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施打疫苗
共找到
1459
筆 文章
-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雲林今+240兒童確診人數增 目前377名兒童施打疫苗
雲林縣今天新增240例本土確診個案,1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分布在1至90歲,其中95人無症狀、145人分別有喉嚨痛、咳嗽或發燒等輕症症狀,縣府表示,縣內染疫者以20至29歲人數261人最多,其次是10至19歲224人,因確診年齡下降,且雲林縣尚未傳出兒童接種疫苗不良反應,家長對兒童疫苗的意願提升,截至昨天已有377名兒童完成接種。縣府統計指出,5月2日統計至5月4日止,6-11歲兒童莫德納疫苗累計已完成377人接種,目前無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通報,家長觀望接種疫苗結果後,陸續帶兒童至合約診所施打,每天施打人數皆成長,以11至12歲兒童接種84人最多,以年齡依序遞減,10至11歲73人,9至10歲62人,8至9歲57人,7至8歲57人,6至7歲44人。今天確診個案有4條傳播關聯,包括有33人因親友確診,另有11人因校園與補習班同學確診,分別遭匡列居家隔離時,篩檢陽性確診。另有25人因症就醫採檢,還有1人是在長照機構內染疫,匡列居家隔離時,篩檢陽性確診;其餘案例關聯持續調查釐清。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統計至今天止,縣內本土確診個案累計1671例,均為無症狀或輕症個案;目前尚有664名接觸者正在居家隔離中,確診者居家照護有1002人。
-
2022-05-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要莫德納或BNT疫苗?副作用差異、不適合族群?家長十大問答一次看
北市兒童莫德納疫苗今天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有77萬BNT疫苗12日將從德國抵台,力拚5月20日前施打。指揮中心啟動「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監測兒童施打疫苗反應。兒童疫苗到底有什麼副作用、安不安全,該不該讓孩子打,家長疑慮很多。聯合新聞網整理十大問答如下。問一:兒童疫苗要去哪裡打?答一:滿6歲至11歲學童,已由學校協助調查校園集中接種意願,提供家長「莫德納 COVID-19疫苗6-17歲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可選擇「校園集中接種」或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經詳細閱讀及填寫與勾選各項欄位資訊並簽名後,由學校收回,彙整統計意願人數。由各縣市依實際情形陸續安排施打。問二:學童打疫苗可以請假嗎?答二: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施打疫苗後有三天疫苗假可讓孩子休息,不會列入出缺席與差勤紀錄;若家長要顧孩子,也有防疫照顧假。問三:兒童疫苗可打哪些廠牌?打幾劑、間隔多久施打?答三:莫德納,接種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指揮中心建議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兩劑接種間隔以12周為原則。輝瑞,接種兩劑,每劑0.2毫升(含10微克的mRNA),指揮中心建議間隔時間同莫德納12周為原則。問四:施打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答四: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食藥署指出,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問五:哪些兒童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答五: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1. 肥胖。2. 唐氏症。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4. 惡性腫瘤。5. 糖尿病。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8. 慢性肝炎、肝病變。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問六:輝瑞、莫德納哪個好?答六:台灣兒科醫學會表示,目前無大規模直接比較莫德納與BNT疫苗孩童接種的研究報告,但由發表的試驗結果看來,前者產生的抗體濃度略高,輕中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略高,但並無很大差異,因此並不建議要特別選擇哪一廠牌之疫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含50微克mRNA的莫德納疫苗效力一定比含10微克mRNA的輝瑞BNT疫苗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劑量、高效益的疫苗自然伴隨高副作用風險,面對COVID-19,所有的選擇都要有一些妥協,調整一下心理狀態,才是上策。問七:哪些人不適合接種疫苗?答七:正在發燒、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者,都不建議施打疫苗。另外,指揮中心提醒,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仍應接種新冠疫苗,因他們的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患重病的風險。接種前請諮詢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問八: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答八: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三項要特別注意,如下: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問九:接種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答九: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兒童可以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如果他們在接種疫苗後無特殊身體不舒服,可以繼續日常運動,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建議休息並視需要就醫診治。問十:我的孩子沒接種疫苗,上學安全嗎?答十: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一般而言,兒童感染COVID-19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且由於我國12歲以上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因此兒童亦可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但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將對個人與群體產生保障。如果孩子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仍可上學。但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市增194名確診個案 今年已累積1626名確診者
