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新冠變種病毒
共找到
39
筆 文章
-
-
2022-07-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BA4、5確診再起?柯文哲:估台灣要出問題 會是40天後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赴議會施政報告,儘管台灣目前疫情趨緩,不過柯文哲今天也透露,新冠變種病毒BA4、BA5已經在歐洲國家開始復發,根據今天的疫情情報,日本、韓國的確診數正在上升,柯說,「我估計台灣要出問題,會是在40天後」。柯也提到,目前台灣疫情趨穩,但要利用這一個月時間,將台北市的防疫系統重整一次,目前看歐盟確診數又開始在上升,不過這個上升,也還要觀察一個東西,就是死亡數有沒有上升,若確診數上升,死亡數沒有上升,就代表新冠病毒真的慢慢流感化,但如果確診數上升,死亡數上升,就不要輕敵,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觀察。柯文哲也提到,疫情趨緩下,政府還是要做一些振興,北市府這幾天就會宣布振興方案,有籌了一些錢。柯表示,去年台北市政府發熊好券,北市府分析,乘數效應達到1.72倍,「還可以....」,但若可以政府發的錢,可以更有效帶動經濟復甦,還要再研究。
-
2022-07-13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又有新變種「Centaurus」?BA.2.75激增已在10國現蹤、仍需時間觀察
病毒學家對另一種快速傳播的Omicron變種的出現表示擔憂,這種變種正在印度迅速普及,並已傳播至英國。衛報報導,這種被稱作「BA.2.75」的新冠變種病毒株綽號「Centaurus」,於5月初在印度首次被發現,此後確診例急劇上升,而且明顯快於極易傳播的BA.5變種,此後在英國、美國、澳洲、德國和加拿大等大約10個國家也檢測到了BA.2.75。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ECDC)於7月7日將BA.2.75認定為「正在監測的變種」,意味著有跡象表明它可能更具傳染性或與更嚴重的疾病有關,但目前的證據仍薄弱或尚未評估。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密切監測BA.2.75,但也表示目前還沒有足夠樣本來評估其嚴重程度。除了明顯快速增長和廣泛地理分佈之外,病毒學家還注意到BA.2.75相對於BA.2包含的額外突變數量更多,意味著它有機會比已經成功傳播的病毒譜系發展出更多「優勢」。專家也將BA.2.75視為病毒刺突蛋白變化能力的新例子,並表示「去年這個時候,許多人相信Delta變種代表該病毒的進化頂峰,但Omicron的出現以及變異性和抗體規避性的大幅增加表明:我們作為一個群體不能遵循類似流感的計劃來保持與病毒進化同步」。除疫苗外,長期計劃應包括與變異無關的措施以預防感染和二度感染,通過包括改善室內通風、過濾和消毒、合理重新提供側向流動測試以及適當隔離來創造抗感染的環境,上述措施皆將減少傳播持續。
-
2022-02-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搶先全球! 中研院發表Omicron次世代疫苗 效果達37倍
世界各國力抗新冠變種病毒,積極研發次世代疫苗,中研院今發表對抗Omicron病毒株的mRNA疫苗,其病毒實驗及中和抗體效果是武漢株疫苗的37倍,搶先全球將論文預印本投稿至《bioRxiv》,預計二月中投稿正式期刊發表,未來若有政府及廠商協助技轉,進行量產及臨床實驗,就可能有疫苗問世。自世衛組織宣布Omicron變異株,中研院去年12月初決定開啟Omicron次世代疫苗等mRNA疫苗計畫,並製作疫苗模板,測試疫苗開發速度,於1月31日領先全球將實驗結果投稿至《bioRxiv》。生醫所研究員陶秘華、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吳漢忠與院長廖俊智共組團隊,並且製作五種mRNA模型,包含武漢株、Alpha、Delta、Omicron及、混合Delta及Omicron的Hybrid,並使用偽病毒實驗及老鼠實驗。結果發現若是曾經打過疫苗,且作為追加劑使用時,其它款疫苗都有不錯的中和抗體效果,但若是打在「沒有打過任一劑」疫苗的老鼠身上,使用Omicron疫苗較其它疫苗,效果可達37倍。根據研究,若老鼠沒打過疫苗,使用O的疫苗就是需要的,要產生可以對抗Omicron的病毒株,中和抗體效價比其他疫苗都高,且對抗武漢株高37倍。陶秘華指出,以現在目前打過疫苗的民眾相當多,但是也有許多12歲以下孩童都沒有打過疫苗,因此未來考慮施打對象,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策略和疫苗需求。至於目前中研院研發的疫苗目前仍處於實驗室階段,但藥物從研究到生產的過程,還需要合格的原物料及GMP製造廠、藥理藥效、毒理測試及法規審查,還有臨床一至三期臨床試驗。陶秘華表示,mRNA技術已經存在幾十年,近期因應疫情,有了莫德納、BNT疫苗問世,才廣泛受到認同,但由於國內過去沒有發展mRNA疫苗的基礎,無論從設備、生產端到製造端都缺乏相關經驗,還需仰賴政府及生技公司協助,目前期程跟量產規模仍未知。
-
2022-02-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在物件表面存活超久 醫師提醒拆解包裹5大步驟
全家便利商店位在桃園的子公司「日翊物流」群聚感染持續擴大,不少民眾擔心日常收到貨運時是否可能被感染新冠肺炎,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根據日本最新的研究顯示,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停留在塑膠上可存活時間平均長達8.1天,比原始病毒株及其他目前已知的變種病毒時間都要長,是其傳染力驚人的原因之一,要確保貨運物件不會讓自己感染,拆取貨物時必須遵守5大步驟。許秉毅指出,COVID-19病毒可能存在於患者的鼻水、唾液、皮膚、尿液、糞便之中,當患者打噴嚏時,如果用手掩住口鼻,手便可能被鼻水汙染,而後如果再去接觸包裹的外包裝,病毒就可能停留在上面。過去曾有研究顯示 :,COVID-19病毒可在紙張上存留4到5天、在塑膠製品上存留4到9天,如果包裹被受感染之物流人員手上COVID-19病毒汙染,在短時間內送到收件人手上時,可能仍會有病毒的殘留。他表示,日本京都府大學最近發表一項重要的研究,發現Omicron病毒可在塑膠製品上存留6至10 天,平均存留時間為8.1天;而武漢原始病毒、alpha變種病毒、beta變種病毒、gamma變種病毒、delta變種病毒在塑膠製品上的平均存留時間分別為2.3天、7.9天、6.5天、2.5天和4.8天。Omicron變種病毒在塑膠製品上存留的時間要比武漢原始病毒及其他變種病毒都長,具有超級傳染力,絕不能掉以輕心。事實上,此研究也同時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在皮膚上之平均存留時間為21小時,也比武漢原始病毒及其他變種病毒要來得長。他表示,日翊物流公司的受感染人員已被隔離,汙染貨物的機率不高,但民眾如果擔心貨運物品被汙染,在疫情期間,接觸或拆封包裹時,可以經由5大關鍵步驟,避免病毒上身:1. 放置:收到包裹後,將包裹放置在一張乾淨的紙張(如報紙)上。2. 消毒外包裝:用「含酒精的濕紙巾」擦拭包裹的外包裝,而後消毒自己的雙手。3. 拆封:拆封包裹並將包裹內物品放在「另一張乾淨的紙」上,並將包裹的外包裝及第一張紙丟棄在垃圾袋內。4. 消毒物件:以「含酒精的濕紙巾」消毒包裹內的物件。5. 消毒雙手:以洗手乳或肥皂再次消毒自己的雙手。透過消毒包裹的外包裝、物件以及自己的雙手,便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拆封包裹而染疫。
-
2022-01-1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為什麼混打比較好?一張圖看懂應該打AZ或莫德納還是BNT
近日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全球各地疫情不斷升溫,台灣也無法自身事外,面對此情勢,近日第三劑疫苗討論度也相當高,和前兩劑「有什麼打什麼」稍有不同的是,這次也要注意「混著打」,美國毒物理學教授招名威在社群分享觀點,並提出3種組合建議供民眾參考。 Omicron高傳染、低重症,一樣不可輕忽! 招名威教授受訪指出,這次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和前一代的Delta最大的差異,就是在於有如可抓住人體細胞的觸手S刺突蛋白,大幅增加了約2~3倍之多,傳染力也飆升了約4~5倍,演變成一個傳染力更強更快的病毒,為的就是讓自己更有利生存。不過也為了讓自己得以生存下來,這次的進化也降低的殺傷力,重症、死亡率明顯下降,以輕症居多。此情況在病毒演化是相當合理且常見的趨勢,但不代表疫情結束。 第三劑疫苗為何要混著打?要怎麼打? 招名威教授在社群表示,「Omicron是不會致死的流感性病毒,所以大家不必擔心。」,不過防範病毒的入侵和擴散仍然重要,面對Omicron病毒的威脅,施打第三劑是必要的,且勢在必行。 第三劑會建議施打不同的品牌,主要是因為病毒具有適應生存的特性,很容易隨著環境變化存活下來,若只打同一個品牌的疫苗,防範的作用方式都一樣,病毒有機可乘的機會也就比較高,突破性感染的機會便可能大增。要防止這樣的情況發生,便是讓自己的防護更多樣性,增加病毒感染的困難度,如此才更有利對抗更適合生存的Omicron病毒。教授也舉例,以色列是唯一施打BNT四劑的國家,但卻確診數卻也是全球前幾名,由此可見第三劑施打不同品牌的重要性。 那麼民眾接種第三劑疫苗,實際建議應該要打哪支好?招名威教授提出三種組合供參考。第一種,若是前兩劑接種的都是AZ疫苗,第三劑可混打莫德納、BNT、高端疫苗。相反的,若是前兩劑打的是莫德納、BNT這類的mRNA疫苗,第三劑則可選高端及AZ疫苗。而若是前兩劑接種的都是高端疫苗的話,第三劑則建議可施打莫德納、BNT疫苗。 提醒民眾,雖然一樣是有什麼盡早接種,不過這次建議混著打,從醫學、健康合理的評估,避免對任何品牌的執著,包括前兩劑聽說某品牌比較好、或是一定要支持三支打一樣的鐵粉。 防範Omicron威脅,持續做好防疫不鬆懈! 最後也持續提醒民眾,在疫情真正解除警戒、恢復到原本正常生活之前,各項個人防疫措施都應持續遵守,在防疫及生活中取得平衡,除了追加第三劑疫苗,也包括保持勤洗手、戴好口罩、盡可能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好習慣,萬不可因為目前為二級警戒就完全放鬆,又或是認為Omicron不會重症、死亡就完全輕忽。持續做好防疫,才更有利度過後疫情時代。《延伸閱讀》 .一張圖看懂Omicron變種病毒!重症醫:不可輕忽。 .Omicron會和Delta合體?流感化、過年返鄉潮安全嗎?重症醫詳解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1-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N95售價飆到「荒謬」高!CDC傳出可能更改口罩等級建議
