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活動.活動最前線
搜尋
孤寂感
共找到
19
筆 文章
-
-
2024-06-15 退休力.自在獨立
「老公怎麼不去死?」別小看妻子的怨念!研究證實女人真的不需要男人
如果問「退休後旅遊想跟誰一起去?很多男性會回答:老婆。但多數女人卻比較想跟好朋友、閨蜜一起出遊,「不要帶老公」,是共同心聲。避免退休後成為太太、小孩嫌棄的大型家俱,甚至不可回收的垃圾,大叔一定認清自身處境。餐廳下午茶女性三五成群,開心碰面好不熱鬧;社區大學教室陰盛陽衰,男同學是稀有動物。熟齡男女大不同,女性行程滿檔,旅行、看展覽,有著自己朋友圈,而且經常「大家約好不帶老公」。相較之下,熟齡阿伯不是不出門,就是一個人出門;參加聚會不是少說話,就是只和一兩人說話,太太不在身邊,日子似乎就難過了起來。 生活不會自理 愈老愈被人嫌最近日本作家小林美希所著的「老公怎麼還不去死」一書在台爆紅,不但是全台圖書館大熱門,六都市立圖書館預約人數逾四千人;想要買書,實體書店也缺貨。很多人沒有看過這本書,但看到書名就心有戚戚焉,不論日本或台灣,妻子們的怨念都不少,「老公」成為令人討厭的生物,而且可能愈老愈讓人看不順眼。 「老公怎麼還不去死」的日文書名直譯是「希望自己丈夫死掉的妻子們」。記者出身的作者訪談許多案例,還有專家分析與觀點,單看章節標題就令男人們顫慄:「當愛轉為殺機」、「全職主婦充滿怨念的日常」等,作者訪談的主婦們誠實的說:「盼望丈夫不在家根本是小兒科,如今我已變成希望丈夫死掉的妻子。」真實世界裡,殺夫事件也確實出現了,日本大阪近日發生一起六旬妻將七旬丈夫刺死的凶殺案,六十四歲的菲律賓籍婦人,不滿七十六歲的丈夫催促「晚餐還沒煮好?」一氣之下便手持菜刀刺向他的肚子。事發後,丈夫立即被送往醫院急救,仍因傷勢過重而宣告不治。熟年後失伴侶 男減壽女沒差男人為何會得到如此深的怨念?文身為主張退休必須及早準備的牙醫師作家,李偉文很早就觀察發現,年紀漸長,男女差異變大,男性需要女性,遠超過女性需要男性。李偉文這些年來看過不下十數篇研究,如果熟年後失去伴侶,男性可能減壽七到十年,但對女性來說,不僅沒差,甚至壽命還可能增加。所以,李偉文說,我們經常看到,男性失去伴侣大多努力設法再婚,女性則對再度走入婚姻敬謝不敏,「不想再服侍人。」一個人更加活得快樂自在。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與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蕭斐元團隊的研究也顯示,婚姻對年長男性的寂寞感、憂鬱症狀具保護效果。研究以衛福部國健署「台灣老人健康之社會因素與生物指標研究報告 」為基礎,選定七五七位長者追蹤四年,結合身心與社會面向分析,觀察社會孤立與孤寂感、憂鬱、認知功能衰退的關係,得出如此結論。蕭斐元說,國內女性四、五十歲後,小孩長大,較常外出、活動,且未必會與伴侶共同參加,參加的活動包括跳土風舞、宗教等;男性的人際關係則多與職場有關,退休後較少社會活動,生活相對倚賴配偶,「對很多高齡男性來說,配偶常常就是他們唯一的親友。」想拉太太衣角 男性必須覺悟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觀察,舉辦社區活動時 ,女性參與度高,願意承擔責任,參加的活動也比較多元、跨世代,可以認識不同年齡層的朋友,有學習心和好奇心,比較不會變老;男性參與社區活動者少,有時一來就在大樹下和朋友聊天,且只和一、兩人互動,男生就兩三個老友,容易愈來愈封閉而孤獨,萬一身體有病痛,就更加退縮。李偉文提醒,很多男人在職場上很有成就,注重工作、事業、成功,但若沒有培養其他專長或興趣,退休後只好宅在家裡。他奉勸男人不能依循過去父執輩的方式來對待妻子、小孩,更要在退休前培養興趣,並且好好善待另一半,等退休後才開始改變,就有點來不及了。李偉文主張,男人退休後,「更要拉緊太太的衣角。」超高齡社會來臨,退休後的日子有好幾十年,過得好不好過,跟老婆很有關係,「當體力變差,又更需要老婆!」男人一定要對太太好一點,女生的壽命比較長,韌性也比較強,值得依靠,怎能不好好惜福。面對自己 不需「不甘示弱」國際間統計發現,已開發國家高齡者的社會孤立約占二成,男性、無婚姻狀態、較低教育程度、較低經濟收入者容易出現社會孤立,也是憂鬱症高危險群。專家指出,男女大不同,男性退休後面臨更多挑戰,需要了解自身狀況,且不應把所以變化都視為「老了」,以為一切理所當然。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指出,男性健康是近年受到關注的議題,主要是大多數的男性「不甘示弱」,尤其許多男性長者,不到問題很嚴重不願意啟齒,甚至在診間面對醫師,也都說沒問題,一旁的太太或女兒忍不住說實話,例如「其實他晚上一直跑廁所」,才肯說出困擾他很久的問題。作家李偉文表示,男性不善傾吐,男女的不同,其實早在遠古的狩獵時代,就已經寫在人類的血液裡。男人外出獵捕大型動物,必須全神貫注,所以男人一次只做一件事;女人採集果實,通常集體行動,一群人一邊說話一邊完成工作,所以女性通常結伴,願意分享各種體驗。時至今日,男性必須適度表露,有助身心健康。來測退休力百歲世代來臨,老後生活需要超前部署,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18 活動.精彩回顧
倡導關懷人守護高齡者尊嚴,成無依長輩「類家人」!
