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抗氧化劑
共找到
417
筆 文章
-
-
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最近身邊感冒、流感的人愈來愈多。多數人偶爾都會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鼻咽炎等,如果症狀輕微,有的人甚至不看醫生,靠自身免疫力自行痊癒。但流感則最好還是要就醫治療,以免引發重症。而不管有沒有看醫生吃藥,如能輔以食物補充營養、舒緩症狀,一定可以好得更快。當你快感冒了、或感冒了,請注意以下這些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如秋冬盛產的柑橘類水果就是感冒時的好食物,辣椒竟能緩解喉嚨痛!而咖啡因及油炸物等,請暫時不要吃,以免病情加重。感冒適合吃的10項食物1.雞湯具有抗發炎作用,湯汁也提供必要的水分補充,以及電解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2.柑橘類水果如柳丁和葡萄柚,其含的維生素 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降低患感冒的風險。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活的有益細菌,例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對整體免疫健康有幫助。4.辣椒辣椒無法治癒感冒,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稀釋粘液以清理鼻塞並緩解充血、但幫助清理呼吸道,還可以作為溫和的鎮痛劑,緩解喉嚨痛。5.蜂蜜蜂蜜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舒緩喉嚨,減少刺激和感染,使其更容易吞咽並抑制咳嗽。6.大蒜與柑橘類一樣,大蒜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感冒的風險、增強免疫力。感冒了也可更快地恢復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7.香蕉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易消化的能量。香蕉還富含鉀,對體液平衡、神經功能和肌肉收縮都很重要。8.生薑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抵抗感冒和流感,減緩喉嚨痛和發炎情況。可將新鮮生薑片浸泡在熱水中 10 分鐘,當水喝。9.咖哩咖哩包含了所有治療感冒的最佳成分,如大蒜、生薑和辣椒,提供抗發炎、抗菌等好處。10.新鮮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它們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多吃能創造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進而強化免疫系統。感冒不適合吃的5項食物感冒、流感生病時,也應暫緩吃一些平時你可能愛吃的食物,它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健康,在你生病時更會讓你症狀惡化。包括酒精、咖啡因、糖分、高鹽、油炸食物。感冒一定要吃藥嗎?也有不少人疑惑,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嗎?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及症狀較嚴重流感,也最好就醫治療。事實上,對抗感冒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平時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食藥署也指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市售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亦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的數據,本流感季從十月至今,已累積219例流感重症,以A型H1N1居多,並已有34人死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下周又迎來一波冷空氣,疾管署預估12月流感流行期將提早報到,提醒慢性病及長者、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0 養生.聰明飲食
柳丁挑皮嫩心硬、沈重紮實感的才好!買回家後勿做一事才能延長保存期限
台灣柳丁的特別之處,在於柳丁產區集中在台南、嘉義、雲林、南投等中南部地區,柑桔類在較寒涼產地完全成熟時,果皮外層的葉綠素會逐漸分解而呈現橙黃色,就像台灣產的檸檬多為綠色,而外國檸檬(萊姆)會呈現黃色。台灣南部在冬季柳丁成熟期間天氣還是很熱,葉綠素無法順利分解,所以初期會以「青皮柳丁」供應,等到天氣真正轉涼,柳丁才會變黃。所以,產季初期的成熟柳丁外觀上有點青黃青黃的樣子,是正常的。 市場最近流行將「綠皮柳丁」跟優酪乳打汁或醃漬發酵成酵素來吃,要注意的是,綠皮柳丁是未熟透的柳丁,與青皮柳丁兩者是不同的,綠皮柳丁雖然較酸澀,但是含有各種植化素,如檸檬酸(Citricacid)、辛弗林(Synephrine)、橙皮苷(Hesperidine)、柚皮苷等。辛弗林可促進新陳代謝,使脂肪不容易累積,橙皮苷可抗發炎、健胃、鎮咳、利尿,是很強的抗氧化劑,柚皮苷有降膽固醇、改善血液循環等作用,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挑選柳丁時,最好選擇皮嫩心硬、果皮油胞細緻光滑,手握可感覺沈重紮實,香氣越濃郁越甜,形狀呈橢圓蛋型,顏色均勻,9月為青皮、12月為微黃,1月則呈金黃色。 柳丁保存時間雖然比一般水果久,但是買回家先不要用水洗,否則會縮短保存期限,食用前徹底清洗後再削切即可,若要連皮入菜,最好先用流動水連續沖5分鐘,把農藥洗掉。 存放時,在通風處可放5~7天,放冰箱保存可多延長1~2週,如果要更長時間保存,可做成柳橙果醬、柳丁醋等。延伸閱讀: ·橘子表面白白的是發霉?還能吃嗎?專家解答 1圖看保存訣竅:保鮮膜包放更久 ·水果買太多吃不完「放冷藏or常溫」?專家解答 紙+塑膠袋包裹不易壞
-
2024-11-19 養生.聰明飲食
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 專家建議50歲後應該多攝取的5種常見食物
每個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營養需求,尤其中年以後會隨著肌肉量的流失而能量下降,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會減弱。就其結果是,一旦過了50歲後,需要從較少的卡路里中獲取更多的營養。專家建議,選擇營養密集的全食物,特別是含有健康脂肪、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關鍵微量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D和鈣。為了在中年保持健康,以下5大常見食物可考慮優先食用。雞蛋維持肌肉質量專家指出,將雞蛋納入中年飲食中是很有益,因為雞蛋不僅含有維生素B群,還是蛋白質的極佳來源,而蛋白質對於預防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萎縮至關重要。事實上,動物性蛋白質像是雞蛋,含有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這些胺基酸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其他重要的蛋白質來源還包括優格、魚類以及瘦肉,如雞肉或火雞肉。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植物性蛋白質,包括豆類、堅果和種子,因為不含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被稱之為「不完全蛋白質」,需要混合搭配食用。黃豆、奇亞籽和藜麥則是少數的例外,含有9種必需胺基酸。沙丁魚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專家表示,就大腦健康而言,中年時期的關鍵營養素之一是油性魚類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這些脂肪酸能夠支持並加強血腦屏障,有助預防失智症。另外,油性魚類還含有維生素D,對維持認知功能有幫助。在油性魚中,專家推薦吃沙丁魚,包括魚骨在內可以整隻食用,而魚骨也富含鈣質,和維生素D一樣對骨密度至關重要,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會逐漸下降,進而患有骨質疏鬆症。番茄有益攝護腺健康大多數攝護腺癌的診斷通常發生在50歲後的男性,為了促進攝護腺健康,專家建議可以遵循地中海飲食,該飲食法包含大量色彩鮮豔的蔬菜,例如番茄、甜菜和紅椒,這些食物富含強效抗氧化劑茄紅素。有研究表明,飲食中攝取茄紅素與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有關。越來越多的證據也顯示,茄紅素可能在預防攝護腺癌方面發揮一定作用。豆類可改善心臟健康膳食纖維在預防心臟問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年齡增長,大多數人攝取的纖維實際是不足的。專家表示,纖維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膽固醇,並且已經被證明有助於降低血壓、幫助體重管理,還能減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羽衣甘藍強健骨骼除了富含抗癌的抗氧化劑和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C外,一份50克的羽衣甘藍葉就能提供你一天所需的全部維生素K。維生素K對年長者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營養素,缺乏維生素K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包括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炎。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例如青花菜、菠菜和高麗菜,也具有類似的益處。【資料來源】.The five foods that every midlife man and woman should be adding to their weekly shop
-
2024-11-19 養生.抗老養生
阻肌肉流失、維持大腦認知…中年的你每周必吃5種高營養食物
