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養生.人生智慧
搜尋
友善環境
共找到
79
筆 文章
-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 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你也許曾在住家附近見過,某位鄰居長輩在巷口徘徊,不認得回家的路;在賣場或超商購物時,見到長者未結帳就將櫃上的物品取走,和店員發生爭執。這些因為失智症而引發的行為與現象,不時在生活中真實上演,但近幾年在臺北市於12行政區推動失智友善「一區一特色」後,有了一番全新的風貌。例如失智症者迷路時,能免除恐懼焦慮,讓他們在城市某個友善商店、賣場安心休憩、喝水,受到許多友善天使的幫助。 臺北市長者約49萬3,097人,推估約有3萬9,448名失智症者需要被守護,每一位失智症者背後都需要照顧人力支撐,但一位照顧者及一個照顧家庭的量能有限,仍需多元資源奧援。臺北市運用各行政區資源,由政府結合民間力量,擴張失智友善社區範圍,當失智症家庭的靠山。中正區/充滿文化氣息的 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充滿文化氣息的中正區是臺北市最早提倡高齡友善獲獎社區,也是衛福部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政策的示範社區之一。轄區內博物館、美術館等藝術空間林立,中正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張惠美導入博物館特色,設計參訪式失智症課程,好鄰居信誼基金會則提供木作、樂器等課程,並邀有照顧經驗的導演規畫戲劇課,讓失智症者演出生命故事。「失智長者不一定是弱者」,健康服務中心還將失智咖啡館請進一樓門面,店長角色交給失智症者、志工和照顧者,除發揮失智症者所長,也用香醇咖啡款待需喘息的照顧家庭。大同區/讓時光隧道發光的失智友善街區走入迪化街,宛如來到舊時光隧道,一塊塊的商店招牌彷彿在歷史榮光中閃耀。但現在讓時光隧道發光的是「失智友善街區」,在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廖秀媛主任的構思下,迪化街商面門口閃爍著臺北市吉祥物「熊讚」失智友善五心服務招牌,小小的木作掛牌,向來往的行人訴說著:「如果你的長輩家人不小心走失了,我們會暫時安置、照顧。」有些商店甚至出借輪椅、鋪設無障礙設施,成為「安心補給站」,當失智症者與家人走累了,也能在失智友善商店得到幫助,繼續在臺北暢行。大安區/敲開連鎖賣場失智友善之門來到臺北市長者比例最高的大安區,失智友善場景又不同了。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楊明娟主任與同仁連結消防隊、環保隊、警察分局與鄰里長體系,納入失智友善組織範疇外,還敲開連鎖賣場之門,順利招募轄內11家全聯門市成為友善組織,提供員工失智症認識及對應技巧的教育訓練。而轄內擁有千戶的成功國宅也在里長支持下,形成高齡、失智友善的互助社區,透過舉辦多場健康促進活動及預防與延緩失智症的課程,讓社區居民彼此互動與聯繫,成為失智友善網絡之一。中山區/失智照護一條龍 友善組織最亮點商務星級飯店、公司行號密布在中山區,同時有醫院體系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照護一條龍」的奧援,讓中山區失智友善組織成為最亮點。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柳吟還細緻到發展一里一特色,更在里長協助下,找到復華里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當地咖啡公園及復華多機能中心,辦理「聞香~記憶的咖啡」活動,帶動失智症長者以觸摸咖啡樹、聞香咖啡豆等五感刺激與園藝療法,將延緩與照護模式延伸到其他里,如晴光里正準備接棒中,期待未來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能聯手星級飯店推廣地中海飲食等創新作法。內湖區/深入職場強化識能 打造失智友善氛圍科技公司總部、企業商辦大樓林立的內湖區失智友善資源,又是如何推動呢?內湖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宣導推動之便,將失智友善及預防的內容融入講座,讓忙碌的職場人士認識失智症,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失智症者時,能及時提供需要的協助。「失智症者需要的是友善的環境與支持」,除了大型公司集團加入友善組織,下一棒將邀請公車運輸業者加入,一起打造失智友善網絡。士林區/故宮文物、戲曲 融入失智延緩課程人文薈萃、景致宜人,吸引文人雅士居住的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臺灣戲曲中心資源,辦理系列延緩失智症活動及課程。在主任呂秀蓉的規畫下,以「動靜合一」的失智延緩課程,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融入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課程。更與愛迪樂健康促進團隊合作,開發動態「文物操」訓練長輩肌力。另外,加強長者營養與飲食的教育訓練,融入了臺灣戲曲中心的歌仔戲教學及共餐據點網絡,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生活脈絡中透過課程與表演,獲取失智預防及延緩訓練。南港區/廣邀里民擔任友善貴人 社區鄰里總動員來到新興發展的南港區,失智友善社區的做法,又是另一種景象。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率先北市其他行政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另也針對失智症者及家庭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提供失智照護課程訓練、舒緩照護負荷,讓照顧者負荷程度及憂鬱程度皆降低至40.68%及74.83%,更廣邀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發放「失智友善錦囊」給居民,深化社區居民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信義區/招募志工劇團巡演 宣傳失智症防治精品百貨、商場遍布的信義區如何打造失智友善氛圍?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將精品百貨超市、烹飪課程融入失智延緩課程場域,並透過社區與鄰里資源,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讓信義區失智友善社區成為一大亮點。由社區志工擔任的「笑義笑行動劇團」,定期在鄰里間舉辦失智症防治主題巡演,也邀請失智症家庭參與「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讓失智症者及家屬間理解與良性互動,「憶」起幸福。萬華區/里民工作會報 佈建失智友善網坐落繁華、復古臺北老城區的萬華,運用緊密的里民網絡,將失智友善識能融入里民工作會報,並與國立臺北護理大學長照系合作實習課程,成為臺北市失智友善社區的特點。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還運用社區鄰里商家緊密的網絡,廣邀民眾成為友善天使,並與警政單位串聯,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未來,健康服務中心規畫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代間融合」為主軸的老幼共融課程,逐步打造慢老的幸福友善生活圈。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 帶長者踏出戶外指南宮、貓空、動物園等周邊生態步道及學校資源豐沛的文山區,在健康服務中心的媒合下,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開發的健康安全科技,導入登山步道;並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社會參與。在健康服務中心主任魏炆莉規畫下,辦理「憶起智齡巡迴列車」失智友善宣導,培養居民包容、接納失智症者,並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訓練長者肌力及手眼協調力,更進一步將觸角延伸至校園,與轄區內學校合作,以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宣導預防失智健康識能,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症。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 多元串聯自主行被稱為溫泉天堂的風華小鎮北投區,納入高齡長者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來預防與延緩失智症,更與臺北榮總老年精神科、臺北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合作,舉辦教育訓練及失智症家屬座談會。同時發揮在地特色,整合關渡醫院北投石頭湯(長照社區整合服務)、臺北市溫泉協會資源,在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社區服務,全方面關懷、全人健康照顧。松山區/社區資源發展代間融合 保障失智症個案權益貼近基隆河、大臺北地區交通及產業發展重心的松山區,鏈結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踐暖心協助失智症者「看、問、留、撥」技巧,給予失智症者、照顧者協助,並與渣打銀行合作,導入失智症公共識能,保護失智症個案的權益。在健康服務中心資源整合的努力下,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社區學校等,在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暖心臺北 友善共好 市民當失智友善天使
