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8882
筆 文章
-
-
2022-04-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籲民眾快打第3劑防重症 陳時中:疫情一定會來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盡快接種疫苗。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也以美國疾控中心(CDC)的資料為例,分析1440重症患者中,有1133人,約八成未接種疫苗;另外277人只打一劑疫苗,因此第三劑疫苗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疫情一定會來」,積極讓重症和死亡率降低,打疫苗是非常重要的事。昨天疫苗接種7.8萬人,目前疫苗覆蓋率第一劑83.51%、第二劑為78.55%、基礎加強劑為0.83%、追加劑為51.29%。吳明賢表示,疫苗種類繁多,網傳很多各式各樣的副作用,但無論以色列或英國的大規模分析,不論是Delta、Omicron變異株,疫苗減少重症和死亡的效果都一樣,就算有突破感染,也都是輕症或是無症狀,疫苗注射利大於弊。不過近日社群媒體散布「FDA敗訴!輝瑞被迫公開疫苗數據!副作用足足9頁」訊息,陳時中也澄清此為假消息。他表示,我國核准專案輸入、製造的新冠肺炎疫苗,包括BNT疫苗,都是經過食藥署嚴謹審查資料、非臨床藥毒理試驗資料後才核准。新冠肺炎疫苗與其他藥品一樣,都會具有一些副作用,BNT疫苗常見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和注射部位腫脹。且為確保疫苗上市後廣泛臨床使用下國人用藥安全,我國已建立COVID-19疫苗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持續監控國外衛生主管機關發布疫苗安全警訊外,也設有「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接受各界通報,一旦發現具有未知或未預期風險,立即啟動再評估機制,重新評估其療效與風險並確認是否需採取相關風險管控措施。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預期確診單日可能破千、不會破萬 專家指出原因
中國大陸上海市3月17日260例,即便封城嚴管,仍在兩周後4月6日單日確診達到1萬9982例。台灣今天極可能新增逾300名本土病例,是否也可能在兩周後破萬?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他預期會破千,但在台灣要破萬很困難。這不代表真的沒有萬人確診,而是「即使有,也抓不出來」,因為沒有做那麼多檢測。黃立民說,台灣單日確診不容易破萬,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做那麼多檢測。」上海是拚命做PCR,抓出全部個案,但台灣現況是醫療人員不想採那麼多,檢驗也沒那麼方便。基於以上,黃立民預期台灣單日個案很可能會破千,但是「要破萬很困難。」不是沒有萬人確診,而是「即使有,也抓不出來,不過重症還是跑不掉。」沒有拚命去採檢和檢驗,就是會漏掉輕症和無症狀,黃立民表示,「這就是台灣的現況,你很難改變它。」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個案今+380 陳時中:規劃買10萬人份以上藥物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今確診病例新增380例,指揮中心目前採取「減害」策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為準備輕症患者在家照顧,將大規模採購抗病毒藥物,目前輝瑞口服藥Paxlovid仍需要搶貨,後續會新採購,將以10萬人份以上的數量來規劃,採購BNT疫苗已於最後簽約階段。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賴惠員質詢指出,指揮中心何時會準備大量採購口服藥物、採買數量與何時引進?陳時中表示,目前採購數量尚在洽談,目前難估計確切數量,但目標規劃以不低於國際間大規模流行國家的採購水平數量來購買。陳時中提及,輝瑞口服藥Paxlovid目前仍需要搶貨,而台灣訂購的數量約有1.5萬人份尚未到貨,但後續還會新採購,將以10萬人份以上的數量來規劃。陳也鬆口,BNT疫苗採購已在最後簽約階段。民進黨立法委員吳玉琴也提及藥物採購議題。陳時中說,瑞德西韋目前庫存有1.6萬人,還有8.2萬人份尚未來台,而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庫存有7500人份,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將分為三季抵台。陳說,藥物還會採購,「現在增購的量比以前的量與規模,還要大很多。」
-
2022-04-07 該看哪科.兒科
疫情居家工作「別常抱著孩子」 醫點3迷思影響幼兒發展
國內新冠疫情延燒,每日確診數百例以上,也讓許多企業、學校改為居家上班、上課。兒科醫師呼籲,孩子在7歲前發育很重要,建議父母在疫情期間,在家不要一直抱著孩子追劇,可多陪小孩玩玩具、念故事書,按照兒童健康手冊訓練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不僅刺激孩子發育,也能促進親子關係。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健康檢查,並搭配兒童健康手冊紀錄,讓新手爸媽確認孩童每階段發育完全。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指出,除了疾病外,照顧方法也會影響孩子發展,像放在嬰兒車內難以爬行、家長抱在身上太久、身上衣服包太多無法翻身、或讓孩子坐在螃蟹車內無法訓練大腿等,不僅可能出意外,也影響動作發展,家長應按時帶孩子健檢、請兒科醫師評估,避免孩子遲緩發育但不自知。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兒童健康手冊中「家長紀錄事項」,提供兒童發展警訊題項,提醒家長若孩子無法做到警訊發展項目,應儘早轉介專科醫師評估或確診,包括孩子4個月大時,會不會持續注視人臉而表現出興趣、6個月時,會不會翻身、9個月時,叫孩子的名字會不會朝聲音方向轉頭、1歲半時,會不會說5個以上有意義的單子、3歲時會不會自己解釦子、脫衣服等,檢視孩子發展是否落後、並記錄孩子成長狀況。彭純芝表示,兒童在4個月時頸部張力已要穩定,頭必須能平穩支撐著,如果張力低下的孩童,抱著時頭一直會垂下來,醫師會透過肌肉張力測試,確認是否肌肉張力低下。