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失智.新手照顧
搜尋
尿床
共找到
16
筆 文章
-
-
2022-09-25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魷魚遊戲》談成人尿床
友情、親情、愛情,有了情感的支持,生命才得以完整。然而,當面臨遊戲規則,只有勝利者才能存活,遭淘汰者將立即處死,面對好友親人,又該如何選擇?是犧牲自己、成全對方?或只能殘忍將之擊倒,流著淚,踏著血跡,邁向下一個遊戲關卡?「生存競爭」選擇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罕見,失敗者可能落寞離開職場或退出某場競爭。但在韓劇《魷魚遊戲》中,卻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以赤裸裸、血淋淋的死亡遊戲呈現。《魷魚遊戲》是2021年韓國原創劇,火紅一時,更囊括無數重要獎項,包括今年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魷魚遊戲》虛擬了一個極度詭異的世界,456個身負巨債、走投無路的人來到遠離人煙的小島進行遊戲:123木頭人、拔河、打彈珠都是兒童傳統遊戲……最終的獲勝者可以得到高達456億韓元的獎金,殘酷的是,失敗者將立即由行刑者一槍斃命。參賽者有流氓、罪犯、詐騙者,大多年輕力壯,但其中卻有一位是白髮蒼蒼的老者,因罹患腦瘤,自知不久於人世,也參加了這場魷魚遊戲,在殺戮戰爭中終於體力不支,第二天起床時眾人發現:老爺爺竟然尿床了!成年人也會尿床嗎?有研究指出,1-2%的成人可能尿床,但這個比例可能被嚴重低估,因為患者可能覺得困窘而未就醫。成人尿床會造成生活不便,並引起相當程度的焦慮。可能的原因有:荷爾蒙因素:在睡夢時人體製造抗利尿激素(ADH)會讓腎臟製造尿液減少。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在夜間會產生較多尿液而尿床。神經性:膀胱容量減少,或不穩定收縮而造成尿床。泌尿系統疾病:如攝護腺肥大、泌尿系統結石、攝護腺癌、膀胱癌等藥物或飲食:服用安眠藥可能因沉睡而尿床。使用酒精或含咖啡因的飲料會導致夜間尿液過多,並刺激膀胱而尿床。關於治療,因為成人尿床的原因很多,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是成功的關鍵。控制入睡前的喝水量:建議從下午開始減少水分攝取,避免喝含咖啡因飲料或酒類。鬧鈴:找到尿床的時間點,用鬧鈴喚醒,提早起床解尿。藥物:例如抗利尿激素,能夠減少尿液的產生。手術:如果確認是因泌尿系統疾病,例如攝護腺肥大、膀胱結石等,可考慮手術治療。以上的治療可以多管齊下。說實在,之前我並不是韓劇迷。筆者成長於亞洲四小龍經濟蓬勃發展的年代,台灣與韓國是兄弟之邦,也是競爭對手。不知有多少個夜晚,大夥兒在電視機旁為中華籃球或棒球隊加油,對於韓國球員頑強、彷彿不計任何代價都想獲得勝利的拚戰精神,總有些「情緒激動」。曾幾何時,身邊朋友談論的話題都是韓劇,年輕人崇拜韓星,韓國產品逐漸佔有重要位置。筆者撰稿同時,《魷魚遊戲》又勇奪美國艾美獎最佳戲劇類導演與男主角獎,韓國的進步絕對不是偶然。而並列亞洲四小龍的台灣呢?看看《魷魚遊戲》中的生存之戰,我們也應該上緊發條,努力向前!(Facebook請搜尋:鄒頡龍醫師聊生活,談健康)
-
2022-06-22 養生.抗老養生
「夏至」後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40歲宋小姐,每到夏天就大汗淋漓,時常覺得心悸、胸悶、口渴且淺眠多夢;且她本身就不愛運動,所以常覺得心臟沒力似的疲累感。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天氣悶熱流汗多,如果忘記補充足量水分,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夏至」飆汗心臟負荷大 可致「胸悶、失眠」吳宛容指出,夏至過後,天氣溫度升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比平時增加,心臟負擔變大,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會導致心肌梗塞。吳宛容補充提到,上述個案宋小姐前來中醫就診,中醫處方益氣生津,斂陰止汗的方藥兩周後,多汗、心悸的症狀明顯改善,且睡眠品質也有進步。出汗是調節體溫的其中一個功能,夏季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使氣血調暢;但經常大汗淋漓,會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還能傷及心陽,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悸、疲倦、乏力、失眠、口渴等症狀,所以夏季相對於其它季節更需「養心」。除此之外,長年有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支氣管炎等體質偏寒的人,可以配合此時陽氣極盛,鼓動陽氣,增強免疫力,使好發於秋冬的「冬病」,能在夏至時達到「夏治」的目的,所以夏至後的這段時間是體質虛寒的民眾「冬病夏治」的好時機。透過「冬病夏治」三伏貼 幫助身體提升免疫力吳宛容強調,「三伏貼」屬於中醫「冬病夏治」的特色穴位敷貼療法,在炎夏三伏天,將辛溫的中藥餅敷貼在特定穴位上,來治療易於冬季發作的過敏性疾病,如鼻過敏、氣喘等肺部疾病。「三伏貼」主要功效是提升陽氣、增加免疫力,主要針對呼吸道疾病;如果加上有脾胃虛弱或者頻尿、尿床等脾腎氣虛現象,會透過加強脾俞、腎俞等穴位來提升免疫力,再搭配中藥進而改善過敏虛弱體質,減少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氣喘等發作,預防經常反覆性感冒。夏季多吃「酸性」、「補氣」食物 減輕心臟負擔吳宛容提醒,夏天天氣溼熱,非常容易出汗,如果出汗過多就會造成心臟的負擔,傷津耗氣。這時可以選擇一些酸味的食物,例如:檸檬、烏梅、山楂,得以收斂、防止出汗,生津解渴。【山楂荷葉茶】▸材料:山楂1.5錢、荷葉1.5錢、冰糖少許▸煮法:沖入沸水500c.c.浸泡15分鐘左右即可用。▸小叮嚀:山楂能夠開胃消食、活血化瘀,荷葉消暑清熱利水。另外,還可以服用一些益氣養陰的藥材,如「生脈飲」,西洋參補氣,麥門冬養陰;而五味子負責酸收的部分,就是把流汗過多,造成體液的損失、耗損的元氣拉回來,同時也有止汗的作用。【生脈飲】▸材料:西洋參5片、麥門冬3錢、五味子1.5錢▸煮法:將西洋參5片、麥門冬3錢,五味子1.5錢加入熱水1000c.c.沖泡後即可飲用。▸小叮嚀:西洋參補氣,麥門冬養陰;五味子負責酸收的部分,把流汗過多,造成體液的損失、耗損的元氣拉回來,同時也有止汗的作用。★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2-06-02 養生.抗老養生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黃帝內經:節制七情、調養五臟為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上古先哲智慧的百科全書,涉及養生、預防、調攝、推拿等,提供人們日常保健參考的自然醫學寶典。前面談到的「情志」,作為7 種情緒的精神活動,我們就從五臟(心、肝、脾、肺、腎)來談談其中的交互影響。情緒過激,禍及五臟?《黃帝內經.素問》在〈陰陽應象大論〉和〈五運行大論〉篇中都特別提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是說明人的五臟特別容易受到太過激烈的情志所傷。何謂太過?就是超過我們所能負荷的範圍。前面談到的「百病生於氣也」,其致病因素為怒、喜、悲、恐、驚、思等導致情志過度。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一旦情志表現過度,則容易影響五臟運作,對人體產生不好的物理反應。