人過了中年,身體代謝變差,吸收營養的能力也沒那麼好。因此,真的不能像年輕時那麼常吃超加工食物,要盡可能吃營養價值高的「全食物」,否則很快大小毛病都會跑出來。《The Telegraph》建議中年族群每周應該要吃5種高營養價值食物。中年常見5類疾病而要知道該吃什麼食物,得要先了解,中年50歲後經常遇到的健康問題。許多人中年後的樣態都是胖胖的福相,因此最常見的莫過於肥胖帶來的代謝症候群。更嚴重的則是三高、心血管疾病。而肌肉流失、肌肉質量減少…逐漸衰老的問題伴隨而來的則可能是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等。癌症雖可能不是中年族群特有,但中年後罹癌的機率亦增加不少。還有現代人最怕的失智症,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有助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快速下降。.代謝症候群.三高、心血管疾病.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症.癌症.認知功能障礙、失智症因此,此時的你已經不再適合經常大魚大肉了,因為你身體的能量已隨著肌肉質量的減少而減少。你也不適合再吃太多超加工垃圾食物了,因為你的代謝已經不復年輕快速了。此時的你,應選擇營養豐富的「全食物」,尤其是含有健康脂肪、瘦肉蛋白、纖維和健康衰老所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D、鈣…等的食物,將有助於保護你免受衰老疾病纏身。5類日常食物滿足中年健康營養需求1.雞蛋目的:防止肌肉流失雞蛋是蛋白質和健康脂肪以及必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是防止肌肉流失的營養關鍵。蛋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2、硒和膽鹼。振興醫院營養師陳韻婷曾受訪表示,正常情況下,健康成人每天吃2至3顆是可以的。不過針對高膽固醇、慢性腎臟病導致血磷高的患者等族群,雞蛋攝取量就會建議一天1顆為限,並採無油烹調,因為雞蛋比較容易吸油,最好以蒸蛋、水煮蛋等烹調方式,取代煎蛋或炒蛋方式;慢性腎臟病族群,需要控制蛋白質份量,雞蛋的的份量,要中和在日常飲食中,和魚類、豆類等蛋白質做到總量控制;體內「磷」含量高的,就建議不吃蛋黃、選蛋白就好。2.魚類目的:緩認知能力下降鮭魚、鯖魚、鯡魚和沙丁魚等油性魚類(oily fish)含有EPA和DHA等omega-3脂肪酸,是中年所需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具抗發炎及抗氧化作用,能維持大腦認知功能,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和中風風險。含優質蛋白質的魚類建議每周吃1次,每次約3至5份,每份約30公克。3.番茄目的:對男性攝護腺有益50歲中年男,大約每兩人就有一人有攝護腺相關問題,攝護腺癌也是50歲以上男性最常見癌症之一,研究顯示,常吃或是過量高脂肪食物,會提升攝護腺癌發生率。而多吃富含茄紅素的食物,如番茄、或紅辣椒等,其所提供的強大抗氧化劑有助保護攝護腺。但要如何才能吃到豐富的茄紅素?以番茄而言,記得加油添醋再加熱,加了油煮熟的番茄炒蛋,比生吃的等量番茄要多了7倍茄紅素。4.豆類目的:改善心臟健康豆類富含纖維與蛋白質,可取代部分肉類降低飽和脂肪攝取量,每周吃3次,每次約60公克。心血管疾病是50歲以上男性的大敵;而女性在停經後由於雌激素下降,患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增。足夠的纖維攝取,在預防心臟問題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清除膽固醇、降低血壓,以及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5.羽衣甘藍(包含花椰菜、包心菜、青江菜和高麗菜等)目的:強健骨骼羽衣甘藍與台灣常見的高麗菜、青花菜、包心菜、花椰菜等,都屬於十字花科家族的蔬菜,含有維生素A、C、K、β-胡蘿蔔素、鈣、鉀、鎂、葉酸、膳食纖維、蘿蔔硫素等,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護心、保骨、抗發炎的明星蔬菜。其中維生素K更是中老年人族群重要的營養素,這種缺乏與許多慢性病有關,包括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和骨關節炎。【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強化免疫系統的關鍵營養素 專家推薦10種最佳食物增強免疫力
免疫系統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強化免疫系統有很多方式,包括規律運動和良好的睡眠品質,均衡的飲食也很重要,其中某些營養素更扮演關鍵角色。以下是美國註冊營養師Chelsea Rae Bourgeois推薦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柑橘類水果提到柑橘類水果,就會想到維生素C,身體的組織生長和修復,維生素C都扮演關鍵角色。它也是一種抗氧化劑,可對抗自由基,有助防癌和其他慢性病。身體無法自行產生維生素C,須由食物中攝取。紅色甜椒紅色甜椒比多數的柑橘類水果含有更多維生素C,且含有另一強大的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也是甜椒呈現鮮紅外觀的原因。β-胡蘿蔔素也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因此和皮膚、眼睛的健康也有相關。優格許多研究都指出腸道健康與整體的健康存在關聯,腸胃道住著複雜的微生物,與身體的免疫作用有很大關聯。吃優格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可以增加好菌,有助腸道菌叢多樣化。深綠色蔬菜冬季正值葉菜類盛產季,所有深綠色蔬菜都與健康的免疫系統相關,它們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纖維質,滿足營養需求,也可改善腸道健康。研究顯示,經常食用深綠色蔬菜,可減少體內的氧化損傷和發炎。家禽類雞胸肉、火雞胸肉等家禽類富含維生素B6,對於T淋巴細胞和白血球的生成很重要,是免疫系統發揮最佳功能的關鍵之一。研究顯示,維生素B6缺乏與發炎相關。多脂魚類多數免疫細胞中都有維生素D受體,顯示維生素D與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密切相關。多脂魚類是補充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根據國健署資料,每100克鯖魚含25.2微克、每100克鮭魚含11微克維生素D,都超過一日所需。堅果鋅能調節免疫系統內的信號通路,腰果、杏仁和松子等堅果是鋅的絕佳來源。薑薑的抗氧化和抗發炎特性已廣為人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健康問題的風險。研究發現,生薑可阻斷促發炎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並抑制導致體內發炎的氧化分子。薑黃薑黃含「薑黃素」,是一種生物活性化合物,有抗發炎、抗氧化特性。薑黃素與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如巨噬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共同作用,增強人體的防禦能力。大蒜大蒜含有多種與免疫相關的化合物,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透過其抗菌、抗發炎、抗氧化和神經保護特性,促進體內的各種生物過程。例如,支持大腦、腸道和心臟健康。此外,研究也指出,大蒜可以增強免疫反應並減少發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5 養生.聰明飲食
促進胃腸健康 醫師每天早餐吃優格再加4樣「超級食物」
胃腸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lhab)說,他每天早餐都會吃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此外他會加入莓果或堅果。研究顯示,若在均衡的飲食中加入富含多種營養素的「超級食物」,可以讓人體更健康。鏡報(The Mirror)報導,哈佛醫學院曾列出十種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食物,包括堅果、優格、橄欖油等。有180萬人追蹤的醫師薩哈布在TikTok上分享,他早上會吃富含天然益生菌的食物來促進腸道健康,例如希臘優格或克菲爾奶,而且這兩種食物乳糖含量少,乳糖不耐者也能安心吃。薩哈布說,他會加入莓果一起吃,因為莓果能讓腸道菌群活躍,還能幫助記憶和專注力,他也會在優格上加含有健康脂肪和omega 3的核桃,或是有豐富纖維可預防便秘的奇亞籽,還有有抗炎性的肉桂。哈佛醫學院一項研究過去曾列出可以被稱為「超級食物」的十種食物,包含多個薩哈布提到他會吃的食物。研究指出,莓果纖維多,而其繽紛的顏色代表它們富含抗氧化劑。研究表示,包括核桃、榛果、杏仁果等堅果類,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它們也有單元不飽和脂肪,能減少患心臟病的機率。研究也將優格列入超級食物之列,指優格是鈣質和蛋白質的極好來源,克菲爾奶也有大量鈣質。(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1-14 養生.營養食譜
「天然抗氧化劑」胡蘿蔔,3步驟除生味!胡蘿蔔可生吃可熟食,但1吃法最營養
研究指出,每周吃一定分量的胡蘿蔔,其豐富的天然抗氧化劑可預防發炎和促進心臟健康。不過不少人不敢吃紅蘿蔔,認為它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農糧署教大家一個料理小訣竅可以替胡蘿蔔去生味。胡蘿蔔是天然的抗氧化劑 各色胡蘿蔔營養大不同胡蘿蔔(別名紅蘿蔔)有種特殊氣味,很多大人小孩都不吃。不過根據根據美國營養學會6月底在2024年營養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吃3份小胡蘿蔔(1份約100克),可顯著增加橙色根莖類蔬菜的重要營養成分β-胡蘿蔔素,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數據,β-胡蘿蔔素可以進一步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保護眼睛,更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消除自由基,提升免疫功能,有助抗老防癌,保持心臟、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健康。農糧署指出,胡蘿蔔是冬季作物,主要產期分布於11月至隔年4月。胡蘿蔔其實顏色很多,除了大家最熟悉的橙色「紅蘿蔔」,還有富含茄紅素的紅色、葉黃素的黃色,含有富含多酚類和花青素的紫色胡蘿蔔,各色胡蘿蔔營養大不同。偶爾輪流吃不同顏色的胡蘿蔔,不僅能讓餐桌色彩繽紛,還能補充各種不同的營養。最建議吃「彩虹餐盤」,也就是讓盤子裡有各種顏色的食物,即使不是每次吃飯時,只要全天和一周可以吃到各種顏色的食物,就能獲得身體運作所需的關鍵營養素。如何消除胡蘿蔔獨特味道?而如真的不愛胡蘿蔔味道的話,不妨搭配生菜沙拉、涼麵、涼拌菜料理等一起吃吃看,讓其他食物的味道蓋過它。網路上也有許多網友分享消除胡蘿蔔味道的方法,先將胡蘿蔔泡鹽水5到10分鐘,再用水沖乾淨後可直接生吃。若要打成胡蘿蔔汁,建議可以加點堅果及柑橘類水果,也有的加蜂蜜與檸檬,或加蘋果等其他水果,就可去除很多人不愛的獨特味道。農糧署教大家的方法,同樣是吃之前先泡水,輕鬆3步驟可去除胡蘿蔔的生味。3步驟去除胡蘿蔔生味1.切:先將胡蘿蔔切成適口的大小2.泡:在鹽水中浸泡10分鐘3.瀝:瀝乾後即可食用紅蘿蔔可以生吃嗎?加點油與肉一起煮最營養另有許多人疑惑,胡蘿蔔可以生吃嗎?事實上,胡蘿蔔生吃是沒問題的,只是胡蘿蔔當中的β-胡蘿蔔素是脂溶性維生素,須藉由油脂和加溫當媒介,才能增加人體吸收β-胡蘿蔔素的量,建議胡蘿蔔烹煮後再吃。營養師劉怡里也曾受訪提醒,胡蘿蔔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不可吃過量,以免色素沉澱在皮膚上使肌膚變為暗黃。她同樣建議胡蘿蔔適合加點油炒肉或與肉一起燉煮,營養成分最能被吸收。【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2 癌症.飲食與癌症
2位肝膽名醫都推薦!51歲男得肝癌多吃「1菜」,雙側肝癌腫瘤全消失
