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8869
筆 文章
-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台北+1302!8區確診數破百 即起實施染疫自主填報問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北市今新增1302例本土及15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之間,617名男性,700名女性,8個行政區確診數超過百例,其中士林區確診個案最多達156例;北市府表示,為維護社會機能運作,北市實施以篩代隔,另針對確診者簡訊通報系統,將附上「自主填報問卷系統」連結,讓確診者自主通報。台北市今新增1302例本土,居住地分別為萬華區138例、信義區134例、大安區130例、中山區122例、文山區119例、北投區108例、內湖區103例、松山區99例、中正區87例、大同區及南港區各53例。北市衛生局說明,北市依中央「因應COVID-19疫情醫療照護工作人力短缺之應變處置建議」,醫療機構及照護機構有相關疫情時,匡列風險對象如快篩陰性、無症狀且完成新冠疫苗追加劑且接種滿14天以上,可提報申請表及名冊,申請提前返回工作崗位,以快篩進行監測。有關3+4居家隔離新制,衛生局指出,北市府防疫、社福照護、維持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相關機關,若發生疫情,衛生單位依疫調結果執行3+4居隔。如果匡列居家隔離後替代人力調度有困難,只要匡列人員快篩陰性、無症狀且已接種3劑並滿14天,即可比照醫療機構提早返回工作崗位,向衛生局提報申請表及名冊,並副知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以篩代隔,以維持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至於快篩的頻率,與確定病例接觸次日起第1日至第3日須每日使用家用快篩,其後須每2日進行1次家用快篩至與確定病例最後一次接觸次日起第10日為止。採檢當日若有出勤,則須在上班前進行家用快篩,且檢驗結果為陰性後,才可執行職務。北市府宣布,北市即日起實施新冠肺炎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民眾經北市聯醫PCR採檢陽性確診後,醫院會發送簡訊通知居住在北市的PCR陽性個案,簡訊內容會附上自主填報問卷的連結,請民眾自主回報姓名、性別、年齡、接觸者、接觸日期、有無適當防護、接觸者居住地、聯絡方式等資訊。衛生局表示,民眾完成自主填報後,系統即自動發送關懷簡訊,內容包含居家照護關懷中心網頁連結、連絡電話、緊急就醫需求及其他居家照護注意事項。民眾完成系統填報後,名冊將傳送北市衛生局與關懷中心依自主填報內容啟動安置、關懷及疫調作業。
-
2022-04-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彰化放寬隔離標準 戴口罩、打三劑接觸者可免居家隔離
彰化縣今天新增85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其中外縣市感染個案23人,縣內感染個案占了41人,還有21人是調查中的個案,衛生局發現陸續出現個案場域包括營區、營業場所、學校、補習班、幼兒園等,為避免太多人居家隔離影響生活,衛生局匡列策略朝向只要「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即便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也可評估免於居家隔離。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校園現在出現有兒童感染然後再傳染給家人,有別於以往都是家中大人傳染給小孩,顯示社區中存在越來越多看不見的無症狀傳染鏈傳播病毒,縣內感染個案出現往往是一來就好幾個相關接觸者感染,傳染速度是過去的4、5倍。彰化針對重症清零、輕症控管的疫調模式是針對家戶同住者、醫療、長照機構等高風險場域只要是相關確診接觸者皆會全面採檢,維持管理強度;一般職場、辦公室則針對高風險接觸者採檢,其他一般接觸者自行症狀監測即就醫評估,以重點管理為主。隨著全國確診個案數量天天創新高,彰化被匡列採檢隔離的人數也增加,彰化近日以減災的居家隔離匡列為原則,從平均每位確診者居家隔離人數約12人,今天降到8人。葉彥伯表示,為避免隔離人數多影響整體生活,彰化縣除了由衛生局評估後有特殊感染風險或是中央相關規定須居家隔離者,一般場域只要是在「戴口罩」、「打滿三劑疫苗」前提下,即便密切接觸到確診個案,經疫調評估風險考控,可免匡列居家隔離,但仍須落實加強版的自我健康監測,戴好口罩、勤洗手。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全國陽性率12%!專家籲組資科國家隊、賦權於民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日增逾五千例,疾管署昨天(4月25日)公布的通報及確診人數,陽性率已高達11.8%,今天陽性率則到8%。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學公衛博士李建璋表示,陽性率是現階段最重要的「領先指標」,目前數值波動大,代表檢驗量不夠,但數值超過7%代表社區有高密度感染,必須要去中心化,強化「個人防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說要自主應變,卻未提供任何有效的資訊工具,民眾手足無措。李建璋呼籲,政府儘速籌組「資料科學國家隊」 ,充分運用我國資料,建立以確診居住地歸戶的「陽性率地理資訊系統」,幫助居民及地方政府即時掌握最新疫情變化。另外,別再靠「莒光日」般傳統的例行記者會去傳遞資訊。李建璋建議,資科國家隊也要應善用國際間豐沛的開放資源,設計基於個人篩檢及接種狀態設計的出入管理機制,並將個人化防疫資訊融入於手機App等普及工具,真正賦權於民,建立以自律換自由的新常態生活。「現在防疫責任會越來越多轉到個人,中央的責任就是要提供豐富的資訊。」李建璋指出,陽性率7%以上算是高密度,警戒最高,5到7%則是中等密度,需要維持一定防疫作為,2到3%則是未來新常態生活應可容忍的低密度。李建璋表示,依據感染密度的高低,人們可以依循建議「趨吉避凶」,例如避免在當地用餐以外帶取代內用、從事不同的社交活動等。以紐約市為例,市政府網站有互動式地理資訊系統,每一個郵遞區號、每幾條街都有當地居民檢驗陽性率的資訊。「未來的生活方式,就是以自律換取自由度。」李建璋以哈佛大學防疫,校園提供免費檢驗棉棒,師生每星期自行採檢,透過回收籃回收,學校以手機APP告知檢驗結果、校園各地感染密度。校園空間進出依賴刷師生證,確認篩檢陰性才能通行。李建璋表示,政府採購快篩,就算買貴了也不能省,讓快篩供應源源不絕,才是最划算的投資。因為如果篩檢量不足、缺乏陽性率資訊,就無法有效幫助民眾負起個人的防疫責任,也很難有彈性地隨疫情變化調整各項社會限制。防疫僵化、中心化的結果,付出的社會成本更大。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嘉市3+4居隔篩檢嚴首次須PCR 明解隔240人
