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排氣
共找到
121
筆 文章
-
-
2020-10-01 養生.營養食譜
吃當季/柚子助消化解便秘但熱量不低 吃下整顆熱量高達500大卡! 有三種人要注意
養生很重要的就是要「吃當季」,但當季該吃什麼?元氣網「吃當季」為您整理當季盛產的蔬果,介紹當下適合吃的蔬菜水果,其營養價值、食用注意事項,及最實用的食譜等。每年中秋節是柚子的產季;柚子的膳食纖維含量頗為豐富,為高纖食物,其果肉富含維生素B1、B2,維他命C含量也很高,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以及強化微血管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果。但熱量及鉀還良極高,食用的量要注意。【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出處/2008-09-07 聯合報「元氣周報養生DIY」】(編註:文中受訪者職稱或有變更,敬請包涵) 中秋月圓,少不了月餅、烤肉、柚子應景。柚子產期集中在中秋節前後,品種相當多,包括文旦、白柚、紅柚、香柚等,其中又以麻豆文旦皮薄、果肉甜美多汁,最為著名。降火氣 吃多拉肚子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柚子味甘酸,加上維他命C很多,不只可以生津止渴、改善火氣大,還可以止咳化痰,改善慢性咳嗽。另外,在中醫理論裡,柚子因略帶酸味,還可以刺激食欲,健脾促消化。但柚子是寒性水果,可別一時貪嘴吃太多,尤其是腸胃偏寒、胃潰瘍,以及動不動就腹瀉的人,更要節制,另外,有氣喘的人也不適合吃太多,以免惡化。可以降血壓? 目前無根據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柚子的膳食纖維含量頗為豐富,以110公克為例,就有約1.9公克膳食纖維,一般而言,只要含2公克膳食纖維,就「名列」高纖食物。不只如此,柚子的果肉富含維生素B1、B2,維他命C含量也很高,約有85毫克。維他命C不但能預防壞血病,它還有助於膠原蛋白形成、抗氧化,以及強化微血管壁,可以說是非常好的水果。有民眾口耳相傳,以為吃柚子可以降血壓。但事實上,目前尚無證據顯示柚子有明顯的降血壓功效。一整顆下肚 熱量600卡另外,有人嫌月餅甜膩,怕吃多會胖,以為柚子「尚天然」,又不會太甜,吃多也不會胖,有些人甚至一口氣就吃下整顆文旦。事實上,柚子的熱量並不像想像中那樣低,像三片文旦(約110公克),熱量就有61大卡,換作體型較大的白柚,兩片(約165公克)的熱量就也有65大卡。若一口氣吃下整顆柚子,熱量可高達500到600大卡,以女性來說,等於是一個午餐的熱量,可別以為柚子口感不甜,就失去戒心。消脹氣 緩解風濕痛新鮮柚皮因含有芳香精油,可以跟檸檬一樣,刮下些許青皮,加在咖啡裡做香料用。此外,柚子皮還可以消脹氣,若覺腹脹、胃脹,或吃太飽時,可以用柚子皮跟糖,煮水後喝,不但有淡淡的柚香味,還可以促進食欲。至於柚子葉,則能治頭痛、風濕關節痛,以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被這些毛病困擾的人,可以用五錢到一兩的乾柚子葉(約為20、30片),以1500c.c.左右的水熬煮15分鐘後飲用,或使用的是新鮮柚子葉,重量大約是乾柚子葉的四倍左右。可入藥 果葉都有用柚子不只果實能吃,柚皮、柚葉、柚根,甚至是柚子的種子等,都可以入藥,各有療效。自古以來,柚子的名稱略有不同,像「本草綱目」稱之為「香欒」、「朱欒」,「閩產錄異」裡才有文旦一詞出現,但台灣目前栽種的柚子品種跟中醫古籍裡提到的柚子已不盡相同。柚子跟橘子一樣,都算是柑橘類水果,橘皮乾燥後可製成陳皮,柚子皮也有異曲同功之妙,可以止咳化痰。高鉀水果 腎病患酌量只要適量食用,一般民眾吃柚子不必設限,比較要留意的是柚子屬於高鉀水果,洗腎患者雖不必忌口,但須評估一整天的鉀攝取量後,酌量食用,糖尿病患則須斟酌熱量,吃太多恐怕會讓血糖值竄升。至於腸胃較不好的人,吃太多柚子可能會「肚子咕咕叫」,也有人會脹氣、不斷排氣,甚至是拉肚子,這是因為柚子的膳食纖維豐富,不吃過量就不會。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國衛院研究:長期暴露奈米環境 恐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
奈米技術現已被廣泛應用在各項生活用品當中,但長時間暴露是否對人體有害,並無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今發表,近4年來對台灣14家製造和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工作者,進行重複測量血液、尿液等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失衡。國衛院表示,此為首次以人體在奈米方面所做的追蹤研究;同時建議奈米工廠作業員,若戴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恐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而該研究成果已於2019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表示,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觀察到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而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工作者,其健康情形值得關注。吳威德說,他與所內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研究團隊,在衛福部及勞動部的計畫支持下,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的工作者(多為奈米製造廠或馬桶製造、半導體塗層等應用廠)各項生理數值,了解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對健康的危害。其中以206位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研究組,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108名行政人員為對照組,於研究基準、半年、一年半、兩年半、三年半後重複5次採樣,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是處理奈米材料工作者潛在健康風險的主因;另外,發炎指數反映CC16與抗氧化酵素SOD可用來監測奈米微粒暴露引發的累積健康危害。不過研究也顯示,在近四年追蹤期間內的統計結果,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均沒有明顯相關性。吳威德表示,雖尚無證據顯示奈米微粒對人體健康有直接傷害,但建議在使用或製作奈米材料的工作場域,仍需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相關保護措施,以減少長期暴露引起氧化壓力提升與後續健康效應影響。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表示,該研究為初步成果,需更長時間研究追蹤,現已與美國UCLA學者談交流合作,未來該研究將繼續,並持續追蹤同一群受試者。另外,汽車美容業者因鍍膜技術也會接觸奈米,長期下來所受影響恐不亞於工廠作業員,未來研究將考量納入。
-
2020-09-21 科別.呼吸胸腔
長期暴露奈米微粒氧化壓力失衡 恐增肺損傷風險
國衛院追蹤研究發現,長期暴露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雖未達致病程度,後續可能有肺損傷風險;有些奈米工廠作業員僅戴活性碳口罩,防護力不足,應戴N95口罩。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專案助研究員吳威德今天上午在記者會表示,大眾對細懸浮微粒(PM2.5)都很熟悉,奈米微粒則是比PM2.5更細小,大約等同病毒、抗體分子的大小,如果進到體內,容易堆積在下呼吸道、細小的支氣管,引起後續發炎、氣喘、肺部纖維化的風險。奈米粒子因體積極微小而產生新的物理特性,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項用品當中,從電子產品到醫療保健產品、食品、紡織品、運動裝備、衛浴產品、家用產品等。在運用奈米技術或材料的作業過程中,常會產生大量奈米微粒,大部分工廠為保護工作者,會以封閉操作和加濕作業來大幅降低空氣中奈米微粒的濃度。過去對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沒有長期流行病學追蹤研究。國衛院團隊在4年間檢測台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工作者的各項生理數值,其中以操作、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暴露組(共206名),同機構從未處理奈米材料的工作者為對照組(共108名),重複5次測量血液、尿液和呼出氣體凝結液樣本、肺功能、心率變異性、神經行為測試與多種生物標記。研究結果顯示,長期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也觀察到支氣管有發炎指標,可能肺部有受損,但還沒有到疾病程度。在追縱期間內的統計結果顯示,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都沒有明顯相關性。研究成果已在108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環境健康」(Environmental Health)。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針狀纖維奈米碳管會誘發石棉樣肉芽腫的形成,並增加腫瘤品系小鼠罹患間皮瘤的可能性。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長陳保中說,儘管目前研究還看不出奈米微粒與疾病的關聯,但已觀察到氧化壓力和相關生物標記,環境因子導致的疾病發生通常經年累月,後續還會與國外合作,繼續追蹤致病可能性。吳威德說,應特別需要重視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工作者的健康情形,尤其到工廠觀察時,很多工作員配戴的是活性碳口罩,對奈米微粒防護不足,建議應達到N95等級為佳。此外,應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保護措施。
-
2020-08-20 新聞.健康知識+
