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癌症.頭頸癌
搜尋
勞工
共找到
336
筆 文章
-
-
2020-07-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克魯曼:義大利劣勢多 抗疫卻憑這點完勝美國
義大利是歐洲最先爆發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國家,當時醫院體系不堪負荷,初期死亡人數高得駭人,但新增病例在觸頂後數周開始大幅下滑。反觀美國,新病例曾有兩個月趨於平緩,隨後又開始陡升,染疫病故人數也回升。現在,義大利成功控制住疫情,餐館和咖啡廳已重開,儘管仍有設限,但大致恢復正常生活。目前義大利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最近每日死亡病例通常在12人上下,美國一天卻超過800人病故。就抗疫反應而言,美國的表現若說比不上素以守紀律、有能力享譽於世的德國,不令人意外;但若說慘敗給有「歐洲病夫」之稱的義大利,就可能令人十分錯愕。為什麼美國抗疫表現差義大利這麼多?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專欄文章中分析,撇開刻板的國家形象不談,面對疫情猛然來襲時的義大利,跟美國相比,的確處於嚴重劣勢:義大利官僚體系不以效率聞名,人民也不以循規蹈矩著稱,何況政府深陷債務堆,這個歐元成員國又沒有自己的貨幣,不能像美國那樣在危機時期大量印鈔票、推刺激措施。人口結構和經濟沈痾也對義大利不利。義國年長者相對於工作年齡成人的比率,是西方世界最高的。義大利經濟成長紀錄也令人搖頭: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過去20年來陷入停滯不前的狀態。但克魯曼指出,就抗疫而論,義大利擁有一項「巨大優勢」,足以壓倒種種劣勢,那就是不像美國被「糟糕透頂的領導人」拖累。歷經疫情爆發之初的慘況後,義大利當局迅速採取必要的抗疫行動,下達嚴格的封鎖令,並堅持到底。政府提供援助,協助勞工和企業撐過封鎖期。社會安全網固然有破洞,但高階官員設法讓它能運作。重要的是,義大利平抑疫情曲線:持續實施封鎖令,直到確診病例降到相對低點為止,且對重啟經濟小心翼翼。美國原本也能走相同的路線。原是疫情重災區的美國東北部,因為把抗疫當一回事嚴肅對待,如今情況看來大致與義大利相仿。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及其盟友漠視流行病學專家的警告,貿然倉卒解封,又無謂反對戴口罩防疫這類事情,以致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許多州不得不再度實施局部封鎖,跡象顯示此刻美國就業復甦停頓,甚至可能逆轉。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川普團隊面對藉重啟帶動經濟迅速復甦的憧憬幻滅,竟沒備妥B計畫。克魯曼感嘆,在聽了三年半「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口號之後,美國如今以新冠肺炎確診和死亡病例全球第一之姿,在世界舞台上演出悲劇角色,只能對義大利成功抑制疫情投以羨慕眼光。這是「驕兵必敗」的警世故事。
-
2020-07-24 新聞.長期照護
照顧者女性居多…是歧視女性還是歧視男性?其實是歧視這件事
「如果社會能改變對『照顧』的既定印象,政府能建構完整的長照政策和公共照顧體系,讓照顧不再被認為是家務事或是個人的事,並能尊重照顧者、重視照顧事,那麼照顧這件事才不會變得可怕;接受它是高齡社會中一件正常、普通的事。」根據統計,目前台灣的家庭照顧者中,超過八成都是女性,其中還不包括蠟燭兩頭燒的「隱形照顧者」。我們在訪問的過程中還發現,辛苦的台灣女人們擔任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往往被家人認為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甚至連自己也認為:「誰叫自己身為女人。」 