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健檢
共找到
926
筆 文章
-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陽性回診數降 醫:不回診形同自殺
台灣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已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2017年約1萬6000人罹患大腸癌。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篩檢意願降低外,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表示,研究發現,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者,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而台大醫師也提醒,只要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會有很高的罹癌風險,提醒民眾在後疫情時代下,仍應定期到院檢查、及早掌握癌前病變。國健署今上午舉行大腸癌篩檢記者會,邀請台大內科醫師講解,同時,也與科技業者HTC合作,以VR穿戴裝置方式展現大腸路徑。吳昭軍說,每年國人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篩檢人數約130多萬,上半年約70萬;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人數僅50多萬,比去年同期少約2成左右。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而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上,都是女性的1.5倍,而相較去年,今年上半年全台糞便潛血檢查3萬1000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萬1000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患者雖有年輕化趨勢,但平均中位數仍在70歲左右。而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其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比常人增加5至6倍。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邱瀚模說,因根據發生率來推估,1萬名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者中,約會有500人罹患大腸癌,且當中更有一半的人為早期(0至1期);但這是可以早期根治的,也可直接透過內視鏡切除,5年存活率高達95%;一旦變成2、3期時,不僅治療費用貴、存活率降低,也更難根治;到了晚期存活率僅剩13%,「性命就在一念之間」。吳昭軍呼籲,防疫固然重要,但民眾保持身體健康也一樣重要,有鑒於88%的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民眾,國健署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而檢出後的陽性個案,必須及早到醫院做大腸鏡來確認是否陽性,以便後續治療。【中央社台北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確診人數直直落,至今仍有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未回診。台大醫師邱瀚模今天呼籲別再拖,陽性個案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不回診真是自殺行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7年有多達1萬6408人確診大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女性的1.5倍,由於多達88%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因此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僅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0%,還能降低35%死亡率。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民眾外出、就醫意願都降低,癌症篩檢及回診人數也直直落,恐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大腸癌篩檢衝擊最為明顯。林莉茹說,相較去年,全台上半年大腸癌篩檢率掉了20%,3.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1萬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大腸癌權威、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回診率明顯降低,尤其3到4月間,每逢有疫情傳出,回診個案就猛掉,令人擔憂。邱瀚模強調,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僅比常人增加5至6倍,但篩檢陽性個案則是常人的20至30倍,風險之大可見一斑,「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真的是自殺行為。」
-
2020-07-01 癌症.乳癌
叫媽媽不要再撿菜尾了!當心變胖還會招惹婦癌頭號殺手上身
「孩子一出生後,我就把工作辭了,專心在家育兒。再過幾年先生就要計畫退休了,跟老伴說好要回歸兩人世界。現在孩子都大了,我也終於可以安心放下一些扮演媽媽的重心,開始把時間多留給自己。家庭主婦這個職業哪像上班族,公司還會安排員工健檢,所以這次先生約我一起來做健檢,為兩人的人生下半場做好準備。」今年已60歲的柯媽媽,笑咪咪的跟醫師分享這次與先生到醫院進行健檢的緣由。檢查流程結束後,醫師隨即為這對夫妻安排健檢報告解說。先從基礎檢查看起,柯媽媽的身高162公分,體重80.3公斤,BMI數值(身體質量指數)為30.6,腰圍也超出女性80公分理想範圍。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提醒, BMI數值超過30就已屬於中度肥胖的範圍,應注意體重的控制。然而,肥胖除了有外觀上的美醜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讓「肥胖」成為許多疾病的危險因素。「我最喜歡為家人準備豐盛的三餐,也因為看家裡飯菜常常剩一兩口,丟掉太浪費,所以都會自己將剩菜吃掉,吃久了都吃到身上去了」此時柯媽媽露出尷尬的微笑邊解釋。接著,透過零輻射動態磁振造影(MRI)檢查乳房發現,柯媽媽左側乳房右上方距離乳頭約3公分有一處1.8公分且外緣不規則病灶,是乳癌的機會相當高。後續經由專科醫師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罹患乳癌第一期,所幸發現得早,透過手術局部切除,還能夠保有左側乳房。若能聽從醫囑盡快治療,第一期乳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5%。沈彥君指出,有乳癌家族史、肥胖、高糖高油飲食、飲酒、長期接觸荷爾蒙產品、未曾懷孕哺乳、初經早或停經晚等,都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有研究指出,過重及肥胖者有較高罹患乳癌風險;當婦女BMI數值>25,罹患乳癌風險增加17%、 BMI>30,罹患乳癌風險增加37%、BMI>35,罹患乳癌風險則增加近60%。因此,所有婦女朋友應維持健康體態(18.5≦BMI<24),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安排一次乳房影像檢查,特別是高危險族群都該為自己與家人安排定期乳房檢查(乳房檢查包含: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及動態磁振造影等),才能夠把握早期發現的機會。延伸閱讀: 別小看分泌物! 沉默婦癌初期5情況最易被忽略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養成3習慣最要緊
-
2020-06-30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小五生上課「漏便」 原來是食物過敏惹的禍!
