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搜尋
尿道感染
共找到
332
筆 文章
-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96例 解剖後死因出爐
國內接種不良反應死亡事件新增96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96例中有65例屬於非嚴重事件,其中3例死亡,其中有1例為疑似嚴重過敏,27例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病例,另新增兩件解剖案例為心血管疾病,「今日起,會把針對不良事件詳細分析的資料,呈現在網站上。」指揮中心公布,累計已解剖110例,其中78例與慢性病相關,6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6例疑似肺炎,3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咽喉炎(2個月大孩童),1例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肋膜炎,1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1例腦室和腦幹出血,1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1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1例化膿性肺炎,4例待釐清。另外死亡部分接種AZ疫苗出現1死,為87歲民眾於接種17日發生,莫德納疫苗有2例死亡,年齡介於69歲至86歲民眾,於接種2天至12天發生,其中2例AZ原通報非死亡不良事件通報後轉死亡。針對國內確診案例中,今日新增1例確診者死亡案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該案為居住在雙北地區的70多歲男性,曾於5月28日呼吸困難,本身有糖尿病、心血管、腎臟病、高血壓史,於發病隔日去急診,隔日確診陽性,後來肺炎呼吸衰竭,氧氣濃度無改善併發心律不整,最後因狀況惡化,不幸往生。國內對於確診者的治療用量是否短缺。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瑞德西韋量很大,單株抗體也訂了一定的量。羅一鈞指出,目前國內住院人數剩下420位,另外單株抗體儲備了5000人份只用了數百劑左右。
-
2021-07-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後新增4死 打莫德納出現腦中風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共新增5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包括AZ疫苗3件、莫德納疫苗1件。AZ疫苗3件通報死亡事件,年齡介於81-92歲之間,接種疫苗25-35天間發生;莫德納疫苗1件死亡個案為67歲,接種次日後發生。7月22日新冠疫苗接種14萬7725人次,其中AZ接種12萬202人次(第1劑接種10萬7561人次,第2劑接種1萬2641人次),莫德納接種2萬7523人次(第1劑接種1萬7026人次,第2劑接種1萬497人次)。目前累計接種605萬9596人次,AZ接種320萬3146人次,莫德納接種285萬6450人次,新冠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24.94%,劑次人口比25.80%(劑/每百人)。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2例(21女、11男)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2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4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肺栓塞、下肢深部靜脈栓塞、血小板低下、敗血症、心律不整、肺炎、泌尿道感染、因眼瞼下垂就醫診斷惡性腫瘤、蜂窩性組織炎與皮疹、過敏反應(蕁麻疹、紅疹、紫斑、眼皮腫、呼吸喘)、接種後常見之全身不適,及診斷未明之意識改變與低血鈉、頭痛、呼吸困難及胸痛、視力模糊、突發性聽力喪失、腹部不適與胸口麻木、手腕腫脹與手指無力痠痛、手臂瘀青與膝蓋疼痛等。同期間新增24例(11女、13男)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25至81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14日間發生,包含疑似腦中風、血小板低下、心肌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併急性發作、臂神經炎、死產、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帶狀皰疹、接觸性皮膚炎及濕疹、過敏反應(雙腳紅疹併紅腫癢),及診斷未明之血栓、高血糖、臉部及腳部麻、手指紅腫等。
-
2021-07-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莫德納最年輕死亡案例 指揮中心:本身有免疫疾病
我國疫苗昨天接種20萬2449人次,累計接種 589萬4500 人次,AZ疫苗接種 306萬8120 人 次,莫德納疫苗接種 282萬6380 人次。而7月21日新增8例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包括五例AZ疫苗、三例莫德納,另有四例原本AZ不良通報住院後死亡。莫德納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中,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其中一名為36歲男性,本身有心臟衰竭、乾癬等免疫疾病,接種疫苗後兩天後身體發熱、13天後於家中發現死亡,死亡原因還需要研判,應為最年輕接種莫德疫苗納後死亡個案。莊人祥表示,3 例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個案,為1女2男,年齡為 36 歲至 84 歲間,為接種疫苗後 4日至 13日間發生。五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個案為3 女 2男,年齡則介於67至91歲,接種3至33天後發生。目前已有478 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其中 340 人為 75 歲以上長者。針對死亡個案已累計解剖108例,其中76例與慢性病相關,6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6例疑似肺炎,3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咽喉炎(2個月大孩童),1例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肋膜炎,1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1例腦室和腦幹出血,1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1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1例化膿性肺炎,4例待釐清。另外,屏東Delta病毒感染事件,今天傳出不幸死亡的第一起確診個案,為案14816,也就是陪確診果農到枋寮醫院開刀的太太。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該名70多歲女性個案為國內首例Delta死亡個案,本身有慢性糖尿病、高血壓病史,6月27日開始有腹瀉症狀,因家中有其他確診者而安排採檢,採檢陽性,後續併發肺炎、呼吸衰竭住院。最後因嚴重肺炎而於昨天過世。不過羅一鈞表示,非變種病毒株的肺炎和Delta病毒,病程、死亡率沒有不一樣。
-
2021-07-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居家上班、少喝水、缺乏運動 小心尿路結石上身
氣溫高、久坐不動,小心尿路結石上身。40多歲的陳姓男工程師一年多前因結石而就醫,最近疫情間居家辦公,久坐、常憋尿,少運動,突然復發,劇烈腰痛,難以入眠,至醫院檢查,發現一顆約一公分大小的結石。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杜元博指出,尿路結石是指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產生結石,好發季節在夏天,因排汗量大,補水不足,容易形成結石。國內尿路結石疾病盛行率達10至15%,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2至3倍。杜元博說,「最近結石患者人數明顯增加,且提早報到。」,以往7、8月為罹病高峰,但今年從5月下旬起,迄今已收治許多尿結石患者,研判與氣溫升高,加上疫情期間,許多人居家防疫,久坐、少喝水,缺乏運動有關。該名工程師即為典型個案,疫情間在家辦公,久坐、常憋尿,且少運動,導致殘尿量高,尿液排出速度過慢,再度形成結石,歷經兩次體外震波碎石術,才成功擊碎結石。結石發作時,令人痛不欲生,不同位置有不同症狀,杜元博表示,為避免結石卡在泌尿道內,造成反覆性泌尿道感染,甚至腎臟衰竭及敗血性休克等,提醒民眾,若有腰痛、下腹痛、血尿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尿路結石復發率達5至8成」杜元博建議,患者應定期回診追蹤,避免憋尿、保持適度運動,平日多喝水,每日至少攝取2500毫升開水,避免飲用少喝地下礦泉水、海洋深層水、啤酒、運動飲料、濃茶、濃咖啡。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豆腐、牛奶、紅肉、菠菜、豆芽菜、沙丁魚等含有豐富草酸、鈣質或尿酸含量高的食物。