由於每個動作發育時間不同,像是6個月到1歲半前要把關軀幹張力、肢體動作發展,1歲半到2歲則是語言,後續是社會行為等,4個面向皆有發育里程碑,若發現發育遲緩,應及早透過早期療育介入。彭純芝提醒,有些家長照顧模式,恐難以辨別孩子是否發育遲緩,例如孩子放在嬰兒車內,沒有經歷「爬」的過程,直接變成「站」,若正常發展孩子無妨,但若等到孩子不會站、不會走,才驚覺發展遲緩,恐時間較落後。另外,孩子若想拿杯子,發出「嗯嗯」聲音時,爸媽別急著拿,而是等到孩子明確講出「杯杯」再拿給他。彭純芝表示,家長如果覺得孩子某些動作慢,也無需緊張,可經過專業醫師把關確認,若有疾病提早確診,另外可做更多評估、介入性引導,讓孩子跟上不同階段發育。且孩子發展也包括後天刺激,越刺激能讓腦部發育更為發達。國民健康署提供兒童健檢3撇步:1.勤作筆記:確定已完成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及「衛教紀錄表」。2.攜帶證件:出門前確認攜帶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卡。3.聆聽結果:聽取健檢結果,主動詢問醫師,充分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製作「寶貝成長路 檢前先紀錄」分齡影片,相關內容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 https://reurl.cc/pWj2ve )。另目前全國約3469家醫療院所提供兒童健檢服務,家長可上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 http://ez2o.com/85wPL ),就近就醫。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訓士兵、KTV酒店老闆娘確診 苗縣再添2例
苗栗縣今天新增2名確診個案,其中一名個案為縣內營區的新訓士兵,另一個案為視聽伴唱酒店老闆娘,縣府已針對2名個案匡列接觸者逾百人採檢。苗栗縣衛生局今天公布2例確診個案,其中營區確診1例為25歲男性(案號未出)Ct值36,並非縣內子弟,個案3月30日於成功嶺搭軍中指派的遊覽車到苗栗營區,曾與彰化案24999確診者(關西營區軍人)搭同一班專車,因出現發燒、感冒症狀去醫院診治,採檢後確診,縣府即刻匡列,並由為恭醫院進駐營區連夜擴大篩檢,共採檢127人,全數陰性。營區現已完成清消作業,由衛生單位實地輔導營區落實分艙、分流、全面清消。目前匡列接觸者軍營127人,居家隔離者7人由軍方以防疫巴士送返鄉;外縣市4名同住家人及友人已通報當地縣市採檢。衛生局指出,另一例確診案25859居住於頭份市,Ct值19.2,為52歲女性,經營芙蓉視聽伴唱酒店,她自4月5日出現咳嗽症狀,昨晚8點到診所快篩陽性,立即轉介至為恭醫院PCR採檢,今天4月7日凌晨1點通報陽性,已收治醫院治療,相關疫調、匡列及採檢持續進行中。此外, 新北市案24984、24461為姊妹,4月2日下午1到4點半由父母自駕到苗栗縣銅鑼鄉大補內彈珠汽水觀光工廠遊玩,依感染風險匡列58人(縣內8人、外縣市50人)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管理或自我健康監測,同時段遊客實聯制7筆已發放簡訊通知採檢。衛生局籲請鄉親如與確診者有足跡重疊者,可於今天4月7日下午5點至9點及明天4月8日上午8點至中午12點 到為恭醫院採檢,今天4月7日下午5點至9點可到大千醫院進行PCR採檢。有關苗栗縣居家隔離「陰轉陽」個案25245,民眾有足跡重疊或染疫疑慮者於昨天4月6日到大順、大千綜合醫院及為恭紀念醫院採檢共251人,PCR全數陰性。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燒進台北市議會 1名司機快篩陽性
疫情升溫,台北市議會今天中午傳出有1名司機快篩陽性,台北市議會證實,該司機是快篩陽性,但仍待PCR檢測結果,議會將進行清消,盡速安排接觸者快篩。台北市議會表示,公務車司機目前快篩陽性,還未做PCR檢測,活動範圍都在地下2樓,已針對現場淸消,接觸者安排快篩,司機執勤出車狀況仍在持續清查。據指出,該名快篩陽性的公務車司機為台北市議會職員,平時都會在議會活動,並和其他司機共用休息室,若議員有出勤需求也可能搭乘公務車。台北市衛生局疾管科表示,下午3時30分衛生局記者會會做說明。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輕症在家照顧箭在弦上 陳時中:指引下周定案試辦先行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今確診病例新增380例,指揮中心目前採取「減害」策略,往後準備採取輕症患者在家隔離。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輕症在家照顧現在已進入積極準備期,「輕症在宅照護指引」預計於指揮中心下周會議定案,但何時啟動,因可能面臨可行性、社區溝通等問題,將先徵求地方政府的意願進行試辦。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立委賴惠員指出,輕症、無症狀患者居多,是否有相關配套措施,輕症患者在家隔離要如何進行?陳時中說,輕症患者在家隔離這是策略方向之一,只是實施的時間點還在研議,但現在已進入積極準備期,將訂定「輕症居家照顧指引」,並與地方政府進行討論,就進行社區溝通。立委蔣萬安質詢「輕症在宅照護指引」預計何時啟動?陳時中說,預計草案於指揮中心下周會議定案,但何時啟動,因可能面臨可行性、社區溝通等問題,將先徵求地方政府的意願進行試辦。陳時中說,輕症在家照顧須考量四大方向,包括住宅形式、社區疫情發展,以及針對確診者的關懷中心與架設遠距醫療平台,當輕症者一旦病情出現變化時,可以立即詢問或轉診到醫院,而這都需要研議。立委吳玉琴質詢表示,輕症在家照顧是否下周即可試辦?新北市好像有意願進行試辦。陳時中說,這須看各縣市的意願進行可行性評估,而侯市長確實有表達,「他們可以來試看看。」吳玉琴說,如果輕症在家治療,但家中有老年人、長者要如何處理?陳時中說,將要求在家隔離者需施打三劑疫苗,而條件不符者就不得在家照顧,此外如果是65歲以上,或BMI過高,或是罹患糖尿病等慢性病者,因有引發重症的高風險,即便輕症確診後須先入住醫院治療。總統蔡英文昨表示,台灣目前防疫策略是「減災」,也就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陳時中解釋,台灣新模式就是正常生活,所有管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要愈小愈好,因此會逐漸放寬,不會突然加緊管制,因此要簡化疫調、科技防疫,匡列範圍縮小,輕重症分流,走向輕症在家隔離。陳時中說,於輕症患者在家隔離政策上路前,目前仍要求各縣市加開50個防疫旅館的房間,增加防疫量能,而目前都市型的區域於建構上困難度較小,因防疫旅館數量多,六都已在積極備戰中,但防疫旅社少的地方有困難,指揮中心會加以協助。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央防疫策略會議未邀雙北市長 侯友宜:尊重總統權責
