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南投
共找到
964
筆 文章
-
-
2021-11-13 癌症.其他癌症
無聲殺手壺腹癌 醫師:發現無痛性黃疸症狀不得大意
前駐泰代表李應元11日因壺腹癌病逝,許多民眾對壺腹癌感到陌生,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家洪弘昌說,「壺腹」位在十二指腸中,是膽管與胰管交會處,匯集膽汁、胰液等腺體分泌物進入十二指腸,壺腹癌初期無症狀發現不易,等到發現時往往已是末期。洪弘昌說,除了李應元外,兒童作家幸佳慧、前教育部長吳京也是罹患壺腹癌病逝,而十二指腸癌、壺腹癌、膽管癌跟胰臟頭癌的臨床表徵相似,被發現的時候,往往癌細胞已經侵犯周圍器官,難以區分癌症原發位置,因此多統稱為「胰臟癌」或「壺腹周圍癌」。壺腹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可能出現體重減輕、倦怠、腹部悶痛等症狀,膽管阻塞時會出現黃疸症狀,胃出口阻塞時可能出現無食慾、嘔吐、噁心等症狀。洪弘昌說,因此,一旦發現無痛性黃疸症狀不得大意,無痛性黃疸是膽管沒有伴隨結石及感染,而是腫瘤阻塞導致。他說,壺腹周圍癌當中,又屬胰臟頭癌好發率較高,但預後最差;壺腹癌成因尚無明確的研究,因此預防不易,透過超音波等定期檢查,才有機會早期發現,一旦檢出膽道擴張、胰管擴大或有疑似腫瘤時,醫師會進一步安排腸胃道攝影或電腦斷層檢查。確診後,若評估能開刀,還是以手術治療為主,依據不同癌症期別與癌症原發部位,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策略。
-
2021-11-09 失智.長期照護
長輩戴罩仍「足不出戶」 失智者近5成嚴重退化
根據衛福部統計至今年6月,失智症就醫人數約27.9萬人,近5年來每年以1.5至2萬人幅度增加。新冠疫情衝擊下,不少輕微失智症患者,因減少實體活動,認知功能、語言能力皆下降,即便政府近期陸續「解封」部分場所,仍有大半長輩不願出門,醫師呼籲,政府除了宣導防疫,應也要呼籲國民健康,避免長輩「怕染疫」到足不出戶。北市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受疫情影響,長輩減少外出、無法參與社區活動等,近期陸續回診,明顯觀察到活動力下降、進食量減少,甚至認知功能退化、社交技巧下降、語言能力退步等,不僅是失智者,連一般長輩都明顯退化,對任何事情主動性、積極度也減少,雖功能退化可部分恢復,但惡化已是普遍問題,相當嚴重。劉建良觀察,近期各場所陸續解封,年輕一輩戴口罩如常外出,但長輩卻非常「怕染疫」,就算是空曠、四周無人的公園等,長輩一樣不敢去,因為長輩須花很多時間「重拾對環境的信心」。他呼籲,中央做防疫宣導,應同時宣導國民健康,讓疫情與生活維持平衡。劉建良也建議失智症家屬,若長輩狀況允許,盡量施打疫苗,外出也都要戴口罩,戶外場所有陽光、維持通風戴口罩即可,室內場所除了口罩可加上眼罩、面罩,以及隨身攜帶酒精消毒,就能達到很好防護力。另外也呼籲,不同季節應調整長輩外出時間,秋冬建議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天氣較溫暖也避免著涼;夏季則建議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後出門。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指出,目前推估台灣有超過30萬失智人口,未來20年中,每一年平均增加1.8萬人,但照顧人力會減少,等於沒人照顧的失智人口會越多,應加速預防失智、讓社會大眾了解失智症,建構失智友善社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因應失智人口增加,基金會也致力推動從生活型態預防,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等面向,從年輕開始預防失智症不嫌早。失智友善教師麥建凱表示,今年5月至11月已於桃園推動34場失智友善計畫活動,共計23個組織、322位參與者等,結合鄰里、當地信仰中心等培訓社區種子,也到國中小進行代間教育、在地農場融入客家文化、以及郵局市場等失智者容易有金錢問題的場域,積極助在地社區認識失智症。國健署自2018年起於22縣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至今年全國已有60處失智友善社區,今年10月起辦理「奇憶旅程,伴你啟程!」系列性活動及11月舉辦北、中、南區巡迴展,帶民眾認識失智症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用愛伴隨失智者憶起啟程。11月份舉辦3場巡迴展覽,北區包括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台北國際藝術村游藝廳,以及中區南投妖怪村、南區雲林記憶庫等,詳情請洽國健署臉書粉絲專頁。
-
2021-11-03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這兩種蔬果易沾黏 阿嬤常吃...胃中出現拳頭大糞石
南投69歲林姓阿嬤吃飯喜歡配破布子,又吃了不少甜柿,近日覺得胃脹氣、噁心等不適症狀,就醫後經內視鏡檢查,發現胃裡面有顆拳頭大的糞石,透過微創手術取出胃糞石後,才恢復健康。南投醫院外科醫師許家榮說,常見的糞石多為植物糞石,大部分是難以消化的植物纖維所組成,在胃裡結成團塊。初期不會有症狀,但隨著飲食習慣持續累積,糞石越來越大顆,就可能會出現腹脹、胃痛、噁心等不適症狀,嚴重甚至出現胃穿孔、胃出血。年長者、咀嚼功能不佳、糖尿病、腸蠕動較差、曾接受過胃腸道手術等民眾都是糞石的好發族群。林姓阿嬤經常吃破布子,破布子果實具黏性,民間普遍認為具有開脾功效,阿嬤三餐便常以破布子配飯。破布子不好消化,黏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最近是甜柿的產季,阿嬤飯後又吃甜柿,柿子中的鞣酸與海鮮、肉類等蛋白質會與胃酸交互作用,讓食物在胃裡沉澱結塊,進而引起胃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胃裡有顆7公分大的堅硬糞石。有民眾飲用可樂或消化酵素可將糞石分解,但可樂含糖量高,且為碳酸飲料,過量可能造成胃酸過多等風險,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導致血糖失控,並非每位患者都適用,切勿自行嘗試,需與醫師討論後再執行。糞石也有可能往下掉,卡住腸道,引起腸阻塞,除了腹痛還可能導致腸壁壞死、腸穿孔,甚至引起腹膜炎,危及生命。許家榮表示,糞石大部分可藉由內視鏡取出,如果太大,就需要手術治療。營養師黃淑敏說,民眾平時攝取足量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但人體無法分解膳食纖維,因此咀嚼功能不佳、腸蠕動較差民眾攝取過多膳食纖維,加上水分補充不足,反容易產生糞石,產生不適。提醒高危險群的民眾在飲食上應該細嚼慢嚥,適當的運動並攝取充足的水份,有症狀盡早就醫治療。
-
2021-11-03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影/小學生成低頭族 竹山秀傳發現脊椎側彎案例增多
