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搜尋
曾思儒
共找到
7
筆 文章
-
-
2022-06-04 養生.人生智慧
郭聰鈴罹癌退休,靠羽球交新朋友:退休做喜歡的事,但不是安逸的事!
「做什麼,像什麼」,是郭聰鈴的人生座右銘。過去的他,在科技業大展身手,ULi首席執行長、NVIDIA亞太區副總裁、宇力電子總經理到憶正存儲總經理,都曾是他的身分;現在的他,拿出的名片是「台大EMBA羽球社社長」。罹癌退休 享受運動揮汗如今,生活重心大轉彎,50多歲的郭聰鈴用「被退休」形容自己的身分改變,「我得了血癌,2018年發現,有幸過了3年多還活著。」發現罹癌,郭聰鈴開始進行化療,住院一次就要一個月,前前後後待在醫院的時間將近半年。一般人的白血球數正常值是4000到1萬,他的白血球數值曾經掉到十位數,但他將職場上的衝勁帶到病房,成功對抗癌細胞。除了固定回診,吊著點滴的手臂現在變成持拍殺球,台大體育館成為每周固定報到的地點。「我喜歡打羽球,以前忙,比較少去打,去年接了社長,一周會去兩到三次。」郭聰鈴笑說,學生時期就喜歡羽球,赴美讀大學時曾參加比賽還拿到亞軍;出社會後忙於工作,要固定運動並不容易,但身體狀況讓他被迫停下腳步,卻也再次感受到運動揮汗的暢快。治療期間 仍到球場報到「是羽球救了我。」郭聰鈴透露,4年前會發現身體有異狀,就是在一次打完球後臉色格外蒼白,甚至「印堂發黑」,就醫檢查才發現身體出問題。治療期間,他還是會忍不住「手癢」,聽到比賽時缺人,曾經毛帽一戴就溜到體育館。接任社長 開心找到同好「藉由羽球,我找到人生下半場的朋友。」去年接下台大EMBA羽球社社長的郭聰鈴形容,「人沒朋友會死得很快」,他在社團裡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的興趣,相處格外自在。因為一場大病「被迫」退休的郭聰鈴,奉行的生活準則就是「做開心的事」,他打羽球、自己下廚,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擀麵棍,就能是一天快樂的泉源。「做我喜歡的事,做股票也讓我很開心。」郭聰鈴形容自己有些「賭徒」性格,投資股票就為生活增添刺激和興奮感。雖做投資,他不會特別拘泥在數字上,「退休不用有很多錢,不是在於存多少,是要看花多少錢。」郭聰鈴出院後培養起早餐吃麥片的習慣,他也下廚,研究起食譜、廚房用具,描述起找到自己喜歡的擀麵棍的神情,龍飛鳳舞。「做喜歡的事,但不是安逸的事。」所以郭聰鈴打羽球還會刻意讓自己做些「勞力活」,像是撿球,又或是將用過的球分門別類繼續使用,「用過的球,去分顏色,練習用的、比賽用的,可以用的就繼續用,我做得很開心。」
-
2021-08-21 養生.人生智慧
古吉雄年輕時不喜走路,6年前驚覺走路會卡卡 便逼自己到哪都盡量走路,現在連跑步也能輕鬆達成!
