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科別.感染科
搜尋
本土病例
共找到
763
筆 文章
-
-
2020-09-27 科別.感染科
又是新北三峽五寮間山筍園 我一口氣爆9例本土登革熱
疾病管制署今公布,新北市本土登革熱筍園群聚增9例確診個案,該群聚截至目前含桃園市龜山區1例共計14人確診,研判五寮間山筍園群聚已進入第三波疫情,因屬群聚,衛生單位持續加強個案活動地周邊病媒蚊調查、孳生源清除,筍園設置警示牌封園,勿以身試法慘遭開罰。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新增個案為6男3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均居住三峽區,分別為五寮里6例、安溪里1例及中正里2例;其中3人無症狀,其餘6人發病日介於9月4日至9月23日。9名個案因有五寮里相關活動史,分別於9月23日、24日進行接觸者採檢。8人檢出雙抗體陽性,1人PCR陽性(第一型登革熱),研判確診;新增9名個案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五寮里筍園為主,且與先前公布案1至案3居住地相鄰,研判感染地為五寮尖山筍園及五寮里5鄰及6鄰社區,確實有在筍園發現廢棄輪胎、芋葉等容易成為孳生源的積水容器。莊人祥表示,研判當地確實可能還有未清除孳生源,將儘速找出,避免下一波疫情再發生。另已匡列具相關接觸史民眾共223人,其中採檢209人,11人陽性(新北市三峽區案3至案13)、179人陰性、16人檢驗中、3人待二次採檢,社區監測將持續至10月24日。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0例登革熱本土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14例居住新北市(13例三峽區、1例中和區);另累計59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莊人祥再次強調,目前仍是登革熱流行季節,且近期各地降雨機會增加,提醒民眾雨後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平時若有儲水澆灌農作物習慣,應將儲水容器確實加蓋密合或覆蓋細紗網,留意蓋子不能積水、細紗網拉平且無下垂於水中,避免孳生孑孓。此外,民眾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一旦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
-
2020-09-22 科別.感染科
誤以為感冒 新北三峽區登革熱群聚增2例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分別居住於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之30多歲女性(案3)及礁溪里之30多歲男性(案4),為9月16日公布個案(案1、案2)之家人,因皆為確診個案接觸者,在9月4日出現發燒症狀,原以為只是感冒,後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因IgM、IgG抗體均呈現陽性,研判確診。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今日新增的2名個案近期皆無出國史,案3平時活動以住家為主;案4平時活動以住家及公司為主。案3於8月29、30日,案4於8月29、30日及9月5、6日至五寮尖山菜園協助案1、2務農。2人皆曾於9月4日出現發燒症狀並就醫,案4於9月8日曾出現紅疹。林詠青說,由於案3、4皆有五寮尖山菜園活動史,研判該菜園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為同一起群聚事件。為防範疫情擴散,衛生單位已加強個案活動地及住家周遭孳清及區塊化學防治,並持續加強民眾衛教宣導,同時提醒當地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及加強疑似個案通報,相關社區監測將持續到10月9日。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今年截至目前國內累計2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16例居住桃園市(15例桃園區、1例龜山區),5例居住新北市(4例三峽區、1例中和區);另累計59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菲律賓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為多。疾管署呼籲,目前為登革熱流行季節,且近期受鋒面影響,各地仍有降雨,民眾應加強戶內外環境巡查,澈底清除積水容器,避免病媒蚊孳生。民眾若需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請做好防蚊措施,一旦有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後眼窩痛及關節痛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活動史。