得了肝癌也不用太喪志!醫師分享一名肝臟發現8顆肝癌腫瘤的患者,在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鏢靶治療後,雙側肝癌全部消失,迄今沒有復發的跡象。他並分享治療期間他也有多吃地瓜葉,飲食營養大大加分。接受肝癌治療並多吃地瓜葉 抗癌更有力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日前在臉書粉專PO文分享抗癌飲食、抗肝癌的天然食物,他舉其新書《你可以不生病》中提到的2個肝癌患者吃地瓜葉的病例告訴大家,面對癌症除了積極接受醫學治療之外,輔以抗癌營養元素和對應的食物,有望讓癌症恢復的更好。【病例一】51歲男子去年發現肝臟有8顆肝癌腫瘤,最大的有13公分,判定為晚期無法開刀,後續接受血管化學栓塞和免疫標靶治療,到今年6月追蹤檢查發現,雙側肝癌腫瘤全部消失,且治療過程中沒什麼副作用,回診時精神奕奕,男子分享治療期間有多吃地瓜葉。【病例二】一位80歲阿嬤吃了地瓜葉之後,肝癌竟神奇消失,前兩天她還回診,已經連續三次胎兒蛋白值小於6,維持正常超過半年了,她的氣色很好,現在每天都有吃一碗地瓜葉。地瓜葉有什麼營養成分?究竟地瓜葉為何這麼神奇,它有什麼營養成分?地瓜葉又稱為番薯葉,因為生命力旺盛,可隨處種植、隨時採摘,又有「過溝菜」之名。過去台灣農業社會時期,地瓜葉是養豬食材主力,多是一般清貧家庭在食用。近年來,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倍受肯定,甚至被聯合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列為十大抗氧化蔬菜之一。錢政弘也解釋,地瓜葉和葉柄纖維質多,食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營養成分還有維生素A 、B 、C、鉀、鎂、鐵、鋅、磷等,能幫助降血糖、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和心臟病。地瓜葉是酚類化合物的天然來源,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和作為抗氧化劑的潛在效用。葉子中的總酚類含量和總類黃酮含量比葉柄高十倍以上,所以葉子的營養價值很高,而葉柄則是纖維多助排便,對於胃不好容易消化不良的人,建議可以捨去葉柄硬的部位不吃。錢政弘說,實驗研究也發現地瓜葉可分離出的一種含有16個氨基酸的肽,稱Ipomoea batatas anti-cancer peptide(IbACP),即『甘藷抗癌肽』,它可以增強植物細胞壁的木栓化,木栓化後的細胞壁能夠抗物理和化學侵蝕來增強植物的防禦能力,從而抵抗病原體和環境壓力!而甘藷抗癌肽這個成分現在被認為可以透過讓線粒體凋亡的途徑,誘導和促進胰臟癌細胞死亡,有抗癌的潛力!不過他強調,地瓜葉能不能對抗肝癌還有待研究證明。對於罹患肝癌的病患,當然仍是務必接受醫學治療。換肝之父陳肇隆也愛地瓜葉而其實不只錢政弘推薦地瓜葉,連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名譽院長、「亞洲換肝之父」陳肇隆也很愛。陳肇隆過去接受聯合報專訪時曾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他自己在家種植有機蔬菜,如地瓜葉、茼蒿等;且每天堅持日行萬步。陳肇隆說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陳肇隆指出,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得以維持好身材。積極治療、和平共處 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有12.1萬人罹癌。且因台灣人口老化,平均餘命增加,65歲以上癌症發生率亦逐年上升。不過現今罹患癌症也不需太悲觀,把它視為慢性病一般好好治療,與之和平共處,癌症不一定是不治之症。【參考資料】.《錢政弘 胃腸肝膽科醫師》臉書粉絲專頁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10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避免洗腎的護腎飲食
「林醫師怎麼辦?腎臟科醫師要求我增加體重,但飲食要限制蛋白質、鈉鉀磷不能過量.....」髮型設計師秀芳遞給我一張檢驗報告,原來是因腎臟病變造成蛋白質尿。「低蛋白飲食」更貼切的說法是「適量且優質的蛋白質」;足夠的熱量攝取,也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飲食的重點,能延緩腎臟惡化、維持良好體力,避免步入洗腎人生。泰式蝦子&豬肉辣味冬粉沙拉(3人份)冬粉提供熱量,低鉀蔬菜洋蔥與香菜等皆可提味,以減少高鈉醬料的使用,尤其洋蔥還是強效的抗氧化劑。這道料理多選低鉀蔬菜,幾乎毋需汆燙油炒。而一般泰式涼拌常用的小番茄,因含高鉀改以低鉀水果鳳梨取代。食材:冬粉180克、蝦子9隻、白洋蔥140克、紫洋蔥150克、鳳梨200克、青蔥1支、小黃瓜2條、香菜2支、腰內絞肉50克、辣椒1支醬汁:鹽適量、椰糖或砂糖2大匙、魚露1.5~2大匙、檸檬汁2大匙作法:1. 冬粉用冷水泡約5分鐘,泡軟後剪成容易吃的長度。蝦子頭部切掉、去泥腸,白洋蔥切小丁,紫洋蔥切長條狀,鳳梨切丁,青蔥切花。2.平底鍋開中小火,倒入橄欖油。先加入白洋蔥丁,炒至呈透明後放入豬絞肉、辣椒,青蔥及香菜的莖,炒到絞肉熟後即熄火。可加一小匙的醬油,增添醬香。3.準備另一鍋滾水,放入冬粉,煮到呈透明後即撈出,接著放入蝦子氽燙一下。4.大碗放入作法2及和作法3。再放入紫洋蔥、鳳梨及香菜的葉,接著撒入調味料拌勻。●作法3的冬粉從熱水撈出後,放入清水中洗去黏液,瀝乾水分取出,口感較爽口。蘋果&藍莓豆漿奶酪(2人份)選擇低鉀且低GI的蘋果與藍莓,一般水果奶酪是水果與牛奶的混合,但因乳製品屬高磷食品,因此以黃豆製品豆漿取代牛奶,僅以少許鮮奶油打發成的油霜裝飾。食材:蘋果105克、藍莓100克、吉利丁2片(每片2.5克)、無糖豆漿200毫升、白砂糖適量、鮮奶油50克作法:1. 蘋果豆乳酪:蘋果切小塊與100毫升豆漿混合,以調理機攪打成泥狀。接著放入鍋中,開小火稍溫熱後放入一片泡軟的吉利丁,攪拌後確認吉利丁全部融化,即可倒入模型中(1/3份量),接著再放入冰箱冷藏使其凝結。2. 藍莓豆乳酪:作法同上。從冰箱拿出作法1模型,倒入至2/3份量,再放入冰箱使其凝結。3. 取鋼杯放入鮮奶油,用攪拌棒將鮮奶油打發。4. 將作法2從冰箱取出,並加入打發鮮奶油,擺上新鮮的藍莓及薄荷。台式什錦炒米粉(4人份)米粉、冬粉、米苔目及粄條等,都是大家熟知的低蛋白澱粉類主食。透抽、豬里肌肉提供優質蛋白質,至於高鉀食物,如胡蘿蔔、香菇甚至芹菜都需先汆燙去鉀,同時搭配低鉀蔬菜高麗菜與超級護腎食材黑木耳。食材:米粉250~300克、豬里肌肉或腰內肉80克、高麗菜250克、紅蔥頭6粒、蒜苗1支、透抽120克、黑木耳100克、胡蘿蔔150克、香菇3朵、芹菜1支、醬油2大匙、烏醋&白胡椒粉適量作法:1. 豬里肌肉切絲、各種蔬菜切絲、透抽切花、香菇泡水切薄片、芹菜拍扁切末。將高鉀食材如胡蘿蔔、香菇及芹菜等先氽燙。2. 鍋中加水,水滾後倒入適量油及鹽,接著放入米粉,氽燙約1分鐘即撈出瀝水,並加蓋燜軟(不需煮熟)。3. 平底鍋放一大匙橄欖油,開中小火,放入紅蔥頭炒至微金黃色,取出備用。4. 平底鍋加入少量橄欖油,放入胡蘿蔔翻炒,接著放蝦米、香菇、肉絲炒香。蒜白接著下鍋,高麗菜絲放入繼續拌炒。5. 放入約一碗的水煨煮,待水收乾約一半後倒入醬油調味,接著放入蒜綠、透抽及作法3的紅蔥酥及油,稍微翻炒,最後放入米粉吸乾湯汁。6. 起鍋前放入芹菜、灑幾滴烏醋及白胡椒粉,更添風味。
-
2024-11-08 養生.營養食譜
柿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買回家能冰嗎?8個常見柿子食用禁忌解答
吃甜柿正當季!秋冬除了吃柑橘、柳丁之外,柿子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季節水果。每年9到12月左右,正是柿子的產季。但不知為何柿子有許多流傳,如農民曆上的「食物相剋圖」畫的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柿餅上的白色粉末應該刮掉?品嘗秋柿前,先了解《元氣網》為您整理關於柿子的幾個常見食用疑問。柿子有哪些健康益處農業部指出,甜柿不僅包含維生素A、維生素C,還有菸鹼素、鈣、磷、鉀、鎂、碘等營養素,維生素C含量尤其高,可與芭樂媲美,比柑橘含量更豐富。《Prevention》也推薦這個秋末冬初的美味,除了同樣推崇它的高維生素C含量,幾乎沒有脂肪,也因柿子的多酚含量特別高,研究表明,它們可能有助於減輕飯後血糖的飆升(糖尿病人要注意分量才不用擔心高血糖,柿餅要比柿子吃的分量再少些)。另還含有植物化合物,如單寧、黃酮醇、抗氧化劑和大量纖維。柿子眾多的營養價值,可能有助於減少炎症、促進消化、維特視力和心臟健康。如何吃柿子?鮮食、入菜皆宜柿子有不同品種,除了鮮食之外,還可以入菜、做甜點。農糧署指出,柿子可依果實在樹上成熟時能否自然脫去澀味,簡單分為「甜柿」和「澀柿」兩種。其中「甜柿」採收後即可食用,常見的是富有、次郎、花御所等品種。「澀柿」採收後需經脫澀處理,才可以鮮食或加工製成柿餅。因此想要直接吃的,當然要買甜柿。曬成柿餅吃則像蜜餞,柿乾可入菜、煮雞湯。而如果想讓柿子入菜,《Prevention》訪問的達人也透露一個小秘訣,可先將柿子放在冰箱幾天,這樣可以幫助它們更快地成熟和變甜。柿子各種吃法鮮食除了像吃其他水果一樣,切成一塊塊或一片片直接吃,還有另外2種特別的吃法:.「冷凍」:可品嚐Q軟似冰淇淋口感。.「烘烤」:可感受香甜滑順、似卡士達醬風味。入菜則有更多種變化:.快炒:可以切塊搭配雞肉、豌豆等食材。.涼拌:加入菇類、豆腐及胡麻醬。.醬汁:與番茄、紅蘿蔔、冰糖、洋蔥等食材熬製,適合配海鮮或豬肉的「甜柿醬」。.煮湯:煮湯適合用柿乾,愈乾燥的柿乾上面的柿霜愈多,柿霜及柿蒂都有潤肺效果,一起下鍋再加一些紅棗、枸杞、黃耆等中藥材,是秋天很好的養生湯品。柿子常見食用疑問Q1:柿子表面的白色粉末是什麼,需要刮掉嗎?A:柿子表面的白色粉末,是水果自然產生的一種臘質果粉。而經過風乾的柿餅,隨著水分慢慢蒸發,糖分會在柿餅的表層形成一層綿密細緻的白色粉末,刮下來後就是所謂「柿霜」。柿霜是一種中藥材,且因每顆柿餅上只有薄薄一層,要收集到一定的量並不容易,產量少,很珍貴,不須刮除。Q2:買柿子時怎麼挑選?買回家該冰嗎?A:農委會曾分享柿子的4項選購要領:色澤均勻、果面乾淨、萼片鮮綠、果型大且飽滿。常溫儲存約可保存一至二星期,放冷藏則可維持脆度。如果柿子放得太軟了,進冷凍庫還可以做成「冷凍甜柿」。Q3:柿子切開有黑點,是不是壞掉了?還能吃嗎?A:農委會指出,甜柿果實成熟期遇到高溫就容易有黑斑;部分甜柿當種子引起脫澀時,果肉也會有黑褐色斑,都只影響外觀賣相,不影響食用安全。Q4:柿子飯前吃還是飯後吃較好?A:柿子口感較澀,是因單寧酸含量較多,單寧酸會影響胃酸分泌,最好飯後食用,不宜空腹吃。Q5:柿子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和螃蟹一起吃會中毒?A:柿子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或是高纖維食物一起吃,容易形成胃柿石。若吃太多或原本就容易消化不良,可能讓柿石堵在胃中產生不適,並非中毒。若要避免這種情形,兩者應分開相隔一段時間再食用。或將柿子去皮吃,較能避免與蛋白質食物產生凝結。常見的蛋白質食物如肉類、豆類、奶蛋類、海鮮等。高纖維食物則有紅薯、菠菜、地瓜、韭菜、竹筍等。Q6:柿子能和優酪乳、牛奶等一起吃嗎?A:同上個問題所述,優酪乳、牛奶富含蛋白質,會在腸胃中產生凝塊,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與腹脹,雖不是中毒,但還是建議應該要分開食用。Q7:哪些人不適合吃柿子?A:1.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此水果在中醫屬寒性,脾胃虛寒的人吃了不易消化,可能腹痛、腹瀉。一般人也不宜吃太多。2.須限鉀的腎臟病患,柿子鉀含量高,不建議食用。脫水後的柿餅,維生素A、C會耗損,礦物質較不會流失,限鉀的腎臟病患也不宜吃。3.柿餅的碳水化合物比率相對高,等重的柿子與柿餅,柿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是柿子的3倍,糖尿病患要視飲食計畫,計算食用量。4.因柿子屬性寒涼,不建議孕婦多吃。Q8:柿子、柿餅,該吃哪種?A:柿子味甘、澀,屬性較寒涼,慢性病患較不宜多吃。但若柿子加工製成柿餅,經過太陽照曬烘烤鞣酸會消失、不再寒涼,食用可比較放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Prevention》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06 養生.聰明飲食