新竹市今新增194名確診個案,衛生局指出,今年以來已累積1626名確診個案;目前仍住院中之確診者有43人,「採居家照護確診者」共950人;另有因密切接觸而居家隔離者共159人。衛生局表示,竹市目前有28校因確診持續停課或停班中。民眾關心本市各級學校、補習班、幼兒園暫停實體課程(停課)訊息,與6至11歲疫苗施打相關資訊,皆可上「新竹市教育網」(https://www.hc.edu.tw ) 查詢。目前設立中正市場及慈濟2處大型施打站,採限額預約制,民眾接種狀況踴躍,今截至11點,中正市場施打站接種711人,慈濟施打站接種268人,衛生局呼籲,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鼓勵市民踴躍接種疫苗。
-
2022-05-05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少女打疫苗後死亡 遲未能下葬
台北市十六歲馮姓少女去年底接種疫苗一個多月後死亡,家屬提出藥害救濟申請,但因無法確認死因,遲未領到死亡證明下葬;新黨質疑檢驗單位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根本沒能力驗出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有關,對於權責單位也與衛福部互踢皮球,沒人願意給家屬清楚、精確答案。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明顯失職,ACIP必須負責做好鑑定,檢驗規定在傳染病防治法有明文規定。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死亡案例比新冠肺炎死亡還要多,能獲得賠償卻非常少,馮小妹因官方疏失遭受許多不公不義,應加入國賠訴訟。「希望不要再有下一個馮小妹了…」馮媽媽說,發生在女兒身上的這些事情,實在太過不公不義,也讓親友難以承受。新黨日前揭露馮姓少女疑似施打疫苗致死案,北市議員參選人郭榮先昨再舉行記者會。郭榮先說,家屬詢問法醫所,該所表示可研判死者為病死或自殺、他殺,是否為接種疫苗致死並非業管範圍,要向衛福部疾管署請求協助,並由藥害救濟審議小組判定;需要該檢驗那些項目也須請向衛福部確認,但家屬詢問衛福部,衛福部答覆解剖由法醫所執行,法醫所知悉該檢驗哪些項目,衛福部尊重法醫所專業。
-
2022-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4歲女染疫亡…醫警告:Omicron沒想像友善 年輕人3症狀是危險徵兆
國內昨天新增五例確診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年僅廿四歲女性,曾打過三劑BNT疫苗,好友形容她確診前「活蹦亂跳」,怎料短短六天卻引發重症死亡。專家指出,Omicron並沒有想像中友善,施打疫苗能防九成重症,但還是有一成機率,「與病毒共存沒有想像中簡單」。「曾經說好要當我婚禮的伴娘,竟然就離開了我的生命中,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一名網友於Dcard論壇發文表示,自己和閨密到上月廿五日還聊天互動,五月三日卻接獲她離世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讓她難以接受,也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親友,愛要及時。指揮中心昨證實新增五例死亡個案之一即是這名廿多歲女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是五月一日公布的重症個案,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BNT,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當日快篩陽性,赴急診PCR採檢陽性,居家照護。該案四月廿九日腹瀉未改善,一一九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經插管急救,有使用呼吸器及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五月一日出現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後續經血液培養排除細菌感染的可能。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會再出現 與病毒共存並非簡單的事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直言,新冠病毒不是感冒病毒,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施打BNT疫苗可預防九成重症機率,但仍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機率引發重症。他說,雖然大多是老年人、免疫力較差者容易重症,但並不代表其他年齡層沒有,尤其當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一定會再出現。「Omicron不是想像中友善,你以為他是溫馴小狗,還是會咬你。」邱政洵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引起心肌炎或血栓,此個案曾出現心室顫動,可能是心臟發炎,但要確認死因才能做說明。若要與病毒共存,必須注意老年人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其他年輕族群若出現呼吸喘、神智變化及高燒不退等危險徵兆,仍然要提高警覺。邱政洵憂心,現在醫療端非常緊繃,屆時若單日確診十萬甚至廿萬人,「醫療一定會崩潰」,他呼籲中央應思考在現有架構下,如何更有效率輕症分流、降轉患者,「若有新作法,現在就要啟動,不要等到單日確診十萬人才做。」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兒童新冠疫苗常見疑問
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升溫,兒童的感染人數也逐漸增多,指揮中心已於2日開放12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抱持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給家長參考。Q1:為什麼建議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A:由於目前並沒有有效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或輕症,並且用於預防重症的口服抗病毒用藥,都尚未緊急授權在未滿 12 歲的兒童使用。未滿 12 歲的兒童,目前重症治療選擇僅有針劑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跟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並輔以大量的支持治療。而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對當前流行的 Omicron 突變株,效果極為有限。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感染與住院重症的一個重要武器。Q2:目前台灣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A:目前台灣緊急授權 Moderna(莫德納)和 Pfizer-BioNTech(BNT,輝瑞)二種 mRNA 疫苗在此年齡層兒童施打,皆可產生不遜於成人的中和抗體效價,而在真實世界中,是否也能提供更長久的保護能力,會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臨床數據支持。Q3:學齡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能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A: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 Q4: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相關的罕見副作用風險如何? A: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是目前各國衛生法規單位積極監測的 mRNA 疫苗相關風險。