臺北市除了是高齡友善城市,同時努力建立失智友善環境。隨年齡增長失智症發生機率越高,依失智症盛行率推算,臺灣65歲以上每12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而80歲以上每5人即有1位失智症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預防失智症、早期篩檢發現失智個案,與促進長者健康,是臺北市在失智友善的施政重點。黃世傑指出,臺北市在 2019年率先全臺推出第一部「臺北市失智症行動計畫」,包含七大策略、15項行動方案,其中運用四個面向營造失智友善社區,包含「友善居民」、「友善組織」、「友善環境」及「友善參與」。友善居民衛生局與民政局合作,訓練9,600位里鄰長扮演「失智友善特使」角色,除提供失智症正確知識外,更宣導「看(有無異狀)、問(詢問從哪來、要往哪去)、留(延長停留時間)、撥(撥打110或家屬)」友善協助失智症者4步驟,並由里鄰長再傳遞知識予民眾,讓社區民眾都能成為「失智友善天使」。同時,國中小學生、志工、公車駕駛員、基層員警、消防同仁、健康職場、替代役男及大學生等也都是失智友善觀念的種子。近年衛生局也拍攝短片、線上知識挑戰、園遊會、電影、全民徵稿、廣播等,接觸不同族群,目前臺北市約260萬人口,已觸及13萬5,554人接受失智症宣導。臺北市持續精進宣導策略讓更多民眾認識失智症,加入建構失智友善社區行列。友善組織失智症者的日常活動場域也包括了餐廳、賣場、學校、公車業者、社區藥局、藝文場館等,因此只要店家負責人或員工接受認識失智症課程,支持失智友善理念,即可成為友善組織。當在社區中發現疑似失智症者時,便可以提供協助,而失智症者也能在失智友善組織擔任例如咖啡助手、至量販店擔任一日店長、參與園藝治療,發揮所長。失智友善組織資訊可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建置的「守護記憶友善社區」網站找到完整資訊。友善環境失智症者可能出現幻覺、空間感變差等症狀,為了讓環境更符合失智症者的需求,臺北市2018年以中正區作為試辦點,邀集通用設計及失智照護專家,提供社區小規模修繕建議,包含圖像化指標、避免玻璃或鏡面反射、建築體增加對比色更具空間感。今年還首創發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檢核需求調查表」,結合3大賣場推動「高齡暨失智友善賣場」,由專家及失智症者實際至賣場,從流程至硬體進行建議與實地輔導,逐步建立友善失智症者的生活空間。友善參與臺北市已在中正區、大同區、松山區、大安區與中山區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目標是12行政區發展各區特色。而12區的健康服務中心以及37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都會定期舉辦失智症者支持團體活動、健康促進課程等。失智者的社交處方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發展「社交處方箋(Social Prescribing)」,已串聯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交響樂團、國立故宮博物院等試行,是由北市聯醫醫師開立例如藝術、音樂、運動等做為處方箋內容,鼓勵失智症者可依喜好參加活動,透過走出家門參與活動促進健康。未來將納入自然步道、運動中心及公園資源,鼓勵失智症者與照顧者共同創造幸福小旅行。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 陪你健康 長壽 慢老
臺北市是六都中老年人口占比最高城市,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109年9月,全臺65歲以上人口已占15.86%,而臺北市達18.8%,預計於2021年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每位長輩生活在健康、快樂、安全有尊嚴的環境,與整個城市慢慢「憶」起變老,是高齡友善宜居城市能帶給市民最大的福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如何讓長者「健康長壽」、「活躍老化」、「在地老化」,達到「安居樂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社會穩定狀態,是臺北市一直以來的高齡者政策構想與規畫方向。什麼是高齡友善城市?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因應高齡社會快速來臨,2007年提出高齡友善城市指南八大面向,包含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分別提出行動方案與執行建議,提供長者更貼心、有感的健康、安全與友善服務。而臺北市透過「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平臺,結合市府策略地圖的「精進健康安全」主題,整合各局處將資源導入八大面向,例如2011年起依循國家政策臺北市12行政區全面推動「高齡友善城市」,2016年成立健康城市跨局處推動平臺,結合各局處資源,加速高齡友善城市的腳步。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與臺北市亮點方案1.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深入民眾生活的巷弄改善,優先考量行人安全,透過標線型人行道劃設改善行人通行環境、禁停紅黃標線調整規範停車。2.大眾運輸持續補貼公車業者汰換低地板公車,提供年長者、身障者、孕婦、幼童及民眾更安全、舒適的無障礙運輸環境。3.住宅辦理居家安全簡易修繕費用實施計畫,協助長者家庭進行居家安全評估、修繕。4.社會參與開辦「長青樂活遊臺北」,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豐富生活樂趣。5.敬老與社會融入開辦「長青學苑」、輔導在各行政區國中、國小設置「樂齡學堂」,推動健康促進,增進長者身體健康及知性涵養;另外,運動中心公益時段與免費公益課程,提升高齡民眾運動頻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6.工作與志願服務辦理原住民長者志工提供文化傳講服務,安排前往國小、幼兒園、福利機構進行文化傳承、原住民樂舞及技藝教學等課程,建立自我價值。7.通訊與資訊資訊結合教育,運用「數位希望號」行動式教學車實地走入社區,客製化課程,幫助長者可運用電腦科技,處理日常生活問題。8.社區及健康服務結合社區資源推動促進身體活動、認知╱情緒支持、均衡飲食、口腔衛生及慢性病預防等課程介入,營造高齡友善支持環境;另提供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提升長者免疫力;針對失智症長者依確診疾病程度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課程,以維持其日常生活模式。黃世傑局長指出,為迎接超高齡社會,衛生局以預防及延緩失能為主軸,整合相關局處資源成立資源合作平臺,透過「跨領域資源整合」、「師資培訓與社區人員增能」、「教材教具共享運用」及「資源轉介」四大面向,讓有限資源運用最大化,全方位部署臺北市高齡健康政策,打造健康長壽城市,落實聯合國在地老化與健康老化目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0-11-01 養生.聰明飲食
朱慧芳/農夫阿鴻的野薑花
農夫阿鴻最近在採收田裡的野薑花塊莖,他不辭麻煩剷起糾結成塊的地下莖,切片之後,再慢慢的低溫烘焙,把薑塊乾燥成像是山奈的乾燥香料。問他「這東西怎麼料理?」他說「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燉雞湯時一起放入,熬出來的雞湯特別香。」燉雞湯,這道料理不難,而且正符合季節,一定要試試。野薑花塊莖熬雞湯,挖掘可得費功夫。之前有人教過我,把野薑花葉子浸泡在水裡飲用,清水也會有優雅的花香味。也曾聽說,把塊莖切碎包在肉粽裡,可去腥增香。今天,則又從阿鴻這裡,學到野薑花雞湯料理,看來野薑花不只好看好聞,也是好滋好味的百搭調味食材。野薑花塊莖並不容易剷挖,別看它的花朵清新柔靜,不與世爭、做楚楚可人狀,地底下的野薑花莖可是堅守領域、攻城掠地的兇悍狠角色,一旁的大小植物,全被它的地下走莖糾纏困縛、置諸死地,想要挖出完整薑塊,好像是要把幾隻打成一團的野狗分開一樣困難。挖掘野薑花的地下走莖,時要用力時要費心,一刀一鏟之間也同時撩起阿鴻隱藏深處的塵封往事。鬆開深埋地表的嚴密走莖後,過往的回憶像空氣中浮動的花香一樣,悠悠隱隱地從30年前,還是青春少年郎的學生阿鴻娓娓道來。公司倒閉欠債,人生歸零,低頭向土地學習。原本個性活潑的阿鴻,從學生時代就喜歡帶領團康玩社團,專科五年的豐富經驗,對他日後從事的旅遊業大有幫助,三十出頭歲,就開起自己的旅行社,且規模越做越大,頭寸也越軋越密。終於因為一個周轉不順,造成山崩似的連鎖結果,公司最後以倒閉收場,他自己也欠了一屁股至今都還不了的債。為了躲債,阿鴻進到野地從農,將自己定位為「純農」,低頭向土地學習,不再想東想西,就讓土地和勞動慢慢療癒全身內外的累累傷痕。台北出生長大的阿鴻,沒有任何農事經驗,一切從勞動中學習。負債的身分,讓阿鴻無法申請農夫身分,請領補助或是上課,租地買地的錢也無法透過農會組織借貸,種種挫折磨難,對如今的他來說,只能當作人生必然要面對的養分。農地是珍寶,致力友善環境耕種。一路走來,務農已經超過12個年頭,阿鴻已有能力承租便宜的畸零地,每個月攢幾千元的生活費度日。他說,因為農地對他而言非常珍貴,他必須善用地上生長的所有東西,所以只要有產出,他就盡量保存加工。他不能奢侈的種短期葉菜,因為不用農藥也不施肥的友善環境耕種法,一但面臨菜蟲來襲會一無所獲,這樣,他會連下次買苗的錢都湊不出來。儘管過著幾乎一無所有的日子,阿鴻還是樂觀的面對日常。他得意的說,因為沒錢繳健保費,他已有十年沒有進過診所醫院,也無法申請任何的補償補助。還好因為長期吃自己種的薑黃和薑黃粉,讓他身強體健之外,還能有敏銳的記憶力,對於往事細節,描述得好像剛發生似的。如果不是他自己說出,誰會知道幸福的台灣,仍有在邊緣辛苦求生的「黑」農。如果你願意支持他的卑微努力,請在臉書搜尋賴順鴻,購買他彎腰種出的農產,和親手做出的加工品。●野薑花又稱穗花山奈,與食用生薑和中藥山奈同屬薑科。
-
2020-10-31 科別.腦部.神經
超過半數人以為失智症是正常老化 你也有錯誤觀念嗎?
