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李樹人
共找到
488
筆 文章
-
-
2020-10-05 癌症.肺癌
公費LDCT揪肺癌 優先納入老菸槍
我國肺癌防治進入新紀元,衛福部國健署決議擬定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政策,第一階段對象為有強烈戒菸意願的重度吸菸者,未來預算足夠再擴大到有家族史民眾。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計畫首先針對重度吸菸者,且有強烈戒菸意願者,提供LDCT篩檢服務。肺癌為國人癌症頭號殺手,不只晚期確診比率最高、健保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也是第一,堪稱三冠王,近年更儼然成為「新國病」,LDCT被認為是有助早期發現肺癌、降低死亡率的工具,台灣肺癌學會等四大醫學會提出最新共識,吸菸者和有肺癌家族史者都建議接受LDCT檢查。王英偉指出,為了及早發現肺癌病患,第一波將針對重度吸菸者,也就是卅年來一天一包菸,或一天兩包長達十五年的癮君子,有強烈戒菸動機者,例如持續參加戒菸班者,提供LDCT篩檢。王英偉說,抽菸是導致肺癌的元兇之一,雖然與歐美相較,台灣人肺癌多是肺腺癌,罹癌未必與抽菸有關,但抽菸者一定是肺癌高危險族群,在經費有限情況下,將先針對有戒菸意願者提供肺癌篩檢服務。據了解,做出政策前,王英偉曾拜訪前副總統陳建仁,陳建仁希望國健署放手去做。根據陳建仁、中研院士楊泮池研究,肺癌風險中以家族史為最重要,有家族史者肺癌發生率逾百分之四,已接近吸菸者發生率。目前醫界共識是有肺癌家族史一定要做LDCT。
-
2020-10-03 新聞.科普好健康
台灣肝移植實力揚名全球 陳肇隆提醒:做好4件事,才能避免肝臟危機!
我國肝臟移植手術成功率全球揚名,衛福部公布最新肝臟移植手術成績,2005年至2018年,全台共完成肝臟移植6211例,三年存活率78.9%,其中活體肝臟移植有4915例,三年存活率80.1%。進一步分析各大醫院表現,高雄長庚榮獲雙冠王,肝臟移植及活體肝臟移植的病例數及存活率均最高。東方醫師手巧超越歐美近年來我國肝臟移植以活體為主,在6211例中,活肝捐贈多達4915例,國際換肝權威、高雄長庚榮譽院長陳肇隆解釋,這與東方人傳統希望保留全屍,屍肝取得不易有關。為此,20多年前,台灣、日本、南韓積極發展活體肝臟移植,由於東方醫師從小使用筷子,手指運作靈活精巧,大幅提升血管及神經等縫合精準度,提高成功率。相較之下,歐美國家推動活體肝臟移植手術,接連出現過捐肝者死亡不幸個案,民眾難以接受健康捐肝者死亡,因此遇到阻礙。陳肇隆說,「台灣迄今尚未發生過類似悲劇」,且存活率遠高於各國平均值,顯示我國肝臟移植手術實力已在全球前幾名,親友願意捐肝救人。高雄長庚存活率逾九成至於台灣活體肝臟移植三年存活率能夠超過八成,關鍵就在於高雄長庚,數據顯示,高庚執行手術人數最多,且存活率超過九成,量大且質優,拉大全國整體平均值。陳肇隆說,「這是高庚肝臟醫療團隊的功勞。」高庚活體肝臟移植團隊人數眾多,採功能性編組,光是外科、胸腔外科、腎臟科及麻醉科等醫師群就多達30人,加上個管師、專科護理師、營養師等專業醫療人員,累積豐富臨床經驗,就算外院轉來的棘手個案,仍迎刃而解,完成換肝。大馬妹順利捐肝救姊陳肇隆指出,往年高庚活體肝臟移植手術個案約有一成為國外患者,今年受疫情影響,只剩下個位數,兩周前完成一例超高難度、來自馬來西亞的妹捐肝救姊個案,罹患先天肝臟疾病的姊姊因病情嚴重,須跨海就醫,兩人來台後先隔離兩周,才能入院,手術前又必須隔離一周。移植手術順利,20歲的妹妹術後住院一周後,身體恢復良好,先返回馬來西亞,28歲姊姊仍在住院觀察。陳肇隆觀察,活體肝臟捐贈,以女性為主,例如,媽媽捐給幼兒,妻子捐肝給丈夫,女兒捐肝救父。以往亟需肝臟移植才能存活的患者,以B、C等肝炎患者為主,陳肇隆表示,隨著B肝疫苗接種,C肝全口服新藥問世,最近一兩年,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患者,或是兩者合併的個案激增,已超過五成。脂肪性肝炎移植增加隨著肥胖人口增加,未來因脂肪性肝炎而需肝臟移植患者將愈來愈多,陳肇隆提醒,民眾應養成運動習慣,飲食均衡,並控制體重,且避免酗酒,才能避免「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危機。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川普確診新冠肺炎 莊人祥曝染疫主因
