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搜尋
本土病例
共找到
835
筆 文章
-
-
2020-05-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酒店復業誰敢負責?北市怒槓中央
台灣連續廿八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是否逐步開放各項禁令引發社會關注,針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認為酒店舞廳可由地方政府核定是否開放,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批評這就是典型不負責任,「下令關容易,下令開,大家都不敢負責。」陳時中則回應,對於地方首長意見虛心接受,但唯有地方政府最了解業者作法。柯P:關容易,下令開沒人負責柯文哲昨表示,依據台灣疫情,他一開始就抱持反對關掉酒店、舞廳的態度,但中央要台北市政府道德勸說,結果中央下令關掉,現在疫情趨緩,中央又說只要防疫做得好,地方政府可以允許開放,典型的不負責任。柯認為酒店、舞廳可以解禁,但中央要保證邊境阻絕做到一定程度。陳時中昨天被問到會不會覺得地方政府「不友善」?陳時中說,地方首長是一票一票選上來,有其職責,無所謂善意不善意,地方首長根據人民需要提出想法,「我們都虛心接受」。陳時中:無法每天去酒店跑,地方才了解陳時中說,唯有地方最了解業者的作法,「像我跟(副指揮官)陳宗彥,就無法每天去酒店跑。」地方若有疑義,不知酒店作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指揮中心會負責提出符合防疫指引供參。「防疫期間,中央指揮中心到底負不負責,社會自有公斷。」陳時中表示,開不開放三大原則,包括個人疫情新生活有沒做好、業者有沒管理好、地方政府管理量能是否確實做好集會指引。除了酒店舞廳,外界也關心高鐵、台鐵、捷運、電影院是否放寬規定?陳時中說,其實沒有什麼特別需要再開放,因為社會氛圍還是緊張,就算「我們說可以開,大家也不開。」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市府針對各活動場所已訂有逐步開放原則,酒店部分因無法保持社交距離,開放復業還得再緩緩。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說,依指揮中心防疫標準檢視,包括戴口罩、維持室內一公尺社交距離及實名制入場,因酒店舞廳並未達前述標準,因此桃園暫時不開放營業。
-
2020-05-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27天無本土病例 社區很安全探病放寬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再度宣布零確診,國內已連續廿七天無本土病例,專家樂觀評估社區相對安全,社區感染威脅小。繼放寬長照機構探訪視禁令,指揮中心昨天宣布醫院加護病房、安寧病房探病解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將研議中職進場人數上限放寬至兩千人。有很大機會 未來病例只剩境外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指出,國內上周僅新增八名案例,除了敦睦艦隊群聚五例,其餘三例是境外移入病例,「有很大機會,未來病例只剩境外個案。」他分析,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約十四天,若今天守住零本土紀錄,即滿廿八天,相當歷經兩個潛伏期,以公衛立場,是「相當安全的一個社區」。加護、安寧病房 固定時段探病指揮中心三月廿九日宣布醫院全面禁止探病,四月三日明訂住院患者除緊急手術、安寧需求等,可緊急申請探視,其餘一律不准探病。昨天宣布探病規定放寬,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即起開放可於固定時段探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表示,即日起開放每床最多二人,可於醫院公布的固定時段探視。陳時中提倡防線退到個人的防疫新生活運動,他八日參與中職首場開放民眾入場的球賽後,表示觀眾秩序良好,「觀眾都很高興,是社會正向力量」,考量靠近外野的觀眾席仍有空間,表示將與球團、地方政府等研議,放寬入場人數上限至兩千人。八大行業復業之路 遙遙無期但八大行業復業之路遙遙無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八日宣布,因防疫停業的業者,經縣市政府評估符合社交距離、實名制、個人衛生、消防安檢等「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開放營業,但六都首長都持反對態度,希望中央制定規則,地方負責執行。對此,陳時中再次強調,符合「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不受室內一百人、室外五百人限制,非針對任何職業別,是防疫新生活的通案標準。但他也坦言,開放營業與否,需視業者管理能力及地方管理量能而定,「我們再觀察看看,如果地方執行時遇到任何問題,可提到中央討論。」指揮中心 「目前不適合降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目前仍是一級開設,考量社區感染威脅降低,是否降為二級,備受關注。陳時中坦言,曾考慮過降級,但整體疫情還在一級標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國際疫情嚴峻,跨部會需繼續齊力防疫,目前不適合降級。目前台灣四百四十位新冠肺炎患者中,輕症維持七成,曾有肺炎者約二成,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占百分之八點二。張上淳說,目前使用呼吸器的患者還有三人,使用葉克膜的僅一人,逾八成患者已解除隔離,住院病患八十二人,死亡者六人。