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在考慮改變指導方針,建議民眾佩戴高等級的口罩;亞馬遜網站上N95和KN95口罩的售價已直線飆高。根據價格追蹤機構camelcamelcamel,亞馬遜上Hotodeal品牌一盒40個KN95口罩,現在以79.99美元(換算後大約台幣2,235元,也就是一個要價超過台幣55元)的價格出售,遠高於11月底的16.99美元。金伯利克拉克(Kimberly-Clark)品牌一盒50個N95口罩,要價57.15美元,也高於去年10月初的23.19美元。自從具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開始迅速傳播以來,擔心染疫的消費者放棄簡單的布口罩或外科口罩,轉而尋求更具防護力的裝備。兒童口罩尤其搶手,因為儘管病例激增,許多公立學校仍繼續讓學生返校上課。22歲的Jordan Larsen是住在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市的零售業從業人員,她最近改用較高等級的口罩,花了72美元買到20個KN95口罩。她說:「我認為這有些荒謬,因為這是現在需要的保護裝備,特別是對像我這種有很多人仰賴的零售業人員來說。」部分專家已表示,N95 口罩優於布口罩,但CDC尚未給出官方建議。但其官網上確實表示,「口罩和防毒面具可提供不同程度的防護,密合良好且經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核准的口罩(例如N95)提供最大防護」。美國總統拜登的新冠疫情協調官齊安茲(Jeff Zients)在周三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試圖緩解民眾對口罩的擔憂。他說,政府儲備超過7.5億個口罩,可供醫護人員和急救人員使用。住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的Phil Woerner還記得,疫情爆發前,他住加州,可以用5美元買到大約100個N95口罩,不過,與生病和上醫院相比,還是寧可付高價買口罩。Larsen認為,「至少現在需要政府干預,因為有其必要,特別是有各式各樣的變種病毒攪局」。
-
2021-12-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顯微鏡下真實面貌曝光 表面呈皇冠狀刺突蛋白
香港大學8日發布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在顯微鏡下的真實面貌,分別為低倍電子顯微鏡所呈現的感染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種毒株後的猴腎細胞(Vero E6)及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受感染的Vero E6細胞。澎湃新聞報導,根據港大公布的照片顯示,圖左照片為低倍電子顯微鏡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後的猴腎細胞(Vero E6),照片顯示細胞受損,腫脹囊泡,囊泡內含有黑色小病毒顆粒。圖右照片則為高倍電子顯微鏡下受感染的Vero E6細胞,照片顯示病毒顆粒表面呈現皇冠形的刺突蛋白(紅框處)。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於11月30日宣布,成功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Omicron病毒,為亞洲首個揭開該毒株神秘面紗的團隊,有助於開發和生產滅活全病毒疫苗,阻截變種病毒疫情蔓延。港大表示,自香港在11月25日證實有兩名確診者感染Omicron後,團隊便開展研究,花4天即成功分離該病毒。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分離變種病毒是展開對變種病毒緊急研究的第一步。」香港理工大學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也在研究Omicron,他表示該病毒株的刺突蛋白變異數量較多,「Omicron的刺突蛋白突變多達30多處,遠超德爾塔(Delta)變體的8處,也打破了新冠病毒一個穩定的進化節奏。」他估計,Omicron毒株或與非洲南部動物有關,有可能是動物感染原始的新冠病毒後,病毒在動物體內「洗牌」,變成Omicron再傳人。但蕭傑恒指出,仍需更多資料驗證病毒在哪類動物體內「洗牌」,他估計Omicron有很大機會在全球流行。由於香港過去一段時間沒有Omicron本土病例,只有零星輸入個案,全部未進入社區,也沒有造成大規模暴發,因此他相信香港現行的防疫措施仍有效。
-
2021-12-03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Omicron高傳染力,封城噩夢將再臨?7重點看清為何不必過度驚慌
世衛組織(WHO)於11月26日,將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B1.1.529)列入第五個高關注變異株,由於Omicron病毒株確實帶來高傳染力,讓許多國家重回封鎖,或祭出較嚴格的邊境管制政策,但Omicron是否造成重症?是否增加死亡率?這些問題需要更多資料才能定論,到今天(12/2)為止,本人收集各項相關報導,綜合整理,闡述如下,與讀者分享。變異愈多、傳播愈快,但會越來越輕症化(1)南非12月1日單日確診病例幾乎翻倍,根據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指出,本周三單日新增8561例,為前一週兩倍,而相較上週,單日確診只有1295例。Omicron在南非之感染比率已激增至80%(如圖一)。(2)到目前為止,一般認為是在11月8日在南非發現首例Omicron變異病毒株感染,而後相繼在歐洲、美洲、亞洲及大洋洲亦有確診個案(如圖二)。但到目前,各大洲之確診人數及所佔百分比,並無正確數字。(3)根據南非學者對Omicron變異病毒株之基因分析,發現包括核鞘蛋白,膜蛋白及棘蛋白都有變異處,超過50個突變點,單就棘蛋白就有32處變異,囊括α、β、γ、δ之所有變異點(如圖三)。到目前為止,顯示被感染後其傳染力確實非常快速,約為α株的4倍,δ的2倍。根據流行疾病專家James Weiland之估算,認為其傳染性為原始株之5倍(如圖四)。確診者大部分是40歲以下年輕人,症狀較輕,以肌肉痠痛、疲倦及咳嗽為主,到目前為止,並未增加重症之比率,所以民眾不要驚慌。(4)根據德國公衛專家勞德巴赫(Karl Lauterbach),還有國內「冠狀病毒之父」賴明詔院士、台大公衛專家陳秀熙教授及林口長庚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均認為變異株突變愈多,不代表就是病毒魔王,根據過去的RNA病毒演化法則,變異愈多,雖然增加傳染力。但會越來越輕症化。(5)目前在南非因疫苗覆蓋率只有24%,Omicron病毒株之蔓延情形較快速,但在高覆蓋率的國家,其蔓延情況就比較不嚴重,所以歸根究柢,還是要加強提升二劑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及嚴守非藥物之公衛介入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6)到目前為止,根據各國專家學者的看法,目前病毒疫苗之接種,雖然無法完全阻止新冠肺炎的感染,但對新冠肺炎的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之減少有極大的幫助,而且最近研發兩種口服抗病毒藥,對此種變異病毒(Omicron)仍然有效。(7)根據輝瑞、莫德納藥廠及嬌生公司的報導,三家公司也都積極進行針對新變異病毒株開發新疫苗,輝瑞藥廠將在六周內進行疫苗調整,並於100天內出貨,莫德納最快於明年初推出新配置疫苗,而嬌生(Johnson&Johnson)公司亦針對Omicron變異株疫苗進行研發。台灣當務之急 提升二、三劑疫苗接種台灣疫情趨緩,到目前為止尚無Omicron病毒侵入境內,所以當務之急,還是能夠快速提高二劑疫苗的覆蓋率,特別針對年長者、慢性病或癌症病史及孕婦等,一定要完成二劑疫苗接種,尤其將來國家的政策,也許要考量第三劑接種計畫。對個人而言,勤洗手、戴口罩等非藥物公衛介入的防疫守則,大家應該要嚴格遵行,那麼相信病毒會越來越弱化,恢復常態生活應可期待。
-
2021-1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Omicron突破免疫屏障?陸稱觀察兩周