截至 2022 年 1 月底止,全球已有超過 120 個國家開放 5 歲以上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在大規模施打的國家中,mRNA 疫苗相關的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極為罕見,且明顯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接種 mRNA 疫苗後心肌炎的最高危族群是接受第二劑的 16-24 歲的年輕男性;而接種 mRNA 疫苗後心包膜炎的最高危族是 20-45 歲的男性和女性。部分疫苗上市後數據,莫德納疫苗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略高於 BNT 疫苗,但目前針對莫德納疫苗和 BNT 疫苗接種後風險比較分析,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結果。Q5: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比自然感染高嗎?A:若與自然感染相關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相比,疫苗接種後風險並沒有比較高。根據美國 CDC 今年公告,5-11 歲的兒童族群中(每 10 萬人次資料),在 COVID-19 確診兒童中,確診後 21 天內有 17.6 個男孩、10.8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而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 mRNA 疫苗(BNT)族群中,僅有 4 個男孩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 21 天內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餘發生率皆為零。因此,男性幼童感染 COVID-19 後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為接種 mRNA 疫苗者之 4.4 倍。此外,在 5-11 歲 COVID-19 確診兒童中(每 10 萬人次),確診後 42 天內共有 133.2 個男孩、94.2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以上數據,代表當社區處於大流行時期,兒童接種疫苗為利大於弊。 Q6:哪些兒童具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 A: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 1. 肥胖。 2. 唐氏症。 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 4. 惡性腫瘤。 5. 糖尿病。 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 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8. 慢性肝炎、肝病變。 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 Q7: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 A: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 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 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
2022-05-04 該看哪科.耳鼻喉
打疫苗耳鳴?63歲男突發性耳聾 機率少醫師建議先評估
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有兩民眾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求診,主訴耳朵嗡嗡、嘰嘰叫、頭暈脹,其中一人更表示聽力下降。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建議,曾有神經痛、發炎,或手腳無力等症狀,先請醫生評估再決定是否施打疫苗。黃俊豪說,首先求診的個案是58歲男性,在給藥服用3周後,原本頭暈與脹的症狀改善許多,但耳鳴與聽力喪失的症狀只改善一半,目前仍持續治療。第2位病人是63歲男性,有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治療兩周後大幅改善,但耳鳴症狀進步有限,仍持續針對症狀調整用藥,希望病況能更好些。檢查後確認輕度突發性耳聾,且排除為中耳發炎或是外傷造成,因此懷疑不良反應與施打疫苗有關。黃俊豪指出,臨床上常見突發性耳聾個案,約有百分之80為病毒性感染。還有些慢性疾病,如血管硬化較嚴重、糖尿病,或腎臟病的高年齡患者,會因為血流不順而造成,少部分是因為頭部外傷造成的,那像最近這些打疫苗的案子,也要列入考慮。 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黃俊豪提醒,儘管打疫苗會產生副作用,但多為特異體質的人才會發生,發生率並不高,民眾不需要太過擔心,建議打疫苗後曾有神經痛、神經發炎,或手腳麻、無力的者,先請醫生進行評估。另,身體比較虛弱且有不舒服的狀況時,可選擇延後施打。若打疫苗後真引發症狀,要趕緊就醫接受治療,才能獲得改善。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孩子打不打疫苗家長兩難? 教部:不用急做決定
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打疫苗?全台許多家長陷入兩難掙扎,桃園、彰化、嘉義及高雄家長因得知兒童BNT將到貨,副作用較少,緊急抽回調查表決定不打莫德納,但也有家長抱著「先打先贏」讓孩子趕快打疫苗,才有防護力。教育部長潘文忠受訪說,家長不必非常急迫做決定,會尊重家長決定來做後續處理。他也提到,施打疫苗後有三天疫苗假可讓孩子休息,不會列入出缺席與差勤紀錄;若家長要顧孩子,也有防疫照顧假。台北市有家長表示,自己打了三劑,副作用太可怕,不敢想像打在小孩身上會怎樣,因此先觀望,選擇不讓小孩打,希望再等幾年,有兒童施打後的追蹤紀錄比較保險。雲林縣張姓家長原本很掙扎究竟要讓孩子打何種疫苗,因BNT最快六月初才會分發到醫療診所,由於孩子學校正在停課,決定趁現在「有疫苗就快打」,昨專程載孩子從麥寮鄉到虎尾鎮接種。桃園市回收家長意願書,同意率百分之四十八,昨三所學校一八一人施打。彰化、嘉義等地也有許多家長觀望說「我們等BNT來再說」。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北+3718 居家照護人數逾1.2萬
台北市今新增3718例本土,截至5月1日止,北市確診者居家照護人數超過1萬2000人、列管中居家隔離人數達2803人,北市府表示,5月1日起中央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填報相關資料後,將以簡訊方式發送接觸者造冊模板下載網址給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北市府說明,國內自5月1日起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確診民眾或其法定代理人於系統填報同住者、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等相關資料,系統會以簡訊方式發送接觸者造冊模板的下載網址給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由其啟動新冠疫情相關應變措施,將接觸者名冊主動提供所在地衛生局開立電子居隔單,後續由衛生單位進行居家隔離者追蹤管理作業。由於國內本土延燒,病例數快速增加,呼籲施打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符合資格民眾應儘速前往施打,另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合作;針對6至11歲孩童新冠疫苗施打,訂於5月5日起入校辦理校園接種,保護學童及家長。為有效善用現有醫療量能,北市公費篩檢站轉型為「快篩陽性防疫門診」,專供快篩陽性者採預約或隨到隨做PCR採檢,有醫療需求者,由防疫門診醫師診療後開立藥物使用;若民眾有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請先快篩再就醫。檢測結果為陽性時,需戴好口罩、避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至採檢站進行PCR採檢;如無相關症狀或檢測結果為陰性,仍需遵循指揮中心的防疫規範,做好個人防護,持續自我健康管理。提醒一般無症狀民眾勿前往社區採檢站或急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相關疫情訊息可撥打北市防疫專線(02)2375-3782或1999市民熱線詢問。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839例 足跡遍及大學餐廳、夜市、影城、法院