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受到手機影響,逐漸成為低頭一族,甚至在X光檢查中,竹山秀傳醫院近來發現,甚至出現嚴重的「脊椎側彎」現象,小兒科醫師表示,低頭滑手機或其他姿勢不良,所導致的彎腰駝背比例增加,有趣的是女生還比男生多。竹山秀傳醫院指出,學童檢查就是要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近年來針對竹山、水里、信義地區的國中小學一、四、七年級,分別進行學童健康檢查,每年約11、12場,場次沒有減少,但學生數都在遞減,只是健檢中心發現最近幾年小四以上「脊椎側彎」的孩子越來越多,如果嚴重還需要到復健科矯正。可能是「低頭族」的因素。小兒科醫師高萬清說,每次校園學童健檢後,醫院來了很多就醫尋求改善的小患者,學童健檢做了20多年,除學童齲齒及視力外,近年出現不少脊椎側彎的情形,特別是「姿勢不良」的比例明顯有增加,以前是因為單側背書包造成的斜肩、但近幾年發現學裡常見低頭滑手機或其他姿勢不良,導致的彎腰駝背比例增加,女生還比男生多。家醫科醫師楊舜清說,學童健檢不但檢查口腔、牙齒檢查、眼耳鼻喉頭頸、胸腔、腹、脊椎四肢、泌尿生殖、皮膚、和心電圖檢測,但從X光檢查中發現的個案,其實不能算是脊椎側彎,正確來說應該是「姿勢不良」、「彎腰駝背」,因為比較嚴重了,所以要復健矯正,醫師最終還是會建議學生及家長要到復健科諮詢,由專業復健師提供正確的姿勢矯正。
-
2021-11-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男接種第2劑AZ疫苗身亡 衛局助申請救濟
埔里46歲男子有心血管病史,上月底接種第2劑AZ疫苗時,醫師建議不要施打,但是他堅持接種並簽下切結書,3天後因心肌梗塞喪命。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將提報不良事件釐清死因。衛生局指出,這名男子有吸菸、心血管病史,今年5月起陸續到醫院就診,有冠狀動脈血栓、心肌梗塞病史,7月底接種首劑AZ疫苗,1個月後心臟不適就醫,接受心導管手術先安裝2根支架,住院10天後返家,後續還有2根支架要裝。這名男子上月21日預定接種第2劑AZ疫苗,醫師強烈建議暫緩施打,但據了解,男子自認為屬壯年,堅持簽切結書要求打疫苗,但3天後身體不適就醫,在院內心肌梗塞死亡。陳南松說,調閱病歷發現,男子死因為心血管疾病導致心肌梗塞,心臟停止跳動,家屬對此不願張揚,不接受解剖,但是昨晚同意縣府協助申請救濟;衛生局尊重家屬意願,並且提供關懷慰問。不過,衛生局表示,但為釐清是AZ疫苗造成的血栓,或者心因性疾病造成的血栓,將提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縣府會尊重衛福部審定結果。當事人簽署切結書打疫苗,是否影響救濟行為?縣府表示,將尊重中央的判斷。陳南松說,AZ疫苗最有可能的不良反應為血栓,呼籲有糖尿病、心臟病或心血管病症的慢性病人,接種前應請醫師評估,若醫師評估暫緩施打,建議遵照醫囑;如果打完第一劑有明顯不良反應,也應該先暫緩。
-
2021-11-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埔里男子接種AZ疫苗後死亡 醫囑心血管病患者三思而行
針對埔里一名46歲男子今年7月接種AZ疫苗,曾發生不良反應,10月21日接種第2劑前,當時醫護人員雖建議不要施打,但男子仍堅持簽切結接種,最後因此喪命一事,南投衛生局長陳南松上午表示,經調出病歷後發現,男子本身就有吸菸、心血管的病史,最後死因是因他個人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心臟停止,將提報接種救濟委員會申請救濟。局長陳南松指出,經調出46歲男子病歷後,發現男子有吸菸、心血管病史,5、6、7月都有去心臟內科就診,合併有冠狀動脈血栓、心肌梗塞病症,7月分打完新冠肺炎疫苗第1劑後,1個月後因心臟不適曾回診,並完成心導管手術安裝了兩根支架,住院10天後返家,而後該名男子按規定前往接種第2劑病苗,10月21日雖經勸囑暫緩施打,但仍堅持簽下切結書接種第2劑疫苗。隔3天後,男子覺得身體不舒服,再入院調養時死亡,最後死因是他個人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心肌梗塞,南投衛生局已和家屬商討將這個案例,提到接種救濟委員會去申請救濟,看看這兩件事情是不是有因果關係,如果跟疫苗有關,就可以接受申請賠償,如果沒有,也可以認定是因原始的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部立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目前各類疫苗中,AZ病苗最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就是血栓,因此建議有糖尿病、心臟病或心血管病症的慢性病人,基於疫苗會對於患者身上的免疫系統,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如果慢性病人施打第1劑後,有明顯不良反應時,應該先暫緩,或改換中央CDC所認可的疫苗混打,但強烈建議不一定要施打,並三思而後行。
-
2021-11-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男打疫苗後瀕死救回 執意打第2劑身亡
國內疫苗覆蓋率持續成長,南投縣偶有不良事件通報,其中有打第1劑疫苗出狀況,仍執意打第2劑,最後致死,縣議員今質詢要求衛生局應持續關懷追蹤不良個案給予建議,甚至強制不要打;衛生局長陳南松則說,疫苗接種屬個人意願,接種前,醫生有評估給建議,若曾有不良反應可能通報考慮混打其他疫苗。王秋淑指出,魚池鄉有民眾今年8月至埔里衛生所接種疫苗後,施打後兩腳無力,家屬抱怨,有通報衛生局卻仍無人聞問,而這絕非單一個案,衛生局應要指派專人協助追蹤個案,除了關懷,也提供後續就醫協助或給予醫療建議。廖梓佑也表示,疫苗擴大接種後難免會有不良事件通報,而除了不良事件外,部分民眾只是輕症,症狀可能不是非常嚴重,有反映,但不見得足以納入不良事件,像類似的輕症民眾,衛生單位也應追蹤關懷,確保狀況沒有加劇。衛生局長陳南松說,民眾施打疫苗後衍生的副作用,不論是死亡或產生不適都能向衛生單位反應,後續會評估並協助申請納入疫苗接種受害救濟,受理後,並非沒持續追蹤回覆給民眾,而是申請救濟有一定程序及所需時間,才未能馬上回覆。葉仁創更提到,埔里一名46歲男子今年7月接種AZ疫苗,當時即發生不良反應,還好經醫護努力救回一命,10月按規定去接種第2劑,當時醫護人員有提醒他第1劑有不良情形,建議不要施打,但男子仍堅持簽切結接種,最後因此喪命。而其家屬不希望解剖,未向請領受害救濟金,但像這樣第1劑就有不良反應,第2劑又出狀況,很明顯是疫苗問題,除了解剖,是否提供協助其他救濟方式?另針對第一劑有不良反應者有衛生局無追蹤,強烈建議甚至強制他不要接種第2劑。陳南松表示,疑因疫苗死亡檢附病理報告是中央規定,而解剖是快速知道與疫苗有無因果關係的做法;不願解剖則能檢附疫苗接種後的就醫期間紀錄,送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審查認定死亡與疫苗接種有關,也能獲救濟補助,會協助申請。至於是否能強制要求不要接種疫苗,陳則表示,疫苗接種是個人意願,經醫生評估給予建議,仍堅持接種是其權利;不過,施打第一劑疫苗若產生不良反應,經通報衛生單位確認屬實,後續透過專業醫療評估,民眾是可以考慮混打其他疫苗。
-
2021-10-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本土、死亡皆+0! 境外5例自菲、俄等4國入境