台灣失智症協會在2020年,針對失智症識能、預防策略與友善態度等3大面向進行民調。調查結果顯示,仍有超過半數人誤認「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少數民眾知道失智症徵兆、降低失智風險方法,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賴德仁呼籲,失智者的家屬可多分享自身經驗,讓周遭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失智症,並能友善對待社區中的失智者。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台灣失智人口已超過29萬人,民國130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人,將對造成家庭、社會造成巨大衝擊。自2013年開始,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於推動「失智友善社區」,期望能增加民眾對於失智症的認識,建構失智友善環境,一同因應失智症所帶來的影響。根據2020年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失智症有高達92.6%聽過失智症,但有52%的民眾不知道失智症是疾病症候群,仍有「失智症是正常老化」這錯誤觀念。但若和2017年失智症大調查的市話調查趨勢相比較,有聽過失智症的人上升了3.1%、同意「失智症情況是正常老化」的同意程度下降了3.0%,可見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有些許進步。在失智症識能中,較低比例的民眾知道性格轉變(53.1%)、判斷力變差(70.0%)是失智症的徵兆。因此,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政府與相關單位,需加強宣導「性格轉變」與「判斷力變差」的案例,幫助民眾了解不同的失智症徵兆。在失智症預防面向,僅31.2%民眾知道地中海飲食也可以降低失智風險,需要多加推廣地中海飲食,包含多攝取蔬果、豆類、未精製穀類及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烹調的重要性。此外,即使民眾知道要多運動(知道:94.2%、做到:67.8%)、保護聽力(知道:83.9%、做到:64.0%),但好像做不太到。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呼籲,民眾須加強落實多運動、保護聽力,才可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今年底為檢視「2020失智友善台灣555」的重要期程,即失智家庭照顧者有5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5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5%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湯麗玉指出,期望本次2020失智症大調查結果,可協助衛生福利部檢視目標落實情況,未來亦須透過加強宣導不足處,加速提供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21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 共創台灣失智友善環境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藉由多元的活動宣傳提升民眾重視失智者人權及營造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之四大主軸分別為「串聯22縣市推廣失智友善之系列活動」、「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失智友善社區推廣行銷」及「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四大宣導目標,共創失智友善台灣台灣邁向高齡化社會,因應失智症的照護、醫療、福利等社會成本,也日益可觀。如果能提早發現失智者的病徵,擬定長期之支持性及照護計畫並連結社會資源,不但可減緩失智者退化狀況,更能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提昇失智者及照顧者的生活品質。民眾易將失智症誤認為是普遍的老化現象,對於失智症相關的支持性資源也不甚熟悉。今年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將新穎概念及失智友善元素融入系列活動中,打破傳統宣導模式,以18-45歲年齡層之民眾為主要目標族群,提升青年人對於失智症之正確識能及友善態度,亦期望能協助其家中長者預防及延緩失能,故今年國際失智症月設定四大宣導目標,分別為「破除失智即失能的迷思」、「重新看見失智者的能力」、「減少民眾對失智者的恐懼及歧視」、「認同且支持失智者及家屬」,透過一步步的引導,倡議失智者人權及推動台灣失智友善環境。「德曼莎計畫」全台遍地開花「德曼莎計畫」系列活動是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主辦、社團法人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串連全台22縣市於6月至9月間陸續於各縣市辦理沙發講座及失智者創作展,分享失智照顧甘苦談,含嘉義市、新竹市、彰化縣、澎湖縣、雲林縣、苗栗縣等展開一連串沙發講座、失智者創作展及胖卡行動咖啡車,獲得民眾的熱情參與及熱烈迴響!擔任沙發講座主持人和講者的白婉芝女士說:「透過德曼莎計畫的系列活動能分享自身經驗幫助社會大眾,覺得很有意義實也非常開心!」除此之外,前來擔任咖啡副手的失智者,也展現熱忱、滿懷笑容的服務兌換咖啡之民眾,破除大眾對於失智即失能的迷思,並看見他們的自信笑容。協助失智者的日常生活與YouTube科普頻道「台客劇場 TKstory」網紅合作製作網路徵件競賽活動宣導影片─「奧客別來!失智咖啡廳送錯你敢罵?」,廣邀青年朋友以手機拍攝短片的手法呈現民眾與失智者間的真實溫馨互動及生活點滴,讓大眾看見失智症議題。另規劃與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渣打銀行、家樂福合作舉辦失智友善職場分享會,提供如何幫助失智者之個人財務管理;後續將與台北捷運公司和家樂福續辦分享會以及專家會議。9月國際失智症月9月21日為國際失智症日,假內湖科技園區舉辦失智者創作展及認識德曼莎─解謎體驗遊戲,即使是豔陽高照下,年輕人仍踴躍參與,累計共有135位年輕上班族參與,並兌換失智者提供之胖卡咖啡車的飲品;9月24日至25日假臺北市南港軟體園區─南軟樂活空間舉辦「2020年國際失智症月─遇見德曼莎活動」,本次活動內容精彩,讓民眾對於失智症有更深的認知,邀請失智症專家分享失智症預防等重要且實用知識,希冀透過活動引領台灣邁向「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有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有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以及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有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的目標。德曼莎計畫將持續辦理各項活動到10月,期望透過一般民眾、青年族群、跨領域企業與職場一同參與及關注失智症議題,不但可幫助自己家中長輩、及早預防失智的行動,更可在專業領域中發展有助於失智照顧及友善社區推動的產品,期待未來早日達到失智友善台灣的目標。延伸閱讀:【失智症十大警訊】【成功老化-銀髮族保健手冊】【失智安全居家環境宣導影片】
-
2020-09-21 失智.非藥物治療
懷舊治療/失智人口攀升 精神醫師建議:多懷舊可刺激腦部活動