高齡人口的快速擴增,高齡權益保障是現代重要課題,尤其是在機構的無依長者,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在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的指導之下,與多個縣市合作「獨立倡導方案」,本月17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2023高齡者權益維護與實踐暨老人獨立倡導年度成果觀摩大會」,與全國共約250位現場貴賓、線上與會者共同看見來自不同地區的「優良倡導關懷人」、「尊嚴友善機構」,透過不同實務領域者的主題演講、實務分享與座談,探討長者權益議題。 立委吳玉琴表示,「獨立倡導」已是老盟運行相當久的方案之一,最初是參考「ombudsman(獨立倡導人)」與「Independent Advocacy(獨立倡導)」在歐美國家的推展。「這是對於長輩重要的人權關懷,使長輩覺得生命有盼望,感謝參與的各機構與個人,希望老盟可以持續辦理,讓我們共同見證大家的成果,同時希望衛福部繼續支持。」老盟理事黃松林教授說,在台灣有「倡導關懷人」在機構服務,成為機構與住民橋樑,為他們發聲,也透過了解雙方需求並尋求共識促進協調,除此之外更是長者的陪伴者,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類家人」。此次參與獨立倡導方案成果發表的縣市已經有21個,合作機構與倡導人的數量每年都在增加,可見其重要性與近年發展。表揚後的主題演講,從多元面向討論獨立倡導與權益保障議題。老盟邀請到美國華盛頓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Stephen Meyers在線上分享聯合國目前針對老人權益維護的措施與前景,並用「A United Nation Human Rights Convention for or by older persons?」的提問挑戰現場與會者的思維,並分享聯合國針對不同族群所制定的公約內容,如何將族群本身的聲音納入,而非僅僅是專業人士,社工師、護理師、醫師、學者等之間的「事」,同理運用於高齡族群的策略與服務措施又該如何進行? 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社工督導黃宜苑也提到從個案看到權益的思考,「決定權在誰手上?誰可以做決定?他們有沒有獲得相關資訊?」,強調這是一個討論的過程,而處遇的目標可以使個案與專業人員一起,如此一來也可以提升他們達成的意願,而非停留在「配合」的模式。 關於倡導關懷人的服務模式,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說雖目前國內的背景與國外目前立法的方式不同,但他們屬於半專業性的志工,是需要經過課程與培訓的。而從活動講師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李佳儒的研究分享中,發現倡導服務有助於降低孤寂感、增加長者幸福感、社會支持與權能增強,而類家人是台灣倡導服務的特色,重視陪伴與關係的建立。 今天共有11個單位、25位倡導關懷人與社工獲獎,其中來自桃園的莊雲芳先生分享他與太太一起投入倡導服務,透過客家語快速拉近與服務對象的距離,增加相處時的親切感,也了解到語言限制對機構長者的影響,服務過程中的成就感來自對方的信任「他能夠跟我要求些什麼,代表他信任我。」71歲的他也是高齡人力再運用的最佳見證;另有來自台中的倡導關懷人沈金蘭分享與夥伴的服務歷程,與住民完成此生第一次放風箏的願望,除陪伴關懷也發揮類家人的支持功能。 衛生福利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表示,獨立倡導對於老人權益有重大意義與關鍵代表性,也對所有受獎者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希望可以一起在權益的路上走得更長更遠,也代表衛福部承諾各縣市將會有相關的資源投入。「這是危機也是機會」,長者權益議題值得深思與共同推進,進一步實踐尊嚴老化。
-
2023-11-14 活動.精彩回顧
創新社會處方箋 長輩獨居不寂寞
台灣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問題伴隨而來,其中,獨居長輩比率攀升,不婚不生、少子化、子女外出就業等因素造成家庭結構改變。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全台高齡獨居住宅數已超過57萬戶,不論是未婚或者離婚、喪偶等出於自願或非自願,每個人都要為老後生活做準備,獨老而不孤老,一個人住也可以很愜意。哈佛大學教授說:「慢性孤獨會使每年死亡率提高26%。」孤獨對人類的生理與心理會產生多種負面影響,例如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心血管疾病、大腦健康等。社交疏離也是孤寂感的關鍵成因,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以下簡稱老盟)多年協助全國偏鄉社區老人開發照顧模組,推出「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以「幸福獨居好朋友」的互助服務模式培育志工,打開社區獨居長者孤獨的心門。2022年,老盟與全台8個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社區共好暨孤獨處方箋」,培育社區開發在地中高齡及高齡者能力,,招募並培訓為幸福好朋友志工,建立社區共好、老老互助的關懷網絡,希望讓長輩能無憂無慮在地安老。今年,活動持續拓散至其他社區,繼續敲開獨居長者的家門,為其建立新的社會鏈結,進而帶出家中拓展更寬廣的生活圈。老盟今年度與11個社區夥伴共同推展「孤獨處方箋」及「偏鄉共好暨高齡人才再運用」計畫,逐步為社區長者建立獨居不孤獨的幸福生活圈,重塑情感連結。經過一年深入各街巷,特舉辦「幸福獨居 共好社區」成果分享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社區代表倡議及分析本次開辦的社區共好模組,深化社區共好獨老處方箋的願景,共同織出安全的社會防護網。研討會由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張淑卿說明主要計畫內容,論壇主題包括:高齡人權的下一步、高齡心理健康密碼、用關懷儲存關懷、社區展望與未來,產官學研交流討論高齡長者的獨居/孤寂現況,社區發展協會亦分享推廣調查。活動開放民眾參加,只要對獨老議題、社區關懷有興趣,皆可免費預約報名,為自己準備一本獨老幸福存摺,獨居也可以很好!「幸福獨居 共好社區」研討會時間:112年11月25日(六)上午10時00分-下午16時30分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3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報名請洽:https://sites.google.com/view/communityfriendly
-
2023-02-05 退休力.自在獨立
孤老危機/獨居加劇10年翻倍 直擊全台最孤老5縣市
「獨居」是場寧靜危機,將悄悄改變我們的老後生活。台灣的高齡獨居戶在我們有生之年可能突破一百萬戶,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獨居老人」。高齡獨居不等於孤單也不一定活得悲苦,雖不少人迫於無奈得一個人生活,但也愈來愈多人主動選擇獨居,期待自主健康有意義的老後生活。 本專題走訪了全台高齡獨居比率最高的五個縣市—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基隆市、雲林縣,看見不同樣貌的高齡獨居生活、聽到各種高齡者獨自居住的原因。每個地方因著地形氣候、族群、產業、文化等差異,形塑出不同的獨居風貌,都有特殊的難題,也都有努力找解方的人。今日報導將以政府數據為您勾勒目前台灣高齡獨居的整體樣貌,並在接下來五周的《橘世代》,走訪山巔水湄、穿越都市鄉村、探訪農村漁村,在這些您或許也熟悉的地區,看見高齡獨居者的故事。 什麼是「高齡獨居」 根據衛福部定義,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且未有子女、或有子女但不在同一縣市、同住者不具照顧能力,或老老照顧等符合獨居定義。但國內並無針對以上定義撈出的數據,僅有地方政府的社會局處自訂不同定義找出「列冊關懷獨居老人」。本專題高齡獨居數字整理自「一○九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由行政院主計處執行,每十年調查一次。無論願不願意,你我都很有機會在年老時成為「獨居老人」。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一一一年第二季全戶僅一名老人(六十五歲以上)共四十七點七萬戶,十年間增幅逾百分之百,高齡獨居已勢不可擋。嬰兒潮世代 傾向自己住高齡獨居大增,除了高齡人數變多外,也因為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主動選擇。