76歲的古吉雄,不但身體硬朗,前幾年還曾 經在華人籃球邀請賽下場競技;他最自豪的還有不用戴老花眼鏡,「耳聰目明」用來形容這位傳奇老教頭再適合不過。古吉雄笑說,他每天有讀報習慣,有天突然驚覺看報紙需要戴老花眼鏡,因此開始固定服用葉黃素,幾年後就有感覺眼睛的變化,「一天一顆,現在已經吃了快10年。」退役後除了指導基層籃球,拿過教職員歌唱比賽第一名的古吉雄,也喜歡和幾個朋友相約唱歌、小酌;他還喜歡走路,可以是隨興繞著住家附近散步,邊走邊手臂繞環、做簡單的關節活動,也可以到大安森林公園認真走上好幾圈。古吉雄提到,以前自己比較喜歡騎自行車,非常不喜歡走路,但6年前突然發現走路會「卡卡的」,才逼迫自己走起來,現在連跑步也不是太大問題,他笑說:「我要求自己,到哪都盡量用走的,多走路。」
-
2021-08-21 養生.人生智慧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金牌教頭古吉雄,退休後享受籃球親子生活
已故喜劇演員李國修有句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對76歲的古吉雄來說,籃球就是他一生的志業,退休前是工作,退休後是生活,現在更是串起他親子生活的橋梁。帶出鄭志龍 執教功績一長串說起古吉雄,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帶出「籃球博士」鄭志龍,並在1997年率中華男籃隊打下第2屆釜山東亞運金牌;他執教的功績一長串,被視為我國籃球史上最佳教練之一。4年一次的東亞運,2013年已經走入歷史,古吉雄和籃球的緣分卻不曾中斷,不過教球的對象從中華隊的一線球星,變成偏鄉孩童、就讀EMBA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孫子。教孫子練球 從客廳到公園手機上滿滿是孫子訓練的影片,場景從自家客廳到公園球場都有,33年次的古吉雄笑說,小學四年級的孫子對籃球有興趣,去年暑假開始,他就指導寶貝孫子,從最基礎的基本動作和體能開始。「家裡有台仰臥起坐的機器,他從10個開始做,到現在自己一天可以做40個,籃球拉近我和孫子的距離,我還會去看他鬥牛。」古吉雄笑著說,兒子也曾是籃球員,媳婦曾是軟網選手,孫子繼承選手基因,現在已經近160公分,加上自己對籃球有興趣,相信是可造之材,「我對他很有信心。」籃壇活躍好手 大多是子弟兵古吉雄本身就是籃球選手出身,變形的右小指就是球員時期因為運動傷害留下的痕跡;他選手時期就開始擔任景文高中教練,之後帶過CBA職籃的宏國象隊、當了多年中華隊教練,還曾到中國大陸CBA任教,現在徒子徒孫散布在全台各處。「最多的時候,中華隊12個球員有9個是我帶過的。」古吉雄細數,目前仍在籃壇活躍的台啤隊射手李啟瑋、新竹攻城獅隊長吳岱豪和長人李家瑞等,都是他曾經指導的子弟兵。籃球交流 不求名利不給壓力退休後的「古老師」,現在專心做基層籃球的耕耘,過去在大陸留下的人脈,也讓他成為兩岸籃球的橋梁,新冠肺炎疫情前幫助許多台灣學生球隊移地訓練,透過籃球進行交流。「現在我做我可以做的,不求名利,不給自己壓力,也不給別人壓力。」早已不用為每一分錙銖必較,古吉雄繼續用籃球交朋友,退休後的人生仍有滋有味。
-
2020-07-05 橘世代.好學橘
出生就和奧運很有緣!體育人的浪漫,要為奧運寫本書
對許多運動員來說,登上四年才一次的奧運就是選手生涯最大夢想;對體育記者來說,採訪奧運是職業生涯清單上必列選項。體育媒體出身的劉善群,從出身年分似乎就和奧運結下不解之緣,進入媒體圈後他不但四度現場參與奧運,今年更出了一本《東京奧運六四三》,為寫書甚至辭去總經理工作,義無反顧追逐自己的奧運夢。劉善群一九六四年出生,當年國際大事之一就是東京首度舉辦奧運;擔任體育記者後第一次出國採訪大型運動賽事,又是在東京登場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這場盛會讓擔任記者不到三年的劉善群眼界大開。和東京的連結,加上參與過七度奧運採訪作業,當東京二○一三年爭取申辦奧運成功,劉善群就在心中埋下寫書的種子,「我有一個使命感,一定要寫!」