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引起全球衛生部門關注,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昨天指出,南非疫苗接種率只有百分之廿四,不足以構建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免疫屏障,因此談不上Omicron突破免疫屏障,「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以色列,全球抗疫要面臨從頭再來的風險」。張文宏指出,一旦確認Omicron可突破原有免疫屏障,意味病毒變異速度快,各國需每年根據病毒變異情況迅速研發新疫苗;他認為,Omicron目前對中國大陸影響不大,仍需觀察未來兩周數據。另據觀察者網,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出席一場會議時表示,這個變異株很新,它有多大危害性?傳播會有多快?會不會使疾病更加嚴重?現在下結論為時太早。但這種病毒攜帶大量突變,對防疫工作提出了更多挑戰。大陸「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獲防疫專家力挺,除張文宏等人,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也稱「圍堵清零/入境隔離」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新冠防控策略的核心內容,必須堅持。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大生打兩劑莫德納「心臟爆痛」驚醒 患心肌炎急送加護病房
為對抗新冠變種病毒入侵,台灣除努力提升疫苗覆蓋率外,也盡力讓需要者能接種第二劑。但有一名醫大生在施打完兩劑莫德納疫苗後,得到心肌炎送入加護病房治療,他痊癒後發文寫下此段經歷供想打mRNA疫苗者參考,提醒「如果發現真的有不適,請儘速去急診」。該醫大生聲明自己沒有任何藥物過敏史與心臟問題,因暑假實習與參加國考分別打到第一劑、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約間隔1個月。他表示施打第一劑時,僅接種處疼痛便無其他症狀,施打第二劑後,不到一天就出現發燒症狀,但尚未有心肌炎特有的胸悶或喘不過氣。第二天他到實習單位實習時還有些低燒,體溫約37度,此時開始出現心肌炎最常見的「胸悶」,且在蹲下或站起時心臟也有抽痛感,他當天共吞了8顆止痛藥,已吃到一天最大劑量卻完全沒有改善。醫生聽完心音、量了血壓後,也僅說「應該是疫苗副作用」,認為過幾天就會好。由於醫大生持續有胸悶症狀,回家休息又因「胸部劇痛」痛到驚醒,他上網查到的資料都指出是心肌炎症狀,便請家人送急診。經過急診檢查發現「發現心肌酵素高於正常值很多」,後又經醫生評估,他最後被送進「內科加護病房裡的負壓隔離病房」進行治療。他表示自己的心肌炎不算嚴重,所以是透過支持性治療及一些降低心臟負荷的藥物,等待心臟自行修復,痊癒後血球含氧量比正常人略低,「算是輕微的後遺症吧」。對於住院經過,他也說,由於是疫苗引起的心肌炎,期間不止主治醫生過來問診,還有許多醫生前來關心,連護理師都建議他去簽威力彩。他也提醒即將打疫苗的人,接種前要注意保持身體狀況良好,作息正常、壓力不要太大,若接種mRNA疫苗的人有出現胸悶或心臟痛之類的,一定要去醫院或能抽血的地方檢查,「因為一般診所單純聽心音或是量血壓,幾乎不能診斷出心肌炎,這樣只會延誤治療,可能會讓病情更嚴重」。
-
2021-09-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結束隔離出關 郭台銘:BNT後續周周到貨
日前赴歐洲「催貨」BNT疫苗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天結束飯店隔離。他出關後在臉書向大家說明疫苗到貨進度,除第二批簡體中文標籤在本周結束前到貨外,客製化標籤首批有望在中秋節左右抵台,後續預計採每周七十至八十萬劑數量「周周到貨」,盡快達成本年度八百至九百萬劑的目標量。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昨天也向政府疾呼:「有鑑於近來新冠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我們相當憂心可能的防疫破口,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加快做好捐贈BNT疫苗檢驗及接種相關準備程序,盡速開始進行疫苗施打作業」。郭台銘昨天穿著粉紅色POLO杉,隔著玻璃手比愛心,並舉手寫板向媒體問好:「謝謝媒體朋友大家的徹夜等候,但礙於防疫規定,不能從正門進出,只能隔窗向大家問候。」郭台銘也拿出手機表示,他有一個交貨行程表,之後「周周有疫苗」,九月中旬後會陸續到貨,請大家安心。郭台銘也建議縮短疫苗抽查時間。他表示,第一批疫苗進來後的基本數據都有,希望第二批疫苗進來後能縮短兩周的抽查時間,縮短成一周,讓民眾能盡快施打到。對於外界詢問是否到場接機,郭台銘表示,「接疫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疫苗趕快進來」,目前並沒有這樣規畫,「避免勞師動眾,疫苗能到最重要」。郭台銘回家後,即在臉書發文謝謝大家關心。他說,結束十四天隔離進入七天自主管理,已經恢復往日上班工作的心情,ㄧ切如常。他正在努力爭取更多數量的疫苗今年抵台;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將跟進相關到貨事宜,視實際國際運輸狀況做調整。
-
2021-09-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呼籲政府 盼加快BNT疫苗檢驗及接種準備
各界密切關注疫苗施打覆蓋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今天向政府呼籲:「有鑑於近來新冠變種病毒來勢洶洶,我們相當憂心可能的防疫破口,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加快做好捐贈BNT疫苗檢驗及接種相關準備程序,儘速開始進行疫苗施打作業」。台積電、鴻海集團及慈濟基金會捐贈的BNT疫苗在各家努力下,日前首批93.2萬劑已抵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因赴歐洲爭取疫苗返台還在隔離期間,特別委託表姊、同時也是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到機接迎接,台積電法務長方淑華、負責採購的副總經理林錦坤及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也到場接機。郭台銘今天結束隔離,在臉書表示,除第二批簡體中文標籤在本周結束前到貨外,客製化標籤首批有望在中秋節左右抵台,後續預計採每周70至80萬劑數量「周周到貨」,盡快達成本年度800至900萬的目標量。郭台銘說,結束14天隔離期,進入7天自主管理,他今日恢復往日上班工作的心情,一切如常,感謝大家關心。
-
2021-09-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後檢查保護力…一次600元 醫:沒必要
隨著新冠疫苗到貨增加,愈來愈多國人接種,覆蓋率增加,民眾好奇:「打疫苗後我順利生成中和抗體嗎?已經有保護力了嗎?可以做檢測嗎?」嘉義縣有民間診所宣傳檢測COVID-19中和抗體效價,限時優惠價600元,但衛生局說,收費需縣府核定後才能執行;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說,沒必要花錢檢測。有民間診所宣傳,打完COVID-19疫苗,想知道自己產生多少免疫力嗎? 現有檢測COVID-19中和抗體效價,什麼時候可以有中和抗體?建議施打二劑疫苗後,再等二周後就可以,不用空腹,檢驗方法:化學冷光微粒免疫分析法CMIA,檢驗儀器:ARCHITECTi2000,限時優惠價600元。對此,衛生局說,目前這個是健保不給付項目,真要收費需縣府核定才能執行,若有人檢舉收費情形,會依法處罰。嘉義長庚檢驗科說,長庚有檢測儀器設備,但不提供收費服務,配合衛生單位做疫情研究調查,不是為疫苗施打做檢測;嘉義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徐超群,疫苗接種出現突破性感染,做中和抗體效價意義不大。抗體是免疫系統對抗細菌或病毒的蛋白質,人體被病毒感染或施打疫苗後,會產生抗體抓住外來異物,每支抗體抓住異物不同部位,若抗體抓對位點,便能阻止病毒入侵,保護細胞不受病毒入侵,此類抗體能「中和」病毒毒性,稱為中和性抗體。中和抗體能中和病毒,用來推估疫苗保護力,目前無法確定中和抗體效價要高到多少數值會有保護力,也無法確定何時會降下來,須補打疫苗,不代表打完疫苗,確認有保護力後,就不再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無論是否打過疫苗,還是要做好防疫措施,否則還是可能遭新冠變種病毒的侵襲。
-
2021-08-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 疫情烽火下的我見我思
