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搜尋
早餐
共找到
1225
筆 文章
-
-
2024-05-15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數據背後的身體密碼 連續性血糖監測(CGM)改變你的飲食觀
吃飯配手機血糖值的變化,恐怕會嚇到沒辧法進食!連續性血糖監測儀(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的便攜式儀器,可以讓你在吃完一碗麵、一杯珍珠奶茶後,血糖快速飆高,立刻停止碗筷。中華民國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宏麟指出,一般人及糖友都可以利用CMG來監控血糖值的趨勢變化,由於血糖變化以每分鐘計算,民眾可以藉此了解食物及份量對血糖的影響,擬訂健康管理計畫。CGM是最新的血糖監控方式,首先須在手臂上貼上一個50元硬幣大小的感測儀器,透過皮下注入一個極細的軟針,軟針前端有一個葡萄糖感應器,可以測量每分鐘血糖,並連結到APP裡,「隨時隨地」提醒民眾。CGM目前監測時間會長達十天或十四天,長時間了解血糖變化,可以讓民眾了解食物的耐受性及代謝情形。記者實測十天後,最大心得,就是吃東西變得謹慎,原本以為麵食取代米飯,應該對血糖的變化還好,沒想到麵食造成的血糖波動高過米飯;而空腹吃水果也容易至血飆高。十天的經驗裡,發現飲食習慣會導致血糖起伏不定,最好的方式是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是主食澱粉,血糖波動比較不會太大,即使想吃零食或甜點,飯後立即食用,不只食物的分量變小,可避免血糖變化。陳宏麟指出,對於糖友而言,自己扎針驗血糖是多重打擊,不只要花錢買針及試紙,二是扎針帶來的恐懼,三是面對血糖值的數據,這些方式都讓扎針驗血帶來不便,而CGM可以將它當成了解血糖波動的工具,無論是健康者、糖尿病友或新陳代謝症候群的人都適用,甚至是可以連結遠端家人,讓在外的家人了解使用者的血糖變化。由於CGM會與手機的APP連結,血糖數值一打開手機就能清楚看出波動情形,陳宏麟指出,數據要經由管理才能變得有意義,民眾可以留意飲食的內容、份量及進食時間是否會造成血糖的變化,若血糖變化極大,那就代表須要改變自己的飲食行為;而糖友也可以藉此了解,運動、睡眠、壓力等行為是否也會造成血糖波動,這些分析都是數據背後呈現的身體密碼。不過,CGM是採皮下組織間液的葡萄糖值,相較於指扎驗血糖是血液中的血糖值,會比較不準確,因此,須要固定校正,才能較準確的數值。至於CGM是否可以取代目前的扎針驗血糖,陳宏麟認為恐怕還有些困難,目前仍不建議當成藥物調整的依據。建議想使用的民眾可以和醫療團隊合作,能更適當解讀。【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5-11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這樣吃降血壓、助排便!專家推「3種膳食纖維食物」 冷凍菜包也OK
你早餐都吃什麼?有菜有肉有澱粉就是健康的早餐?減藥藥師胡廷岳指出,台式早餐根本無法被稱為「健康早餐」。不但吃不到幾片葉子,就連吐司夾蛋裡面的「那幾絲絲」小黃瓜、蔥花,也根本不能當作蔬菜 。早餐吃不到蔬菜 3方式輕鬆達成那麼,要吃健康的早餐,但沒有蔬菜怎麼辦?難道只能午晚餐的菜多吃一點嗎?或是只能點一份不加醬的沙拉來吃嗎?胡廷岳分享,想多吃菜排便、防癌、降血壓,3招很容易達成的建議:1.一瓶高纖無糖豆漿一瓶高纖無糖豆漿的膳食纖維是9克,一份拳頭大的熟蔬菜的膳食纖維是3克。當你的早餐只能吃鐵板麵時(只有澱粉),充滿膳食纖維與蛋白質的高纖無糖豆漿,就可以剛好補成均衡飲食。2.膳食纖維粉它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粉,你可以加在早餐的飯上、稀飯裡、無糖紅茶之中,它會自然融化,長期吃一吃,某天你就會突然發現自己的排便竟然又粗又長。 3.菜包冷凍食品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例如菜包。很多人都抱怨:「其實不愛喝無糖豆漿阿、早餐太忙了也沒有習慣添加一匙纖維粉」。那麼當你刷牙的時候,拿出一顆菜包去電鍋蒸蒸,刷牙完就有菜包、就有菜可以吃了!蛋白質不可少 這樣補充營養更均衡不過,胡廷岳提醒,菜包顧名思義就是只有「菜」、還有「包」,想要均衡飲食,還缺了蛋白質,所以建議可以搭配茶葉蛋、荷包蛋、豆漿、毛豆仁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10 養生.抗老養生
名人養生/劉德華62歲仍不愧男神稱號 不顯老態的養生秘訣你也做得到
今(2024)年已經62歲的港星劉德華縱橫演藝圈40多年,外貌依舊凍齡、帥氣,如何才能跟他一樣保持活力又有強壯體態呢?劉德華曾曝光私底下用餐菜色,自律的吃法讓不少人驚呼「難怪不會老」。他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段用餐影片,是他當天的晚餐,影片可見他把食物一一取出、擺放整齊,細嚼慢嚥進食。雖然他的餐點全是素食,但仍可看出全都經過仔細調配,符合一天要有的營養均衡,就連米飯也不馬虎,是摻雜了糙米的健康米飯,可說是相當健康。而桌上的菜量已不多,他也沒有全部吃完,只吃一半就結束用餐,讓不少人直呼「吃得好少喔」。其實劉德華自2013年開始,因為妻子和女兒都是素食主義者,才跟著改變飲食習慣,「基本上是一連吃3頓穀類食品,原味乳酪和少量白煮雞肉」,並表示全年這樣吃。他對飲食相當堅持,30年來也沒喝過任何冷飲,他認為「熱飲有助血液循環,不容易老」。劉德華保養得宜,還曾在演唱會秀出超狂8塊腹肌,他不只身材維持得好,黑髮依然茂密,完全不輸現在的新生代男星,稱他為「不老男神」當之無愧。劉德華的養生秘訣:飲食+運動 營養師高敏敏曾指出劉德華不老凍齡的養生方式有6項秘訣:1.不喝冷飲劉德華30年以來堅持以熱飲取代冷飲,因爲熱飲能幫助血液循環。2.晚上7點後不進食除了不進食之外,早餐前應有至少10小時空腹 讓食物完全消化完畢,以便減少腸胃負擔。3.每餐7分飽維持每餐7分飽,遵守不把胃撐大、不暴飲暴食的原則,並在固定的時間內吃完晚餐,也放慢吃飯速度。4.堅持盡量茹素劉德華從2013年開始茹素,只有在拍戲時會吃少量的雞肉及乳酪。5.執行有氧運動平日勤做30至40分鐘的有氧運動,以及胸肌、腹肌訓練,維持體能的彈性與平衡。6.吃優酪乳麥片將優酪乳麥片當做早餐享用,補充膳食纖維之外,也能攝取優酪乳的益生菌。高敏敏提醒,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法並養成習慣,才是長久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如何跟劉德華一樣吃素吃得健康?許多人在吃素,有人為信仰吃素,有人為身體健康吃素,有高血脂、脂肪肝的人也吃素,但並非人人都適合吃純素,因體質而異,究竟如何吃素才健康?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曾受訪指出,素食使用植物性油脂,沒有膽固醇困擾,又是高纖食物多,能幫助血糖穩定、膽固醇排泄、血脂降低,由於含有植化素例如花青素、茄紅素等,還能幫助預防癌症的發生。國外研究顯示,吃素可以減少罹患癌症,因富含植化素,減少大腸直腸癌罹患率最明顯,也可減少肺癌、肝病的罹患率。劉怡里表示,吃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但長期吃全素的人,易缺乏維生素B12,可至醫院抽血檢查,如果可以選擇,吃蛋奶素較有益於身體健康。為何飲食七分飽有助凍齡?日本抗加齡醫學會理事長吉川敏曾來台分享「抗老醫學」概念。他建議,吃東西時,最好少吃一兩口,節制一點,讓熱量獲得限制,即可減少自由基所造成的氧化傷害及發炎反應,降低血脂肪,阻止老化及疾病發生。竹山秀傳醫院家醫科醫師汪利璆也曾受訪建議,別吃太飽,七分就好。她提到,飽食感傳達到腦需要15分鐘,因此剛開動時常因不自知就吃過量,不妨「吃飯配話」慢食多咀嚼,讓飽食感有時間傳遞。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曾文毅也曾受訪指出,每天只吃7分飽,人體在未全飽,處於一點飢餓感時,體內會產生自噬作用,重新組裝及長出新的細胞,有助維持大腦健康。2017年研究:規律運動讓身體年輕9歲除了飲食之外,運動也是劉德華維持體態的關鍵。國際知名的預防醫學期刊(Preventive Medicine)2017年一項研究便證實,運動能讓細胞年齡更年輕。美國楊百翰大學研究細胞內染色體端粒(Telomeres)長度與運動習慣的關係,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為一連串重複的DNA序列,端粒的長度被科學家認為是評估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的重要指標。研究調查5823位受試者發現,女性一周五天、每天跑步30分鐘,以及男性一周五天、每天跑步40分鐘,與經常久坐不動的受試族群相比,有運動習慣者的端粒長度較長,相當於身體年齡年輕9歲。長庚醫院體適能中心主任林瀛洲曾受訪指出,運動確實能讓身體更年輕。他建議,平常若無運動習慣的長者,可從走路、伸展等輕度運動開始,累積體能與肌力,或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慢慢培養運動習慣。
-
2024-05-10 養生.聰明飲食
精緻穀物、加工肉類及含糖飲料,哪個是你最需要避免的超加工食品?美國30年研究解答