我國失智人口增加速度逐年加快,依經建會人口推估資料,預測民國115年台灣社區失智老人將超過22萬人,未來20年中,平均每年將增加約5800名失智老人,桃園療養院高年精神科醫師田心喬建議,失智症長者可以多懷舊,以刺激腦部活動。田心喬舉例,有名84歲的蔡姓老婦,平日都在照護帕金森氏症的老伴,生活皆可自理,自2年前老伴過世後,生活毫無重心,開始記不住回家的路、東西放哪等,兒女替她申請外籍看護,不過語言不通、認知能力越來越差,情況日漸嚴重,長子與媳婦決定回老家陪伴阿嬤。除了要顧慮長者們的想法與感受外,陪伴對於患者也是相當重要,田心喬建議,可讓失智長輩「懷舊」,鼓勵他們描述過往回憶,家人們也要更耐心傾聽,這樣不只可幫助長輩的腦部活動,更能給予他們溫暖感受、保持心情愉悅。田心喬解釋,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也不是單純的記憶力衰退,而是一種大腦認知功能喪失的疾病,家屬可和社會共同合作,提供適當的刺激及訓練,讓失智長輩在友善環境中感到自在安心。田心喬呼籲,民眾要提升對失智症的認識與敏感度,早發現才能早治療。談及降低失智風險的方法,她說,民眾可多動腦、多運動、多社會互動、多採地中海飲食並維持健康體重,另外要避免三高、抽煙、頭部外傷及憂鬱,以降低失智風險。
-
2020-09-17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臺北市失智友善:12區12個失智症資源特色
士林區──文物戲曲融入延緩課程在資源整合與特色發展方面,自士林區結合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戲曲中心辦理ㄧ系列延緩失智活動及課程。故宮博物院課程採「動靜合ㄧ」模式,串接故宮8項古文物,如翠玉白菜入課程,除靜態導覽與手做仿真品入課程外,今年更與愛迪樂物理治療師合作,導入動態「文物操」,透過運動訓練長輩肌力。台灣戲曲中心部份,則是結合課程與表演,並串接共餐之據點,於課程中融入失智延緩及訓練外,亦加強營養與飲食之相關衛教宣傳。在家庭照顧者關懷方面,則與北區家庭照顧者中心合作,辦理心靈舒壓及喘息相關課程。另外亦與特力屋合作,針對失智及高齡居家安全議題,透過課程方式串接商場現場示範,提供民眾相關資訊。在失智友善社區佈建方面,目前以失智友善天使及志工之招募為主,並加強鄰里長加入擔任「守門員」,挖掘社區中隱藏之個案,強化確診率並提供相關的資源協助。內湖區──深入職場打造友善氛圍內湖區因有內湖科學園區,盤據許多公司行號,因此健康服務中心利用健康職場推動之便,鏈結健康促進課程,推動職場失智友善相關內容,並特別強化「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公共識能,以期能友善失智個案,提供友善協助。目前合作之大型職場失智友善之行號,如和泰興業(大金空調)、世晞工程等,後續拜訪推動之企業如大都會公車。在失智友善組織的串接上,除透過鄰里長資源於地方辦理失智友善系列講座外,亦透過商店、教會等組織的串聯,期待可逐步推動失智友善環境。另外,在失智照護網絡之資源整合上,則號召友善天使及鄰里長等挖掘社區疑似或確診個案,並串接轄區內醫院如三總、松德院區等醫療資源,提供個案確診及個案管理服務,讓失智症者能獲得妥善的照護服務。信義區──笑義笑宣傳失智識能信義區在失智友善資源網絡的佈建,主要有以下特色:在社區及鄰里資源的串聯上,以培育失智友善社區種子人員為目標,招募志工擔任「笑義笑行動劇團」巡演,並於里上針對失智症狀、家庭照顧者負荷等主題進行相關公共識能宣導。辦理「記憶餐盒」失智延緩課程,並串聯賣場、烹飪課程等,以及護理相關實習生參與,除推動「代間融合」元素外,更讓失智個案及家屬可透過課程延緩症狀外,也讓家屬與個案間有更多的理解與良性互動。另規劃針對家庭照顧者辦理「咖啡講座」,透過心理課程的調適,讓家庭照顧者可獲得喘息。南港區──廣邀里民任友善貴人自108年起,便針對社區內高齡友善資源進行盤點,並率先其他區向中央申請長者健康促進計畫(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課程鼓勵長者走出家門多參與社區活動;另亦針對失智病患及其照顧者辦理「憶起陪伴‧享舒壓」計畫,除提供失智照護相關課程訓練外,亦舒緩其照顧負荷。課程介入後,照顧者照顧負荷程度平均降幅40.68%、憂鬱程度平均降幅74.83%,具有顯著的差異。本年度更進一步針對在地失智友善社區進行相關的資源整合,運用地方在地特色,邀請轄區內里長擔任「失智友善桂(貴)人」,於所轄里段進行失智症防治宣傳,並發放「失智友善錦囊」(資料包),深化社區民眾社區失智友善概念及相關識能。另外,亦於志工培訓課程中,將失智友善及相關識能整合,加強失智友善天使募集。萬華區──聯結社區資源投入照護107年起,萬華區便針對轄區內商家全面性宣傳「看、問、留、撥」失智友善宣傳,希望透過社區鄰里商家的失智友善及警察單位之串聯,提供失智症者友善環境及相關支援,降低失智症者走失風險。其次,加強分眾宣傳,如透過里民工作會報,融入失智友善相關公共識能;或針對校園,如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透過實習課程等結合失智症照護主題,強化各個不同受眾的資訊需要。另外,為持續結合鄰近學校資源,辦理老幼共融之代間融合課程,強化跨世代間的理解與認同。文山區──憶起智齡列車巡迴失智友善系列資源佈建及串接,乃架接在「高齡友善」之框架下推動,除整合文山區內特色資源,如指南宮、動物園等周邊之登山步道,媒合中國文化大學運動學系資源,於健康步道導入健康安全科技,另與社區發展協會,開發明星賞螢生態步道等,鼓勵長者多走出戶外運動,社會參與,達到失智預防的目標。在教育資源的整合上,於區內學校合作,導入失智預防健康識能於課程中,透過遊戲化機制,如桌遊、大地遊戲、社團遊戲等方式,鼓勵學生多方瞭解失智預防資訊,並透過學生識能的提升,達到代間融合之目標。在失智延緩及預防課程開設方面,與資生堂合作開設化妝療法課程,透過化妝技術訓練長輩肌力及手眼協調等能力;另亦開設園藝治療課程,期待可讓長輩透過不同模式的課程,延緩症狀。在失智友善天使、組織之招募方面,全力推動「認同卡」認證,透過友善天使培訓,擴大民眾瞭解「看、問、留、撥」之重要性,進而促使店家成為社區中之友善組織,提供失智友善環境。北投區──全人健康All in one在課程規劃上,過去以高齡長者需求為核心,從營養、運動、口腔等實務性課程為主,透過系列的課程預防及延緩失智狀況,自109年開始,推出「全人健康All in one多元串聯自主行」方案,進一步擴大服務族群至全人照護,除提供個別化評估之個人處方及相應之套餐服務外,更串接後續自主性服務,如智慧APP等串接,讓民眾可在家自主進行、動手做。在友善天使的招募方面,除了從最貼近社區的里鄰長、里幹事納為失智守門員外,更從健康服務中心志工等訓練課程中納入失智相關宣導,並招募天使提供相關服務。友善組織的鏈結方面,除與臺北市溫泉協會合作,於新北投觀光商圈、石牌商圈成立友善組織,亦鼓勵失智友善社區服務──「看、問、留、撥」。松山區──社區資源促進代間融合自108年起串接地方首長(如區長、議員等)、社區學校等,於祖父母節宣示以高齡友善為核心,營造友善失智社區,並與轄區內社區發展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成為臺北市首創特色。在友善天使招募方面,主要鏈結志工、民防大隊、國小導護隊等志工群,實行「看、問、留、撥」,給予失智症者關懷及協助,目前已有38個個案在這防護網上安全返家。另亦與渣打銀行合作,以保護個案權益為主,導入失智相關公共識能,以期保障失智症者相關權益。結合轄區內友善賣場辦理失智樂齡活動,透過食材的選擇及處理,讓失智症者及其照顧者、家屬等可多接觸人群,並接收營養相關資訊,紓解照護壓力。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8-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吃飯睡覺都來 哺乳室濫用不斷
台灣近年積極提倡親餵、推動哺乳友善環境,但婦女團體發現,國內友善哺乳只做「半套」。雖然各地方政府主管單位明定,哺乳室不得從事哺乳以外行為,但還是有不是哺乳媽媽的「路人」,占用哺乳設施滑手機或睡覺而理直氣壯,彷彿把哺乳室當成免費網咖或休息室。「遇過在裡面睡覺睡到打呼的中年阿姨」、「遇過在裡面吃便當的。」這些都是媽媽們的哺乳室奇遇。一位哺乳媽媽表示,曾在醫院哺乳室看到一位阿嬤抱著孫子補眠,只能尷尬拉上簾子,沒想到嚇到小孩,阿嬤反而罵她吵孩子睡覺。據「公共場所哺(集)乳室設置及管理標準」規定,哺集乳室只能專供哺集乳用所用,不可作其他用途,若違反此規定,如有路人在哺集乳空間睡覺等,地方主管機關先勸導該哺集乳室所在地的負責業者或管理者,並命其限期改善,未改善者最高可罰十萬元。衛福部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坦言,近年地方衛生單位確實仍偶爾會接獲民眾投訴,發現有人隨便占用哺乳設施,但由於經主管機關勸導後,業者都會盡速改善,如去年,一整年都沒有人因此被罰款。生育改革行動聯盟理事長諶淑婷表示,評鑑或罰則是維持服務設施品質的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管理手段。管理階層若缺乏性別教育觀念,看不到女性哺乳過程遭遇社會有色和歧視眼光,無法真正了解哺乳對嬰幼兒重要性,。諶淑婷也提到,哺乳室被「另作他用」,其實是提醒注意「多元需求」的存在,公共場所應容納不同需求的人,規畫時應盡量顧及彼此,而非相互排擠。她舉例,瑞士蘇黎世機場提供家庭服務空間,備有沙發、座椅或躺床,女性想哺乳可以坐餵或躺餵,同時也提供幼兒躺枕、大小布偶,讓親子都自在。
