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先天性心臟病
共找到
82
筆 文章
-
-
2022-06-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後疫情與病毒共存/兒童染疫後會出現新冠後遺症嗎?感染後要注意哪些事情避免重症?
當全球逐步接受與COVID-19共存的事實,相關的疫苗與藥物也證實可以降低中重症,但目前兒童還是無法順利接種疫苗、抗病毒藥物也不見得適用,成為許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到底兒童容易感染嗎?感染後容易重症嗎?與病毒共存該注意哪些事情?兒童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嗎?感染後會出現哪些症狀?在今年初Nature的一篇文章中指出,omicron病毒株在兒童中造成中重症的機率較小,但是因為omicron的傳染力強,兒童感染數相對高,所以造成中重症的數量也較多。一篇發表在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DMCN)的文章則指出,雖然兒童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以輕症或無症狀居多,但也有少部分的兒童會出現中樞神經相關併發症,對正在發育中的中樞神經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影響。因此需要進行長期觀察。(相關資訊:兒童腦炎死亡達5人 李秉穎曝恐與新冠病毒1特點有關)同時,兒童也有可能發展出長新冠(long COVID),因此家長在照顧時需要特別注意。(延伸閱讀:後疫情與病毒共存/長新冠就是新冠後遺症嗎?哪些人容易會有後遺症?染疫後會再次感染嗎? )兒童該如何避免感染?兒童避免感染的方式其實跟成人一樣,但有些方式會有差異。●接種疫苗:目前接種疫苗還是被公認為有效降低感染機率,以及降低中重症風險的方法,但受限於研發進度關係,目前相關疫苗接種年齡為6~18歲,也就是說未滿6歲的兒童還是無法接種相關疫苗。(延伸閱讀:該不該讓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專家分享自家小孩打莫德納經驗)●配戴口罩:配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機率。●有相關症狀請自行篩檢。●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家長應該要教育小孩相關衛生習慣,從外面回到家中需要先洗手,吃東西前也要做好手部清潔,接觸欄杆、扶手之後避免觸碰口鼻等。●隨時注意小孩的狀況:兒童不像大人一樣可以清楚地描述症狀,因此家長需要注意小孩的狀況,有咳嗽、發燒或相關肺部感染症狀發生時,一定要緊急就一。感染後,父母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跟成人一樣,如果兒童患有相關先天性疾病時,感染後中重症的機率較高,特別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有遺傳疾病的兒童與代謝相關等疾病的兒童,都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因此要多注意。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兒童醫院兒科傳染病科負責人羅伯塔‧德比亞西(Roberta DeBiasi)醫師指出,小孩的鼻腔較狹窄,容易造成堵塞,因此感染之後容易出現哮吼的症狀。(延伸閱讀:影/咳嗽如小狗叫 可能是病毒性哮吼作怪)此外,也有少數兒童會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簡稱MIS-C),其症狀包括:●發燒不退。●腸胃道疾病(包括肚子痛、腹瀉、嘔吐等)。●皮膚粘膜症狀(包括皮疹、非化膿性結膜炎、肢端腫脹)。●心血管系統(包括心肌功能異常、冠狀動脈瘤)。●頭痛、頭暈等。●嚴重時會出現休克。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提醒家長:兒科醫學會提醒家長,若孩子確診發燒很久、活力差或疲倦等,退燒後活力、精神仍然很差,建議就醫,其他像是嘔吐、脫水等也要注意。但兒童確診新冠重症比例很低,家長不用過度恐慌,一點小事就送急診也不是好事,建議應避免孩子染疫、盡快施打疫苗,若孩子有慢性病,病況穩定仍可打疫苗。(延伸閱讀:孩童確診發燒憂傷腦 兒科醫:燒過「這溫度」調節中樞恐失靈)參考資料:Does Omicron hit kids harder?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find outNeurological effects of COVID-19 in infants and children新冠病毒在兒童族群的特有表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國內確診兒童出現多起神經學重症 兒醫:國外經驗較少見
疫情嚴峻,昨新增二五二名中重症病例、一二四名死亡案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死亡個案包括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並長期使用呼吸器的九歲男童,確診後血氧濃度變差、肺炎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過世;兒童重症個案累計卅五例,其中十七例為腦炎,八例為肺炎、兩例敗血症、三例哮吼症、四例家中死亡,一例共病腦腫瘤,十五人已死亡。為交流重症兒童救治經驗,疾管署昨天再次舉辦案例研討會,五家醫院分享七名重症兒童案例,年齡介於八個月到十歲,成大醫院小兒胸腔暨重症科主任王玠能表示,國內確診兒童出現多起神經學重症,特別是嚴重腦病變、急性腦炎、猛爆性腦水腫,這是國外經驗較為少見的,醫界需探討背後原因。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重症加護科主治醫師李恩沛表示,最近收治一名七歲三個月男童,五月廿三日發燒,初次急診PCR陽性確診,Ct值十三,出現惡心、嘔吐、活力下降等情況。領藥後回家休息,睡覺睡到一半,手臂高舉,姿勢奇怪,並大聲尖叫「我們都要死掉了!」男童送至急診時病情惡化,意識改變,無法辨識自己身在何處,指著媽媽卻認不出來,體溫超過四十度、眼睛上吊、心跳血壓下降,狀況危急;影像檢查顯示右腦腫脹、肺部無常。入住加護病房後情況改善,預計本周出加護病房。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不只小孩,大人如果出現致病性腦炎,也可能語無倫次、看到幻覺,而說出聳動的言語,這是大腦皮質受到影響的臨床表現,神經系統病變都可能發生,並不專屬於新冠病毒引起的腦炎。
-
2022-06-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個案超車新北 高雄單日確診首度排名第一
昨天新增六萬二○八○例新冠本土個案、二五二例中重症、一二四例死亡。疫情數字呈下降趨勢,但高雄市新增九二三二確診,超越新北排名,首度來到第一,凸顯南部醫療量能吃緊,其中台南市空床率僅剩一成七,全國最低。昨新增本土個案分布前六名為高雄市、新北市九○二六例、台中市八六九九例、桃園市五七九三例、台南市五四四七例與台北市四四五二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高雄疫情瀕臨反轉,這幾天可能接近高峰,後續觀察高原期持續幾天,才能準確預料能否比較快的下降,目前Rt值(有效再生數)接近一點○左右。台南吃緊 空床率剩一成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隨著確診人數下降,全國的空床率稍微多了一些,台北區(雙北、基隆、宜蘭、金馬)四成二,北區(桃、竹、苗)五成,相對寬鬆一些。南區(雲、嘉、南)僅二成八,低於三成,特別是台南市剩一成七。莊人祥表示,台南還能開出二位數的床位量能,暫時不考慮「南病北送」,指揮中心於六月二日行文要求南區增加兩百多床,其中台南市需增開一百床,盼專責病房調配可以更為餘裕。專家:反轉需等死亡數下降昨中重症和死亡新增個案雖較前一天下降,但仍在高峰。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確診數往下走代表高峰已過,但社區染疫黑數過多,可能高於表面數據一至兩倍。他指出,中重症和死亡人數不可能造假,相信還會持續創高,致死率將超過指揮中心之前設定的千分之一防線,達到千分之一點二,需待死亡人數明顯下降,疫情才真的反轉。對此,陳時中表示,致死率高高低低都有,都在預估範圍內,目前的病例數與死亡數都處在高原期,先前各界都有不同的模型推演,不過近期大家的共識愈來愈接近,疫情在六月十日應有反轉機會。昨死亡個案年齡介於九歲至九十多歲,八十一例未打滿三劑疫苗、七十人為逾八十歲、一一六人有慢性病史。其中一名九歲男童因先天性心臟病長期使用呼吸器,住院驗出新冠肺炎感染,後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過世。幼兒發免費快篩 擴大範圍中央六月一日起在六都開設七大兒童疫苗接種站於昨天結束,五天總計接種二萬八七七一人次。除了兒童疫苗接種,今天起○至六歲幼兒免費領五劑快篩政策擴大至二○一五年九月二日以後出生的學齡前幼兒,家長可到各快篩實名制販售據點免費領取五劑家用快篩試劑。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252人 9歲童先天心臟病併新冠亡
國內今天新增中重症個案252例、死亡個案124例。死亡個案中包含一例九歲男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因先天性心臟病併新冠肺炎、多重器官衰竭過世。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年齡介於9歲至90多歲,81例未打滿三劑疫苗、70人80歲以上、116人具有慢性病史,其中一名九歲男童,因有先天性心臟病長期使用呼吸器,住院期間檢驗出新冠肺炎感染,之後出現血氧變差、肺炎惡化等情況,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過世。中重症新增252例,包括中症143例、重症109例。其中一名20多歲男性,未接種疫苗,有癌症轉移病史,因新冠肺炎併呼吸窘迫,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羅一鈞表示,目前兒童重症累積34例,分別為17例腦炎、8例肺炎、2例敗血症、3例哮吼、4例家中死亡,1例共病腦腫瘤;其中15人死亡。
-
2022-05-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未打疫苗染Omicron可能發生哪些重症?詳解兒童疫苗常見疑問
5至11歲輝瑞兒童疫苗將於周三(5/25)正式開打,但許多家長仍猶豫要不要讓孩子接種疫苗。兒童感染專家表示,國內兒童染疫比率約占二成,雖然感染症狀大多是輕症,且比成人輕微,但仍有部分可能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等重症。兒童接種疫苗可降低九成新冠肺炎嚴重度表現,專家強調「先打先好」,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Q:兒童未打疫苗染疫,可能發生哪些重症?● 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致呼吸困難、腦炎、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台大兒童醫院長黃立民分析,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有兩種較嚴重症狀,一是「上呼吸道感染」,因上呼吸道嚴重發炎、腫脹,導致呼吸困難;第二種是腦炎,目前港台都出現染疫兒童併發腦炎的個案。而染疫經過二至六周,也可能產生MIS-C,引發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及組織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此疾病。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說,根據指揮中心公布今年各年齡層確診者人數與占比,12歲以下兒童疫疫風險與其他年齡層無異,愈來愈多國家發現染疫兒童中出現MIS-C,依國外統計,MIS-C發生機率約為萬分之三,且三至六成患者會住進加護病房,死亡率在2%至10%之間,這也是許多國家開始為5至11歲兒童施打新冠疫苗的原因。Q:接種疫苗對兒童有什麼好處?● 三大好處: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MIS-C。依兒童疫苗臨床試驗,接種疫苗後有三大好處。黃立民說,首先是降低兒童住院率、重症率及預防MIS-C,尤其北北基桃的兒童病床幾乎全部滿床,家長應盡速帶孩子打疫苗,建立完整保護力。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觀察各項研究和統計,支持兒童要接種疫苗,他能理解家長對孩子打疫苗會猶豫,但美國統計指出,5至11歲沒打疫苗的孩童,感染Omicron後的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兩倍。接種疫苗不僅能預防多種併發症、重症及死亡風險,同時也能減少兒童隔離、學校停課、父母缺勤等狀況,避免因停課影響孩子心理健康或教育差距。Q:目前有兒童有哪些疫苗可選擇?● 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歐盟已核准莫德納用於兒童。黃立民表示,目前共有兩款兒童疫苗可以使用,其中輝瑞兒童疫苗資料最完整,不僅臨床試驗證實保護效果達九成,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已核准5歲至11歲兒童接種,目前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歐盟、日本、南韓、香港、澳門、新加坡等開放兒童接種。另一款是莫德納半劑量疫苗,目前歐盟已通過核准用於6歲至11歲兒童,開放施打的國家有歐盟、英國、澳洲、加拿大。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謝育嘉說,輝瑞兒童疫苗主要用於5至11歲兒童,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打滿兩劑保護力約90.7%;莫德納疫苗則是6至11歲兒童的替代選擇,劑量是成人的二分之一。Q:兒童施打兩款疫苗,可能出現什麼副作用?● 心肌炎、心包膜炎機率較青少年低,且症狀輕微、可逆轉。關於兩款疫苗的副作用,黃立民說,兒童接種後,約10%至20%會出現接種部位疼痛或腫痛、發紅,以及疲勞、頭痛等,僅約十萬分之一可能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個案,但症狀輕微且短期、可逆轉,發生率比青少年低。為有效降低孩子染疫重症風險,他呼籲「先打先好」,讓孩子及早獲得保護力,如果對莫德納兒童疫苗有疑慮,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輝瑞兒童疫苗。黃立民說,患有氣喘、肥胖、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等危險因子的兒童,確診後重症風險較高;又或需要出入人多聚集場所、無法保持社交距離與衛生習慣的孩童,此類族群兒童施打疫苗後,明顯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Q:mRNA疫苗會對基因造成影響嗎?● 目前無足夠證據,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很多家長擔心屬於mRNA疫苗的輝瑞、莫德納兒童疫苗,可能對孩子基因造成影響。黃立民表示,由於mRNA疫苗僅使用2年,但對於這些顧慮,至今沒有新證據證實有這樣的風險,且先進國家也維持讓兒童接種疫苗。他認為可先打一劑度過疫情嚴峻時期,未來以蛋白疫苗作為每年例行接種的疫苗,安全性更高。