美國總統川普染疫,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正值美國總統大選,看從媒體畫面看來,川普幾乎很少戴上口罩,研判是遭隨從感染。相較之下,我國總統、行政院長及指揮官,不論參加什麼大型活動都會上戴口罩,請國人放心,也再次提醒民眾戴口罩,並持續保持社交距離。他說,臨床證實,戴口罩是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患者在發病前兩天就有傳染力,意味這個人在被感染沒症狀時就會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危險。至於川普染病,是否因此改變我國對於美國的防疫措施?莊人祥說,「我們都知道如何防治,所以不會因為元首感染而改變對他國防疫手段。」此外,莊人祥強調,新冠疫苗研發成功與否與該國總統是否確診無關,川普認為11月可以開打,但其實美國疾管中心都認為不可能。疫苗送審時程都需要根據資料及文件完善程度,獲准藥證等都有關係,都會影響各國開打時程。外傳川普是在飛機傳染病毒,對此,莊人祥說,飛機會有特殊空調,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傳染,目前在機上大家會戴口罩、護目鏡,甚至隔離衣,其實在飛機上只要戴口罩,在如廁後記得注意手部衛生,其實在飛機上遭傳染風險沒有很高。2020美國總統大選專題 看兩個70歲老人的戰爭
-
2020-10-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同佳想來台投案 指揮中心: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檢疫
香港媒體報導,涉及2018年2月在台灣殺害女友潘曉穎的香港兇嫌陳同佳,已通知台灣委任律師聯絡相關部門,安排來台投案,希望10月內能成行。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此表示,目前有完整的境外嫌犯送回台灣的防疫模式,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檢疫,完成14天居家檢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陳嫌抵台後,將由航警局協助機場檢疫人員對於嫌犯入境檢疫登錄,如健康資料填寫,若有不適症狀也會做機場採檢。陳嫌將會送至收容場所獨立完成,強調不會到一般集中檢疫所,且由疾管署對個案進行每日電話關懷,了解是否有不適症狀。莊人祥說,若需要我國檢警赴香港將陳嫌帶回台灣,只要檢警有完整防護,即可免除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但還是需要完成14天自主健康管理。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治療足底筋膜炎 4大醫療院所