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居家隔離天數改為「3+4」今起實施,嘉義市衛生局統計,目前288人正居隔,符合明天起隔離滿3天可解隔者,有240多人、其中78人要繼續4天的自主防疫;衛生局長廖育瑋說,快篩劑目前都充足,今天就會陸續配送給78人。市府衛生局今天於議會定期會工作報告,多名市議員關心防疫整備,議員黃思婷詢問防疫人力、快篩劑存貨等,且憂心「3+4」期間,自主快篩出現陽性,恐怕民眾不會自己通報。廖育瑋說,專責醫院為嘉基、聖馬、嘉榮、部嘉,應變醫院是部嘉,共有16床負壓隔離病床,專責病床155床,全部171床,每天最大PCR採檢量能4800人次,假設PCR採檢需求增加,另有51名醫護人員能協助。廖育瑋也說,事先透過共同合約平台購入快篩劑1萬5000劑,中央本周還會配發2500劑,且新制「3+4」,居隔者匡列後的首日採檢,嘉市仍用PCR,之後第3天及4到7天,共5次篩檢才用快篩,所以會在防疫包附5個快篩劑;是否憂心居檢者快篩陽不回報?廖育瑋說,中央對居檢者快篩,確實是「信任制」,沒要求拍照回傳。廖育瑋說明,快篩劑會發給確診者、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本周存量達1萬7500劑,以嘉市配給每名居隔者5個快篩劑換算,夠上千人用。議員鄭光宏指出,疫情指揮中心預估台灣染疫疫況接近紐西蘭,感染率約16%,以嘉市26萬5000人概算,約4萬人染疫;萬分之50中、重症發生率則約200人;死亡率萬分之5,代表有20人在未來幾個月內,有可能會染疫過世,醫療是否量能充足?廖育瑋答詢,醫院171床可以收治中重症,中油還有集中檢疫所,市府也會再找檢疫場所,有信心應付16%感染率。據了解,嘉義市今年至今累計71人確診,人數為台灣本島最低。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國產快篩供不出來 專家分析共同供應契約失靈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的3+4新制,需要發給每名密切接觸者5支公費快篩。指揮中心昨以單日確診5000人、每人匡列5名密切接觸者為基礎,進行樂觀預估,認為周日發配全台的70萬人份試劑應可用一個禮拜,不過,今天一早就傳出台東縣庫存告急。每次地方反應快篩沒貨,指揮中心一率都說「國產試劑有共同供應契約,若還叫不到,中央全力協助」,昨天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希望五月以後可以穩供」,感覺中央也沒有十足把握。到底共同供應契約出了什麼問題,為何連國產快篩試劑產量都搞不定?醫檢師全聯會常務監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檢驗科主任高智雄表示,抗原快篩試劑有分「家用抗原快篩」、「醫用抗原快篩」兩種,廠商都會預測未來需求、按照供需去排程生產。在這波疫情爆發前,醫院用量比較大,藥局居家快篩銷售情況不好,所以廠商會優先排程生產醫院所需的醫用快篩,家用快篩排程在後。「現在家用快篩需求突然暴增,但廠商要轉換排程,沒那麼快。」高智雄說,口罩國家隊整備上比較單純,因為口罩製造業比較單純,主要是物理性的裁切組裝,但如果要整備快篩國家隊,問題就複雜多了。抗原快篩試劑牽涉到微量精細的生化反應,廠商各有產生單株抗體的專利技術,還要把單株抗體黏合到試劑套組裡面,製程非常複雜,已經是接近奈米技術的概念。高智雄表示,製造抗原快篩試劑的原料是需要進口的,國內產線也受到國際航運大排長龍影響,加上國內需求導致廠商開始轉換排程,連醫院都會擔心醫用快篩試劑供貨出問題。為此,許多醫院也在打聽亞培、羅氏這兩大國外快篩廠商的進口順不順利,還好目前了解進口端並無太大問題,只是需要以專機空運,運輸上比較複雜。前衛生署副署長、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所教授張鴻仁表示,「共同供應契約」是政府和醫院常用的採購機制,它的觀念就是開一個標案,可接受價格的廠商就來登記,有供貨需求時,採購方就按照合約的精神跟廠商拿貨。這在承平時期很方便,不需要一天到晚去開新標案,醫院採購藥品也很常這樣做,因為不能確定確切需要數量。「現在是非常時期,不太了解是誰在估算需求。」張鴻仁表示,就他了解,指揮中心是有個後勤單位在專門處理檢驗、疫苗、治療這些所有物資推估。如果政策與供應之間出現問題,導致政策不知道怎麼執行下去了,就應該要趕快把供應面和執行面弄清楚。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4新制上路電子圍籬系統重設 台南抱怨:是要逼死人嗎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居家隔離改為3+4新制,讓地方防疫人員人仰馬翻,台南市衛生局表示,依規定應該在3天期滿前,發給5劑快篩,含第3天到7天使用所需,但目前快篩不夠,只能先給第3天解隔需要用到的,其他的等到貨再說。此外,由於中央的疫情系統之前設定10天,目前尚未改正,擔心明天一旦3天期滿解隔,電子圍籬會一直警示,希望中央能盡快修正。台南市衛生局上午人員電話打個不停,都在緊急聯絡相關問題,有人私下抱怨「政策說改就改,是要逼死人嗎?」台南市確診者居家照護也在今天啟動,雖然台南市目前確診個案與雙北等縣市相比較少,但防疫人員也相對少,新的工作很多、但新增確診者的疫調工作仍要持續,讓大家忙得焦頭爛額。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林曉玫表示,之前居隔都是由中央的電腦系統設定好,地方只要輸入相關資料,系統就會自動設定電子圍籬等,本來是10天,現在變成3天,需要中央重新設定,目前還在與疾管署確認系統是否已完成修改。據了解,由於個案數不斷增加,第一線防疫人員工作吃重,很多個案的資料沒辦法在第一時間輸入電腦系統中,只能先口頭告知居隔、疫調,其他再後補,但現在縮短為3天,防疫人員私下擔心「根本資料都還沒備齊,居隔就結束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3+4上路 竹縣衛所:電子居隔單都還沒開 就通知解隔
居隔3+4今實施,明天將陸續解隔離,新竹縣為居家隔離者已備妥每人2劑快篩,共6萬5千劑,昨天開始已附在防疫關懷包中依序發放,並由各地衛生所派發,不過因各地衛生所人力有限,解隔放行通知仍趕不上作業時程,居隔民眾可能還要再等等。據新竹縣衛生局統計,目前新竹縣居隔中人數約已達2500人;昨天晚間中央突宣布改居隔措施為3+4,讓各地衛生所都措手不及,有衛生所面臨電子居隔通知單都還未開出發到民眾手機中,居隔對象就隨即要解隔離,作業時程上顯有衝突。有衛生所人員私下表示,因現階段居家隔離人數突然快速增加,發居隔通知單的時間約要2到3天,甚至如幼童只有紙本版的居隔單,發到家長手上時間更長,未來幾天可能會出現民眾都已經解隔離,才收到隔離通知單的情況。不過新竹縣快篩試劑數量相對足夠,衛生局長殷東成今天上午即表示,新竹縣府已自購4萬劑快篩,另有約1萬5千劑是由中央撥配,已經從上周五陸續到貨,每人2劑快篩試劑已附在新竹縣防疫關懷包中,近日也由工廠趕工包裝關懷包,並派發居隔者手中。對於有快篩需求的民眾如何取得試劑,新竹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公費快篩除了隨防疫關懷包發放給居家照顧、居家隔離者,一般民眾如想取得,只能透過醫療院所,或是自費從超商、藥局購買,目前平價快篩何時上架還未有明確時間,但最快5月就能買到。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4方案」恐來不及發居隔書 侯友宜:行政流程沒減少
