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新聞.健康知識+
搜尋
內分泌
共找到
607
筆 文章
-
-
2020-12-07 科別.泌尿腎臟
不只痛風而已 高尿酸 易致多種疾病
最近許多臨床研究表明,血液中尿酸含量高與心血管疾病、內分泌、高血壓和慢性腎臟病有密切關係;一般人常說的「痛風」,只是高尿酸所造成危害的「冰山一角」。尿酸是當人體吸收食物養分,經過新陳代謝之後所產生的廢物,由腎臟將這些廢物從血液中過濾出來,通過尿排出體外。但是,有時候尿酸也會在血液中積聚,過多的尿酸會在關節和組織中形成晶體,就會引起炎症和疼痛。一般除了遺傳,還有環境因子會造成高尿酸血症。舉例來說,像患有代謝綜合症的人、飲酒過多、食物中含有高嘌呤成分,以及過度使用利尿劑等。進一步分析,若是血液中的尿酸含量每增加60umol/L,新生的糖尿病風險增加17%,高血壓的風險增加81%,冠心病總體發生率增加9%,冠心病死亡風險增加16%。而且女性患者尤甚,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腦溢血發生風險增加22%,腦溢血死亡風險增加33%。若是體檢時發現尿酸成分高,那麼可能表示腎臟有疾病。因為腎臟一般會過濾身體中的廢物包括尿酸,若是腎臟有病,就會損害腎盂的功能,於是尿酸非但未能排出,反而積存在血液中。最常見到與高尿酸水平有關的毛病就是痛風,患者感覺關節疼痛或腫脹,感覺關節部分發熱,關節周圍皮膚發亮,有時甚至變色等等。患者尿液混濁,聞起來不尋常或含血味,有惡心或嘔吐的味道。
-
2020-12-02 失智.大腦健康
社交互動/失智症可以預防嗎?養生名醫:2個關鍵輕鬆預防腦退化
預防失智,你需要兩樣寶貝:「老朋友」和「新東西」。洛桑加參醫師出版《簡單豐足:減法養生的52個關鍵字》(時報出版)書中提到,失智是怎麼回事?有很多疾病,都會使人出現「失智」這樣的症狀,沒錯,失智它不是病,是一種症狀。病因以阿茲海默症為最多,約占了60 ~ 80%。其他還有腦血管病變、內分泌與代謝性疾病、外傷、感染、腦腫瘤等,也都有可能是造成失智的原因。 別趕流行,小心智慧型手機失智穿衣服、換手機,你都可以挑最流行的款式,但生病這種事,還是不要跟上流行比較好。舉凡失智、癌變、三高問題、睡眠障礙、骨質密度差……從前是老年人的困擾,但如今,也威脅著年輕人。近年失智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日本腦神經外科醫師率先發出「智慧型手機失智症」警訊,請大家多多留意,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造成的腦過勞。 當出現不安、疲勞、憂鬱、睡眠障礙、忘記重要客戶名字、忘記出席重要會議時,最好能有所警覺。據統計,全台約有1.2萬人被診斷為年輕型失智症,30到64歲這個區段,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人發病。當然這數字還可能更多,推估確診率僅三成。因為失智經常被理解為一種老人家容易得的退化性疾病,因此當年輕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很可能被歸入憂鬱、躁鬱、思覺失調這一塊。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就來了解一下由阿茲海默症所引起的失智,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 覺得腦袋卡卡?還真有東西卡住關於阿茲海默的成因,目前專家已知它與腦細胞衰竭有關,最有可能的嫌疑犯是一種「β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據推測就是它造成腦神經元損傷,並引發一連串記憶、認知與整體心智功能的退化。