-
2021-07-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涵蓋率破22% 新冠疫苗接種後死亡新增9件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全台累計逾541萬人次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涵蓋率破22%。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共88件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死亡九件,疑似嚴重過敏反應一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45件。莊人祥表示,昨新增五例接種AZ疫苗後發生死亡的不良事件,為一女四男,年齡為51歲至87歲,為接種疫苗後8日至18日間發生。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則新增四例,為一女三男,年齡為71歲至82歲,為接種疫苗後6日至12日間發生。目前累計454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其中325人為75歲以上長者,超過七成。莊人祥表示,死亡個案目前已解剖104例,其中74例與慢性病相關,五例嗆噎窒息,兩例頸椎骨折,一例呼吸道阻塞,六例疑似肺炎,三例泌尿道感染,一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一例2個月大孩童為咽喉炎,一例胃穿孔併腹膜炎,一例上消化道出血,一例肋膜炎,一例疑膽道化膿性感染,一例腦室和腦幹出血,一例吸入性肺炎及心肺衰竭,一例腦實質舊出血併外傷性腦挫傷,一例化膿性肺炎,三例待釐清。而有第一線婦產科醫師表示,有婦女打第一劑疫苗後發現懷孕,若第二劑要求莫德納疫苗,是否可混打?陳時中表示,第一劑有嚴重副作用時,經過醫師商量,第二劑可改打其他品牌疫苗,若說懷孕前打AZ,之後要換疫苗,則要讓專家討論。另有民眾抱怨,自己是第十類接種對象,卻沒有收到簡訊,反而看到20到30歲的年輕人收到預約簡訊。莊人祥表示,可能該年輕人是第九類對象。陳時中則承諾會再了解一下系統,基本上若沒用第九類登錄,就不會在系統內。他說自己看了相關資料,有檢查出18歲以下預約者,但發簡訊時會剔除。而針對人在台灣有居留證,但沒健保身份的外籍人士,如何預約疫苗。副指揮官陳宗彥則說,會再研議一套方法協助。至於之前自費接種的民眾時間到要打第二劑,1922防疫專線卻回覆該民眾資料為全國預防接種系統,沒資料無法預約。對此,莊人祥表示,資料都有在系統裡,自費或公費對象第一劑和第二劑若間隔10周,都可到醫療院所預約,旅遊醫學門診都可預約。而原來的預約系統會和現在的預約系統,逐步努力架接起來,現行還有些漏掉,就先用人工方式進行。
-
2021-07-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累計433萬人次接種疫苗 涵蓋率破18%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全台有23.1萬人次接種COVID-19疫苗,累計433萬人次接種,涵蓋率突破18%;接種後死亡個案中已有90人完成解剖,尚未發現和疫苗有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速度加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布最新統計,昨天全台共有23萬1026人次接種疫苗,全台累計433萬7272人次接種疫苗,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為18.06%,劑次人口比也是18.47%。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共新增70件不良事件通報,其中26件為非嚴重不良事件、35件嚴重不良事件、9件死亡。莊人祥說,死亡個案中有8例接種AZ疫苗,為3女、5男,年齡為54歲至89歲,於接種疫苗後3天至25天間發生,1例為接種莫德納疫苗的90多歲男性,接種後6天死亡;另有一例為接種AZ疫苗後住院,後來死亡。莊人祥也表示,目前已有90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完成解剖,超過一半都和慢性病有關,其他還有15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呼吸道阻塞、6例疑似肺炎、2例泌尿道感染、1例氣管內有管灌倒流液體、1例咽喉炎、1例胃穿孔併腹膜炎、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肋膜炎、1例胰膽道化膿性感染,另有2例待釐清。莊人祥表示,全國藥物不良反應中心也持續監測不同年齡層接種7天內死亡的背景值與觀察值,目前沒發現異常,近期會將報告摘要後公布,並請專家來說明,希望讓民眾都能理解。
-
2021-07-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接種不良死亡10例 公布解剖死因胃穿孔、咽喉炎
國內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通報公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AZ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新增8例死亡案例,年齡層為62至96歲,於接種後9至19日死亡,另有2例死亡個案為施打莫德納後發生不良事件,死亡年齡為63歲至84歲間,其中1人為75 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2日至4日間發生。莊人祥說明,目前已知75歲以上8人,75歲以下2人,3例為洗腎、7例為慢性病史。另外已進行解剖70例,有51例跟慢性病相關,4例嗆噎窒息、2例頸椎骨折、4例疑似肺炎、2例泌尿道感染、2例氣管問題、4例咽喉炎、1例胃穿孔、1例消化道出血、2例待釐清。據指揮中心公布,7月5日間新增 19 例(13 女 6 男)疑似 AstraZeneca 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扣除死亡與扣除疑似嚴重過敏反應之嚴重不良事件或具重要臨床意義通報數,發病年齡 37 歲至 89 歲,為接種疫苗後當日至 10 日間發生。症狀包含疑似過敏反應(出疹、水泡、蕁麻疹等),過敏反應(紅疹、發癢)與暈眩,過敏性皮膚炎合併血管性水腫,血栓併血小板低下,肺栓塞,腦中風,顏面神經麻痺,蜂窩性組織炎伴淋巴結炎和左下肺小膿瘍,脊隨炎,心肌梗塞與腎衰竭,肌躍症,腸阻塞;及診斷未明之暈眩與血小板低下,肢體無力,全身不適,D-dimer 異常與胃部不適等等。同期間新增 5 例(2 女 3 男)疑似 Moderna 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 33 至 81 歲,為接種疫苗後 1日內至 13 日間發生,包含診斷未明之過敏反應或意識改變,腹痛,全身不適及頭暈目眩,發燒、肺炎、高血鉀與心搏過慢,腹瀉、胸悶與呼吸急促等等。
-
2021-07-04 該看哪科.一般內科
在家打赤膊最涼爽?醫:當心更容易燥熱、中暑
有些人不待在冷氣房無法度過夏天,也有些人為了省電堅持不開冷氣而悶到中暑。醫師提醒,老年人體溫調節能力不佳,要特別小心家中空氣不對流而發生室內中暑。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曾基指出,輕微中暑時身體會感覺悶熱、呼吸變快、頭暈、無法排汗;中度可能會有血壓低、噁心、嘔吐;重度則可能休克甚至全身功能停止。由於身體中樞調節系統失衡,要趕快移至陰涼處、冷氣房休息。中醫師黃小茹指出,如果長輩為了省電不吹冷氣,過度流汗、身體水分減少,導致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血栓,若原本有心血管疾病或心律不整的人,恐會導致心肌梗塞。不開冷氣要開風扇,依窗戶位置擺放,增加對流。陳曾基建議,為避免耗電,家中可改裝變頻冷氣,將溫度設在28度,或使用循環扇及直立風扇。他提醒,一般小型手持風扇風力太小,完全無法達到降溫作用。平常除了多喝水,也可以使用濕毛巾多擦拭身體降溫,西曬的窗戶建議裝厚窗簾,避免曝曬。黃小茹建議,不開冷氣的情況下,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濕度會增加,容易讓人感到煩悶。若家中有兩個對角線的窗戶最理想,將兩個窗戶打開,即形成自然的通風道,對流通風的效率最高。但如果房間只有一個窗戶,建議使用風扇促進對流,最有效的方法是將風扇對窗戶吹,讓空氣進入房間。若無窗空間,建議打開房間門並放置風扇,以使空氣流到房間外面。居家服「純棉、亞麻」材質是首選,竹節棉更佳。室內穿著必須有「吸濕」與「透氣」兩個特點。黃小茹指出,居家服可選擇天然纖維的純棉與亞麻,「竹節棉」的特殊織法會比一般純棉更薄透,「棉麻混紡」兼具透氣與美觀。剪裁以寬鬆為主,避免緊身的款式。另外不建議打赤膊,當外界溫度高過體表,身體會停止散熱,反而更容易燥熱、中暑。居家降溫可用當令水果涼補,但不宜過量。至於如何利用夏季飲食讓身體降溫?除了務必多補充白開水,黃小茹建議,夏天當令蔬果富含維生素C、花青素、植化素,以中醫角度而言是偏涼的營養素,屬於「涼補」的好食材,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增強身體抵抗力。