前政務委員、人口學者薛承泰觀察,戰後嬰兒潮世代已成為「法定老人」,他們教育程度比父母高、不比子女低,擁有不動產者比率高,且房子多是自己掙來的,這群人傾向獨居或老夫妻自住。高齡獨居率 台東冠全台根據一○九年的行政院人口普查,全台六十五歲以上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占高齡人口百分之十五點五六,即每六人中有一人獨居。廿二縣市中,獨居比率前五高依次是:台東(每四人中有一人)、花蓮(每四點五人中有一人)、澎湖(每五人中有一人)、基隆、雲林(皆每五點五人中有一人)。走訪這五個縣市─百分之九十五是丘陵地的基隆市;全國人口密度最稀疏、幅員最遼闊的台東縣與花蓮縣;用農業養大孩子,卻也因產業的單一迫使年輕人遠離家鄉的雲林縣;以及每個有住人的小島都有停機坪以便轉診的離島澎湖。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的獨居風貌、獨特的難題。 列冊關懷人數 不增反減根據各縣市資料,實際列冊服務的獨居老人只有四萬一千九百五十五人,約占全體獨居老人的百分之七點三。有趣的是,十年前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卻也是四萬多人;這十年間,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了一百四十多萬人,但列冊需關懷的獨居老人不增反減。「列冊人數會影響地方政府資源,很多縣市甚至依預算及資源去抓服務人數。」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直言,「獨居老人」對地方政府是個歷史悠久卻微小的業務,在中央也不受重視,沒有長期追蹤資料,各部會如國健署、內政部、國衛院、行政院雖都有關於老人的調查,但每個定義與目的不同,歷年數據難以反映高齡獨居人口的變化。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舉國外研究說明,已開發國家有三成高齡者感到孤單,但住在長照機構卻有六成感覺孤單,所以有人照顧並不代表就不寂寞。他強調,獨居、孤寂感、憂鬱三者雖不同,但在臨床上又高度重疊。獨居只是「居住形式」,不必然感到寂寞;不同的地形、族群、產業,甚至是社區文化,也會形塑出不一樣的獨居樣貌。一直是群居的台灣社會,無論是城市或鄉村、本島或是離島,面對愈來愈高比率的高齡獨居人口,都沒有做好準備,更遑論打造出一個「高齡獨居宜居」的區域。專家及第一線工作者都建議,中央必須建置長期追蹤資料庫,擬定政策時才能有所據;也須針對需列冊關懷的對象界定標準,改變因各縣市資源不一,同樣處境的老人卻得到不同照顧的現況。而務實的生活照顧與陪伴,張淑卿說,「獨居要解方,一定要由地方發起。」 數位版 看這裡目前高齡獨居者有五十七萬多人,你知道這些人分布在哪裡嗎?在台灣獨居比率最高的前五個縣市之外,你住的地方有多少比率呢?你住的地方又有多少「列冊需關懷」的弱勢獨居老人?政府公開的數字背後,有哪些沒有說出的訊息呢?在聯合報數位版中,有更多您想知道的訊息。▌延伸推薦:孤老危機/一張圖看你住的地方多孤獨 台灣老人多自願獨居 但75歲後就變了
-
2022-12-14 退休力.社會連結
2022退休力/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專家建議唯一方法抗孤寂
人類正處於有史以來最「孤獨」的時代。早在二○一八年,當時的英國首相梅伊即任命首位「孤獨大臣」;遭逢世紀疫情,日本於二○二一年二月成立孤獨與孤立對策擔當室,希望在「孤獨」手中搶下更多生命。近三年來,疫情使人們與他人接觸減少,「一個人」成為一種選擇,也是不得不,面對「孤獨」,成為新的學習與挑戰。英國孤獨大臣的英文頭銜是「Minister of Loneliness」,「loneliness」在英文是傾向寂寞、孤單的意思,但中文的「孤獨」卻並非全然負面,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精神科名譽教授胡海國分析,真正帶來負面影響並造成傷害不是孤獨,而是孤寂的感受。對抗孤寂,增強人際與社會各種連結,增加腦韌性是最好的方法。社會連結 退休五力最弱一環不過,聯合報連續三年退休力大調查,「社會連結」都是退休準備五個核心能力中最弱的一環,今年平均僅五十二點九分,是退休五力分數最低,在「有被需要的關係,如需要去付出、照顧、關懷的對象」、「有相互扶持的關係」、「有無結交新朋友」等選項,填答者的分數皆偏低。社會連結讓人避免成為孤島,諮商心理師林萃芬也表示,「人什麼時候會退化得很快?就是人際互動大幅下降的時候。」胡海國建議,先認識什麼是孤寂感,並對自己的生活型態、個性有自覺和警覺,透過心腦操練,「創造緣分」,維持對社會、對自然的多元感知與連結,是避免孤寂傷害最好的方法。孤寂傷心 影響大腦也易自傷 孤寂感可從三面向檢視,首先在與人共處時感覺受忽略、不被重視,再者在人際關係上感覺被孤立或隔離,最後是喪失親密感,想要人陪的時候無人陪伴。胡海國說,孤寂感造成的負面感受,長期不只影響心情,也影響大腦,孤寂感讓掌管理性思考區域的前額葉自制力變差,使人衝動,嚴重時自傷,甚至傷人。為何陷入孤寂泥淖?胡海國分析,首先是「追求成就和工作發展」的生活,工時過長、強調績效,迫使人們投入太多時間和精力;再者是「過度投入資訊世界」,手機、電腦、電視的資訊豐富、唾手可得,人們很容易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全投下去,若錯失與日常事務、興趣、朋友,甚至家人的連結,恐身陷「孤島」的高風險而不自知。善用社群 交流打氣體現自我但資訊世界帶來的影響並非全然負面,端看是否善用,社群也可能帶來更多連結,例如四十歲以上熟齡族創作分享平台「Encore 安可日子」,創辦人林宜靜表示,平台上的「大哥大姐」們,有閱歷有看法,認真生活,在平台上分享生活與經驗體現自我價值,也彼此打氣,相互交流。 如何做到心腦操練,胡海國建議,創造緣分是最簡單的做法。他舉例,不只人與人,也包括人與自然、人與歷史文化,例如出門跟社區管理員微笑打個招呼、去戶外看看花草樹木,看到美景就拍照分享給朋友、參加認識文史風俗的活動等。創造緣分 豐富心靈維持健康 自認個性內向,更要有意識地創造並維繫緣分。胡海國表示,有血緣原生家族要好好經營,與沒有血緣但合得來三五好友,自然而然凝聚成「精神上的家族」,也很重要;可以主動打電話給對方,關心對方近況、聊聊輕鬆話題,漸漸地三五成群參加活動、聚餐聊天,有這樣一群朋友在身邊,就不會感到孤寂。林萃芬也說,儘管隨年紀增長,難免累積創傷和失落感,但心態保持年輕活力、能自得其樂、會對事物好奇,這些都是維持心靈自由的寶貴能力,也是預防退化、維持健康的關鍵。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12 退休力.健康準備
一個人的準備/陳亮恭:從生活中的小事找樂趣 長保腦健康
財務和健康是退休準備的基礎,但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提醒,心靈層面準備充足,才能讓老後生活豐盈滋潤。現在社會原則上是獨居社會,一個人變老無可避免,大家都期望老後生活自主獨立,這需要及早準備;不想要老後失能失智,控制慢性病是永遠的功課。 「一個人」不等於孤獨與寂寞,陳亮恭說,寂寞是主觀感受,即使有伴侶,即使周圍有人陪伴,有人還是覺得寂寞,而寂寞或孤寂感對身心產生負面影響。但回頭過來說,要消弭孤單與寂寞感,陪伴可能還是最好的方法,只是許多人對陪伴自己的對象有著難以達成的期許,例如想要已經逝世的另一半,或是遠在海外的子女等。解鈴還須繫鈴人,陳亮恭說,改變最終還是要靠自己,這其實並不容易,尤其年紀愈大,改變的難度愈高,所以一定要早一點準備,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因應。應該如何開始呢?試著「小題大作」,關注生活中的小事情,也就是像清朝沈復所著「浮生六記」裡的「兒時記趣」,認真看待生活中的瑣事,衍生獨特的視角與樂趣。陳亮恭建議,試著在生活中找到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情,即使只是吃一頓好好準備的食物,享受這個過程並從中得到樂趣。現在沒有人不忙碌,但要自己偷時間靜下來,每天給一個小時也好,這段時間只為自己。生活中不會一直有親人和朋友陪伴,一定要充實不同的生活面向,找到心靈樂趣與滿足。美國退休協會(AARP)與國家地理雜誌進行「人生下半場調查」,不同年齡族群有不同的關注重點,但不約而同都在乎人際關係與腦健康,老後失智是普遍的憂慮。陳亮恭分析,大家都怕失智,主要怕失智和失能影響獨立生活的能力。近年歐美發現失智發生率有機會往下,主要是教育水準提升,網路又促成終身學習,加上慢性病控制,例如中風發生率下降使血管型失智減少。雖然失智不會完全消失,但可延後和減少發生率。慢性病控制至關重要,不只預防失智,也有助預防失能。●如何長保腦健康,陳亮恭即將在元氣網開設「健腦課程」。來測退休力●「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踏出退休準備的第一步:https://pse.is/3uraub
-
2022-12-09 醫聲.高齡社會