吃腦補腦恐增腦中風、血管性失智風險!12種補腦食物一次公開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也逐年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確診者康復後也容易出現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症狀,適量攝取補腦食物有助於大腦運作。 銀髮族遵循麥得飲食有助於預防認知功能下降,那年輕人健忘可以吃哪些補腦食物呢?對此,高敏敏營養師表示,以下12種補腦食物可以物幫助大腦變年輕、增加記憶力。12種補腦食物助大腦變年輕1.香蕉:香蕉含有豐富果膠及葡萄糖,可幫助緩釋給大腦能量的補給。2.綠色蔬菜:蔬菜富含植化素及各種營養素,可以保護腦細胞讓思緒更敏銳,建議可多吃各顏色蔬菜以攝取到各種營養素。3.奇異果:每100公克的奇異果含有73毫克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對抗壓力也能合成腦神經傳導物質。4.雞蛋:蛋黃含有的卵磷脂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5.燕麥:富含β-聚葡萄糖、維生素、礦物質,可以預防腦袋混屯,因此又被稱為「大腦的糧食」。6.深海魚:魚類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預防記憶衰退,建議多吃鮭魚、鯖魚、秋刀魚、鮪魚等魚。7.咖哩:咖哩含有的薑黃素改善注意力,整體認知和記憶。8.莓果:草莓、蔓越莓、覆盆子、藍莓、黑莓和黑醋栗等莓果含有花青素、維生素A、C、E、K及多酚等抗氧化營養,可以減少自由基破壞,有助於延緩腦衰老速度。9.南瓜:南瓜所含的β-胡蘿蔔素、維生素C、E及礦物質鋅等營養,皆具有幫助腦部運轉作用。10.優酪乳、優格:優酪乳及優格中除了富含好菌,還有蛋白質、鈣質、色氨酸,可以幫助補充健腦所需的營養。11.綠茶:綠茶富含植化素能有效抗老化,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機率,改善大腦認知功能。12.堅果、核桃類:堅果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B群,有助於補腦,與上述健腦食材搭配在一起,如:莓果優酪乳、黑芝麻牛奶。莓果優酪乳除了能補腦也可以幫助腸胃順暢、補充鈣質;黑芝麻屬於高鈣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食物,對於舒緩腦神經緊繃有助益,建議每天吃小匙黑芝麻或將其撒一點到飯上或牛奶中。補腦保健成分怎麼選?許多保健成分如銀杏、魚油、抗氧化劑、卵磷脂等等,對於改善記憶力可能有幫助。不過,微笑藥師廖偉呈建議,應先了解大腦退化的原因後釐清自身狀況再選擇補腦產品,胡亂服用保健食品,反而對身體有害。抗氧化劑:維生素C、E、茄紅素及富含異黃酮、花青素的深色蔬果或黑豆等抗氧化劑,可減少自由基攻擊細胞,進而降低神經細胞萎縮及神經髓鞘的損失之作用,適合處於高度生活壓力及抽菸、糖尿病、常發炎者等細胞氧化壓力大者。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抑制發炎的作用,可減少發炎而引起的細胞傷害,年輕族群有記憶力下降之困擾,可選擇補充魚油或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食物。膽鹼食物、卵磷脂:磷脂醯膽鹼(PC)、磷脂絲胺酸(PS)為腦細胞膜與神經髓鞘的成分之一,因神經傳導物質濃度的降低而導致記憶力下降之年長者,可適量補充富含膽鹼的食物、卵磷脂、磷脂醯膽鹼、磷脂絲胺酸有助於修補受損的細胞膜使其新陳代謝正常。銀杏:若腦力已衰退,此時補充銀杏的效果通常不佳,而年長者且記憶力尚未退化或血液循環差且沒有貧血但時常覺得頭昏昏時,則可能是因為腦部血液循環不好,補充銀杏有助於增加腦部血液循環,發炎體質、糖尿病、血液循環差者可先諮詢醫師後再服用,除了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同時控制血壓與血脂,降低腦血管阻塞風險。吃腦補腦有用嗎?5個健腦好習慣許多長輩認為「吃什麼補什麼」,如吃腦補腦、吃心補心。不過, 豬腦等動物腦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反而容易造成血管阻塞,增加腦中風、血管性失智的風險,應適量食用或諮詢專業營養師或醫師建議後再斟酌用量。除了飲食之外,以下5方法也有助健腦補腦,提高認知能力、改善記憶。1.咀嚼: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嘉哉於《35歲開始,牙齒決定你的後半生》指出,大腦中廣大的領域和口腔、牙齒連結,透過牙齒咀嚼能增加腦部血流,活絡大腦,建議適當咀嚼口香糖,增加咀嚼的次數,增加腦部血流,有效率地排出大腦的垃圾。2.大腦訓練:美國神經科醫師瑞斯塔克於《記憶強化全攻略》提及,記憶力就像肌肉一樣,時常訓練才不會退化,也才有機會降低罹患退化性腦部疾病的風險,玩數獨、煮菜、看小說等大腦訓練皆對大腦有益。3.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改善記憶力集中問題,良好且充足的睡眠也有於降低或延緩失智症的發生,而適當的午休小睡對於提升工作效率及認知也有幫助。4.戒菸戒酒:酒精會傷害腦細胞,影響記憶力及專注力並造成認知功能退化。而抽菸,國健署表示,根據追蹤研究發現,吸菸會加速腦部皮質層變薄,相較非吸菸者,吸菸者在5年之內記憶力衰退了1.9倍,且認知功能也有下降,而戒菸後會使其逐漸回復「正常年齡」的狀態。5.控制體重及三高疾病:家醫專科醫師黃乙絜說明,有研究發現,過重或肥胖者的大腦執行能力、專注力、以及記憶力有下降的情形,另外,2016年一篇英國的系統性回顧發現,減重對於專注力、執行功能、記憶力改善都會有幫助。而控制三高疾病有助於預防血管性失智。參考資料:失智友善資源整合平台、高敏敏營養師、哈佛健康雜誌、國泰醫院 延伸閱讀: 颱風天,氣密窗為什麼聽得到「咻咻咻」的風嘯聲?達人揭3大漏風真相 「這樣跳」分泌「天然鎮定劑」血清素,預防失眠、憂鬱症!日本整骨專家的「獨門跳跳法」還改善五十肩、腰痛
-
2024-11-06 養生.運動健身
勤奮跑步反而愈跑愈衰老?職能治療師點出3種有氧運動情境「讓人加速老化」
跑步是常見的有氧運動,但網路曾有過傳言「跑步會讓人加速老化」,原本為了想健康而做的努力可能適得其反?專業職能治療師指出錯誤的有氧運動恐是衰老的原因。日本職能治療師奏かえで指出,適當的運動並沒有錯,而有氧運動(包括跑步)讓人衰老的原因出在活性氧(自由基)。人類吸入體內的部分氧氣會轉化為活性氧,如果活性氧增加過多,會損害細胞導致衰老,雖然乍聽活性氧像是對身體有害,實際上它卻是能在免疫系統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物質;另外人體具有抗氧化功能,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活性氧、修復損傷。然而過度的有氧運動會增加產生活性氧,並且不能及時產生抗氧化劑,進而導致衰老加劇。 此外,跑步時持續暴露在紫外線下是活性氧增加的原因之一。當缺乏能量時進行有氧運動也會導致衰老,有氧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是糖和脂肪。 但是當感到饑餓或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時,體內的糖分不足以供應。 為了彌補這種不足,開始通過分解肌肉蛋白質來產生能量,最終導致肌肉流失、皮膚失去緊緻度,進而失去年輕的外表。奏總結,有氧運動導致衰老的問題出在以下三種情況:1.長時間進行高強度負荷的跑步2.在戶外跑步沒做紫外線防護3.在身體能量不足的狀態下跑步有氧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但切勿過度,尤其跑步因腦內釋放令人開心的化學物質內啡肽而容易有「跑者高潮」(Runner's High),也因此讓跑步的人過度勞累。適度有氧運動三大好處‧提昇抗氧化能力‧燃燒脂肪‧安定心神適度有氧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抗氧化能力並增強其對抗活性氧的能力,當進行輕負荷的有氧運動時,糖和脂肪被用作活絡肌肉的能量,因此可以預期它具有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以及減少體脂肪的作用。適當的有氧運動對心理穩定也很有效,當做有氧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和血清素等激素,以及稱為內源性大麻素的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對產生幸福感和減輕壓力有顯著效果,有助於緩解情緒低落和改善心理健康。資料來源/LASISA
-
2024-11-05 養生.聰明飲食
省錢又能遠離慢性發炎 營養師推薦6種他們最喜歡的冷凍蔬菜
發炎是眾所關注的健康問題,營養師安賽爾(Karen Ansel)表示,雖然有些發炎是正常且必要的,但長期的低度發炎卻帶來隱患,會使罹患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增加。健康生活網站Eating Well報導,幸好在飲食中加入大量抗發炎食物蔬菜,可讓人遠離慢性發炎。安賽爾指出,多數人都以為新鮮蔬菜是最好的選擇,但這是個常見的迷思,冷凍蔬菜和新鮮的一樣營養。以下是營養師推薦的6種他們最喜歡的冷凍蔬菜:1.青豆一杯煮熟的青豆可提供降低發炎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超過每日攝取量的10%;此外,青豆含有類黃酮、類胡蘿蔔素和多酚等多種植物營養素,這些有助於對抗發炎和損害細胞的氧化壓力。2.番薯一個中等大小的番薯含有的維生素A超過每日攝取量的100%,對腸道健康也有益,在控制發炎上扮演重要角色。番薯含有一種稱為抗性澱粉的纖維,能滋養腸道裡的益菌;當這些益菌滋生時,會產生被稱為短鏈脂肪酸 (SCFA) 的強力消炎劑。3.綠、白花椰菜花椰菜是十字花科蔬菜家族成員,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並含有抗發炎化合物蘿蔔硫素(sulforaphane),它已被證明可減少發炎與氧化壓力。營養師薛斯(Vandana Sheth)說,這對控制心臟病和糖尿病等疾病者特別有幫助。4.甜椒與洋蔥在冰箱裡放袋甜椒、洋蔥混合蔬菜,除了省時省事,也是讓飲食充滿各種抗發炎化合物的簡單方法。甜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外,還有一種稱為槲皮素、能預防疾病的類黃酮,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營養師安德魯斯(Lisa Andrews)表示,洋蔥含有比任何蔬菜都多的槲皮素,兩者結合,好處加倍。5.綠葉蔬菜冷凍菠菜並非唯一可冷凍的綠葉菜,羽衣甘藍和寬葉羽衣甘藍也是很好的選擇。營養師戈蜜斯(Jacqueline Gomes)說,有些冷凍蔬菜加熱後會變得黏糊糊的,但這兩種綠葉蔬菜往往能保留其質感與味道,營養也不比菠菜差;它們含有大量的多酚,抗發炎且有助改善血管功能。6.豌豆豌豆雖也是豆科植物,但與青豆一樣,因營養更接近蔬菜,所以農業部認為它們是蔬菜。豌豆富含可溶性纖維,讓人體能吸收更多短鏈脂肪酸,有助降低發炎,讓腸道更健康;此外,也是有益心臟健康的植物蛋白來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05 養生.聰明飲食
吃堅果對健康有益 但專家提醒攝取過多可能有3種潛藏的壞處
吃堅果對健康的益處應該毋須多言,例如與更好的心臟健康、降低膽固醇,甚至減重有關。堅果本身富含蛋白質、纖維、健康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堅果有哪些好處?.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蛋白質含量高。.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非必需胺基酸的良好來源。.富含健康的植化素。專家指出,堅果可以幫助提升能量,甚至可能在延年益壽方面發揮作用。此外,堅果既能單獨食用,也可加入各種菜餚中。不過,堅果攝取過量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的問題。因此,每天吃堅果是健康的。根據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堅果種子類的每日建議食用量為一份,指的是無調味堅果,換算成可食用的數量,開心果約為15粒、杏仁果及腰果約為5粒、核桃仁約為2粒。然而,過量食用可能會以3種明顯的方式對你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以下為你應該注意的事項。1.體重可能會增加因為堅果熱量高,這意味著它們每份所含的卡路里比其他食物要多。例如每盎司(約28克)的杏仁大約有160卡路里。如果你不考慮這些額外攝取的卡路里,這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換言之,若你能將額外的卡路里納入整體均衡的飲食中,那就不會有太大問題,例如在一份低卡路里的沙拉中加入堅果來增加飽足感。2.可能出現脹氣、腹脹和消化問題專家指出,若你在吃堅果後感到脹氣或不適,你並不孤單。這是一種常見的副作用,主要是因為堅果中含有的植物酸和單寧,使其難以消化。此外,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的脂肪,可能會導致腹瀉,而這是堅果中豐富的成分。如何防止這些不愉快的問題?專家指出,最簡單的方式即遵循飲食指南建議的每日攝取量。3.過多的巴西堅果會導致硒中毒巴西堅果是硒的極佳來源,硒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可支持健康的甲狀腺功能並有助於減少發炎。硒很重要,但人體只需要少量。硒中毒可能會使你的指甲變脆,導致口氣異味,甚至引發肌肉和關節疼痛。需要注意的是,硒過量主要與巴西堅果有關,所以在吃其他類型的堅果時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專家建議,每天最多吃四顆巴西堅果,若是為了謹慎起見,也可以減少到每兩天吃四顆。整體而言,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注意你吃的堅果的份量,或者預先準備好堅果的數量以控制你的食用量。【資料來源】.3 Surprisingly Bad Things That Can Happen if You Eat Too Many Nuts.Cleveland Clinic: The Health Benefits of Nuts.「腰瘦」不用運動-天天吃7顆堅果,連續8周,腰圍就可以減少3公分?