請留意以下十大警訊:一、離開舒適圈時特別焦慮。二、忽略身體的梳洗與清潔。三、說話寫字出現用字上的困難。四、對時間、地點、空間感到迷惘困惑。五、漸漸淡出社交圈、鮮少跟朋友聚會。六、重複講一樣的話、重複購物、重複服藥。七、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的地方,如眼鏡在冰箱。八、無法完成平常熟悉的事務,如回家迷路、泡咖啡糖加成鹽。九、判斷力變差,易落入詐騙陷阱(年輕時就常被騙的不算)。十、記憶力變差,屬於真正的遺忘(稍後能想起來的就不算)。 完全治癒難,但預防一點都不難很遺憾地要告訴大家,治療阿茲海默的方法,就跟真正有效的新冠疫苗一樣,還在努力研發、測試中。目前仍沒有一種藥物能完全治癒阿茲海默,只能透過藥物與非藥物的方法,來減緩行為症狀。不過好消息是,預防的方法已經找到了!除了排除一些危險因子,比方說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運動量不足之外,我幫大家總結出最有效的三個方法:◎方法一:對生命抱有安全感至少有、兩個知心好友或可靠的親人,讓你知道萬一自己遭受困難時,有人會對你伸出援手。樂觀、安全感越多,受到失智侵擾的機率越低。◎方法二:創造腦神經迴路的新連結腦細胞會衰退老死,但不管人活到幾歲,仍可以靠新玩意兒,幫自己創造出新的腦神經元迴路。把大腦想像成一座城市,當你有上百上千條路的時候,哪怕一條路被堵死,影響也不會很大。看一本新書、造訪從沒到過的地方、學習新技能、學習新語言、養新寵物、吃從沒吃過的新餐點……每一項新的體驗,都會強化腦部的生理組成。預防疾病發生,可以是很快樂的一個過程。你享受新、體驗新,並從中受益。◎方法三:利用神經胜肽因子保護大腦神經胜肽因子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增加神經細胞的可塑性、保護腦神經細胞、抗神經發炎、抗氧化,以及延緩外力與疾病造成的神經損傷退化。預防失智,目前我從「安定神經元」、「保護神經細胞」與「強化神經網絡連結」三方面下手。在我的診所裡,現階段是由「自體生長因子」+「神經修復點滴」+「靜脈雷射」+「血液淨化」+「神經胜肽因子」這五個超級英雄所組成護腦聯盟,以組合拳的方式,來處理複雜的腦衰退問題。身體有所謂的體適能,腦部也有屬於腦的「腦適能」,認識它、關注它、強化它、保養它,你就是健康勝利組裡的終身會員。
-
2020-11-27 新聞.健康知識+
乳糖不耐症不能喝牛奶? 吃這些也能補鈣
國民健康署建議成人每天鈣質攝取量為1000毫克,但調查顯示,成年人鈣攝取不足率達8成以上。台南市立醫院鄭婉苓營養師表示,面對沒有明顯症狀的骨質疏鬆症,應補充鈣質養出好骨力及早預防骨質流失,但常遇到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苦惱不能喝牛奶要怎麼補鈣,其實芝麻、優格、小魚乾等食物也能提供鈣質,協助保有好骨本。鄭婉苓指出,骨質密度在年過30歲後,會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失,鈣質不僅攸關骨質密度,也對於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等各種生理機能扮演重要角色。醫師表示,高鈣食物中以乳製品最易取得,一杯牛奶240c.c.就有240毫克的鈣質,每天早晚一杯牛奶,就能滿足一天將近一半的鈣需求。有乳糖不耐症的民眾可選擇優酪乳、優格或起士取代,除了乳製品之外,黑芝麻、小魚干、海帶等天然食物,也都是很好的鈣質攝取來源。黑芝麻8公克約2茶匙,含有116毫克鈣質,小魚干10公克約免洗湯匙兩匙,就含有221毫克鈣質,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甜椒、青花菜、芭樂、奇異果,可促進鈣質吸收。