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 醫療.心臟血管
搜尋
心室顫動
共找到
46
筆 文章
-
-
2024-01-28 醫療.心臟血管
皮膚科名醫彭于賓晨跑猝逝 醫提醒3危險因子及室內運動3要點
知名皮膚科診所「于賓診所」院長彭于賓,26日傳出逝世消息,當時他正在跑步機上晨跑,被發現時已經倒臥在地,判斷是因心血管疾病去世,不過家屬尚未對外說明。心臟內科醫師指出,最近天氣冷是可能的因素之一,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應該要漸進式進行,也要留意起床後2至6小時,避免「清晨巨浪」發生。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說,猝死常見的成因為心肌梗塞、突發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等,心肌梗塞突然發生時像土石流,血管則如同一條條的公路,血管壁變得愈來愈厚,血管內徑未必會受到影響,所以有62%的男性心機梗塞或猝死,之前沒有任何症狀,女性則為46%。目前外界尚未得知彭于賓的具體狀況,不過,如單純以心肌梗塞來看的話,洪惠風說,這類個案的風險因子中,年齡是其中一個危險因子,男性45歲以上、女55歲以上或停經後;家族遺傳是第二個危險因子,男性親戚55歲以內心肌梗塞或猝死算危險因子、女性65歲以上;第三個危險因子是抽菸,其他危險因子則包含血壓、血糖、膽固醇,以及體重注意和運動等。洪惠風表示,「要預防土石流就要做好水土保持」,方法有二,第一為控制好血壓、血糖、膽固醇等「三高」因子、不要抽菸、要規律運動等;另外就是要注意「不要發生颱風」,也就是留意天氣突然變冷或變熱,也要控制情緒,不要生氣或熬夜等。運動方面,洪惠風說,如果平常沒有規律運動習慣的話,要漸進式進行、避免劇烈運動,如果一直以來跑數公里沒問題,但突然只跑幾百公尺就出現胸悶、咳嗽等蛛絲馬跡,就要趕快就醫,也建議民眾可以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等於每天測試,一旦有異狀可以早點發現並就醫。除了運動頻率外,還要留意可能發生的「清晨巨浪(morning surge)」,洪惠風說,血壓控制不好的人,容易在清晨時有突然的血壓驟昇,也是最容易產生中風及心臟病的時間點,通常建議起床後2至6小時要特別小心。洪惠風形容,白天活躍的交感神經,和晚上的副交感神清,會在清晨「交班」,在這段時間等於煞車沒有鬆開就踩油門,心律可能比較難以調解,容易出事;而有些人在睡夢中猝逝,可能與呼吸中止症等部分原因相關;有些肥厚性心肌病變,則好發於運動時,提醒民眾平時就要留意自身狀況。皮膚科名醫疑跑步健身猝逝 醫曝冬天運動3大注意事項新北市土城醫院急診醫主任薛承君表示,冬天寒冷,許多民眾選擇在室內健身房運動,但仍可能發生意外,提醒民眾使用跑步機時,應注意3大要點:第一、運動前,熱身務必充足:尤其是天氣寒冷時,應充分熱身讓血液流動到肌肉,增加血液循環,減輕運動時心臟送出血液的負擔,降低突發性心肌梗塞的機會。第二、運動中、運動後,需注意身體保暖:即便是運動會讓身體流汗,冬天運動,最好還是穿著長袖、長褲的運動散熱衣褲,協助身體保暖;運動後,也應立即擦乾汗水及沖澡,避免環境氣溫低,更加刺激交感神經,增加心肌梗塞的機會。第三、運動時,不要過於勉強:如果跑到一半有胸悶、胸痛等身體不適時,一定要立即停止,但許多人認為,運動才會健康,而過於逞強,如每一次馬拉松比賽時,總會有人發生心肌梗塞,有時就是過於勉強所致,且在比賽當下,心情處在緊張、壓力下,也容易增加心臟負擔,發生意外。薛承君說,一般來說,突發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多與心室顫動有關,建議在室內健身房跑步時,第一、應選擇有工作人員服務的時段;第二、同時有其他民眾正在運動;第三、備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設備的場所,若發生緊急狀況時,可以立即急救。薛承君指出,醫學研究指出,當民眾發生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突然昏厥倒下時,如果可以立即急救,相較於急救人員抵達現場急救,可以大幅增加患者的存活率,而搶救回來後,神經系統恢復的情形,也會比較好,因此,第一時間搶救事關重要。薛承君指出,男性、年齡65歲以上、三高、肥胖、吸菸、壓力大及有新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為心肌梗塞的好發族群,但這些只是醫療的評估風險,不代表沒有這些風險的人,就不會發生心肌梗塞,因此,平時要多注意心臟的健康,每年可以在醫囑下,進行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等相關心臟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8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陳文鍾日行萬步!適度運動及良好飲食控制保持身心健康
國際級心血管權威陳文鍾去年8月出任桃園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現任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歷任台大醫院急診部、心血管中心主任,署立桃園、新竹醫院院長及羅東博愛醫院院長。在台大時,他開創了多項心臟內科首例手術,發表300多篇心血管相關論文,為醫療、醫學研究和醫院管理樹立了典範。引進自動電擊器AED陳文鍾師承台大醫院前院長李源德教授,專攻心臟科,他的心臟醫學之路就此開始。在台大服務期間,陳文鍾創造了台灣醫療史上多個重要里程碑。1987年,他執行台灣首例經食道心臟超音波檢查;1995年,成功為患者植入台灣首例心臟去顫器;1998年,引進台灣首套自動電擊器AED,提高外院急救成功率;2002年,完成台灣首例雙心室心律調節器治療心臟衰竭;2004年,開創低溫治療新時代,對心跳停止急救昏迷領域產生深遠影響,為挽救生命做出重要貢獻。在學術方面,陳文鍾在心肺復甦和心律不整治療的研究有深遠的影響,發表超過330篇論文,被引用超過8800次,還栽培4位博士生,持續推動台灣醫學界的發展。2022年,陳文鍾自台大榮退,在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力邀下出任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在陳文鍾的領導下,為敏盛設立目標打造成廣受桃園居民信賴的醫院,敏盛醫療體系邁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鼓勵醫師提升專業陳文鍾提出了幾個關鍵方向,首先是加強團隊合作,例如病人同時患有心臟病和腎臟病時,需透過多專科的協同醫療提供全面的照護;其次,鼓勵醫師不斷學習和提高專業水平;他促成敏盛醫院成為台大唯一的教研合作醫院,為區域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他特別重視即時服務和親切的服務態度,尤其在急診醫療上,要求更高效率和高品質的照護。1995年執行首例心臟去顫器,是令陳文鍾難忘的手術。他說,當誘發心室顫動病人心跳停止,心臟去顫器自動感知心室顫動,從充電到發出電擊需8到10秒,在這段短時間內,他自覺「度秒如分」,心懸在半空中,直到儀器成功進行電擊,病人心跳恢復正常,全場歡呼時,才鬆一口氣,後來換下手術服,內衣褲都濕透,這說明進行可能致命手術時,醫師所承受的壓力及成功後心中的歡欣與成就感。尼采說:「毒(殺)不死我的,會讓我更強壯。」陳文鍾相當認同,這句話是指當一個人經歷愈大壓力,許多壓力都已經不是壓力。他記得金門服役長途行軍時,腳底長水泡、胯下磨破皮,但經過訓練,這些壓力變得可以應對,這說明透過經驗和訓練,人們能克服困難,減少壓力感受。日行萬步紓解壓力重視健康生活的陳文鍾,主張適度運動和良好飲食控制,他每日會步行8千至1萬步,儘管工作繁忙,時刻提醒自己持續運動,並與太太一起在公園快步行走。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幫助他緩解工作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充滿活力應對挑戰。「作為醫師,要有高度專業、紀律和責任感。」陳文鍾強調,每位病人都應被視為親人,為他們奉獻時間和努力,尤其是對於困難病例更應如此,這是醫師的基本責任,體現在專業、盡責和全心投入。「因為一直忙於事業,因此對家庭有些虧欠。」陳文鍾說,他職涯後半段幾乎都擔任主管職,5個孩子都是太太照顧,然而,當孩子們長大後,他開始花更多時間與他們交流,提供孩子們寶貴的生活和職場建議,讓他成為孩子們的「超級顧問」,能夠在他們的學業和生活中提供有價值的指導。陳文鍾小檔案現職: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歐洲心臟學院院士美國心臟學院院士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專長:心律不整、心衰竭、心臟急重雜症經歷:台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衛生署新竹醫院院長衛生署桃園醫院院長羅東博愛醫院院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病人要遵守醫師對生活型態和服藥的建議,可以和醫師討論,如果對第一位醫師的建議有疑慮,可以尋求第二位醫師的建議。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09 醫療.心臟血管
作家范疇猝逝/四大高危險群要小心 飲食注意這種營養素
【編按】知名政略作家范疇本月6日凌晨1時4分因心血管病發,於家中安詳離世,享壽68歲。由於事發突然,消息一出,震驚各界。以一曲「燒肉粽」紅遍全台的歌手郭金發,三年前在舞台上表演拿手歌曲時,突然倒下,送醫後被判定心肺衰竭猝死。這一幕令人怵目驚心,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猝死發生率在亞太地區僅次於澳洲,每10萬人就有51人。心臟是人體唯一沒有休息時間的器官,每人每天平均跳動十萬下,一生約跳卅億下。心臟一旦喊累,暫停片刻,醫學上稱為「心臟驟停」,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心臟驟停後,人體失去意識、呼吸異常或中止,最常見的是「猝死」。心臟驟停而猝死的案例,高達七成因心臟疾病引起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短時間出現致命性的心律不整所致,又稱為「心因性猝死」,每年約一萬七千多名病例,一旦發生,僅百分之五可能逃過死劫。防猝死 四大高危險群要小心王宗道表示,心因性猝死有四大高危險群,分別為心血管疾病、心肌病變、心臟功能先天不佳、曾有昏厥經驗等,其中心血管疾病最具關聯性。心血管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榜上,最近一次排名高居第二位,凸顯心因性猝死不容小覷。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導管室主任廖敏村說,心臟驟停後,心臟數分鐘內可能壞死,腦部則在四分鐘內受損,十分鐘以上出現缺氧性腦病變,即使救回也恐成為植物人。根據文獻,若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高達九成,救援時間每少一分鐘,急救成功率以每分鐘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的速度遞減,只要立即電擊,患者幾乎不會出現後遺症。政府近年在許多公共場合廣設傻瓜去顫器之稱的AED,已設置一萬一百卅一台,密度僅次日本、美國。心臟驟停 為何一定要電擊去顫?廖敏村解釋,心臟驟停前,心臟狀態多為突發性心律不整,換言之,就是心臟亂跳,最常見的是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其中心室頻脈最為致命,目前改善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恢復到正常心律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電擊去顫,同時施行心肺復甦術(CPR)。48歲孫姓病友,曾在幾年前突然心臟暫停,所幸在醫院,一旁就有AED,被緊急救回。他動了三次手術,其中一次在體內植入去顫器,他說,因為心臟裝了去顫器,被醫師叮囑不能太常發脾氣,對他是修煉,他因此少罵青春期的兒子。廖敏村說,對於嚴重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反覆出現持續性心室頻脈,或罹患其他猝死機率高的疾病,經醫師建議都可植入體內心臟去顫器,儀器自動偵測心律不整,在患者所需時給予「救命一擊」。台灣動脈硬化暨血管病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劉言彬表示,體內去顫器被視為預防猝死的最後一道防線,雖能給予救命一擊,但必須配合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才能維持心臟功能。成人鹽分攝取 超過五成男性超標工作繁忙、三餐不定、外食,沒有運動習慣,導致心血管疾患愈來愈多,台大醫院營養師詹貽婷說,外食最怕攝取過多鹽分,不僅傷害心臟血管,連帶腎臟、肝臟、腸道都受影響,建議成人每天最多攝取六公克鹽,但國健署調查,我國成人鹽分攝取普遍過量,男性超標比率更超過五成以上。國人最常見的「壞習慣」就是喜歡加調味料,炒飯雖好吃,但可能讓一餐鈉含量超標,建議吃新鮮食物,少吃加工食品。詹貽婷說,一碗白飯鈉含量約3到26毫克,若換成薄片白土司,兩片就高達266毫克,泡麵一碗鈉含量可達1200毫克,吃下一碗,等同吃下每天建議攝取量的一半。詹貽婷強調,低鈉並非「完全不攝取鈉」,鈉是人體不可缺少,但過多會造成器官傷害,避免心血管疾病,建議可找營養師諮詢,或減少加工食物,多吃新鮮食物,降低鈉攝取量。
