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桃園市
共找到
1232
筆 文章
-
-
2021-08-08 名人.吳佳璇
吳佳璇/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疫情中的星兒與肯納莊園
去年11月底,無意間看到「肯納社福園區」在龍潭動土的新聞,一時感到困惑。堪稱社福界「最浪漫的事」----父母和成年的自閉兒一起慢慢變老的肯納園,不是落腳花蓮壽豐?而那美得像夢幻城堡的地方,聽說難以為繼,這回龍潭破土又是怎麼回事?家有星兒的高中同學碰巧來電,無話不談的我們聊起這件事,想不到,她正是肯納莊園的未來住戶。原來,肯納園並沒有消失。2010年搬回台北後,陸續成立好幾家小作所和元氣棧,接納離開學校特教體制,但無法適應一般身心障礙機構的自閉症青年。如果沒有類似場所可去,從早療一路習來的人際互動技巧,很容易退化殆盡。換言之,這一群小而美、針對特殊障礙設立的社福機構,是由下而上、靠著永不放棄的父母支撐著。但我見過太多家有身心障礙子女的父母,心中總是牽掛,當自己老到再也照顧不了漸漸變老的孩子,誰來接棒?當初花蓮的肯納園,就是幾個志同道合的自閉兒父母,落實一生懸念的實驗。「我就這樣撩下去了。」同學把自己成為核心推動成員,將在龍潭建造雙老社區(莊園)和社福園區的大事,講得雲淡風輕。理想中的肯納莊園,是這群初老父母和成年自閉兒共同打造的養老宅;至於就近成立的有機農場等社福園區,不但供入住的青年們參加,也與在地有需求的人共享。「有空要帶我去瞧瞧!」在我熱切要求下,終止和同學的對話。幾經拖延,新冠肺炎疫情豹變。我在門診遇到不只一位病人泣訴,寧可冒險去上班,只希望不要跟有情緒障礙的子女手足24小時在家。我因病人的吶喊想起老友。電話一接通,她無奈表示,目前只能忍耐,這群有特殊固著習慣、適應力不佳的孩子也苦,因為哪兒也不能去,全家張力遽增。為了減輕躁動、穩定情緒,不得不請醫師暫時增加藥物劑量。如果可以,爸媽真想一起吃藥!統籌肯納農場等社會企業的張維華先生也告訴我,學校宣布停課後,肯納基金會轄下的據點也跟著歇業。同仁嘗試為這群特殊的孩子舉行線上教學,但很多學員難以理解,眼前螢幕裡分隔成一塊塊的小方格,代表著平日並肩工作的老師與朋友,無法進行有效互動,反而成為從旁協助操作電腦的家人,互相支持的情緒出口。和張先生對話當下,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失智的父親,雖然他的阿茲海默症已進入重度階段,情緒起伏不似初期,但去年和今年兩次停課,少了外界刺激的老人家,每停一次課,整體病情就倒退一步。身心障礙者的疫情海嘯,正由個別家庭默默承擔……我打起精神,詢問已經完工的養老宅何時入住。「因為桃園市政府會勘業務暫停,七月『入厝』的計畫勢必推遲。由幾對學員和父母組成的先遣部隊,雖已迫不及待準備搬家,但你知道,要說服固執的肯納兒改變計畫並不容易啊。」電話這頭,我竟忍不住開始想像同學一家的新居,還有未來的龍潭鄉居生活----和孩子一起慢慢變老,真的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延伸閱讀】●《孩子,我要和你一起老去》心靈工坊╱2021●《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心靈工坊╱2006
-
2021-08-07 新聞.元氣新聞
全台人均壽命81.3歲 台北市高齡化最嚴重
內政部今(6)日公布國人生命表統計,回顧過去十年人口變化,我國高齡化情形越來越嚴重,十年間國人平均壽命已從79.2歲上升至81.3歲,其中高齡化最嚴重的都市為台北市,人口平均已經達到84.1歲;全台平均壽命最低地區則落在台東縣,每人平均76.5歲。內政部表示,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近年來國人平均壽命,有呈現上升趨勢,在2010年,國民人均壽命約為79.2歲;到了2020年,已增加到81.3歲,顯示國人越來越長壽。六都當中,首善之都台北市,仍是最長壽的城市,台北市民平均壽命為84.1歲,其餘依序為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長壽程度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台北市也是全台灣最長壽的城市。在六都之外,以新竹市人均81.7歲最高,台東縣76.5歲最低,內政部指出,東部縣市平均壽命,皆較西部各縣市低,台東縣及花蓮縣的平均壽命,與全體國民平均壽命相比,分別少了4.8歲、3.9歲。內政部表示,跟前一年度相比,全台灣大多數地區的平均壽命皆為增加,且以宜蘭縣、南投縣均增加0.43歲最多;唯一平均壽命下降的地區為澎湖縣,人均壽命下降0.11歲。如果納入性別的比較,女性仍較男性來得長壽,2020年男性人均壽命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男性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9歲,女性則高出全球平均9.7歲。內政部表示,我國人均壽命不只高於世界平均,跟鄰近亞洲國家及地區比較的話,不論男性或女性,我國的平均壽命皆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尼;不過相較於台灣而言,日本、新加坡、南韓則是人均壽命更高的國家。內政部表示,國人平均壽命提升,也讓高齡社會問題更值得持續關切,截至2020年12月31日為止,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16.1%,正朝向「超高齡社會」邁進,政府也持續推動包租代管服務、無障礙環境建置、消防安全、居家環境安全、送餐、接送及陪診服務、以房養老等相應的政策作為。
-
2021-08-07 新聞.元氣新聞
整理包╱熱低登陸、雨彈狂炸 8月7日全台停班課一覽