昨天連假後上班首日,總統蔡英文邀集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蘇貞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及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卻未邀請疫情嚴重的雙北市長出席,引起外界關注。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出席新北市首創企業防災表揚大會時表示,尊重總統的權責,把疫情守好,這是每個人分工角色的責任。清明連假期間,國內疫情大爆發,新北市繼5日91例確診染疫,昨(6日)更增加至115例確診染疫,為染疫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其次為台北市45例,但總統昨天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僅邀請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未邀雙北市長與會,引發外界諸多聯想。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表示,他尊重總統的權責,強調最在意的還是他身為新北市長,要守護新北市的疫情,讓新北市市民能夠安全跟安心,尤其防疫上,他一直強調中央地方一條心,大家齊心共同防疫,把疫情守好,這是每一個人分工角色的責任,大家一起努力。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天確診個案本土+380、總計超過500例 陳時中:對
立委林為洲今在立法院質詢指出,今天確診個案本土+380,若加上境外移入確診個案,總計超過500例。衛福部長陳時中備詢點頭說,「對」。林為洲質詢詢問,「部長,今天有幾例確診?」陳時中回覆「很多。」林為洲說,「我聽到的是,本土380,如果含境外,超過500。」陳時中點頭說,「嘿!對。」林為洲說,應該是啦,疫情可遇見會再爆發,現在還不是高點。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未來居家隔離以「在家」為主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上午邀請衛福部陳時中等,就「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社區、學校、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報告並備詢,針對蔡英文總統以「減災」為目標,陳時中表示現在以減災規畫,把重症醫療做好,相關措施漸漸放寬,要朝重症清零、輕症控管邁進,未來居家檢疫、隔離以「在家」為主。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燒到何時? 陳時中:6月底不會告一段落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緊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這波疫情於6月底「不會告一段落」。立委蔡壁如今於立法院質詢,「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於去年5月31日上路,但即將於6月底到期,是否要延長?陳時中說,以目前疫情的情況,認為應該是要延長。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以目前疫情的情況,我認為應該是要延長。」陳時中說,紓困條例相關預算部分,將找主計長處理,而需要延長的原因,是現在各部會很多規定是運用這條例來訂立,如果紓困條例不延長,就需要修定其他條例。陳時中說,對於紓困條例要不要延長,以往還有遲疑,但現在疫情於6月底「不會告一段落」。蔡壁如說,「疫情6月底不會告一段落?」陳時中說,「當然不會,如果到時候,是進入疫情的尾巴,就不錯了。」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已大規模採購藥物 輝瑞口服藥規劃10萬人份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已準備大規模採購COVID-19口服藥物,輝瑞口服藥規劃採購10萬人份以上;另下週將討論輕症在宅照護指引,會由部分縣市先試辦。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邀請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進行「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專案報告,會前他接受媒體聯訪提及,已準備準備大規模採購口服藥物。民進黨立委賴惠員質詢時詢問,何時會準備大量採購口服藥物、採買數量與何時引進等。陳時中答詢表示,目前數量尚在洽談,雖較難估計確切數量,但目標規劃以不低於國際水平的數量來購買。陳時中也提及,輝瑞口服藥Paxlovid目前仍需要搶貨,台灣訂購的數量約有1.5萬人份尚未到貨,但後續還會新採購,將以10萬人份以上的數量來規劃。民進黨立法委員吳玉琴也提及藥物採購議題,陳時中表示,輝瑞口服藥Paxlovid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目前採購總量為2.5萬人份,將分3季抵台。他提及還會另外採購,「現在增購的量比以前的量與規模還要大很多」。此外,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提及輕症在宅照護指引,以及預計何時啟動。陳時中答詢說,預計在下週指揮中心會議定案,但可能面臨可行性、社區溝通等問題,故將徵求地方政府的意願,先採縣市試辦形式。陳時中說,可能的問題方向包含住宅條件與社區情況為何,關懷中心如何提供更好的關懷服務以免確診者生活遭遇困難,更重要的是架構遠距醫療平台,若有醫療需求時可供諮詢,病況加重時可立即轉介住院。蔣萬安以韓國為例,輕症在宅照護可透過APP在家看診拿處方箋,陳時中表示,台灣已有智慧醫療平台,但過去使用範圍沒這麼大,未來上路需要壓力測試,是現在正在努力的方向。陳時中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被問及檢疫與隔離天數是否進一步縮短至7天,他表示,目前先將邊境檢疫措施執行完善,並加強與地方政府溝通,指揮中心會持續評估縮短檢疫或隔離天數至7天事宜,但沒這麼快決定,因3月7日才將檢疫隔離天數縮短至10天,若從3月17日起算,1個月觀察期至4月17日。陳時中說,現在台灣走向減災的階段,會朝向讓重症醫療更完善,隔離措施也漸漸放寬;居家檢疫或隔離都是以在宅為主,居家隔離部分過去是1人1室,現在放寬同住家人同為隔離者可在適當清消下共用衛浴。媒體提問,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及與病毒共存議題,質疑邊境檢疫天數縮短,是疫情爆發原因。陳時中回應,若真的走向與病毒共存階段,就不須檢疫,現在採取有效管理方式,並沒有一下子就進入完全與病毒共存。至於邊境管制是否會再調整,他表示,等目前穩定再說。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確診者1500人將啟動在家隔離 陳時中曝計算方式