-
2020-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7天無本土新冠肺炎個案 張上淳:社區非常安全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國內連續27天無新冠肺炎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以新冠肺炎病毒14天潛伏期特性,國內將近兩個潛伏期無本土病例發病,以公衛角度來看,可樂觀認為社區已非常安全。張上淳表示,近期國內每日通報件數已降至單日約4、500件,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861例(含65619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張上淳表示,5月3日至5月9日,國內一周僅新增8例確診個案,其中多達五例是與敦睦艦隊有關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剩下三例也都是境外移入零星個案。張上淳說,國內疫情整個沒太多改變,敦睦艦隊確診個案從31例增加至36例,病例年紀多數仍落在20到40歲;以症狀嚴重度分佈,輕症70%最多、重症者僅8.2%,其中由於作一名原使用葉克膜的重症者已成功拔除,國內僅剩只剩一例使用葉克膜的重症者。國內整體新冠肺炎死亡率仍維持在1.4%左右,出院個案占全體確診個案中82%,「我們有很大機會,未來確診者會只剩少數境外個案。」張上淳說,國內已27天無本土個案,明天將滿28天,也就是兩個潛伏期,若未再出現本土個案,以公衛角度來看,社區傳染部分是非常安全。
-
2020-05-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何時振興?蘇貞昌:拜託陳時中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中表示,請各部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新生活」指引,加速業管場域、群體研擬分階段放寬方案;蘇下午解釋,對於何時開始振興,台灣還是不能大意,要按照指揮中心規範步調指引,但是拜託指揮官陳時中,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寬。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要求各部會在「邊境加嚴」的策略下,進而「社區放寬」,並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新生活」指引,周到、勇敢進行盤點,並加速就業管場域、群體研擬分階段放寬方案。蘇貞昌舉例,如餐飲、藝文展演與戶外集會等,均可在業者自律、兼顧防疫的情況下開放,讓民眾再多一點生活自由度,同時也讓相關業者的營運逐步復甦;而國家公園山屋從七日起即開放線上申請,回復原來山屋的容納量;中華職棒也自8日起,開放1000名球迷進場觀賽。行政院下午舉行紓困振興記者會,蘇貞昌率領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政務委員龔明鑫、衛福部長陳時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也再次解釋何時開始振興。蘇貞昌說,上午院會就是拜託指揮官陳部長,我國到今天已經連續25天沒有本土病例,台灣已經守住,應要轉守為攻,大膽一點、快一點,中華職棒等已經放寬,但總是希望往前推一點。蘇貞昌表示,全世界300多萬人確診新冠肺炎,20多萬人死亡,很多國家連學校都沒有開學,我國不只開學,甚至10萬人統測考試也舉辦完成,台灣還是不能大意,要按照指揮中心規範步調指引,因此拜託指揮官,可以的話一步步慢慢放寬。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假前 新北環保局為全市80熱點消毒
新冠肺炎疫情連續5天零確診、17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五一連假已湧現局部人潮,新北市環保局今天表示,針對1968APP景點及市府「人潮儀表板」共80處人潮易群聚點消毒,連假期結束會再消毒,這3天也將依市府防疫應變指揮中心調度,隨時出動。環保局表示,1968和人潮儀表板納入的三峽、深坑、鶯歌等觀光老街,以及淡水無極天元宮、板橋林家花園、碧潭風景區等景點,最晚昨天都已經消毒完畢,今天起一連3天環保局及各區清潔隊也會針對重點風景區機動巡查,除機動清理髒亂,也隨時待命,可為人潮眾多區域再消毒。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陳時中推動防疫新生活 蘇揆:可走出戶外
今天是五一連假首日,國內昨首次連五天「零確診」,累計十八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繼前天喊出「防線退到個人」,昨再推行「防疫樂活新態度」,從戶外活動及餐飲兩方面,鼓勵民眾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落實防疫之餘,放鬆享受生活。連續五天零確診,桃園市武陵高中恰好與「五零」同音,昨天校園洋溢欣喜氛圍,校長林煥周說,最後一節是輔導課,為讓師生開心一下,宣布「不上輔導課、提前五十分鐘下課」。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國內疫情趨勢持續往好的方向走,感謝國人自動自發,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政府沒有必要升高管制強度,防疫防線從社區退到個人,進入「個人健康管理」新生活時代,國人可以走出戶外,但要把防疫措施變成生活準則,忍耐一點點不方便,可以更安全出遊。