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3 活動.精彩回顧
搜尋
家族史
共找到
828
筆 文章
-
-
2023-10-29 癌症.肺癌
降低肺癌死亡率兩大關鍵 如何早期發現及避免風險因子
根據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肺癌」已連續13年排名第一,堪稱為「第一名中的第一名」。值得注意的是,吸菸仍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約占所有病例的85%,但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卻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七位,因此如何迎戰無聲的肺癌,已是全民關注的議題。元氣講座邀請三位專家教導民眾如何避免致病風險因子,以及透過篩檢及早治療,積極對抗肺癌。隨人口老化,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逐漸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吳玉琮說,肺癌死亡的人數最多,主要是因為大多是「晚期」才被診斷出來,因此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有機會提高存活率。也因此肺癌預防的方針都著重在「如何早期發現」以及「避免風險因子」。台灣女性肺癌患者,多數不吸菸,引學界積極研究。臨床上肺癌被粗分為二類:「有吸菸」與「沒有吸菸」。吳玉琮說,國際上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研究,如果從吸菸與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分析占全球癌症死因的比例,結果發現吸菸的肺癌患者,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一位、不吸菸的肺癌患者則是占全球癌症死因的第七位。在台灣,女性肺癌的患者,大多是不吸菸的肺癌,也是台灣學界積極研究的目標。9種基因突變與肺腺癌相關,成為治療關鍵鑰匙。早期的肺腺癌,若尚未轉移,可以手術切除,但晚期幾乎沒辦法透過開刀治療。不過隨著基因解碼,截至2023年底,醫學界總計發現9種與肺腺癌相關,而且可以治療的基因突變類型。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邱昭華說,「這完全是上天送給肺腺癌患者的禮物」,找到對應的基因幫助藥物研發,也等於是找到對抗基因突變肺腺癌的治療關鍵鑰匙。9種肺腺癌的基因分型中,最大宗的肺腺癌基因突變類型為「EGFR」基因突變,占整體的40%到55%;其次是「KRAS」基因突變,占8%到12%;第三位是「ALK基因突變」,占5%到7%。邱昭華表示,具基因突變的肺腺癌類型,如果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治療效果會相當好。多專科團隊合作,醫病共決,找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此外,肺癌的治療透過多專科團隊的合作,為病人發展出最適合且完善的治療策略與照護也逐步成為趨勢。邱昭華表示,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為例,肺癌多專科團隊除包含臨床與支援團隊外,院內更獨特設有「領航師」,幫助初確診病患更快熟悉院內系統。另外,「個管師」則是密切與病患及家屬溝通的橋梁,協助患者與不同科別醫師溝通,以討論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針,不再僅侷限病人聽從醫師的建議,而是讓患者徹底了解各種方案後,與醫療團隊討論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透過基因檢測,精準醫療大大提升治療成功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研發副院長周德盈表示,精準醫療已成為現今醫療的新標準模式,提供病人量身打造的治療設計,大大提高治療成功率。想得知自己的腫瘤是哪一種基因突變,可以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等精準醫學檢測,找出患者腫瘤是否有特殊基因突變,若有則可以給予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例如,亞洲人的肺腺癌大多有EGFR基因突變,歐美則大多有KRAS基因突變。周德盈表示,目前腫瘤基因檢測可以採取組套的方式檢測,不需要做到「全基因篩檢」,且如果符合健保的條件,也有部分檢測健保能夠給付。通常第一次被診斷有腫瘤,醫師評估用藥時,就會建議做基因檢測。目前次世代基因定序這一類的精準醫學檢測,主要使用在癌症患者身上,目的是更精準的使用藥物,尚未足夠成熟到可以當做健康人的癌症篩檢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助高風險族群及早發現病灶。吳玉琮說,針對健康人的肺癌篩檢,現在以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為主,它是一種胸部電腦斷層,可作為肺癌早期篩檢的工具,可以偵測1公分以下的肺部結節,及早揪出、及早治療,等到肺癌出現症狀後才被診斷,通常已經是晚期。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衛福部從111年7月起,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符合資格之民眾可就近到醫療院所受檢。高風險族群是指:● 家中具有肺癌家族史:50歲到74歲的男性或45歲到74歲的女性,且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有重度吸菸史者:50歲到74歲吸菸史達30包-年以上,有意願戒菸或戒菸15年內的重度吸菸者。
-
2023-10-29 醫療.新陳代謝
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臟病照護整合方案 DKD品質獎勵金獲獎院所
收案人數前3名台南游新診所醫師、營養師、衛教師/多管齊下 掌控糖友病情游新診所統計患者資料發現,單純糖尿病或合併腎臟病變,40歲(含)以上就佔90~96%,女性略多。111年台灣腎病年報,病人洗腎前一年,近八成有高血壓、四成糖尿病、三成高血脂,因此控制三高是必要手段。游新診所院長游新表示,診所內有七位醫師、專任營養師和多名護理衛教師,病友除了和醫師討論病情,在候診廳、抽血處及衞教室都能接收到關懷與專業建議。診所還設計許多衞教單張,讓病患帶回複習,讓醫療事半功倍。坊間許多不實醫藥廣告,診所也積極幫病患釐清真相,並協助檢舉。國民營養健康變遷調查指出,國人營養概念不足、活動量不夠、飲食過於精緻、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取過多、膳食纖維攝取過低,加上20年來含糖飲料攝取過多,營養失衡,升高肥胖、慢性病風險。因而衛教從學童開始非常必要。另外,特定基因體質易得糖尿病、腎臟易受損。三高、心腦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家族史,或服用腎毒性藥物,都是慢性腎病高危險群。護腎8守則:三高控制、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收案人數前3名彰化員榮醫院/及早控管血糖、血壓 預防腎臟受損的關鍵彰化縣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獲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員榮醫院腎臟科、新陳代謝科及心臟科與個案管理師合作,進行糖尿病共病照護,包括控制糖尿病、降低血壓、控制蛋白尿等,早期控管預防,是防止腎功能受損的關鍵。員榮醫院腎臟科醫師王奕中表示,國人腎衰竭兩大原因是糖尿病和高血壓,高血壓控制不良,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而腎功能衰退也會造成高血壓,共病關係密切。有些病患是因為血壓高,到心臟科檢查才發現腎功能已有問題,因此腎臟科和心臟科得密切配合照護腎臟病、糖尿病患者。王奕中說,民眾也應重視健檢,如有泡(泡泡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倦怠)極可能是腎臟病警訊。雖然糖尿病、腎臟病也和遺傳有關,但控制飲食和運動習慣仍能有效預防或減緩腎功能惡化,尤其如「限鹽」的飲食對於高血壓和腎臟病的控制非常重要。曾有病患體重130公斤,血壓很高,已是糖尿病前期,但在體重減了30公斤後,可以不必吃糖尿病藥,高血壓藥物也因此減量。預防和管理糖尿病、腎病變需要綜合的健康管理計畫,患者應與醫療人員合作,制定個人化治療計畫,減少腎臟受損風險。品質前3名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患者搭配個管師 APP協助自我管理糖尿病與腎病經常存在共病關係,高醫從2012年承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經營以來,即針對每位到院體檢者,找出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列管,建立完整個案管理系統。大同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鈕聖文說,以111年為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所列管的糖尿病患者有1萬3,380人,列管的早期腎病變與慢性腎臟病患者有6,205人,每位患者都有個管師,且下載醫院APP,個管師會提供患者保健資訊,追蹤治療情況,APP則可讓患者方便查看最新檢驗報告,與衛教講座等訊息。早期腎病變多無聲無息,等到發病,可能已是末期腎病變,因此,需透過定期健檢來杜漸防微,尤其是有糖尿病、腎病家族史者,更要定期抽血了解血糖、腎功能。目前政府提供小一、小四生尿液普篩,若查覺有蛋白尿等,一定要抽血驗肌酸酐等數值,了解是否有腎絲球病變等病況。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位20歲女大生,因噁心、嘔吐掛急診,照胃鏡無異常,抽血一查竟是因尿毒症誘發,腎功能剩下不到5%。由於腎臟損傷病況已不可逆,接下來只能長期洗腎,並列入等腎臟移植名單,若她能及早做健檢,可望延緩或阻止腎衰竭速度,不致年紀輕輕就洗腎。品質前3名台南龍崎區衛生所/地方獨居長者多 加強衛教協助自我照護根據健保署111年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照護品質獎勵的資料,台南市龍崎區衛生所榮獲地方品質前三名的殊榮。龍崎衛生所所長兼任醫師王琦瑩說,衛生所是區內唯一開業的醫療院所,僅一名家醫科醫師看診。所內糖尿病就診患者共56位,有八成六加入全民健保糖尿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收案照護。其中4位同時有糖尿病及腎臟病,平均年齡62歲。王琦瑩表示,當地患者多獨居長者,最需要詳加教導疾病自我照護的技巧與用藥順從性。對於共病患者,醫師、護理師及營養師組成照護團隊,安排患者接受定期衛教追蹤、營養諮詢,更提供完整眼底及足部檢查,並鼓勵加入糖尿病病友團體課程。王琦瑩說,為幫助患者了解自我血糖監測的重要性,今年引進智慧型血糖機,醫護人員可從APP平台追蹤患者的血糖變化,照護個案每3到4個月需接受血液及尿液檢查,監測控制情形。至於如何找出隱藏的共病患者,王琦瑩說,執行社區整合性健康檢查時,都會發現蛋白尿患者,他們同時有高血糖及血壓異常,排除其他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後,就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患者,即可進行收案照護。若發現腎功能指數為3B分期以上,就進一步將患者轉介給腎臟病專科醫師。110-111年糖尿病及其共病之就醫人數和平均年齡
-
2023-10-27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不可能是我?直擊腦中風!8題測出你的大腦風險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台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腦中風患者,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推動中風防治,世界中風組織訂定每年的10月29日為世界中風日。」【大腦風險測驗】覺得自己不是中風候選人,不可能是我嗎?透過以下 8 題,來測測你的大腦風險吧!1.量血壓數字都偏高?2.膽固醇數字過高?3.家族中是否有糖尿病史?4.有心房顫動問題嗎?5.平常有吸菸嗎?6.體重是否過重?7.平常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嗎?8.家族中是否有腦中風病史?以上是腦中風常見 8 大危險因子,包含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心房顫動、運動量不足、肥胖、吸菸及家族史。若以上問題中超過 3 個答案為是或是3項符合,就要儘早就醫請醫師評估,及早介入與改善,才能遠離中風風險。國民健康署今(112)年與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合作於醫院試辦,由醫師看診時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腦中風8大危險因子評估,並由診間醫師、護理師、營養師團隊依照評估結果提供個人化健康指導,提醒就醫或安排轉介(如營養、戒菸門診),增進醫病之間的溝通,也促使民眾自主管理健康。目前收案已超過500名,從已完成前、後測結果分析的個案顯示,病人的血脂、血糖及血壓等數值皆有改善。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周中興表示,除了醫護人員於診間主動評估,並提供病人及家屬相關諮詢及轉介外,也建議病人與陪病家屬可於看診前,把目前出現的健康問題記下來問醫師,例如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疾病階段、用藥、檢查等,以便與醫護人員討論、溝通,讓醫護人員與病人及家屬皆能完整掌握病人的健康狀態。主動提問能讓醫病溝通發揮最大效益,共同把病人照顧得更好。另外,今年世界中風日活動將首度於桃園舉行,桃園市市長張善政暨中央建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將共同擔任活動代言人。為了喚起民眾對腦中風的認識及重視,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期待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讓健康意識落實於民眾的日常生活,邀請民眾共同參與「2023年世界中風日在桃園」。活動將以園遊會方式呈現,邀請各醫療單位與相關團體設立攤位,以互動方式宣傳中風防治觀念,另有專業的健康講座,帶民眾深入了解腦中風的相關知識及如何預防,獲取實用的衛教資訊。【2023年世界中風日在桃園】活動時間:10月29日(日) 上午09:00-12:00活動地點: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二段66號)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指導單位: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衛生局、社團法人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聯新國際醫院延伸閱讀:這些症狀快打119,腦中風救命關鍵一次看!【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10-27 醫療.骨科.復健
漸凍症不可逆,治療重點在延緩疾病進展!復健7大方向助維持行走的能力