國內新增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日5例境外移入,分別自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及俄羅斯入境。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2例,案16505、案16506)、泰國(案16507)、馬來西亞(案16508)及俄羅斯(案16509)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8月2日至10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935,71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3,918,276例排除),其中16,399例確診,分別為1,756境外移入,14,58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20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1-10-28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不一定得裝人工肛門 大腸支架解決腸阻塞困擾
南投80多歲廖性阿嬤將近一周無法排便,因為覺得腹脹、腹痛難受,前往急診就醫,檢查為降結腸腫瘤導致腸阻塞,糞便受到腫瘤的阻擋而無法排出,過去手術後常會安裝人工肛門,但醫師以大腸支架取代,解決阿麻排便問題。南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廖師賢說,阿嬤腸阻塞是因為左側降結腸腫瘤壓迫,擋住了食物的通道,使得糞便無法順利從肛門排出。可能會出現腹脹、腹痛、排便習慣改變、嘔吐等症狀,若沒有及時處置,可能會造成腸壞死、腹膜炎等併發症。大腸癌以手術為主要治療目標,不過腸阻塞患者腹脹較嚴重,需要透過兩個階段手術,第一階段先進行暫時性人工肛門手術,減輕腹部壓力,待腸道阻塞、腫脹狀況緩解之後,再安排第二階段腫瘤切除。許多患者對於安裝人工肛門較抗拒,擔心影響外觀與生活,部分患者因為年紀較大、心肺功能不佳,對手術的麻醉風險有所顧慮。廖師賢說,經評估病人的狀況後,可以選擇裝置大腸支架,以內視鏡於阻塞的腸道中裝置金屬支架,撐開腸道,緩解排便問題,患者不需全身麻醉,在解決了患者腸阻塞症狀之後,可以爭取營養補充時間,在體力恢復後,再進行腹腔鏡腫瘤切除手術等後續癌症相關治療,提升生活品質。但是大腸支架可能會產生刺激、穿孔、出血、疼痛及滑脫等風險,仍需評估患者腫瘤部位等狀況,視情況討論與制訂適合的治療方式。廖師賢提醒,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等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2021-10-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加開截止11萬人成功搶預約!剩7萬劑 這族群被擋門外
國內第十二輪疫苗三度加開AZ及BNT疫苗預約,今天中午12點截止,預計有24.8萬人符合資格,但實際可預約名額僅19.8萬。許多民眾看到新聞上網預約,名額幾乎秒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加開預約截止後共有11萬多人預約,兩款疫苗整體剩餘劑量各不到3萬劑。民眾抱怨台中、彰化、南投、高雄等新北多處地區皆額滿,且通知太臨時,根本沒辦法請假遠赴跨縣市施打。甚至有民眾明明屬於加開名額的年齡,上網預約後,卻發現「自己不符合資格」。莊人祥表示,BNT疫苗增加16.8萬人符合資格,但實際上可預約的量10萬而已,今天中午為止預約了7萬,剩下不到3萬量能。另外AZ疫苗新增8萬人符合資格,實際可預約有10萬,目前完成預約4萬,量能剩3萬多。他表示,各縣市政府如果不多加量能是無法再加開的,所以十二期預約就是到這邊截止。陳時中則表示,BNT疫苗第一劑已開到全年齡接種,預約和施打差一成以內,在調度上就很不容易約了,未來第十三輪混打規畫完畢後,會再向國人說明。然而第十二輪截止預約後,仍有剩餘疫苗量,但各縣市剩餘不均,導致很多民眾所在的縣市還是無法打到疫苗,甚至被說「不合資格」,莊人祥表示,主要原因是昨天加開對像,只適用「10月13日至10月26日」之間新上網登記意願的人,如果是以前符合資格,就不會再接到簡訊。至於各縣市疫苗分配不均,使部分加開民眾未能預約,他表示,如果還預約不到,第十三輪都還是符合資格可以上網預約。
-
2021-10-2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中風病患8成肩膀疼痛 應注意肩部保護避免受傷
8成腦中風患者有肩膀疼痛困擾,常見症狀有疼痛、僵硬、攣縮、活動困難、腫脹、手臂無力、麻或刺痛、肩關節明顯錯位,肩痛患者會因此減少活動,除了影響復健的進行,也影響了生活品質。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怡君說,肌肉張力來自大腦控制,當大腦因中風而受損時,肌肉張力會因信號過度活動或活動不足而發生變化,導致痙攣或鬆弛。由於肌肉張力的變化,許多患者經常會遇到肩部併發症。造成中風後肩痛的四個常見原因為肩部半脫位、肩部夾擠、痙攣及冷凍肩。肩部半脫位因支撐和穩定肩關節的肌肉無力和活動不足,沒有力量將手臂固定在正確的位置,手臂的側面、前面及頭頂上面的動作會對肩關節的穩定性施加額外的壓力,並可能導致半脫位或部分脫位,因肩部肌肉無力,手臂的重力也會導致肩關節半脫位引發疼痛。肩部夾擠則是當肩部和背部的肌肉在中風後變得無力時,肩胛骨在手臂抬起時無法正確旋轉,導致通過肩部肌腱受到擠壓。痙攣是因為肌肉張力會使肩部肌肉緊繃,導致僵硬和疼痛也會限制活動能力和運動範圍。冰凍肩的部分則是由於痙攣導致手臂和肩關節的活動減少,肩部的韌帶和關節囊變硬,形成沾黏性關節囊炎,肩關節中的結締組織變厚和緊繃,限制運動範圍並導致手臂運動疼痛。陳怡君說,治療會針對患者個別的狀況來安排,常見的治療方式有消炎止痛藥物、肉毒桿菌注射、肩胛上神經阻斷術、拉筋運動、軟組織鬆動、製作副木、擺位、肌內效貼布、主動被動關節活動練習、肌力訓練以恢復日常活動。她提醒中風者應該注意肩部保護,坐下或躺下時盡量使手臂和肩膀有支撐且在正確的姿勢。在協助中風患者上下床、站立和行走時,照顧者不應拉扯或抓住患側的手臂或肩膀,以防止韌帶扭傷、肌肉拉傷或因中風後肩部的穩定性下降而導致的撕裂或肩部脫位。早期治療對於中風復原非常關鍵。如果不及時治療,肩部併發症會嚴重惡化,使手臂的活動困難。如果出現肩部症狀,如疼痛、運動困難,應盡快就醫治療。
-
2021-10-26 新聞.元氣新聞
天氣轉涼流感病毒好發期 幼兒首打應2劑產生抵抗力
又到了流感病毒的好發期,特別是進入冬季可能引起幼兒園、托兒所及校園群聚事件,南投縣衛生局已邀集7家合約院所及衛生所,派遣專業醫療團隊,進入幼托園所提供流感接種服務,並建議未滿9歲首次接種的幼兒,應相隔4周以上接種第2劑,以獲得完整保護力。衛生局指出,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除公費疫苗自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外,今年更安排151家公、私立幼托園所入園設站接種,幼兒童人數3575人,截至目前為止,已完成58家、接種2650餘人,接種率約74.13%,略高於去年接種率70.56%。局長陳南松表示,近來統計流感季節,6歲以下幼兒類流感就診率,居所有年齡層之冠,且感染流感併發重症風險僅次於50歲以上,考量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病程長且有時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請家長儘早帶家中幼兒接種流感疫苗,以免於受到流感病毒侵襲。此外,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肺炎、腦炎、心肌炎。尤其是神經方面的併發症,可能發生永久的腦性麻痺、神經障礙,尤其兒童感染流感後約有1%到2%出現腦炎症狀,其中最嚴重的表現為急性壞死性腦病變,死亡率可高達30至40%。相關接種資訊請上官網(傳染病防治專區)查詢,或撥打諮詢專線2220904及洽詢各鄉鎮市衛生所。