中央宣布「居隔3+4方案」,被質疑3天內都發不出居隔書,快篩來得及發嗎?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現在匡列人數雖然減少,但確診數上升,行政流程並沒有減少,目前確診數面臨指數型上升,他們會再跟中央溝通。侯友宜說,現階段政策讓匡列人數減少,但確診數仍在上升,以1比5來算,基層的工作量跟行政流程其實沒有減少,反而會越來越多,他知道中央是善意,希望在轉換過程把匡列數減少,但現在面臨指數型上升,要考慮每個地區速度不一樣,他會把新北狀況跟中央溝通,希望大家同心齊力做好。另外,侯友宜之前不斷呼籲以篩代隔,但中央認為現在這樣做速度太快。侯今日回應,他主要還是要居隔轉型,居隔轉型試辦一定有相對對象,會慢慢轉型,過程中醫療量能一定會守住,在整個過程中大家一起努力。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北今送居隔轉型計畫書 侯友宜:盼中央盡速核定
新北市府今日將送「居隔轉型計畫書」至衛福部審核,外界好奇與之前的內容是否有所差異。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居隔轉型計畫包括居家快篩及自主健康管理,下午會詳加說明該試辦計畫,也希望中央能盡速核定,保住醫療量能。侯友宜表示,每個縣市狀況不同,有些地方要採取彈性應變,會跟中央一起努力做好轉型。就像前段時間居家照護提早半個月做,今天已達7129人,居隔預估3萬人,會跟中央保持密切聯繫合作,希望保住醫療量能。侯友宜說,居隔轉型包括居家快篩加自主健康管理,他們下午會詳加說明這個試辦計畫,也會提早送至中央,希望盡速核定。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3+4急上路 台中衛所連夜算解隔、調快篩:快暴動了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晚6時宣布,今起居家隔離天3+4天上路,讓不少負責台中市居家隔離的基層衛生所人員急跳腳。基層人員表示,新制倉促上路,衛生所晚班人力要在短時間計算轉換新制有多少解隔離?像是在考數學題、考精算師。另外,台中的快篩試劑約剩1萬多劑,中央尚未撥補,除了居隔會增加量,社區快篩站不能中斷,讓基層人員快暴動了。基層衛生所人員表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晚6時宣布,今起縮短居家隔離天數為3+4天,另回溯目前已居隔超過三天者,自明天開始解除隔離,很多負責居隔工作的衛生所晚班基層人員聽到新制上路都「唉!」好大一聲,今天解隔都還沒算出來,明天轉換新制,從10+7轉換為3+4有,數量更是龐大,「頭殼摸咧燒」。基層人員說明,台中市居隔人數約在4000人,解隔人數從400多人到200多人不等,昨天居家隔離列管人數為4484人,解隔離208人。居家隔離業務由各區衛生所負責,晚班人力要在短時間算出居隔新制解隔離人數,還要負責調撥診所、社區快篩站、居家隔離等處快篩試劑,以居隔來說,從原本10+7需要3支,新制需要5支,像是在考數學題、考精算師。衛生局說明,台中的快篩試劑約剩1萬多劑存量,因應居隔3+4新制,中央尚未撥補快篩試,預估這一萬多支的快篩試劑存量今天會用完。
-
2022-04-26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居隔「3+4」上路 9大QA一次懂複雜新制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昨日(25)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再公布新增5108例本土確診個案,目前全台居家隔離人數已高達8.7萬人。對此指揮中心宣布,接觸者居隔從原本10天,一口氣改為「3+4」天,自今(26)日起,僅需3天居隔、4天自主防疫。聯合新聞網整理9大QA,帶您一次瞭解隔離新制。Q1:什麼是「3+4」隔離新制?原本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需被匡列居家隔離10天,隔離期間禁止外出,待隔離期滿後還需再執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指揮中心宣布,自今(26)日起密切接觸者改為3+4天,僅需隔離3天,期滿快篩陰性後,接下來4天則自主防疫。Q2:誰適用「3+4」隔離新制?1.以確診者發病日或採檢陽性日(無症狀者)前2天起所接觸者為密切接觸者。2.密切接觸者包括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同事(以九宮格方式認定)。Q3: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規定1.前3天居家隔離期間,須待在家中以1人1室為原則,不得外出。2.完成接觸者匡列後,安排1次快篩,如為快篩陽性則以PCR確認。3.隔離期間有症狀及第3天(或期滿)進行快篩,陽性者持續隔離,陰性者進行4天自主防疫,第7天快篩陰性解除自主防疫。Q4:後4天自主防疫期間規定1.每天進行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2.外出全程佩戴口罩。3.禁止於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及與不特定對象接觸。4.學生以不到學校上課為原則。Q5:先前已經被匡列居隔10天的人怎麼辦?陳時中表示,今(26)日起實施,回溯目前已居隔超過三天者,自4月27日開始解除隔離。Q6:輕症在家隔離是否也可適用「3+4」?「3+4」隔離新制不適用於確診者,無症狀、輕症確診者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仍維持以下3管道,並進行七天自主健康管理。1.距發病、採檢日達10天,無須採檢即可解隔。2.距發病、採檢日第4天內,追蹤兩次快篩或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3.距發病、採檢日第5至9天內,追蹤一次篩或PCR陰性或Ct值大於等於30。Q7:國外入境者仍維持「7+10」嗎?從國外入境者居家檢疫目前仍維持「7+10」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主要是擔心國外仍有新的變異株出現。Q8:自主防疫期間是否可以出門上班?學生可以正常到學校上課嗎?針對上班、上課部分,陳時中表示,自主防疫期間並沒有限制出入,民眾可以正常搭大眾運輸工具通勤、上班,但要佩戴好口罩。但專家認為確診個案接觸者到校,造成染疫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建議自主防疫期間,以不到學校上課為原則,待「3+4」結束隔天,學童返校前無需篩檢即可恢復正常上課。若違反相關規定者,可依法最高裁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Q9:「3+4」的第3天、自主防疫期間每天都要做快篩,是由中央提供還是民眾自備?居家檢疫者在機場就會發放快篩試劑、居家隔離者則由地方政府發放。陳時中指出,地方政府原本就有共同供應契約或是其他合約購買快篩試劑,若供貨不全或發放不及地方將全力支持。民眾採檢後若出現快篩陽性再通報衛生單位,陰性則不用回傳證明。若為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雙方全程佩戴口罩)前往社區採檢院所進行PCR採檢,倘若採檢地點較近,亦可步行前往,無須透過衛生單位,或依地方政府衛生局訂定快篩陽性就醫流程辦理。