-
2020-08-12 失智.名人專家
巫瑩慧/讓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持續發揮照顧與支持的能量
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最新推估,國內的失智人口如今已超過29萬。衛生福利部有鑑於失智人口急速增加,而且有九成以上居住在家中,因此從民國102年起就積極推動失智照顧服務資源的佈建,並於106年開始推行,107年陸續建構「失智共同照顧中心」(簡稱共照中心)和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簡稱失智據點)。前者以提供失智者社區個案管理服務,並負責社區照護人才培育及公共識能教育,及輔導社區失智據點為目標。後者則是提供失智者及照顧者多元複合支持服務,如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安全看視、照顧者照顧訓練及照顧者支持團體等,普及失智社區照顧服務。全國至108年度已設置87個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34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對於申請補助的對象及規定,每年持續修正中。筆者從民國107年開始擔任新北市衛生局的失智照護輔導計畫委員,參與申請案審查、訪視及相關會議。綜觀新北市在107和108年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業務,承辦單位分別為47家和52家,包括: 社區協會、合作社、基金會、醫院、診所、托老中心、護理之家、養護中心、居家護理所、職能治療所、物理治療所和宗教團體等。而共照中心有9家,亞東、慈濟、國泰、耕莘、淡水馬偕、輔大、雙和、恩主公等醫院和樂生療養院,每一家負責輔導5-7個據點,並轉介個案至據點參加課程。以下彙整心得與建議,以供參考。1.據點設置的地點,最好在交通便利或大眾運輸系統容易抵達的地方。地處偏遠的據點,須設法連結接送服務,對出席意願和參與人數都會有所幫助。2.一樓以上並具有門禁管制的場所,容易影響可近性和參與意願。3.環境中有比較寬裕的迴廊或空間時,將雜物和通道淨空後,就可做為失智者遊走、安撫的場域。4.活動帶領空間需要獨立,避免與廚房、卡拉OK、社區服務等鄰近或共處一個空間,而受到干擾。5.活動課程應包含非藥物治療的體適能、活化認知、藝術、音樂、園藝、芳療、舞蹈、戲劇、瑜珈、律動、樂器、靈性、出遊等多方面的介入,盡量避免只集中在其中的一兩項。這樣才能讓不同的團體動能,促進多方面的身心功能。6.在每堂課開始10分鐘左右,導入長者和家屬喜愛的健康知識,更符合日常需求和增進自我管理。7.當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同時為長照或社區服務相關計畫之單位,如C據點、預防延緩失能、公共托老中心、社區關懷據點、銀髮俱樂部或失智共照中心時,人員配置運用、課程規劃或師資聘任,須盡量妥善規劃與區隔,且要釐清整體和個別的運用模式。8.宗教單位辦理的據點,需要盡量開放社區民眾參與,而且宗教性課程不宜超過一定比例。9.建立連結資源,如科技、餐飲、音樂專營店、博物館、幼兒園、學校、桌遊等,促進創新服務。10.針對失智者或家庭照顧者的滿意度調查,需要落實。如果滿意度調查以臉部的表情變化或比較有創意的圖像供選擇,就具有親和力和方便回應的優點。11.鼓勵工作人員多參與失智識能和專業能力的培訓。12.志工的失智相關培訓,可考慮由共照中心或縣市主責單位定期統一辦理。當據點志工人力越充足,就可以有效協助安全看視、活動推展和社區關懷。13.鼓勵志工多參與培訓和領取證照後,彈性加入長照服務,既可以貢獻高齡化社會,也可以有所收入增進經濟自立。14.當據點陪同前來的外籍看護佔半數時,建議規劃以單獨課程或是和家屬一起列入培訓。也需要跟家屬溝通,對外籍看護於失智者上課中外出的彈性。15.退休的護理人員可以培訓成志工、據點協同承辦人或居家護理所工作人員。讓他們的專業,轉化成另一種形式的服務和社會參與。16.職能治療和物理治療科系學生,透過失智識能教育成為志工或據點活動協助人。17.據點或共照中心,都需要安排專責人員為聯繫窗口。活動帶領須以專業人員為主,如果是領有培訓證照者或照顧服務員,最好有實務歷練年資與基礎。18.在資源連結方面,鼓勵據點的承辦人員和主管多參與相關會議。並與社區其他單位及共照中心建立溝通管道、分享和合作。19.行政和服務建置比較成熟的據點,可藉由聯繫會議或提供參訪等形式,彼此交流分享精進。20.據點大都限於人力、空間和個案人數,比較難依疾病進程、年齡或文化背景等分班教學。不過,未來建議在幾個整體機制比較合適的據點先試行推展。目前比較共通性的挑戰是: 家屬支持團體課程和諮商,在規模比較小、位置偏遠、新設立的據點或對社區照護不熟悉的單位中,仍是普遍不容易達到的目標之一。所以,新北市為服務無法到據點參加活動的家屬,108年起採取更周延的作法。委託場地、資源和專業人力充沛的共同照顧醫院,來規畫辦理家屬支持課程,讓這項服務更彈性的進行和落實。而且,如果能夠每個月固定一次由醫師主持擔任家屬諮詢,讓參與者可以從中釐清健康和照顧上的困難。同時,從別人的案例和醫師的回應中,學習到新知。這樣更能有效達成兼顧知識技能、情緒紓解與資源連結等功能。由於新北市幅員廣大,在偏鄉地區的交通、服務輸送、參與意願、特殊民情和地方情節等,存在著不容易克服的侷限,相信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其他縣市城鄉佈建分散的地區。不過,也陸續目睹許多感人的案例。例如在資源和行政體系較薄弱的據點,活動帶領的老師洗淨各種資源回收用品後,製成不同的活動材料或教具。同時也親切活潑的和失智者及家屬互動,並鼓舞主動協助其他學員的家屬,讓整體氛圍充滿歡樂溫馨。還有據點積極和里辦公室合作,串聯社區單位統籌志工,服務弱勢家庭、兒童和獨居長者。並在巷弄沿途擺設懸吊盆栽,美化社區環境。而且克服困難,透過多次協調,邀請里民及失智者在畸零地中,共同闢建菜園。一掃過往垃圾堆積的髒亂,開拓了失智友善環境。在每個縣市推展的失智社區服務計畫中,地方主管機關、失智共同照顧中心和失智社區據點,是三位一體架構,必須有賴主管單位的運籌和變通。另一個重要關鍵是,共照中心願意投入社區營造。參與據點的協調、輔導和培訓,協助就醫確診、各項資料建置、人力培訓和公共識能。而社區中的協會和組織,在有限的經費下,不斷學習、連結和成長,而帶動整體前進的力量。筆者在兩年訪視據點的過程中,看見社區中的協會或組織,只要其主管和承辦人員有三心:愛心、用心和熱心,加上積極和其他資源建立連結與合作,普及服務,反而更能呈現在地服務的溫暖、感動和永續。謹以此篇文章和新北市及全國失智社區照顧服務計畫的所有夥伴共勉,讓失智症的服務可以持續發揮多元照顧和支持。 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7-03 橘世代.愛玩橘