-
2020-09-1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高市業者拿加利口罩混充醫用販售 衛生局回收339盒
高雄市衛生局日前稽查發現,高雄有藥商以其他藥商名義,重新分裝加利公司一般口罩,並當醫用口罩販售。衛生局長黃志中今天表示,目前除了21盒已售出,其餘339盒已全部下架。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7日與高雄市衛生局展開實地查察,發現設址高雄大樹區藥商興運企業社,涉嫌以合法藥商「順易利醫療活性碳口罩」醫用口罩空盒及包裝袋,重新分裝加利公司一般口罩,共有360多盒流入市面。黃志中上午結束防疫會議後表示,全案已依違反藥事法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經後續追查,混充的360盒有21盒售出,其他339盒則已全部下架。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宣布,24日起生產的國產醫用口罩,需加上MD(醫用)及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雙鋼印,在此之前生產的醫用口罩市售品,則可持續賣到12月24日。面對口罩鋼印過渡期,陳其邁上午召開防疫會議後表示,上週已請衛生局邀民政局、警察局成立聯合稽查小組,就標示、來源不明及非醫用口罩展開稽查,衛生局長黃志中將親自督導,全面檢查市面流通口罩是否合法。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示,本次防疫會議也盤點高雄防疫旅館數量,並請教育局落實返台境外生從機場到校園防疫措施,保障校園安全。而在登革熱防疫上,陳其邁則要求衛生局確保高雄本土病例歸零,並針對目前累計7例境外移入,加強防疫旅館周邊清潔。
-
2020-09-16 科別.消化系統
隔2年再現 老農罹本土霍亂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這也是時隔兩年台灣首現本土個案,患者為東部一名80多歲男性農夫,因腹瀉、拉到全身無力、暈眩,緊急送醫,收治住院,目前仍在釐清病因,已知他在發病前一天曾吃過超市所販售的川燙蝦,目前住在一般病房治療中。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個案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產毒性霍亂弧菌,近期無國內外旅遊史,平時三餐皆自行烹煮,飲用煮沸自來水,生熟食會分開處理,但有隔餐食用的習慣,同住家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啟動各項疫情防治調查,並採集個案同住家人檢體及住家水樣環境檢體送驗。國內今年截至9月14日共一例本土霍亂確定病例,2016至2019年同期本土病例數分別為7、0、6、0例,莊人祥研判8旬老農應為偶發個案,免疫力較差者可能因誤食汙染水源或食材感染。霍亂是一種急性細菌性腸道傳染病,潛伏期通常為2至3天,透過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水傳播。建議應飲用煮沸後水,非立即食用食物應加蓋後放到冰箱保存,餐前便後務必使用肥皂正確洗手,可降低感染風險。另外,將近入中秋烤肉聚餐的密集期,疾管署提醒,由於霍亂弧菌可久存於汙水中,若生食受汙染水域捕獲的海鮮(尤其是甲殼類或貝類),就有可能遭受感染,因此應將食物充分煮熟並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
-
2020-08-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境外個案抗體較快轉陽 影響因素多意義待釐清
台大公衛今天分析彰化抗體研究,確診者都產生中和抗體,部分維持長達5個月;若境外與本土相比,境外抗體較快轉陽。但專家認為,境外與本土抗體比較,不能直接跟防疫成效扣連。彰化衛生局上午公布武漢肺炎血清抗體研究,衛生局長葉彥伯說,研究結果發現,包含居家檢疫者、接觸者在內的高風險者,有4人產生中和抗體,意即曾受感染但陽性率非常低,也證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有效。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也說,血清抗體調查結果發現,18名確診者都產生中和抗體;另4841名高風險者中,居家檢疫者有1人產生中和抗體、確診者的接觸者有3人產生中和抗體;醫療院所員工、防疫人員共2931人(包含在高風險族群內),沒有人抗體陽性。