有多項研究指出高度加工的食物與多種健康狀況,像是癌症和心臟疾病等之間存在聯繫,也有科學家提出,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與失智症的發生有關。但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真的會導致早逝嗎?一項為期 30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與早期死亡風險有關,然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影響。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超過10萬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健康專業人員的數據。參與者每兩年提供一次有關其健康和生活習慣的資訊,並且每四年他們完成一份詳細的食物調查問卷。研究人員發現,大量攝取超加工食品的確可能會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因特定食品類別而異,其中以肉類、家禽和海鮮為基礎的即食產品、加糖和人工甜味劑飲料、乳製品甜點和超加工早餐食品與死亡率結果有更強的關聯。不過研究人員也補充,在考慮整體飲食品質後,這種關聯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表明飲食品質對長期健康的影響比吃超加工食品更大。另外,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得出確切的因果關係。所有超加工食品都不健康嗎?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烘焙食品和點心、碳酸飲料、含糖穀物以及即食或加熱產品。它們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料和其他添加劑,通常熱量含量高、添加糖、飽和脂肪和鹽,但缺乏維生素和纖維。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副教授Mingyang Song博士告訴《CNN》,不一定要完全拒絕所有超加工食品,因為它是一個多樣化的類別。Song指出,例如精緻穀物、全麥麵包,它們也被認為是超加工食品,但它們含有各種有益的營養素,像是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他也建議,人們應該盡量避免或限制某些超加工食品的消費,例如加工肉類、含糖飲料以及可能的人工甜味劑飲料。Song表示,降低死亡風險的最重要因素是一個人的整體飲食品質。如果人們保持整體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不需要因為吃了超加工食品而感到害怕或驚慌。換言之,整體飲食模式仍然是決定健康結果的主要因素。為何穀物和麵包是超加工食品?根據「NOVA食品分類(Nova food classification)」,早餐麥片和大量生產或包裝麵包等日常用品可以被視為超加工食品,這是因為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添加額外的成分,例如乳化劑、甜味劑、人工色素和香料。此類食品雖然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卻與營養價值較低的超加工食品並列,這也是NOVA食品分類方法遭受批評的原因之一。NOVA的食物分類法將食品和飲料依照加工性質、程度和目的,分成四級:(1)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品,例如肉類、雞蛋、飲用水、蔬菜和果實。(2)經過加工的烹飪原料,包括油、鹽、糖,加工目的為了與(1)組合菜餚。(3)加工食品,如蔬菜罐頭、魚罐頭和水果罐頭,通常是(1)+(2)組合成(3)。(4)超加工食品,包括各式各樣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包裝餅乾、加工肉品和魚排、超商量產的包裝麵包、泡麵、冷凍食品(如饅頭、包子等)、微波即食食品(義大利麵、炒飯等)。【資料來源】.30-year US study links ultra-processed food to higher risk of early death.Here are the ultraprocessed foods you most need to avoid, according to a 30-year study.Ultra-Processed Foods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remature Death.Ultra-processed foods: how bad are they for your health?.國泰醫訊:超加工食品和肥胖
-
2024-05-09 退休力.健康準備
吃莓果健腦 逆齡料理愈吃愈年輕
防失智、健腦,可多吃莓果!大腦神經細胞20歲後開始減少,若嚴重退化將增加失智風險,營養師蘇韋霖表示,麥得飲食(MIND diet)能延緩大腦老化,改善認知功能,其強調攝取高抗氧化力食物,莓果類是水果的首選,富含花青素和類黃酮成分,能修復受損的認知能力,提升記憶力與學習能力,只要花點心思料理,即可增添美味口感。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規畫退休5力「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5堂課程,邀請蘇韋霖分享養腦、紓壓、強健腸胃、肝腎排毒、保護血管的飲食原則,現場也會帶大家自製料理,從餐桌上找回健康。5月19日第一堂課將傳授「養腦飲食」,並製作莓果豆漿和地中海紙包魚,讓學員吃得健康、開心。麥得飲食提倡攝取天然原態的食物,藍莓、草莓、蔓越莓、黑莓等屬於抗氧化力高的水果,有助於降低體內自由基對大腦及心血管的傷害,除直接食用外,也可與豆漿一起攪打,當作早餐飲品或下午茶,一天喝一杯,幫助飲食營養更加分。蘇韋霖說,豆漿是由黃豆所製成,富含優質蛋白質具有製造細胞和協助神經傳遞物質作用;大豆卵磷脂中的磷質醯膽鹼是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主要原料,能幫助神經傳遞、修復受損的細胞膜,使腦部變得更靈活。若民眾擔心莓果的酸味,可額外添加適量蜂蜜提味,但蘇韋霖提醒,糖尿病患需控制整體含糖量,避免傷身。莓果豆漿● 材料:無糖豆漿200ml、綜合莓果(蔓越莓+藍莓)50g、蜂蜜適量●作法:將豆漿、莓果、 蜂蜜(可不加),倒入果汁機中攪打至均勻即可。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課程時間:● 5月19日(日)讓大腦變年輕 吃出記憶力● 5月26日(日)讓心情變年輕 吃出免疫力● 6月02日(日)讓腸胃變年輕 吃出保護力● 6月16日(日)讓肝腎變年輕 吃出代謝力● 6月23日(日)讓血管變年輕 吃出抗老力地點:台北市衡陽路72號3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
-
2024-05-0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店標配幾乎上榜!台癌揭10大「精神不濟」早餐組合,吃了血糖飆、超想睡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顯示,有超過5成國人沒有每天吃早餐的習慣。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研究顯示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不過有10大國人最喜愛的早餐組合,恐怕是「精神不濟」的元凶。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提升新陳代謝台灣癌症基金會《國人早餐選擇及身體健康表現調查》發現,國人早餐習慣上,平假日都吃43.1%、平日會吃38.4%、假日才吃8.5%、平假日都不吃早餐10%,高達56.9%的民眾不會每天吃早餐。徐桂婷指出,上午是人體腸道反應最靈敏時段,研究顯示起床2小時內吃早餐,可提升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等健康益處,有助於促進代謝及排便,維持腸道順暢健康。有吃早餐亦可增加飽足感,避免後續攝入過多熱量造成肥胖,幫助整日精神及體力維持較佳狀態。常見早餐組合前10名多是「高碳水食物」不過,即使有吃早餐,恐怕會吃到「碳水炸彈」。徐桂婷表示,最受國人喜愛的早餐組合前10名,都是容易造成精神不濟的「高碳水食物」。調查統計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都是「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僅22%民眾重視早餐健康及營養均衡,但僅8.9%民眾在意早餐中是否有蔬果。高碳水早餐缺乏蔬果 早餐要營養遵循3要點徐桂婷說,高碳水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除了可能在短時間內使血糖迅速升高,導致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也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會連帶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早餐營養有3要點,增加纖維攝取、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低GI食物優先。」徐桂婷指出,調查中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早餐最重要的是飽足感和愉悅感,早餐要吃飽、有滿足感固然重要,但同時也得顧及要均衡攝取營養,因此可遵循3要點。早餐營養3要點1.增加纖維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蔬菜類及水果類,這些食物除了高纖以外,同時也是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豐富的食物,能夠促進腸胃健康及維持免疫力。2.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未經加工或只做簡單處理即可食用的食物,如新鮮蔬果、蛋類、地瓜等,保留食物原有的豐富營養素,避免過度加工對身體帶來傷害,也可降低肥胖、三高風險。3.低GI食物優先:食物的GI質受本身纖維含量、精製程度及烹調方式影響,選擇原型食物、均衡搭配,可以有比較高的飽足感、讓血糖維持穩定,也能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徐桂婷建議,趕上班、上學的民眾若要補充蔬果,「香蕉、番茄、奇異果」都是很方便切開就可以食用且攜帶方便的水果,而番茄、橘子、奇異果等都是高營養密度水果,在兼顧方便性與營養需求下都是很好的選擇。
-
2024-05-07 養生.聰明飲食
控血糖、降體重…偶爾把白飯換成五穀雜糧有這些好處