高齡友善調查:最在意醫療 居住安全
二○二六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透過網路調查一○六五份有效問卷,民眾在高齡友善社會中,最在意「高齡友善醫療」及「安全居住環境」,但台灣逾六百萬宅無裝設電梯,住二樓即宛若偏鄉,形成「老人下不來,醫療照顧資源上不去」的窘境。專家呼籲,政府應補助老宅裝設電梯,制定長照政策應以「通用設計」,讓所有族群適用。4成8不滿意 提出8大痛點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人壽七日舉行「高齡友善PLUS 幸福台灣無限」座談會,包括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吳希文、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及聯合報副總編輯洪淑惠等,跨世代討論找出解方。調查民眾對整體高齡友善程度,不滿意比率達四成八、覺得滿意低於三成。分析 「高齡不友善」有八項痛點,如爬樓梯導致膝蓋不適,影響出門意願占九成一、住戶對都更或裝電梯意見不一占九成一、長者補助占二成九、就醫交通接送占二成三、照顧服務占二成二、長照服務不足需自行負擔看護費占九成二、門檻高申請照護不易占九成一、經濟條件未達低收難申請補助負擔大占九成五。全民最大共識是希望政府「補助及整合老舊公寓安裝電梯」,使長者方便出門。林萬億表示,全國五十五歲以上住高樓層且無電梯住宅逾七成三,政府推動電梯裝設補助方案,但大多縣市無法因應龐大需求,推動艱困。行政院啟動「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挹注一千兩百億元,十五個部會加入,盼與各界一起解決。吳希文表示,中央預計明年投入長照預算六四九億元,評估高齡人口增加,盼推動一對多照顧,持續推行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住宿機構朝公共化、平價等推展,也期許導入專業人員,預防延緩個案失能。長照不分類別 應有宜居觀點陳亮恭認為,政府應進入社區了解長者、家庭需求,目前廣推高齡友善評鑑醫院、縣市,但設計出的制度與實際使用需求有很大落差。社區長者樣態多元,政府應導入「宜居」觀點,以長照來看,不應再以友善長者、婦幼等類別畫分,而是以「通用設計」概念,才能讓更多族群適用。新冠疫情時,視訊診療廣泛運用,陳亮恭表示,現在正與衛福部、健保署討論,如何將居家診療、視訊診療服務常態化,思考未來行動自如的長者,若慢性病控制穩定,透過視訊診療即可看診、領藥,免去舟車勞頓,增加醫療照護可近性。孤寂影響身心 恐引發慢性病許志成表示,全台約五十一萬名高齡獨居者,再加上年輕族群約三百萬名獨居者,獨居並非壞事,但孤寂感將影響身心健康,引發慢性病,增加憂鬱。英國、日本已設置「孤寂大臣」,以國家高度解決國人孤寂問題,呼籲台灣提供足夠資源,使民眾「走出社會互動」。洪淑惠表示,近年觀察長者對老後安排,特別著重風格及自由,每個人對退休想像不同,但不約而同都想自由過生活,包括財務自由,且現在的長者也不忌諱談論死亡,也愈加喜愛都會養老,因此到宅照護、醫療服務及數位能力等須隨之相伴。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彈性調整生活樣貌 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
年長者常要面對孤獨及社會孤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以「正在寂寞的路上﹘﹘孤獨與孤立感的健康風險」為題演講。陳亮恭說,寂寞是種缺乏社會及人際關係連結的主觀感受,可能是表面雖有連結,但沒有打動內心或內心感覺沒有獲得支持,而產生不愉悅的內在感受。社會孤立則是有客觀評估指標,凸顯個人真實地斷絕於社會連結與人際關係之外,可能是獨居、單身、失婚等。陳亮恭說,寂寞與社會孤立是近年研究熱點,特別是新冠疫情兩年多來,這樣的情形愈來愈多,許多研究期刊也進行全球性調查,兩者雖然成因不同,但彼此之間互相連動。據2008至2020年相關大量期刊研究發現,已開發國家社區60歲以上高齡民眾近三成感覺孤單,「這比率比我們想像還要來得多。」分析29個已開發國家、1.2萬名個案,整體孤單盛行率為28.5%,其中65至74歲為27.6%,75歲以上為31.3%。此外,住宿型長照機構調查約有六成住民感覺孤單,嚴重寂寞及孤寂感更占三成。寂寞與孤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失智風險。社會孤立統計方面,陳亮恭說,依全球調查顯示,長者社會孤立比率約為24%,也就是約每四人就有一人,危險因子為男性、無婚姻、低收入、低教育,雖然這方面可以藉由增加人際互動等方式處理,但令人挫折的是效果有限。陳亮恭指出,當有寂寞、社會孤立情況時,依全球流行病調查發現,將增加冠心病、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腦血管疾病死亡,以及認知、活度能力衰退等風險。主因可能與長者不外出、不運動及內心壓力增加,影響全身發炎。另外,寂寞、社會孤立也會增加失智風險,陳亮恭說,國際研究發現,持續性孤單、孤寂感會影響腦部結構變化,陳亮恭說,依針對30萬人、追蹤7.5年的大型研究分析發現,沒有朋友、人際關係差的人,死亡率較高。另依「聯合報」退休力調查發現,許多民眾的社會連結分數不高,且多是來自職場,因此退休後社會連結出現很大的危機。陳亮恭提醒,若要改變寂寞、社會孤立,必須轉念由自己開始採取行動,讓自己動起來,建立新的習慣及行為,包括於孤立初期更加的活躍探索,養成改變大腦的習慣,度過人生困境。「老」一定會面對退化及失去,但可以用技巧補償。以「人老心不老,生活更美好」為議題,講者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他就讀博士班七年中,曾與200多位長者聊天發現,許多人談到「老」時,總出現老糊塗、老頑固等負面字詞,可見「老」的固執、囉唆、記憶差、守舊等刻板印象,深植人心。吳治勳說,「老」一定會面對退化及失去,如身體機能退化、失去社會網路,或面臨65歲強迫退休等,即便如此,並非代表什麼事都不能做。國際曾有研究指出,人面對老化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先做好選擇,再把選擇的事情最佳化,再用其他方式進行補償。他舉例,美國知名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Arthur Rubinstein)80、90歲了還在辦演奏會,學生問他,為何年齡這麼大了,演奏鋼琴還如此厲害?他笑著回答說,「我也是會進行判斷。」因年紀大,退化最嚴重的是演奏速度,但增長了對樂曲的詮釋,年老後會選擇最有感覺的曲子演奏,並用最多時間練習它、最佳化,再用小技巧加以補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心不老才能調整生活樣貌。吳治勳說,鋼琴彈奏快慢是最重要的嗎?其實不是,歌曲的詮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年老的人要進行選擇、最佳化及補償,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最好,並強調優勢。重要的是「心不老」,必須充滿彈性面對及調整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老。」吳治勳強調,每個人可以「認老」、「服老」及「心不老」,應專注於智慧及慈愛。智慧是實際生活的專業知識,其中需要很多經驗累積,而智慧的核心是慈愛,也就是仁愛而有慈悲心。吳治勳說,「人老心不老,生活更美好」這不是二分法的概念,而是一個連續性的概念,應是藉由彈性及慈愛,「老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以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就如他的父親常說,「希望大家一起好好的活,一起慢慢變老。」
-
2022-07-10 醫聲.高齡社會
銀向樂齡生活的必修課/主動用腦、不斷學習 打造一顆幸福的抗老腦