陳秀熙表示,研究非常正面的意義是,所有確診者都出現中和抗體,且至少持續3個月,部分持續長達5個月,對疫苗研發有幫助。若從境外移入及本土個案的中和抗體陽性率分析,陳秀熙說,以境外1561人和本土3298人的中和抗體檢測陽性計算,本土防疫成效73%。因境外移入代表外國疫情,本土是透過接觸境外移入,推理在同樣病毒若出現抗體陽性率不同,表示當時感染病毒時國外和國內接觸及傳播機率不同。陳秀熙說,意即台灣防疫措施成效高,阻斷接觸可能,降低傳播機率,抗體陽性當然就低。這是由傳染病分子流行病學證明防疫成效的科學證據。此外,再分析境外個案和本土個案的抗體濃度,陳秀熙說,在考量每個案例的發病至檢測時間的因素之下,核鞘蛋白抗體、棘蛋白抗體,以及中和抗體平均抗體濃度,都是境外案例高於本土案例。血清抗體轉陽的速度,也是境外快於本土。陳秀熙認為,以境外跟本土同樣病毒來說,台灣有效阻斷傳播,讓病毒量減低,病毒量低抗體轉陽較慢,也可以解釋為何Ct值都落在邊界。透過抗體數據,間接證實防疫成效。前疾病管制局長、國家衛生研究院榮譽研究員蘇益仁下午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此研究在短短時間能得到這些成果「誠屬不易」,且看到確診病例都產生具保護力抗體,且持續很久,表示以後施打疫苗,保護力可以維持很久,不會打了2、3個月後抗體就掉下來。但蘇益仁也說,研究發現,境外移入病例的血清抗體力價比本土病例有意義的高,意義如何應在後續釐清。影響抗體力價的因素很多,如病毒量、發病天數、個案年紀等,不能據此推論是本土防疫較佳。長庚醫院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接受媒體聯訪時說,此研究看到感染病毒後,會產生具保護力的中和抗體,代表未來打疫苗可能也有好的保護力。施信如表示,若要比較境外和本土個案抗體,因研究顯示,抗體陽性者22人,數據太少,因抗體多寡與病毒株、個人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若要據研究結果說境外抗體強、本土抗體弱,「沒有很強烈的證據」。
-
2020-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出入八類場所應戴口罩 違者擬要求地方開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民眾出入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若未來國內疫情升溫,有縣市或特定場域出現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時,將要求地方政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公告罰則,並對屢勸不聽者依具體情節裁罰。指揮中心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我國防疫有成,連續多日無本土病例,指揮中心自6月7日起放寬國內防疫措施,但也發現到近期民眾警戒心下降,整體防疫新生活運動落實情形不盡理想,因此在8月5日提醒民眾,在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會密切接觸不特定對象之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指揮中心列舉出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包括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指揮中心強調,國內社區目前相對安全,現階段仍以加強宣導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同時勸導民眾配合在這八大類場所佩戴口罩為主。若地方主管機關已依法規劃或已公告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及訂有相關罰則」,指揮中心原則予以尊重,該等縣市則應依傳法將公告內容函送指揮中心。指揮中心表示,未來如果國內疫情升溫,有縣市或特定場域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時,考量這些場所發生不特定對象或群聚感染的風險較高,需提高對於佩戴口罩之強制力,將要求地方政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公告罰則,並對屢勸不聽者依具體情節裁罰。指揮中心也表示,若疫情更趨嚴峻,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持續增加,且涉及多數縣市或場域時,將由指揮中心評估並宣布全國性之強制措施,以阻斷傳播鏈。
-