-
2021-10-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北到恆春就為打疫苗? 民眾稱不如排殘劑自救
第12輪號稱史上最複雜的疫苗接種這兩天陸續開打,但有不少民眾在第一階段預約時,因為系統「秒殺」,有人必須到離家數公里外的醫療院所才能接種,明明住台北卻跑到恆春接種。第二階段明天即將開放預約,為了避免預約撲空,已有民眾透過「排殘劑」的方式自救。隨疫苗陸續到貨,國內開始大規模接種,但預約和接種卻搞得民眾雞飛狗跳。尤其第12輪疫苗接種,因為接種人力跟不上施打量能,導致搶疫苗像搶演唱會一樣,一上線即秒殺;而莫德納第二劑有的造冊接種、有的系統預約,導致出現重複預約的情形,以致許多符合資格者預約不到疫苗。65歲的L太太戶籍南投,與兒女常住台北。七月中旬於台北市和平醫院接種第一劑莫德納。因台北市在中央系統開放前,先於10月16日開放設籍台北市、第一劑在台北市接種的非設籍65歲以上長者與合法居留外籍人士,都可預約。因此L太太16日和先生起了大早在網路等待,9時一到立刻預約22日在台北接種。沒想到接種當天,竟收到南投縣政府的造冊名單通知,L太太忍不住抱怨:「都預約好了,今日才看到造冊名單」。另外有許多民眾則是在雙北預約不到疫苗,只好跑到外縣市接種。R小姐家住內湖,終於在第12輪等到BNT第一劑全年齡開放預約接種,沒想到上線才五分鐘,所住和鄰近的行政區都約滿,還好中南部還有名額,加上周末要到墾丁遊玩,索性到相距300多公里外的恆春醫院接種。而家住汐止的D先生表示,10月18日一早開放預約BNT第一劑時,因為公務纏身。等到忙完再預約時,汐止已經全部額滿,連想要預約瑞芳、萬里也都沒有名額,不得已只好往鄰近的桃園找。原本想要預約大中運輸較方便的市區,沒想到也早就額滿,最後約到較偏僻的龍潭區,來回車資就花了新台幣2000元。早在7月13日即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的Y小姐則表示,自己雖然符合第二階段的預約資格,但深怕沒有「搶演唱會」的手氣,以及擔心屆時工作繁忙延誤預約,因此周五(22日)一看到有診所開放殘劑預約表單,馬上上網填寫,以增加「留在台北打疫苗的機會」。沒想到周日中午就接到診所電話,排上殘劑,第二階段開放預約前完成第二劑接種。她說,後來發現臉書上甚至有殘劑訊息交流的社團,許多人會將殘劑的相關訊息分享在社團內,增加殘劑的預約成功機會。對於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除中央在台北、台中、新竹、苗栗、高雄、屏東、台南等縣市的自設接種站會繼續維持開設,也會繼續盤點是否需要增設;且第二階段預約者應會較第一階段較少,預料第二階段量能充足。
-
2021-10-24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重機男衰擦撞卻因禍得福 查出罕見骨內腱鞘囊腫
南投43歲張姓市民騎車與人擦撞受輕傷,原本沒打算就醫,經警方建議才去急診,未料檢查竟發現靠近踝關節處長了罕見的「骨內腱鞘囊腫」,及時手術治療,成功避免大範圍侵蝕骨頭及骨髓,導致骨內空腔、破壞關節面及骨折等嚴重後果。南投基督教醫院指出,張男今年7月騎重機外出買晚餐,與其他車輛擦撞,事發後還能起身行走,僅左腳踝挫傷破皮處有些疼痛,因此沒想要就醫,是因為警察先生強烈建議下才搭救護車到院,未料,急診進行X光檢查後才驚覺事態嚴重。南基醫院骨科醫師沈泰杉說,該患者在脛骨近踝關節處長了骨瘤,雖無法判定其為良性或惡性,但經磁振照影確認瘤在骨頭內往上生長,邊緣已脹大變型,不盡快開刀刮除,恐大範圍侵蝕骨頭及骨髓,造成骨內空腔、破壞關節面,甚至骨折。經與患者溝通後進行腫瘤刮除手術,以人工骨填塞侵蝕區域,再用鋼板予以加強固定;而經切片檢查骨瘤,才發現竟是罕見「骨內腱鞘囊腫」,在影像上的表徵與「骨巨大細胞瘤」極為相似,而其雖是良性,但會持續長大,對健康造成影響。沈表示,「骨內腱鞘囊腫」發生打多是因為踝關節使用過度、過度運動、體重或粗重工作、久站等,初期無症狀,很難及時發現,一般都是等到骨頭受腫瘤侵蝕到一個程度,出現痠痛,甚至不明原因骨折才會被發現,張姓患者真的因禍得福。而張男因及時發現,治療狀況佳,院方表示,該患者從開刀後回診至今,以人工骨填充處的自體骨頭恢復很好;這也凸顯,民眾平時就要多留意身體狀況,若發現身體出現異狀,就應立刻就醫尋求醫師協助檢查,及時發現才能及早治療。
-
2021-10-21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天天低頭滑手機 小心擁有「貴婦包」 頭痛找上門
現今社會人手一機,甚至透過筆電、桌機或平板等數位載具遠距上班或上課,因此出現肩頸疼痛等症狀,台中榮總埔里分院復健科表示,因該症狀到院求診患者,多半都是不當使用3C產品所造成,最常見就是「貴婦包」,並導致頸因性頭痛。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指出,「貴婦包(dowager’s hump)」指的是背後頸椎和胸椎交界的地方突出的一包肉,使得不少患者以為是因為好吃懶做變胖造成,錯當富貴象徵被說是「貴婦後肩頸的駝峰」,實際上變胖產生貴婦包的認知是錯誤的。而「貴婦包」其實是因為看手機或螢幕太久,頭不知不覺一直往前伸,直到頸椎已經承受不了頭的重量而變形,造成後肩頸駝峰凸起,而這類患者不見得會有肩膀或手臂麻痛等症狀,多半會因頸後肌肉變緊,筋膜緊、抽痛而導致頸因性頭痛。該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生王繼貞說,罹患頸因性頭痛的患者經常誤以為頭痛是工作壓力太大造成的偏頭痛,沒察覺是因為脖子肌肉太緊繃所造成,而這類症狀只要常練習縮下巴,並改善坐姿讓耳垂、肩峰和髖關節成一直線,就可以有明顯改善。此外,因常用3C而易出現的症狀還有「圓肩」,像肩膀不對稱、大小邊、高低不均、雙手同時舉高時角度不一樣、穿寬鬆衣物時衣領易掉到某一側,甚至「長短腳」都是廣義的圓肩現象,多半是使用電腦鍵盤或滑鼠的位置太遠離身體所造成。中榮埔里分院復健科表示,3C低頭族所造成的頸椎傷害多半是短暫且可逆的,只要在症狀初期盡早復健治療,可以獲得緩解,平時則得多注意自己的姿勢和工作時間,加上規律的牽拉運動等治療,復原的效果通常是令人滿意的。
-
2021-10-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衝疫苗接種量累垮醫護…篩檢站補助也沒來?莊人祥回應