【編者按】在這全球籠罩於新冠疫情的困境下,特別感到興奮的是,醫學生時代所景仰的基礎醫學老師,居然在她仍然勤於研究與教學之餘,主動與我們分享她由「新冠疫情之省思」,進而引申到「全民防疫運動:從個人情緒免疫保健談起」的心得。更意想不到的是透過她的推薦,她的學生也是位名教授,不僅是科學家,也兼具豐沛的歷史與文學素養,巧妙地以古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分段介紹他在疫情烽火下的一些看法。希望透過這兩位兼具科學專長與人文素養的學者精心撰寫的三篇文章,在疫情肆虐的無奈之下,我們找到一些還可以做的努力。現代流感與古籍瘴癘的「前世今生」瘴癘,亦稱瘴氣(中醫慣用之名詞),是指山林間在濕熱環境下因動植物腐敗而產生的一種能致病的微生物(如病毒、細菌與真菌)滋生汙染物。由瘴氣引起的疾病一般稱為瘴病,故瘴病是多種疾病(流行病或熱帶疾病)的總稱;又瘴氣作為古代的疾病地理學概念,其主要與南方氣候、植被和地貌有關。瘴氣被認為是一種有毒氣體或薄霧,其不僅只在被感染個體內引發致病,更是會隨空氣傳播至該汙染區域內的多數個體(人或動物) 。醫學界往往以為過去所說的「瘴病」即是因水土不服所罹患的「中暑」或「感冒」或「瘧疾」等症,然廣義的「瘴病」則泛指熱帶或亞熱帶所在區域的傳染病。西方將瘴氣稱之為miasma,意思是「不潔」或「污染」。雖然「疫」難以認定為某一種病或症,但就「眾人同病;即疫也」的意義來說,古籍醫書或現代流行病學對「疫」之解,無疑是指稍有規模的流行性疾病,如「霍亂」、「天花」與「登革熱」等。其中「疫」中之重的「瘟疫」或謂「大疫」,更是指某種流行病/傳染病的大範圍爆發,諸如瘧疾、鼠疫、肺結核等,這當中也可能就包括了好發在特定季節或地區的「流感」疫情。隨著現代實證醫學的崛起,瘴癘(疫癘)這用詞已漸漸被後人接受是某些生物(主要是人類)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流行性傳染病,如風熱性感冒(流感病毒或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疾病)。臺灣百年前疫情的「懷思憑弔」清朝統治期間,來台的漢人多將台灣稱為瘴癘之地,文獻記載中也多次強調台灣島上疫病橫行,如清代《平台紀事本末》所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時際,偽鄭(即明鄭時期1662-1683)時多瘴癘,居民寥落;更云當年軍中疫癘大起,各路副將、參將、游擊、守備先後沒於軍,弁兵死者日數十人。由這些史書記載顯示,自明鄭正式經營/署理台灣至清初(康/雍/乾時期),來台/遷台/開台的我輩先祖都遇到了與先後來到台灣(福爾摩沙)的荷蘭人或西班牙人相類似的久居難題,亦即無法克服疫病(瘴癘)之生死交關。因疫情而病歿的現象到清末/日治的台灣還是經年發生,且台灣本島南北各處無一倖免。據史料記載,1871年日本國藉口琉球海難船民遭臺灣南端高士佛社等居民(排灣族)殺害之故,于1874年出兵攻打恆春半島的原住民,史稱「牡丹社事件」。在此之際,日本西鄉從道所率領的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征戰中,竟有500餘人死於疫病(戰鬥陣亡者僅20餘人),而清朝6500員派台「文武員弁」也因「疫氣流行」而病故者眾。再者,清末來台灣鎮守海疆的左宗棠楚軍(湖南兵),也於1885-1886年修築嘉義至大陂橫貫道路之際,許多士兵因遇到暑熱、瘴癘所引發的水土不服(主要是瘧疾)而相繼病死長埋台灣,這近百座埋骨處現就位於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五里埔,即甲仙鎮海軍墓。日治初期的台灣,于1896-1917二十年間,就曾出現了五次鼠疫流行(造成兩萬四千人死亡)與1919-1920年北部地區爆發過嚴重的「虎列剌」(即霍亂,造成四千三百多人死亡)。之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因公共衛生推行落後,再加上兩岸人流頻繁往來下,導致原本在台灣已幾乎「絕跡」的各種傳染疾病,包含霍亂、天花、鼠疫與狂犬病等疫情又再次爆發。以1946年(民國35年)為例,台灣就曾因中國傳來「霍亂」,導致當年全台3809人染疫致病,2210人不幸死亡(致死率高達58%),而嘉義地區更因防疫封城(港)管制而導致警民重大衝突,進而衍變成了當時的重大社會事件——「布袋事件」。臺灣近百年來流感的「編年紀實」流行性感冒(Influenza),通常簡稱為流感(Flu),為一種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為RNA病毒的一種,主要有A、B及C型,其中A型和B型幾乎每年都會引起季節性的流行。20世紀內曾發生過四次較為嚴重且有記載的流感大流行疫情,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8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與1977年俄國流感等。其中1918-1919年間的西班牙流感大爆發,是近代歷史上最為嚴重的一次瘟疫大流行(估計有10億人被感染),導致全球死亡人數超過了5千萬。依據日治臺灣的1918-1919流行性感冒疫情與防疫年表,這個百年前西班牙流感在臺灣地區所造成的死亡人數,第一波超過2萬5000人(死亡率達7.18%);第二波亦超過了2萬3000人(死亡率達6.3%)。21世紀初的疫調則有,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是一種由冠狀病毒(Cov)所引起的首例致命流行病;2009年的墨西哥流感(A型H1N1),該病毒之遺傳組成結合了人類、鳥禽及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成分(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及2012年的中東呼吸道綜合症(MERS),它也是一種冠狀病毒。這20年期間爆發的上述異常致命的流感大流行,所幸僅有非典型肺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台灣流行肆虐,這波疫情有346名國人確診病例,然因其高致死率(接近20%)也造成73人不幸死亡。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是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又被稱為Sars-Cov-2,是2003年薩斯(SARS)病毒的變種/分支毒株。從2019年底Covid-19在中國武漢地區爆發後,短短幾個月就擴散至全球多個國家,迄今(7/24)為止,全球已經有一億九千多萬個病例數,四百多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台灣國內則超過1萬五千個病例數,七百多人感染新冠病毒而不幸死亡。雖然Covid-19主要通過人與人近距離接觸而染疫,但該病亦已被證實可藉由被污染的物品表面等環境因素傳播,這意味著它比SARS或 MERS的疫情更難控制與阻斷。特別是,這次疫情的Covid-19病原體亦已經出現多次變異,而這種自體突變似乎能強化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力,導致其傳染性亦急劇增強,更甚者得以避開免疫系統的阻擊(如印度Delta變異病毒株),無怪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被聯合國稱為「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危機」。「疫情時代」衝擊下的「有守有為」2019末至今的新冠疫情已帶給了世界經濟帶來的熔斷衝擊,其嚴重程度遠比上世紀初的大蕭條,更因受到隔離封城、邊境管制、供應斷鏈及防控措施等影響,讓許多數人面臨著失業與貧困。從去年(2020)初第一位女台商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後,台灣民眾就謹遵守著外出要戴口罩/面罩來保持社交距離,進出各大公眾場所也須嚴守「紙本登記制」/「簡訊實聯制」;染疫患者/疑似與確診病患接觸者,也都分別採取了「居家檢疫」、「防疫旅館/隔離酒店」及「自者隔離」與「居家隔離」等不同的防疫措施,來阻絕新冠病毒的傳播鏈。隨著全球疫情的升溫和病毒的持續變種,台灣的新冠肺炎本土疫情也從五月中旬進入極為險峻的階段,而三級警戒也持續延長至七月下旬(7/27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再者,今年六月底國產與進口的新冠肺炎快篩試劑已陸續在各大通路/超商販售,於此同時政府也加速設立各地熱點地區的篩檢站與廣設集中檢疫所。隨著台灣政府全方位抗疫推動(滾動式調控),再加上國人上下做好自身良好的防疫配合(沒有人想當那個破口),很慶幸在七月下旬已看見了確診數與死亡率都大幅下降,對即將微解封(降為二級警戒)後的百業復甦與時序正軌,將是令人多所期待和樂觀看待。另外,國人每天都關心的議題還是圍繞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包括每一波疫苗接種對象優先順序、爭議不斷的疫苗接種殘劑(餘針)及可能分配施打的疫苗種類及其副作用。目前在台灣公費疫苗接種只有兩種選擇,即以腺病毒載體為技術的AstraZeneca(AZ)疫苗與以mRNA為技術莫德納 (Moderna) 疫苗這兩種,然民眾目前似乎還期望有第三種以上的選擇,特別是已有一些國人選擇出國去尋找其他已獲WHO 批准緊急授權(EUA)的疫苗接種。然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新冠疫苗,都可能會有非預期的副作用(近五百例接種疫苗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更是讓有意願施打疫苗之民眾的普遍疑慮。面對民眾的疑慮與恐慌,建議可由施打者可自行預約選擇所青睞的疫苗種類,年長者可與醫生來共同決定/評估是否施打,某個程度上是可舒緩施打者的不安/壓力,並提高所謂安慰劑的正面效應。近日台灣南部出現了十多例印度「Delta」變種病毒確診者(台灣目前主要仍是Alpha變異株),這著實令人擔憂也需國人更加努力配合政府政策——「輪到你,就去打」,盡己所能為台灣的防疫做出微薄但卻又重大的貢獻。目前,已施打過第一劑的國人才剛超過26%(計次人口比為27%),讓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故從原本設定需要65%-70%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戰略方針,須提升至80%-85%的覆蓋率,如此才能讓這傳染力強及重症比率高的新冠變種病毒接近「清零」。在這三級警戒即將解除之際,我們接著是要面臨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後疫情時代」,期許國人同胞依舊秉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之價值信念,相信台灣不久後就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且再現昔日經濟榮景。謹以祈願並祝福本文讀者們都能喜樂平安長樂未央!