盧碧颱風雖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帶來的風雨仍不容小覷,目前中心位置已從竹苗一帶登陸,預計下午離開。氣象局表示,受熱帶性低氣壓及西南氣流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臺灣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有陣雨或雷雨,易有大雨或豪雨,西半部地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為防豪雨致災,台灣已有不少縣市宣布停止上班上課,統整如下: 縣市 8月7日是否停止上班上課 北部地區 基隆市 正常上班上課 臺北市 正常上班上課 新北市 正常上班上課 桃園市 正常上班上課 新竹市 正常上班上課 新竹縣 正常上班上課 中部地區 苗栗縣 南庄鄉、泰安鄉:停止上班上課。 臺中市 和平區:停止上班上課 彰化縣 正常上班上課 雲林縣 停止上班上課 南投縣 信義鄉、仁愛鄉:停止上班上課 南部地區 嘉義市 停止上班上課 嘉義縣 停止上班上課 臺南市 停止上班上課 高雄市 停止上班上課 屏東縣 停止上班上課 東部地區 宜蘭縣 正常上班上課 花蓮縣 正常上班上課 臺東縣 正常上班上課 外島地區 澎湖縣 正常上班上課 連江縣 停止上班上課 金門縣 正常上班上課 相關資訊來源,請見「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情形」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父親節返鄉潮考驗防疫 陳時中籲有症狀者留在家
父親節將近,外界擔心返鄉潮恐使疫情擴散。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國內社區整體安全、隱形傳播鏈也少,但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呼籲有症狀務必留在家休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的10例本土病例,為5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8月4日至8月5日,有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陳時中說,個案分布以新北市4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例、嘉義縣2例、彰化縣1例;其中8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陳時中指出,今天新增3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均為70多歲且未接種COVID-19疫苗,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21日至6月6日,死亡日介於5月28日至7月21日。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4日累計公布1萬4543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01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5%。近期國內疫情降級且父親節將近,外界擔心民眾返鄉造成疫情擴散。陳時中表示,每次節日都是對台灣防疫的一大考驗,目前社區雖然是安全的,隱形傳播鏈也非常少,但民眾仍不能掉以輕心,呼籲有症狀一定要在家休息,返鄉者務必把口罩戴好,這是最基本過節的認知。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7萬92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215萬3856例排除),其中1萬5765例確診,分別為1282例境外移入,1萬4430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9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8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3例、台北市300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1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08-06 新聞.元氣新聞
未受新冠疫情影響 我國去年死亡人數較前年少2千人
內政部今天公布「109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78.1歲、女性84.7歲,皆創歷年新高,另外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但我國在執行邊境防堵及民眾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下,國人死亡人數為17萬3162人,比前年減少2384人。內政部表示,隨著醫療水準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近年來國人平均壽命呈現上升趨勢,從2000年79.2歲增至去年81.3歲,顯示國人越來越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數據,我國平均壽命和全球平均壽命比較,我國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7.9歲及9.7歲。內政部表示,去年粗死亡率為7.35‰,比前年略減0.09個千分點,若以排除人口老化等年齡因素的「標準化死亡率」計算,則為每十萬人口390.8人,比前年減少4.3%,長期而言,標準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符合多數已開發國家的情形。內政部表示,以直轄市而言,去年的國人平均壽命,以台北市84.1歲最高,其餘依序為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男、女性平均壽命亦均以台北市最高,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根據統計數據,從各縣市平均壽命觀察,以新竹市81.7歲最高,台東縣76.5歲最低。內政部指出,東部縣市平均壽命皆較西部各縣市低,台東縣、花蓮縣與全體國民平均壽命分別差距4.8歲、3.9歲,不過花蓮縣、台東縣與全體國民平均壽命差距已分別較2000年縮小0.37歲、0.13歲。若與前年比較,除澎湖縣平均壽命下降0.11歲外,其餘縣市平均壽命皆為增加,且以宜蘭縣及南投縣均增加0.43歲最多。
