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 養生.健康瘦身
搜尋
國民健康署
共找到
721
筆 文章
-
-
2020-08-04 科別.新陳代謝
中年人3成有代謝症候群 10大死因半數跟它有關
去年國人10大死因有5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國健署調查發現,全台40至64歲中年族群逾3成有代謝症候群,罹患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都增加,呼籲養成良好習慣,避免疾病上身。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和千禧之愛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辦記者會,呼籲中年族群重視腰圍過粗問題。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表示,去年國人前10大死因當中,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腎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等都是和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的慢性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異常」和腰圍過粗是共同的危險因子。很多人都聽過代謝症候群,卻不知道離自己這麼近。吳建遠說,代謝症候群有5項指標,包括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腰圍過粗(男≧90公分,女≧80公分),符合3項就屬於代謝症候群。吳建遠強調,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罹患糖尿病風險比一般民眾高6倍,高血壓4倍、高脂血症3倍、心臟病及腦中風2倍,可謂是「健康懸崖」,距離成為慢性病患者僅一步之差。根據國健署107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顯示,40至64歲中年人口超過5成至少有一種三高慢性病且腰圍過粗,超過3成有代謝症候群,體重過重或肥胖者近2成。吳建遠說,中壯年不僅是國家經濟及人力主要資源,也是家庭中重要成員之一,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抽菸、避免熬夜及喝酒,同時落實健康飲食,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並養成定時量測血壓、體重、腰圍習慣,才能有效預防慢性病找上門。
-
2020-08-02 癌症.肝癌
今天是世界肺癌日! 逾半數人能避免,快檢查身體有無這7大警訊
每年8月1日是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所發起的「世界肺癌日」!最新資料顯示,我國106年肺癌發生數14,282人、標準化發生率37.0人/10,發生率近年朝平穩趨勢發展;另肺癌標準化死亡率已連續七年下降,近十一年(98-108年)標準化死亡率自每十萬人口25.9人逐年降至22.8人,降幅達12%。3-5成癌症可避免 吸菸是肺癌最大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30%到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發生的。目前已有強烈證據顯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佔70-80%,經研究證實二手菸暴露也會增加肺癌的死亡風險,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到30%,這也是許多不吸菸女性罹患肺癌的主因之一。依國際經驗顯示,吸菸率下降20年後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才會下降,從吸菸到發生肺癌期間,通常間隔20年以上。除菸害外,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二手菸、炒菜油煙、空氣污染、職業暴露(如石綿、粉塵)、肺部病史(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家族史等亦是肺癌危險因子。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遠離空汙威脅 這些日常生活習慣要做到為了降低空污對健康的危害,除拒吸二手菸,烹煮時應開啟排油煙機,多選擇水煮、清蒸方式烹煮食物,可減少PM2.5暴露;外出戴口罩,由戶外進入室內時,記得洗手洗臉、清潔鼻腔,並適當關閉門窗,以減少細懸浮微粒(PM 2.5)的暴露;空品狀況不佳時,減少在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避開交通高峰時段及路段;生活作息規律,多運用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適當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此外,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是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一種,相較傳統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輻射量較低,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但目前國際實證證據僅有對「重度吸菸族群」(抽菸史超過30年、戒菸小於15年),可以降低2成死亡。肺癌早期有警訊 常見狀況一次看懂早期肺癌並非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瞭解肺部的警訊有助提高自我警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常見的肺部7種警訊包括:1. 持續咳嗽,甚至有惡化的狀況2. 痰中帶有血絲或咳血,持續一段時間後症狀沒有緩解3. 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4. 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5. 聲音沙啞6. 四肢關節疼痛7. 無預警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以上這些症狀也有可能不是肺癌引起的。儘管如此,需要時建議尋求醫師諮詢與評估,找出原因及早診治,以免耽誤病情。延伸閱讀: 肺癌、普通感冒咳嗽有差別! 咳超過「這天數」別再拖 肺癌元凶藏廚房! 煮飯時3個NG習慣要改掉
-
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親餵母乳好處多 「母乳哺育愛自然」活動今開跑
每年8月份第一周為國際母乳周,今年主題「支持母乳哺育,為了更健康的地球」,母乳哺育比配方奶哺餵更符合永續性及生態性。為支持媽媽哺餵母乳,國民健康署今舉行「母乳哺育愛自然」照片分享暨抽獎活動,並邀來名模林可彤出席,分享餵養寶寶母乳9個月的心得。林可彤說,因媽媽的免疫力可傳給小孩,「我本身就是頭好壯壯型,一定要把我的免疫因子送給他。」並笑說因長期母乳哺育關係,讓她意外得到「瘦身」好處。育有三名女兒的「三寶媽」李小姐,今也分享育兒經驗。她說小女兒雖已7個月大,但她仍持續餵母乳,好處是不用花錢買嬰兒配方奶,外出時不用攜帶瓶瓶罐罐、相當省事;且現在很多場合都有哺乳室,親餵母乳超方便。李小姐也笑說,哺乳過程很辛苦,第1胎最不上手,幸好有老公「神助攻」幫她按摩,幫忙將擠出的母奶溫熱餵小孩,到第3胎老公會幫忙照顧大寶和二寶,讓她專心哺乳。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這幾年台灣親餵母乳比率達到46%,高於全球平均36%,不過世界衛生組織希望能達到50%,故「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健署會多宣導,希望台灣未來親餵母乳比率能更高。王英偉說,據國外研究顯示,若有伴侶支持母乳哺育,能增加純母乳哺育及持續哺育的成功,顯見伴侶在母乳哺育角色非常重要;而依2018年全國母乳哺育率調查顯示,產婦在哺乳期間最希望獲得支持前三名為「家人給我精神上的支持」、「家人能幫忙照顧嬰兒」、「有人教我如何哺乳」。他說,母乳哺育對於嬰幼兒健康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親餵母乳也對經濟、自然與環保有益,也可改善地球的健康。而餵母乳好處多多,台灣母乳協會高宜伶祕書長表示,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不僅能幫助寶寶抵抗外界的感染,同時還可以增強寶寶的免疫力。國健署表示,活動自即日起至9月15日止,民眾只要分享哺乳自拍照、哺乳心得及「#母乳哺育愛自然」至個人FB社群媒體後,截圖上傳活動網站,並於內文tag5名好友,即有機會把大獎帶回家。
-
2020-07-30 橘世代.健康橘
50+健康老/身體也要超前部署,3大營養素絕對筆記!