陳時中說,想要維持「確診者少、出院解隔離者多」的成績,國人防疫樂活新態度是關鍵,「光靠指揮中心做不到,要靠大家養成習慣,生活就能更進步。」指揮中心針對五一連假訂定「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建議持續佩戴口罩外,外出應以白天為佳,開放且沒人群擁擠地方為首選。疫情緩和,不少業者呼籲政府下一步應「顧經濟」,陳時中表示,五月一日起將陸續開放經濟活動,民眾在維持個人防疫措施情況下,可放心旅遊踏青,參與戶外形態藝文活動、體育賽事,及至餐廳或攤販用餐,實施細節與啟動時間,將邀集相關部會進行討論後,於近期對外公布。陳時中強調,「我們會考慮開放重要海外經貿交流」,但現階段的振興目標是先把台灣內部走向正常化生活,如今啟動國內防疫新生活模式運動,也是為日後逐漸開放國際重要經貿打基礎,再依據新冠肺炎疫苗、特效藥研發速度及國外疫情趨勢,隨時做動態評估。昨逢敦睦艦隊爆發群聚疫情觀察期滿,該艦累積卅一名官兵確診,確診者發病期曾於社區移動,外界憂爆發大規模群聚,但現已過觀察期,陳時中表示,目前未發生社區傳染,初步樂觀,代表台灣挺過威脅。目前接觸者採檢四百八十人、四百六十五人陰性,其餘檢驗中。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五一連假 各景點住房平均仍有空間
明天起就是五一連假假期,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調查,各地景點住房率都蠻平均,並無哪些地點又特別突出,且各地都還能容納旅客人潮,但提醒出遊仍要保持社交距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天無新增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連續5天零確診,全台已連續18天無本土病例,累計病例429例。由於要避免清明連假人潮爆滿狀況重演,交通部觀光局在42處風景管理處景點及22個觀光遊樂業景點祭出人潮管制措施,包含6大遊樂園區訂定遊客人人數上限、國家風景區有停車場管制等。觀光局也提供連假期間,各景點住房率調查結果,交予指揮中心擬定防疫措施參考。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根據調查,各景點的住房率都蠻平均的,並沒有哪個地方特別突出。陳宗彥也表示,目前看起來,各景點都還有容納旅客的空間,若是有規劃想出遊的旅客都還可以去訂房,出門走走散心。不過他也提醒,旅客出遊時一定要保持好社交距離,密閉空間要戴口罩、勤洗手等,尤其出發到景點時,一定要多注意1968APP人潮警示,若發現人潮過多,則要避免繼續前往。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連續五天零確診 蘇貞昌籲民眾:可輕鬆不能放鬆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台灣已經超過半個月沒有出現新冠肺炎本土病例、連續五天零確診,「大家可以稍微輕鬆,卻不能放鬆」。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連續五天無新增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由於已有「五個零」,總統特別致贈Taiwan can help杯子,並秀出杯蓋上的0字樣,宣布啟動防疫新生活運動。蘇貞昌下午在臉書上表示,台灣已經超過半個月沒有出現本土病例、連續五天零確診,大家可以稍微輕鬆,卻不能放鬆。他說,接下來政府會稍微開放一些,國人可以走出戶外,但要把防疫措施變成一種新生活準則。蘇貞昌說,請民眾務必遵守防疫指揮官的規範指引連假期間,請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地方、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該戴口罩就是要戴口罩、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出門。他說,「我們已經穩住疫情,但接下來還是要請大家多幫忙,繼續守護全國民眾的健康」。國防部發言人臉書也發文說,「各位觀眾~~~五個零!」、「『五零』機槍準備發射,Are you Ready?」國防部發言人臉書指出,連續五天零確診是一項非凡的功績,在這防疫的102天裡,因為全體國民的努力,共同守住這平凡而珍貴的日常,可以開心、不能鬆懈。國防部發言人也呼籲民眾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配戴口罩等好習慣,維持生活規範,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50」好消息 馬偕宣布放寬門禁 5月4日起免查旅遊史
我國今天迎來「50」(連續五天零確診)的好消息,且也已經累計18天沒有本土病例。馬偕醫院今也宣布放寬門禁,從5月4日起取消在入口處插健保卡確認旅遊史,入院時間也因為取消入口確認旅遊史,恢復到過去的早上7點即可入院就醫。馬偕醫院以及淡水馬偕在五一勞動節連假過後,從5月4日起取消入口處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作業,查詢旅遊史回歸到門診作業,其餘入院必須戴口罩、進入醫院時必須噴酒精乾洗手、體溫監測,單一出入口進出等措施仍照舊。二周前,新光醫院就開第一槍,取消入口處插健保卡查詢旅遊史作業,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查詢作業回歸到門診一樣有效果,加上疫情稍稍趨緩,因此作一調整。台大醫院、台北榮總、長庚醫院對此皆相繼表示,目前尚未取消入口處查詢旅遊史,不過近期都有在討論取消此措施,預計近期應該也會跟進馬偕、新光。