-
2021-08-0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防疫怕到醫院 醫:泌尿科3族群可視訊
防疫期間很多人害怕到醫院看病染疫,各大醫院因而開設視訊門診因應。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子安表示,防疫期間視訊看診,對於高齡長者或孕婦等族群也是一種保護措施。民眾如突然發生排便不順、微量出血或屁股痛,可能是痔瘡引起的,在症狀初期可透過視訊門診經醫師診斷,若屬輕症,可開立外用藥物改善;若持續復發或症狀惡化,建議病人還是應到院檢查治療。泌尿外科醫師吳政哲指出,視訊門診可兼顧民眾防疫與醫療需求,有3類族群適合泌尿外科視訊診療。第1類是長期穩定的慢性病人,拿藥免入院可不中斷治療,這類病人如自行貿然停藥恐有風險。第2類是私密部位急性疼痛如陰莖、陰囊、睪丸等。醫師可於視訊搭配人體醫學圖片問診,了解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再進行診斷並開立合適用藥,緩解發炎與疼痛問題。第3類是泌尿外科癌症、腫瘤、膀胱癌、攝護腺癌等。這類病人早期大多無病識感,如出現排尿困難、頻尿等症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或視訊門診,才不致耽誤治療。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孕婦莫德納二劑 桃衛生所不能打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本月1日公告1到3類對象和孕婦可接種莫德納疫苗第2劑,桃園市府昨天上午開放自己設計的預約系統,但不少孕婦進系統才發現衛生所僅供1到3類對象,回頭想搶醫院名額已來不及;市府表示,這是因為來不及公告針對孕婦推出的新專案所致,很抱歉造成不便,已確定6日再開專案接種。桃園市府近日不斷宣傳1到3類對象和孕婦只要8月11日前接種滿28天,可上網預約接種第2劑,並做圖卡指11家責任醫院、3家診所和13個衛生所可供預約,但昨天不少衛生所預約系統卻未提供,都建議孕婦到責任醫院跟合約婦產科預約。王姓孕婦表示,自己知道醫院有孕婦接種疫苗門診,但名額有限,非常難搶,原本期待可順利接種,未料最後市府還是將孕婦導向醫院預約,而醫院開放預約時間又不完全照市府規劃,最後找了7、8家才搶到名額。民眾劉小姐說,因為醫院與住家有一段距離,想就近到衛生所接種,所以放棄搶醫院名額,沒想到回過頭還是要跟人搶。市長鄭文燦解釋,衛生所醫師非婦產科,孕婦接種需專業醫師問診,所以未開放孕婦到衛生所接種。市府也說,原本規劃孕婦可到衛生所接種,後來改推新專案,希望孕婦接受更安全的評估,順便進行孕期相關檢查。鄭文燦表示,為了方便孕婦,桃園巨蛋接種站將提供600個接種名額給準媽媽們,接種時間為8月6日下午2時到6時,預約時間為今天上午10時,同樣使用桃園預約接種平台。至於各醫院門診時段安排,市府說,因為各醫院有各自的安排,難做到統一時段,不過已請醫院公告要寫清楚,目前疫苗也足夠,一定會讓孕婦都能施打。
-
2021-08-03 醫聲.數位健康
遠距醫療/防疫期怕到醫院 吳政哲醫師:這3類適合泌尿科視訊診療
防疫警戒降為二級,桃園市聯新國際醫院視訊診療門診仍照常。葉姓婦人懷孕9個月,日前如廁有微量出血又不想進醫院檢查,於是預約視訊門診,看診時上傳數張照片提供評估病情,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子安診斷為痔瘡出血,考量病人懷孕,開立處方特別避開止血及止痛藥,緩解症狀獲得改善。陳子安醫師表示,一般而言,外科疾病透過視訊看診有其困難度,但考量防疫期間視訊看診,對於高齡長者或孕婦等族群也是一種保護措施。他表示,民眾如突然發生排便不順、微量出血或屁股痛,很可能是痔瘡受傷引起,在症狀初期透過視訊門診經醫師診斷若屬輕症,可開立外用藥物改善;若持續復發或症狀惡化,建議病人還是必須到院檢查治療。自國內因應疫情開放視訊門診,泌尿外科醫師吳政哲至今已看超過上百位病人。他指出,視訊門診可兼顧民眾防疫與醫療需求,有3類族群適合泌尿外科視訊診療,第1類是長期穩定的慢性病人,拿藥免入院可不中斷治療,這類病人如自行冒然停藥恐有風險,例如攝護腺肥大停藥將造成前列腺阻塞,若4至8小時無法順利解尿就需要到院導尿緩解,長期解尿用力過度導致尿液逆流,將影響腎功能。第2類是私密部位急性疼痛如陰莖、陰囊、睪丸等。泌尿外科醫師可於視訊搭配人體醫學圖片問診,瞭解疼痛部位及疼痛程度,再進行診斷並開立合適用藥,緩解發炎與疼痛問題。若醫師研判為緊急狀況像精索扭轉(或稱睪丸扭轉),必須立即安排到院處置,甚至急診手術,延遲就醫將導致睪丸發生不可逆的缺血性壞死。第3類是泌尿外科癌症、腫瘤、膀胱癌、攝護腺癌等。這類病人早期大多無病識感,如出現排尿困難、頻尿等症狀,建議應及早就醫或視訊門診,才不致耽誤治療。吳政哲日前治療一名轉診的血尿病人,因為擔心疫情不敢出門,拖延2個月才到鄰近診所就醫,經轉診檢查發現是腫瘤而且已經擴散移轉,令人惋惜。吳政哲醫師表示,如果病人及早透過視訊門診諮詢,就不會拖延病情,防疫期間如有身體不適,仍應儘快尋求醫療協助,視訊門診讓民眾突破空間與時間限制,在家防疫也能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Delta傳染力如水痘 我嚴守邊境
我國昨新增十四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十二例本土、兩例境外移入,另新增兩例死亡。國內疫情趨緩,全球仍延燒,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警告,Delta病毒變異株具極高傳染力,與水痘並駕齊驅,平均一人可傳染給九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Delta病毒傳染力驚人,不管疫苗覆蓋率高低,「全球疫情都在燒」,台灣須嚴守邊境。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強調,美國CDC資料顯示,將Delta病毒株傳播速率、模式假設為R0,發現Delta傳染力與水痘幾乎一樣,不少國家解封之後,再度引發新一波感染,為此,美國已要求民眾戴上口罩。張上淳說,「邊境嚴守很重要」,盡可能不讓Delta病毒株進到國內,或延緩它進到社區。疫苗高覆蓋率國家也不敵Delta病毒,陳時中表示,以色列、荷蘭、英國與美國等國疫苗覆蓋率屬於全球績優班,但近期疫情再起,以色列施打效果很好,原本單日確診數每天小於百人,但近期上升至兩千多,因此,即日起讓六十歲以上長者追加第三劑新冠疫苗。