-
2024-11-04 養生.聰明飲食
研究指市場常見1水果,去皮吃降膽固醇!營養師提醒:1天1顆拳頭大小的就夠
芭樂是菜市場中很常見的水果,一般都是不用去皮直接吃,有些人則是不喜歡芭樂籽硬硬的口感,所以會去掉籽再吃,有些人則是會散梅粉增添香氣,各種吃法因人而異;但現在有一個來自印度的研究指出,芭樂去皮之後再吃,對於降血糖、降膽固醇的效果更好,研究是由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所執行的。 芭樂對健康好處很多資深營養師劉純君指出,芭樂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具有許多健康益處:1.富含維生素C:芭樂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抗氧化、促進膠原蛋白生成,對皮膚健康有益。 2.高纖維,有助消化:芭樂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並且還能穩定血糖,適合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 3.維持心臟健康:芭樂中的鉀和抗氧化物質有助於降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能平衡電解質。 4.低卡路里,有助於減重:芭樂的卡路里低且飽足感強,是減重族群的好選擇,既能提供營養,又不易造成熱量超標。 5.有助於控制血糖:芭樂中的膳食纖維能減緩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患者適量食用是有益的。 6.抗氧化,保護細胞:芭樂富含抗氧化劑(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茄紅素),可幫助中和自由基,降低細胞受損和慢性病的風險。 7.含有維生素A,護眼健康:芭樂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保護視力,特別是預防夜盲症。 芭樂的營養豐富且適合日常食用,但應注意適量,以避免攝取過多纖維導致腸胃不適。 印度研究發現:去皮芭樂的好處日前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想要評估帶皮和不帶皮的芭樂,對健康人群的血糖和血脂的影響,因此,招募的45位健康學生,並隨機分為A組、B組和C組。其中A組補充400g成熟帶皮芭樂,B組補充去皮芭樂,持續6週,另外15名作為對照,即是C組。 6周之後發現有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都降低了,而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則增加;而去皮芭樂組的BMI和血壓也是下降的,但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顯著降低,這顯示去皮芭樂可能對血脂和血糖的降低,有更好的影響。 營養師怎麼說?資深營養師劉純君表示,從實驗中可以看出吃帶皮芭樂的空腹血糖跟TG三酸甘油脂都上升,而吃去皮的芭樂組的三酸甘油脂低密度脂蛋白都下降,而且好的高密度膽固醇上升。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芭樂果肉含高果膠,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芭樂果肉中的酚類和類黃酮含量,可能在抑制脂質過氧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至於果皮方面,目前沒有特別的研究去分析其成分。 劉純君指出,雖然這篇研究只有45個人,算相對小眾的研究,但從數據上來看,去皮的芭樂對血脂肪來說是有好的影響;至於血糖方面,去皮芭樂並不會讓血糖下降很多,主要是在降血脂方面效用較為明顯,所以血糖偏高的民眾,芭樂削皮吃可以,但是份量還是要節制,一天一顆跟自己拳頭一樣大小尺寸的芭樂,就很足夠了。 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上升無關劉純君提醒,水果甜跟不甜,跟血糖會不會上升完全沒有相關性,檸檬不甜,一樣會上升血糖,重點是在份量。通常血糖會高的民眾,除了水果吃過多之外,碳水化合物吃太多也是常見的原因;因為太多人都是吃飯配飯再喝飯,甚至飯後甜點也是飯。 舉例來說,配飯-馬鈴薯燉肉、玉米炒蛋、拔絲地瓜、芋頭控肉;喝飯-玉米濃湯、皇帝豆排骨湯、酸辣湯、麵線糊;飯後甜點-綠豆湯、紅豆湯,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來,血糖不高也難。延伸閱讀: .珍珠芭樂、紅心芭樂,你喜歡吃哪一種?一張圖秒懂各品種的營養價值,吃芭樂跟工作效率有關? .吃芭樂籽會便秘?營養師解答:「3種人」真的會很卡 1清洗動作恐害營養流失
-
2024-11-01 養生.保健食品瘋
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 但為何醫生不建議補充保健食品?
佛羅里達州腸胃科醫師薩哈布(Joseph Salhab)認為,每個人的飲食都需攝取更多的維生素E。他近日在抖音(TikTok)發布的影片中稱,研究顯示,持續攝取維生素E的人,某些腸道疾病與脂肪肝的發生率較低。維生素E對腸道、肝臟有益薩哈布說,維生素E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肝臟免受氧化壓力的傷害,有助修復肝臟,並增強免疫力。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今年稍早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維生素E對脂肪在肝臟中積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保護作用;這種疾病可能造成肝臟嚴重損傷,並增加罹患心臟病與肝癌的風險。成人與13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維生素E的建議攝取量為15毫克 (mg),兒童則低於此數。維生素E保健品 服用不當副作用大一盎司杏仁堅果約含6.8毫克維生素E,2湯匙花生醬約含2.9毫克,半杯煮熟的菠菜含1.9毫克,半杯切片芒果約含0.7毫克。薩哈布也推薦酪梨、黑莓、奇異果、蔓越莓、榛果、松子與橄欖油。不過,薩哈布不建議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他說,如果服用不當,會有很大的副作用,他力薦從飲食中攝取這種營養。飲食均衡不太會缺維生素E 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最新的研究指出,即使15毫克是維生素E的每日建議攝取量,但保健食品往往含有數百毫克。過量的營養補充品可能導致維生素E中毒,引起出血、噁心、腹瀉、其他腸胃症狀、肌肉無力與頭痛。不過維生素E中毒與缺乏症都很少見,平日飲食均衡者不太會缺乏維生素E,除非長期未攝取油脂、堅果,或由於脂肪吸收或代謝問題。薩哈布強調,適當的飲食對肝臟健康十分重要。(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4-10-30 養生.聰明飲食
建立身體防禦機制 專家建議秋冬備好8種食物暖身、降感染機率
秋意正濃,病毒數量也隨之增加。據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資料,十月是流感盛行季節,許多人在此之前就開始出現喉嚨痛或鼻塞症狀,現在正是開始建立身體防禦機制的時候;而健康的免疫系統取決於優質睡眠、良好衛生習慣、壓力管理以及均衡飲食。網路媒體哈芬登郵報(Huffpost)報導,人體高達80%的免疫細胞存在於腸道,而專家也逐漸了解,吃的食物會影響腸道中獨特的微生物群,進而影響免疫系統。芝加哥醫師贊柏諾(Carlos Zambrano)表示,臨床證明缺乏某些關鍵營養素會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機率。營養師雅米多(Toby Amidor)說,雖然沒有「神奇」食物或飲品可將免疫系統提升至極限,但即使加強一點也有幫助。以下是營養與傳染病專家在家中常備的食物:大蒜具抗發炎與增強免疫力特性,過敏、氣喘與免疫學家艾略特(Tania Elliott)表示,它能提升免疫系統中對抗病毒與細菌的某些化學物質,同時抑制發炎細胞。她說,雖然加熱會破壞大蒜部分功效,但壓碎或切碎可啟動其主要生物活性化合物。如果不想吃生蒜,可將它切碎,並在烹煮前放置10-15分鐘。辣椒食療專家拉普瑪(John La Puma)表示,柑橘是維生素C主要來源,但綠辣椒或紅辣椒同樣富含這強力抗氧化劑,在感冒時有助於抵抗細菌感染。他說,每天應吃兩次含維生素C 食物,身體才能充分吸收。另外,艾略特指出,辛辣食物含有辣椒素,這種化合物可以稀釋黏液,讓引起發炎的病毒與細菌不易孳生。薑與大蒜同樣具抗病毒、抗菌特性,對於預防或舒緩喉嚨痛特別有效。雅米多說,薑含具有消炎作用的化合物薑酚,研究顯示用量越多越好;可將新鮮的薑磨碎或切片,放入湯、菜餚、飲料或茶中,均可獲益。葵瓜籽雅米多說,她喜歡隨身攜帶當零食,它們是維生素E與多種與免疫力有關礦物質的來源。贊柏諾稱,缺乏足夠維生素E,會導致對抗病毒的白血球活性降低。葵花籽也富含鎂,研究顯示,缺乏這種礦物質與免疫細胞活性降低、氧化壓力與發炎增加有關。魚類罐頭拉普瑪表示,多數人都未攝取足夠維生素D,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發現,維生素D攝取不足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機率高約40%。魚類罐頭是這類營養素的最佳來源之一,根據農業部資料,一份3.5盎司的罐頭魚可提供每日維生素D攝取量的三分之二。麥盧卡(Manuka)蜂蜜贊柏諾選擇的甜味劑是紐西蘭蜜蜂所生產的一種特殊蜂蜜。研究顯示,麥盧卡蜂蜜具抗菌功能,並含有一種有助止咳的天然化合物,比非處方感冒藥更有效。海鹽飲食中不宜攝取太多鹽分,但艾略特喜歡隨身攜帶粗海鹽來舒緩喉嚨痛。她說,感冒時用溫鹽水漱口,特別是海鹽,具消炎效果,有助洗去喉嚨中的病毒、細菌、過敏原和黏液,「越粗的鹽越好」。茶水份是支持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營養學家格拉斯曼(Glassman)說,但多數人往往不像夏天時喝那麼多水;她特別喜歡薑黃茶,含有可消炎的化合物薑黃素。拉普瑪喜歡綠茶,他說,研究顯示綠茶可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細胞所產生的病毒蛋白質。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9 養生.聰明飲食
地瓜要帶皮吃嗎?營養師解析營養:含天然多酚可降血糖、加速燃脂
天氣變冷許多民眾會來上一顆熱騰騰的烤地瓜或蒸地瓜,有些人習慣削皮後再吃,有些則會連皮一起食用,而地瓜皮究竟對人體有什麼好處或影響呢?日媒網站《Hint-Pot》就請教營養師和館由美(Ayumi Wakan),告訴大家地瓜皮的營養價值,以及食用時要注意的地方。地瓜皮除了富含膳食纖維,最主要的營養成分還包括「綠原酸」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協助人體調節生理機能。其中「綠原酸」是一種天然多酚化合物,大量存在於咖啡豆中,也是蔬果的常見成分,綠原酸作為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抑制餐後血糖上升,並促進脂肪燃燒,成為不少保健人士心中的保健聖品。而花青素的功效大家也並不陌生,除了保健眼睛之外,同樣也有抗發炎的效果。想補充花青素的民眾可多選擇紅地瓜、紫地瓜,另外,藍莓、甜菜、番茄等蔬果也都含有花青素。營養師也根據日本食品標準成分表,比較地瓜帶皮、不帶皮在營養成分上的差異。◎熱量帶皮:127大卡無皮:126大卡◎碳水化合物帶皮:31.0g無皮:30.9g◎膳食纖維帶皮:2.8g無皮:2.2g可以發現地瓜皮本身沒有過多的熱量及碳水,但卻含有大量膳食纖維,適量食用有益健康,但過多的膳食纖維則會造成消化困難,兒童和腸胃虛弱的人最好還是去皮後再食用,或是不要一次吃下太多。營養師也提醒,市售地瓜大多已經過清洗程序,但最好在料理前用水再清洗一遍,並用毛刷去除表皮上芽眼造成的凹痕,裡頭會藏有較多髒污,若要帶皮食用就必須仔細處理乾淨。資料來源:Hint-Pot
-
2024-10-28 養生.聰明飲食
蔬菜皇后「洋蔥」8大功效,生吃vs熟食哪個好?切洋蔥1招不流淚