台中市今新增839本土案例,包含校園群聚50例、職場群聚66例、家庭朋友群聚90例,市府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PCR結果都確診,市長盧秀燕說,市政推動不受疫情影響。對兒童疫苗接種,盧秀燕說,11日起開始施打6至11歲兒童疫苗,這波是施打莫德納,劑量為成人的一半,在各校施打兒童疫苗時,原則上不開放家長進入校園陪同,但家長若憂心孩子施打疫苗情形,建議家長在疫苗接種方式勾選「至衛生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她說,許多就讀幼兒園的學童已達到6足歲標準,教育局掌握接種名冊,今、明兩天起會請幼兒園發「疫苗接種須知」與「接種評估暨意願書」,麻煩家中孩子就讀幼兒園且年齡達到6足歲的家長多留意,如要施打疫苗,請家長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接種。至於有部分就讀國小的孩子,實際年齡已滿12歲,施打的劑量與6至11歲不同,教育局也已請各校於意願書回收後進行造冊,在各校施打時,會依不同的施打劑量會分流進行。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昨日上路,許多市民關心要填哪一份表單,因應系統轉化期間有磨合期,市民無論填的是先前市府自製的表單,或中央的表單都可以,如市民有疑慮,可以先維持填寫台中版表單,等中央系統轉化穩定後,台中版表單就會退場。盧秀燕說,為再推進台中市第三劑疫苗施打率,市府規畫於7日周六及14日下周六,在全市開設莫德納快打站。7日將開設47站,對象是25歲以上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但僅25至29歲市民約3萬3千多人接到通知單。14日施打對象再放寬至18歲以上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呼籲未施打第三劑的市民,踴躍前往施打。今日新增熱點足跡有4月28日沙連墩戶外冒險學校、東海大學男生餐廳、野獸國台中逢甲店、逢甲夜市、北區運動中心游泳池、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MITSUI OUTLET PARK台中港、台中殯儀館崇德館;4月29日奧創運動空間、華美市集攤販集中區、葫蘆墩觀光夜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高等行政法院;4月30日豐原第一市場、向上市場。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縣+228 兒童打新冠疫苗即日起可在合約院所預約
新竹縣今天新增228例陽性感染個案,其中39人為12歲以下兒童,新竹縣已規畫為12歲以下兒童接種疫苗,各校園將在5月6日陸續展開施打,統一集中接種作業,如因其他因素無法在校園施打的兒童,即日起可到合約院所預約接種,指揮中心目前提供接種莫德納。新竹縣衛生局說,今天新增228例個案中,分別為107位男性、121位女性,有1名未滿周歲嬰兒,年紀最大為94歲,12歲以下占39位、65歲以上6位,確診者集中在18到64歲青壯年。確診個案中,6成為無症狀者,輕症以喉嚨痛、咳嗽、發燒為主要表現,分布在竹北市69例、竹東鎮32例、湖口鄉24例、新豐鄉62例、新埔鎮13例、關西鎮7例、芎林鄉9例、橫山鄉2例、寶山鄉2例、北埔鄉1例、峨眉鄉1例、尖石鄉4例、五峰鄉2例,目前新竹縣居家隔離人數為545人,確診居家照護人數為760人。新竹縣兒童施打作業,從今天開始提供,家長可有2種選擇讓孩子施打疫苗,一是採校園集中接種,二是合約醫療院所接種;選擇校園集中接種者,將從5月6日開始陸續由學校安排施打時間,全縣90間小學都能校園接種,如果家中有6到11歲學童,因為各種情況無法參加校園接種的家長,而由家長選擇自行到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者,今天起救可帶孩子到新竹縣合約院所預約接種;合約院所名冊可至衛生局網站/防疫專區/COVID-19疫苗專區查詢。衛生局持續協調醫院安排社區免費採檢,2日、3日、4日,晚間6時至9時在竹北大安醫院急診室外、新仁醫院急診室外、竹東台北榮總新竹分院急診室外,規畫3處社區篩檢站,有接觸史、密閉空間工作、關鍵基礎設施或產業工作人員可免費篩檢。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縣+84名確診 翁章梁籲民眾當自己確診早作準備
嘉義縣長翁章梁臉書上直播說明今天嘉義縣84人確診,含其他縣市7人已轉出;77人中,居隔陰轉陽23人、接觸者採檢22人、症狀採檢32人。今日解除隔離431人,目前居家隔離尚有542人,確診輕症居家照護215人。翁章梁建議家長為兒童施打疫苗增加防疫;因應未來確診人數持續攀升,建議民眾當作已確診早作準備,才不會手忙腳亂。翁章梁說,依據指揮中心表示,今年5月中到5月下旬可能會進入疫情高峰,甚至每天會有8到10萬人確診,因此現在要把自己當作「已確診」來準備,才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要做那些準備,包括常吃的藥,藥師公會有建議6種常吃的藥可以作為參考。有關6~11歲兒童打疫苗有不少家長掙扎到底要不要打?翁章梁說,許多醫師建議要打才能保護自己,基本上鼓勵大家要施打疫苗。他再次提醒家長,打疫苗可以防重症,請盡速安排接種。翁章梁說,未來確診人數只會更多不會少,到達一個階段後人數會慢慢降下來,以後有很多活動、空間、場所必須要打完第三劑才可以參加,呼籲縣民趕快去打第三劑。77人確診部分,年齡介於1歲88歲,包括10歲以下14人,70歲以上4人。其中校園20人、軍警人員12人,其餘45人為社區各場域,均為輕症。經分析,77人中完成3劑接種48人、接種2劑10人、接種1劑的有3人,未接種2人,另10歲以下未能接種14人。縣府為落實輕重症分流保全醫療量能,已啟動居家照護制度,符合69歲以下無症狀或輕症者可選擇居家照護服務,隔離期間如有身體不適,可透過網路和視訊提供服務,不論醫療或用藥都無須擔憂。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居家照護期間如有身體不適的輕症,全縣63家醫療院所提供通訊診療、54家社區藥局送藥到宅,中央也建立健康益友APP,有急診科醫師提供24小時醫療評估,如有緊急就醫需求將連結119救護車,民眾也可依衛生局規劃或指示以防疫車隊、同住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有關居家照護相關資訊衛生局已在防疫包中備妥「居家防疫手冊」供民眾參考,民眾也可上衛生局網站,或撥打05-3621150嘉義縣居家照護健康關懷中心洽詢。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馬祖今+7 縣醫院將訂防堵SOP、掌握抗病毒藥物存量