本土疫情延燒,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若單日確診病例達到1500人,將啟動輕症確診者在家隔離。立委蔡壁如表示,這1500人是如何推算出來,衛福部長陳時中應說明清楚。陳時中說,這是依目前醫療、檢疫資源計算,如專責病房、加護病房、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等量能。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陳時中說,現在就是正常生活下積極防疫,朝減害的路邁進。依目前醫療、檢疫資源計算,專責病房、加護病房數有3881床,集中檢疫所有6372床,總計約有1萬床,而現在居家隔離天數為10天,因此每天可容忍新增確診患者以一成估計,約可達1000人,若加上22個縣市於兩周內加開50個防疫旅館房間,再加上若達成每萬人平均是兩間的目標,如此又多增加5000多間,總計將有1萬5000間,因此每天可容忍新增個案一成,即是約1500人。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4月7日疫情整理包/北科大出現1確診 全台128所校、幼兒園停課
本土疫情升溫、多點爆發,《聯合新聞網》為讀者快速整理本日台灣疫情重點。北科大出現1學生確診 世新累計確診數達6例國內近日確診數激增,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表示,4月5日時接獲通知校內一名學生確診,該名學生父母已於3月底時確診,該生隨即展開居家隔離,近日均無到校。世新大學亦於6日深夜公告,累計6名學生感染,線上教學將延至17日。more...學生確診數攀升 6日全台14縣市、128所校、幼兒園停課確診學生人數部分,教育部統計,自民國110年4月20日到111年4月6日下午5時30分為止,共1749名學生染疫,其中1126例是本土案例(較5日統計增79例),623例是境外移入(較5日統計增3例)。more...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沒染疫也憂鬱 青少年焦慮倍增
新冠疫情延燒,全台許多學校因學生染疫被迫停課。最新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青少年出現憂鬱及焦慮增加一倍。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也發現,壓力、精神疾病都可能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根據「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沒有確診新冠病毒的人,仍可能因疫情期間社交、生活型態中斷,出現大腦發炎,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嚴重影響心理健康。2021年「JAMA Pediatrics」研究指出,比較疫情期間與未流行前的水平,發現青少年憂鬱、焦慮增加一倍。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青少青焦慮症狀升高,顯示新冠肺炎不只威脅身體健康,心理層面問題更是全球的重大議題。董氏基金會觀察發現,兒童、青少年在面對疫情兩年多來,出現許多不安感。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青少年壓力會反映在情緒與身體上,試著寫下來或說出來,當一一列出,會訝異自己已承受了這麼多。有了自我覺察,就能適當調整解決,化壓力為助力。
-
2022-04-07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搞懂居家隔離措施新制 7大QA一次查
為避免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不敷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放寬居家隔離措施新制,由於防疫政策滾動更新,不少民眾搞不清楚新制和以往差異,聯合新聞網整理QA,協助民眾了解最新防疫作為。問:什麼是1人1室?答:含單獨房間及衛浴,指個人專用房間含獨立衛浴設備。問:最新的居家隔離規定?答:若能遵守居家隔離相關規定,且每次使用浴廁後均能適當清消,則可於不含獨立衛浴設備的個人專用房間隔離,即指有個人單獨房間,但可與同住者共用衛浴。問:衛浴共用不會有染疫風險嗎?答:請遵守居家隔離相關規定,且每次使用浴廁後適當清消。問:如果全家人都是確診者的接觸者,還可以在自宅居家隔離嗎?答:同家戶的同住者若都是接觸者,可同戶隔離。問:如果沒辦法有個人專用房間,還可以在家居家隔離嗎?答:不行,將由地方衛生單位安排集中檢疫所,或自費住防疫旅館。問:何謂適當清消?答:使用適當消毒劑或 1:100的稀釋漂白水(500ppm)消毒。清潔浴室或馬桶表面每日清潔,並使用 1:10 的稀釋漂白水(5000ppm)消毒。問:入境者檢疫期間轉為隔離身分,也可以在家居家隔離嗎?答:以在原檢疫地點隔離至期滿為原則,為降低風險,建議不適用放寬後的居家隔離規範。資料來源/指揮中心記者會、疾管署網站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邊境管制隔離10天縮短為7天 陳時中曝要觀察到這天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總統蔡英文昨邀集衛部部長陳時中等人進行會議,定調台灣現行防疫為「減災」,也就是「重症清零,輕症管控」。陳時中今表示,現在是走向減災時段,把重症醫療好,相關隔離措施漸漸放寬。至於邊境放寬情形,將要觀察到4月17日。