-
2023-09-01 養生.運動健身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 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這3大類人小心 恐為運動導致猝死風險群30歲黃先生熱愛馬拉松,經常報名參加全馬、半馬等大賽,日前接受健康檢查時,心臟超音波檢測結果顯示,左心室心尖部肥厚,且心電圖出現頻發性的心室早期收縮,甚至是心室性二連脈、三連脈,為典型的運動猝死高風險者。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表示,不少自覺身體健康、熱愛運動的民眾,做了健診後,才發現自身罹患肥厚性心肌病變,屬於猝死高風險族群,又常投入高強度運動,陷入生死邊緣,非常危險。他也列出「運動導致猝死」的3大高風險族群,提醒民眾要小心:▸1.心臟問題:像是心臟結構異常,如肥厚性心肌病變、左心室出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等症狀,或是患有致命性心律不整,如長QT症候群、Brugada症候群、心肌炎後遺症、陳舊性心肌梗塞或電解質嚴重失調等,容易誘發的心室頻脈,甚至心室顫動,以致出現致命性心律不整導致猝死。▸2.血管性問題: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急性發作(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梗塞(梗塞性中風)、主動脈剝離、腦出血(出血性中風)。▸3.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如果未能妥善用藥,控制數值,就恐成為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好發族群。此外,心臟功能異常,也可能是藥物交互作用所造成,尤其有些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發作,很可能係因同時服用某些抗組織胺類藥物、某些抗生素時所引發。施奕仲提醒,民眾如果同時掛了不同科別的門診,一定要主動告知自己正在使用哪些藥物。有心臟問題就不運動?專家:長久下來更容易有問題許多人拿著「運動可能猝死」作為不運動理由,施奕仲表示,上述3種類型的民眾在從事高強度運動時,確實猝死風險顯較高,但不可倒果為因,因為缺乏運動,血管彈性變差,長期下來,血管更容易出問題。如何保養心血管?施奕仲建議,平常多做快走、慢跑、單車等有氧運動,臨床顯示,只要規律地有氧運動,就可讓心臟效能變好,降低心臟負擔。最重要的是,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運動心電圖、頸動脈超音波、動脈硬化儀等健康檢查,先了解自身是否有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心臟結構、血管、心電傳導等異常,藉此降低運動時急性心血管等風險。延伸閱讀:.有三高該怎麼吃?水果可以多吃嗎?「飲食11大原則」遠離三高.內湖一日遊景點總整理!15個秘境打卡點 踏青步道、公園、古蹟都有.研究揭僅3個稍微不健康的中年特徵 早逝的可能性就會高出1/3★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31 慢病好日子.慢病專欄
地方名人堂【嘉義縣】老年人口占比第一 趙紋華:五計畫提升疾病衛教
嘉義縣的老年人口占比全台第一,因應長者照護的需求,嘉義縣近年積極推動腦中風防治,從衛教、運動、營養多管齊下,利用桌遊、複合式歐式健走等有趣的方式帶動長者邁向健康,同時結合社區據點與醫療科技,更能提早防治失智、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老人憂鬱等身心疾病。計畫一:設計桌遊 推廣腦中風防治 嘉義縣衛生局統計,全縣人口老化比率21.69%,冠居全國,腦血管疾病(包括腦中風)在嘉義縣歷年十大死因排名第四。衛生局局長趙紋華表示,老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為加強腦中風防治,嘉義縣運用圖卡或社群平台、發布新聞稿、地方電台廣播等方式宣導「微笑、舉手、說你好」的腦中風前兆辨識口訣,提醒民眾只要其中一項做不到,應該立即撥打119送醫,爭取治療黃金時間。●微笑:臉部表情是否不對稱或嘴角歪斜●舉手:單側手腳是否無力、舉不起來●說你好:說話是否口齒不清衛生局並委託北醫大副教授林立峯設計「腦中風識能提升創意桌遊」。趙紋華說,桌遊中融入了腦中風知識、危險因子辨別、症狀辨識和急性處置方法等知識,衛生局已培訓社區據點的139位種子教師學會桌遊卡牌的製作和玩法,他們回到社區後便透過桌遊來帶領民眾認識腦中風,學會照護自身健康,衛生局也會不定期到各社區據點驗收。趙紋華強調,透過這些模式推廣下去,老人家雖然不能100%清楚疾病,但至少懂得做不到「微笑、舉手、說你好」時要馬上撥打119求救,不久前她認識的一位住在很鄉下的老人家中風,就是因為記住了口訣,在第一時間打119,幸運地搶救成功。嘉義縣衛生局會在特殊節日時加強宣導,同時運用LOCAL(在地化)的方式和語言,拉近與縣民的距離。例如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曾與腦中風醫學會合作,由縣長翁章梁用台語拍攝「微笑、舉手、說你好」的宣導影片。此外,衛生局也常透過各村里辦公室,用在地民眾最熟悉的台語舉辦健康講座。計畫二:推動複合式健走翁章梁同時把運動與營養列為施政重點。疫情期間,衛生局特別與中正大學合作,推出「在厝顧健康」的30分鐘教學節目,每天早上和下午在地方電視台播出一次,由運動教練和翁章梁示範如何在家運動,同時還有日常的身體保健、 健康飲食等衛教內容。針對高齡長輩,近年衛生局推動複合式健走,是在健走時雙手握著特製手杖前後擺動,給予全身額外的推進力,可同時大量使用手部和背部肌肉,讓走路從半身運動變成全身運動。衛生局鼓勵長者每天健走30分鐘, 每周150分鐘,並利用嘉義縣梅山鄉生產的竹子製作竹製健走杖。趙紋華說, 複合式健走不但可防止長者摔跌,還能訓練四肢肌力、平衡力,減少對關節的負擔,延長行走時間,促進心肺功能,達到預防及延緩失能。在營養的衛教方面,衛生局推動「營養灶咖」。趙紋華表示,這是出動營養師到社區據點教導老人如何採買、烹調和食用才健康,例如中秋烤肉盡量選用原形食物,少烤加工食品,衛生局還製作「食物紅綠燈」、「阿嬤的冰箱」圖卡,從生活中教育民眾正確的飲食觀念。計畫三:強化ICOPE 主動出擊趙紋華也說,嘉義縣的衛生所功能很強,因為醫療資源不如都會區,所以要往前延伸,強化ICOPE(長者健康整合性照護評估),延緩失能,希望早一點找出長者的問題,今年全縣ICOP 評估5349人,有1011人異常,其中597人是行動不便,406人是用藥問題,篩檢出來之後再做轉介,盡早展開治療與照護。另一方面,社區據點對民眾的健康照護格外重要。趙紋華表示,衛生局常前進各據點舉辦活動,或由種子教師下去推動衛教,讓前往參與的民眾成為「種子的種子」,讓他們協助找出真正的高危險群來篩檢。例如有憂鬱症的老人不會出門參加據點的活動,但種子教師可以教導參加活動的老人如何辨識憂鬱症,讓他了解「隔壁的老人有類似症狀」,畢竟偏鄉仍有許多熱心民眾會主動通報和關心他人的問題。衛生局還主動訓練村里幹事和農藥商學會辨識與通報憂鬱症,扮演自殺守門員的角色,不久前就有農藥商很機警的通報一位平常從不買農藥的阿嬤來買農藥,原來她正是因為被詐騙而憂鬱想輕生。失智與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也是高齡化社會的常見疾病,嘉義縣推估2023年全縣失智人口約8493人,目前設有29處社區失智據點、3個失智共照中心,今年5月也與故宮南院、台北榮總合作研發「今牌人生-認知牌卡」的桌遊牌卡,以故宮文物內容做為促進認知功能的藝術輔療工具,帶著老人用圖卡去回憶生活和生命故事,強化認知功能,延緩失智。趙紋華也說,嘉義縣衛生局去年起推出「失智整合照護計畫社區篩檢」,以老年人口占比高達27.99%的六腳鄉為示範點,第一年篩檢出58位確診的失智人口,失智率很高,今年是第二年,要繼續前進其他村落篩檢。她強調,嘉義縣的高齡人口多,但很多老人不願主動篩檢,衛生局要透過多種管道,例如出動車輛載著老人到社區衛生室室篩檢,同時整合共照中心、長庚科大、長庚醫院與鄉鎮公所的力量,提供失智整合照護,「衛生局絕不能放著他們不管」。趙紋華表示,目前比較困難的是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的篩檢, 因為沒有篩檢工具,國家政策也沒有推動,某些患者初期易被誤以為是失智,之前衛生局曾在社區據點篩檢出一位疑似失智的老人,後來因為使用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用藥有效,才發現原來他是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但無論是哪一種疾病,衛生局都希望能盡早發現 ,盡早治療,讓老人在地照護。計畫四:全台唯一 智慧綠能醫療車嘉義全縣18鄉鎮市遍布山區與海濱,為照護行動不便、出門不易的慢性病長者,嘉義縣衛生局積極推動行動醫療,每一個鄉鎮每月都會有醫療車巡迴至當地辦理 成人健檢、慢性病篩檢,長照的照護專員也會跟著到當地宣導,深入社區拜訪村里長長,了解有哪些長照需求 。趙紋華特別介紹,嘉義縣採用全台獨有的智慧綠能醫療車,以鋰鐵電池取代車輛柴油發電,結合AI科技推動心房顫動篩檢、智慧眼底鏡檢查,還有高科技雙能量 X 光骨質密度儀器(DEXA),病人的檢測影像結合AI,直接上傳雲端, 由醫師在後端判讀,讓社區健康守護更上一層樓。計畫五:潛伏結核篩檢計畫隨著嘉義縣的新住民人口增加,衛生局推出「潛伏結核篩檢計畫」。趙紋華說,東南亞國家因為沒有結核病的預防接種政策,結核病發生率較高,而嘉義縣目前有五千多位新住民,大多數來自越南、印尼和泰國等地,為免他們可能有潛伏性結核且在免疫力低落時發病,必須提早篩檢、提早治療。這項計畫去年先進行試辦,今年3月24日的世界結核病日正式展開,預計以三年半的時間完成。趙紋華說,今年目前篩檢一千例,已完成765例,陽性率高達18.7%,這些潛伏性患者正進行用藥治療中。預算分配 健康優先趙紋華同時談到,嘉義縣的預算有限,衛生局在爭取預算時,第一是考量是否與民眾健康相關、而且目的與對象都清楚的計畫,第二是考量死亡率,凡是和其他縣市相比偏高的疾病,衛生局也會加強防治預算,而縣長翁章梁都會非常支持。例如胃癌在嘉義縣的發生率占癌症的第八位,衛生局今年即展開胃癌篩檢,之前嘉義縣的C肝因陽性率偏高, 近年也加強篩檢,做的非常不錯,C肝篩檢率全台排名第四,肝癌發生率已逐步下降。而當預算有限時,衛生局會積極尋求民間資源,例如智慧醫療車的心房心室顫動、智慧眼底鏡等設備,都來自扶輪社等單位捐贈。【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8-15 醫療.心臟血管
每分鐘心跳超過「這次數」就算太快!胸悶、頭暈...心跳太過13種症狀,嚴重恐猝死
心跳速率以每分鐘心臟跳動次數(Beats per minute, Bpm)計算,會受到各種因素而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民國111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名,而高血壓疾病則位居第七名,且相較於110年十大死因,心臟疾病年增加8.3%,高血壓性疾病則年增加10.6%。然而,心跳頻率與高血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心跳頻率快者易罹患高血壓,血壓高患者也易出現心跳頻率高的狀況。正常一分鐘心跳正常值範圍應是多少嗎?心跳過快、過慢會造成什麼影響?本篇帶您一次搞懂心跳正常值。正常心跳一分鐘幾下?心跳速率以每分鐘心臟跳動次數(Beats per minute, Bpm)計算,那正常一分鐘心跳正常值應是多少?其實,心跳速率會受到各種因素而改變,例如運動時心跳會加快,而休息或睡覺時心跳會變慢。通常人在休息狀態下,心跳次數介於每分鐘60~100次之間,即為「靜止心率」(RHR),若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60下為心跳過慢,高於100次稱為心跳過快,若高於150可能是甲狀腺亢進或心律不整所致,應儘早到醫院檢查。心跳過快會造成什麼影響?基本上,心臟跳動有一定規律,心跳過快通常是因為心房或心室有問題。若心跳每分鐘高達300多下即是「心室顫動」,會造成心肌無法正常收縮,可能導致引發心臟衰竭而猝死。如果發現心跳經常過快,應盡速就醫查明病因並接受治療。心跳過快常見症狀如下: 心悸 胸悶、胸痛 頭暈、意識不清、昏厥 倦怠、虛弱無力 呼吸喘、呼吸困難 盜汗 低血壓、手腳冰冷心跳過快可能伴隨胸悶、胸痛等症狀。根據《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衛教手冊指出,一般正常休息狀態下,並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悸),因此若感覺到自己的心跳就容易產生不舒服。而「心悸」指的是自覺心臟跳動的一種不適感,可能心臟收縮太強、太快、太慢或心跳不規則所引起。心跳過慢會造成什麼影響?每分鐘心跳次數低於60下,即為心跳過慢。心跳太慢會使心臟沒有力氣推動充足的含氧血至身體各處,會造成大腦與其它器官能獲得的氧氣量不足。對於老年人、運動員和平時有鍛鍊習慣者或睡著時,心率通常會下降到每分鐘40到60次,仍屬於正常範圍,但如果在清醒時或一般活動時,心率仍少於每分鐘60次,可能代表心臟潛藏一些問題。心跳過慢常見症狀如下: 胸痛 頭暈、全身無力、昏厥 疲倦 心悸 呼吸困難、急促影響心率的11種原因正常心率因人而異,心跳正常值落在60~100次範圍間,然而心率也會因各種因素而變化。根據《心臟基金會》表示以下11種為影響心率變化的因素:1. 健身和活動強度心臟可透過鍛煉來增強力量。平時從事體力活動、有運動習慣或運動能力佳的人通常心率較低,因為他們的心臟狀況較好,然而久坐和較少運動的人,心臟必須更頻繁地跳動,才能滿足身體的氧氣需求。