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 養生.生活智慧王
搜尋
口腔衛生
共找到
126
筆 文章
-
-
2020-01-12 新聞.長期照護
精神疾病怕吵 接病友回家過年要輕聲細語別喧嘩
50幾歲的賴先生為思覺失調症患者,退伍後出現幻聽幻覺,現實感相當差,多次發病,甚至暴力攻擊家人,近30年來,幾乎都住在醫院。父母親還在時,除夕一早總會到醫院幫他辦理請假手續,但父母親相繼病逝後,已無老家可回。最近,賴大哥到院探視他,並告知醫師,希望過年期間接弟弟至家裡團聚,這讓賴先生相當開心,逢人就說,「終於可以回家過年了!」最近醫療團隊頻頻向賴先生進行「行前教育」,提點各種注意事項,除了思覺失調口服藥物換成了長效針劑,還囑咐他回家後也要持續服用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藥物,注意口腔衛生,才能開心過年。費心安排 患者也能過好年鹿港基督教醫院長青院區副院長邱南英表示,以往每逢農曆新年,許多家屬將精神疾病親人接回家過年,但部分患者回家後,可能未規律用藥,或是受到言語刺激,以致情緒激動,甚至出現暴力行為,被送至急診,因此,最近幾年返家過年的病友人數明顯減少。此外,許多精神疾病病友住院多年,父母已不在人世,兄弟姊妹也各自有家庭,擔心另一半生氣,不太願意接回長期住院的手足,這也使得過年繼續留院的病人越來越多。不過,也有折衷方案,一名50多歲女性病友同樣面臨沒有老家可回的窘境,但哥哥姊姊費心安排,在除夕前夕總會幫妹妹辦好請假手續,家人一起在餐廳享用大餐,並訂好飯店,讓她住上兩、三天,之後再陪著回到醫院。思覺失調、重度憂鬱 最怕環境變異邱南英表示,對於思覺失調、重度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者來說,過年回家團聚,可是一件大工程,因為返家容易,但人多嘴雜、互動頻繁,而病患的忍受度又低,家人一句無心的話,可能引爆地雷。此外,精神疾病患者請假回家,少了醫護人員在旁叮嚀,常會忘了吃藥,加上熬夜、生活作息不正常,原本平穩的病情很容易突然惡化。邱南英無奈地說,常見病人開心地坐車回家,但幾個小時後,又被家人送至醫院急診。邱南英說,精神疾病患者對環境因素很敏感,包括溫度、氣壓、晴天、陰天、雨天,任何一點外界的刺激,都可能讓情緒產生極大的變化,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丟下一顆石頭,漣漪持續擴大,最後出現難以意料的激烈場景。親人互動 避免喧嘩吵鬧除了不可控制的環境因素,精神疾病患者與家人親友的互動,更須小心謹慎。以賴先生為例,住院之前,曾攻擊過哥哥,因此,家人在他面前,就不要提及暴力一事,講話盡量輕聲細語,避免刺激患者。由於長期住在機構,許多精神疾病患者相當怕吵,如果身處於喧嘩環境,情緒可能受影響,波動較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建議,家屬應該盡量保持安靜,調小電視音量。楊聰財提醒,家屬與病患家人互動時,應以平和及肯定的態度,即使患者很「盧」,也要耐住性子,不要口出惡言。除了在家休息,也可試著一起至戶外走走,多多曬曬太陽。規律用藥 作息正常禁菸酒邱南英指出,精神病病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如為急性病友,每次只能請假四個小時;至於慢性病人,最多可以請假七天。過年前夕,如欲返家,醫療團隊都會給予「行前教育」,口頭約束。例如,生活作息正常,不可熬夜、抽菸、喝酒,最重要的是,務必規律用藥。所幸目前已有長效型針劑,如果擔心忘了用藥,只要換成針劑,血液中藥物濃度就可維持一段時間,發揮藥效。