衛福部長陳時中今至立法院社會福利與衛生環境進行「因應COVID-19疫情多點爆發,職場防疫措施與因應作為及移工邊境管制、入境檢疫措施執行現況」,並於備詢前受訪。至於,昨天總統蔡英文會議,雙北首長沒有受邀?陳時中說,要請教她們,自己是受邀出席。陳時中說,目前隔離措施漸漸放寬有兩個方面,以現在來說,居家檢疫、居家隔離都是以在家為主,居家隔離以前是1人1室,必須是套房,現在是放寬家人可以一起同戶檢疫、共用衛浴;本來都是以居家為主,前段時間極力圍堵,就放在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現在以居家為主。陳時中昨表示,往後某些場所須接種3劑疫苗才能開放,是否藉此推動國內疫苗護照?陳時中說,國內疫苗護照,本來就有,只是相關場域以前規定是接種兩劑疫苗,之後規定要3劑。至於,邊境管制措施於3月7日放寬為10天,現在已經過一個月,是否會持續開放,縮短至7天?陳時中說,現在要先把國內檢疫措施做完善,加強和地方政府溝通,讓大家明白指揮中心的政策方向,縮短到7天會持續評估,「沒有那麼快」,目前應該最少3月17日才是滿10天,計算要到4月17日,才有一個月的觀察期。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擴17縣市 羅一鈞:不明感染源難計算
本土個案昨增二八一例,再創新高,擴及十七縣市,其中新通報零星個案多達一六三例,占五成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社區零星個案散發,已難以計算感染源不明個案確切數值;統計發現,近來散發個案數在新增個案的占比,逐日增加,四月三日為三成六,昨天則為五成八,顯示疫情逐漸在社區遍地開花。昨日各主要群聚事件中,以「新北親友校友群聚」增四十例居冠,多為校園學生及家長和相關接觸者;其次為基隆小吃店群聚卅二例,高雄某場所十二例,台北某養生會館八例,台北校區高工群聚增四例,屬新群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五條傳播鏈需格外注意。令人擔憂的是,昨天共有一六三例新通報個案尚待釐清。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因各地皆有多起不明個案,較難計算有幾條不明傳播鏈,疫調重點放在縣市盡量匡列接觸者採檢,往下游圍堵。台北市昨新增四十五例,市長柯文哲表示,中央公布疫情重症率為百分之零點三,他認為數字絕對比這高,因「得病後不會馬上死掉」,從發病、轉肺炎到死亡已是三周後。南韓一開始病例上升很快,死亡數也是拖三周才慢慢上來,當社區感染多,數量大的重症與死亡案例也跑不掉。基隆新增廿六例,有民眾抱怨沒領到快篩試劑,最大里的百福里六百劑上午八點半發放,一個半小時全發完。基隆市長林右昌說,若有必要會再努力向中央爭取。至於「桃園宜蘭舞蹈教學場所」及「台中婚宴群聚」各增六例;「新竹桃園電廠」新增三例,多由陰轉陽;「中和某社區」及「桃園某電商工作室」各增二例由陰性轉陽性,後者定序為BA.2跟以往傳播鏈不同;「花蓮醫院相關」群聚新增個案為陰轉陽,原有傳播鏈已在控制之中。指揮中心資料顯示,散發個案占比逐日升高,四月三日一八三例本土個案,散發個案六十六例,占三成六;昨天二八一例本土,則有一六三例屬於散發,占比達五成八。感染權威專家黃立民表示,原因有二,一為民眾踴躍篩檢,一為來不及做疫調,疫情已到處開花,疫調應盡量簡略,此時釐清傳播鏈已無意義,不用再計較誰傳給誰。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聞眼/防疫看顏色?雙北竟成局外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喊出「新台灣模式」後,蔡政府針對「共存」或「清零」撲朔迷離,直到本土疫情連六天確診數破百,蔡總統召開防疫策略會議,與會的賴清德、陳建仁、陳時中一字排開,宛如「選戰名單」,疫情爆炸的雙北首長竟成局外人,難怪被酸,究竟是討論疫情,還是討論選舉?疫情爆發兩年多,蔡總統多次被外界質疑「隱身」。去年本土疫情剛爆發時,蔡總統同樣退居第二線,當時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嗆「疫情死百人不見蔡總統、高端跌停蔡總統就開記者會」。清明連假期間,蔡總統視察新竹空軍、農產品展售、毛小孩活動後,昨天終於在臉書發文談防疫會議,與會名單卻讓外界看傻眼。蔡總統臉書刻意註明找來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因他們「守護邊境防疫」。但邊境是中央政府職權,反觀這波疫情嚴重的雙北、基隆,尤其是連日來疾呼,要求政府針對「在宅照護」訂定模式的新北市長侯友宜、高呼與病毒共存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都不在名單中。本土疫情從四月一日起連續破百,這段期間,蘇貞昌、陳時中每天創造新名詞,從「新台灣模式」到「趨近正常生活的積極防疫」,說得模糊不清。反觀各國,面對這場百年大疫,都由總統或領導者親上火線,向人民宣布重大防疫方針。台灣在防疫初期確實創下好成績,除了來自民眾配合度高,更是犧牲邊境開放、國際交流之下的成果。蔡政府也知道,民眾對防疫早已疲乏,經濟更撐不下去。問題是,當泰國、紐西蘭等各國都已訂出「與病毒共存」明確的政策和步驟時。過去兩年蔡政府「零確診」神話消費過頭,如今面對鬆綁程度,如何抓準力道成為難題,面對年底選舉的政治考量更是舉棋不定,只能不斷創造模稜兩可的新詞。一場總統層級的防疫會議,只剩民進黨中央與地方官員,蔡政府看顏色防疫,也難怪決策曖昧不定。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柯文哲:府開防疫會議是討論選舉 非討論疫情
總統蔡英文昨召開防疫策略會議,卻只找桃園、高雄市長出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質疑,比較善意的解釋,應該是說他們在討論選舉,不是在討論疫情;如果在討論疫情,難道雙北都沒有疫情嗎?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也質疑,疫情升溫,蔡英文卻只看顏色防疫,刻意忽略人口數排名前二高的新北市及台中市,難道疫情擴散會區分不同縣市執政者的黨籍?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昨都召開防疫會議,蔡總統指出,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台灣的防疫策略,應持續以「減災」為目標。但蔡總統邀集開會的對象卻缺少確診數暴增的雙北,引發批評。本土疫情嚴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已研擬啟動「在宅照護」模式,配合虛擬病房及遠距醫療平台。