2. 吸菸由於菸霧中的一氧化碳會減少血液中的氧氣量,且尼古丁會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兩者會導致心率增加。不僅如此,吸菸也會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發作及中風的風險。3. 情緒壓力、焦慮、恐懼或強烈情緒等會增加心率。慢性壓力會使身體持續過度暴露於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中,會增加心率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4. 過胖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血液流通靜脈、動脈,導致心臟跳動速度加快。此外,肥胖也會導致心律不整,嚴重時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過多的脂肪會影響血液流通,導致心臟跳動速度加快。5. 體溫在天氣炎熱、潮濕及運動過程中,會使心率會增加並泵出更多的血液以冷卻皮膚表面,並將熱量從核心轉移出去。故當天冷時,為預防失去熱量,心率也會降低以保持核心溫度。6. 脫水在運動或脫水時,血液會變濃稠,血液中的代謝廢棄物會堵塞血流,使心臟必須更用力排出廢氣物以維持正常的心輸出量(cardiac output)。另外,酒精也會導致身體脫水並使心率加快。7. 咖啡因、藥物、營養和草藥補充劑咖啡因、海洛因以及某些減某些去充血劑(decongestant)和支氣管擴張劑會刺激神經系統,增加心率。某些補充劑(如鉀、葡萄糖胺)可能會導致心率不規則。8. 藥物影響心臟病患者常用的抗抑鬱藥、β受體和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藥物可能會降低心率,而甲狀腺藥物可能會增加心率。9. 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會導致心搏過緩(low heart rate);高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使動脈阻塞造成流向心臟的血液受阻,進而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10. 年齡隨著年齡增長,脈搏頻率和規律性可能發生變化,也可能表示患有心臟病或其它疾病。11. 身體姿勢基本上休息、坐著或站立時,脈搏都是相同的。不過有時剛站立前15到20秒時,脈搏可能會稍微上升,但通常幾分鐘後便會穩定下來。如何測量脈搏?若有心血管疾病、平時有服用心血管藥物及身體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建議測量血壓及脈搏。根據《臺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衛教資料,測量脈搏應以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端輕按在腕關節與大拇指同側的動脈上,測量一分鐘,不可用力加壓。隨著科技發展,目前許多手機、手錶都有監測心率功能,可跟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的測量工具,尤其年長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應定期監測心率。4招避免心跳過快情緒緊張、壓力或過度勞累,都可能使心率可能暫時飆升,雖然坐下來、喝水、緩慢地深呼吸通常可以降低心率,但為了保持心跳穩定,《心臟基金會》建議應遵循以下4件生活好習慣: 1.多運動:運動降低心率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建議每天運動30分鐘,不要過於頻繁地逼迫自己。 2.減輕壓力:嘗試放鬆、冥想、太極拳和其它有助減輕壓力的方法,有助降低靜止心率。 3.戒菸 4.減肥: 減肥有助減緩升高的心率。【延伸閱讀】 家裡種「虎尾蘭」吸收8成有害氣體!多久澆一次水?可以放房間嗎?教你6招照顧虎尾蘭
-
2023-04-12 醫療.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不治療真的會猝死?必知4種惡性心律不整及預防5方法
【本文重點】心律不整是心跳過快或過慢的情況,分為良性及惡性,惡性心律不整尤其容易引發猝死風險。每年台灣心律不整猝死人數近萬,因此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如年長者、三高慢性病患、心肌梗塞放置血管支架患者,需提高警覺。此外,適時紓壓、遠離三高、規律運動、睡眠充足、長期出現心臟不適應就醫等也能預防心律不整。--by ChatGPT國內心律不整人數超過600萬人,其中約50萬人為惡性心律不整,一旦未及時治療,恐將引發猝死。據統計,台灣每年心律不整猝死人數近萬人。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心律不整為心跳過快或過慢,分為良性及惡性,而惡性心律不整又分為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房顫動、心搏過緩等四種,若不治療,引發猝死風險高。台北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許百豐指出,心律不整患者以良性居多,勿過度擔心,但也與遺傳有關,有家族史者應提高警覺,當心臟不適時,建議由心律不整專科醫師鑑別診斷,若確定罹患心律不整,應積極治療、追蹤。郭志東說,心絞痛患者,或有心肌梗塞、心衰竭病史者,或服用心律不整、促進腸胃蠕動、抗癲癇、抗生素等藥物引發心肌缺氧患者,容易導致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每分鐘心跳超過150下心室頻脈發作時,每分鐘心跳可能超過150下,且出現頭暈、胸痛、喘、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患者發作後仍有生命徵象,可採藥物治療;若症狀反覆發生,或心電圖檢查時,心室頻脈出現6次以上,或每次出現時間超過30秒,屬於惡性心室頻脈,將改用電燒異常心肌進行治療,若患者突然昏倒、休克,就要電擊急救。心室顫動》必失去心跳如果是心室顫動患者發病時,一定會失去心跳,必須電擊救命,但也有患者來不及急救而猝死,此類患者猝死機率高於一般人5倍以上。心房顫動》每分鐘心跳超過130下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可能超過130下,合併頭暈症狀,發作時往往眼前突然黑一片,屬於慢性的心律不整。郭志東指出,心房顫動發生原因,多因老化或三高造成心房纖維化,好發族群為75歲以上長者,或心肌梗塞、心衰竭病史者,或高血壓、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會高於一般人2倍以上,郭志東說,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罹患心房顫動,此類的心律不整可說是「隱形殺手」,當心臟不適時,應就醫以24小時心電圖進行檢查。針對心房顫動的治療,可用藥物或電擊調整心跳節律,同時須服用抗凝血劑,降低血栓生成,遠離腦中風。郭志東強調,若心房顫動不治療,除增加中風機會,還可能形成永久性心房顫動,「那就救不回來了」。心搏過緩》每分鐘心跳30至40下心搏過緩的心律不整,每分鐘心跳僅30至40下,出現頭暈、手腳無力症狀,常因為老化、心肌梗塞、心衰竭等,也可能是服用心律不整等藥物,造成心跳過慢,甚至是心律不整電燒治療時,不慎讓房室結失去功能所致。治療時需植入心臟節律器,讓心跳加速至60下。許百豐表示,心律不整大多是良性,有時是自然老化的現象,有時咖啡喝多了,引起心悸、頭暈,平時多注意生活飲食習慣即可,不用過度擔心。「嚴重心律不整沒有及時救治,有可能猝死。」許百豐說,年長者、三高慢性病患、心肌梗塞放置血管支架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務必提高警覺。隨著科技進步,民眾可利用穿戴式裝置記錄心跳,部分裝置還有簡易心電圖,可供醫師診斷時很好的參考依據。預防心律不整5方法1.遠離三高,從飲食、運動調整改善,維持血管品質,避免心肌血流量降低,失去氧氣及養分。2.適時紓壓,保持心情平靜。3.不要常感冒、胃痛,以免增加心臟負擔。4.每天睡眠7至8小時,充分休息。5.一天2至3次、持續一周3天出現頭昏、胸痛、喘等症狀,應速就醫。資料來源/郭志東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25 醫療.心臟血管
42歲男沒家族史也不抽菸,餐後胸悶與死神擦身!醫:年過40要多加警覺
42歲江姓工程男包商生活很單純,幾乎不抽菸,近日與親友相聚回到中部,晚餐後突然胸悶、冒冷汗送急診,發現是心肌梗塞引起急性心律不整(心室顫動),經會診心臟科醫師,打通阻塞的冠狀動脈左前降枝,並放置支架,救回一命。年過40對自己健康狀況多加警覺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大中說,近幾年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可能與飲食西化、肥胖、運動不足、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未控制有關。提醒年過40的中生代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多加警覺,做好飲食控制、多運動,是預防心肌梗塞的最佳方法。42歲男忽略肩頸痠麻 是心肌梗塞警訊江姓病患表示,他沒有心血管疾病史、家族史,發病的前幾天覺得肩頸非常痠麻,但因在北部工作繁忙,忽略這個警訊,直到返回中部與親友聚餐後,突然感到胸口悶痛,冷汗直流,才緊急赴台中醫院急診室診治。陳大中說明,江姓病患到院時,心電圖與心肌酵素正常,也未有主動脈剝離,但因症狀未解除,因此堅持讓患者留院觀察,三小時後病人突然抽搐、意識不清,經心臟電擊才恢復意識,此時急診室確認患者為急性心律不整,立即通知心臟科醫師啟動心導管診治。江姓病患表示,他我生活很單純,也幾乎不抽菸,只是因為忙,比較少運動,飲食也比較沒有注意,但沒想到才42歲竟會得心肌梗塞,當時嚇壞了,他也感謝台中醫院讓他留院觀察,現在才能重拾健康生活。陳大中說明,心肌梗塞所導致的心室顫動非常容易引起猝死,它會讓心臟不規則跳動,無法有效率地將血液帶到全身,等於讓全身缺氧,若未把握短短的5到10分鐘急救,就有可能死亡。患者一時未診斷出病因,但胸痛、胸悶等症狀卻未解除,最好還是多留院一段時間,別急著離開,以免錯失心血管治療的黃金時期。延伸閱讀:.冬季猝死常見3大成因 心臟內科醫師曝最好的血管保護方式.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中西醫及營養師不同保養方式一次看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1-07 焦點.科普好健康
遠離心肌梗塞 穿戴式裝置 每天測心電圖
近日氣溫驟降,多位名人例如網紅館長陳之漢的母親、台灣浩鼎生技創辦人暨董事長兼執行長張念慈、南山人壽獨立董事卓俊雄猝逝,猜測均為心肌梗塞所致。其實心肌梗塞症狀多端,發作時往往是猝不及防,即時的AED搶救或許是唯一的機會。預警性心絞痛 可及時搶救不過,有些病人是有預警的心絞痛症狀,而得以及時抵達急診室,經心電圖檢查後,立即進行心導管手術而搶救回來;有些病人則是沒有典型的心絞痛症狀,而以喘、暈、冒冷汗表現,甚至根本沒有症狀,此時心電圖檢查就變得相當重要。這些情況除了及早就醫之外,病人有什麼自我檢測的方法呢?其實是有的,就是穿戴式裝置所提供的心電圖。這些心電圖功能在使用時一再提示不能檢測心臟病(即心肌梗塞或心肌缺氧),它主要是用以篩選心房顫動,但它之所以能找出心房顫動的原因,是可以做出類似傳統12導程心電圖中的第一導程的心電圖,在經過波形分析與演算後,做出心房顫動的判斷。心電圖ST下降 恐心肌缺氧有文獻報告,穿戴式裝置的心電圖可以將表現在第一導程心電圖ST節段的心電圖呈現出來,若是心電圖呈現ST節段上升可能是發生心肌梗塞,ST節段下降則可能是心肌缺氧,但重點是要把這些穿戴式手表的表背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用以擷取或模擬其他導程的心電圖。去年刺胳針雜誌(Lancet)發表一篇西班牙病例報告,一位72歲曾做過繞道手術的病人,因心絞痛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經過5分鐘運動後,病人雖未出現心絞痛症狀,但心電圖呈現ST節段下降,其波形異常持續到休息時。此時他的醫師建議病人把平常使用的穿戴式手表的表背放在胸導程第五導程附近位置,結果也可以記錄到代表心肌缺氧的ST節段下降,持續的心肌缺氧進而引發心室性早期收縮及後續的心室顫動。這顯示出這種陽春式的心電圖可以讓病人自我檢測,從而發現心肌缺氧而及早就醫,避免憾事發生。每天一蘋果 遠離心梗?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甚至曾以「每天一蘋果遠離心肌梗塞」為題,報告一位80歲有工程師背景的老太太,經常以其蘋果手表記錄自己的心電圖,有一次心絞痛時記錄到明顯的ST節段下降,就醫後經過心導管攝影檢查發現,其冠狀動脈左主幹及左前降支均有明顯狹窄,進行支架手術後隔天出院。手腳不靈活 不易檢測成功然而,目前穿戴式手表心電圖是為了偵測心房顫動而設,設定上強迫記錄30秒,若為了偵測心肌梗塞或心肌缺氧等要搶時間的急症實在過長,期間若有因亂動或手指不穩導致雜訊產生,也會被迫重新計時30秒,對於有症狀、狀態不穩定或年紀大手腳不靈活的病人來說,要自我檢測成功並不容易,即使是年輕人用這種陽春式心電圖記錄器,也要多方練習才能擷取到漂亮的心電圖。雖然用於臨床診斷仍有賴更多實證研究,包括與傳統12導程比較、診斷率、偽陰性、偽陽性等,但這是一個開端,就如測量血壓,傳統上是在診間測量血壓,現在高血壓學會不也建議病人要在家裡就自我監測嗎?