昨新增十二例本土個案,七男、五女,年齡介於未滿五歲至六十多歲,發病日介於七月廿三日至七月卅一日。個案分布上,以新北市六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四例、桃園市及台中市各一例。至於嘉義縣水上鄉爆發職場群聚事件,共十一人確診。陳時中說,該群聚感染並未擴大,共匡列採撿九十八人,全數檢驗完畢,其中陰性八十八人、陽性十人。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莫德納二劑政策變了 1至3類及孕婦趕快意願登記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莫德納第二劑」施打政策大轉彎,桃園市長鄭文燦下午宣布,根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的1至3類對象及孕婦,若8月11日前接種已間隔滿28天者,須盡快在8月3日前至1922系統平台進行第二劑疫苗意願登記,才能到醫院、衛生所施打疫苗,請桃園符合條件的2.4萬多人盡快意願登記。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桃園第1到第3類對象及孕婦接種莫德納第一劑者,符合第2劑疫苗接種計畫,13區衛生所聯合預約系統預計後天(3日)上午10時起開放預約接種,桃園市11家責任醫院,加上秉坤、宏其和宋俊宏3家婦產科醫院、13區衛生所,總共27處接種站可提供接種服務,請符合資格市民利用各管道預約施打。中央下午突然要求打完莫德納第一劑的1到3類和婦,要先上網登記意願,部分符合條件民眾聽到,覺得很奇怪,市府3日起就開放預約施打,中央卻突然要求3日之前、須先意願登記。有人問說,1至3類對象不都是優先接種對象,既可預約、還要先意願登記,「真不知政府在搞什麼? 」。鄭文燦表示,中央指揮中心公告現行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者、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的第1至3類對象及孕婦,8月11日間隔滿28天者,須在3日之前,至1922系統平台進行第二劑疫苗施打意願登記,預估桃園符合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的第1至3類對象約2萬人、孕婦約4500人,須意願登記後,醫院及衛生所才能依名單安排接種作業,請符合資格者盡快到1922網站完成意願登記。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逆時中 鄭文燦維持雙軌制造冊通知安排
中央推動疫苗預約平台接種,意外引爆長輩「數位落差」爭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出「與其幫長輩造冊 、不如到府幫上網預約」,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疫苗接種雙制有很多優點,想預約者預約,市府會主動通知、主動安排、主動造冊,讓不習慣使用數位工具的長者,也可得到充分資訊,精準分流、友善服務。鄭文燦表示,桃園市會照原定計畫推出疫苗接種方式,並會與中央溝通實施雙軌制,雙軌制如果只是用戶政資料會比較辛苦,以一個里平均500人,全市就有25萬人,如果是用健保資料,有第一劑施打名單,會更精準,他會持續溝通。他也說明,這一輪接種疫苗計畫,桃園還是會延續原有愛心計程車免費接送長者服務方式,孕婦憑媽媽手冊也能享相同待遇,疫苗接種服務專員也不限定服務長者,一般市民也會服務。
-
2021-08-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沒手機怎預約?長輩心焦
許多長者不會上一九二二平台預約第二劑疫苗,台中、桃園、新竹與苗栗等縣市都啟動下鄉或預約服務,發現疑難雜症不少,除了抱怨為何不比照第一劑通知外,也有長輩堅持第二劑非莫德納不打。沒有手機的老人家,只好填上里長手機號碼,頻頻追問里長收到簡訊沒,更顯得焦慮。台中市設一六九處疫苗意願登記服務櫃台,各區公所下鄉開班教長輩上網登記,也可代為預約,有長者抱怨「都有黃卡了,還要填意願?」也有打了AZ疫苗的長輩見可勾選疫苗,堅持「只打莫德納」或「只勾高端」,公所人員只能費盡唇舌地解釋,現在還不能混打。桃園市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里長辦公室也全面為長者辦理第二劑疫苗網路登記,楊梅區公所事前還辦講習,先幫里長上課,以免里長被老人家問倒。沒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家,預約疫苗障礙更多。民政人員說,除了沒手機,有長者甚至不知道怎麼閱讀簡訊,只能留下里長手機號碼,結果天天追問里長有沒有收到簡訊;也有長輩跟孩子說要登記,卻換來不耐煩口氣,跟公所人員訴苦「求孩子還不如自己跑一趟區公所。」
-
2021-07-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機組員小孩不能進幼兒園? 陳時中這樣說
教育部訂定幼兒園防疫指引規定,幼兒同住者如果在自主健康管理狀態,幼兒不可入園,不過航空公司機組員因公性質,被指揮中心認定「高風險」人員,若長期處於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孩子的受教權恐受影響。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家中有居家檢疫或隔離者,當然不能來學校,但自主健康管理對象,可與教育單位再修正。近期幼兒園、托嬰中心、補習班等教保機構陸續解封,讓家長可以稍稍鬆口氣,不過教育部在「幼兒園(教保服務機構)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中,訂定幼兒及其同住成員處於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狀態,幼兒將不可入園。若家中有幼童的機組員,恐因為工作關係不斷檢疫、採檢,連孩子也無法正常上學。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今出面呼籲教育部應調整政策,教育部表示將修改指引。陳時中說,幼兒園規定中,家中有居家檢疫者或隔離者,當然不能來學校,這是一定,但自主健康管理的對象,教育單位可再來修改,家人自主健康管理應該不在管制內。