悠閒的退休生活即將展開,擁有財富及親友陪伴之外,銀髮族的健康格外重要!想從容地迎接老後生活、做你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除了培養運動習慣,其實,每日攝取適當且均衡的營養更是關鍵!當人生步入暮年,你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能開心享受美食?自在愉快地四處旅遊?又或是與老伴及好友一起回憶過去的精采?想要健康的享受銀髮生活,除了做好心理上的準備,你還需要足夠的營養,以應付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所引發的生理需求!65歲前勤保養 可減緩老化速度65歲前沒有做好保養,老化的速度會比想像中快速。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高齡醫學科主任彭莉甯指出,雖然65歲開始就會覺得自己老了,但通常要到75歲之後,生理與心理上的改變才會逐漸顯現,包括視力、聽力的減退、骨骼肌肉力量的改變,以及消化系統如牙齒、食道、腸胃道等功能退化。在心理上,也可能有沮喪、憂鬱、暴躁等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因此對於銀髮族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以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疾病,我們更應提前準備,適時調整飲食,才能符合身體的需求!及早注意飲食 銀髮族健康養生的重點「要健康養生的重點在於,及早注重飲食的內容。」彭莉甯從臨床上實際觀察,將近九成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的風險與狀況。仔細詢問這些長輩平常怎麼吃的情況下,發現多半與牙齒、食物的製備以及家屬照顧等問題有關,「飲食上不夠量、不定時、偏食等,都是造成營養不足的原因。」彭莉甯進一步表示,飲食及疾病與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尤其在老化過程中,營養占了相當的比重,卻又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好比說神經系統的退化,「過去醫界一直想找出如何不讓神經系統退化的方法,但目前看來藥物似乎沒有很大的用處,反倒是在食物上,有很多實證發現。多吃地中海飲食、DHA成分高的飲食,對腦細胞正常功能的維持有效。而且必須從相對健康時就要開始保養,才能延緩老化對於腦齡退化的衝擊。」無獨有偶,一份針對台灣銀髮族的營養攝取狀況調查顯示,以下營養攝取不足:超過76%的長者在鈣質、73%在維生素E、60%在維生素D,更有42%是熱量攝取不足。從事高齡居家照護多年的營養師林俐岑表示,「從《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3-2016年成果報告》也顯示,銀髮族在六大類食物攝取上,包括乳品類、蔬菜類、水果類等都有不足的現象。而起因就來自於銀髮族的牙口狀況不好、味覺嗅覺退化、腸胃道消化吸收功能衰退等。」「牙齒不好就影響咀嚼功能,飲食中的營養素攝取就會受限;胃口不好、消化變差也影響年長者對營養的吸收,這些狀況加乘下,營養便會失衡。」新竹悅意源心中醫診所中醫師李盈昌指出。蛋白質、優質油脂一定要足夠!適度調整年長者的飲食內容是有必要的,至於銀髮族的營養需求到底有哪些重點?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針對65歲以上銀髮族的飲食營養建議,每天的飲食中都必須含括六大類食物,且須含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三大營養素。彭莉甯表示,總熱量攝取是以個人體重估算每公斤30大卡為標準,但不同活動強度的年長者,建議量會約略不同。「而蛋白質則是最需要被強調的營養素,它的功能在於加強免疫力、以及可提升肌肉的質與量。一旦缺乏,體力變差、免疫力也會下降。」林俐岑也同意,銀髮族的蛋白質需求必須要增加。以一般成人蛋白質需求為0.8-1.5g/kg來看,身體虛弱或是肌肉量明顯不足如有肌少症的長輩,蛋白質需求量要增加到1.2g/kg才足夠。此外,油脂與膳食纖維的分量也不能輕忽,李盈昌說。優質油脂來源如Omega-3、Omega-9可降低體內壞的膽固醇,避免腦神經退化,進而達到預防失智的目的。蔬菜中的膳食纖維與多種營養素與礦物質,更是維繫年長者健康不可或缺的來源。如前所述,當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飲食型態確實需要做些改變。但並非要吃得更簡單、更清淡,反而應該在飲食中增加營養的密度。在一餐中同時攝取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如紫蘇籽油、亞麻仁油、橄欖油等,以及各式蔬果。當食量減少,食物的質反而應該要增加。吃對!吃好!才能達到健康老化的目標。不同狀況,營養需求大不同一般健康銀髮族:飲食方向應以均衡六大類食物為主,不要偏食,且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於白天時間多補充水分,且在運動後半小時內補充蛋白質食物,能有效預防老年後的肌少症。有慢性病的銀髮族:需留意高鹽、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減少對血壓、血糖、膽固醇的傷害。若是有骨質疏鬆高風險的長輩,可多方補鈣,包括深綠色蔬菜如花椰菜、芥菜等都有豐富的維生素K2能幫助鈣質沉積在骨骼及牙齒等身體適當部位,也應多多外出曬太陽以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來幫助鈣質的吸收。若仍有不足,也可額外攝取含有鈣成分的營養保健食品,補足身體所需。有肌少症風險的銀髮族:應該增加蛋白質的分量,可多吃優質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黃豆及相關製品如豆漿、毛豆、豌豆等,再搭配負重運動,都有助益。本文摘自《里仁》|更多50+健康營養大小事。打破迷思! 吃太清淡反而容易衰老無力。白色防癌、紅色護心...「選色吃菜」,你吃對了嗎?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9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65歲後最好發! 早期無明顯症狀,除了血便還有這些要注意
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 大腸癌侵犯位置為結腸、直腸 一開始多為良性瘜肉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師說明,大腸癌泛指發生於大腸的惡性腫瘤,可依其侵犯位置分為結腸和直腸;結腸包含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相接。大多數大腸癌一開始時只是良性瘜肉,經過一段時日後,有些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逐漸變大產生症狀。若是出現在升結腸較容易造成貧血、腹脹;若發生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則多出現腹瀉或便秘,及型態變細或帶狀改變、血便或是腸道阻塞來表現。 第1至3期大腸癌治療 手術輔以化學或放射治療為主一般針對第1至3期大腸癌的治療,手術切除是唯一能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並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共識是第1期的大腸癌復發轉移機會低,建議定期追蹤即可,無須輔助性化療。第2期腫瘤侵犯較深及第3期有淋巴結轉移,則依危險因子的有無,醫師會建議進行3個月或6個月的輔助性化療。危險因子包括:組織學分化不良、有淋巴管及小血管或神經侵犯、手術前已出現腸阻塞甚至穿孔症狀、手術邊緣有腫瘤細胞浸潤。 大腸癌發生率僅次乳癌 第一期存活率高達9成楊明翰醫師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多肉少纖維、生活習慣改變,大腸癌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報告指出民國106年有1萬6千多人被診斷大腸癌,其發生率僅次於女性乳癌,但同年度死於大腸癌的卻不到6千人,表示大多數被診斷大腸癌的病人可以在治療後長期存活。而決定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診斷時的期別及是否有機會手術切除。除第4期的大腸癌外,其餘期別的5年存活率都遠超過5成,若為第1期的大腸癌,存活率甚至高達9成以上。因此在臨床上,並不贊成大腸癌病人完全不接受正統治療而採取另類療法,倘若錯過了治療良機,從原本可以手術切除的早期轉變為全身轉移的晚期大腸癌,那治癒的機會就大大地降低。 50至74歲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結果陽性應盡早就醫近年來國健署推動大腸癌篩檢計畫,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則建議安排進一步大腸鏡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楊明翰醫師提醒,大腸癌好發年齡約65歲左右,80至90歲的患者也並不算少見,年齡本身並不是接受化療與否的絕對限制,建議還是與醫師及家人好好討論,衡量接受治療的利弊得失後再行決定,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及達到延長存活期之目標。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腹瀉未必是吃壞肚子 出現4種症狀可能就是癌!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養成3習慣最要緊
-
2020-07-28 養生.運動天地
每日多動15分鐘多活三年 6招「沒時間運動」小撇步,教你利用零碎時間動起來!
6招「沒時間運動」小撇步根據108年運動調查顯示,約有4成國人不運動最主要原因為「沒有時間」。其實運動可以很簡單,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您6招「沒時間運動」小撇步,讓您就算沒時間運動也可以輕鬆累積運動量:1.空瓶加水不設限:只要2瓶空瓶加水,替代啞鈴,循序漸進增加肌力,隨時隨地都是健康房。2.樓梯+電梯:利用步行走上幾層後再搭電梯,慢慢累積活動量。3.簡單家務隨手運動:隨手運動從洗碗、掃地、洗衣等簡單家務做起,讓生活可以動起來。4.午休走走:午休時間約三五好友、同事或同學去散步,健身之餘也能增加彼此情誼。5.動態休閒去踏青:有空時和親友相約到在戶外踏青取代靜態休閒活動,進行腳踏車或互動型活動,可以聯繫感情、又可讓親友都更健康;或是可以帶心愛寵物一同健走,享受健康活力!6.交通途中動一動:在等大眾運輸時,活動伸展筋骨或把車停遠一點、路走多一點或提早一站下公車後,再走到目的地,也可以有充分的身體活動喔! 沒有空閒時間運動的人,若能於生活中融入上述6招,一天多次,每次10分鐘,每周累積150分鐘,同樣可以得到運動帶來的好處。身體活動天天做,讓你多動15分鐘 多活3年。動動身體好,健康沒煩惱。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8 癌症.飲食與癌症
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卻暗藏致癌危機 家醫教你3招健康吃!