-
2020-04-3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慶零確診蔡英文送陶杯慶祝 防疫五月天為「五零」舉杯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今天國內第一次連續五天「零確診」,累計18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被民眾號稱「防疫五月天」的指揮中心官員,為慶祝零確診,高舉總統蔡英文贈送的「五零」陶杯。陳時中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中,宣布我國迎接「五零」新紀錄,他說,今天仍然沒有新增病例,目前國內已有322人解除隔離,「今天五個零,慶祝一下,總統拿杯子送我們」。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揮官陳時中、副指揮官陳宗彥;第二排左起發言人莊人祥、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為向總統蔡英文及人民報告,我國以迎來五天零確診,對此五人高舉總統贈送的刻有「0」陶杯,慶祝「五零」。
-
2020-04-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名家破解新冠肺炎/葉金川:防疫下階段 要「安全安心」
防疫進入一百天,我們是全球極少數不需封城就能控制疫情的國家。昨天確診病例再度掛零,維持四二九例,本土病例五十五例,僅一例造成醫院院內感染,其餘都是家庭內傳播,我們主要是靠邊境管制和精準疫調控制住疫情,防疫成績卓越。衛生署前署長葉金川指出,國內已連續十六天沒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磐石艦染疫帶來的警報,四月底前可望解除,如果不幸發生社區傳染案例,我們也應該可在第一個傳播鍊就先阻斷。長期抗戰 兼顧正常生活疫情之初,我們對新冠病毒不甚了解,摸著石頭過河一百天,現在對病毒傳播的特性已有幾成把握,在防疫優先並兼顧大家正常生活的需要,防疫戰略應調整,進入第二階段「安全安心防疫」。設想未來一年,我們最可能拿到的劇本,仍是持續和新冠病毒奮戰。預估北半球疫情,六月可能趨緩,但九月勢必再起。我們經中國大陸、歐洲及美國的境外攻擊,已經連過三關,雖然接下來可能還會有來自東南亞、南亞、非洲和南美等地的攻擊,但預計衝擊不比歐美。我們依照現有步驟,應該可以因應未來疫情來襲。部分國家解封 邊境須守住透過邊境管制和精準疫調就能夠守住疫情,其實這超過大家預測,現在證實,的確可行。到四月底,若國內沒有進一步疫情,代表病毒在台灣境內存在的機率極低,未來所有的病毒都將來自國外,此時只要做好邊境管境、確保進入國境的人未帶入病毒,國內將是安全的。幾個月內,相信已有部分國家解封,我們不可能永遠禁絕與其他國家通航與往來,此時邊境管制必須適度調整。例如要求入境外國人提供未感染證明,並接受我國核酸檢測,確認其並未否處於帶原狀態,並避免將病毒帶進社區。增防疫旅館 避家庭內感染另外,國內大多數本土確診案例是被居家檢疫、隔離的家人感染,顯示家裡不是好的隔離所,應該要增加檢疫所或防疫旅館,避免傳給家人。精準疫調讓我們切斷了病毒的傳播,而細胞簡訊發放的時機和內容,應該再多做考量,公告景點及確診者足跡的效果有限,不但增加恐慌,部分學校和公司行號根據細胞簡訊內容,請學生不要到校上課,或是讓員工放假,這些是沒有必要的。維持戴口罩、洗手、社交距離應該要繼續做的是勤洗手和戴口罩,它提供的保護力效果相當於半個疫苗。建議在未來一年裡,大家應該將洗手和戴口罩內化為生活習慣;再來是保持社交距離並嚴格執行,就會達成準封城的效果。國內病例的傳播鍊得以阻絕,應該就是戴口罩、洗手和社交距離建功,而且對社會民眾的殺傷力非常小,但是它避免了真正封城,讓商業保有活絡性,不至於使經濟活動完全停擺。在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成功前,我們暫時無法回歸之前的生活,但要讓民眾長期配合防疫,應盡量減少對生活的改變,例如校園不必關閉,讓孩子有地方可以打球,中老年人也可以繼續運動,不要宅在家裡。人數不要太多,還是可以聚餐;作好防疫,可以搭遊覽車去戶外散心,這樣也使對經濟活動的傷害降至最低。
-
2020-04-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啟動口罩海外人道援助 總統邀民眾護台灣助世界
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設第100天,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連續3天0確診,連續16天本土病例0新增,台灣模式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並邀請大家一起護台灣助世界,啟動口罩海外的人道援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台灣今天無新增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疫情指揮中心訂購龜苓膏,慶祝3月中旬歐美移入病例暴增以來,第一次出現連續3天零確診。目前全台累計429例,已16天無本土病例。總統下午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設第100天,這100天來,我們因為團結,挺過了一次又一次考驗」。總統說,連續3天0確診,連續16天本土病例0新增,台灣模式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就在昨天,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和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舉行雙邊電話會議,分享疫情資訊和台灣防疫的實務經驗。總統並邀請民眾一起護台灣助世界,啟動口罩海外的人道援助。如果大家在口罩使用無虞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的App,捐贈過去這段時間「可購買卻未去購買的口罩片數」,一起幫助世界。