新冠肺炎疫苗大規模開打,中央、地方為衝接種量,醫護紛紛表示快被逼瘋。現在又有醫護在PTT爆料,五月時新冠疫情爆發,指揮中心曾公布社區篩檢站的獎勵給付標準,但時至今日都還沒領到錢,且五月中旬至公告前的津貼無法比照回溯給付。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費用可以回溯,已請地方政府回報篩檢站相關資料,目前已完成新竹縣市、南投縣的資料審核,其餘尚在辦理。我國五月中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為鼓勵各地方政府設置社區篩檢站,指揮中心5月30日時公布全國社區篩檢站設置補助,每一篩檢站設備費用補助新台幣20萬元,每案相關行政費用,包括掛號、採檢、通報等補助500元。另外,補助支援採檢醫師補助以每班6000元、護理師或其他醫事人員每班3500元,每站每班行政、清潔人員,每人每日2000元。不過有醫護抱怨,5月14日開始台北市就啟動萬華專案,新北市也陸續廣設社區篩檢站,但時至今日仍尚未領到補助,且5月中旬到5月29日的津貼也無法比照回溯給付。不過莊人祥表示,已請地方政府就5月19日至29日設置的篩檢站函報中央,目前正在就地方所送的資料進行審核。目前已完成新竹縣、新竹市和南投縣的審核,近日就會撥款。至於其他縣市還在彙整,莊人祥說,縣市可分批送件,盡快送件可盡快審核;費用則無上限,開多少篩檢站就比照給付標準辦理。
-
2021-10-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COVID-19 疫苗國際接種證明有3種 南投合約院所僅2家
基於民眾出國有出國需求,不少人疑問如何取得COVID-19 疫苗國際接種證明,南投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縣內旅遊醫學合約醫院計有衛福部南投醫院及埔里基督教醫院等兩家,民眾可依需求前往申請俗稱黃卡的疫苗接種紀錄卡外,另可由衛福部合約的32家醫院開立的英文版診斷證明書及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做為出國的證明文件。南投衛生局指出,因應全球COVID-19疫情,衍生民眾申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證明文件的需求,最常見的是由接種單位開立的「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俗稱黃卡),填列完整西元年、護照號碼及同護照的英文姓名,但大多是做為國內接種紀錄之用,此外,由接種醫院所開立的英文版診斷證明書,也足以證明個人接種紀錄,但要特別註記疫苗接種紀錄。衛生局建議民眾出國最好攜帶「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強調這分國際接種證明,是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及證明書格式制定,衛福部疾管署已委託國內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受理民眾申請開立該證明書,且需加蓋授權戳章始為有效文件,南投縣合約院所有南投醫院及埔里基督教醫院等兩家。申請「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民眾請攜帶健保卡、護照(或影本)及「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前往旅遊醫學合約醫院門診,由醫師查詢我國「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紀錄及確認後開立。全國32家旅遊醫學合約醫院名單,可至http://www.cdc.gov.tw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頁「國際旅遊與健康」項下查詢。
-
2021-10-17 養生.聰明飲食
空心菜一刀切下 欣賞斷面之美
空心菜是家常菜,全年可見,以5到10月所產最脆嫩。「空心」,因菜莖中空得名,正式名稱是蕹菜,也有人稱甕菜,一說以往大戶人家在花園貯水的甕中種些蕹菜,不破壞景觀又可採摘菜蔬,一兼二顧,水甕中的蕹菜就被稱為甕菜。台語稱「應菜」,可能是口音轉化而來。空心菜原產於東南亞,很早就傳到東亞。據曹銘宗考證,自明清以來的中國史籍及台灣方志,都說「蕹菜本生東夷古倫國,番舶以甕盛之歸,故又名甕菜」,他認為「東夷」應是指東南亞,但「古倫國」就不知道是哪一國了。空心菜生長力強,旱地、水裡都可生長,若採摘嫩梢會新生,可重複採食,但採不回的是少年十五二十時的青春。夏日路經南投名間等地,路邊可見家戶前自賣大葉種的水應菜,塊頭比一般空心菜大,讓人懷疑是否老硬,但菜刀切斷維管束時的「涮涮」聲,已自證清脆。下廚時有餘裕,建議你抓起整束切過的空心菜,就著陽光欣賞橫斷面之美,那水靈的青,讓人想起了沈從文《邊城》的翠翠,守望著愛情,「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台灣夏季常有颱風或大雨侵襲,菜價常因此大漲,耐水耐旱的空心菜成了救急蔬菜。1972年7月28日的民聲日報9版頭條,就報導空心菜從每斤2角漲到6元,引發台北市議會關切,可見空心菜對民生之影響。王禮陽在《台灣果菜誌》曾記載一個傳奇,1985年,彰化一名農婦種了2分地的旱地空心菜,採收前遇到市場供過於求,她失望之餘犁除準備改種其他蔬菜,沒想到韋恩颱風來襲,旱田變水田,原本田裡的蕹菜殘枝竟然重生,且沒幾天就可採收,正趕上大好行情,2分地的空心菜賣了30萬元。我依消費者指數換算,當年的30萬元,大約等同現在近60萬元,而近年1分地的稻米收成大約最多2萬元,這批空心菜堪稱「菜金」。空心菜的源由據說可上溯到3千年前的商朝丞相比干,史記記載他耿直進諫「酒池肉林」的紂王,紂王不聽,反而說他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於是挖開比干的心查看。《封神演義》的故事更生動,魅惑紂王的妲己為了對付比干,稱病說必須以「玲瓏心一片」入藥,紂王因此召見比干「借心」,比干知此行無法善了,服用姜子牙留下的靈符,上殿勸諫無效後,取劍自剖摘心往下一擲,「掩袍不語,面似淡金」而去。留住一口氣的比干策馬飛離,要等新心長出,途中遇一婦人叫賣「無心菜」,他勒馬詢問:人若是無心,如何?婦人說:人若無心,即死。比干一聽,大叫一聲,落馬而亡。其實,空心植物如竹、小麥、稻子、蘆葦等,從演化論來看,是最進化的植物,莖中間的髓部萎縮,中間變空,管狀結構的支撐力既大,又相對節省生長所需的材料(髓部),生長速度加快,競爭力也更強。從烹飪角度看,空心菜受熱的表面積加大,更快熟,適合快炒,否則容易變黑或過熟,所以熱炒店裡常有沙茶牛肉空心菜等菜色。女兒不吃牛,從小愛吃腐乳空心菜。馬來西亞有道「馬來風光」,是用當地的蝦米三巴辣醬(Sambal Belacan)來炒空心菜,國父孫中山曾在馬來西亞住過一段時間,「馬來風光」據說是他的心頭好。「心頭好」自是有心,比干雖因肉體「無心」而亡,卻因心繫社稷而不「空心」,被孔子譽為殷商「三仁」之一,甚至因「無心」不會分配不公,被道教尊為財神。無心不一定空心,許多執掌大權者,空心則是無心了。
-
2021-10-16 新聞.健康知識+
帶能量包就闖高山? 玉管處「分級管理」避免越級打怪出意外