台灣的春夏季是洋蔥產量最豐、品質最好、價格又便宜的季節。不管是解毒、防癌、抗氧化,洋蔥都是廣受推薦的食材,在歐美更被視為「蔬菜皇后」,是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以下是洋蔥的8大功效:洋蔥8大功效1.降膽固醇:不含膽固醇、脂肪、及鈉的成分,適合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患者食用。經實驗證明,高脂血症患者經常吃洋葱,體內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血脂蛋白均會下降。2.增強免疫力:含有豐富的纖維,除能降血脂外,還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調節腸道菌叢生態,增強免疫力。3.清除自由基:洋蔥含有多種的類黃酮成分,Quercetin(檞皮酮,Flavonoid類黃酮之一)能有效清除自由基,直接減少氧化壓力或間接活化酵素系統。4.降血壓:含有前列腺素A是較强的血管擴張劑,能激活溶血纖維蛋白的活性,降低周邊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的阻力,具有降低血壓和預防血栓形成。5.降血脂:含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預防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的功能。6.殺菌:含有植物殺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强的殺菌能力,感冒時不妨一試。7.預防衰老:含微量元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增强細胞的活力和代謝能力,頗具防癌抗衰老的功效。8.預防癌症:具有抑制惡性細胞的生長,可對抗胃癌、直腸癌及皮膚癌等。洋蔥生吃有什麼好處?洋蔥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啟新診所說明,洋蔥生吃比熟食為佳,可保留較多的營養素。 洋蔥生吃 優點 .抗氧化力強的洋蔥,其刺激味正是具有降血脂、抗癌、燃脂等作用的蒜素洋蔥中的蒜素經過高溫烹調營養會流失,生吃可以吸收較多的蒜素。 .洋蔥成份中的維生素B、C遇熱後也會遭到破壞,用水加熱也會流失鉀離子營養素。生食可以吸收到洋蔥大部分的營養素。 缺點腸胃不佳者應避免生吃,以免胃痛。要想減少生洋蔥略帶辛辣的刺激感,可先稍風乾或冷藏後再食用。 洋蔥熟食 優點 洋蔥中的黃酮類物質槲皮素具有消炎功效,烹飪可以使黃酮類總量增加。 缺點 洋蔥加熱煮會使其他營養素流失,建議小火烹煮或用少量油煎或烤上5分鐘是最佳的烹飪方式。 什麼人不能吃洋蔥?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曾於粉專發文表示,不建議下列2種人食用太多洋蔥:.糖尿病患者:儘管洋蔥每一百公克只含有40大卡,但是糖量也有9.3克,已經算不多了,但是有遇過大量攝取結果血糖稍微飄高的案例,注意勿過量食用。.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患者:洋蔥內也有健康的寡糖果聚糖(fructan),是腸內菌非常喜歡的益生元,可經由腸內菌代謝產生有益腸道的短鏈脂肪酸丁酸,但若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的患者要適量食用,因為有可能會產生過多的氣體導致脹氣不舒服。切洋蔥不流淚1方法當我們在切洋蔥、破壞洋蔥的細胞時,洋蔥本身的酵素就會開始分解洋蔥裡含有硫的胺基酸(例如:甲硫胺酸、半胱胺酸),最後產生具有揮發性的硫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刺激我們的鼻子或是眼睛,就會讓我們有流淚的反應。 這些胺基酸大部分存在洋蔥的根部,而且具有溶在水裡的特性,所以先切除洋蔥根部、浸泡洋蔥,都可以減緩眼睛和鼻子的不適喔!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身為醫師,卻救不回自己爸爸...癌末父親臨終前教醫師田知學,最珍貴的一堂生死課
-
2024-10-25 養生.營養食譜
有色米富含天然抗氧化劑,營養價值強壓白米!但洗米1動作恐讓花青素流光
一般人常吃的米飯多為白米飯,但現在有些較注意養生的人,偶爾會吃黑米飯或祡米飯。但很多人搞不清楚黑米、紫米、黑糯米…到底有沒有一樣?其實光看「商品名」很容易被混淆,看「品名」比較準,再確認有無糯性,較能正確區分。「有色米」是什麼?黑米、紫米、黑糯米一樣嗎?根據農糧署資料,有色米主要是指未碾除糠層的糙米,因糠層顏色與一般糙米的黃褐色不同,而呈現黑、紫、紅等顏色,常被稱為「有色米」。然而,相信很多人搞不清楚黑米、紫米、黑糯米…,以為紫黑色的米都一樣。其實這些都是屬於有色米,但市場說法不一致,想要挑選到你想要的,若光看「商品名」很容易被混淆,記得看「品名」,再確認有無糯性。有色米依有無糯性大致分成:.非糯性:(黑)糙米,黏度較低,口感同一般白米。.糯性:(黑)糯糙米,有黏度高、易煮爛的糯米特性。常出現於飯糰、健康餐等餐點。兩種皆保留含花青素的米糠層。而看到的顏色不同,僅因花青素含量多寡不一而看起來不太一樣。但都是屬於糙米,營養更勝一般白米。.花青素多:呈現黑色.花青素少:呈現紫色如何清洗紫米及黑米?網路上也有人疑惑,在一般商店買黑糯米,清洗後水會變成有點黑黑的,這是正常的嗎,是否為真正的黑米紫米?農糧署解說,紫米與黑米的紫黑色麩皮含有天然的花青素,屬於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在洗米時會出現紫黑色,是因紫黑色麩皮上的花青素溶於水中所造成的,屬正常。也正因其表皮含有花青素,為天然的抗氧化劑,能抗發炎,有助保護心血管健康,這也是它比一般精白米營養所在。因此,洗米時不要用力搓洗,以免把最營養的元素都洗掉了。如果你洗到洗米水都快變成透明水色,表示花青素都流光了。而真正的有色米在刮除表面後,可見到裡頭是透明或白霧狀的米心。如為染色之假黑紫米,因染色劑會浸入白米內部,如此作為辨識依據。有色米烹煮之前先浸泡,口感較好農糧署指出,有色米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花青素,也保留較多膳食纖維。其糠層質地硬,烹煮之前經過浸泡可使口感較好。許多糖尿病患不敢吃太多白米飯,怕一吃血糖就升。對於需要穩定控餐後血糖的,建議可吃直鏈澱粉含量較高的黑秈糙米。但腸胃道功能不佳、腎臟病患者、咀嚼功能不好的族群,不建議食用含有糠層之榖物,請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選擇適合主食。【參考資料】.《鮮享農YA - 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23 養生.聰明飲食
「長壽果」花生營養價值高 但專家提醒有3個注意事項需當心
花生由於營養價值高,對健康有益,又被稱為「長壽果」,花生的市場規模超過 900億美元,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堅果之一;濃郁的香氣,烘焙後脆爽的口感都是花生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史丹福健康照護中心(Stanford Health Care)營養師麥克里蘭(Abbie McLellan)表示,花生可以生吃、烤、炒或煮的多樣性及獨特風味,使其成為生活中常用的食材,包括烘焙食物、湯、沙拉、亞洲料理、糖果,還有花生油、花生醬等。被視為堅果的花生其實是豆科植物,生長在熱帶雨亞熱帶地區,中國、印度和奈及利亞是全世界花生最大的生產國;美國每年生產超過60億磅花生,約佔全球花生總產量5%,其中大部分來自喬治亞州。據全國花生委員會(National Peanut Board)的資料,花生在19世紀後期開始流行,當時棒球比賽、馬戲團的小販都有販售;現在,花生仍是全美各地棒球比賽和各種表演的主要零食,也是餐廳、速食連鎖店德州客棧牛排館(Texas Roadhouse)和Five Guys頗受顧客喜愛的免費贈品。無論在哪吃到花生,它們都對健康有益。美國農業部資料指出,一杯花生含有近7毫克鐵、134毫克鈣、245毫克鎂、549毫克磷與高達1030毫克鉀;這些營養素可強化免疫系統、皮膚、眼睛、骨骼、心臟健康。營養學家塔瑪吉(Katherine Tallmadge)表示,花生除了含有必要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外,對健康的益處還與大量的植化素有關。植化素是一種化學成分,在預防慢性疾病上扮演重要角色。此外,一杯花生還含有超過37克蛋白質,對能量和肌肉的維持、修復與生長大有助益;相同分量的花生還含有超過12克膳食纖維,對消化道健康與控制血糖十分關鍵。而每杯花生含有17毫克菸鹼酸,比其他任何堅果都高。這種維生素B群有助支持消化系統與神經系統,也與減少關節炎疼痛有關。麥克里蘭表示,花生還提供健康的不飽和脂肪,如Omega-3與Omega-9脂肪酸,有益心臟健康。塔瑪吉說,花生含有的輔酶Q10是強大的抗氧化劑,可保護心臟免受損傷。花生的好處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多,但以下是避免食用過量的3個原因。首先,一杯花生含有800多卡路里與72克脂肪,若過量食用,不利於健康的體重管理。塔瑪吉指出,許多堅果對會過敏的人造成問題,而花生過敏可能致命。此外,各種花生食品也含有潛在的有害添加成分,麥克里蘭說,吃加鹽的花生很容易便超過每日建議的鈉攝取量。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23 養生.聰明飲食
「蔓越莓」男生也要吃!保護攝護腺、降膽固醇...7個你從沒想過的好處!
被譽為「北美紅寶石」的超級水果「蔓越莓」,不僅是因為獨特的酸甜風味,更包含了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帶來多方面的益處,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指出,蔓越莓的營養成分有以下幾種: 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指壞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維生素E:同樣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預防心血管疾病。 抗氧化劑:可幫助抵禦自由基的傷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 纖維質:有利於消化系統的健康,促進腸道運動,幫助降低膽固醇,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原花青素(PACs):是一種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可幫助改善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蔓越莓功效大家熟知蔓越莓可預防泌尿道感染,並能縮短病程盡速康復,而蔓越莓的功效不僅僅如此,以下整理阿罐營養師與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對於蔓越莓功效的分享,如下: 1.預防泌尿道感染:美國相關研究顯示,原花青素降低害菌生長及黏附,防止細菌感染等問題,攝取蔓越莓的原花青素可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機率。 2.預防乳癌形成:蔓越莓含有許多植化素,能對抗乳癌細胞形成及避免癌細胞成長。 3.攝護腺保護:蔓越莓中的有效成分沒食子酸、檞皮素,能保護攝護腺,維持攝護腺機能正常。 4.加強抗氧化力:蔓越莓含豐富植物多酚、類黃酮素、維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增強人體抗氧化力,對抗自由基及發炎反應。 5.改善胃部不適:蔓越莓的原花青素、鞣花酸可降低胃部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並改善腸道菌叢,舒緩胃潰瘍不適。 6.保護心血管:原花青素可以維持血管彈性,而類黃酮素跟酚酸類能保持血液流通性,另可避免膽固醇氧化,造成血管病受損及硬化。 7.預防失智、降低膽固醇: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分享國際期刊《營養前線》(Frontiers in Nutrition)一篇研究,結果指出,每天吃100公克的蔓越莓,3個月後可以發現記憶力變好,而且低密度膽固醇還能降9%,有效降低失智風險。蔓越莓禁忌蔓越莓雖然好處多多,但千萬別狂吃猛吃,陳心驊營養師提醒,仍要小心食用過多,或是特殊疾病族群,可能造成以下副作用發生: 刺激腸胃:蔓越莓是偏酸性的水果,短時間內大量食用可能對腸胃道產生刺激,過量食用不管是原汁或錠劑可能刺激消化道產生胃部不適或腹瀉的情形。若腸胃比較敏感的民眾可以改在飯後食用,除了可以降低不適的感覺同時蔓越莓中豐富的維生素C也可以幫助食物中的營養素吸收。 形成結石:蔓越莓因為富含草酸,雖然對於一般族群其實沒有什麼影響,但若是有泌尿道結石的問題,需要注意食用的量,及搭配足夠的飲水量。 引起急性過敏:蔓越莓中含有的水楊酸結構與功效都類似阿斯匹靈(阿斯匹靈是一種化學藥物,常用於消炎止痛、預防血栓的用藥),一般族群食用具有抗凝血的功效,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但對於阿斯匹靈過敏的民眾須特別留意蔓越莓的攝取,避免使結構類似阿斯匹靈的水楊酸引起急性過敏反應。資料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衛福部、陳心驊營養師、阿罐營養師、腎臟科醫師江守山 延伸閱讀: 6款「超商瘦身食物」大公開:飯糰、三明治都可吃!日營養師告訴你:想瘦,10種NG食物別碰