一日之計在於晨,許多人從早餐的三明治、水煎包、飯糰開始,就攝取了高升糖指數的醣類,午餐訂便當、晚餐繼續在外聚餐,一整天吃下來,熱量和澱粉大爆表。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如果經常外食,建議將主食改為全穀雜糧,一方面增加膳食纖維、一方面預防糖尿病、三高等慢性病上身。精製澱粉屬高GI食物 吃了血糖快速上升營養師楊哲雄在「健康九九+」網站提到,主食族大多受限於白飯、麵條等精製澱粉等選擇,較少機會吃到全穀及未精製雜糧。所謂「精製」,是指經過去除麩皮、胚芽等多道工序製成的食品,例如白米、白麵條、白吐司等,容易在吃下肚後使血糖快速上升,屬於高GI食物。而糙米、地瓜、南瓜、山藥等未經過加工的原型態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咀嚼過程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吃進過多熱量,有助於體重控制、降三高。未精製澱粉加工程度低,保留了維生B、E及各種礦物質,豐富的營養素可幫助穩定血糖。食用未精製澱粉3好處1.增加飽足感: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只要吃少量就有飽足感,幫助減重。2.穩定血糖:大多屬於低GI食物,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速度。3.保留營養素:營養成分多存在於麩皮與胚芽中,未被破壞。偶爾換吃未精製雜糧補充膳食纖維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資料,19歲以上成人每天至少需攝取20-38克的膳食纖維,但統計顯示,平均攝取僅達需求量的43-79%。以一碗糙米的營養素來說,約可提供3.2克膳食纖維,比白米高出5.5倍。國健署建議,外食族可選擇地瓜、馬鈴薯等未精製雜糧替代部分白飯;有些餐廳提供糙米、黑米、紫米主食菜單,可偶爾置換。另外,購買麵包時,可用全麥吐司取代白吐司,早餐的白饅頭也可用全麥饅頭取代。未精製雜糧除了澱粉和其他營養素,也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包含豌豆仁、綠豆、鷹嘴豆等,若是吃素或平常豆魚蛋肉類攝取較少的民眾,可利用全穀雜糧食材增加飲食豐富性。外食4招吃的更健康1.早餐食用一顆地瓜、水煮蛋,或是把飯糰換成紫米、吐司或饅頭選全麥。2.午餐便當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例如南瓜、根莖類食物,並將白飯的量減半。3.用紅豆湯、綠豆湯取代零食和手搖飲,減少糖分攝取。4.選擇便利商店食物時,參考包裝營養標示,「碳水化合物」的數值越低越好。(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05 養生.營養食譜
別人吃肉你喝粥,白粥何時成為比較「低下」食物?專家這麼說
年幼時,我們家的早餐桌必有一鍋清粥或番薯糜搭配小菜,有時趕著上學,就拿筷子亂攪,希望早點入口。後來看到一名國王選駙馬的故事,讓參賽者比賽誰先吃完一大碗熱粥,結果一名好整以暇、從表層與空氣接觸最多部分慢慢往下吃的人,最早吃完,人財兩得,才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性急喝不了熱米粥」的道理。長大後工作忙碌,早飯常以三明治等糊口,偶爾深夜開車返家途中,夜色裡看到24小時營業的清粥小菜店家燈火,總忍不住入內回味。可惜隨著景氣差、夜生活減少,如舒國治的感嘆,「吃規規矩矩的清粥早飯的店,剎那間,竟然找不到了」。華人吃粥其來甚久,《周書》記載「黃帝始烹穀為粥」,後來不斷演變,清人寫的《粥譜》就記載了239種,但大約可分為以米或其他糧食當主料2大類。我的習慣是分成清粥(白粥)、非清粥2類。好的白粥除了配菜,也可當加料粥的鍋底,如皮蛋、肉、魚、蝦貝等,豐儉由人。白粥最上面的一層湯汁是 「泔」,最營養,往昔家庭誰能喝此「瓊漿」,一是父親等家中地位高者,二是病人。清袁枚《隨園食單》裡強調,「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后謂之粥」,達到這個境界,理想白粥才成。至於廣東粥煲到不見米粒,那是另一種講究了。「別人吃肉你喝粥」彰顯了粥在近代常被視為較低下的食物,其實粥不是「吾少也賤」,早在周朝就被視為「敬老」食品,《禮記》有「仲秋之月,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之食」,直到唐代,粥還被皇帝用來賞賜大臣,白居易曾被賜食「防風粥」,竟然「口香7日」,應是叩謝皇恩的誇張之語吧。宋朝士大夫風雅聞名,林洪《山家清供》錄有5種粥:豆粥、梅粥、荼蘼粥、真君粥與河祗粥。其中梅粥、荼蘼粥分以梅花、荼蘼花入粥,伴以清風明月,最無人間煙火氣。宋代詩人楊萬里〈寒食梅粥〉云:「才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蕊收將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詩人賞梅後熬花入粥,乾花則當香燒,物盡其用又浪漫至極。宋朝蘇軾喜歡豆粥,在〈食豆粥頌〉稱讚:「道人親煮豆粥,大眾齊念般若,老夫試挑一口,已覺西家作馬。」「西家作馬」來自佛家典故,有僧人問禪師說普願和尚去世後到哪裡了?禪師說「到東家作驢,到西家作馬」僧人不懂,禪師再答:「要騎就騎,要下就下。」也就是要僧人順其自然,不要執著。吃一口豆粥而悟道,蘇大學士千古一人。孔子和弟子周遊列國時遇到「陳蔡之厄」,子貢突圍買米回來,顏回煮粥時被子貢瞄到他吃了一小勺粥,氣得去跟老師告狀。孔子把顏回找來,表示夢到祖先,要拿粥祭祖。顏回說不行,因為他在煮粥時,屋頂掉了一塊塵土到粥裡,他只好用勺子舀起,倒掉覺得可惜,於是便吃了它,若用吃過的粥祭祖並不恭敬。「顏回偷食」成了「眼見不一定為憑」的機會教育。不過粥會逐漸被視為低下之物,可能在於成為賑災之物,尤其明、清兩朝,官府在饑荒時期會開粥廠施粥,讓粥與窮困等印象逐漸結合;台灣人在日治和國民政府來台初期,為減少米糧消耗,還加入曬乾的番薯簽或番薯箍等煮成地瓜稀飯,如洪愛珠所言,「貧窮是暗喻,在粥碗裡浮沉」。更慘的是離島,曾任澎湖通判的胡健在〈薯米〉一詩提到「風流隨處詠桃花」,看似浪漫,其實「桃花米」是把紅心番薯和白心山藥混煮,紅白摻雜獲詩人雅稱,實則反映了澎湖缺米,不得不「番薯當米度年華」的窘境。民初吳稚暉、于右任等大老在上海創立「粥會」,定期以1鍋熱粥、4碟小菜餐敘,追求「以粥會友、以友輔仁」的旨趣,「君子之交淡如水」,亦如「粥」,「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04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精力充沛?營養師建議多吃「4類食物」提神增強能量
專家認為,精力充沛首重充足睡眠,但蓋洛普(Gallup)民調顯示,全美20%成人每晚最多只睡五小時,營養師建議吃提神食物增強能量。4大類食物提神增強能量營養專家一致認同以下四大類食物能夠提供最多能量。第一類:複合醣類內科醫生兼臨床營養師拉納瑪(Nancy Rahnama)說, 單一碳水化合物(simple carbohydrates)會迅速分解成糖、導致血糖高速飆升,這類食物包括白麵包,血糖快速飆升後又速降,會導致疲勞、煩躁、情緒變化、頭痛、飢渴。相對的,美國心臟協會稱,複合醣類消化速度較慢,向血液中釋放葡萄糖的速度也變慢;註冊營養師費勒(Maya Feller)說,早餐吃複式醣類食物可讓人一整天充滿活力。複式糖類食物包括:全麥麵包、甜蕃薯、麥片、南瓜籽、蘋果、鷹嘴豆 (Chickpeas)。第二類:高纖食物拉納瑪說,吃高纖維食物可有效補充能量。營養師推薦的高纖食物包括莓果、藜麥(Quinoa)、李子(Prunes,或譯西梅)、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又以菠菜最受推崇。第三類:有益心臟的脂肪富含Omega-3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的脂肪以及不飽和脂肪(unsaturated fats)都有益心臟健康。營養師班南(Patricia Bannan)說,富含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大腦健康,她列舉鮭魚和沙丁魚等高脂魚類可改善情緒並降低憂鬱。不飽和脂肪有助於抑制發炎並降低血壓。富含有益心臟健康脂肪的食物主要包括奶油果、豆腐、橄欖、沙丁魚、黑巧克力、鮭魚。第四類:水看似簡單,卻是增加能量的一大要素,常被忽略。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稱,脫水會影響情緒、感覺呆滯。註冊營養師馬納克(Lauren Manaker)稱,全天攝入足夠水份可保肌肉充滿活力。每天該喝多少水?目前無定論,與體力活動量相關,但當你感覺疲倦時,喝水肯定有益無害。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03 養生.健康瘦身
增肌、減重...每天吃很多蛋白質卻不見效? 醫揭3大攝取陷阱, 早餐吃鮪魚蛋餅也NG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很重要,每天吃好多蛋、肉,但是為什麼效果卻不如預期? 蛋白質攝取3大NG 難怪效果不如預期減重醫師蕭捷健指出,可能是犯了蛋白質攝取的三大NG,分別是吃錯食物、吃錯順序、吃錯時間。NG1:吃錯食物很多人的早餐選擇是鮪魚蛋餅,認為這樣可以補充蛋白質。但實際上,根據2018衛福部資料,鮪魚蛋餅除了蛋白質(14g)以外,也帶來了高量的澱粉(45g)和油脂(17g),攝取蛋白質的同時,也額外增加了超過300卡的熱量攝入! NG2:吃錯順序補充蛋白質時,許多人專注於肉類,忽略了其他更健康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蛋白質不僅有纖維,還有植化素、維生素等抗氧化物質。研究指出,過量攝取紅肉,對身體較不友善,也有過多飽和脂肪,按照「豆類→魚類→蛋→肉類」的優先順序攝取蛋白質,才是更佳選擇。 NG3:吃錯時間許多人忽視了早餐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性,經常等到午餐或晚餐時才開始攝取。早上吃足夠蛋白質,可以用於肌肉生長,好處多多。2021年早稻田大學研究,把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早上攝取較多蛋白質,一組晚上攝取較多蛋白質,兩組份量相同。結果發現,早上多攝取蛋白質的受試者,有更好的肌肉功能指數SMI和握力。這是因為,蛋白質的吸收和代謝會受到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1 (Bmal1)基因調節。 1杯豆漿+2顆蛋 攝取足夠蛋白質 蕭捷健表示,就算你是忙碌的上班族,其實早餐只要一杯豆漿,加上兩顆蛋,就可以輕鬆攝取30g以上的蛋白質。豆漿不僅有完整的氨基酸,還有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卵磷脂,構成了所謂的「黃金三角營養」。大豆異黃酮能夠養顏美容、讓氣色更好;大豆卵磷脂則有助於提升精神、讓思緒敏銳,對上班族或樂齡族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延伸閱讀: ·蛋白質助減重!醫警告「4大症狀」=吃太多了 不僅愈吃愈胖,還傷肝腦 ·吃蛋白質增肌減脂,營養師點名「這3種」恐害內臟脂肪囤積! 1圖看要常吃的20種優質蛋白質 
-
2024-04-26 養生.營養食譜