夏季水果富含汁液,除了補充營養更補充水分,桃子、李子、梨子、蓮霧、葡萄、西瓜、火龍果,都是適合現在食用的水果;蔬菜則可選擇絲瓜、苦瓜、菠菜、小白菜、芹菜、芥藍、莧菜等深綠色蔬菜與瓜類。另外,黃小茹也推薦在家DIY簡易美味的涼補料理,例如綠豆薏仁湯、百合蓮子銀耳湯、涼拌小黃瓜。但她也提醒,年紀較大或腸胃功能不佳的人,晚上不宜吃太多寒涼食物,以免腹瀉或消化不良。另外,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建議涼補。吃冰品要小口慢慢品嘗,中午至傍晚時間最佳。有人天氣一熱,就往冰箱翻找冰品飲料吃。黃小茹指出,在中醫的角度,當人體有發炎反應時,其實是適合吃冰的,尤其在發高燒、咽喉炎、口腔黏膜破損的時候。而吃冰的最佳時機,是人體機能最旺盛,也就是人體陽氣最充足的時候:中午至傍晚之前。盡量與午餐相隔半小時以上,不要空腹吃冰,因為冰涼的食物易刺激腸胃,腸胃機能不佳的人容易引起胃痛或腹瀉,吃冰的時候建議「慢慢品嘗」,減緩低溫對血管的影響,能避免血管收縮引發的頭痛。她建議,如果早晨想要來一杯冰牛奶或優格,可以先喝一小杯溫開水再飲用,或將冷飲退冰後再飲用,也可搭配其他的溫熱食物一起食用。中暑還是染疫?體溫高先開冷氣 15分鐘再量一次發現家中長輩體溫升高,是中暑還是染疫?陳曾基說,門診常見民眾剛從戶外走到室內時,因為室外氣溫高、太陽直射皮膚,體溫很容易超出38度,這時會建議民眾在陰涼處先等10~15分鐘,再量體溫。同樣道理,中暑除了病懨懨、無食欲等現象,也可能有體溫升高情形,在開冷氣或電扇降溫後,如果過了10~15分鐘都沒降溫,就建議盡快送醫檢查。陳曾基提醒,除了中暑,老年人也可能會因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腸胃道發炎等狀況而體溫上升,他建議在症狀出現後,至醫院進行快篩較安全。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mRNA疫苗保護力達數年
美贈我莫德納疫苗將於七月一日大規模開打,最新一期權威期刊「自然」研究顯示,接種兩劑輝瑞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有可能在人體內產生長久免疫作用。對此,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類疫苗於去年底才開始使用在人體上,目前並無實證資料指出,幾年後的免疫力到底還剩多少,該項研究只是推測結果。另有研究指出,若AZ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間隔四十五周施打,免疫效果較佳,對此,張上淳說,該項研究發現,將打第二劑時間拉到更長,兩次接種相隔時間更久一點,細胞性免疫反應相當不錯,第二劑與第一劑相隔超過十二周,免疫反應會更強。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非以中和抗體來研究分析,而是一般的抗體做分析,因此,延後施打第二劑,確實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大多數國家仍建議仍在八至十二周施打第二劑。加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接種過二劑mRNA疫苗後,在人體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需再追加一劑;但「自然」期刊一項研究卻發現,這二款疫苗在人體內的保護力可能長達數年,張上淳認為,這只是學理上的推測結果。國內昨日新增十四例疫苗接種後不良死亡案件,累計二百四十例新冠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已有四十四例解剖,其中一例吸入食物窒息、二例頸椎骨折、一例氣噎、一例顱內出血、二例疑似肺炎、二例泌尿道感染,其餘案例待釐清。
-
2021-06-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7例疫苗接種後死亡 有2位解剖原因仍不明
國內今日新增14例疫苗接種後不良死亡案件,共累計 240 例COVID-19 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已累計44例已解剖案例,包含1例吸入食物窒息、2例頸椎骨折、1例氣噎、1例顱內出血、2例疑似肺炎、2例泌尿道感染、2例還待釐清。莊人祥指出,目前新增14 例死亡不良事件,年齡為56歲89歲之間,有9人為75歲以上長者,其疫苗接種1至11天之間內死亡,另新增有 3 例分別為原通報危及生命與導致病人住院或延長病人住院時間,追蹤後轉為死亡事件。總計新增17例死亡個案中,75歲以上10例,這17例中3例為長照機構機構,有3位洗腎者,有慢性病史。另外6月22日原通報1例非嚴重不良事件,後因該案疑似心肌梗塞,進行心臟支架手術而入住加護病房,於後續追蹤關懷將此案調整為嚴重不良事件。
-
2021-06-27 該看哪科.百病漫談
急診案件前10大症狀排名 腹痛、頭暈、發燒最大宗
任何疑難雜症突然來襲,特別在深夜時分,民眾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急診」。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衝急診的前三大症狀分別為「腹痛及骨盆痛」、「頭暈及目眩」、「其他不明原因發燒」。而近年不斷討論的急診雍塞,也因疾病症狀難以第一時間判別,長時間滯留的症狀以肺炎最長;時常被詬病的輕症跑急診的情況,在健保資料分析檢傷分類,以緊急的第三級為最大宗,僅有極少數的患者為輕症。症狀嚴重未必是重病,症狀輕微也可能是重病。健保署分析急診申報症狀排名,107年及108年都是以其他不明原因發燒居冠,人數在44萬到48萬間;109年則以腹痛及骨盆痛36萬居冠;頭暈及目眩位居第三,件數約在22到26萬之間。中國附醫急症暨外傷中心急診部部主任陳維恭表示,前十大急診申報排名,統統都是「症狀」,進入急診的患者第一步都需要經過檢傷分類。目前檢傷分類分為五級,第一級到第五級依序的定義為需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以及非緊急。檢傷分類後,經檢查判斷可能的疾病,由於患者第一時間僅能表達最直接的症狀,甚至有些無法表達,因此急診在輸入診斷碼時,多會先以相對模糊的症狀作為主診斷。陳維恭指出,這些症狀看似輕微,但不代表是「輕症」。舉例而言,有些人會因過度緊張或是驚嚇過度,出現換氣過度症候群,症狀出現時,患者狀態又急又恐怖,但在急診僅需要給予輕微鎮靜劑,症狀即可緩解。名列前三名的症狀,看似無害,背後往往可能是重症引發的症狀。以發燒來說,可能是嚴重感染疾病引起的免疫反應;腹痛、頭暈等可能是腫瘤破裂、結石等,有些疾病隨時可能危及性命。十大急診症狀,皆以檢傷分類三級件數最多。檢傷分類分為五級,109年十大急診症狀診斷分析,皆以第三級「緊急」為最大宗,第一級「復甦急救」以及第五級「非緊急」的人數都是最少。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從數據來看,多數患者都是因緊急症狀到急診,極少數患者是輕症就醫。但就算是輕症,症狀來襲正值深夜時分,民眾無法辨識症狀背後的疾病,即使經過診斷是輕症,仍有治療的需要。陳維恭表示,根據臨床經驗,檢傷三級的患者約有15%到20%需要住院,第四級約5%需要住院,第五級約有1%需住院。一位患者同時也會有多項症狀,檢傷分類是以整體的情勢,以及年紀、是否有共病等多重方式判斷。肺炎多為高齡患者,109年滯留急診時間最長達9.9小時。以109年的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來看,肺炎平均急診暫留時間最長,達596分鐘(約9.9小時);其次為泌尿系統其他疾患,有518分鐘(約8.6小時);不明原因發燒為426分鐘(約7.1小時)。黃集仁表示,引起這三類症狀背後可能的疾病很多,不明原因發燒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腸胃道疾病等。通常先在急診給藥,觀察發燒症狀是否緩解,如果持續發燒,要進一步檢查,準備住院。這些感染疾病大多發生在長輩,滯留時間同時也要考量辦理住院時間、等候病房時間,又或是晚間到急診,直接在急診觀察一晚,隔天再收治住院。陳維恭指出,這三類症狀患者,介於可以住院與不用住院階段,有時也要加上家屬抉擇的思考時間。其中時間最長的肺炎患者,即使在急診照X光不明顯,礙於年紀或其他原因,不敢輕易放患者回去,等待照第二張X光前會先投藥,觀察是否改善。另外,也要加上各科住院病房是否有空床,這些都是增加滯留急診的原因。防新冠 勤洗手 戴口罩肺炎排名從第5降至第10107年至108年急診申報症狀排名中,肺炎分別位居第6及第5位,109年則降至第10位。黃集仁表示,去年急診診斷感染性疾病數量明顯大幅下降,主要有幾個原因,疫情爆發後,國人勤洗手、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機率。黃集仁表示,從去年的十大疾病排序觀察,不只肺炎排名往下降,其他不明原因發燒以及泌尿系統其他疾患的排名都往下降,很明顯是防疫作為讓感染性疾病同時下降。發燒患者中有一部分會演變成肺炎,這兩者有連帶的關係。陳維恭認為,疫情讓診斷肺炎變得敏感,加上疾管署對肺炎的診斷規格相對高,讓診斷人數下降。去年疫情確實讓感染性疾病減少,包含流感患者都大幅降低,最容易出現感染疾病的小兒科,門診量減至少五成。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34例疫苗接種死亡案例 另累計26例解剖死因出爐