-
2024-10-20 養生.聰明飲食
有助穩定血糖、對抗發炎 專家教你怎麼吃不同蛋白質組合達成
近年營養學家一再強調,充足的蛋白質攝取對身體、尤其是肌肉生成的重要性。但是每個人對營養需求並不相同,例如女性、老年人或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健康目標,因此蛋白質攝取量與類型都有差異。以下是美國註冊營養師推薦的各種蛋白質組合。豆類、扁豆、堅果、花生:有助於穩定血糖「研究顯示,攝取更多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並調節血糖。」營養師、糖尿病專家Toby Smithson說,豆類和扁豆是低脂食物、不含飽和脂肪且富含膳食纖維,高纖食物能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讓血糖維持穩定。堅果和花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纖維豐富,提供有利心臟健康的脂肪,能增加飽足感和胰島素敏感性。堅果還含有益於糖尿病管理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具有抗發炎特性的鎂和抗氧化劑。優格、扁豆:維持腸道健康的好選擇蛋白質對於腸道健康也很重要,因為腸道內壁細胞的組成來自蛋白質。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吃兩杯優格的人,有益於腸道屏障功能。專門研究腸道健康的營養師Megan Hilbert說,優格也是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等益生菌的絕佳來源,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並維持腸道細菌的平衡。鯖魚、天貝:有助對抗發炎鯖魚富含Omega-3,是最佳抗發炎食物之一。豐富的EPA和DHA脂肪酸,除了可減少發炎,還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和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天貝是印尼傳統食材,由黃豆發酵製成,含有豐富的益生元,有助對抗腸道發炎,也是餵養腸道益菌的最佳食物。天貝也是抗氧化劑的重要來源,能預防和修復體內損傷。鮭魚、黑豆:有益女性生殖系統健康眾所周知,鮭魚除了富含Omega-3,也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紐約女性健康營養師Claire Rifkin表示,女性停經後,因荷爾蒙變化,骨質疏鬆症風險增加,建議停經後女性每天攝取500-800IU的維生素D,維持骨骼健康。黑豆是葉酸的極佳來源,葉酸對懷孕期間的DNA合成尤其重要,每天至少600微克的葉酸,能預防發育中的胎兒神經缺陷。茅屋起司(cottage cheese)、雞胸肉:有利於減肥充足的蛋白質攝取,已被證實有利於減重。一方面在吃蛋白質時,身體會有更高的產熱效應(thermogenic effect),會稍微提高新陳代謝;另一方面,即使熱量攝取不足,高蛋白飲食也可以防止肌肉流失。營養師Lacy Puttuck指出,茅屋起司(cottage cheese)含有一種被稱為「酪蛋白」的主要蛋白質,此類型的蛋白質可延緩消化速度,增加長時間的飽足感。茅屋起司也是一種乳製品,研究發現,相較於乳製品攝取較少的人,增加乳製品攝取、搭配減少總熱量攝取的人,在減重和減脂有更好的成效。蛋白的熱量非常低,但蛋白質含量高;雞胸肉脂肪極低,且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維生素B12、鋅、鐵和銅,這兩者都是減重者的極佳蛋白質來源。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9 養生.聰明飲食
早上一杯檸檬水 提神更補維生素C!泡檸檬水3訣竅,別用冰水用溫水
許多人早上起來會先喝一杯水,這是個好習慣,可喚醒休息了一整晚的消化系統。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註冊營養師 Julia Zumpano(RD、LD)更建議,在水裡加些檸檬對健康更有額外的好處。檸檬水任何時候喝都可以,不過早上喝更好,因為早上喝可以在睡醒後馬上為身體補充水分,更可達到補充維生素C、提神,甚至有皮膚保濕的作用。檸檬水5個健康益處Zumpano指出,喝檸檬水有以下5個好處,並建議最好空腹飲用:1.保持水分大多數人每天都沒有喝足夠的水。因此早上先喝一杯檸檬水,可以在早上先為身體補一些水分。你怎麼知道你是否喝了足夠的水?你的尿液幾乎是清澈的。 2.預防腎結石檸檬中的檸檬酸可以阻止腎結石的形成,並且可以在較小的結石開始形成之前將其分解。 不過也提醒不能完全依賴檸檬水來解決結石問題,如情況嚴重仍務必就醫。3.有助減肥檸檬水不含任何糖、添加劑、調味品,因此不會有額外的熱量,是減肥者最天然的飲料。但有極端者認為檸檬汁可以排毒減重,只喝檸檬汁混合物,不吃任何固體食物。這是絕對不建議、非常不健康的減肥方法。4.增強抗氧化作用有些人在感覺快感冒時,會趕快喝一點維生素C發泡錠。而如果每天固定喝一杯一杯檸檬水,當作日常保健飲品,在日常就補充以提升身體抗氧化力。5.幫助消化胃酸有助於分解食物,而檸檬酸可以刺激唾液及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及腸胃蠕動。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胃酸水平會下降,喝檸檬水可幫助提升。喝檸檬水注意3件事檸檬水製作非常簡單,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方法,只需要一個檸檬和一些水,但以下幾件事則要特別注意。1.用溫水泡製作檸檬水用微溫或室溫的水泡最好,如此才能讓檸檬與果皮中的維他命C和多酚達到最有效的釋放。2.用吸管喝檸檬水專家警告,檸檬中含有豐富的檸檬酸,每天喝檸檬水可能導致牙齒琺琅質變薄。化解的方法是,記得用吸管喝檸檬水。3.加他天然香料平衡酸性如果太酸,可以添加其他天然香料來平衡,例如薄荷、生薑或薑黃等物質。也可以加多一點白開水稀釋。特別要提醒的是,有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的人,需減少喝檸檬水,或加點蜂蜜以中和其酸度。【參考資料】.《Cleveland Clinic》Is Starting Your Day With Lemon Water Healthy?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0-14 養生.聰明飲食
不光差在口感!熱咖啡vs.冰咖啡優點大車拚 喝哪種抗氧化效益較高?
你喜歡喝冰咖啡還是熱咖啡?這兩種咖啡除了溫度不同以外,就先氣味、口感甚至健康價值上都有不同效果。熱咖啡:‧類型:熱美式、熱拿鐵、卡布其諾等‧口味:熱咖啡香氣比冰咖啡濃郁,更能釋放咖啡中的揮發性化合物。隨著溫度下降,熱咖啡的口感和香氣也會有所變化。冰咖啡:‧類型:冰美式、冰拿鐵、冷萃、冰滴等‧口味:冰咖啡口感更加清爽,酸度較熱咖啡弱,口感更柔和,能最大程度保留咖啡的風味和香氣,同時柔化酸味和苦味,適合夏天飲用。喝熱咖啡的好處1.熱咖啡中的抗氧化劑含量更高相比用冷水沖泡咖啡,用熱水沖泡咖啡能從咖啡豆中提取更多的營養成分,抗氧化劑是攻擊自由基的分子。體內自由基過多,會增加整個身體的氧化應激,損害細胞並導致長期健康問題。2.熱咖啡的提神效果更好熱沖泡中的咖啡因含量略高於冷沖泡咖啡。相比之下,冷萃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更低。3.熱咖啡讓人更放鬆2021年的研究發現,在接受牙科手術前吸入咖啡香氣的人,比沒有吸入的人更少出現焦慮,更加放鬆。4. i人可能更適合喝熱咖啡一項研究發現,相比拿著冰咖啡的人,拿著一杯熱咖啡的人更有可能認為別人慷慨、有愛心和熱情,不容易怯場。喝冰咖啡的好處1.比熱咖啡的酸性更低對腸道更好對腸道更好是因為冷泡咖啡的製作過程中,咖啡豆中的酸性物質溶解得較少。對於胃部慜感或容易出現胃酸反流的人來說,低酸性的冰咖啡是一個更好的選擇。2.冰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通常更低在製作冰咖啡的過程中,咖啡豆與水的接觸時間較短,從而減少了咖啡因的萃取。對於對咖啡因慜感的人來說,冰咖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3.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咖啡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4.促進代謝和脂肪燃燒較高濃度多酚類化合物等成分,可增加身體的代謝率、抑制食欲和胃口,促進脂肪的氧化代謝和消耗。
-
2024-10-14 養生.聰明飲食
富含纖維、維他命及礦物質 9種秋令當季蔬果有助保護心臟健康
秋季降臨,美國心臟學會(AHA)公布秋季時令蔬果清單,對護心飲食大有助益;這些時令蔬果都富含纖維素、抗氧化劑、維他命及礦物質,以多種方式如降低膽固醇到減少血管板塊累積來保護心血管系統,建議蔬菜攝食量每日2又1/2杯,水果則是2杯。「verywellhealth」網站整理其中九種介紹如下:南瓜南瓜富含維他命、礦物質、抗氧化劑;南瓜的鉀元素含量高,其在電解質中有助於維持正常心律;南瓜的 β-胡蘿蔔素又多,會在人體轉化成維他命A,具抗氧化特質,有助於防護心臟發病。蘋果蘋果滿是纖維素及多酚,就促進心臟健康眾所周知。蘋果的纖維素可溶、不可溶都有,不止能降低膽固醇還能降血糖(血糖可以影響心律及二型糖尿病)。多酚的功能相似,不僅降膽固醇還減少發炎,預防不正常的血栓形成。石榴石榴這種秋季水果富含維他命C、K。維他命C很重要,可以保護動脈損壞而生的動脈硬化、高血壓。維他命K有助維持血液裡鈣的正常水準,不僅對維持正常心律很重要,對血塊正常也一樣。石榴裡也含有大量的鉀。甜菜甜菜是硝酸鹽的良好來源;有些學者主張,硝酸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另外,一杯煮好的甜菜就能取得12%的纖維素、7%的維他命C、11%的鉀攝取量。羽衣甘藍羽衣甘藍是鉀及硝酸鹽的良好來源。它被稱為「超級食品」還因為富含硫代葡萄糖苷類(glucosinolate),這種化合物被視為有護心功能。羽衣甘藍另含大量纖維素,有助降膽固醇。秋葵秋葵含有大量維他命C、K及葉酸。葉酸對心臟特別好,能降低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這種硫化胺基酸含量,免得它傷害動脈內部、血凝塊有增多之虞。球芽甘藍球芽甘藍這種十字花科蔬菜很像高麗菜、花椰菜,含有大量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素。除了有豐富的維他命C、K、鉀以及硫代葡萄糖苷,另還名列植物鐵質含量最高的蔬菜。而鐵對健康紅血球、血紅素特別重要,換句話說,長期缺鐵會改變心臟肌肉、心跳不規律及心臟衰竭。小紅莓小紅莓不僅能保護尿道,不受感染,還有多酚,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其中叫做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的抗氧化物質還可以降低血壓。2022年一篇研究就說,每天吃9毫克的小紅莓,1個就能改善健康成年人的心血管功能。番薯番薯跟南瓜一樣,有大量纖維素、鉀及 β-胡蘿蔔素。一杯煮好的番薯就可提供每日纖維素攝取量的1/4。大多數番薯的纖維素來自表皮,而非果肉,所以烘烤番薯而整個吃,最能攝取到全部的營養好處。小鼠實驗指出,吃番薯的那一組比起吃高脂肪那一組,肥胖症要低許多。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科學界為何說補充「穀胱甘肽」回春抗老無效!「穀胱甘肽」是什麼?