有一名50歲男性,平時下班常與同事到燒烤店聚聚,近日回診拿三高藥物順便做糞便潛血檢查,檢查結果為陽性,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確認為一期大腸癌。烤肉潛藏健康危機香噴噴的燒烤令人難以抗拒,但您知道烤肉裡暗藏的危機嗎?除了紅肉(豬、羊、牛)及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等,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的發生率外,用高溫(超過100度以上)烹調肉類,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雜環胺,烹調的時間越長會產生越多;而肉類放在烤架直接暴露在火焰上燒烤時,油脂滴在火上也會產生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附著在食物表面吃下肚後恐誘發腸癌。聰明烤肉 您有更健康的選擇●選擇食材:以新鮮雞肉、魚肉取代如紅肉及加工食品(如:貢丸、香腸、甜不辣等)。●多蔬果:除了富含抗氧化的營養素,豐富的纖維質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攝取量。 可以將肉片捲入青蔥、洋蔥、金針菇等再燒烤,營養均衡又美味。●避免烤焦:烤焦的部分含有大量致癌物質,應避免食用。可先將不易烤熟的食材用熱水汆燙至半熟,再行燒烤; 將鋁箔紙鋪在烤肉架上,可以隔絕炭火的致癌物吸附到食物,也可包裹住再燒烤避免食物烤焦。但鋁箔紙在高溫下若遇到酸會有鋁溶出問題,因此建議民眾先將食物烤熟,放到盤子上,再淋上含有酸的醬料。大腸癌為國人最好發癌症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大腸癌連續12年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約一萬六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近六千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等,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所幸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特別提醒您,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年齡超過50歲●有腺瘤性瘜肉或發炎性腸道疾病者●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等以上高風險族群,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整個採取樣本的過程花不到一分鐘,不需要先做大腸鏡,就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2-3成。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若結果為陰性,應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腸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你我一起健康腸相守提醒您「多吃蔬果、少吃紅肉」、「多運動、拒絕肥胖」、「50-74歲的民眾每2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如果檢查結果為陽性,後續還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家與親愛的家人健康「腸腸」久久。參考資料: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可以防癌嗎?除了咖啡,你要知道的防癌10件事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不論在工作繁忙或休閒時,許多人喜歡來杯咖啡提神放鬆一下,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呢?傷身的看法是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而養生的看法是指出咖啡降低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喝咖啡可以防癌嗎?咖啡中包含多種多酚類物質,如木脂素植物雌激素和類黃酮等這些化合物,雖然有研究指出這些多酚類物質可降低罹患部分癌症的風險,如肝癌、子宮內膜癌等,但是目前仍未有明確實證可證明咖啡具有防癌功效,且對於肝癌、子宮內膜癌以外的癌症尚未有定論。因此要防癌,仍建議採取正確的生活習慣與觀念,如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維持健康體位、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等,詳細可參照本署官網的「防癌您要知道的10件事」。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危險因子,且至少有1/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民眾日常生活中應該力行的防癌10件事,期望大家一起遠離癌症:1. 拒菸、拒檳,避免過度飲酒使用菸草不僅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也會致癌,與酒精類飲品併用時,更是加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研究顯示,肺癌患者中高達90%的比例有吸菸的習慣,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原因,且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有22%的比例與菸害有關。而檳榔子(菁仔)亦屬於第一類致癌物,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在台灣,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除了菸和檳榔,實證顯示過度飲用各種酒精性飲料,如:紅酒、白酒、啤酒等都會增加罹癌的風險,所有癌症的死亡人口中亦有3.6%的比例與飲酒有關,過度的飲酒不僅會對身體造成負擔也會導致肥胖。2. 維持健康體位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重和肥胖是僅次於菸害的最重要已知的可避免之致癌因子,體重過重容易增加罹患大腸、乳房、子宮內膜、胰臟、腎臟、胃、食道及其它部位的罹癌風險。根據統計,肥胖者對停經後婦女發生乳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1.5倍;發生子宮內膜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發生胃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食道腺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倍;發生腎細胞癌機率為非肥胖者之2-4倍。3.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每天規律的運動可以保持心臟健康、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但你更應知道,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研究顯示每天規律運動除了可以增強免疫和消化系統,也可以幫助體內的荷爾蒙維持穩定,以降低罹癌的風險。4. 有計畫的攝取蔬果五穀,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研究顯示,多吃蔬菜、水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物有助於抵抗口腔、咽喉、食道、胃、大腸等部位的癌症,因為纖維素、維生素和其他有助於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微量元素,可以使體內細胞得到保護,減少受到損害而變成癌細胞的機會。牛、羊、豬等紅肉可以提供人體豐富的蛋白質、鐵和鋅,但攝取過多的紅肉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此外,也應該避免加工的肉品,如:火腿、培根和熱狗等,這些肉品多數都經過煙燻、醃製或是添加防腐劑的製程,含有會損害健康細胞的致癌物。5. 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並且減鹽飲食中選擇低卡路里的食物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而有助於預防癌症,因此應該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和糖類的食物,如:油炸品、含糖飲料、餅乾、起士、肥肉等。另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損害到胃的內壁而增加罹患胃癌風險及其它慢性病。6. 毋需過度倚賴營養補充品許多人有吃保健食品強健身體的迷思,但並沒有研究顯示服用營養補充品可以預防癌症,相對的,服用特定的補充品甚至會增加罹癌的風險。因此除非您因為健康的因素需要服用某些營養補充品,否則豐富且均衡的飲食已提供我們每天所需的各式營養素。7. 產婦盡量替寶寶哺乳哺乳的好處多多,因為母乳含有寶寶前6個月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喝母乳長大的寶寶成年後也不容易有過度肥胖的問題。對媽媽而言,哺乳可以調整體內的荷爾蒙,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8. 使用具實証可預防癌症之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原發性肝癌,而B、C型肝炎病毒為肝癌的首要危險因子。據調查,8成以上的肝癌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施打B型肝炎疫苗則可有效避免感染B型肝炎而降低罹患肝癌風險。因此我國於1986年7月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預防接種,也實施暴露於潛在血液、體液感染風險的醫療工作者必須完成B型肝炎表面抗體及抗原之篩檢,篩檢結果無抗體、抗原者得要接種B型肝炎疫苗。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會誘發子宮頸、生殖器等部位的癌症外,也會導致頭部、頸部等部位發生鱗狀細胞癌。世界衛生組織推薦9-12歲的青少女施打HPV疫苗,可預防約6至7成的子宮頸癌症發生。9. 定期接受篩檢接受癌症篩檢也可以預防癌症,國民健康署補助之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和口腔癌篩檢,都是WHO建議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癌症。因此,健康署呼籲民眾,除了關心飲食和生活作息,也要記得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千萬不要因為自覺身體健康就輕忽定期篩檢的重要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面對癌症的積極態度。10. 癌症病患經過治療,更要注意防癌避免復發至於曾罹癌且經過治療的病人,更應該做到上述各點所述良好生活習慣,以維持健康,避免癌症復發,並改善癌症病患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7 養生.聰明飲食
火腿蛋+大冰奶也NG!營養師列愈吃愈想睡早餐搭配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你是不是常常這樣,每天早上打開外送平台APP、走進便利商店或早餐店都不知道要點些什麼?隨便買個早餐,到公司囫圇吞棗後就開始忙碌起來,但到了10點多就開始沒精神而呵欠連連,其實這都是早餐吃錯惹的禍。營養師要分享如何選擇正確的早餐,讓你提升白天專注力!高糖高精緻澱粉 蛋白質攝取不足有人說吃早餐是不健康的,其實吃不吃早餐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早餐吃了些什麼,回想一下我們每天的早餐,是否都是大量的精緻澱粉,像是饅頭、白吐司、麵包,再搭上含糖奶茶或紅茶呢?以下用便利商店常見的鮮食,來估算這些組合的問題。➤ 烤雞三明治配含糖豆漿 熱量:49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46.6克(37.7%)、蛋白質31.4克(25.4%)、脂肪20.3克(36.9%) 糖量:25.2克(17%)➤ 火腿起司蛋堡配含糖奶茶 熱量:379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58.2克(61.4%)、蛋白質14.5克(15.3%)、脂肪9.8克(23.3%) 糖量:32.7克(34.5%)➤ 鮪魚飯糰配柳橙汁 熱量:385大卡 營養素含量:碳水化合物77.3克(80.3%)、蛋白質7.6克(7.9%)、脂肪5.1克(11.9%) 糖量:36.9克(38.3%)計算這三種便利商店早餐組合後發現,三大營養素都不符合均衡飲食的比例(碳水50-60%、蛋白質15-20%、脂肪30%),甚至鮪魚飯糰與柳橙汁的組合,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佔比超過80%。此外,這些搭配組合還有蛋白質不夠、精緻糖過高的問題。「糖」的熱量佔比竟達38%,而且每一種組合的糖含量都逼近,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糖上限量(每日熱量的5-10%)。所以好好改變早餐,讓上班表現更好吧!缺乏鈣質恐增加憂鬱機會 鮮奶取代含糖飲料降風險上班族幾乎都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就屬鈣質,鈣質對於上班族非常重要,不只與骨骼健康有關,也與神經有關,若攝取不足也可能造成情緒低落。日本研究發現,乳製品和鈣質攝取不足的女性上班族,發生憂鬱症的風險顯著提高,若可以補充足夠的鈣質或乳製品,憂鬱症的風險則大幅減低。一直以來,我們的鈣質攝取狀況十分不好,根據102-105年國民營養調查,19–44歲男性與女性的鈣質攝取量僅分別達到建議量的50%與46%,鈣質最佳來源是鮮奶,相較於其他飲品,鮮奶的鈣質含量是豆漿的6.6倍、奶茶的9倍、果汁的33倍。精緻糖攝取過多 易產生昏昏欲睡、疲勞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每天攝取2杯乳製品(每杯240毫升),以食品成分資料庫的數據,一盒230毫升的盒裝鮮奶可以提供近230毫克的鈣質,若一天2杯就可以補充近460毫克的鈣質,補足鈣質不足的缺口。除了鈣質,掌管能量代謝的維生素B2也是剛好在建議量的標準而已,若飲食再不均衡時就可能有攝取不足的風險。在維生素B2方面,每盒鮮奶有近0.4毫克的含量,每天喝2杯能補充近0.8毫克,幾乎達到建議攝取量的50%。過去有學者推測,精緻糖會促使血清素分泌而產生昏昏欲睡的感覺,所以早上若攝取含糖飲料和較多的精緻澱粉,就容易在10點、11點感到疲累與昏沉。營養師建議早餐避免喝含糖飲料,必且選擇更多的優質蛋白質。因此推薦用鮮奶取代含糖飲料,不僅提高蛋白質攝取,又能補充鈣質和維生素B2,讓我們活力好,上班表現更好。健康早餐選擇少 營養師建議這樣搭配健康早餐的選擇不多,早上也很難吃到蔬菜,但如果我們一點一滴地從最簡單的地方做起,像是多一點蛋白質、補一點水果,在其他餐食補充回早餐不足的營養,營養師就以上述的NG搭配進行簡單的改良: ➤ 烤雞三明治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 ➤ 火腿起司蛋堡配全脂鮮奶+水果盒1盒 ➤ 鮪魚飯糰配全脂鮮奶+茶葉蛋1顆跟著營養師的搭配吃,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營養,避免攝取含糖飲料,又能補充到鈣質與維生素B2,讓上班族有更好的元氣,如果想控制熱量的話,全脂鮮奶也可以改成低脂鮮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減肥到底要不要吃早餐? 營養師的答案可能跟你的不一樣 腦中風地雷藏在早餐裡! 2種常見組合超NG
-
2020-07-25 新聞.健康知識+
暑期溺斃意外增 戲水防溺5訣竅,讓你夏日消暑不擔心!