-
2022-11-1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說話與維生 處處是智慧
老婆學文學,老公學經濟。老婆打完電話。老公:「妳半小時的電話,我們學經濟的一分就可以說完!」老婆:「每次炒飯,我一分鐘要結束,結果,你為什麼要做那麼久!」有些事可以長話短說,有些事需要細水長流,慢慢鋪陳就好比往生,可能突然間不到一分鐘就斃命,也有可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要拖數小時或數年才能脫離苦海。人會突然往生,通常是人體的發電機—心臟壞了,例如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幾下,或突然間心跳停止,好像突然停電一樣,人立即失去知覺倒地不起。心臟會驟然停止,可能是動脈硬化厲害,心血管阻塞了,心肌缺氧、心肌梗塞或突然心律不整而致命。如果是腦中風,例如腦出血或腦血管堵住,破壞大腦呼吸循環中樞,可能失去知覺昏迷不醒,可能拖個幾小時或幾天之後而往生。如果是腎臟壞掉了,引起尿毒症,除非洗腎或換腎,否則會引起酸中毒,最後休克而死亡,尿毒症酸中毒到往生通常只要幾天的時間。如果是肝不好、肝衰竭引起肝昏迷,肝昏迷到往生也要幾天的時間。如果是肺不好、肺衰竭,呼吸困難,血氧掉,二氧化碳堆積到體內,引起酸中毒,進而昏迷而死亡,通常也要幾小時或更長的時間。但如果是嗆到或噎到,氧氣進不了肺部,嚴重昏迷可能不到幾分鐘就會死亡,例如謀害一個人,掐住脖子,幾分鐘不到就斷氣而亡,就是例子。如果是癌症末期,全身痛苦不堪,慢慢瘦弱,人慢慢步入死亡,短則幾個月,長則一、二年,病人痛苦,家人也辛酸。總之,說話之道與維生之道,處處都是智慧,了解箇中奧妙,才能擁有健康而幸福的人生。●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關資訊。
-
2022-09-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最年輕疫苗受害救濟 少女打BNT引發心肌炎核予3百萬
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8月11日召開第185次會議紀錄,共審查70案,其中13案核予救濟,包括AZ共9案,BNT共2案,莫德納和高端各1案。這次救濟金額最高者為桃園市一名10多歲郭姓少女,接種後11日有符合心肌炎診斷之症狀,血液檢驗與影像檢查結果亦相符,核予救濟金300萬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本案為BNT及所有廠牌疫苗當中,最年輕獲得救濟的個案。會議紀錄記載,郭姓少女接種疫苗11日後發生發燒、喉嚨痛及頭痛等症狀,心臟超音波顯示心收縮功能下降,血液檢驗結果顯示心衰竭,心電圖顯示三度房室傳導障礙,磁振造影檢查顯示心肌炎變化。專家依據病歷資料記載、臨床表現及相關檢驗結果等研判,個案臨床表現符合心肌炎診斷,惟症狀發生時間與接種疫苗後較常發生心肌炎之合理時間不符,但仍無法確定與接種BNT之關聯性,故核予救濟金300萬元。另一名接種BNT後獲得救濟之新北個案,為接種16日後出現心肌酵素短暫微幅上升,檢驗結果與影像與心肌炎臨床表現不符,但因無法確定與疫苗接種之關聯,核予救濟金2萬元。接種AZ獲得救濟的案件中,這次最高金額為50萬元,為一台南市白姓個案,接種9日後昏睡一周、意識改變、尿失禁,影像檢查發現疑似急性瀰漫性腦脊髓炎,醫師診斷為字體自體免疫發炎性腦炎,因無法確定與接種疫苗相關,核予救濟金50萬元。接種AZ獲得救濟金額次之為30萬元,北市連姓個案接種後22天出現疑似心肌梗塞症狀、失去意識,電腦斷層檢查結果顯示為急性肺栓塞。考量個案除糖尿病外,沒有其他易造成血栓之危險因子,故核予救濟金30萬元。台中市歐姓個案接種後18天發生左側膕靜脈深層血栓,無法確定與接種AZ疫苗之關聯,核予救濟金20萬元。高雄市王姓個案接種AZ隔日呼吸困難、心跳停止,心電圖顯示為心室顫動,因無法排除過敏休克之可能,核予救濟金18萬元。其餘獲得救濟金的個案還有桃園市郭姓個案,接種AZ後因胸痛腿痛就醫,發現血小板下降,核予救濟金4萬元;雲林縣劉姓個案,接種AZ後全身紅疹、血小板稍降,核予救濟金1萬5000元;雲林縣王姓個案接種AZ後局部急性尋麻疹合併水泡,核予救濟金1萬5000元;嘉義市蘇姓個案接種AZ後出現過敏反應,核予救濟金1萬元;北市尤姓個案接種AZ後發生肺炎、肺栓塞,核予救濟金1萬元。其他疫苗部分,彰化縣陳姓個案接種莫德納後40分鐘出現頭痛、眼痛、吞嚥困難、呼吸喘等症狀,經醫師診斷為過敏姓咽喉水腫合併急性呼吸衰竭,核予救濟金2萬5000元。台南市陳姓個案接種高端10分鐘後出現呼吸急促、頭暈、全身虛弱、紅疹等症狀送醫住院治療,無法確定與疫苗之關聯姓,核予救濟金5000元。
-
2022-08-28 醫療.心臟血管
形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未爆彈 一張圖揪出心房顫動相關症狀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盛行率約為百分之2至4,推估全台應有30至40萬人罹病。然而,心房顫動約有高達3分之1的患者為無症狀,加上多數有症狀病患為陣發性發作,心電圖並未檢查出心房顫動的發作,故醫師推估確診人數實際上被嚴重低估。若心房顫動未確診、無接受任何治療,患者恐背負中風與猝死風險。此外,心房顫動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提高的同時,心房顫動的比例也逐步升高,形成中風與猝死的健康未爆彈。 猝死3原因與心血管有關!心房顫動激增中風和猝死風險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溫明賢醫師指出,心跳太慢或太快都屬於心律不整範疇,其中心室顫動、心室頻脈雖猝死率較高,但發生率不如心房顫動高。台灣已成為高齡社會,要特別注意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的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發生時心臟就像發抖一般,無法正常規則跳動送出血液,當血液滯留在心房內,血栓出現的風險就會增加;當心跳恢復正常時,血栓容易隨著血流到達腦部,導致嚴重腦中風或是增加猝死風險。 ・猝死定義:沒有外力傷害下,突然倒地並於24小時內死亡 ・心因性猝死是猝死原因大宗 ・導致心因性猝死原因: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遺傳性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沒症狀易忽視!認識猝死4大危險因子 7成的猝死是心血管問題導致,但很多民眾身在風險中卻不自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張坤正醫師表示,2016年《Mayo Clinic Proceedings》醫學期刊中,一篇研究分析當時台中市270萬人,針對心因性猝死數據發現,約19%與心律不整有關,在日本、韓國也有類似數字,都接近在20%左右;張坤正醫師說明,部分心律不整病患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忽視自己有猝死風險,因此瞭解危險因子,自行初步評估,當自己符合高危險族群範疇時,建議馬上就醫檢查。 猝死4大風險因子「SACAF」: ・S:性別(sex)男性風險較女性高 ・A:年齡(age)小於65歲 ・C: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曾有心血管病史 ・AF: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滿足上述4項危險因子,發生嚴重VT/VF(心室頻脈與心室顫動)導致猝死機率特別高,尤其患有心房顫動,相較一般人更有高達2.6倍的猝死機率,建議及早就醫檢查,加強控制病情,以免憾事發生。 年齡越高越危險!一張圖揪出心房顫動 心律不整未察覺,小心無症狀招來猝死危機!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伯丞醫師表示,約7成心律不整患者,會有心悸、呼吸困難、容易喘、胸悶、頭暈等症狀,患者容易感到心跳與平時不同,這時只要及時就醫診斷,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就可以遠離猝死。心律不整主要使用心電圖偵測,雖然透過心電圖檢查便可確診心律不整。但有3成心律不整患者無症狀,沒有明顯不舒服,因此很容易疏忽自身狀況,如果未及時檢查診斷及治療,疾病很可能持續惡化。 在心律不整中心房顫動很常見,張伯丞醫師說明,整體成年人心房顫動盛行率約百分之2至4,然而盛行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成長,70歲以上民眾,心房顫動比率約有1成。由於容易引起血栓導致腦中風,患者需平時規律服用抗凝血劑,降低腦中風發生危險,同時要使用控制心房顫動藥物,以預防症狀發生。假使病情難以用藥物控制,也可以利用手術治療,減少心房顫動發生,降低猝死風險;張伯丞醫師表示,病患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規律治療,才能預防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所引發的併發症。 出現異狀速就醫!謹記543遠離猝死威脅 此外,在80歲以上年長者中,大約每10位就有1人有心房顫動,如果患者有其他慢性病,例如糖尿病與高血壓等,心房顫動危險性就越高;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趙子凡醫師提醒,心房顫動無症狀患者,發生腦中風危險與有症狀病患相同,因此發現自己有危險因子,一定要到醫院心臟內科接受檢查,如果發現自己常常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務必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 《延伸閱讀》 .台商喝酒應酬竟半身癱瘓!輕忽心血管風險釀二次中風 .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
2022-05-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4歲女染疫亡…醫警告:Omicron沒想像友善 年輕人3症狀是危險徵兆
國內昨天新增五例確診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年僅廿四歲女性,曾打過三劑BNT疫苗,好友形容她確診前「活蹦亂跳」,怎料短短六天卻引發重症死亡。專家指出,Omicron並沒有想像中友善,施打疫苗能防九成重症,但還是有一成機率,「與病毒共存沒有想像中簡單」。「曾經說好要當我婚禮的伴娘,竟然就離開了我的生命中,連最後一面都沒見到…」一名網友於Dcard論壇發文表示,自己和閨密到上月廿五日還聊天互動,五月三日卻接獲她離世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讓她難以接受,也呼籲大家要珍惜身邊親友,愛要及時。指揮中心昨證實新增五例死亡個案之一即是這名廿多歲女性。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案是五月一日公布的重症個案,無慢性病史、曾接種三劑BNT,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當日快篩陽性,赴急診PCR採檢陽性,居家照護。該案四月廿九日腹瀉未改善,一一九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經插管急救,有使用呼吸器及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五月一日出現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重器官衰竭,後續經血液培養排除細菌感染的可能。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會再出現 與病毒共存並非簡單的事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直言,新冠病毒不是感冒病毒,仍有可能引發重症;施打BNT疫苗可預防九成重症機率,但仍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機率引發重症。他說,雖然大多是老年人、免疫力較差者容易重症,但並不代表其他年齡層沒有,尤其當確診母數愈大,此類個案一定會再出現。「Omicron不是想像中友善,你以為他是溫馴小狗,還是會咬你。」邱政洵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引起心肌炎或血栓,此個案曾出現心室顫動,可能是心臟發炎,但要確認死因才能做說明。若要與病毒共存,必須注意老年人等重症高危險族群,其他年輕族群若出現呼吸喘、神智變化及高燒不退等危險徵兆,仍然要提高警覺。邱政洵憂心,現在醫療端非常緊繃,屆時若單日確診十萬甚至廿萬人,「醫療一定會崩潰」,他呼籲中央應思考在現有架構下,如何更有效率輕症分流、降轉患者,「若有新作法,現在就要啟動,不要等到單日確診十萬人才做。」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4歲女打3劑重症亡 陳時中估疫情520達高峰
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再創新高,昨天新增兩萬八四二○例本土個案並新增五例死亡,其中一例死亡個案為施打三劑疫苗、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新增個案中有七十七例中、重症個案,也創疫情以來新高。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高峰應落在五月廿日左右,近日將公布居家隔離對象優先適用快篩陽性視為確診,也將討論取消電子圍籬事宜。最快中旬 篩陽視同確診陳時中表示,過去採用匡列隔離、電子圍籬加上罰則,如今疫情進入一定規模,行政速度跟不上,已失去效果,這兩天會跟地方政府談;這是繼四月廿八日宣布簡訊實聯制退場後,另一個退場的防疫政策。居家隔離、檢疫者實施「快篩陽」並經醫師審核即認定確診的措施,最快五月中旬登場。六月起視疫苗接種情況,規畫讓接種三劑疫苗的密切接觸者,得免除居家隔離。因應醫療量能吃緊,指揮中心昨天也公布輕重症分流新規定,上修輕症、無症狀感染者收治於醫院的年齡至八十歲,住院天數以五天為原則。另外,指揮中心這幾天陸續下放輝瑞抗病毒口服藥物,今將配發兩萬人份至全台五十七家核心藥局,並將說明詳細的領藥條件和流程。五月啟動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發言人莊人祥昨表示,累計發送六萬多人,回填三萬多人。昨起健保快易通App連結疾管署系統,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後,查看PCR檢測結果若是陽性,可直接點選與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連結填寫資料,縮短接觸者資料蒐集時效。疫情海嘯來襲,新北個案首度破萬,達一萬○一五一例;台北五五三八例,桃園四八一四例,台中一六八○例,高雄一○二一例,二○二○年至今本土加境外病例數,累計已逾廿萬。昨中症增七十二人、重症增五人,另有五例死亡,包括四例七十歲以上的二男二女,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多有慢性疾病;另一例為日前公布為重症的廿四歲女性,該名個案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疫苗,四月廿六日發燒腹瀉、廿九日腹瀉未改善送急診,診斷為敗血症,五月一日心室顫動,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在野轟下台 陳時中靜默陳時中昨天上午出席立院委員會,媒體提問在野黨批評陳時中防疫失守,應該下台,陳時中靜默八秒後回「已經下台了就沒有回應」,下午記者會再度被問到「已經下台」是什麼意思?陳說「如果下台了,問題我就不用回答了」。
-
2022-05-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77創新高 20多歲女亡 指揮中心:網路所傳個案