另外,維生素D除了促進鈣質吸收也能協調鈣磷平衡,維護骨骼功能,曬太陽是最簡單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每天日曬15分鐘,有助於體內維生素D濃度的維持。鄭婉苓建議,適度日曬再加上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乾香菇、秋刀魚、蛋黃等都是獲取維生素D的好方法。鄭婉苓提醒,攝取優質蛋白質能幫助建構肌肉,雞蛋、豆腐、肉類都不可缺少,並且搭配負重運動,如跳繩、慢跑,增加肌力強度與骨質密度,可預防肌少症減少跌倒及骨折的風險。醫師說,拿鐵咖啡雖加了牛奶,但牛奶中的鈣質會與咖啡所含的草酸結合,進而排出體外,降低鈣質吸收,建議可先喝黑咖啡,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牛奶,才能真正補到鈣,但要避免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才能擁有好骨力。
-
2020-11-27 科別.婦科
「做人」半年沒懷孕 盡早確認子宮狀態
近年女性普遍晚婚晚生,求孕族群年齡有向上提升趨勢。然而年歲漸長卵量變少、品質也隨之下降,加上若是沒有特別檢查,可能因為子宮和輸卵管狀態不佳而不孕。醫師提醒,35歲以下女性若一年未避孕,或36歲以上半年內沒有特別避孕仍無法懷孕,就應考慮及早確認卵子及子宮和輸卵管狀態,讓求子之路更順利。38歲定居於加拿大莊小姐,結婚多年無法做人成功,2018年趁回台過年時到北榮就醫,才發現子宮呈愛心形,屬於罕見的「部分中膈子宮」加上單邊輸卵管水腫,不利受孕。北榮婦女醫學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科主任黃貞瑜指出,正常的子宮應該是倒三角型,長成愛心型子宮主要是「雙角子宮」或是「部分中膈子宮」,分別在子宮異常群體中占三成,通常是先天性胚胎發育不良造成。其中,雙角子宮不影響受孕無需處理,但若為部分中膈子宮,則因為子宮缺乏延展性,流產風險高,因此有些患者須接受子宮鏡,以器械切除部分中膈。黃貞瑜表示,莊小姐治療最難的部分在於她在加拿大工作繁忙,返台時間有限。因此請她先在2018年9月返台,進行引卵凍卵,保存11顆卵子。她隨後回加拿大工作,在加拿大期間先用藥調整月經周期,並對照周期解凍卵子受精、安排胚胎植入,並敲定下一次返台時間。2019年3月,莊小姐再次返國接受腹腔鏡手術阻斷輸卵管水腫,並確認為中膈子宮後,以子宮鏡器械部分切除,術後一個月後確認子宮內腔無沾黏,5月進行胚胎植入療程,兩周後抽血,確認胚胎順利著床,子宮內受孕,並於2020年1月底順利產下男寶寶。黃貞瑜表示,考量當時精與卵的狀態,受精數量只夠一次植入,且必須配合莊小姐跨海往返時間,幸好能「一次到位」,幸好莊小姐有著不孕的危機意識,及早檢查並凍卵,順利完成求子夢想。卵的品質和數量下降不可逆,黃貞瑜提醒,成功懷孕至產下寶寶有非常多環節需要注意,女性如有生育計畫,在規律行房狀況下,35歲以上女性一年沒好消息、36歲以上半年沒懷孕,就要及早檢查。
-
2020-11-27 性愛.性福教戰
適度愛愛有益紓解壓力!中醫師推出4招 不怕性慾寒冬
想不想愛愛,竟與季節有關係!中醫師余雅雯表示,季節也是影響性慾的關鍵因素,春夏性慾容易高漲,冬天較冷,身體準備好「冬藏」,因此性慾會漸減,但即使如此,透過性福晚餐、按摩芳療,也能促進性慾,讓感情世界增溫。余雅雯說,想改善性機能,提升性生活滿意度,一般人都會聯想到養「腎」、補精氣,但如果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也會是影響性愛表現,長期下來,甚至變成無慾人生。余雅雯表示,人的氣血運行與四季息息相關,依循著季節改變,人的慾望也會有所變化。