五臟具有「藏」的特點,《素問.三部九候論》說:「故神藏五,形藏四。」所謂神藏五,主要是說在人體的五臟中,各有其獨特之處與所藏,與天地人相應。心藏著神,作為生命活動的主宰,因此才有「心為君主之官」的說法,當心受到情志因素的影響,心跳、脈動的運行都會失常,也無法好好地統治國家、令百姓安居樂業。肝藏著魂,是人的精神意識感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肝為將軍之官」的說法,當肝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鬱鬱寡歡、魂不附體,精神意識都會失常,也無法作戰抵禦敵人。脾藏著意,是人的思想與思考活動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脾為倉禀之官」的說法,當脾受到情志因素影響,容易過度沉思、食之無味,導致五味失常、吸收消化不良。肺藏著魄,是人的形體動作、反應能力的體現,因此才有「肺為相傅之官」的說法,輔佐著心之君主,氣血運行順暢,當肺受到情志因素影響,肺氣耗散、真氣不足,容易導致氣機紊亂、血行不暢,導致心跳與呼吸間難以協調,也無法輔佐君主,而引發病機。腎藏著志,是人的精氣盛衰之重心,因為精能化髓、並通於腦,以為志之所居,人的記憶能力、生命活動強盛與否,與腎精之氣是否充足息息相關,因此才有「腎為作強之官」的說法,協助國家強盛。唯有精氣足,則人體健康、剛強,即使到了40 歲,也不會有腎氣衰弱的問題,並讓體質強盛。反之,腎氣耗盡則體虛乏力、未老先衰。因此《難經》中也有「五臟藏七神」的內容記載,「臟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一旦不幸來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地步,都是因為牽動五臟太過。因此,如何維持情緒的平衡,是治未病及讓形神合一的重點。以下,進一步來瞭解不同情志與臟腑之間的關係。大怒傷肝――突發的巨大暴怒,為何傷肝?我們都知道,生氣對身體不好,甚至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在盛怒之下,肝的陽氣升發太過、氣血會上升、造成肝火亢盛,臉部的表現會呈現面紅目赤。中醫認為,肝是將軍之官,古代將軍得上場作戰,行前需要籌謀戰略、沙盤推演以便精確指揮部隊,克敵制勝,因此更要能夠掌控全局。假使將軍無法指揮部隊,將會造成國家動盪。肝臟也是如此,要是肝氣無法疏泄,長期積壓阻滯之下,造成肝氣鬱結,恐將全面引爆生理性紊亂。以我父親為例,早年他一個人開計程車養我們一家子,經濟重擔全部壓在他的身上,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每天大約中午吃完飯就趕著出門跑車,他設定一天扣掉油錢,一定要賺到2,000 元才能回家。因此,經常到了凌晨2 點後,他才拖著一身疲憊走進家門。有時候,因為沒有達到目標,回家的時間就會拖得更晚。當時全家一共6 口,每天睜開眼,都要吃飯,還有其他生活所需,像是讀書、補習,樣樣都要錢。因此,精神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的他,脾氣當然不會好,經常跟母親吵架。後來,因為腸胃問題需要住院治療,當時的我就讀國小,所以晚上就在醫院陪伴並照顧父親,白天才去學校上課。有一日下課,當我來到醫院,醫生竟然說:「你爸爸不見了!」原來我去上學時,爸爸也偷偷地開車去賺錢。他說:「全家就只靠我一個人,我要是一直住院,家裡就沒有收入來源!」後來,才知道父親不只有腸胃問題,還有高血壓的毛病,而且精神長期緊繃,才讓他變得暴躁、易怒。現在的我,已經可以理解為人父的辛苦,當一個人處在高壓情況下,時時刻刻為了三餐煩惱,脾氣怎麼會好?又怎麼能不生病呢?易怒的人經常感到煩躁不安、頭昏目眩的原因,在於肝臟的疏泄功能發生障礙,導致氣機鬱結所致,一旦荷爾蒙失調,就容易引發腸胃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但是如果隱忍這些日常小毛病,長期擱在心頭,將導致肝氣鬱結、致使情緒抑鬱、內分泌紊亂、免疫系統下降,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轉移情緒,讓自己維持平和狀態。歷史上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處在腹背受敵、四面楚歌的境況,最後憤而引清兵入關,吳三桂此舉左右天下大事,因而改寫了朝代,正是過度憤怒的代表型人物。前面說過,女性先天容易緊張或是發脾氣,一旦引發內分泌失調,身體器官都會受到牽連,其中,又以生殖系統的影響最為劇烈。目前醫學界認知,當體內雌激素含量過高,發生子宮肌瘤的機率也會大幅增加。廣泛認可的說法是,子宮肌瘤的發生就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所致。女性因先天體質問題,比較容易憂思、事情放在內心不說,有些男性也有情緒化問題,若是經常動怒、發脾氣,染患心臟病的機率將是一般男性的2 倍以上。所以,如何保持身心平衡,是現代人必須重視的課題。因此,假如一個人情緒過怒,整個人會面紅、目赤、心跳加速,甚至感到暈眩、昏厥。時常在新聞報導上看見這樣的案例,有人因一時盛怒,發生胃痙攣、中風或心肌梗塞,只好送醫急救,狀況嚴重時,一條生命就有可能從此消失不見。許多醫學報導也指出,人在憤怒時,體內交感神經過度亢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神經緊繃,身體各器官都會受到干擾,加劇疾病纏身。過喜傷心――突如其來的驚喜,為何傷心?一般來說,喜悅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易於恢復身體疲勞。《黃帝內經》說陰陽平衡、防病應致中和,因此,過與不及都會出現問題。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在說一個太過歡喜,反倒傷了心氣的故事。范進考了大半輩子科舉,終於在54 歲考上了秀才,想要再邁向舉人之路,他的岳父胡屠戶竟為此冷嘲熱諷,罵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最後,籌到了旅費前往應試,果真中了舉人,如今「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范進卻因為高興過度而發狂。直到眾人叫胡屠戶出手打他,才把他打醒過來。儘管這是個諷刺意味濃厚的小說,但不難知道要是過度歡喜,一時之間換氣不及,氣升上逆,就很有可能造成癲狂、失心瘋的情形。對於某些人而言,心志可能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時常受到驚嚇。因此,情緒波動就非常明顯,一旦發生開心的事情,就非常地喜悅,進而影響到心的脈動。嚴重情況,可能還會造成心臟停止,中醫才說大喜傷心。又如,許多患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要是過度刺激,就容易產生腦充血、腦溢血,攸關性命安危。中醫說的「心」,並不單單只是我們跳動的心臟。我們身體內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其中只有「心」並非「肉」字邊。《黃帝內經》認為:「心主神明。」因為這裡指的「心」,不只是實體的心臟而已,而是「心神」,包括無實際形體的思想、精神與意識層面。「心主神明」,如何對「心」與「神」的理解和認識。在《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大腦和心臟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過去習慣將兩者統稱為「心神」,說明了心臟具有精神活動與思考活動的大腦功能。《素問.調經論》也說:「心藏神。」