-
2021-07-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新冠疫苗剩8萬劑 不影響明後兩天接種
桃園市第四輪疫苗接種計畫從原先20萬人二度降載到12.7萬人,至今天中午截止,預約接種民眾約有12.4萬人。衛生局估算全市大概剩下8萬劑疫苗,不足5萬多劑,但尚能應付近日接種需求,短缺部分中央應會在8月5日前配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畫的第四輪疫苗接種計畫明天展開,桃園多家合約醫療院所將依預約門診時段安排民眾接種,市府規畫的社區接種站則預計在7月31日、8月5和6日三天提供服務。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第四輪接種計畫約有12.7萬劑疫苗,預約民眾約12.4萬人。其中,合約醫院疫苗數量有5940劑,僅1劑無人預約,幾乎滿載,滿載率跟這幾天石門水庫差不多蓄水量差不多,都接近百分之百。針對疫苗不足問題,鄭文燦認為,中央如果沒有辦法足額供應的畫,可以考慮暫緩接種疫苗的腳步,「不一定每一輪都要連結在一起,也許可以打幾天、休幾天」。鄭文燦也說,目前有一個好的現象,就是各縣市疫苗接種計畫都打得很快,因此出現疫苗吃緊情形。如果「大軍已動、糧草未到」,大家就會很緊張,相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會精算各縣市的疫苗,但不管怎樣,一定要提供充分的疫苗,至少預約的一定要完成施打,至於還沒有預約到的民眾還有第五輪,中央跟地方會做很好的規畫。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桃園扣除正在接種和已預約接種的專案疫苗,大概剩下8萬劑,如果考慮各醫療院所的基本庫存,第四輪大概還差5萬劑,但不影響7月31日社區接種站執行,也相信中央8月5日以前會配足疫苗。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預約平台3種疫苗事先全勾「同意」 遭疑:根本用騙的!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重啟意願登記及修改意願接種疫苗種類,可供登記疫苗種類有AZ、莫德納及高端共3種,國民黨台南市議員洪玉鳳質疑,系統一開始即替民眾點選3種都同意,「根本是用騙的」,且除一到三類及孕婦之外,都變成要10周之後才能打第二劑,難道有重大疾病者不急著打疫苗?南市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會向中央反映。台南市18歲以上有159萬多人,截至7月27日,尚有110萬多人未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根據衛生局統計,65歲以上長者接種率68%;50至64歲接種率35.3%;50歲以上接種率49.1%;18至49歲接種率17.3%;18歲以上接種率32.2%。洪玉鳳表示,第一類到第三類及孕婦打第二劑時間為8周,其他類則更改為10周到12周,難道有慢性病、重大疾病患者不急需打疫苗嗎?這樣的作法將造成台灣社會嚴重對立。洪玉鳳指出,該預約平台一開始就替民眾點選3種疫苗,如果民眾沒看仔細,就代表3種都接受,若屆時只分配到高端,那並不是民眾真正的意願,「根本是用騙的」。許以霖表示,會向中央反映相關選項應空白,讓民眾自行勾填。另外,桃園市議會開第一槍通過普發現金5千元,洪玉鳳詢問台南市長黃偉哲「桃園能,台南能不能?」黃偉哲說,這部分需要犧牲地方建設,將年度預算建設經費調整減少或是舉債來普發現金,但還是要送請議會審理。第4輪「預約接種」今中午截止,此輪AZ疫苗施打期間預計從7月30日到8月6日,但有民眾抱怨,政府叫人家預約,結果新營區、柳營區、鹽水區全部額滿,「政府疫苗不足還要糟蹋人民時間,根本預約不到」。也有麻豆、將軍區的市民反映當地都額滿,不知該如何是好。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確診+3 市府籲社交活躍者主動篩檢「陰性協助打疫苗」
桃園今天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均與特殊交友圈案15339大型傳播鏈有關;另外,桃園市政府為阻斷潛在疫情風險,今也推出社交活躍者關懷計畫,如採檢陰性,將協助接種疫苗。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今天新增個案15716是昨天公布個案15707的室友,經匡列採檢確診。案15717是平鎮某工廠員工,因接觸過新竹確診個案15599染疫。而案15724曾接觸過日前公布個案15523、15524和15610,經警方調查才被匡列居家隔離對象,採檢後確診,另有擴大匡列9人採檢。針對社交活躍者關懷計畫,鄭文燦也表示社交活躍者關懷計畫是基於防疫必需性所啟動的擴大關懷照顧,希望相關人員能配合疫調、交代足跡和活動史,這也是目前傳染病防治對策的一環。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如果社交活躍者自覺有染疫風險,可自行快篩或向各區衛生所尋求協助,如果篩檢結果為陰性,又符合接種疫苗對象,衛生局會幫忙安排接種疫苗,如果篩檢陽性,則需進一步做PCR採檢。另外,衛生局和醫院今起也會針對已知的社交活躍者主動致電關懷。衛生局表示,社交活躍者不僅止於特殊交友圈,社交活動頻繁或親密行為過於密切者都含括在此範圍,舉例來說,今年5月發生的獅子會群聚感染事件民眾及其他事件的八大行業工作者,都算是社交活躍者。不過,接種疫苗必須滿足「身分必須符合中央目前開放的接種對象」先決條件,經衛生局評估認定社交行為活躍且有感染風險,才會安排接種。
-
2021-07-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高中師、公車司機接種喊卡 中央沒核准、要求地方暫停