-
2020-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觀察站/緊繃或放鬆…就怕五一連假踩漩渦
磐石艦群聚爆發後,各界如驚弓之鳥。廿四日晚上傳出台鐵列車長接觸確診者後肺部浸潤,嚇得台鐵立即將列車長辦公室及值勤列車從裡到外大消毒;短短半天陸軍又傳出有人疑受敦睦艦隊感染出現腹瀉等症狀,幸好採檢皆呈陰性,結果是虛驚一場。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國內已經連續十三天「零本土個案」,獨立的軍艦群聚事件雖已達確診卅一人,但未被列為本土疫情;陳時中甚至樂觀預估,四月卅日前就能揭曉台灣能否過關。但有專家認為,應延長觀察期至五月十四日。仔細分析,兩個時間差在於,是否橫跨「五一連假」?從防疫觀點而言,最擔心民眾防疫心態也跟著大放連假。回想清明連假,因零確診疫情趨緩,民眾太放鬆而出現景區人潮,又未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一度埋下群聚隱憂;要是四月底宣布此次磐石艦的考驗也順利過關,民眾被防疫約束已久的身心,屆時會不會大鬆懈?放眼各國動輒數十萬確診數,台灣截至昨天僅四百廿九名病例,數據看似安全,但別忘了我國還是有找不到感染源的十大本土病例,連磐石艦感染源從何而來,至今也是霧裡看花;此外,國內確診者高達七成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社區存在未被發現的感染者,或許就在你我身邊。美國、義大利等國疫情瞬間爆炸,疫情來得又猛又快,台灣疫情範圍小又零星,大部分民眾沒有被感染,也容易因帳面數字失去警覺。平靜湖水下仍藏著許多未知漩渦,一旦出現變數,就可能驚濤駭浪,目前疫情也許平靜如湖面,千萬別大意翻攪湖水。
-
2020-04-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登革熱季又到 醫師提醒症狀異同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登革熱流行季同時到來了。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登革熱疑似通報病例為近五年最低,但鑑於登革熱部分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有可能被誤判而未及時診治,因此疾管署發函請醫界問診時多加留心。醫師表示,民眾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就醫時,要同時告知是否曾到戶外活動或被蚊子叮咬,助醫師綜合判斷。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15年至2019年全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境外移入病例累積通報病例數在642例到2174例不等,今年同期共計501例,為近五年新低。如看確定病例數,2015年至2019年同期的確定病例述在42例到466例不等,今年同期則為50例,是近五年次低。衛福部疾管署23日發布致醫界通函第432號,指登革熱部分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有可能發生疑似病例未及時診治的情形。因此提醒醫界,對於具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史的疑似病例,同時考量新冠肺炎與登革熱,並適時進行登革熱疑似病例的通報以及運用NS1快速診斷試劑進行快篩。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登革熱與新冠肺炎均為病毒感染,因此都有病毒感染後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像是發燒、頭痛、痠痛等。比較不同的是,登革熱可能造成後眼窩痛、皮膚起疹、肌肉與關節痠痛明顯、比較不咳且比較不會影響嗅覺與味覺等;就好發地域而言,由於氣溫較高的地方較易孳生蚊子,因此登革熱好發於中南部地區。侯家瑋表示,登革熱與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可能在一周內,新冠肺炎也可能長達十四天以上。由於登革熱流行季到來,民眾如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就醫時,除了要提醒醫師近期是否到人潮擁擠公共場所等資訊,也要記得告知是否曾到戶外活動或被蚊子叮咬,助醫師綜合判斷。
-
2020-04-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五一勞動節在家休假?蘇貞昌:鼓勵民眾正常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五一勞動節連假將至,外界關心會不會取消休假,或鼓勵民眾在家?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在台北市參訪防疫旅館受訪指出,五一勞動節連假,鼓勵民眾正常生活,他昨天在立法院答詢是說,休假跟出遊並不完全一樣,但出遊只要依照陳時中部長所說,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依照規範來進行,這既是保護自己健康,也是減少社會負擔。蘇貞昌指出,因為台灣已經連續12天沒有本土病例,台灣的防疫工作被全世界肯定,五一勞動節就要到了,很感謝勞工朋友,勞動節也是早有規定的節日,只要大家照指揮中心所訂應該有的作為,包括應該有的社交距離,應該有的自我防衛的體系,以及該有的勤洗手等等,他相信台灣當全世界都在鎖國封城,至禁止民眾出自己家門的時候,台灣是非常少數可以正常生活、自由出入、孩子還可以上學的國家。