報載美國女星珊卓.布拉克男友布萊克.藍道,最近與漸凍症抗戰三年後,仍然不幸辭世,,令人感傷。知名的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也是漸凍症患者,在2018年時去世,當時76歲 。世界五大絕症之一 台灣每3天新增1位漸凍人漸凍症是世界五大絕症之一,目前無法治癒。廣義的漸凍症,其實是包含一群不同診斷的運動神經元疾病,只是目前大家習慣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當作漸凍症代表。漸凍症從發病算起,一般餘命約3到5年,由此來看,霍金博士的壽命算是一個特例。目前平均全世界每 90分鐘就有人被診斷出漸凍症和因此而死亡,90%的病例沒有家族史,發病年齡通常在 40 至 70 歲之間,至 2040 年全球漸凍症患者人數預計增加 69%。在台灣平均每 3 天就新增 1 位漸凍症患者,俗稱漸凍人,即每年新增患者人數大約有460名,這個疾病不只是病人本身的悲劇,對於每一位漸凍人家庭來說更是絕望的打擊。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是一種進行性運動神經元疾病 ,從發病開始,就會發生漸進性肌萎縮,而且廣泛地影響到全身肌肉,最後連呼吸肌肉以及吞嚥肌肉等都受到影響 ,以至於維持生命都有問題 。家族遺傳性ALS患者的發病年紀大多較早,偶發性ALS的病因仍不明確,重金屬中毒、病毒感染、腫瘤、自體免疫、輻射及雷擊都被懷疑是危險因子。運動神經元疾病漸失能 復健規畫7大方向疾病在進展過程會面臨逐漸失能的困境 ,面對這無法根治的疾病時,全方位的復健規畫變得十分重要。復健醫療的介入以功能為出發點,包含功能損失評估、恢復訓練、代償措施、輔具應用、甚至到無障礙環境等。 以下是復健治療規畫的幾個大方向介紹:• 物理治療和運動治療:物理治療師設計特定的運動和肌肉強化計劃,以維持肌肉功能和關節靈活性。這有助於延緩肌肉無力的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職能治療 : 一旦出現職能表現(日常活動、工作或生產性活動、休閒或娛樂)操作之功能障礙時,職能治療師可以提供相對應的訓練及輔具製作內容。• 語言治療: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可能導致說話和吞嚥困難,語言治療師可以協助患者找到改進說話和吞嚥的方法,包括使用溝通輔具。• 呼吸肌肉訓練:特定的呼吸肌肉訓練可以幫助患者在呼吸方面更有效地工作,延緩呼吸困難的出現。• 輔助性設備:輔助性設備如輪椅、行動具和電動床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便利性和獨立性。• 心理支持:面對慢性疾病的挑戰,心理支持也很重要。心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處理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並提供支持。• 營養諮詢:由於吞嚥困難和肌肉萎縮,營養諮詢師可以建議患者應該如何維持適當的營養,以減輕體重損失和保持身體健康。漸凍症不可逆 持續復健延緩疾病進展漸凍人的復健是一個持續且多學科團隊合作的過程,團隊包括醫師及上述專業人員。復健的目標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症狀,延緩疾病進展,並提供綜合的支持,以應對這些失能問題。因此,需要患者與其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別化的復健計劃,以滿足其特定的需求和目標。四十出頭的王小姐, 幾年前被診斷為漸凍症,接著就在醫學中心持續追蹤、藥物治療與運動訓練。後因病程漸進惡化, 走路不穩定,也使用了支架與拐杖。她擔心一旦功能退化到需要使用輪椅,將導致其社區行動、上下班、還有社交生活等,都要被迫改變。雖然知道自己的疾病有不可逆性,仍在醫師評估建議後開始接受復健治療合併水中運動訓練。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王小姐恢復部份體力並維持了走路穩定狀態,也暫時不用輪椅輔助了。水中運動有助訓練平常少用的肌肉群水中運動訓練(water-based exercise training)主要是利用浮力、阻力、水壓及溫度等特性,訓練到平常少用的肌肉群,同時可避免已經受損的運動神經元疲勞,在國外經常用在運動功能受損的訓練及心肺功能訓練, 只要能注意安全性,一般的溫水泳池也能當成訓練場所。 對這類病人,如合併其他復健治療並行應有助益,當然其切入點也有適當的階段。近幾年醫藥界在漸凍人藥物研發上已有些進展, 在美國有數種特效藥經FDA批准上市 ; 目前使用時間用較長的特效藥-銳力得(Rilutek),臨床上可以增加存活時間,但效果也是有限,通常可以讓病人多活幾個月,功能上則沒有明顯助益;因此, 上述非藥物介入處置仍然是十分重要。在全人醫療模式下,社會角色改變也需列入醫療規劃考量。我們一方面希望患者繼續執行肌耐力訓練,來改善疲勞跟無力的情形,另一方面又要求患者要節省使用及保護肌力避免繼續惡化,這兩個看似衝突的醫療指令,其實常常令患者無所適從。為了省力與保護, 患者被要求開始使用支架、拐杖或者是使用輪椅,都使其社會角色印象做了很大的改變,產生一定的衝擊跟影響。如果能試著摒除以單純醫療技術應用為主的思考邏輯, 而進一步全盤考量,或許更能兼顧病患生命生活需求跟生活品質維持。漸凍症復健需個別規畫 3原則遵循綜合上述,復健目標應依病患狀況個別化規畫,但是還是有以下原則可以遵循。 一、肌力問題:對於過度使用而疲勞的肌肉群,在適當保護、休養跟治療之後,還是可以列入訓練計劃之中,然後擴展代償作用的肌肉群;特別要強化核心肌肉, 增加代償功能。二、相關症狀處理:像是失眠,酸痛或感冒等造成暫時性失能(體力衰退)等,就個別化以症狀治療處理這些問題; 而呼吸或吞嚥功能衰退到一定程度時,輔助設備就有必要使用。三、儘量保有患者目前在職場及家庭的運作功能,減少這個疾病對其社會角色的衝擊。維持和增加患者可以行走的能力,這是最理想的治療目標,輔具的適時應用或暫時應用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總之對於漸凍人等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治療需求考量,應兼顧個人、家庭、社會需求來做整體規劃; 我們樂見漸凍症的醫療有藥物可給予幫助 ,但同時也強調整體醫療應包含以全人醫療及復健規劃來主導治療計劃。(本文轉載自台灣復健醫學會,原文網址:漸凍人失能, 復健可以幫忙?!)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27 醫療.心臟血管
高膽固醇竟是遺傳所引起!一次了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遺傳與治療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的遺傳疾病,病人會在年輕時就出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偏高現象,也就是「高膽固醇」是由遺傳所引起。元氣網整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遺傳、症狀、篩檢和治療的基本常識,了解此疾病的面貌。什麼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是一種遺傳疾病,病人的血液中會出現高膽固醇的問題,主要是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數值過高,因為肝臟無法正常的移除低密度脂蛋白(LDL)。這類型的病人會隨著年齡成長,身體越來越無法代謝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造成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會較正常人偏高,如果LDL-C在成年人超過5 mmol/L (190 mg/dL),或在兒童超過4.1mmol/L (160 mg/dL),通常醫師就會懷疑是否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跟正常人相比,年輕時(此處定義為男性55歲以前,女性65歲以前)就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約20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原因是什麼?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常見且嚴重的遺傳疾病,根據學者推估,發生率介於1/200人〜1/500,全世界的病人數介於1400萬和3400萬人之間。低密度脂蛋白(LDL)中所包覆的膽固醇,常稱為「壞膽固醇」,因為此種脂蛋白容易在血管中沉積,長期下來就會堆積在血管內引發血管阻塞。LDL會在肝臟與肝臟細胞上的「LDL受體(receptor)」結合,低密度脂蛋白就會進入肝臟細胞進行分解與利用,所以LDL受體(receptor)具有調節血液中LDL濃度的作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大多是「LDL受體」發生突變,無法有效與血液中的LDL結合,也就無法將LDL在肝臟內進行分解,導致病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會顯著上升。少數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人是LDL的結構發生突變,導致突變的LDL無法與「LDL受體」結合,同樣也就無法在肝臟內分解LDL,也會讓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顯著上升。血液中的LDL長期濃度偏高下,就會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血管阻塞的問題,因此導致後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遺傳?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有兩種類型: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和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 ●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eFH):大多是從父母其中一位遺傳到異常基因,而另外一個則是正常基因。也就是說,病人會帶有一個正常的基因與一個異常的基因,在家族中觀察可以發現病人的家屬,包含:雙親、兄弟姊妹和孩子,會有一半的機率會罹患該疾病,而非所有人都會罹患。異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病人心血管疾病的平均年齡,男性大多落在42~46歲,女性則多落在51~52歲。●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FH):這類型的病人極為罕見,病人從父母雙方都遺傳道變異的基因,因此基因變異的狀況更加嚴重,如果沒有進行治療,可能會在20歲前發生心血管問題。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症狀?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不一定會發生明顯的症狀,部分病人會出現以下症狀後,經由醫師診斷後發現:●黃色瘤(xanthoma):在腳跟或背側的肌腱出現腫脹。●眼瞼黃斑瘤(xanthelasmata):在眼睛周圍的皮膚內,發現有黃色的沉澱物。●角膜老年環(Arcus senilis corneae):角膜周邊會出現環狀的脂質沉積現象,通常是白色或灰色不透明的物體,最終有可能形成一個環狀。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篩檢?醫師如果懷疑病人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會進行以下的檢查:●血脂相關檢測:檢查血液中不同類型的膽固醇(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量和三酸甘油脂。 ●基因檢測:了解是否帶有基因變異,並且確定診斷。●家族史研究:需要了解其他家庭成員是否也有心血管疾病,是否有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家庭成員也需要進行基因檢測,確認是否有此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如何治療?飲食需要控制嗎?目前臨床上治療是採用多重管道的治療方式,重點治療方式還是以藥物治療與飲食為主:1.降血脂藥物: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兒童目前建議2歲後需要定期篩檢血脂數值,如果兒童的低密度脂蛋白高於160mg/dL時即應開始藥物治療。低密度脂蛋白的治療目標為低於100mg/dL,已有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議控制在70mg/dL。2.飲食控制:生長中的小孩每日熱量的攝取其中脂肪部分盡量小於30%,飲食可以透過少油來達成。飲食需要增加水解纖維素的攝取量,每天至少10克,水果和蔬菜有益降低血中膽固醇。3.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果有菸癮需要戒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如果體重過重則需要減重。4.LDL分離術:當飲食和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時,需針對超高的血脂進行血液透析(LDL分離術),協助排除LDL,可改善皮膚的黃色瘤和心血管病變。但長期治療會讓小孩產生不舒服感。5.肝臟移植:移植正常肝臟組織,分泌酵素發揮排除LDL功能,缺點需要終身服用免疫控制劑。6.基因療法:未來或許可以會發展出有效的基因療法,將異常的基因替換出來的可行性。參考資料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指南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 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
-
2023-10-25 醫療.消化系統
染幽門桿菌多半無症狀 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都可能與它有關
感染感染幽門桿菌多半「無症狀」,卻與「胃癌」息息相關。國健署指出,九成的胃癌病患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近來發現「代謝症候群」、糖尿病前期的「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可能都與幽門桿菌有關,不可輕忽。九成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國健署指出,高達九成的胃癌患者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後將降低胃酸強度、使胃部發炎,慢性發炎可能進展成胃癌。康本初也說,幽門桿菌是多種胃病的致病因子,從胃炎、胃潰瘍、胃癌(腺癌)到胃淋巴癌都已證實與幽門桿菌相關。至於胃以外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維他命B12缺乏、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也可能是幽門桿菌造成。幽門桿菌經口感染 多半不會有症狀康本初指出,幽門桿菌常因飲水、共食而經口感染,多半不會有症狀,不僅造成胃癌,可能還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年約30歲的患者林先生,健康檢查時發現有幽門桿菌感染,近期不時有腹脹感,就醫檢查發現,除了幽門桿菌感染外,更合併腰圍超標,血糖、三酸甘油脂偏高的問題,是典型代謝症候群。治療時除飲食管理及增加運動量外,也建議進行幽門桿菌滅菌治療,根據研究,胰島素阻抗指數在滅菌後也會下降,對改善代謝症候群可能有幫助。「幽門桿菌與多種疾病相關。」康本初建議,胃部長期有不適症狀者,如胃痛、腹痛、消化不良等;患有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等;有胃癌家族史,家中有人感染幽門桿菌,有代謝症候群、胰島素阻抗、慢性蕁麻疹等民眾都建議接受幽門桿菌檢測。平時應注意環境及食物清潔,降低感染機會,有幽門桿菌者若有任何消化方面的症狀,胃鏡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25 失智.像極了失智
兒證實侯孝賢確診阿茲海默症已「回歸家庭」!我是健忘還是失智?權威醫師教檢視6情況
電影圈盛傳侯孝賢失智已退休?根據外媒《Indiewire》報導,名導侯孝賢正與失智症戰鬥,「IndieWire」引述侯孝賢友人、英國權威影評人托尼雷恩斯說法,指出侯孝賢「已經退休」,台北工作室已經關閉,包括助理在內所有工作人員都已離開。對此消息,聯合報導,侯孝賢的兒子侯甫嶽今(25日)下午也證實,父親被診斷出阿茲海默症後,加上新冠肺炎確診,現已回歸家庭安心休養。其實侯孝賢罹患失智症一事早已被媒體報導,電影圈也已傳開,當時編劇好友朱天文代為澄清,侯孝賢不是罹患帕金森氏症,而是「年紀大記憶力變得不好。」失智症分為退化性與血管性兩類,阿茲海默症即為退化性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而失智症有許多前兆症狀,記憶力衰退是其一,但記憶力不好、健忘也是許多人會出現的問題,到底怎樣的情況才算是失智症?是健忘還是失智?許多人常將健忘與失智搞混,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精神部醫師沈正哲曾受訪表示,多數人上年紀後,都發現記憶力衰退、不若年輕時強學博記,其實這是正常現象,每個人都會有,老化健忘不是失智。專家認為,最簡單的差別是,一般健忘症患者有自覺病識感,也就是自己能意識到忘了哪些東西;失智症患者則會完全忘記曾經歷的事情,而且越忘越多,即使提醒也記不起來。國內失智症權威,現任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兼任教授劉秀枝曾在《元氣周報》專欄撰文指出,人類的記憶很神奇也很複雜,任何一個環節鬆了都會影響記憶,但不見得是失智症。如果你常忘記事情,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以判斷是否為失智症:1.健忘:如果一開始就心不在焉,沒好好接收,更沒貯存,當然想不起來或記錯。例子不勝枚舉,如念書不專心,當然記不牢;工作繁瑣,難免顧此失彼;心情不佳、焦慮不安或一心好幾用,別人講的話根本沒聽進去,當然不記得。因此「正念減壓」的專注力練習近年頗受歡迎。2.正常老化:人體的器官與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記性也不例外,尤其以近期記憶最顯著,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與失智症的差別在於:不會經常發生或愈來愈嚴重,只忘記部份細節而不是全盤忘掉,過後自己或經人提醒可以想起來,而且其他認知功能正常。3.過度擔心:有些人非常關心健康,總覺得記性大不如前,把偶而忘記的小事都嚴重看待,卻可以把自己認為忘記的事的前因後果描述得非常清楚,且神經心理測驗的結果都正常。4.舌尖現象:有時要講一個人名,此人的形象在腦海中非常鮮明,但就是講不出來,這時如果有人起個頭,就會脫口而出;或幾分鐘、甚至幾天後,自己也會想起來,稱之為「舌尖現象」。可能是因大腦老化,腦中負責名詞意義與名詞語音的神經連結變得較弱之故,並非失智。5.失語症:失語症主要有表達性(無法言語)和接受性(不能理解別人的話)兩種,兩者都有命名困難,即說不出人事物的名字。失語症是左側大腦的額顳葉受損(最常見的是腦中風)所造成的語言障礙,它與舌尖現象最大的差別是不僅人、地與國家等專有名詞,連一般生活中常用物品的名詞都有困難。6.輕度認知障礙:這是正常認知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期,自覺近期記憶或認知功能變差,神經心理測驗也顯示其結果比同年齡者差,但整體認知功能的衰退不大,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因為每年有10%至15%者轉變為失智症,需定期追蹤。失智症10大警訊失智症從輕度的輕微症狀,到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的症狀都不太一樣,疾病退化的時間也依不同罹病原因,病程有個別差異。國健署提醒,若出現以下10大症狀,應盡快至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檢查。 失智症非急性的疾病,但無法治癒,只能延緩病程,增加患者獨立自主的能力,也減少照顧者的負擔。65歲以上長輩應定期健檢,包含大腦影像檢查,幫助發現早期失智症。預防失智 多走路、多動腦、遠離空汙劉秀枝在近期出版的新書《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提到,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他建議平日多走路,這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行動允許的話,可多去郊山健行。另也要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資料來源】.《Indiewire》.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失智症關懷專線 0800-474-580