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等中央居隔3+4指引 中市先推九宮格供民下載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拍板宣布居家隔離從7天,縮減為「3+4天」。台中市長盧秀燕今舉行市政會議表示,尚有許多細節中央未宣布,今早她召集一級首長會議,在中央尚未公布制式九宮格前,台中市推出市府九宮格版本,並放市府官網供民眾自行下載。台中市政府今天舉行市政會議,會議中盧秀燕指出,昨天傍晚中央臨時宣布居家隔離縮減為「3+4天」,居家隔離時間從10天減為3天,自主健康管理縮減為4天自主防疫,第4天快篩,陰性就可出門,不必通報政府。相關細節中央尚未宣布配套措施,她呼籲,這兩天中央防疫指揮中心有必要進一步指引,市府原則上等中央相關問題釐清後,再施行。早上,盧秀燕為此召開一級首長會議,要求各局處將相關資訊告訴市民,依照中央防疫規範走新措施。有鑑於台灣疫情大爆發,中央估計本周破萬例,5月上看3、4萬例確診,未來將由確診者以九宮格方式自行匡列。盧秀燕說,這勢必是全國民眾要學習的新課題,在中央尚未公布全國一致九宮格表單前,市府透過衛教方式並自行開發九宮格表單,稍後將公布在台中市政府官網上,供民眾自行下載。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日破千例疫調緊 北市版確診自主填報系統今搶先上線
本土確診單日已破五千例,因基層疫調人力吃緊,法傳系統也大塞車,許多民眾抱怨確診卻還不到居隔通知。台北市等不及中央系統5月7日才上線,北市版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今天上線,北市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北市聯合醫院總院長璩大成今天也視察系統運作。北市府表示,全台因確診量不斷攀升,中央系統塞車,不少市民朋友反映自己確診後,卻多日沒有接獲衛生局、關懷中心電話,十分困擾。為減少確診者恐慌及加速疫調作業,北市新設「北市COVID-19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北市府表示,「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是由醫院端在確認新增確診個案後,直接透過簡訊發出,民眾上網填報相關資訊後,系統即會產出名單,交由北市衛生局與關懷中心加速展開後續防疫與照顧工作,以減少疫調人力成本,增加效率。「北市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是透過市民服務大平台的「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欄位點選進去,除須填寫基本身分證字號、國籍、年齡、居住地等資料,系統也會詢問是否有發燒、感到呼吸困難等症狀、有幾位同住家人、是否有密切接觸者、是否有血液透析需求、是否有親友可以協助領藥等。不過璩大成視察系統運作時,沒有特別加註日間詢問電話,包括日間打關懷中心專線、夜間打24小時的防疫專線資訊,璩大成也要求同仁加註清楚電話。北市府表示,北市醫院於新冠PCR檢驗報告出爐後,第一時間發送簡訊通知居住於台北市的PCR陽性個案,簡訊將附上連結「台北市確診者自主填報問卷系統 https://service.gov.taipei/Case/OnlineStep1/202204250001」,請台北市陽性確診者自主回報姓名、性別、年齡、接觸者、接觸日期、有無適當防護、接觸者居住地、聯絡方式等資訊,以利加速疫調與後續防疫、照顧工作。至於「市民服務大平台」模組,其中有一「繳費」流程為原內建模組,此項服務無須繳費,直接點選下一步驟即可。北市府提醒,本問券提供台北市確診者填寫,並由醫院端發出,「未確診者請勿填寫」以免造成疫調人員負擔。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維生素D對新冠治療有沒有益處?最新資訊這麼說
今天(2022-4-25)收到一篇Retraction Watch網站寄來的文章COVID-19-vitamin D paper retracted by Springer Nature journal(COVID-19-維他命D論文被施普林格自然期刊撤銷 )。被撤銷的論文是2021-5-20發表的Impact of daily high dose oral vitamin D therapy on the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COVID 19 disease(每日高劑量口服維他命D治療對 COVID19 病患炎症標誌物的影響)。它建議每日口服6萬單位維他命D來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發表這篇論文的期刊在5天前(2022-4-20)將它撤銷,而理由是:「發表後對該研究的幾個方面提出了擔憂,特別是在基線時,測量的參數存在很大差異,表明隨機化可能未正確執行。發表後同儕評審證實,本研究中使用的替代分配方法不適用於隨機臨床試驗。這意味著患者沒有被正確隨機分組,因此研究的兩個組之間看到的結果差異不能歸因於維他命D療法。因此,編輯們對這項研究的結論不再有信心。」前天(2022-4-23)收到一篇加拿大McGill大學寄來的文章Unnecessary Medical Testing Wastes Resources(不必要的醫學檢測浪費資源)。作者是心臟科和流行病科醫師Christopher Labos。我把它的重點整理成下面兩段:過度測試的缺點是增加了醫療保健成本,而結果卻沒有改善。 罪魁禍首之一是維他命 D 測試。與普遍看法相反,維他命 D 不足並不是導致所有疾病的原因,服用維他命 D 補充劑並不能降低患心臟病或癌症的風險。 同樣,迄今為止的數據顯示作為 COVID-19 治療沒有任何益處。血檢維他命 D 是一項常見且昂貴的測試(約 20 至 40 美元),但大多數人以為它是免費的,殊不知我們只是從公共錢包(健保)支付。為了減少浪費,Alberta省的醫療系統採取一項新措施,規定只有在醫生指出患者患有代謝性骨病、鈣水平異常、吸收不良綜合徵、慢性腎病或肝病時才會進行檢測。 在做出改變之前的九個月裡,Alberta省做了超過 25萬份維他命 D 測試。 在之後的九個月裡,這個數字下降到兩萬,減少了 92%,這意味著每年節省了 4百萬美元。(Alberta省的人口是4百萬)註:我在一年前有發表仍然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支持維他命D篩檢。我的第五本書預定在今年6月初發行,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為這本書的「前言」蒐集資料和寫作。由於這本書的名字是《健康謠言,與它們的產地》,所以我蒐集資料的重點是放在「謠言」。我搜到一篇今年3月發表的COVID-19 and Vitamin D Misinformation on YouTube: Content Analysis(YouTube 上COVID-19 和維他命D錯誤信息:內容分析)。作者是加拿大7所大學的研究人員。這項研究總共分析了77 個有關「新冠肺炎與維他命D」的YouTube影片,而在收集數據期間這77個影片的總觀看次數為 10,225,763 次(平均每片約有十三萬觀看次數)。分析的結果是(1)超過四分之三的影片包含有關新冠肺炎和維他命D的誤導性內容,(2)將近六成的影片混淆了維他命D和新冠肺炎之間的關係,(3)將近九成的影片表明維他命D具有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能力,(4)這些影片的主要提供者是醫療專業人員,而他們經常提出與當前文獻不符的維他命D 建議,包括服用高於推薦安全劑量的維他命D。