不吃早餐血糖起伏大 早餐加入一顆奇異果有助控糖
「早餐具有打破斷食狀態的功用。」營養師孫語霙表示,人體進入睡眠狀態時,代謝較低、消化道進入休息狀態,早上起床後2小時內吃東西,就像打破了斷食的狀態,讓身體有能量,「規律且均衡的早餐飲食,能讓人一整天感覺更有活力。」早餐加入蔬果飲食更均衡 奇異果是好選擇相反的,如果沒有吃早餐,直到午餐才進食,容易一次吃較多的量,這時血糖值會忽然衝高,起伏很明顯,因此三餐規律有助於控制血糖。孫語霙強調,早餐加入蔬果能讓飲食更均衡,建議可優先選擇富含纖維、低GI、豐富微量營養素(維生素B、C、鈣等)三項條件的蔬果,目前正值產期的奇異果就是很好的選擇。市售奇異果主要分黃金色與綠色兩種,各有不同特色,黃金奇異果具高維生素C含量、綠奇異果則有奇異酵素和膳食纖維,整體來說,奇異果具有高營養密度,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奇異酵素、膳食纖維、鉀、葉酸、多酚等,小小一顆就可以補充多種營養素。早餐加入一顆奇異果有助穩定血糖此外,奇異果具有低腹敏、低GI特質,綠奇異果及黃金奇異果的升糖指數僅39及38。早餐加入一顆奇異果或作為早餐後的水果,可幫助穩定血糖,適合需要控糖的人食用。「吃早餐對人體能產生多種正向影響。」孫語霙推薦5款奇異果早餐食譜,若早晨時間充裕或休假日,不妨為自己準備一份可以吃進美味與營養的早餐。
-
2024-04-24 失智.大腦健康
失智與健忘不同!走不穩且講話顛三倒四症狀要當心,提早發現1症狀是治療黃金期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成重要議題,醫師提醒,一般人可能以為失智就是健忘,若合併走路不穩、講話顛三倒四,甚至表達想像出來的不真實事件,應及早就醫治療助延緩。愈高齡失智比例愈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每13人就有1名失智者,愈高齡比例愈高,75至85歲盛行率可達7到13%。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儘管目前醫學無法治癒這種近乎不可逆的腦部退化疾病,但早期發現、尋求醫療介入有助於延緩疾病進程。失智與健忘不同 許多面向都受影響不少人認為失智就是健忘,顏佐樺解釋,其實失智症影響的不只是記憶力,包括空間感、語言功能、抽象思考能力、認知能力、情緒都會受影響。顏佐樺舉例,忘記早餐吃了什麼可能是因為健忘,但如果忘記有沒有吃飯、不知道現在到底幾點,可能就不是單純健忘,而是失智症狀;若長者合併走路不穩、講話顛三倒四,甚至表達想像出來的不真實事件,家屬就該有所警覺恐是失智症,並及早就醫尋求治療。造成失智症原因、高危險因子造成失智症的原因,顏佐樺表示,大致可分為退化型和血管型兩類最為常見,前者又以阿茲海默症最多,與腦部病變和遺傳基因有關,後者則是受到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疾病影響而導致的失智症。此外,不良生活習慣是失智症高危險因子,如酗酒、抽菸、缺乏社交與失智症有密切關聯,生理疾病如聽覺障礙、肥胖、憂鬱症、腦部曾受傷也容易讓失智症找上門。提早發現1症狀 是治療黃金期顏佐樺強調,腦部退化不容易逆轉,早期發現格外重要,輕度認知障礙是未達失智症的前期階段,是治療黃金期,建議幫腦部做健檢外,適當健康飲食、多運動等,都有機會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23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常這樣吃?雞蛋最好別和「這類食物」一起吃,恐影響低密度膽固醇停留時間
雞蛋算是多數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很多人每天都會吃至少一顆蛋,早餐不知道吃什麼,一顆水煮蛋加豆漿補足蛋白質。中午吃水餃可能又配碗蛋花湯!大家這麼常吃蛋,但卻對蛋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迷思。例如有些人認為,紅殼蛋營養價值高,但其實雞蛋蛋殼的顏色取決於雞的品種不同,對營養價值差異不大。一般人每天可以吃幾顆蛋?雞蛋為何不要和其他高脂肪食物一起吃?《元氣網》整理有關吃蛋的重要觀念及迷思。Q:蛋殼會影響雞蛋本身的營養素嗎?A: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雞蛋本身的營養價值,取決於雞隻所食用的飼料與健康狀況,雞蛋富含蛋白質、卵磷脂、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且容易被消化吸收,和蛋殼顏色則沒有直接關聯,主要與雞隻品種及遺傳有關,紅殼蛋與白殼蛋的營養成分,不會因此有差異。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表示,蛋殼顏色和雞隻的品種或餵養的飼料相關,和營養價值沒有直接相關性,不會說白蛋殼的營養價值就比紅蛋殼少,但跟雞蛋的大小有關,如果是重量重、大顆的蛋,在蛋白質份量上會跟著改變。Q:雞蛋怎麼挑選?購買雞蛋有哪些要注意的?A:食藥署提醒,購買時須注意蛋殼的清潔度及完整度,因為蛋殼上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孔,表面上若有裂縫或殘留雞屎,細菌容易進入蛋液中,形成風險。營養師楊斯涵曾受訪指出,建議選蛋殼光滑、無裂痕、有認證的蛋,年輕母雞產的蛋偏中小型尺寸,老母雞蛋較大顆,以同重量營養密度來看,年輕蛋比較足夠。另外要注意,高度越挺的蛋越新鮮,越塌或有異味的雞蛋建議不要吃。Q:一般成年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A:陳韻婷說,基本上雞蛋屬於一種優質蛋白質來源,如果不吃魚、肉的素食者,就會透過吃蛋來補充蛋白質;針對高膽固醇、慢性腎臟病導致血磷高的患者等族群,雞蛋攝取量就會有限制,尤其要注意蛋黃的量,正常食用下,健康成人每天吃2至3顆是可以的。Q:特殊族群吃雞蛋,有哪些要注意的?A:針對需要控制雞蛋攝取量的族群,陳韻婷指出,建議一天1顆為限,並採無油烹調,因為雞蛋比較容易吸油,建議以蒸蛋、水煮蛋等烹調方式,取代煎蛋或炒蛋方式;慢性腎臟病族群,需要控制蛋白質份量,雞蛋的的份量,要中和在日常飲食中,和魚類、豆類等蛋白質做到總量控制;體內「磷」含量高的,就建議不吃蛋黃、選蛋白就好。陳韻婷並表示,茶葉蛋、滷蛋等,對於有腎臟病、高血壓的族群,就不那麼合適,因為攝取到的鈉含量可能會過高。因為蛋黃比較容易脹氣,陳韻婷提醒,腸胃道不好族群或長輩、小朋友等,建議把蛋黃打散,比較不會有脹氣、消化不良狀況;如果是健康成年人,一天要吃2至3個沒問題,可以包含在正常飲食當中。Q:膽固醇高的人,一天可以吃幾顆蛋?A:如果你的膽固醇很高,也不必完全避吃雞蛋,它們也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建議這類人應減少飲食中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膳食膽固醇的攝取,最好將雞蛋攝取限制在每周4-5顆以下。這也適用於超重、肥胖或有其他心臟病危險因子的人。但建議雞蛋不要和其他高脂肪食物一起吃,例如香腸、培根和奶油,因為進食的脂肪多寡,會影響低密度膽固醇顆粒在血液中停留的時間。有些人因為遺傳的關係,出現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應定期就醫追蹤治療,並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吃包括雞蛋在內的高膽固醇食物。Q:吃蛋的時機有哪些要注意的?A:吃蛋的時間方面,陳韻婷說,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但還是建議在睡覺前2小時不特別進食,可以預防胃食道逆流,且不管什麼食物,都建議不要吃了馬上睡,至於影響吸收,倒不太會因為時間點而有區別。一般而言,飲食均衡才健康,而非只吃單一營養素,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蛋白質和低脂乳品,當然也包含雞蛋,但都必須適量。【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4-21 養生.聰明飲食
助你提振精神且精力充沛一整天 哈佛營養師建議早餐吃5種食物
早餐的要點是,頭腦要有充分的營養,讓我們可以專心工作或讀書,且精力充沛一整天。哈佛營養師奈杜(Uma Naidoo)建議起床後先喝杯開水,然後從五種營養早餐選擇:一、奇亞籽布丁(chia pudding)這道早餐提供大量纖維,活化腸道菌群,減低發炎,溝通腸道與大腦,製造有益心情的神經傳導物質。起亞子富含奧美加-3脂肪酸,對防止腦部發炎很有效,又可減低壓力,提振精神,保持良好的認知與記憶能力。身兼廚師的奈杜博士說,前晚就可先做好:三大匙起亞子、一杯椰奶(或其他合你口味的無糖奶)、一點蜂蜜、少許肉桂粉和海鹽,攪拌均勻。吃的時候,可以加點堅果、漿果和/或椰肉片。二、炒蛋、蛋包或碎肉烘蛋(frittata)早餐少不了蛋的人,可考慮炒蛋、蛋包或碎肉烘蛋。蛋所含的優質脂肪、蛋白質和維他命都是腦部健康不可少的營養。蛋黃有豐富的維他命D和血清素,這是維持神經傳導物質之間的平衡,調整心情不可缺少的要素。奈杜建議,盡量選購走地雞、野放雞生的蛋,品質較高,營養最好。三、炒豆腐豆腐含有豐富的色氨酸(tryptophan)和大豆異黃酮(soy isoflavones,植物雌激素),這些都是減低憂鬱症的重要養分。奈杜說,她個人喜好加點薑黃粉、黑胡椒、海鹽。四、果菜汁早餐來杯鮮綠的果菜汁,一天所需的纖維和葉酸,大致就夠了。葉酸的作用是製造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葉酸不足是好幾樣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的罪魁禍首,反之,葉酸充足有改善心情之效。你喜歡的綠葉菜如波菜、當令的漿果、蛋白粉(喜歡濃稠一點的話,換成涼拌豆腐也行)、大麻子或杏仁奶油,全部一起用果菜機打碎後,裝杯帶走,邊走邊喝,精氣十足。五、薑黃拿鐵薑黃拿鐵不見得可以自成一餐,其抗發炎效力卻是降低焦慮、提升精力、清除腦霧,讓你專注工作的功臣。無糖植物奶撒上薑黃粉、黑胡椒即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20 醫療.皮膚
白髮為何一直長? 中醫認證預防掉髮、維持烏黑髮色15種食物