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事件頻傳!指揮中心今日公布疫苗接種後死亡案件新增34件,年齡層位於52歲至96歲,為16女、18男,其中有29人為75歲以上,多為接種疫苗1至8天內發生。目前已累計有26件解剖案件死因出爐,暫無跟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其中一例為50多歲男性,為護理之家住民,本身有高血壓、大腸癌、癲癇、長期洗腎等慢性病史,在6月中有接種疫苗,在兩天後出現發燒、呼吸喘,住進加護病房,三天後因肺炎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惡化,後續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於接種後五天死亡。他研判,目前死因偏向後續肺炎感染導致死亡,還要做進一步解剖。另外針對今日新增10件解剖案,總共累計解剖案件為26件,其中23件跟慢性病相關,1件跟吸入食物窒息,2例為頸椎骨折,目前並無跟疫苗死亡有相關。6月23日間新增38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22女、16男,發病年齡22至93歲,為接種疫苗後1日內至12日間發生,包含疑似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伴隨肺水腫、癲癇發作、腦中風、血小板低下、過敏反應(皮膚出疹或水泡等)、接種部位腫脹、疑似蜂窩性組織炎與雙足腫、泌尿道感染與敗血症、肺炎、敗血性休克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敗血症與下消化道出血、診斷不明之下肢無力與視力模糊、咳嗽與咳血、全身不適、腸胃不適、心悸與喘、暈眩等等。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增25例疫苗接種後死亡個案 婦4天後腸穿孔手術無效
國內接種疫苗後疑似不良反應事件導致猝死案件頻傳。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新增25例接種疫苗後疑似不良案例死亡個案,分別為18名女性、7名男性,年齡位於57歲至101歲之間,其中有16例75歲長者,為接種當日到七天間死亡。其中有7例為長照機構住民、6例洗腎者、14例有慢性病史,另有2例為年紀50幾歲個案。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在疫苗接種後疑似不良反應的死亡案例,其中這2名五十幾歲的年輕個案,一例為女性,有洗腎高血壓病史,在接種四日後,出現腹膜炎、腸穿孔進行緊急手術,手術無效後死亡,之後將進行檢驗跟司法解剖。另一例五十幾歲男性,也是長期洗腎個案,接種完次日腹瀉腹痛噁心症狀,次日凌晨倒臥家中送醫,到院前死亡,經解剖室心臟瓣膜疾病及高血壓性心血管疾病。根據指揮中心疫苗接種數據統計,6月22日間新增32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20名女性、12名男性,發病年齡18至100歲,為接種疫苗後1日內至18日間發生,包含疑似心肌梗塞、腦中風出血梗塞、肺栓塞、血栓(D-dimer 異常,血小板正常)、血小板低下與腦出血、血小板低下、皮膚出疹等過敏反應、接種部位腫脹、玻璃體混濁(視力模糊)、視神經炎、胰臟炎、泌尿道感染與敗血症、頭暈跌倒、頭暈跌倒且骨折、換氣過度、雙手與頸部痠痛疑似椎間盤托出、診斷不明之全身不適或暈眩等等。同期間新增1例疑似Moderna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一名32歲男性,接種第一劑疫苗後7日發生,疑似心肌炎,無法排除為病毒性心肌炎或是疫苗相關之罕見不良併發症。
-
2021-06-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接種疫苗嚴重不良反應 AZ有30例、莫德納2例
指揮中心今公布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通報,截至昨日,疑似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有30例,其中有14例死亡、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有2例。指揮中心統計,6月17日新增30例(15女、15男)疑似AZ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介於29歲至96歲,為接種疫苗後10分鐘至27日間發生。其中有14例死亡,發病年齡介於62歲至96歲,為接種疫苗後4小時至2日間發生。指揮中心說,其餘16例包含疑似血小板低下、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合併休克、過敏反應、延遲性過敏反應、蜂窩組織炎、身體瘀青(診斷不明)、泌尿道感染、診斷不明之持續頭痛、敗血性休克、腦出血等等。指揮中心指出,6月17日新增2例(1女、1男)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發病年齡介於35歲至55歲,為接種疫苗後1至3日間發生,一例為疑似顏面神經麻痺,另一例為腋下淋巴腫痛。指揮中心統計,累計共1206例不良反應通報,其中179例為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
-
2021-06-1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90歲阿嬤打AZ後死亡 檢察官明天解剖查死因
台中市南屯區90歲的蔡姓阿嬤,罹有阿茲海默症病史,昨天上午接種AZ疫苗後,出現發燒、口渴,補充水分後失去意識,昨晚送急診後不治,醫護人員對她進行新冠肺炎快篩,結果為陰性,家屬懷疑阿嬤的死與注射有關,由警方報請台中地檢署相驗,檢察官今天下午相驗後,決定明天解剖以釐清死因。台中市衛生局說,南屯區90歲阿嬤有阿茲海默症病史,近年都在醫學中心就診追蹤,近三個月先後因泌尿道感染及胸椎骨折就醫住院,昨天上午接種AZ疫苗後,出現發燒、口渴,補充水分後失去意識,晚間送急診,抽血檢驗初步顯示心肌有極度缺氧的狀況,搶救無效。個案有進行新冠肺炎快篩,結果為陰性。蔡姓阿嬤的家人以阿嬤注射AZ疫苗後,就發燒失去意識,送急診後死亡,懷疑阿嬤是注射疫苗死亡,由市警四分局報請台中地檢署相驗,檢察官今天下午率法醫相驗後,詢問家屬的意見,決定明天上午解剖遺體,以釐清死因。
-
2021-06-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台中2長者打完AZ疫苗猝死 衛生局:協助受害救濟
台中市昨起85歲以上老人優先接種日本AZ疫苗,驚傳2名老人在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死亡案件。台中市衛生局說明,為釐清死亡原因與疫苗相關性,衛生局將協助家屬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協助收集相關病歷資料,提送中央審議,如確定因預防接種致死,最高將給付600萬元救濟金。台中市消防局說,昨晚受理南屯區一名90歲老婦人緊急救護案,民眾報案表示老婦人昨天至崇倫國中施打AZ疫苗後,出現意識模糊、發燒,經消防局派遣中港消防分隊救護車前往救護,到場後回報患者沒有呼吸心跳,經AED電擊一次後送往大慶中山醫院急救,老婦人在昨晚10時7分在大慶中山醫院宣告不治。台中市消防局在今天清晨7時8分獲報,西區一名年94歲老翁昨天到忠信國小施打AZ疫苗第一劑後,今天早上發現已無生命跡象,消防隊獲報到場後,發現老翁已明顯死亡,家屬拒絕送醫後,救護人員依規定通知警方報請檢察官相驗,釐清死因。台中市衛生局說,南屯區90歲阿嬤有阿茲海默症病史,近年都在醫學中心就診追蹤,近三個月先後因泌尿道感染及胸椎骨折就醫住院,昨天上午接種AZ疫苗後,出現發燒、口渴,補充水分後失去意識,晚間送急診,抽血檢驗初步顯示心肌有極度缺氧的狀況,搶救無效。個案有進行新冠肺炎快篩,結果為陰性,急診醫師已向陪同就醫的家人說明;西區94歲阿公有阿茲海默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病史,昨天上午接種返家,今早家人發現已無生命跡象。
-
2021-05-09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別渴了才喝水!醫:小心血栓,2NG喝水習慣快改
喝水對身體運作非常重要,身體缺水不單單只是口渴,還容易引起其它疾病,例如民眾擔心新冠疫苗帶來的副作用:血栓,在身體缺水時就容易出現,恐提升心肌梗塞、腦中風等風險。 血栓3大成因,缺水就佔其二! 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血栓的形成原因主要分成3大類,包括了凝血狀態、血流異常、血管內皮細胞受損。如使用避孕藥者、罹患腫瘤、抽菸、肥胖等族群易有凝血異常。搭飛機、久臥在床、久坐不動、行動不便、靜脈曲張則容易出現血流異常。日常生活受傷導致血管破裂、感染等,則可能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受損。3者也可能同時存在,情況越多越容易引起血栓,3者皆有則血栓機率更高。其中身體缺水就與凝血狀態、血流異常有關。 缺水各器官都受影響,包括中風、心肌梗塞! 洪暐傑醫師解釋,人體約有7成是水份所組成,身體各處都需要水,也包括了心、腦、肺、肝、腎等各大重要器官,身體缺水將不僅容易讓血液呈現濃稠的狀態形成凝血,也將導致身體各處血流下降容易阻塞,兩項血栓風險提升,各器官的不良影響機率也會升高,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肝衰竭、肺栓塞等。喝水2大NG習慣,別拿咖啡、茶當水! 衛福部建議成人應每日飲水達1500CC,不過許多民眾也常見有不良喝水方式,例如口渴了再喝水就好,或以可樂、手搖飲、含糖飲料、咖啡、茶飲當作水份來源。洪暐傑醫師表示,錯誤飲水習慣可能出現其它問題,適時適量補充水份才能幫助維持健康。 