關於「這些影片的主要提供者是醫療專業人員,而他們經常提出與當前文獻不符的維他命D 建議」,我已經發表了超過100篇文章,也在前年出版了《維他命D真相》這本書。就「醫師吹捧維他命D抗新冠」這個議題,請看:最近瘋傳/醫師散播的新冠謠言維他命D抗新冠?蘇啟成醫師的採櫻桃原文:維他命D抗新冠?最新資訊三則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雙北醫院快擠爆!白天到黑夜擠滿採檢人潮 醫拜託「這2類人」別來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本土確診數連2天突破5千例,許多擔心染疫或足跡重疊的民眾都到醫院採檢PCR,就有醫生表示,現在從白天到黑夜,醫院擠滿排隊採檢的人潮,雙北的醫院都快被擠爆,呼籲無家人確診或無症狀的民眾,不要因為恐慌就擠到急診篩檢,請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台灣本土確診數日日攀高,許多擔心染疫的民眾都擠到醫院做採檢,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寫道,從白天到黑夜,醫院充滿排隊採檢的人潮,因人數太多,導致排隊民眾不斷地抱怨,感嘆「與病毒共存真的沒那麼輕鬆」。從蘇一峰貼出的照片,可見不論早晚急診室外都是長長的排隊人龍等篩檢,因為一般人只能到急診採檢PCR。他表示,半夜隔離病房急收入喘起來的病人,本想請急診櫃檯幫忙,但急診回應「目前忙爆了」,「現在半夜了,急診還有十幾個民眾在等待篩檢處理」。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也在臉書表示,急診室每天擠滿做篩檢的民眾,雙北的醫院都快被擠爆了,各縣市狀況應該也都差不多,因急診還必須處理很多心肌梗塞、敗血性休克、重大外傷等中重症的病人,呼籲「無家人確診或無症狀的民眾,不要因為恐慌擠來急診篩檢好嗎?」白永嘉並分享急診醫學會呼籲民的4點就醫策略,希望能把醫療資源留最需要的人:1. 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2. 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3. 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新北市深夜急修居隔轉型試辦草案 今送衛福部
中央公布昨日公布「3+4」方案,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該方案不會使匡列總數減少,應該要以「居家快篩+自主健康管理」才能照顧好中重症確診者。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市府團隊昨日深夜急修「居隔轉型試辦草案」,侯友宜已裁示今日要送交衛福部,力拚早日執行。本土確診數連續2日突破5000大關,居隔者逼近9萬,公部門基層幾快癱瘓,衛福部長陳時中宣布執行「3+4」隔離新制,因應現今情勢。不過新北市長侯友宜認為,居隔轉型重點應擺在高風險族群的同住家人,採取居家快篩、自主健康管理,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減少居隔人數,保持醫療量能,照顧中重症者。劉和然表示,新北市府昨日晚間緊急召開會議,並決定提出「居隔轉型試辦草案」送交衛福部,希望讓新北當第一個試辦城市,若其他縣市有意願,也可以一起施行。劉和然指出,草案大方向就是僅讓確診者同住家人及親密接觸者快篩,如果陽性,就依照確診者規定走,採取居隔或是就醫,若陰性,就採居家快篩加上自主健康管理即可,不須隔離。劉和然說,現在每天5000例,基層就已無法負荷,真正的「大海嘯」還沒有來,未來若真的出現單日5萬例,台灣的醫療量能將會崩潰。劉和然表示,確診數太多,若基層同仁都被居隔者綁住,對於確診者的照顧就會減少,所以他們才提出「居隔轉型」,就是要將重心擺在照顧中重症的確診者身上。劉和然表示,新北市府今日將送草案至衛福部,並與中央溝通、討論細節,只要中央同意,新北就會率先試辦「居隔轉型」。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專人到家採檢 周玉蔻挨批特權
媒體人周玉蔻前天在臉書揭露萬芳醫院派專人到家「VIP服務」採檢,外界質疑耍特權批:「百姓在家等死、名人有特權?」北市府昨澄清,非衛生局媒合安排。萬芳醫院先是說衛生局同意才派人,隨後發聲明坦承是「醫師個人行為」,並表示會討論是否懲處。周玉蔻在臉書感謝北市衛生局安排萬芳醫院家醫科主任林英欽,全副武裝到她家一對一做PCR採檢,並大讚醫護團隊認真、專業、負責。多名北市議員群起批判,要求市府力挺醫護,勇敢對特權說不。北市衛生局表示,廿二日接擭疾管署通知,指周玉蔻自行快篩十次均陰性,疑是偽陽性,才安排第二次PCR。原本要派防疫計程車接送,但周玉蔻自行聯繫萬芳醫院。按照流程,民眾若長期臥床、失智或特殊理由不方便外出就醫,才有到宅採檢服務。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將來遇到類似情況會拒絕。另外,周玉蔻質疑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汙染她的檢體,自己「根本沒有確診」,更嗆要提告新北市長侯友宜。新北聯醫指周廿日經兩台中央昆陽實驗室認證機器檢驗,兩次結果均陽性、Ct值廿九點三,病毒量低,幾天後呈陰性不意外。新北衛局表示,陽性是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一判定,至於周是否要提告,尊重她的選擇。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被問到此事,花了近十分鐘替周緩頰,強調案例如有釐清必要,是由指揮中心交代,再請疾管署區管中心和地方衛生局一起採檢。其他居家照護民眾是否可比照辦理?陳時中未正面回應,只表示將研議新的解決方案。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6嬰染疫 送醫學中心接手照顧
基隆市某婦產科診所二員工、一家長、六名新生兒染疫,兩名留在診所治療的新生兒出現血氧濃度不穩狀況,緊急送醫監測,穩定後再轉回診所嬰兒室,其中一男嬰還送醫兩次。男嬰父親昨天說,希望政府協助確診新生兒安置在更妥善地點,出現警訊才叫救護車送醫難免有時間延遲,且送醫再回診所對剛出生的寶寶也是種折騰。六名確診嬰兒中有兩人送林口長庚醫治,其他四嬰為何要等到有狀況才送醫監測?基隆市衛生局長吳澤誠說,北部只有醫學中心才有新生兒專責照護病床,基本上只收治嚴重病患,基隆這家診所頗具規模,有四名工作人員照顧新生兒,還有血氧儀和監視器監視新生兒狀況,健康有變化就馬上送長庚醫院緊急處置,穩定後會回診所繼續受醫護照顧。若送醫時出現重症變化,當然就會聯絡林口長庚醫學中心收治。不過,經主管機關協調,四名嬰兒昨晚分送台北榮總、馬偕醫院,由醫學中心接手後續照顧事宜。這家婦產科診所嬰兒室員工廿二日凌晨出現呼吸道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後就通知診所,並到醫院PCR採檢,診所先對十八名新生兒快篩,發現三名陽性立刻通報。衛生局廿二日晚間介入,廿三日確認一員工、一家長、六名新生兒確診。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南傳賣血清快篩劑 非家用