-
2020-04-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 地方政府急兵推 蘇貞昌:離封城還很遠
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午視察防疫旅館,受訪時表示台灣已有12天沒有本土病例,離封城還很遠、也沒有要封城,地方政府有鑑於各地情形不同,先作準備是可以理解。
-
2020-04-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時中:敦睦艦隊屬於突發狀況 台灣還沒有到封城時候
敦睦艦隊染疫引發社會關注,台南市長黃偉哲也說不排除封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則表示,敦睦艦隊屬於突發狀況,整體形勢判斷,台灣還沒有到封城時候,離那個還非常遠。行政院長蘇貞昌今親自主持紓困振興記者會,主題為「紓困現金、本周入帳」,台下包括副院長陳其邁、秘書長李孟諺、發言人Kolas Yotaka、政務委員龔明鑫、陳時中、經濟部長沈榮津、財政部長蘇建榮、文化部長鄭麗君、主計長朱澤民等人共同出席。被問到敦睦艦隊染疫,台南市考慮封城,陳時中表示,敦睦艦隊這樣的狀況是屬於突發狀況,當然大家必須要謹慎以對,但是整體台灣已經接近十天沒有本土病例,整體判斷形勢要從世界局勢、地方狀況、突發事件以及掌握能力去考慮,台灣還沒有到封城時候,大家是要注意,但離那個還非常遠。
-
2020-04-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英疫情怎解?陳建仁:優先採檢密切接觸者、高風險群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英國更是同時有高感染率與高死亡率。副總統陳建仁建議英國,有時普篩缺乏效率,也不符成本效益防疫措施,可針對密切接觸者與高風險群優先採檢。新冠防疫期間,陳建仁多次接受外媒專訪,討論我國處理武漢肺炎疫情的經驗、防疫策略等等。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日前也專訪陳建仁,總統府今刊出相關內容。「每日電訊報」指出,英國的疫情出現高感染率、高死亡率,詢問陳建仁是否有相關建議,普篩有幫助嗎?陳建仁表示,台灣未進行普篩,是因為在395個確診病例中,僅有14%是本土病例,在這55個本土病例中,僅有10例找不到感染源,可以清楚地追蹤到傳播鏈,所以不需要進行普篩。陳建仁說,但是只要出現大量未知感染源的病患時,就必須做普篩,只是有時普篩缺乏效率,也不符成本效益,而介於普篩和指定檢測之間,建議密切接觸者必須優先採檢,再來是高風險群,包括醫護人員、超市收銀員、公車及計程車等大眾運輸的司機等,因為這些人被感染的風險較高,必須先檢測,如果他們沒被感染,那麼別人也不會被感染。陳建仁表示,高風險人員檢測很重要,但必須先區分出哪些人是高風險群,哪些不是,包括感染者的同事或同學,也就是密切接觸者,絕對必須更謹慎地監測,否則花費很多時間,但效率卻很低,成效也不佳。
-
2020-04-1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東南亞比照歐美入境得先通報 特定對象需住防疫旅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才提及「疫情應該是平穩了」,今確診案例增加三例,打破連續三天零確診;考量東南亞疫情蠢動,指揮中心今也宣布從21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台灣時間4月7日零時起)如有東南亞地區旅遊史,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上述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指揮中心指出,鄰近我國之東南亞/南亞國家近期疫情增溫,新加坡、印度、印尼疫情持續呈上升趨勢,近幾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創新高。其中新加坡病例以外籍勞工宿舍群聚個案為主,已累計約2,700例,佔本土病例70%;另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疫情則持平或趨緩。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居家檢疫期間應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不適症狀,不可自行外出就醫,應主動聯繫所在縣市衛生局或地方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最高可罰100萬元。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新冠肺炎病毒繁殖率比SARS高3倍