-
2022-05-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已逾2成兒童確診 台大醫籲:打疫苗利大於弊
國內5月起開放兒童接種莫德納、BNT疫苗,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指出,兒童施打疫苗有3個好處,包括降低住院率、重症率、預防多系統炎症綜合症(MIS-C),尤其國內正在疫情流行,建議5月下旬盡快施打,完整疫苗保護力。黃立民指出,目前疫情發展廣泛,兒童是這波Omicron疫情主要感染者,全國近2成兒童感染,北北基桃四區域的大醫院兒童病床幾乎滿床,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致死率不可輕忽,兒童施打疫苗也格外重要。以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今年5月13日數據顯示,720萬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年齡在0至11歲,共佔全美確診個案總數約一成。而因染疫死亡的個案,有486例為0至4歲兒童,5至11歲兒童的亦有359例。兒童確診雖大多輕症,黃立民指出,沒打疫苗的兒童感染後,經過2至4周甚至6周,可能產生多系統炎症綜合症,兒童的心臟、肺、血管、腎臟、消化系統、大腦、皮膚或眼睛等器官和組織會嚴重受損,部分孩童重症、死亡皆是來自這疾病。兒童感染也可能引發嚴重上呼吸道感染及腦炎。國外臨床統計,5至11歲兒童沒打疫苗,確診後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2倍以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論文也指出,5至11歲兒童及青少年,施打2劑BNT可預防嚴重感染而住院,目前完整接種2劑BNT疫苗的兒童,無論過去有無確診,無發生兒童多系統炎症綜合症或死亡。美國去年已為5至11歲兒童接種870萬劑BNT疫苗。國內目前有莫德納、BNT2種兒童疫苗。黃立民指出,BNT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較多,依照美國FDA資訊,5至11歲兒童施打2劑BNT,保護效果達90%,有頭痛、疲勞、施打部位紅腫等輕微副作用,極少數發生心肌炎,症狀輕微、短時間可恢復,發生心肌炎比率比青少年更低。莫德納、BNT兒童疫苗該如何選擇?黃立民表示,2種疫苗最大差別是劑量,BNT兒童疫苗適用5至11歲,施打10毫克,是成人劑量三分之一;莫德納兒童疫苗適用6至11歲,施打50毫克,是成人劑量的二分之一。黃立民表示,曾有專家討論,是否依照兒童體重來選擇疫苗,但此論點缺乏實際證據,目前2款疫苗分別取得歐盟、美國FDA許可,BNT兒童疫苗現階段安全性資料較多,莫德納兒童疫苗安全性資料雖較少,但能獲許可、代表其副作用仍在可接受範圍,若家長憂心,建議可選劑量較少的BNT。黃立民表示,我國ACIP專家建議,兒童2劑疫苗需間隔3個月施打,但現在疫情仍持續流行,若接種時間較晚,恐怕施打第一劑後就確診,疫苗實際保護力不完整,建議兒童應在5月下旬盡快接種疫苗。各國也建議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免疫不全的兒童接種疫苗。至於香港有13%的染疫兒童出現神經系統症狀表現,若接種疫苗是否可預防兒童神經系統症狀?黃立民指出,此類狀況少見,理論上施打疫苗的確有幫助。黃立民也建議青少年施打第3劑,第3劑發生心肌炎機率大幅下降,相較第2劑減少十分之一,目前疫情仍在傳播,施打疫苗可提高保護力。部分家長憂心,施打mRNA疫苗對於孩子基因有未知影響,黃立民說,這是理論上的疑慮,只能說mRNA疫苗應急,若後續需每年追加施打,希望引進蛋白疫苗。基金會特別製作兒童施打疫苗電子衛教傳單,協助家長釋疑。
-
2022-05-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要莫德納或BNT疫苗?副作用差異、不適合族群?家長十大問答一次看
北市兒童莫德納疫苗今天開打,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有77萬BNT疫苗12日將從德國抵台,力拚5月20日前施打。指揮中心啟動「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系統,監測兒童施打疫苗反應。兒童疫苗到底有什麼副作用、安不安全,該不該讓孩子打,家長疑慮很多。聯合新聞網整理十大問答如下。問一:兒童疫苗要去哪裡打?答一:滿6歲至11歲學童,已由學校協助調查校園集中接種意願,提供家長「莫德納 COVID-19疫苗6-17歲接種須知及評估暨意願書」,可選擇「校園集中接種」或至「合約醫療院所接種」,經詳細閱讀及填寫與勾選各項欄位資訊並簽名後,由學校收回,彙整統計意願人數。由各縣市依實際情形陸續安排施打。問二:學童打疫苗可以請假嗎?答二: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施打疫苗後有三天疫苗假可讓孩子休息,不會列入出缺席與差勤紀錄;若家長要顧孩子,也有防疫照顧假。問三:兒童疫苗可打哪些廠牌?打幾劑、間隔多久施打?答三:莫德納,接種兩劑,每劑0.25毫升(含50微克的mRNA,為成人劑量的一半)。指揮中心建議6至17歲兒童及青少年兩劑接種間隔以12周為原則。輝瑞,接種兩劑,每劑0.2毫升(含10微克的mRNA),指揮中心建議間隔時間同莫德納12周為原則。問四:施打疫苗後,常見不良反應有哪些?答四: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食藥署指出,在6至11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疲勞、頭痛、肌痛、畏寒、噁心/嘔吐、腋窩腫脹/壓痛、發燒、注射部位紅斑、注射部位腫脹和關節痛,與成年人試驗結果相近。問五:哪些兒童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答五: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1. 肥胖。2. 唐氏症。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4. 惡性腫瘤。5. 糖尿病。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8. 慢性肝炎、肝病變。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問六:輝瑞、莫德納哪個好?答六:台灣兒科醫學會表示,目前無大規模直接比較莫德納與BNT疫苗孩童接種的研究報告,但由發表的試驗結果看來,前者產生的抗體濃度略高,輕中度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也略高,但並無很大差異,因此並不建議要特別選擇哪一廠牌之疫苗。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含50微克mRNA的莫德納疫苗效力一定比含10微克mRNA的輝瑞BNT疫苗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劑量、高效益的疫苗自然伴隨高副作用風險,面對COVID-19,所有的選擇都要有一些妥協,調整一下心理狀態,才是上策。問七:哪些人不適合接種疫苗?答七:正在發燒、對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者,都不建議施打疫苗。另外,指揮中心提醒,有潛在慢性疾病的兒童仍應接種新冠疫苗,因他們的疾病狀況可能會增加患重病的風險。接種前請諮詢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問八: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答八:顏廷聿醫師、張鑾英教授指出三項要特別注意,如下: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問九:接種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答九:衛福部疾管署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兒童可以繼續進行所有日常活動。如果他們在接種疫苗後無特殊身體不舒服,可以繼續日常運動,若感覺不適(例如發燒或疲倦),建議休息並視需要就醫診治。問十:我的孩子沒接種疫苗,上學安全嗎?答十:衛福部疾管署指出,一般而言,兒童感染COVID-19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且由於我國12歲以上完成兩劑新冠疫苗接種率高,因此兒童亦可受到某種程度的保護。但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將對個人與群體產生保障。如果孩子尚未接種COVID-19疫苗,他們仍可上學。但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
2022-05-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兒童打BNT或莫德納哪個副作用比較高?Q&A一次看懂兒童新冠疫苗常見疑問
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升溫,兒童的感染人數也逐漸增多,指揮中心已於2日開放12歲以下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然而許多家長對於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仍抱持疑慮。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顏廷聿及教授張鑾英針對家長常見問題提供詳盡解說,元氣網整理部分內容給家長參考。Q1:為什麼建議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A:由於目前並沒有有效藥物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或輕症,並且用於預防重症的口服抗病毒用藥,都尚未緊急授權在未滿 12 歲的兒童使用。未滿 12 歲的兒童,目前重症治療選擇僅有針劑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跟類固醇(Corticosteroids),並輔以大量的支持治療。而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對當前流行的 Omicron 突變株,效果極為有限。因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感染與住院重症的一個重要武器。Q2:目前台灣學齡兒童施打新冠病毒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A:目前台灣緊急授權 Moderna(莫德納)和 Pfizer-BioNTech(BNT,輝瑞)二種 mRNA 疫苗在此年齡層兒童施打,皆可產生不遜於成人的中和抗體效價,而在真實世界中,是否也能提供更長久的保護能力,會需要進一步的觀察與臨床數據支持。Q3:學齡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能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A:整體而言,在臨床試驗的疫苗接種不良反應中,二種疫苗都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全身性不良反應包含疲倦、頭痛、發燒等,症狀多數為輕至中度,約三天內可緩解。受試個案皆無疫苗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在臨床試驗都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據。接種第二劑疫苗的全身不良反應比例較第一劑稍高,為了達到完整疫苗免疫力,建議仍完整接種二劑次。無論是選擇莫德納、或是 BNT 疫苗,應該都是好的選擇。 Q4: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相關的罕見副作用風險如何? A: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是目前各國衛生法規單位積極監測的 mRNA 疫苗相關風險。截至 2022 年 1 月底止,全球已有超過 120 個國家開放 5 歲以上兒童接種 COVID-19 疫苗。在大規模施打的國家中,mRNA 疫苗相關的兒童心肌炎和心包膜炎極為罕見,且明顯低於青少年的發生率。接種 mRNA 疫苗後心肌炎的最高危族群是接受第二劑的 16-24 歲的年輕男性;而接種 mRNA 疫苗後心包膜炎的最高危族是 20-45 歲的男性和女性。部分疫苗上市後數據,莫德納疫苗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略高於 BNT 疫苗,但目前針對莫德納疫苗和 BNT 疫苗接種後風險比較分析,尚未得到完全一致的結果。Q5:兒童施打 mRNA 疫苗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比自然感染高嗎?A:若與自然感染相關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相比,疫苗接種後風險並沒有比較高。根據美國 CDC 今年公告,5-11 歲的兒童族群中(每 10 萬人次資料),在 COVID-19 確診兒童中,確診後 21 天內有 17.6 個男孩、10.8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或心包膜炎。而在接種第一劑或第二劑 mRNA 疫苗(BNT)族群中,僅有 4 個男孩在第一劑疫苗接種後 21 天內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其餘發生率皆為零。因此,男性幼童感染 COVID-19 後出現心臟疾病的風險,為接種 mRNA 疫苗者之 4.4 倍。此外,在 5-11 歲 COVID-19 確診兒童中(每 10 萬人次),確診後 42 天內共有 133.2 個男孩、94.2 個女孩罹患心肌炎、心包膜炎、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以上數據,代表當社區處於大流行時期,兒童接種疫苗為利大於弊。 Q6:哪些兒童具有較高的重症風險,更建議施打疫苗? A:COVID-19 對兒童的影響通常比成人輕,但仍然有少數會導致嚴重疾病,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可能會需要住院或重症照護。下列兒童具有罹患嚴重 COVID-19 疾病的風險,建議施打疫苗。請於接種疫苗前,諮詢先前診治此潛在慢性疾病的醫師。 1. 肥胖。 2. 唐氏症。 3. 免疫抑制劑治療、或免疫低下。 4. 惡性腫瘤。 5. 糖尿病。 6. 呼吸系統疾病,例如:囊性纖維化、哮喘。 7. 心血管疾病、先天性心臟病。 8. 慢性肝炎、肝病變。 9. 神經系統疾病或失能。 Q7:兒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出現哪些症狀建議就醫? A:1. 嚴重過敏反應:全身紅疹、眼周/嘴唇紅腫、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休克。 2. 超過 48-72 小時高燒不退、有其它感染不適的症狀、注射部位產生膿瘍。 3. 注射疫苗 14-28 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心包膜炎症狀: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症狀、心悸、心律不整、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請立即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