-
2021-08-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建議已接種者戴上口罩 美CDC:應把Delta當成新病毒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七月卅日公布的報告警告,Delta變種病毒恐導致更嚴重病症,而且可能像水痘一樣容易傳染,呼籲官員必須坦承「疫情戰出現變化」,應該把Delta病毒當成新病毒看待。這份研究調查麻州接種率最高郡、度假景點鱈魚角,在七月四日美國國慶周末後,當地至今已有逾九百人確診,其中約四分之三為接種完疫苗者;而這些突破性感染者中,約八成病患出現咳嗽、頭痛、喉嚨痛、肌肉痛和發燒等常見症狀。卅日公布的麻州新冠肺炎爆發的研究細節,指出已接種疫苗但仍出現突破性感染者,攜帶的新冠病毒量跟未接種者一樣多,並建議已接種者在國內部分疫情升溫區室內應重新戴上口罩。該研究因此指出,CDC口罩令應擴及全國,甚至在熱點區戶外也應戴上口罩;這項發現恐顛覆以往對疫情擴散的想法,科學家本以為已接種疫苗者染疫後病毒量低,較不容易感染他人,但是新數據顯示,Delta變種病毒並非如此容易防堵。這份文件疾呼CDC必須改變傳遞給大眾的訊息,強調接種疫苗是最有效防範新冠變種病毒的辦法,而且因為Delt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必須把它當成新病毒來看待,因應速度也要更快。CDC一個簡報指出,老年人無論是否接種疫苗,感染Delta變種病毒後,比年輕人有更高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另一項預測指出,在逾1億6300萬名接種完畢的美國人中,每周恐有3萬5000人會染疫且無症狀。這份文件概述已接種者染疫人數增加,恐產生「溝通挑戰」;地方機構擔心新冠疫苗是否依舊有效,他們也擔心大眾會覺得疫苗不再有效或者不需施打追加劑疫苗。CDC文件與鱈魚角爆發疫情均凸顯CDC面臨鼓勵民眾接種的巨大挑戰,CDC也得坦承有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雖然已接種的染疫者具傳染力,但並不常見;CDC發言人拒絕評論這些文件。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卅日表示,「重點很簡單,我們得讓更多人打疫苗。」CDC文件指出,當局需要新的溝通策略,先前政府一再保證疫苗功效,但民眾聽到突破性感染後,可能會影響他們對疫苗的信心,且有遭政府背叛的感受。
-
2021-07-1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防病毒變種加速購買次世代疫苗 專家:政府學乖了
Delta變異株肆虐全球,行政院日前指出,政府預備明後年各買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也證實,明後年的疫苗正在購買中,專家小組也正研擬,未來疫苗混打的可能性。醫師認為,政府這次購買疫苗態度,相較去年過度保守,今年算是「學乖了」,但1500萬劑疫苗覆蓋率不到全台七成,建議買到2000萬劑才夠。據藥廠私下透露,指揮中心明年購買第三劑疫苗量,超過全台灣人口百分之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明年採購疫苗計畫先以莫德納為主,未來也會再評估,不排除購買其他廠牌疫苗。台灣AZ疫苗數量多過莫德納疫苗,未來若多買莫德納疫苗,勢必將混打。莊人祥表示,專家小組正在討論混打可能性,若第一劑打AZ疫苗,第二劑打莫德納,若有一定保護基礎的話,未來施打二劑後,第三劑施打莫德納,也可能有不錯反應,目前都在研究中。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表示,莫德納、BNT輝瑞等採mRNA技術的疫苗,針對新冠變種病毒,可快速製作新疫苗。目前台灣對付Delta變異株,施打二劑疫苗的保護力還是很不錯,尤其BNT、莫德納二劑施打半年後效力仍在。而政府現在購買次世代疫苗,未來供民眾第三劑施打,相較去年買疫苗態度太保守,這次的確有超前部署。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表示,國內許多醫護人員施打二劑AZ疫苗,而AZ疫苗對於Delta病毒效力降到六成以下,到明年體內抗體數可能不足抵抗病毒,近期研討會也有諸多討論,施打二劑AZ疫苗的人,明年施打第三劑mRNA疫苗,提高對變種病毒的保護力。政府採購1500萬劑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林嘉謨認為,台灣有2300萬人口,算下來疫苗數量占不到總人口七成,購買量有點算太精準,應該要買到2000萬劑、施打八成的民眾提高防護力。或許因本土疫情、國產疫苗尚未通過EUA、民意打疫苗意願提升等因素,他肯定中央此次加速購買疫苗作為,感覺政府學乖了。近期超過半數民眾想打莫德納疫苗,林嘉謨表示,mRNA疫苗扣掉副作用不適,保護力的確比AZ強,但現在台灣尚未群體免疫,社區內也潛藏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幾乎不可能清零,且在缺疫苗情況下,有打先有免疫力,尤其許多長輩確診,就算解隔離後,還是有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二度感染,仍建議儘快施打疫苗。
-
2021-06-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臉書發文 談疫苗接種與病毒變異的時間競賽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今(29)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5月31日宣布,未來將以希臘字母命名各種COVID-19變異株,避免特定國家遭受歧視及污名化。WHO將COVID-19的變異株分為:一,已經確認其棘蛋白突變,會增加病毒傳播力、降低抗體中和效力的「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二,尚未確認有此效力的「須留意變異株」(variants of interest, VOI)。VOC包括了發現於英國的Alpha株、南非的Beta株、巴西的Gamma株、印度的Delta株。他們分別在2020年的9月、5月、11月、10月被發現。陳建仁表示,VOC變異株,夾著超高的傳染力,一再肆虐全球。臺灣從4月下旬起,發生Alpha株引起的新一波流行,造成一萬三千名以上的確診病例,500人以上的死亡。最近,更有Delta株造成屏東南端的社區群聚感染。截至6月下旬,臺灣的COVID-19每百萬人累積確診疾病率和死亡率,分別為611和26,在十個國家當中,分別排名最低的第二和第三名,次於紐西蘭和新加坡。但是臺灣的COVID-19致死率(4.3%)卻是十國當中最高的,進一步比較各國致死率的長期變化趨勢,英國、美國、日本都曾經高達15.1%、6.3% 和5.4%。特定時段的高致死率,可能歸因於高齡長者所佔比例偏高,或是病例突然暴增以致醫療體系無法提供完善照顧。至於發現每名COVID-19確診病例之平均檢驗人數,臺灣是83人,在十國排名第四,僅次於紐西蘭的1,000人、澳洲的500人,以及新加坡的200人。陳建仁表示,由於疫苗供應較晚,臺灣的疫苗接種率目前只有7.7%,是十國最低的。英國和以色列的疫苗接種率最高,分別高達65%和64.4%。但是,最近Delta株卻在英國和以色列造成新一波的流行,六月中旬英國99%確診病例是感染Delta株。雖然疫苗對於Delta株引起的輕症的保護力會降低,但是對於重症住院的保護力,仍超過百分之九十。最後陳建仁指出,求人不如求己,各國都積極推動疫苗的自主研發量產,並在第二期臨床試驗確認有效性和安全性後,為了考慮緊急時效性,都在第三期臨床試驗進行中,就給予緊急使用授權,以期盡快提升疫苗涵蓋率,與病毒的變異進行時間競賽!越早普及疫苗接種,越能遏阻病毒的散播,也越能降低新變異株發生的機會。現在臺灣和全球各國的當務之急,既要加強阻斷病毒擴散的各項防疫措施,更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大量的疫苗,讓最大多數人都能及時接種。
-
2021-06-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聯亞、高端哪個好? 李秉穎:都是小孩不要比