還有《靈樞.邪客篇》的「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當心臟跳動時候,促使血液於全身血管流動與循環,帶動養分到各個器官,達到滋潤、供氧的功能,於是人的精氣神得以充足、飽滿。因此,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下,心臟感受到這股訊息,便會影響心律的跳動頻率,長期壓力對心臟是種負荷,使得心臟更加敏感及脆弱,容易引發情緒反應,長期惡性循環之下,於是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血管疾病。明末醫學大家張景岳曾在《類經》同樣認為:「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惟所是命,聰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針對「心」與「神」的觀點,持續被歷代醫家所推崇。近年,關於過度興奮恐將導致心臟病發的案例,時有所聞,特別是觀看刺激性的運動賽事,曾經發生過度緊張、激動、驚喜而猝死的不幸事故,正是所謂的「喜傷心」。《醫碥.氣》亦說:「喜則氣緩、志氣通暢和緩本無病。然過於喜則心神散蕩不藏,為笑不休,為氣不收,甚則為狂。」氣緩並不會感到疼痛,因為心藏神,怕的是心氣渙散,笑起來無法停止,導致癲狂,傷及心和神,《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就是這個道理。憂思傷脾――長時間的憂愁、思慮,為何傷脾?人有情志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如老子《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順應自然有情志而不過度;孔子的中庸之道也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的情緒應該剛好就好,太過則傷形又傷神。兩位聖人之道也都為中醫家所推崇,於此可知,情志太過會傷害五臟,其中又以思慮過甚,危害脾為最大。脾是後天的根本,氣血運化的樞紐,人體脾虛容易造成泄瀉、嘔吐、血腫、出血、消瘦、浮腫等疾病。《黃帝內經》認為:「脾在志為思,過思則傷脾。」在這裡,「思」是思慮、思考、思索,更有胡思亂想的意思。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個人容易操心,耗費太多精氣神在一件事情上頭,就是所謂的思慮過度,精神一旦受到影響,則夜不能寐、整夜多夢,甚至因此罹患精神衰弱等疾病。由於脾主宰運化的功能,假使運化功能耗弱,後天根本被消耗殆盡,將牽動身體各個機能的健康。中醫理論:「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得飲食。」就是強調用餐時宜心平氣和,才有利於脾胃運作、小腸的消化與吸收,維持正常運化功能。例如,很多業務員都容易患有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腹痛,以及胃食道逆流的問題,歸咎原因在於作息不正常。他們往往沒吃早餐就開始忙碌的行程,到了午餐時間,卻還在邊吃飯邊回訊息,忙碌一整天回到家之後,還在想著如何約客戶、談案子,害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擔憂業績沒有達標。此時,大腦持續飛快地運轉,缺少充分休息,當然也就沒空理會脾胃是否有好好消化食物了,最後換來滿身的毛病,都是因為過度憂思傷脾所造成。《素問.舉痛論》說:「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老是唉聲歎氣、經常思慮過度,甚至是往負面方向思考,將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也會引發食慾不振、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症狀,就是中醫主論氣的流通,最怕遇到氣結,形成臟腑氣滯而窒礙難行,正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養生原理。另一個案例,就是我的忘年好友阿達,他經常煩惱孩子過得好不好、孫子乖不乖,每天不停煩惱,導致脾胃消化系統不良,還伴有高血壓,收縮壓時常飆破160 mmHg。我對他說:「你都退休了,每天煩惱這麼多,對他們並沒有幫助。可以放寬心,跟好朋友多出去走走,說不定身體會更健康,還不會讓孩子們擔心。等他們回來的時候,看你精神奕奕、開開心心,就會常常回來看你啊!」後來,我幫阿達規劃一些簡單的旅遊行程,與好朋友一起遊玩,果然不再庸人自擾,不只找回了健康,也改善了親子關係。愛情也是令人傷神的東西,我們一定都聽過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無法祝英台相愛而犯了相思病,終日抑鬱,過度憂思,以致耗弱心神與精氣,最後成為一抔黃土。每年有許多莘莘學子準備會考、學測、指考、大考,或是在期末考期間吃不好、睡不好,也是思慮太過所致。所以要想提高記憶力,除了學會正常作息,也不能過度疲勞,還得健脾益智。常悲傷肺――經常悲傷、長時間唉聲嘆氣,為何傷肺?肺,不僅僅是氧氣、二氧化碳出入呼吸道與肺臟的重要環節,還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用。中醫說「肺主衛外」,指的就是抵禦外邪的免疫系統,作為抵禦外邪侵襲的重要屏障。醫學已經證實,當人們過度悲傷,不斷哭泣,或是意志陷入消沉的時候,易使肺氣耗散,進而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出現氣短、乾咳、咳血、音啞等症狀。假使一個人經常處於悲傷的狀態,無形中將會消耗體內肺氣,致使肺氣不足。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終日鬱鬱寡歡,又因父母雙亡,導致個性敏感、多疑,就是一個負面教材。根據臨床研究,癌症病人有諸多類似案例,一般被診斷出癌症之後,有些人往往會變得過度悲傷,加上身體機能低下,雙重衝擊導致身心全面失衡,可能就此一病不起。推究背後成因,往往是因為疾病帶來揮之不去的憂鬱、悲傷,面臨死亡的迫切威脅,對未來缺乏希望感,促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活力逐漸衰退、萎靡,細胞也會隨之惡化。正所謂「邪傷肺衛」,一旦「衛氣禦外」功能不強,受到病邪侵入而難以抵抗,就會引起感冒、咳嗽、過敏等症狀,加劇肺部、支氣管系統的惡化程度。每個人都會有悲傷的時刻,這本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但若是放任自己無止盡地悲傷下去,影響到日常生活,就不能視為正常狀態。很多事情過猶不及,情緒也是,一切剛剛好就好。恐驚傷腎――容易緊張害怕,為何傷腎?恐和驚都是腎的情志,作為人們對於外界突然狀況,產生刺激的一種應急反應。腎是人對於表達驚恐情緒的主要臟器。腎主藏精、精又藏髓,為生氣之原。所以,《黃帝內經》寫到:「驚則氣亂,恐則氣下。」因為腎屬水,當人在受到劇烈驚恐時,就會像水一樣,水往低處流,因而發生呆愣、驚慌失措,大小便失禁,嚴重時還會引發暈厥、猝死。換言之,驚恐讓氣紛亂而低下,還會使身體器官失去正常作用。這與因為腎藏精,精生髓,通於腦有一定的關係。《靈樞.本神篇》這樣說:「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若是腎臟本身有疾病,可能都會影響其情緒、情志表達。例如很多腎虛的人都不喜歡說話,由於體質較為虛弱,尤其是小時候怕生、容易哭鬧,見到陌生人也會驚嚇閃躲,又如很多小孩在受驚嚇之後,發生大小便失禁的事情、不容易安穩好眠、容易半夜驚醒,這都是驚恐傷腎,腎氣不固的一種表現。記得國小的時候,有一位同學的個性相當內向、害羞、膽小,並且沉默寡言。