公路小旅行說走就走!遊賞北台灣106鄉道幽靜之美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後,雖然還無法出國,但國內旅遊可說是相當火熱,遇到連續假日想要訂房更是難上加難。這時候不妨選擇開著車到鄰近的景點來趟公路小旅行,舒展身心又可以說走就走。其中,對於北部民眾而言,平溪及石碇是相當推薦的地點,尤其是推薦開著車走訪106鄉道,沿途除了自然風景優美外,還有很多不錯的景點可以遊覽。平溪支線鐵路是許多國內外旅客必去景點,但也因此假日總是人擠人,實在無法讓人放空。此時,不妨選擇到平溪線中較少人煙的望古車站,走進山間步道,來體驗秘境瀑布的幽靜之美。從望古車站向前走,除了有具歲月感的舊磚造平房外,還可以看到「慶和吊橋」遺跡,見證昔日此地採礦運煤的歷史。沿著鐵軌往前走,走到盡頭時即可聽見潺潺水聲,沿木棧道往下走,約五分鐘即可看到望古瀑布。望古瀑布共有四層,沿木棧道可到達第一層及第二層,雖然不如十分瀑布的壯觀,但幽靜的環境搭配上優美的景緻,反而讓人心靈平靜。此外,因為偶像劇一炮而紅的石碇千島湖,則是石碇地區相當有人氣的景點。原名為「塗潭」的石碇千島湖,是石碇水源區的翡翠水庫和北勢溪匯集成密集的灣潭地形,青山與碧水蜿蜒交錯,從高處往下俯視,營造出有如浙江省千島湖般的美景,再加上一旁八卦茶園順著山勢交疊、井然有序的田園風光點綴,更讓不少人慕名前來,成為當地的拍照熱門地點。雖然石碇千島湖已經小有名氣,但由於周邊沒有明顯告示牌,讓不少人慕名前來卻遍尋不著。想要到達石碇千島湖,進入北宜公路往宜蘭方向在27K處可以看到寫著「永安社區」的大石碑,附近則有一個寫著「勝安宮」牌樓,即為千島湖的入口。建議在周邊找尋車位後徒步前往,除了更有尋找秘境的感受外,步行也更加友善環境。【愛玩精選延伸閱讀↘↘↘】。花蓮濱海一日遊/天空步道賞百萬海景、黃金稻田!。南橫中之關古道 「漫步巨林間,讀走抗日史」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5-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平均78歲的「銀髮口罩包裝隊」 拚防疫也拚社會參與
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大部分長者的關懷據點及共餐活動皆暫停,但也因此讓許多長者們加入防疫的行列。臺南市龍崎區衛生所出現「防疫口罩包裝隊」,由一群平均年齡78歲的長者組成,減輕衛生所的工作負擔,也呼應高齡友善的社會參與精神及行動。據估計2026年65歲以上人口會占總人口20%,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這次疫情讓大家看到,長者志工隊不遺餘力地投入防疫工作,顛覆大眾的印象。長者不再只是被照顧者,而是能自主經營老年生活,參與社區活動,如擔任志工、協助家庭照護者等。」平均年齡78歲的「防疫口罩包裝隊」臺南市龍崎區屬偏遠無藥局地區,衛生所人力不足,長者們見狀主動加入防疫的行列,於是5人加起來平均78歲的防疫長青隊成行,每天下午兩點準時到衛生所幫忙分裝防疫口罩。宜蘭縣社區長者透過參與各種志工活動,提升他們的社會參與感,也成為抗疫尖兵。當口罩耳掛線過短時,衛生所計畫承辦人員號召「銀髮惜物志工隊」,教導民眾如何改良口罩,珍惜物資。關懷長者不中斷 衛生局所主動出擊王英偉表示,由於高齡長者是受感染的高風險族群,自疫情爆發以來,許多長者不願意出門,甚至不願意就醫。在長期缺乏互動的情況下,除了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對健康也是不小的戕害。因此縣市衛生局所主動出擊,結合鄰里長進行社區關懷,嘉義縣配合防疫政策將大型活動改為小型講座,也請專業心理諮商師進行call out 「雲關懷」、成立防疫小黃車隊,載送長者就醫;花蓮縣辦理小型的共餐「誰來午餐」活動,傳達關懷,降低長者孤寂感。 全台響應高齡友善城市王英偉表示,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啟動「高齡友善城市及社區計畫」,至102年22縣市全部加入推動行列,在108年更有126個社區營造單位參與計畫。未來將持續鼓勵各縣市政府,依高齡者的需求,發展地方特色計畫,打造高齡友善環境,包含營造高齡友善商店等,並招募長者志工或促進就業,提供老人社會參與增能互助機會。原文引用自:國民健康署
-
2020-05-15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保護失智者3招 友善靠你我
「失智保護有3招,友善環境靠你我。」台灣失智者逾28萬人,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呼籲,全民看到行動緩慢或疑似失智者時,可運用「主動關懷」、「幫助選擇」、「安撫情緒」這3招,主動上前幫助,讓失智者與其照護者均能得到支持及關懷,於社區安心生活。根據2017年健保統計,因失智就醫者約17萬人,其中高齡者占多數,65歲以上有16.8萬人。國健署統計,除了家裡,失智者常見去早餐店、大賣場及大樓。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因失智症患者多數為居住家中並在社區中活動,為了讓各職場的人員了解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國健署特別錄製影片,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失智者購物、點餐、問話、主動協助等,呼籲各界聯手一起打造失智症患者友善的社會環境。全聯門市店副理張祐誠分享,日前店內遇到一位年約七旬的婦人在店內選購商品,走到結帳區時摔倒並短暫昏迷,由於店內人員平時就有訓練,隨即上前問候並立即送醫;而看到老婦人身上有配戴聯絡資訊,隨即與其家人聯繫,才知老婦人有失智症,所幸送醫後無大礙。羅素英說明對失智者的保護三招如下:1.主動關懷:大樓保全、早餐店與賣場的員工接觸的客人形形色色,若覺有異狀,可主動詢問來降低失智者的焦慮。2.幫助選擇:早期或輕度失智者會有思緒中斷、忘詞等狀況,可上前提供選擇幫顧客完成任務。3.安撫情緒:失智症者可能因短期記憶缺失,出現重複的行為,用穩定口氣安撫其情緒,可減輕衝突、緩解失智者的焦慮。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5-1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七旬失智嬤購物跌倒 國健署籲3招建構友善環境
「失智保護有三招,友善環境靠你我。」台灣目前已有逾28萬名失智者,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2017年健保資料中因失智症就醫者約17萬人,其中高齡者更佔多數,65歲以上就佔了16.8萬人。而據國健署統計,早餐店、大賣場及大樓是失智者除待家中外,較常出沒地點。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台灣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全民可多些愛心、耐心,看到行動緩慢或疑似失智者時,可運用「主動關懷」、「幫助選擇」、「安撫情緒」等保護3招,主動上前幫助,讓失智者與其照護者均能得到支持及關懷,於社區安心生活。國健署今舉行「三招打造失智保護網」記者會。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因失智症患者多數為居住家中並在社區中活動,為了讓各職場的人員了解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國健署特別錄製三支影片,包括:「早餐店篇」、「大賣場篇」及「大樓保全篇」,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失智者購物、點餐、問話、主動協助等,呼籲各界聯手一起打造失智症者友善的社會環境。出席的全聯門市店副理張祐誠,分享日前店內遇到年約七旬的老婦人在店內選購商品、準備走到結帳區時摔倒,並短暫昏迷,由於店內人員平時就有訓練,因此隨即上前問候並立即送醫;而看到老婦人身上有配戴聯絡資訊,也隨即與其家人聯繫,才知老婦人有失智症,所幸送醫後無大礙。羅素英說,國健署自2018年起即與地方政府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計畫」,2019年在九縣市建置十個失智友善示範社區,透過不同場域的宣導與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提升工作人員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而對失智者的保護三招如下:主動關懷:大樓保全、早餐店與賣場的員工接觸的客人形形色色,若覺有異狀,可主動詢問來降低失智者的焦慮;幫助選擇:早期或輕度失智者會有思緒中斷、忘詞等狀況,可上前提供選擇幫顧客完成任務;安撫情緒:失智症者可能因短期記憶缺失,出現重複的行為,用穩定口氣安撫其情緒,可減輕衝突、緩解失智者的焦慮。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5-01 橘世代.愛吃橘
惜食零廚餘/打造全食物酵釀實驗場,果皮到籽都是寶!