台灣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人就有一人是65歲以上長者,在「登大人」過程中,大家覺得幸福嗎?專家表示,老化時心理要保持自主、彈性及轉念,並了解孤獨健康風險,增進年老生活品質,找出適合自己「老成」的樣子,用最美好的方式面對老化。此次論壇藉「高齡心靈成長班」探討年長者應如何面對高齡心靈成長議題。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楊政達說,老化會影響生理問題,如動作遲緩、失智、睡眠等,同時也對心理、社會、大腦等健康產生重大影響。要如何維持長者健康,活得更幸福、更快樂?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楊政達說,長者要活得幸福,首先心理要保持彈性,當面對壓力、挫折、創傷或親人死亡時,心理彈性十分重要,需轉念把負面情緒轉變為更積極、更正向思考;其次是年老時常伴隨孤獨及孤寂感,此時要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最後於年老罹患失智時,要藉由腦科學進行動腦訓練,維持大腦健康。創意老化比活躍老化好,對大腦進行三個重要投資。人在老化過程要如何過得幸福?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郭乃文以「高齡、人生腦、幸福整理學」為題演說。她說,長者應適當訓練大腦前額葉,強化大腦神經迴路,從被控制的大腦走向有經驗的運用大腦。前額葉是一個管理大師,像家庭裡的家務管理員,平時應多利用前額葉「主動用腦」,也就是利用大腦來設計生活,以及從不斷地學習過程,讓大腦成長,成為一顆「抗老腦」,達到創意老化。郭乃文表示,創意老化比活躍老化好,腦心智力量是一種投資,長者應重視三個重要投資步驟。第一是動機投資,要先溫暖自己的腦,讓自己覺得安全和喜樂,如同運動前要先熱身,避免運動時受傷,以訓練自己對很多事情可以維持興趣,比如從欣賞小小的事物、體會小小的感動等簡單的事情引起快樂,並強化多元、多種價值觀,感受很多事情都有美好的層面,讓自己產生對大腦投資的動機。其次,維護老年腦力要重視複習計畫,先想像自己想要改變的地方及前進的步驟,讓自己有跡可循,多體會和加強自己的專心程度,建立記錄的習慣,執行強化功能。第三是整理自己的收穫,不要再比較人生輸贏,考量各種失敗及機運帶給自己的收穫,讓自己記得這個收穫是值得的。讓大腦擁有「換句話講」的能力,就可以改變性格。郭乃文說,腦心智的好品質及高效能會直接影響一輩子的幸福感,可以藉由整理生命資料,如看老照片等,以訓練腦心智,但整理時常徒增心中波瀾,此時要把握四大原則,分別是自主、多元角度、學習及欣賞。自主是指,多回想自己曾做過的選擇與思考,多元角度是從不同角度出發,化被動為主動,而學習是一個從主觀轉為客觀的過程,欣賞則是要多稱讚、多肯定。郭乃文指出,大腦升級演化包括情緒、行為和思考重點,情緒方面應累積正向心理資產、幸福感的塑造及價值觀演化;行為重點在於經行動力、影響力,採用多元效能政策;最後思考方面為跨時、跨域的觀點思考,同時創造知識。如此一來,大腦擁有「換句話講」的能力,改變對自我說的話,就可以改變性格。面對生命無常,大腦要及早準備,轉念為一種學習。至於長者面對喪偶、獨身如何面對?郭乃文說,每個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因此大腦應先進行準備死亡及告別的相關整理,同時慢慢感受生命的意義,從其他在乎的事情,讓身體、生活步向舒服的狀態,而不是喪偶後成為空盪盪或需要照顧的人,家人也應尊重長者的自我、彈性及轉念,讓長者幫自己做更多的事情。此外,年長者退休後,多被要求照顧孫子,但他們應有自己想過的第二人生,該怎麼辦?政治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吳治勳說,爺爺、奶奶照顧孫子時,如果只負責和孫子玩,對健康有利;但如果無時無刻要照顧孫子,這樣的壓力對健康不利。不過,如果將態度轉為主動照顧,而不是被迫,可能會好一點。郭乃文說,她有時候也須照顧孫子,但她不會換現在充滿圖案的尿布,於是採取做中學的態度。她建議不要把照顧孫子看成必須完成的工作,而視為一種體會與學習,帶著想讓對方快樂的心情,如此內心會舒服很多,成為一個「不倒翁」,遇到任何挫折都不會跌倒。
-
2022-04-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發現新生命是病人和醫生共同的生命故事
【編者按】這是「醫病平台」第三次以「教我人生的病人」為題,邀請到三位資深醫師發表他們的心得。一位台灣兒童精神科自閉症的領頭羊回憶四十年前開始對這群病人與家屬做深入的研究之後,發現自己一生的服務、教學和研究,都離不開自閉症,而寫出感人肺腑的「投入自閉症無法自拔」;一位在美行醫將近五十年的神經內科教授除了繼續在大學醫院附設醫院看病、教學,又在華人區照顧病人,而發現華人就醫態度不積極、高血壓及中風較美國人發生得早,且出血性中風較多,因而發表論文,並與一群華裔醫師加強社區醫療大眾教育,他最後語重心長的說出:「很感恩,因為每天我都會在病人那裡學到許多。」一位長年關心社區精神健康的精神科教授,分享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生故事,敘述病人跨越人生的困境、開創新的人生格局,成功開啟她的多元思考與情緒掌控效能,達成人和人之間「完整的信任」,使醫者深切體會身為精神科醫師在醫療的過程中「醫生的角色」。【延伸閱讀:醫病平台/讓我投入自閉症無法自拔的一群人】身為精神科醫師就是要面對病人的生命故事。蓋一個人有一天的日子就有一天的「生命」,他的一生就是一生的「生命故事」。每個人的活潑生命就呈現在他每天「日常生活的精彩活動」中。而每天生活的活動就由他的「精神(mind)」呈現出來。沒有健壯的精神,他就無法有效面對人生日常生活的挑戰,易於發生過強、不舒的身心壓力反應,甚或發生精神困擾或「精神疾病」。精神不健壯乃源自「腦的脆弱性」,此脆弱性乃因腦的體質特性攪和著由小到大成長過程不良生活環境,造成「腦結構與功能」的異常。因此,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他的腦所產生的精神功能(包括一個人的情緒、行為、認知與生命驅動力等)就不能有效的應對,也就是說,他的腦力不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挑戰的需求了。相對而言,一個人有「充沛腦力」就有健壯的精神功能,就能輕鬆、有效地處理日常生活的困境,有效跨越人生的挑戰,進而開創人生新面貌,人生因有挑戰而更形精彩。他(她)的頭腦經由腦的「可塑性」就能逐日累積人生經驗,生命更豐富,享有「日日是好日」的人生,每天充滿正向的能量,快樂的迎向未來。 執此之故,我認為精神科醫師就是要在面對病人腦力不足的精神病理(含括情緒不穩定、行為失序,記憶、思考、判斷等認知功能減低,與生理驅動力如自律神經系統功能、睡眠、食欲等功能異常)時,施以精神醫療,使病人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日充沛其腦力,使他的精神功能越來越健壯,逐步化解生活中的精神困擾,使他的頭腦經由腦的「可塑性」,重塑扶正精神功能的「腦結構與功能」,在腦力可及範圍內,逐日有效累積正向、有用人生經驗,每天展露正向的生命動能,有自信地開展精神樂活(Mental LOHAS) 的生活,快樂的迎向未來。身為精神科醫師,有一個重要的意義是病人會把一生由小至大的精神生活世界的點點滴滴,合盤地呈現給精神科醫師,以便「一起釐清」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的曲折困境,並重新調整人生,在當代腦科學的知識與理論運用下,這意味著透過病人用心調整人生軸向,調整他(她)對週遭環境的應對進退方式,就等於在建立新的腦神經通路之結構,重新發揮有效率的充沛腦力與精神功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夠貼切權衡他(她)個人的本性,他(她)的環境條件,他(她)的人生願景與期待,因而重新走出一個嶄新的生命, 有效消除、 改變精神困擾裡潛存之精神病理。這個真正深入淺出的人生過程,也是需要相互間深厚的信任,才能發揮病人和醫生「一起努力」的良好成效!多年行醫的生活裡,我重覆地看到病人,從精神困境中,辛苦地度過,並在互相信任的對話裡,常常可以聽到病人回首過去辛苦度過精神困境的點點滴滴。例如會在過年季節裡,感嘆的說:「去年已經過去了!」意味著能以新的態度迎接就要來的新年度;又如治療後,成功度過精神困境之時,真誠地回味過去的他自己,感嘆他確實太專注在事業的發展而忽略生活周邊的點點滴滴,不懂得欣賞生活週邊的花草與樹木,也完全地忽略了家庭,以現在他的眼光看起來,「過去的生活,也實在是太沒有趣味了」,難怪會發生精神困擾的悲情!我有太多的機會一直看到病人如此這般自我檢討與反省的例子。他們一直在重複敍說著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也就是「尋找新生命、發現新生命」的人生故事。這令我內心震撼。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人生故事了。思覺失調症是病情嚴重的一種疾病,它是我在精神醫學學術生涯中的研究重點之一,期盼對這些嚴重生病的病人,在病理上能多一些了解,在醫療上能多一點助益。思覺失調症在病情嚴重時會失去和現實的連結,和家人與周邊的人也會有衝突,往往會深陷在人生的泥淖,失去生命動力,生活失序,失去信心和成就感。一位由父母帶來求診的高中生,她的治療過程中充滿了挫折,心中不時出現國小國中時在學校被同學霸凌的經驗。她的聴幻覺也不時出現同學批評、辱罵她的困擾。她的生活失去了規律性,每每睡到中午才醒來,而晚上又偏偏睡不著。心情既害怕不安又憂鬱低落,每天上學充滿了抗拒的心情,最後變成不敢、也不想去學校上課,天天待在家裡,往往躺床不起,連洗澡也不想洗,三餐也不規律。媽媽非常的擔心她,一直強烈的要求她,造成母女間嚴重的衝突。唯一的哥哥也不能體諒她的困難,哥哥本身也和媽媽常有衝突,互相不理不睬,家裡過得很不溫暖,也失去了老同學的鼓勵和支持。病情起伏不定,內心有著嚴重的孤寂感,爸爸也天天只去店裡工作。