有次上課期間,教室內突然聞到類似排泄物的異味,才知那位同學因為不敢跟老師說想上廁所,而大便在褲子……,之後又有一次尿在褲子上面。這樣的情事發生數次,同學就不太敢跟他一起玩了。升上國中後,這樣情況越趨嚴重,當時也沒有好的輔導系統,導致那位同學因驚恐過度,不敢與人來往,終日躲在家中,也不肯上學,又因害怕、恐懼、寂寞、悲觀、社交關係喪失,最終接受憂鬱症治療,迄今仍未恢復健康。還有一個案例,有位好友的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會尿床,我到朋友家跟孩子聊天後才知道,因為一直害怕做錯事被父母罵,導致自信心不足,又怕晚上睡覺會尿床,惡性循環之下,於是經常發生尿床事件。後來跟朋友聊到,孩子自信心不足、容易擔心害怕,才會發生尿床的情況,建議去看中醫,開立對症調製養腎安神的方劑,也請朋友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愛,讓孩子有安全感,不要因為孩子犯錯就急於責難,愛心、耐心、擁抱與陪伴,都是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好的互動方式。經過半年後,小孩果然已經不再尿床了,親子間的關係也有明顯改善。以上,列舉情志對於我們日常與健康的影響,根據《黃帝內經》的日常養生法則,提醒我們臨事不亂、遇事不危、逢事不驚,避免情緒起伏過大,學習舒緩調整之法,就能常養身體及臟腑的安適。《素問.上古天真論》說:「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當我們心情愉悅、心神安定、能量俱足時,自然不會胡思亂想,情志平衡了,也就能遠離疾病的威脅。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黃帝內經╳量子糾纏:情志相勝、運氣調頻、分子營養與量子信息醫學實證》
-
2021-08-19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快開學了還尿床怎麼辦?中醫師:雷射針灸助擺脫困擾
小孩尿床改不掉怎麼辦?5歲張小弟發育慢,自幼玩太累常尿床,因白天偶有漏尿,身上總有尿騷味而自卑,接受行為治療以鬧鐘設定睡前提醒排尿改善有限,改接受中醫雷射針灸治療3療程獲改善,也擺脫尿騷味變得有自信;7歲王小妹體格壯實,怕熱汗多,情緒易怒,睡眠品質不好,接受藥物治療出現頭痛、腹痛,轉介中醫醫雷射針灸治療4個療程後,共48次,夜尿尿臭改善,體重下降,人也長高了。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醫師楊雅媜說,根據統計,3歲孩子白天幾乎能控制排尿,但仍有16%5歲童會尿床。到了7歲剩下10%的小孩會尿床;到了10歲,還有5%的小孩會尿床。男孩尿床的比例幾乎是女孩的兩倍。楊雅媜指出,現代醫學認為造成小兒尿床常見原因,有成長成熟度較慢、膀胱容量較小、膀胱過動、泌尿道感染、便秘、睡眠問題、心理壓力以及其他疾病導致。在行為治療無效下,會聽從醫師建議服用迷你寧控制,但部份患者出現頭痛、腹痛、心律不整、情緒焦慮等副作用,改善有限。楊雅媜說明,中醫在針灸的治療基礎下,針對小兒體質搭配穴道(如三陰交、氣海、關元、足三里、百會、腎俞、命門穴),使用現代設備的無痛雷射針灸幫助下,經研究結果證實可有效改善尿床的發生率及每晚尿床的次數。採取的雷射針灸在穴道上的刺激調整,除了無痛、安全、速效,除幼童接受度大,也無服用藥物腹痛、頭痛、心律不整等副作用。對生長發育也可搭配中醫藥物,對幼童本身是中長程的體質調整及保健。楊雅媜建議父母,孩子幼兒期即應培養排尿及生活衛生習慣,生活作息要正常,不宜熬夜晚睡,避免食用過量的冰品、生冷瓜果、柑橘類或辛辣刺激之物損傷脾胃臟腑,可加強按摩百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道。楊雅媜說明,若孩子有尿床,應每天記錄尿床情形,每日晚飯後應控制飲水量,睡前提醒排尿,耐心教育,鼓勵孩子消除怕羞、緊張等情緒,建立信心。若孩子尿床頻率超過一周一到二次,宜就醫評估。
-
2021-07-11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十多年前,我和太太帶著兩大箱行李到美國紐約,展開一年多的進修生活。剛抵達時,美景、美食、音樂劇,五光十色的紐約,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沒幾天,才發現在陌生都市要租到理想房子並不容易。生活中的瑣事:申請水電、瓦斯、申辦手機、買車、考駕照……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都是壓力。最沉重的是:人在異鄉舉目無親的漂泊和孤獨感。遠離故鄉,移民另一個國家,容易嗎?「夢想之地」(英語:Minari,韓語直譯:水芹)是2021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導演鄭李爍80年代一家人懷著「美國夢」移居美國的真實故事,獲得今年(2021)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什麼是「夢想之地」?是如聖經所說的「流奶與蜜之地」? 影片一開始,男主角開租來的卡車,帶著家當搬到阿肯色州鄉下,迎接他們的是一片荒蕪。沒有水,需辛苦掘井;沒有房子,只能住在裝有四個輪子的貨櫃車。車屋沒有地基,龍捲風警報來時心驚膽戰。男主角懷抱夢想:在這土地種植韓國蔬菜,有一天能行銷全美。但夢想非一蹴可幾,困窘的物質生活,加上照顧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子大衛,夫妻感情瀕臨破裂。他們從韓國接來母親照顧外孫,由於文化差距,一開始祖孫格格不入。大衛有尿床困擾,外婆戲稱他「小鳥壞掉了」。有一天,大衛醒來發現床鋪濕了,自己的褲子卻是乾的,才知道同睡的外婆因中風而尿床。尿床在兒童相當常見,不過成年人也可能尿床。研究指出:大約1%到2%的成年人尿床。因為許多人覺得難以啟齒不願就醫,因此實際發生的比率可能遠高於這個數字。成人尿床可能的原因:1.夜間尿液產生過多:抗利尿激素(ADH)會在睡覺時減慢腎臟產生尿液。當ADH分泌量不足,導致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2.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造成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3.膀胱容量較小:例如膀胱過動症,神經性疾病(如腦中風)等導致容量變小,會導致尿床。4.泌尿系統疾病:例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和膀胱癌。5.藥物和飲食:某些失眠藥物或精神治療藥物之副作用。酒精和咖啡因也會導致夜間尿液增加,膀胱不穩定而尿床。尿床的治療包括:行為治療:限制下午和晚上的液體攝入量。避開咖啡因和酒精。增加膀胱容量:以膀胱訓練配合藥物治療,增加膀胱容量。設置鬧鐘:在尿床發生之前起床解尿。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液產生。要同時減少入睡前水分攝取,才會有較好效果。什麼是夢想之地?絕不是遍地黃金,財富唾手可得的樂園,而是要懷抱夢想,用血汗耕築的一片天地。「夢想之地」電影原名「Minari,水芹」的意象或許最能反映這種精神:「水芹美味,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就跟野草一樣。」台灣在60、70年代有許多留學生赴美。筆者當年到美國及歐洲吸取新知,收穫良多。今日我也鼓勵年輕人出國進修,拓展視野,不要為夢想設限。那「夢想之地」不一定在某個國家、某個地方,可能就在你我心中。
-
