會改變嗎?我們期望時間停住嗎?我們真的相信他們永遠會和我們在一起,或者,至少相信他們永遠都能自己照顧自己?還有,或許,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對自己起了疑問:我們害怕自己的真實面貌嗎?如果有一天我們處在父母如今的處境,將會如何?如果我們得了心臟病、阿茲海默症或是中風,變得無能無助、混淆迷惑,那該怎麼辦?我們能否和父母討論他們的真實感受,以及他們想要的安寧照護是什麼?這些和我們自己想要的是否相同?我們能不能放手?我們要如何面對失去親人?另外還有責任感的問題。如果無法陪在他們身邊,我們的罪惡感會有多強烈?當我們碰到必須將父母安置在協助性照護機構或安養院時,通常之前長輩還會苦苦哀求說「答應我你絕對不會把我送走」,這個時候的感受就特別揪心。而且,如果你真的答應過,現在你心裡會有多麼愧疚?如果你的父母曾經以身作則,同樣悉心照顧你,你可能很容易就成為模範照護者,但是,如果他們不是呢?本文摘自《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經濟新潮社 2020/05/16出版【更多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孫子年輕,爺奶智慧」全家玩桌遊,鬥智看誰贏!。年輕失智比老年人更嚴重 「知覺統合治療」扶家人一把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