馬祖今新增7名確診,其中主要為隔離陰轉陽、部隊單位群聚等,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強調,目前全縣已即時快速完成疫調清消篩檢,避免疫情擴大,保全地區醫療量能,接下來也會請縣醫院擬訂防堵疫情SOP、請縣醫院掌握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存量,以及加強機場及碼頭清消。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說明,今新增7名確診個案,其中2例為居家隔離陰轉陽、1名為自台返馬民眾、1名為清潔工、3名為部隊單位群聚;新增居家隔離個案34名,居隔列管中62名,居隔期滿自主健康管理個案174名;列管中確診個案32名,目前於縣立醫院收治2名、居家照護28名,在台2名,至今已有11名個案康復出院或解隔,其餘個案目前病況皆在穩定控制中。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指出,目前全縣已即時快速完成疫調清消篩檢,避免疫情擴大,保全地區醫療量能,請民眾安心。也呼籲民眾,防疫人人有責,惟有每一個人都做好自主防疫措施,落實防疫新生活,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尤其是避免聚餐,保護長者及無法施打疫苗的幼童,齊心努力穩健地度過疫情。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天會議結論有三點,第一,為因應重症、死亡案例的發生可能,請縣立醫院擬訂SOP,防堵疫情擴散,並請鄉公所配合;第二,請縣立醫院掌握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存量,視個案狀況評估給藥,掌握黃金治療期;第三,請機場、碼頭加強環境清消及相關防疫措施。連江縣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旅宿業者、機場、碼頭櫃台人員及清潔人員等屬高風險對象,應加強及注意各種防疫措施;餐飲業、卡拉OK、網咖等屬密閉空間,且有脫除口罩需求等感染高風險場所,亦請加強環境清消及防疫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及疫情擴散。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市府會餐敘染疫成風暴 又有正副局長和議員快篩陽
台中市府會官員與民代聚餐,今天除了副市長令狐榮達、黃國榮相繼確診,使得3位副市長已有兩人淪陷,上加5位局長確診,使得市府已有7位高階首長染疫。另外,運動局長李昱叡、地政局副局長朱上岸,和市議員李中也傳出快篩陽性,正等待PCR採檢結果。其中李中因個人因素,並未曾施打疫苗。黃國榮證實,自己是參加28日的交通地政委會餐敘染疫,但表示目前症狀只有喉嚨有些痰,其他都正常,並不影響工作,也會以視訊做好各項工作。據了解,台中市議會上個月26、28日分別舉辦市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和交通地政委會餐敘,依例官員和市議員會聚集一堂聯誼一番,以利議事進展。目前的染疫情形是,教育文化委員會餐敘24人已有副市長令狐榮達和文化、教育、新聞局長以及兩位市議員和議會官員等10人確診;交通地政委會餐敘與會34人,目前有副市長黃國榮、觀光旅遊局長韓育琪、地政局長吳存金均確診。而李昱叡、李中都是參加第一場染疫,朱上岸是第二場餐會染疫。
-
2022-05-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彰化+222例創新高 7成是青壯族、2成18歲以下
彰化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今天首度突破200例,222例創新高,中央配發6至11歲學童的莫德納疫苗,已經送達彰化縣衛生局,經衛生局意願調查,全縣約有兩成學童1萬多人願意接種,衛生局明天起,將陸續安排人員進駐校園,預定5月底前完成接種。彰化縣今天確診個案雖然新增222例個案,居家隔離人數219人,平均每位確診者居家隔離人數只有4人,與去年疫情相比,1人確診平均要匡列12人隔離,人數少了近7成,縣府表示,滅災共存是趨勢,期能減輕醫療資源及防疫人力的負荷。縣府表示,今年這波疫情被隔離人數大幅減少,主要是疫苗接種高,打疫苗保護力提高,全縣接受過PCR核酸檢測近36萬人,陽性率僅0.4%,中央防疫政策由清零朝減災努力政策明確,因此,彰化縣與確診者密切接觸的匡列對象,在有疫苗保護下採取重點匡列,與上波疫情居離的作法不同。縣府並統計分析全縣950名確診個案,其中,7成為青壯年族 、逾2成是18歲以下青少年和兒童、近1成為65歲以上長者,絕大多數輕症,申請居家照護確診者明顯增加。縣府指出,最近施打疫苗的人較為踴躍,主要是確診病例增加,加上許多場域要求接種完整三劑疫苗才能進入有關,建議民眾盡快施打第三劑疫苗,以免很多場合無法進入。
-
2022-05-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醫院長鍾飲文:兒童接種疫苗中和抗體高於成人
疫情大爆發,校園確診者增多,許多家長擔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施打疫苗,又打什麼疫苗比較好?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從預防角度,強烈建議兒童接種,且指打莫德納或輝瑞疫苗都一樣好。他表示,6至11歲兒童完整接種2劑疫苗4周後,100%可產生對抗Omicron株和Delta株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是成人的2.5倍及2倍。新冠疫情吹進校園,威脅沒有接種疫苗的未來主人翁,國內疫苗專家、高醫院長鍾飲文借重國外經驗,認為兒童應該還是接種疫苗比較好。他說,疫苗具有非常好的保護力,6至11歲兒童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據國外統計,兒童打疫苗副作用低,國外5至11歲兒童接種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僅是注射部位疼痛,另據英國統計,4至11歲兒童確診才約1%有長新冠症候群,病狀會持續超過12周,留下嚴重後遺症,但整體來看,接種是利大於弊。鍾欽文表示,有家長怕孩子打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但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確診者罹患心肌炎的風險,反而高於接種mRNA疫苗導致的機率。接種莫德納疫苗者,打第1劑時,約93.1%注射部位會疼痛,打第2劑時,約49.5%注射位會痛,若打BNT,第1劑約83%注射部位會痛,第2劑約78%。全身不良反應部分,施打這兩種疫苗後,疲倦和頭痛症狀都差不多。提及為何幼童需接種的理由,鍾飲文說,施打疫苗的好處是可保護自己和同學,也保護小於6歲的弟妹、保護父母和阿公阿嬤,但若未接種,容易造成校園、補習班等機構內群聚感染。不他也提醒,接種後如有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超過48至72小時發燒不退;接種部位產生罕見膿瘍及嚴重胸痛、胸悶、心悸等預期外的不適,一定要就醫。
-
2022-04-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別急抽單 陳時中曝BNT兒童疫苗還沒收到出貨通知
國內6至11歲兒童最快於5月2日施打莫德納疫苗,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公布輝瑞BNT兒童疫苗有望5月中旬到貨,許多家長憂心副作用,近期紛紛將莫德納同意書收回,引發「抽單潮」。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還沒有完整統計,但相信會有一些(抽單),呼籲家長平心靜氣,替孩子做最好選擇。先前稱已和輝瑞BNT完成簽約,採購數量包括兒童疫苗220萬劑,成人疫苗180萬劑,預計5月中到貨,但陳時中針對5月中旬到貨說法,今天說,「我目前沒收到出貨通知」。有醫師指出,有長輩沒有施打疫苗,確診1天就出現呼吸衰竭,未來2個月會有很多類似案例出現。陳時中說,不認為比例會增加,但一定有這樣的案例,任何疾病都有可能急速惡化,不只是新冠疾病,整體機能或疾病複雜度都有,因此需要有專業醫師把關,因為變化很多,需要專業支持。有民眾反映,同住的孩子確診,但自己因為作息和孩子不同,衛生單位告訴他「不必隔離」,讓他很疑惑。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依照最新居家照護指引,要照顧確診小孩的同住家人,因為2人1室一起隔離,要等小朋友解除隔離後,才開始算「3+4」;若是在家中1人1室隔離,就以確診日、最後接觸日起算「3+4」,兩者狀況不同,但後面都要接著4天自主防疫。若針對同住家人但動線不同,作息也不同,羅一鈞說,要看實際家庭互動情境,過去也曾遇到類似情況,同住家人上班時間,剛好小朋友不在家,返家時小朋友已入睡等,若經過衛生單位判定,沒有密切接觸情況,不用列在匡列對象。桃園一名大學生反映,已租屋1年3個月,4月21日接觸確診者,4月27日被匡列,但採檢皆為陰性,房東卻因避免確診為由,要求大學生房客5月解約。陳時中說,租約要看合約條文,屬於消費行為,也呼籲民眾,依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不能因為確診者或任何疾病有歧視行為。