最近登山事故頻傳,有些遊客不熟悉登山路線,又無行程規畫,連食物、飲水都不足,迷途失溫層出不窮,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升登山安全及減少山難事件之發生,依據登山行程天數、危險地形及雪季所規劃分級管理制度,希望登山民眾也要承擔責任,提升自身登山安全,也避免浪費救難資源。玉管處表示,最近常有民眾登山迷途、失溫,有些山友認為時間有限,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體能佳、走得快或許是種享受,多數人並不適合這樣安排,行進快速、停留時間短,也代表登山難度提升。救難人員也發現,有山友不熟登山路線,也不走既定步道,有人還只帶一點能量包,就以為能走完所有路線,被尋獲後還要提供食物讓他們充飢,讓救難人員相當無奈,攀登高山還這麼輕忽風險?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常見登山事故就是因防水、保暖不足而造成失溫。正確的服裝和裝備可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玉管處表示,登山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保暖效果的材質為佳,尤其是內層、中層衣物,及有防水功能的雨衣,才有基本保障。雖然山林開放,民眾可以自由登山,但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的五大主軸中,民眾卻常疏忽責任承擔的自律精神。玉管處依據登山之行程天數、危險地形及雪季規劃分級管理制度,可提供民眾按部就班之登山認知,避免因輕忽而增加山難風險,也希望透過分級制度,讓民眾在從事登山活動時做好事前準備與計畫與身體狀況評估,應確實依計畫行進與宿營,配合玉管處提供的服務設施,山友發揮自我負責精神,才能提升登山安全。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阿嬤接種AZ後被診斷罕病 南投醫院通報不良反應待釐清
南投80歲陳姓阿嬤兩周前注射AZ疫苗第二劑,之後出現雙腿無力,近日因此跌倒撞到頭,經南投醫院診斷為罹患罕見「格林巴利症候群」,經治療後才逐漸改善,醫院也通報不良反應,是否有因果關係,將由相關單位進一步釐清。南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鄭耕兆說,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是急性周邊神經病變,每10萬人約1.65例。可能出現肌肉無力、手腳感覺異常、吞嚥及呼吸困難,且惡化快速,患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癱瘓,甚至危及性命。感冒或腹瀉等感染之後,引發身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但卻攻擊病人神經,使得全身神經及肌肉功能急速下降。家屬表示,阿嬤兩周前接種AZ疫苗第二劑,之後雙腿無力,沒想到緊接著就因下肢不穩而跌倒,南投醫院腎臟科與神經內科醫療團隊合作治療,症狀逐漸改善。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說,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整體來說仍然利大於弊,建議民眾仍應盡快完成疫苗接種,提升疫苗覆蓋率。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防錯針 台中診所不打BNT
新疫苗第11輪接種明天起陸續開打,台中市施打的BNT及AZ疫苗達28萬劑、彰化縣8萬劑、南投縣約4萬劑,施打量均創下新高,為避免打錯針,台中及南投採取分診分流,彰化縣因過去都已先規畫好分流作業,各醫療院所平常晚上也有夜診,假日也有設立施打站,可以因應。台中市衛生局說明,第11輪疫苗中央撥配台中市BNT疫苗16萬多劑、AZ疫苗11.7萬多劑,共有28萬多劑,從明天起,排5天施打,由於施打量極大,考量台中市合約院所一周接種量能約17萬劑,為避免打錯針,因此採取分診分流。衛生局表示,台中第11輪疫苗接種依分診分流措施,AZ疫苗開放在384家合約診所施打,BNT疫苗開放在39家合約醫院、大肚、烏日、龍井、沙鹿、霧峰、梨山等6區衛生所,以及40處快打站施打;另外,各區衛生所、合約診所受理高端疫苗預約接種,當診或當天若打BNT或AZ,就不受理預約接種高端。彰化縣第11輪BNT預約3萬9905人,排定15日到17日及20日到21日施打,AZ則有39167人預約,排定16日到21日施打。彰化縣長王惠美說,彰化從一開始中央開放民眾登記時,預先都已規畫好分流接種作業,各醫療院所、診所平常晚上也都有夜診,假日施打站也開打。南投縣預約平台第11輪AZ第二劑共1萬8398劑,BNT第一劑共2萬391劑,為避免打錯疫苗,採分診分流分時段接種,AZ接種時間為10月15至19日,BNT接種時間10月18至21日;各接種醫院、診所、衛生所皆採同一時間接種同一疫苗方式辦理。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15日開打第11輪新冠疫苗 採分診分流分時段防錯
南投縣後天開打第11期公費新冠疫苗,疫苗預約平台預約AZ疫苗第二劑共1萬8398劑,BNT第一劑2萬391劑,為避免接種誤失發生,縣府採分診、分流、分時段接種,AZ為10月15至19日,BNT接種時間10月18至21日。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為了加強疫苗管理措施,要求縣內各合約醫療院所採分診、分流、分時段方式,每診次僅提供一種疫苗接種。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前,務必過健保卡,透過API系統查詢預防接種系統核對接種紀錄;接種疫苗時,醫護人員務必落實「三讀五對原則」。衛生局指出,現階段疫苗接種種類眾多,特別加強105家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前,要求接種人員,未來對第12期BNT第一劑、莫德納、AZ疫苗第二劑施打,以及公費流感疫苗2階段開打後,進行疫苗接種預防管理。各院所同步啟動防錯機制,對所有疫苗接種的相關人員,進行熟稔訓練準備、稀釋及接種等各項操作程序,亦製作接種圖卡張貼於院所明顯處及注射處,提醒民眾及醫護人員當日接種疫苗的種類及診別。
-
2021-10-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南投老婦爆格林巴利症候群 發病前2週曾打AZ
一名老婦出現急性周邊神經病變「格林巴利症候群」,下肢無力而跌倒撞頭送醫,一度插管,家屬指老婦2週前接種AZ疫苗第2劑,南投醫院安排血漿置換術治療,同時通報不良反應。南投一名80多歲的陳姓老婦日前在家突然下肢無力而跌倒撞到頭,家人趕緊將老婦送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檢查診斷為罕見的格林巴利症候群,進行血漿置換術後,症狀明顯改善,拔除呼吸器,持續住院治療。陳姓老婦的家屬當時向醫師表示,老婦在身體不適前約2週有接種AZ疫苗第2劑,之後陸續聽到老婦透露雙腿無力,沒想到就因下肢不穩而跌倒。南投醫院已進行COVID-19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施打疫苗與老婦的症狀是否有因果關係,由相關單位進一步釐清。南投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鄭耕兆今天透過新聞稿說明,格林巴利症候群是急性周邊神經病變,發生率不高,每年每10萬人約1.65例,臨床上,可能會出現肌肉無力、手腳感覺異常、吞嚥及呼吸困難,病程惡化快速,患者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癱瘓,甚至危及性命。鄭耕兆表示,病人可能是在感冒或腹瀉等感染後,引發身體免疫反應產生抗體,但卻攻擊病人神經,使得全身神經及肌肉功能急速下降,目前在腎臟科與神經內科醫療團隊合作下,讓患者接受血漿置換術治療。腎臟科主任莊宗芳指出,血漿置換術主要是將血漿中有害的抗體,使用透析方式濾出,接著補充新鮮血漿送進病人體內,有助患者加速肌力恢復速度。南投醫院表示,過去若需要血漿置換術只能到外縣市治療,院長洪弘昌致力提供縣民充足醫療資源,引進血漿置換機等高階設備,讓縣民安心在地接受治療;另外,COVID-19疫苗整體來說仍利大於弊,建議民眾盡快完成疫苗接種,配合政府防疫,保障健康。