隨著暑假的到來,許多學童會相約到溪流、海邊等水域戲水,有些家長也會選擇親子戲水活動做為夏日與孩子的娛樂。戲水固然是消暑的好活動,但相關的安全措施不可少,尤其是溪流水域深淺不一,水溫差別甚大,在坡度大的地區,也可能會有急流及漩流,戲水時需特別留意。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死因統計結果顯示,事故傷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6名,每10萬人口有28.1人因事故傷害死亡,其中因「意外淹死或淹沒」死亡人數共302人(每10萬人口有1.3人死亡)。為此國民健康署呼籲,兒童及青少年戲水需考量安全地點與自身體能狀況,家長的教導及陪伴也十分重要。為防範因戲水可能發生的危險,國健署提供預防溺水事故的五項訣竅,讓戲水消暑不再危險:一、要注意:出門前先看氣象預報,若天候不佳就應改變目的地。在溪河戲水時,若看到溪河上游山區烏雲密布,或溪河水流突然變混濁,應趕快上岸並離開相關水域,以免受困於暴漲的溪水而發生危險。二、要安全:選擇合法戲水地點,別忽略「水深危險」的告示牌;除了注意現場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戲水時也要結伴同行,不要單獨下水遊玩。三、要暖身:下水前先暖身,不要長時間泡在水中以避免失溫,並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感到疲累就別下水。切記勿穿著牛仔褲等容易吸水變重的長褲衣物,建議穿著鮮豔泳衣、泳帽為佳。四、不嬉鬧: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以及進行跳水活動,以免發生危險。五、要冷靜:如不幸溺水時,要保持冷靜,拼命掙扎更容易消耗體力,應適時舉手呼叫,等待救援。若是遇到他人溺水,就算情況再緊急,也不可貿然下水,應大聲呼救、呼叫119,並使用附近延伸物(竹竿、樹枝等)、漂浮物(球、繩、瓶等)來幫助溺水者。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4 科別.婦科
月經來的時候脾氣真的會變差嗎?6大危險族群要當心
何謂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是一種身心症,女生月經來潮前一週左右開始,荷爾蒙會發生變化,有些人會出現腹部疼痛、乳房脹痛、腰酸、頭痛及心情煩躁、敏感、容易發脾氣等身心不適症狀,等到月經來潮或結束後,這些不適症狀即消失或減緩,一般稱之為「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的症狀因人而異,如果確實出現這些症狀,最好先給專業醫師診斷,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後,自己也才比較安心喔!經前症候群有6大危險族群中央社採訪台灣婦產科身心醫學會常務理事蕭美君表示,經前症候群有6大危險族群,包括年齡介於25至35歲且經期不規則者、飲食不均衡、經常處於壓力情境、缺乏運動、曾流產或有產後憂鬱症、曾罹患憂鬱症者都得特別當心,而且曾有此問題的民眾,未來產後憂鬱、更年期障礙及各種身心情緒疾病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如何改善經前症候群?「經前症候群」所出現的症狀只有出現在月經週期前、後幾天才算,當月經來時症狀會消失,因此和月經來脾氣會變壞完全無關!其實,只要平日執行健康生活,充足睡眠、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保持心情愉快,必要時可依照醫師、藥師指示補充適量維生素B,就可以輕鬆跟「經前症候群」的壞脾氣說再見囉!若還是無法改善,請求助專業的醫師進行評估,接受治療,才不會讓「經前症候群」影響心情及打亂日常生活。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23 該看哪科.婦產科
大齡媽媽飆升2.4倍 我逾35歲生第1胎女性比例10年新高
台灣女性有多晚才生孩子?數字恐超乎你我想像,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國內女性35歲以上才生第1胎比例創十年新高,占所有年齡層的新手媽媽23%,直接飆升至10年前的2.4倍,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更是晚到31歲,專家憂晚育普及,恐使台灣孩子「品質」變差。國內婚育年齡往後延遲趨勢,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新竹馬偕婦產部主任黃閔照警告,據國際文獻指出,35歲以上高齡婦女流產、死產、胎兒染色體異常機會較高,不論是高齡父親或母親所生育的寶寶,都有較高機率早產、胎兒畸形,罹患自閉症或發展遲緩風險也較高。國民健康署鼓勵女性於25歲至35歲之間完成生育規劃,男性則建議在40歲以前完成。但近年因經濟環境、年輕人的生活模式及價值觀改變,晚婚晚育短時間難解,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技陳麗娟提醒,高齡孕婦可善用政府補助的10次產前檢查、1次超音波檢查及產前遺傳診斷檢查。尤其是年齡在34歲以上或有有遺傳性疾病史等高風險孕婦,陳麗娟說明,只要在產檢醫院接受羊膜穿刺等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並填寫補助申請表,政府會提供5000元產前遺傳診斷補助,該筆補助費用直接從產檢醫院自行負擔的費用中扣除。但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不忘提醒政府,正視社會瀰漫「反家庭、反婚姻」思想問題,強調給補助只是救生育率的手段之一,不是唯一方法,光加碼補助沒用,薪資水平始終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存錢不易,如何奢求年輕人生子。
-
2020-07-23 科別.泌尿腎臟
台灣淪洗腎王國,去年狂燒健保533億元!原來不是因為吃太鹹,而是你可能也有這基因
全民健保支出逐年成長,健保署公佈去年10大「最燒錢」疾病,慢性腎病「榮登」首位,治療費用全年度高達533億元、洗腎人數衝破9.2萬人。其次依序是第二型糖尿病308億元、齒齦炎及牙周疾病180億元、齲齒164億元、原發性高血壓140億元、到院抗腫瘤治療(如放、化療)134億元、呼吸衰竭125億元、慢性缺血性心臟病122億元、思覺失調症115億元、支氣管及肺惡性腫瘤110億元。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洗腎之島的「惡名」,慢性腎臟病一直是台灣重要的公衛議題。根據國民健康署分析,台灣洗腎人口多,不外乎6大主因: 隨老年人口以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增加,這些問題所引發的腎臟病也增加。 國人不當用藥習慣,對洗腎之影響有2個面向,一是有些藥物本身具有腎毒性,直接造成腎臟傷害;二是慢性病人可能因服用了宣稱可治療其疾病之藥品、藥草或製劑,而未依正規管道妥善醫治,導致病情控制不佳,加速了糖尿病、高血壓所引發之腎病變。 全民健保實施:我國保險制度完善,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降低民眾接受透析醫療的門檻,故健保實施後,透析發生率與盛行率顯著增加。 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病人存活率提高及老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近年來逐年下降,因此,前述慢性疾病長期存活病患增加,隨存活時間及罹病時間延長,併發腎病變的人數增加,而相對增加透析人口。 透析醫療品質佳:國際比較資料顯示台灣透析存活率不比國際差,甚至於比其他國家好,此相當於透析病患可以活得更久,故使得末期腎臟病之盛行率高於其他國家。 腎臟移植率低:因國情與法令不同,由國際比較資料顯示台灣腎臟移植率低,且相較於美國,美國腎臟移植率為台灣之6倍,如此,我國洗腎病患脫離率低,造成洗腎盛行率高不過,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糖尿病」惹的禍!根據研究指出,台灣人因為基因關係,胰島素分泌功能差,相較全球罹患糖尿病比例,台灣人罹病機率高。若細看全台9.2萬名洗腎患者的罹病原因,有46%新洗腎患者就是因為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臟病變。要發現早期腎病,只要掌握「泡、水、高、貧、倦」5字訣,當出現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等症狀,就需要儘早就醫檢查尿液及抽血,找出傷腎源頭,千萬不要輕忽。如果只是早期腎臟發炎,是還有機會可以痊癒,但若是因為糖尿病所造成的腎臟病變,就得即時控制糖尿病,才能避免後續演變成不可逆情況,如果未加以控制演變成尿毒症,恐怕會面臨洗腎、換腎的危機。一般來說,腎功能指標是以測量每分鐘有多少血漿經由血絲球過濾,也就是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來表達為佳,正常值約在100ml/min左右。可以利用「腎病指標」來了解慢性腎病的5個階段加以判斷。第1期:腎功能正常但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臟損傷狀況,腎絲球濾過率在GFR90~100 ml/min/1.73m2第2期:輕度慢性腎衰竭,但併有蛋白尿、血尿等,腎絲球濾過率GFR60~89 ml/min/1.73m2以上2期患者的腎臟功能約正常人60%以上,需要注意是否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並得控制血糖、血壓與飲食,每半年做腎功能檢查,一般皆能穩住腎功能。但若有腎絲球腎炎之病患必須接受治療。第3期:中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濾過率GFR30~59 ml/min/1.73m2第4期:重度慢性腎衰竭,腎絲球濾過率GFR15~29 ml/min/1.73m2上述患者的腎臟功能僅約正常人15~59%,應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減緩進入第5期腎臟病變。至於第5期,則已是末期腎臟病變,腎絲球濾過率GFR<15 ml/min/1.73m2,腎臟功能剩正常人15%以下,若逐漸無法排除體內代謝廢物和水分,則必須準備與接受透析治療及腎臟移植。慢性腎臟病的5個階段是以「GFR」(腎絲球濾過率值)來判斷您的腎臟功能,而GFR又必須綜合考量您的年齡、性別以及「CR」(血清肌酸酐)。可按此算算自己的CR。平常若想要保健腎臟,不外乎就是在生活上要遵守「3多、3少、4不、1沒有」: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少鹽、少油、少糖;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不明的藥,以及「沒有鮪魚肚」。資料來源:台灣腎臟醫學會「腎利人生」、國健署「慢性腎臟病健康管理手冊」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0-07-19 癌症.頭頸癌