再者,住院病房嚴禁菸酒,有些病人回家後,忍不住抽菸、喝酒。邱南英說,菸酒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降低療效,家人應該多加防範,不讓病友接觸菸酒。邱南英說,如果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穩定,建議家人協助請假,陪同返家過年,只要做好準備,不提往事,全家團圓,都能過好年。萬一患者情緒不穩、行為異常,就應考慮提早回院,接受藥物等治療。精神疾病患者離院叮嚀1. 作息正常,規律服藥。2. 嚴禁菸酒,以免降低藥物療效。3. 盡量保持安靜,調小電視音量。4. 講話盡量輕聲細語,避免刺激患者。5. 互動謹慎,不提往事。6. 耐心應對,不要口出惡言。
-
2020-01-10 橘世代.健康橘
注意!牙齒不足20顆容易增加失智風險
你家中有長輩嗎?可曾幫長輩算過他還保有幾顆牙?是在健康水平線嗎?一般人全口有28顆牙齒,即使老了掉牙,至少應維持20顆牙,但衛福部國健署過去曾調查過,我國65歲以上長者多達門6成不足20顆牙。研究顯示,缺牙會導致吞嚥障礙,而無牙也會增加失智、認知退化的風險。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現象?不少長輩口腔清潔觀念不足,以為年紀大了牙齒就會掉光光,或是牙壞了可以裝假牙,又或是裝了假牙就再也不用擔心蛀牙,牙齒可以永遠不用刷,牙醫師指出,這些錯誤觀念不只會使咀嚼力喪失,還可能造成合併症。年約70歲的陳伯伯,一張口就是難聞的腐臭味,自60歲裝了活動假牙後,自認假牙不用刷,反正牙齒已經是假的,蛀牙不會找上門,偶爾想刷牙的時候,才會拿下活動假牙沖一下,直到近期發現咬食物時怪怪的,就診才發現口腔及牙床已嚴重潰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贋復牙科專任主治醫師黃悅慈說,早年口腔保健意識不高,連帶影響長輩現在的口腔衛生習慣不佳,不少臨床上看到不少長輩都是等到牙痛非常嚴重,或是已經沒辦法咀嚼時才願意就醫,有些已經牙齦萎縮,甚至牙床已嚴重潰爛。最常見的錯誤口腔衛生觀念,像是長輩會認為牙齒像石頭一樣堅固不用天天刷,只要漱鹽巴水消毒就好;假牙不用刷反正不會蛀牙,或是另外一種極端,會用牙粉猛刷牙齒,導致牙冠被磨損,出現牙齒敏感等症狀。黃悅慈說,無論是年紀大或是年紀小,只要有進食,無論口腔中的牙齒是真的還是假都要每天刷,睡前飯後都得刷,且需要搭配牙線或是牙間刷使用,才能避免蛀牙從齒縫中蛀進牙中。面對假牙的清潔方法,活動式假牙一定要摘下來清潔,假牙必須要用假牙專用的清潔劑以及專用牙刷,真牙則是使用一般的清潔方式。而固定式假牙,像是牙橋或是把假牙黏在真牙上的假牙,清潔方式則與一般真牙相同,需要每天清潔,有些民眾會以為外層是假牙,就不用擔心蛀牙,但是蛀牙可能從假牙與真牙縫隙侵犯,同樣也會蛀牙。黃悅慈說,多數長輩對於自己牙口健康意識感不高,建議可以從咀嚼能力著手,當咀嚼狀況開始變差,平常可以咀嚼水煮肉、吃白米飯,但漸漸地發現,已經沒辦法開始咬肉吃飯或是吃纖維多的蔬菜,轉而吃較軟的食物,或是蔬菜必須要切小塊才能咀嚼,都是一大警訊。黃悅慈說,極有可能是牙齒出了問題,無論是牙齦萎縮、牙床潰爛等都可能造成咀嚼能力變差,建議家人可以帶著長輩就醫,她也提醒,隨著年紀增長,手部的力氣會漸漸不足,家人也應該要替家中長輩把關刷牙的成果,查看是否有刷乾淨,或是可以協助幫忙刷牙。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19-12-31 新聞.健康知識+
減緩經痛、治百病…喝熱水的「神奇功效」是否為真?