疫情海嘯來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中重症患者也急速增加。今天新增77例中重症個案,創這波疫情以來新高,另有五例死亡個案,其中一例為日前公布重症的20多歲女性,因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新增77例中重症中,中症新增72人,累計329人,占0.22%、重症新增五人,另有一名日前中症轉重症死亡的80多歲個案,累計48人,占0.03%。一名網友在論壇發文表示,自己一名很好的女生朋友,年僅24歲,到4月25日都有互相聊天,但卻突然在5月3日接到她離世的訊息,原因是「確診重症引起併發症」。指揮中心證實,該名個案即為今天公布的五例死亡個案之一,也是日前公布的重症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該名個案無慢性病,曾接種三劑BNT疫苗,4月26日開始發燒腹瀉,當天使用家用快篩陽性,赴醫院急診PCR採檢陽性,採居家照護。但29日腹瀉未改善,119送急診,發現血壓不穩為敗血症,插管急救,使用瑞德西韋、免疫調節劑、類固醇等藥物治療,5月1日出現心室顫動執行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新冠肺炎、敗血性休克併多器官衰竭。不過羅一鈞表示,後來血液培養認為沒有細菌感染現象。其餘四例死亡個案分別為90多歲男性、80多歲女性、70多歲女性、70多歲女性,皆屬重度感染個案,本身有慢性疾病。其中一名80多歲女性為中症轉重症死亡,使用氧氣面罩、未插管也未使用呼吸器。羅一鈞表示,這些長者多為安寧照護個案,因此未多做太多急救。另外,新增72例中症個案,未接種疫苗者共25例、接種一劑這8例、兩劑者11例、三劑者28例。
-
2022-02-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媽開腎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為了救命可能終身洗腎!面對醫師你該怎麼做?一位醫師的親身體悟
在醫療現場,病人與醫師其實是種以苦難相連的生命共同體。面對無法重來的醫療歷程,可以如何做得更好、避免併發症?郭漢崇醫師將一張張病歷,化為一則則故事;「以病為師」,道盡他身為外科醫師對生命的深刻體悟。編按: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暨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行醫超過30年,一位站在第一線的外科醫師省思:手術併發症,真的無法避免?一旦發生併發症,又該怎麼辦?如何面對病人、家屬的責難?當自己、家人成為病人,是怎樣的心情?32年前,郭漢崇離開臺大醫院到花蓮慈濟醫院任職。在這裡成為第一線的泌尿科專科醫師,負責東部地區民眾泌尿系統的健康。當然郭漢崇手邊也累積許多困難病例,沒有辦法推辭,也無法將他們往臺北送,必須親自面對病人,一一的解決病痛。〈一起把媽媽救回來〉「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2018年1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2017年5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延伸閱讀:「終於輪到我了,我是一個癌症的患者。」知名泌尿科醫師罹癌後體悟:歷經麻醉、切片...才意識到「生病」是如此痛苦書籍介紹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作者:郭漢崇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1/01/27作者簡介郭漢崇醫師,現任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暨慈濟大學醫學院泌尿科教授、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副執行長,為國際知名的泌尿醫學專家,排尿障礙治療的權威。在Expertscape專家排行中,肉毒桿菌素的治療位居世界第一。所帶領的團隊積極推動臨床、教學及研究,排尿障礙臨床暨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第二十二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的殊榮,讓醫療荒原花蓮,成為臺灣唯一、世界知名之排尿障礙治療重鎮。臨床尿路動力學經驗超過30年,發表超過550篇研究論文,編寫排尿障礙及尿失禁相關之教科書及單行本超過20冊,如《功能性泌尿學》、《臨床泌尿學》、《實用尿路動力學》等,也撰寫醫療科普及醫療人文書籍如《尿尿小事學問大》、《涓涓人生》、《上人與我:那些年我們在慈濟的日子》、《這些年我們一起寫下的故事》等。延伸閱讀: 胸痛、頭暈、冒冷汗...5種人注意心肌梗塞易上身!3個保命方法馬上記起來
-
2022-01-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常見3症狀 忽略不理可能腦中風或猝死
當你有小鹿亂撞般的心跳,如果不是來自戀愛的悸動,而是在靜態狀況下都可明顯感受心臟「怦怦跳」,就有可能發生心律不整。有些心律不整是無症狀的,但嚴重像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也有可能致命,因此不能輕忽心律不整的症狀。心律不整是很常見的心臟疾病,但許多人會忽略不在意,到了老年時才驚覺事態嚴重。其實長期心律不整對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威脅,例如心房顫動,可能會形成血栓,若堵塞住腦血管則會發生腦中風,因此,如果有心臟不適症狀,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減少心律不整對生命的威脅。正常的心跳是由心臟的天然節律器「竇房結」啓動,進而帶動整體心房、心室搏動來完成一次心跳,正常心跳頻率是每分鐘60至100次,少於60次為心跳太慢,大於100次則為心跳過快,若傳導路徑出問題,就會造成心跳不規則,也就是心律不整,而且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常見心律不整症狀:心跳過快:跑步、發燒或緊張狀態下,心跳都會加速,但需考慮可能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正在服用的藥物有關。心跳過快容易出現暈眩、昏厥、心悸、休克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猝死。心跳過慢:有些人心跳天生比較慢,許多運動員都在每分鐘50幾下,所以只有心跳數低,並不能視為異常。心跳太慢會出現頭昏眼花、走路不穏、甚至疲倦感和呼吸喘等症狀,嚴重時也可能造成心臟衰竭。心跳不規則:正常的節律下,有時吸氣時脈搏的間隔變短、呼氣時間隔變長的情況,稱為「呼吸性心律不整」,常發生於年輕人身上,這是生理性狀況不用擔心,但若出現心悸、胸悶、胸口痛時,應就醫檢查診斷。生活中預防心律不整的方法:1.避免高油、高糖、高膽固醇食物攝取,以維持標準體重。2.正常生活起居,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吸菸、限制飲用酒類及少喝含咖啡因飲料。3.切勿亂服成藥,例如有些感冒藥會誘發心跳加快,造成心臟不適。
-
2021-11-21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007特派員也用的「心臟電擊去顫器」
賭牌桌上,爾虞我詐,瞬息萬變。英國007特派員詹姆斯・龐德面對陰狠狡詐的對手,卻保持一貫優雅自信。他啜飲一口侍者送來的雞尾酒,突然臉色大變,意識開始模糊,心跳加快,他知道被下毒了。匆匆衝進廁所,猛烈催吐,踉蹌地衝進專屬跑車,與總部視訊聯繫請求救援,這是他唯一活命的機會。若不趕快急救,龐德將在數分鐘內死亡。他依指示,將一台神奇機器的貼片放在胸前,按下按鈕……卻毫無動靜,原來情急之下,電擊貼片沒有正確連上機器,他盡最後努力想將之連結……太晚了,龐德陷入昏迷,心臟停止,死神近在咫尺。幸好,這時美女夥伴衝進車內,再次壓下紅色按鈕,龐德全身一震,心跳恢復,悠悠轉醒,數分鐘後再次回到牌桌上,給歹徒迎頭痛擊!以上是2006年由丹尼爾·克雷格擔綱主演007系列電影「皇家夜總會」中驚險的一幕。是誰救了007?是龐德美女?還是那台機器?為何能讓007在數秒內起死回生?它就是「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這道具不必成為007特派員才能擁有。《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特定的公共場所應置放AED,例如:機場、高鐵站,森林遊樂區、學校、電影院、圖書館、百貨公司、大型購物中心、旅宿場所等隨處可見。為什麼AED如此重要?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在社區發生心跳停止,其中有許多是因為突發性的心律不整。心跳停止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會死亡。讓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恢復成正常心律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電擊去顫,並且同時持續施行心肺復甦術(CPR)。目睹路人甚至是親人在面前倒下失去意識,內心的驚慌可想而知,電擊去顫?沒接受過訓練怎麼可能使用這樣的機器?相信這是許多人的疑問。事實上,AED的操作非常簡單,打開機器會出現語音指示,聽從指示就能操作。因為儀器可以自行分析心率,提供即時電擊去顫拯救患者生命,世界上先進國家都積極推廣在公眾場所擺設AED,便於取用。當然,單純使用AED是不夠的,如果在公眾場所看到忽然失去意識的人,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民眾版成人心肺復甦術」,建議以下救命步驟:「叫、叫、壓、電。」1.叫:確認反應、呼吸。2.叫:請旁邊民眾協助快打119求救,並取得AED。3.壓:持續性胸外按壓。4.電:使用AED。歷任的詹姆斯・龐德,您最喜歡哪一位呢?現任007丹尼爾·克雷格與之前的形象不同,不再是萬能無畏、風流多情。他也有孤獨脆弱的一面,但總能振作起來,面對挑戰。或許這樣的龐德更適合與21世紀男人的形象投射。「第七號情報員」系列電影自1962年至今已接近60個年頭,共25部電影,不變的是:007情報員永遠風流倜儻,龐德女郎總是美艷動人,電影道具超乎想像,讓觀眾瞠目結舌。更重要的是:看007電影的你我,眼神充滿著興奮期待,永遠保持著年輕好奇。看完最新一集電影,不禁會問:下一集007呢?何時上映?(FB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病發其實有跡可循 醫師曝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4期文/郭岳潭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臺灣10大死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的人、生活心理壓力極大的人或是有相關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撲通、撲通,心臟每分每秒不停地跳動,可是正常人通常不容易感覺到心跳,心臟只有約拳頭般大,不可言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沒有了心跳,生命也就宣告結束。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奪走2萬多條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一般人對於心臟病的認知,常是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醫療品質暨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長黃啟宏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心臟疾病的病發也是早有跡可循,可以做為自我警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周邊血管動脈疾病。最容易被忽略:高血壓性心臟病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相當於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疾病。黃啟宏指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結構及功能發生異常。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雖然是最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病。原因:黃啟宏說明,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若是病人的血壓值超過標準,且血壓長期升高,又沒有積極控制接受治療,恐造成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最後恐導致心臟衰竭。可怕的是,高血壓的病程經過5至10年,甚至20年,可能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18~39歲有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有近24萬人並不自知。症狀:高血壓又被稱作是「隱形殺手」,大部分的高血壓病患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症狀。但臨床上,僅有3成病患會出現頭痛、疲累、頸部僵硬等症狀,當等到出現身體不適時,已經產生併發症了;有的人則是身體早已習慣高血壓的狀態,也可能會自覺沒有不適症狀。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沒有絕對的高危險族群,其實高血壓就是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男性年齡超過50歲、女性超過55歲,高血壓的風險隨之上升。國內7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半數有高血壓,若是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更會增加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規定出來的疾病。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定義,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高血壓?臨床上,許多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結果到醫院一量血壓,卻發現血壓很高,其實不能當作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黃啟宏強調,診斷高血壓最重要的是測量血壓的方式,標準測量方法為休息5分鐘,以坐姿方式、手掌向上,將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記得洗澡後、吃飯後半小時不要量測;若是持續量測經過一段時間,血壓值仍超過標準,建議就醫進一步診斷。造成猝死的兇手:冠狀動脈心臟病新聞報導上,心臟病發作猝死的個案,絕大多數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肌梗塞。黃啟宏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民眾最害怕的心臟病之一,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而猝死。原因:黃啟宏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是脂肪沉積血管、內壁增厚,進而形成粥狀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狹窄;一般而言,左冠狀動脈供應65%的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則供應35%,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及營養不容易通過,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是猝死。