-
2023-10-24 醫療.新陳代謝
每週吃兩次紅肉就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哈佛大學研究這麼說
少吃包括豬肉、羊肉、牛肉在內的紅肉,已是許多人具備的健康意識,而一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表明,每週只吃兩份紅肉會增加以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並且這種風險會隨著食用量的上升還會進一步增加。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持的護理師健康研究(NHS)、NHS II和健康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PFS)總計超過二十一萬名參與者的健康數據,並且每兩到四年進行一次問卷以評估其飲食模式,持續長達36年。在此期間,有超過兩萬兩千名的參與者患2型糖尿病。【延伸閱讀: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研究人員發現,吃加工以及未加工的紅肉,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與吃最少紅肉的參與者相比,吃紅肉最多的參與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62%。此外,每天每多吃一份加工紅肉,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46%,而每天每多吃一份未經加工的紅肉,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則增加24%。研究還發現,若用另一種蛋白質來源來替代每天一份紅肉可能會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例如以一份堅果和豆類替代,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30%,用一份乳製品替代,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可降低22%。該研究資深作者、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和營養學教授Walter Willett表示,「鑑於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其他人之前的工作,對於希望優化健康和福祉的人來說,每週限制一份紅肉是合理的。」紅肉與糖尿病的關係是什麼?事實上,2020年發表在《流行病學與全球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Global Health)期刊的一項研究便指出,在全球範圍內,估計有4.62億人受到2型糖尿病的影響,相當於世界人口的6.28%,而且這一比例仍在迅速增加中。【延伸閱讀:什麼時候運動最能有助控制血糖?研究揭糖尿病患最佳鍛煉時間】值得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可能會透過遺傳而使人患病,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但生活型態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若你體重超重,美國疾病管制署建議你考慮減肥、採行營養均衡的飲食並定期鍛煉,可預防或延緩2型糖尿病發生。》看更多糖尿病預防方式美國糖尿病協會建議,最好限制紅肉攝取量,因為紅肉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和加工肉品,例如火腿、培根和熱狗,這些食物通常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和鈉。如果你決定吃這些食物,請選擇較瘦的部位。【資料來源】.Red meat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ype 2 diabetes risk.Eating Red Meat Twice a Week Raises Diabetes Risk
-
2023-10-20 醫療.心臟血管
26歲男胸悶掛急診竟心肌梗塞!年輕心梗多因高血脂,吃燕麥能降LDL嗎?醫師給建議
急診醫師分享,一名男子因胸悶急診,竟是心肌梗塞,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緊急處置。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發表看法,認為媒體誇大的標題和描述不能偏離事實太多,否則容易造成民眾的誤會。不過心肌梗塞年輕化的問題仍值得注意,年輕族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高血脂增加的盛行率相當顯著,控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LDL)非常重要。26歲壯男胸悶掛急診 竟是心肌梗塞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名男子掛急診自述胸悶,柯世祐看了病患資料才26歲,身體壯壯的、精神也還不錯,心想應該只是緊張焦慮或肌肉拉傷,症狀應該不嚴重,抽完血、做完衛教就能讓他返家休養。胸悶在急診檢傷分類屬2級,患者掛完號就直接被帶去做心電圖。而就在患者做心電圖做到一半,柯世祐就被叫過去看,他一看患者心電圖竟是下壁心肌梗塞,血管完全塞住,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緊急處置。柯世祐當下馬上打給心臟內科醫師告知,心臟科醫師還誤以為患者56歲,吃驚的確認該病患竟才26歲。高血脂、高血壓、抽菸、常吃炸物…心肌梗塞危險因子集結柯世祐指出,該患者主前降支幾乎完全塞死,另外2條血管也有塞住,最後在3條血管放了4個支架。後來追查病因,柯世祐原懷疑男子可能有風溼免疫疾病或凝血問題,但查了之後並沒有問題。再仔細追問家族史及生活習慣,患者父親也在40多歲時就發生心肌梗塞。另因男子家中開鹽酥雞攤,他國小開始就要幫忙顧店,有時因為爸媽太忙沒煮飯,就自己弄來吃「有事沒事吃一下」。再加上本身有抽菸,也有高血脂及高血壓病史。柯世祐說,除了沒有糖尿病及年紀未滿45歲,該男子算是集結了所有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Icu醫生陳志金 籲媒體內容勿誇大誤導民眾不過針對這起病例,Icu醫生陳志金也在臉書發表看法,他認為媒體誇大的標題和描述不能偏離事實太多,否則容易造成民眾的誤會。以下是陳志金覺得不合理的疑問:1.首先,心肌梗塞是看「心電圖」診斷,不是「電腦斷層一掃」就可以診斷的。 2.「心電圖」是貼上去記錄電氣訊號,不是用「掃」的,沒有「掃心電圖」這種事。3.阻塞的是哪一條血管?是做心導管檢查來確認的,不是做電腦斷層!4.病人並沒有「血管全塞死」!他是「一條幾乎完全塞死,另外兩條也有塞住(部分)的狀況」。報導內容:「左前降支幾乎完全塞死,另外2條血管也都有塞住的狀況,最後3條血管放了4個支架。」5.「心電圖做到一半」就診斷,不是說不行,是有點誇大。如果是下壁梗塞,當然有機會在做到一半就診斷。 不過,一般都是等「做完」以後,再整張判斷,沒差那幾秒的時間。另外,除非是醫師「親自」做心電圖,否則,很難在「心電圖做到一半」就診斷。 報導內容:「沒想到心電圖做到一半時,發現該名患者居然是心肌梗塞,而且是血管完全塞住,屬於下壁梗塞,心電圖ST段上升,需要馬上做心導管,病況非常緊急。」6.「下壁梗塞」似乎跟「左前降枝完全阻塞」,不太符合?還是這個人的解剖構造有異於常人?(資料來源:《Icu醫生陳志金》臉書粉絲專頁)心肌梗塞典型症狀 持續胸悶合併氣喘、冒冷汗心肌梗塞主要是冠狀動脈血管內的硬化斑塊破裂,引發急性血栓,阻塞了血管所致。典型症狀為持續胸痛、胸悶超過20分鐘,合併氣喘、冒冷汗、頭暈、心悸,或突然喘不過氣來。凡吸菸、肥胖、三高族群、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甚至有遺傳性家族病史,都是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哪些人容易得到心肌梗塞?1.隨年齡增長而提高。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又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2.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者。尤其糖尿病患常合併有三高,加上多重代謝異常,壞膽固醇容易囤積在血管內,造成大規模阻塞病變。3.情緒容易緊張、易怒、憂慮和恐慌者。4.過度勞累、生活壓力大者。5.缺乏規律運動習慣者。6.膽固醇、血脂肪及三酸甘油脂數值過高者。7.菸癮者,因抽煙會加速粥狀動脈硬化。8.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或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家族史者。患者因動脈硬化血管腔狹窄,很容易造成阻塞。》疾病百科/心肌梗塞高血脂盛行 心肌梗塞年輕化主因統計顯示,近年來急性心肌梗塞確實有年輕化趨勢,像上述患者差不多情況的年輕患者愈來愈多。臨床顯示,生活壓力沈重,加上愛吃高油、高鹽、高熱量等食物,血脂偏高,加上抽菸,這些都是導致年輕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而之前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曾提醒,年輕族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高血脂增加的盛行率相當顯著,控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LDL)非常重要。高血脂評估服藥治療 建議一天一餐燕麥降總膽固醇醫師提醒,高血脂初期無明顯症狀,如同健康的隱形殺手,若有壞膽固醇偏高問題,可視是否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來決定藥物介入的時機。而除了服藥,並可藉由修正生活型態控制LDL,達到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建議可先從控制飲食著手,最好減少脂肪攝取,尤其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及豬油、牛油等動物油。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鍾伯欣曾受訪指出,目前醫療指引中沒有特別指出哪種食物可有效降低LDL,如大眾偏愛的燕麥無法顯著降低LDL,但因可減少總膽固醇,所以是很好的主食替代品,他常建議門診患者一天中可至少一餐主食為燕麥,另外,肥胖、缺乏運動也可能間接增加LDL膽固醇,應保持每周規則運動習慣。【資料來源】.《Icu醫生陳志金》臉書粉絲專頁.《醫師好辣》節目.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18 醫療.消化系統
醫PO照驚不到1公分息肉竟是0期大腸癌!息肉如何成癌?權威醫教你預防
經常在社群網站PO文衛教網友胃腸肝膽常識的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院長林相宏,日前在臉書貼一張大腸鏡檢查的照片,要大家仔細找找早期大腸癌在哪?息肉若超過1公分,大腸鏡通常很容易照到,不過林相宏這次照的病例,息肉只有不到1公分,而且位於皺褶處,肉眼實在很難看到,林相宏曝還好有被AI大腸鏡偵測系統抓到。再貼近一看,表面絨毛已經呈現不規則病變,經切除後化驗居然是0期大腸癌。林相宏也提醒,不要覺得小息肉不會怎樣,還好這個息肉沒有遺漏掉,否則3年後一定是嚴重大腸癌。因此所以每一次的大腸鏡品質都非常重要,一個病變息肉如果漏掉 很可能就釀成大災難。大腸息肉超過1公分 醫建議最好切除息肉顧名思義,就是腸道裡多出來或非正常的組織。通常可分成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發炎性息肉。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曾受訪表示,增生性息肉多半是良性腫瘤,但腺瘤性息肉有可能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稱為原位癌,只要沒有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就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大腸癌經常是由息肉經過一連串的基因變化,而演變成癌症。有的為惡性息肉;有的則是良性息肉,但良性也可能轉為惡性。所以不管是良性或惡性,都建議一旦發現最好切除,以杜絕後患。大腸息肉3類.腺瘤性息肉:又可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絨毛狀腺瘤等3種型態。以管狀腺瘤最常見,四到五成的腺瘤性瘜肉多屬此類,其外觀為帶有柄莖。其次為管絨毛狀腺瘤即混合型,約占四成;絨毛狀腺瘤則外觀無柄莖,呈扁平狀,它最少見,約占一到二成。若超過1公分者,約有三分之一可能演變成大腸癌。這是因為能長到1公分的瘜肉,通常是放很久未處理,細胞容易增生失控,由良性變為惡性。.增生性息肉:良性。為腸道腺體受到發炎刺激,而增生長出息肉.發炎性息肉:較少見。為腸壁潰爛後形成息肉,最好也要切除治療。關於息肉你該注意常見症狀: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危險因子:遺傳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看更多大腸息肉】息肉癌變 通常要10到15年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曾受訪表示,通常大腸癌發生年齡約在50歲以上,而大腸息肉變為腺瘤再轉為癌病變,通常要10到15年時間,提醒民眾35歲開始就有可能產生大腸瘜肉,有家族史的人要提早做糞便潛血,如果發現問題應進一步做大腸鏡。哪些人是大腸息肉高危險群?權威醫教如何預防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戰活動」網站,容易長出大腸息肉的族群可大致分為三大類:大腸息肉高危險群第一大類為一般危險群:包含無任何症狀民眾,經常攝取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食物者或久坐不動、嗜菸酒者。第二大類為中等危險群:包含一等親曾罹患結腸癌或瘜肉者,一等親有2人以上有癌症者,曾有瘜肉、大腸腺瘤或曾患乳癌、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者。第三大類為高度危險群:包含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者,或發炎性腸疾病有十年以上病史者。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因此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很重要。賴基銘建議,預防大腸瘜肉應多吃高纖維質食物,多吃蔬果、適量補充優酪乳等,並減少高油重鹹烹煮習慣、少吃紅肉、多運動,50歲以下民眾應主動糞便潛血篩檢。日常7件事預防息肉成癌.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可增進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少吃紅肉與加工食品,避免食用高油高溫燒烤的食物。.設法改善便秘,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早上醒來排便最佳。.禁酒、戒煙及不吃檳榔。.生活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睡眠要充足。.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增強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良好的心情。.定期做大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檢查,若有腸胃悶痛不適或排便習慣改變等情況,應儘速就醫。【資料來源】.臉書粉絲專頁《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10-17 活動.精彩回顧