誰說畜牧業就一定是高污染?全球最大豬肉出口國之一的丹麥早就有解!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過去對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全球畜牧業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因此兼顧經濟需求與永續發展,已是畜牧業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全球最大豬肉出口國之一的丹麥商務辦事處倪安升處長(Nicholas Enersen)曾表示,「為了解決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危機問題,也同時需要創新科技的幫忙。」在幾個月前,台灣卜蜂企業預計於花蓮建造養雞場,當地居民認為養雞場會造成環境污染,因而發起抗議卜蜂進駐花蓮鳳林的行動,最終花蓮縣政府也順應民意,撤銷卜蜂已取得的各項許可及執照。當畜牧業對環境的破壞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難道就沒有辦法同時兼顧經濟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嗎?答案是,有的!讓豬糞變「綠電」,丹麥成永續發展世界冠軍國丹麥商務辦事處倪安升處長(Nicholas Enersen)曾表示,「為了解決人口增加造成的糧食危機問題,也同時需要創新科技的幫忙。」以丹麥為例,豬肉出口佔世界出口總量的17%, 佔世界煙燻肉品和火腿出口的22%,是全球公認的「養豬王國」,卻也是世界最成功的永續農業食品生產國,因為丹麥政府與企業早就已經展開因應的行動計畫,包括將禽畜糞便用於生產沼氣,更鼓勵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科技。在丹麥全國不到600萬人口中,每年生產出2800萬頭豬,在密集的養豬產業中,丹麥卻能夠在2019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指數中於各國中排名第一,最大的關鍵即是「沼氣發電」。丹麥政府在2012年通過了新的能源協議,設置了補助金鼓勵沼氣再利用為電力、熱能的生產以及作為運輸燃料等用途,自此丹麥的沼氣產生量開始大幅增加。為了讓豬糞變為可持續循環利用的資源,將豬糞、廢水經過集中化的厭氧發酵處理產生沼氣,將有機廢料轉化為能源及肥料等可用的資材,除了能夠降低廢水、異味等污染,也能夠使得能源循環利用,成就循環經濟!不只國外!國內養雞產業也能達到畜禽廢水及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樣地,不只養豬業,蛋雞場每天最大的廢棄物就是雞糞以及雞蛋洗選時所產生的污水,且雞糞除了易有臭味也會引起病蟲媒滋生,因此除了養豬產業可以利用沼氣發電使能量循環利用,台灣知名蛋雞場石安牧場也同樣充分利用了再生能源,將雞糞以及廢水經過厭氧發酵產生沼氣,並可以利用發電機燃燒沼氣發電。此外,由於雞糞中所含的氮磷鉀是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素,據了解,石安牧場將廢棄物轉換成的有機質肥料無償提供給農民,用於農作物增產,讓廢棄物產生新的價值!動物食品需求不斷增長,畜牧業不得不邁向環境友善!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50年,全球肉類產量預計將從1999年的2.29億噸增加一倍達到4.65億噸,牛奶產量則預計將從5.8億噸增加至10.43億噸。這顯示,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地上升,對於動物食品的需求也大幅增長。因此,從上述國內外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的案例來看,能夠發現經濟發展以及環境永續並非無法兼顧,再加上隨著永續發展意識的抬頭,全球企業從過去單向依賴資源消耗的傳統經濟模式,加速邁向可再生利用資源的循環經濟模式。當畜牧業面對地球資源面臨用盡的挑戰,如何減少污染,並且讓資源循環利用才是解方,而這答案早已存在!延伸閱讀▶卜蜂花蓮設廠爭議牽連畜牧業?花蓮養豬協會抗議:畜牧業污染環境是欲加之罪!▶牛牛不再怕被怪「排氣」!飼料加入這成份,有效抑制21%甲烷生成!▶動物吃蟲蟲飼料也能救地球!循環經濟的最佳體現!參考資料▶livestock's long shadow - environment issues and options(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3 養生.健康瘦身
打造易瘦體質,吃絞肉竟比肉塊好?專家教你挑對蛋白質,靠3招「這樣吃」增肌減脂最有效
養肌=瘦身?認識肌肉與基礎代謝原理,打造「易瘦體質」吧!打造肌肉,就能提升基礎代謝!基礎代謝是維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熱量基礎代謝指的是人體在24小時內、靜臥狀態下所消耗的熱量。人體需要許多熱量來維持生存機能,這些熱量提供給心臟、消化器官等,也用來維持體溫。而基礎代謝的高與低,決定了瘦身的難易度。基礎代謝高的身體,就像是排氣量大的汽車,在靜止不動的狀態下,也會不斷消耗熱量。增肌=增加熱量消耗,變成易瘦體質!1kg肌肉的基礎代謝量是13kcal,也就是說,肌肉若增加1kg,自動消耗的熱量就會增加13kcal。可能有人會覺得增加1kg肌肉卻只增加13kcal的基礎代謝量,為此感覺不划算。但是,增肌不僅能改善血液循環,也能使內臟運作順暢,整體來說其實提升了約50kcal的基礎代謝量!維持肌肉不能沒有熱量!肌肉每天的重生量約為整體的1.8%,這和有沒有鍛鍊肌肉無關,而是為了維持肌肉量而必須不斷進行的合成與分解作用。製造肌肉除了需要蛋白質,每1kg的肌肉還需要541kcal的熱量。想打造的肌肉量愈多,需要的熱量就愈多,所以肌肉量多與少的人比起來,光是一天消耗的熱量就有很大的差異。【MEMO】別指望內臟了,提升基礎代謝靠增肌!身體中消耗最多熱量的就是肌肉。雖然內臟肌肉無法靠自己去控制或鍛鍊,但手腳或體幹的肌肉,可以透過飲食或訓練來增強。肌肉一旦增加,基礎代謝也會提高。肌肉每天都在增減,善用原理就能有效增肌!每個平凡的一天,肌肉都一直默默地在進行分解作用&合成作用,只要懂得增減的原理,就能知道身體怎麼維持肌肉,學會有效增肌。肌肉每天都在分解與合成當人感到飢餓,血糖值下降、熱量不足,便會開始分解脂肪及蛋白質,作為熱量使用,這種現象稱為分解作用。相反的,攝取食物之後,血糖值上升,胺基酸就會被送到肌肉,幫助肌肉合成,這種現象稱為合成作用。一天當中,肌肉就是如此不斷重複增減,因此,要維持肌肉就要學會在適當時機攝取熱量。維持肌肉不能不吃你是否也曾為了減肥而少吃一餐呢?事實上,這對肌肉來說是最不好的習慣。因為空腹的時間一長,肌肉就會被破壞,結果別說減肥了,反而養成易胖體質!所以,如果沒辦法或沒時間好好享用食物的話,建議可以改吃富含蛋白質的優格。預防肌肉分解,請確實補充熱量分解作用雖然是細胞重生時不可或缺的過程,一旦過度發生,就會難以維持肌肉,甚至影響身體健康。換句話說,想避免肌肉減少,就別讓身體熱量不足!要預防肌肉分解,請適量攝取醣類,確保身體擁有足夠的熱量。【MEMO】斷醣會讓肌肉被分解嗎?如果限制醣類攝取,血糖值就會一直偏低,導致身體持續進行分解作用,而分解脂肪需要熱量,如此便需要醣類。要是極端限醣,就會導致肌肉量減少,所以不建議同時進行肌肉鍛鍊與斷醣飲食,以免肌肉過度分解。缺少蛋白質,談什麼養肌?蛋白質是身體的主要構成要素,當然,在肌肉養成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就為大家介紹關於蛋白質的基本知識。人體由約10萬種蛋白質組成一般說的「蛋白質」其實有許多種,人體存在著約10萬種蛋白質,為何種類這麼多呢?因為人體各處都需要蛋白質,除了肌肉及皮膚、內臟等身體組織之外,荷爾蒙等分泌物質及消化酵素也需要蛋白質。以重量來看,蛋白質約占了體重的20%。「蛋白質的主要功能」1.組成肌肉、血管、消化器官:除了能組成肌肉,蛋白質也是構成皮膚、骨骼、血管、內臟器官等身體組織的材料。2.荷爾蒙及酵素的原料:蛋白質打造了血液細胞及免疫細胞,及荷爾蒙、消化酵素等維持生理機能的物質。3.能量的來源:每1g蛋白質擁有4kcal的熱量,提供身體活動所需能量。動物性蛋白質:肉類、魚貝類、蛋、乳製品等食材中的蛋白質肉、魚、蛋、乳製品富含蛋白質,並且含有均衡的必需胺基酸,是很優秀的蛋白質來源。想養肌的話,建議積極攝取這類食材。此外,也可將高蛋白粉當成保健食品來補充蛋白質。高蛋白粉也分為動物性、植物性,其中,牛奶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等源自牛奶,屬於動物性,相較於植物性高蛋白粉,擁有更多的必需胺基酸。植物性蛋白質:豆類、大豆製品、穀類等食材中的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食材裡,最具代表性的是豆類及大豆製品。它們跟動物性蛋白質一樣是優秀的來源,具性高有脂質含量低的優點。穀類則含有少量蛋白質。植物蛋白粉的原料可分為大豆、小麥2種,在打造肌肉上,不比動物性遜色,燃脂更有效。【MEMO】胺基酸、必需胺基酸人體由蛋白質構成,蛋白質的材料則是胺基酸。製造蛋白質需要20種胺基酸,其中9種需要透過飲食攝取、無法在體內充分製造,也被稱為「必需胺基酸」。搭配肌肉鍛鍊的蛋白質攝取法要鍛鍊肌肉,請有計畫地攝取必須營養素!來認識搭配鍛鍊的正確蛋白質攝取法吧!攝取蛋白質應該在鍛鍊前或後?究竟攝取蛋白質的最佳時機,應該在肌肉鍛鍊之前還是之後呢?實驗證實兩者沒有太大差異,反而要注意的是搭配什麼飲食。若是考量到消化問題,肌肉鍛鍊最好在飲食前。因此,具體的建議是在鍛鍊肌肉之後好好吃頓早餐,以及晚餐稍微吃過後再鍛鍊肌肉。養肌不是只靠蛋白質,同時攝取醣類最佳!雖然肌肉的材料是蛋白質,但醣類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醣類通常以肝醣的形態儲存於肌肉中,在肌肉被使用時提供熱量。因此,鍛鍊肌肉時,醣類會被大量消耗,使肌肉內的肝醣枯竭。此時若能補充醣類,讓它被迅速運往肌肉,就能補充肝醣。換言之,若不攝取醣類,熱量就會不足,造成肌肉不斷被分解。即便沒有運動,也要謹記每餐攝取20g蛋白質!肌肉的製造時期是肌肉鍛鍊結束後24~72小時內,即便當天沒有鍛鍊肌肉,肌肉仍會被穩定地製造出來。因此,積極攝取蛋白質,並且維持每餐20g,顯得格外重要。空腹會引發分解作用,所以也建議在點心時間攝取蛋白質。【MEMO】蛋白質的補充時機?請搭配運動整體規劃!身體在運動時會引發分解作用,讓肌肉分解;運動結束則切換為合成作用,開始製造肌肉。因此,若能在運動前後補充蛋白質,就能順利合成肌肉。相反的,假如蛋白質不足,分解作用就會持續,使運動效果減半。由此可知,運動與攝取蛋白質是相互影響的,必須整體規劃!增肌減脂一定要吃動物性蛋白質!三餐要充分攝取富含白胺酸的肉、魚貝、蛋、乳製品BCAA之一的白胺酸,對於促進肌肉合成作用非常有效。白胺酸扮演的角色,便是促使細胞內的遺傳基因製造肌肉。肉、魚貝、蛋、乳製品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白胺酸含量都很豐富,所以最好1天3餐都要確實攝取,切忌跳過不吃。選擇低脂食物,迅速形成肌肉若想有效增肌,最好選擇蛋白質能被快速消化的食物,同時盡量避免攝取會讓消化吸收變慢的脂質。雖然肉類多少含有脂質,不過只要選擇低脂者就沒問題。例如雞柳肉或雞胸肉(去皮),以及牛肉的紅肉部位,都很推薦。想增肌減脂!飲食的烹調也是一門學問!1.少油。最好選絞肉不選肉塊。烹調時要控制油量,建議用微波爐或烤箱等無油烹調。選擇肉類時,也要挑脂質較少的紅肉。此外,絞肉比肉塊容易消化,能更有效率地增加肌肉。不過絞肉通常脂質較多,所以也要盡量挑選紅肉部位。2.運用罐頭加工品,盡量選擇水煮類。想在每天的飲食中加入蛋白質,可長期保存的罐頭就顯得很珍貴。只要有庫存,就算來不及採買,也能攝取充分的蛋白質。推薦鮪魚、鯖魚、沙丁魚等魚類罐頭。相較於油漬口味,水煮類不含多餘脂質,是最佳選擇。3.利用肉、魚貝、蛋製作常備菜,隨時攝取。常備菜可以幫助自己在忙碌的日子也能攝取足夠蛋白質。即便是烹調上較費工夫的肉類或魚貝類料理,只要一次烹調、保存起來,開飯時間就會變得很輕鬆。而且食材會因為充分入味更好吃。請將肉、魚貝、蛋等靈活搭配,享受各種組合吧!★本文經《良醫健康網》授權刊登,內容摘自三采出版《增肌減脂 蛋白質速查輕圖典:收錄800種常見食品營養素╳正確養肌減重祕訣╳57道健瘦身食譜》,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24 科別.消化系統
放連環屁是消化太好?完全相反!尤其5種人需特別注意