在民間,熱水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包治百病,無所不能,無處不在,但……又彷佛只是個笑話。相信姑娘們碰到「喝熱水」這個問題,也可能會疑惑喝熱水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下面,我來談談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看法。1、關於熱水的傳說講真,密探兄雖然喜歡歷史,但沒有歷史學家的考證精神,真心不知道為啥會流傳出這麼多關於熱水的神話。思前想後,也就找到這麼一種解釋:在舊時代,大家衛生狀況比較差,從河裡、井裡、陰溝裡舀起水就喝,比較容易感染一些病毒、細菌、寄生蟲之類的微生物,從而影響身體健康。那麼,把水燒一燒再喝,這些微生物絕大多數都被殺死了,就不容易出現胃腸道的感染。但是,換個角度再想想,人類說到底不還是動物的一種麼,為啥別的動物不喝開水也沒見總上吐下瀉、胃腸道感染呢?反倒是乾淨慣了的我們,如今接觸些不潔食物就很容易得病。只能說,燒水這種行為,減少了少數致命的感染,同時有可能使我們變得「嬌氣」,從而免疫力沒那麼強,一旦不注意反而更容易生病。2、喝熱水究竟有啥用?對於處於經期的姑娘來說,熱水的確可以促進盆腹腔的血液循環,進而帶走更多的前列腺素、血管加壓素等,從而緩解痛經的情況……但是,對,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在但是之後的,但是,熱水對痛經的作用僅限於此了,它並不能減少這些物質的產生,療效並不好,痛經嚴重時根本不好使。所以,除了安慰和水本身的作用,密探兄還真是想不出熱水有啥其他特殊功效。當然,好像也沒見哪位學者去做個隨機對照研究,嚴肅地證明這個問題。問題是,貌似在這個星球上,除了華人,基本就沒有哪國人喝熱水。在默認我們不是特殊體質民族的大前提下,這相當於在做一個隊列研究了:華人喝熱水,外國人喝涼水,看看結局有啥差別。顯然,一來人家也沒多得什麼病,二來平均壽命還比我們長呢。3、喝錯熱水會致癌?中國食道癌是發病率排行第三、死亡率排行第四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次於肺癌和胃癌,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胃癌和肝癌。還真很難想像,這麼一個可怕的惡魔竟然與我們和藹可親、包治百病的「熱水」大兄弟扯上了關係。沒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意味著其很可能增加食管癌的發病風險。為啥呢?首先,腫瘤的發生機制非常複雜,至今也沒有完全搞明白。一般將致癌原因分為「先天」和「後天」兩大塊,也就是指先天的遺傳基因和後天的環境、飲食等因素。打個最簡單的比方,一個基因強大的人,他可能後天再怎麼抽煙也不會得肺癌,然而一個先天易患肺癌的人(基因不好的人)也跟著抽煙,那多半逃不掉肺癌的魔爪。那麼,對於食道癌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基因這玩意兒是先天注定的,誰也改變不了,變數就在於後天因素,包括:煙、酒、醃製品、高溫食物等。4、為啥不能喝超過65℃的水?許多腫瘤的發生與機體損傷再修復過程中的基因突變有關。有些人覺得喝熱水連胃裡都熱乎乎的。然而,過燙的食物經過食道,與嬌嫩的食管黏膜接觸時,會燙傷食管黏膜上皮細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機體會非常負責、主動地去修復這些損傷。因此,對於愛吃燙食的人而言,其食管黏膜幾乎每天都處於損傷、修復、損傷、修復……的輪迴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說我們機體修復能力很強,精確度也很高,但是難免偶爾出錯。有時候這種「錯」就是——突變成癌細胞,再經過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發展至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癌,進展期惡性腫瘤。5、如何預防食道癌?首先,盡量避免高危因素,包括:食用真菌污染的、醃製的、高溫的食物,吸煙,飲酒,口腔衛生條件差等。其次,一定要定期體檢。這裡所說的體檢,主要指在常規體檢的基礎上進行防癌體檢。比如,大家知道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那麼對於40歲以上的人而言,可以每年做一次低劑量的胸部CT平掃;對於發病率第二、第三的腫瘤——胃癌和食管癌,則可以在45歲後每一兩年做一次無痛胃鏡,一旦有問題,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讓喝慣熱水的我們再去喝涼水,常常出現各種症狀,這又進一步鞏固了熱水的神奇地位。為什麼出生在國外的亞裔的血統,從小喝著國外的涼水,也並沒有任何不適,更不會產生所謂的「寒氣」?說到底,還是習慣問題。況且,無論是喝涼水還是喝熱水,我個人的看法是:只要喝了沒有不舒服,愛喝啥就喝啥,前提是別太熱,別超過65℃。本文摘自「第十一診室」公眾號