2020-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地方得開罰不戴口罩者 陳時中:符合這條件將全國強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求出入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必要時將由地方政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公告罰則予以裁罰,若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持續增加,且涉及多數縣市或場域時,將宣布全國性強制措施,以阻斷傳播鏈。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我國防疫有成,連續多日無本土病例,指揮中心自6月7日起放寬國內防疫措施,但也發現到近期民眾警戒心下降,整體防疫新生活運動落實情形不盡理想。因此在8月5日提醒民眾,在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或會密切接觸不特定對象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時,務必佩戴口罩,也列舉了八大類人潮擁擠或密閉場所,如醫療照護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教育學習場所、展演競賽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及大型活動等。指揮中心強調,國內社區目前相對安全,現階段仍以加強宣導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同時勸導民眾配合在這八大類場所佩戴口罩為主,但地方主管機關如已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規劃或已公告八大類場所「強制戴口罩及訂有相關罰則」,指揮中心原則予以尊重。陳時中表示,該等縣市可應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3項將公告內容函送指揮中心。另外,未來如果國內疫情升溫,有縣市或特定場域出現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時,考量這些場所發生不特定對象或群聚感染的風險較高,需提高對於佩戴口罩強制力,將要求地方政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公告罰則,並對屢勸不聽者依具體情節裁罰。倘疫情更趨嚴峻,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持續增加,且涉及多數縣市或場域時,將由指揮中心評估並宣布全國性強制措施,以阻斷傳播鏈。
-
2020-08-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普篩正反意見交鋒 李秉穎:疫情穩定沒必要普篩
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國內對到底是否入境普篩吵得沸沸揚揚,不過學者各有看法。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血清抗體篩檢可促進疫苗研發;台大兒醫小兒部主治醫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則說,疫情穩定,沒必要普篩。由微生物學會、台灣臨床病理暨檢驗醫學會和台灣長期照顧感染預防暨控制學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研討會」,今天在台大醫學院舉行。上半場請來長庚大學施信如教授、台大醫院品管中心主任陳世英,講述免疫護照與抗體檢測等議題。下半場則針對普篩進行正反論述,正方請來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陳秀熙,反方則有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等學者進行討論。陳秀熙表示,新冠疫情至今全球已有2300萬人確診、80萬人死亡,雖各國防疫措施不同,他認為國內至今防疫重點是如何找到不明感染者,他主張於不同地區及流行時期進行連續性抗體血清監測計畫,將有助國內評估各地區傳播情形、無症狀感染個案,了解群體免疫力。陳秀熙說,居家檢疫為什麼有7天、5天等,其實每個國家都在測驗怎樣可縮短檢疫時間,不是說馬上就要改到這樣,並非要勉強政策,是提出可能性,也是節省到居家檢疫補償支出,「我也沒有說馬上就要做,而是可以試試看」,如果成效很好就可以做,每個國家都在測試這個東西。不過他也說,高感染區域當然需大規模調查,即使是西班牙等國家,雖感染率很高,但是還沒有達成群體免疫,還是需要疫苗。而如何證明台灣的感染率真的很低,必須要有效的去找到可能接觸的感染源,包括境外、居家檢疫、接觸者、人口密集機構等。這就是調查的目的。