肺癌名醫蔡俊明談預防台灣新國病 10月21日上午歡迎聆聽
肺癌長年來都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有新國病之稱,由於早期沒有症狀,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好心肝診所特聘胸腔內科教授、台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顧問教授蔡俊明指出,臨床上發現不少患者沒有抽菸,也沒有家族史,建議民眾可以在30歲時就先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依據「台灣非吸菸者篩檢研究(TALENT)計畫」發現,台灣肺癌病人的樣貌,男女比幾乎相同,沒抽菸的比例約三分之二,有家族史的比例比抽菸者多一倍。蔡俊明認為,一般民眾也不能輕忽,而且應該早一點對肺部健康有所了解,之後進行追蹤時就能拿來比較,讓醫師更容易判讀。更多實用的資訊內容,蔡俊明將在10月21日(周六)進行好心肝大師講座,跟民眾分享肺癌的預防及治療,演講地點為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廳,講座免費參與,歡迎報名參加。電話:0800-000-583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肺癌防治講座 「台灣新國病 沉默的殺手」,主講:好心肝門診中心特聘教授蔡俊明️時間:10月21日(六)上午10時至11時30分️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廳,台北市徐州路2號洽詢:0800-000-583️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nDYCgSeFwUSXeWnJ9
-
2023-10-17 養生.聰明飲食
麩質和低脂飲食是膽結石風險因子?教授告訴你真正的元兇
讀者Yu-Shih-Lin昨天(2023-10-12)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您好,我在李思賢醫師的臉書看到他有提到膽囊的部份。我想請問,麩質是膽結石的獨立風險因子嗎?感恩。」首先,我在2023-6-27有發表一篇關於這位醫師的文章全麥麵包會肌少症,醫師說的能信嗎。我也有發表十幾篇關於多位醫師散播毫無科學根據的「麩質有害論」,例如:無麩質飲食可以改善不孕症,解決少子化?麵食會造成骨質疏鬆?無麩質飲食,讓你不生病?李思賢醫師昨天(2023-10-12)在臉書說:『很多人會被告知,膽囊有問題(通常是結石),應該要吃少油的飲食,但這也是非常大的誤會,因為膽囊之所以會結石,是因為膽鹽(膽酸)和膽固醇的比例失衡,膽固醇過於飽和,膽汁的濃度過於濃縮,才會使膽結石產生。所以如果實行少油飲食,膽囊會更少收縮,缺乏健康收縮的膽囊,膽汁就會在其中過度濃縮。…容易提高膽囊問題的風險因子有「女性」、「麩質」、「懷孕」、「甲狀腺低下」、「胰島素阻抗」、「肥胖」、「快速的減重」、「無胃酸」、「低脂飲食」、……』我先用gluten(麩質)和gallstone(膽結石)或gallbladder(膽囊)在PubMed做搜索,搜不到任何相關論文。我接著用“low fat”(低脂)和gallstone或gallbladder做搜索,也是搜不到任何相關論文。我又接著用gallstone和”risk factors”(風險因子)做搜索,搜到下面這4篇相關文章:1980年:Prevalence of gallstones and risk factors in Caucasian women in a rural Canadian community(加拿大農村社區白人婦女的膽結石盛行率和危險因子)。年齡之外的危險因子是肥胖、每日能量攝取範圍狹窄、每日鈣攝取量低和活動量有限。1990年:Risk factors for gallstones among Chinese in Taiwan. A community sonographic survey(台灣華人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社區超音波檢查調查)。探討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性別、肝炎、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DM)。在我們的研究中,年齡和糖尿病是與膽結石相關的唯一重要因素。(註:作者是高雄醫學院團隊)2014年: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gallstones in Uighur and Han Chinese(維吾爾族及漢族膽結石盛行率及危險因子)。維吾爾族群膽結石盛行率顯著高於漢族族群。進一步對不同民族地區的膽結石危險因子進行分析發現,年齡是兩組人群膽結石的危險因子;三酸甘油酯、體重指數(BMI)和高密度脂蛋白是漢族人膽結石的危險因子,而總膽固醇(TC)、性別和脂肪肝是維吾爾族人膽結石的危險因子。2022年:Risk Factors for Gallstones and Cholecystectomy: A Large-Scale Population-Base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Japan(膽結石和膽囊切除術的危險因子:日本一項大規模人群前瞻性隊列研究)。年齡增長、高體重指數和糖尿病與男女膽結石的風險有關。在男性中,追蹤期間體重增加或減少> 5公斤以及壓力與膽結石風險相關,而酒精攝取量與風險呈負相關。在女性中,追蹤期間體重增加>5公斤、吸菸、更年期和降血脂藥物與膽結石風險相關,而月經初潮晚與膽結石風險呈負相關。梅約診所列出的膽結石風險因子是:女性、40 歲或以上、美洲原住民、墨西哥裔西班牙裔、超重或肥胖、久坐、懷孕、高脂飲食、高膽固醇飲食、低纖維飲食、有膽結石家族史、患有糖尿病、患有某些血液疾病,例如鐮狀細胞性貧血或白血病、減肥速度非常快、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藥物,例如口服避孕藥或荷爾蒙治療藥物、患有肝臟疾病。約翰霍普金斯列出的膽結石風險因子是:肥胖,使用雌激素、懷孕、美洲原住民、女性、年齡,60 歲以上的人、使用降膽固醇藥物、糖尿病、快速減肥、禁食。英國衛生部列出的膽結石風險因子是:女性、肥胖、年齡在 40 歲或以上(年齡越大,患有膽結石的可能性越大、患有影響膽汁流動的疾病(例如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產科膽汁淤積)、患有克隆氏症或腸躁症、親密的家人患有膽結石、最近體重減輕(透過節食或減肥手術)、正在服用一種名為頭孢曲鬆的抗生素(ceftriaxone)。從上面那4篇論文和這三個資訊可以看出,麩質和低脂飲食都沒有被列為是膽結石的風險因子。高脂飲食則有被列出是膽結石的風險因子。原文:麩質和低脂飲食是膽結石風險因子,醫師說的能信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0-17 醫療.心臟血管
爬樓梯就有效!研究教你這樣走就能降低2種致命心臟病風險
運動對心血管健康有助益,但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能撥出時間運動,不過有新研究表明,每天至少爬五層樓梯可以降低兩種致命心臟病的風險。一項發表在《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期刊上的研究發現,每天爬五層以上的樓梯,可以將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降低20%。事實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連同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是全球主要的死因。冠狀動脈疾病是指心臟動脈中黏性斑塊的積聚,缺血性中風則是指血栓堵塞腦部動脈。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人們每天爬了多少樓梯與患有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使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超過45萬名成年人的健康數據,並且根據家族史、遺傳風險因素以及高血壓和吸菸史等既定風險因素,計算參與者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另外,也調查了參與者的生活習慣和爬樓梯的頻率。研究的隨訪時間中位數為12.5年。研究發現,每天爬更多樓梯尤其可以降低那些不易受心血管疾病影響的人的患病風險。然而,更易受影響的人群患心臟病風險可以透過每天爬樓梯來「有效抵消」。該研究通訊作者Lu Qi表示,短時間的高強度爬樓梯是改善心肺健康和血脂狀況的一種省時方法,特別是對於那些無法達到當前身體活動建議的人來說。Qi指出,樓梯是公共場所提供的低成本活動方式,可以讓人們每天增加運動量。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與從未報告爬樓梯的人相比,在研究期間停止每天爬樓梯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整體而言,研究發現突顯了爬樓梯作為一種一般大眾預防動脈鈣化性心血管疾病措施的潛在優勢。為什麼爬樓梯對心臟有益?心臟病專家Vignesh Raghunath告訴《Verywell》,定期爬樓梯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為這是一種能增加心率的體育活動。當你透過爬樓梯、跑步或騎自行車等體力活動提高心率時,有助於增強心肌並使其更有效地向全身泵送血液和氧氣。Raghunath表示,透過體力活動提高心率也有助於調節和降低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濃度,這些都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雖然該項研究表明每天爬樓梯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可能存在聯繫,但專家表示,這還不足以說明爬樓梯將成為心臟健康的預防措施。美國心臟協會John A. Osborne醫學博士告訴《Verywell》,該篇研究顯示了降低心血管風險的相關性,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證明因果關係。雖然研究發現每天定期爬五層樓梯與降低某些心臟病的風險有關,但Raghunat表示,生活方式和飲食等其他因素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增進心臟健康,美國心臟協會Life's Essential 8可能是一個有用的起點。這些準則包括:.每週至少從事150分鐘的體能活動。.選擇健康的飲食模式,包含大量天然食品、水果、蔬菜和堅果種子等。.戒菸。.每晚睡7至9小時。.管理你的體重。.控制膽固醇、血糖和血壓。【資料來源】.Walking more than five flights of stairs a day can cut risk of heart disease by 20%, study says.Take the Stairs to Reduce Your Heart Disease Risk: Study.Here's How Many Stairs You Should Climb a Day for a Healthy Heart
-
2023-10-12 癌症.乳癌
你知道台灣乳癌有多嚴重?篩檢乳癌的最佳工具是什麼?女性朋友需要了解的乳癌篩檢大小事!
什麼是「粉紅10月」?了解台灣乳癌的嚴重性!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關懷月,也被稱為「粉紅十月」,最早由美國癌症協會所發起,目的在喚醒女性對於乳癌的重視。安南醫院外科部主任暨乳房外科主任戴運生整理相關數據,說明如下:根據衛福部2022年的死因統計:●癌症是十大死因中第1名●乳癌十大癌症死亡率中排行第4名●2022年2,834名女性死於乳癌●2022年乳癌的死亡率:24.1(每十萬人口)。整理國民健康署2019年的癌症登記報告可知:●乳癌一年新發生人數為14,856人,排行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乳癌。●每36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國家早,在45~64歲,較歐美國家更早台灣地區較常見的乳癌高危險族群:●乳癌家族史●初經太早●停經較晚●從未生育或30歲以上才生育●停經後有使用賀爾蒙補充劑●未曾哺餵過母乳●攝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停經後肥胖者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是什麼?乳癌篩檢適用的女性族群是哪些?戴運生部主任指出:乳癌並非短期快速發展而成的疾病,當乳癌腫瘤大於1公分,能藉由觸診和異常症狀發現時,此時乳癌通常已存在乳房一段時間。如果想找出第0期的原位癌,此時可能無任何臨床症狀,就必須透過乳房X光攝影來捕捉發現異樣微小鈣化點。目前乳房X光攝影仍是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能發現極細微的乳癌病變線索、捕捉微小的乳房鈣化影像,有助於早期偵測出原位癌(第0期的早期癌症階段)。呼籲女性朋友:「定期接受乳癌攝影檢查,越早發現的存活率越高!」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可達9成以上、5年存活率可達8成。建議以下的女性族群,應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年齡45歲以上至未滿70歲女性●或40歲以上至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的女性乳癌篩檢的注意事項有那些?複檢的方式有哪些?戴運生部主任指出新型的乳房攝影儀器已可大幅降低檢查的不適感,建議女性朋友可在經期結束1至2週內檢查,避免乳房因賀爾蒙作用較為漲痛,減少乳房X光攝影產生的不適感。如果乳房X光攝影檢查出異常時,病人不應慌張,應轉往乳房外科就診。醫院通常會再進一步檢測:1.安排進行乳房超音波或針對病灶處進行放大攝影複檢2.難解的情況時,可再安排乳房核磁共振檢查3.可疑病灶,可再進一步切片化驗,判斷是良性或惡性細胞。戴運生部主任貼心提醒:許多女性朋友篩檢結果發現異常時,因為不嚴重並未積極治療,一年多後再回診時,才發現腫瘤已經變大,甚至轉移至淋巴,可謂悔不當初。乳房X光攝影仍有限制,即使檢查結果正常,平常女性朋友如要多注意乳房是否有異常:●發現乳房有硬塊或腫瘤●乳暈或乳頭的皮膚有濕疹紅腫和潰爛●乳房皮膚有潰瘍或橘皮狀變化●乳頭異常出血或產生不正常分泌物●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等異狀如有異常,仍應儘速到乳房外科就醫診治。10月份台南市鄰近安南醫院的民眾如有乳癌篩檢需求,可以參考活動相關辦法。元氣網想了解更多乳癌知識→元氣百科乳癌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10-08 醫療.心臟血管
降膽固醇藥服用需終生?怕副作用怎辦?健保給付原則為何?
偏愛紅肉、油炸美食,又缺乏運動,50多歲許先生在幾年前健檢報告血液檢查項目幾乎滿江紅,隨後就醫,確診為高血脂肪,低密度膽固醇超過200mg/dl,比許多人的總膽固醇數值還高,經醫師評估後,建議服用降血脂藥物,膽固醇數值逐漸降至正常值。新冠疫情結束後,許先生至大陸旅遊三個星期,期間放寬心情,大吃大喝,常忘了服用藥物。返台後回診,抽血報告顯示,低密度膽固醇竟從之前80mg/dl,驟升至178mg/dl,他自己嚇了一跳,而醫師也皺起眉頭,問他「是否自行停藥」。三至六個月非藥物治療無效後,健保給付降血脂藥物。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欣寧表示,膽固醇紅字、數值異常,已經成為常態,相關調查發現,國人高血脂盛行率逼近五成,主要原因為飲食西化、嗜吃油炸速食、缺乏運動,加上體質所致。在檢查出高血脂後,務必規律用藥,否則數據一定反撲、驟升。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李浩維表示,依照健保給付規定,一般民眾如低密度膽固醇偏高,還未突破190mg/dl警戒線,需先經過三至六個月非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戒菸、戒酒等),回診後數值仍降不下來,才開始給付降血脂藥物。裝過支架、有病史者必須直接用藥,將數值壓至最低。至於裝過心血管支架、罹患心肌梗塞,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即使接受非藥物治療,也無法有效壓抑低密度膽固醇數值,因此,必須直接用藥,只要規律用藥,幾乎都能把數值壓到理想值。從初級預防觀點來看,低密度膽固醇如果超過190mg/dl,接受藥物治療,數值恢復正常,甚至更低,就可降低日後心血管風險。至於次級預防,例如,曾放過心血管支架、中風、心肌梗塞的患者,治療目標就必須壓至100mg/dl,甚至70mg/dl以下,將血管阻塞的風險降至最低。黃欣寧舉例,56歲陳先生為三高病友,合併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且曾腦中風,在治療高血脂時,就必須更為謹慎,採用更高強度的降血脂藥物,藉此預防二次中風。怕副作用、怕一輩子吃藥,患者拒吃藥的兩大原因。「許多高血脂患者抗拒用藥,令人遺憾。」李浩維說,降血脂藥物效果良好,但臨床發現,排斥用藥的病友大有人在,原因有二,一為副作用所致,二為不想終身用藥。常見降血脂用藥可分為Statin類、Fibrates纖維酸鹽類、總膽固醇吸收抑制劑、膽酸結合樹脂、菸鹼酸類等五大類,各有其優缺點,以Statin類藥物為例,它是醫師最常開立的降血脂藥(如冠脂妥、立普妥),可抑制肝細胞中的膽固醇合成相關酵素,藉此降血脂。但副作用為頭痛、噁心、疲倦,以及肌肉痠痛、肝功能指數上升。因此,患者在初次服用前,必須先確認肝腎功能。每三個月回診,觀察治療效果、評估副作用。此外,服用降血脂藥的病友必須每三個月回診抽血,檢查相關數值,除了觀察治療效果,也由醫師評估副作用高低,如果副作用讓病友感到不適,影響用藥意願,就會更換其他類別藥物。李浩維表示,上述五類藥物均獲健保給付,新一代降血脂藥PCSK9抑制劑屬於第三線藥物,目前仍須自費,兩周注射一次,用藥相對簡易方便,但每次費用約八千多元。醫師最怕:患者數值降、自行停藥,又未回診追蹤。「我必須吃一輩子的降膽固醇藥物嗎?」黃欣寧表示,這是門診高血脂患者最常詢問的一句話,依照臨床經驗,如用藥效果良好,順利達標,且數值相當漂亮,許多病友就會自行停藥,但這也是醫師擔心的事情,因為停藥之後,數值可能又往上竄升。黃欣寧指出,許先生就是最典型個案,規律用藥期間,低密度膽固數值相當低,顯示治療效果良好,但只是稍微放縱三周,就從80mg/dl升至178mg/dl。幸好他定期回診,才察覺異狀,如果懶得回診,又中斷治療,勢必成為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一旦發病,可能就是一齣人生悲劇。藥物治療搭配飲食5祕訣降低膽固醇數值事半功倍:1.減少攝取精緻澱粉,多吃原形食物。2.多吃好油,少碰壞油:選擇油品時以Omega-3、9不飽和脂肪酸為佳,如堅果類、鯖魚、鮭魚、秋刀魚等。3.避免攝取反式脂肪。4.多攝取富含抗氧化植化素的蔬果。5.多攝取富含高纖維質的食物。資料來源╱施奕仲責任編輯:辜子桓、吳依凡