-
2022-04-2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兒童打不打疫苗? 長庚醫:不接種染疫住院機率增2倍
新北二歲童染疫後過世,中間雖有行政流程通報等問題,但幼兒的疫苗需求也浮上檯面。目前國際上未有任何一款疫苗,可給5歲以下童施打,而我國目前雖然通過莫德納疫苗的接種年齡層可自6到11歲兒童,但指揮中心尚未開放施打,主要還是考量接種副作用等因素。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以及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謝育嘉聯合撰文,表達支持孩童接種疫苗,且未接種疫苗的染疫住院率是有打疫苗的二倍。二人於文中指出,兒童罹患新冠肺炎的症狀,一般而言,比成人來得輕微。大部分兒童的臨床表現以輕症為主,症狀與一般感冒病毒感染無異,如發燒1到2天、頭痛、喉嚨痛、鼻塞、流鼻水、嘔吐、腹瀉等症狀。但還是有些兒童會病得很重,併發腦炎、腦病變、心肌炎、肺炎、呼吸衰竭或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少數兒童會死亡。這也是台灣會一直例行性為兒童接種流感、麻疹、水痘疫苗的原因—即使在疫苗問世之前,這些病毒每年造成的兒童死亡率也沒有新冠肺炎那麼多。二人指出,可以理解,有些父母對給兒童接種疫苗較為猶豫。然而,選擇不接種疫苗也是有風險的;可能是承擔不同的、更嚴重的風險。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以防止多種併發症,減少兒童隔離的需要、減少學校停課,減少社區病毒傳播、並減少父母的缺勤。已有多項研究指出學校活動中斷對兒童的傷害很大,包括心理健康惡化、教育差距擴大和身體活動減少。兒童接種疫苗也可減少與新冠肺炎相關的住院、重症加護病房的入院率和總人口的死亡人數。二人指出,所有的人都可能染上新冠肺炎,盡管新冠肺對成人來說更加危險,但也有兒童因新冠肺炎導致重病和死亡,美國5到11歲沒打疫苗的小孩,感染Omicron,住院率是打過疫苗的二倍以上,大量兒童病患的出現也可能會癱瘓醫療系統。因此,接種疫苗能讓兒童更安全地上課、參與課後活動和運動,以及與朋友互動。兒童得到病毒感染常扮演傳播者的角色,所以讓兒童接種疫苗還有利於保護他人,例如患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更高的祖父母和患有基礎疾病的其他家人。二人表示,從疫情非常嚴重的地區如香港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在從疫苗的效果與不良反應之間來思考,所以建議家長應該讓5至17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二人於文中指出,BNT疫苗推薦用於5到11歲兒童,劑量單劑10µg,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之一,兩劑間隔3周。兒童接種兩劑BNT疫苗,對有症狀新冠肺炎感染的保護力有90.7%。BNT疫苗副作用通常是輕微的,疫苗接種部位的疼痛、腫脹和發紅是最常見的副作用。而家長最擔心的心肌炎、心包膜炎部分,僅有少數疑似案件,症狀輕微,而且較青少年族群少。因此,整體來說,5至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莫德納疫苗是6到11歲兒童的替代選擇。劑量單劑50μg,是成人劑量的一半,兩劑間隔4到8周。初步數據表明,莫德納疫苗會引發很高的抗體反應,大多數副作用是輕度至中度和短暫的,類似於在接受輝瑞疫苗的兒童中觀察到的副作用。二人強調,具有高風險如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患有神經系統疾病或癲癇症的兒童或家中有免疫缺損的兒童更是要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香港、韓國等國陸續於去年底、今年初核准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兒童急診醫師不足 醫學會6聲明示警:疫情升溫恐難應付
新北市2歲男童確診新冠肺炎引發重症病逝,引發社會輿論。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發出6點聲明,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症狀或有相關危險因子,應及早送醫,更示警兒童病例將占總病例中17%,且有23%需住院,但醫院近年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疫情升溫恐無法有效應付。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召集全國相關專家,依照實證共識下制定「早期辨識兒童COVID重症病患共識」6點聲明,包括「急診就醫與轉送」、「危險因子評估」、「急診病患嚴重度評估」、「兒童重症流行病學」、「醫院量能準備」、「兒童急診人力準備」。兒童確診新冠肺炎,變重症往往進展快速,若高燒超過39度C、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的腸胃道症狀,建議及早就醫。若出現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已屬於後期器官衰竭症狀,根據文獻,以早期徵象送急診治療的兒童預後效果較佳,而非晚期徵象才送醫。針對大規模兒童重症研究顯示,「過去有肺炎病史」、「有共存的慢性病」、「症狀開始4天以後才就醫」是產生兒童重症的危險因子,且年齡小於1歲更是高危險群。更大型研究發現,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另外5至11歲的孩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高。導致重症的三大兒童慢性病,包括為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家長和臨床醫師需提高警覺。學會指出,目前國際統計自兒童急診就醫的病患,僅有3%產生較嚴重的併發症,包含肺炎、心肌炎、腦炎或敗血症,最終致死率為0.1%,相對於成人還是致死率相對非常的低。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表示,兒童重症危險因子是從大型調查中歸納出,不代表說沒有危險因子就不會重症,像是新北這名孩子沒有上述危險因子但仍然確診,代表即便沒有危險因子要注意,有危險因子更要小心。兒童因為沒有施打疫苗,疫情爆發時會快速蔓延,根據國際統計,流行高峰時,兒童病例大約占全部新冠肺炎病例的17%,其中有23%會需要住院,學會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應進行國內兒童醫療量能準備,並使用兒童專屬、經過驗證的統計預測模型進行量化的風險評估。過去一年來兒童急診就診人數大幅下降,許多醫院因為無法負擔虧損,縮減兒童急診醫師人力,當疫情升溫,兒童急診醫師人數將無法有效地應付,兒童急診醫學會建議政府提早準備因應措施與補助方案。夏紹軒直言,急診的裝備一定要足夠,且急診人力目前是應付「一般狀況」,但大量病患湧入時「急診人力一定有問題」,有許多醫院急診室沒有兒科醫師看診的,民眾可透過衛福部網站,查詢有「緊急醫療能力」評鑑醫院,較高機率夜間有兒科醫師。「疫情這麼久,大家已經筋疲力竭了」,夏紹軒坦言,現在病例數量太多,現在中央要求自主管理者不要就醫,是怕醫院若淪陷後果更不堪設想。但父母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若看起來不對勁,不要猶豫趕快帶去醫院給醫師評估最安全。依照疾管署發布「COVID-19 確診個案注意事項」,病患若有就醫需求,需連繫119、衛生局或撥打 1922,再由公衛人員安排就醫流程。學會建議公衛人員,若為高風險族群兒童病患或已出現可能進展為中、重症的高風險症狀時,應及早建議就醫並安排轉送。緊急狀況,照顧者可直接撥打119,通報病況並請求緊急送醫,方能保障兒童生命安全。
-
2022-04-2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2歲童染疫病歿 兒科急診醫學會籲4大症狀速送醫
新北2歲童染疫重症死亡,引起廣泛討論。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提醒,兒童染疫早期若有高燒逾攝氏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症狀,務必盡速送醫。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今天發布早期辨識兒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重症病患共識聲明,提醒家長兒童染疫後出現重症徵兆務必盡速送醫,以及兒童染疫重症的危險因子,並呼籲政府與醫院整備兒童醫療量能,針對兒童急診醫師人力也要有所準備與補助。兒童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長庚醫院兒童加護科主任夏紹軒接受媒體電話聯訪說,現在輕症或無症狀患者會採居家照護,但家長應注意孩子染疫後的重症徵兆,出現時要盡速送醫,勿留在家中。兒童急診醫學會提醒,兒童染疫早期若高燒超過39度、意識變化、呼吸淺快以及合併嘔吐、腹瀉的腸胃道症狀,有較高的重症危險性,建議及早就醫。兒童急診醫學會強調,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屬後期器官衰竭症狀,建議以早期徵兆而非晚期症狀作為急診就醫或轉送的依據,文獻顯示早期治療的預後較佳。兒童急診醫學會也建議公衛人員,若為高風險族群兒童病患,或已出現可能進展成中重症的高風險症狀時,應及早建議就醫並安排轉送,緊急狀況時照顧者可直接撥打119,通報病況並請求緊急送醫。夏紹軒也提到,文獻顯示兒童過去有肺炎病史、有共存的慢性病,以及症狀開始4天後才就醫,都是染疫後演變成重症的危險因子;慢性病包含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與早產。但他也提醒,即便沒有危險因子,仍可能會演變成重症,家長仍要留意早期徵兆。兒童急診醫學會也提到,小於1歲的嬰兒雖有研究顯示是染疫重症高危險群,但是更大規模的研究卻顯示,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另5至11歲的孩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高,也不能輕忽。因應COVID-19疫情升溫,確診數持續增加,夏紹軒提醒,無論是政府或醫院,應再度檢視目前兒科急診裝備是否足夠,再者兒科急診人力也要予以整備或補助,以因應未來大量兒童患者湧入的需求。夏紹軒最後提醒,有些醫院未設有兒科急診,不見得能清楚掌握與觀察兒童病況,家長不妨可上衛生福利部網站查詢可提供24小時兒科急診服務的醫院,若察覺孩童不對勁,切勿猶豫,應立即將孩子送往有兒科急診的醫院評估治療。
-
2022-03-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老年族群必看!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醫:新型生物瓣膜可望突破使用年限
「主動脈瓣狹窄」好發於老年人身上,是一種退化性瓣膜疾病,常會出現昏倒、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猝死可能,一旦出現症狀,平均存活二至五年。重度狹窄 可手術改善年輕人也會因先天性的異常而得病,二瓣型主動脈瓣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約占全部人口的1%至2%,不同於正常人的三個瓣葉,病人因結構上的先天異常,會在年輕時就發生主動脈瓣狹窄。過去觀念認為,需經由心臟超音波確診為「重度瓣膜狹窄」,並有明確症狀才建議手術。而隨著治療進步,最新的研究及治療指引均建議,重度狹窄但無症狀的病人,在經過醫療團隊評估下,可以接受手術來改善存活和生活品質,但若拖延病情變嚴重,則會導致治療的困難。一位年約30歲的外籍配偶,育有一名小孩,多年前被診斷患有先天性二瓣型主動脈瓣狹窄,建議應盡快處理,但她放不下對家庭、小孩的責任,一直拖延治療。第一次在產房見到她,是她的第二個孩子將要臨盆,因拖延多年的心臟瓣膜疾病,加上懷孕造成的心臟負荷上升,心臟收縮功能只剩10%,需要葉克膜待命。金屬瓣膜、生物瓣膜比較所幸她生產順利,母子均安,在這次驚險生產之後,她才下定決心接受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治療,考慮可能再懷孕及生活形態後,她選擇使用「生物瓣膜」進行瓣膜的置換,雖然未來再開刀可能性高,但可保有目前正常的生活品質。術後的追蹤,她的心臟功能也回到近乎正常。針對二瓣型主動脈瓣狹窄問題,目前會優先建議進行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可選擇的瓣膜分為金屬或生物瓣膜,金屬瓣膜的好處為耐用性高,再開刀機會低,但必須終生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血栓形成;生物瓣膜常以豬心瓣膜製成,好處為不用長期服用抗凝血劑,但瓣膜會退化(使用年限約10至20年)而需要再開刀置換。因此,選擇瓣膜最重要的客觀考量就是病人的年齡,目前國際治療準則建議,50歲以下的年輕病人,可以選擇金屬瓣膜,來避免未來多次開刀的風險。而在「經導管瓣中瓣技術」不斷進步下,如果瓣膜退化而需再次開刀,目前多可採用經導管瓣膜植入。因此不願意使用抗凝血劑而希望保有正常生活品質,較年輕的病人使用耐久性生物瓣膜是另一選擇。乾式瓣膜 可瓣中瓣手術最近衛福部核准進口的新型乾式生物瓣膜,以牛的心包膜製成,經過革新技術抗鈣化處理,根據國外的臨床人體試驗,期望可以突破目前的使用年限。此外,如果未來生物瓣膜到達使用年限而退化,乾式瓣膜也特別設計,方便下次進行微創經導管瓣中瓣手術。建議病人在專業心臟團隊的協助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
2021-12-17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工時長、壓力大,40歲時就高血壓!做6件事紓壓