症狀:隨著冠狀動脈慢慢狹窄,病人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急速跳動,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收縮困難,而出現心絞痛的情形,產生走路會喘、爬樓梯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胸痛會擴散到肩頸、下巴、上臂或上腹部,有的人甚至會噁心、嘔吐、暈倒、盜汗或呼吸困難,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經過休息症狀可以迅速緩解。若是整個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急性發作,胸痛程度會比心絞痛更加嚴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常會伴隨著冒汗、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者會併發心律不整發生猝死、休克,或是心臟衰竭而死亡。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以男性為主,發生機率是女性的7至9倍之多,新聞上心臟病猝死個案也通常多是年輕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而女性停經之後,因心血管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冠心病發生機率大幅升高,男女比例約是4:3。根據國健署分析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2成5血脂異常、2成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而這些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黃啟宏強調,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以及壓力、沒有運動,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停經後,都要特別注意。瓣膜發生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以及後天退化所造成。黃啟宏表示,心臟共有4個瓣膜,當瓣膜發生病變就可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的疾病種類,主要有二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以及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還有非常危險的主動脈剝離。原因:黃啟宏進一步說明,各年齡層好發的瓣膜性心臟病有所不同,先天性心臟病為心臟先天結構異常,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現;風濕性心臟病大多是幼年時患有風濕性感染所引起。隨著年齡老化,瓣膜也漸漸退化,主動脈或二尖瓣、三尖瓣的發展時間及退化時間各有不同,而產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也就是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的情況,甚至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喪失了避免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通常好發於60至80歲的中老年人。症狀:黃啟宏表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人,初期可以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類似狹心症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人因瓣膜喪失正常功能,會產生缺氧及水分無法正常代謝,造成呼吸急促、越活動越喘、胸痛、心絞痛、四肢水腫、頭暈、腹脹、疲勞、食慾減退等。不過,很難從症狀分辨是主動脈或是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所引起,當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處理。舉例來說,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開刀,當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才需要手術。高危險群:中老年人因合併三高等慢性疾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黃啟宏說明,主動脈剝離是因血管內層破裂受損,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並將主動脈撕裂剝離而形成假腔,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血液從假腔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病人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且延伸到頸背部,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心悸是最明顯症狀:心律不整黃啟宏指出,各種心臟疾病中,以心律不整的範圍最廣,且從良善到凶狠都有,包括:心房顫動、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及心臟傳導障礙,主要因是心臟電力傳導功能異常,或是心臟肌肉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原因: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一般來說,病人經常感到心跳撲通、撲通,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宏表示,根據醫學定義,每個人都會有心律不整;但不一定會產生不適症狀,也不一定會造成身體傷害。黃啟宏進一步說明,一般人不大容易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律不整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悸,可能跳得快、跳得慢、亂跳或心跳不規則,有的人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伴隨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然而,最危險的症狀是平時無症狀,一旦發作就心跳暫停,造成昏倒、猝死,由於心臟打出去的血液量減少,使腦部、心臟等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應。症狀:各種心律不整的症狀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的心律不整都會有心悸的症狀,只是引起的原因不同;不過,卻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定期追蹤或是調整生活習慣,減少飲用茶、咖啡等咖啡因飲品及酒精,就可以適度緩解,或是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另外,也可以透過植入醫療器材,例如:心室頻脈病人植入節律器、心室顫動病人使用去顫器,以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高危險群:黃啟宏提醒,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好發於老年人,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機率就越高。根據統計,國內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顫動的比例有10%,建議有症狀就要治療,避免增加中風的風險。以下肢血管為主: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血管的主要功能為運輸血液,根據運輸方向不同,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其中動脈負責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而靜脈窄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原因:黃啟宏指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是指血管內膜因脂肪斑塊逐漸堆積,進而失去彈性、內膜增生,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阻塞,使遠端血流量減少,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功能受到影響,尤其下肢血管為大宗,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其他還有「眼中風」、「腸中風」等。黃啟宏表示,周邊血管動脈屬於全身血管的一部分,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冠狀動脈心臟病類似。症狀:臨床上,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以下肢血管為主,病人占了5成以上。黃啟宏說明,下肢血管較長,發生阻塞的機率較高,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初期容易感到下肌肉痠痛或無力,漸漸出現運動時間歇性跛行的現象,休息可緩解。隨著血管阻塞越來越厲害,出現下肢紅腫、麻木或劇痛,即使休息也會感到劇烈疼痛,嚴重時會發生皮膚變黑、潰瘍及壞死,且傷口會久久無法癒合;黃啟宏提醒,若是沒有積極治療,甚至會演變成肌肉組織缺血性壞死,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也可能會危及性命。高危險群: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胱胺酸血症,以及抽菸的群族。延伸閱讀: 。照護 心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告訴你何時該叫119
-
2021-10-05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是心跳快停了?醫曝與這個分數息息相關
聽到「心臟衰竭」這四個字,是否令人感到害怕?是不是心臟就快要停止跳動了呢?實際上並不是喔!心臟衰竭並不意味著心臟已經停止運作,它只表示心臟的收縮或舒張功能變差而引發相關症狀,可能包括呼吸困難、水腫等現象。心臟衰竭分為兩大類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在臨床上,一般的心臟衰竭會以左心室射出系數而大致劃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左心室功能衰退之心臟衰竭(HFrEF):表現為左心室空間變大,使心臟不夠力量擠壓足夠的含氧血液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另外一類則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雖然心臟能夠正常難收縮和泵血,但心臟腔室比正常情況更厚更硬,使得心室不能完全放鬆並填充,因為心室里的血液變少,當心臟收縮時,能夠泵血到身體其他部位的血液就變得更少。射血分數最常用心臟超音波來評估郭志東指出,射血分數(Ejection friction,簡稱EF)是指每次心跳時,左心室或右心室泵血的程度。大多數情況下,EF指的是左心室每次收縮時被泵出的血液量,左心室是心臟的主要泵血腔室。EF是用百分比表示的,而EF低於正常水平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跡象。如果合併明顯的呼吸困難或水腫等症狀,心臟衰竭的診斷幾乎可以確立。EF可通過以下方法測量:包括心臟超音波、心臟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心臟核子醫學掃描,而最常用的檢查為心臟超音波的評估。EF數值幫醫師確定最佳治療手段郭志東進一步說明,在臨床上,為何EF十分重要,因為EF的數值可以幫助醫師確定病患的最佳治療手段,測量EF還可以幫助醫療團隊追蹤治療效果。一般來說,當首次被診斷為心臟病時,以及當病患病情發生變化時,都應該測量EF作為參考。當病患臨床症狀與心衰竭吻合,但EF大於50%時,則稱為左心室功能保留的心臟衰竭(HFpEF);當EF少於40%時,則為左心室功能衰退的心臟衰竭(HFrEF),至於介於40~49之間的則被稱為左心室功能介於中間範圍的心臟衰竭(HFmrEF)。在慢性心臟衰竭的病患,往往會根據EF多少而使用不會種類的藥物。到現時為止,研究指出,大部分的藥物都只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有益。而EF大於40%的病患,藥物使用的效果則不太明顯。EF數值不同,治療方法也不一樣郭志東表示,針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治療主軸一般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以及醛固酮拮抗劑。而近幾年,藥物研發的長足發展,至少有三種新的藥物被證實對EF少於40%心臟衰竭病患明顯有好處。這些藥物包括:血管收縮素受體中性溶酶抑制劑阻斷劑(ARNI),If電流通道阻斷劑,以及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SGLT-2)。尤其是葡萄糖轉運蛋白抑制劑,雖然它是一種治療糖尿病的用藥,但美國為了避免新型糖尿病藥物對心臟功能受損,上市前必須證實其新藥對心臟功能影響為正面或中性。而研究顯示糖尿病人使用SGLT-2後對心臟功能帶來好處。當EF衰退後,尤其是少於35%,常常會出現心律不整的情形。某些心律不整甚至是致命的。所以如果病患頻發地發生致命性心律不症如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其因上述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接受過急救者。加上EF少於35%,則需要植入式心臟除顫器的置放。心臟衰竭患者應該做到這些事郭志東指出,雖然EF大於40%的病患沒有那麼多的藥物和裝置治療的選擇,但以下幾點,都是每一位心臟衰竭的病患應該盡力做到的。包括維持有規律的運動,就算是每天只散散步也好;有抽菸者立即戒菸;好好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血症);每天測量自己的體重,注意尿量是否有在短時期內減少許多;勿過度攝取鹽分和水份等。左心室射出分數(EF)與心臟衰竭病患息息相關,如果你剛好是心臟衰竭的病患,能夠了解自己的EF,讓心臟科醫師和你一同擬定心臟衰竭的治療策略,相信即使罹患心臟衰竭,延緩心臟衰竭的進展和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也並非難事。延伸閱讀: 。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血壓正常,但很喘、呼吸困難,醫師曝:有可能是這個地方出問題,不治療會猝死
-
2021-04-20 養生.家庭婚姻
我們都可能像英國女王失去摯愛!痛失伴侶讓未亡人死亡率飆高,4 方法幫助走出傷痛