-
2023-09-30 名人.劉秀枝
寧得癌症也不願是阿茲海默症?權威醫授預防失智症簡易3處方
預防失智症的簡易處方──郊山健行讀醫學院時,我對細胞的「不正常增生」(即癌症)與「凋亡」(即退化)特別好奇,很想探究這兩種生命極端的奧祕。半世紀後,銀髮族的我看著癌症的治療突飛猛進,從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標靶療法與免疫治療等,不斷推陳出新,讓不少癌症能被治癒或控制。相反地,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雖然蓬勃,常以為會有突破,結果療效卻不如預期,因此目前仍僅止於症狀治療。曾有位朋友感嘆:「我寧願得癌症,即使不能治癒,但有明確的努力目標,而且親友會因我的奮鬥而鼓勵我。然而,得了阿茲海默症,心智慢慢流失,不知如何圍堵,親友看了既難過又無奈。」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因此,「預防是最好的治療」,對阿茲海默症尤其重要。我們無法改變高齡、基因與家族史等先天的罹病因子,但可以從後天的危險因子著手,也就是要受教育、多動腦、治療三高、常運動、多活動、維繫人際互動與睡眠充足等。「走路」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走路」是最溫和、可行的運動,一般建議每天至少要走四十分鐘。近年來,手腕計步器流行,可記錄每日累積的步數,簡單實用。《美國神經醫學期刊》(JAMA Neurology)於二○二二年九月,刊登一篇來自「英國生物資料庫」的論文:讓七萬八千四百三十位四十~七十九歲的無失智症者,連續戴腕計步器七天,在追蹤六.九年後,有八百六十六位罹患失智症。經統計分析,發現每天走九千八百步者,患失智症的機率減少了51%;但超過一萬步,機率不降反升。而每天走三千八百步者,失智症也能減少25%。當然,這只是參考值,每個人還需量力而為。每天走三千八百步並不難,但若能達到九千八百步,就要讚賞自己了。遠離空氣汙染,降低失智症發生機率空氣中的汙染物如細懸浮微粒(PM2.5),被二○二○年《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刺胳針報告」,列入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眾多研究也有同樣的結論。二○二二年一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登的一篇論文:「美國女性健康促進記憶研究」(WHIMS-ECHO)追蹤兩千兩百三十九位七十四~九十二歲的社區婦女,平均追蹤六.一年,發現空氣汙染的情況改善後,她們失智症的發生率也跟著降低(PM2.5每減少一.七八微克/立方公尺,失智症便減少20%),顯示這兩者可能有因果關係。郊山森林浴,適合高齡族群大部分銀髮族的生命力仍很旺盛,距離台灣的平均餘命(男七十六.六三歲,女八十三.二八歲)還有好幾年,因此得好好預防失智症,才能享受健康的老年。銀髮族不若年輕人活蹦亂跳,也不時興上健身房,「走路」是最方便且不花錢的運動。因此,我想到一項適合高齡族群、簡單易行的預防失智處方:「走入山林」。走入山林,尤其是城巿近郊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郊山,步道設施和指示牌較為完備,北部如軍艦岩、草嶺古道和陽明山的許多步道等。郊山健行,除了欣賞風景、遠離空汙、走路運動、認識生態,沿途如有人文典故或歷史遺跡,更可動腦。最好有同行夥伴,萬一發生意外有人幫忙,更可增加人際互動,交換心得,或健行後聚餐同樂。回家後,整理相片、做筆記或寫個簡單遊記,以加深記憶,如此把預防失智的元素幾乎都囊括了。郊山健行的地點何處尋?最好與三五好友,固定每個星期、走不同的景點。社區大學和不少民間團體也有許多走入山林或健走的課程,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當然,如果時間與體力不允許,不見得要走郊山,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或綠地走走,也有預防失智的效果。※ 本文摘自《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作者: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23/10/03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9-27 養生.保健食品瘋
顧血管、保護心臟健康…我該吃Q10、魚油嗎?營養師教如何正確吃!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Q10、魚油是醫界、營養學界最被推崇的護心保健食品,但應該如何吃才能有效顧血管、保護心臟健康?營養師建議,一般人可以從最小劑量開始補充,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則應諮詢醫師評估自身狀態後,再決定補充劑量高低。除了補充保健品,最重要應是調整飲食習慣,才能真正改善心血管問題。什麼是Q10?魚油含有哪些重要的營養素?Q10是一種輔酶、輔助酵素,幫助身體產生能量,因為人體細胞內的發電機為粒線體,需要Q10的參與,幫助粒線體運轉;魚油屬於Omega-3必需脂肪酸,人體無法合成,需透過食物補充,市售魚油含有EPA及DHA成分,含EPA濃度高者可抑制發炎反應,有助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生成。現代人大多吃外食,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表示,外食的食物多半是使用大豆油、玉米油、黃豆油進行烹調,會含有過多油脂Omega-6,攝取過量易造成身體發炎,必須透過Omega-3、Omega-9來平衡體內油脂。Q10、魚油的營養保健品建議仍需由醫師或營養師把關很多人會吃保健品來保護心血管健康,徐景宜建議,可透過抽血檢查或抗氧化檢測,由醫師、營養師進行整體評估,了解自己缺乏哪些營養素,再進一步補充保健品,避免「盲吃」。徐景宜表示,台灣坊間販售的Q10膠囊多為30毫克,魚油一顆大約1000毫克,若有心血管疾病等特殊原因,需補充高劑量Q10或魚油,建議應就醫諮詢,醫師、營養師會針對民眾的血液數值報告,評估是否調整劑量,民眾不宜過度攝取。Q10和魚油皆屬於脂溶性保健食品,一般建議隨餐或餐後服用。徐景宜指出,若有心血管疾病或相關家族史的人,在使用Q10、魚油後,可觀察保健品介入後3至6個月的血液追蹤報告,確認三酸甘油脂數值是否有下降,再來評估是否調整。保健品並非萬能,徐景宜提醒,如果仍持續吃油炸、紅肉、肥肉或烘焙糕點、喝酒等,攝取過多反式脂肪酸,恐無法改善心血管問題,應以飲食調整為主,保健品為輔。一般人若要攝取Q10或魚油,可以從最小劑量開始補充,或是從一般飲食補充。Q10、魚油的使用注意事項與如何日常補充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魚油,徐景宜表示,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或是接受手術者都不建議吃魚油;含有DHA的魚油有助於嬰幼兒腦部發展,建議孕婦懷孕時,可以適度補充含有DHA的魚油。透過日常飲食攝取,也可維護心血管健康。徐景宜表示,Q10可從內臟如豬肝、雞心、牛心或生牛肉等攝取,但Q10不耐高溫,經高溫烹煮會遭到破壞;坊間稱雞蛋、雞肉、堅果含有Q10,但含量皆偏低,若要補充Q10,仍以保健品為主。魚油則可透過吃深海魚類補充,可多食用小型深海魚例如鯖魚、沙丁魚等,而鮪魚、鮭魚等大型魚類則需注意重金屬殘留問題。哪些人適合補充Q10及魚油?1.想要保護心血管健康,像三酸甘油脂過高、預防腦部疾病的人。2.外食的上班族、三餐飲食不均衡者,多無法從飲食當中吃到深海魚類。3.常感覺疲累者。(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24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健保大數據/症狀百變、診斷不易 紅斑性狼瘡最愛找女性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疾病,部分與「家族性」有關,但並非家族有人罹患紅斑性狼瘡,下一代或是親友就會罹患。紅斑性狼瘡就像是「百變女郎」,臨床表現症狀多元,有時候可以表現得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又或是用發燒、畏寒、類似感染的症狀表現,也讓臨床診斷不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帶您了解國內紅斑性狼瘡患者人數以及治療現況。全身性紅斑性狼瘡屬於「重大傷病」,如果沒有妥善控制免疫系統,免疫細胞可能會胡亂攻擊健康的組織。臨床診斷的依據是患者身上是否有出現蝴蝶斑、圓盤性紅斑、口腔潰瘍、關節炎、腎臟病變、神經病變、心包膜炎、溶血性貧血、光敏感等,另可以透過抽血檢驗史密斯抗體、抗雙股去氧核糖核酸抗體、抗磷脂抗體是否異常。目前無法治癒,醫學界努力尋找致病機轉。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紅斑性狼瘡的命名,與它的臨床表現有關,醫師認為「如被狼咬到」而稱之,紅斑性狼瘡的英文簡寫是SLE,而L即為Lupus,它的意思就是狼。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女性,目前難以確定罹病原因,現在治療紅斑性狼瘡的方式,僅能控制、沒辦法治癒,需長期透過服用類固醇或是其他藥物,控制身體的免疫系統。雖然紅斑性狼瘡僅能長期服藥控制,但醫學界仍積極找尋紅斑性狼瘡的致病機轉,期待能治癒紅斑性狼瘡。像台北榮總與陽明交大先前發表研究顯示,紅斑性狼瘡可能與NLRP12基因表現有關。研究發現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體內NLRP12基因的表現量普遍低下。NLRP12基因表現低下時,人體內第一型干擾素就會升高,干擾素是人體通知免疫細胞作用的細胞素,長久下來會使免疫韌性降低,處於發炎體質。傳統治療以類固醇、奎寧為主,目前已有新成分藥物。石崇良表示,紅斑性狼瘡使用的藥物,最大宗的以類固醇、奎寧為主,只要有看診的患者,健保都能提供照顧。現在使用的雖然都是老藥,但最近已有紅斑性狼瘡的新成分藥物,即一種免疫製劑,申請健保收載中,未來有機會成為患者健保用藥的新選擇。紅斑性狼瘡患者嚴重時,可能需要住院,也可能爆發全身性多重器官衰竭。依照健保署統計,107年到111年曾診斷有紅斑性狼瘡而死亡的人數,介於800到1,400人。脆弱族群慎防發病,列入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石崇良說,紅斑性狼瘡的病患屬於醫療上定義的「脆弱族群」,無論是新冠疫苗、流感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紅斑性狼瘡的患者都會納入其中。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例,紅斑性狼瘡的脆弱體質,染疫後也增加住院的機率,患者需格外注意,避免感染。紅斑性狼瘡的患者也比較容易合併腎臟疾病、泌尿道感染以及有一定的機率會出現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等。石崇良表示,有些患者是因為合併症,才發現自己罹患紅斑性狼瘡,現在紅斑性狼瘡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如果家族中有任何人有紅斑性狼瘡的家族史,自身又是女性,就得提高警覺,隨時檢視身體的狀況,不管是泌尿道感染或是腎臟疾病等,都得多一層思考是否有有免疫疾病的可能性。治療過程/想吃保健食品或中藥,務必與醫師討論。如果不幸罹患紅斑性狼瘡,一定要按時服藥,不要輕易減藥或是停藥。平時要保持情緒平穩,減少緊張刺激的環境,適當地舒緩生活壓力,同時也能參與紅斑性狼瘡的病友團體,相互交流用藥或是保健方式。患者如果有需要服用保健食品,或希望採取中醫治療,一定要與醫師討論,避免增加腎臟負擔,或是引起其他藥物交互作用等。石崇良說,強化免疫力除了均衡飲食以外,也建議要多運動,可以採取比較緩和的運動,如瑜伽、伸展運動等,強化免疫力,降低任何感染性的疾病上身,防止紅斑性狼瘡的病情惡化。
-
2023-09-22 癌症.肺癌
拯救台灣與全亞洲的生命 肺癌篩檢普及化是關鍵 最新亞洲專家共識出爐: 盡速轉向LDCT篩檢 及早揪出肺癌
篩檢對象首重非吸菸者!亞洲非吸菸肺癌患者比例高於歐美肺癌已對亞洲各國造成重大的醫藥負擔,根據一篇發表於《胸腔腫瘤學期刊》集結亞洲19位專家的最新共識指出,要降低肺癌死亡率,應加強篩檢的普及與改變篩檢的方式,以落實早期診斷。在這篇最新共識中,專家們強烈建議應從傳統胸部X光檢查轉向更先進的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採取低劑量X光的電腦掃描生成影像,進而檢測出肺部異常,包括腫瘤 。美國一項超過 5萬名受試者參與的臨床試驗也顯示,與胸部 X 光檢查(每十萬人年有309 例死亡)相比,LDCT 篩檢(每十萬人年有247 例死亡)的肺癌死亡率相對降低了 20%,證明這是更有效的早期癌症篩檢方式。 改善肺癌篩檢,將有助於挽救全亞洲的生命,因為全球約有五分之三的肺癌病例發生在亞洲,代表全亞洲總計有超過130萬名肺癌患者。2020年在台灣初次診斷為肺癌的患者共計16,370 人,肺癌發生率在台灣人十大癌症中排行第三,死亡率更是排行第一。身為此專家共識成員之一的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表示,我們呼籲亞洲各國應盡速啟動肺癌高風險族群的LDCT篩檢計畫,且應廣泛介紹這項更精密的篩檢方式,不僅能提高肺癌的早期發現,也有更高的機會提升治癒率。例如台灣國健署自2022年7月1日起,將肺癌篩檢納入第五癌篩檢,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補助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LDCT篩檢,是全球第一個針對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者提供肺癌篩檢的國家。計畫施行1年共計49,508人接受篩檢,其中531人確診為肺癌,早期個案占85成,顯見LDCT篩檢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讓患者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 根據專家共識建議,針對接受常規健康檢查發現異常且持續暴露於危險因子的患者,應每年進行LDCT篩檢,而像重度吸菸者這類高風險族群則應每年進行兩次LDCT篩檢。在大部分的亞洲國家, LDCT篩檢仍未在常規肺癌篩檢計畫中施行,多數因為知覺成本、補助、缺乏設備與專業人員、無明確準則等問題,再者還須面對不願接受檢測的高風險族群。為了克服這些困難,專家們建議應制定一套LDCT篩檢準則及檢後追蹤的配套辦法,並納入綜合肺部保健方案,例如推動國家級的篩檢計畫,以加強肺部篩檢計畫及後續照護的普及。此項共識集結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台灣、泰國、越南等地專家廣泛討論的成果,並獲國際肺癌存活倡議聯盟Lung Ambition Alliance(LAA)的支持。LAA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全球肺癌聯盟(GLCC)、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和Guardant Health之間的非營利性聯盟。專家們也進一步呼籲改進,應將戒菸計畫納入肺癌篩檢計畫之中。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指出,國健署推動的LDCT篩檢補助計畫是亞洲先例,能加速找出肺癌病人,建議除了符合補助條件的家族病史者與吸菸者之外,非吸菸者而有家族肺癌病史的女性也要特別留意,以榮總院內參與國健署的LDCT篩檢統計為例,總共有1,443人接受LDCT篩檢,篩出肺癌的病人之中就超過8成是女性,不過幸好多數是屬於早期病人得以早期治療。另外,空汙也是一項危險因子,已有多篇國際研究指出長期暴露於空汙環境與肺癌的高關聯性,未來也應將此族群納入LDCT篩檢條件。 儘管吸菸是主要的肺癌風險因子,但非吸菸者罹患肺癌仍占多數,尤其是在亞洲女性中更為顯著。研究顯示,與歐洲和北美相比,亞洲非吸菸肺癌患者的比例更高。此外,相較於現在和以往的吸菸者,亞洲非吸菸的肺癌患者有更高機率在更早的年齡被診斷出來。因此,專家們一致認為,無論吸菸與否,應考慮將遺傳和人口統計等因素納入肺癌高風險族群的篩檢條件。專家們指出,記錄針對從未吸菸者的風險因子國家數據報告,包括年齡、肺癌家族史、其他癌症史、二手菸以及暴露於室內(烹飪和加熱煙霧)和室外空氣污染等,也有助於當地政府建立肺癌篩檢計畫。諮詢專家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3-09-21 癌症.其他癌症
林宥嘉曝「生命中重要的人」罹胰臟癌!「癌王」一般健檢超音波難現蹤,該如何發現?