健康醫點靈/常吃檳榔危害多 醫籲定期篩檢
經常喜歡嚼食檳榔的「紅唇族」罹患口腔癌比率高,陽明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郭妍伶提醒,常吃檳榔也可能造成神經、心血管及腸胃系統損害,呼籲高危險族群要定期篩檢,以防萬一。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將檳榔列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男性口腔癌為國內十大癌症第六位,發生原因與口腔黏膜長期受刺激,致使細胞變性有關,例如吸菸、檳榔、喝酒、梅毒、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食物及假牙摩擦等,都可能是致癌因素。郭妍伶表示,檳榔的配料如荖花、荖藤含致癌性化學物質,而紅灰或白灰屬鹼性,長期食用破壞口腔環境,其危害不只是可能罹癌,也會引發神經、心血管及腸胃系統等損害。郭妍伶說,神經系統危害,包括心悸及對檳榔產生依賴性,心血管系統危害則是心搏過速及收縮壓增加、降低舒張壓、增加罹患冠狀動脈疾病風險,對腸胃系統危害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高血脂、高三酸甘油酯和代謝症候群。陽大附醫曾收治一名病患,年輕時抽菸及嚼食檳榔10幾年,之後雖戒除逾20年,但接受口腔癌篩檢時,發現右舌外側潰瘍及組織增厚,經安排腫塊切除手術,確診為一期舌癌。郭妍伶指出,透過口腔癌篩檢,早期發現的個案高達8成,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有7成以上,如果延宕病情到第三、四期,就降至5成5以下。民眾若發現口腔有紅白斑、潰瘍逾3周,應盡早就醫檢查。
-
2020-07-17 科別.消化系統
高醫大最新研究 清除C肝病毒能治3病
B、C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主因,高雄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 只要成功請除C肝病毒,除能防止肝癌,還能降低7成淋巴癌和胃癌機率,一舉三得。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國民健康署與財團法人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今天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世界肝炎日,相約一起篩」活動,護肝大使季芹分享肝炎檢測經驗,也推廣「去篩檢、要治療、肝會好」護肝3招給國人。肝癌已連續40年名列癌症死亡前2名,據統計,台灣一年約有1萬1225 人患肝癌,其中8成的肝癌是因B、C型肝炎引起。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高醫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發表最新研究顯示,經追蹤一萬多名C肝患者後發現,只要成功清除C肝病毒,不只能降低罹患肝癌的機率,還可減少6成7胃癌和7成3惡性淋巴癌機率,「一箭三鵰」。余明隆說,肝炎症狀一向不明顯,患者一旦出現疲倦、食慾不振,黃疸或小便變成茶褐色,情況就已經很嚴重,因此提早接受篩檢是最好的方式。
-
2020-07-17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治癒C肝不只防肝癌 台研究:胃癌淋巴癌降7成
治療C肝不只防肝癌,高醫大研究發現,C肝治癒率提高,胃癌、淋巴癌風險跟著降7成。醫師強調,C肝患者中有1/4肝功能正常,卻已出現肝纖維化,呼籲45歲以上都應做肝炎篩檢。2020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主題訂為「找出失蹤的百萬病患」(Findingthe missing millions),強調全球有2.9億人尚未意識到已感染病毒性肝炎。肝炎是台灣民眾的健康殺手,過去40年肝癌長期盤踞癌症死因前2名,據統計,全台每年有約1萬1225人確診肝癌,其中有8成是B、C型肝炎所造成,去年全台有1萬2121人因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病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今天共同舉辦記者會,共同呼籲護肝三招「去篩檢、要治療、肝會好」。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為了達到2025年消除C肝目標,健保署106年首度將C肝口服新藥納入給付,只要確診感染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都能用藥,且治癒率達97%;國健署今年也提供45至54歲民眾,終身可進行一次免費的B、C肝篩檢,原住民更放寬至40到60歲。治癒C肝不只能預防肝癌,胃癌、淋巴癌風險跟著降。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高醫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余明隆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隨每年每萬名C肝感染者從260人大幅降低至60人,胃癌發生率可降低7成、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降低7成3;若未受到幽門桿菌感染的C肝患者,也可減少6成7的胃癌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肝功能正常,並不代表沒有罹患C肝,余明隆說,C肝患者中有45%的人肝功能正常,但其中已有23%早已演變成肝纖維化第三或第四期,正邁向肝功能衰竭等嚴重病變。余明隆指出,肝功能只能做為肝臟健康的預防指標,並非唯一指標,過去臨床上甚至遇過肝功能正常的肝癌患者,呼籲45歲以上民眾都至少要接受1次肝炎篩檢,若有吸毒史、洗腎史、腎功能、糖尿病不好的民眾更是危險族群,更應儘早篩檢。林莉茹強調,即便已進展到肝癌,只要及早治療、存活率也愈高,據統計,肝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約61%、第二期46%、第三期10.5%,到了第四期只剩下2.6%。為了找出隱藏在全台各個角落的肝炎患者,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下半年將在高雄、屏東、澎湖、台東舉辦百場免費篩檢活動,盼深入地方,幫助民眾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肝更好。
-
2020-07-16 科別.消化系統
哪些生活壞習慣,是導致脂肪肝的元兇?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6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罹患肝癌並非因罹患B、C型肝炎,而是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一般人常輕忽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其實脂肪肝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都可能造成脂肪肝,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忽視它則可能造成脂肪性肝炎、纖維化、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相較於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而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喝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等頭頸部癌症,以及食道癌、肝癌、乳癌等,即便是少量飲酒,得到癌症的機會為不喝酒的1.26倍,過量飲酒甚至會高達5.13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目前脂肪肝雖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改善脂肪肝可從日常生活做起,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即均衡飲食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有氧運動可幫助減少肝臟中的脂肪,近期的研究也指出,體重減輕5-10%就可以改善肝臟內脂肪肝的程度,並減少肝纖維化。此外,培養正確飲食觀念,也是消除脂肪肝的重要關鍵,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從日常落實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就有助改善脂肪肝。★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7-15 科別.新陳代謝
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表示病情嚴重注? 且會上癮? 醫師替你解開糖尿病迷思