兒科醫師工作時間長、壓力大,還好我很喜歡與小朋友相處,診間小病患很純真、可愛,一張小貼紙就很容易滿足,很紓壓,但我沒想到的是,「我40歲時,高血壓竟悄然而至。」「詹主任,你的臉怎麼那麼紅?」察覺我有異樣的是門診跟診的護理師,她發現我看診時整個臉漲紅,連忙提醒。連3次量血壓都超標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值150/100mmHg,超過標準140/90mmHg,單次血壓高以為是勞累所致,但經過休息30分鐘再量測,連3次量測都超過140/90mmHg,已是高血壓第一期,需要好好控制血壓。面對高血壓,我做六件事:一、接受治療並回診追蹤:很多人罹患高血壓已達需要吃藥控制,如選擇飲食、運動控制,但效果不彰,且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我常衛教病人,愈早控制好,預後愈好,合併症如血管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愈少,存活愈久。確診高血壓後,我吃藥控制,每天一顆降血壓藥,固定回診追蹤,醫師也會依照病況調整藥量,如今控制得宜,調整為一天吃半顆藥。二、自我檢查:愈年輕罹患高血壓,愈要注意是否有其他病變,我有高血壓、癌症家族病史,年輕時就固定每年自費全身健檢,在確診高血壓後,也及早發現患有高尿酸血症。我的飲食清淡,沒有攝取過多高普林食物,但研究顯示,過高尿酸與代謝疾病有共病的關係,高尿酸除了痛風外,也會傷害腎臟、增加洗腎風險,因此我及早服藥治療,控制尿酸。三、飲食上力行「得舒飲食」:少鹽、少油,多堅果,少吃紅肉,多吃蔬菜水果,居家常備小包裝的原味堅果。四、規律運動與作息:符合運動357原則,也就是每次運動30分鐘、一周運動5次、達每次最大心跳的七成,即(220─年齡)×70%;平時下班後,我和太太走路當運動,從住處快走到餐廳約半小時,達到中度運動程度,講話會有點喘,吃完晚餐再散步返家,晚上10時就寢,隔天早起;假日和家人到溪頭、杉林溪等景點,走步道兼森林浴。五、量測血壓:我的床頭擺放血壓計,每天早起、睡前量測,並且記錄。六、給生活找點樂子:高血壓患者要懂得紓壓,除了診間喜歡與小朋友互動,很多患者也是看著他們長大,變成好朋友,很有成就感。每天與太太共進早餐,共飲我手沖的咖啡,相當紓壓,開啟美好的一天。醫學辭典/高血壓高血壓是一種動脈血壓升高的慢性疾病,高血壓平時症狀並不明顯,有些病人即使血壓異常升高,身體不會有不適感,常被忽略,因此有隱形殺手之稱。 國中以上就可以自我量測血壓,年輕人若連三次血壓超過120/80mmHg(量測之間需休息30分鐘),40歲以上連三次血壓超過140/90mmHg,應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詹聖霖小檔案現職:●台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心臟科主任●陽明交大、高醫大醫學系兼任副教授●兒科醫學會副祕書長、兒童急診醫學會常務理事、兒童心臟醫學會監事學歷: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中山醫大醫學系專長:●微創心導管手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心臟病及川崎病診治●兒童急重症加護醫療●兒童腸病毒重症醫療經歷:台北榮總兒童心臟專科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紐約兒童醫院進修、台中榮總兒童加護中心主任興趣:健走、旅遊、欣賞音樂、品嘗咖啡
-
2021-12-0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第二劑BNT預備開打 亞東醫師整理各類疫苗懶人包
教育部近日開始徵詢國內中小學青少年,接種第二劑BNT疫苗之意願,又再掀起疫苗討論,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陳志道表示,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與流感等疫苗,但其實這些苗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也同等重要。陳志道綜合整理青少年各時期及類型之建議接種疫苗,其中青少年幼兒期包含「水痘疫苗(Varicella)」,建議自費接種1劑,13歲以上者則應注射2劑;「B型肝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easle-Mumps-Rubella, MMR)」,以及「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的混合疫苗(Tetanus-diphtheria, Td)」等,接種後需注意抗體力價可能隨時間消失,可經醫師評估是否再追加。青少年建議接種之疫苗則包括,「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建議9至26歲女性及高風險男性接種,因為正值性生活活躍的青少年期,當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流感疫苗」,該病毒極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幾乎稍有不同,建議各青少年每年接種一劑,提升群體免疫力。另外,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接種「A型肝炎疫苗」,防止遭病毒汙染餐飲導致急性肝臟發炎,尤其建議前往A型肝炎盛行區的旅遊者施打2劑,2劑間隔6到12個月,保護力可達20年以上;高風險旅遊或留學青少年建議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以避免在當地遭感染;若有先天性心臟病、氣喘、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者,則可考慮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Pneumococcal Vaccine)」以避免肺炎、嚴重菌血症及腦膜炎等。陳志道提醒,青少年及父母可先依據個人疾病史、疫苗史及危險因素,檢視可能需要的疫苗選項,至醫療院所作全面性疫苗評估,在身體條件允許下接種疫苗,保護自己更保護家人。
-
2021-11-23 醫療.自體免疫
指甲與關節角度差160度代表肺不好!醫師教從指甲狀況判斷健康
● 指甲的顏色及形狀,能反映身體近二個月健康狀態● 指甲表面失去光澤,杵狀指六成是肺癌● 沒有月牙,不一定代表身體不健康指甲暗藏了許多身體密碼,指甲的顏色及形狀變化,能即時反映身體近二個月的健康狀態,中西醫師在臨床上多會透過指甲當作診斷的依據之一。正常指甲的顏色應偏粉紅色、表面有光澤、月牙占指甲比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間。只要任一種出現異常,都反映出身體相對應問題的警訊。正常指甲 粉紅色有光澤北醫附醫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吳善弘表示,正常指甲的顏色為粉紅色。中醫診斷患者身體狀況時,指甲顏色是其中一項重要的依據。指甲顏色偏白,顯示氣血兩虛,可能是肝虛、心血虛,恐患者的心臟不好、代謝不佳,或有免疫疾病。指甲顏色偏紅,顯示燥熱,體內可能有感染發炎情形,多數男性指甲顏色偏紅,不一定是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天生體質燥熱。指甲顏色發紫,可能是缺氧,肺部器官不佳所致。指甲顏色呈現黑色,可能是罹患黑色素瘤,應立即就醫。失去光澤 當心慢性疾病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指甲顏色偏白,常是免疫疾病患者的表現方式之一;顏色呈現黃色,則可能是惡性腫瘤、免疫不全、甲狀腺炎或使用四環黴素等藥物所致。指甲顏色雖然能反映出疾病的表徵,但有時候不是單一疾病所致,需全盤考量。吳善弘指出,健康的指甲表面會有光澤,但當指甲表面失去光澤時,可能與甲狀腺疾病或是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關。趙昭明表示,西醫對於指甲的形狀,有非常明確的研究。若手指頭與指甲呈現「杵狀指」,即指甲與關節角度相差約160度就是杵狀指,與肺部疾病有非常大的關係,可能是肺氣腫、肺結核、肺膿瘍、肺癌或支氣管擴張,也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馬凡氏症等疾病所致。據國外統計,約六成杵狀指的人罹患肺癌。湯匙指 可能缺鐵性貧血指甲呈現湯匙狀,俗稱「湯匙指」,指甲中間凹陷,如同湯匙般,很可能是心臟病、風濕病、雷諾氏症、紅斑性狼瘡所致,湯匙指也代表體內缺鐵,有缺鐵性貧血問題。指甲表面凹凸不平,且屬於點狀凹陷,則可能是乾癬所致。指甲表面出現橫紋或直紋,吳善弘說,很可能已經處於重症狀態,指甲的生長緩慢,完全長出一整片指甲可能要二個月,當指甲出現橫紋,顯示身體已有問題滿久了;白色橫紋可能心臟病、肝硬化、腎臟病所致;直紋則是體內缺「鋅」,或生活不規律、壓力導致。指甲的月牙也常被當作健康的指標。吳善弘表示,月牙可以反映氣血的狀況,如果每一個指頭都能看見月牙,且比例是占手指甲的五分之一,顏色呈現乳白色就屬於正常。一般而言,每一個人通常都會有一些月牙,不過有些人體質較為虛弱,可能天生就沒有月牙。趙昭明指出,月牙形成,其實是甲基質在向上生長產生的,有些人甲基質受傷可能不會產生月牙,也不代表不健康。對症改善 才能讓指甲復原擦指甲油會讓指甲比較乾燥,常做指甲會讓指甲變薄、容易斷裂,吳善弘提醒,要注意指甲的保養。指甲雖然可以反應身體近期的健康狀況,但不會因為擦指甲油,就讓指甲狀況不佳、身體變差。要讓指甲恢復光澤、顏色,吳善弘建議,氣血不足的人,要多運動;有慢性病的人,應妥適用藥控制,生活習慣維持規律正常,才能讓指甲恢復健康。
-
2021-11-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BNT第一劑出現心肌炎 第二劑怎麼辦?醫師給解答
衛福部109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雖為第一名,然而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加總起來高於癌症死亡人數,躍升國人主要死因。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可能引發重症或死亡,在病情控制穩定及醫師許可下,呼籲心血管疾病患者盡量接種疫苗。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舉行COVID-19疫苗與心血管疾病臨床處置研討會,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洪大川會中就「各類心血管疾病病人接種COVID-19疫苗的建議與注意事項」題目演講。洪大川表示,以國人十大死因排名,109年統計中,心臟疾病較往年增加3%,糖尿病增加3.2% 高血壓增加7.2%。排名中第二名為心臟病、第四名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糖尿病、第七名高血壓性疾病、第九名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國內死亡率以心血管疾病為主。洪大川舉國外研究分析,美國紐約2019年針對5279位病人分析,確診新冠肺炎重症、住院機率,結果發現年齡75歲以上者住院機率高達37.8倍、男性2.7倍、BMI大於30是2.45倍、慢性腎臟病2.6倍、心衰竭4.43倍、高血壓1.78倍、糖尿病2.24倍,顯現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美國心臟協會因此建議,長者及心臟病、周邊血管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病態肥胖、血糖血壓控制不佳、先天性心臟病、心衰竭等病患,優先施打疫苗。另美國疾管署也建議,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後六個月,長者、慢性病或BMI高於30者可施打第三劑疫苗。目前我國尚未有施打第三劑規畫。國內目前有AZ、莫德納、BNT及高端疫苗,有民眾施打mRNA(莫德納、BNT)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問題,憂心是否應打第二劑?對此,洪大川說,若已排除其他原因,疑似是打疫苗引起的心肌炎/心包膜炎,治療改善後與醫師充分討論下,可考慮其他病毒載體疫苗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做第二劑接種。但他說,目前尚未有混打其他疫苗風險資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mRNA疫苗是否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風險?洪大川指出,目前沒有資料顯示,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建議民眾施打當下,若心臟仍在發炎,應暫緩接種mRNA疫苗,考慮其他種類疫苗。洪大川另建議高血壓患者,施打疫苗前一週,可透過「722」口訣居家量測血壓,「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即睡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間隔一分鐘取平均值。並與醫師討論評估是否施打疫苗。
-
2021-11-03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病發其實有跡可循 醫師曝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疾病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4期文/郭岳潭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多年名列臺灣10大死因之一,有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患有三高的人、生活心理壓力極大的人或是有相關家族史者,都是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撲通、撲通,心臟每分每秒不停地跳動,可是正常人通常不容易感覺到心跳,心臟只有約拳頭般大,不可言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沒有了心跳,生命也就宣告結束。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每年奪走2萬多條性命,僅次於惡性腫瘤。一般人對於心臟病的認知,常是來得突然、去得也快。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醫療品質暨政策委員會委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長黃啟宏指出,心臟病的種類很多,心臟疾病的病發也是早有跡可循,可以做為自我警覺。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及周邊血管動脈疾病。最容易被忽略:高血壓性心臟病根據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7位,相當於每4.5個死亡人數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疾病。黃啟宏指出,高血壓性心臟病就是民眾耳熟能詳的高血壓,所造成的心臟結構及功能發生異常。臨床觀察發現,高血壓性心臟病雖然是最常見,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心臟病。原因:黃啟宏說明,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而引起的壓力,若是病人的血壓值超過標準,且血壓長期升高,又沒有積極控制接受治療,恐造成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最後恐導致心臟衰竭。可怕的是,高血壓的病程經過5至10年,甚至20年,可能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併發症。