2021-01-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兒童精神科的診療工作 幫助孩子在正向環境中成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身心障礙者的照顧」,分別由病人的母親寫出自己最初無法接受自己的女兒身心障礙的現實,後來透過兒童精神科醫師的耐心開導而改變態度,與我們分享她與家人如何「正向解決問題,往前邁進忘記煎熬」的心路歷程。接著當年開導她的這位兒童精神科醫師詳細地介紹自己的工作,並發自內心地對這位真誠努力的母親表示讚佩,而說出他期待所有養育和教育孩子的人,都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在正向的環境中成長。最後我們邀請一位任職教養院院長多年的專業人員寫出她如何體悟到在全日型的照顧服務上,除了要把障礙者照顧好,還要學習如何支持家屬,陪伴他們一起面對照顧上的難題與分享照顧上的喜悅。暄媽回想二十多年前看我的門診的經過寫到:「一天只開放二個初診名額,前一天晚上八點就和先生站在大樓鐵門外,一直站到第二天早上八點開門,搶頭香掛1號。」看到這一段敘述,心裡覺得暄媽長期照顧小暄已經夠辛苦了,為了醫療還要承受這個掛號的折磨,我感到非常抱歉。想在這裡對兒童精神科(心智科)的診療工作做個說明,以減輕我的罪惡感。四十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智障、自閉症、過動症等神經發展障礙是每次門診都會碰到的,譬如一個十個月的孩子叫他沒反應,是自閉症嗎?一位父親帶著五歲還沒有語言的孩子,希望孩子能講話和一般孩子一樣上小學。一位母親帶小四的孩子來門診,孩子沒有發任何有意義聲音,只會拉媽媽的手去拿自己想要的東西,媽媽希望孩子能講話,將來能工作養活自己。一位母親被導師逼著帶小五的孩子來門診,雖然其他老師都不認為孩子有問題,但導師堅持要我鑑定是不是注意力不足症或學習障礙。不上學、害怕離家、焦慮不安、憂鬱不快樂、暴躁易怒等情緒問題,以及厭食、暴食等飲食和尿床遺糞等排泄問題,還有打架、偷竊、物質濫用等行為問題,都是兒童精神科常見的服務內容。這些臨床問題,一直到現在,大部分都不能像身體疾病,用驗血、驗尿、照X光、超音波、腦波、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檢驗、檢查來診斷,而要靠觀察、實地診察兒童,詢問照顧者和相關的人,收集完整的資訊,醫生將這些資訊和腦袋裏的教科書和文獻記載的知識,結合臨床經驗,作成臨床診斷,然後分析「問題」是怎樣形成的,參酌家庭/學校可以動用的資源,和醫療團隊具備的十八般武藝,作成對這個家庭處理「問題」的建議,並將這些結果逐一和父母及(可以瞭解的)兒童討論,作成治療的暫行辦法,執行一段時間後,在複診時檢討執行情形和問題變化情形,必要的話給予修正。上述初診診療的過程至少要40至50分鐘,有沒有可能縮短呢?由於健保診療費給付不合理,兒童精神科成為醫院不受歡迎能不設就不設的次專科,大部分兒童精神科醫師要兼作成人精神科業務來達到醫院要求的業績。上述兒童精神科的初診診療費在醫院只有一千出頭點,在診所還不能申報,因此造成一些變通的辦法,譬如資料收集不是由醫師執行,而是在等待診療時請家長填一些問卷,交給診間助理計算問卷分數,醫師在診察時看一下問卷結果,只要幾分鐘就告訴家長診斷和開藥或其他治療建議。另有一些醫師,則將資料收集和問題處理分成好幾次執行,一次只做一部分,將診療的次數變多,或是將部分工作轉請心理師和社工師處理。最近幾年,人工智慧(AI)在醫療快速發展,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線上心理輔導(尤其認知治療)去年在歐美進展很快,兒童精神科的診療也受到影響,有可能未來五到十年,由照顧者和教師線上提供相關資料,和兒童的影片資料,這些資料可以由AI直接分析,結合AI超強處理文獻資訊的能力,協助醫師迅速給予診斷和治療的建議,AI甚至扮演執行治療的角色,這樣,需要醫師診療的時間會縮短。前述40至50分鐘初診診療模式,家長的反應是怎樣的?最常聽到的反應是「服務量太少、掛不到號、預約的時間太久等」,而出現像暄媽排一整個晚上掛號的辛苦現象。對於詳細診療,大部分家長都滿意有詳細的診斷與治療的說明和討論,有些家長很高興一次完整的診療解決他的問題。但也有「問那麼多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做什麼!」 「別的醫師幾分鐘就能診斷開藥,你討論這麼多,還要我們自己做來解決問題,真是差勁的醫生。」我還碰過一個家長,診療結束後,到掛號處要求退掛號費,理由是「只有談話沒有開藥」。顯示我這種診療模式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應該有改良的空間。也許未來有些病人需要的是AI為主的快速診療模式,而需要「人和人之間的醫病關係者」,才由醫師扮演主要診療角色。暄媽顯然對二十多年前我們的診療過程持正面的態度,對診療的建議事項,暄媽和暄爸都努力執行。看到暄媽的文章中舉了許多幫助小暄暄正向地學習和快樂生活的情形,我非常佩服這種「正向解決問題、往前邁進,忘記煎熬」養育有智能和情緒障礙的孩子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只使父母忘記煎熬,更能使孩子情緒穏定,將能力發揮出來,有良好的親子互動,過快樂的日子。我期待所有養育和教育孩子的人,都能以這樣的態度,來幫助孩子在正向的環境中成長。
-
2020-11-12 養生.家庭婚姻
離婚兒/父母逼選邊 小哲尿床、要人餵
就讀幼兒園的「小哲」開始出現尿床,甚至需要人餵才肯吃飯狀況,社工介入了解,才發現原來小哲父母因故離婚,又要他選邊站,巨大的壓力造成他出現行為退化。經社工輔導後,家長才意識離婚竟對幼子出現負面影響,最後才達成共識,就算有官司訴訟,也不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這對夫妻因相處不睦出現妻子動手打丈夫狀況,最後丈夫申請保護令並訴請離婚,法院裁定將監護權判給爸爸,同時案件也轉到新北社會局,由社工協助輔導,媽媽可探望兒子。不過,這對夫妻除了離婚官司,還有財產、傷害等訴訟,小哲也多次目睹家庭暴力,夫妻之間的怨恨更加諸在小哲身上,爸爸告訴他「現在跟我住」、「不能跟媽媽有說有笑」,媽媽則會說「都是爸爸的問題」。長期面對父母壓力,原本天真無邪的小哲也被迫學會看臉色,但精神壓力讓他出現行為退化,不僅半夜尿床,要人餵才肯吃飯,情緒很不穩定。社工介入關懷,同時告訴父母因雙方怨恨、訴訟等問題,要孩子選邊站,精神壓力將波及孩子,最後雙方決定不再把彼此的事加諸在小孩身上。新北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說,小哲父母不再要求孩子選邊站,也讓孩子身心狀況逐漸恢復,即使雙方仍有官司訴訟,也較能心平氣和到對方家中接送孩子,「不再拖孩子下水」。
-
2020-08-16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英雄教育」 談成人尿床