打嗝、脹氣、放屁太過頻繁,是身體的警報器,可能得了「生氣病」,也就是腸胃健康出了狀況。人體內腸胃道的氣,十之八九都是吃進去的,吃進去的包括「吃飯配話」,即邊吃飯邊講話吞下去的空氣,以及所吃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氣體。 然而,俗話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但有不少人放屁卻是「又臭又響」,甚至是連珠炮似的響不停,讓人尷尬不已,突如其來的異味甚至令人避之唯恐不及。 腸內菌分解殘渣產生氣體 就會形成放屁 但屁從哪裡來?食物進入口腔時,咀嚼成小顆粒經食道傳送到胃部,胃將食物充分研磨並初步分解蛋白質後送入小腸,食物在小腸被充分消化吸收之後,剩餘的食物殘渣會被送入大腸;大腸適度吸收殘渣所含的水分後,將糞便自肛門排出。而大腸內有許多腸內菌,以食物殘渣為食,會分解殘渣產生氣體,若這些氣體往下自肛門排出,就是放屁了。 一天放屁20次以下都正常 多日沒排氣恐是腸道阻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指出,放屁的聲量大小與氣體衝擊肛門括約肌的速度和力道相關,排出的氣味則與吃下去的食物內容有關。臭氣主要成分為硫化氫與甲硫醇,這些都是肉類、蛋等蛋白質在腸胃道消化、分解後產生的氣體。而腸道細菌在分解蛋白質食物後,也同樣會產生不好的氣味。放屁是正常的生理行為,高雄榮總胃腸科主任許秉毅表示,人體一天排氣20次以下都算正常,但如果好幾天完全沒有放屁就要當心,可能是腸道阻塞了。當屁量增加多於平常時,大多是因為吃太多產氣性食物或消化不良所引起,只需要改善飲食即可;但是,如果幾天沒有放屁,並伴隨有劇烈的腹脹及腸絞痛的人,必須注意可能有腸阻塞,需要緊急就醫治療。 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 屁多意味消化不良 此外,很多人以為「放屁是健康的現象,放得越多越健康」,許秉毅說,雖然放屁是正常生理現象,但「屁多」常意味著消化不良,因而產生太多食物殘渣,被產氣菌所分解而放屁很多;有時屁多也是重大腸道疾病的症狀之一,部分大腸癌的患者會出現放「連環屁」的情形,若屁多且伴隨有便血的情形時,應進一步就醫檢查。 排氣頻繁、氣味不佳與飲食有關 少吃產氣食物有助排氣率減半 許秉毅說,無論是排氣頻繁或氣味不佳,多半和飲食有關,只要少吃產氣性食物,如花生、地瓜、五穀米、高麗菜等,以及多攝取可幫助消化的益生菌或酵素,排氣頻率至少可以減一半。 胃腸決定一個人的健康,一旦人體的消化能力變差,體內食物殘渣就會變多,進而被腸內菌分解會產生大量氣體,而缺乏運動也是導致腸胃道蠕動過慢的主因。許秉毅強調,少運動者、常吃生氣食物者、年長者、便秘者及乳糖不耐症患者,最容易發生脹氣,建議早起散步、活動筋骨,能促進血液循環,活絡消化系統,就能喚醒腸胃道的功能。延伸閱讀: 日常6習慣都會讓胃脹氣! 你也NG了嗎? 經常放臭屁是腸癌警訊? 3情況都會讓你動不動就排氣
-
2020-07-18 科別.婦科
私密處排氣好尷尬?這二種族群易發生,中醫師3招教保養
一名已婚女性常自覺下體搔癢,伴隨黃色分泌物,更令她難為情的是,偶爾還會有氣流從陰道裡沖出,甚至伴有響聲,類似肛門放屁一般,但是並沒有難聞的氣味。由於這種情況令她非常尷尬,因此前往中醫門診看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早在漢朝張仲景的醫書《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症並治》就有記載,女性陰中有排氣、出如矢氣狀,稱為「陰吹」。 陰吹原因多!陰道感染、體質虛弱注意 造成陰吹的原因很多,通常發生於體質虛弱的女性,因下半身出現盆底肌肉無力、筋膜鬆弛問題,或是陰道反覆感染發炎,以致陰道內的含氣量增加。 女性在咳嗽、大笑、或是受到情慾刺激時,腹壓增加,導致陰道內的空氣受到壓迫,便會從陰道衝出來,形成「陰吹」。 周宗翰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就中醫觀點來看,「陰吹」發生的原因多和脾胃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的脾胃除了代表消化系統,同時也是代表免疫系統;當脾胃系統運化出現問題,無法將身體的水分有效運用時,就會容易產生「痰濕體質」,造成免疫力低下,進而導致私密處反覆感染的情形。 中醫有效治療陰道感染,改善陰吹症狀 感染陰道的厭氧菌或陰道滴蟲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氣體並存於陰道內,當體位改變或腹壓增加時,這些氣體即從陰道裡排出。 出現陰吹時,常常伴隨陰道搔癢、白帶增多、分泌物黏稠帶有黃色的情況,這時要以治療陰道感染為優先。在中醫治療上通常給予清熱解毒,搭配健脾去濕,提高婦女免疫力來治療陰道感染,效果不錯。 多產、更年期也會陰吹,補氣血助改善 周宗翰中醫師表示,多產的婦女也可能有此困擾,其原因在於陰道結構變得鬆弛。 生產過程中,骨盆底提托陰道壁的肌肉組織和筋膜,會因為斷裂或過度伸張而失去彈性,就會使空氣進入陰道內。若是分娩時間過長、胎兒較大、骨盆偏窄導致胎兒娩出困難,都會使骨盆底組織損傷嚴重而難以恢復。 另外,當人體氣血不足時會造成「氣虛下陷」的狀況,導致組織的鬆弛與脫垂,體質虛弱、多產婦女造成的陰吹多為氣血不足型,使用補氣血的中藥能夠改善「陰吹」的症狀。 而更年期婦女除了氣血不足之外,還會因為女性荷爾蒙缺乏,導致陰道內壁的乾燥及萎縮,加重「陰吹」症狀。 此時中藥除了補氣血之外,還要滋腎陰、疏肝氣,也就是給予有助於輔助女性荷爾蒙生成的藥物,除了強化陰道內壁,也可以滋潤陰道、改善症狀。 中醫3招改善生活習慣,遠離陰吹困擾 除了中藥調理之外,周宗翰中醫師提供以下招改善方法: 1. 多吃煮熟的青菜預防便祕 便祕也會加重「陰吹」症狀,因為便祕會使得患者腹壓升高,如果陰道中本來就有少量氣體,這時就會被擠壓出來,發出聲響。 2. 多做提肛運動 可以強化骨盆底肌肉,特別是著重於盆底、肛門、陰道肌肉收縮的鍛鍊,有助於改善陰道排氣的現象。 3. 保持私密處清潔 穿著寬鬆、棉質的內褲,保持外陰部的清潔,並避免不潔的性生活,注意多喝水,以防陰道感染,就可以減少「陰吹」症狀。●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結婚38年,他們感情竟比年輕時更好!退休培養共同興趣,夫妻不吵架、第二人生更快樂.退休,是生命最精華樂章!江育誠:只要做對2件事,黃金人生會更加豐富、精彩.為什麼法國女人,總是如此優雅、不費力?忠於自己,無論幾歲都能美麗自信
-
2020-07-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癌症人人都可能會得,醫師也一樣!劉秀枝:得乳癌,我算抽到好籤
個頭嬌小,說話速度超級快,走路敏捷的劉秀枝,白髮童顏,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一點也看不出已屆從心之年。她是早年少見神經內科、神經病理科背景完整的女醫師,更領導台北榮總團隊進行失智研究,是台灣失智領航人。除了醫師身分,劉秀枝還是個女文青,著有大量的失智相關書籍,也是聯合報元氣周報、康健雜誌的專欄作家。她曾以第一人稱發表〈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 —— 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文章,生動描述失智患者的心情,被誤認是她自身的經歷,造成「失智權威醫師也罹患失智症」的新聞,轟動一時。(>>推薦閱讀:只想告訴你:我失智了 —— 一位輕度失智女士的信〉)五十六歲那一年,跟平常一樣在早晨淋浴時,劉秀枝摸到右胸有一個硬塊,不痛、硬硬的、之前沒徵兆,「那就是乳癌了。」她心想。開刀前採購用品,笑稱如木蘭代父從軍摸到硬塊的那個早晨,她撥了內線電話給在台北榮總擔任一般外科醫師的蘇正熙主任,也是她的大學同班同學。在同學的安排下,當天立即進行超音波檢查,一看就立即判斷是癌症,乳房硬塊約兩公分,屬於第二期癌症,並著手安排兩天後進行切除手術。劉秀枝拒絕了,但並不是因為「怯戰」,而是因為她跟兩個姊姊,已經安排要帶高齡九十二歲的媽媽,到日本福岡自由行,身為么女的她負責推輪椅,如果開了刀,怎麼推輪椅啊!到日本遊玩前,她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朋友們聞風紛紛打電話關切,分享身邊抗癌勝利的故事,雖然明知很多人因癌症過世,這些鼓舞的電話還是讓劉秀枝很溫暖。朋友交代哪裡有假髮可以買、要穿什麼胸罩、要穿什麼衣服。她笑稱,就像是木蘭代父從軍一樣,要做很多準備。只是木蘭是「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劉秀枝卻是為了未來抗癌的日子,買假髮、衣服與胸罩,「假髮還打折耶」,她笑了。有位消息靈通的病患家屬,送來的盆花上有祝福字條,她感動地變成淚人兒。恰巧被聽到消息趕來鼓勵的同事瞧見,看到平常堅強的劉醫師,竟然對花垂淚,大概以為劉秀枝很傷心,立刻緊緊抱著她安慰一番,她索性就放聲一哭了。從懷疑罹患乳癌到檢查過程,劉秀枝不曾因為生病掉過一滴眼淚。「我跟你講,癌症是任何人都可能得到,醫師一樣會得。我常常告訴癌症病人,你就是抽籤抽到了,每個人都有機會,我抽到的是好籤啊!不像開腦,很麻煩;開肚子會有排氣問題啊;乳房割掉就沒事了。」她不哭、不惱、沒有不平,倒是許多親朋好友,尤其是共事多年的護士、助理一聽到劉秀枝罹癌,眼眶立刻紅了,她也跟著流淚。瀟灑慣了的她說,真心關懷的電波是超光速的,常常是別人一關心,她就熱淚盈眶。面對自己時,她倒是挺豁達。從日本回台當天晚上住院,第二天開刀。開刀前一天晚上,護理師問她需要安眠藥嗎?她笑說不用。二姊當晚在病房陪著劉秀枝,兩人一覺到天亮,直到鬧鐘響了才醒來,趕快準備要去開刀。她說,「幸好我帶了鬧鐘。」選化療醫師,相信年輕新秀的專業身為醫師,一定做足了醫療上的準備吧?劉秀枝卻是教科書不翻、網路也不查。「醫療全交給醫師。」蘇正熙問劉秀枝是要全切還是局部切除,劉秀枝傻問,什麼叫做全拿,什麼叫拿一半?原來,局部切除可以保留乳房外觀,但是後續可能需要進行放射線治療,全切就不用放射線治療。劉秀枝說,「那多麻煩,不要做放射線治療,全部拿掉!」劉秀枝全然相信專業,蘇正熙也尊重病患決定,開刀時,拿掉右側乳房、淋巴切除,幸好淋巴沒有轉移跡象。蘇正熙補充,現今可以在開刀之前就透過核子醫學檢查或術中染色,確認是否淋巴轉移,不像過去要拿掉很多淋巴結。另外,因為胸肌也要切除一部分,術後可能右胸肌肉會歪斜,以後衣服沒法穿正,有時表面皮膚會感覺麻麻的。朋友提醒劉秀枝術後要做「手指爬牆」的復健運動,劉秀枝是很勤奮的病人,認真確實執行,肌肉狀況恢復得很好。手術之後,接著進入讓病患聞之變色的化學治療階段,劉秀枝「相中」台北榮總一名新秀醫師。罕為人知的是,劉秀枝本身就有腦部腫瘤化學治療的專業。她說,「隔器官如隔山」,癌症的化療日新月異,預後也因癌細胞的生化免疫行為而大不同,在這方面她自覺已落伍了。她全然相信這名年輕醫師的決定。不因專業雷同而相輕,是劉秀枝對醫療專業的最高致敬。劉秀枝的切片顯示,她罹患的是HER2陽性的乳癌,是一種比較惡性,預後較差的型別,還好有適用的化療藥物,「它們就要在你身上打起來了,只要你身體夠強,就能撐過去。」她連藥物副作用都沒問,因為副作用不一定會發生,看了只是讓自己心裡擔憂,發生了再處理就好。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來勢洶洶,她全身毛髮都掉光了,連眉毛都沒有了,同事買了眉筆送給劉秀枝,「有眉毛我們比較習慣」。平常她戴著假髮或是頭巾,大過年返鄉,她在家自在的頂著光頭,已罹患失智的媽媽猛盯著她看,她淘氣地說,台北現在流行剃光頭!媽媽竟也相信了。劉秀枝不想讓年邁的媽媽擔心,知道也是多煩惱吧。小紅莓化療最主要的副作用「嘔吐」,也發生在劉秀枝身上,噁心嘔吐是家常便飯,獨身的她在家裡吐得昏天暗地時,剛好朋友打電話來問候,問她好不好,「還好啊,我在馬桶上吐下瀉。」朋友趕緊將電話掛了,「以後就用e-mail問就好了。」一般人可能會羨慕醫師擁有眾多醫療資源,必然享受「高規格」待遇,劉秀枝卻不要特殊待遇,正因為她太熟知專業。化療時,她不住單人病房,跟大家一樣自己去領藥,把藥物交給化療門診護理師,跟大家一起到化療門診接受化療,因為她知道那裡的護理師是最熟知化學治療的過程與變化,若真的發生什麼狀況,大家都看得到,一個人關在病房,反而落單了。因此,她就跟一般病患一樣排排躺在躺椅上。她笑說,接受化療時,跟隔壁躺椅的年輕女病患聊天,對方知道她是醫師,知道醫師也會生病,也在門診接受治療,心理瞬間平衡了不少。享受當下,做好隨時可以離開的準備抗癌成功三年後,劉秀枝感覺另一側健康的乳房時而脹痛、時而抽痛,在一點鐘位置摸到小於一公分的硬塊,她自行判斷,排除其他可能後,「復發」二字悄悄爬上心頭。想起化療過程的痛苦,劉秀枝一度逃避想著,「乾脆讓它自生自滅。」念頭一轉,如果腫瘤到處轉移,癌細胞吃到脊椎可是會很痛的;萬一轉移到腦部,如果不是偏癱,未來也無法正常寫作與思考,她決定找醫師看一看。癌症復發對病患來說,不僅重新面臨死亡威脅,有些人更回憶起治療的焦慮感。劉秀枝坐在自家面對淡水觀音山的窗前,窗前有一座放置已久的休閒椅,本來準備用來優閒看書的,可以邊看書邊眺望觀音山雲彩,這一次,她真正好好的坐下來。