-
2019-12-22 新聞.健康知識+
韓國研究稱一天做這件事3次 心臟衰竭風險降12%
根據韓國一份新研究,勤於刷牙不僅可以減少民眾看牙醫的次數,也可能避免心臟衰竭。這份研究調查16萬1286名無心臟疾病的南韓民眾,這些研究參與者定期醫療檢查,包括看牙醫,他們也需回答有關口腔衛生的問題。研究團隊追蹤這些人約十年,以了解他們是否出現心臟問題。結果發現,一日至少刷牙三次的人出現心臟衰竭的風險降低12%,發生心房顫動的機率降低10%,後者可能導致心臟不規律跳動和異常迅速跳動。科學家考慮不同變因,例如參與者運動和喝酒頻率,以及高血壓等其他影響心臟健康的問題,不過研究結果依舊相同。研究團隊不確定刷牙與心臟衰竭相關性背後的原因,但他們認為刷牙習慣可能減少牙齒和牙齦縫隙間的細菌數量,預防細菌進入血管中。這項研究12月1日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中。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神經學教授宋泰鎮(音譯,Tae-Jin Song)告訴「新聞周刊」:「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是心血管重大問題,不過到目前為止,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的風險或關聯因素以及避免疾病的因素仍所知甚少。」他表示:「刷牙等改善口腔衛生的行動可以降低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重申妥善照顧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不過宋泰鎮坦言這份研究僅仰賴一國人口的數據,因此有其限制。其他專家也表示,這份研究無法證實刷牙能預防心臟疾病,若要推薦民眾靠刷牙來避免心房顫動和心臟衰竭還為時過早。
-
2019-12-17 新聞.用藥停看聽
老人多重用藥 遵守4原則
你照顧過老人嗎?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全球大約每9人就有1人年齡超過60歲,到2050年每5人就會有1人超過60歲,顯示人口老化的速度非常快。在高齡社會中,慢性病增加,造就了用藥種類的增加及複雜,這也是老年社會另一項重要的課題。一般而言,如果老人服用5種以上的藥物,就可視為多重用藥。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年過65歲,平均會使用2到9種藥物,其中不恰當的用藥可達11.5至62.5%,可見多重用藥在老人是相當普遍及嚴重的問題。多重用藥可能造成的問題有下列幾點:1.老年人因為身體老化,代謝藥物較一般人慢,如果加上多種藥物使用,會增加藥物交互作用,因此特別容易出現藥物副作用。2.研究顯示多重用藥老人,比較容易發生意外跌倒及大腿骨骨折。3.多重用藥老人,因為藥物的連鎖反應,容易增加用藥種類。常常因為第一個藥物出現副作用,而被醫生加上第二個藥物去治療第一個藥誘發的副作用。4.最常發生多重用藥的老年患者是失智合併因年齡老化出現的症狀。這些藥物可能造成失眠、胃口不好、沒有精神,而被認為有另外的疾病。5.有些老人喜歡在藥房買一些非處方用藥,或者是合併比較高劑量的保健食品,這些都可能造成藥物交互作用,使藥物失去療效或產生副作用。6.多重用藥也會降低老人的用藥服從性並造成不方便,因此老人用藥盡量給予一天一次或兩次的服用方式。7.有些藥物會造成老人口乾或口水減少,造成老年人口腔衛生不佳甚至蛀牙。而牙齒不好,加上胃口不好,老人進食不佳,也可能降低老人營養攝取而增加危險性。這些藥物包括利尿劑、抗高血壓藥物(鈣離子阻斷劑)、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物、鎮定劑、中樞止痛劑、抗巴金森藥物、抗過敏藥物及胃藥製酸劑。因此照顧老人時,評估老人多重用藥及藥物副作用與服藥時間的相關性就非常重要。為了減少老人多重用藥的問題,提升老人用藥安全,增加老人生活品質,通常老人用藥有幾個原則:1.盡量一個情況只給一種藥。2.每個藥物都由最低劑量開始,甚至可以由最低有效劑量減半使用,特別是中樞神經用藥,以減少老人用藥風險。3.每個藥品都盡量一天只給一次或兩次,以增加老人服藥順從性及方便性。4.如果懷疑藥物副作用,應該優先停藥,而不是加另外的藥來治療副作用。總之,老人的用藥非常複雜,而這些問題並不一定是專業問題,身為照顧者,更應該知道老人吃藥後的反應,將這些訊息提供給醫師參考,才是真正治療照顧老人多重用藥的解決方法。
共
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