-
2022-04-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苗栗+89 六到十一歲孩童5/2起可至合約院所接種
苗栗縣今天新增89例確診,其中男性54人、女性35人,確診個案多數為青壯年,半數以上為無症狀或輕症,個案分布在14個鄉鎮市,其中頭份24例、竹南17例、苗栗12例、後龍10例,其餘鄉鎮確診數都在個位數。衛生局表示,5月2日起縣內各合約院所受理6到11歲孩童接種莫德納疫苗。苗栗縣衛生局指出,新增89例確診個案,年齡分布4至95歲,其中12歲以下13人、13至64歲71人、65歲以上5人,多數為青壯年。昨天4月29日大千、重光、通霄光田及竹南大厝里篩檢站共採檢689人,其中17人陽性,陽性率2.43%。目前民眾篩檢需求大增,縣內今天持續開設採檢站,時間地點分別為竹南鎮大厝里活動中心上午8點至12點、下午1點至5點;重光醫院停車場採檢站、大千醫院、苑裡李綜合醫院急診室旁,下午4點至晚上8點,呼籲居家快篩陽性民眾或有染疫疑慮民眾前往PCR篩檢。衛生局指出,因應民眾居家快篩普及化,導致快篩陽性民眾PCR篩檢需求增加,已媒合醫院及公所規畫在苗栗、頭份、竹南、苑裡開設常態式社區篩檢站,以擴大服務量能,設置地點時間將另行公布。中央公告5月2日起6到11歲孩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如家長選擇不在校園接種,可攜帶孩童及帶健保卡、通知單及同意書(學校已發放)內縣71家合約院所施打疫苗,包括18鄉鎮市衛生所、13家醫院及40家診所;如果要在校園集中接種,教育處目前已規畫日程,將由醫院或衛生所醫療團隊進校施打。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升溫!街友防疫台南備妥快篩、量體溫及定點沐浴車
因應疫情升溫,為保障弱勢民眾健康,台南市啟動加強防疫保護措施,優先關懷中高危機的獨居長輩、身心障礙者及街友等約3000名弱勢民眾,市府已備好10萬片口罩,由市府團隊陸續發送,同步加強關懷服務,全面保護弱勢族群。針對街友防疫工作,南市社會局已安排每日定點沐浴車,提供街友盥洗並量測體溫,叮嚀街友注重身體清潔,以減少病毒感染;另也針對列冊街友備妥快篩試劑,定點進行快篩檢測,一旦發現確診者立即聯繫衛生局進行隔離治療;若街友需居家隔離,社會局也已備妥床位20床,並結合餐飲業者進行送餐,以確保街友安全健康。市府表示,去年三級警戒開始,即指示社會局對街友關懷訪視不間斷,由社會局各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台南市街友服務委辦單位慈聯基金會等社工人員,每日為街友量測體溫並宣導防疫。也持續安排並鼓勵街友接受篩檢、施打疫苗,全力守護街友及全體市民的健康社會局表示,南市列冊街友共計226人,對於街友發送口罩部分,自去年年5月17日起至今年4月22日已累計出動社工共1660人次、已訪視1萬4101人次、發放口罩2萬4104片,同時也規勸街友配合防疫措施及接受安置,街友接受安置前,均需進行採檢陰性,全力防止防疫漏洞。民眾若發現有急需協助的街友,可主動撥打1999市民專線進行通報,或洽社會局12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社會局會立即提供必要協助。
-
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解封關鍵曝...名醫估「脫口罩時間點」揭台人1慣性:今年恐無望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但國際間以已經陸續放寬管制,丹麥宣布不再大規模接種疫苗、南韓則是從下5月2日開始將解除室外強制戴口罩規定,至於台灣什麼時候才能脫口罩及疫苗限制取消,專家認為「至少要觀察至明年」。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新增本土案例1萬1974例,另增2名死亡個案,不僅連續2天單日破萬例,總病例數也超過10萬,指揮官陳時中也直言,目前已經無法清零,國內要達到群體免疫,主要透過施打疫苗及自然感染,築起抵抗病毒的高牆,防疫措施也將滾動式調整。根據「ETtoday」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表示,台灣目前病例增加速度還不至於讓醫療體系癱瘓,但是相對疫情時間就會拉長,從紐西蘭的經驗來看,從疫情爆發到趨緩,花了3個月的時間,如果台灣比照來看,最快要到6、7月才能相對平穩,至於要把口罩、疫苗限制取消,則要看群體免疫程度。黃高彬說,感染比率及疫苗覆蓋率增加,可以算出國內群體免疫程度最大值,如果沒有達到8-9成,還是無法脫掉口罩,目前台灣確診人數約0.2%,疫苗接種率接近6成,兩者相加約6成多,加上台灣民眾慣性,有疫情出現搶打潮,疫情平靜後又是緩打潮,推估年底前可以脫口罩的機會不高,應該要等到明年。
-
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群體免疫解封有望 陳時中曝要靠2關鍵
相較國外疫情趨緩,包括韓國、丹麥等國家陸續解禁政策,我國近日疫情仍持續升溫,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最後要解封需靠群體免疫,包括打疫苗、還有自然感染,兩種方式築起防衛牆,可對病毒產生抵抗力,「Omicron已經沒有清零這件事」。陳時中舉例,韓國先前在疫情上升近高峰時,即宣布不再做PCR,因整體PCR量能已經不夠,也將醫院量能塞滿,只好使用快篩,接著輕症者不用到醫院,就在家裡隔離,一步步朝這情況來做,因為Omicron多屬於輕症,「就是緩慢讓疫情往前走」。陳時中說,過去有段時間大家不太講「群體免疫」,原因就是施打疫苗後產生突破性感染人數多,保護力會往下降,不過隨著疫情整體發展,若最後疫情要走向解封,還是要回到群體免疫的概念,包括人為施打疫苗築起的防衛牆,還有自然感染的人築起的牆,兩個牆疊起來夠高,對病毒就有抵抗力。陳時中舉丹麥的例子,丹麥現在染疫率約52至57%,加上疫苗施打,加起來的防線就很堅強,丹麥也開始有群體免疫的概念。「Omicron已經沒有清零這件事」,陳時中坦言,如何緩慢地讓疫情往前走,包括加強疫苗施打、有部分人輕症染疫,兩者加起來一起圍堵。至於很多政策不是對錯,是根據量能以及時機點,如何接起最恰當,都有討論空間。
-
2022-04-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打疫苗無效? 羅一鈞公布數據駁斥 未打疫苗多中重症
指揮中心今公布2例死亡確診個案,其中1人曾施打3劑疫苗,近來有網傳消息,認為打疫苗沒用。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駁斥,表示未接種任何疫苗和接種3劑疫苗的人數有8倍差距,但引發中重症卻不只差8倍,染疫者沒有施打疫苗出現中重症機率較高。羅一鈞指出,國內目前累計189例中重症個案,其中未接種疫苗有56人,占30%;施打一劑疫苗有20例,占比11%;施打兩劑疫苗有41位,施打3劑有72位,接種3劑者最多。羅一鈞表示,全國接種3劑已超過1200萬人,未接種任何一劑疫苗目前150萬人,相差8倍的差距,但中重症卻沒有差8倍,可看出染疫者沒打疫苗,出現中重症比較高。指揮中心也會再精算,但依照現在未接種、未打滿2劑疫苗的民眾,整體出現中重症比率比打滿2劑、3劑更高。指揮官陳時中說,要看施打0劑與其他劑次,染疫是否變成中重症的比例,相比就知道還是差很多,國際上數據也值得我國參考。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於臉書發文,指出1名患者短時間從輕症轉重症。陳時中表示,並沒有掌握到這起病例,但是輕症一下子就病危通知,常理說應該沒有這麼快。羅一鈞補充,以臉書發文資訊來看,該病例原本X光很乾淨,過幾個小時後血壓降低,經過奮戰才救回一命,可能是出現快速惡化的敗血症、呼吸困難、低血壓等,但仍要看病例狀況,因為不確定個案的年齡、性別及是否有慢性病等。羅一鈞說,過去曾公布輕症轉中症個案,也有看到病況變化快速的狀況,像是2歲女童也算是變化很快。根據國際文獻及我國現在Omicron 100多個病例症狀表現觀察,短時間惡化仍然是少見,高風險族群、慢性病年長者、1歲以下幼兒等,病程發展較快,所以會到集中檢疫所或醫院收治。對於確診中症定義,羅一鈞說,先前有說明過,重症是要住加護病房、有急性呼吸窘迫、敗血症等,需要氧氣較多;中症就是肺炎、氧氣下降等,是以蒐集到的病歷摘要,來研判是中症或是重症。