社會對於性別的刻板標籤,還是如此深遠地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但誰該是照顧家人的第一順位,是她還是他,或是「我們」一起照顧。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微笑地說:「雖然大部分的家庭照顧者都是女性,但不只是在照顧領域,台灣的女性自覺和性別平等,還有好長的一條路要走。」 話鋒一轉,覃玉蓉指出:「目前台灣的長期照顧者,如果感到處境堪憐,充滿層層疊疊的不安和壓力,主要是來兩個原因,一個是台灣勞動條件落差大;一個是台灣根本不重視照顧工作。」台灣對照顧者的勞動環境,一直都不太友善。 ▍ 不平等讓女性成了照顧弱勢 長期忽視更成了弱勢中的弱勢「台灣女性在職場上同工不同酬,薪資普遍只有男性的八成,回到家庭後,又需滿足家庭中對女性的期待角色;而台灣照顧者的人權太低,無論是本勞或是外籍勞工,其實都是都吃力不討好,有苦無處說的困境。所以當女性成為照顧者後,在勞動條件上的不平等,加上照顧勞動的不平等,容易變成『弱勢中的弱勢』。」女性容易擔任主要照顧者,其實符合了目前社會家庭對女性的期待,尤其是對於奉行傳統孝道的家庭,女性的相對剝奪感較低。但只因為對家庭的經濟貢獻度較低,所以必須辭職照顧父母;只因為單身沒有嫁出去,就必須照顧父母;只因為你是媳婦,所以下班後還是得照顧公婆……每個因為的背後,都有脈絡可循;只不過許多照顧者長期照顧到最後,都會發出怒吼:「我受不了。」表面是損失了薪資、消耗了體力;看不見的長期損失更為嚴重。不只是犧牲了長期的職涯發展,甚至是磨損了健康、耽誤了健康,照顧者的重要時光與被照顧者綁在一起,如果沒有其他力量從中協助喘息,照顧者無形中累積的長期負面情緒與壓力,是非常可怕的,也難怪許多媒體以「長照悲歌」詮釋照顧者的現況。 ▍ 照顧本身不可怕 是社會讓這件事變得可怕覃玉蓉表示,社會在專業上,會認定照護工作應該是高工時、高專業,卻又在職業上,認為它是低成就、低報酬的工作-「因為照顧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我不要碰它。」那麼,到了最後,誰願意擔任照顧者呢?再來,一旦接下這個角色,似乎就注定了要為責任而「犧牲」。因為它的責任重,其他人不想做;因為它的專業,其他人做不來;家裡總要選個人來做,那就讓家裡薪資水準較低的人來做吧!仔細盤算一下,是不是發現其中許多矛盾和衝突的地方呢?需要照顧者,卻又不協助他;需要照顧者,卻又看不起他。所以覃玉蓉堅定地指出:「是社會促成血淚照顧者,是社會讓照顧這件事情變得可怕。」 ▍ 男性有脆弱的權利 性別平等其實讓男性較沒壓力在台灣,不管是女性或是男性,同樣能感受到在長期照顧上的孤立無援。除了女性權益還須長期抗戰、努力爭取外,更重要的是爭取「照顧者的權益」。許多女性因傳統觀念束縛、相對剝奪感不強,還能辛苦努力地過每一天,但對於台灣許多男性而言,剝奪感和自尊心都是十分強烈的,加上從小不熟悉與不了解照顧工作,讓照顧的每一天都苦不堪言,所以家總才指出「男性照顧者是高風險者」。「傳統的男性教養是不能哭、不能喊累,要堅強、要承擔,諸此總總,讓男性不願意向外求救,或是不懂得如何向外求救。當他們逼不得已成為了照顧者,容易比女性有更多的挫折感,也更不容易對外尋求資源。每天起床,要面對地還是漫漫不知盡期的照顧歲月,身、心、錢都不斷地被消耗,所以才說男性是高風險照顧者。」婦女新知基金會推動性別平等,也是讓男性有了解和接受自己各種情緒的機會,真正地選擇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活出他人期待中的自己。 ▍ 沒有誰該成為「受害者」 應該是讓照顧變成一件普通的事「如果社會能改變對『照顧』的既定印象,政府能建構完整的長照政策和公共照顧體系,讓照顧不再被認為是家務事或是個人的事,並能尊重照顧者、重視照顧事,那麼照顧這件事才不會變得可怕;接受它是高齡社會中一件正常、普通的事。」一個成熟進步的社會,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沒有誰該成為受害者,或誰就該平白犧牲,這首「長照悲歌」已經悲情太久了,也該換個曲調彈了。如果你不希望今天發生在別人家庭的事,明天發生在你身上,請與愛長照一起分享長照資訊,讓更多的人關心長照議題,促進公共照護體系的完善;甚至可以再更積極地規劃自己的健康老化。社會由眾人組成,沒有人可以完全脫離社會獨立生存,眾人之間是休戚與共,想要怎樣的未來,需要靠眾人來決定。 (本文獲「《愛長照》」授權轉載)