根據2016~201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5.8%,推估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但18~39歲有高達36.6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知道有高血壓者只有13萬人,有近24萬人並不自知。症狀:高血壓又被稱作是「隱形殺手」,大部分的高血壓病患幾乎沒有任何不適症狀。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性心臟病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有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嚴重時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水腫等症狀。但臨床上,僅有3成病患會出現頭痛、疲累、頸部僵硬等症狀,當等到出現身體不適時,已經產生併發症了;有的人則是身體早已習慣高血壓的狀態,也可能會自覺沒有不適症狀。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高血壓沒有絕對的高危險族群,其實高血壓就是心臟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男性年齡超過50歲、女性超過55歲,高血壓的風險隨之上升。國內75歲以上老年人,幾乎半數有高血壓,若是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及家族史,更會增加高血壓性心臟病的風險。事實上,高血壓性心臟病是一種規定出來的疾病。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定義,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何正確診斷高血壓?臨床上,許多病人因為身體不舒服,結果到醫院一量血壓,卻發現血壓很高,其實不能當作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黃啟宏強調,診斷高血壓最重要的是測量血壓的方式,標準測量方法為休息5分鐘,以坐姿方式、手掌向上,將血壓計、手臂與心臟齊高,記得洗澡後、吃飯後半小時不要量測;若是持續量測經過一段時間,血壓值仍超過標準,建議就醫進一步診斷。造成猝死的兇手:冠狀動脈心臟病新聞報導上,心臟病發作猝死的個案,絕大多數就是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肌梗塞。黃啟宏指出,冠狀動脈心臟病就是民眾最害怕的心臟病之一,嚴重恐造成心肌梗塞而猝死。原因:黃啟宏說明,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因是脂肪沉積血管、內壁增厚,進而形成粥狀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狹窄;一般而言,左冠狀動脈供應65%的心臟血流,右冠狀動脈則供應35%,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血液及營養不容易通過,就會造成心臟缺氧而引發心絞痛,進而導致心臟肌肉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甚至是猝死。症狀:隨著冠狀動脈慢慢狹窄,病人在身體活動或情緒激動時,因為心臟急速跳動,心血管負擔增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心臟收縮困難,而出現心絞痛的情形,產生走路會喘、爬樓梯喘不過氣、胸痛等症狀,胸痛會擴散到肩頸、下巴、上臂或上腹部,有的人甚至會噁心、嘔吐、暈倒、盜汗或呼吸困難,症狀持續約2至5分鐘左右,最長不會超過20分鐘,經過休息症狀可以迅速緩解。若是整個冠狀動脈阻塞,就是心肌梗塞急性發作,胸痛程度會比心絞痛更加嚴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以上,常會伴隨著冒汗、呼吸困難、無力等症狀,即使在休息狀態,也有可能會發生,嚴重者會併發心律不整發生猝死、休克,或是心臟衰竭而死亡。高危險群:黃啟宏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以男性為主,發生機率是女性的7至9倍之多,新聞上心臟病猝死個案也通常多是年輕男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血管逐漸老化、彈性減少,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年輕人的風險要高;而女性停經之後,因心血管缺少女性荷爾蒙保護,冠心病發生機率大幅升高,男女比例約是4:3。根據國健署分析顯示,40歲以上民眾有2成5血脂異常、2成血壓高,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而這些都是罹患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黃啟宏強調,冠心病的高危險族群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家族史,以及壓力、沒有運動,男性年齡大於45歲、女性停經後,都要特別注意。瓣膜發生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感染性心臟病,以及後天退化所造成。黃啟宏表示,心臟共有4個瓣膜,當瓣膜發生病變就可稱為瓣膜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的疾病種類,主要有二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三尖瓣狹窄或閉鎖不全,以及主動脈瓣狹窄或閉鎖不全、肺動脈瓣疾病,還有非常危險的主動脈剝離。原因:黃啟宏進一步說明,各年齡層好發的瓣膜性心臟病有所不同,先天性心臟病為心臟先天結構異常,多半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發現;風濕性心臟病大多是幼年時患有風濕性感染所引起。隨著年齡老化,瓣膜也漸漸退化,主動脈或二尖瓣、三尖瓣的發展時間及退化時間各有不同,而產生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也就是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的情況,甚至可能同時發生,因此喪失了避免血液回流的正常功能,通常好發於60至80歲的中老年人。症狀:黃啟宏表示,瓣膜狹窄或閉鎖不全的病人,初期可以是無症狀或症狀輕微,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類似狹心症及心臟衰竭的症狀,病人因瓣膜喪失正常功能,會產生缺氧及水分無法正常代謝,造成呼吸急促、越活動越喘、胸痛、心絞痛、四肢水腫、頭暈、腹脹、疲勞、食慾減退等。不過,很難從症狀分辨是主動脈或是二尖瓣、三尖瓣的問題所引起,當情況到達一定程度時,就必須處理。舉例來說,二尖瓣脫垂通常不需要開刀,當二尖瓣嚴重閉鎖不全,才需要手術。高危險群:中老年人因合併三高等慢性疾病,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其中高血壓是造成心臟主動脈剝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黃啟宏說明,主動脈剝離是因血管內層破裂受損,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並將主動脈撕裂剝離而形成假腔,造成身體各處的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血液從假腔破裂,造成大量出血,病人會突然感到劇烈疼痛,且延伸到頸背部,造成喘不過氣、頭暈、半身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心悸是最明顯症狀:心律不整黃啟宏指出,各種心臟疾病中,以心律不整的範圍最廣,且從良善到凶狠都有,包括:心房顫動、心房頻脈、上心室頻脈、心室顫動、心室頻脈、心房早期收縮、心室早期收縮、病竇症候群及心臟傳導障礙,主要因是心臟電力傳導功能異常,或是心臟肌肉過度敏感,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原因: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次之間,一般來說,病人經常感到心跳撲通、撲通,應盡快就醫檢查。黃啟宏表示,根據醫學定義,每個人都會有心律不整;但不一定會產生不適症狀,也不一定會造成身體傷害。黃啟宏進一步說明,一般人不大容易察覺到自己的心跳,心律不整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心悸,可能跳得快、跳得慢、亂跳或心跳不規則,有的人會感到胸悶、呼吸急促,伴隨臉色蒼白、噁心、嘔吐;然而,最危險的症狀是平時無症狀,一旦發作就心跳暫停,造成昏倒、猝死,由於心臟打出去的血液量減少,使腦部、心臟等重要器官缺乏血液供應。症狀:各種心律不整的症狀都是大同小異,大部分的心律不整都會有心悸的症狀,只是引起的原因不同;不過,卻不會對身體產生傷害,只要定期追蹤或是調整生活習慣,減少飲用茶、咖啡等咖啡因飲品及酒精,就可以適度緩解,或是藥物幫助緩解症狀。另外,也可以透過植入醫療器材,例如:心室頻脈病人植入節律器、心室顫動病人使用去顫器,以幫助恢復心臟的正常節律。高危險群:黃啟宏提醒,心律不整中最常見的是心房顫動,好發於老年人,隨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的發生機率就越高。根據統計,國內超過80歲以上的老年人,心房顫動的比例有10%,建議有症狀就要治療,避免增加中風的風險。以下肢血管為主: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血管的主要功能為運輸血液,根據運輸方向不同,可分為動脈、靜脈及微血管,其中動脈負責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而靜脈窄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原因:黃啟宏指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是指血管內膜因脂肪斑塊逐漸堆積,進而失去彈性、內膜增生,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狹窄阻塞,使遠端血流量減少,導致身體某些部位功能受到影響,尤其下肢血管為大宗,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其他還有「眼中風」、「腸中風」等。黃啟宏表示,周邊血管動脈屬於全身血管的一部分,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的危險因子,也與冠狀動脈心臟病類似。症狀:臨床上,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以下肢血管為主,病人占了5成以上。黃啟宏說明,下肢血管較長,發生阻塞的機率較高,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常見的臨床症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不同,初期容易感到下肌肉痠痛或無力,漸漸出現運動時間歇性跛行的現象,休息可緩解。隨著血管阻塞越來越厲害,出現下肢紅腫、麻木或劇痛,即使休息也會感到劇烈疼痛,嚴重時會發生皮膚變黑、潰瘍及壞死,且傷口會久久無法癒合;黃啟宏提醒,若是沒有積極治療,甚至會演變成肌肉組織缺血性壞死,恐面臨截肢的命運,也可能會危及性命。高危險群: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胱胺酸血症,以及抽菸的群族。延伸閱讀: 。照護 心 。心臟病發作「4大非典型症狀」常被忽視! 專家告訴你何時該叫119
-
2021-10-21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20多歲女爬樓梯喘 原來患心房中膈缺損
新竹一名60歲黃姓婦女先前因健康檢查發現心臟擴大,近期活動發現偶爾微喘,至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心臟科門診檢查,醫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另一名20多歲女子則因心雜音與爬樓梯微喘,也被診斷為心房中膈缺損。2人經由新竹台大分院小兒部醫師傅俊閔安排心導管手術,順利關閉心房中膈缺損,手術後皆恢復良好,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蹤。傅俊閔表示,正常人左心房與右心房互不連通,由心房中膈隔開。若心房中膈有破洞,就稱心房中膈缺損,這是一種「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缺損會造成血液經此破洞從左心房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到肺動脈,導致右心室與肺動脈擴大而產生活動耐受性降低、容易喘等右心室衰竭症狀,甚至可能導致肺動脈高血壓等嚴重併發症,需要積極治療。然而,大多數心房中膈缺損的人在年輕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或健檢時僅發現輕微心雜音,隨著年齡增長才出現較明顯症狀,因此有些人到成年,甚至中老年後才被診斷出有心房中膈缺損。傅俊閔說明,心房中膈缺損,可根據缺損所在之解剖位置分類。其中,第二型心房中膈缺損可利用心導管手術將其關閉,效果好且恢復快,只有腹股溝會有個小傷口。其他型的心房中膈缺損則因為破洞位置較不適合關閉器放置,仍有可能需要傳統手術治療。新竹台大分院指出,院內小兒心臟科團隊包含醫師傅俊閔、龔柏榕及黃品學,過去幾年與麻醉科合作,已陸續成功完成多例經心導管心房中膈缺損關閉手術和開放性動脈導管關閉手術。去年底由小兒心臟科與成人心臟科合作,在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成功完成一例合併心導管電燒與心房中膈缺損關閉手術。未來期望能透過資源整合與團隊合作,逐步加強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讓桃竹苗地區先天性心臟病的民眾都能就近接受妥善的醫療照護。
-
2021-10-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奉31/呂鴻基:催生台大兒童醫院 創多項醫學史紀錄