李秉穎則表示,剛開始主辨單位用了一張「不會讓它發生」的圖,這是有次媒體提到台灣會不會需要封城的時候,他提出的說法,並非指普篩;他開玩笑說,主辦單位用這張圖「心態可議」。李秉穎說,全民核酸普篩的成本非常高,初估一天需420萬或更多去做防疫,但對於防疫沒有額外幫助,因無本土流行疫情時效益為零,所以是不必要的。萬一放一個人進來,如以R0值為3,像蜘蛛網一樣傳出去經5次傳播鏈下,感染人數應約1093人、重症人數164人,但台灣現在本土病例數已多周為零,所以說社區恐有幾百人感染是不可思議的講法。他也說,入境若篩檢是陰性可縮短檢疫為5到7天一事,覺得是很危險的事,如沒抓到漏網之魚,他擔憂疫情傳播會如蜘蛛網般散開。只要有一個破口出來就是封城,如奧克蘭解封又封城就是有一個破口,如果漏一個進來台灣,國人都是無可乘受之重。即便是常提到的冰島,是因人口很少才有辦法普篩,但就算做了防疫成績也沒有比我們好,他認為疫情達到穩定之後做普篩,是沒有必要性的。另外,媒體也有提到偷渡感染的可能性,李秉穎認為需注意,如越南也有中國偷渡客,是否會發生在台灣,是有可能的,且正在發生之中,若沒抓到的進來也沒經過檢疫,這問題恐比討論核酸普篩抗體普篩的問題還要嚴重得多。在提問時段,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金傳春,提出贊成高風險區要檢測,來避免秋冬疫情擴大,是比較長遠的想法。另外,也建議指揮中心或許近期開會時,可透過視訊會議與地方討論、溝通來減少誤解,避免再度造成地方與中央認知不同。對此,莊人祥回覆,「謝謝建議、會再參考」。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新階段 WHO:50歲以下無症狀患者成為亞太傳播主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18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似已進入新階段,亞太國家中50歲以下的患者似乎成為轉播主力,很多人不曉得自己染病或者無症狀,導致年長者或其他體弱者很危險。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Takeshi Kasai)在線上簡報會上表示:「疫情正在改變。」「20、30、40歲族群日漸助長疫情蔓延,許多人不知道他們被感染。這讓擴散給抵抗力較弱者的風險變高。」葛西健表示:「我們觀察到的不只是疫情捲土重來,我們認為這是亞太疫情進入新階段的跡象。」以日本為例,感染者中三分之二的人年紀在40歲以下,在菲律賓和澳洲的比率也超過一半。【中央社/馬尼拉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似已進入新階段,現在病毒多為20、30、40歲族群散布,由於這些人多不知自己感染,恐讓抵抗力較弱者蒙受風險。世衛官員本月指出,全球年輕人感染比率增加,對抵抗力弱的族群帶來危險,像是人口稠密、衛生服務較差地區的長者與病患。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TakeshiKasai)在虛擬簡報會上表示:「疫情正在改變。」「20、30、40歲族群日漸助長疫情蔓延,許多人不知道他們被感染。」「這讓擴散給抵抗力較弱者的風險變高。」一些國家因為新增病例暴增恢復限制措施,廠商則競相研發疫苗,來對抗這種重創經濟的病毒。根據路透社統計,迄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在全球共已造成77萬多人喪命,近2200萬人感染。疫情似獲控制的國家最近又傳疫情復燃,包括先前已有3個月未傳本土病例的越南。葛西表示:「我們觀察到的不只是疫情捲土重來,我們認為這是亞太疫情進入新階段的跡象。」
-
2020-08-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WHO:20至40歲染疫增 無症狀者居多導致病毒擴散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武漢肺炎疫情似已進入新階段,現在病毒多為20、30、40歲族群散布,由於這些人多不知自己感染,恐讓抵抗力較弱者蒙受風險。世衛官員本月指出,全球年輕人感染比率增加,對抵抗力弱的族群帶來危險,像是人口稠密、衛生服務較差地區的長者與病患。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葛西健(TakeshiKasai)在虛擬簡報會上表示:「疫情正在改變。」「20、30、40歲族群日漸助長疫情蔓延,許多人不知道他們被感染。」「這讓擴散給抵抗力較弱者的風險變高。」一些國家因為新增病例暴增恢復限制措施,廠商則競相研發疫苗,來對抗這種重創經濟的病毒。根據路透社統計,迄今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在全球共已造成77萬多人喪命,近2200萬人感染。疫情似獲控制的國家最近又傳疫情復燃,包括先前已有3個月未傳本土病例的越南。葛西表示:「我們觀察到的不只是疫情捲土重來,我們認為這是亞太疫情進入新階段的跡象。」