台大醫院門診超音波 立即確診 便於追蹤台大是台灣最早設立「足踝專科」的醫院之一。台大醫院骨科部手足外科主任陳沛裕表示,自骨科教授王崇禮1993年進修回國後,開始建立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系統超音波的基礎。至今台大足踝外科與肌肉骨骼超音波團隊累積豐富的診斷經驗,開發各項臨床應用,在國際重要醫學期刊發表論文達數十篇。台大醫院的足踝專科團隊包括足踝專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陳沛裕表示,台大是醫學中心,大部分病人經轉診而來,疑難雜症多,包括各種足部嚴重變形、難處理的骨折等,以單一疾病來看,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最多,扁平足、拇趾外翻也很常見。陳沛裕表示,台大足踝專科在門診就有常規超音波檢查,病人不用額外排檢查,提高診斷便利性和準確性,也協助評估追蹤病程與療效。透過詢問病人症狀加上超音波檢查,足底筋膜炎幾乎可立刻確診,超音波檢查也幫助醫師思考其他問題的可能。陳沛裕表示,足底筋膜炎,是日積月累的傷害造成,治療上,每天穿的鞋子和鞋墊很重要,每個人腳型不同、病因不同,適合的鞋子和鞋墊也不同。通常醫師會初步判斷病人是不是有現成鞋墊可用,如果需要訂製鞋墊,就會轉介到物理治療中心,骨科門診也提供震波治療,適合長期的慢性足底筋膜炎。一般來說,經充分檢查和衛教,通常病人只要看診一到兩次,就會明顯感覺症狀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常做「前弓後箭」 預防反覆發作健保署統計,足底筋膜炎門診就診人數,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在區域醫院中奪冠。北市聯醫復健醫學部主任武俊傑分析足底筋膜炎求診患者,以久站、走太多的人居多,主因工作需要,足部過度使用。老年人則是另一大族群,上了年紀的人腳底脂肪墊變薄,加上肌腱負擔能力變差,容易受傷,老人家走路千萬別「硬ㄍㄧㄥ」,不舒服就要停下來,或採漸進式增加走路長度。另外,短時間暴肥的人負擔增加,腳底脂肪墊來不及增厚,也是高風險族群。不少患者飽受反覆發作之苦,武俊傑說,一旦足底筋膜發炎,要想盡辦法坐下,盡量少走路,「能坐就不要站,能不走就不要走」,運動習慣也要改變,改騎腳踏車、游泳等不會對足底有壓力的運動。要避免反覆發作,預防更重要。武俊傑說,兩腳可採「前弓後箭」姿勢,伸展足底筋膜,每次維持10到30秒,換腳再做,每天做10次。扶著桌子做,可減少膝蓋負擔。武俊傑說,有些患者拖一、兩年才治療,因足底筋膜持續慢性發炎,壓迫點逐漸變厚,更容易被壓迫到而疼痛,治療效果也較差。一般足底筋膜炎患者,利用健保給付的超音波、短波和雷射復健,都有一定效果,可緩解改善或治好。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但無健保給付。員林基督教醫院工作一站數小時 患者職業傷害居多對於員林基督教醫院收治足底筋膜炎患者人數名列全國地區醫院之冠,人數甚至超過許多醫學中心,該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楊宗翰直喊意外。他分析南彰化相關患者致病原因,以職業傷害居多,例如,廚師、晶圓廠員工,因為久站,以致足底筋膜發炎。楊宗翰指出,最近就收治好幾名晶圓廠員工,工作時在無塵室一站可能就是好幾個小時,受限於整套防塵衣服,較難穿上彈性及舒適性較好的鞋子,以致造成內足弓肌腱慢性發炎、甚至纖維退化。想要預防足底筋膜炎,楊宗翰建議,首先挑選一雙適合自己雙腳的鞋子,有些老人家早上健走運動時,穿著夜市、菜市場買來的運動鞋,因彈性有限,又不合腳,可能走沒多久,就覺得不舒服,又捨不得丟,於是愈穿愈痛。治療上,體外震波的止痛效果不錯,但健保沒有給付,目前給付復健項目為熱療、電療、超音波熱療、局部膠帶以及徒手治療等,均需持續復健,才能緩解疼痛。楊宗翰指出,如果每天下床時的那一瞬間痛到哇哇叫,務必積極就醫,建議至大型醫院骨科、復健科門診,接受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只要一掃就能得知足弓組織厚度是否異常或纖維化,確診後多休息,服用藥物,並在醫師評估後,持續治療、復健,始能遠離足痛之苦。新北市蔡嘉哲骨科診所備有超音波設備 就近、及時診斷據健保署統計,新北市蘆洲區蔡嘉哲骨科為基層診所門診件數第一名,更是全國患者人數第一名。