兒童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早年僅有一半機會能續命。被譽為「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的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畢生投入兒童心臟病研究,創立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開啟「一月救一心」計畫,將心臟病孩童存活率提升至九成,也是他30年奔走各管道,催生成立台大兒童醫院。今年高齡90,呂鴻基仍持續教學、為兒童權益發聲。已救7500位心臟病兒童呂鴻基很喜歡小孩,早早立定志向當小兒科醫師。那個年代治療先天性心臟病不易,他於1965年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心臟病學,而台大心臟外科教授洪啟仁早他兩年到哥倫比亞大學進修,兩人陸續返台後,由呂鴻基診斷、洪啟仁開刀,合力挽救許多寶貴生命。50年前,開一次心臟手術至少要萬元。呂鴻基發現,家屬無法負擔手術費時,選擇讓孩子「自動出院」。於是他號召各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1971年成立「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以「一月救一心」每月募款4萬元為目標,隨著舉辦慈善音樂會、路跑活動募捐,迄今已救治約7500位心臟病兒童,也推廣學生心臟病篩檢,受惠學童超過200萬人次。參與WHO訂心臟病指引1995年全民健保實施,許多病症陸續有健保給付,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因而集中資源,協助患有特殊心臟疾病的兒童及健保不給付的治療項目。呂鴻基並注意到家有心臟病兒的父母親承受諸多壓力,因此發起成立「中華民國關懷心臟病童協會」,關懷病童的家庭,支持他們勇敢走下去。台灣1950-1980年代風濕性心臟病盛行,呂鴻基研究風濕熱及風濕性心臟病,推動長期預防風濕熱之再發,風濕性心臟病終於在台灣絕跡。世界衛生組織(WHO)聘請他出任專家委員會委員,參與制定「風濕熱暨風濕性心臟病診斷基準指引」,使台灣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博得目光。呂鴻基多次代表台灣赴國際交流,看見英國、美國、莫斯科等皆設有兒童醫院,便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說明,經過30年的推動,以及許多醫師接棒,台大兒童醫院終於在2014年誕生。主張設立「國家兒童局」 現任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沒有呂鴻基,就沒有台大兒童醫院,他目睹呂鴻基為了兒童醫院奮力克服一關又一關的困難。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說,呂鴻基關心兒童的整個健康福祉,正為設置獨立的國家級兒童醫院奔走,並主張設立「國家兒童局」,以實質保障兒童權益。呂鴻基2000年自台大醫院退休,赴桃園敏盛醫院任院長六年;再受邀出任羅東聖母醫院第一位「非神父」院長。歷經3次退休,90歲的他仍退而不休,在台大醫院開教學門診,出席晨會、心臟病例討論會等。精神奕奕、體力充沛。「照顧兒童讓他長大,可發揮最大的潛能、替國家社會做事,這是我們小兒科醫師的目標。」一輩子致力提倡兒童權益,呂鴻基如今依舊呼籲政府重視,包括投資兒童醫療、教育發展等面向。「我做的都是應該做的,人生這樣比較有意義。」呂鴻基說。學生稱他「不可能的任務」呂鴻基在兒童心臟學耕耘超過60年,創下台灣醫學史多項紀錄,包括施行兒童心導管手術、心臟超音波檢查、心瓣膜及血管氣球整形術、建立正常新生兒心電圖標準等,桃李滿天下。學生們替他取了「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的綽號,學生們共同認為呂鴻基做事很堅持,不接受失敗也不接受不可能,告訴他有困難,他還是要求繼續做。虔誠天主教徒的他,感謝上帝一路看顧,使他有機會替國家、替兒童做事。第31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 特殊貢獻獎個人獎呂鴻基小檔案年齡:90歲出生地:台中市豐原區現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兒童心臟學會名譽理事長、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董事長、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學歷:台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士、東京大學醫學博士經歷:台大醫院小兒心臟科主任、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亞太區小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心臟學會理事長主要事蹟:●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催生台大兒童醫院●創立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台灣兒童心臟學會、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
-
2021-10-06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國內最低體重器捐/1歲娃遺愛捐雙腎 兩女童不再洗腎
台北榮總團隊昨日發表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小小的生命來不及長大,但卻讓4歲李小妹妹及9歲許小妹妹脫離終身洗腎的痛苦,在完成手術一年後,昨天活蹦亂跳地公開亮相。很難想像這兩位小妹妹去年還在生死拚搏,李小妹妹出生後第3天,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是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許小妹妹則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北榮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兩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等腎、植腎」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北榮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說,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族群,成功率極低;而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孩子器官移植實屬不易,北榮去年一知悉有年紀小的捐贈者時,北榮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隨即兵分兩路,摘取腎臟、術前準備,分別為李小妹、許小妹進行手術,共耗費20人、18小時。術後3周後,許小妹妹順利出院,但李小妹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北榮醫療團隊採取各種治療方法,歷經12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移植一年後持續追蹤,原本5.8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兩名妹妹也「暴風式抽高」、快樂長大,現在只需固定回診吃藥,與正常孩子沒有不同。
-
2021-10-05 新聞.器官捐贈移植
創國內紀錄 1歲童大愛遺人間 兩萌妹植入成功免洗腎
移植雖在國內發展許久,發生在孩子身上卻很特別。台北榮總團隊今天公布,完成一名年僅1歲3個月、9.8公斤的幼兒器捐雙腎移植手術,共有20名醫護投入歷時18小時馬拉松手術,創下國內最低體重的大愛器捐,並將兩顆腎臟分別植入的新紀錄。小小的生命來不及長大,不過讓另外兩名孩子免於終身洗腎的痛苦,受贈者4歲李小妹妹,以及9歲許小妹妹,在完成手術一年後,活蹦亂跳地在今天的記者會亮相。很難想像這兩位小妹妹去年還在生死拚搏,李小妹妹出生後第3天,即因自發性胃破裂導致敗血性休克,引發急性腎臟衰竭需終身洗腎,是國內年紀最小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個案;而許小妹妹則因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引發急性腎臟衰竭,導致慢性腎臟病,接受腹膜透析長達3年。一般兒科主任張瑞文表示,腹膜透析雖然是兒童慢性腎臟衰竭首選治療方法,但有些病童會因多次腹部手術病史或反覆腹膜發炎感染,導致腹膜透析效果不佳,甚至無法使用,而需改以血液透析的方式替代。而病童體重太輕及洗腎管路建立困難,使得血液透析治療對於嬰幼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再加上,兩名病童因長期洗腎,僅能維持基本生理代謝,導致發育嚴重遲滯,腎臟移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等腎、植腎」又是一項嚴峻的考驗。兒童外科主任蔡昕霖說,年幼的大愛腎臟捐贈者極為稀少,且摘取與植入的手術極為困難,移植後的併發症遠高於成人族群,成功率極低;而幼童身形較小,身體血量或血壓無法充足供應成人捐贈的腎臟。台灣現行的器官分配原則,以北榮這個案例而言,孩子的兩顆腎臟捐贈,以往有99%是捐贈給一個大人使用。2005年至2021年,捐贈腎臟者中,年齡小於6歲只有15位,共捐出30顆腎臟,僅4位小於12歲的病童接受移植,其餘幾乎都植入成人患者原因在於台灣器官捐贈制度以「登記制」。蔡昕霖指出,沒有按年齡為切點,小孩子被迫跟大人一起等器官,臨床還會遇到,「60歲捐贈器官給4歲孩童」的狀況,但孩子最好植入年齡相近的腎臟,因為它會隨著受贈兒童成長發育有較好的適應,而達到較佳的長期腎功能。他建議,我國可以參考,美國「Share-35」的作法,顧名思義即是,若遇上35歲以下的捐贈者,優先給小於18歲的捐贈者做移植手術,以增加兒童、青少年的移植意願。孩子器官移植實屬不易,所以北榮去年一悉知有年紀小的捐贈者時,移植外科主任劉君恕與器官移植團隊擬定完善的手術治療計畫,隨即兵分兩路,蔡昕霖、移植外科鍾孟軒醫師摘取腎臟,張瑞文則做術前準備,李小妹、許小妹分別進行手術,共耗費20人、18小時。皇天不負苦心人,術後3個星期許小妹妹順利出院;但李小妹妹因經常輸血,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極高的抗體,是移植後急性排斥的高風險族群。北榮醫療團隊用盡所有治療方法,歷經12次的血漿置換與抗排斥藥物多管齊下,終於在術後1個月,成功脫離透析治療。移植一年後持續追蹤,原本5.8公分的捐贈腎臟,隨著兩位受贈者一起成長,目前已長成10.5公分與8公分,而兩名妹妹也「暴風式抽高」、快樂長大,現在只需固定回診吃藥,與正常孩子沒有不同。
-
2021-10-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當心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烈!哪些人需注意?
莫德納疫苗來了!國內自9/28日起將提供70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已知施打第二劑疫苗能增加保護力,但仍有不少長輩擔心第二劑mRNA疫苗副作用較強,害怕身體承受不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曾於26日記者會提醒,若有慢性病且情況不穩定時,則建議暫緩施打。 第二劑嚴重度較強 mRNA疫苗不良反應有哪些? 目前mRNA疫苗有輝瑞疫苗和莫德納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提到,mRNA疫苗不良反應如下:1、輕微不良反應:(1)常見反應包括疼痛、注射部位發紅與腫脹、發燒、畏寒、頭痛、疲倦、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第二劑發生率高於第一劑;(2)淋巴腺腫大、疼痛通常位於注射同側的腋下或頸部;(3)延遲性皮膚過敏反應很少見,在接種部位發生紅疹反應。第一劑接種後4-11天與第二劑接種後1-3天發生,持續2-11天後消失。2、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型過敏、心肌炎與心包膜炎,發生率很低。大多發生於年輕男性,於接種疫苗後一個月內發生,大多一週內。但是必須注意有否持續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心跳過速、運動耐受性不良等症狀,例如走路或爬樓梯出現超乎尋常的呼吸急促。另外,臺大醫院家醫部醫師的資料指出,第一劑接種後,常見注射部位疼痛疲倦、肌肉痛、頭痛等不適,但發燒通常不超過2天。第二劑接種後,三日內常見不良反應高於第一劑,主要有注射部位疼痛、發燒,18-49歲接種後疲倦、注射部位腫脹、肌肉痛、頭痛、發冷等症狀,症狀隨年齡增加而減少,並於數天內消失。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 可以施打疫苗嗎?假如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氣喘、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臺大醫院家醫部醫師的資料提到,有以上疾病皆建議接種疫苗。而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且未控制,可能為COVID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建議施打。而注射前不須停用胰島素、血糖藥、血壓藥、膽固醇用藥。有心臟病史的人 接種會增加心肌炎風險嗎?如果是心臟病史的人,接種mRNA疫苗會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嗎?依據疾管署mRNA疫苗接種後心肌炎、心包膜炎指引,mRNA疫苗可使用在多數慢性心血管疾病史之患者中,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衰竭、心律不整、風濕性心臟病、川崎氏症、大多數先天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因此接種mRNA疫苗不建議採取額外特別的措施。且沒有資料顯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高於一般人。這些族群接種前 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不過,有以下疾病史的人可以接種mRNA疫苗,接種前應先諮詢心臟科醫師:- 發炎性心臟疾病,例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 急性風濕熱- 12-29歲擴張型心肌病變患者- 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單心室循環- 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 心臟移植患者雖然仍無證據證實具上述病史的患者,接種mRNA疫苗後會增加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但接種前仍需謹慎評估,並於接種疫苗時,應被詳細告知接種疫苗後要注意的症狀,必要時安排回診,以篩檢相關症狀或病徵。評估當下心臟仍在發炎者,建議暫緩接種mRNA疫苗,或考慮使用其他疫苗,如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第二劑不良反應率高 身體有狀況先調養再接種指揮中心呼籲,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應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再完成疫苗接種後,應於接種處至少留下來觀察15分鐘,如果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建議至少留下來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 2天持續「6種症狀」快就醫:胸痛、心悸極危險 ·接種莫德納疫苗,為何打針處可吸金屬物? 專家破解「莫德納手臂」