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現在起北市確診者,發高燒才送醫院,其他則送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不能重蹈香港覆轍」,香港是有症狀就送醫院,很快就擊垮醫療量能。因擔心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不敷使用,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放寬居家隔離規定,雖然仍需「一人一室」,但可與同住者共用衛浴,且可與其他隔離者同戶隔離。柯文哲說,若台灣一天十萬人確診,「病房、加護病房會被沖垮」。估計未來幾天,人數會大量上升,防疫旅館會不夠用。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說,現在每天兩、三百例確診數只是「小菜一碟」,疫後新常態,說穿了就是大家真的要與病毒共存,清零已經遙不可及!蘇貞昌在擴大防疫會議指出,台灣是讓民眾在不受嚴格管制下過正常生活,同時斟酌醫療量能下逐步調整防疫規定,讓真正需要收治的民眾得到醫療照護。國民黨昨邀醫界專家學者舉行記者會,提出包括明確定義輕症、廣設加強版防疫旅館、各縣市廣設篩檢站、鼓勵接種疫苗、增購口服新冠病毒治療藥物等五建議。並要求蔡政府儘速針對「在宅照護」模式訂定具體的執行指引,讓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能在宅照護,以減輕醫療體系壓力。柯文哲昨宣布北市三大防疫戰術策略,包括不會要求百分百匡列,「快」找到確診者比「完整」重要,只要確保不會散開;另外,重症者送加護病房,輕症或無症狀者,放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黃珊珊也提到,確診數字不只是數字而已,每個數字都代表一個人、影響一個家庭,除工作與學業停擺,還可能造成家戶內交叉感染給家中沒打過疫苗的老人或小孩,這才是最令人擔心的。
-
2022-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現平均千人才一份抗病毒備藥 專家:藥物不足 減災防疫難達標
對於總統蔡英文「台灣防疫策略應持續以減災為目標」,國內防疫專家多認同此一大方向,意即「減災」就是「減死」,但減災基本條件除提升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的疫苗覆蓋率,更需備妥足夠的抗病毒藥物,但目前指揮中心僅備二萬三五○○人份口服藥物,平均每千人才有一份藥物,恐難達到「減災」目標。「減災是對的,我認同這樣的說法」。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說,過去兩年防疫重點為減少感染人數,現在擔心出現死亡病例,應力求「重症清零」,讓高風險族群及時用藥,積極治療,「減災」等於「減死」。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欲達成「減災」,最重要的方法為打疫苗、備藥物,特別是藥物數量要足夠,雖然Omicron感染者幾乎都是輕症,但年長者如染疫,仍可能引發重症,高風險族群必須在輕症階段即服用藥物,才能有效預防重症,「以目前的藥量來看,減災,應該是不太夠」。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全台共有一萬六○○○人份「瑞德西韋」,默沙東及輝瑞兩種抗病毒藥物合計七五○○人份,抗病毒藥總數為二萬三五○○人份,如以二三○○萬人口推估,平均一千人才能分到一份抗病毒藥。「減災基本功就是打疫苗、備藥物」。黃立民說,「最少最少準備一百萬人份抗病毒藥物,也才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目前已做不到清零,如欲「減災」時,就不應再將大量公共衛生量能用於疫調,也應捨棄現有接觸者匡列方式,而是透過快篩及時找出陽性者,予以隔離;學校也不必因有幾名學生染疫就停課。「台灣的疫情有如走在吊橋上,現在就是慢慢走,不能跑太快」。衛福部預防接種專家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說,目前正處於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過渡期,還不可放棄防疫,一旦放鬆,疫情馬上爆開。屆時不排除再提升防疫警戒。李秉穎也表示,未來執行「輕症及無症狀者在家隔離」措施,最大困難在於「抗病毒藥物來源有限」。建議政府購足藥物,才能確保在宅照護的輕症患者健康。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以重症死亡監測疫情已成全球趨勢,目前台灣重症及死亡人數還在安全範圍,疫情仍在控制中;到了本月中旬,若重症人數不超過廿人,死亡在四人以下,即為極低致死率,與紐西蘭同等級。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義新兵九人確診 營區加強清消
國內疫情急遽升溫,國軍營區陸續傳出確診個案,針對國軍新舊制教召有無規畫暫停等,國防部昨指出,報到前將採從寬認定,具疑似症狀者檢附佐證文件傳真縣市後備指揮部即可辦理免召。報到時全員快篩,陽性或有症狀者,即送醫複驗,並予以解召。嘉義縣陸軍精忠營區新兵訓練中心,疫情擴大,累計九名新兵確診,營區全面清消;校園部分,全國已逾百所學校因有確診者停課。國防部昨重申,鑑於社區感染風險劇增,已強化休假及入營前篩檢機制,針對特定人員及高風險場域等進行入營篩檢作業。各單位於接獲疫情個案後,即依程序啟動防疫機制。指揮中心昨證實,有兩名立委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立法院昨起加嚴人流管控,立法院秘書長林志嘉表示,透過視訊發言、點名表決,技術上不是問題,不會影響兩名立委行使職權。立院觀察期要到四月十日左右,才會比較安心。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蔡總統:現階段以「減災」為防疫目標 非全面清零