-
2020-08-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紐西蘭倉儲多人確診 專家:冷凍食品不易傳染
紐西蘭一家冷凍倉儲公司再傳工作人員武漢肺炎確診病例,冷凍進口食品是否造成防疫缺口,已成為國際輿論焦點。衛生官員及專家研判,感染來源可能是人傳人而非冷凍進口食品。紐西蘭前鋒報(The New Zealand Herald)報導,跨國冷凍倉儲公司Americold位於紐西蘭第一大城奧克蘭威靈頓山(Mt Wellington)的冷凍倉庫,今天又有2名工作人員證實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與Americold冷凍倉庫有關的確診人數已增加至13人,其中6人為冷凍倉庫工作人員,另外7人則是家屬。這一家冷凍倉庫目前還有14名工作人員等候檢測結果。奧克蘭迄今共有19人確診。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NZ)昨日報導,紐西蘭衛生部已針對位於威靈頓山的Americold冷凍倉庫進行檢驗;紐西蘭衛生部執行長布魯斐德(AshleyBloomfield)表示,病毒有可能在冷凍倉庫中長時間存活;但當局仍不清楚這一波疫情的感染來源。紐西蘭前鋒報提到,布魯斐德研判威靈頓山冷凍倉庫工作人員感染途徑,較有可能是人傳人,而非來自冷凍進口食品。另外,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於美國時間昨天(13日)刊登報導,標題為「紐西蘭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可能源自冷凍進口食品包裝」。文中提到,紐西蘭衛生部的調查焦點之一,是病毒是否可能經由冷凍食品包裝入侵。科技新聞網站Ars Technica於美國時間昨天(13日)報導指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傳染病研究員甘布爾(Amandine Gamble)認為,雖然經由冷凍進口食品感染的說法純屬臆測,但她同時坦承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甘布爾解釋,經由冷凍進口食品染疫的可能性,必須要有一連串的條件才能達成,例如:一開始有感染者直接對著食品包裝打噴嚏,留下大量病毒;然後食品馬上被冷凍運送,最後收貨人員又在沒有足夠防護裝備的情況下接觸,接著又馬上觸摸自己的鼻子,那他就有可能被感染。甘布爾表示,若有人經由冷凍進口食品而感染病毒,可說是「非常倒霉」。在奧克蘭當局8月11日公布4人確診之前,紐西蘭已經連續102天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的紀錄。
-
2020-08-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入境是否普篩 學者看法不一
入境旅客是否普篩引起討論,台大公衛教授方啓泰認為目前檢驗技術侷限,落實居家檢疫及戴口罩才是防疫重點;同校學者陳秀熙則認為應分層風險管理,高風險國家應檢測加檢疫。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今天舉行抗COVID-19「入境旅客是否應全面篩檢?」記者會,會中參與的學者對於是否要全面普篩一事,看法不同。方啓泰認為,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關鍵在於將基礎再生數R0值降到1以下,只要能將R0值降到1以下,即使有零星本土病例也無法有效傳播。方啓泰說,由於新冠病毒的R0值非常高,需要全民戴實名制口罩,比率達到至少50%以上,才能將新冠病毒R0降到1以下。戴口單不僅保護自己,也會降低台灣整體R0值。由於目前對於新冠病毒的檢測技術仍相當有限,經常有偽陰性及偽陽性問題,因此方啓泰認為全面入境普篩恐造成潛伏期病例無法驗出之外,還有部分要二採、三採甚至是四採的病例成為漏網之魚。方啓泰強調,落實嚴格14天檢疫及後續7天自主健康管理,才是避免境外傳入本土的最有效關鍵。陳秀熙則認為,應該針對高風險國家入境旅客做全面篩檢,且搭配居家檢疫。陳秀熙說,不同風險的國家應該要在分級完後採取不同措施,像是菲律賓、印尼、印度、越南及日本等高風險國家地區,應該採取入境時檢測一次,居家檢疫5天後再檢測一次的模式。陳秀熙表示,檢測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只有為了要降低疫情傳播,而是可以幫助疫情調查的速度增快,否則在等待期間恐將再傳染。他指出,要做的是風險分層的精準檢測,對於大流行的國家因為感染源太多,所以必須要做檢測來找到感染源後做隔離。陳秀熙並認為,應藉由檢測來發展台灣的檢測技術,幫助東南亞國家,因為東南亞淪陷機率高,台灣國人會回到台灣接受醫療,這樣才能保證不會導致社區流行與群聚感染。
共
2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