白髮增生原因眾多, 包括壓力大、用腦過度、情緒緊張等等,少數人青春期會發生少年白,民眾若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或在強大精神壓力下,恐一夜白髮。中醫師吳宛容表示,「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中醫認為頭髮健康及髮色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像是老年人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且白髮生長位置可觀察出身體狀況,例如民眾不吃早餐、過度節食,消化、脾胃系統異常,前額就易掉髮或冒白髮。不吃早餐、過度節食 都會影響頭髮健康生白髮隨年紀增長,會漸漸出現白髮,吳宛容說明,中醫認為頭髮健康及髮色烏黑與否,與肝腎功能有很大關係,像是老年人腎氣不足,頭髮就會漸漸失去光澤,顏色由轉灰轉白。而兩鬢斑白被視為是老化的象徵,但其反射區是肝臟,也意味肝膽不足,若民眾肝膽火偏盛、脾氣暴躁、愛生悶氣,且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現象,須留意最近的情緒變化,生活和工作壓力是否特別大。白頭髮特別容易長在某些部位,可窺見身體狀況是否出問題,吳宛容舉例,譬如前額白髮增生,與消化、脾胃系統異常有關,有些女性不吃早餐、過度節食,前額會較暗沉、掉髮;後腦杓長出白頭髮,與膀胱、腎氣不足有關,由於後腦杓是督脈,主掌一身的陽氣,反射區為膀胱經,平時常頻尿、遺尿,或有尿失禁、泌尿道感染等問題的人,就得多加留意。預防掉髮、維持烏黑髮色 中醫師推薦藥膳調理若要預防白髮增生,就得從延緩老化、均衡飲食、生活作息規律、適度運動、正常睡眠等做起,民眾平常可用指尖按摩頭皮,每天5至10分鐘改善血液循環。飲食上可以多攝取豆、胡蘿蔔、菠菜、韭菜、香菇、黑木耳。花生、紅棗、瓜子、葵花子等食物,使頭髮更加黑亮,食用黑棗、柿子、桑椹、桂圓、荔枝等則可提升人體氣血循環的功效。對於民眾想要改善前額白髮增生,吳宛容建議,從「改善氣血」開始,活絡氣血,使血液循環暢通,補腎益血,調整脾胃虛寒,有助延緩長白髮速度。她也提到,若要調整脾胃虛寒的症狀,可選擇紅棗、龍眼乾、阿膠等中藥材,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C;龍眼乾可寧心安神、補氣補血;阿膠富含蛋白質、胺基酸。另外,黑色食物如黑木耳、海菜、紫菜、黑糯米、黑芝麻等,也有助於延緩冒白髮速度。另外,烏骨雞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惡,益產婦,治女人崩中帶下虛損諸病,大人小兒下痢噤口」。烏骨雞入肝、腎兩經,和山藥與滋補肝腎的枸杞同燉,對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有好的效果,吳宛容也提醒,凡感冒發熱、咳嗽多痰或濕熱內蘊者,及有嚴重皮膚病者,不宜食用。《烏骨雞山藥枸杞湯》藥膳食譜▸作法1:將烏骨雞汆燙去血水後,與清水浸泡過20分鐘的淮山(40克)、枸杞同置於砂鍋。▸作法2:加料酒、姜片、熱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慢燉2小時左右,出鍋前加鹽調味。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19 焦點.健康你我他
擔心掉髮你用哪招?/黑檀木按摩頭皮 顧好營養不掉髮
逛藥妝店,見一位阿嬤在擺放洗髮精的架上尋找,店員問:「需要幫忙嗎?」阿嬤說:「想買一款上面有蓬鬆二字的洗髮精,以前買過,現在怎麼找不到。」店員幫忙找,拿了一瓶上面寫著「豐盈」的洗髮精給她,「阿嬤,豐盈就是蓬鬆意思,你買這個就對了。」無論多大年紀,都希望有一頭烏黑亮麗,髮量濃密的秀髮。第一次感受掉髮危機是在生完小女兒,坐月子期間洗頭,發現排水孔有大量頭髮,驚慌不已。醫師說是內分泌失調,經過調理身子,才慢慢恢復豐沛的髮量。第二次感受頭髮稀疏,是因為我頭髮習慣旁分,久了那條固定髮線愈來愈寬。美髮師警告我換另一邊,否則頭髮會愈來愈禿,嚇得我趕緊把頭髮分向另一邊,並進行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年紀漸長,髮量和年齡成反比,甚至冒出白髮。反覆染髮整燙更增加掉髮危機,髮量稀疏,人看起來就顯老,這是愛美如我無法忍受的。皮膚科醫師建議,減少染燙、使用頭皮清爽洗髮精,才不會油脂阻塞毛孔;使用黑檀木梳子和頭皮按摩爪,早晚梳個幾分鐘,可促進新陳代謝。飲食上,我每天早餐吃一顆蛋,喝一杯黑芝麻加黑豆粉,補充優質蛋白質、鈣質、維生素E,補血養顏,頭皮有充分的營養,就不容易掉髮,努力維持一頭濃密烏黑的秀髮。
-
2024-04-14 養生.聰明飲食
八成國人蔬果攝取不足 營養師:早餐加顆奇異果健康升級
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每日至少應攝取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卻發現,7到44歲族群的蔬果達標率低於一成,45歲以上族群的情況稍佳,但也只有一至兩成達標,顯示高達八成國人的蔬果攝取量普遍不足,這與國人的外食習慣息息相關。台灣常見早餐類型高脂、高熱量,蔬果量偏低。國人的早餐與午餐的外食比例高,外食經常面臨食物種類選擇限制、油與鹽攝取品質份量難控制的問題,其中又以早餐的蔬果攝取偏低最為明顯。營養師孫語霙表示,主要是台灣常見的早餐購買地點是超商、早餐店及速食店,為了講求快速和便宜,常挑選高脂、高熱量的食物類型,因此蔬果比例明顯偏低。若能在早餐組合中加入一份蔬果,可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控制血糖水平,讓人從早保持精神有活力,有益身心健康。注意均衡、增加纖維攝取,優先挑選低GI食物。早餐升級三大關鍵是注重飲食均衡、增加纖維攝取、優先挑選低GI食物。孫語霙建議可選擇豐富微量營養素、富含纖維、低GI的水果,例如每年四月至九月是紐西蘭奇異果產季,奇異果具備維生素C、維生素E、膳食纖維、奇異酵素、鉀與葉酸等多種營養價值,以及低GI、低腹敏等特質,是搭配早餐的好選擇,她舉例以下五種台灣常見的早餐組合,加入一顆奇異果後讓營養升級。1.鐵板麵加蛋加豬排的組合,屬於高油高蛋白組合,較不易消化,加一顆奇異果能幫助蛋白質吸收,也能幫助消化。2.傳統早餐店的飯糰、燒餅油條、稀飯,多人工添加物、營養成分單一,搭配具高營養密度的奇異果,一顆即可攝取多種營養素。3.漢堡或三明治搭配含糖冰紅茶,影響血糖上升速度、導致易睏,加一顆奇異果,增加維生素與礦物質,幫助能量代謝,低GI特質可幫助血糖穩定。4.上班族常買的超商早餐例如茶葉蛋、地瓜搭配一杯咖啡,缺乏維生素C且容易產生飢餓感,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及膳食纖維,可幫助提升飽足感。5.具在地特色的肉燥飯、米粉湯、牛肉湯等,高油、高鈉、營養素比例不均,加入一顆奇異果,富含維生素C提升活力、減輕疲憊感。早餐是每天「奠定健康」的重要一餐,對身體狀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攝取足夠份量的蔬果,幫助工作更有效率,一整天感覺更有活力。早餐升級三大關鍵1.注重飲食均衡早餐應含蛋白質、健康脂肪如堅果、非精緻碳水化合物如地瓜,及高纖維蔬果。飲食均衡能維持一日所需能量,減少飢餓感,增加蔬果攝取更與增強心理健康和減少憂鬱有關。2.增加纖維攝取早餐是睡眠後的一餐,長時間禁食會讓體內胰島素濃度低,容易增加飢餓感而過度進食,此時如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能增加飽足感,協助提升工作效率。3.低GI食物優先持續吃高GI食物易引發大幅度的血糖變化,其中早餐的影響最為顯著,因早餐是長時間斷食後的第一餐,且會影響後續幾餐的進食狀況。低GI 蔬果:奇異果、木瓜、草莓、菠菜、地瓜葉等。早餐加入奇異果的益處1.高維生素C台灣成人維生素C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毫克,金黃色奇異果的維生素C含量152毫克/100公克,早餐只需一顆即可滿足每日維生素C需求。2.高膳食纖維綠色奇異果具豐富膳食纖維和奇異酵素,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幫助排便,奇異酵素能分解蛋白質,促進消化,幫助維持腸胃健康。3.低GI值奇異果是低GI水果,早餐加入一顆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血糖突然劇烈上升,適合控糖者的水果。資料來源/營養師孫語霙 整理/楊孟蓉
-
2024-04-12 焦點.健康你我他
擔心掉髮你用哪招?/老公愛心芝麻粉 讓我掉髮有改善
一個人健康與否大多可從頭髮窺見一二。我一向睡眠品質欠佳,氣血循環不順,體弱瘦小,髮質粗糙易掉髮,老來更白髮蒼蒼,外表看來比實際年齡大。根據研究,適量吃些芝麻有助髮質健康,芝麻富含蛋白質、鈣質等營養素,將它磨成粉狀更易被人體吸收。幾年前,老公常看到垃圾桶內有很多我掉落的頭髮,建議不妨吃些黑芝麻粉,改善掉髮情形。他還實際採取行動,買了一包芝麻粒、一台研磨機,磨成一罐芝麻粉,存放冰箱,請我每天喝牛奶加入芝麻粉當早餐。我遵囑吃了一段時日後,漸漸發現掉髮比之前少很多,且對向來偏吃素食的我,亦不失為補充蛋白質最佳來源,一舉數得。他不時問:「妳芝麻粉吃完了嗎?吃完了我再幫妳添補。」我回:「你自己也要吃啊。」常言道:「食補優於藥療」,吃最原始的食物比坊間廣告販售的藥品放心,一方面食安,又省荷包,更重要的是家人溫馨的關懷。隨年紀增長,如今我雖然滿頭白髮,但至少掉髮情況改善許多,感恩老公親手製作的愛心芝麻粉。
-
2024-04-11 焦點.健康你我他
擔心掉髮你用哪招?/拉長染髮間隔期 出門必戴帽防曬
小時候長髮及腰,走起路來粗黑雙辮甩呀甩的,羨煞鄰居理髮阿姨。時光飛逝,曾幾何時綁好頭髮,還要設法將劉海往上梳,蓋住額頭上方髮量較稀疏的頭皮,洗完頭梳下來一大把頭髮,令人怵目驚心。為了護髮,選用無矽靈成分、有養髮、健髮作用的洗髮乳,搓出泡沫後輕輕按摩頭皮,取代用力抓撓的洗頭方式。吹乾頭髮梳理時,握住髮尾上方,再梳開打結處,減少扯落頭髮及發生斷髮,頭髮也不綁過緊,使用適當鬆緊的髮圈。雖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染髮讓人年輕,但也要拉長染髮間隔期,減少化學藥劑刺激。出門必戴帽防曬,保護頭皮還可遮醜,一兼二顧。做足外在改善措施外,還買了黑芝麻粉與奶粉一起沖泡當早餐飲品。黑芝麻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等營養物質,可養護頭髮,防止落髮與白髮,還含有維生素E,能滋潤頭髮、防止頭髮乾燥、脆化,維持髮絲的強韌及光澤,均衡飲食也很重要,多攝取鐵、鎂、鋅礦物質和蛋白質,對頭髮的生長很重要。每日更以指腹畫圓方式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紓壓之餘,有益於頭髮生長。「霸王別姬」有句經典台詞:「要想人前顯貴,必得人後受罪。」想要頂上風光,自然也要多下功夫,對於年過半百的我來說,一頭飄逸的秀髮,不是憑空而來的。
-
2024-04-04 養生.聰明飲食
清明常吃「這些食品」都是熱量炸彈,營養師透過營養均衡來改善!