英國菲利普親王(Prince Philip)於 9 日辭世,享耆壽 99 歲。菲利普親王過世前,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共度 74 年婚姻,經歷伴侶過世,喪偶的女王表示 17 號將舉行菲利普親王的葬禮,而她兒子安德魯王子 表示 ,菲立普親王的離開,令女王的生命出現了一個巨大空洞。菲利普親王的葬禮,讓皇室能夠好好與他告別,女王也得以安撫內心傷痛。但是皇室葬禮之後,女王傷痛恐也無法馬上平復,因為失去長久伴侶,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人生的難關。據《CNN》報導,研究指出,喪偶的伴侶會遭遇失眠、憂鬱、焦慮、免疫系統失調,整體健康情況下降。伴侶過世造成的心碎症候群醫學上,的確有個因心碎而引發的病症,它的名稱浪漫到像是莎士比亞取的:「心碎症候群」,也稱為「章魚壺心肌症」。當患者極度心痛、面對巨大壓力、驚嚇或疼痛時,心尖收縮力變差,使得心臟收縮起來的形狀,類似日本傳統用來捕章魚的章魚壺,因此得名。「心碎症候群」患者心臟血流的輸出量減少,會出現胸悶、胸痛、胸部有壓迫感等類似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除此之外,還可能因心室顫動而有猝死可能。「心碎症候群」的患者通常經歷巨大情緒,其中比例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伴侶過世。「心臟真的會因為情緒崩潰而改變形狀,比如親密關係的結束,或者摯愛之人死亡」,紐約心臟科醫生賈哈(Sandeep Jauhar)表示。喪偶效應另外一個喪偶對未亡人導致的負面情況,也被學者證實。2008 年由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教授克里斯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艾爾沃特(Felix Elwert)共寫的研究發現「喪偶效應」(Widowhood effect),指伴侶在近期過世的人,死亡率可能增加。年長男人和女人,在伴侶過世後的三個月內,死亡風險成長 30% 到 90% 之間,而在第 4 個月降到 15%。喪偶效應在各種族與年齡都曾有案例。該 研究 從 1993 年到 2002 年,追蹤美國 37 萬個年長已婚伴侶,發現喪偶效應會因為伴侶去世的死因不同,而有所強弱差異。當伴侶突然過世,比如意外或者感染,或者因為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或大腸癌等而過世,未亡人死亡的風險提高。但是,如果喪偶的原因是阿茲海默症或者帕金森氏症,對未亡人的健康就沒有影響,也許是因為未亡人有足夠時間預備伴侶的過世。對喪偶的未亡人,我們可以如何幫助?關注老年人生活的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對未亡人提出以下建議:別強裝堅強:去找那些不用在他們面前強裝沒事的朋友。「悲傷是勇敢和力量的表現,而非軟弱」,協會強調。對自己好一點:好好休息。失去所導致的悲傷越大,需要越長的時間修復。準備好各種複雜的情緒都會出現:協會說明:「你的情緒可能會在光譜上游移,從悲傷到生氣,從絕望到偶爾瞥見快樂,來來回回。如果你只讓自己難過,會陷於永久的絕望中。」別離群索居:悲傷已經是一段很孤單的過程了,別再孤立自己,盡你所能地接觸親友,讓他們幫助自己。失去菲利浦親王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有她的親友陪伴在身邊。安德魯王子說:「你們都知道的,女王,是一個堅忍的人。她形容這讓她的生命出現一個巨大空洞,但我們、家族,以及親近的人都圍繞在她身邊,給予她支持。」※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成為他心中的獨一無二】心理學家:5 個在愛情中的「情緒需求」,滿足了關係會更親密
-
2021-03-29 名人.精華區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
我是心臟外科醫師,做過許多開心手術,沒有收過病人金錢上的饋贈。平日生活單純,除了未成年時向父母拿錢,沒有貸款也沒有向任何人低頭要錢的經驗。上救護車就開始急救話說民國80年左右的台大醫院急診部,位於舊院區,地方狹小,病人眾多,大家常用菜市場來形容它的忙亂。民國86年,院方派我接主任,急診部很多優秀醫師,包括後來擔任台大院長的陳石池醫師、現任台大內科部主任陳文鍾、衛福部政務次長石崇良、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馬惠明等,但環境不好,工作負擔過重,整天承受病人抱怨,士氣低落,每個人都想調職。當年的救護車是陽春車,頂多只有氧氣,急診內部會議討論希望推行EMT(緊急醫療技術員)制度,訓練救護員,並在急救車裝置監視器、抽痰、電擊器等設備。病人上了救護車就開始急救加護,提高生存率。募款700萬煞費周章這個計畫初估需700萬元。開會時,同仁討論熱烈,每個人都舉手願意參與,也有能力奉獻,原本死氣沉沉的部門忽然活了起來,我這個菜鳥主任拍胸脯保證籌足款項。我先向太太募款40萬買書,讓大家準備,再諮詢我做過開心手術的病人如何募款。很多人推薦扶輪社,我與幾個扶輪社聯絡,下班之後去演講及募款。寫計畫書向衛生署請款我平時在醫院看診,教學及研究,無求於人,自在成習慣。為了募款,每周去扶輪社低頭,剛開始無法適應,日子久了告訴自己,這是為大眾做事,應該勇往直前。但我畢竟沒有財務經驗,扶輪社社員熱心公益,從事許多社會服務,但每當某個扶輪社問我預計募款多少,我回答700萬元,對方通常表示,願意幫忙但無力捐助全部款項,結果是每周各處扶輪社跑,花了半年,募到150萬元,達成目標還有很大距離。有一回到頭份,回程高速公路車禍大塞車,那時沒有高鐵,到家已凌晨一點,隔天早上還有開心手術,自己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回科內與同仁商量,剛從美國回來的馬惠明醫師建議撰寫計畫書向衛生署請款。當時衛生署長詹啟賢在美國住過,了解EMT是該走的趨勢,雖然他能用的款項有限,很快撥了400萬元給台大急診部作EMT計畫。造就許多急救加護專家有了之前的募款經驗,我又向幾位企業家募得不足的數字,我們的計畫才能付諸實行。這個計畫培育了EMT人材,造就了台大急診部許多急救加護專家,提振了士氣。成果在國際醫學會報告後,包括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前來學習,這個制度後來被台北市衛生局採用,推廣到全台。民眾發生意外包括中風、心跳停止、嗆到、受傷等,如果沒能立即急救,可能死亡也有可能留下後遺症。現行救護車帶來急救人員及設備,把握黃金時間,生存率及生命品質都提高。向資助的無名英雄致敬我最近碰到一位教授,談到他22歲在音樂會時心室顫動心跳停止,立即被救護車送到醫院,因為在車上就急救,出院時完全恢復。類似故事提醒我,當年能參與這個行動的光榮,也藉此感謝所有經資助我們的無名英雄,醫療的捐款果然恩澤無數。
-
2021-02-28 科別.心臟血管
21歲男心律不整瀕死 電擊十多次加裝葉克膜救回
21歲周姓男子沒有心臟病史,平常生活、運動表現也與同儕無異,雖曾被診斷有心律不整,卻因無異狀便不以為意。直到日前突然在家昏倒失去意識,救護人員到場後發現病人無意識、無脈搏,趕緊執行自動體外電擊術,持續急救施予心肺復甦術,送往新竹台大分院急救,但周一直無法恢復心律,院方立刻啟動葉克膜團隊,跨縣市至桃園協助裝置救援。新竹台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廖敏村說,從醫院醫師接到電話到葉克膜裝置完成至回復穩定循環僅花費約90分鐘。期間周男一直呈現反覆心室顫動,總共電擊十多次。因心臟無法穩定運轉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器官,只能依靠葉克膜體外循環的方式,維持病人的血液輸送。最後在葉克膜維持下,體外電擊術才順利將心臟整流回正常心律。同時將周轉心臟科加護病房,亦緊急照會心臟內科團隊,以協助後續照護。廖敏村醫師說明,周男到的第一張心電圖雖呈現正常竇性心律,但判讀後發現為「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 syndrome) 」,此心律不整有猝死風險。其院外自動電擊器的紀錄也顯示,當時周接受體外電擊術後,心律變成心房顫動的節律,但很快又變成心室顫動,該心律不整即是造成周到院前心臟停止的原因。因此,醫護團隊緊急安排電氣燒灼手術,使用傳統電燒方式以根除周的「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周也在術後第四天順利移除葉克膜,於12天後順利出院,且意識清楚正常,活動自如,沒有留下神經學的後遺症。廖敏村說明,新竹台大分院為竹苗地區唯一全時間待命的葉克膜照護團隊,目前有6位心臟血管外科專任醫師與4名體外循環師,可以接受24小時葉克膜支援與開心手術。在蔡孝恩醫師的帶領及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的努力下,每年開心手術有200例。自2011年從署立醫院時代改制為台大分院後累積案例已經突破1200例。2013年起至今已經多次協助院外及跨縣市的葉克膜緊急醫療,到目前已經累積35例院外支援,涵蓋桃竹苗各大醫院。廖敏村指出,「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的發生率雖約為千分之一到三。時常是在兵役體檢時被發現,終其一生約有百分之三到四的猝死風險,是屬可免除兵役的心律不整問題。鑑於醫療進步,現今可透過微創電氣燒灼手術,達到根治而免除猝死的風險。目前院內在心律不整電燒手術方面,包含傳統與3D定位電燒手術,每年已經超過200例,在心臟血管內外科團隊共同合作下,一同攜手照護大新竹地區民眾心血管問題。
-
2021-02-16 新聞.生命智慧
為了把病人救回來...醫連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病人: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 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 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 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 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 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二○一八年一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二○一七年五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那天晚上我在病床邊待到半夜兩、三點,秀美的兩個女兒也在父親通知之後從臺中趕來。秀美兩個女兒相差三歲,姊姊在臺中和姊夫一起開補習班,妹妹則在補習班裡面幫忙教課,也在生技公司工作。姊妹兩個對父母親都非常孝順,只要有空都會從臺中回到成功老家探望,也常常邀父母親到臺中小住一番。但是秀美因為在成功小鎮住久了,不習慣在大都會的生活,因此只是去幾天,通常不會久住。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 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 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 「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 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
-
2021-02-15 新聞.杏林.診間
連夢裡都在問,哪裡沒注意到?泌尿科權威憶那些手術臺上的意料之外
一起把媽媽救回來「郭醫師你聽我講,你真的不能太忙,你一天開那麼多刀,怎麼有辦法顧每一個病人呢?以後要改進知道嗎?」秀美上氣不接下氣的對我講了這些話,我緊握著她的手跟她說:「我知道了,你安心,我一定會好好的把你治好,你安心喔!要加油。」我慢慢退出病床旁邊的急救圈,讓外科加護病房的醫師和護理人員靠近秀美,他們繼續對秀美實施該有的治療。給她氧氣,在她的右頸部插上中央靜脈輸液管線,並且注射大量強心 劑、碳酸氫鈉,以及氯化鈣,來穩定她的酸中毒和心跳不穩定。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穩定秀美的生命跡象時,我注意到病床旁邊的生命徵象記錄器顯示, 秀美的心跳愈來愈快,每分鐘高達一百四十幾下,但心跳的強度卻愈來愈弱,而且不時出現不 整脈 ,以及不正常的心臟收縮。血氧濃度也從剛來急救室的百分之九十,漸漸下降到百分之八十五、百分之八十。我馬上告訴外科急救室的陳醫師說:「可能要插管比較安全。」於是陳醫師囑咐護理人員 準備氣管插管。怎麼會突然間就停止心跳?我們幫秀美打了鎮定劑方便插管,突然間,心跳就變得亂跳起來,出現心室顫動和心搏過速的現象。這顯示心臟即將進入無法代償,接下來就會造成心跳停止,病人會因而死亡。陳醫師立即將氣管內管插好。這個時候心跳戛然停止,記錄器上心跳成一直線。一群人立即將病人的衣服拉開,開始實施體外心臟按摩。強烈的胸部擠壓按摩聲在空氣中瀰漫著,大家屏住呼吸、非常緊張。一旁的心搏復甦器、電擊器也已經準備好了,壓了一分鐘,看心跳還是沒有恢復。因此,急救室的醫師立即施予心臟體外電擊。當高伏特的電流傳過秀美的心臟以及身體,她的整個軀體跳了起來,心臟跳了幾下又停止。於是醫師們只好再輪流進行體外心臟按摩,並且按照一定的時間注射強心劑和碳酸氫鈉,來穩定酸鹼平衡,讓身體裡的細胞維持恆定。我在一旁看著急救室的醫護人員急救了大概五分鐘,心頭一涼,怎麼會這樣?但是我必須撐下去。所以我一個人走到外科急救室外,對秀美的丈夫和小女兒說:「情況很不樂觀,秀美剛剛心跳停止,我們正在急救中,不知道能不能拉得回來。」秀美的丈夫神情非常倉皇,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嘴唇顫抖。他拉著我的手說:「郭醫師,怎麼會這樣子?剛剛從電腦斷層室檢查回來,一路上我握著她的手還是溫暖的,怎麼會突然間就心跳停止呢?你一定要救救她,你要救救她。」我點點頭說:「我們一定會盡力,你放心,在這邊坐著休息一下,通知孩子們趕快過來陪一下媽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最後一面,但是我們一定會盡力。」就這樣,我逃離了與秀美先生和她女兒見面的現場,回到外科加護病房,並且參與秀美的急救工作。急救進行了十五分鐘,當陳醫師放開手,發現秀美的心跳回來了,而且非常強。我握住秀美的手,心中默默的禱告著:「秀美你要撐下去,旁邊的我們都在努力著,病房外面有你的先生,還有在路上趕來的女兒們,他們都會陪著你一起渡過這個難關,你要堅強撐下 去。」我不知道秀美能不能聽到我心中吶喊的這幾句話,但是看著記錄器上她那強而有力的規則 心跳,我漸漸的安心,秀美應該有機會可以活下去了。病人第二次進行腎造瘻取石術這是發生在二○一八年一月的一個星期二。秀美是我的老病人,她在二○一七年五月,曾經因為右側腎結石到門診,我幫她進行了經皮腎造瘻手術,將她的結石拿得很乾淨。此後,秀美因為有一些風濕性關節炎以及C型肝炎,同時在院內的風濕免疫科以及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秀美的身體十分硬朗、個性活潑,住在臺東成功的小鎮;她喜歡交朋友,參加地區的社團活動,是一個非常好動的中年婦女。因為住在成功,不方便常常來花蓮返診,所以當秀美在去年一月回到門診追蹤檢查時,赫然發現她的腎臟又長出另外一顆結石。而這顆石頭伴隨著腎臟輕微的發炎,讓她常覺得右腰有點痠痛。秀美因為自體免疫的疾病和治療的關係,腎功能不是很好,所以她很擔心這顆結石會造成她腎臟出口阻塞而影響腎功能,因此,她到我的門診,希望能夠像以前一樣用手術方式取出結石。經皮腎造瘻取石術在泌尿科醫師而言,是例行的手術方式。由於結石太大,無法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經尿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來處理。所以,必須從腰部,在超音波指引下先做造瘻,再從這個造瘻口取出結石。這種手術是每位泌尿專科醫師應該要會,而且做得很好的。不過這種手術也潛藏著一些可能的併發症。例如,病人如果有出血傾向,凝血功能不佳,手術後可能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出血;或是病人有細菌性的腎盂腎炎,在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就貿然接受手術,手術當中可能會使細菌擴散到全身,而引發細菌性敗血症。當然手術當中也可能因為麻醉或其他的因素,導致一些併發症,這些都是我們可以預防,但是不希望發生的。雖然如此,手術做多了,還是難免會碰到一些併發症。不過在手術之後,仔細觀察病人狀況,給予適當的治療,其實併發症都可以很快解決,不會產生嚴重的後遺症。腎臟結石手術卻心跳停止,少見且不妙就在秀美從急診室的電腦斷層檢查送回外科加護病房,大家開始準備幫她做緊急處置的時候,她居然發生了心跳停止的嚴重狀況。