歌手林宥嘉昨(9/20)在即將舉行的小巨蛋演唱會記者會上透露,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罹患胰臟癌,讓他一度情緒陷入低潮。日前韓國「國民爺爺」邊希峰也因胰臟癌復發病逝,享壽81歲。「癌中之王」胰臟癌不但惡性度高,且一般健檢的超音波、抽血等檢查不易發現,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罹患胰臟癌的名人.資深藝人巴戈半退休後生活過得怡然自得,不料於2022年2月16日傳出胰臟癌過世,享壽67歲。.新北議員唐慧琳2021年因胰臟癌去世,年僅49歲。.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2016年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後期居家安寧,推動台灣盼能通過「安樂死」。最終在2018年6月7日於瑞士接受安樂死。.知名電視名嘴劉駿耀2018年12月7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2歲。.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於2003年發現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胰臟癌),抗癌長達8年仍不敵病魔,最終於2011年病逝。.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時尚圈「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韓「國民爺爺」、邊希峰胰臟癌復發病逝在韓國有「國民爺爺」、「國民演員」封號的邊希峰,是名導奉俊昊長期合作的固定班底,生前參與演出過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順風婦產科」權伍中的爸爸、「皮諾丘」中飾演李鍾碩的養父。近年更以「駭人怪物」、「殺人回憶」在影壇大放異彩。邊希峰大半輩子都為影視奉獻,2020年獲得韓國政府頒發的文化功績勳章。媒體報導,邊希峰於2018年健康檢查發現罹患胰臟癌,當時決定退出專心抗癌。隔年還有上綜藝節目錄影,原本以為抗癌成功,但2019年再度復發,只好息影繼續養病,但最終仍不敵病魔,81歲胰臟癌逝。「癌中之王」胰臟癌惡性度高、難發現胰臟癌惡性度高,有「癌中之王」稱號,元氣網疾病百科介紹,罹患胰臟癌約90%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根除治療,因爲胰腺位於腹膜後,惡性腫瘤藏在體内,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活率極低。看完整疾病百科》胰臟癌國泰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陳信佑曾受訪指出,胰臟癌跟其他癌症不同,很難用「期數」來區分,通常是用能否進行手術區分,因為胰臟附近器官、血管多,如果有浸潤狀況就難做手術,若是不能做切除手術的話,存活率相當低,多不超過六個月;即使可以透過手術切除,五年的存活率有僅約兩成。胰臟癌的上腹痛 常被誤以為胃痛胰臟癌並沒有典型的症狀,症狀也要視腫瘤生長的位置,長在胰臟頭部、頸部跟發生在體部、尾部,情況不太一樣。據統計,國內六成胰臟患者腫瘤長在胰臟頭部,如壓迫膽管時,會造成患者出現背痛、胃部刺痛、黃疸等症狀。若是發生在體部、尾部,雖然通常不會出現黃疸,但因為胰臟周邊的神經傳導豐富,很常會出現腹痛的狀況,不少病人常誤以為是胃痛,值得注意常見症狀:.背痛、上腹痛 : 一般是產生上腹悶痛,常常飯後會比較嚴重,有時會痛到背後,常被誤以為是胃痛。.黃疸:長在胰臟頭部的胰臟癌常會壓迫到總膽管,而引起「阻塞性黃疸」。.體重大幅減輕:多數患者初期就會出現體重減輕,腫瘤會掠奪病患的體內的營養素,讓自己不斷的成長,造成患者體重減輕。.食欲不振.血糖控制困難一般超音波檢查難發現胰臟癌 須透過高階影像檢查胰臟癌高危險群1.糖尿病:研究顯示:新診斷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3%有胰臟癌。2.胰臟癌家族史:家族內有兩位以上的一等親有胰臟癌。3.慢性胰臟炎4.抽菸、酗酒者5.肥胖:BMI超過30最危險6.脂肪肝:三軍總醫院根據健保資料所進行的研究指出,有脂肪肝的病人,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會增加2.63倍;普通胰臟癌患者平均存活時間為11至12個月,但若是有脂肪肝又罹患胰臟癌的病人,平均存活時間僅5到6個月,幾乎只有一半。7.BRCA1或BRCA2基因突變者:具有此基因突變的人罹患胰臟癌、卵巢癌、乳癌的機會要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一般健檢的超音波、抽血等檢查較不易發現胰臟癌,腫瘤大到可以被發現通常為時已晚。必須透過高階影像檢查,如磁振造影(MRI),才能揪出癌變。胰臟癌的高危險群患者,如果想要找出小於2公分以下的腫瘤,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每三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資料來源】.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噓新聞
-
2023-09-13 醫療.消化系統
李芳雯飲食清淡3年長21顆息肉!為何有人特別容易長息肉?醫分享病例曝可能原因
58歲的「內衣皇后」李芳雯2021年腹部長了12顆息肉,隔年(2022年)又發現6顆,兩次都是發現後立即切除。今年她又再度「燒了」3顆小息肉,她表示一切都很順利,唯一就是膽固醇高,強調要更加強注意飲食習慣。李芳雯3年長21顆息肉李芳雯日前在臉書貼出一張豐盛美味的早餐照,並透露:「今年燒了三顆小息肉~就是膽固醇高 (對自己太好了…愛吃鬼),要再更加注意飲食習慣,加強認真運動。」事實上,這是李芳雯連續第三年發現息肉,2021年她說腹部長了12顆息肉,隔年(2022年)又發現6顆,連同今年又3顆,也就是3年長了21顆息肉。去年她還表示覺得內心很不平衡,因為自己平日吃的清淡,內臟類、燒烤、油炸都不碰,也不吃辣,想著有些朋友大魚大肉、菸酒不忌都沒事,自己竟然會長「息肉」!但從今年發文看來,李芳雯已經很淡定,而且息肉的數量也逐年減少,顯然有在「控制」。而為何李芳雯會不斷長息肉?李芳雯之前受訪透露,連醫生也納悶,最後只能判斷或許與家族遺傳病史有關,「爸爸是肝囊癌過世,媽媽糖尿病,都在睡夢中安詳走的,但也無從查起,所以我也無解」。【延伸閱讀】內衣皇后李芳雯大腸長12顆息肉 切除1年復發又冒6顆讓她驚呼為什麼一般我們都以為,嗜吃肉的人才會容易長息肉,其實像李芳雯這樣,飲食清淡卻仍長息肉的例子也所在多有。甚至過去我們也聽過一些常年吃素卻仍得大腸癌的病例。到底要如何預防?醫分享鋸齒狀腺瘤症候群病例 基因變異不斷長息肉禾馨民權內科診所醫師葉秉威也在臉書《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發文分享一個已追蹤4年的病例,每一年都切10-20顆息肉。雖然有越切越小的趨勢,但總是無法停止追蹤。該病患也跟李芳雯一樣,「菜吃很多、肉吃很少、也不抽菸喝酒,更不是胖子…」因此跟醫生抱怨「為什麼我這麼會長息肉?」葉秉威說明,該病患是「鋸齒狀腺瘤症候群 (serrated polyposis syndrome)」,因為基因變異的關係會不斷的長出息肉。根據目前診斷標準,全大腸累積超過20顆以上就可以符合診斷,而他的息肉量早就遠遠的超過。鋸齒狀腺瘤症候群未來發生大腸癌的比率約25%-40%。幾乎每三個病患,就有一個未來會發生大腸癌。而其一等親,也有非常高的機率會罹患相同症候群及曝露在大腸癌風險。偏偏這種息肉,常常蓋了一層黏液,因此很容易被忽略誤以為殘便,被視而不見。且這種息肉用糞便潛血篩檢效果差,較適合的檢驗方法就是定期做大腸鏡,發現息肉立即切除,才能預防大腸癌發生。葉秉威呼籲,40歲就應該開始定期做大腸鏡篩檢。鋸齒狀息肉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曾晟恩曾受訪指出,大腸息肉根據癌變機制,可分為增生性息肉、無蒂鋸齒狀腺瘤和傳統鋸齒狀腺瘤,後兩者有癌變的可能性。提醒當出現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時應特別留意,有可能為腸息肉所致,應接受大腸鏡檢查,並遵守醫囑治療,並定期追蹤,才能降低息肉癌變的可能性。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秉威也曾在《聯合報》撰文指出,多數大腸息肉發生的風險因子都類似,不外乎和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等有關,但鋸齒狀息肉更和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也就是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此外,有家族史更要特別留意。總之,若僅吃素或飲食清淡,卻沒有注意養成良好生活型態,沒有定期做大腸癌篩檢,仍有可能罹患大腸癌。【延伸閱讀】腸道老化的頭號公敵 醫師:這些人的腸道更容易長息肉關於息肉你該注意腸道息肉分三種1.發炎性息肉:又稱為偽息肉,因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生的黏膜過度生長所致。2.增生性息肉:是常見的息肉,無須切除,但需定期追蹤其變化。3.腺瘤性息肉:惡變風險最高的息肉,發現了一定要切除並追蹤。常見症狀:間斷性血便、腹部悶脹、腹痛、體重減輕、貧血危險因子:遺傳基因、愛吃紅肉、少運動、抽菸、喝酒、高身體質量指數(BMI)、40歲以上看完整疾病百科/大腸息肉【資料來源】.李芳雯臉書.臉書粉絲專頁《胃腸專家 葉秉威醫師》.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9-12 醫療.新陳代謝
控糖關鍵在評估主食攝取量!維持血糖穩定從「3件事」做起
不只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一般人也應注意血糖狀況。不少人會選擇「低GI飲食」(低升糖指數飲食)做為血糖控制手段,但食物營養標示複雜、選擇多元,該如何避免攝取過多糖分?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控糖關鍵是不同類食物分量 重點在於使用「健康餐盤」評估不同類食物的攝取份量,是控糖的關鍵。聯安診所營養師徐景宜建議,可以「健康餐盤」概念評估每一餐的攝取份量,不論方形還是圓形的餐盤,米飯、麵食等主食應占餐盤四分之一,另四分之一為蛋白質食物,剩下一半的餐盤空間內三分之二應為蔬菜、三分之一是水果。至於份量的評估,應先以體重計算出蛋白質的攝取量,再去推算其他食物種類。例如一名體重50公斤的人,一天的蛋白攝取量要除以「7」,應攝取7份蛋白質,分布在三餐中,一餐約吃2份蛋白質。若用目測法簡單估算,一個掌心約是2份蛋白質,再藉由蛋白質去推算主食、蔬菜等攝取量。維持血糖的穩定需要注意這3件事1.用餐順序:用餐順序會影響血糖的穩定,徐景宜表示,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的食物,雖然不像主食類會直接讓血糖產生震盪,但有助於延緩血糖爬升,因此用餐順序也要多留意。尤其需要血糖控管的人,不建議用餐第一口先吃主食或水果,應先吃蛋、魚肉等蛋白質類或是蔬菜,烹調方式不限水煮,用油炒也無妨。2.膳食纖維徐景宜說,攝取「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例如秋葵、地瓜、金針菇、海帶、山藥等黏稠蔬菜,有助於延緩血糖、增加飽足感,並且可以幫助代謝膽固醇;葉菜類、全穀類等「非水溶性膳食纖維」食物,則可以預防便祕及腸道疾病。其實,平常飲食不需刻意追求食用水溶性或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正常多樣化攝取食物就好。徐景宜建議,一天應攝取25公克的膳食纖維,換算成蔬菜約為3至4碗的量,也可以透過吃全穀、雜糧、胚芽米,以及水果如奇異果、芭樂等方式補充。3.低GI飲食不少控制血糖者會採取「低GI飲食」,來減緩血糖上升速度。而GI為升糖指數,呈現食物下肚後血糖上升速度的指標。徐景宜提醒,低GI食物通常有原型、纖維多、較不成熟等特色,如香蕉愈成熟則糖份越高,因此有較高的GI值,因為低GI飲食會攝取較多纖維,因此胃發炎、胃潰瘍、拉肚子等人應該先暫緩食用,避免增加腸胃蠕動。血糖高是罹患糖尿病的危險訊號,徐景宜說,一般人的糖化血色素(A1C)約在4至5.6%之間,糖尿病前期則在5.7至6.4%,要找出血糖問題仍得靠抽血檢查。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民眾應該特別注意,及早檢測血糖,早期發現問題,讓醫療團隊提供個人化的飲食調配建議。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09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安太歲比較重要?還是安太座比較重要?