從電影《英雄教育》,談成人尿床 鄒頡龍 您是不是和我一樣,總是從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名單搜尋好電影?這些得獎名單雖然精采,卻可能因此錯過了其他國家的好電影。最近經友人推薦看了2004年德國電影《英雄教育》,迥異於好萊塢的敘事風格讓我驚艷。電影原名:NAPOLA,指的是當年希特勒創立的軍事寄宿學校,招募「血統純正」的日耳曼年輕人,培養成政治、軍事的納粹菁英。描述二戰德國納粹暴行電影不少,大多以受害者猶太人的角度描述。例如「辛德勒的名單」。但這部電影提供了另一個視野:男主角是一個出身平凡,卻有著優異拳擊天賦的德國年輕人,不顧父親的反對,滿懷憧憬與理想投入NAPOLA。但納粹的訓練冷血殘酷,甚至讓學員在搜捕行動當中,持槍屠殺手無寸鐵的蘇俄青少年。男主角陷入迷惘:失去了憐憫與人性,即使成為納粹菁英?這是自己追求的目標嗎?對待敵人冷血,納粹對學生的訓練更加嚴酷。其中一位學員有尿床的困擾,卻被當作天大的恥辱!讓他在操場獨自舉著尿濕的床墊,承受肉體的凌遲及公然羞辱... 最後,這個尿床的年輕人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撲倒在手榴彈上,讓自己炸成碎片,看似英勇保護了其他人,又何嘗不是以死亡來抗議並尋求解脫嗎?納粹學校的教官不了解,成人尿床是一種疾病,絕對不是因為懦弱,更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尿床在幼兒時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表現,但是如在成人持續發生,確實會帶來很大的困擾。「我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70多歲了,竟然還尿床!」曾有一位男性因為尿床就診,臉上滿是驚恐和自我懷疑。根據國際尿控協會(ICS)的定義:夜間遺尿(尿床)是指夜間睡眠期間任何意外的排尿。成人尿床的比例為2%-3%,病因分為以下種類:逼尿肌障礙:例如膀胱過動膀胱出口的問題:例如:攝護腺肥大。 夜間尿量過多:中老年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入睡時小便量增多。另外如有慢性腎臟病,服用利尿劑,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夜間產生的尿量更多,也增加尿床的機會。睡眠喚醒障礙:雖然膀胱已經滿了,但是沒有辦法喚醒。例如:原發性睡眠障礙,服用鎮靜劑或精神疾病相關用藥的患者。造成成年人尿床的原因相當複雜,治療也要針對成因著手。生活方式改變:避免咖啡因和鎮靜劑,避免飲酒:飲酒有利尿的作用。行為療法:和兒童尿床一樣,嘗試找出尿床的時間點。用鬧鐘在發生尿床之前喚醒,提早如廁,避免尿床。藥物治療:A.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產生的尿量。必須密切追蹤血中鈉離子濃度 B.抗膽鹼藥物:放鬆膀胱逼尿肌,增加膀胱容量。和其他描述二戰納粹暴行的電影相比,《英雄教育》這部電影沒有太多血腥。沒有太多控訴,鏡頭透過幾個良知未泯的年輕人看納粹的「英雄教育」,什麼是英雄?透過怎樣的教育,能夠訓練出屠殺數百萬猶太人的納粹軍人?沒有人是天生的加害者,卻可能在扭曲的價值觀之下成為劊子手。男主角在關鍵的拳擊比賽中放棄抵抗,被對手擊倒,最後在漫天雪花中,被逐出學校。他的夢想破碎了,在許多人眼中,他沒有「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沒有成為納粹菁英,沒有成為戰場上的屠夫,對他的一生,是幸、或不幸?我心中已經有答案,腦海中浮現聖經的話語:「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
2020-07-19 新聞.用藥停看聽
吃維生素B2可防偏頭痛 臨床指引釐清止痛成見
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今天公布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釐清常見的止痛錯誤觀念,也建議偏頭痛時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以緩解疼痛,連續3個月每天服用400毫克維生素B2則可預防偏頭痛。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與台灣護理學會合作,採用GRADE實證臨床指引發展系統,編撰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並在下午舉行權益關係人會議討論符合實務需求的照護模式。計畫主持人、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執行長陳可欣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痛苦是每個人都無法忽視的問題,也沒有病人應該忍受痛苦折磨。推動臨床照護指引是希望改變醫護人員、民眾的印象,疼痛不需要忍耐,可透過好的藥物、照護方式改善。關於止痛的成見,陳可欣說,很多癌末病人在最後一段時日很需要止痛,但不只家屬、甚至連醫護都有錯誤觀念,認為止痛鴉片類藥物用多了會上癮。此外,研究顯示,超過7成術後病人會出現急性疼痛,但也不少人誤認用了止痛藥會延緩復元,都是沒有根據的謠言。實證疼痛臨床照護指引針對成人及兒童急性疼痛照護、成人慢性下背痛照護、成人及兒童癌症疼痛照護等。有關成人急性疼痛,成功大學護理系教授許玉雲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統計,偏頭痛是導致50歲以下失能、殘疾的首要原因。指引建議,每日服用維生素B2(核黃素)400毫克連續3個月,可有效預防偏頭痛。當偏頭痛發作時,建議冰敷頭頸部20至30分鐘,或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頭、頸、肩或腳底按摩以緩解疼痛。陳可欣說,兒童的疼痛問題應該被正視,臨床觀察,有些住院或需長期治療的孩子因害怕打針,被家長拖著進治療室,結果產生心理創傷,後續尿床長達數週。如果妥善處理兒童疼痛,有助身心發展。指引建議,面對不願配合打針的兒童,轉移注意力會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不管是播放兒童感興趣的影片、聆聽兒童喜愛的音樂、看萬花筒、圖卡或是吹泡泡或氣球,都可有助減輕疼痛。此外,不少人有慢性下背疼痛問題,慈濟科技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所長宋惠娟團隊建議,可透過按摩療法或搭配皮拉提斯等運動協助肌肉放鬆。但陳可欣也說,身體疼痛問題應該找出原因,如有些下背疼痛是因為脊椎脫位,卻貿然按摩、整脊,結果下背瘀青一片、疼痛也不能緩解。應與醫師或照護團隊討論,找出最有效的解痛方法。陳可欣說,鴉片類藥物不如想像中恐怖,謹慎使用,它是最有效的止痛藥。輔大醫院藥劑部劉人瑋副主任團隊以實證醫學方法統整現有最佳科學證據,指出鴉片類止痛藥確實能有效改善成人癌症相關疼痛。此外,醫師處方的吩坦尼(fentanyl)貼片的效果比口服嗎啡更好。
-
2020-07-12 科別.泌尿腎臟
攝護腺肥大會讓腎衰竭? 小便出現10症狀應警覺
68歲林先生,夜間常因不自覺尿床而驚醒,白天不時會也會出現漏尿情形,進而到醫院求診。經醫師詢問病史得知,無明顯疼痛不適,正在服用高血壓、攝護腺肥大及加強膀胱收縮的藥物,曾確診糖尿病但未治療,過去檢驗也發現腎功能異常,藉由理學檢查可見下腹部凸出,臉部及雙腳浮腫,並由泌尿系統超音波檢查發現,其攝護腺肥大、膀胱憩室、膀胱結石及兩側腎水腫。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攝護腺肥大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30歲以上,每增加10歲發生率上升15%;90歲以上,接近100%有攝護腺肥大。另外,臨床上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約每年每千人有4.5-18人。攝護腺肥大常見症狀有:排尿不順、排尿困難、頻尿、夜尿、急尿、漏尿、排尿次數增多、有餘尿感、血尿、尿滯留等。周固說明,攝護腺肥大阻塞尿路會導致排尿不順,使得尿液滯留在膀胱中,當小便累積過量時,膀胱過滿讓小便溢出,造成不自覺的漏尿;同時,膀胱壓力過高,尿液反向推擠,引起膀胱輸尿管逆流,造成腎水腫,腎功能受損而全身水腫。周固提到,攝護腺肥大造成嚴重腎功能變化的案例不多,治療方面,約40%攝護腺肥大者使用藥物觀察一段時間可獲得改善,10-27%病情惡化須手術治療。當攝護腺肥大出現如:攝護腺阻塞而導致腎衰竭、重複出現尿液滯留、重複的泌尿道感染、引起再發性血尿、出現膀胱憩室、合併膀胱結石等併發症時,則應考慮以手術治療。 最後,周固提醒,所謂病從淺中醫,有攝護腺肥大及糖尿病應及早治療並定期追蹤,以免造成膀胱神經受損或尿路阻塞,而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發生;攝護腺肥大以藥物治療持續超過1年沒改善,應考慮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併發症發生,就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不可輕忽。延伸閱讀: 泌尿問題不全是老化的錯! 這3原因都會讓攝護腺提早GG 有尿意不要憋太久! 醫曝嚴重後果...看完你還敢憋著嗎?