洪暐傑醫師說明,當身體出現口渴訊號時,代表身體已經呈現缺水狀態,這時才補充些許水份是解除當下口渴,未必真正解決體內的缺水問題,恐怕讓身體長期處於缺水狀態而不自知。當發現尿量減少、顏色變深時,往往已是身體嚴重缺水的警訊,應盡快補充水分。 只喝茶飲或飲料,也許能補充到水份,但飲料中含有其他對健康不利的成份,例如咖啡、茶飲含有咖啡因,攝取過量容易造成腸胃刺激、胃食道逆流、甚至咖啡因成癮。再加上茶葉跟咖啡有利尿作用,更容易將水份排出體外。至於可樂、手搖飲、含糖飲料「當水喝」更危險,糖份是最甜蜜的毒物,長期過量食用不但易造成肥胖,也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避免缺水釀血栓,風險族群留意補充水份! 洪暐傑醫師提醒,正常的喝水對人體而言非常重要,部分不易補水或水分容易流失的族群更是要注意,如外送員、廚師、工人需長時間在高溫環境工作容易流失水分;上班族常常需要在冷氣房內工作,身體水分易在無形中蒸發;運輸業司機、無塵室工作者,則因為工作型態無法經常如廁,飲水量自然得控制,因此更容易缺乏水份補充,不僅易讓身體缺水,也有較高的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工時期間仍要多喝水,避免健康亮紅燈。 《延伸閱讀》 .依時段喝水更有利健康!排毒又防癌,全天喝水攻略大公開! .乾旱限水也不能讓身體缺水!醫:喝太少恐增腎衰竭風險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5-04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水喝太少恐出現認知障礙 醫師說明該喝多少水
● 長者喝水少,易泌尿道感染,常合併譫妄症狀● 一天所需的水分約2500cc至3000cc今年乾旱,很多地方限水,但不能讓身體缺水,醫師提醒,夏天要多喝水。如果年長者水分攝取不足,不僅易導致泌尿道感染,恐發生脫水狀況,認知功能會下降,甚至自言自語、精神恍惚,有時還會有譫妄的情形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名有輕微失智的80幾歲老先生,常忘記喝水,直到家人發現他的作息日夜顛倒、自言自語、講話邏輯不清、語句不連貫,還會搞混自己的講話對象,至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脫水」惹禍,不僅有泌尿道感染問題,還合併「譫妄」症狀。睡前2小時少喝 減少夜尿振興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景偉指出,長者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每日人體所需水分可以「體重×30㏄」估算,喝水要「少量多次」,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睡前2小時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避免引發健康危機。人在乾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各項辨別力和操作能力都會下降,亦會造成身體不同器官如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或泌尿道疾病的產生,其中影響最直接的是泌尿系統。楊景偉指出,長者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常見合併譫妄症的發生。脫水影響 認知出現障礙楊景偉說,銀髮族脫水,不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腎功能下降、泌尿道感染,還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有時還發生譫妄情況,可能會一下意識相當清楚,一下又出現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且認知功能常會出現障礙,無法正確辨識時間、地點、人,無法與他人正常交談,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現今台灣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已開始採取輪流限水的措施,楊景偉建議,長者年紀大,常伴隨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一般來說,人體一天所需的水分約為2500cc至3000cc,正常一天的排汗量約為300cc;如果有劇烈活動或炎熱天氣,排汗量更可高達2000cc,可能就需5000cc至6000cc的水分才夠。喝多少?「體重×30㏄」隨體重增加,人體所需水量亦增加,各種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並不相同,一般來說約有22%的水分是從食物中獲得,有個簡單的公式可來計算人體所需的水分,扣除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人體所需水分「體重×30㏄」估計。例如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水1800㏄,視工作運動、天氣炎熱所排出的汗量,再適量增加水分的攝取。若是裝設心導管、有心臟衰竭、腎功能不佳的長者,需另至腎臟科、心臟科,請醫師評估限水量。由於有些人一次喝太多水,身體會來不及吸收,楊景偉建議,飲水需養成「少量多次」的習慣。
-
2021-05-03 失智.新手照顧
飲食照護/長者精神恍惚、日夜顛倒竟是水喝太少 醫建議這樣做
年長者水分攝取不足,恐致泌尿道感染,甚至自言自語、精神恍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名80幾歲的老先生有輕微失智,常常忘記喝水,直到家人發現他自言自語、語句不連貫,還會搞混自己的講話對象,至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脫水」惹禍。振興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楊景偉指出,長者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每日飲水毫升量以「體重乘30」,還要「少量多次」,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睡前2小時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避免引發健康危機。人在乾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還有各項辨別力和操作能力都會下降,亦會造成身體不同器官如腦、心臟、腸胃道、內分泌或是泌尿道疾病的產生,其中影響最直接的是泌尿系統。楊景偉指出,水分攝取不足,而導致泌尿道感染、合併膽妄症的長者,在門診中很普遍。之前門診收治一名80幾歲的老先生,因為有輕微失智,常常忘記喝水,後來家人發現他的作息日夜顛倒、講話邏輯不清、常常搞錯對談對象,甚至還會自言自語,才至醫院求診,發現已經泌尿道感染,合併「瞻妄」症狀。楊景偉說,銀髮族脫水,不只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腎功能下降、泌尿道感染,還會致認知功能下降,有時還發生「瞻妄」症狀,可能會一下意識相當清楚,一下又出現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且認知功能常會出現障礙,會無法正確辨識時間、地點、人,無法與他人正常交談,白天昏睡不起,日夜不分。如今台灣中南部水庫缺水,許多地區已開始採取輪流限水的措施,楊景偉建議,長者年紀大,常伴隨記憶力退化,「家屬應注意長者水分攝取情形」,以人體所需水分(體重x30毫升)估計,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水1800毫升,視工作運動、天氣炎熱所排出的汗量,再適量增加水份攝取;裝設心導管、有心臟衰竭、腎功能不佳的長者,需另至腎臟科、心臟科,請醫師評估限水量。由於有些人一次喝太多水,身體會來不及吸收,楊景偉建議,飲水需養成「少量多次」的習慣,每日喝水時間分配,以早上攝取三分之二,下午至晚上攝取三分之一;為避免發生頻尿和夜尿,睡前2小時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夜尿產生。
-
2021-04-26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高血壓、血尿、腎結石莫名發生?當心多囊腎作祟