-
2021-10-0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鑽研顱底手術,成為腦腫瘤手術權威!亞大醫院院長許永信以病人為中心,樹立業界典範
國內腦腫瘤手術權威許永信,五年前接掌全新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以「外科醫師」身分帶領醫院,讓亞大醫院從甘蔗田蛻變為收治急重症患者的醫學重鎮,至今已完成600多例腦部手術、2800多例脊椎手術、治療逾5500多例癌症病患,達國內醫學中心醫療處置水準。挑戰高難度 鑽研顱底手術 許永信從就讀醫學院開始,就決定要當外科醫師,且對顱㡳手術特別感到興趣。腦部的構造分為大腦、小腦及腦幹,就腦腫瘤生長位置而言,顱底是相當特殊的,因為位置深,靠近腦幹,有重要顱神經及腦血管,手術有相當困難度及危險。不論是腦腫瘤手術、腦血管手術,隨時都可能面臨患者突發狀況,可訓練醫師面對病患危急時克服壓力沉著應戰,也養成他長期面對壓力,投注心力研究出一些特殊的手術方法。至今仍執刀的他,救治病患逾千例,強調「許氏出品,品質保證,樹立業界典範」。從爬山啟發 給自己訂目標許永信大學時代常背40公斤行囊爬山,從中獲得啟發,「人必須給自己訂定目標」,他習慣在登山前帶上一顆橘子,登頂吃橘享受眼前美景,當做給自己的獎賞。因此成功完成手術,病患恢復良好時,他心中會有極大的成就感與喜悅。看著亞大醫院從無到有,接掌首任院長的許永信說,過去台中屯區、南投偏遠地區急重症病患都要到台中市區、台北的醫院救治,亞大醫院成立後,以「救急、救腦、救心、救命」為宗旨,免除了急重症患者舟車勞頓之苦。期許自己「繼續當外科醫師,繼續成長」的許永信,以身作則,樹立典範,讓所有醫師有所遵循。同時建立一個平台,讓病人能夠找到稱職的醫師,也讓所有醫師能保有對臨床醫學的熱情,表現醫者該有的責任感。建合作機制 團隊互相補位「醫院運作的思維,要以病人為中心。」許永信認為,病人在短時間內得到最佳的治療與照護,有賴於醫療團隊的有效運作。團隊成員建立合作機制,通權達變,互相補位就很重要。他期許亞大醫院未來透過床數增加、專科化與跨科團隊化,達到準醫學中心級的規模。許永信養生祕訣:登山潛水、寒流游泳 喜歡冒險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許永信喜愛旅遊,常從事登山、潛水、球類運動,也愛聽音樂、閱讀,對生活充滿熱情。院務繁忙的他,仍會善用時間多活動,強調「運動是人生的一部分」,也鼓勵員工一起來運動,享受動靜皆宜的百樣人生。「人生在世,除了與親人愛人互動外,最重要是能實踐自己的目標,與體驗世界的美好。」許永信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個小園地,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與人生的趣味,人活著才會有價值感,面對困境時會有更大的勇氣。許永信還特別喜歡在寒流來襲時在室外泳池游泳,體驗萬物寂靜,腦中會浮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他愛開車馳騁樂趣,音響來一段帕華洛帝(Pavarotti)唱「Caruso」,是速度感與美感的最佳組合。也喜歡具冒險性與挑戰性的活動,完攀國內70多座百岳,到馬來西亞、印尼孤島潛水。許永信愛旅行,且習慣在清晨五時早起跑步,跑遍世界知名景點如羅馬競技場、舊金山大橋、北京故宮紫禁城、上海灘等,用不一樣角度認識城市面貌。除了愛聽音樂,他每周會利用時間閲讀手機中的小說,是非常有趣的體驗,腦袋中有小說的世界,也有現實的生活,在時間的軸線上交叉融入融出,好玩的是,人物從未搞混過。近年許永信多從事跑步、游泳等運動,尤其推崇跑步,不但自己跑,也鼓勵員工跑。因為運動有助於思考,他甚至從中思考出開刀新方法、人生大道理。許永信小檔案年齡:62歲專長:腦腫瘤手術、腦血管手術、神經軸突生長研究、腦部矩陣電極研究現職: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學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博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經歷:台灣顱底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腦部神經外科主任、華盛頓州立大學醫院研究員給病人的一句話健康的身體來自清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經常的運動。
-
2021-10-09 養生.保健食品瘋
吃B群恐增肺癌風險? 營養師揭「關鍵因素」
你平時也有攝取B群的習慣嗎?許多人會透過攝取B群等營養補充品幫助補充體力,提振精神,不過近來網路上傳出一份研究,其中指出男性補充B群會提升40至50%的肺癌風險。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其實這份研究是來自於2017年臨床腫瘤期刊,主要發現若有抽菸又補充高劑量維生素B6和B12的民眾,才可能有增加肺癌風險。 每日攝取六大類食物 不怕缺乏維生素不過何謂高劑量補充呢?根據第八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成年人50歲以上民眾每日維生素B6攝取量為1.5mg,B12則為2.4ug。黃淑敏營養師解釋,這個建議攝取量是指每日有吃到像豆魚蛋肉、蔬菜、五穀雜糧類、水果、油脂與堅果種子及乳製品等均衡飲食建議,只要每日皆有攝取到六大類食物,都能充分攝取足夠各種維生素。 透過食物補充維生素 極少量就能維持生長黃淑敏營養師說明,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分為水溶性及脂溶性維生素,前者是指維生素C和B群,後者則是指維生素A、D、E、K,其中B群則包括維生素B1、B2、B3、B6 、B12、葉酸等,尤其除了維生素D以外,人體幾乎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這時就須透過食物補充,且只需極少量,就可維持人體正常生長、調節生理機能等,還可幫助營養素及能量的代謝。 難透過飲食補充維生素 可適量補充品現代人忙碌,不容易每日透過飲食補充足夠維生素,尤其生病期間,則可適量補充補充品,但不建議長期或高劑量的補充。黃淑敏營養師呼籲,此研究僅指出維生素B6、B12,並無研究其他的B群,加上抽菸本來就會埋下罹癌的危險因子,因此民眾不用過於擔心補充維生素會導致癌症的發生,不過想要補充維生素最好的方式還是來是天然食物較佳。(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累了就吃B群? 還不夠!切記4補充要點才能起作用 ·疲勞痠痛只能靠B群? 3類天然食物也能幫你找回活力
-
2021-10-09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胃酸、胸痛、乾咳都是胃食道逆流害的! 醫揭「最佳服藥時機」:千萬別斷藥