二○一七年起,他將想法化為行動,連續三年都前往東京蒐集奧運資料,每天場館走透透,最高紀錄單日步行近三萬步;之後他更辭職寫書、自己設計封面,產出這本不只是體育,還囊括人文和科技面的東京奧運「工具書」。為寫書蒐集資料前,劉善群就醉心日本文化,每年幾乎都會往日本跑,這三年深入了解日本籌辦二○二○東京奧運過程,他再度被感動,「日本人做事是無比認真,把人文運用到極致。」他形容,每次去取材都會有新發現,從聖火火炬、獎牌甚至吉祥物、主場館和東京的奧林匹克博物館,「解構後就發現,日本真的好厲害,奧運不是看熱鬧而已。」劉善群承認,辭職寫書堪稱人生中「滿瘋狂的事」,但過去各單位栽培累積的工作經驗都是基礎,他想用自己視角為體育做些貢獻,他說:「我是體育記者出身,但要有影響力,才能提高能見度,所以我後來跑政治、跑兩岸,很努力成為多方面的媒體人。」他當過總編輯,二○一五年再拿到經營管理碩士,「知道商業模式後,對奧運又更清晰。」紙媒、電視台、網路媒體走過一遍後轉入科技業,劉善群寫書前的職稱是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暨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工作歷練讓他除了體育,還能談科技,甚至將書本「立體化」,《東京奧運六四三》除了文字和圖片,還有十個QR code,讀者手機一掃就能看到對應影片,可能是場館介紹,也或是獎牌製作過程,從紙本的平面影像進入數位世界。應該今年七月底登場的二○二○東奧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一年,劉善群搭配的許多東奧演講計畫也被打亂,但他樂觀說:「奧運延期也不是壞事,凡事都有第一次。」過去已經四度到過奧運現場,劉善群希望能以另種身分參與東京奧運,「我有申請奧運志工,想以不一樣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角度看奧運。」【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名醫劉榮森:圓夢不用等退休!騎重機、烘咖啡還樂當寶石鑑定師。想做就起而行!靠鐵馬遊遍70埤塘,還想去找全台老樹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6 橘世代.健康橘
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臉書不是分享健身房訓練動態,就是健力相關賽事的資訊,民國四十三年次的曾仲元,兩年前才正式接觸健力,才練三個月就拿下全國冠軍,現更是經典三項臥舉世界紀錄保持人,堪稱台灣最強「健力老爹」。不用特別發力就有明顯肌肉線條,健身房已經是曾仲元每天固定行程,但他其實大學畢業後就和運動絕緣,年過五十到泰國從事電腦資訊工作後體重上升,才從跑步開始控制體重,他笑說:「一開始繞著社區跑,一圈七百公尺都跑不完,後來一直練,最快成績到十公里卅九分半,半程馬拉松九十八分鐘跑完。」喜歡為自己設定目標,曾仲元六十歲退休回台後,為保護膝蓋不跑步了,但仍固定到健身房報到,練著練著,「有天朋友慫恿我去參加健力賽的長青組,抱持玩一玩的心態,三月開始練,六月底菁英盃就全部拿第一名!」他頓了一下自己大笑補充說:「因為都沒人比啊!」四十歲以上就屬長青組,每十歲再分一級,每級又有體重分別,曾仲元沒請教練,自己看資料摸索,不到一年就橫掃六十六公斤級的各項全國紀錄後,決定往下挑戰五十九公斤級;他精算卡路里,不吃澱粉和碳水化合物,只花廿三天就減重將近七公斤、體脂率從十一點六狂降到四點八,順利參加五十九公斤級賽事,再次橫掃金牌。從二○一八年起,曾仲元開始自費參加亞洲盃,不管蒙古或哈薩克,他都成冠軍代名詞,囊括國內超過卅項健力全國紀錄的他又訂下新目標,目標在年底亞洲盃同時改寫深蹲、臥推、硬舉和總和的紀錄,一頭華髮的他笑說:「很難同個比賽四個一起破,不過有目標才有動力,達成目標要找到方法,再做記錄和檢討,看到進步後就會更有動力。」