台中、彰化等縣市近日為國高中教師、補教業與公車司機施打疫苗,卻在昨天與中央地方防疫會議時遭「喊卡」,中央指目前「只同意造冊、沒核准施打」,要求未施打都要暫停。中央第四輪撥下疫苗量銳減,南投縣長林明溱揚言串連其他縣市長和校長到中央抗議。各縣市「高中教師、公車司機」疫苗專案出現一國多制。桃園市國、高中教師共一萬九百人昨與今天施打,市府指疫苗是教育部直接配的教師專案疫苗,公車司機則挪用剩餘AZ疫苗。台南市高中職以下教職員、公車司機約兩萬人已打疫苗,衛生局稱是由中央專案配發。高雄今、明兩天為教師打疫苗,衛生局表示沒接到中央指示停打。新北公車司機與國高中教師三萬人近日正施打,市府指此屬第七類,中央有寄放第七類一定數量給新北。台中、屏東、台東的高中教師與公車駕駛皆已接種,但是使用之前餘劑施打。竹縣和嘉義縣表示沒接到教師專案疫苗,是調度之前疫苗剩餘施打。彰化近日為國中教師近五千人完成注射,公私立高中教職員兩千人原本排定要打,縣府卻已無殘劑。雲林縣府這幾天正在為公車與計程車司機打疫苗,衛生局指中央同意將國高中、公車司機列入專案對象,疫苗數量雖說增撥,實際要地方政府自己想辦法,想自購疫苗又卡關,「真是在考驗地方政府」。嘉義和南投、苗栗都還在等中央給疫苗,這兩類都還未施打。面對中央要求「停打」,林明溱說,即將開學,國高中與補教老師沒打疫苗將有群聚感染風險,中央應補撥專案疫苗,如果做不到就授權縣市政府調配預約平台疫苗,他不排除串連其他縣市長帶著校長到中央抗議;南投縣教育處昨再發文催促中央盡快補足疫苗,以免出現校園空窗期。彰化縣府表示,專案疫苗未撥下,第四輪簡訊疫苗撥補似乎少很多,彰化通知六萬七八四七人,卻只撥兩萬六四○○劑,縣長王惠美抱屈根本不夠打,部分造冊對象因中央還沒撥疫苗,已一批批調撥施打,「現在哪有什麼疫苗可湊來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今天將提撥少量疫苗至各單位,八月四日將有更多疫苗配發至各縣市,讓國高中教師能在開學前完成施打,基本上有造冊都打得到。至於各縣市公車司機及計程車司機造冊施打,中央盡量將手上配發的疫苗都撥發下去,但要在第三輪及第四輪意願登記的疫苗量下先行估量並取得平衡,若一開始施打太多,可能第四輪會開天窗。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市議會表決通過疫苗三期解盲國際認證 鄭文燦:尊重
桃園市議會今天上午舉行第2屆第15次臨時會,國民黨籍市議員林政賢臨時動議提案,要求市政府如要施打疫苗應具備三期解盲及國際認證,民進黨籍市議員蔡永芳提案反對,雙方僵持,議長邱奕勝動用表決,林政賢提案以21票超過蔡永芳13票,決議通過要求市政府未來接種的疫苗應具有三期解盲、國際認證的疫苗。市長鄭文燦表示,地方議會臨時動議,會有很多議員提出針對中央或地方的很多政策或建設案,他尊重市議員表達意見的自由,這也是地方議會的常態。林政賢表示,疫苗接種以來,一定要使用國際認證的疫苗,獲有免疫力,符合國際疫苗護照,否則會影響觀光,市府如果施打未經國際證三期解盲或未經歐美EUA認證,「桃園人拒當白老鼠,要求市府施打疫苗應具三期解盲、國際認證的疫苗,保護市民健康。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北、桃園餐廳內用一街兩制 店家無奈:何不統一?
新北市鶯歌、林口鄰近桃園市甚至同條路就跨兩市,但兩邊市府開放內用卻不同步形成「一街兩制」,有新北店家禁止內用表示無奈,但只能配合市府政策,也有店家認為應該全國同步,把選擇權交給人民。實際走訪林口、鶯歌兩地,林口有印度料理店家表示,雖然無奈,但只能配合政府措施,這段時間業績少掉7、8成,但感謝還願意外帶的老顧客,讓他們得以在夾縫中求生存,能撐住已經比很多人幸運,相信政府壓力更大,但期望能趕快開放內用。和桃園中間只隔座國道1號,機捷林口站旁的環球購物中心,有餐廳業者指出,不能內用對店家有深遠影響,以麵店為例,開放內用能吃到熱呼呼的麵,如果外帶或外送回家可能麵已經糊掉,對客人觀感或店家聲譽可能就此打折。有日本料理業者認為,應該要全國統一開放,至於能否內用由民眾自己決定,當然要以能做好防疫為前提,不同步結果可能讓鄰近桃園的店家原本3成業績再下修,都跑去桃園餐廳消費。除林口外,鶯歌區光鶯桃路就連接桃園八德、桃園區,且周遭餐廳林立,多數都有共識禁止內用,但也有少數餐廳開放內用。提供內用的素食餐廳表示,畢竟店家都要生存,也已經做好隔板跟梅花座,政府開放當然就能內用;也有便當店限制內用人數,只開放4個角落各1桌給1名客人使用,餐廳內最多不超過4名內用客人。新北在這2個多月3級警戒以來,平均餐飲業業績衰退6成,今天公告安心餐館補貼計畫開放申請,但普遍店家都認為只定額補助3千元實在太少,雖然店租沒像都會區高,但1個月也要6萬,補貼連1成都不到。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中央突令停打國高中教師司機疫苗 藍委批政策太兒戲
新冠疫苗供不應求,國民黨立委林奕華今天指出,衛福部本來口頭告知各縣市,國高中教職員工疫苗今天會撥到地方,所以大部分縣市都安排本周施打;沒想到因疫苗量的問題,今天又改口說8月4日才有疫苗,還說沒有核准地方可以施打,要求暫停施打。她抨擊,中央疫苗政策可以如此混亂,著實令人搖頭。針對公車司機、國高中老師專案疫苗何時撥下來,中央回應,目前規定還沒開放,只有造冊還沒核准施打,要求還沒開打的類別停止施打。台中市民政局表示,台中兩項今天都已打完了。有高中教師表示「好險!慢一天就打不到了」林奕華說,國、高中老師暑假有很多事要忙,108課綱要老師共備教學、國中升高中學生會有銜接課程、國九和高三學生要開始升學準備等等,所以老師們都希望能趕緊回到教育常軌。林奕華說,而且,除已施打完畢的縣市外,各縣市都已排定時間,甚至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新竹縣、彰化縣、基隆市,都是昨天或今天就開始施打,哪是說停就停?請問行政院蘇院長,這樣政府還有誠信可言嗎?衛福部這也太兒戲了,應趕緊收回停打國高中疫苗的決定。
-
2021-07-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級首日這條路有的禁內有的開放 民怨:搞得我好亂
三級警戒解封第一天,桃園開放餐廳內用,但因新北仍維持禁令,出現「同路不同命」狀況,且不到一公里的距離,政策隨縣界四變,也讓民眾覺得混亂。桃園市桃鶯路因桃園、八德2行政區緊鄰新北市鶯歌區,同一條路從桃園市大智街口到新北市鶯歌路口,900公尺的距離換了4次路名和縣界門牌,也出現餐廳開放內用與禁內用交錯情況發生。附近居民熟悉縣界情況,但對於縣界畫分造成的用餐規定混亂,仍感不便。在桃鶯路上,桃園市與新北市最短距離僅隔一條5米巷道,新北許多餐廳雖然準備好隔板,但無法開放內用,而桃園許多店家考量疫情未歇,仍僅供外帶,只有1、2家業者低調開放內用。自助餐陳姓業者的店位處新北市,受限規範只能內用,看到隔壁桃園的店家開放內用,心中難免羨慕,嘆說,「最近生意掉了5成多,希望疫情趕快過,趕快恢復內用」。桃園有店家擔心病毒隨人潮移動,認為「命比錢重要」,仍維持內用,有部分店家因為空間不足或買不到隔板,桌椅仍收在角落限外帶。開放內用的店家則是低調做生意,除實名制、座位隔板和酒精消毒,也反映「還是會擔心」。「政策沒有同步,也會影響店家生意。」郭姓食材供應商觀察,同樣是賣火鍋,一家可以馬上吃、有冷氣吹、又不用自己洗碗,一家只能外帶、回家吹冷氣得花自己的錢、吃完還要洗碗,前者客人確實比較多,叫貨也叫得比較多。桃鶯路、鶯桃路的居民是同一個生活圈,但因為桃園、新北兩地政策不同步,造成開放與不開放的情況混雜。郭男表示,很多東西還是同步比較好,比較不會有困擾,「畢竟病毒不會選縣市」。