台灣洗腎人口龐大且逐年增加,據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超過9.2萬人,更是被冠上「洗腎王國」的稱號。民眾們普遍將洗腎的元凶歸咎於飲食習慣或糖尿病,然而卻有很多人不知道,約有10%接受透析治療(即洗腎)的患者,是因遺傳疾病—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導致腎功能快速下降而洗腎。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簡稱「多囊腎」,過往因無藥物可直接控制病程,患者僅能透過大量喝水來減少「抗利尿激素」分泌,減緩腎臟水泡生長;或透過血壓、飲食控制等,減緩併發症衝擊。但依臨床結果顯示,過往治療仍有加強空間,許多患者在發病10年後常常就需要洗腎。所幸,現在已有可以直接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穩定服藥可以有效抑制水泡生長,有望幫助患者延緩腎功能的退化、擺脫50歲就洗腎的陰霾。高血壓、血尿、腎結石找上門? 當心多囊腎作祟振興醫院腎臟科楊尚峯醫師表示,多囊腎患者因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蛋白質發生突變,使正常的腎臟被異常增生、充滿水分且無正常功能的囊腫(俗稱水泡)取代,導致腎功能快速下降。使得腎臟體積越變越大破壞腎實質,導致腎功能逐漸衰退。楊尚峯醫師說明,多囊腎雖為遺傳疾病,但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患者通常在30-40歲時,水泡進入快速生長期後,因為腎功能退化引起高血壓、腎結石;水泡破裂造血尿、尿道感染;過度膨脹的腎臟壓迫其他腹腔器官,導致腹脹、腰酸背痛等症狀,進一步就診檢查才意外確診多囊腎。「多囊腎有一定的遺傳比例,只要家族中有多囊腎或是洗腎病史就建議進行檢查。」楊尚峯醫師提醒,「多囊腎患者常併發高血壓,年輕就發生高血壓的民眾務必要至腎臟科檢查。此外,莫名發生血尿、腎結石、尿道感染的民眾也不可輕忽,因為仍有約10-25%的多囊腎患者並沒有明顯家族史。」積極治療多囊腎,及早保存腎功能「多囊腎患者的腎臟會異常增生水泡,與抗利尿激素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抗利尿激素在分泌時,會加速細胞分裂並分泌水狀液體,進而促進腎臟水泡的形成。」楊尚峯醫師解釋,「抗利尿激素通常是在身體缺水、感到口渴的時候分泌,所以在過去沒有治療藥物時,我們會鼓勵病患多喝水,抑制身體分泌抗利尿激素,以減緩水泡增生。但患者平均在發病後10年開始洗腎,治療成效仍有加強空間。」隨著可以直接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多囊腎口服藥物問世,穩定服藥的患者可以延緩水泡擴大及多囊腎惡化的速度,治療成效待提升的僵局也終於被打破。楊尚峯醫師提醒,「若無故發生高血壓、血尿、腎結石就要當心,最好立即接受相關檢查。因為越早開始服用多囊腎口服藥物,越能保存腎功能,也越能延緩進入洗腎治療的時程。譬如在第2期腎臟病開始服藥,可以延緩進入洗腎治療7年以上;如果拖到比較嚴重的第4期,僅能延緩1年進入洗腎治療。」愛護腎臟這樣做面對治療期間常見的頻尿、口渴症狀,楊尚峯醫師解釋,為了抑制腎臟水泡的增生,多囊腎藥物會抑制抗利尿激素的生成,出現這些狀況,表示藥物有發揮效用。想要改善夜尿頻仍的情況,建議患者可以早起服藥;並透過多喝水,把流失的水分補回來,避免口渴的不適感。楊尚峯醫師也提醒,除了藥物治療外,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控制也很重要,包括適當的體重控制、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戒煙、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或成藥、減少使用會傷腎的止痛消炎藥等,更能有效的延緩多囊腎病程。患者也要遵照營養師的建議,減少鹽分攝取,並適量攝取蛋白質,以免造成腎臟的負擔。另外在服用藥物時也應配合醫囑,定期監測、按時回診,以利醫師視肝臟功能調整合適的劑量。楊尚峯醫師鼓勵,莫名發生血尿、腎結石、尿道感染、或有多囊腎相關家族史的民眾一定要有所警覺,透過及時診斷、及早治療多囊腎,才能有效保持腎功能、延後洗腎時間。建議患者選擇和緩的運動維持身體機能,但避免劇烈或會對腹部造成衝擊的運動,以降低囊腫出血而感染及疼痛的情況;透過飲食控制控制血液;也觀察尿液顏色是否為透明無色,確保體內水分充足。因為多囊腎口服藥物副作用對生活品質衝擊不大,且可透過副作用管理減緩不適感,若用藥上有什麼想法,也應該與主治醫師積極討論,切莫自行調整用藥或是停藥。原文: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診治 九成在基層診所
每年因為骨盆腔發炎就醫的女性將近百萬人,所幸有逐年遞減趨勢,從107的99.4萬人減少到109年的92.2萬人,30到49歲患者就佔一半。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骨盆腔發炎與性行為有關,因此好發於性生活較活躍、計畫生育的年紀,病況也與個人免疫力有關,因為不容易根治,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容易復發。就醫人數前十名,僅有一家地區醫院。骨盆腔發炎就醫集中於基層診所,就醫人次依院所層級而遞減,全國醫療院所就醫件數最多的前十名中,有九間診所、一間地區醫院。109年總門診數達91.9萬人,主要執行尿液檢查(11.5萬人次)、細菌培養(5.2萬人次)、血液檢查(2.1萬人次),治療以口服抗生素為主,住院僅4800人次。另可做腹腔鏡檢查(168人次)、手術清創引流(1.2萬人次)等侵入性檢查和治療。醫療可近性佳,婦科醫師多能臨床診斷。張瑜芹表示,骨盆腔發炎可由臨床診斷,不一定要用影像學檢查,通常病人會自述腹痛,醫師內診時用手指推子宮頸,如果骨盆腔發炎,就會引發疼痛。通常也會做尿液檢查,藉此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按照治療指引,病人需要吃七天或十四天的抗生素,如果反覆發作,就可能要做細菌培養,如果發現是特殊的細菌,就要考慮換藥。台灣大部分地區的醫療可近性高,在診所很少看到病人忍到化膿才就醫,但在大醫院就不是如此。烏恩慈表示,醫院急診都會遇到女性肚子劇痛,以為自己是闌尾炎,其實是已經嚴重化膿的骨盆腔發炎,通常是年齡較大的女性,因為天生免疫有問題,或因糖尿病導致免疫力較差而發炎,卻因各種因素一忍再忍、延誤就醫。年長女性多忍痛延遲就醫,嚴重案例併發腹膜炎。張瑜芹剛到新竹國泰的時候,曾為一位住在山上、五十多歲的婦女動緊急手術,她因就醫不方便而一直忍耐,結果卵巢嚴重感染併發腹膜炎,肚子裡都是細菌,再不開刀恐怕會喪命。張瑜芹表示,年輕女性若希望懷孕,卻因骨盆腔曾經發炎,導致兩邊輸卵管蓄膿或水腫,很難自然受孕,也有蠻高機會子宮外孕,可能需要預防性切除輸卵管,不孕治療也需要採取體外受精。生殖結構差異,女性若反覆感染,伴侶也該就醫。張瑜芹提醒,男性攝護腺或泌尿道感染比較不會有症狀,也不見得會痛,但是如果女性反覆感染,男性也可能需要接受檢查。烏恩慈表示,男性生殖器沒有通到腹腔內,細菌在表皮比較不會引起感染,也不需治療。反觀女性,陰道和子宮都在腹腔內,如果免疫差,加上性行為將細菌帶到體內,就可能引起發炎反應。女生有疑問Q:備孕期間發炎,可以吃抗生素嗎?有些準備懷孕的女性會擔心,備孕期間如果骨盆腔發炎,吃抗生素會不會有問題?禾馨婦產科診所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大部分的抗生素都是孕婦也可以安心服用的,如果沒有好好服藥而反覆感染,反而會使懷孕機率下降。建議可以主動告知醫師正在備孕,確認自己服用的藥物是懷孕可吃的,按照醫囑服藥、回診,繼續備孕。Q:常常發炎,代表性生活亂?「女性也不要因為骨盆腔發炎,就懷疑男友在外面亂來。」烏恩慈表示,生活環境中本來就有很多細菌,骨盆腔發炎就像感冒一樣,是身體受到病原侵襲,不一定是因為性生活亂。男女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於女性構造上比較容易發炎,就像有些人體質就是比較容易感冒一樣,建議以平常心看待,好好解決問題比較重要。有些人免疫力低,特別容易反覆感染。如果知道自己體質如此,就要多注意維護個人免疫力,包括睡眠充足、少吃促發炎的食物,作息不正常或身體比較虛弱時,應暫時停止性行為。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為何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
台灣每100個女性當中,就有8個人在一年內曾因骨盆腔發炎而透過健保就醫,比率不低。女性的骨盆腔為什麼會發炎?為何年齡層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每年近百萬患者的就醫數據,作為女性朋友相關問題的就醫參考。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從每年將近一百萬名女性的骨盆腔發炎就醫資料,可以看到女性因步入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人生階段,開始承擔骨盆腔發炎的健康風險。也可以看出台灣衛教知識的普及、健保分級醫療制度的適切分工,有需要的女性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計畫生育、性生活活躍,患者以年輕女性居多。李伯璋表示,年輕女性性生活比較活躍、計畫懷孕,較容易有骨盆腔發炎的問題。不過近年少子化趨勢明顯,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避孕做得更徹底,有骨盆腔發炎的女性因此逐漸減少。李伯璋表示,女性如果下腹疼痛,有可能是骨盆腔發炎,也可能是泌尿道系統發炎,因為兩者構造很接近,因此醫師會需要進行鑑別診斷。正常的膀胱裡面是無菌的,陰道則是平常就有一些細菌,若進行尿液檢查,可以排除泌尿道系統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內診、超音波等檢查,確認是不是骨盆腔發炎。台灣婦科診所多,就醫可近性高。李伯璋表示,這些都是基層診所就可以進行的檢查,台灣有不少診所特別專精於婦科,就醫可近性很高。女性只要稍有不舒服,通常都能及時在自己熟悉的婦產科診所,進行必要的檢查、接受恰當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的療程。少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女性,也可以透過基層診所轉診,到大醫院接受腹腔鏡或是手術引流等治療。抗生素拿三天藥,記得要回診走完療程。說到抗生素療程,李伯璋表示,很多民眾在診所就醫,只拿到三天份的藥,會以爲這是健保署的規定,其實不然。抗生素的療程通常以七天到十四天為一個單位,只拿三天藥是不夠的,需要再次回診,才能走完療程。