老公急著出門,老婆問緣由。老公:「廟門開了,我趕快去安太歲!」老婆:「不行,你陪我去百貨公司買個包包。」兩人吵了起來。老公:「公司最近經營不善,我趕快去求神問卦一下,妳包包不是還可以用嗎?」老婆:「你不陪我也要給我新台幣。」安太歲,安自己的心;安太座,安老婆的心,都很重要。事業成功的男人,太歲安了,常常忘了安太座。其中有不少是創業當初兩人一起胼手打拚的伴侶。因此,常常事業成功而家庭失和的比比皆是。也有人對另一半很好,可是事業老是做不好,這當中牽涉的因素太多了。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企業要致勝,有孫子兵法可讀,吸取古人的智慧,要安太歲,首先要懂女性的心理,但這門心理學上的智慧,學校教科書沒有教,孫子兵法也沒特別言及,只能靠自己體會或私相傳授,如靠長輩或友人的傳授。事實上,不管安太歲也好,或安太座也好,兩者成功的基本要件是有健康的身體。要有健康的身體,平日要吸收健康的知識,或者結交好的醫師朋友,此外並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例如中年以後有兩怕,第一怕是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因此要控制血壓、血中膽固醇,飲食要清淡,多吸收新鮮空氣;第二怕是怕長癌症,年紀愈大身體細胞癌化的機率愈高,尤其4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5至6人就有B肝帶原,這些人是肝癌的高危險群,即使沒B肝或C肝,幾乎90%以上的成年人都感染過B肝,因此肝臟或多或少幾乎都有變化,甚至已經有了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甚至已經有了肝癌了。此外,近年來肺癌成為新國病,尤其有不少人沒抽菸,也沒有進廚房,也沒有家族史,偏偏就是長肺癌出來。另一方面,可以早期發現的癌症如大腸癌,尤其飲食西化,國人大腸癌的比率愈來愈高,誰會中獎也沒人知。面對這些可以治療的癌症,更要定期做超音波,做肺部電腦斷層,做大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此外,女性心細如髮,要能將心比心,懂女人的心才能安太座,例如女人最喜歡的不是送她什麼花,而是讓她「有錢花」、「隨便花」,這個道理放諸四海皆準,孫子兵法沒說,但很重要,是好男人安太座的基本要件之一,不可或忘。●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的好心肝會刊已出版,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3-09-09 醫療.腦部.神經
名嘴彭華幹國道心絞痛上演驚魂記!「一症狀」頻繁出現,才發現問題不在心臟而是腦部
名嘴彭華幹於節目中分享自己在國道上發生心絞痛的驚險過程,有心絞痛及三高病史的彭華幹表示,他原本一直以為自己是心臟問題,但後來有一陣子經常暈眩,送醫檢查卻查不出病因,繞了好幾圈才發現問題不在心臟,而是「左腦主動脈血管狹窄」。彭華幹國道上突然心絞痛 身邊沒藥物只有一瓶水日前彭華幹在節目《健康點點名》描述,當時自己一個人開車前往錄影,車在國道上時卻突然一陣心臟絞痛,當時他開始冒冷汗,勉強用最後一點力氣停到路肩,但身邊沒有任何藥物,只有一瓶水,他當下只能先把水灌完,所幸在10多分鐘後症狀就緩解了。頻繁暈眩 才查出問題不在心臟而在左腦主動脈另在今年初,彭華幹表示有天起床後感到暈眩,連牙刷都握不住無法刷牙,接連一個星期,情況時好時壞。後來又有天晚上,他從床上坐起時整個人在暈,暈到他沒辦法站、坐、躺,於是老婆趕緊將他送醫,但包括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臟科醫師等多科醫師都沒看出問題,醫師說不是梅尼爾氏症、也不是心臟疾病,最後沒事只能先出院。後來經介紹一耳鼻喉科診所,才終於查出他是左腦主動脈血管狹窄。彭華幹自述有心絞痛及三高病史,之前他一直以為自己是心臟問題,沒想到在暈眩問題一直出現後,繞了很多圈才發現有根動脈末稍血管不良,但不是在心臟,而是在左腦主動脈。顱內血管狹窄當心缺血性中風現任聯新國際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啟仁曾受訪指出,根據實證研究,東方人罹患顱內血管狹窄的比例是西方人的3倍,除了生活習慣與飲食等因素,也與東方人體質有關。顱內血管狹窄的高風險因素還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以及年紀大。更值得留意的是,顱內血管狹窄是腦中風(缺血性中風)的直接風險因子。動脈粥狀硬化是導致血管狹窄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因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造成腦部血流流通不良或阻塞,與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肪過高、尿酸過高和抽菸有關,血管內壁增生、肥厚,最終造成腦血管狹窄和阻塞。建議民眾應及早檢查與因應。近年來國內腦血管疾病更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醫師建議45歲以上至少做1次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如無異常,也要每2至3年追蹤一次。或以超音波進行頸動脈檢查,頭頸動脈檢查後如果發現狹窄程度低於50%,則可以服用抗血小板方式來治療;如果狹窄程度大於70%,建議除了吃藥,還需要支架置放治療,以避免大中風的發生。如何發現自己有腦血管狹窄症狀:經常頭暈、突然眼睛黑矇看不到、複視、突然口齒不清、手腳無力麻木、手腳不協調、表情不對稱危險因子:三高、抽菸、喝酒、肥胖、家族史、年長。預防檢查:頸動脈超音波、腦血管攝影、腦血管磁振造影等檢查。【資料來源】.節目《健康點點名》YouTube.元氣網疾病百科.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9-08 醫療.心臟血管
醫師為什麼會詢問高血壓家族史?一次瞭解高血壓與遺傳的關係
高血壓患者就醫時,醫師經常會詢問是否有高血壓家族病史?這究竟是為什麼?難道高血壓與遺傳有關嗎?有家族病史就一定會得到高血壓?如果是的話,遺傳機率多高?元氣網根據相關資訊與報導,整理出4個相關問題與答案,帶您了解高血壓與遺傳複雜的關係。Q1:高血壓會遺傳嗎?根據發生原因,可以將高血壓大致分為兩類:1.「原發性高血壓」:也稱本態性高血壓。找不到特定原因所引起的高血壓,約有95%的高血壓病患屬於此類型,目前推測與遺傳、年齡、性別或生活型態有關。2.「繼發性高血壓」:又稱為次發性高血壓。由特定的疾病或病因所造成的高血壓,這類型的高血壓只要將疾病或病因改善,血壓就能夠恢復正常,但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約僅佔整體高血壓病例中的5%。常見的有:懷孕所引起的「妊娠高血壓」、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腎血管性高血壓」,以及因為內分泌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疾病所引起的高血壓,都是屬於繼發性高血壓。要特別注意的是,高血壓疾病本身並不僅受遺傳控制,只是容易從父母遺傳到容易引起高血壓的體質。據研究指出,有高血壓體質的人,如果生活環境容易引發血壓上升時,環境因素會如同扣板機般引起「高血壓」的問題。Q2:有高血壓家族史就一定會得高血壓?常聽到「高血壓有家族史」,這又是怎樣的情況?一個家族往往家庭成員有高血壓時,因為類似的基因、相同的環境與生活習慣,這才讓高血壓可以在家族中遺傳。國外研究也指出,即使有家族高血壓的病史,只要在成長的過程有健康的飲食習慣,養成運動的習慣,生活作息良好,無抽菸和酗酒的問題,也有機會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所以說遺傳並非引起高血壓的唯一原因。Q3:高血壓遺傳機率高嗎?高血壓會隔代遺傳嗎? 雖然遺傳並不是高血壓直接的原因,如果家庭成員中有高血壓疾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就會增加。目前研究指出,當親生父母和祖父母患有高血壓時,他們的孩子和孫輩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具體來說,尤其家庭成員是在55歲前就罹患高血壓,此種高血壓受到生活方式的影響較低,家族就有可能帶有高血壓體質的基因。目前透過雙胞胎和家庭的研究表明,高達 30~50% 的血壓數字變化可能經由家族史造成的,但仍有待學者持續加以研究釐清。目前推估高血壓的遺傳機率可能最高也不會超過50%,有可能帶有高血壓體質的基因卻沒有顯現高血壓,對女性影響較男性顯著,並且也有隔代遺傳的機會。Q4: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要如何預防?可以做些什麼來降低患病風險?如果一個人有高血壓家族史,要想降低未來罹患高血壓,就要儘可能減少環境因素來誘發高血壓。●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吃太多鈉(高鹽飲食)會增加日後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尤其容易在加工食品和餐廳飲食較高,鉀攝取不足也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如果攝取鉀足量也有助於平衡鈉攝取過高的問題。其他飲食因素:攝取過多紅肉、含糖飲料、反式脂肪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有助於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有助於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目前建議每周應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例如快走或騎自行車。●限制酒精攝取:限製酒精攝取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女性飲酒量應限制為10克的酒精,男性每天飲酒量應限制20克的酒精。10克的酒精 = 3.5% 啤酒 360ml = 12% 葡萄酒 105ml = 40% 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 30ml●戒菸:雖然抽菸與高血壓的關係仍不清楚,但吸煙或會增加動脈血管硬化的風險,動脈硬化後就容易引起高血壓。●體重:體重越重會增加心臟的負荷,也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定時監控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往往是連帶一起的疾病,糖尿病和高血脂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所以想避免一定要養成定時監測三高數值的習慣,才能避免引起高血壓。參考資料:美國CDC資料 verywellhealth Medicalnewstoday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3-09-06 癌症.胃癌
為何會得胃癌?從胃幽門桿菌感染看5大進程!胃癌早期難發現,必做一關鍵檢測
幽門桿菌是造成胃癌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根據國健署統計,胃癌患者中8到9成曾感染幽門桿菌,且患有幽門桿菌的人罹患胃癌的風險比沒有感染者高出6倍。聯安診所肝膽腸胃科主任徐兆甸表示,感染幽門桿菌者,一定要「提早」注意、盡快治療,因胃幽門桿菌只會惡化,不會自行好轉。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的關係最近一位54歲林先生看診,主訴3年前疫情開始時就常覺得胃部不舒服,且容易胃食道逆流,但因疫情拖到現在才就醫,未料,胃鏡檢查發現,他有幽門桿菌感染跡象,也有嚴重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甚至胃癌早已進展到末期。目前20歲以上成年人幽門桿菌盛行率為30%,感染後有90%的人患有慢性胃炎,10%的人會發生反覆的胃和十二指腸潰瘍。徐兆甸說,慢性胃炎發炎久了,可能形成「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可能變性產生「胃黏膜小腸化生」,若這階段還沒有殺死幽門桿菌,就可能進展成「胃癌」。胃幽門桿菌感染之後導致胃癌的5大進程:正常胃黏膜→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小腸化生→胃癌檢測幽門桿菌首推胃鏡+呼氣檢測多數罹患幽門桿菌者並無明顯症狀,徐兆甸指出,想知道是否罹患幽門桿菌,一定要透過檢測才能診斷。現有幽門桿菌主要有四種檢測方法:1. 胃鏡:觀察胃部的組織型態是否有異狀。胃幽門桿菌感染後導致胃癌,可以由內視鏡發現5大進程,只要在未進展到胃癌之前,一發現幽門桿菌就給予殺菌治療,就可以避免往胃癌的方向走。2. 呼氣測試:最安全的檢測方式,準確性高達97%,能判斷現在是否處於感染狀態,也可以用於殺菌後是否成功的依據。3. 血液檢查:主要檢查血清中是否有幽門桿菌的抗體,但無法判斷現在是否正處於感染狀態。4. 糞便篩檢:能檢測糞便中的幽門桿菌抗原,且能判斷是否處於感染狀態。五大胃癌高風險族群,建議主動篩檢幽門桿菌罹患胃癌有5大高風險族群,建議應主動篩檢幽門桿菌,遠離胃癌風險:1. 有腸胃道疾病者:罹患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小腸化生,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都應及早檢測幽門桿菌。2. 常吃醃漬、高鹽飲食者:醫學研究,醃漬物、高鹽飲食者易罹患胃癌,建議飲食習慣喜吃醃漬物、高鹽飲食者應盡量少吃,且注意幽門桿菌與胃癌風險。3. 吸菸者:菸草的尼古丁與焦油會刺激胃部,增加胃炎與胃潰瘍的發生率,因此吸菸者也是罹患胃癌的高風險族群。4. 一等親有胃癌病史:家族一等親曾有胃癌病史者,罹患胃癌機率比一般人高2至3倍,因此若家族史中有一等親曾有胃癌病史,千萬別輕忽篩檢。5. 曾有過胃部切除手術者:胃部切除手術會導致黏膜的完整性受損,因此容易罹患胃癌。由於幽門桿菌是透過唾液與糞便傳染,徐兆甸指出,預防之道最重要是勤洗手,避免用手吃東西,且用餐時採用公筷母匙。幽門桿菌是壞菌,徐兆甸強調,唯有殺菌才能避免症狀惡化,並有效預防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目前殺幽門桿菌的藥,必須使用3種不同機轉的抗生素,才能達到90%以上的根除率。記得至少每年追蹤胃鏡,確認胃幽門桿菌感染後導致胃癌的5大進程有沒有惡化。胃癌如何預防?1.飲食多樣化,不偏食,注意營養成分的搭配。2.多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3.多吃大蒜,生蒜為佳。4.多吃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紅蘿蔔、蛋黃等。5.不吃發霉食物。6.忌暴飲暴食,少食鹽漬、炸烤食物。7.不吸菸、不酗酒。8.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生活有規律,避免過度疲勞。9.培養樂觀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02 癌症.乳癌
男歌手得乳癌「很震驚」!男性乳癌確診多已晚期 愛吃2類食物特別注意
日本67歲男歌手Bro.KORN(近藤信秋)日前透過社群媒體透露,因覺得左胸有腫塊,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乳癌。Bro.KORN經診斷為第二期乳癌,他直言「男性得乳癌是如此罕見,覺得很震驚,不過我會認真面對現實,好好治療」。因早期發現,醫生告訴他還不至於會有生命危險,但坦言治療副作用比預期大,煎熬的治療日子仍在持續中。男性乳癌發生機率 僅女性百分之一多數民眾都認為女性才會得乳癌,其實男性也有乳腺組織,也可能出現癌細胞變化而導致乳癌。醫師提醒,雖然男性發生的機率是女性的百分之一,但因為缺乏警覺性,一旦確診時多數都已晚期,加上男性脂肪組織較少,癌細胞容易轉移,因此早期發現及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主要關鍵。男性乳癌有什麼症狀?一般常見的男性乳癌症狀有乳頭凹陷、皮膚有脫屑或紅疹、乳頭有異常分泌物、乳房硬塊等;高風險族群則有家族乳癌遺傳基因、幼年時曾接受胸部放射線治療、抽菸、罹患肝功能疾病、飲酒過量,及肥胖等因子。男性乳癌常見症狀.乳房出現腫塊或腫脹。.乳房皮膚發紅或剝落。.乳房皮膚發炎或凹陷。.乳頭溢液。.乳頭內收或乳頭區域疼痛。這些症狀也可能發生在非癌症的其他疾病中。如果任何症狀或變化,應立即就醫。(資料來源/美國CDC)男性乳癌與女性乳癌症狀相同嗎?男性乳癌患者的臨床症狀跟女性不完全相同。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袁天民曾受訪指出,男性乳癌的成因主要與雌激素有關,首先是過多的雌激素暴露狀況,包括內生性與外源性,內生性主要來自於攝食過多的高脂食物及動物生殖器官,例如雞睪丸、蟹黃等,造成男性睪固酮比率改變,相對於雌激素的濃度上升。另外,加上胸部受到過量的放射線照射,致使雌激素調節失調,再配合致癌基因的加乘作用導致。外源性的雌激素來源,主要來自於環境荷爾蒙所引起,尤其是常用的塑膠製品,加熱過後容易釋出雙酚A,這些化合物都是造成乳房惡性腫瘤的危險因子。男性乳癌高風險群.50歲以上: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男性大多數乳癌是在50歲以後發現。.基因突變:某些基因(例如BRCA1 和 BRCA2)的遺傳性變化(突變)會增加罹患乳癌風險。.家族史:如果近親患有乳腺癌,男性罹患的風險就會更高。.放射治療: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的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較高。.激素療法治療:過去用於治療攝護腺癌的含有雌激素(一種有助於發育和維持女性性別特徵的激素)的藥物,會增加男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克林那費爾特症候群(Klinefelter Syndrome):一種罕見的遺傳病,男性有一條額外的 X 染色體,可能導致身體產生更高的雌激素和更低的雄激素(有助於發育和維持男性性特徵的激素)。.影響睾丸的某些情況也會增加罹癌風險。.肝病:肝硬化會降低男性的雄激素水平並提高男性的雌激素水平,從而增加罹癌風險。.肥胖:超重或肥胖的老年男性,比體重正常的男性風險更高。(資料來源/美國CDC)預防乳癌,不管女性、男性,都必須固定做健檢,避免延誤治療時機。而男性一旦確定罹患乳癌,也需比照女性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資料來源】.《噓新聞》67歲男歌手Bro.KORN「左胸有腫塊」 驚曝罹患乳癌吐露現況.美國CDC:男性乳腺癌.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3-08-23 醫療.心臟血管
三酸甘油酯是膽固醇嗎?三酸甘油酯過高原因是什麼及有哪些症狀?