清明連假,家家戶戶準備供品祭拜祖先神明,常見三牲、水果以及草仔粿、紅龜粿等,回家後還有精心準備的餡料自製潤餅。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表示,假期過後,門診常湧入許多血糖超標的病患,因為「應景美食吃太多」,健康亮紅燈。看似分量不大的草仔粿,口味有甜有鹹,清甜香氣引人食欲,但熱量也非常可觀。草仔粿、紅龜粿在象徵吉利的背後,隱藏著熱量炸彈的隱患徐佳靖說,草仔粿、紅龜粿的Q軟外皮使用糯米粉、在來米粉製作,糯米含有大量的支鏈澱粉,會讓血糖上升速度快,屬於高GI食物。而內餡加了油、鹽拌炒蘿蔔絲和蘿蔔、絞肉、蝦米、紅蔥頭,被讚爆的古早味其實熱量超高。而甜的紅龜粿除了紅豆、綠豆泥,另添加大量砂糖,象徵吉利的「粿」隱藏了許多地雷。吃一些傳統節慶米食並無大礙,有長輩會把草仔粿、紅龜粿當成早餐,一大早就讓血糖飆升,容易導致糖尿病或加劇三高狀態。徐佳靖建議,可另外補充蛋白質食物、蔬菜,均衡營養攝取,幫助穩定血糖波動,掌握糖尿病的「均衡飲食」原則。潤餅熱量逼近一個便當,餡料中埋藏大量的陷阱潤餅是清明節必吃的節日食品,相傳是古代的「寒食節」禁火限制,演變成節日吃潤餅的習俗。在餅皮內加了高麗菜、豆芽菜、紅燒肉、蛋酥、豆干絲,另撒上花生糖粉調味,熱量將近一個便當。徐佳靖提醒,潤餅有些餡料要留意,例如南部潤餅的做法會加入油麵,高醣類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蛋酥豐富口感但是油炸帶來的熱量,建議改用碎堅果粒代替。甜花生粉雖然是潤餅提味精華,但也是熱量爆表關鍵,可選用無糖花生粉。「輕食潤餅捲」食譜材料1. 高麗菜100克2. 豆芽10克3. 紅蘿蔔10克4. 香菇5克5. 芹菜5克6. 香菜2克7. 小黃瓜絲10克8. 雞里肌肉100克9. 花生粉適量10. 潤餅皮2張11. 鹽巴適量12. 蠔油適量作法1.將雞里肌肉與芹菜、香菇,一起炒香,並且用蠔油調味。2.將高麗菜、紅蘿蔔、豆芽菜一起炒熟,加鹽調味。3.取兩張潤餅皮,鋪上高麗菜與里肌肉,再搭配小黃瓜絲、花生粉、香菜。4.將潤餅捲起,完成。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3 焦點.元氣新聞
前立委沈富雄早上健身前未做「這些事」竟昏倒瀕死! 運動名醫建議這樣做補充體力
已高齡84歲的前立委沈富雄,日前分享瀕死經驗,驚吐「感覺很好,像死了一樣完全沒有感覺。」這番談話嚇壞不少人,而他這起意外事故發生在健身房,主因是沒吃早餐也沒帶水,爆汗1.5公升後,突然就不省人事,昏倒過去,整個過程大約不超過2分鐘,很幸運沒有受傷。剛睡醒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容易昏厥失去意識聯新國際診所院長林頌凱表示,經過一夜睡眠,早上剛起床時,身體是呈現脫水的狀態,如果沒有吃早餐、沒有補充水分就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可能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因為運動加速血液集中流到四肢,連帶影響心臟循環系統,很容易發生「昏厥」,突然短暫失去意識,並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運動昏倒的情況也有可能是低血糖,但血糖過低時,通常會出現冒汗、心悸、發抖、四肢無力等飢餓感的症狀,有徵兆可循,本人可意識到即將發生暈眩不適。運動前到底該不該進食呢?林頌凱以沈富雄的案例分享,很多熟齡族群習慣清晨出門運動,應先補充能量飲、粥等好消化的食物,接著熱身,再進行輕度、中度的有氧運動。如果是到健身房,應避免一開始就挑戰需要閉氣用力的重訓項目,一早身體機能還沒完全甦醒,重訓、深蹲會讓血壓瞬間上升,輕者頭暈目眩,嚴重則會影響血液回流。林頌凱建議,運動前先飲用200cc的水,運動過程中,每30分鐘補充水分;如果運動完有頭暈症狀、尿液變黃,代表補水不夠。運動時,身體肌肉會消耗肝醣,可另補充香蕉、牛奶,幫助修補肌肉組織。這族群清晨運動需容易身體狀況早晨空氣好、日照舒適,林頌凱特別提醒高齡族群,清晨溫差大,慢性病族群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不要暴露在較冷的環境中,避免血管收縮。清晨運動注意事項1.攝取能量飲或粥,避開包子饅頭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容易脹氣不舒服。2.進行輕度、中度有氧運動,不要一大早就做重訓、深蹲訓練。3.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水分,易流汗者可選擇運動飲料。4.運動前一定要暖身,減少運動傷害,也讓血液溫度升高,身體熱起來。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02 焦點.元氣新聞
害怕孩子低人一截?營養師曝3關鍵!突破孩童成長侷限!
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黃金期,家長該如何把握?男孩 12-14 歲、女孩 11-13 歲是骨骼生長的關鍵時刻,家長想幫孩子補出籃球員、模特兒般的體格,讓兒女的成長贏在起跑點,該怎麼辦?所有的健康議題、成長問題,都必須從生活中找答案,才能突破天生侷限、激發小孩體內的成長動力,邁向高度自信的道路!聯華食品旗下保健品牌KGCHECK營養師陳慧玲提醒,影響孩童成長的因素不外乎「營養、運動、生活作息」三大關鍵。平時家長只要多幾個小動作,就能良好掌握這三大關鍵。1.關鍵1:挑對運動,強化骨骼不傷身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兒童及青少年進行每週至少三次、每次六十分鐘的骨骼強化運動,例如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等。要注意的是,因為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所以要避免在濕熱的環境下運動,且在運動中務必補充水分,且應避免持續訓練單一部位、單一肌肉群,以免造成運動傷害!家長可陪伴孩童多方嘗試此類骨骼強化型運動,找出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每週持之以恆的快樂運動。➤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每週運動3次,每次60分鐘● 推薦的骨骼運動:跑步、跳繩、籃球、網球、阻力訓練或跳房子● 順應孩子興趣來選擇運動項目,事半功倍⚠️ 請注意!運動量別過頭囉!小孩如果過度運動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若孩子是學校球類校隊,每天大量消耗能量的情況下,需隨時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也要多注意食物營養的補充!2.關鍵2:作息需規律,睡得好才能長得好一個孩子要穩定“向上”發展,天天睡飽是必須的!若晚上睡足八個小時,且睡眠品質佳、有足夠的熟睡期,則生長激素在這八小時內大概會分泌四至五次。所以家長應盡量讓小孩在晚上9點前上床入睡,且避免在睡前接觸刺激,以免影響睡眠品質,營養師就提醒家長,睡前2小時盡量不要讓小孩進食,尤其是容易造成亢奮的含糖零食,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及發育!➤家長小撇步➤● 讓孩童9點前入睡● 每日睡滿至少八小時● 睡前兩小時不進食3.關鍵3:只喝牛奶不夠,成長期補鈣有撇步!營養均衡是孩童發育的基礎,若孩子體重過重、喜愛吃炸物甜食,則可能加速生長閉合,因為體內脂肪與糖分導致的胰島素分泌都會影荷爾蒙與生長激素。家長想讓孩童在成長上擁有“高度”自信,除了應注意營養均衡、避免肥胖之外,也應在成長速度閉合前補充「正確的」營養,加強攝取鈣質千萬別選錯了方法,以免造成反效果或是徒勞無功。成長所需關鍵營養A.鈣質:大家都知道鈣質是骨骼的基礎,但是一般人熟知的補鈣方法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有效,例如100ml牛奶的鈣質含量僅有125 mg,但7-9歲孩童的每日建議鈣攝取量卻是800 mg、10-12歲則高達1000 mg,只靠喝牛奶很難滿足孩童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建議,若家長特別注重孩子的補鈣狀況,可挑選專為孩童及青少年打造的高鈣補給品,但應注意挑選可信賴的品牌與廠商,最好能將補鈣食品融入日常的飲食生活中,挑選方便食用、口味良好的方式來補鈣,避免引起孩童的反感。B.維生素D:吃盡了足夠的鈣質,還必須讓身體吸收才行。維生素D能夠增進鈣吸收,有助於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C.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成分,除了能夠建造及修復組織,還能刺激生長因子。成長期的孩子若缺乏蛋白質,即使有了生長激素,也無法合成肌肉,更會影響生長發育。平日飲食可以多補充優良的蛋白質,如魚類、雞蛋、黃豆製品、奶類等。➤家長小撇步➤在這個頻繁外食、孩童容易挑食的年代,家長想要更有效、方便的幫成長期孩童補鈣,可依照以下原則挑選食品:● 具成長期關鍵養分:鈣質、維生素D、蛋白質● 選擇經過實驗的專利成分● 滋味好,適口性佳:可融入日常飲食中當早餐或點心,增進孩童食用的意願,持之以恆的補給● 選擇可信賴的大廠牌,注意產品原料的溯源與檢驗報告營養師推薦!聯華食品生醫研究室KGCHECK 《高鈣成長蛋白飲》 就是好選擇!四大優點,幫您把握孩童一生一次的成長期1. 鈣含量足夠,多元配方全面掌握成長關鍵:每杯 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含930mg鈣質,鈣質含量等於6片起司或9杯牛奶,輕鬆滿足孩童每日的鈣質需求量!且添加維生素D、乳清蛋白(蛋白質)、酪蛋白磷酸胜肽、ABC益生菌,給予成長期孩童完善的營養配給,不僅能抓住鈣質,更能維持骨骼及牙齒生長發育。2. 日本媽媽的秘訣,超熱銷的專利配方:想要在成長上衝刺一把,只補鈣還不夠,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還特別選用日本熱銷10年的專利成分--水解蛋黃粉Bonepep®,經研究顯示有益於成長期的補給,是連高度注重孩童成長的日本媽媽們都信服的專利配方。3. 味道良好,孩童愛喝: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沒有小孩排斥的保健品怪味道,僅有適度的奶香味,佐以簡單的果汁粉調味,甜度適中順口,可加入豆漿或牛奶讓小朋友當早餐天天喝,不對補給品產生排斥感。4. 台灣大廠牌出品,產品履歷公開透明,讓家長安心:KGCHECK《高鈣成長蛋白飲》由台灣食品大廠聯華食品出品,嚴格把關食品的品質,包裝上的「產品履歷」QRcode一掃就能看見完整的產品檢驗報告及原料溯源資訊,每一口都喝得超安心,讓家長放心。聯華食品KGCHECK營養師表示,成年前給孩子補營養都不嫌晚!把握成長黃金期,培養孩子的高自信!
-
2024-04-01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過敏體質怎麼打疫苗?我是過敏體質嗎?搞懂過敏發作怎麼辦、皮膚過敏、鼻子過敏到底是什麼!