-
2021-09-1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青少年接種BNT注意!心臟病、心律不整「施打有前提」
國內即將於9月23日開放BNT疫苗於校園接種,對象為12-17歲青少年,目前家長同意學童施打比例達九成多,但其副作用之一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等,讓不少本身患有心臟疾病等學童也擔心是否有接種必要。台大兒童醫院教授、台灣兒童醫學會副秘書長邱舜南指出,多數心臟疾病者只要在病情穩定狀態下經醫師評估可以接種,但若病情不穩,建議先透過治療待穩定後再行接種。邱舜南指出,大部分心臟病使患者都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如冠狀動脈、心肌梗塞、穩定性心臟病衰竭、風溼性心臟病、心律不整、川崎氏症,天生性心臟病和植入式心臟裝置者。但打完疫苗前幾天容易有相關症狀,如果病人發燒劑容易心率不整或心臟衰竭加重,要控制發燒情況。特別要注意的是,有發炎性心臟即便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如果過去體內抗體有發生,會不會施打疫苗又再度發生不一定,所以要特別注意,此外像急性風溼熱、擴張性心肌病變者病情不穩,需要注射強心劑,或者患有複雜跟嚴重先天性心臟病且病況不穩,急性代償性心衰竭、心臟移植者,如果情況穩定可以施打,不穩定就先穩定再做施打。校園接種站也曾傳出是否要設立心電圖等,在以評估是否該讓學生進行施打。他則指出,不建議在疫苗施打前進行心電圖是否施打,大部分心律不整患者也能施打,反而可以在接種後可以進行心電圖等檢查進行觀測,現在很難從病理切片得知是感染性或接種型心肌炎。指揮中心也提醒民眾若有五大症狀,如胸痛、心悸、心跳不規則、運動耐受性不良、暈厥和呼吸急促,一但有症狀需要盡快就醫。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針對青少年接種BNT疫苗,也已規劃好後相關監測及後續醫院的後送及轉診。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年輕人打BNT恐有副作用? 指揮中心:十萬分之一機率心肌炎
民間爭取BNT疫苗共1500萬劑,今首批93萬劑抵達台灣,指揮中心研擬優先讓12至17歲及18至22歲年輕人施打。不過BNT疫苗屬於mRNA疫苗,年輕人恐有心肌炎等副作用,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會有十萬分之一機率出現心肌炎,若有嚴重過敏反應或先天性心臟病,建議家長應事前與醫師諮商。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12至15歲青少年產生副作用,主要是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約佔高達7至8成左右,其他發燒等副作用約為2成,另外針對男生要注意,可能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或是心包膜炎的症狀,會請校園中會教導老師和家長注意,如果注射後要觀察是否急性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狀,若出現時務必就醫。莊人祥說,類似這種疫苗都要注意,施打30分鐘內是否有嚴重過敏反應,這也會在施打時安排現場醫護人員,要求原地休息30分鐘,暈針部分也要請學校對學生特別注意,這在校園流感疫苗接種已經有多年經驗,預防暈針和處理有多年經驗,可以多多衛教。陳時中說,前幾波沒有針對未成年到十二歲,所以會特別請學校跟家長溝通,已發下同意書請家長審閱,下週會積極宣導。不論各種發燒、局部疼痛、疲乏等副作用都有,大家會注意到,比較多的是十萬分之一的心肌炎,也希望家長知道。若有嚴重過敏反應、先天性心臟病等,都要跟家庭醫師做諮商,我們也會積極把各種不同副作用、不良反應、各國經驗等,讓家長充分了解。
-
2021-08-31 該看哪科.兒科
影/失天缺氧性心臟病 兒童心臟團隊接力合作男童獲新生
一歲多男童在母親懷孕時超音波檢查已發現他心臟異常,後來查出男童患缺氧性先天性心臟病的法洛四合群症,醫院兒童心臟團隊接力合作治療,手術順利,男童現在可活潑跑跳,醫院今天安排溫馨蛋糕,為獲新生的男童慶祝。張姓男童在媽媽懷孕4個月時進行高層次超音波時發現孩子心臟有異常,7個月大時,朋友建議到童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就診,醫院執行長黃碧桃以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發現男童罹患缺氧性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法洛四合群症,當時發紺症狀不嚴重且嬰兒體重約6公斤,所以先以藥物控制,讓幼童穩定成長。今年4月,男童開始出現行走一小段路後就要雙腳蹲坐休息一下才能再次起立行走。聽到這個敘述後,黃碧桃立刻研判男童缺氧發紺開始惡化,和兒童心臟科醫師高崇智進行心導管檢查,確認幼童右心室出口肌肉肥厚狹窄漸趨嚴重,再會診心臟外科副院長鄭伯智進行外科手術評估。鄭伯智再次以超音波檢查後,確認幼童體重與相關心臟結構皆已發育完整,告知家人可以一次性手術矯正心臟的異常結構,手術當天,鄭伯智帶領的手術團隊隨不到三個小時,將小朋友心臟所有的缺損矯正完成,過去這類發紺型心臟手術都會有血液太濃稠,止血不容易的問題,但手術團隊依然克服困難,快速的完成手術 縫合傷口;手術後90分鐘,小朋友就能恢復神智,可以自行呼吸。術後第4天,高崇智醫師最後一次的心臟超音波檢查證實小朋友心臟功能一切正常,下午全家人就帶著孩子返家,全部住院時間只有6天。童綜合醫院兒童心臟科高崇智醫師表示,法洛四合群症是一種合併四個心臟結構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包括大範圍心室中隔缺損,右心室出口通道狹窄加上肺動脈瓣膜狹窄,右心室心肌肥厚,和主動脈跨位四項異常。其中第二項右心室狹窄和肺動脈瓣狹窄的嚴重度,就決定了幼童血液缺氧,膚色發紺的程度(皮膚、嘴唇或指甲呈現藍紫色)。黃碧桃執行長指出,先天性心臟病種類繁多,有些病兒在新生期症狀並不明顯,病情輕微的病童是不需立即接受開心手術,可以先觀察、用藥或心導管手術來治療,部分症狀嚴重的嬰幼兒才需要及早安排開心手術;他呼籲家長不要聽到小朋友罹患心臟病時就過度緊張,尤其不可以訛傳訛地尋求其他非正規醫療,這樣反而會延誤治療時機,所以一定要遵循專業心臟科醫師的建議,才能幫助小朋友正常成長。
-
2021-07-11 名人.鄒頡龍
鄒頡龍/從電影《夢想之地》 談成人尿床
十多年前,我和太太帶著兩大箱行李到美國紐約,展開一年多的進修生活。剛抵達時,美景、美食、音樂劇,五光十色的紐約,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沒幾天,才發現在陌生都市要租到理想房子並不容易。生活中的瑣事:申請水電、瓦斯、申辦手機、買車、考駕照……看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都是壓力。最沉重的是:人在異鄉舉目無親的漂泊和孤獨感。遠離故鄉,移民另一個國家,容易嗎?「夢想之地」(英語:Minari,韓語直譯:水芹)是2021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改編自導演鄭李爍80年代一家人懷著「美國夢」移居美國的真實故事,獲得今年(2021)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什麼是「夢想之地」?是如聖經所說的「流奶與蜜之地」? 影片一開始,男主角開租來的卡車,帶著家當搬到阿肯色州鄉下,迎接他們的是一片荒蕪。沒有水,需辛苦掘井;沒有房子,只能住在裝有四個輪子的貨櫃車。車屋沒有地基,龍捲風警報來時心驚膽戰。男主角懷抱夢想:在這土地種植韓國蔬菜,有一天能行銷全美。但夢想非一蹴可幾,困窘的物質生活,加上照顧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子大衛,夫妻感情瀕臨破裂。他們從韓國接來母親照顧外孫,由於文化差距,一開始祖孫格格不入。大衛有尿床困擾,外婆戲稱他「小鳥壞掉了」。有一天,大衛醒來發現床鋪濕了,自己的褲子卻是乾的,才知道同睡的外婆因中風而尿床。尿床在兒童相當常見,不過成年人也可能尿床。研究指出:大約1%到2%的成年人尿床。因為許多人覺得難以啟齒不願就醫,因此實際發生的比率可能遠高於這個數字。成人尿床可能的原因:1.夜間尿液產生過多:抗利尿激素(ADH)會在睡覺時減慢腎臟產生尿液。當ADH分泌量不足,導致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2.糖尿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造成夜間尿液過多而尿床3.膀胱容量較小:例如膀胱過動症,神經性疾病(如腦中風)等導致容量變小,會導致尿床。4.泌尿系統疾病:例如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和膀胱癌。5.藥物和飲食:某些失眠藥物或精神治療藥物之副作用。酒精和咖啡因也會導致夜間尿液增加,膀胱不穩定而尿床。尿床的治療包括:行為治療:限制下午和晚上的液體攝入量。避開咖啡因和酒精。增加膀胱容量:以膀胱訓練配合藥物治療,增加膀胱容量。設置鬧鐘:在尿床發生之前起床解尿。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液產生。要同時減少入睡前水分攝取,才會有較好效果。什麼是夢想之地?絕不是遍地黃金,財富唾手可得的樂園,而是要懷抱夢想,用血汗耕築的一片天地。「夢想之地」電影原名「Minari,水芹」的意象或許最能反映這種精神:「水芹美味,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就跟野草一樣。」台灣在60、70年代有許多留學生赴美。筆者當年到美國及歐洲吸取新知,收穫良多。今日我也鼓勵年輕人出國進修,拓展視野,不要為夢想設限。那「夢想之地」不一定在某個國家、某個地方,可能就在你我心中。
-
2021-07-0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全台十大死因第2名》心臟出問題,醫學中心院長教你看懂「這7大徵兆」爭取搶命3小時
正常的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中空的肌肉組織,約拳頭般大,位於胸腔內胸骨後方。心臟負責輸送血液到全身,健康的人每天心跳約十萬次,要打出八千公升以上的血液,流經全身各處,每天廿四小時不眠不休的為維持人體正常運作而努力。圖一:心臟構造與心臟內部的血液流動心臟為了維持每天十萬次搏出血液輸送到全身的運動,本身需要充足的養分與氧氣。環繞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coronaryartery),就是供應心臟氧氣和養分的重要血管。心臟所需的氧氣主要靠三條分支的冠狀動脈供給。當供應心肌血液的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狹窄或阻塞時,就會阻斷心臟血管血流,進而阻斷心臟的氧氣及養分供給;心肌缺血時,就會發生心臟缺氧,心肌收縮不良,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量的血液,甚至損及控制心律的傳導系統,引起心衰竭或心律不整而導致死亡。心肌缺血過久,心肌就會壞死,稱之為「心肌梗塞」。為了保護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民間總是免不了有一些未經求證或不實的方法。因此教導民眾和病友正確的護心知識,也是醫院裡救心團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心臟病的分類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不詳,主要是胚胎發育時不正常所致,20歲以下盛行率約在千分之三。風濕性心臟病,因為感染而致病,受到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咽喉炎引起風濕性心臟病,以兒童和青少年居多,主要侵犯心臟瓣膜,這兩類心臟病的個案不多。高血壓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是中老年人較常見的心臟病。圖二:高血壓心臟病與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不同什麼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簡稱「冠心病」,簡單來說,血管像是水管,如果有雜物堆積時,水管內的空間變小,水流就會變小,當血流不夠就會造成心臟肌肉缺血而缺氧。血管硬化的過程十分緩慢,脂肪般的物質經年累月沉積在血管壁內層,造成血管內徑減少,這種物質稱為斑塊。圖三:冠狀動脈粥狀血管硬化過程促成斑塊形成,導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有:吸菸、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缺少運動等。心絞痛、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更是形成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梗塞的原因主要是冠狀動脈內斑塊突發性破裂,形成血栓,阻塞住血管而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受損。冠心病有分急性與慢性,急性冠心病需要緊急就醫,使用救護緊急醫療系統,及早做十二導程心電圖診斷是否為急性心肌梗塞,因此急性冠心病症狀認知非常之重要。圖四:血管是怎麼塞住的?冠心病的典型1.左邊的胸前部位疼痛或緊縮、喘不過氣,這些症狀持續數分鐘。但每個人發作的感覺可能都不太一樣。2.有時會併有喉嚨緊緊的、口角麻麻的症狀。3.胸悶或痛會擴散到肩部、頸部,上臂,下頷或上腹部。4.胸部極不舒服,同時伴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暈倒、盜冷汗、噁心、嘔吐或呼吸困難。5.上述情形往往發生在運動、生氣、情緒激動或心情緊張等情況。6.症狀一般持續約二至五分鐘左右,最長不超過十五分鐘,超過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需緊急就醫。7.經休息後胸部悶痛症狀可能消失,運動加重,稱之為穏定心絞痛。但如果休息發作,運動更不舒服時,稱之為不穩定心絞痛。但不是每次發作都會有以上所有的症狀,假如有以上某一個或某些個症狀發生,並且持續超過十五分鐘,千萬不能等待,一定要到醫院急診做十二導程心電圖。及早檢查和治療,越快治療越有效。目前很多縣市,救護車已經有配備十二導程心電圖,可直接做心電圖判讀。如果心臟缺血嚴重,使得心臟肌肉壞死的時候,可以搶救的黃金時間為前三個小時,越早越好,記得要分秒必爭。圖五:急性冠心病症狀的認知耐絞寧錠是強力血管擴張劑,只能暫緩心絞痛症狀多年前,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不幸猝逝後,網路瘋傳「心肌梗塞救星『耐絞寧』」文章,呼籲人手一瓶,救人救己,因為出事時,有醫師在現場也無能為力,必須有藥在身才能救人救命。但其實心絞痛用藥「耐絞寧錠(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NTG)」並非人人可用,用錯藥可能導致病情更加嚴重而產生致命危機。在診間,也常遇到高血壓病友詢問,「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藥品『耐絞寧』,到底該不該自行買來備著?」甚至遇過病人因為低血壓覺得頭昏,卻誤以為是心絞痛發作含耐絞寧錠;還有病人呼吸喘、心悸也使用耐絞寧錠。