-
2020-07-08 科別.泌尿腎臟
6旬男全身水腫瀕腎衰竭 竟是攝護腺肥大惹禍
68歲林先生因夜間經常不自覺尿床,加上白天不時有漏尿情形,進而就醫,經檢查發現全身水腫、下腹凸出,餘尿超音波顯示餘尿量超過999毫升,且攝護腺也腫到正常人3倍大,因反覆尿液滯留,造成腎臟感染,已瀕臨腎衰竭階段。收治林先生的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一般男性膀胱容量約420毫升,但此個案竟導出2公升尿液,是常人的5倍,顯示攝護腺肥大問題相當嚴重,且膀胱已失去功能;進一步檢查發現他不僅有攝護腺肥大,又因糖尿病長期未追蹤治療,導致膀胱神經受損進而傷腎。周固說,攝護腺肥大的發生率與年齡有關,年過30歲每增加10歲、發生率上升15%,年過90歲的高齡族群幾乎100%有攝護腺肥大;臨床上因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每千人有4.5至18人。而全身水腫也常與攝護腺肥大有關。周固說,攝護腺肥大會阻塞尿路,導致排尿不順,出現排尿困難、或使頻尿、夜尿、急尿次數增多,或有餘尿感、血尿、尿滯留等症狀,一旦有大量尿液滯留在膀胱中,恐不自覺漏尿,甚至出現尿液逆流,造成腎水腫、腎功能受損而全身水腫。而在治療上,約4成攝護腺肥大患者只要使用藥物就能逐漸改善,約10%至27%病情惡化者須以手術治療;不過,當攝護腺肥大出現腎衰竭、重複尿滯留、重複泌尿道感染、血尿、膀胱憩室膀胱結石,或藥物治療持續超過一年沒改善,則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
2020-06-11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焦慮會牽連泌尿道?研究證實兩者因果關係
48歲吳女士,因為失眠問題在診所拿藥,卻覺得效果不佳,於是轉至大醫院求診。經精神科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吳女士不僅有焦慮症狀,也有夜尿及尿失禁症狀,轉介至婦女泌尿科門診合併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生活品質也提高。一般人可能以為大腦跟膀胱看似沒有關係,但真的如此嗎?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部定副教授黃隆正博士與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部定教授吳銘斌博士連袂在這幾年展開一系列的聯合研究,卻意外揭開此謎團。奇美醫學中心跨團隊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數據的分析,對下泌尿道症候群(簡稱LUTS)深入研究。研究發現,下泌尿道症候群不只是發生下泌尿道症狀而已,還會增加門診就診次數,同時增加住院次數,更可能合併其大重大疾病之發生,如腦心血管、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躁鬱症等風險。根據統計,下泌尿道症狀的人腦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症、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了1.34倍;阿茲海默症增加1.63倍;焦慮、憂鬱增加了2.56倍(焦慮2.05倍、憂鬱2.19倍、合併發生2.14倍)。而下泌尿道症候群個案後續罹患焦慮及憂鬱的危險比(HR)分別為2.12跟2.03;焦慮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01;憂鬱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37。以上的研究結果已分別刊登在兩個國際知名期刊:2015年的精神科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及2017年的心身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兩位專家的研究證實了憂鬱、焦慮與LUTS不僅有共病關係,而且為雙向的因果關係,其臨床意涵為:憂鬱焦慮導致LUTS;LUTS導致憂鬱焦慮;兩者有共同致病機轉。這樣的發現提供「腦-膀胱軸疾病」(Brain–Bladder Axis)理論一個強而有力實證支持。由於憂鬱、焦慮與LUTS存在雙向因果關係,暗示兩大疾病間可能有共同致病機轉,建議醫師應適時的相互轉介及合併治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黃隆正指出,憂鬱症和焦慮症是最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兩者常合併發生。國內的憂鬱症、焦慮症合計盛行率約24%,發生原因為壓力或先天體質因素,此外,也常與慢性疾病有關,共病會對預後有不良影響,進一步惡化生活品質。吳銘斌說,下泌尿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12~18%,其症狀包括(1)尿液還在膀胱時,出現失禁、頻尿、夜尿、尿床等;(2)排尿出現尿得很慢、斷斷續續、排尿疼痛、滴滴答答等;(3)排尿後感覺尿不乾淨;(4)其他如性交疼痛、骨盆腔器官脫垂、生殖泌尿道疼痛、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包括年紀、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黃隆正說,近幾年更發現心理因素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是壓力造成的焦慮、憂鬱,可能是導致下泌尿道症候群之發生及病程延長的關鍵。反而言之,下泌尿道症候群對於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包括日常作息的干擾、特殊需求的經濟花費,以及情緒沮喪低落等,可能造成患者的長期壓力,進而產生焦慮、憂鬱症狀。黃隆正解釋,憂鬱、焦慮與下泌尿道症狀之所以有因果關係,在生理層面也有一些可能的解釋,譬如,透過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相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 axis)的神經免疫系統,來交互影響。臨床經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僅只對憂鬱/焦慮有效,也可以改善一些疼痛及身體症狀,例如壓力性尿失禁。研究顯示,抗憂鬱劑可能是LUTS的危險因子;血清素系統可能和LUTS的發生病理有關;抗憂鬱劑可能對LUTS的治療有效。黃隆正建議,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其詳細機轉、藥物發展及其他治療方法。他提到,而在奇美醫學中心相關科別之間已經有個案的跨科別轉介治療,也都有一定的成效。(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 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
2020-03-12 科別.耳鼻喉