-
2020-07-20 橘世代.好野橘
「若65歲退休,每月花3萬」你需預備多少退休金呢?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壽已成為國安問題,以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年齡延後至六十五歲計算,退休後還有十二點五年以上的人生,要知道自己的退休準備夠不夠用,專家指出,可以參考「所得替代率」來提早準備退休金。台灣民眾越來越長壽,依據內政部公布「二○一八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點七歲,比起二○一七年增加○點三歲,其中男性七十七點五歲、女性八十四歲,均為歷年來新高,研判與醫療水準提升、重視食品安全、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等因素有關。永達保經總經理陳慶鴻表示,台灣五成多的民眾有做退休規劃,但額度明顯不足,人不一定會生病也不一定會發生意外,但一定會老化,老年時期身邊最需要的還是「足夠的老本」。該準備多少退休金?陳慶鴻表示,依照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二○一八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二萬二千一百六十八元,以國人平均壽命八十歲、預計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計算,就需預先準備十五年的資源,在不估算通膨的情況下,也不包括醫療、照護費用等情況下,等於每人退休前需準備近四百萬元,但可扣除政府的社會保險、企業提撥退休金,其他不足的部分則是透過個人規劃。群益投信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若退休後希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所得替代率」必須高於百分之六十最保險。所謂「所得替代率」,可以用「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除以「退休當時的每月薪資」來計算。以一般勞工來說,「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主要有三層:第一層:退休後可領的每月勞保老年年金第二層:勞退的新、舊制退休金第三層:自己個人儲蓄準備的每月現金流可將三層加計起來計算。群益投信指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退休後每月花費將不到三萬元,若以六十五歲退休生活二十年計算,看似僅需存下七百二十萬元即可,但若納入通膨,並將醫療照護費用入考量,退休後想過上具品質的生活,所需準備的退休金就約一千萬元。【關於更多退休金大小事↘↘↘】。「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9 橘世代.健康橘
銀齡練健身「慢慢來,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
電視台退休記者賴昇宏25歲開始,即扛10多公斤攝影機四處採訪,工作20多年後手、腳出現麻、無力感,經檢查判定為職業傷害「頸部椎間盤突出」,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健身、重訓,至今10年感覺病痛不藥而癒,呼籲每個人都應該為健康「超前部署」,財富、權位都比不上健康。65歲賴昇宏6年前退休,雖然勞工月退不多,但他知足表示「夠用就好」,現在每周保持3到5天上健身房,透過重訓健壯肌肉,保持健康活力,一身汗水中他神采奕奕地說,「流汗很舒服,我現在比10年前跑新聞還要健康!」賴昇宏說,早期扛的攝影機不像現在輕便,除主攝影機還要背電池、攝影燈,裝備重量10幾公斤,新聞工作量可能沒有現在記者多,但每天扛「重機」出勤是必要工作,10年前出現職業傷害,真的是從沒想過的事,只能聽醫師建議勤做復健。