糖尿病的發生原因包含身體胰島素缺乏或分泌不足、胰島素阻抗等因素,因此糖尿病病人需要使用胰島素或口服藥物來幫助身體代謝醣類,透過規律用藥來穩定控制血糖。愈早開始施打胰島素,對血糖控制愈有幫助但許多糖友誤以為打胰島素代表進入糖尿病末期,或因害怕打針而逃避注射胰島素,糖尿病專科游能俊院長表示,「糖尿病患者打胰島素,並不等於病情加重」,臨床上已有研究證實,愈早開始施打胰島素,對血糖控制愈有幫助;病人在使用口服藥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改用胰島素也可以有效幫助控糖。糖尿病病人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口服藥或胰島素等針劑藥物),並搭配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定期監測血糖的好習慣,了解自己的血糖狀況,穩定控制血糖後,可與醫師討論調整胰島素用量,或改用其他藥物種類,以維持血糖平穩。資料來源:1. 糖尿病與我手冊2. 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諮詢專家:游能俊診所 游能俊院長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08 養生.健康瘦身
夏天甩肉攻略! 減肥前必須改掉的6個錯誤觀念
夏天來了!隱藏的肥肉在薄衫、短裙的暴露下,再也無處可躲,所以說夏天是減肥的季節一點也不為過,不過想穿上比基尼或是背心,但又怕自己身材太肉,用了坊間許多減重方法,不但瘦不下來,卻還危害到自己的健康?為此,國民健康署特別整理常見的減重迷思,並一一破解:1、我的體質喝水也會胖,所以少喝一點水?水不會提供熱量,因此喝水不會增加體脂肪。水在人體中參與許多重要的代謝反應,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代謝及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對腎臟也有保護作用,要維持健康體重一定要多喝水、拒絕含糖飲料,可掌握起床1杯水、飯前1杯水、外出要帶水的要訣,每天至少攝取1,500 ml的水。2、已經很努力吃素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為了讓口感更加美味,素食在烹調時常會加入較多的油脂、糖、鹽,並使用油炸、油煎或糖醋的方式進行烹調,且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熱量高,因此建議多選用天然食材、多吃深色蔬菜及水果,減少油、糖、鹽的使用,同時也要注意食物攝取的份量、規律運動、多喝白開水,才可維持健康體重。3、吃代餐真的可以減肥嗎?代餐價格昂貴、單調且膳食纖維不足,長期使用可能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若沒有改變舊有飲食習慣,停止使用代餐後容易復胖,花了錢又傷身體。4、我可以自己買減肥藥來吃嗎?真正安全和有效的減重方法,一定要符合「健康不傷身」和「營養均衡」的健康減重原則,非法減肥藥常含有安非他命、緩瀉劑、利尿劑、甲狀腺素等藥品成分,服用之後,易造成許多不良反應,如:頭痛、失眠、噁心、嘔吐、腹瀉、心悸、肌肉無力、精神錯亂、腎衰竭、虛弱、癱瘓、甚至有死亡的危險。5、聽說減重期間不能吃澱粉類?攝取適量、未精製全穀雜糧類(澱粉類)有助於健康體重管理。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富含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血糖以及體重控制,且適量攝取全穀雜糧類可以幫助脂肪燃燒,建議可以未精製的全穀雜糧如糙米、胚芽、燕麥,取代精製的白米飯、麵食、麵包。 6、不吃東西可以瘦得很快?禁食會造成各種重要營養素缺乏,使體重下降過快、肌肉流失,代謝率下降,可能造成腎臟及腦部的損傷,禁食也容易增加飢餓感,導致在下一餐吃進更多的食物。延伸閱讀: 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 4 種減肥常有的表現! 讓你少吃多動反而更胖
-
2020-07-08 科別.新陳代謝
糖尿病不用吃藥也不用打胰島素,每日喝「三降茶」就能痊癒? 國健署出面闢謠!
治療糖尿病勿信偏方「三降茶」近期網路上有網站盜用及竄改醫院糖尿病支持團體活動、世界糖尿病記者會等照片,及假藉專業醫師及學會之名行銷,一再大肆廣告販售「三降茶」,號稱有效治療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和其相關合併症,不用吃藥就能治好糖尿病誇大宣稱此茶治療糖尿病之功效,無視廣大糖尿病友的生命安全。國民健康署已查證絕無此事,並刻正請食藥署及地方政府衛生局稽查,依法處置,請無良廠商勿心存僥倖;呼籲糖尿病病友切勿輕信不明來源的糖尿病療法。糖尿病治療最重要就是良好及穩定的血糖管理,糖友只要定期就醫,按照醫師處方使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控制血糖,並依專業建議選擇適當的健康飲食,攝取適量的醣類,對於血糖控制、體重管理及降低合併症風險,都是有效的。胰島素可以有效幫助控糖已有臨床研究證實,愈早開始施打胰島素,對血糖控制愈有幫助;病人在使用口服藥無法達到血糖控制目標時,改用胰島素也可以有效幫助控糖。糖尿病病人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口服藥或胰島素等針劑藥物),穩定控制血糖後,可與醫師討論調整胰島素用量,或經醫師評估改用其他藥物,以維持血糖平穩。國健署再次提醒,糖友應拒絕來路不明的糖尿病治療商品,如有任何疑問,請向您的醫療團隊諮詢才是上策,以免花錢又危害健康。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06 科別.兒科
孩子發展遲緩? 醫師籲:及早發現早期療育
孩子在出生後,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皆有一定的成長里程,當孩子的行為動作、語言、身心等方面有遲緩或不正常表現時該怎麼辦?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復健科醫師陳巧萍指出,藉由專業職能、物理或語言治療師團隊的引導,並針對孩子成長發展遲緩部份提供評估及治療,以進行「早期療育」可以讓遲緩的現象改善,跟上正常發展、增加孩童自理的能力,並減輕家庭照顧的壓力。她表示,門診中常由細心的家長、幼兒園老師及疫苗接種定期健康檢查時,發現孩子有遲緩及異常之現象轉介而來。一般而言,小兒在成長階段中7個月大不能坐、8個月大不會爬、1歲6個月不會走、2歲無法語言發音,都可能代表孩子的發展遲緩,需要進一步評估及檢查。門診中會透過動作評估及語言發展評估孩子目前的狀況,針對孩童需要矯正的部份,提供協助及指導,而黃金治療期在6歲學齡前為最佳。小兒科主任劉芳青也提醒,國民健康署補助7歲前學齡兒童有7次的兒童健康檢查,可以自出生後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發展評估及副食品的營養攝取,透過每個階段的檢查,身高、體重、頭圍是否符合生長指標的曲線等進行評估。如果有異常或成長遲緩,透過即早的發現,轉介至復健或相關科別,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進而矯正。臨床中曾遇一名2個月多的幼兒,由媽媽帶至健兒門診時,檢查時發現幼兒有固定看同一側的習慣,並且在頸部摸到有腫大的肌肉塊,疑似斜頸的症狀,經轉介至復健科再評估及復健,目前斜頸的現象已改善不少。
-
2020-07-06 名人.楊志良
楊志良/只醫病沒預防 台灣從未實施全民健保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共同願望。為達到此願望,即使是初民社會,也均有一套養生保健的信念及醫療系統,使得群體得以延續。現代社會則嘗試建立完整的健康保障制度,觀念上也從消極的保障疾病治療,到積極的增進整體健康。德鐵血宰相 開醫保先河1883年德國首相俾斯麥創立了「疾病保險」,由sickness fund為保險人,以避免因貧而不能就醫,開啟社會保險的先河。此後多國仿效而稱之為「醫療保險」。1978年,各國在阿拉木圖發表共同宣言,政府及全體社會必須採取共同行動,保護和促進全體人類健康。因此之後,在制度上多稱「全民健康保險」(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或「全民健康照護」(National Health Services),名稱從疾病、醫療而至健康,觀念層次有很大的提升。由此觀之,台灣自1995年起實施的「全民健保」,根本是「虛有其名」,因為台灣的全民健保只提供醫療,從未提供健康促進與預防。台只有醫保 沒有健保預防保健的工作是由國民健康署擔當,2019年度總預算只有18億元;傳染病防治則由疾病管制署負責,年度預算58億,二者相加76億,其中人事及行政費用恐要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而「全民健保」不含行政人事費用,僅只醫療就超過7000億,預防保健不及醫療支出的百分之一。所以可以肯定的說,台灣至今只有「全民醫保」,從未實施「全民健保」。因為只有「醫保」,沒有「健保」,所以國人的平均餘命雖然一再延長,為80.6歲,但不健康的平均餘命卻擴張至8.4年。進步的國家在健康照護下,不健康的壽命受到壓縮,而台灣卻在擴張,這其實是台灣實行全民健保最大的失誤。1988年上半年,經建會負責全民健保行政工作的蔡勳雄處長,親臨本人在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室,請我召集國內人才,組成全民健保規畫小組,擔任國內研究小組召集人。當時本人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將預防保健納入健保給付之一,他也當場同意。1993年受立法院厚生會委託,主持草擬「國民健康保險法草案」,亦將預防保健納入保險給付,但全民健保法立法時,並未納入;二代健保修法時,本人強烈主張納入,但付費者代表(認為要多付費)及醫療提供者(認為病患會減少)均強烈反對,只有同為公衛人的涂醒哲立委強力支持,功敗垂成。「大健康」才是根本之道近代醫學的發展可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小可以從DNA中的一段發展出精準醫療,但另一方面,卻體認到「大健康」才是根本之道,如臭氧層破洞、地球暖化、物種大量滅絕等,對人類健康造成的重大威脅,均大於心臟病、癌症及三高。再如發現社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良好社會互動對健康有絕對的影響。眾多的研究也顯示,社區安全與良好的政府組織,是全體民眾健康的決定性因素。由於健康科技不斷進步,今日之是,可能為昨日之非,反之亦然,盼政府與民眾皆能與時俱進,從最新的研究中獲得真正促進健康的方法。否則,等到生病了才尋求醫療,乃是下策。