-
2022-04-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BNT有望6月開打 陳時中:莫德納反悔可收回意願書
國內12歲以下兒童將於5月2日開打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接種廠牌為莫德納,但昨指揮中心完成輝瑞BNT疫苗供應協商,食藥署也完成BNT兒童疫苗EUA(緊急使用授權)審查,近期不少家長收到莫德納疫苗意願調查書,仍觀望等BNT兒童疫苗到貨,再讓孩子接種。昨完成輝瑞BNT疫苗供應協議,預計有220萬劑兒童疫苗、180萬劑成人疫苗共400萬劑,於5月中到貨,後續檢驗封緘是否還要1個月時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BNT是否5月中旬抵台「我也沒這麼大把握」,但可建議行政程序不會到1個月時間,但會抓1個月合理時間。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莫德納疫苗都已經完成家長的意願調查,準備開打,現在又多了兒童輝瑞的選項,恐怕會造成莫德納的棄打潮,批中央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陳時中說,我們沒有其他方法第一時間得到什麼疫苗就讓大家知道,若他拖2個月在報告「才有問題」,不知道第一時間報告「有什麼問題」。陳時中說,對於BNT比較晚來,莫德納也一定要打,越早施打比較好,也呼籲各界別責怪、折損戰力,我們共同敵人是病毒。陳時中說,要重新調查及思考,在行政上做得到,家長有更多的選擇,可以有理性判斷,社會近期也討論多,(施打疫苗)就是利大於弊,打比沒有打好。至於要打哪一種、副作用是否多、效果是否較好,各有利弊,但因為提供民眾選擇,相信大家可以更心安注射。對於兒童接種疫苗填寫意願書,陳時中說,任何疫苗要讓學生施打之前,都有調查意願的程序,在醫院接種也一樣,無論施打BNT、莫德納或高端,每個人填寫不同的接種意願書、說明不同的內涵,校園接種則是統一來進行,效率較高。陳時中說,不希望BNT疫苗等到6月多才施打,行政程序上會盡快,也相關疫苗可以先送,盡量縮短時間。若有家長先預約莫德納,但後續BNT到貨後想改BNT,陳時中說,這可以自由選擇,調查完畢後家長經過思考,可以收回同意書,若最後一刻反悔「也可以不打」,但會影響到醫療人員準備,如果有意願改打BNT可收回同意書。
-
2022-04-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增30中重症 50歲男打3劑染疫死 1國小女童中症低血氧
國內今新增1萬1974例本土個案,包括2例死亡個案,另新增30例中重症個案,包括29例中症、1例重症。1例重症患者為80多歲女性,曾施打3劑疫苗,過去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確診後引發肺炎併呼吸窘迫,目前住加護病房使用氧氣面罩跟瑞德西韋,狀況穩定需持續觀察。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29例中症個案,年齡從10至90歲皆有,最小的為10多歲國小女童,沒有施打疫苗,過去有心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史,有肺炎、血氧低、瑞德西韋,目前判定無須住院。羅一鈞表示,今新增2名死亡案例,包括1例重症、1例中症轉重症,過去皆曾公佈過個案,但不包括4月24日確診死亡的基隆60多歲陳姓女子在內。羅一鈞說,死亡個案包括,80多歲男性,原先是中症,後續變重症而死亡,曾打過2劑疫苗,有腎臟病史、神經系統疾病,死因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未插管使用呼吸器,有用瑞德西韋藥物,4月18日確診,4月23日死亡。羅一鈞指出,另一名死亡個案為50多歲男性,打過3劑疫苗,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史、長期臥床,死因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及敗血性休克,使用高流量氧氣鼻管,未插管使用呼吸器,有用瑞德西韋藥物,4月21日確診,4月24日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截至目前為止,本土確診個案為6萬3006人,輕症無症狀62817人,比率99.70%;中症增加29人,重症增加2人,中症率0.27%、重症0.03%,目前累計解除隔離46人。
-
2022-04-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該不該讓孩子打新冠疫苗? 兒科醫師建議:至少先打1劑
12歲以下兒童即將接種新冠疫苗,家長關心到底要不要讓兒童打新冠疫苗?如果要施打,要不要選擇疫苗廠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說,「至少先打一劑」,形成保護力,打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相對低,不僅可預防重症,也能避免確診併發重症後,留下嚴重後遺症。陳思融指出,兒童施打疫苗可預防重症,根據國外數據統計,打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相對低,未施打疫苗孩童一旦確診併發重症,無論是呼吸衰竭或更嚴重的多重器官衰竭,恐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家長對於兒童疫苗廠牌的選擇,究竟要打莫德納還是等BNT?陳思融說,雖然莫德納在美國沒有被核可用於5至11歲的孩子,但在其他國家,如澳洲、英國、歐盟、加拿大已經核准使用也開始施打,歐洲國家統計,莫德納打在6至11歲孩子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比例,其實比青少年打莫德納還要低。家長也質疑就算打了疫苗還是會確診,還是要打嗎?陳思融表示,打疫苗的重點在預防重症,打疫苗還是有非常好的保護力,以預防重症的角度,建議兒童施打。不過許多家長擔心兒童打疫苗會得心肌炎,陳思融指出,就國外統計看來,打疫苗得心肌炎多數都是輕微的,追蹤1、2天後,心肌酵素危險值就已降低恢復正常,需要到強心劑或葉克膜那麼嚴重的心肌炎比例上是低的,比得到病毒本身造成的心肌炎比例還要低很多。陳思融說,大部分疫苗誘發的副作用,據國外統計,預後的狀況都還不錯,即使誘發心肌炎也很快痊癒,幾乎不會留下後遺症,反之,如果兒童因為未打疫苗,不幸得到新冠肺炎誘發重症,則有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打第一劑副作用的比例不高,對重症也可開始產生保護力。陳思融指出,孩子沒打疫苗確診,急性期可能出現呼吸窘迫,肺炎、細支氣管炎或哮喉等症狀,除了需要氧氣支持,嚴重者可能需要進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甚至有病毒誘發全身嚴重發炎反應,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進而死亡的案例,依美國的資料看來雖然住院率不高,但疫苗對於需要住加護病房的重症保護力是有的,所以還是建議施打。陳思融說,新冠病毒在兒童身上還有一個比較長期可能的併發症,就是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有點像川崎氏症,川崎氏症大部分是在5歲以下的孩子,多天發燒後合併黏膜發炎、結膜炎、皮疹、淋巴腫大,最嚴重的後遺症可能併發冠狀動脈的發炎疾病,可能造成孩子長期心臟功能的影響,新冠疫苗在兒童不只可以降低急性期的重症比率,對於中長期的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也是有顯著保護力。陳思融說,5歲以下幼兒目前還沒有開放施打新冠疫苗,但每5個確診必須住院的幼兒,就有一個會需要進加護病房,因此建議幼兒身邊的父母親和親朋友好一定要完整接種完3劑疫苗,滿6歲的手足也須盡速接種,提升保護力,預防家內感染,同時5歲以下兒童一定要勤洗手,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