陽光灑進和室窗邊,一罐罐五顏六色的玻璃瓶裡,裝著發酵中的水果酵釀,這裡是秀嬌姐的全食物酵釀實驗場。「農友辛苦耕耘友善種植的水果,更要好好珍惜,果肉吃完了,果皮、種籽都能做成酵釀,果皮還能2次利用變蜜餞,一點都不浪費!」在秀嬌姐眼裡每樣東西都是寶。秀嬌姐帶著我們貼近瓶身仔細觀察。「每種水果、果皮發酵的速度都不同,鳳梨皮發酵速度快,瓶子裡的泡泡冒個不停,第一次做酵釀沒有酒引的人,可以從鳳梨皮開始。」酵釀的作法很簡單不怕失敗,從少量開始試作,熟悉上手後再加入自己的創意,可以玩出不同變化。※加入前次酵釀濾出的酒汁作為酒引,可幫助發酵。無需另外加酵母菌,含糖量高的水果本身即有可自然發酵的酵母菌。打開冰箱,粉紅色紅龍果皮釀、淡黃色楊桃果釀、清澈透明的野薑花釀,還有芭樂、嫩薑、百香果……,她細數著標籤上註記的不同原料,「本來要被丟棄的廚餘,做成酵釀,常常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酵釀過程不斷實驗的樂趣、分享的心意,其實源於珍愛這塊土地上生產的農作物,愛物惜物的主婦精神。水果酵釀基本原則食材比例水果+糖度25 度糖水(1碗糖:2.6~2.8碗水);水果、果皮、種籽等占總體比例約1/10 ~1/2。柑橘類果皮帶有精油,原料占糖水1/10~1/5 即可,否則會苦。食材說明1 水果洗淨後,再用冷開水清洗,避免有雜菌影響發酵。2 使用白砂糖,而非黑糖、二砂糖,因為白砂糖純度高且沒有雜質,較容易掌握。3 容器盛裝所有材料後,最好預留10~20%發酵空間。4 發酵時間愈長,酒精濃度愈高,但也不能過久,否則有些水果酵釀會變酸為醋。若不喝酒的人,可以在第5 天左右濾出水果發酵飲,加入氣泡水調成水果氣泡飲,很受小朋友歡迎!香蕉皮酵釀 材料綠色香蕉皮4根白砂糖2碗冷開水5.2 碗酒引適量(50~100毫升)準備工作玻璃罐(約3公升容量)清洗乾淨,用熱開水消毒後備用。作法取果皮:將綠色香蕉皮用削皮刀削下來,放入玻璃罐中。加糖水:取一乾淨容器,倒入白砂糖及冷開水攪拌至糖溶化,倒入作法1。 倒酒引:倒入適量酒引即可封罐(不要旋緊)。 攪拌:每天用乾淨的湯匙或筷子攪拌,讓果皮充分浸漬糖水,使糖水與水果充分混合(注意避免混入雜質,攪拌器具不能有油漬)。初釀:發酵約1 週,視溫度而定,夏天氣溫高,第6 天即可試喝;冬天則第8 天後試喝;嘗起來有酒味,糖度降低即可;喜歡酒精較濃的可增加發酵天數。過濾:將酒汁濾出,裝進玻璃瓶存放冰箱阻斷發酵,此時即可品嘗美酒,靜置數日後風味更佳。酵釀Tips為了保護環境和人體健康,製作酵釀時請選擇友善環境栽種的果物。不同水果發酵速度會有落差,相同水果熟度不同發酵,速度也有差異,可以抱持著實驗精神,慢慢從過程中累積經驗。本文摘自《綠主張月刊》,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永續環境/關於更多「食物」大小事↘↘↘】。全球掀起蔬食風潮 英國皇室都共襄盛舉「素食婚禮」!。連皮帶籽營養滿分!認識「全食物」提升關鍵免疫力。「你吃什麼=你是什麼!」解釋為什麼你該吃蔬食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能上班能聚餐 洗腎非世界末日
COVID-19影響全球,改變你我習以為常的生活,但我們也在危機中開創新的可能,嘗試居家上班、遠距醫療與視訊上課等新方法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建立後疫情時代的新秩序。正如我們在疫情間積極適應改變,腎友也為了自己的工作權與生活長期奮鬥。●看更多腎友心裡話:【深度專題】獨家腎友經驗,6個生命故事說給你聽 「我們的敵人是腎臟病、不是腎臟病人」劉克勤/54歲,洗腎13年「苦也一天,開心也一天,何不開心過日子?」林女士/62歲,洗腎2年透析治療俗稱洗腎,民眾對洗腎的不了解,使腎友比一般人更容易遇到不如意。聯合報推出「尊嚴倡議」系列專題,邀請腎友訴說她與他的心路歷程,如何在洗腎後找到生活平衡、重塑自我形象及跨越職場障礙,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Q:有慢性疾病的腎友,怎麼減少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A:透析治療有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兩種方式,腹膜透析是從腹部的導管輸進乾淨透析液進行治療,最大的不同是腹膜透析可由病友或照顧者在家洗腎,減少暴露被感染的風險。Q:居家腹膜透析怎麼進行呢?A:傳統腹膜透析一天操作4到5次,腎友可以趁白天空檔換液;或者考慮俗稱「自動洗」的全自動腹膜透析(APD),利用腎友晚上睡覺時間洗腎,白天可照常上班上課。輕忽腎功能警訊拖到須洗腎林女士在北部一間公營事業單位上班。過去身體健康,健保卡一年只用1到2次,也沒特別注重健康飲食,只要吃飽就好。但7年前的員工例行健檢,發現腎臟功能亮紅燈,因拖延就醫時間,治療改善不佳,只好在醫師建議下選擇腹膜透析治療。可能是有心理準備了,林女士說她不怨天尤人,洗腎是無法換腎的必要治療,只要配合醫師的叮嚀、關注新聞報導,有「知識」放心中,注意飲食與居家護理,就能慢慢習慣洗腎生活,也能避免腹膜炎感染而住院。睡眠時間完成洗腎生活如常林女士說,她曾後悔太晚注意腎臟健康,「但苦也一天,開心也一天,何不開心過日子?」加上選全自動腹膜透析治療(APD),晚上睡覺8小時就能完成洗腎,照樣上班、周末參加聚餐,還培養每天健走1小時的好習慣。「不同之處是同事和家人更關心我。」林女士說,洗腎之初,工作40年的老同事會擔心她虛弱暈倒,輪班「巡田水(台語)」照看她,長官和家人也常叮嚀她要多休息,「能在友善環境生活很幸運。」然而,非每名腎友都能在友善環境中生活。腎友求職碰壁遭歧視譏腎虧劉克勤13年前因重病與誤診,被宣判必須洗腎。當時他在對岸當廠長,考量醫療水準返台求職,未料四處碰壁。且因選擇血液透析,手臂植有瘻管,不懂洗腎的朋友見狀,會譏笑他「腎虧」。雖是迷思,卻讓他多年不穿短袖。劉克勤盼種下改變的種子,當導演杜懷聖找他拍攝「十二分之一的光陰」紀錄片,探討台灣器官捐贈的環境時,他欣然答應當主角。