-
2021-07-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明天降二級 桃園托嬰中心復業要再等等
三級警戒明天解除,中央上周六雖然宣布托嬰中心可根據指引重新收托,但正式公文卻還沒發至縣市社會局,桃園市立案的132家公私立托嬰中心,明天僅能維持三級警戒期間收托人數,要恢復正常收托,或新立案機構要啟用,還得再等等。桃園市社會局表示,中央上周六舉行記者會宣布托嬰中心復業,但社家署正式公文還未發下,相關科室昨已先去信各托嬰單位,可先依中央公告訊息準備防疫檢核項目,待公文發下後,經審核通過便可開放營運。社會局指出,由於先前疫情不如雙北嚴重,桃園市有立案的公私托嬰中心在三級警戒期間並未全面停托,部分機構仍有收托少數嬰幼兒,相關收托在未符合新防疫指引及審核前仍可繼續,但若要擴大收托、或新立案機構要開始營運,仍須遵從防疫指引並通過社會局審核才可恢復或啟用。社會局表示,托嬰中心人員接種率須達8成才可復業,目前接種率達94%,若有新進人員需要接種,社家署今有來函表示,可向社會局呈報並造冊,以專案方式施打。依據「托嬰中心因應COVID-19防疫管理指引」,機構恢復收托前,應完成相關查檢表事項,報地方政府備查,包含80%以上工作人員完成疫苗第一劑接種,如接種未滿14天或未接種者,首次提供服務前,應自費提供3日內快篩或PCR檢驗陰性證明,並配合每周進行1次自費快篩或PCR檢驗;送托嬰幼兒每日至少測量體溫2次,並管制訪客人數;另建議服務降載,採1名托育人員照顧4名嬰幼兒,以5人1組分層、分室或分區規劃,確保每1組服務過程可保持室內1.5公尺之社交距離;空間不足時,可用隔板等防護措施替代。
-
2021-07-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不斷更新/727降回二級警戒!各縣市餐飲開放看這裡
在國人共同努力配合下,國內疫情持續穩定控制中,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逐步調降防疫管制措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三級警戒自7月27日起至8月9日調降為二級警戒,各項指引也放寬,不過外出仍須全程配戴口罩。對此《元氣網》針對全國各縣市是否開放餐飲內用,整裡相關資訊供讀者參考。📍基隆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台北市:禁止內用,再觀察一周。📍新北市:禁止內用,再觀察一周。📍桃園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新竹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市場和夜市在符合防疫原則下開放內用。📍新竹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苗栗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後續會再視情況調整。📍台中市:尚在研議中,等市府進一步公布。📍彰化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南投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雲林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嘉義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嘉義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台南市:開放內用‧嚴禁邊走邊吃,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桌與桌之間的距離必須1.5公尺以上、禁止併桌。‧市場、夜市、小吃攤在符合防疫原則下開放內用。📍高雄市: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夜市部分須提出防疫計畫,經過核准才會開放內用,婚宴部分仍建議暫緩。📍屏東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宜蘭縣:禁止內用一周內與業者討論措施,8/3開放。📍花蓮縣:仍待評估📍台東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金門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澎湖縣:開放內用在必須有隔板、梅花座與1.5公尺距離等條件下開放餐廳內用。📍連江縣:開放內用須採梅花座或隔板,保持社交距離,遵守防疫規範。
-
2021-07-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降級桃園規範「微調整」 鄭文燦:不必急著今決定
行政院宣布7月27日解除三級警戒,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會依循中央政策執行,但解除後的相關防疫規範要微調加強。他今天上午在防疫會議指示市府各局處研擬方案,但不必急著今天決定,「如果覺得還不適合,可以暫時不開放」。鄭文燦表示,中央式採取階梯式解封,現階段規範針對7月27日到8月9日,8月9日之後會視疫情再調整,所以地方也能比照,視行業類別、場所及時間做彈性調整,可研議清楚再決定,不必急著今天。不過,鄭文燦也提到防疫規範具備3種計畫,除了要有防疫和應變,也要有稽查計畫。以幼兒園為例,就不能有跨班級的活動,萬一有人確診,也得閉園14天,全員採檢,而相關局處在開園之後也要定期稽查,確保業者有遵守相關規範。鄭文燦說,解封仍有「防疫優先」的大原則,因此鬆綁也是階梯性的鬆綁,各局處如果認為目前疫情還不適合開放,可以等一周再看看。
-