-
2020-07-03 新聞.健康知識+
網路交友該注意的4原則!讓你安心交友免於傷害
現代人有些因工作太忙沒空交際、有些生性害羞不敢在現實中與人打交道,不少人選擇透過網路或交友APP等管道認識新朋友!隨著網路科技日益興盛及普及,透過線上的方式與人互動雖然快速方便,但也需要小心隱藏於其中的危機。浪漫邂逅勿突進 小心虛擬世界藏陷阱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8年性侵害通報案件中,12-18歲受暴人數共計4,267人,其中約有9.3% (396人)之被害人是受到網友性侵害。另外,在國民健康署「青少年網站-性福e學園」之「諮詢特派員」免費線上諮詢服務,也收到數則青年朋友關於網路交友的求助留言:「我高中時在交友軟體上和網友互傳了私密照,現在好擔心照片外流,我該怎麼辦?」「我在網路上與認識一名可以聊心事的網友,感覺像在談戀愛,但朋友都說我被騙了,是真的嗎?」,顯示在網路虛擬世界中,青年朋友容易失去警戒心,且若在資訊不足且缺乏自我保護的情形下與網友見面,更可能進而遭受傷害。網路交友謹記4原則 自我保護好安心網路交友具有便利性、即時性及匿名性等特點,但同樣也存在許多交友陷阱,青年朋友們應提升自我保護的能力,面對網路交友的情況進行正確判斷及選擇,才能避免經歷危險的網路性危害。面對網路交友,國健署特別呼籲青年朋友們應掌握「避開地雷」、「用心察覺」、「保護自己」、「走為上策」網路交友4原則,才能自我保護,安心享受假期!●避開地雷:遇到不適當的聊天對話,如:剛認識就想要獨處的網友,建議快點封鎖!●用心察覺:看看對方的自介、照片與貼文,配合常見的搜尋功能,有時就可以察覺可能的謊言。●保護自己:前幾次碰面約在人多、熱鬧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話,請朋友陪伴,最好不要一個人赴約。●走為上策:一旦發現不對勁,趕快「走為上策」!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02 科別.消化系統
這些生活習慣害人不淺! 2成肝癌都由脂肪肝轉變而來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根據106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罹患肝癌並非因罹患B、C型肝炎,而是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一般人常輕忽脂肪肝對身體的影響,其實脂肪肝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最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都可能造成脂肪肝,因為脂肪肝沒有症狀,讓人難以察覺,忽視它則可能造成脂肪性肝炎、纖維化、肝硬化最後導致肝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相較於健康體重者,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而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喝酒」也會提高罹癌風險,包括口腔癌、鼻咽癌等頭頸部癌症,以及食道癌、肝癌、乳癌等,即便是少量飲酒,得到癌症的機會為不喝酒的1.26倍,過量飲酒甚至會高達5.13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 目前脂肪肝雖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但改善脂肪肝可從日常生活做起,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即均衡飲食及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規律運動;有氧運動可幫助減少肝臟中的脂肪,近期的研究也指出,體重減輕5-10%就可以改善肝臟內脂肪肝的程度,並減少肝纖維化。此外,培養正確飲食觀念,也是消除脂肪肝的重要關鍵,正確飲食概念可參考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從日常落實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就有助改善脂肪肝。延伸閱讀: 瘦瘦的也可能已經有脂肪肝! 5養肝關鍵現在起最好快做 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陽性回診數降 醫:不回診形同自殺
台灣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已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2017年約1萬6000人罹患大腸癌。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篩檢意願降低外,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表示,研究發現,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者,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而台大醫師也提醒,只要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會有很高的罹癌風險,提醒民眾在後疫情時代下,仍應定期到院檢查、及早掌握癌前病變。國健署今上午舉行大腸癌篩檢記者會,邀請台大內科醫師講解,同時,也與科技業者HTC合作,以VR穿戴裝置方式展現大腸路徑。吳昭軍說,每年國人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篩檢人數約130多萬,上半年約70萬;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人數僅50多萬,比去年同期少約2成左右。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而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上,都是女性的1.5倍,而相較去年,今年上半年全台糞便潛血檢查3萬1000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萬1000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患者雖有年輕化趨勢,但平均中位數仍在70歲左右。而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其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比常人增加5至6倍。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邱瀚模說,因根據發生率來推估,1萬名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者中,約會有500人罹患大腸癌,且當中更有一半的人為早期(0至1期);但這是可以早期根治的,也可直接透過內視鏡切除,5年存活率高達95%;一旦變成2、3期時,不僅治療費用貴、存活率降低,也更難根治;到了晚期存活率僅剩13%,「性命就在一念之間」。吳昭軍呼籲,防疫固然重要,但民眾保持身體健康也一樣重要,有鑒於88%的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民眾,國健署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而檢出後的陽性個案,必須及早到醫院做大腸鏡來確認是否陽性,以便後續治療。【中央社台北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確診人數直直落,至今仍有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未回診。台大醫師邱瀚模今天呼籲別再拖,陽性個案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不回診真是自殺行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7年有多達1萬6408人確診大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女性的1.5倍,由於多達88%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因此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僅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0%,還能降低35%死亡率。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民眾外出、就醫意願都降低,癌症篩檢及回診人數也直直落,恐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大腸癌篩檢衝擊最為明顯。林莉茹說,相較去年,全台上半年大腸癌篩檢率掉了20%,3.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1萬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大腸癌權威、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回診率明顯降低,尤其3到4月間,每逢有疫情傳出,回診個案就猛掉,令人擔憂。邱瀚模強調,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僅比常人增加5至6倍,但篩檢陽性個案則是常人的20至30倍,風險之大可見一斑,「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真的是自殺行為。」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若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確診」 死亡風險增加6成4!