許多民眾來此求治足底筋膜炎,院長蔡嘉哲醫師表示,診所能提供民眾就近、即時的診斷及治療,院內也引進總價數百萬的超音波儀器及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能更加精準釐清病況及提升治療效果。蔡嘉哲指出,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民眾,又以女性患者居多,民眾來診所時,大多主訴足跟痛,但足跟痛原因除了足底筋膜炎外,還有神經纏繞、壓迫、纖維瘤等可能。蔡嘉哲表示,基層診所主要以觸診及詢問病史為主,並視患者疼痛狀況,以注射消炎藥或物理治療等方式處置,但光憑肉眼無法看見骨骼及肌肉狀況,有時難免會出現判斷誤差,若未對症下藥,治療效果有限。由於蔡嘉哲本身具有肌肉骨骼超音波證照,為了提升治療效能,十年前便引進超音波儀器,以釐清患者確切病灶,現在使用的更是價值200萬元,與台大醫院同等級的儀器,在基層診所中相當少見。蔡嘉哲說,超音波為輔助治療,不會向民眾收費。另院內也有體外震波治療、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一次療程在2000元以內,治療足底筋膜炎效果卓越,可維持近一年療效。民眾現場掛號後即可自費治療,不須久候大醫院的門診,可提供民眾更即時、高效的治療效能。
-
2020-09-20 科別.骨科.復健
日行萬步未必好!復健科醫師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
對於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的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解決基本結構問題。開業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融提醒,醫療院所的療程都是促進發炎癒合,治療足底筋膜炎更重要的仍是改變穿鞋、走路習慣,改善結構問題,避免走每一步、站每一秒都在傷害自己,「否則治療所給的效果,恐遠不及自我傷害。」肌肉延展差 冬天容易發作常有足底筋膜炎患者反應春冬特別容易發作,尤其足底疼痛主要發生於冬天。鄭融解釋,因冬天肌肉延展性較差,再加上足部從溫暖的被窩中挪出,接觸冰冷空氣溫差較大。但因損傷大約兩周會逐漸痊癒,多數民眾會發現,腳底的刺痛感,通常痛了幾次就不會再痛,容易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即使不痛了,也不能忽略足部的問題。」鄭融說,民眾若發現一早剛下床踩地時,內側足跟感到如針刺般劇烈疼痛,持續一個禮拜以上,就應提高警覺,除盡快就醫評估,解決結構問題,鄭融也建議搭配起床先「醒腿暖足」,避免足底筋膜裂傷或疼痛。避免復發 路少走一點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霖芬表示,她前幾年也飽受足底筋膜炎之苦,清晨下床、腳底踩地的那一瞬間痛徹心扉,這才知道病患所言不假。由於工作忙碌,沒有時間接受復健,所以選擇震波治療,治療兩次,有效緩解疼痛。 為了預防足底筋膜炎復發,謝霖芬不再日走萬步,每天走路步數降至七、八千步。她表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一天走上一萬步,曾經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建議少走一點,才能避免復發。 運動前後 拉筋暖身不可少另外,不管是慢跑、健走或健身房團體課程,在運動之前,都需拉筋暖身,讓四肢熱起來,時間約需五至十分鐘。在運動後,也需要拉筋,搭配緩和伸展運動,除了讓心臟跳動逐漸降下來,也讓肌肉放鬆,不致持續緊繃。買廉價鞋 對腳傷害很大「想減少足底筋膜炎風險,另一個關鍵就是找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謝霖芬說,有些中老年人為了省錢,就在菜市場、夜市購買廉價的運動鞋,認為反正壞了就丟,不會覺得心痛,但這類鞋子幾乎沒有彈性可言,穿沒多久,就可能造成足底疼痛。