該部片也獲2018年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尊嚴倡議盼友善接納洗腎者今年,他接下桃園市腎友協會理事長一職,雖為無給職,但努力倡導「我們的敵人是腎臟病、不是腎臟病人」,期待民眾認識腎臟病並學會預防,盼社會友善接納洗腎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專家提醒慢性病患為重症高風險群。劉克勤提醒,一周需跑醫院3次接受血液透析的腎友需更小心防疫,避免感染。林女士說,她使用居家腹膜透析,方便又能降低感染風險,這次疫情期間讓她洗腎更安心舒適。倡議大聲公●劉克勤54歲,洗腎13年洗腎只是疾病治療的一種,並非腎友上輩子失德,只要照護好身體,跟正常人沒有不一樣!●林女士62歲,洗腎2年我能工作,喜歡健走,開心生活不依賴人,對社會一樣有貢獻!醫學辭典/腹膜透析 洗腎DIY常見的透析治療為血液透析(HD),但還有一種方法為腹膜透析(PD),從腹部的導管輸進乾淨透析液進行治療。其最不同之處是,腹膜透析可以居家洗腎,不必像血液透析需一周跑醫院3趟,只是需自己操作。傳統腹膜透析一天操作4至5次,由腎友趁白天空檔換液;此外,也可透過健保租賃的機器來自動洗腎(APD),腎友夜晚就寢時治療,適合白天需上班上課的族群。最新APD機器可雲端回傳洗腎數據,讓醫護掌握病人治療狀況,提升遵囑性。而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一樣,操作皆須注意清潔,避免感染。(諮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整理╱記者鄧桂芬)【透析深度專題】做適合自己的選擇,去想去的地方
-
2020-03-31 橘世代.好學橘
敬農夫!退休校長學下田「晨昏背天面地,不亦快哉」
「孔夫子不如老農?」老農的玩笑話,讓嘉義縣國小退休校長李榮善轉型農夫,種出優質火龍果,採友善環境無毒栽培法,不施農藥及化肥,取名「夫子自然農園」,到農學院上課,從失敗中理出經驗門道,以有機農法管理,讓果園成為食農教育場域。7年前,剛滿50歲李榮善從水上國小校長退休,向老農請教如何種稻,老農開玩笑說「孔子不如老農」,讓他感到挫敗,妻子吳珠羽及另2對校長夫婦退休,大家相約在太保市共買9分地務農,「轉行當農民很痛快(痛苦、快樂)!」他說,農夫靠天吃飯,天氣及政策就是老天,無法掌控,只有靠勤奮打拚,他說,務農有意想不到風吹日曬,筋骨勞頓,面對台灣潮濕溫暖氣候容易病蟲害肆虐,又要堅持固守友善土地、無毒草生栽培、不噴農藥,著實吃盡苦頭,不論是病蟲害或極端氣候,有困難就是面對,找出方法全力以赴解決,這也是對自己能力與信心考驗。記得2018年823重大水災,紅龍果泡水24小時就岌岌可危,農園足足淹沒40小時,又持續約三周土壤持續飽水,農友們都預測凶多吉少,要有廢園的心理準備。水退之後果然8成底莖腐爛發臭,想必根系也大多窒息敗壞。這事讓他好幾天白天拼命刮除腐莖晚上徹夜難眠。有天半夜起身擬定一份戲稱「死馬當活馬醫」的搶救計畫,一步步確實執行,不斷滾動修正,2個月後在筋疲力盡的狀態下,紅龍果總算恢復生機,傷害降到最低。他說,當農夫至今1000多個日子,晨昏背天面地,從申請生產追溯QR,升級到合格吉園圃安全蔬果,去年更升級通過驗證取得「產銷履歷標章,不亦快哉!」李榮善巡視果園,每株只留1至2顆,不疏果每株開花2、30朵,果實多變小,疏果後果實營養品質好,火龍果盛產,給他震撼教育,一開始供貨果菜市場,老闆嫌水果賣相不如噴藥價格低說,太可惜了,就這樣,他採取網路宅配行銷,打出口碑知名度,不擔心沒銷路。「我敬重農夫,所以我學習當農夫!」,他說,50幾歲還有體力勞動,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身體變瘦變健康,跟農夫比較,有退休金沒心理壓力,但務農不簡單。他強調,校長退休務農不是放下身段,是感恩先民,並向農夫學習勤勞儉樸生活哲學,「務農3年多,我曾有後悔念頭,但勞動有不可思議的樂趣,何時是生命盡頭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未來會繼續以純真智慧、簡單生活,悠遊於天地、寧靜以致遠。」【精選延伸↘↘↘】。理工碩士辭百萬年薪!把科技帶回鄉,當起田園詞人。樂齡創生 日進斗金 日本上勝町「樹上長出錢」。50歲就退休 「人生歡喜過」他當起土地公經理人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03 該看哪科.兒科
寶寶趴睡或與大人同睡一床 專家說易窒息死亡
別再讓小Baby趴睡或跟父母同睡了!高雄醫學大學今舉辦108年高屏區兒少保護成果發表研討會,該校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梁富文進行一項「兒童死亡回顧分析研究」,共蒐集27名14歲以下兒童死亡案例,其中有5名未滿1歲幼兒死於意外窒息,共同點是與父母同睡大床,或採趴睡姿,最後因父母一時疏忽而釀成悲劇。該項分析研究是由國健署委託高醫大與成功大學在2018年執行的先驅計畫,在高雄、台中、花蓮三地進行27名兒童死亡回顧研究,發現有5名滿月到8個月大的嬰兒死因與睡眠環境息息相關,除了呈趴睡或側睡姿,也多與父母同睡一床。梁富文說,有名滿月嬰兒因媽媽習慣半夜側餵哺乳,平時就與父母同睡一張床,但某日父親醒來,嬰兒已窒息身亡;另名3個月大嬰兒是由保母照顧,凌晨喝奶後未拍嗝並讓其側睡,結果早上已翻呈趴睡姿窒息死亡;也有名4個月大嬰兒疑睡著時從嬰兒床翻落一旁記憶床墊,口鼻朝下陷在床墊內窒息死亡。高醫小兒心肺科主任徐仲豪表示,許多父母以為小孩趴睡較好睡,但萬一若發生缺氧,反而不易醒來;其次,父母與孩子同床,也容易睡熟時不小心壓到孩子,而造成新生兒窒息;他呼籲1歲以下寶寶任何時間皆應保持「仰睡」姿勢,且和大人要「同室不同床」。徐仲豪建議,除了讓新生兒睡在單獨的嬰兒床,床墊材質盡量不要選擇太軟或不會回彈的床墊,床上也要避免堆置太多棉被、填充玩具或枕頭,避免蓋到嬰兒呼吸道,或翻身時小臉卡在床角凹陷處而無法呼吸。梁富文認為,這27名個案中有17名(63%)都是意外事故或他殺,其實是可預防的。針對兒虐及意外事件頻傳,立法院今年3月通過修正兒少法第13條,增列中央衛生主管機關進行6歲以下兒童死因回溯分析並定期公布分析結果,希望建立兒少成長的友善環境,讓未來主人翁能平平安安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