30歲的吳小姐這一個月都有咳嗽的症狀,起初有點乾咳,後來越咳越嚴重,因為適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咳嗽不僅難受,也讓自己跟身邊的人造成壓力,擔心是否染疫;就醫在排除了新冠肺炎,安排相關檢查後,診斷為胃食道逆流。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有這些症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耀光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是台語常講的「火燒心」,是指胃酸逆流到食道下端,造成對食道黏膜的刺激。通常會造成胸口疼痛、燒灼感等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心臟疾病,有時還會有作嘔、腹痛、乾咳、聲音沙啞,甚至吞嚥困難等症狀。(推薦閱讀: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 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早餐前30分鐘服藥 有效抑制胃酸胃食道逆流症狀雖然惱人、影響生活品質,但相對較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或健康的危害。黃耀光表示,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耐心接受藥物治療,絕對不要因為吃藥後,短時間內發現症狀沒改善就放棄不吃,並建議依照醫囑於早餐之前30分鐘服用,因藥物吸收需要時間,提早吸收有較高的血液濃度,在進食時能抑制胃酸,更能有效控制症狀。 (推薦閱讀: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變本加厲! 專家授餐後「1動作」可緩解) 防胃食道逆流發作 這些東西要少碰除了遵循醫囑規律服藥,黃耀光建議,患者應戒菸、飲食調整及控制體重。抽菸除了危害心肺外,也會讓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胃食道逆流;飲食的部分,由於含咖啡因的飲料會讓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逆流,因此建議減少茶和咖啡的攝取;而甜食跟高油脂的食物會減緩胃排空,增加腹壓與逆流的機會,也要少吃。 (推薦閱讀:咖啡、甜食不是「火燒心」唯一凶手! 飯後2行為也NG) 延伸閱讀: ·不只有火燒心! 醫揭「胃食道逆流非典型表現」 5跡象別輕忽 ·三餐亂吃會火燒心、胃食道逆流! 醫眼中「超雷飲食習慣」:你可能常做
-
2021-10-02 該看哪科.感染科
南投醫院提醒民眾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減少重症機率
衛福部南投醫院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始接種,符合流感接種計畫施打對象者可免費接種,院長洪弘昌說建議,民眾如欲獲得嚴密保護力,應依序接種流感疫苗、新冠肺炎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防併發重症的風險,提高防疫效果。傳統流感季節為12月至隔年3月,流感疫苗注射後需1至2周才會發揮保護力,洪弘昌提醒民眾應盡早接種產生免疫力。目前仍有新冠肺炎疫情,洪弘昌院長鼓勵民眾主動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等三大疫苗,並提醒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之後,間隔一周之後再接種流感疫苗,來院接種疫苗前,也應主動告知疫苗接種史。流感優先接種對象為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6個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及6個內嬰兒之父母;潛在疾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BMI大於等於30者、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1至3年級學生;禽畜相關及動物防疫人員。11月15日後安排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之成人施打流感疫苗。75歲以上長輩可以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保障健康安全。南投醫院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後,可有效降低流感感染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病毒所引起的感冒,因此民眾仍應注意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持健保IC卡、相關身分證在流感高峰期前完成疫苗的施打,及早獲得足夠保護力。
-
2021-10-02 新聞.食安拉警報
9月暫停廚餘養豬 環保署:原准用豬場查無違規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今天表示,因應防堵非洲豬瘟經廚餘感染豬隻,9月全國暫停廚餘養豬,全國環保機關就分布在13縣市、已取得再利用檢核豬場進行稽查,都沒有查獲廚餘養豬。環保署說明,全國開放使用廚餘養豬的13個縣市包含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宜蘭縣,合計取得再利用檢核(高溫蒸煮廚餘)676家養豬場。環保署表示,9月間針對實際有在營運的業者進行626場次稽查,均未查獲非法使用廚餘養豬之情事。
-
2021-09-30 新聞.健康知識+
在山上遇到虎頭蜂怎麼辦? 野外專家:登山掌握四訣竅,避免引起蜂群注意
由於近日國內各山區虎頭蜂螫人事件頻傳,玉山國家公園強調,初秋季節雖很適合登山健行活動,卻是虎頭蜂活動最活躍的時候,民眾的不小心靠近,極有可能引發蜂群的防衛攻擊,特別是避免走荒徑及無人走過的草叢,或穿著淺色衣物,勿擦香水及使用有芳香味的化妝品,不幸遭蜂群螫咬應儘速就醫。野外專家指出,秋季也是虎頭蜂最兇惡之時,受本島颱風減少的影響,虎頭蜂巢多未受破壞,加上分封巢數愈多,蜂巢的分佈密度也愈高,秋天不但是「蜂后產下最後一批卵的繁殖,是唯一可以渡過冬天的季節。」因此也是虎頭蜂進入「生死存亡之秋」階段。玉管處表示,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國家公園步道最多攻擊遊客的是黑腹虎頭蜂,習性凶猛,受到騷擾會攻擊任何移動的對象,是台灣最兇猛的虎頭蜂之一,呼籲民眾登山健行請穿著淺色衣物,勿擦香水外,由於蜂群曾出現在垃圾堆及地形險峻處,所以登山客走步道時請勿大聲喧嘩,以免引起蜂群注意,此外食物及果皮垃圾請包好,減少飲食氣味,並自行帶下山。玉管處並說,避免走荒徑及無人走過的草叢,若發現蜂巢切勿驚擾,保持鎮靜,避免引發蜂群攻擊,若察覺蜂類靠近身邊盤旋,即代表已被盯上,此時不可以衣物驅趕,先用衣服包住頭部,蹲低身體,緩慢安靜離開現場,或讓蜂群自然離去。竹山秀傳醫院指出,遭蜂群螫咬仍有致命的危險,依過去急救經驗,受蜂螫的到院傷者大多是肢體、頭皮被螫咬到,有疼痛、部分過敏等症狀,更有患者有心悸現象,建議傷者若不幸被螫咬時,要先去蜂針除去毒液,再以清水初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