香港一項醫學研究指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其病毒的繁殖率高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病候群(SARS)3倍以上。香港大學醫學院及瑪麗醫院的研究團隊日前公布對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最新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政府抗疫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據公布,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利用新研發的「人體外肺器官模型」,模擬病毒在人體肺部的發展情況,較以往利用倉鼠測試具有更高準確性,研究結果具有高度參考價值。團隊早前取得4名醫院病人的同意後,將其肺部的正常組織抽取化驗,進行體外器官模型,將同一人的肺部組織分成數分,並繁殖肺炎病毒及SARS病毒,觀察兩種病毒於48小時內的表現,結果有以下發現:一、 用4名病人的肺組織繁殖的病毒中,肺炎病毒的繁殖量較SARS病毒高3倍以上,短時間具極高的複製速度。二、 肺炎病毒令肺部組織產生干擾素及炎症的反應,較SARS病毒低。團隊方面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病毒的複製速度很快,但它令肺部組織產生干擾素及炎症的反應較SARS病毒低,因此不像SARS病毒般在人體內引起「細胞因子風暴」,比如令患者發高燒。所以,即使病人感染肺炎病毒,也未必會出現明顯病徵,令病毒猶如「忍者」般難以發現,也是這次疫情出現眾多隱形病人的原因。袁國勇認為,這次疫情不可能沿用以往對付SARS的方法應對,最理想的做法是擴大病毒檢測數目。他並預期疫情不可能於7月前完結,警告「第三波」疫情將至,呼籲市民繼續嚴格遵守「限聚令」,減少外出,以及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翻查紀錄,香港衛生當局於1月23日報告首宗新冠肺炎個案(中國大陸輸入),其後出現本土病例。截至4月12日,本地確診肺炎個案累計1004宗,當中許多由外地輸入,至今造成4人死亡,死亡率0.39%。SARS於2003年爆發,從當年2月15日至5月31日的3個半月時間計算,香港累計發生1755宗,造成299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7%。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病專家:台灣已「廣篩」 有這3種情況再擴大篩檢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舉辦第十次疫情說明會,會中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表示,終結疫情只有四大策略,包括疫苗、藥物、群體免疫、廣篩隔離。李建璋分析,疫苗至少還要一年半到兩年、最受矚目的瑞德西韋藥物研究短期內也不會有結果,如果要等待群體免疫發揮保護力,代價是台灣有三分之一至一半人口感染、一萬多到兩萬人死亡。因此廣篩和隔離,是最目前最可行的一條路。廣篩要篩什麼?李建璋說,許多國家都犯了「抓重放輕」的錯誤,其實輕、重症病毒量一樣高的,輕症傳染力也不容小覷,因此所有病例都務必做好隔離,是防疫的關鍵之一。至於針對抗原(病毒)的篩檢要奏效,則需建立在對於病毒分佈和變化的知識基礎上,才採得到足夠的病毒量。李建璋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在症狀出現前一兩天及發病前一兩天,病毒量最高,病毒量最高的是痰,所以建議醫師採檢疑似病例時,如果發現病人有痰,在通風良好的戶外採檢站,最好的作法就是請病人咳出痰來送驗。病毒量次於痰液的是唾液,在發病初期,每毫升唾液有十萬個病毒,核酸檢測一定可以驗出來。病毒量再次之的是鼻咽、喉咽。台灣篩得夠廣嗎?李建璋分析,澳洲韓國是撒下大網,陽性率是每50人找到一個,以此讓疫情降溫。美國目前疫情嚴峻之下,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確診,單看紐約州陽性率更高,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陽性。另外有些國家,如英國、瑞典,雖然有很好的醫療保險,卻因篩檢率太低,無法有效控制疫情。以台灣目前的檢驗量來看,大約是每篩查120個人,會找到一個陽性,這樣的陽性率,等於是「已經在廣篩了。」李建璋根據數學模型預估,至少有三種情況是警訊,其中任何一種發生,都代表台灣勢必要再擴大篩檢規模。這三種情境包括,當不明感染源的本土病例增加、檢驗的陽性率下降到小於1/50、出現超級傳播者。因為一個超級傳播者可能引發整個城市的疫情,一定要以他為圓心,篩檢他身邊的所有人,包括無症狀者。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380例,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截至4月9日的統計,高達72%確診病例是輕症,僅大約三成是中重症。李建璋表示,研究顯示輕症和重症的病毒量一樣高,發病前、後一兩天內病毒量最高,每毫升唾液可高達十萬個病毒。另外,三分之一病例體內病毒可存在超過20天,可能成為「慢性低濃度的傳播源」。因此,雖然台灣現在要求連續三次採檢陰性才能出院,導致病例的康復率落後其他二採陰或症狀改善就算康復的國家,但李建璋說,「這是很光榮的落後。」
-
2020-04-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是過敏還是新冠肺炎? 醫師傳授3招教你分辨