英國許多醫學專家針對近期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最新健康趨勢,表示擔憂。例如: (1)在抖音(TikTok),擁有超過19萬粉絲的美國網紅 @claire.elis 將「穀胱甘肽」稱為是〈英雄補充劑〉,甚至帶著她的追隨者一起去診所,她說:「每週都會將體內原本就有的主要解毒劑,額外補充注射到血液中,因為我的身體需要它。」(2) 同樣在抖音,前愛情島明星奧利維亞·阿特伍德(Olivia Atwood)於這個月(09/2024),自拍影片承認正在注射「穀胱甘肽」,並說這是一種分子,可以幫助我們的細胞自我繁殖,點閱人數已超過44,000次。(3) 就在去(2023)年底,女演員出身的健康大師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 在〈播客〉(Podcast)中也透露,她最喜歡靜脈注射「穀胱甘肽」,且補充說道:「這些讓我感覺良好。」除此之外,據傳金·卡戴珊、肯德爾·詹納、甚至海莉·比伯也都曾注射過,眾多的明星可以說是趨之若鶩。穀胱甘肽可增強免疫系統、延緩衰老?專家嗤之以鼻這些影片都聲稱靜脈注射「穀胱甘肽」,可以幫助提高體內的能量水平,增強免疫系統,甚至暱稱其為「解毒大師」,延緩衰老。另外,也有一些支持者表示,「穀胱甘肽」可以解決皮膚色素沉積問題,對膚色產生顯著且積極的提亮效果。目前在倫敦的美容診所,注射「穀胱甘肽」每瓶價格約為75英鎊(台幣3,160元),另外網上也可以輕鬆購買到口服補充錠劑,每粒為55便士(台幣22元)。這些影片累積起來,已有數十萬人次的觀看和轉傳,且使用者對其效果讚不絕口,於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恩斯特教授(Edzard Ernst)遂提出警告說,給「穀胱甘肽」貼上《抗衰老》標籤是“不負責任的”,因為至今為止,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支持它的有效性。同時,英國知名生物學家斯蒂爾博士(Andrew Steele)認為,縱然「穀胱甘肽」是一種體內天然存在的抗氧化物質,且已經知道它的濃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絕對不能夠就因此「想當然耳」,只要補充它,就可以延長壽命。目前,科學界對於它是否能對皮膚或壽命有所幫助,仍然知之甚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瞭解與證明。筆者也査出現有的臨床處方用藥---愛服多樂(Agifutol),一種「穀胱甘肽」補充注射劑,其仿單內適應症項下僅保守寫著〈胺基酸營養補充劑〉,並沒有其他的功效。另外,相當諷刺的是,一些研究發現,補充「穀胱甘肽」竟然反而會縮短蠕蟲的壽命。「穀胱甘肽」是什麼?「穀胱甘肽」(Glutathione)是由三個非必需胺基酸: 穀胺酸(味精主要成分;Glutamic Acid)、半胱胺酸(Cysteine)及甘胺酸(Glycine),所構成的一個短鏈胜肽,人體內可以自行合成,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防止活性氧、自由基、過氧化物、脂質過氧化物和重金屬等對細胞造成的損害,「穀胱甘肽」在人體內,以兩種不同型態存在,一是還原型態,另一是氧化型態。雖然所有細胞都能夠合成「穀胱甘肽」,但肝臟扮演主要角色,一個健康人類的肝臟,每天可以合成8~10公克的「穀胱甘肽」,供人類使用。動物實驗中,當小鼠缺乏肝臟合成「穀胱甘肽」的能力時,就會在出生後一個月內死亡。細胞中超過90%是以還原型態存在,80~85%存在於細胞質,10~15% 存在於粒線體。「穀胱甘肽」用靜脈注射才能增加濃度,但過量有副作用口服「穀胱甘肽」錠劑在腸胃道中的吸收率很差,因為會被分解成三個單獨的胺基酸,所以口服並不會增加血液中「穀胱甘肽」的濃度。另外由於這三個胺基酸都是身體能夠自行製造的(非必需),所以額外口服補充這三個胺基酸,應該沒有任何意義。在許多天然食物中,這三個胺基酸含量相當充足,除非有特別的疾病(例如: 肝臟疾病),或極度營養不良(原料不足),體內才有可能會缺乏。靜脈注射確實會增加血液中「穀胱甘肽」的濃度,因為它繞過腸胃道的消化裂解程序,直接進入血液,只是進入血液後,除了補充胺基酸外,有無其他益處,仍然未知,同時過量也可能會有害處。細胞內「氧化態穀胱甘肽」與「還原態穀胱甘肽」的比值是細胞氧化壓力的指標,只有「還原態穀胱甘肽」才具有抗氧化、清除體內自由基和解毒能力,而人體內有良好的平衡機制會把「氧化態穀胱甘肽」重新轉化成「還原態穀胱甘肽」,維持90%以上是以還原態形式存在。雖然「穀胱甘肽」在多種特別情況下會合成失調(除老化自然下調外),包括糖尿病、纖維化疾病(包括肝纖維化和肺纖維化)、酒精性肝病、膽汁淤積性肝損傷、內毒素血症和抗藥性腫瘤細胞,但科學界仍須先就其合成失調的原因,進行深入了解後,才有可能進一步提出改善的方法,而非目前盲目的補充。科學界籲暫緩使用「穀胱甘肽」進行無效的回春抗老一篇回顧論文,審查了30萬人服用五種不同抗氧化補充劑,結果發現它們要嘛是沒有甚麼效果,要嘛就是增加了死亡風險,相當令人玩味? 因此,科學界呼籲民眾,不要相信社群媒體的說法,應該回歸科學,暫緩一窩蜂使用「穀胱甘肽」直接輸送到您的血液中,進行無效的回春抗老?而靜脈注射「穀胱甘肽」,除了出現注射部位的瘀傷或酸痛外,也有人感到身體疼痛,其他的可能症狀還包括噁心、頭痛、不發燒的寒顫和輕微腹瀉。使用「穀胱甘肽」來美白膚色的做法,也有一些擔憂,目前在非洲、中東和亞洲地區很流行,一些女性表示皮膚變得更亮、更白、更有光澤。2018 年發表在《皮膚病學實踐與概念》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認為,「穀胱甘肽」外製劑一直被譽為「神奇的皮膚美白」分子,是不合理的,且在 2016年《英國醫學雜誌》的一篇報導中,希靈登醫院(The Hillingdon Hospital)的皮膚科達齊醫生(Ophelia Dadzie)也警告說,「穀胱甘肽」注射到臉部時,也有人會有「過敏反應」,像是: 神經系統、頭痛以及罕見但嚴重的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JS)等等。現階段,除了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史特恩女士(Emily Stearn)特別以專欄文章,提醒大家注意外,英國的醫學專家也呼籲,衛生醫藥相關的政府部門也應該出面澄清並監管這些廣為流傳,但卻不正確,甚至有害的健康流行趨勢。
-
2024-10-09 養生.聰明飲食
番茄「生吃vs.熟食」哪個好?營養師說「這樣吃」美膚又護心!番茄6大功效一次看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義大利的俗諺,顯示了番茄的高營養價值。尤其富含抗氧化能力最強的「茄紅素」(Lycopene),使番茄成為抗癌聖品。番茄在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有抗氧化、 防癌、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功效。詹惠婷營養師以下詳細介紹番茄的6大功效:番茄6大功效 1.消除自由基番茄所含的番茄紅素是一種胡蘿蔔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營養素,是最近相當受矚目的抗氧化物質,它是所有類胡蘿蔔素中抗氧化能力最強的,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其他種類胡蘿蔔素的2倍,其抗氧化力也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 來的高,掃除自由基的效力爲維他命E的百倍, 因此有很好的抗癌效果。 2.預防癌症研究發現,番茄對於癌症的預防,以攝護腺癌、肺癌、乳癌、食道癌、胃癌、大腸癌等防治效果最好。 3.降血壓番茄含鉀量豐富,因此有助於降低血壓。不過,建議以新鮮番茄較佳,因爲市售的番茄汁或番茄醬等產品,可能添加鉛鹽,反而失去降血壓的意義。 4.預防心血管疾病番茄及其製品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如心臟病、心肌梗塞、動脈粥狀硬化等。 5.降低膽固醇因番茄紅素可抑制細胞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6.養顏美容在營養學的觀點,番茄富含維生素C、A, 兩者都是美化肌膚的營養素,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愛美的女性應該常吃。怎麼吃最營養?番茄生吃或熟食都深受眾人喜愛,不過許多人好奇,到底生吃還是煮熟吃最營養?曾依田營養師在臉書粉專「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發文指出,番茄含有茄紅素,當熟食番茄時,加熱可使番茄的細胞壁及纖維軟化,幫助茄紅素釋放,但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會因高温而流失;若是生吃番茄,可保留維生素C、植化素等不耐熱的營養素,但未經加熱的茄紅素不易吸收。曾依田營養師建議兩者一起吃,不僅營養素都能攝取,茄紅素還能抗癌、護心又美膚。 曾依田營養師說,屬於水果的小番茄,別再想就直接生吃,若是屬於蔬菜的大番茄儘量熟食並搭配油脂。而且建議將番茄切碎,破壞細胞壁幫助營養物質釋放,當然也可直接使用番茄罐頭(低鈉更好),並且搭配油脂烹調,像是番茄莎莎醬、羅宋湯等,都是很好的吃法。 詹惠婷營養師說明,如果想生吃番茄,飯後吃會比空腹吃更好,因爲用餐時會食用肉類或油脂,飯後吃番茄,對番茄紅素的吸收力,比空腹時更佳。或是在生吃番茄時淋上少許橄欖油及醋。什麼人不能吃番茄?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說明,大、小番茄都含有豐富的鉀離子,因此需要限鉀的腎臟病友,尤其是正在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務必減少食用,或是將番茄汆燙去除鉀離子後再食用。 此外,番茄富含蘋果酸和檸檬酸,可能導致胃酸過多,引胃食道逆流;患有腸躁症候群者,也勿多食。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食事Ms.E10-營養師依田.農業知識入口網詹惠婷營養師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高繪雯 延伸閱讀: 胃食道逆流7症狀:胸痛、喉嚨卡卡...原因、飲食宜忌、5招快速舒緩一次看
-
2024-10-04 養生.聰明飲食
這3種飲料喝愈多,中風風險越高!研究建議每天喝7杯水預防中風
喝飲料是很多人日常的愛好,但研究指出,常喝碳酸飲料、果汁,以及每天喝4杯以上咖啡,中風的可能性較大。選擇喝水則可以降低中風風險。碳酸飲料和濃縮果汁喝愈多 中風風險越高喝飲料是許多人每天的小確幸,然而,飲料喝多真的不好。根據 9 月 27 日發表在《Journal of Stroke》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碳酸飲料(包括含糖或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會使中風風險增加 22%,每天喝兩種或兩種以上這些飲料的人的風險更會急劇上升,喝碳酸飲料的次數越多,中風的風險就越高。每天喝超過4杯咖啡也增中風風險另一項則是去年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上的研究,建議不要每天喝超過4杯咖啡。事實上每天喝一點咖啡是沒有問題的,但喝第4杯咖啡後,中風風險增加了 37%。而對於喝茶的人來說則不用擔心,每天喝3到4杯紅茶可將中風風險降低 29%,喝等量的綠茶也可將中風風險降低 27%。喝茶的重點在於不要加牛奶,因牛奶可能會阻礙茶所含抗氧化劑的有益作用。 首席研究員、愛爾蘭戈爾韋大學臨床流行病學教授Andrew Smyth指出,雖然高血壓仍是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子,但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關鍵,因此日常應盡量減少喝碳酸和果汁飲料,每天喝七杯以上的水可以降低因血栓引起中風的幾率。中風後能多快好,取決於多快辨識中風症狀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神經重症加護科科主任劉偉修曾受訪表示,腦中風主要分為梗塞性(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二種。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比較.梗塞性(缺血性)腦中風:主要是血管被堵塞,症狀表現大多是眼歪、嘴斜、手腳無力。缺血性中風多是血栓造成,愈早施打血栓溶解劑,愈能降低失能程度。》看完整疾病百科/缺血性腦中風.出血性腦中風:指血管破裂,導致血塊殘留於腦中,包括一般血管破裂及動脈瘤破裂,症狀表現有眼歪、嘴斜、手腳無力,嚴重會意識不清。》看完整疾病百科/出血性腦中風預防中風 從飲食及日常自我健康管理做起台灣腦中風學會提醒大家要警覺,學會辨識中風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只要身邊有人出現嘴歪臉斜、單側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楚或失語的症狀,就應該立刻打119送醫。因為中風患者的預後,取決於多快辨識中風症狀和啟動後續處置流程。而要預防中風,飲食應遵守多蔬果、少油鹽糖的「1多3少」原則,吸菸、喝酒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更應避免。日常也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三高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遠離中風致命威脅。【參考資料】.《HealthDay》Coffee, Water, or Soda: Which Drink Increases Your Stroke Risk?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