這種心跳停止的狀況,可能是來自於出血後,大量輸液所產生的心肺功能代償失調;第二個可能是大量且快速的輸血,造成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臟跳動不穩定,而產生的心跳停止。不過,當心跳停止的時候常常會造成全身血液循環受到影響,造成嚴重缺氧、組織壞死,加深酸中毒的危機。雖然在第一時間有氣管插管輸送氧氣,以及體外心臟按摩和電擊,讓心臟功能恢復了過來。但是十五分鐘的缺氧,卻使得腦部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我們檢查了秀美的瞳孔,發現已經兩側都放大,對光沒有反應,我心裡暗叫一聲:「不妙!」但看著她強而有力的心臟跳動,又不禁期望秀美還是有機會可以活下去。畢竟一個腎臟結石的手術,造成這樣子的心跳停止的後果是非常少見,而且不應該發生的。但是既然已經走到這個地步,我們就必須全力搶救。此後的十四天,我與秀美和她的家人成為生命共同體,我們一起努力搶救秀美,把她從鬼門關裡拉回來。在這十四天的奮鬥過程當中,每一天都像一年那麼的長,每一分鐘都讓我們的內心交戰,受盡了苦難。但回想起來,卻是無比的甘甜。夢裡都在問,到底哪裡沒注意到?那天晚上我在病床邊待到半夜兩、三點,秀美的兩個女兒也在父親通知之後從臺中趕來。秀美兩個女兒相差三歲,姊姊在臺中和姊夫一起開補習班,妹妹則在補習班裡面幫忙教課,也在生技公司工作。姊妹兩個對父母親都非常孝順,只要有空都會從臺中回到成功老家探望,也常常邀父母親到臺中小住一番。但是秀美因為在成功小鎮住久了,不習慣在大都會的生活,因此只是去幾天,通常不會久住。姊妹倆聽到媽媽有這種劇烈的變化,都非常震驚,也無法接受。在加護病房外面見到我,姊姊劈頭就一直逼問我,「為什麼會這樣子?」我耐心的把整個治療過程,還有可能的發生情形說明了一遍,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病情會急轉直下。一般的情況都是可以控制,但秀美突然的心跳停止,卻讓我們措手不及,也無法了解真正的原因。現在只能就所知道的狀況趕緊補救,並且盡量補足我們可以修復的地方,期待狀況穩定,能夠讓她存活下來。 妹妹珮玟倒是非常冷靜,她聽完我講的話後跟我說:「郭醫師,媽媽那麼相信你,我相信她一定很有自信。我也相信你一定是她可以依靠的人,我會堅定的支持你對媽媽所做的一切治療。請你放心,也請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因為你不能累倒,你一累倒,媽媽就沒有人可以依靠了。請你務必要好好休息,這樣才會有精神仔細的照顧媽媽。」聽了珮玟這一番話,我心裡其實非常慚愧。我們一定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做得不對。時間過得很慢,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在擔心秀美的身體有劇烈的變化。但是秀美的心跳卻非常穩定,血壓沒有什麼變化,倒是腹脹的情形愈來愈嚴重。那一夜我無法成眠,累到閉一下眼小睡一番,夢中老是夢到秀美腎結石手術的過程,到底什麼地方我們沒有注意到?決定打開後腹腔找出真正的出血點我思考了從手術後一直到此時生理的狀況變化,深覺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因為很多時候,最重要的搶救時間點若錯過了,可能就來不及。我跟秀美的先生、女兒商量,我覺得真正的出血點還是沒有止血,再加上大量的出血以及大量的輸血,使得全身的血液凝固因子不足,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趕快找到出血點,加以止血。而這個手術必須打開後腹腔,而且手術的時候可能要拿掉她的腎臟。因為出血點既然是因腎造瘻管所造成的,要止住出血點,就非得把腎臟拿掉不可。不過秀美的腎功能並不是很好,從手術病情變化、心跳停止之後,到現在腎臟的尿都沒有出來,很可能將來必須要終身洗腎。但為了要救命,我們非得要下這個狠招不可。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不論外科醫師如何決定,我們並沒有把握這個手術一定能挽回她的性命。但我跟秀美的女兒講:「如果我們不做這個手術,秀美應該是救不回來。但若勇敢的冒險,開進去把腎臟拿掉,找到出血點趕快修補,才有機會讓她不再出血,而且挽回她的生命。」這時秀美的先生不知道怎麼辦,女兒卻支持我,她說:「郭醫師,我們全家都相信你,你做的決定,我們會支持。縱使媽媽真的救不回來,我們也不會怪你,但請你在最適當的時候就 去做吧!」其實在下這種決心的時候,我並沒有把握。我也跟外科李主任商量,李主任並不是很贊成這個作法。但他認為,如果我覺得該做的時候,他會支持,也會過來幫忙,真的有什麼狀況再做處理。我內心一直交戰著:做、不做、做、不做。心裡想著,萬一開刀進去時遇到無法挽回的大出血,很可能秀美就會死在手術臺上;萬一拿掉腎臟,找到出血點暫時止住了,可能秀美的身體狀況還是逐漸變差,最後依然挽回不了她的生命……開刀進去,我必須要負最大的責任。但是不開刀進去,難道救不回來,我就不用負責了嗎?這種抉擇對一位外科醫師,尤其是當初造成出血的醫師而言,真的是非常難以決定。當然,最後我還是把秀美送上手術臺。我們備妥了血漿、血小板,很快的開刀進去,隨後一塊塊的拿掉大棉紗,整理傷口內部,觀察繼續出血的部位。手術過後,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秀美左邊腎臟的功能是否能恢復,尚不得而知。但救命要緊,腎臟壞了可以洗腎;而生命若沒了,就沒有任何可能。我在手術房外告訴秀美的家人這個好消息,秀美應該有機會活下來。珮玟高興的抱了我,她說:「謝謝你,郭醫師,我就知道你會做正確的決定,謝謝你救了媽媽一命。」此後,秀美還繼續在加護病房裡面觀察,腹腔內的引流血液迅速的減少,從每天引流出五、六千毫升的血液,剩下兩、三百毫升的帶血腹水,後腹腔的傷口復原的也很快,秀美的情況終於趨於穩定。「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手術後第十二天,因為腹部傷口可以關閉了,所以外科李主任在最後一次進到手術房,將她腹部的傷口做局部的清創,然後縫上人工網膜。因為長期腹脹的腹壁筋膜無法完全關閉,太過於勉強的關閉腹壁,很可能會使筋膜再裂開,所以使用人工網膜做一個中置物,使其逐漸纖維化形成新的腹壁。至此,秀美的手術終於告一段落。在第一次手術之後的第十四天,秀美終於拔掉氣管插管,在確定血氧沒有問題後,終於可以讓她清醒過來。記得秀美清醒過來看到我在床邊,看了很久。我問她:「你還記得我嗎?」她點點頭說:「當然記得你,我也知道這些日子來,你經常在我身邊。你們不要以為我真的睡著,我都有看見你陪著我,一直鼓勵著我。我就是這樣子,在你們的鼓勵下,堅持活了下來。」這一番話我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她在夢境中所感受到的景象。但是我深信,在旁邊陪著她的時候,她是有點反應的。有時候她的手指會動一下,有時候我在跟她講話的時候,她會皺著眉頭或是動一動她的臉部肌肉,或許她是在潛意識裡真的看得到我們吧!※ 本文摘自《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作者:郭漢崇 出版社:發光體出版日期:2021/01/27《與苦難同行:這些年病人教會我的事》書封。圖/發光體提供
-
2021-02-02 科別.心臟血管
發燒、咳嗽別以為是無害的感冒!出現「4大症狀」很致命
隨著冬季來臨,流感病毒又開始蠢蠢欲動,除重視流感外,也不可忽視恐致命的疾病「心肌炎」,其症狀如發燒、咳嗽、喉嚨痛、嘔吐、腹瀉、疲倦乏力等容易與流感、感冒或腸胃炎相混,因此經常被民眾忽略,往往病情轉趨嚴重,出現胸痛、心律不整,甚至休克、心臟衰竭時,病人已面臨死亡威脅。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多數心肌炎的發生成因為病毒感染、毒素以及自身免疫問題而引起。然而,根據研究顯示,天花疫苗是唯一也可能引起心肌炎的疫苗,其餘非活性的疫苗因不具活性,安全性相對高且臨床上並無證據會誘發心肌炎。初期症狀似感冒 若影響到心臟功能恐休克、猝死根據《新英格蘭雜誌》的分析,40歲以下成年人不明原因死亡中,約有20%的致病因是急性心肌炎。任勗龍醫師說明,心肌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且不易區分,症狀似感冒、上呼吸道發炎、腸胃炎等。然而,當影響到心臟肌肉時,心臟功能就會出現變化,像是傳導系統受到破壞會導致心律不整、心室顫動、心室頻脈等。這些突如其來的心臟功能變化,恐造成致命性的傷害,如猝死、心因性休克。任勗龍醫師表示,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心肌炎,在臨床上從小朋友到年長的病患都有,但像是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癌症治療的患者或是本身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相對為心肌炎好發的高風險族群。除病毒感染 自身免疫問題也可能引起心肌炎心肌炎的主因分為兩大類型: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其中感染性因素包含:病毒性、細菌性以及寄生蟲性心肌炎,非感染性因素則為毒素與自我免疫問題相關。任勗龍醫師說明,在台灣最常見的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例如:腸病毒中的克沙奇病毒、腺病毒、伊科病毒、人類疱疹性病毒等。這些病菌易在心肌處大量繁殖,造成心肌細胞受傷、損壞,甚至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嚴重者需透過葉克膜或電擊等方式來搶救。然而,引起心肌炎的另一成因與自體免疫問題也息息相關。任勗龍醫師進一步說明,自體免疫系統發生問題的患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因本身免疫系統已受到破壞,無法正確判定攻擊的對象是正常的細胞或不正常的細胞。因此,患者異常的免疫反應容易把心臟錯認為要攻擊的地方,誤傷了心肌細胞與心臟的功能,導致心肌炎的發生。心肌炎病程又快又猛烈 若有症狀切勿延誤就醫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天花疫苗在少數的狀況下可能引起心肌炎,任勗龍醫師表示,此疫苗在台灣臨床已經許久未使用。目前民眾所施打的流感疫苗已是支成熟與時間久遠的疫苗,且不具活性與不含會加強免疫反應的佐劑。因此,在安全性上是可以放心的。最後任勗龍醫師呼籲,心肌炎雖不是常見疾病,但在流行感冒期間盛行的季節裡要格外小心,且心肌炎的病程通常又快又猛烈,醫師特別提醒,別再以為發燒、咳嗽和腹瀉等症狀僅是無害的感冒或腸胃炎,一旦發生疑似心肌炎症狀,切勿延誤,應盡早就醫!
-
2021-01-29 科別.心臟血管
心肌肥厚恐猝死! 預防致命心律不整別忽略這項檢查
一般民眾對肥厚性心肌病變並不熟悉,但年輕人、小孩、甚至運動員,在運動後猝死的新聞常有耳聞。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魏徵院長表示,這疾病常發生在有家族病史的人身上,體檢時只要加上心臟超音波檢查就能發現。心肌異常增厚影響血流 好發有家族病史者肥厚性心肌病變分兩類,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是因為心臟肌肉變得異常肥厚,血液在腔室內的容量變小,以致打出去的血液量也減少;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則是因為腔室變小後,血液滯留腔室內無法打出,因此患者常常突然就暈倒、猝死。患者常見症狀包括胸痛及心室性心搏過速的心律不整等問題。魏徵院長強調,肥厚性心肌病變尤其容易發生在有家族史的人身上,因此呼籲有家族病史的民眾最好到醫院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這項檢查別忽略! 非阻塞型也能開刀「民眾在做體檢的時候,往往會忽略掉這一個診斷。」魏徵院長說,心臟超音波是發現心肌肥厚最簡單的檢查,另外,透過核磁共振檢查,就能從影像看出心肌肥厚的程度,若要確診,還需要做到切片檢查。整體而言,心肌肥厚患者發生率約有1%。大部分病情輕微的病人以藥物治療,就有機會一輩子得到控制,但很多嚴重的阻塞型心肌肥厚患者必須接受開刀治療。魏徵院長表示,非阻塞型的心肌肥厚過去被認為不能開刀,如今的技術已經能把太厚的肌肉切除,恢復心臟腔室正常的空間大小。心肌肥厚誘發致命性心律不整 植入式去顫器防猝死發現疾病初始,醫師必須先用精確的影像鑑別診斷確診,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還要了解患者是否伴隨心律不整,以往是否曾有心室顫動、心搏過速等情形。「心臟血打不出去,心肌肥厚的地方就變得缺氧,」魏徵院長解釋,缺氧情形會造成嚴重的心室顫動,這種情況需要電擊急救才能免於死亡。另一種情況則是患者發生心律不整當下,只覺得短時間內頭暈,不至於昏倒,後來檢查才發現原來有心律不整,因此這兩種患者就會建議安裝植入式去顫器,預防心律不整造成的猝死。院長補充,心肌肥厚手術後,雖然症狀就能緩解,但仍需定期追蹤,對心律不整的症狀也要特別留意。
-
2021-01-15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WPW症候群 建議手術治療
WPW症候群是一種少見的心律不整疾病,輕微者可能無症狀或偶爾會出現輕微胸悶、心悸;嚴重者可能經常會出現心房顫動或陣發性室上性頻脈(俗稱PSVT),隨著年齡增加出現PSVT的機會愈高。WPW症候群易發覺也容易治療,一旦出現症狀皆建議手術治療,效果最佳,但多數患者對手術多有恐懼,會等到「沒辦法」才接受手術。WPW症候群會先誘發心律不整,後續再出現心房顫動,完全沒有藥物可以使用,兩者合併出現時會優先治療PSVT。一般抗心律不整的藥物為房室結阻斷劑,可以分為ABCD四種,但WPW症候群加上心房顫動時,易引發「心室顫動」,該疾病是以秒為單位,計算猝死的發生率,臨床多會建議手術治療。燒灼手術是目前最主流治療方式,當發生WPW症候群又有心房顫動時,會優先用手術治療PSVT,屬於低風險手術,但任何一種手術都會有風險,已知風險包含燒灼恐引發傳導阻礙等。
-
2020-12-30 科別.心臟血管
青壯年莫名昏倒 當心先天性心臟猝死
● 基因缺陷導致心臟離子通道突變,引發心室顫動釀猝死危機● 多次莫名昏倒、家有40歲前猝死的一親等,建議就醫檢查● 醫師籲普及心電圖檢測,納入國民健檢項目年僅15歲,歷經三次暈厥、一次瀕臨猝死被救回的佳佳(化名),確診先天性心律不整─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顫動,家中弟、妹也陸續發病確診。為避免心臟驟停,佳佳植入心臟去顫器,她更加珍惜生命,立志成為護理師助人。先天離子通道疾病 具遺傳性 佳佳第一次昏倒,是在運動場上跑步;時隔一年,在聊天時再度暈厥、甦醒;第三次昏倒是在用餐中,第四次則差點猝死,送醫急救後,才發現罹患一種會引發心室顫動,有高度猝死風險的先天性離子通道疾病。國內研究猝死症的專家、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莊志明表示,先天性心臟猝死與後天性不同,先天性發病對象多為40歲前青壯年。國外統計,30歲前每一萬人就有一名、30至50歲每千人就有一名,以先天性心肌病變、先天性離子通道疾病最常見,且具遺傳性。先天性離子通道疾病包含布魯蓋達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顫動(CPVT)等,由於先天基因缺陷,導致心臟內的鈉、鉀、鈣離子通道發生突變、失去協調,心臟無法規律運作引發心室顫動。心電圖、基因檢測 早期診斷國外統計,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心室顫動發生率為萬分之一,發病年齡7到10歲,死者病理解剖無異狀,近一成五查無死因;布魯蓋達症候群的發病高峰集中30至50歲,推估國內發生率為千分之一,潛藏2.3萬名病患。心電圖健檢 單次檢查百元莊志明說,心室顫動引發的猝死來自心室的放電異常,幸運的人昏倒後,有機會自行甦醒,或經心臟電擊後恢復,但猝死者多半是無法獲得那救命的一擊,發病後會在一小時內死亡,所幸目前採取心電圖及基因檢測,可早期診斷先天性心律不整。莊志明建議,將心電圖納入常規健檢,單次檢查百元且無侵入性,可初步篩檢出布魯蓋達症候群、長QT症候群等,後續再以基因檢測提高確診率,安排藥物治療及照護方式。植入心臟監測器 雲端傳訊部分病患若常不明原因昏倒且難以確診,可於前胸皮下植入注射型心臟監測器,傷口僅一公分,持續自動偵測捕捉異常心律,並連結手機應用程式,透過藍牙傳輸數據至雲端,醫師可於診間即時獲取病患心律不整資訊,提供更準確的臨床診斷及後續植入心臟去顫器的依據。莊志明提醒,年輕人曾多次莫名暈厥,或家有40歲前猝死的一親等,建議就醫受檢,避免家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