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搜尋
南投
共找到
815
筆 文章
-
-
2020-11-26 養生.抗老養生
入冬氣溫驟降 中醫師、營養師大推這項健康食材
南投縣生薑產量是全台之冠,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說,薑是常見的食材也是廚房不可或缺的配料,近日更有不少民眾吃熱騰騰薑母鴨暖身,薑的好處多多,秋冬之際常吃薑,可以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顏素美說,薑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足冰冷,預防感冒,女性生理期時,可改善下腹悶脹不適。不喜歡單喝薑茶的民眾可以搭配紅糖、大棗增加風味。薑茶是抗寒的好選擇,不過薑味辛,較刺激,因此患有胃疾者,胃部有傷口者不適合飲用,建議民眾也可將黃耆、當歸沖泡熱水飲用,能夠補血、補氣,也可以加些枸杞來保養眼睛。薑的栽種季節,北部2至4月,中南部12至4月。嫩薑栽植至4個月,老薑栽植滿10個月。薑母則是栽種1至2年的老薑,冬季是老薑的盛產期,南投醫院營養室主任蔡秀雯說,少量吃薑片或薑茶可減少噁心嘔吐感。薑含有少量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C、維生素A及膳食纖維等。隨著薑的成長,含水量較低,所含營養素的量相較會較豐富,但嫩薑中所含的維生素C比老薑多一些。不少研究發現各種植物性食物抗氧化效果,生薑抗氧化效力最高。民眾可以購買新鮮生薑,洗淨後切片晒乾保存,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保溫杯或悶燒罐裝熱水,再放入適量薑片,利用保溫杯保溫兼具悶煮的功能,可免去熬煮的費時,又可以隨時喝到熱呼呼的薑茶,健康又美味。
-
2020-11-22 科別.耳鼻喉
四旬男暈眩耳鳴竟是「耳中風」 急採高壓氧治療
南投縣魏姓男子因近日容易暈眩,且覺得右耳悶脹、常耳鳴,上網查詢以為自己罹患梅尼爾氏症,未料就醫診出是「耳中風」突發性耳聾,所幸在黃金治療期內及時接受類固醇藥物及高壓氧治療才逐漸恢復,免於造成永久失聰的憾事。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該名魏姓患者年約40歲,最近老是頭暈,且覺得右耳悶悶的,像耳鳴的感覺,因為感到不適先是自行查詢,覺得應該是罹患梅尼爾氏症,所幸仍保持警覺到院就醫,經診斷發現是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而「耳中風」突發性耳聾多耗發在氣溫多變的秋冬季節,院方表示,到院患者大多是出現突然察覺單耳聽力喪失的症狀,部分患者除了聽力惡化,還會合併暈眩;只不過,突發性耳聾的原因目前尚不明,可能是病毒感染又或者是血管病因所致。針對突發性耳聾,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則表示,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和耳膜結構是否正常,並安排聽力檢查,確認有無神經病變或腫瘤;若確認是耳中風會依患者病情安排口服、耳內類固醇治療,並且配搭高壓氧輔助治療,以改善聽力。高壓氧中心醫師薛凱風說,高壓氧治療會安排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在高於1.4大氣壓的壓力下,給予患者100%的氧氣治療。透過高壓氧治療提升血液及組織內的含氧量,改善內耳組織缺氧情形,促使循環與組織細胞修復,加速聽力的恢復。薛也提醒,突發性耳聾得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延遲治療恐導致聽力永久損失;南投醫院則呼籲,耳中風目前無明確預防方法,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和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有助維護保健聽力。
-
2020-11-21 科別.呼吸胸腔
溫差變化大、未按時服藥 南投醫院急性氣喘病患增兩成
隨著溫差變大,容易誘發氣喘發作,南投醫院近期氣喘就醫門急診患者上升二成。醫師說,不少氣喘患者未按時服藥,正確吸藥及按時返診,才導致急性氣喘發作,提醒患者一定要按時服藥,免得氣喘惡化。南投醫院胸腔科主任施志宏說,一名30歲男病患近日氣喘頻頻發作,嚴重咳嗽甚至無法睡覺,影響工作和生活。經詢問,原來他擔心吸入型藥物含有類固醇,會造成月亮臉、虎背熊腰等副作用而不敢一直使用。施志宏強調吸入型藥物類固醇含量很少,而且在醫師指示下,不會有安全疑慮,男患者配合醫師指示用藥之後,氣喘明顯改善。施志宏說,氣喘是常見慢性疾病,與遺傳、環境有關。當氣喘急性發作,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多痰等症狀。除了天氣變化,未按時服用吸入型藥物也是病情惡化的原因,嚴重恐插管治療,呼籲患者應按時用藥。氣喘患者規律及正確用藥,可以有效預防氣喘急性發作的。呼吸治療師也表示,門診衛教時發現許多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未按時服藥之外,還有吸入藥物方式不正確,呼吸治療師強調藥物使用技巧很重要,若吸入型藥物技巧使用正確,治療效果會事半功倍。醫師也建議氣喘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酒精、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減少接觸過敏原,並且定期返診,配合醫囑,規律服藥,控制病情。
-
2020-11-19 科別.耳鼻喉
秋冬好發突發性耳聾 把握這項關鍵避免聽力喪失
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期。南投縣40歲魏姓男子近日容易暈眩、右耳耳鳴,以為罹患梅尼爾氏症(暈眩症),經醫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讓他相當震驚,治療後聽力才逐漸恢復。醫師提醒頭暈加上單側聽力突然下降或喪失,可能是突發性耳聾症狀,民眾若出現不適,一定盡快就醫,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以免聽力永久喪失。南投醫院高壓氧中心醫師薛凱風說,突發性耳聾最常出現單耳聽力喪失症狀,部分患者還會合併暈眩,患者常以為罹患暈眩症。突發性耳聾原因目前尚不明,可能是病毒感染或是血管病因造成。醫師會透過耳鏡檢查其外耳與耳膜的結構是否正常,接著安排聽力檢查,並適患者的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排除神經病變、腫瘤的可能性。醫師提醒,突發性耳聾一定要把握7天黃金治療時間,如果延遲治療,可能會導致聽力永久損失。耳中風雖然沒有明確預防方法,但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與運動、避免熬夜、噪音暴露與減少使用耳機,降低壓力,是維護聽力的保健方法。
共
2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