只是,如果很多人吃完三天的抗生素,自認改善而沒有回診,療程沒走完,細菌沒殺乾淨,生命力強悍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除了可能反覆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群體的抗藥性。那麼,為什麼診所通常一次只開三天藥呢?李伯璋表示,其實就算院所一次開七天抗生素,健保也會給付。但是,因為西醫基層的總額是固定的,如果申報越多點數,點值就會下降,基層總額為了穩定點值、進行內部管理,透過「簡表申報」的方式,藥品費用一律固定三天申報66元,不多也不少。如此不但能夠穩定點值,藉由回診,診所也能多獲得一次的掛號費。骨盆腔發炎患者,在診所就醫就能得到妥善治療。李伯璋重申,醫師可以視病人病情治療需求,決定用藥天數。依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健保給付的處方用藥,是每次以七天份用量為原則。如果屬於慢性疾病,病情穩定,也適合長期服用相同藥品,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的病情需要,一次給予30天以內的用藥量,或開立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李伯璋表示,骨盆腔發炎的病人,絕大多數都在基層就醫,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治療,顯示台灣各層級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都是很高的。健保署也持續在部分負擔、論人計酬等改革方向上不斷努力,希望引導民眾小病到基層,大病才到大醫院。落實分級就醫、提升健康識能,成就健保永續。李伯璋說,健保署也支持各層級院所垂直整合,民眾就近到診所就醫,也有醫學中心作診所的醫療備援,希望民眾對於地區醫院和診所有信心,相信厝邊好醫師。此外,健保署也透過持續壯大健保快易通App及健康存摺,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和醫療成本概念,選擇落實分級醫療的就醫行為,希望醫病雙方共同達成醫療人員不過勞、醫療品質提高、健保永續的美好願景。疾病小檔案骨盆腔發炎骨盆腔內器官的發炎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包含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發生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是常見婦科病症之一。
-
2021-04-23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更年期女性,容易頻尿?醫師建議3習慣,遠離泌尿道感染
根據統計,平均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泌尿道感染困擾,年過45歲後,荷爾蒙分泌減少關係,泌尿道及陰道的萎縮更造成各種身心不適症狀,讓女性難以啟齒,本篇文章教妳認識每個女人必經的更年期症狀,還有醫師解惑泌尿道私密處問題,讓妳遠離泌尿道感染。菁英診所蕭詠嫻醫師說明,女性邁入更年期,約9成有私密處的不適症狀,40至45歲以後,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慢慢降低,私密處也開始老化,出現萎縮、乾澀,少了潤滑保護,容易增加感染機率。幫她發現私密處發炎問題年輕時期,下腹疼痛常隨著生理期來報到,久了養成默默忍耐的習慣,面對更年期的身心變化也是如此。蕭詠嫻醫師提到,「更年期婦女因荷爾蒙分泌減少,使泌尿道和陰道的黏膜萎縮,而有尿失禁、陰道疼痛等困擾。」大部分婦女鮮少公開討論更年期議題,把這些症狀視為自然現象,而女性失智症患者更是有口難言,需要家人幫忙發現私密處發炎問題。失智症患者常會伴隨失禁的問題,大多以包尿布來解決,蕭詠嫻醫師說明,女性失智症患者的私密處感染,主因即是尿布引起。「許多人為了方便定期更換尿布,減少水量攝取,身體沒有飲水跟排水,尿液變濃稠、細菌繁殖速度快,就容易感染。」蕭詠嫻醫提醒多注意長輩生理狀況,若有發燒、呼吸急促、心跳變快、散發異味,小心細菌病毒侵入引發尿道炎。保養照護女性私密處老化陰道感染的症狀跟泌尿道不同,但失智症患者的感染主因也是尿布。蕭詠嫻醫師解說,女性停經後,陰道黏膜變薄萎縮失去彈性,伴隨搔癢、灼熱感,身體抵抗力減弱時,易反覆滋生細菌或是黴菌。蕭詠嫻醫師以看診病患為例,陰道感染不要有「塞藥就一定會好」的觀念,陰道內有許多的微生物群,90%以上是乳酸桿菌,保持陰道酸鹼平衡有利於天然防禦機制。外來因素會破壞陰道內的原本菌叢,蕭詠嫻醫師建議,不須過度使用肥皂、沐浴乳及太熱的水,避免更加乾澀。適時補充益生菌,多喝水、不憋尿,另可評估局部補充賀爾蒙、雷射治療改善老化問題,提升女性朋友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家中女性長輩因為私密處萎縮,常常不舒服卻很少說出口,主動關心了解更年期,家人的陪伴是關鍵。
-
2021-04-22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2名老婦骨質疏鬆引發壓迫性骨折 醫建議注重飲食與運動
75歲郭姓老婦人3個月前因彎腰提重物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但術後仍持續腰背疼痛,因此轉至大千綜合醫院就診,醫師X光檢查發現,她手術的椎體骨水泥無法和骨頭有效結合,導致脊椎變形且不穩定。另一名76歲李姓老婦1個月前不慎跌坐地上,同樣造成第一腰椎壓迫性骨折,因害怕手術而僅靠藥物治療,但疼痛持續1個月未改善,經X光檢查發現,發現受傷的椎體持續塌陷變形和駝背畸形,與醫師討論後,2名病患都接受微創脊椎鋼釘固定及經皮椎體成形術,術後疼痛大幅減輕且當天即可下床活動,後續追蹤都恢復良好。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劉少政表示,2個案例歸究原因就是「骨質疏鬆症」,也就是因骨質漸漸流失而增加骨折機會的疾病。其中,每年因骨質疏鬆症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人約有6萬名,65歲以上發生機率高達1/4。過去這類病人多以臥床、藥物或背架支撐等保守療法為主,治療時間較長甚至有些較嚴重的病人臥床不起,導致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深部靜脈血栓等併發症。他指出,針對嚴重骨質疏鬆合併脊椎骨折塌陷變形病人的治療方式,建議可同時接受微創脊椎鋼釘固定及經皮椎體成形術,將骨水泥灌至骨質疏鬆專用的微創中空骨釘內,讓骨釘與椎體更緊密結合,可增加脊椎穩定性、矯正脊椎駝背變形、舒緩病人因脊椎受損造成的慢性疼痛,更重要的是手術只需透過幾個1.5公分的小傷口即可完成,且術後當天即可下床,復原速度較快。脊椎壓迫性骨折的預防與治療方法首重防止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提醒民眾多攝取鈣質與維生素D、戒菸、勿過量飲酒以及規律運動,規律運動可改善長者的協調性,避免跌倒而發生骨折。另外,脊椎壓迫性骨折的病人仍有很高的機率會再發生於其他節椎體,建議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抗骨質疏鬆藥物來預防再次骨折。
-
2021-04-14 該看哪科.婦科
下腹痛、解尿痛恐泌尿道感染 中醫建議調整7大飲食生活習慣
女性的泌尿道感染常見,一生至少都會遇到一次,因先天尿道較男性短、且距離陰道與肛門口較近的因素,細菌在某些情況下較容易發生伺機性感染,比男性容易產生這類的疾病;該如何預防或者避免再復發?中醫師陳暐棣指出,飲食方面需甘淡平和,調味以鹽為主,減少如辣椒、胡椒、蔥薑蒜等,調味過多過重之食物。烹調食物的方式也需注意,避免燥熱食物,如烤、炸等。女性泌尿道感染5大因素常見泌尿道感染時的症狀有下腹部疼痛、頻尿伴隨色深量少,且解尿酸、澀或痛,甚至血尿的發生,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暐棣從中醫角度,告訴女性朋友們如何預防泌尿道感染,和避免再復發。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的四大因素,包含攝水量不足,解尿時間間隔太長、水分攝取不夠再加上憋尿習慣,衛生習慣不佳也是主因,例如經期時使用護墊及衛生棉,應頻繁更換棉墊可減少細菌的滋生。而解尿後清潔時,應由前往後的方向擦拭,才能降低泌尿道感染的發生。頻繁的房事運動,容易將男性龜頭與女性外陰部及會陰部分細菌帶到尿道口附近,又因精液本身會影響陰道內的酸鹼值,進而破壞原本有保護力的弱酸性環境,較會導致膀胱炎及尿道炎頻繁發生,她建議性行為前後,都應該要排空膀胱及男女雙方皆須清潔下體,以降低感染發生。陳暐棣表示,從中醫的角度看上述因素,泌尿道感染其致病原因常虛實夾雜,如:1、濕熱蘊結:(1)因多食辛熱肥甘的食物,或飲酒過多,產生濕熱體質,影響膀胱。(2)因會陰部清潔不當,導致病原體侵襲。(3)勞心過度心營暗耗,心火亢盛;2、脾腎虧虛:(1)反覆感染者,逐漸耗傷正氣。(2.)先天稟賦不足,或年邁、久病導致體質虛弱;(3)工作過勞、縱慾過度。3、肝鬱氣滯:情志失和,勞心傷神操煩過多者。預防感染 注意7大飲食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泌尿道感染該如何預防或者避免再復發?中醫師陳暐棣指出,1.飲食方面需甘淡平和,調味以鹽為主,減少如辣椒、胡椒、蔥薑蒜等,調味過多過重之食物。2.烹調食物的方式也需注意,避免燥熱食物,如烤、炸等。3.坊間販賣的堅果、果乾等這一類的食物,因富含油脂或高糖分,為了食物保存的安全考量,都需要長時間經過乾燥、烘烤,也需歸類在燥熱食物中,這是常被忽略的重點。生活習慣1.養成兩個小時解尿一次的習慣也很重要2.適當攝取水分,使尿液的顏色在每次解尿都能夠呈現淡淡的黃色,而非深黃色的濃尿。3.女性在月經期時,不論經血量多或少,都需要養成2到3小時換一次衛生用品的習慣,因為血液是細菌最好的溫床。4.貼身衣物需確實太陽曝曬乾燥且定期汰換,減少衣物表面病原菌的增生與滯留。