半月內達高峰 仍會疫調本土個案昨增二八一例,再創新高,新增確診者擴及十七縣市,其中一六三例為零星個案,尚待釐清感染源;因社區多點爆發,且散發個案眾多,指揮中心難以計算共有幾條不明感染源傳播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此波疫情才剛開始,預計在半個月內達到高峰,但現階段還不會放棄疫調。疫情嚴峻,蔡英文總統昨天親自舉行防疫會議,邀集副總統賴清德、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台大副校長張上淳、疾管署長周志浩、桃園市長鄭文燦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會後宣布以「減災」為目標進行防疫。蔡英文於臉書上表示,現階段目標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面對Omicron病毒株以輕症,甚至無症狀為主的快速傳播模式,台灣的防疫策略,應該持續以「減災」為目標,而非全面的清零;更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效的疫情控管。五大措施 快篩取代採檢何謂「減災」具體方案?陳時中表示,過去兩年台灣力求「清零圍堵」,多朝精準疫調、擴大匡列、PCR採檢、確診者住院治療等措施;但未來可能出現大量確診人數,為避免醫療量能無法負荷,將改為「簡化疫調」、「實聯制科技防疫」、「快篩取代PCR」、「輕中症分流」及「啟動居家照顧」等五大因應措施。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國內社區感染擴大,已不可能清零,指揮中心強調「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的減災目標,一是降低經濟上的災害,另一為降低疾病傷亡災害;若以減災思考,不應再將大量人力投入疫調,而學校也無須因學生染疫就停課,只要中、重症比率各自維持千分之二、千分之八以下,都算達到「減災」目標。放寬同戶居隔 共用衛浴連續六天單日確診數破百,因疫調匡列的居家隔離人數大幅增長,全國居家隔離中民眾超過一萬五千人,為此,指揮中心宣布放寬居家隔離條件,仍需一人一室,但可共用衛浴,同住家人若皆為接觸者,可全戶在家隔離。昨個案分布,以新北市一一五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四十五例、高雄市三十七例、基隆市二十六例;在重要群聚事件方面,新北校園群聚增四十例,人數最多,基隆小吃店三十二例居次,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八一例本土個案中,一六三例為新通報零星散發個案,感染源不明,占總個案數五成七。大甲媽祖遶境將於明天啟程,陳時中表示,不會加嚴防疫措施,如果沿途出現確診者,請自我隔離和做好應變措施,參與活動的民眾可多運用快篩試劑。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新北今新增115例本土確診 土城警分局也有一人確診
新北市今天新增115例本土確診,根據市府公布數據,全市29行政區中逾半已有17行政區有確診病例,其中以三峽區34人最多,其次是永和區11人,再來為土城區10人及新莊區9人。據了解,土城警分局偵查隊有一名員警在清明節連假的第二天,與友人一同到台北市兒童新樂園,隔天該名員警到警局上班,因其友人確診,該名員警也因喉嚨不舒服立即被匡列並採檢,昨天採檢結果出爐,也同樣確診,送集中檢疫所。土城警分局因確診員警本周一有到警局上班,警局不敢大意,昨天立即大規模清消,同時段上班的10多名員警昨天全數快篩均為陰性,為求安全起見,全部自主健康管理,分局也依規定採分流上班。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陸軍嘉義縣精忠營區確診擴大 晚間再加2共9人
本土疫情燒進嘉義縣大林鎮陸軍精忠營區新兵訓練中心,疫情擴大,白天累計7名新兵確診,晚間再驗出2名陽性,都是來自他縣市的新兵,目前疫調中。嘉縣長翁章梁下午開線上記者會,公布大林鎮精忠營區確診共7例,都是3月29日入伍新兵,無外出活動足跡,昨天2名確診新兵有發燒、感冒症狀,匡列密切接觸者共採檢86人,今天白天採檢新增同連5名確診新兵,晚間再驗出2名陽性,合計9人確診,營區落實分艙、分流、全面清消,針對密切接觸同連新兵72人、幹部14人,合計86人篩檢,全營689人完成504人採檢,休假在外194人發簡訊,通知就近到院所篩檢,結果未出爐前不得移動外出。9名確診新兵無營外活動足跡,都打2至3劑疫苗,呈現輕症,Ct值介於10至30間,衛生局說,新兵營區大家同連同房間,生活作息在一起,傳播鏈可能有新兵入伍前感染不自覺,入伍後發作交互感染。
-
2022-04-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自己快篩劑不準需醫療人員才精確?林右昌臉書示範:錯
基隆市愛心快篩啟動2天,昨天和今天共通報10快篩陽性,經PCR確認後揪出8確診,市長林右昌今晚在臉書親自示範如何篩檢,林右昌說,有些民眾反映,自己用快篩劑做快篩不準,需要醫療專業人員幫忙做才精確,「市長告訴你:錯!」林右昌晚間在臉書貼出示範影片,他說,之所以叫做家用快篩劑,它的設計就是能簡易讓一般民眾自行操作、使用,只要你認為你有疑似症狀,或有跟確診者足跡重疊,還是對疫情有疑慮,花15分鐘,就可以知道結果。使用前先檢查包裝上的保存期限,使用肥皂和水洗手、擦乾。林右昌說,使用步驟有10項,依序執行就完成了,非常的簡單明瞭:1.撕開鋁箔袋,取出卡匣、放在平坦且乾淨的桌上。2.將萃取液瓶蓋扳開,放置在包裝盒上的凹洞槽中。3.用紙巾輕擤一下鼻子,(不要直接清潔鼻子喔)。4.打開包裝取出採檢刷。(勿用手觸摸尖端軟墊)。5.將頭向後傾斜約70度。6.輕輕地將帶有軟墊的採檢刷尖端插入鼻孔。 緩慢滑動採檢刷大約向前2.5公分直到遇到阻力,不要施加任何壓力,抵靠於鼻腔內壁以畫圓方式旋轉至少5次(大約15秒);然後換另一個鼻孔,再重複一次7.將取樣後的採檢刷插入試管底部轉動至少3-5次,靜置1分鐘。8.取出時,將採檢刷尖端沿著管壁內側轉動至少3-5次,然後一邊用手擠壓試管的側面,盡可能將採檢刷吸附的液體全部擠出。9.將滴管牢固的蓋上試管並壓緊。10.將試管的液體,滴3-5滴到卡匣圓孔(S)槽中。檢驗結果判讀,一條線(C):將試劑以一搬垃圾丟掉;二條線(T):將使用過之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立即撥打24小時快篩陽性通報電話( 02)24565861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再曝9張足跡 新光三越、禮服店、米其林推薦餐廳入列