這些錯誤觀念和做法,都有可能延誤救命時機,弄巧成拙。急性心肌梗塞有九成是冠狀動脈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剩下才是血管嚴重痙攣所造成。當發生急性心肌梗塞,若原因是痙攣血管收縮時,使用耐絞寧錠可擴張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使心臟所需的血流重新恢復供應,達到症狀緩解的目的。但如果心肌梗塞的原因是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嚴重阻塞,即使含入一片耐絞寧錠,被血栓阻塞的血管仍然不會暢通。此時不但無法改善症狀,更可能會讓血壓急速下降,造成血壓低和心跳快。不正確服用舌下片,例如站立時服用,突然血壓降低可能造成頭暈、跌倒、休克等意外,增加危險。其實耐絞寧錠是種強力血管擴張劑,只是救急一般血管痙攣,或暫時緩解心絞痛症狀。嚴重的急性心肌梗塞發作,阻塞血管的是血栓,耐絞寧錠也無能為力。耐絞寧錠不像是感冒藥,也不應是家庭常備藥,而是屬於醫師處方用藥,必須經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及指示後了解禁忌才服用,切勿自行亂服用。要特別注意,耐絞寧不可和一些血管擴張藥物一起使用,例如:威而鋼。有嚴重主動瓣膜狹窄和阻塞性肥厚心肌病變的病人不宜使用。若民眾有胸悶、胸痛等症狀且持續沒有緩解,應趕快就醫治療。應先確認自己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治療冠心病的最好方法就是預防,先確認自己罹患冠心病的機率有多高。面對門診的高血壓病人,最讓醫師頭痛的就是病人本身的不良生活形態。建議有心絞痛症狀、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年過40歲的人,利用健康檢查,得知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膽固醇、血糖、血壓、心電圖是否異常,也可做「心血管健檢」,利用運動心電圖檢查,單獨或配合負荷性心臟超音波,以及血管硬化相關指標。必要時再加上核子醫學掃描或二五六切冠狀動脈電腦斷層等檢查,來確認冠狀動脈有沒有阻塞。一旦確認患有冠心病,治療重點在於戒菸,用飲食、運動、減重、藥物等方式,控制血脂、血壓、血糖,必要時經醫師處方隨身帶耐絞寧錠緩解心絞痛。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並定期回診,才是治療的根本。圖六:簡單評估多重危險因子的方法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的評估與分類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對血壓高者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危險性的估計與分類,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最要的危險因子,若併有其他危險因子時,也會增加發生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世界衛生組織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評估方法,以評估多重危險因子之絕對危險程度。圖七: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書籍介紹書名:年過40,打造熟齡A+健康力:儲備健康資產,抗老化、遠離慢性病及癌症作者: 林欣榮 出版社:原水 出版日期:2020/11/21作者簡介/林欣榮現職・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花蓮慈濟醫院 院長・世界神經移植及再生醫學會 理事・美國細胞移植再生醫學雜誌(CELL TRANSPLANTATION)主編・美國醫學暨生物工程學院(AIMBE)院士・美國國家發明家(NAI)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院士・亞洲神經再生學會 理事・國際外科學會中華民國總會 名譽理事・臺灣外科醫學會 理事・臺灣健康醫學學會 理事・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 名譽理事・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 名譽理事・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顧問及生物科技發展委員會 主委・行政院科技部外科組、幹細胞組複審委員・經濟部生物科技研究 審查委員 ・經濟部業界科專、學界科專 審查委員 ・考選部國家考試題庫命題小組委員兼召集人 ・國家型生物技術及產業獎 審查委員 ・國際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 理事 ・工業技術研究院 諮詢委員 學歷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 ・美國杜蘭大學醫院管理碩士(Master of Medical Management)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神經外科及生理學博士 經歷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 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 院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精神醫學中心 副院長延伸閱讀: 打疫苗後竟經期亂、更年期出血!重症醫師黃軒告訴你:月經來到底可不可以打「新冠疫苗」?
-
2021-04-17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不健康,自己煮最健康?醫師提醒,多了這一味,心肌梗塞恐上門!
在家中自己煮的料理會比外食新鮮、健康?醫師提醒,要小心,別為了讓料理更加美味,而選擇重油、重鹹的調味。如果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未改,就算是自家烹調的料理,也會有損健康。62歲的謝太太,工作上是丈夫的好幫手,在家中也是稱職的好太太、好媽媽。她主訴,結婚數十年來,再忙碌也會抽出時間煮上一桌好菜,與家人共享,並認為「吃家裡自己煮的卡健康」!因為這樣的飲食觀念,她一直覺得自己身體狀況,除了有高血壓問題,其他都挺不錯的。近日,在女兒的安排下到醫院健康檢查,才發現,由於高血壓長期控制不佳,恐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因此,聽從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的建議,安排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檢查,結果指數竟達199分,代表心臟血管已有中度粥樣硬化斑塊,且有高度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錢政平建議,立即安排心臟冠狀動脈攝影(CTA) 進一步檢查,透過檢查影像可清楚看到謝太太的3條冠狀動脈竟有2條已發生阻塞,其中右冠狀動前降枝已造成中度(50%)血管狹窄。 經醫師詢問她的日常飲食情況,赫然發現,謝太太認為家裡煮料理較健康,但為了好吃、下飯,料理總是重油、重鹹。錢政平提醒,為了全家人的健康,應立即改善飲食習慣,採取少油、少鹽、高纖維的健康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錢政平表示,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長期若控制不佳,高血壓會使心臟肥厚,進而引起心肌病變及心臟衰竭。根據統計,有高血壓的人,將來罹患心臟病機率增加2.5倍。提醒有三高的人,不能只關注血液檢驗報告中各項的數值,還要當心三高控制不佳後續會引起併發症,如心臟疾病(冠狀動脈硬化、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腦血管堵塞(腦動脈瘤、腦中風)的問題。而近年來有不少年輕人因突發性的心血管疾病驟世,錢政平指出,除了先天性心臟病外,千萬不能輕忽的危險因子就是「高血壓」。因高血壓不會有明顯不適症狀,使許多人患有高血壓而不自知,而耽誤就醫。 他呼籲,除了日常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缺一不可,也應該定期定期健康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灶,進而及早治療與控制。 心臟冠狀動脈鈣化分析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 錢政平
-
2021-02-18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有問題,該做哪些檢查?專家完整解析8種方式
冬季為心臟、腦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在霸王寒流持續叩關下,驟降的氣溫導致因心肌梗塞死亡的人數大增。在冷空氣的刺激下,會使血管收縮速度加快,心臟負荷加劇,有心臟病史、三高等高危險族群,都應該注意心臟健康。 預防陷入生死一瞬間的心肌梗塞危機,除了做好低溫保健動作,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建議,應了解自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管理好自身健康,才能隨時做好防範。而預防心血管疾病又該做哪些檢查呢? 鄭乃源說,為了確實診斷心臟病種類,會進行不同的檢查。通常醫師會從最簡單、不具侵襲性、符合經濟安全效益的方式,循序漸進做診斷。除了先詢問症狀、病史、家族病史外,首先會先量血壓,並且聽診、量脈搏、理學檢查等。 聽診的目的,除了可辨識心跳節律是否正常,是否有心雜音等問題。除此之外,聽診也會檢視肺部、頸部、腹部,以判斷病人是否有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大動脈疾病或者血管狹窄的問題。當然,一個完整的心臟評估,還需配合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檢查等多項檢查才更完整。 靜態心電圖 心臟檢查最基本的是心電圖!鄭乃源表示,若有心悸、胸悶、胸痛等不適,可安排靜態心電圖與心臟超音波檢查,以瞭解心臟是否有心律問題、心臟肥大、瓣膜疾患、先天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問題。 心電圖就像是檢測「心臟發出的電流」,因為心臟心跳與節律,會形成電位傳導,透過四肢與胸前各方向的導極,收集心臟發出電波,繪成心跳搏動的波形圖,以判斷是否有心律不整、傳導障礙、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心肌病變等問題。 他進一步說明,靜態心電圖僅記錄每10秒鐘心臟的狀態,有時會發生休息狀態進行檢查時可能無異常。但在走路、跑步時就會發生胸悶情況,此時就需要進一步做運動心電圖的檢查。 運動心電圖 鄭乃源指出,若有運動後產生的胸悶、胸痛等不適,或想發現潛在性的心臟問題,可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其原理是在運動狀態下偵測心臟狀態,瞭解當心臟負荷量逐漸增加,是否有心肌缺氧的情形發生,可以將潛藏的問題具體呈現。 心肌缺氧代表心臟的血流供應不足,但有些人的血管狹窄程度不大,在靜止狀態下測心電圖,看不出心肌缺氧。只有在給予心臟壓力時,例如,跑步增加耗氧量,才能看出來,因此,受檢者必須一邊跑步,一邊記錄心電圖變化。 但在進行運動心電圖前,醫師會先評估受檢者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檢測;進行運動心電圖時,一旦感覺負荷不了,必須馬上告訴旁邊的專業人員,停止檢查,因為進行運動心電圖時,少數人會引起嚴重的心律不整。 24小時攜帶式心電圖紀錄 鄭乃源說,也可使用可攜式的心電圖裝置,持續紀錄受測者24小時內的心跳狀況,彌補單次十秒鐘的靜態心電圖所無法觀測到的偶發心律不整。根據受試者特殊狀況,也可能採用48或72小時的連續心電圖,可以幫助診斷陣發性心律不整、心肌缺氧及痙攣型心絞痛等疾病。 胸部X光 鄭乃源指出,胸部X光在評估和檢查心臟疾病時,仍是最基本重要的工具。可顯示心臟的大小和形狀。正常心臟的寬度,約佔正常胸腔寬度的1/2到1/3,如果超過1/2寬度,就是過大,而心臟擴大時,形狀也可能改變。 鄭乃源說,有時會在心臟有病變的瓣膜、硬化的冠狀動脈,或損傷的心肌中發現鈣沈積。在X光片上,鈣沈積看起來是光亮的小點,如果看到,會建議做進一步檢查。 心臟超音波 鄭乃源指出,心臟超音波可評估心臟腔室、瓣膜等的結構狀態、心臟收縮及舒張功能,以及血流方向等。可用於診斷瓣膜性疾患如閉鎖不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肥大、先天性心臟異常等最基本的檢查項目。 完整心臟超音波檢查包括:M型超音波心圖、雙面超音波,能檢查心臟內管腔直徑大小、收縮、舒張的功能,以及心臟瓣膜移動情況;杜卜勒超音波、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心圖,能測量血流型態、方向及速度,精確診斷多項心臟疾病。 心臟電腦斷層 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是檢查血管的利器之一,可分為不打顯影劑的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以及施打顯影劑的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可直接查看冠狀動脈血管管腔是否有狹窄,對於診斷冠心病有極佳助益。也能偵測冠狀動脈是否硬化、有斑塊,而硬化斑塊與冠心病的演進及急性發作有密切關係。 鄭乃源進一步說明,心臟電腦斷層可同時檢查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從沒有鈣化的0分至超過400分是重度鈣化,而鈣化指數與血管阻塞機率呈正相關。另外,也可同時檢視心臟功能、主動脈剝離、肺動脈栓塞、動靜脈瘻管等病變。 核子醫學檢查 核子醫學運用在心臟血管疾病診斷,鄭乃源說,原理是藉由追蹤、攝影注射入檢測者血管內的放射線同位素,來診斷心臟血流供應,是否有心肌缺氧狀況、亦可檢視心房、心室的功能是否有異常或瞭解心臟受損狀況。 他進一步說明,這種方式稱為「心肌灌流」檢查,能觀察血液流經心臟各處的情形,當遇到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時,影像即可呈現出缺氧心肌與正常心肌的區別,利於診斷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同時也可以評估心室功能等。 心導管攝影檢查 鄭乃源表示,這是所有心臟血管檢查中,具侵入性的檢查。但能精準的診斷冠狀動脈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對瓣膜性心臟病、心肌病變、心律不整也可評估其嚴重度;若心臟血管攝影發現冠狀血管有異常時,還能運用心導管治療技術,如氣球擴張術、支架置放術、螺旋斑塊切除術等來進行治療。 心導管攝影檢查是利用特製不透光導管,經由腹股溝動脈或手腕血管,將導管伸入心臟的冠狀動脈內,然後注射顯影劑,再用X光來檢視心臟血管血流狀況、病變位置及嚴重程度,檢查時間約30分鐘至1小時。根據攝影檢查結果評估,執行所需的介入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