「誰知道,還能活多久?」「餘生都在抗癌中度過嗎?」回診那天,醫師顯得神情凝重,安排了超音波檢查。冰冷的探頭在乳房上掃來掃去,都找不到腫瘤。醫師判斷,這兩個小硬塊應該是脂肪。又疑又懼的劉秀枝猛然一想,最近確實胖了些。雖然解除了警報,但不代表以後不會復發,也不能保證不會得其他癌症或疾病。此次經歷讓劉秀枝更加體認,除了感恩,更應活在當下,享受人生,做好隨時可離開的準備。許多癌友被疾病綁架,即使已經抗癌成功,對於可能的復發,整日憂心掛念。也有人索性放開生命,揮霍度日。劉秀枝說,我沒有等待癌症帶給我自由,她淡然卻堅定的說,「面對疾病,兵來將擋,而我就是那將軍。」退休後,離開了臨床,卻從來沒有遠離醫學,她目前擔任榮總的特約醫師,陽明大學的教授。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瀏覽醫學期刊,吸收新知。至今仍持續參加台北榮總的病例討論會,貢獻所學。而書櫃裡,有一百本尚未閱讀的新書,等待著她。學會了中文打字,經營部落格。從規劃退休,乳癌來訪,開刀化療,病痛從未絆倒她,劉秀枝一樣活力充沛的說,想想就很覺得感恩。治療日新月異,活著就有希望常有病友來詢問劉秀枝的意見,劉秀枝說,得了癌症不等於絕症,要看哪種癌症,還有癌症的期別。尤其癌症的治療日新月異,有些有健保給付,有些有臨床試驗名額,可以盡量爭取資源。癌症就是一種疾病,來了就接受,如果一直沉浸在悲哀或是憤怒中,一點用處都沒有。「為何是我?為何不是你!」劉秀枝說,還有更壞的籤,你沒有抽到呢!「一定要活!活著就有機會。」你以為今天沒希望,也許一轉眼就有新治療、新的藥物問世,不治療會後悔莫及。如果問了一個醫師,覺得沒有希望,一定要再問第二個、第三個,一旦選擇了就要相信醫師,相信自己,相互配合。劉秀枝說,人生一定會遇到困難,有困難就處理,一次的挫折沒有被打倒,你就會變得更強壯,那是很好的事情,即使很絕望也不要放棄,你不知道一轉頭就會有好東西在等你。「小時候,我挨罵了想不開,回頭一想,街邊轉角的碗糕與豆花很好吃耶,那不要死好了。」你覺得癌症好像治療不成功,也許明天新藥就出來了,或許再撐個一個月就有新的治療,總之不要放棄。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經濟條件也不一樣,她建議癌友,如果體力可以,可以持續上班,或許調整到壓力小的部門,或許跟同事求援。劉秀枝說,不要羞於求助,身邊有什麼資源就用什麼資源,有什麼人力就動用什麼人力。獨立慣了的她也分享,「我最需要人照顧的時候,我二姊也是每二、三天就來照顧一次。」想吃什麼就吃,味覺沒了還有嗅覺、視覺劉秀枝坦言,自己並不是養生的模範生,完全不能當別人的楷模,平常也不太按照規矩進行健康檢查,大概是遺傳基因好,所以身體強健,平日也難得感冒、肚疼,第一次生病就是乳癌。她認為「身體的保養方式是去操勞它,如果生病就去治療,別拖。」化療期間出現嘔吐、食欲不振、味覺改變,可能讓很多病患急遽消瘦。劉秀枝因為劇烈的嘔吐,從五十二公斤瘦到四十四公斤,正常人的白蛋白為三‧五到五‧五,她降到一點多,而原本該有五千到一萬的白血球降到只剩六百多,血紅素只及正常人的一半。治療期間正值冬天,她仍堅持到台北醫學大學講授一堂課,回程的計程車上,她忍不住問計程車司機怎麼不開暖氣,計程車司機喊冤,才知道原來是她在發冷,回到家後趕緊就醫,已經發起高燒。因為白血球實在太低,感染引發敗血症,緊急住院打抗生素治療。劉秀枝說。補充足夠營養,才能維持體力、對抗疾病,可是化學治療讓味覺變了,滷蛋吃起來不像滷蛋、綠茶像泥水。她再度發揮阿Q精神,味覺不好,可是嗅覺還在,視覺還在啊!雖然味道吃起來不對,可是聞起來是香的,眼睛看到的依然美味。平時飲食就很簡單的劉秀枝吃得清淡,生病了,為了讓自己多吃,劉秀枝反而放開懷吃。有一日想吃夜市裡油膩膩、重口味的炒麵,託人去買回來。如果想吃蛋糕,也會買來解饞。平時的飲食,劉秀枝很推薦「地中海飲食」,不僅好吃,也很健康。不論對抗癌症、預防失智,都是很好的飲食方式。不用奔跑跳躍,高爾夫年輕打到老劉秀枝走起路來,步履又快又靈巧,常讓人忘了她的年齡。談到運動,她認為:「不要過度愛惜身體。」她指的是不要嬌生慣養的意思。她說自己不是有運動細胞的人,但是從四十多歲就開始打高爾夫,可以走很多路,運動也很溫和,這樣的習慣持續至今。她笑說,高爾夫的唯一壞處是很貴,以前曾有位台北榮總院長不太喜歡醫師打高爾夫。榮總是個大家庭,大部分的醫師都住宿舍,所以聽說有些醫師只得趁著晚上,先把球具放到後車廂,出門打球時才不會被院長發現。劉秀枝曾發表文章指出,高爾夫的各種動作如上桿、下桿、揮桿、收桿、推桿入洞和走路,正適合沒有運動細胞的人,而且不用奔跑、跳躍,可以從青年一直打到老年。高爾夫不以速度取勝,也不用像許多球類運動要與隊員密切互動,又優待女性和銀髮族,簡直就是為她量身設計的運動。她謙稱,自己一直打得不好,而且常是球賽「BB獎」(最後第二名)的得主。卻因為打球可以磨練觀察力與策劃力,考驗專注力,還可以看球友的修養現形,有人球打得不好,氣得丟球桿,竟高掛到樹上。打球也讓劉秀枝更謙虛,知道運氣難料。有時明明打了壞球,結果彈跳到果嶺,有時明明是好球卻被風吹歪,令人扼腕。「今天打得好,明天卻很差,如此變化多端,不可預料,也是高爾夫球迷人之處。」此選讀摘自《我是醫師 我得癌症》作者 聯合報出版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購書網址:https://bit.ly/2YNNdW2(本文經網頁編輯編修)
-
2020-07-17 新聞.健康知識+
潛水會導致氣胸嗎?4要點助預防
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胸膜腔。人體的胸膜腔是臟層和壁層胸膜間的一個閉合的腔。正常情況下,臟層和壁層胸膜是貼合在一起的,而當一些原因出現漏氣後,氣流進入這個潛在的腔隙後,就會形成氣胸。從嚴重程度上分類,氣胸可分為單純性氣胸、開放性氣胸和非常危險的張力性氣胸三種類型。潛水等水下活動確實可能增加張力性氣胸的發生風險,患者情況可能十分危重,短時間如未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危及生命。要獲得及時救治,識別氣胸很重要。氣胸的臨床表現主要有:1.呼吸困難:氣胸發作時患者均有呼吸困難,嚴重程度與發作的過程、肺被壓縮的程度和原有的肺功能狀態有關。年輕患者可無明顯的呼吸困難,而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老年患者即使肺輕微的漏氣也會有明顯的呼吸困難。此外,呼吸困難與否,還取決於急性或慢性發作的速度。2.胸痛:氣胸發生時,常會伴有尖銳性刺痛和刀割痛的感覺,這與肺大泡突然破裂和肺被壓縮的程度無關,可能與胸膜腔內壓力增高、壁層胸膜受牽張有關。要注意的是,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局限在胸部,亦可向肩、背、上腹部放射。疼痛是氣胸患者最常見的症狀。3.刺激性咳嗽:自發性氣胸時偶有刺激性咳嗽。4.其他症狀:氣胸合併血氣胸時,如出血量多,患者會有心悸、血壓低、四肢發涼等表現。氣胸的檢查包括動脈血氣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其中,X線檢查是診斷氣胸最快速簡單的方法,可顯示肺萎縮程度、有無胸膜粘連、縱隔移位及胸腔積液等。而CT檢查是診斷氣胸最準確可靠的方法,對胸腔內少量氣體的診斷較為敏感。胸腔鏡檢查的優勢則在於可較容易發現氣胸的病因,操作靈活,可達葉間裂、肺尖、肺門,幾乎沒有盲區。氣胸是臨床上常見的急症,若未及時處理往往會損害肺功能,甚至威脅生命。因此積極治療和預防復發十分重要。氣胸的治療主要分為:1.一般治療:對首次發作並且肺萎陷在20%以下、沒有呼吸困難者,可採用臥床休息,充分吸氧等保守治療,盡量少講話,使肺活動減少,有利於氣體吸收和肺的複張。2.排氣療法:這適用於呼吸困難明顯、肺壓縮程度較重的患者,尤其是張力型氣胸需要緊急排氣者。3.化學胸膜固定術:為預防復發,將理化劑、纖維蛋白補充劑、醫用黏合劑等注入胸膜腔,使臟層和壁層兩層胸膜粘連從而消滅胸膜腔間隙,使空氣無處積存,即所謂“胸膜固定術” 。化學性胸膜固定術僅適用於不適宜外科手術治療的持續性漏氣患者,不是氣胸的首選治療方法。4.外科手術治療:近年來,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VATS)的發展,使手術變得愈發微創。該手術既修復肺的破口,又從根本上切除肺大泡,還可進行胸膜固定術,已成為氣胸的首選治療方法。預防氣胸四要點1.氣胸復發率高,常表現為突發胸痛和呼吸困難,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通常,患者的氣胸症狀消失後,就可參加正常工作和活動,不過,劇烈運動和身體碰撞運動需在氣胸完全消失後進行。2.戒菸可顯著降低原發性氣胸復發,建議氣胸患者徹底戒菸。3.潛水等水下活動可增加氣胸復發率,增加張力性氣胸的發生風險,因此對於沒有手術的氣胸患者應終生避免潛水。對專業潛水員和潛水愛好者,氣胸發作後一定要通過手術徹底切除肺大泡才可重新潛水。4.搭飛機本身並不增加氣胸發生的風險,但在高空上如果氣胸發作,將導致嚴重後果,所以未進行胸腔閉式引流或手術的氣胸患者應避免乘飛機。作者:丁一(上海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醫生)(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電鍋」其實和冷氣一樣耗電!專家幫你揪出:3種家中「隱藏版吃電怪獸」
隱藏版吃電怪獸電鍋電鍋可以用來清蒸、水煮、燜燉,是家庭主婦們料理的好幫手,家家戶戶幾乎都能看見它的身影。但你知道嗎?電鍋所使用的電力和一台小型冷氣不相上下,一天使用1個小時耗費1度電,一年下來耗掉365度,換算成新台幣也要1,825元,一點也不小筆,絕對要用得省才行!電鍋省電妙招❶ 煮飯前先浸泡30分鐘煮飯前先泡30分鐘,有2個好處:❶浸泡後的白米會較軟,能縮短煮熟的時間,達到省電的目的,❷在浸泡過程中,米粒充分吸收水分,加熱更均勻,米心易透口感更好。能邊省錢邊煮出可口米飯,何樂而不為?電鍋省電妙招❷ 內鍋加入熱水煮飯,縮短煮飯時間利用電鍋幫忙煮飯的時候,你都怎麼做?把米洗一洗、淘一淘,接著加入適量的自來水,按下電源開關,等待開關「答」的一聲跳起?如果這是你煮飯的SOP,建議修正一下。經過個人實際測試,若一開始即在內鍋加入熱水,電鍋省去「先將水加熱至100℃才開始煮飯」這過程,一來一往間可縮短30至40%的煮飯時間,我們不僅能加速享用熱騰騰的白飯,1年下來也可幫荷包省下600至700元。 電鍋省電妙招❸ 插頭記得拔,以免自動保溫功能造成電力浪費現在電鍋多設計成插上插頭就具有保溫功能,但你知道光保溫1小時也會消耗40瓦(W)的電力嗎?若你懶到不願意動動手指拔插頭,整整1個月扣掉每天1小時煮飯時間,電鍋就會燒掉你138元了。烤箱以往提及烤箱,一般人直覺聯想不外乎用來烘烤土司、麵包、精緻西式糕點等,不過現在的烤箱越來越萬能,煮、煎、烤、蒸什麼都能做,深受大眾喜愛。家庭用烤箱消耗電力不亞於小型冷氣,雖然披掛上陣頻率較低,但還是要學會省電用法,才能節能又省荷包。烤箱省電妙招 留住烤箱溫度是省電用法第一要素烤箱放哪裡很重要,建議千萬別放窗邊,那會讓溫度不斷流失,不僅影響烹飪效果,也易加重烤箱負擔耗費電力。另外,選購合格的烤箱也是省電基本要素,一定要挑選貼有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認證的合格標章烤箱,以免買到問題機種,耗電又不好用,就真的是吃電怪獸了。電磁爐電磁爐就像是移動廚房,到哪都可以開火,加上它不需要火只需要電,比瓦斯爐安全多了,深受小資族、租屋族以及火鍋族的青睞。不過電磁爐消耗的電力可不低,火力全開的話,一個小時就用掉1度電以上,是家中隱藏版的吃電怪獸。享受它所帶來的便利性時,也該學學怎麼節能使用。電磁爐省電妙招❶ 挑鍋電磁爐要使用金屬鍋具電磁爐雖然是烹飪器材,但使用時本身並不會發熱,它是藉由感應電流對鍋具進行加熱,達到烹煮目的,因此烹煮器具要選擇具備導磁性的材質,例如鐵鍋、特殊不鏽鋼、鐵烤琺瑯等平底鍋具,陶瓷和鋁合金材質就要看鍋具底部是否有小磁石,或特別設計為導磁材質。市面上有廠商推出新功能電磁爐,強調「不挑鍋」,鐵、鋁、銅鍋具都可使用,正想添購電磁爐的消費者不妨考慮。總結來說,若家中電磁爐非新款,通常都是挑鍋的! 電磁爐省電妙招❷ 清空周圍,別讓閒雜物堵住排氣口電磁爐底殼有方便散熱的排氣口,若排氣不順,容易造成加熱不易甚至壞掉的可能,兩者都會產生額外的支出。若想省電又省錢,使用的時候要記得清空周圍,防止閒雜物堵住排氣口,另外,也請定期清理排氣口。Tip 電磁爐宜單獨使用1個插座,以免跳電電磁爐使用方便,加熱快且沒有火,比瓦斯爐安全性更高,很適合租屋族使用。不過特別提醒,電磁爐耗電量大,適合獨自使用一個專用插座,千萬別讓它和其他電器共用插座,以免造成跳電!另外,電壓三孔220伏特(V)會比二孔110伏特(V)來得安全。除此之外,目前市售電磁爐多有過熱保護裝置,若有開關,請千萬別關閉。書籍介紹改變開燈習慣,擠出咖啡錢:診斷NG使用習慣,幫自己省下一半水電費【增訂版】(二版)作者:黃建誠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20/03/24作者簡介黃建誠經歷: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經理、財團法人中技社節能技術發展中心工程師、台灣照明學會永久正會員、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會員專長:節能培訓講師能源管理系統規劃、建置、資料庫系統效率最佳化分析及改善智慧LED燈具、智慧空調系統節能及改善建置建築、工廠節能診斷、效率提昇規劃和專案工程改善新建築物能源規劃、系統效率最佳化管理能源效益保證(ESCO)改善工程專案、量測與驗證專業能力:美國國際量測驗證師CMVP Level 3、ISO50001內部稽核員、能源局合格能源管理人員延伸閱讀: 少吃麵包,就是預防骨鬆第一步!害你發炎又流失肌肉,骨科醫師眼裡的3大NG飲食