台北市今新增45例本土個案,北市衛生局晚間再曝9張足跡圖,公布案24541、24841、24880、24881、24882、25117、25204、25310、25373的公共場域足跡,包含新光三越、Sing go聚唱派對、台北捷運北投會館、遼寧夜市、台北信義威秀影城、樂聲影城、三軍總醫院內湖分院地下街等。北市衛生局提醒曾造訪與確診者足跡相同場域之民眾,加強自我健康監測。案24541居住地為內湖區,曾在3月30日去內湖區明水路Dr.John Hair Salon、池上木片便當康寧店。案24841在3月30日、31日、4月1日、4月2日下午4時30分至隔日清晨2時,都在世盟百欣酒店(禮服店),4月3日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8及A11、一幻拉麵台北信義店、Sing go聚唱派對信義ATT店,4月4日9 PM撞球飛鏢概念店。案24880在3月29日、31日曾去台北捷運北投會館健身房及韻律教室,3月31日還有去全家統領店。案24881在3月31日曾去遼寧夜市,4月1日去台北信義威秀影城、燒丼株式會社威秀影城,4月2日去福德市場,4月3日林口街商圈。案24882在3月30日及4月2日曾去統一超商慈愛門市、3月31日微風三總商店街(三軍總醫院內湖分院地下街)。案25117在4月1日、2日連續2天去樂聲影城,4月2日曾去CYY洗洋洋24H自助洗車。案25204在4月1日曾去The Tavernist(金普頓大安酒店米其林餐盤推薦餐廳)、4月1日、2日連2天去Hansum Shisha Bar(水煙館)、4月3日脊度完美美式整復、4月4日阿吉師立吞壽司。案25310在4月2日曾去林東芳牛肉麵、4月4日去安樺民俗調理中心、KIKI餐廳(台北東豐店)、畬室法式巧克力甜點創作;案25373在2月29日去台北地下街Y區電子遊樂場。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尚未達高峰 指揮中心要求各縣市擬輕症在家照護計畫
國內今天新增本土病例281人,疫情節節攀升,但專家卻預告「高峰還沒有來」,未來單日確診可能破千,超過去年最高峰時期的人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各縣市因應未來可能爆量的病例,須擬定輕症及無症狀者在家照護計畫,台南市政府下午研商後,決定由成大、奇美、台南市醫、安南市醫等4家醫院組成團隊,協助在家的確診者,平安度過疫情。市長黃偉哲市長今天下午邀集台南市各專責醫院、台南市醫師公會、診所協會、護理師公會等專家,舉辦「COVID-19在宅照護」會議,針對COVID-19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於自宅照護直至痊癒的相關配套措施,進行討論,黃偉哲表示,若日後國內本土個案人數持續攀升至一定水平時,可即時啟動相關應變作為或預先進行個案階段性分流分送,以保全台南市的醫療量能。衛生局表示,目前確診患者不管有沒有症狀,都一律在醫院隔離治療,但未來如果病例增加,醫院必須留給中重症患者,而輕症、無症狀確診者,則由醫療團隊協助在家隔離照護。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醫師蔡岡廷醫師表示,國外已有許多在宅醫療的經驗,必須搭配遠距醫療、訪問診療的虛實整合模式,才能成功;以奇美醫院現有的COVID-19在宅住院團隊為例,經衛生局轉介確診個案,奇美醫院指揮中心經判定個案為生活可自理之輕症、無症狀者,且排除高齡者及慢性病者後,將由24小時輪值的專線人員持續監測個案體溫、血氧、血壓,並由後勤團隊調度防疫物資,及由往診團隊訪視個案臨時病況。與會的專家指出,患者一旦回家隔離治療,如果家中還有人未完整打滿3劑疫苗,相對被傳染的風險就會增加,希望大家能在疫情高峰來臨之前,趕快去打好打滿疫苗。今日與會的專責醫院強調,未來倘若執行COVID-19在宅照護,若輕症、無症狀個案家中有尚未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及追加劑者,未完整接種者可能會面臨潛在的傳染風險,提醒市民切勿輕忽,且應儘速接種;台南市衛生局許以霖局長也透過會議說明,近期將另外召開相關會議,先由台南市2家醫學中心、2家市立醫院建立在宅照護的標準作業流程、確認人力需求等相關細節,再邀集相關院所加入。
-
2022-04-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蔡總統宣布「減災」新目標 指揮中心防指數型暴增
清明連假收假首日,國內本土案例增281例,直逼300例大關,地方質疑中央防疫目標總在「清零」及「與病共存」懸宕未說白。總統蔡英文對此邀請召集政院、衛福部長陳時中、桃園及高雄首長舉行防疫會議,宣布以「減災」為目標進行防疫。指揮中心表示,「減災」並非首創名詞,過去流感大流行就有執行經驗。蔡英文於臉書指出,台灣的防疫策略,應持續「減災」為目標,而非全面的清零;更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國民正常生活。然而繼指揮中心從「類普篩」、「類共存」,如今又多了「減災」的防疫新目標,再創新詞。與會的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台大副校長張上淳針對「何謂減災目標」提出解釋,最重要是要減少國內因疫情攀升,導致醫療資源的衝擊,進而避免使中重症和死亡人數增加。他說,未來設定目標就是希望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範圍下,降低中重症及死亡人數,避免患者在短期內快速增加,衝擊醫療量能,讓確診與其他患者都能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不會因為疫情升溫而使醫院停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針對災害防治,最重要兩大策略就是「圍堵」跟「減災」,並非是首創名詞,過去以「清零」為手段達到圍堵,而如今台灣疫苗施打覆蓋率、Omicron輕症趨勢,開始轉而以「減災」為主。目的是為了減緩病患暴增,壓垮醫療量能,有限度容忍一定程度確診個案存在。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國內面對流感大流行時,同樣秋冬是採取第一階段「圍堵」,直到五月才改為「減災」方式避免醫療,並非為首次執行。疫情延燒兩年,當台灣確診者沒有那麼多時,可以在集中檢疫所隔離,若個案數增加,就會轉移到家中照顧。過程採用「輕中重症分流」、「快篩取代PCR」、「簡化疫調」、「科技防疫」和「在宅照顧」,都是減災手段之一。莊人祥強調,過程中也會進行社區監測,是把病例數盡可能壓低,避免產生指數型上升,進而威脅到醫療量能。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當社區感染擴大無法控制時,確實已經不可能清零,而必須「減災」與經濟之間取得一定的妥協。他表禦,現在指揮中心所說「正常生活、積極防疫」其實就是「減災」的意思,也就是將災害降到最低;一是經濟上的災害,另一個是疾災害,意即降低中重症和死亡率。不過蘇益仁指出,以匡列來說,減災時不該再用過去接觸者匡列的方式匡列,讓太多人被隔離,而應以快篩盡快篩檢出陽性者再隔離,像中國大陸大規模隔離,還有國內學校一有學生染疫就停課,都是清零而非減災的作法。另外,要做到疾病減災則一定要搭配疫苗和藥物,尤其長者疫苗接種率一定要拉高,才能降低中重症比率。蘇益仁表示,現在看到的中重症比率約千分之二,但還需觀察一陣子疫情狀況才能看出端倪,但若能維持千分之二,甚至在千分之八以下,都算是達到減災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