在這種嚴重病情影響所導致的惡劣生活情形下,她在就診初期,顯得非常的落寞也不想和醫師對談,只含糊的說她不想去學校,她過得很不愉快又害怕,心情也很憂鬱,覺得非常的孤單、無助。經過一段時間建立好「病人和醫生的治療關係」以後,她開始規律服用醫生所處方的藥物,脫離現實的思考、知覺症狀,逐步地減輕了。她開始自己來門診了(原來均要母親陪著才來)。她開始可以敘說她生活的孤單、寂寞與無助,可以逐步表達,受不了源自媽媽強烈的、愛的壓力,但是又無法避開。對周圍人多的地方會感到害怕,總是對別人的眼光感到不舒服。睡眠不安穩,睡夢中不時會出現過去在學校被霸凌經驗的不舒場景。每天生活不規律一直是她的生活難題,體力好的時候就到圖書館去念書,準備進入大學的考試。三年來一直因精神不易集中,也無法規律地參加補習班的功課,一直無法進入理想的大學,在爸爸的鼓勵下去爸爸的店面做打雜的部分工時工作。如此減少了和媽媽、和哥哥相處的時間,也增加了接受爸爸的鼓勵和安慰。焦慮、憂鬱的心情減低了,也開始偶而和老同學相約去逛街。人生開始有愉快的感覺,生活規律性稍有調整,睡眠的品質也改善了。體認媽媽有她的個性特質,哥哥對事情也有他的特別看法。他們吵就吵他們的,病人學會不理他們,對媽媽則以不衝突的方式來面對她,自己心情也因而放鬆了很多。對自己的學業也覺得可以放下了,或許先學習一些生活技能,再做進一步的考慮。看來病人在「瞭解自己」受思覺失調症影響,雖然生活困難重重。然而,在治療的過程中,她從弱不禁風的高中生,慢慢轉為堅忍具有靭性的病人。她接納她自己是腦有脆弱性的病人,除了自己努力生活,也需要藥物治療。她包容性地接受自己不能在學習上那麼樣具有效力的事實與經驗,決定先學習一些生活技能而不急於升學,不堅持要求自己,進入所期待的大學生活。她發展了和家人相處、應對的新方法,以一種新的態度來接納他的母親對他的態度,增強他的忍耐力,減緩自己在家裡生活的心理壓力。她也轉了一個角度來看父親、母親和哥哥在家裡的生活型態,因而和家人重新建立生活在一起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她安排健身中心的運動和到公園散步的機會與時段。她接納、面對過去被霸凌的傷痛,她找回過去的友情,和過去互動良好的同學再度相聚,重新去享有既有的友誼。從她的言談、衣著,展露他對自己的信心和對生活環境的良好互動,從她改善的規律生活,展現她的生活效率。她如此的生活轉化,不只是病情穩定,不只是病情復元,我看那是病人在人生旅程上,跨越了她人生的困境,開創她新的人生格局,顯然她正「用心善用」她頭腦的「可塑性」,重新建構一套有利她精神健壯、能充沛其腦力的「神經連結通路」,成功開啟她的多元思考與情緒掌控效能。我體會到那是一種令人感動、敬佩的人生演進的好榜樣呢!總之,身為精神科醫師在醫療的過程中,我體會了什麼是真正的「醫生的角色」。因爲,病人把他「自我」的精神生活內容逐步又完整地呈現給我,不管是好的或者是困擾的點點滴滴。如此可以體會到病人和醫生之間那種完整的信任。這讓我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完整的信任」,是可能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是要完成更高層次事情(例如有效精神醫療)的一個必備條件呢!另外,正如宗教家所言示,有了信仰就有了新生命。身為醫生在與病人一起努力面對人生的種種波折與困境的過程中,「歴歷在目」的是病人用心瞭解自己,接納、包容自己,能步步為營地面對人生的苦痛,培養忍耐力與耐受度,從弱不禁風的狀況,轉為既「謙虛又堅忍」具十足靭性的人。他不只是病情穩定,不只是病情復元,更有進者,是他在人生旅程上,跨越了人生的困境,開創新的人生格局,找到了新生命,他充滿了自強不息的信心、勇氣和毅力。這是令人感動、敬佩的「人生演進」呢! 我私下思考,病人治療過程中,一直在重複敍說著一個精彩的人生故事,他一直在「尋找新生命、發現新生命」,而這正是「病人和醫生」的共同生命故事呢!
-
2021-03-28 失智.像極了失智
中年長期感到孤獨 患阿茲海默機率增加
「孤獨感」嚴重中年成人心理健康,甚至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最新研究表明,中年成人的「孤獨感」若無法有效紓解,可能會導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甚至提前罹患。專家建議,中年成人無論是否單身,都應該適度調整心理狀態,若感到孤獨、孤立,應勇於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孤獨感成隱形殺手精神科學新聞報導,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孤獨感是現今中年人的健康隱形殺手,若持續感到孤獨、憂鬱,可能會影響精神健康,甚至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統計指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痴呆症形式,在美國影響了超過600萬人,雖然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仍有多種說法,但缺乏社交、壓力過大,都是造成長期孤獨憂鬱,進而變成痴呆症前兆的主因。根據研究綜合總共十八年的數據,發現45歲到64歲之間的中年成人,若長期處於憂鬱和孤獨的心理狀態,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更高,但研究者指出,短暫的孤獨感若能有效調解,反而可以使人的心智更強壯,整體更有活力,因此鼓勵中年成人一旦感到心情低落、孤獨,都要勇於求助心理諮商師。疫情加重憂鬱傾向Study Finds報導,該研究團隊使用弗萊明漢心血管疾病風險評分中,大腦健康的成年人數據,大膽預測長期孤獨和觸發阿茲海默症有關。分析總共18年的數據量後,有長期孤獨感問題的人,比短暫感受過孤獨的人,更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主導研究的邱文迪教授表示,尤其疫情間,社交活動被迫取消,人更容易感到孤獨,且疫情不是一時半刻消失的狀況,因此人們更容易陷入長期的孤獨感。邱文迪指出,偶爾的孤獨感很正常,人生中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若個體能有效排解(可透過運動、聽音樂等休閒活動),反而能促進心理健康。但是長期不間斷的孤獨感,儘管沒有明顯的臨床疾病狀態,但長期的孤獨感會引發負面影響,影響生理健康,甚至會演變成抑鬱症、焦慮症,也可能觸發糖尿病和癌症。【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8-18 科別.精神.身心
疫情期間易焦躁 染疫者常精神錯亂
疫情期間人們心理狀況惡化逾6成,感染新冠肺炎者情商更會下降!關注心理健康的慈善組織Mind調查,原本就有精神問題的人,疫情期間有65%的比例狀況惡化。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出,染疫者因歷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血氧成份短缺,生理上比之前更容易精神錯亂。精神狀況惡化根據《歐洲新聞台》報導,21歲的艾蜜莉患有嚴重的厭食症,13歲起定期就診的她狀況有所好轉,近期因為疫情無法受醫生親自醫治而惡化。她說:「我有一個禮拜都躺在床上沒進食,也沒見到任何人,感覺像是厭食症又找上了我。」多位名人包括喜劇演員德拉希尼、懷特及部落客艾許莉都表示,疫情期間無法實體演出,使他們感到沒有價值,且日漸絕望。專家表示,歐洲疫情再度襲捲,對於民眾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不利。心理治療師巴里克說:「防疫使我們逐漸失去身為人的感覺。」他表示,現實中的互動複雜且真實,視訊對話並沒有辦法提供人類需要的親密感。關注心理健康問題的慈善組織Mind調查指出,原本就有精神問題的人,疫情期間有65%的比例狀況惡化,倫敦大學研究中心也顯示,女性在疫情期間深受焦慮及沮喪感所苦,而男性則是遭到孤寂感侵襲。染疫者易精神錯亂致力於解決躁鬱症的地方團體則表示,其社群中有高達1/3的人增加自殺的念頭。心理師伊娃說:「社會氛圍充滿不確定性、不可預測及不可控的程度都對許多人造成心理壓力。」據《全球之聲》報導,疫情不僅讓心理健康容易惡化,感染過新冠肺炎的人情緒也可能較未患病前不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指出,歷經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人因為血氧成份曾短缺,即便痊癒也比之前更容易出現精神錯亂的狀態,大腦的注意力及處理資訊的速度也會下滑。尼加拉瓜心理學家克魯茲則提醒,許多人經歷精神問題而不自知,每個人都應該要有病識感。「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刻都還重要,我們必須就每個人的身心健康進行這些討論,並擺脫舊有的觀念,例如瘋了才會去看心理醫生。」【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7-18 橘世代.健康橘