台南傳出藥局販售專供醫院使用的血清檢測試劑,藥房告知「回家滴血就可以檢測」,但實際上須取用離心處理後的血漿或血清才能檢驗,讓民眾花了錢當冤大頭;藥局喊冤稱仲介賣他們不對的試劑,不慎買到的消費者可退款。因該試劑有合格的核准字號,台南市衛生局「口頭警告」藥局不可當成家用試劑賣給消費者。衛生局提醒,食藥署網站有核可的家用快篩品牌,目前共7種,都是以鼻咽採檢方式檢驗,而且都是驗病毒抗原,消費者購買時可查詢比對,以免買到不合用或不合格試劑。據了解,台南有民眾最近跑了很多家藥局都買不到快篩試劑,後來發現某藥局門口寫有快篩試劑,進去後發現試劑不像一般家用快篩包裝,藥局人員表示「就是快篩試劑啦,只是這種是整批的」,強調「有衛福部核准字號」,要消費者滴血在上面就可檢測,每份賣350元。有人買了一份,向藥局索取使用說明,回家仔細查看,發現說明書上寫著「需取用離心處理後的血漿或血清檢驗、需由專業人員操作」,因而在PTT台南版貼文提醒大家,「不要傻傻買到根本不是家用型的快篩劑」。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費偉鈴表示,稽查人員根據PTT資料前往稽查,現場並沒發現業者販售,由於網路上指名的試劑是經衛福部核准、供醫療院所使用的試劑,藥局也可販售,業者並沒有違規,只能「口頭警告」。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發確診簡訊 自主疫調通報
疫情升溫,確診個案逐日增加,許多確診者接到醫院PCR陽性確診通知後,遲遲沒收到地方衛生單位電話;為避免資料上傳中央核定的時間差造成民眾焦急等待,台北市昨天啟用「確診者簡訊通報系統」,醫院PCR採檢陽性後就發簡訊給確診者線上填問卷,系統產生名單就發送關懷簡訊,衛生局再依症狀輕重安置。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表示,新北本月十日就有相關作法,醫院通知確診者時也同時將資料傳給衛生局,即時通知確診者並關懷,但執行過程發現確診者通訊地址、電話錯誤高達四成,籲中央直接設置健保快易通回傳系統,讓地方校對資料、提高正確率。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醫院通報確診者時,會把資料上傳至健保及中央法傳系統,中央研判及核發全國案號後,再通知地方衛生單位,地方衛生單位接獲通報時已有一至兩天時間差,由於近來個案數暴增,要通知也需排時間照順序打電話,會有塞車問題,經市長柯文哲指示完成簡訊通報系統。黃珊珊說,醫院採檢陽性確診者後,由醫院發簡訊給確診者衛教資訊與居家照護服務內容,再由確診者上網填寫疫調資料、居家隔離地點、密切接觸者、聯繫方式,讓確診者自主疫調;確診者完成問卷,系統就會產出名單,檢核後會自動發送關懷簡訊,告知確診者已經收到資料,衛生局隨即會撥打兩通電話,先進一步確認疫調,再來是安置,無症狀或輕症者可居家照護,中重症確診者安排至醫院或加強版檢疫所治療。黃珊珊說,昨與中央開會時,中央也打算做這樣的系統,但要到五月一日才能寫好、七日上線,「到時候恐怕緩不濟急,我們今天測試後就會先上路。」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3+4」新制上路 莊人祥:快篩供應沒有太大問題
「三加四」新制今天上路,每個居隔者在七天內需做五次快篩,外界擔心確診人數暴增,密切接觸者在居隔期間是否能及時拿到快篩試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廿四日才發七十萬份快篩至各地衛生局,如以單日確診五千人、每名確診者匡列五名接觸者來推估,一天約需十二萬五千份快篩,七十萬劑可用一個禮拜。外界擔心,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學童確診後,同班同學都將被匡列,所需快篩試劑數量將遠超過預估值。但莊人祥強調,現有快篩試劑供應到四月底沒有太大問題,五月以後快篩試劑數量會愈來愈多,無須擔心貨源。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論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都由地方政府配發快篩試劑,地方政府若因共同供應契約供貨、訂貨不齊,中央將全力支持。民眾於自主防疫期間(後四天)如果檢驗為陰性就不需通報,陽性就必須通報相關單位。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隔新制 地方盼拿數據安民心
指揮中心昨天上午舉行跨縣市防疫視訊會議,雖許多縣市首長在會中表達疑慮與意見,但最後仍拍板居家隔離「三加四」新制。台中市長盧秀燕認為,要縮短為幾天才安全,民眾有疑慮,建議中央提出科學統計數據以安民心;花蓮縣長徐榛蔚也疑惑為什麼不是「五加二」,希望提出科學證據。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每天居隔三萬名以上,未來會更高,三加四是善意調整,但公衛體系負荷的行政流程沒有少,基層壓力依然大;副市長劉和然說,雙北疫情發展快,執行方式、策略難免與其他縣市節奏不同,各縣市若不能同步實施居隔轉型、快篩、自主健康管理,建議中央在新北等北部地區先行。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三加四對雙北沒有實質意義,三天加四天,台北市連居家隔離書都還沒有開;雙北居家隔離希望試辦一個「自主管康管理加快篩」以減輕基層工作量,雙北情況特殊,以篩代隔較好,實施三加四的快篩試劑數量是否充足也是重點。桃園市長鄭文燦對「三加四」表達認同,他建議實施三加四比較不會有人違規脫逃,建議中央彈性改變電子圍籬政策;基隆市長林右昌說,縮減居隔天數政策是對的方向,表示中央有聽到地方的聲音,但須提出有效可行的配套,否則一樣「塞車」。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縮短居隔時間符合各方期待。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質疑,四天自主快篩不需回報和確認,是「無為而治」還是「無能為力」?與病毒共存並非擺爛,更不該拿國人健康開玩笑。另外,盧秀燕在昨天線上會議中提出如何簡化行政流程來減少醫護、醫政、公衛和民政等防疫人員負擔也一樣重要,許多民眾下載健保快譯通APP,裡面健康存摺可查到陽性報告,可引導確診者填寫線上疫調單,節省公衛疫調時間以提高效率。宜蘭縣長林姿妙也建議縮短行政流程讓防疫人力有效分配運用,降低公衛與醫療人員負擔。新竹市長林智堅建議中央開放接觸者系統權限給地方民政系統,以利追蹤居家隔離個案,更即時提供個案協助。
-
2022-04-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莫德納 最快5月2日開打
外界關注六至十一歲兒童何時開始接種莫德納疫苗,教育部昨天轉發指揮中心公文給各縣市教育局,請學校發放接種同意書給家長,讓學童家長有充裕時間考慮是否讓孩子接種,確切接種日由各縣市自行決定,若有縣市同意書回收得快,不排除最快五月二日開打。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六至十一歲兒童可以接種莫德納疫苗,劑量為半劑,兩劑間隔廿八天。教育部昨已請各縣市學校發放接種同意書給家長。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證實此事,但考量國小教育階段需要更多的衛生教育,因此也向地方政府表達,務必要給家長足夠的時間考慮。「不用急著打」,廖興國也強調,地方政府務必多一點時間讓家長考慮,也可以跟醫師請教,若家長有疑慮想帶去醫療院所打,教育部尊重,若學校能提供施打服務也沒問題。廖興國說,疫苗充足,不必急著收問卷。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居家隔離為何3+4? 專家討論到無法思考