一到冬天或是季節交換時,身為「過敏人」就會開始大發作。無論是鼻子過敏、皮膚過敏、藥物過敏都讓人非常不舒服又煩惱。而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開打,現在又多了一條「疫苗過敏」要注意,到底過敏人該怎麼辦?過敏體質該怎麼注意生活中的處處地雷呢?什麼樣的體質才叫過敏體質?如果討論「過敏」在醫學上的定義,是指人體免疫系統對某些物質過度敏感,因此「有過敏體質」,代表這個人容易對不同、而且常見的物質「過度敏感」。不同的物質包含塵蟎、灰塵、花粉,還有食物如海鮮、雞蛋、蠶豆,或是藥物如抗生素等,種類非常多元。每個人都可能對幾種,甚至幾十種以上的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如果是常見物質,就可能會影響到生活。其實過敏體質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雖然過敏讓人很不舒服,但其實是免疫系統保護身體的機制,避免我們受到外來物的傷害。如果並非干擾到生活的過敏反應,通常只要避開特定過敏原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別治療。有些人會習慣性打噴嚏,但不一定是過敏在各種不同過敏反應中,最常見的就是過敏性鼻炎,特徵是會一直打噴嚏、流鼻水,甚至連眼睛周圍都紅腫癢。但有些人會習慣性打噴嚏,卻不是過敏性鼻炎,而是「溫差反應」,讓鼻腔短時間內過冷或過熱。比如頻繁進出冷氣房、暖氣房,或是風直接吹到鼻子、冰水喝太快等,都是因為身體接觸到的溫差太大,才引發打噴嚏的反應。我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過敏體質?判斷一:接觸到特定物質時會變得更嚴重發作時接觸到的物質,如果再次接觸,又會引發同樣反應。例如吸到塵蟎而打噴嚏、流鼻水、眼睛癢,再次接觸到塵蟎又有同樣反應,很可能對塵蟎過敏。或是吃了某種食物/藥物後,半小時到兩小時內出現皮膚疹子等過敏症狀,下次又接觸到時,又有同樣反應。判斷二:沒有接觸特定物質時不會發作在沒有接觸到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前,不會產生過敏反應。比如對塵蟎過敏,家裡打掃乾淨後就不再流鼻水、打噴嚏了。判斷三:症狀多元一想到過敏,可能就會想到打噴嚏、搔癢等,但其實過敏通常不會只有一種症狀,例如過敏性鼻炎除了打噴嚏之外,還可能流鼻水、眼睛癢、頭痛;皮膚過敏除了搔癢之外,也可能起紅疹。有過敏體質可以打疫苗嗎?前面已經介紹過,通常過敏是對「特定物質」過敏,所以只要不是對疫苗成份過敏,基本上都可以施打。但如果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對疫苗成份過敏,可以先檢視自己是不是「高風險過敏者」。高風險過敏者是指有過敏體質,而且情況嚴重的人:1. 曾經對藥物或疫苗有全身性嚴重過敏反應。2. 多種藥物過敏。3. 合併多種過敏疾病(有兩種以上過敏疾病如藥物過敏、昆蟲叮咬過敏、食物過敏、過敏性鼻炎/氣喘)。4. 有肥大細胞疾病。如果是高風險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的確也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建議在打疫苗前,詳細告知過敏史,並諮詢醫師施打疫苗的意見;如果真的要施打,同時也在醫護人員監控下施打疫苗、觀察30分鐘,確認平安。過敏發作怎麼辦?過敏發作的時候,做什麼都不舒服,該怎麼辦?過敏性鼻炎怎麼辦:熱敷鼻子、眼周,或用洗鼻器清洗鼻子,平躺讓自己休息一下。皮膚過敏怎麼辦:冰敷、輕拍。(延伸閱讀:皮膚紅疹、發癢...孩子「急性過敏」怎麼辦?兒科醫師:快用家裡一定有的●●藥膏救急)食物/藥物過敏怎麼辦:輕微症狀先停止吃該食物/藥物,並註記起來。如果嚴重過敏,請立即就醫。有過敏的人該注意這些!我該做過敏原檢測嗎?如果是症狀輕微的人,「親自試一試」就是最好用的方法;但如果症狀嚴重,還是建議就醫。(延伸閱讀:花了萬元做過敏檢測,還是沒有用》過敏科醫生:不用花大錢,最好的方法是...)食療法/益生菌有用嗎?食物中也有一些會促進發炎的物質,例如加工食品、油炸物、醃漬食品等,就不建議過敏人吃。這些食物雖然不會「誘發」過敏,卻可能讓過敏症狀更嚴重。因此對於慢性過敏的人來說,如果多攝取能夠「抗發炎」的食物營養,的確能幫助減輕過敏症狀。而益生菌的效果則因人而異,目前研究顯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會比較有效果。(延伸閱讀:9成以上的過敏患者,腸道都充滿毒素!她花3週戒「麵包、麵條」,過敏竟好轉了)吃藥要吃一輩子嗎?大部分輕微過敏的患者,藥物都是用來「減輕不舒服」,比如抗組織胺等,不一定要每天持續吃,只要發作時使用就好。但如果是慢性過敏的患者,例如氣喘,藥物就是「控制症狀」用,因為慢性過敏的過敏反應會在身體裡不斷持續,一停藥就可能讓症狀反彈、甚至造成器官損傷,按時服藥非常重要。參考資料:衛福部衛教資料:過敏是什麼?「高風險過敏族群在施打BNT疫苗的過敏研究」專家意見過敏、貧血與飲食不當 增加罹患過動症風險!中研院發現過動症與身體疾病及生活型態有關責任編輯:盧映慈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親友「心肌梗塞」送醫前,你能做什麼?「開窗、溫開水、熱巧克力...」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教你:4方法爭取黃金時間 長期讓血糖像雲霄飛車會短命!日本管理營養師:早餐沒食慾,不妨試試這兩種食物
-
2024-03-30 焦點.食安拉警報
白飯要趁熱保存!放室溫超過2小時以上易變質,「米飯保存4技巧」一次看懂
許多長輩喜歡煮一大鍋飯,從早餐吃到晚餐,吃不完隔天繼續加熱食用,這樣的飲食習慣,隱藏食物中毒危機:容易滋生仙人掌桿菌。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111年食品中毒發生與防治年報」,去年通報的189件案件數中,24.6%為仙人掌桿菌。米飯放室溫超過2小時,就會開始變質白飯沒吃完時,許多人會先放涼再放置冰箱,因為「怕冰箱壞掉」。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表示,米飯只要放在室溫超過2個小時,就會開始變質,在自然降溫的過程中,會使細菌快速繁殖。尤其是炎熱的夏天,米飯才放沒多久就出現「牽絲」,可聞到一股微微的臭酸味,代表已經有仙人掌桿菌了。仙人掌桿菌可在10至50℃中繁殖,溫度範圍很寬,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30℃,最容易感染米飯、馬鈴薯等澱粉類食物。徐佳靖強調,要將米飯冷藏在4°C以下,或保溫在65°C以上,才能抑制細菌繁殖。仙人掌桿菌不耐熱,拿出冰箱復熱時,一定要加溫達70℃以上,才能滅菌避免吃下肚中毒。白飯放進冰箱冷藏,也要在2天內食用完畢白飯即使放進冰箱冷藏,也要在2天內食用完畢,因為冰箱保存只是讓細菌的生長繁殖速度變慢,而且冰箱門打開太久或頻繁開關,也會使內部溫度產生波動。另要注意的是,勿把熱的食物跟冰的食物放在一起,會讓原本已經冷卻的食物溫度提高。若想延長白飯保存時間,徐佳靖建議,可分裝冷凍一周;而使用保鮮膜包覆,可以鎖住米飯美味。除了家中的米飯保存,徐佳靖提醒,便利商店的即食飯糰、市場販售的傳統飯糰若放在室溫過久,一樣也會產生仙人掌桿菌。超商飯糰以18℃的保鮮方式處理,離開鮮食櫃後,要盡速食用完畢;糯米飯糰也易受仙人掌桿菌汙染,從早餐放到午餐,不建議再食用。米飯保存技巧1.煮完飯後放置60℃左右,可放置冰箱冷藏,勿超過2個小時。2.冷藏溫度為4°C以下,拿出冰箱復熱時,要加溫達70℃以上。3.盛裝容器可用保鮮盒、玻璃碗,覆上一層保鮮膜;不要使用鐵碗,因為容易滋生細菌。4.建議冰箱挪出一層空間放置需冷藏的熱食,避免冷熱食物擺在一起,影響彼此溫度波動。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30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talk/林三齊爬玉山躲過死劫!帶著感恩的在醫院心服務助人
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林三齊,1年多前回到故鄉基隆接掌部基,視為公職最後職務。62年前,林三齊在基隆醫院出生,因此他對醫院、對鄉親有許多期許。去年成功帶領同仁提升績效,獲得病人和家屬認同,未來將持續守護鄉親的健康。兒時高燒傷聽力 改攻腎臟科林三齊年幼時體弱多病。1、2歲時常生病,曾長達2個月發燒超過40℃,醫師還說:「長大後,不是智能障礙就是耳聾。」家人後來花了不少心力,西醫治療搭配中醫中藥材輔助,才退燒保住性命。但因為使用太多抗生素,小學時他的眼睛和嘴巴周圍都黑一圈,青春期才消退。成年後發現左上肺有部分纖維化,猜想是小時候感染所致。讀醫學院時在馬偕醫院實習,林三齊原本想走心臟科,但發現聽不到教授所說的心臟雜音,才知聽力受年幼發燒用藥影響,因而改走腎臟科,並攻讀職業醫學取得碩士學位。林三齊在台北醫院行醫30年,腎臟病人來自士農工商各領域,分析洗腎病人70%是慢性病引起,40%起因於糖尿病、30%高血壓,單純腎臟問題才30%。他認為,台灣早年地下電台「賣藥」猖獗,是引發腎臟疾病的原因,因此提醒民眾不要擅自買藥,也不要亂吃補藥,大原則是沒有食藥署證字號都不要吃。不斷協調各單位 抗疫打勝仗林三齊醫療經驗豐富,曾任部北副院長,之後擔任醫福會副執行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成立集中檢疫所,在國門把關成為重中之重。林三齊的角色承上啟下,不斷溝通協調各單位,設法排除問題,調度資源,成功執行一次又一次的特殊任務。回到故鄉接任部基院長,林三齊奉行佛光山的「三好、四給」精神。他說,雖然自己不是佛教徒,但「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肯定是對的。有次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看到牆面「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事後不斷琢磨含意,慢慢體會出四個「給」的意境,並運用在醫院管理。「給人信心」就是傾聽跟支持,給同仁動力。「給人歡喜」是讚美與鼓勵,大家用歡喜心做事情。「給人希望」是跟同仁有共同夢想,建立目標後擬定策略,追求共好。「給人方便」是體諒和關懷,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在下一道指示前,他通常會先想同仁會遇到什麼困難,並幫忙解決。爬玉山躲過死劫 要繼續服務多年來林三齊的早餐,都是蒸煮燕麥,加一點堅果;閒睱時會去爬山,帶著可愛呆萌的柴犬出門,是一大樂事。但2016年間,他與朋友攀登玉山,一行人為穿越坐在小徑休息的山友,紛紛跨越人群,林三齊選擇向右避開,卻不慎走入看似草地的邊坡山崖,失足墜落險喪命。林三齊回憶,他掉下去時,雙手拚命拉能拉的箭竹,一度有止住,但3、4秒後又往下掉,所幸落到山路下方約3層樓高位置停下來。跌落山崖的林三齊,造成左膝內側韌帶斷裂,獲救後仍忍痛勉強走了2公里,到排雲山莊待援。因為天氣不好,雖然聽到黑鷹直升機飛抵的聲音,但被烏雲阻擋看不見,當時被告知若10分鐘烏雲沒散開,就得放棄救援任務。結果烏雲突然散開藍天重現,他得以成功吊掛上直升機。同行夥伴都知道林三齊是孝子,說是剛過世的媽媽抱住他躲過死劫。林三齊領悟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帶著感恩的心,繼續在醫療體系貢獻及助人。林三齊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環境職業醫學現職:衛福部基隆醫院院長學歷: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經歷:衛福部醫福會副執行長、衛福部台北醫院副院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評鑑委員、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第76屆「台灣醫療典範獎」、衛福部所屬醫院第2屆優良暨資深醫師「資深典範醫師獎」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篩檢、治療都要及時。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27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最愛問【腎臟病】肌酸酐、尿素氮...專有名詞一大堆,慢性腎臟病的報告怎麼看?