依據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攀升,連續12年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106年約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依國民健康署篩檢資料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低民眾就醫接受篩檢意願,篩檢為陽性個案者,與108年同期相比,進行大腸鏡確診率下降約1成,目前初估約1萬名篩檢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早期大腸癌無症狀,提醒民眾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篩檢為陽性個案者建議及早做「大腸鏡確診」,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及治療;另叮嚀依據研究資料顯示,若篩檢為陽性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則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篩檢陽性延遲確診 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根據2018年台大醫院研究團隊分析資料顯示,若糞便潛血篩檢為陽性,愈早進行大腸鏡檢查,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愈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先前篩檢陽性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者,仍應把握確診時間,越晚確診者,相對罹癌風險會增加,特別是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者,罹患大腸癌風險更高達2.8倍。大部分的息肉都能在做大腸鏡的同時進行切除,要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糞便檢查潛血陽性及早做「大腸鏡確診」是護腸法則,並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定期篩檢,「腸」保健康有鑑於88%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的民眾,國民健康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的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9成,大腸癌可說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透過每2年接受1次糞便潛血篩檢,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早期大腸癌並無明顯症狀,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方式。國健署王英偉署長呼籲:除愛護自己外,也提醒身邊親友,若符合50歲至74歲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定期接受篩檢,增強防護力又能「腸」保健康,健康樂活大加分。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全台萬人腸癌篩檢陽性未回診 醫警告:形同自殺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確診人數直直落,至今仍有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未回診。台大醫師邱瀚模今天呼籲別再拖,陽性個案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不回診真是自殺行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7年有多達1萬6408人確診大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女性的1.5倍,由於多達88%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因此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僅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0%,還能降低35%死亡率。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民眾外出、就醫意願都降低,癌症篩檢及回診人數也直直落,恐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大腸癌篩檢衝擊最為明顯。林莉茹說,相較去年,全台上半年大腸癌篩檢率掉了20%,3.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1萬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大腸癌權威、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回診率明顯降低,尤其3到4月間,每逢有疫情傳出,回診個案就猛掉,令人擔憂。邱瀚模強調,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僅比常人增加5至6倍,但篩檢陽性個案則是常人的20至30倍,風險之大可見一斑,「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真的是自殺行為。」邱瀚模說,以全台未回診的1萬名陽性個案為例,其中一半的人有腫瘤性息肉,20%有超過1公分腺瘤性息肉,5%大腸癌,以此估算,全台有500名大腸癌患者仍在路上趴趴走,其中250人是可以根治的,但繼續拖下去,隨時可能惡化成更嚴重、更難根治的大腸癌。他解釋,0期大腸癌只要內視鏡切掉就能根治,5年存活率高達95%,一旦變成2、3期不僅治療費用貴、存活率降低,也更難根治,到了第4期存活率僅剩13%,「一念之差,差之千里。」
-
2020-07-01 新聞.健康知識+
躍升高風險群!最新研究顯示:亞洲人「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高血脂症」的好發族群。但在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血脂相關的風險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當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超過正常數值時,可稱為「高血脂症」,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頭號警訊,病因與我們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由於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多食用動物性、高膽固醇食品,因此通常西方國家被認為是這類疾病的好發族群。但近年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斷地改變,就連各國民眾的血脂高低程度也有了變化。2020年6月3日,全球最具權威科學期刊《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顯示,從1980年至2018年,西方國家人口的血液總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而亞洲國家的總膽固醇含量則大幅上升!東亞、東南亞國家「壞膽固醇」上升幅度最大!該研究團隊彙整了1127項研究,包含了18歲以上、共計1億260萬人的血脂高低程度,以估算1980年~2018年、38年間共200個國家人民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好的膽固醇以外的膽固醇)的含量趨勢。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的膽固醇」,HDL-C可以幫助清除血管中過多的膽固醇,因此體內的HDL-C越多,就越能夠保持血管的暢通,發生心血管相關疾病的風險就愈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即HDL-C以外的膽固醇,有些專家認為,除了HDL-C之外的膽固醇皆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且non-HDL-C比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更能夠預測這些疾病的發生。研究發現,1980年時,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高的國家為歐洲的比利時、芬蘭、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瑞士和馬爾他,但至2018年比利時和冰島為下降幅度最明顯的國家,每10年的下降幅度為0.45 mmol/L以上。相反的,增幅最大的是東亞國家(如: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每10年的的增加幅度為0.23mmol/L。尤其是中國,在1980年為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在2018年已是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飲食習慣改變、藥物使用 使得西方國家血脂異常率降低在2017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引起的死亡的人數在全球共有390萬個案例,其中有一半發生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趨勢轉變?該研究推論,西方國家人民血液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少,可以歸因於飲食的變化,特別是以「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以及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此外,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並增加使用史塔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的使用,有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相反的,這種藥物尚未在中低收入的國家廣泛使用。且東亞以及東南亞國家對於動物性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棕櫚油的消費量更是大大的增加。台灣2019年的高血壓性疾病發生率較前年上升3.1%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在台灣歷年來的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都可能因為高血脂症而增加罹患風險。且根據衛生福利部2020年6月16日發佈的「2019年國人死因統計」也指出,與2018年相較,2019年死亡人數以肺 炎、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分別上升6.9%、4.9%、3.1%較為明顯,可見高血壓性疾病成為國人死因的主要威脅之一。從該研究可知,血脂相關的疾病風險排行,在全球已經重新定位,因此,除了改善飲食及生活習慣,聽從醫生的建議積極治療等作為,對於風險日漸增高的亞洲國家民眾來說,是相當值得關注的課題!延伸閱讀▶【李婉萍專欄】膽固醇過高,除了食物膽固醇含量,更應該注意這個!▶高血壓該怎麼吃?讓營養師教你「得舒飲食」!▶部分氫化油被封殺後,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藏匿何處?參考資料▶Repositioning of the global epicentre of non-optimal cholesterol(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6-30 養生.健康瘦身
影/成人肥胖創新高 王英偉:應從幼兒就要注意
成人肥胖創新高,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的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5至2018),結果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為47.1%,其中男性為55.7%、女性為38.7%,較過往三次調查相比,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均呈現增加的趨勢。國健署署長王英偉,今在新版孕婦手冊上路記者會後受訪表示,體重過重及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而現在如外送方便,民眾包括食物攝取、運動型態等改變,也影響肥胖程度;此外,長輩覺得嬰兒越胖越好的觀點也須改變,肥胖問題應從幼兒時期就要注意。會以各場域全面合作、建構健康資訊環境等來改善、推動肥胖防治。依衛福部公布之體位定義,18歲以上成人區分為四種體位,以BMI值來說分別是過輕 (BMI小於18.5)、正常 (18.5至24)、過重 (24至27),及肥胖 (大於27)。王英偉說,造成肥胖的主因,除遺傳外,主要為熱量攝取高於熱量消耗,其他影響因素包括:飲食、身體活動、生活型態、社會環境因素等。依近年國健署健康年報來看,民眾的平均體重是有增加,不過進一步檢視後發現,40歲後的增加率是平穩的,在18歲到20幾歲年輕人間增加速率較快,所以國健署未來在營造健康城市及健康促進策略上要重新訂定,如從不同場域裡像是醫院、大專校院、職場、社區裡來接觸民眾,做不同健康建議模式。王英偉說,肥胖的原因很多,目前全世界趨勢肥胖比率都是增加,但有些健康促進較好的國家,是不會讓民眾肥胖增加率上升太多;以目前的全球行動計畫,也設定2025年實現 「遏止肥胖上升趨勢」,學齡兒童青少年及成人之過重及肥胖盛行率不上升。故怎樣去從職場裡增進員工健康促進,如改變環境、增加活動空間,或從飲食習慣下手,選擇相對健康食材等;另外像壓力也會使民眾大量增加食物攝取,也會影響肥胖。王英偉也呼籲,對肥胖的掌握應從嬰兒開始,因阿公阿嬤都會覺得嬰兒越胖越好,肥胖會影響慢性疾病,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都跟肥胖有關,應透過衛教讓公嬤爸媽知道這並非健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