-
2020-06-26 養生.聰明飲食
吃粽子配含糖汽水好舒心 小心脹氣、胃食道逆流
端午節連續假期吃粽子相當應景,但粽子吃多了恐會腸胃不適,聯新國際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張福銘建議成人一天吃一顆粽子就好,且食用時間最好在白天,並提醒民眾吃粽子時不要搭配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否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也要注意食物保存狀況,才不會病從口入。張福銘說,粽子是糯米做的,如果吃太多,除了熱量高,因為不易消化會在腸胃道內待較長時間其中腸胃開過刀,或過去有腸沾黏病史等,可能讓沾黏問題更嚴重,甚至引發腸阻塞,若持續性腹脹、排氣不順,伴隨噁心、嘔吐,可能是急性腸阻塞,須趕快就醫求診。張福銘建議一位成人一天吃一顆粽子就好,並選擇午餐時間吃最好,若晚餐時間吃粽子,可能到睡覺時間腸胃道都還在消化處理粽子,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症狀。端午連假難免會吃吃喝喝,張福銘建議民眾,吃粽子不要搭配汽水、果汁等含糖飲料,因為粽子已難消化,還搭配汽水會更容易脹氣,搭配含糖飲料或果汁則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避免腸胃不適除了慎選食物,也要注意夏天也是腸胃病毒好發期,張福銘說,聯新國際醫院最近收治不少患者有下腹部壓痛,合併包括發燒、水瀉,或其他腸胃道症狀,診斷後發現多為病毒感染,或吃到不乾淨東西,導致近期有不少人因腹痛求診,建議民眾飲食上避免冷熱快速交替,身體容易負荷不了;加上天氣熱食物容易腐敗,食物放冰箱也要注意保存狀況,才不會把病毒吃進身體。
-
2020-06-26 新聞.健康知識+
為什麼我們對臭味避之唯恐不及?哈佛化學博士這麼說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作者阮津玫】臭味實驗室氣味屬於機化學的研究範疇。不僅芳香味化合物與調味料屬於有機分子大家庭,臭味也是。化學課將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簡稱為OC。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讓人又愛又恨,因為修這個科目的時候必須死背很多內容。從前有一次,我一邊動手畫著化學結構式一邊記誦,室友說:「你真是金頭腦耶,還記得住這些結構式!」我倒是認為,真正厲害的是研究出化學分子結構特徵的科學家,因為化學分子根本「無影無形」,如何去研究它們的結構形狀呢?從這一點看來,化學真的是一門出類拔萃的科目啊!除了學習理論之外,化學系學生必須花很多時間做實驗。我們稱之為實習,雖然這個說法可能引起其他專業科系的誤解,但化學系還是保留這個習慣說法。有機化學實習很難,不僅讓人喪氣地只想轉系,甚至還會導致心情低迷懷疑人生。另一方面,它卻超級有趣,例如有機化學裡相當重要的一環就是合成(Synthese),亦即「從零開始」製作新的化學分子。用自己的雙手實驗合成出肉眼不可見、甚至連最棒的顯微鏡都無法一窺其美妙的分子……這感覺多麼酷啊!自己彷彿神奇地晉身魔術大師之列!不過,有機化學實習超血汗的,並且百味雜陳。如果你臨時找不到有機化學實驗室的位置,只需要按「味」索驥就可以找到,而且靠的不是香氣,而是臭味。從前我做完有機實驗之後,在搭車回家途中總是薰暈了車上一票乘客。唉,真是不堪回首話當年!超丟臉的!今天公車裡的汗臭哥應該跟我當年一樣,都相當無奈啊!TMHS屬於有機化合物分子。很多人體部位都會發臭。停,暫停一下!請先想想,化學家究竟如何得知臭味分子的化學式呢?透過理論推演嗎?絕對不可能!當然是藉由實驗來確定臭味分子的化學組成。讓我來告訴大家一個特別好笑的故事:一九九八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有位科學家研究十六名受試者的胃脹氣問題。受試者必須在實驗前晚及實驗早上各多攝取兩百克豆類與時此克乳果糖(Lactulose)。乳果糖有助於腸道益生菌迅速繁殖;腸道細菌分解乳果糖的時候會產生氣體,導致放屁。實驗當日,受試者必須收集自己排出的氣體。實驗結果以氣相色譜法等方法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實驗還邀請兩位「好鼻師」來鑑定收集到的氣體惡臭特徵。為什麼只請兩位?唉,替科學實驗做臭氣鑑定的人才數目很有限的。此外,他們的嗅覺必須非常厲害,方可進行科學的精確評估。這兩位好鼻師的工作經歷業已證實其高超的嗅覺能力,可對氣體臭味做出「量化分析」與「質化分析」。量化分析指的是例如:以〇(無味)到八(惡臭)等級來判定氣體樣本的臭味強度。質化分析指的是:精確地描述每種單一氣體的特徵,聞起來像有硫化物的味道?臭雞蛋的味道?還是臭甜味?如果只將該氣味描述為很「噁心」,則顯得不夠具體。放屁所排出的氣體多半是氫氣、氮氣、二氧化碳,這些氣體都沒有味道。科學家發現,真正有臭味的氣體絕大多數是硫氫化合物(聞起來像臭雞蛋),然後是甲基硫醇(聞起來像腐敗的蔬菜),以及二甲硫醚(臭甜味)。這類知識有什麼用處呢?哎呀,科學研究並不一定具有實用價值。研究工作的核心在於更進一步瞭解這個世界,當然也包括瞭解這些氣體在內。上述研究還有續集,而且相當有趣:研究者請受試者穿上防水褲,以強力膠帶黏緊,並以修補腳踏車內胎的方法確定褲子百分之百密不透風。防水褲上面有個連接管,負責收集全數的排氣以供分析。防水褲裡裝有活性碳塗層濾墊,因此可吸收硫化氫之類的分子。所以,活性碳濾墊的用途在於防止產生臭氣!這項實驗計畫主持人測量剩餘的臭味分子,並測量活性碳濾墊的除臭功效。科學家甚至以普通濾墊當做「安慰劑」濾墊,藉以保證研究方法的正確性。這項實驗的結果又是如何呢?活性碳濾墊防水褲真的具有除臭效果。活性碳濾墊能夠吸收九成以上的硫化物氣體。最重要的事一定要在這裡告訴你們:這個濾墊的大小43,5 X 38 X 2,5公分,大概就跟枕頭一樣大!難怪紡織業遲遲未應用這項科學發明結果,試想誰願意在褲子裡塞個枕頭,僅僅為了去除屁味?不過,這就是科學研究。成功的科研結果與實際應用之間無法畫上等號,甚至經常隔著天壤之別。幸好,號稱「天下無敵臭」的分子並不存於大自然裡,而是由人工合成。這個小分子看起來一副無害單純模樣,卻是臭氣沖天,化學學名是硫代丙酮(Thioacetone)。硫代丙酮的化學結構式雖然很簡單,製備卻不容易。通常必須先製作它的「三聚體」(trimer),亦即由三個相同的硫代丙酮分子化合生成的產物,然後再透過高溫讓硫代丙酮三聚體進行裂化反應,以製備硫代丙酮。剛剛不是說過硫代丙酮「天下無敵臭」嗎?那麼還有人會想去製備硫代丙酮嗎?的確有!第一批在化學實驗室裡製作硫代丙酮的化學家來自於德國芙萊堡大學。他們在一八八九年的實驗日誌記錄著:我們小心謹慎地進行蒸餾,再以水蒸氣降溫。剛剛製成的硫代丙酮瞬間就「臭」傳千里。在距離實驗室八百公尺遠的地方及鄰近社區裡,都瀰漫著這股臭味。實驗室附近的居民抱怨說,有人聞到臭味之後覺得噁心、嘔吐,甚至昏倒。噁心惡臭都無法遏阻當年那批科學家的好奇心。由此可見,他們一心想追求科學真相,無疑是一群貨真價實的科學家。後來迫於鄰居抗議連連,研究者只好中止實驗。該項研究並無任何應用可能(臭味或可當作武器?)。硫代丙酮的純化分離過程非常困難。僅僅如此,就完全值得「以身試險」了!科學就是在於挑戰可能之極限。當年芙萊堡大學的故事證明:在那麼多的化學家裡面,最瘋狂的就是有機化學家。至少我個人如此認為,搞有機化學的人工作最勤奮。我家老爸就是有機化學家,湊巧後來轉去研究聚合物。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探討香味,包括研究剛出爐的麵包香味在內。媽媽常說,老爸那時候下班回家時全身都香噴噴的。我先生馬修也主修有機化學;他讀博士班的時候,我卻沒像我媽那麼幸運。他的研究室就在實驗室裡面,而且完全沒有隔間。雖然我自己唸博士班的時候也在實驗室裡有張書桌,但我們研究室不搞毒物化學。相反的,馬修和其他五位同事都專攻有機化學。唉!他們不僅日以繼夜地在工作台上做著有毒物質的合成實驗,還坐在書桌旁一直呼吸著有毒氣體。雖然實驗室裡有抽風設備,盡量降低他們與化學物質的接觸機會,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沾染到一些有毒成分。所以,馬修一回家就必須把實驗衣與上班時的衣物脫在特定的洗衣籃裡,然後立刻洗澡,不然不准碰我。他身上幾乎每天都充滿著有機化學的味道。如果連在家的我都聞得到,那麼他在實驗室裡究竟吸入多少毒氣呢?這讓人覺得憤怒,真想破口大罵馬修的指導教授兼老闆、罵有機化學研究所以及整所大學。德國既然是先進國家,為什麼不能提供化學所博士生實驗室以外的研究空間呢?在大自然裡,臭味傳遞的訊息就是「趕快離開」,例如:路人甲散發出陣陣臭味,表示他可能有傳染病或細菌,其他人應該儘速遠離。如果臭就是毒、毒就會臭,倒也實際並且容易辨認。可惜,有害物質通常都很不顯眼。事實上,發出臭味的成分未必有害,同樣的,有害物質未必臭氣沖天。剛開始唸化學系的時候,酸性物質簡直是我們的頭號大敵。酸鹼中和(Acidbase titration)實驗的材料之一就是鹽酸。同學們都提心吊膽,害怕皮膚碰到鹽酸會被腐蝕。後來,大家很快就適應得很好,實驗態度變得既有自信更熟練,而且大家對鹽酸的恐懼變小了,因為知道皮膚碰到酸性物質時會馬上有感覺,能夠立即反應沖洗以降低傷害。毫無存在感的化學藥品才可怕,因為它們可能多年後才導致癌症病發。有機實習的時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結晶紫染色劑的合成實驗,最終產物是一種金屬般發光的銅金色結晶。極少量結晶溶於水之後,就會變成所謂的「紫藥水」,可用於消毒殺菌。但此項實驗的最主要目的並不在於製備染色劑,而是讓我們體會到清洗實驗器材的千辛萬苦。結晶紫不僅顏色很濃烈,脫色難度更高。我們一直不停地刷洗,但所有實驗器材的顏色卻越變越深。那時候我們才瞭解,原來這就是實驗室抽風設備以及實驗衣每天必然遭受的悲慘命運。當時我和同學們都還是實驗菜鳥,不太懂得清洗染劑的技巧,因此好幾個星期過去之後,抽風設備以及實驗衣上面都還會赫然出現紫色的痕跡。後來我情願處理有毒成分,也不想再碰有色染劑。擔任科技記者之後,我反而懷念起實驗室的工作。來找汀娜的時候,我總是表現出對於舊日時光的依依不捨。汀娜有點生氣,認為我不應該對實驗室還存著浪漫的想法。的確,化學系的大學生及碩士生在寒暑假必須實習,毫無假期可言,唸博士班的時候更沒有休假機會。這代表,我生命中整整九年的時間都貢獻給了化學實驗。無論春夏秋冬,我都必須全副武裝地在實驗室裡奮戰,有時候夏天流汗流到眼鏡鏡片都起霧看不清楚了。相較之下,離開化學實驗室工作的我現在正享受著夏天的愉快氛圍,穿著涼鞋輕鬆地散步回家。我應該慶幸自己辭去了化學研究室的工作。你問我想不想念當年?不想,絕對不想!