三酸甘油酯是健檢報告中經常容易出現紅字的數值,事實上,身體需要一些三酸甘油酯才能保持健康。然而,血液中三酸甘油酯含量過高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兩者一樣嗎?三酸甘油脂就是脂肪肝嗎?以下為常見問題的解答。什麼是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是一種循環於血液中的脂質,被稱為脂肪。它們是身體中最常見的脂肪類型。三酸甘油酯來自食物,尤其是你吃的奶油、油脂和其他脂肪。三酸甘油酯也來自於你的體內多餘的卡路里。體內額外的熱量、酒精和糖會轉化為三酸甘油酯。你的身體將它們儲存在脂肪細胞中。當你的身體需要能量時,會釋放三酸甘油酯。適量的三酸甘油酯對於保持良好的健康是重要的。然而,血液中過高的三酸甘油酯濃度可能會增加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延伸閱讀:吃什麼可降三酸甘油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飲食原則:避開4禍首】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有何不同?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都是脂質,但三酸甘油酯是脂肪,膽固醇則不然。膽固醇是肝臟產生的蠟狀物質,人體用它來構建細胞壁並幫助你的神經系統,它還在消化和荷爾蒙的產生中發揮重要作用。健康的三酸甘油酯數值是多少?簡單的血液檢測可以檢查你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毫克/分升)是否屬於健康範圍。.理想值:40-149 mg/dl.臨界值:150-199 mg/dl.危險值:200-499 mg/dl.高危險值:500 mg/dl對於成年人來說,正常的三酸甘油酯濃度應低於150 mg/dL。對於10至19歲的年輕人,三酸甘油酯的正常值應低於90 mg/dL。如果你的空腹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通常為150 mg/dl或更高,醫師可能會診斷你患有高三酸甘油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即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的一種。三酸甘油酯過高會有哪些症狀?三酸甘油酯過高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然而,如果你的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並且得不到治療或控制,可能會增加患冠心病和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臨界值高和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未經空腹測量的濃度)且長期保持高於175 mg/dL,可能會增加心臟併發症的風險。.血液三酸甘油酯非常高(超過500 mg/dL)會增加胰腺突然腫脹(稱為急性胰腺炎)的風險。非常高的濃度還會導致眼睛血管發生變化,使血管看起來與平常不同。這種情況稱為視網膜脂血症。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很高的人的背部、胸部、手臂和腿部皮膚也可能受損。.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極高(超過1500 mg/dL)可能會導致身體停止分解脂肪,這被稱為乳糜微粒血症。症狀包括短期記憶喪失、肝臟和脾臟腫脹、胃痛以及飲酒後皮膚發紅或潮紅。【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會陽痿嗎?吃降血脂藥可否改善勃起功能?】三酸甘油酯過高的原因和危險因素有哪些?某些健康狀況可能會增加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這些包括:.腎臟病.糖尿病.肝病.超重和肥胖.甲狀腺疾病當你出現以下情況時,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可能會升高:.運動量不夠.吃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喝太多酒一些藥物還可能提高血液三酸甘油酯濃度,包括治療以下疾病的藥物:.乳癌.愛滋病病毒.高血壓(不常見,通常是輕度)有些人三酸甘油酯過高的風險可能較高,例如:.愛滋病毒感染者.患有遺傳性脂質代謝紊亂的人【延伸閱讀:做哪種運動有助降膽固醇?提高HDL和降低LDL是改善的關鍵】如何診斷三酸甘油酯是否過高?三酸甘油酯測試通常為脂質檢查的一環。脂質檢查可測量血液中的脂肪濃度,包括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需要多久進行一次血脂檢測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患心臟病的風險。需要多久進行一次血脂檢測取決於你的年齡、性別和患心臟病的風險。大致上,健康成年人應每5年進行一次脂質檢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以及有高膽固醇家族史或其他心臟病危險因素的人可能會進行更頻繁的檢查。過高的三酸甘油酯就是脂肪肝嗎?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疾病,是由於肝臟中脂肪堆積過多引起的。健康的肝臟含有少量脂肪。當脂肪達到肝臟重量的5%到10%時,就會出現問題。脂肪肝有兩種主要形式,包括酒精誘發的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血液中脂肪含量高,尤其是三酸甘油酯有關。因此,降低三酸甘油酯即可有助逆轉非酒精性脂肪肝。怎麼降低過高的三酸甘油酯?心臟病、中風或其他問題的高危人群可能需要藥物來降低三酸甘油酯。這些可能包括降膽固醇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除了藥物之外,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有助降低三酸甘油酯,具體作法包括:.定期運動:在一週中的大部分日子裡或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身體活動。有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並增加有益膽固醇。.減少攝取糖類和精緻碳水化合物:單醣(碳水化合物),例如糖類和用麵粉或果糖製成的食物,會增加三酸甘油酯。.減輕體重:如果你有輕度到中度的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應注意減少熱量攝取。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為三酸甘油酯並儲存為脂肪,因此減少熱量會降低三酸甘油酯。.選擇更健康的脂肪:將肉類中的飽和脂肪換成更健康的植物脂肪,如橄欖油和芥花油。嘗試將紅肉換成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肉,比如鯖魚或鮭魚,並且避免反式脂肪或含有氫化油或氫化脂肪的食物。.限制飲酒量:酒精的熱量和糖分都很高,對三酸甘油酯的影響特別大。如果你有嚴重的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應避免飲酒。【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Triglycerides.NIH: High Blood Triglycerides.MedlinePlus: Triglycerides Test.Triglycerides: Why do they matter?.Cleveland Clinic: Fatty Liver Disease
-
2023-08-10 醫療.新陳代謝
胰島素阻抗是什麼?胰島素阻抗有哪些症狀?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
早在一個人被診斷患有2型糖尿病之前,身體就開始發生看不見的變化。這既是壞消息(沒有症狀意味著你不知道自己患有這種疾病),同時又是好消息(如果你面臨風險,你可以預防或延遲它)。最重要的看不見的變化之一,即發生在胰島素阻抗上。胰島素阻抗可以逆轉嗎?出現胰島素阻抗會有哪些症狀?胰島素阻抗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以下為幾個常見問題的解答。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臟的胰腺分泌的荷爾蒙,可以幫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肌肉、脂肪和肝臟的細胞,並在這些細胞中用作能量。葡萄糖來自你吃的食物。不過肝臟也會在需要時產生葡萄糖,例如當你禁食時。當進食後血糖升高時,胰腺會向血液中釋放胰島素,然後胰島素會降低血糖,使其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正常情況下胰島素作用如下:.你吃的食物會分解成血糖。.血糖進入你的血液,向胰腺發出信號以釋放胰島素。.胰島素幫助血糖進入人體細胞,從而將其用作能量。.胰島素還向肝臟發出信號,儲存血糖以供以後使用。.血糖進入細胞,血液中的血糖下降,從而發出胰島素也下降的信號。.較低的胰島素濃度會提醒肝臟釋放儲存的血糖,因此即使你有一段時間沒有進食,也始終有能量可用。什麼是胰島素阻抗?由於多種原因,當你的肌肉、脂肪和肝細胞可能會對胰島素做出不適當的反應,這意味著它們無法有效地從你的血液中吸收或儲存葡萄糖,這就是胰島素抵抗。因此,你的胰腺會產生更多胰島素,以試圖克服不斷升高的血糖濃度,這稱為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只要你的胰腺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細胞對胰島素的微弱反應,你的血糖濃度就會保持在健康範圍內。如果你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產生抗性,就會導致血糖濃度升高(高血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當胰島素阻抗發生時作用如下:.大量血糖進入血液。.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將血糖輸送到細胞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不再對所有胰島素做出反應——它們已經產生了胰島素阻抗。.胰腺不斷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試圖讓細胞做出反應。.最終胰腺跟不上,血糖不斷升高。除了2型糖尿病之外,胰島素阻抗還與其他幾種疾病相關,包括:.肥胖。.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謝症候群。.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延伸閱讀: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如何靠運動和飲食控制逆轉最後機會】胰島素阻抗和糖尿病有什麼區別?任何人都可能出現胰島素阻抗,無論發生的時間是暫時或長期。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糖尿病前期,如果不治療或無法治療,則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當你的血糖濃度高於正常但不足以診斷為糖尿病時,就會發生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通常發生在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胰島素阻抗的人身上。糖尿病前期可導致2型糖尿病,這是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當你的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你的身體不能很好地使用胰島素(即胰島素阻抗)時,就會發生2型糖尿病,從而導致高血糖。胰島素阻抗如何影響身體?胰島素阻抗的發展通常會增加胰島素的產生(高胰島素血症),因此你的身體可以維持健康的血糖濃度。胰島素濃度升高會導致體重增加,進而使胰島素阻抗惡化。高胰島素血症還與以下情況有關:.三酸甘油酯濃度較高。.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胰島素抵抗也是代謝綜合徵的主要特徵,代謝症候群是一系列將腰部多餘脂肪和胰島素抵抗與心血管疾病、中風和 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聯繫起來的特徵。出現胰島素阻抗會有哪些症狀?如果你有胰島素阻抗,但你的胰腺可以增加胰島素分泌以將血糖濃度保持在一定範圍內,那麼你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胰島素阻抗的情況會變得更糟,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也會受損。最終,當你的胰腺不再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時,將導致血糖升高(高血糖),這確實會引起症狀。高血糖的症狀包括:.口渴感增加。.頻繁排尿。.飢餓感增加。.視力模糊。.頭痛。.陰道和皮膚感染。.傷口和潰瘍癒合緩慢。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原因有哪些?關於胰島素阻抗到底是如何發展仍有待發現。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幾種使人或多或少發生胰島素阻抗的基因。此外,老年人更容易出現胰島素阻抗。有多種因素和條件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胰島素阻抗。科學家認為,體內脂肪過多和缺乏運動是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兩個主要因素。後天(即並非與生俱來)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原因,包括:.體內脂肪過多:科學家認為肥胖,尤其是腹部和器官周圍的過多脂肪(內臟脂肪),是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依據專家建議,男性腰圍為40吋或以上、女性腰圍為35吋或以上與胰島素阻抗發生有關。.缺乏身體活動:運動使你的身體對胰島素更加敏感,並增強可以吸收血糖的肌肉。缺乏運動會產生相反的影響並導致胰島素阻抗。.飲食:高度加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和飽和脂肪的飲食與胰島素阻抗有關。.某些藥物: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胰島素阻抗,包括類固醇、某些降血壓藥物、某些愛滋病毒治療藥物和某些精神藥物。【延伸閱讀:什麼時候運動最能有助控制血糖?研究揭糖尿病患最佳鍛煉時間】如何判斷胰島素阻抗及測試方式有哪些?胰島素阻抗很難診斷,因為沒有常規測試,只要你的胰腺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克服阻抗,你就不會出現任何症狀。由於沒有單一測試可以直接診斷胰島素抵抗,因此醫師在評估胰島素阻抗時會考慮幾個因素,包括:.病史。.家族史。.體檢。.體徵和症狀。.檢測結果。你的醫師可能會要求進行以下血液檢查來診斷胰島素阻抗和/或糖尿病前期或者是糖尿病:.血糖:空腹血糖(FPG)可用於篩查、診斷和/或監測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糖化血色素A1c(A1c):測試你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濃度。.血脂檢查:測量血液中特定血脂,例如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你的醫師也可能會安排一些測試來幫助診斷與胰島素阻抗相關的其他疾病,例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何治療胰島素阻抗?由於並非所有導致胰島素阻抗的因素都可以治療,例如遺傳因素和年齡,因此改變生活方式是胰島素阻抗的主要治療方法。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健康飲食:避免攝入過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會刺激過量的胰島素產生)並減少不健康的脂肪、糖、紅肉和加工澱粉。相反地,建議吃全食飲食,包括更多的蔬菜、水果、全穀物、魚和瘦肉家禽。.運動: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有助於增加葡萄糖能量的使用並提高肌肉胰島素敏感性。.減輕多餘的體重:嘗試減輕多餘的體重以嘗試治療胰島素阻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濃度。.降低血壓。.降低三酸甘油脂和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高H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胰島素阻抗需要吃藥嗎?目前沒有專門治療胰島素阻抗的藥物,但你的醫師可能會開出藥物來治療共存疾病。包括:.降血壓藥物。.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他汀類藥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胰島素阻抗可以恢復嗎?形成胰島素阻抗有多種原因和影響因素。雖然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健康飲食、定期鍛煉和減肥,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胰島素阻抗,但並非所有原因都是可逆的。胰島素阻抗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一般來說,吃低血糖指數到中等血糖指數的食物,並限制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可以幫助你逆轉和/或控制胰島素阻抗。吃含纖維的食物還有助於調節血糖濃度,因為你的身體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纖維,這意味著你的血糖不會飆升太多。血糖指數(GI)是一種測量方法,根據碳水化合物對血糖濃度的影響程度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進行排名。血糖指數基金會(GIF)將食物的GI分為低、中或高,一般以純葡萄糖為100作為參考基準:.低GI:55或更低。.中等 GI:56–69。.高GI:70或更高。高GI食物通常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或糖,纖維含量低甚至不含。低GI食物通常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纖維含量較高。高GI食物的例子包括:.白麵包。.馬鈴薯。.早餐麥片。.蛋糕和餅乾。.水果如西瓜、棗子等。低GI食物的例子包括:.豆類和豆類。.蘋果和漿果類水果。.非澱粉類蔬菜,如蘆筍、花椰菜和綠葉蔬菜。.堅果。.奶製品、魚和肉。【資料來源】.NIH:Insulin Resistance & Prediabetes.CDC: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Cleveland Clinic:Insulin 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