孤獨感暴增近4倍!全台銀光孤獨排行榜: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
56789年齡實驗室今(17)日公布「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此次調查借鑒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MIT AGE LAB)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孤獨行為題組和心理量表,透過專家座談會議後核定符合台灣社會實際情境的六項指標題目,用以測量國內銀光族群的孤獨感。透過行為面向分析,三成以上銀光族無人慶生也無人協助傾倒垃圾,平日自己獨自吃晚餐的比率有14.5%,更有9.4%銀光族是無人陪伴去動手術。從銀光族的自我心理評估來看,近八成銀光族渴望陪伴,超過五成中高齡者自認孤單。無論從行為或心理層面分析,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都相當令人憂心。56789年齡實驗室以六項指標衡量全國22縣市的銀光孤獨感,調查發現雲林縣的孤獨指數最高,台東縣居次,澎湖縣排序第三;相較之下,花蓮縣、彰化縣及基隆市則是全台最不孤獨的前三名縣市。進一步分析孤獨者的人口特徵發現,年齡落在65-74歲、國中以下學歷、月收入低於6萬元、無伴侶/配偶、男性的孤獨感最為強烈。就此,56789社會企業執行長黃采緹呼籲,各縣市首長除關注地方的弱勢長照外,更應注意到銀光族日常行為及心理內在的孤獨浪潮。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高發會)就此次調查對照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與2017年衛福部的老人狀況調查相比,55-64歲族群孤獨感於三年內驟升47.9%(增3.9倍),65歲以上族群亦大幅提升26.2%(增1.3倍)。與2019年英國ageUK及加拿大Angus Reid Institute的孤獨感調查作比較,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皆高出2成以上,落差超過1倍。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影響,各國政府為防範疫情作出不少侷限個人自由的措施。美國芝加哥大學(NORC)的新冠肺炎追蹤調查便指出,2020年美國人感到孤單的比例較2018年上升27.0%(增1.2倍)。將此次調查與疫情前期發布的遠見2020孤寂大調查數據比對發現,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亦有暴增態勢,其中51-60歲者孤獨感遽升31.8%(增0.9倍),71-80歲者孤獨感亦遽增31.0%(增1.7倍)。高發會執行長陳雪慧認為,台灣防疫受國際肯定且成效有目共睹,現更進入經濟振興階段,建議政府正視銀光孤獨感驟升趨勢,提出相應政策措施。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莊雅萌兼任教授指出,56789年齡實驗室的調查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針對中高齡者應有更多元的研究,而非過去從傳統思維去設計題目。後續年齡實驗室可透過「飲食安排」、「自主生活」、「身心健康」、「親密關係」、「育樂學習」以及「心靈想望」六個面向深入了解銀髮需求,讓調查成為「一趟體驗的旅程」,才能更有效的了解銀髮族的想法與需求,解決銀髮族困境。資深媒體人蘭萱於會中談到,這次調查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請銀光族自行評估孤獨感,與其他調查僅用行為去界定不同。孤獨感來自個人內在,而不是社會或傳統價值觀帶給你的框架。蘭萱以自身經驗提出建議,每個人都應超前佈署未來銀髮人生,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都不該是等到退休才開始動作的。高發會創會理事長楊志良提醒,新冠疫情影響的時間不是三五個月或一年,未來人們勢必與病毒長期共存。因疫情導致的銀光孤獨感能否隨社會活動漸增後得以紓解,或是未來國際相互解封後疫情再起,銀光族的孤獨感是否更加深;這些都是政府必須關注的問題。況且,光是2017年至2020年短短三年中高齡孤獨感暴增3.9倍的現象,猶如一頭房間裡的大象,政府和社會是否有勇氣去看見?楊志良強調,對中高齡的族群來說,心理健康絕對直接影響生理健康。與其投注龐大資源於解決弱勢長照,更該撥出資源促進能自理生活的銀光族提升心理健康。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係於109年06月18日至06月21日與7月9日進行訪問。此次成功訪問1,256位50歲以上民眾。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77%。調查以臺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並採電話號碼尾數2碼隨機方式進行。此次調查依據內政部公佈之109年5月底人口統計資料,針對戶籍、年齡及性別進行統計加權處理,且原始樣本不足30份之縣市追加補足,以確保全台22縣市之個別樣本數達30份以上。。延伸/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延伸/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
2020-06-08 科別.精神.身心
年輕人比老人孤寂 關鍵在期望值
年輕人比老人更容易感到孤寂?研究發現,孤寂感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此外,比起傾向集體主義的社會,此孤寂感在個人主義社會中更為普遍;且比起女性,這種現象在男性中更為普遍。孤寂可以理解為「實際和期望的社會關係之間的差異」,可藉由比較而區分出程度多寡。男人比女人更孤寂根據《今日醫學新聞》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個性與個體差異》雜誌,該研究借鑒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為「寂寞實驗」而收集並新發布的重要全球數據庫。近年來,孤寂感已成為心理學研究重點,證明其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證據不斷增加。孤寂對人們的福祉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增加人們對醫療可能的需求。「孤寂可以理解為『實際和期望的社會關係之間的差異』。」本研究的作者指出,根據此定義,如果一個人比另一個人想要更多的社會關係,那麼具有相同社會關係數的兩個人的孤寂感可能會有所不同。相反,如果兩個人希望擁有相同數量的社會關係,則其中一個人擁有更多的社會關係,他們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孤寂感。「事實上,孤寂並不只是老年人的困境。」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巴雷托教授說,「實際上,年輕人有更多的孤寂感。」由於孤寂感源於人們的社交關係不如所願,這可能是由於年輕人和老年人持有不同的期望。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夸特則指出,比起女性,「孤寂感」往往會給男人帶來更多的恥辱感。獨立自主反而孤寂根據《今日科學》報導,該研究來自全球4萬6,000多名參與者的反饋,參與者的年齡介於16~99歲之間,根據調查結果,生活在個人主義社會中的年輕人(例如英國或美國)比集體主義社會中的老年婦女(例如中國或巴西)更有可能感到孤寂,在個人主義社會中,承認孤寂感也是一種不可承受之重,因為人們背負了能夠獨立自主的社會期望。【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5-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平均78歲的「銀髮口罩包裝隊」 拚防疫也拚社會參與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長者的關懷據點及共餐活動皆暫停,但也因此讓許多長者們加入防疫的行列。臺南市龍崎區衛生所出現「防疫口罩包裝隊」,由一群平均年齡78歲的長者組成,減輕衛生所的工作負擔,也呼應高齡友善的社會參與精神及行動。據估計2026年65歲以上人口會占總人口20%,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這次疫情讓大家看到,長者志工隊不遺餘力地投入防疫工作,顛覆大眾的印象。長者不再只是被照顧者,而是能自主經營老年生活,參與社區活動,如擔任志工、協助家庭照護者等。」