-
2020-06-22 科別.消化系統
肚子脹痛無法排氣排便 竟是胰臟腫瘤壓迫
一名45歲的廚師半年來食慾不振、腹部悶痛,但都未就醫,直到最近一周一吃東西就肚子痛,甚至無法排氣排便,才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求診,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確認是胰臟尾部有腫瘤侵犯到大腸造成急性腸阻塞,經開刀治療後,目前已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邵彥誠表示,該名病患胰臟尾部約有桌球大小的腫瘤,且侵犯到脾臟,橫結腸及胃,首先緊急幫病患做人工肛門手術,幫助腸道減壓,經過一周後,再以3D 腹腔鏡手術移除人工肛門及切除四個器官,一共切除脾臟、約10公分胰臟尾部、約70公分大腸以及部分的胃,手術執行約8小時,因傷口小,恢復快,病患隔天就下床,目前已經恢復正常飲食、正常排便。邵彥誠指出,該病患手術前,大腸鏡明顯可見大腸受到胰臟腫瘤的壓迫而嚴重狹窄,身體不適超過一個月都未就醫,若當初有提早就醫,就不需緊急人工肛門手術。提醒民眾一旦發現食慾不振,尤其沒有正常排氣排便,一定要盡早就醫,千萬不要拖。
-
2020-06-11 科別.泌尿腎臟
尿中有許多小泡泡 你可能得了這些疾病
門診中常有病人發現自己每回小便時,尿液裏有許多的小泡泡,恐慌的詢問泌尿科醫生,自己是否罹患腎臟或膀胱的疾病。事實上,有很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小便裏頭有許多泡泡的現象。 假如在小便時,發現尿中有許多小泡泡存在,可能因腎臟慢性發炎或糖尿病、高血壓久了之後引起蛋白尿的導致。除此之外,由於空氣充滿在環境中,廁所也不例外,當尿液沖擊水面時,也會使空氣波動,而產生泡泡,如果我們觀查在下雨時,當雨落在池塘水面時也會產生泡泡,但是如果小便時力道不強,如某些攝護腺肥大的病患,小便滴滴答答的,即便是有發炎,也可能不產生泡泡。尿液中有氣形成,首先須探討它的來源,可能是來自體內,也可能由外界進入,正常尿液是不含所謂的空氣或其他氣體,但是如果有泌尿道感染而致病原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菌種時,這些細菌在破壞泌尿上皮或分解尿液時,就會產生氣體,導致排尿時發生泡泡或排氣的現象。另外,病患因為病情需要接受內視鏡或手術等檢查及治療時,也會由器械導入空氣,或使泌尿器官因手術直接曝露於空氣中,雖然經縫合,仍然會有空氣進入腎臟或膀胱內產生氣尿。最麻煩的就是所謂廔管,如大腸、膀胱間產生廔管,而這廔管可以因為嚴重的感染、手術後、腫瘤的侵犯或因放射線照射而產生,於是腸胃道內的氣體也會進入膀胱造成氣尿。所幸,除了泌尿系統感染外,廔管很少發生,內視鏡及手術的氣尿大多解一至二次小便後,空氣便會排出體外,並無大礙。當發現尿中有許多小泡泡存在若懷疑是否因疾病所引起,可至做尿液常規檢查,看看小便是否有蛋白尿、血尿、濃細胞是否有白血球增加的現象,也可觀察尿的比重是否過高,如果有此現象,可能因每日的喝水量太少,使得小便濃度太高而呈現茶色氣泡多,這個時候,就要檢討自己是否攝取水量不足,正常人每天都要攝取2000cc以上的水量,唯有多喝水,才不致引起尿中太多泡泡的症狀。事實上,一旦發現尿中含有很多的泡泡,經過尿液常規檢查,並無蛋白尿、血尿、或白血球增加的現象,就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平時多攝取水份,就可獲得改善。本文摘自書田診所 延伸閱讀: 外食鹽份易過量! 家醫科醫師教你簡單算有無超標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
2020-05-28 養生.樂活人生
腸癌體會無毒食材難尋!劉天和創「天和鮮物」 :吃對真食物才可保健康
【編註】劉天和日前於東部旅行時,心臟突感不適,急救無效,近日家屬低調辦理後事。天和鮮物粉絲團已於5/27貼出董事長劉天和辭世的消息。>>相關新聞 攝影當天,天和鮮物創辦人劉天和露齒、瞇眼,笑著面對鏡頭,活動力十足,完全看不出曾經罹患大腸癌的低落情緒。但談起那段抗癌的辛酸史,採訪過程中他眉頭緊皺,聲聲道出治療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折磨,以及如何從科技業轉戰專職養殖魚場,開啟人生第二個創業路。即將年滿70歲的劉天和,同時擁有好幾種身分,不但是新竹科學園區內專司半導體製程系統規劃與設計製造、是全亞洲第一家經FM認證製程排氣公司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新科技農夫,曾於2015年代表澎湖縣獲選當年度十大神農,被譽為「科技神農」;更是提供有機友善食材第一品牌展售網「天和鮮物」的負責人。 做事業,要對天對地對得起良心在這些身分的背後,劉天和細述一路走來的心情,「從創業開始,我都是白手起家,從無到有,賺錢雖然是要讓家人與員工有更好的生活;但從罹癌之後,我只想做對天、對地、對得起良心的事情。」劉天和克勤克儉、實在打拚的個性,就像早期臺灣傳統產業的創業家一樣,他也承認自己的事業心強,創業時,適逢臺灣科技業起飛的年代,當時只要認真打拚,與他同輩的,經濟能力應該都不錯,「但其實大家都是犧牲健康在賺錢。」他直言,那時是憑著年輕力壯,過著天天加班、喝酒抽菸的日子,是直到一次健康檢查發現大腸癌後,才對生命與健康改觀。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天和鮮物創辦人劉天和罹患了大腸癌,曾經前後八次進出手術房,最後切除所有大腸,以小腸取代;三年多來出入醫院、常看健康及管理書籍的日子,讓他下定決心要養殖健康魚,讓所有人能擁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劉天和坦言,如果沒有罹癌,自己不會接觸食材、養殖業,「就是因為自己病了,才了解到健康的重要!」他說自己的個性講求追根究柢、徹底解決,一開始的治療選擇,就是以手術切掉有問題的大腸,且前前後後共進出手術房八次,直到將大腸全部切除。治療過程難熬,誓言養出健康無毒的魚切掉大腸後,必須在腹部下方裝置人工肛門,他形容那段日子簡直是種折磨。比方說,他曾在出差時開車,在解開汽車安全帶時,不小心拉扯,排泄物灑得全身都是;也曾經因為高速公路休息站廁所沒有坐式馬桶,不小心弄髒衣服與地板,「那時真的非常狼狽。」劉天和說,後來與醫師討論後,決定再進行小腸接大腸手術,但這項手術又容易讓消化液溢出,導致肛門潰爛,飲食上也得特別留意,「不過,兩相比較,總是比之前狼狽模樣好得多。」過去辛苦賺錢,並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大病之後,他陸續出入醫院達三年,在這段休養期間,空閒時就閱讀健康及管理的書籍,吸收資訊,也因為切除大腸之後,很多食物無法消化,必須選擇比較軟且健康的食物,醫師建議魚肉軟又好消化,喜歡吃魚的他卻發現,要找到健康無毒的來源有困難,因此興起了自己養魚的念頭。要食療不要醫療,吃對真食物才可保健康從科技營造工程轉行到農漁業,劉天和在澎湖投入龐大的資金來養海鱺,想做就要做到的個性,以短短兩年的時間,便養殖出臺灣第一條有身分證的健康魚「天和珍鱺」;除了養出健康魚之外,他也擴及到陸地,開始有其他農畜產及蔬食的種植。接著更進一步跨入通路,把產地延伸到餐桌,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健康真食物的美妙。經營有機農業十多年來,劉天和體認現代人想要健康養生,有一半的關鍵要素就在於飲食,「每個人都想要健康,但健康是要付出代價的。」對現代人生命威脅最大的疾病是失智、中風、心血管疾病、癌症與糖尿病,這些都和飲食健康息息相關,但時下多數的飲食型態,卻充滿著人工化學添加物、防腐劑與色素等,甚至可能吃進太多的脂肪,缺乏膳食纖維、Omega3與抗氧化物,「奇怪的是,即使大家都懂得要健康、要養生,卻又少有人願意花錢吃真食物。」而他會跨足天和鮮物,便是想提供現代人,能有一次購足安心食材的場域,位於台北華山旗艦店除了有機超市、烘培坊、果汁吧、十大神農安心食材體驗區,好食料理區等,以產地直送的方式,打造營養美味的餐點,讓民眾能輕鬆享受健康的真食物。運動當吃補,天天健行兩萬步經歷一場腸癌的震撼教育之後,劉天和對自己的健康要求,顯得積極。大病之前幾乎是應酬滿檔,屬夜貓子人生;現在則是以爬山為主、路跑為輔,還被老婆與媳婦笑稱是個運動瘋子,他笑說確實是如此,運動量大到令人瞠目結舌。採訪當中,他秀出手機,螢幕上記錄著每天的步行步數,幾乎天天超過兩萬步、攀爬的階梯有時可達195層樓、235層樓。現在劉天和每天晚上八點多就寢,清晨三點左右起床,天還沒亮就去爬山,下小雨時仍舊撐傘前行。若沒有登山行程,上班前,也會先在居家附近跑步1.5小時,天候不佳下大雨時,就會到捷運站上下樓梯當成運動;傍晚下班後,再儘量抽空爬1小時的虎山,而星期例假日一定會花3個小時爬山。「現在早上一天沒運動,就感覺渾身不舒服。」他強調運動的重要,不僅能有排毒的功效,也可增加肺活量,而運動的習慣,則是在身體出問題後,就一直維持到現在。歷經大病一場,現在他對人生的想法是,「每個人最終都得一死,但死要死得快活,不能有拖累折磨,千萬不能讓自己有罹患中風、洗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健康老去才是重點。」三餐自己煮,順應節氣挑食材既然講究健康食材,劉天和居家或外出的生活飲食,也一樣順應自然。以三餐中的早餐來說,一定會有簡單的燕麥搭配牛奶,「牛奶可補充鈣質、蛋白質,燕麥有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每天再簡單搭配一顆蛋、一盤青菜、三樣水果,就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他強調,居家所選擇的蔬果種類,也是順應時節,講求當令、當季,才最新鮮;但因為自己的腸胃問題,在選擇上,則做了適當的調整,例如少吃寒性的蔬果如瓜類、橘子等。如今事業版圖橫跨臺灣北中南東,以及東南亞及中國,偶爾出差旅遊是不可或缺的行程,遠行時,如何調整生活型態與飲食內容?劉天和說,旅遊的選擇,他是以自由行為主,大部分的休閒活動是到民宿或度假飯店休憩,於是會自己帶米煮稀飯,並且到當地買青菜回來自己煮,甚至會預先用玻璃罐準備醬菜類,要讓自己仍保有放鬆的時光。活得有尊嚴,珍惜當下、善待自己當提及壓力時,劉天和坦言,新事業並不如預期賺錢,甚至是個長期賠本的事業,但只要經濟許可,他仍會堅持下去。過去一直是由科技本業支撐新事業的盈虧,但現在美中貿易戰混沌未明,半導體產業影響不小,因此,在經營上考慮開始縮編,但他表示自己並不後悔,「沒有人強迫我做,是我自己要跳進來的,因此得自作自受。」他說,比起經營,人事管理的複雜度更令人無力,尤其工業範疇與服務業完全不同,「服務業需要的是熱情,但現在主動、積極、有敬業精神的年輕人少之又少」,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是他目前需要正視的問題。最後,劉天和嘆口氣說,現代人多處於三明治世代,生活都很辛苦,「無論如何,一定要在活著的時候,活得有尊嚴,不拖累子孫,且要珍惜當下、善待自己。」而若要活得有尊嚴,最重要的三樣功課,就是吃對食物、規律生活、努力運動,否則一旦得了失智或慢性病,再多的財產也沒有用。(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3期)延伸閱讀:吃素就能與心血管疾病絕緣? 真相是……年年有餘!多吃魚一夜好眠
-
2020-05-19 焦點.健康知識+
公廁的病菌會飛!上廁所3個錯誤動作千萬母湯
近來台灣民眾防疫觀念高漲,許多人一到公共場所,就會先到廁所洗手,確保個人健康,但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警告,公廁馬桶氣旋恐讓清潔不成,反變沾染病菌的來源!根據研究,馬桶沖水時產生的瞬間氣旋會讓病菌、微生物飛散在空中,形成氣溶膠傳播,存活在空氣中至少1個半小時;國外媒體報導,沖馬桶的氣旋會將糞便、病菌或微生物噴到4.5公尺距離之遠,進而落在衛生紙、門把等周遭物品上。根據上述研究亦指出,在醫療機構中的公共廁所、因沒有馬桶蓋或者是沖廁所時沒有蓋蓋子,導致馬桶周遭環境受到污染,讓如廁的空間佈滿致瀉病菌,這會讓本來想要到廁所進行清潔動作,反而可能接觸到更多病菌。尤其新冠病毒前陣子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證實會經過氣溶膠傳播,病毒在空氣中可存活長達3小時,病毒在紙類存活更高達24小時,大幅提升在公廁沾染病菌的風險。過去香港也有報告指出,發現一棟大樓裡,因為最初發病病人的排泄物通過氣溶膠傳播,從樓層裡的下水道和排氣扇迅速擴散,造成整棟樓內SARS大爆發。黃軒強調,民眾和業者更應該正視公共廁所的環境衛生、衛生紙使用盒的重要性,才能避免公共洗手間成為防疫的缺口。潛在風險一:開放式外盒除了沖馬桶造成病菌的氣溶膠傳播外,公共洗手間「衛生紙」更是隱藏危機。由於現今公廁的衛生紙,多半是開口朝下的開放式使用盒,沖馬桶時所產生的氣旋會將馬桶內的細菌、微生物帶到衛生紙上,造成使用者可能使用到被汙染的衛生紙。潛在風險二:找捲筒衛生紙紙頭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就是捲筒式衛生紙會找不到抽取的紙頭,所以需要碰觸整捲衛生紙,慢慢轉個好幾圈才到開頭,這樣的抽取方式,未用紙捲可能會被許多人摸過,而大幅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潛在風險三:擦手紙別人抽完換你抽大多數公廁不提供擦手紙,即便有也是開放式的使用盒,抽取時容易沾染和碰觸到下一張擦手紙,提高受汙染的風險,建議擦手紙使用盒最好密封式的,較能系統性地防止人為抽取時造成的接觸感染。勤洗手,減少用手觸碰,才能遠離疾病,但洗完手若沒有擦乾,容易受環境細菌沾染,比洗手前還髒。黃軒建議,盡量少使用蹲式馬桶,因為蹲式馬桶沒有蓋子可以蓋,易增加病菌感染風險;另外,使用坐式馬桶沖水時一定要蓋上蓋子沖水,慎防病菌飛散到空中及汙染到周遭物品。延伸閱讀: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剪指甲有眉角! 不想藏污納垢這長度最剛好
-