2022-04-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注射新冠疫苗差一點洗腎? 醫籲有四症狀趕快檢查
注射COVID-19疫苗會不會有副作用?彰化縣60歲陳姓婦女、45歲李姓婦女在注射後約兩個月,各自出現泡泡尿、水腫、血壓異常上升等症狀,確診為「A型免疫球蛋白型」急性腎絲球腎炎。衛福部彰化醫院副院長陳殷正今天表示,注射COVID-19疫苗後要注意水腫、泡泡尿、血尿、血壓異常上升等4種症狀,可能是少見的腎臟併發症。陳殷正說,這兩起個案的共通之處是不久前打過新冠肺炎疫苗,陳婦只注射一劑BNT、李婦完整注射三劑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而根據患者的切片結果,都是和免疫反應有關的「A型免疫球蛋白型」腎絲球腎炎,兩名患者懷疑是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腎臟內科醫師黃耀宣引用國際醫學期刊資料,指出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出現腎臟病變的個案以3類人居多,包括自體免疫疾病者、癌症患者及腎功能較差者,彰化醫院這兩起個案恰好是屬於這3類。陳姓婦女罹患類風濕關節炎,長期在免疫風濕科就診追蹤,病情穩定,日前發現雙小腿及腳掌有水腫現象,尿尿冒泡,因身體沒有不舒服就沒理會,過了幾周水腫也沒消退才就醫,抽血發現腎絲球過濾率竟僅有10(正常值100~120),和她兩個月前的免疫風濕科門診檢驗數值60相比,腎功能急遽衰退,差一點需要洗腎。45歲李婦有腎臟病史,因血尿、泡泡尿和血壓異常上升,就醫後也確診為「A型免疫球蛋白型」腎絲球腎炎,治療後已回穩。陳婦雖同樣發生A型免疫球蛋白型的腎絲球腎炎,造成急性腎損傷,經過緊急治療也腎功能慢慢回穩。黃耀宣說,國際醫學期刊曾發表疫苗副作用的論文,急性腎絲球腎炎病例在全球都有,但比例很低,出現症狀就及早治療的結果都還不錯,民眾不用過度擔心,整體而言,施打疫苗還是必須的,畢竟發生較大副作用的比例很低。黃耀宣又說,腎絲球腎炎是以腎絲球損害為主的發炎反應,「A型免疫球蛋白型」是最常見的一種,可能原因是某些不明機轉或免疫性因素造成,當腎絲球被破壞後,導致大量的蛋白質進入腎小管,使得尿液呈現泡沫狀,被稱為蛋白尿,俗稱為泡泡尿,可能併隨出現臉部及四肢浮腫、血尿、高血壓等4種常見症狀。
-
2022-04-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幫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專家教如何減少受傷及不適感
社區疫情快速延燒,小孩快篩時,家長可以怎麼做?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督導鄭雅君與小兒科病房護理長李依蓉、副護理長宋景歡聯合示範,當嬰幼兒快篩時,如何抱緊小孩,並建議可以事先以故事、繪本引導而孩子,降低孩子心中的恐懼。鄭雅君也叮嚀,讓孩子在有心理準備下快速完成篩檢,不適感也可以很快解除。隨著小孩確診個案愈來愈多,四月廿五日至五月一日,花蓮慈濟醫院承辦社區快篩站,目前每天都有一位兒科醫師優先幫孩童快篩,兒科病房團隊很快構思快篩衛教海報,並已張貼在快篩站、急診疫病診、病房區,提供給家長參考,近日還新增英文、越南文、印尼文等報,透過官網分享,希望可以減緩家長與孩童對採檢過程的恐懼情緒。鄭雅君指出,過去兩年來,小兒科病房團隊則常在疫情舒緩期,前往各小學、兒童圖書館,宣導戴口罩、正確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防疫健康識能,沒想到今年這波疫情,尚未施打疫苗的孩童首當其衝,在社區快篩站,家長帶著孩子來做快篩的人數也變多。鄭雅君指出,採檢過程,雖固定孩童的頭頸部、身體,但若孩子手亂揮、頭部亂晃,容易在採檢過程造成鼻黏膜受傷流血,因此衛教內容主要教導父母親如何在採檢過程,一手抱緊孩子,一手把孩子的頭頸部穩定在自己胸前,這樣不僅可讓醫護人員快速、有效完成採檢,更可以減少受傷,不適感也可以消失的快。針對二、三歲以上學齡前幼童,鄭雅君建議,父母親可在孩子採檢前,透過說故事的情境,讓孩子在篩檢前先有心理準備;採檢完成後,可讚美肯定孩子非常勇敢,即使孩子因為採檢過程哭了,也可以得到安慰。對於已上小學的孩子,鄭雅君指出,心理預防針更要先做,父母親心態也很重要,如果父母親緊張、慌張,孩子也容易被影響;如果是在學校、安親班等群體做篩檢,建議老師可先找情緒較穩定的「模範型」孩子先做,並在事後給予讚美肯定,也可以發揮效果,安撫排隊等候做篩檢的孩子。花蓮慈院兒科團隊為了更親近孩子,讓在快篩站的值班醫師戴上孩子熟悉的卡通人物面罩,例如熊貓琪琪、Baby Shark 、蜘蛛人等,像廿七日的醫師就戴上「佩佩豬爸爸」的面具,希望讓孩子轉移注意力、心情更放鬆。●兒童快篩 三要訣1.要固定:孩子坐在大人雙腳間,雙腳夾緊固定。2.要緊靠:一手環抱孩子,一手壓緊頭部,使孩子緊靠您。3.要支撐:可配合者採坐或站姿,頭抬高約30-40度;無法配合者,可由他人協助支撐頭部。減少焦慮小妙方•飾檢前可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說明。•可攜帶玩偶或玩具轉移注意力,減少孩子對檢查的害怕與焦慮。●如何說故事來引導孩子篩檢:哈啾、哈啾、打噴嚏的小象怎麼了?大象爸爸媽媽帶小象看醫生,醫生叔叔要用一根棒子進入小象的鼻孔裡找蟲蟲,這時候可能會有一點點痛的、一點癢癢的,也會打噴嚏喔。但不要害怕,小小細細的棒子伸進去一下下就會拿出來,小象很勇敢喔。【延伸資訊】>>懶人包/家用快篩實名制28日起分流購買 全省販售藥局與衛生所完整名單
-
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秀熙:居隔3天搭快篩 確診遺漏數可降低一半
居家隔離「3+4」方案自26日上路,公衛學者陳秀熙今天表示,以3天居隔搭配快篩,相較於無任何措施,遺漏確診或重症個案數可下降一半。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科學線上直播,解析針對Omicron病毒株如何達到精準居隔與照護。居家隔離「3+4」方案自4月26日上路,陳秀熙指出,以匡列居隔20萬人計算,在無任何居隔及快篩措施下,將遺漏確診個案6400例;若居隔3天並搭配快篩,遺漏確診個案則下降至2662例,至少減低一半;若將居隔天數延至5天、7天、10天,遺漏確診個案數差異不大。進一步以重症人數為指標,陳秀熙舉例,在無任何居隔及快篩措施下,將遺漏重症個案6名;若居隔3天並搭配快篩,遺漏重症個案將下降至3名,若施打第3劑,重症則降至1名;可見3天居隔加上快篩,可有效下降遺漏重症人數,且施打3劑疫苗也能有效減低重症遺漏人數。陳秀熙表示,感染Omicron後,約87%僅需居家照護即可自行康復,目前台灣根據高齡、孕婦、幼兒等族群的情況,分為醫院照護、加強版集中檢疫或防疫旅館、居家照護等;建議再加入未接種疫苗、男性、共病症、肥胖等可能發展為重症的個人危險因子,作為落實優質化照護的參考依據。如要同時達到「新常態」及「救重症」的優質化雙向防疫,陳秀熙認為,不能只看確診數,要看重症者在確診個案中的比率,若重症率過高,可能因重症人數增加,導致死亡上升;若重症率過低,代表有過多輕症及無症狀確診,可能影響醫療能量,過度匡列居隔也可能影響新常態生活。陳秀熙提到,當重症率過低時,代表更要做好精準匡列,例如縮短區隔,才能避免影響新常態生活;當重症率過高,就必須設法減少重症,例如施打疫苗、藥物治療等;如何達到優質化雙向防疫,讓大家回到新常態生活,是目前要追求的目標。
-
2022-04-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3+4 屏東縣今解除隔離1315人 快篩試劑充足
疫情升溫,中央宣布居家隔離縮短為3+4天,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截至4月26日,屏東縣居家隔離人數有1916人,因應居家隔離3+4天,今天解除隔離人數1315人,剩下601人居家隔離中。屏縣府配合中央不公布足跡,縣長潘孟安臉書被灌爆,屏東縣府衛生局指出,縣府配合中央政策4月26日起不公布確診者足跡,不論是否公布足跡,民眾在日生活中皆應落實各項防疫措施,並施打疫苗,提升保護力。快篩試劑是否充足?屏東縣衛生局指出,居隔者的快篩由縣府提供,一人可獲分配隔離第1日及自主防疫4天共5組試劑,屏縣已預先採購13萬劑家用快篩試劑備用,已進貨3萬劑(剩2萬),剩餘陸續配送,中央近期會撥1萬2000劑。衛生局指出,截至26日,屏東縣5歲以下確診幼兒,累計32人,沒有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