專家告訴你回覆專家: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血液透析室護理長 徐碧秀當被告知腎功能異常時,醫生會安排驗尿和抽血檢查,而驗尿則是檢測是否有蛋白尿,在健康的狀況下,尿液中只會含有微量的蛋白質,但若蛋白質量過多,每天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則稱為蛋白尿。代表腎小管或腎絲球開始病變,使得對蛋白質的回收能力變差,需進一步抽血檢測。抽血檢查會看病人的肌酸酐(CR)和尿素氮 (BUN),肌酸酐經常與尿素氮一起檢測,醫師會透過兩者的比值評估患者的腎功能。肌酸酐是指肌肉代謝的產物,當腎功能異常時,肌酸酐無法從腎臟排出,數值就會升高。尿素氮是指腎臟代謝廢物的功能,當尿素氮異常升高,可能代表腎臟功能有問題。不過,尿素氮數值和飲食有關,假如食用過量蛋白質,有可能造成尿素氮短暫偏高,但不一定代表病人有腎臟病,必須搭配其他指數診斷。接著,醫師會檢測患者腎臟移除廢物的能力,將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入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 (eGFR),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差,不過會隨著年齡衰退,必須搭配其他檢驗共同評估。透過肌酸酐、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等三個數值,判斷慢性腎臟病的分期。通常慢性腎臟病分為五期,第一、第二期的腎友,建議作息正常、控制三高,不亂服來路不明藥物,第三期、第四期的腎友,建議要開始低蛋白飲食,食物選擇以低磷、低鉀為主,及持續控制三高,要特別提醒,由於有些藥物會傷腎,若已知有慢性腎臟病,當感冒到診所拿藥時,要提醒醫師自己的腎功能不好,避免開立會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才能保護腎臟。而第五期的腎友,需要準備進入洗腎。此時可以與醫師討論治療模式選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若年齡病況許可下,可以考慮腎臟移植。【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26 慢病好日子.慢性腎臟病
慢病主題館【腎臟病】「雞、生、蛋」一起來看懂腎臟報告吧!
慢性腎臟病是一個很特別的疾病,因為在腎臟病早期幾乎沒有什麼症狀,所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腎臟病。腎臟病防治基金會過去十年來,在台灣各地推廣腎臟病的早期篩檢及健康教育,篩檢的結果發現只有11%腎功能異常的人,知道自己患有腎臟病,換句話說就是每10個人當中只有1個人知道。因此,提高國人對於慢性腎臟病的認知度,對於洗刷台灣「洗腎王國」的稱號至關重要。當我們在各地進行腎臟篩檢活動時,發現有一些民眾並不知道他們的腎功能可能存在問題,因為他們以前從未進行過檢查。然而,也有些人即使進行了檢查並發現腎功能異常,仍然不會進一步尋求醫療幫助。其主因可能為腎臟病的早期和中期很少會出現症狀,因此即使篩檢發現了異常,也可能因為沒有感覺到任何身體上的不適,所以也就沒有再回醫院追蹤檢查了。我們之前到雲林縣台西鄉篩檢時,有一位74歲的阿姨篩檢出來的腎絲球過濾率是11.5 ml/min/1.73m2,是屬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了,看到報告我們覺得很緊張,於是馬上打電話去關心阿姨在收到報告之後有沒有再去看醫師。阿姨說:「我最近很忙,都在照顧媽媽,我知道自己腎功能不好,但你們不要擔心我的狀況,我沒有什麼症狀,我很好,謝謝妳們關心我。」聽阿姨這樣說,也只能繼續勸說阿姨「腎功能真的很不好了,要記得去看醫師喔!」這也是慢性腎臟病最令人擔憂且最可怕的地方,腎功能都只剩11.5 ml/min/1.73m2了,但病患仍可以正常生活而沒有出現太多警訊。對於腎臟疾病來說,這樣的狀況非常不利,腎臟功能一旦長時間受損,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發現腎臟功能異常時,就需要即時開始治療並進行追蹤檢查。此外,如果已經被診斷出患有慢性腎臟病,那麼患者還需要調整他們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以延緩疾病的進展。如果不重視腎臟健康,也沒有定期進行檢查和治療,那麼腎臟病的症狀最終會出現,而這將使患者更加辛苦。因此,我們需要加強對腎臟健康的關注和重視,並且培養定期進行相應檢查的好習慣,以確保自己的健康。而看懂自己腎臟的檢查報告是預防腎臟病的第一步,我們可以透過「雞、生、蛋」三字口訣來認識腎臟功能。其中的「雞」代表「肌酸酐」,肌酸酐是由肌肉代謝產生的物質,會經由腎臟過濾到尿液中排出體外。所以當腎臟功能異常時,無法從腎臟排出肌酸酐,血液中的肌酸酐數值就會逐漸升高。 「生」是「腎絲球過濾率」,把肌酸酐、年齡和性別帶進公式,就可以算出腎絲球過濾率,腎絲球過濾率就像腎臟的成績,60分以上才算及格,分數越低,代表腎功能越不好。 「蛋」是「蛋白尿」,當腎臟功能有問題時,蛋白質就會漏到尿裡面,當檢驗數值超過標準值時,就代表有蛋白尿,也就是腎臟功能出問題了!要了解腎功能,需要透過肌酸酐(並算出腎絲球過濾率)和蛋白尿這兩項檢驗項目來判斷,當這兩項檢查都正常時,才能夠代表腎功能是正常的。拿起自己的檢查報告,找到「雞、生、蛋」這三個檢驗項目,看看自己的腎臟功能狀況吧!而要被醫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需要腎功能異常持續三個月。因此,當檢查報告有異常時,不要太過擔心,最重要的是要再到腎臟科門診檢查,確認自己的檢查報告,找出腎臟病的原因,並持續做後續追蹤和治療,這才是最重要的!原文出自: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慢病主題館】名家專欄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致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腎病防治觀念,期望將正確的腎臟病預防和治療觀念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打造健康腎臟友善環境,提供及腎臟疾病衛教、腎臟疾病篩檢服務病友,鼓勵及培育國內相關研究人員及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技術及品質,並提供基層醫療院所與相關學術單位腎臟及其相關疾病知識的交流平台,增進整體醫療水平。官方網站|粉絲專頁|更多文章【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4-03-26 養生.抗老養生
《紐時》長壽暢銷書醫師作家:每天做4件事助健康延壽
格萊格爾(Michael Greger)醫師是四本紐約時報有關長壽和健康生活暢銷書的作者,他的職涯致力於研究營養及生活方式因素如何延長壽命,並透過自己的著作和慈善組織Nutritionfacts.org分享研究結果。格萊格爾分享他試著在每天做的四件事,盡可能讓自己活得長久健康。吃莓果、十字花科蔬菜、亞麻籽格萊格爾說:「我們能做到最重要的事情是遵循藍區(Blue Zones)的做法,飲食以全植物性飲食為主。」藍區是人口比全國平均壽命長約10年的幾個區域,如加州洛馬林達(Loma Linda)。藍區居民的飲食多以水果、蔬菜、豆科植物、堅果和種子為主,少吃精製糖(refined sugar)、動物性產品、超加工食品;藍區飲食與地中海飲食相似,地中海飲食普遍被認為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格萊格爾主要吃植物性食品,但並非不吃其他類食品。更具體地說,他盡量每天吃莓果和十字花科蔬菜,格萊格爾經常將這些食材打成飲品,方便全天飲用。早餐他通常吃燕麥配櫻桃、核桃、南瓜籽和可可粉。格萊格爾在他的YouTube頻道上分享,青花菜、高麗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蘿蔔硫素(sulforaphane),蘿蔔硫素可以中和毒素,減少炎症,莓果則富含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細胞損傷。他還每天吃一茶匙亞麻籽粉,因為亞麻籽含有大量木脂素(lignans),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他會將亞麻籽撒在燕麥上,或加入飲品中一起食用。使用跑步機辦公桌缺乏運動或一天坐著10小時或更久的時間,與較高的早死風險相關,而多動則有許多健康益處。格萊格爾在家工作時會用跑步機辦公桌以每小時兩至三哩的速度步行一整天,估計一天步行約14哩。提高心率格萊格爾確保每天能以某些方式提高心率,目標是做90分鐘的中度運動或40分鐘的劇烈運動。但他承認,在旅途中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因此他會利用現有條件,例如嘗試每日慢跑上樓到他住的第18樓層。如果沒有足夠的階梯,他還會帶上阻力帶,做波比跳。一天中早一點攝入卡路里由於我們的晝夜節律,普遍認為早點進食比晚進食更有益於健康和長壽。格萊格爾指出,若早晚攝入完全相同份量的卡路里,上午進食造成的血糖飆升較少,吸收的三酸甘油酯也較少,「如果打算吃垃圾食物,應該在早上吃,因為這樣身體更容易應付。」。
-
2024-03-25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什麼時候吃最好?研究曝「這時間吃」可避免糖尿病 每天進食5次以上發病率也降
PubMed期刊上發表的最新研究,強調了用餐時間、用餐頻率、夜間禁食與第二類型糖尿病(type 2 DM)風險之間的幾個關鍵聯繫。 早餐九點鐘後才吃 罹患糖尿病激增59% 研究表示,當天晚些時候,吃第一餐與糖尿病(type 2 DM) 的風險增加有關。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在上午 8 點之前吃早餐相比,在上午 9 點之後吃早餐會顯著增加糖尿病(type 2 DM) 的發病率59%。這強調了「早餐,早點吃」的潛在好處。 用餐頻率 可能有保護作用 一些研究表示,全天更頻繁的用餐可能有益下降糖尿病(type 2 DM)。《Circulation ,循環》國際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小而頻繁的用餐(小量多餐)可能有助於控製血糖和降低糖尿病(type 2 DM)。研究人員發現,與每天進食四次或更少次相比,每天進食五次以上與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降低20%有關。研究人員表,這可能是因為更頻繁的用餐,可以減少飢餓感,進而達成控制食量,並維持血糖的穩定。不過要注意,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意大吃零食!而是要選擇健康的食物,例如水果、堅果、乳製品等才是。 夜間禁食:結果不一 關於夜間禁食,對糖尿病(type 2 DM) 風險的影響的證據,就不太明確了。一些研究,顯示夜間禁食潛在的好處,例如研究發現,夜間較長時間的禁食(例如12小時以上)有助於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風險。而另一些研究則卻表示,只有早餐的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國際流行病學雜誌》上的研究表示,單純夜晚禁食超過13 小時以上,是不能使糖尿病(type 2 DM)風險下降。除非你早上。有早點吃早餐(早上8點之前)的人,才有保護作用。所以,早餐一定要吃,而且是早點吃! 重要注意事項 須依個人需求健康狀況而定 重症醫師黃軒強調,必須記住這些文章,只是論文的關聯,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確定明確的因果關係。 應始終考慮個人的飲食需求和健康狀況。如果你擔心罹患糖尿病(type 2 DM),你還是得諮詢醫療專業人員,也以個人化飲食計劃。以實現最佳的糖尿病(type 2 DM)預防和管理。 延伸閱讀: ·三餐都不吃米飯、麵食等澱粉類食物,血糖仍居高不下? ·早餐吃錯小心愈來愈胖,還會得糖尿病! 營養師揭「高危險吃法」:1健康飲品也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