2020-05-14 養生.健康瘦身
美魔女中醫師吳明珠 教你擺脫小腹婆 成為夏日焦點
對於小腹,一般人有種說法是,因為女生的小腹裏裡有子宮,身體為了保護子宮,所以就容易在腹部地方堆積脂肪,其實,主要的關鍵是在於女性荷爾蒙的關係。因為女性素、黃體素會因為月經週期的關係,而影響到我們脂肪的分布區域,所以對於我們女性來講,小腹婆比較容易找上我們!所以我們當然就要時時、常常注意,以免小腹無形中、暗中變成大腹婆!原因:當然小肚肚形成原因除了先天的生理荷爾蒙影響之外,有些原因和體質非常有關係,比如說有一種和水的代謝有關的小腹:1.水濕型肥胖您可以試著拍拍自己肚臍一下的小腹,看看是不是有"咚咚咚"的 聲音,而且平常容易下身特別容易腫,感覺特別重,這種就是屬於體內水分無法適當的排除、代謝身體廢水的體質,時間久了,容易體質變虛寒,五臟循環功能不良,脂肪就不止跑去屯積在腹部了。所以此種體質者要減少吃生冷、冰品、配合運動多出些汗,使身體的基本代謝率增加 ,排出不要的廢水! 2.氣虛型肥胖此種體質,一般表現為腹部肌肉鬆弛,無法支撐內臟,造成腸胃下垂,形成小腹。此類患者,很容易疲累,皮膚乾燥,憔悴感明顯,其它地方可能都不胖,就是小腹下垂往外凸。此類患者 建議要多注意生活作息,也要適量的運動,並按摩穴位!請醫師開一些補元氣的調理藥方配合更好,如四君子湯、四神湯也可多喝。 3.便秘長期的便秘讓腸胃失去原有的功能,便便堆積在肚裡,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小腹婆啦!這種小肚肚通常是硬硬的、又往上突出。解決方法除了每日適量的運動增加腸蠕動外,蔬菜水果、優酪乳也要多吃,讓腸子的纖維質增加好菌滋長,壞菌死亡,自然小腹婆就沒妳的份! 4.生活習慣彎腰、駝背、一吃飽飯後就馬上坐在椅子上打電動、看電視,時間久了,小腹就跑出來了!這種生活上的習慣不佳,就要自己提醒自己,飯後去公園散個步或起來幫媽媽洗個碗吧!對策:曾經擁有的小蠻腰,要如何再次擁有?不用透過別的方法!只要您每天多照顧您自己一點點,多愛您自己一點點,您就可以媚力重現! ◎指壓小腹穴道:使用時機:飯後一小時到兩小時之間。注意事項:月經期間、腹瀉時停用。 指壓穴道時間:早晚作,每次15-30分鐘。方法:a平躺在床上時,用食指指壓肚臍上一指的位置水分穴,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避免水腫,及幫助腸胃蠕動、鍛鍊腹肌。b 再拿捏肚臍兩旁各一指的位置盲俞穴,及肚臍旁各兩指的位置天樞穴c 肚臍下方四橫指幅的位置關元穴。 以上幾個穴道都有幫助消化、排氣、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當然 更有消除小腹贅肉的作用。 ◎運動1.早晚15分鐘2. 床上腳踏車運動:躺在床上,雙腳舉高,呈90度後,之後像在踩腳踏車一樣,雙腳上下打圓運動,由100下開始增加。3. 床上抬頭運動:平躺於床上,不要用枕頭,頭抬起,眼睛看著小腹,再將頭放平,每次由30次開始。 ◎配合的茶飲:1.清暑瘦身茶材料:乾荷葉 1錢、洛神茶 5朵、清水1000c.c.代糖適量作法:將藥材洗淨後放入茶壺中,水煮開後沖入茶壺中煮5分鐘後至出味成紅色即可加入適量代糖,或放涼後過濾取汁,放入冷藏室冰一下,涼涼的喝更可口,也就是夏日的清涼、增強免疫力兼瘦身的清暑涼飲!服法:飯後飲用。不宜:腸胃虛寒者,容易腹瀉、腹脹者、月經期間宜減量。說明:荷葉,性味:苦平,可清暑通氣,辟暑滌煩熱,更可沁肺悅心…加上洛神花對暑夏燥熱性的虛火上升、高血壓、全身倦怠,飲後可消暑降火,提神解勞。 2.清秀玫瑰茶材料: 粉紫色玫瑰 5朵、烏梅 2顆、新鮮薄荷2片、清水500c.c.作法:藥材快速洗淨後,以沸水將茶杯燙過,將玫瑰、烏梅、薄荷放入杯中,沖入沸水燜5分鐘至出味即可。服法:飯後飲用。不宜:腸胃虛寒者,容易腹瀉、腹脹者宜減量。說明:玫瑰可舒導肝氣,烏梅可殺菌、生津、止渴,更有清熱除煩作用,薄荷除了有清涼的香味外更可預防感冒,緩解頭痛和口臭! 3.三花減肥茶藥材:玫瑰花、茉莉花、枳殼、川芎、荷葉各5克作法:所有藥材放入茶杯中,加沸水1000 c.c.沖泡並燜10分鐘,或稍煮5~-10分鐘,或 稍煮5分鐘,即可代茶飲用。服用:飯後當茶飲用,連飲2~3個月。宜忌:1. 適合單純性肥胖症。此藥性味甘平,長期服用無不良作用。2. 月經期間,孕婦忌用。功效:寬胸利氣、袪痰消腫、活血養胃、降脂減肥提神。適用於素有痰飲、高血脂及肥胖症者。 4活力綠茶飲材料:綠茶 粉 2 茶 匙、何 首 烏、澤 瀉、丹 參 各 3 錢作法:用 七 碗 水 煎 成 二 碗 ,可 降 脂 , 幫 助 新 陳 代 謝服用時間:飯後早晚一碗,連飲2~3個月。忌:月經期間,孕婦忌用、腹脹者慎用。功效:增加代謝、消脂、減肥。 以上的內外綜合平小腹法,方法簡易容易施行,每天快樂的配合,一定會讓您 擺脫小腹婆行列。本文由中醫師吳明珠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大口吃肉也能瘦身? 營養師點名3健康疑慮別忽略 沒吃什麼也胖? 減重專家破除減肥3大常見迷思
-
2020-05-02 橘世代.好野橘
如何判斷真正「防疫宅」?挑選要留意3重點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隨著「抗疫」意識高漲,建商紛紛以高規格「防疫宅」吸引熟齡族群目光,該如何判斷真正的「防疫宅」?業界專家指出,挑選時要留意3重點,搭配「地點」,都有機會擁有「待在家不怕生病」的「好宅」。病毒難防,建商紛紛祭出防疫建材、設備等「防疫菜單」,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防疫宅」建案,並非建商超前部署,而是由於近年健康意識抬頭,民眾更在意生活素質,許多新建案本來就注重無毒建材等要素,正好搭上疫情話題列車。「防疫宅」不脫3重點:第1項就是通風良好、採光佳。要預防社區感染,包括每戶獨立排氣管道、排氣孔、配備存水彎裝置,以及每戶都有足夠的對外窗,讓室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等。第2項是「高規格管理」,新冠肺炎病毒最長可在人體外存活數天,部分建案標榜十足的防疫管理,出入量體溫之外,管理員甚至會協助信件、包裹消毒。第3項是重點就是空氣、水質皆乾淨。除了已經很常見的無毒建材,部分建商還會送上高規格空氣清淨器、淨水器、馬桶,這種「加碼」的防疫設備和家電,是疫情期間最常見的銷售搭配。徐佳馨說,「防疫宅」3重點,幾乎是近年豪宅建案的標準配備,資金比較雄厚的民眾可以直接鎖定較高單價的建案;不過「防疫」只是讓房價加分的項目,並非豪宅獨有,建議民眾若要找到實惠又健康的「好宅」,也可以選擇往蛋白區移動,配備不打折,但價錢更好入手。看更多報導:《橘世代》【買房指南大公開↘↘↘】。大齡女子買房不是問題! 二二三三理財法幫她達標。從背卡債到最高擁5、6間房 蘇逸洪掌握買房6心法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3-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勤益科大研發新技術 快速建置負壓病房
新科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勤益科大學者組成技術團隊,首創熱交換技術,運用水分子壓力差及水二相能量轉換,大幅節省負壓環境的建置成本及能量耗損。團隊與秀傳醫院合作,成功把檢疫站改裝為微負壓環境,4月初將完成負壓隔離病房改裝。科技部「價創計畫」協助學界具潛力的研發成果產業化,並成立新創公司;截至目前為止已累積19件個案成立衍生新創公司,成功募資逾18.9億元,公司商業估值達47.7億元。該計畫支持的團隊、勤益科大研發科技與資訊管理研究所教授翁國亮領軍的「全外氣循環熱交換節能空調系統」技術團隊,近日把研發應用於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翁國亮表示,團隊所研發的系統,是利用建築物內外水蒸氣分子壓力差回收及製造冷能,達到節能及減少廢熱排放,加上獨特的進、排氣氣流分隔及滅菌消毒功能,能有效避免空氣交互感染。技術已申請多國專利保護。
-
2020-03-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冠狀病毒散布 研究:例行性消毒有效
新加坡公布一項新研究顯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患者的臥室和廁所會有很大範圍遭病毒汙染,凸顯例行清潔洗手台和馬桶等高度碰觸表面的必要性。然而,研究指出,使用常見的消毒水一天清潔物體表面兩次,並清掃地板一次,就能有效消滅病毒,民眾只要遵守上述原則,目前的消毒措施足夠預防病毒散布。中國先前傳出境內不少醫院發生院內感染,造成數十名醫護人員和其他患者間相互傳染,而這項研究隨後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這讓科學家相信傳染途徑除了經由咳嗽外,病毒汙染環境也是一項關鍵因素,但還不清確切範圍有多大。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和國防科技研究院(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的研究人員對3名患者進行觀察,這些患者1月底到2月初被隔離在不同房間。研究人員在14天的隔離期間,從他們的臥房採集5天的樣本。其中一名患者的臥室經例行清潔之前,先進行樣本採集,另外兩間臥室則是消毒後,才進行採樣程序。臥室未經消毒的病患在3名患者中病情最輕,僅出現咳嗽的症狀,另外兩名患者出現咳嗽及發燒的中度症狀,其中一人呼吸急促,另一人咳嗽夾帶濃痰。儘管病情相異,未經消毒臥室中15個採樣經檢驗有13個遭病毒汙染,包括椅子、床架、玻璃窗、地板和電燈開關。廁所內5個樣本中有3個也遭汙染,包括水槽、門把和馬桶,也進一步證實門把是傳染途徑之一。空氣樣本經檢驗呈現陰性反應,但空調排氣孔的棉棒樣本呈陽性,病毒飛沫經由夾帶在氣流中,然後從出風口散布。另外兩間消毒過的臥室內樣本,經檢測則未出現陽性反應。
-
2020-02-20 新聞.健康知識+
空污易引發心臟病 小心超細微粒!
心臟不好的民眾要格外注意空氣汙染。美國研究發現,民眾暴露在含有超細微粒的污染空氣中,出現心臟病的機率也會升高。據《環境新聞網》報導,心肌梗塞是全球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而超細微粒(UFP)則是指100奈米以下物質,在都市中,其主要來源來自汽車排氣。這次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科學家的研究,也是首度針對暴露超細微粒與心臟病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人員陳凱(譯音)醫師指出,「這次研究證實空氣汙染的細微粒子在引發嚴重心臟病中扮有一定地位,特別是在暴露的前幾個小時內最為明顯。」超細微粒對健康有危害主要是其小尺寸、每質量單位擁有較大表面積以及具備穿透細胞進入血液系統的能力。據《空氣品質新聞網站》報導,研究人員是分析在德國收集的心臟病資料,當中觀察發生在2005~2015年近6,000起心臟病病例,接著再將個別病例與病發當時的超細微粒數據比較,結果發現在暴露後6~12小時期間內,隨著超細微粒數量增加,發生心臟病機率也會提高3.27%。陳凱指出,「未來分析將檢視每小時暴露在空氣污染與極端溫度的加總數值,也會找出已擁有過去疾病與服藥的弱勢分組人口。」無獨有偶,一篇發表在《柳葉刀•星球健康》期刊的報告也指出,每日PM2.5增加10 μg/m3,心跳停止風險會增加1~4%。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環境健康視角》期刊。【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香港驚見糞管傳播 隔十樓也中鏢 住戶急撤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在香港疑似出現社區感染,香港今日新增確診的第42病例,與之前第12宗確診病例同住青衣島最大公屋(類似台灣的國宅)長康邨的康美樓,因廁所開抽氣扇導致樓上傳樓下。康美樓另有三名住戶列入疑似病例。30戶約百人集中隔離今日凌晨香港衛生署出動大批身穿全套防護裝的醫護人員到康美樓2樓至35樓的「07」單位有30多戶、約100人逐家逐戶拍門,緊急強制住戶撤離,數十名防暴警員在場戒備把守各個出入口下,四輛大巴分送到北潭涌等四處集中隔離。憂SARS淘大花園翻版長康邨康美樓的最新感染案例,外界擔憂是2003年SARS時的淘大花園翻版。當年淘大花園社區一人感染後,因社區大樓廁所的U形汙水彎管將帶有病毒的氣霧排入通風井,因此引爆高樓層、隔壁相同樓層的住戶,總計331人感染,死亡42人,是SARS疫情中最嚴重的社區感染。廁所開抽氣扇 同棟樓上傳樓下香港衛生署醫管局凌晨召開記者會指出,新增確診第42病例的62歲女子3日出現咳嗽,她所居住的康美樓A307單位,與1月30日被確診的75歲男住戶,也是香港首宗本地個案,同為「07」單位,坐向相同,相隔十層樓,兩名患者病發僅相隔12天。康美樓07室兩宗個案,是樓上先發病、樓下後發病,香港環境局副局長謝展寰勘查現場後指出,可能是廁所內開抽氣扇,將帶有病毒的空氣抽入室內。連接糞管的排氣管未密封勘查發現,大樓衛生系統的設計是用同一條糞管接駁到各樓層,康美樓的U型彎管設計上沒有問題,初步排除U型管傳播,但住在較低樓層新確診62歲女患者的住樓,連接糞管的排氣管沒有密封,一旦廁所開抽氣扇時,就會將住在樓上的病患糞氣病毒抽入其他樓層房內。專家:U型管沒問題各方憂心長康邨康美樓是淘大花園重現,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長康邨康美樓U型管沒問題,而是排氣管有事,不會是淘大花園的翻版。但他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什麼都有可能,可能摸過同一門把,也可能一起吃過火鍋,不能排除存在飛沫或接觸傳播的高風險。
-
2020-02-1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港康美樓社區感染 SARS淘大花園翻版?