本土疫情嚴峻,連兩日突破五千人,截至昨天已有八點七萬人被匡列居家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拍板將匡列者居家隔離天數縮短為「三加四」,即前三天在家隔離、快篩陰性後接著四天自主防疫。一名不具名與會專家表示,專家們對於一下子縮短隔離天數有所疑慮,但討論議題眾多,光縮短居隔天數就花了一個多小時「討論到最後,已無法思考」。該委員表示,新加坡去年十二月底實施三天採檢陰性放行,到了今年二月疫情達高峰、四月感染人數下降,由於指揮中心預估國內確診人數破萬,即將步入高峰,擔心相關人力及醫療量能不足,只能同意政策方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台灣疫情還處於緩升階段,在這個時間點就大幅縮短居家隔離天數,確實有點冒險,風險較高,不過,指揮中心提出「自主防疫期四天均需天天快篩」配套措施,可較令人放心些,「三加四新制勉強還算及格」。「聽到要變成三加四,有些嚇到。」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直言,考量病毒潛伏期,七天較為適合,若真要縮得比七天再短,「四加三」也比「三加四」好一點,且第四天、第七天一定要採檢較安全。另原本居家隔離後還有自主健康管理期,若縮短隔離天數,隔離後七天也應實施加強版防疫措施。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三天有點太衝了,現階段五天或七天應該較適合。」紐西蘭確診和居隔都抓七天,民眾較不容易搞混,也容易理解。專家們一致認為,新制上路後,應觀察染疫人數是否呈指數型往上竄升,再者指揮中心應提出醫療量能應變措施,避免中症重症感染者大增而導致大型醫院無法負擔;建議強化診所醫師諮詢角色,並將篩檢工作下放給診所。陳時中昨宣布隔離新制時坦言,專家認為目前階段若一下子放太鬆,疫情成長將過速,對社會壓力增大,不過專家最後仍同意「三加四」隔離縮短方向,後續將依據專家意見修正相關配套。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居家隔離天數今起縮短為3+4 質疑聲起
疫情持續延燒,昨新增五一○八例本土個案,連兩天破五千大關,親密接觸者眾多,共八點七萬人因被匡列而居家隔離。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簡化疫調,不再公布確診足跡,另擬取消實聯制、縮短居家隔離者天數等鬆綁措施;今天起,居隔天數從七天縮短為「三加四」,已居隔超過三天者,廿七日起解除隔離。與會者:考量醫療量能不足針對指揮中心拍板三加四居隔新制,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直言「聽到要變成三加四有些嚇到」,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三天有點太衝了」;一名昨天參與會議的專家表示,指揮中心預估國內疫情即將步入高峰,擔心人力及醫療量能不足,只能同意政策方向。台中市長盧秀燕、花蓮縣長徐榛蔚在防疫視訊會議中都表示,居隔要縮短幾天才安全,應提出科學數據以解民眾疑慮、安定民心;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出,「三加四」恐怕連居家隔離書都還沒開出,對雙北沒有實質意義;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認為,公衛體系負荷的行政流程沒有少,基層壓力依然大。陳時中以日本、新加坡為例陳時中說,與縣市代表、專家開會討論後,決議將居家隔離改為「三加四」,前三天需待在家中,以一人一室為原則,不得外出;居隔期滿當日快篩,檢驗陰性,後四天可轉為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須每日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採買生活必需品,也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外出全程配戴口罩;禁止餐廳內用餐、聚餐、聚會以及前往人潮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也不可上學。陳時中表示,部分縣市(雙北)甚至希望更積極,無須三天居隔,全面以快篩取代居隔,等於取消強制隔離,「但我們並沒有這樣做」,日本等國臨床顯示,染疫潛伏天數中位數為二點九至三點一天,也就是居隔三天就可排除很大部分的可能確診者;此外,國衛院計算,連續在家三天,可避免病毒往外傳播的可能性,事實上,新加坡已實施三天七十二小時內驗陰就放行等措施。至於入境者居家檢疫天數,陳時中說,考量國際可能出現新的變異株,且國內和邊境不可能同時放寬,以免負擔變重,因此仍維持「十加七」,即十天居家隔離,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簡化疫調達共識 僅回溯兩天指揮中心也與縣市達成簡化疫調的共識。陳時中表示,過去接觸史要回溯四天,現在只要回溯兩天;先前疫調需追溯旅遊史、足跡,現在只需匡列同住親友、同班同學及同辦公室或同工作場域密切接觸同事,大幅減輕第一線人員工作壓力。陳時中強調,若違反規定者最高可處新台幣一百萬元罰鍰,快篩陽性者禁止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應自行開車、騎車、或家人親友載送前往。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常規疫苗施打也別拖 與新冠疫苗隔兩周即可
兒科醫師建議,兒童應持續接種常規疫苗之外,符合接種新冠疫苗資格者都應打好打滿,只要與常規疫苗間隔七到十四天即可。成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沈靜芬表示,這兩年雖有疫情,但並沒有影響民眾接種意願,雖可能因疫情起伏而延遲接種,但疫情高峰過後,多半還是會完成接種。不過,沈靜芬也呼籲,有些家長可能受疫情影響生計,拖著沒讓孩子接種常規疫苗,應盡快帶孩子補接種。沈靜芬說,國內的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納入公費疫苗後,兒童社區性肺炎就減少許多,尤其二到五歲幼童不只罹病率降低,嚴重的膿胸、敗血症、尿毒症等也降低很多,住院率減少四成七,重症也從百分之二十一降為十四,甚至因為小孩降低細菌傳播,連帶讓成人族群的侵襲性肺炎也減少,整體住院率降低四到五成。沈靜芬呼籲,常規疫苗可以和新冠疫苗間隔七到十四天,以免交互影響。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建議,沈靜芬強調,有免疫缺陷、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血液疾病、癌症、神經功能受損、臥床等兒童,更應接種疫苗。至於六歲以下、無法接種新冠疫苗的族群,沈靜芬呼籲,必須靠群體免疫保護,接觸者和同住家人應打疫苗,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更應如此,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六歲以下的兒童。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黃立民籲加打呼吸道疫苗 可減重症