聯亞生技昨公布新冠肺炎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在安全性與耐受性部份顯示良好,並無嚴重不良反應,但有專家指出,聯亞疫苗的抗體效價較高端疫苗低,「有些遺憾」。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成員李秉穎今天則表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還有T細胞,很難比較。他更說,既然高端、聯亞之間很難比較,「就不要再比了,都是自己的小孩」。聯亞昨天公布二期臨床的其中數據,外界關心其與之前公布數據的高端疫苗間的比較。其中,高端疫苗的抗體效價為六百多,聯亞則為一百多。李秉穎今上名嘴周玉蔻的節目被問到此事時表示,雖然高端和聯亞的抗體效價都是同一個實驗室分析出來的,但因為保護力不是只有看抗體,且抗體數據是對數的概念,不能說高端的抗體就是聯亞的六倍。例如AZ和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的抗體效價數據也呈現差異,但在英國的報告中,這些疫苗在真實世界施打,都有九成的保護效果。周玉蔻也詢問李秉穎,由於EUA審查在即,現在國產疫苗紛爭不斷,身為委員是否感受到壓力?李秉穎則表示,外界現在對國產疫苗的意見,很多都是情緒上的反應,而非純學術的討論。但身為委員不會感到壓力,「不然就不要去開會」。他說,審查也沒有所謂的攻防,既然已經訂出標準,就是看數據,對照兩個疫苗和AZ疫苗的抗體效價,只要符合條件即可通過。對於外界批評國產疫苗未做臨床三期事件就審查EUA,李秉穎也強調,EUA就是在「緊急時候」、是在大流行時使用的疫苗。面臨生死威脅,就是要評估是否「利大於弊」,如果還要多要求各項檢測,就無法控制疫情;一旦疫情結束,EUA就失效,這些疫苗還是要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才能拿到後續的許可證。而對於目前屏東出現Delta病毒群聚,引發外界擔憂。李秉穎則表示,由於指標個案很快就被匡列,應該不會像萬華一樣爆開,觀察7天至14天若沒又出現新病例,應該就可安心。李秉穎也對7月12日解封表達樂觀看法。他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病毒是RNA病毒,會一直變異,現在到處都是變種病毒株;且不論對哪一種變異株,該做的防疫措施,如洗手、戴口罩,都一樣,因此不需要對Delta病毒株特別恐慌。他說,只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潛伏期約七天,因此疫情下降比較慢,但現在病例數持續下降,代表病例再生數(Rt值)已小於一,未來一定會持續再降。
-
2021-06-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侵台/專家籲加購疫苗 防堵下波疫情
Delta變異株已進入台灣社區,公衛學者建議,應針對入境者全面篩檢,並加強基因定序,輔以居家快篩圍堵病毒。另外,縣市政府要設定「高風險場景」,強化消毒防護跟打疫苗,還要增購民眾可施打第三劑的疫苗量,以抵擋下一波變異株在秋天侵台。「這個病毒太令人擔憂、傳播速度太快,入境者就應先做PCR,檢疫期滿再做一次檢測。」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直呼入境檢疫一定要加強。他說,從秘魯返台的祖孫經由親友傳染給計程車司機,顯示入境到居家隔離仍可能有疏漏會傳到社區,尤其祖孫Ct值十一點九與十三,代表傳染力高,因此也要加強病毒基因定序,才能知道是否傳到其他地方。陳秀熙建議,施打兩劑疫苗確診者、已確診卻二度感染者、境外移入確診者、發生群聚與社區流行確診者(如屏東、北農)等四類檢測陽性就要定序。陳秀熙表示,感染Delta病毒症狀已與英國變異株不同,難以透過發燒篩檢,他強烈建議,邊境海關和醫療院所應加強查問十四天內是否出現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等「兩痛一水」,才能有效找出疑似個案。疾病管制署前署長、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張峰義認為,地方政府應盡快臚列容易造成群聚、不易做好防護的「高風險場景」,例如果菜批發市場、家禽批發市場,一方面提升消毒頻率,也要優先替這些場域工作者施打疫苗。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對Delta變異株進入台灣社區連講三次:「真的很可怕。」但還算發現早,透過「準四級警戒」暫時關閉商店、超商,有機會控制。不過他說,這次擋下來,依國外疫情狀況,台灣幾個月後大概避不掉下一波疫情。「台灣去年守了一整年,卻沒有利用這些時間整備,這次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蘇益仁建議,政府應盡快加購疫苗,以因應秋天或明年初可能襲來的疫情,「多買也沒關係,可讓更多人打第三劑,以因應變種病毒威脅。」另外,台北市萬芳醫院醫師潘建志認為,面對全新病毒,老方法已不適用,境外返國者應一律集中檢疫,想阻絕家庭傳染,宣導在家戴口罩、清消也太天真,「只能使用方艙醫院」。他說,方艙醫院在歐美已使用百年以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使用,並非中國大陸獨有。屏東疫情熱區僅關店三天也恐怕不行,楓港、善餘兩村至少封兩周。有醫師建議建立方艙醫院供所有入境者入住,指揮官陳時中說,所有加強措施都不排除,但多少證據做多少的事情。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北農屏東群聚怎解封?陳秀熙:3步驟做好才算科學防疫
北農已超過60人確診,屏東也出現高傳播力Delta病毒群聚感染,原訂7月12日為止的三級警戒,是否可能生變?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北市快篩5000人公布陽性率雖僅0.7%,但北農臨時工太多了,他認為此數值不能代表真正的陽性率。陳秀熙呼籲現在要儘速做好三步驟:詳細疫調、大規模檢測、針對基礎必要工作之完整產業鏈,建立平時的系統性監測。陳秀熙表示,現在有很多引起擔憂的變異株,每一株都可能進來,絕不能來一個才對付一個,所以即便從三級警戒降為2.5級,也不代表可以放鬆,科學防疫重點並非警戒級數,而是因應大流行的心態和策略。陳秀熙以北農群聚為例,涉及到從南到北的大型跨區產業鏈,絕非控制一個市場或一個地點就能解決,各地政府必須合作建立整個產業鍊的監視系統,且不能等到發生疫情才啟動,是平時就要監測。又以屏東群聚為例,陳秀熙指出,之前有人從台灣入境澳門後被檢出Delta病毒,現在屏東兩個村發生Delta病毒群聚,這顯示可能原本台灣就有少量的Delta病毒,只是在這個境外移入的群聚終於表現出來,而且以Delta病毒量偏高特性、有計程車司機確診,Delta病毒可能已不只在這兩個村。陳秀熙歸納,社區隱形傳播鏈剪不斷,有三個步驟現在就必須做,首先是疫調,即時匡列並隔離接觸者。陳秀熙表示,接種疫苗不能取代疫調,要求員工持陰性證明才能回市場工作則是返回職場的門檻,也不能取代疫調。第二件事是必須要做大規模的快篩或PCR檢測,陳秀熙表示,範圍要納入北農的整個產業鏈,隱形傳播鏈才不會演變為社區大流行。第三就是針對必要產業的工作人員,沒有疫情時除了要加速疫苗接種,也要建立定期檢測的監視系統,才能確保大家都是陰性、產業可以安全運作。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日前也於科學防疫直播中指出,各國政府都陸續訂出職場篩檢策略與恢復工作流程指引,醫療、大眾運輸、食品相關行業屬高風險族群,或其他難以實施社交距離的企業,可與政府或第三方合作推行大規模定期篩檢,滿足一定條件者,都由政府提供免費試劑。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病毒來襲改「密接」定義? 專家這麼說
新冠肺炎疫情5月中旬在國內爆發,近日疫情看趨緩,屏東枋山卻發生12人群聚感染,其中有6例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但Delta變異株傳染性非常強,中國大陸專家表示,10天之內就發生5代傳播傳播,因此應改變「密切接觸者」的概念。對此,中區指揮官、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表示,還需要看更多個案的情形,才能下此定論。中國大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近日表示,由於Delta變異株傳播力高,過去密切接處者的概念已不適用,過去是在發病前兩天的家人、同辦公室、1公尺之內同吃飯、開會,應改為在同一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築,在發病前四天等,列為調查對象。而屏東枋山發生的群聚,也懷疑是從秘魯回來的阿嬤只是和鄰居的另一位阿嬤在倒垃圾時短暫接觸,而造成感染擴大,其中6人是偵測到Delta病毒。因此,我國是否修改密切接觸者的定義也受外界關注。但黃高彬表示,目前看到Delta病毒株的仍不脫新冠病毒的特性,也就是發病前一天到發病後三天的傳染力最高,之後便會下降。他說,目前已知案13332的祖孫和案14407的親戚一家,房子有打通,因此是否真的只是倒垃圾時接觸,以及是否全程戴好口罩,都是調查的重點。因此Delta病毒的傳播力,還要調查非密切接觸者的感染情形,才能下定論,再進一步討論是否修改密切接觸者的定義。至於新北市長侯友宜建議中央採取全面入境普篩,解隔離也要PCR。黃高彬則表示,因為目前入境規定已要求提出PCR檢測陰性的證明,因此入境當下仍可能是在潛伏期階段,無法驗出,且目前指揮中心也已經採取期滿前採檢的措施。因此他認為,不需要入境篩一次、期滿再篩一次。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Delta病毒 陳秀熙:加強查問兩痛一水、4種人必定序