昨天新增一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患者本身有鼻過敏,被女友感染後,一直以為鼻塞、流鼻水是因為過敏的關係,許多國人都有呼吸道過敏,此例一出,引起許多過敏體質者關切,要如何分辨是否中標。打從年初,台灣就籠罩新冠肺炎疫情中,至今疫情仍看不見盡頭。每年三、四月正值過敏季,過敏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極為類似,醫師觀察,臨床就診氣氛兩極,有人過於積極,有人不敢就醫,醫師提出三大要點:症狀出現的時間點、檢視家人近期有無感冒、檢視TOCC,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差別。台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學會理事長楊崑德表示,在辨別過敏與新冠肺炎的症狀,有一定難度,但仍有可鑑別的指標。台灣過敏兒多,大多是環境誘發,最常見的是塵蟎、灰塵,每年3到4月因氣溫劇烈改變,也是誘發過敏的因子之一。楊崑德說,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為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眼睛不適,嚴重者會誘發氣喘、睡眠障礙等。新冠肺炎的患者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常伴隨發燒,近期雖然有許多資訊顯示,非典型症狀愈來愈多,同樣也有鼻塞、流鼻水、打噴嚏,或嗅味覺喪失、腹瀉等。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先回溯自己是否曾被診斷為過敏體質,若自己是過敏兒,再檢視近期是否有接觸過敏原,可優先辨別自己是否為過敏症狀,再加上若無發燒、呼吸道症狀,也沒有旅遊史、接觸史,此時就建議可以掛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葉國偉說,許多嚴重的過敏患者,礙於疫情不敢就醫,直到誘發氣喘才求診,他呼籲有病史的過敏患者,雖然避免接觸過敏原,狀況仍持續未改善,就應就醫,忍到誘發氣喘才就醫,得不償失。至於從未被檢查過是過敏體質者,像是幼兒,楊崑德說,家長可以協助注意孩子的接觸史、旅遊史,特別是家中大人有沒有人曾經感冒,依照近期疫調的資訊顯示,幼童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大多是被家中成年人傳染,若是以上的狀況都沒有,也沒有發燒等症狀,但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情況超過三天都沒有改善,也建議可以至耳鼻喉科或是風濕免疫科就診。楊崑德坦承,最近面對過敏患者,對醫師而言也是挑戰,必須謹慎再謹慎,近期政府倡議「社交距離」,但問診有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他建議患者,就醫前可先觀察自身症狀,直接寫在紙上再提供給醫師,降低問診交談的時間,增加彼此的距離與接觸時間,力求安全。●過敏兒就醫準備:一、症狀時機:過敏患者若流鼻水、鼻塞、氣喘,大多在早晨、晚間及運動時,可針對這三個時機點紀錄症狀;過去已被診斷為氣喘的患者,建議紀錄發作時機及用藥後是否明顯改善。二、TOCC:自我審視旅遊史、接觸史,特別是家中是否有成員近期有感冒症狀;若接觸者中曾有人因感冒就醫,臨床上會加照X光片,釐清是否為肺炎。三、避免過敏原:常見過敏原為塵蟎、灰塵等,清潔環境後,可紀錄症狀是否有改善。
-
2020-04-1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歸國潮兩周關鍵期已過!台大醫施景中:我們守住了
近日國內確診人數單日為個位數成長,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施景中在臉書表示,我們守住了。他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19日曾稱「未來兩周是關鍵期。」因為當時大量歐美回國人潮湧現,而當時歐美的疫情正處於爆發狀況。指揮中心副組長莊人祥也說過「境外移入若持續高於本土病例,疫情狀況會比較好;但如果反過來,是本土、未知感染源病例飆高,這對台灣很不利。」施景中說,果然那兩周內病例數急遽增加。兩周關鍵期現在已過,歸國潮已減低,而最近五天確診個案已降至個位數,且均以境外移入為主。上周清明連假的人潮擁擠,他說,曾擔心會有另一波本土感染,但昨天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一周過去,在這11個風景區旅遊的人,沒有任何一例被確診。雖然現在樂觀還太早,但他覺得,「我們已經守住了」。謝謝指揮中心、所有的防疫人員不眠不休的辛勞,也請大家繼續幫忙,守住戰果。
-
2020-04-1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小寶寶不能戴口罩怎麼辦? 陳時中:記得「退一步保持安全距離」
國內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口罩成為「護身符」,但小嬰兒無法戴口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希望大家考量小嬰兒是未來下一代,希望成人戴口罩也要距離他們1.5公尺、室外1公尺,但不高括小朋友的照顧者。捷運上有人抱小嬰兒,請大家把距離讓出來。指揮中心統計,國內382例確診,含今日新增案381、382,分別為328例境外移入及54例本土病例。國內確診個案新增1例死亡,為我國第6例死亡個案,9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陳時中再次提醒,民眾應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自國外入境時,如有發燒、咳嗽等不適症狀,應主動通報機場及港口檢疫人員並配合防疫措施。返國後應落實14天居家檢疫,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局或各縣市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就醫時,請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供及時診斷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