春夏時,是氣血運行向外發散的季節,因此,春夏性慾容易高漲,至於秋冬,步入「冬藏 」階段,當然性慾就會少一點。從中醫觀點來看,性生活不只可以增進夫妻親密關係,更是養生之道,如果能夠擁有適度且美好的的性生活,就能讓內分泌規律,維持正常的氣血運行。余雅雯強調,擁有慾望是非常正常且重要的事,因為適度性生活,有助於調和陰陽,順應自然運行,調整性愛節奏,就能讓身體擁有更好的抒發壓力管道,養身也能養性。4招維持夫妻情慾余雅雯推出「養性四招」,除了針對肝腎功能的「食補」、「穴道」,還包含能放鬆心靈的「按摩」及「芳療」,只要使用具有舒緩及促進情慾的中藥材及精油,就能點燃慾望之火,不怕性慾寒冬。第一招為「足浴」,以活血的中藥如紅花、老薑、當歸等,將藥材煮出藥汁約10分鐘之後,加溫水調成足浴。浸泡之後,讓身體暖和,並增強骨盆腔的循環,且具有減緩經痛、安神、助眠等。第二招為「穴道」,按摩湧泉穴、腎俞穴,可提升腎功能,若是診間,還可以透過針灸來加強、提升腎功能。第三招則是「性福晚餐」,可以料理補腎食物,如黑色食物或富含膠質、維生素E的食物,除了助腎,還能增加陰道潤滑度,促進情慾功效。最後一招為「芳療及按摩」,余雅雯說,嗅香能促進感官、影響健康,精油可使用在純嗅香或精油按摩,還可以加在浴缸中來個夫妻雙人泡澡。一般具有催情功效的精油,包括玫瑰、茉莉、依蘭。至於按摩,則可針對腿部內側肝脾腎三經絡,藉此促進情慾及補腎。※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適度愛愛有益紓解壓力!中醫師推出4招.不怕性慾寒冬
-
2020-11-24 科別.新陳代謝
甲狀腺囊腫不開刀 可評估超音波導引皮下酒精注射治療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今天發表「一再復發甲狀腺囊腫不開刀」治療吞嚥障礙案例。葉美成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現在已有許多非手術方式達到緩解症狀、不需住院、不留疤痕且恢復迅速效果,讓病人不再躊躇不前。如果細針抽吸以及酒精注射都無法解決囊腫問題,也可選擇開刀處理。50歲李女因脖子左邊有明顯腫塊且吞嚥時有異物感,之前其他醫院追蹤檢查時都是良性甲狀腺囊腫,有用細針抽吸過,抽出液體後腫塊會消失幾天,但後來腫塊又會開始慢慢變大回原本的大小。葉美成說,先前醫師建議開刀,但李女並不想開刀,檢查後建議使用「超音波導引下經皮酒精注射治療」,不需開刀住院。李術後三周後回診追蹤時,脖子已看不出有腫塊,外觀恢復正常。甲狀腺囊腫俗稱「甲狀腺水泡」,是一種甲狀腺結節,組成以液體為主,剛開始是不明原因造成出血致囊腫突然變大、有時伴隨著脖子疼痛,而疼痛一到兩個星期後會漸漸消失,脖子腫大可能一直持續,也可能稍微變小,約有60至90%病人在抽出液體後又復發回原本大小。美國甲狀腺學會建議反覆出現的甲狀腺囊腫的病人,可選擇開刀或是「酒精注射治療」。研究顯示,有高達85%病人接受兩次的酒精注射治療後不再復發。葉美成表示,「超音波導引下經皮酒精注射治療」,是在超音波導引下,經由表皮用細針先抽除甲狀腺囊腫裡液體,注射高濃度酒精進入囊腫內數分鐘後,破壞囊腫內微血管再將酒精抽出,過程約1小時,治療後觀察30分鐘至1小時即可回家,不需要住院。但對酒精過敏的人不適合這樣治療,其他症狀可能有頭暈不適、畏寒、發燒或疼痛等症狀,少部分的人出現暫時發燒、畏寒或是神經受損的狀況,大部分都會恢復。甲狀腺結節組成如果是以固體為主的不適合酒精注射治療,固體為主的結節可以考慮開刀或甲狀腺結節射頻消融微創手術(Thyroid RFA)。甲狀腺囊腫通常沒有症狀,除非囊腫已大到外觀上看得出來,發生吞嚥困難、疼痛等才發現,而甲狀腺囊腫多為良性,也有部分囊腫有可能會出現惡性細胞。
共
21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