為防範Delta病毒進入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今(27日零時起)所有旅客不能居家檢疫,必須入住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檢疫期滿進行PCR檢測。台大公衛學院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提醒,全球已有92國受到最早於印度發現的Delta病毒侵襲,傳染力強1.6倍,症狀也不同,不能靠發燒篩檢,TOCC要加強查問「兩痛一水(頭痛、喉嚨痛、流鼻水)」,還有四種人,一定要做基因定序。陳秀熙表示,Delta病毒量高、傳染力是最早發現於英國的Alpha病毒之1.6倍,較容易發生氣膠傳染。美國、以色列、澳洲、新加坡等國都在緊張,採取封鎖邊境等更嚴密的防疫策略,同時盡可能加速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速率,台灣也要採取不一樣的防疫策略了。陳秀熙指出,屏東兩個村子發生群聚,最早的境外移入個案也有持三日內陰性證明,顯見Delta病毒不能只靠陰性證明和檢疫期滿前檢測,即便現在規定一率集中檢疫所或住防疫旅館,還是有交通移動傳播的風險,也有發生旅館群聚的風險,不可不慎,建議旅客入境就要先做一次PCR,檢疫期滿前再一次PCR。另外,Delta病毒感染造成的症狀與Alpha病毒不太一樣,陳秀熙表示,Delta病毒感染後很少會發燒,機場的發燒篩檢站對於Delta病毒可能沒有用,反而應該要貼告示,提醒旅客14天內有沒有「兩痛一水」的症狀,這就是Delta病毒最常見的頭痛、喉嚨痛、流鼻水。機場防疫人員在詢問TOCC時,包括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都要將Delta病毒的常見症狀考慮進去。另外,基因定序也是迎戰Delta病毒必做的事情,陳秀熙提醒,有四種人一定要做基因定序。首先是打過疫苗還染疫者,一定要靠定序,才能區分疫苗無法防止染疫的原因,是變異株還是個人體質的問題。再者是一次確診後,又發生二度感染的,也一定要釐清,是否有變異株存在。第三種是已經發生群聚的地區,例如屏東、北農等,快篩陽性者就要做定序,才能儘早偵測到變異株的威脅。第四種就是境外移入個案,全部定序的檢驗量負擔大,可行性較低,但建議至少每五個境外移入個案就要抽一個做定序。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能再堅守舊思維!Delta侵台 醫師建議「啟動方艙」
Delta變異株侵台,政府針對7國執行入境普篩,萬芳醫院精神科醫院潘建志指出,對面全新病毒態度,老方法已不適用,認為境外返國者應一律以集中檢疫、方艙形式將確診者從家中移出;針對屏東疫情熱區,除了要停工、禁止移動,更建議至少要全面封城2周。潘建志昨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billypan102/posts/350475829767475)表示,屏東秘魯祖孫帶來的Delta變異株,比英國變種病毒更讓人猝不及防,租孫傳到白牌司機一家,只因居家隔離時,戴口罩倒垃圾點個頭打招呼就感染,過去有也類似的案例發生,但沒有後續。然而,Delta變異株傳染力更強、R0值更高,境外返國採居家隔離政策,太容易造成破口。「不能再堅守舊思維」,潘建志強調,「應該一律改為集中檢疫」,不只高風險的7國,所有國家入境者都要。潘建志說,匡列者居家隔離也不行,此次社區感染已傳染了4個家庭,顯示在家染疫的機率比外面多,Delta變異株家戶內傳染力更強,若採居家隔離,有人確診,住在一起的人都會染疫。想阻絕家庭傳染,宣導在家戴口罩、清消也太天真,「只能使用方艙醫院」,一旦出有人確診就從家中移出,方艙醫院在歐美已使用百年以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使用,並非中國大陸獨有。潘說,Delta變異株潛伏期更短,12天竟可傳遞4次,表示每一次只花3天,市府、醫院想搶在3天內匡列所有接觸個案非常困難,還來不及匡列就散播出去了。以屏東疫情熱區來說,警戒等級提升是有必要的,但僅關店3天恐怕不行,除停工、禁止移動外,因台灣目前接種疫苗的比率還是太低,要給全台施打疫苗的時間,屏東枋山鄉楓港、善餘兩村至少要全面封城2周。除了高傳播率,潘建志分析,多名確診者的PCR檢測結果顯示其Ct值偏高,說明Delta變種病毒載量比較高,重症率及住院率也會增加,因此南部醫療量能需盡快提升。至於屏東部分,潘建志認為,過去一陣子零確診,現在只要PCR確診,都應預設就是Delta變種,且PCR第1次採陰不夠,要重覆檢測,可能也需要高通量,池化PCR來縮短時間。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最大變數!從Delta變異株看疫情發展的必然
1.認識Delta:第四個希臘字母,大寫Δ,小寫δ,數學的「變數」,COVID-19印度變異株代號。2.基因科技進展,讓人類有史以來,首度能在面臨全球大疫情時刻,立即快速地掌握敵軍布局,即COVID-19病毒的奸巧基因變異。3.不若SARS般「勢不兩立」、「你死我活」,搞狠角色而提早退埸。兩年來,新冠病毒完全照著達爾文演化論的劇本演出「你進我退」「適者生存」從α、β、γ到δ,δ始終是最受關注中的國際巨星,更成為全球疫情的最大變數。以下說明Delta變異株的幾個必然:4.Fastest:傳播力(R0)更強,先前估計δ的傳染力比α高出6成,最新醫學期刊估計是高出4成(針對疫苗覆蓋率高的地區),台灣疫苗覆蓋率超級低,δ侵入台灣的傳染率絕對比α高出6成以上。5.Fittest:適應力更強,新冠原始株侵犯肺泡,深入全身內在ACE2器官,病人無聲無息無初期症狀的SARS化,病毒也因而無從喘息,但δ出現後,病毒作戰方式從下呼吸道退至上呼吸道,患者症狀從肺炎到重感冒,症狀更明顯,但更不嚴重,住院率更高,住院天數更少,負壓隔離病房需求更少,死亡率也降低。6.Forever:流感化,和平共處,沒完沒了,主流化(全球疫苗覆蓋率最高的以色列這一波主力就是δ,英美澳中的新波段主角也是δ);年輕化,到處趴趴走的年輕人感染力高,也幫著δ增強其傳播力道。7.現有疫苗仍有對抗δ的保護力:兩劑疫苗>曾經染疫+一劑疫苗>一劑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幾個不以為然:8.台灣守得了這一波就檔得了δ 波?我不以為然!以目前的疫苗覆蓋率而言,短期內台灣就會爆發以δ為主的另一波疫情,以年輕人為主,但死亡率不會比先前嚴重。9.高雄,台南檔住北漂回流人群,就可堅壁清野的在疫情中明哲保身?我不以為然!δ會以身作則,教育這些地方首長什麼叫全島一命,全民抗疫!10.面對δ,你我怎麼做:敦促疫苗取得、接種疫苗,積極自我防衛,Double mask(外層布口罩+內層醫用口罩),全家定期篩檢以防止家庭內感染。大家學學δ的智慧,面對變局: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自然能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傳播速率快!你必須知道Delta印度變異株的4件事
Q:Delta變異株是什麼?A:2020年10月發現於印度,WHO指出現在已至少在92個國家被發現,Delta變異株於全球分布狀況:大洋洲47%、亞洲33%、歐洲21%、北美洲18%、南美洲8%。Q:Delta變異株傳播速率快嗎?A:Delta變異株的棘蛋白有5處變異,其中L452R、E484Q、P681R三處變異點利於病毒產生逃避人類免疫系統能力,增加病毒與宿主細胞結合,使病毒傳播速率變快。Delta變異株比英國變異株增加60%傳播速率,增加64%家戶傳播率以及住院率。Q:感染Delta變異株會容易致死嗎?A:致死率仍待研究。不過新加坡國家資料庫顯示,各種變異株導致使用氧氣、ICU、死亡綜合判斷,Alpha數值為1.88、Beta1.69、Delta4.9,顯示染疫後導致重症機率恐相對高。Q:接種疫苗可以對抗Delta變異株嗎?A:接種完疫苗仍會感染。但面對Delta變異株,僅接種第一劑的保護力將大幅下降,僅接種一劑AZ疫苗,對抗英國變異株有51.4%保護力、對抗Delta株的保護力僅剩下32.9%,施打完二劑疫苗者,對抗英國變異株或是Delta株的保護力相當。資料來源/台大公衛科學防疫直播、指揮中心、WHO、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阻Delta變異株侵台 醫憂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Delta變異株正式入侵社區!屏東群聚事件為國內首起Delta變異株群聚,傳染力、住院率遠高於英國變異株,專家憂心,前一陣子好不容易紓解的醫療能量,可能再面臨嚴峻挑戰,呼籲盡速啟動入境普篩,積極阻止Delta大規模擴散,同時爭取時間,提升國內兩劑疫苗的接種率。目前國內疫苗覆蓋率僅百分之七點九,若Delta株從屏東擴散至全台,輕症、無症狀患者恐會大量增加,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量能勢必要增加,需住院人數也會提升,醫療量能一旦癱瘓,國內防疫就會崩盤,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一定要加強防範,避免Delta株出現多點爆發,否則疫情將會一發不可收拾。邱政洵表示,原本準備解封的英國,都因Delta株重新封城,日韓也受其影響,且國外大多的國家第一劑疫苗接種都已達到五到六成,台灣現在疫苗接種覆蓋率還不到一成,「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台灣必須要盡全力爭取時間,國內疫苗接種策略也應該調整為盡速打滿「二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指揮中心應落實入境普篩,這是防堵境外疫情的重要作為,目前雖有期滿採檢,但不建議「一次就夠」,應該至少要採檢兩次,確保變異株不要進入社區。雖然目前所有人入境都不得返家檢疫,防疫旅館是否能落實防疫作為,也得關注,不要再出現先前諾富特飯店的疏漏。對Delta株疫情,邱政洵坦言「很擔心」,現在的氛圍如同去年十一、十二月,國外開始流行英國變異株,台灣當時因疫情控制穩健,疏忽邊境防治。從今天起,所有入境者皆要在防疫旅館或集中檢疫所檢疫十四天,但邱政洵提醒,對國籍航空機組員也不能放鬆,邊境管制應要一致。邱政洵表示,國內疫苗接種策略也應該調整為盡速打滿「二劑」疫苗,特別是第一線醫護,其餘措施則是入境普篩,社區也應加設篩檢站,提高篩檢量能、醫療準備。