2021-07-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解封將開放餐廳內用 鄭文燦的「桃園版」微調
7月27日新冠肺炎警戒降級,餐廳開放內用與否成為焦點。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表示,桃園會開放餐廳內用,但相關防疫指引要根據地方標準做微調,確切的實施辦法還在研擬中。鄭文燦表示,行政院這一次採取階梯式把三級改為二級,這一波是7月27日到8月9日,基本上會按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定,來制定地方相關管理辦法。目前,幼兒園、安親班和補習班因為牽扯到家庭照顧問題,會開放營運,但補習班老師及員工還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未滿14天,必須定期快篩檢查。社區大學和樂齡中心考量會有許多長者,暫不開放。有關室內外運動場館開放問題,鄭文燦表示以中央宣布為基準,至於餐廳內用,原則上也會按照中央的防疫指引,不過會制定「桃園版」的防疫規範,部分細節會微調,等微調後會在宣布。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森林遊樂區「微解封」人潮恢復28% 仍有3處禁開放
7月13日「微解封」後,各地國家森林遊樂區出現人潮,農委會林務局統計,上周末森林遊樂區遊客總數為去年同期周末約28%,新北市滿月圓周末兩天都湧入上千人次,一度啟動承載量管制;目前仍有3處森林遊樂區禁止開放,林務局表示,要等到指揮中心降級,並配合地方政府規範下才會開放。自指揮中心宣布7月13日「微解封」有條件鬆綁戶外場域後,林務局開放91條自然步道、53條林道、14處國家森林遊樂區、3處平地森林園區、4處林業文化園區,但為配合部分地方縣市政府公告,且有些場域開放與否還要跟部落、社區協調,尊重在地意願,因此仍暫停開放54條自然步道、28條林道及3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另外,室內場館、軌道設施、山屋、自然保護區等也都不開放。「微解封」十天以來,國家森林遊樂區逐漸湧入人潮,上周末森林遊樂區遊客總數達到去年同期周末約28%,7月17日累計5352名遊客、7月18日共有7355遊客,其中最受歡迎為桃園市東眼山森林遊樂區,周末兩天共吸引3359人前往;其次為新北市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周末兩天累計3296人前往;第三至第五名依序為台中市大雪山、嘉義縣阿里山、屏東雙流森林遊樂區。林務局表示,部分山林微解封但仍持續做好防疫工作,森林遊樂區承載量降到四成,若入園人數達到四成上限,就會採「一進一出」管制,目前只有滿月圓森林遊樂區曾在周末達到上限,另外入園遊客都必須依照規定量體溫及實聯制,全程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指揮中心日前表示,7月26日有望採「降級但不解封」模式,目前也在訂定相關指引。由於目前林務局轄下仍有54條步道、28條林道及3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尚未開放,林務局說,將會依照指揮中心防疫規定辦理,若屆時降級,也要根據地方縣市政府公告情況來配合。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桃園確診+7足跡多達20處 好事多、家樂福和全聯都上榜
桃園今天新增7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其中6例有確診者接觸史,1例感染原因待查。桃園市政府也公布確診者相關足跡,家樂福經國店及家樂福旗下多家超市上榜,全聯桃園中埔店、桃園建國店也有相關足跡,其他地方分別有好市多南崁店、力行市場、台西蔬果健康中心(桃園區中正路)、桃園假日花市等地,呼籲民眾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另外,有關近日特殊交友圈,市府也整理出關係圖,稍後將在疫情說明會直播說明。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是否打高端 陳其邁:第1劑打什麼,第2劑就打什麼
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南市長黃偉哲都表態,願意第2劑施打高端疫苗,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談及此事直率回應,「第一劑打什麼,第二劑就打什麼」。陳其邁近日天天向市民喊話,不論什麼廠牌,打進身體的疫苗才重要,面對有縣市首長表態第二劑願意打國產高端疫苗,陳其邁被問及此事他說,「第一劑打什麼,第二劑就打什麼」。現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就是這樣,那我們就把按照我們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陳其邁第一劑施打的疫苗是AZ疫苗,至今他堅信專家評估,包括AZ及莫德納疫苗保護力都相當,是否可以混打疫苗,亦以專家意見為要。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鄭文燦黃偉哲表態混打高端 柯文哲:已是政治 不是科學
桃園市長鄭文燦、台南市長黃偉哲市長都表態第三、第二劑願接種高端疫苗,等於AZ要跟高端混打,但中央目前尚未開放混打,新北市長侯友宜則表示,這是科學不是政治,柯文哲今天防疫記者會也被問及要不要打高端?柯文哲說,當這麼多政治人物都被問這一題,它已經是政治,不是科學。柯文哲說,就實務上講,地球上有的疫苗,包括AZ、嬌生、蘇聯的疫苗是用腺病毒載體做的;另外一組,美國、德國技術的BNT、莫德納是mRNA技術;大陸是滅活病毒;與高端最接近的是美國的Novavax,但還沒有上市。柯說,高端採用蛋白質次單位技術,應該是全地球最早拿到EUA的疫苗,也還沒有做過混打的試驗,不像莫德納、BNT、AZ等,所以他的結論是,高端能不能混打,答案是目前沒有科學上的數據,無法評論。柯文哲說,也就是說,高端的技術,實際上臨床還沒有直接使用的證據,從科學上沒有辦法評論。「當這麼多政治人物都被問這一題,它已經是政治,不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