香港的「公屋」長康邨康美樓爆發社區感染,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這與17年前SARS重災區——香港淘大花園因糞渠排氣管傳播病毒上下樓層感染幾乎如出一轍,悲劇恐將翻版重現。香港在2003年SARS疫情共確診病例1755人,死亡300人。然而僅淘大花園一個社區,就有321人感染,42人死亡,分別占總人數的五分之一和七分之一。引爆淘大疫情的導火線,是2003年3月感染SARS病毒的33歲男子到淘大花園E座某戶探訪自己的弟弟。在弟弟家中,他因為腹瀉使用了洗手間,把大量攜帶病毒的糞便沖入馬桶。非典病毒順著水流進入大樓的汙水管道,少部分附著在汙水管道內壁。不巧的是,淘大花園E座在當時不少E座洗手間排水口的U形水槽裡已經乾涸。就這樣,附著在汙水管內壁的非典病毒,逆行飛回或沖回到這些住戶的洗手間。引爆大批群聚感染的那一天,2003年3月21日黃昏開始,為了修補沖廁水管破損,淘大花園E座暫停沖廁用水供應16小時。馬桶斷水後,汙水管道內糞便等汙物的流動減慢,帶有病毒的液滴更加容易凝聚。住戶也不得不用水桶沖廁,濺起更多液滴,讓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進一步加大。然而,悲劇沒有到此結束,E座四樓附近汙水渠排氣管有一條大裂縫。所以每當沖廁時,這條有裂縫的汙水渠排氣管都會向天井排放帶病毒的液滴。家戶中間的長長的天井,讓病毒傳播進一步惡化。事後調查得知,這些感染居民90%以上未直接接觸感染者,都屬於「閉門家中坐,病從天上來」的類型,追根究柢是建築設計的不合理,導致病毒傳播。
-
2020-02-11 武漢肺炎.預防自保
結構技師:膠帶封管 避免穢氣入室
香港康美樓傳出社區感染,原因可能是接駁糞管的排氣管沒有完全封密,住戶打開廁所抽氣扇後,將住在樓上的病患糞氣病毒,抽入住宅內。結構技師戴雲發表示,有可能是共同管道間的問題,民眾若擔心,可以採取兩個動作。戴雲發表示,目前不少新建築採當層排氣,直接將浴室廁所排氣管拉到戶外排放,沒有上下樓層相通問題。較老舊的大樓,很多採取共同管道間,管道間內包括排水管、進水管、糞管、排氣管等,整個管道間由下到上,通常會在屋頂設置排氣設備,讓管道間空氣排出。戴雲發表示,住宅管道間入口,通常在廁所天花板,打開天花板,有管子接到牆壁的地方,外面通常就是管道間。正常來說,接管子的牆壁應該完全密封,防止有穢氣時,跑進室內。但很多老房,往往只用磚頭隨便砌一砌,沒用水泥,更不用說粉刷,這是很多人會在廁所聞到鄰居抽菸的主因。如果廁所有這種情形,建議打開天花板查看,如果牆未封實,就找人施工密封。另外家中有很多排水孔,現代的設計,不僅洗臉盆,地下排水管也都會設計U型存水彎,用水來阻隔氣味,也可防止蟑螂進入。但舊大樓很多排水管都沒做,建議不常用的排水孔,就用膠帶封住,避免異味進入。
-
2020-01-20 新聞.健康知識+
為何許多駕駛都只開單側車窗?車窗怎麼開有學問
開車時不開窗,車內一氧化碳濃度升高,人會產生睏意,需要新鮮空氣“清醒一下”。在一般道路駕駛,打開車窗可以增加舒適性,但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宜,車窗怎麼開也很有講究。《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行車時遇到不同情況,如何科學開窗。單側開條縫 散異味單側前車窗開啟一條縫隙,車內空氣會將煙霧或其他異味擠壓出車內。但如果車窗開啟增大,車外氣流的強勁作用力會將煙霧擠入車內,從後排排氣口處流出。乘客吸煙時,將吸煙者一側的車窗打開,二手煙能很快排出。斜對角開兩扇窗 降噪開車時打開相對的兩扇車窗,噪音聲會很大,讓人一直聽見“呼呼”的聲音,甚至說話都聽不見。這時打開一扇前車窗和對角線的後車窗,不僅能使空氣暢通流動,對於降溫和通風也有很大幫助。而且這樣透氣聲音小,適合帶孩子出行時,讓他們安靜地睡個覺。打開三扇關一扇 快速換氣最好能打開兩扇前車窗和一扇後車窗,這樣會在後排製造一個高氣壓的區域,風比較柔和,人們更容易接受,還能避免車外進入雜物,更加安全。另外,也要避免以下這兩種開窗方式:1. 避免高速時開同側窗高速行駛時切忌將同側兩扇窗同時打開,否則氣流會在同一側直接灌入車內,一直吹到另一側玻璃上之後再從原入口返回。坐在另一側的駕乘人員迎風感強,即使一片樹葉的力度也會非常大,有受傷風險。高速行駛風噪大,嚴重時讓人耳鳴頭痛。如果遇到大風天氣或者有橫風的地方,開窗還有可能讓車被氣流給掀翻。高速路行駛最好不開車窗,否則使行駛阻力加大,比開窗更費油。風噪還會影響駕乘人員交流。因此,無論從燃油層面、噪音方面還是安全方面,高速路開車窗都存在很多不利隱患。如果車內有異味,可以打開天窗。2. 避免四扇同時開有人認為,四扇車窗全打開通風換氣快。其實換氣效率低,而且行車過程中使得車內氣流方向混亂。當車窗周圍氣流排放達到峰值,車內堆積的大量空氣很容易相互作用產生亂流,極限情況下甚至可以吹起車內質地較輕的小擺件。若有些車內固有的按鍵安裝不牢固,也有可能被吹掉,非常危險。這幾個開窗方法乍一看容易弄混,實際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常開車者可以想像一下氣流的流動規律,幫助理解、記憶。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20-01-16 橘世代.好學橘
愛心不落人後!熱愛重機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
「為了騎重機,我每天早起運動,還戒掉多年菸癮。」走進台灣火神重機推廣協會台南分會會長陳炳華,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廚具辦公室,他忙著和員工將瓦斯爐、熱水器裝箱。重機車友還經常環島送愛心,捐贈物資給弱勢家庭。「做事情要用心,持之以恆才有成功機會。」58歲陳炳華經營生意小有成就,他回憶說,當年退伍後,曾做過直銷業務,累積人脈轉型賣廚具,他表示,國人對於新廚具接受度不高,一定要勤於拜訪,被拒絕後還得臉皮夠厚,多跑幾次,至少讓顧客認同你的態度,取得潛在客戶信任後,才會接受新的產品。他年少時愛看外國電影,很羨慕美國人戴牛仔帽、穿牛仔褲,手握高架手把重機,奔馳在彎延公路上,無奈當年忙於事業,只能看影片過過乾癮,約4年多前,陳炳華重拾年輕時興趣,買了一輛美式重機車,並加入重機車隊,開始了騎乘重機養生之旅。當陳炳華和會員分別騎上美式重機車,全副武裝帥氣上路,大車身霸氣前進於台1線上,只見一輛輛「火神」重機拋光的進排氣管,搭配車身個性塗裝,不時傳來低調沈穩引擎聲浪,他們不僅熱愛騎重機,還載著滿滿的愛心和物資,環島做公益。「車友一起響應關懷弱勢,做有意義的事,更有力量!」陳炳華除了經常組隊出遊,曾帶隊到雲林縣信義育幼院捐贈物資,關懷弱勢兒童和少年,並到高雄市田寮區星星兒的家,探視身心障礙者,行善回饋社會。陳炳華說,為凝聚和營造車友家庭和樂氣氛,火神車隊每個月舉辦一次家庭日,會員和眷屬可騎重機或是開車參加,隊友和家人快樂相聚,增進情誼,也讓家人休假時,和樂地生活在一起。陳炳華有多年煙癮,他起初和同好騎重機車出遊,中途短暫休息習慣抽根菸,卻發現其他人都沒有在抽菸,警覺抽菸對心肺功能很不好,下定決心戒菸,大多數的人戒菸後都會胖,但陳炳華每天早起在住家附近快步走半小時,飲食清淡,多吃蔬菜少吃肉,減重約5公斤,還能維持令人羨慕的帥氣體態。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7 科別.消化系統
痛到連屁都放不出來! 這4種狀況最容易讓腸子打結
高齡80歲的趙伯伯已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家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其乙狀結腸竟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後續追蹤復原狀況良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 然而,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皆容易發生扭轉。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 由於腸扭轉為腹部急症,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 林敬淳強調,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最重要的是,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延伸閱讀: 防大腸息肉變成癌 7個習慣現在做還來得及 癌症指數高就是罹癌了? 先別嚇自己!醫師解釋給你聽 
-
2019-12-31 科別.消化系統
老翁腹脹腸扭轉險穿孔 狀況解除慶幸終於能排氣
一名80老翁連續多天腹脹,連排便和放屁都有困難,送醫檢查發現他的乙狀結腸嚴重扭轉,若不緊急處理,恐因腸子破掉致死,經緊急以大腸內視鏡將扭轉的腸子反轉,鼓脹大腸順利排氣後,再手術切除部分乙狀結腸,避免腸扭轉狀況復發,所幸後續復原良好。老翁這才欣慰地笑說,「能放屁也是一種幸福!」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敬淳指出,腸扭轉雖然發生率不高,然而一旦發生,透過X光影像確診,乙狀結腸扭轉呈「咖啡豆」狀,必須立刻處置,萬一患者在家硬撐,或者輕忽症狀延誤治療,都可能因腸壁壞死導致腸穿孔,引發嚴重腹膜炎而危及性命。他說,腸扭轉好發於老年人及嬰幼兒、長期臥床、或長期服用藥物導致大腸蠕動變慢,此時腸子中的空氣和內容物無法通過阻塞處,近端腸子會不斷脹大,出現腹脹、無法排便和放屁、甚至出現打嗝、噁心及嘔吐等症狀。腸扭轉為腹部急症,一旦確診須立即治療。在大腸沒有壞死的情況下,通常會先以大腸內視鏡將扭結處打開,將腸子成功復位,並置留肛管於大腸內後,住院約數天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林敬淳強調,發生過腸扭轉的患者,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40到90%,千萬不可輕忽,通常會建議患者進一步接受預防性手術治療,切除過長的乙狀結腸以避免復發;林敬淳也提醒民眾,若有任何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建議至醫療院所尋求協助。
-
2019-12-1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別以為切除大腸息肉就沒事!再繼續做6件事,癌照樣離你很近
61歲楊先生於,有抽菸習慣近40年,四年前曾到醫院進行人生第一次腸胃鏡檢查,檢後發現大腸內有3顆大小不一息肉,其中一顆1.2公分的息肉,切除後的病理診斷為管絨毛狀腺瘤合併局部黏膜內腺癌,此為零期大腸癌,由於癌細胞僅在局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因此,在內視鏡切除後也不需再接受化學治療療,後續醫師建議他需每年定期追蹤。 不過,楊先生心想,人活到50幾歲,大腸息肉也才長3顆,並自己以年齡做推估,加上對身體也無不適狀況,也就把醫師的建議拋在腦後,且仍保持抽菸習慣。直到日前再度健檢時,大腸內再度發現數顆息肉,並含有易發展成癌的腺瘤性息肉,才讓他直言:「抱持心存僥倖的心態真的很不好!」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梁超程副院長表示,與大腸癌有關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抽菸、無運動習慣、肥胖、糖尿病、家族病史相關,尤其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高於女性。而以楊先生為例,持續抽菸就是導致後續息肉再復發的危險誘因。 大腸息肉切除後,初期大腸癌治癒率接近100%,就等於不會再度復發嗎?梁超程說明,大腸癌95%是由大腸息肉(腺瘤性息肉)發展而來,若大腸癌在初期就被發現,並配合手術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但治癒率接近100%不等於完全不會再度復發。 大腸癌在確診為大腸癌及接受初步治療(手術/化療)後,不論期別後續都應定期追蹤。一般而言,大腸癌如有復發多半會集中在術後2~3年,因此這段期間務必嚴格接受定期追蹤,除一年一次大腸內視鏡篩檢外,建議還可安排做每年一次的胸腔、腹腔、骨盆腔掃描檢查、每半年一次的血液腫瘤標誌檢驗,以了解有無復發跡象及早把握治療先機。 延伸閱讀: 經常放臭屁是腸癌警訊? 3情況都會讓你動不動就排氣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