-
2021-06-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Delta株「很可怕」 專家:快推普篩,爭取接種疫苗時間
國內首起Delta株屏東群聚事件,12人染疫,其中6人病毒定序為Delta變異株。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Delta變異株的傳染力強,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變異株,他也感到相當害怕。邱政洵表示,原本準備解封的英國,都因Delta株重新封城,日韓也受其影響,且國外大多的國家第一劑疫苗接種都已達到5到6成,台灣現在疫苗接種覆蓋率還不到一成,「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台灣必須要盡全力爭取時間,入境廣篩、社區設置篩檢站,爭取疫苗接種覆蓋率,積極阻止Delta大規模擴散。對於Delta株疫情,邱政洵表示「很擔心」,現在的氛圍如同去年11、12月,國外開始流行英國變異株,台灣當時因疫情控制穩健,疏忽邊境防治。明天起,國內雖然要開始啟動自「重點高風險國家」或「非重點高風險國家」返國者,都需要在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執行居家檢疫14天。但是機組員的部分,卻只針對飛「重點高風險國家」航班的機組員要求到防疫旅館或符合規定的公司宿舍進行居家檢疫14天,期滿進行PCR檢測,其餘機組員則維持3+11的檢疫措施。邱政洵表示,不能只針對飛重點高風險國家的機組員,進行較嚴格的檢疫採檢方式,其餘都放掉,機組員應該全部都要檢疫14天,期滿採檢,現在台灣邊境「真的不能放」。邱政洵表示,台灣現在處於被英國變異株重擊,尚未復原的狀態,現在Delta株又出現,當兩種變異株在台灣橫行,後果「真的不敢想」。現在不少醫院持續有群聚事件發生,不管是國軍醫院、恩主公或是雙北市場,對於醫療量能是非常龐大的負擔,他直言,只要醫院垮了,就不用談防疫了。邱政洵說,現階段沒見到政府啟動「最積極的防疫方式」,從現在的作為來看,全台陷入Delta株疫情的機率仍舊非常大,台灣一定要窮盡所有力氣去爭取時間,爭取疫苗接種覆蓋率的時間。台灣現在的疫苗接種策略也應該盡快打滿第二劑,原本希望第一劑與第二劑間隔十到十二周,現在應該要回到八到十周就要接種第二劑,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僅打一劑的保護力不足以對付Delta株,特別是醫護人員應該要盡量打滿第二劑。邱政洵說,其餘的措施則是「普篩」,入境普篩、境內也得普篩,愈早抓出病人,愈能快速阻斷傳播鏈,他說,現在台灣還有一點時間,此次Delta群聚並非是發生在人口密集的雙北,而是人口相對不密集的屏東,指揮中心真的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做準備。他也說,全台民眾千萬別以為Delta株只是屏東的事,Delta進入社區後,就是全台灣的事,所有人都一定要盡可能降低與人的接觸,避免群聚,落實個人衛生,能夠打疫苗的就盡速去打疫苗。
-
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慈濟再發聲明:請政府比照台積電、永齡 授權採購疫苗
慈濟基金會6月23日提出申請新冠肺炎疫苗輸入許可,今(26)日特別再發出聲明表示,近日不斷出現變種病毒,研究顯示,施打第三劑疫苗為必要之舉,希望請政府同意,讓慈濟基金會比照台積電(2330)、永齡基金會,授權慈濟採購疫苗。慈濟基金會提到,有鑒於近日新冠變種病毒肆虐,疫情嚴峻,各國研究資料也指出,面對新冠變種病毒,施打第三劑疫苗為必要之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於昨(25)日亦指出,打第三劑疫苗,理論能有更好防範變種病毒的效果。且BNT疫苗為目前可知,是可供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之安全疫苗,目前台灣國、高中在學學生均迫切需要返回校園繼續接受教育,青少年的疫苗之需求,亦是慈濟重視之議題。若國高中在學學生要全數施打疫苗,約需250萬劑,若有施打第三劑的需求,得採購更大量的疫苗。根據各種醫學研究,許多醫師亦指出針對變種病毒,mRNA疫苗之防護效果更為突出,世界之研究趨勢亦可看出,mRNA疫苗為未來之主流趨勢。可以想見世界各國將會開始出現mRNA類型之BNT、莫德納疫苗搶購潮,採購程序亦需要一定時程,因此立即啟動採購BNT疫苗的程序,有其急迫必要性。慈濟基金會表示,於本月23日所提出之申請文件,是與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循同一管道窗口接洽採購、以同一執行方式進行,並且專案條件完全一致。申請案唯有獲得蔡英文總統比照台積電及永齡基金會給予慈濟基金會正式授權,才能圓滿進行。
-
2021-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陸CDC:Delta很可能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病毒株
新冠Delta變異毒株已傳播至92個國家,大陸廣州、深圳、東莞近期也接連傳出Delta病毒株所引發的本土疫情。對於Delta變異毒株是否會接替早前的新冠病毒流行毒株,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子健表示:很有可能。馮子健24日晚間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Delta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和傳染性增強有利於病毒生存與病毒播散。因此,下一階段Delta的傳播範圍可能會越來越廣,成為全球更多國家、地區下一個階段疫情傳播中主導的流行毒株。馮子健指出,Delta病毒株在印度和在英國的傳播中,其致病性似乎有所增強,亦即感染者中有症狀人群比例有所增加。在廣東這波疫情中,150多個感染者中就有超過108例出現症狀,這個比例跟大陸以前幾次疫情相比要高一些。在英國、印度也可以看到相同情況,而且青少年感染者的比例似乎也有所上升。不過,馮子健稱,Delta變異毒株的臨床表現和既往毒株導致的臨床症狀並沒有顯著差別,還是過去大家熟悉的一些感染症狀,例如發燒、乾咳、乏力等等。他強調,Delta的傳播能力有所增強,但現行各項公共衛生措施,包括個人預防措施,都仍然是有效的,只是現在採取的防疫措施在及時性、力度等方面,都要進一步提高。對於日前傳出廣州出現最短14秒傳播的病例,馮子健說,14秒並不是衡量疾病傳播速度的指標。舉例來說,如果人員出現有效接觸,例如一個感染者和一個易感者相遇,此時感染者打個噴嚏或咳嗽,噴濺出來帶有病毒的呼吸道飛沫距離易感者比較近的話,剎那間就可以導致另一個人感染。此外,所謂Delta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快,主要是指從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現臨床症狀、發病的速度,發病的時間變短了,或代際傳播的間隔相對於過去的流行毒株縮短了一、兩天,速度也相應快一些。對於如何應對Delta變異毒株?馮子健認為,在疫苗尚未建立起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前,仍應堅守現行的公共衛生和社會防控措施,而且這些措施要被更嚴格地執行。馮子健強調,面對Delta變異毒株,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辦法就是加快疫苗接種。他指出,快速推動疫苗更廣泛的覆蓋,會起到壓制病毒傳播的作用,也可以有效地遏制病毒變異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