過動?7歲童鼾聲如雷睡不飽 原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台中市一名7歲男童將在暑假過後就讀小學,但身高明顯比同儕矮,晚上睡覺常發出劇烈打鼾聲,每天起床都抱怨睡不飽,甚至為尿床發脾氣,加上學習表現比同齡孩子差,讓家人十分擔憂,就醫確診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經手術切除雙側扁桃腺及腺樣體後,症狀大幅改善,也對上學恢復信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許哲綸表示,男童身材較同齡略顯瘦小,始終張口呼吸,齒列咬合不正,睡覺時除了打鼾聲外,常常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導致白天在校學習狀況不佳,如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過動現象,家長先帶男童到診所看診,轉診至醫院。醫師許哲綸經理學檢查發現,患者顎扁桃體肥大貼近中線,顱顏側面X光及鼻咽內視鏡顯示,鼻孔最後面的鼻咽部幾乎被腺樣體佔據;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方面,證實男童有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依據美國耳鼻喉頭頸醫學會指引,第一線的治療方式為雙側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手術,經治療後,小明整體狀況顯著改善,不再擔心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許哲綸介紹,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四歲到九歲孩童,常見症狀包括打鼾、鼻塞、張口呼吸、夜尿、生長遲緩等,因肥大的顎扁桃體及腺樣體,大幅佔據正常的呼吸通道,導致睡眠過程中出現停止呼吸,或呼吸低下等狀況,故近年研究發現此症更與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有關。許哲綸指出,耳鼻喉科或小兒科醫師會先透過理學檢查,並安排顱顏側面X光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如有必要,會再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如每小時有大於等於一次以上的睡眠中止或是睡眠低下的情形,即可確診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許哲綸說,目前經美國耳鼻喉頭頸醫學會建議,治療首選為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手術,如合併過敏可同時治療,如不考慮開刀,除了接受抗組織胺及短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外,亦可於睡覺時配戴陽壓呼吸器,但因孩童的順應性不佳,故效果有限,且長期使用可能造成孩子顱顏骨頭發育異常。許哲綸提醒,對於三歲以上孩童,切除扁桃腺及腺樣體並不會造成抵抗力低下,罹患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若錯過七歲前的手術黃金時間,未來可能影響聽力、長相、智力發育等,不可不慎。
-
2020-03-06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引焦慮 張老師提供3帖心靈藥方
武漢肺炎疫情使社會瀰漫著恐慌和焦慮,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涂喜敏提出3帖心靈藥方,包括遠離刺激源、穩住自助力、善用人助網,謹慎防疫之餘,也要避免過度恐慌傷人不利己。涂喜敏表示,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使人心惶惶,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說,家長因擔心疫情,難免會對孩子的活動有所限制。這種不安的氣氛,可能會影響孩子,使孩子變得黏人,經常抱怨頭痛、身體不舒服,甚至出現尿床、不願意上學等狀況。涂喜敏認為,家長可嘗試換個說話順序,先照顧孩子的心情,再說想說的事情。例如先說:「現在不能隨便出門,你一定覺得好悶、好煩對不對。」然後試著問:「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現在出去玩,該怎麼保護自己呢?」用討論的方式取代直接下指令。對於成年人的防疫焦慮,表現出的行為包括搶購口罩、民生物資,在社群軟體中不斷轉傳各種疫情訊息,抱怨社區中有人從國外回來卻沒報備等。涂喜敏建議循3帖心靈藥方紓解焦慮感,包括「遠離刺激源」,如果不安的畫面容易在腦海中盤旋,可以減少接觸這類資訊,也可嘗試過濾社交軟體的訊息。第二個重點是「穩住自助力」,找尋一個能讓自己安定的方法,做一些事情讓自己保持輕鬆的狀態,例如看勵志或心靈療癒的書籍。記得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規律運動提升免疫力。涂喜敏建議的第三帖藥方是「善用人助網」,可以透過電話、傳訊息關心親朋好友,或者尋求社會上的支持系統,例如「張老師」1980輔導專線、衛福部1925安心專線等。涂喜敏認為,疫情持續發展,民眾產生暫時性的壓力反應,並不是病態。但隨著檢疫資訊的透明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提升,多數人可以慢慢恢復正常,如果焦慮狀況已嚴重干擾生活和正常作息,可考慮求助心理諮商或醫師。
-
2019-12-27 養生.生活智慧王
北台灣氣溫急速下降!使用這5樣保暖物品要注意
時序進入冬季,不少家庭紛紛拿出保暖物品,但使用之餘也要注意使用時間、溫度、部位等,避免發生燙傷情形喔!以下介紹常見保暖物品:1. 暖暖包不少人會使用暖暖包當作隨身保暖物,卻不宜使用在嬰幼兒身上,因為它們會在發熱過程中逐漸過熱,對溫度不敏感或是不太會表達的小小孩來說,很有可能發生燙傷情形。2. 洗熱水澡幫寶包洗澡時須注意時機點,建議可在傍晚太陽下山之前洗澡,因為洗澡時總要穿穿脫脫,冷熱溫差大的時候可能會讓寶包不舒服。此外也要注意洗澡水溫,千萬別讓寶包洗過熱的水,因為容易燙傷皮膚之外,也會把保護皮膚的油脂清洗掉。若寶包身體沒有過於骯髒,可二至三天洗一次澡即可。3. 電熱水袋每年不時都會傳出有幼童因為使用熱水袋造成低溫燙傷,使得皮膚發熱起水泡。電熱水袋常見有插電式與充電式,不論是哪一種都不建議給小小孩使用,因為嬰幼兒對溫度不敏感,若溫度過高或是電熱水袋破裂也難以發覺,因此不宜使用。4. 電熱毯使用電熱毯時除了應注意有無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同時也要注意使用方式,包括不過度彎曲、長期不使用時記得關閉電源,尤其不可給寶包使用,因為寶包尿床時可能會引起漏電之虞。此外電熱毯會使睡眠環境溫度瞬間上升,寶包的體溫調節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若遇到過熱情形可能會出現脫水或大量出汗的狀況。5. 電暖爐使用電暖爐時記得不要放在寶包床邊,因為電暖爐是持續加熱的一種電器,當皮膚一直靠近熱源有可能引起燙傷,建議距離半個嬰兒床遠,溫度也不要設定過高,避免發生意外。 提醒爸爸媽媽,冬季溫差變化大,當低溫時要做好保暖,並觀察寶包的體溫變化,並謹慎使用保暖物品,才能順利度過冬天喔!※本文由巫漢盟醫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冬季來臨,使用保暖物品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