平均年齡78歲的「防疫口罩包裝隊」臺南市龍崎區屬偏遠無藥局地區,衛生所人力不足,長者們見狀主動加入防疫的行列,於是5人加起來平均78歲的防疫長青隊成行,每天下午兩點準時到衛生所幫忙分裝防疫口罩。宜蘭縣社區長者透過參與各種志工活動,提升他們的社會參與感,也成為抗疫尖兵。當口罩耳掛線過短時,衛生所計畫承辦人員號召「銀髮惜物志工隊」,教導民眾如何改良口罩,珍惜物資。關懷長者不中斷 衛生局所主動出擊王英偉表示,由於高齡長者是受感染的高風險族群,自疫情爆發以來,許多長者不願意出門,甚至不願意就醫。在長期缺乏互動的情況下,除了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對健康也是不小的戕害。因此縣市衛生局所主動出擊,結合鄰里長進行社區關懷,嘉義縣配合防疫政策將大型活動改為小型講座,也請專業心理諮商師進行call out 「雲關懷」、成立防疫小黃車隊,載送長者就醫;花蓮縣辦理小型的共餐「誰來午餐」活動,傳達關懷,降低長者孤寂感。 全台響應高齡友善城市王英偉表示,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啟動「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計畫」,至102年22縣市全部加入推動行列,在108年更有126個社區營造單位參與計畫。未來將持續鼓勵各縣市政府,依高齡者的需求,發展地方特色計畫,打造高齡友善環境,包含營造高齡友善商店等,並招募長者志工或促進就業,提供老人社會參與增能互助機會。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4-18 橘世代.健康橘
厭煩另一半? 其實是想突破束縛
當情緒勒索、童年創傷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亮麗活躍、說走就走成為熟齡生活新標竿,在這波洪流下,許多橘世代正承受強烈衝突感和孤寂感,難以述說的情緒糾結在心,演變為自己和伴侶都難以承受的埋怨、焦躁、失眠、爭吵。知名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表示,無論社會怎麼變,「社會來決定女性應該怎麼活著」這件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女性中年後驚覺自己一生的付出和犧牲,某種程度竟是不尊重孩子界線的侵略行為,強烈感受到自己好像蹉跎了什麼。過去認為女性進入家庭應將自己的事業退居後位,優先為家庭付出,現在卻流行女性要經濟獨立、樂活自信、運動逆齡、一個人旅行…,過去要求一套,現在又要求一套,女性也感到憤憤不平,為什麼自己永遠不夠好,永遠被要求這麼多。至於男性,許多人在中年之後都會有體力、腦力大不如前的恐慌,回首過去卻發現自己受限於家庭的約束,並沒有盡情體驗和發展自己想做的事,眼看已經離死亡更近了,自我實現變得非常迫切而令人焦慮。當外在環境價值觀改變,與自己內在價值觀相衝突,容易衍生身體化的反應,例如失眠、焦慮、憂鬱等狀況,伴侶間的衝突也變多了。鄧惠文分析,女性覺得要討回自己被蹉跎的青春,把失落感和挫折感化作對伴侶的抱怨;而男性內在自我實現的焦慮,也使他們對於伴侶的抱怨和設限,格外容易反彈。雙方都急欲脫離某些家庭或社會角色的籠罩,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鄧惠文建議可考慮兩人一起接受婚姻治療。鄧惠文表示,婚姻治療所治療的是「關係」,不是個人,目的在於提高覺知,學習從客觀的位置去看並且描述彼此的互動,看出自己和對方習慣扮演的角色、行為背後的呼求,進而重新整合彼此的需求和感受,找出更理想的相處之道。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橘世代婚姻精選特輯】。日本熟齡夫妻「愛情保鮮」秘訣大公開!。日本掀起「卒婚」潮:各行各路夫妻感情更加升溫?。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長照禁探令加深老人孤獨感?視訊電話多管齊下防範
三月底,桃園市一家長照機構護理師確診新冠肺炎,各縣市提高警戒,紛紛下令護理之家、養護中心等住宿型長照機構,四月底前禁止家屬探視,改以視訊或電話聯繫。疫情嚴峻的當下,防疫為先,且老人屬於高風險群族,這些都是風險控管的一環,但是如何讓老人不因跟親友見面被受限,孤獨感引發心理健康危機,也值得重視。台北市私立愛愛院護理長高麗閑表示,現在鼓勵用視訊的方式,解決雙方思念的問題。但是也有一些問題浮現,像是院內的陳太太,雖然能靠視訊與兒女互動,但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例如想要新的衣服,只能靠社工來跟外界聯繫,內部生活雖然如常,但仍有許多細節需要護理師跟社工,以及家屬多方重視。預防長者因為減少與親人面對面的親密相處,而產生的孤寂感,愛愛院規畫每天固定的活動時間,不管是戶外簡易運動,還是老人家的自由聚會,皆是透過一些陪伴降低阿公阿嬤的孤獨。但是讓長者走出房間活動,也得「分艙分流」,台北市社區銀髮族長照協會理事長施定宏表示,如果能把原本200多人的群體,依老人家居住的樓層分為約20人一單位的活動,就能大幅降低風險。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老人共餐暫停 防疫與避免長者孤寂的兩難
「如果確診100個死100個,確診50個死50個,我贊成政府用最高規格來封」,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痛批台北市政府暫停共餐的政策,認為下令太過倉促,罔顧長者需求;不過,信義區西村里里長馬念慈則基於「人命比較重要」暫停共餐服務。不過長者逗陣來呷飯,除了照顧飲食,也能鼓勵長者走出家門與人互動。方荷生顧慮長者一個人在家隨便吃,因此透過建立社區防疫SOP,繼續辦共餐並紓緩長者獨自在家「鬱卒」的心情;馬念慈雖然遵照市府指示停辦共餐,但也擔憂老人家因為共餐取消而減少與外界互動,又不願出門產生的「孤寂感」,改以定時電話關心、送物資等方式,取代社區阿公阿嬤們的共餐時光,讓他們同樣能感受到滿滿的關懷。台北市忠勤里的餐廳不只服務老人,還有課輔班的小孩來用餐,堅持服務不能中斷的里長方荷生訂下SOP,先洗手才能進餐廳,並針對社區居民做旅遊史、接觸史調查;先前從中國等疫區回來的里民、新住民,也會主動向他通報,希望里長在居家檢疫期間協助送餐。方荷生不滿台北市政府政令下得突然,他認為如果新冠肺炎致死率是100%,他便贊成政府用最高規格來禁止一切活動,但目前國內並未社區傳播,若忠勤里有確診個案,他也不用政府下令,他自己就會停辦共餐,他越講越生氣,痛批台北市政府「一刀切下去,就沒有責任」,沒有安撫民眾不要恐慌可以正常過生活。忠勤里民潘女士在共餐前做體操伸展筋骨,她向我們透露她兒子擔心她會被感染,叫她把共餐的錢當作做公益,不要再去食堂跟里民一起吃飯,但她總覺得一個人待在家裡心情很煩悶,因此還是決定來共餐;另一位參與共餐的陳先生則表示,取消的話,孤單老人一個人在家「要怎麼煮?」強調在這裡一起吃飯大家都會互相注意,彼此很謹慎。「人命比較重要」,這是台北市信義區西村里里長馬念慈在疫情期間,維護里民健康的最高指導原則,馬念慈2018年當選里長後,就積極舉辦共餐,並發展到成為全台北市共餐規模最大的里,最多可以容納200多人。馬念慈里長帶記者參觀共餐的場地,一打開禮堂電燈,偌大的空間空無一人,連桌椅都被收好堆疊在角落,但疫情爆發前,這裡是阿公、阿嬤們一起吃飯聊天的好所在。西村里民古先生感嘆,因為疫情因素,人際關係幾乎降到0,為避免爆發群聚感染,連朋友家都不太敢去拜訪。馬念慈表示,當初他告知里民共餐取消時,曾被質問為什麼,他向里民解釋,目前疫情嚴峻,尤其西村里內超過65歲的人口高達2000多人,身為里長的他必須為里民健康把關,因此不得不遵照政府指示停辦。台北市政府與新北市政府分別在今年2月初與3月初下令停辦老人共餐,台北市政府暫停60歲以上長者每餐40元、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身分之長者每餐80元的補助,希望藉此方式達到停辦的目的,待6月底再重新評估恢復與否。台北市社會局老福科長楊雅茹解釋,政令的下達並非政府害怕承擔責任或是製造恐慌,而是參酌相關專業意見後的判斷,希望超前部署來維護長者健康,一部份停辦原因也是因為某些居民活動中心為了防疫而停止租借,因此缺乏場地辦共餐,這也是停辦原因之一。她表示目前市政府已蒐集線上資源給長輩,可以在家做一些運動,也鼓勵他們在避免群聚的前提下,自己到外面走走。暫停共餐,也可能因此連社交也暫停了,老人家們一整天待在家裡,特別是沒有子女同住的獨居老人,身心狀況也成為一大課題。馬念慈表示他會以更多的關心,來替代這段消失的共餐時光,比如致電問候或者是請志工準備青菜、水果送給他們,如果2天沒看到老人,也會請鄰長去關心長者,希望能透過這些關心,讓阿公、阿嬤不會感到孤寂。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張珏也認為透過電話慰問、視訊溝通或者讓老人家在家有活動,比如做手工等等,可以有效緩解長期悶在家內的負面情緒,只是老人家若不會用網路,問題就會比較大,就需要仰賴他人幫忙建立能與友人對話的網路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