●健身停止老化?專家:讓自己比昨天進步「健身助我停止老化!」他說,10年前為採訪新成立的健身中心,他決定到健身房試試,一開始純粹只想趁機「減肥」、變壯一點,沒想到健身重訓後,原來手腳麻的症狀忽然不見了,而且身體越來越精壯。賴昇宏坦言,6年前因為企業合併、他突然被強迫退休,能領退休金有限,但轉念一想「錢夠用就好,應該開始賺健康」,少了追逐新聞,更有時間全力投身健身、體適能活動,最近更發現原來滿頭白髮,居然長了不少黑髮。現在健身已成為習慣,「捨不得不練了!」賴昇宏的健身教練鍾志宏說,健身重訓要循序漸進,不須要跟他人比,「只要讓自己比昨天進步」,但絕不能偷懶,許多初練者遇到撞牆期、疲累就想休息,一不小心就可能放棄,年紀大的銀髮族要謹記「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健身房許多中高齡長者,都相當享受重訓汗水帶來健康。●醫師說明肌力訓練、重訓好處多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表示,肌力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加肌肉量、防止肌少症,而且可以減重,重量訓練時所消耗的卡路里,可持續達38小時,另研究顯示,休息時代謝率也會提升。他說,持續肌力訓練也可以幫助提升平衡感、協調性和姿態,當長輩下肢肌肉越強、越不容易跌倒,而且可有助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改善程度大,可減少止痛藥物使用,並可以提升腦內啡產生、使人產生愉悅。【熟齡健身精選延伸閱讀↘↘↘】。請問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5 新聞.健康知識+
滅火器含二氧化矽疑致癌 消防署:蒐集資料再檢討
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今天說,乾粉滅火器的填充物含有致癌物二氧化矽,若有致癌疑慮就應研擬逐步汰換期程;消防署表示,環保署未將二氧化矽列為公告的毒性化學物質,消防署正做資料蒐集,將再檢討是否修正相關規範。陳椒華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時表示,乾粉滅火器充填物質裡含有二氧化矽,在勞動部有毒物質認定中,屬於一級致癌物,充填時近距離接觸恐會有粉末散布在空氣中,是充填人員可能暴露的最大危險,消防人員使用時也可能有危險,而滅火器使用後遺留在現場的物質,如果再用水去沖,會讓致癌物散布在環境中,非常危險。陳椒華說,應從源頭控管,消防署應釐清台灣乾粉滅火器的詳細成分與比例,同時參考先進國家,如果有致癌疑慮就應研擬逐步汰換期程,訂定規範;職安署應針對填充滅火器工作場所是否符合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來輔導,從原料、法規、工作場所職場安全,多管齊下來改善。滅火器製造及藥劑更換充填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廖偉任說,參考其他先進國家,乾粉滅火器加入的是經過加工處理過的「沉澱式二氧化矽」,或非致癌性的二氧化矽,且添加比例只有1%到5%。但消防署頒定「滅火器用滅火藥劑認可基準」只規定檢驗主成分70%,對於另外30%的「附屬添加物」卻沒任何檢驗。廠商如果加入一級致癌物「結晶型二氧化矽」並沒違反規定,可能危害民眾及滅火器填充勞工的職場安全。內政部消防署火災預防組長張裕忠表示,滅火器是由消防署公布的「滅火器用滅火藥劑認可基準」來認定,認可基準跟歐、美、日先進國家一樣,滅火藥劑不能含有毒性、腐蝕性物質,6月4日在環保署也有開會,並沒有把二氧化矽列為公告的毒性化學物質範圍;至於未來是否要修正相關規範,消防署現在正在做資料蒐集,會再做檢討。勞動部職安署職業衛生健康組長張國明表示,建議從源頭管理優先,如果有危害,第一個優先順序,就不要用這個物質;如果一定要用,就選擇危害性比較低的來用,再透過行政管理手段、教育訓練等,並做好安全維護。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