謝霖芬說,「買鞋子的錢省不得。」建議多找幾家知名運動品牌,實地試穿,是否符合腳型的長度或是寬度,並試走看看,感覺彈性、避震效果,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鞋。至於專業鞋墊部分,謝霖芬表示,這要看個人的經濟能力,因為醫院專業鞋墊價格昂貴,以電腦掌握腳底所需厚度,並打模製造,價格約在五、六千元,如果更好一點,費用超過八千元。起床兩動作 緩解足底筋膜炎醒腿暖足操1. 起床後先坐在床緣,足跟貼平地面。2. 一腳先往內縮,讓膝蓋彎曲超過90度,再用手稍微按壓膝蓋,此時可感受到小腿肚有點痠緊,在不造成疼痛的力道下,維持至少15秒。3. 換另一腳重複剛才動作。● 建議兩腳各做兩次醒足操,每次千萬不可超過30秒,以免反效果。●腿伸展動作看似簡單無害,但做太久恐引起足部肌肉保護性收縮,導致腿部肌肉無法放鬆,甚至更緊繃,醒腿伸展操時長約兩分鐘,就能輕鬆完成一整套伸展動作。暖足伸展操完成醒腿後,就可接續暖足伸展。1. 保持醒腿伸展操坐姿,先坐在床緣,將兩腳平貼地板。2. 其中一腳蹺起「二郎腿」,用對側手握拳垂直由下往上輕敲小腿肚,一腳約敲10到15秒後,蹺起的腳踝輕輕轉一轉,再放回地面。3. 換另一隻腳,兩邊各做一次即可。● 別小看蹺腳敲打、扭扭腳踝這些簡單動作,鄭融解釋,小腿肚有四、五層肌肉,這套暖足伸展動作可以幫助各層筋膜滑動,讓肌肉收縮更順利,做完會明顯感覺到「腿熱熱的」,代表足部組織溫度提高,足部血液循環、活動度都會改善。3方式放鬆足底筋膜1.小球按摩使用網球或按摩球(也可用長棍),把球放在地板上,腳踩在球上前後滾動。滾到疼痛部位,可輕踩按摩球,或以繞圈方式按摩。每次做3-5分鐘,每天勿超過3次。2.腳趾抓毛巾將毛巾平鋪地面,用腳趾彎曲方式來抓毛巾,以訓練腳底下的肌肉群。3.牽拉腳趾平坐椅子上,足部騰空腳趾盡量往上牽拉,必要時可用手輔助。此可恢復足底筋肉柔軟度。
-
2020-09-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陳時中「吃豬睪丸變聰明」?營養師:吃多小心痛風
美豬議題延燒,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表示「吃豬睪丸體力會變好、變聰明」;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暗指陳時中失言,反酸「他念哪個醫學院?」陳時中昨說,這是一種民俗講法,他小時候常聽長輩這樣說,「這樣是要說長輩失言嗎?」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質疑,那個年代的長輩還相信吃香灰治病、吃豬腦補腦、孕婦吃醬油小孩會皮膚黑,陳時中都認同嗎?況且那個年代的豬睪丸也不含瘦肉精,陳時中別再為美國人的豬,來教壞台灣的囝仔大小。對於豬睪丸論戰,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台灣傳統飲食習慣是以雞睪丸燉補食物為主,較少人會吃豬睪丸,很少聽到「吃豬睪丸會變聰明」;值得注意的是,豬睪丸燉湯後就變成高普林湯頭,有痛風病史的人最好盡量少喝。陳時中日前接受主持人謝金河專訪,提及台灣獨特閹割技術讓豬肉吃起來口感比較好,謝金河自稱小時候喜歡吃豬睪丸炸麻油,陳則笑說,「難怪你現在腦筋很好,體力又讚」。陳時中昨說,小時候都會聽到一些說法,吃什麼比較容易長得比較好、吃什麼會比較聰明等,也許大家太年輕沒有聽過,但像他年紀這麼大的,小時候長輩都是這樣說的。至於被酸念哪家醫學院?陳時中說,其實沒有必要,畢竟學歷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哪裡畢業實在沒什麼好談了,大家都畢業這麼久了,談哪裡畢業沒什麼意義。
共
1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