國內新冠病例每日以千增長,台灣漸漸走向後疫情時代,與新冠病毒共存第一步,就是把疫苗打好打滿,尤其六十歲以上民眾接種第三劑疫苗的接種率是指標。感染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指出,六十歲以上民眾是重症高危險族群,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是流感疫苗,有研究證實,可減少二到三成新冠重症的機會。由於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新冠疫苗的效力大概只能維持半年,因此,黃立民說,若是未來建議民眾接種第四劑,他也都建議民眾該去接種;有些民眾會認為,既然現在多是無症狀或是輕症,自然感染病毒後產生抗體是不是也不錯。黃立民說,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約有一成的機會恐傷及腦細胞,痊癒後出現腦霧、記憶力變差、脾氣變壞等後遺症,因此,避免感染還是最佳策略。與病毒共存第二步就是輕症居家隔離,黃立民提醒,高危險群更要注意身體變化;另一個高危險族群就是沒有疫苗保護的五歲以下兒童,染疫後多屬輕症,不過仍不可掉以輕心,居隔時若持續發燒三十八度以上超過兩天、呼吸變喘、活力變差、病程拖比久,出現其中一項症狀,就需要緊急送醫,以免延誤病情。有民眾擔心疫苗打太多是否會造成什麼未知的後遺症,黃立民強調,疫苗發展已近百年,安全性已被證實,打多種疫苗後,目前科學上沒有證實會導致不可預期的副作用。
-
2022-04-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與疫共存 專家:疫苗打好打滿
國內的新冠確診人數急增,新冠疫苗接種年齡也再往下延伸至六歲,專家們呼籲,把疫苗打好打滿,新冠疫苗、例行的常規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都要打。而小兒的疫苗措施,應以「輕打」刺激免疫反應即可。每年四月的最後一周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世界免疫周」,目的是為了促進疫苗的使用,使所有年齡層的人群得到保護,防範疾病。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已通過六到十一歲兒童可接種莫德納疫苗,成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沈靜芬表示,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原則上只要減少劑量「輕輕打」、稍微刺激免疫反應就好。感染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面對即將與新冠共存的時代,呼籲民眾除了新冠疫苗之外,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百日咳疫苗等,都要打!因呼吸道感染是多種病菌重複感染,高危險族群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或是流感疫苗,有研究證實,可減少二到三成因感染新冠肺炎而重症住院的機會。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ACIP委員邱政洵指出,我們現在疫情的風暴中心,已經開放六到十一歲接種新冠疫苗,呼籲大家「真的要趕快去打」,國內七十歲以上長者接種率也偏低,又是高風險族群,應踴躍接種。此外,邱政洵指出,今年自三月四日起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疾管署已擴大公費接種對象至七十一歲以上長者,由於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具有免疫記憶性,若先施打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後續再接種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PV23),可產生更佳的保護效果。 因此疾管署也擬針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採取定額補助制度推行依序接種十三價及二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
2022-04-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4確診新生兒留診所嬰兒室惹議 今晚分送醫學中心
基隆市1家婦產科診所發生群聚感染,有4名確診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照顧中,15日出生的男嬰兩度因血氧濃度不穩送醫,再送回診所嬰兒室,外界關切4名新生兒能否得到妥善照顧。經過各方協調,4名嬰兒今晚分送台北榮總、馬偕醫院,由醫學中心接手後續照顧事宜。這家婦產科診所表示,4名確診留在所內嬰兒至的新生兒,經主管機關協調,今晚送往外縣市醫院做後續觀察治療。診所在清空後將進行一系列清潔消毒作業,待衛生主管機關核可後,再重新開始營運,安排待產孕婦住院。6名確診新生兒中,2人在23日送往林口長庚醫院照顧,另4名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接受照顧。昨晚有2人因血氧濃度降低被送往基隆長庚醫院,院方監測血氧正常,認為無須收治,再轉回婦產科嬰兒室照料。今早1名男嬰又因血氧不穩定送醫,再回嬰兒室照料。兩度送醫男嬰的父親詹姓男子今天說,2次接到診所通知寶貝兒子送醫,內心都很擔憂,還好最後又說一切正常,送回診所嬰兒室。只是就算狀況平安解除,光是送醫再送回診所的過程,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折騰。確診新生兒留在診所嬰兒室是否是最好安排,受到外界關注。經過主管機關協調,4名確診婦生兒今晚送往台北榮總、馬偕醫院,接手後續照顧事宜。【中央社基隆25日電】基隆市有4名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新生兒留在婦產科診所觀察,今天晚間在衛生局協調下,分別轉送台北榮總與台北馬偕醫院的新生兒專責病床接受照護。基隆市共有6名新生兒染疫,2名已在日前轉送林口長庚醫院安置,另4名留在婦產科診所照護,其中2名昨天和今天上午因血氧濃度下降轉送醫院,檢測後血氧濃度恢復正常,送回婦產科診所觀察。基隆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表示,在衛生局積極介入協助下,市府出動2輛救護車、4名人員穿著全套裝備,今天晚間8時許,分別將2名確診新生兒送往台北榮總,另2名確診新生兒送至台北馬偕醫院的新生兒專責病床接受照護。衛生局表示,新生兒專責醫院、病床、中心並非普遍設立,位在北部桃園林口長庚醫學中心,雖設新生兒專責照護病床,但主要收治嚴重病患。目前4名確診新生兒健康狀況均無虞,但為了讓寶寶們獲得更好的照顧,也讓家長更安心,衛生局積極協調轉送醫院,除醫護人員外,新生兒的父母也一同前往醫院,相信新生兒會得到很好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