-
2021-04-12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醫病天地/連假塞車憋尿 她尿道發炎
新北市38歲張姓女子在清明連假後就醫,表示如廁時有強烈的灼熱刺痛感,且尿液偏深黃色,醫師研判張女是連假期間每到景點都塞車憋尿,導致尿道發炎,醫師更提醒女性、攝護腺肥大者,和保全、警察等因工作喝水量不足的3個常憋尿的族群要特別留意。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泌尿科主任張甫仲表示,膀胱猶如橡皮筋,長期憋尿容易造成彈性疲乏導致膀胱無力,且因尿液留滯太久,還可能引發尿道發炎,甚至導致血尿、尿滯留等併發症。常憋尿3大族群包括女性、攝護腺肥大的中老年人,以及因工作因素喝水量不足的人員,如保全、護理師、警察、櫃檯人員等。張甫仲表示,因女性的泌尿道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進入膀胱引起發炎,若飲水量不足,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嚴重甚至會造成血尿等現象,而中老年人可能因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不乾淨、殘存尿液、頻尿甚至尿滯留而完全無法解尿。張甫仲建議民眾要養成良好的排尿及飲水習慣,出遊前除可先規劃及了解附近景點有無廁所,也可準備空瓶罐、塑膠袋、集尿器等儲尿小物,當無法離開交通工具時也能應急。營養科主任李佩霓提醒,平時應多喝水,每日最少飲用開水1500毫升,維持尿液外觀清澈淡黃,有助預防泌尿道發炎、感染。
-
2021-04-11 該看哪科.婦科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女性私密處較為敏感,若出現過量或不正常的分泌物恐引發感染。近日有網友替好友發問,指出對方的女友私密處常流出墨綠色液體,且氣味濃厚,讓他十分擔心因此求助網友,許多網友也建議最好盡早看醫生,也要先暫時停止性行為。原PO在臉書社團「爆系知識家」替朋友發文求助,朋友的女友經期規律,生活作息也都很正常,兩人雖然會無套發生關係,但都有吃事前藥,沒想到近期女友下體竟流出一坨「墨綠色」液體。原PO還用「寶可夢」的外型來形容那陀液體「跟臭臭泥一樣,滿大量的,還跟阿羅拉臭臭泥一樣,滿綠的」,且味道濃厚,就連包裹著衛生紙都能聞到一股酸臭味,擔心好友的女友是否已經生病了才會這樣。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怕爆,綠色我的天啊」、「這看起來就不正常,不去看醫生,在這邊發問,是有什麼事嗎?」、「叫女生快去看醫生,細菌感染了,那麼嚴重應要吃一陣子抗生素,還有男的明知女生感染了就暫停性行為了吧!等治療好再說」、「女生其實下體蠻容易感染的,看一下醫生,吃個藥之類的看看」。北榮新竹分院家醫科護理師呂惠芬就指出,女性的尿道口離陰道及肛門相當近,所以容易在如廁後清潔不當或發生性行為,容易把陰道或肛門附近的細菌帶進尿道。呂惠芬建議,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水,定時排尿且如廁後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清潔,即由前向後擦拭,同時避免穿過緊的褲子,以免通風不良,造成細菌滋生,在性行為前也要注意雙方清潔,也可以依照醫師建議食用特定的保健食品,以預防泌尿道感染的發生。
-
2021-04-06 養生.聰明飲食
控血糖、助排便、防泌尿道感染…桑葚好處多,營養師教怎麼吃
一位年約55歲婦人因糖尿病前來就診,主訴血糖不穩,已經好幾年不敢吃水果,排便一直不順暢,也常有婦科感染。由於糖尿病患腸胃蠕動較慢,完全沒碰水果,膳食纖維補充不足,容易排便不順;若是血糖過高,也易併發泌尿道及婦科感染。那時正逢春天,是桑葚的產季。建議這位病人每天吃半碗(約30顆)的桑葚,若擔心血糖控制不好,分次吃也行,一個月後回診,病人告知,不僅排便順暢,婦科感染問題也改善了。桑葚富含花青素 高纖、低熱量助排便桑葚是桑科植物的果實,呈紅色或藍紫色,富含花青素、維生素A、C、E等抗氧化元素,還是高纖、低熱量的營養品。桑葚的水溶性纖維及非水溶性纖維含量豐富,且帶有很多細小的籽,能促進大腸蠕動,因此有便祕的人,吃些桑葚可幫助排便。含糖量低適合糖友 一天最多吃半碗尤其桑葚含糖量低,升糖指數也低,GI值僅有25,很適合當成糖尿病患的水果來源。但也要注意,桑葚GI值雖低,民眾仍然不能吃太多,多吃一樣會使血糖控制不良,建議一天最多吃半碗的分量。莓果類防婦科感染 貧血女性吃也很好經常出現泌尿道或婦科感染的人,特別是糖尿病患,屬於莓果類的桑葚富含初花青素,可以防止大腸桿菌等壞菌沾黏到泌尿道及陰道,其他如蔓越莓、藍莓,也有一樣的功效。想要白裡透紅的肌膚,美白之外還要聰明補血,桑葚含有高濃度的鐵質,研究指出,每100公克的黑桑葚含有11.9毫克的鐵,而桑葚維生素C含量高,能幫助鐵質吸收、補血,還能抗老化。很適合有鐵質不足、貧血的女性食用。
-
2021-04-05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睡不好服用安眠藥,精神卻愈來愈差? 專科醫揭「關鍵原因」:小心留後遺症
1名82歲的阿嬤,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前(2019)年中風後,左側肢體乏力,目前持續復健中,生活起居大部分可以自理。兩個禮拜前,阿嬤因為左側腰部長疼痛性的疹子,被醫師診斷帶狀皰疹,即俗稱的皮蛇。但自從疹子長出來後,阿嬤因為疹子疼痛,晚上都睡不好,且胃口也變差。漸漸的,阿嬤精神越來越差,晚上常常睡不著,白天卻又很嗜睡,開始有點胡言亂語,有時候還認不得人。起初家人不以為意,某天早上,外勞發現阿嬤尿失禁躺在床上,叫不醒,因此緊急送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就醫。最後被確診為譫妄症。精神越來越差被診斷譫妄症 安眠藥竟是致病因子來到奇美醫學中心後,急診醫學部暨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殿和詳細地評估病人,給病人抽血、驗尿、做頭部電腦斷層,病人因為食慾不佳造成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且有尿道感染而造成失禁,頭部電腦斷層排除腦出血或大範圍中風。因此,陳醫師判斷阿嬤的精神狀況的改變,是因為有譫妄症的發生。確診譫妄症後,醫師給予適當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補充水份及電解質,並將病人收治住院治療。在急診觀察室待床期間,藥師檢視病人的藥物,發現因為阿嬤最近晚上睡眠不好,因此服用了安眠藥,亦是引發譫妄症的原因之一。護理師衛教家屬及看護,詳細地解說譫妄症發生的原因,並告訴他們,多給阿嬤強調現在的人、事、時、地、物,並補充足夠的水份及營養,小心上下床避免跌倒等。入住奇美醫院整合醫療中心後,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接續急診的治療,繼續投以抗生素治療尿道感染,抗病毒藥物及適當的止痛來改善帶狀皰疹帶來的不適。並按照藥師的建議,把容易造成譫妄症的安眠藥剔除,同時會診營養師,針對每日的飲食給予建議及調整,會診復健部物理治療師,每天替阿嬤做肌力的運動,及早復健避免功能衰退,最後,出院前蔡主任替阿嬤安排居家訪視,免去行動不便的阿嬤回來醫院就診。在經過醫療中心團隊的整合治療和家屬、看護的悉心照護之下,阿嬤的譫妄症得已改善,也沒有因為得病而失去原有機能,精神狀況也恢復如初。高齡長者是譫妄症高危險族群 未處理得當恐留後遺症陳殿和說明,譫妄症是指注意力及急性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其病程特徵為急性發作且時好時壞,並具有暫時性及可恢復性。臨床上,常常碰到高齡病人突然精神混亂、日夜顛倒、產生幻覺、失去定向感,如:認不得人、失去時間概念、不知身處何方,這很可能疑似為譫妄症發生!而譫妄症是1種常見的老年病症候群,但在臨床上常被忽略。無論任何場所(住院、急診、機構或居家)的高齡病人,均可能發生譫妄症,嚴重時可造成生命危險。譫妄症的發生都是急性發作,但沒有處理得當亦能變成慢性的,甚至是造成永久的後遺症。譫妄症容易被忽略 病人照護啟用跨團隊照護模式陳殿和指出,高齡病人往往都有多重的慢性病,加上突發性的急性病作為誘發因子,就會造成譫妄症發生。急診醫師必須先治療這些引起譫妄症的急性病,並要致力於找出譫妄症的危險因子,例如:潛在不適當潛在用藥、疼痛問題、脫水、營養不足、睡眠障礙等。因此,照顧譫妄症的病人是跨團隊的照護模式。陳殿和強調,譫妄症是1個容易被忽略的疾病,不單是一般民眾對這個疾病的認知不夠,往往醫療人員也輕忽這個疾病,甚至低估它的發生率。因此醫療人員在臨床上照顧高齡病人時應有高度的警覺性,才能早期診斷譫妄症,並給予適切的治療。另外,還有很重要的1環是病人的家屬,在急診等床期間,護理師會給家屬詳細的衛教,讓家屬理解譫妄症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的方向,協助病人如廁、協助肌力的復健、適當的提示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陪伴與照顧,卻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久住加護病房小心「譫妄症」上身! 醫曝原因及警訊 ·吃安眠藥仍失眠怎麼辦? 精神科醫師給「加藥or減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