身為全國健力記錄保持人,曾仲元兒子曾紀多也算健身房名人。曾擔任政治大學游泳隊隊長的曾紀多,畢業後投身健身產業,考取多張證照,現已是講師級人物,不過曾仲元卻沒讓兒子指導過,他笑說:「我們常討論,但我的觀點和他常常不同,和他所學有牴觸,不過我都會和他『偷學』。」退休後在健力場找到重心,曾仲元初衷很簡單,他認為退休後時間自由,是「自己做老闆」,但若沒妥善規劃,身體器官退化速度十分驚人。「就是兩個方向,一個是顧好身體,一個是維持腦袋思考。」曾仲元「動腦」方式是投身志工,他的太太方麗群擔任婦女新知基金會志工督導廿餘年,他兩年前也加入志工行列,受訓一年背法條、聽案例再通過考試才上線,前兩年累積服務時數都破百小時,現每周仍固定擔任一次志工。曾仲元還有客觀結構式臨床測驗(OSCE)的標準化病人證書,每年國考醫師考試模擬病人就是他工作之一;他精神奕奕說,擔任標準化病人,不只要背許多症狀、反應,實際上陣還要和考生互動,就像是演戲,要記、要學還要演,十分有挑戰性,和健力同樣豐富了他的退休人生。【熟齡健身精選閱讀↘↘↘】。想瘦不必挨餓!提升「基礎代謝率」才是減脂王道。51歲羅時豐不靠「進廠維修」 每天臉部按摩為自己拉皮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19-12-08 橘世代.好學橘
捧起保齡球一丟就是20年 68歲陳和財奪全運會金牌
同樣的這雙手,白天是陳和財檢查、維修電梯和停車場的最佳幫手;下班後,這雙手捧起保齡球,擲出的飛碟球,一丟就是超過20年。到底何時開始接觸保齡球?68歲的陳和財自己也說不太準,「大概是40多歲開始打,上班時朋友約說要不要去,就開始學,那時正是保齡球開始興起的時候。」接觸保齡球前,陳和財玩的是撞球,2種運動都講求細膩度,儘管特性大不同,但陳和財玩保齡球沒多久就展現天分,練習3個月後就參加比賽,一笑就露出魚尾紋的他得意的說:「我打保齡球,不用花到錢,領獎金就夠用了!」非科班出身,陳和財最初只是參加各球館的比賽,2003年首度參加亞洲盃長青組國手選拔順利出線,從此之後,2年一度的賽事成他交友遊歷的好機會,就算英文不通,保齡球就是最佳語言。今年他才去馬來西亞參加比賽兼會會老朋友;亞洲盃也成他「為國爭光」所在,2011年在關島囊括團體賽和盟主賽等3面金牌,成「財哥」津津樂道的豐功偉業。國際賽都是參加50歲以上的長青組,2年前宜蘭全國運動會,陳和財興起挑戰的念頭,結果不但順利成為台北市代表隊一員,首度參賽就收穫男子團體賽銀牌;今年10月剛落幕的桃園全運會,68歲的他更在團體賽摘金、盟主賽披銀,還收下全項銅牌,寫下最高齡奪金紀錄。「2年後新北全運會,只要不停下來練習,還會很好打!」陳和財笑說,有些球友直到90歲仍打球,甚至92歲還一起出國比賽,相較之下自己仍算「年輕」,且運動、上球館早已是生活一部分,「愈動,就愈喜歡動,也因為有球打,生活有了重心。」2年前宜蘭全運會時,他因打球造成肩膀肌肉裂傷,被叮囑一個月不能碰球,之後復健期長達半年,為早日回到球館,他成乖學生,把復健所學的動作帶回家繼續練習,「現在家裡就有單槓,還有滾輪可以練核心」,早就升格當爺爺的陳和財自豪說,今年開始用滾輪,一天滾50下,腰圍已經從34吋變成31吋。保齡球風行的全盛時期,陳和財每周至少會打10場以上的比賽,全台球館幾乎都留下足跡,幾乎是自學的他除了請教前輩,自己也會錄影檢查自身動作,手機更存滿各國好手的比賽影片;他已經計畫好明年去北京比賽,70歲時要參加生涯第3次的全運會,實踐「活到老,打到老」的保齡球精神。「財哥」的保齡球心法1. 保齡球要打好,腳力、體力都要練好,只要感冒我就不會打球。2. 早一輩的打保齡球都是一樣大力,我是用大、小力,用這原理來玩。3. 腳步是重點中的重點,打球的第一步要算好,怎麼對到最後一歩,才是要領,最重點是最後一步,只要連好、抓得住節奏,幾個月不碰球,回來打也可以「超狂」。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快來【好學橘社團】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