11歲的鄭小弟,常莫名腹瀉、脹氣,更曾在上課時憋不住突然「挫賽」,而被同學嘲笑。就醫檢查經過敏原檢測後,發現對高達36項食物過敏,造成腸道長期發炎引發腸漏及腸躁症的問題。聯安診所公布2019年1200多筆的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發現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醫師提醒可做過敏原檢測,避開過敏食物,以免「病從口入」!聯安診所發佈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蛋白、蛋黃及花生,後續依序為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以及綠豆。聯安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蛋白長期居於排行榜前三名,而蛋黃則首次出現在前三大過敏原裡,值得注意。另外,常見在排行榜前五名的牛奶過敏原,這次退居到第八名,推測與許多民眾開始對牛奶有戒心、少喝有關。若再以性別來細分,成年男性十大慢性食物過敏排行,前三名分別為蛋黃、花生、蛋白;成年女性排行前三名依序為蛋白、蜂蜜、花生。若單獨針對兒童來分析,前三大慢性食物過敏原則依序為小麥、鰻魚、蛋黃。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功能,使腸道黏膜出現間隙,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個組織器官,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的惡性循環。鄭乃源說,許多民眾深受脹氣、便秘、消化不良等腸胃道功能失衡所苦而前來診所就診,且從診所2019年的健檢數據發現,每四人就有一人選做無痛腸胃鏡,但有八成受檢者的腸胃鏡檢查卻無太大異常。再根據過敏原檢查後發現,才發現患者對許多食物有過敏反應,而造成腸胃道不適。以鄭小弟為例,接受過敏原檢測後發現,對高達36項食物過敏,其中對小麥、鰻魚、蛋黃、鱈魚、黃豆、綠豆、花生及葡萄柚有中重度過敏;而他的「腸道黏膜發炎指數–s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數值則飆高到2617μg/mL,超過正常值1.2倍。鄭乃源表示,這類免疫球蛋白原本是保護型的抗體,但當腸道中過敏原過多時,免疫球蛋白便會增加,產生發炎反應;數值飆高也顯示鄭小弟腸道處於嚴重發炎狀態,導致常常腹瀉和忍不住便意的問題。因此,治療上首先須避開蛋、黃豆、小麥等常吃的中重度過敏原,並適時補充益生菌、膳食纖維,以修復腸道黏膜,調整三個月後,發炎指數下降,腹瀉、脹氣等腸胃問題都改善許多。鄭乃源說,食物並無好壞之分,每個人的過敏原都可能不同,因此建議應定期做過敏原檢測,避開引發中重度過敏的食物,並以少量多樣化的飲食方式攝取營養,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機率。
-
2020-06-2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蟬聯十大死因之首!降低罹癌風險,專家傳授防癌5功
衛福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癌症依然最要命,連續38年居十大死因之首。去年奪走50,232條人命,比前年增1,448人,人數再創新高,平均每10分27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快了12秒。最新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癌症預防刻不容緩,藉由健康生活習慣的建立,來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只要確實做到「全民練5功」,用5招健康生活型態,就能遠離癌症的威脅。防癌5功STEP 1:蔬果彩虹579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許嘉芸表示,蔬果中的防癌抗癌物質-植化素,存在於五顏六色蔬果中。平日應遵循「蔬果彩虹579」的飲食原則,多色且足量的攝取蔬果,足量即是每日男性9份、女性7份、兒童5份。現代上班族生活忙碌,許多人往往選擇以綜合維他命或其他營養補充品取代天然營養素的攝取,但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可預防癌症發生,甚至反而會與西藥相互影響,或對某些族群的健康不利。必做:別偷懶,天然的尚好!飲食上,建議以天然蔬果且多種顏色多樣化攝取為原則。防癌5功STEP 2:規律運動賴基銘說,根據國衛院的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可延長3年壽命,還可降低癌症死亡風險10%。透過規律運動不但可以控制體重,也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每天至少30分鐘、每周從事150分鐘以上的運動,有助於預防包括: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胰臟癌、腎臟癌的發生。必做:別偷懶,運動不可少!以每天30分鐘、每周150分鐘以上的運動為原則。防癌5功STEP 3:體重控制賴基銘強調,肥胖是癌症的警訊!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男性罹癌風險將增加33%,女性則增加55%。維持體重必須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MI)18.5~24間,或是男性腰圍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為基準。必做:飲食控制 規律運動,減重並不難。防癌5功STEP 4:遠離香菸、檳榔,電子菸更要注意!賴基銘提醒,嚼檳榔除了會造成牙齒本身和牙周組織嚴重的破壞外,更可能引發口腔、咽、喉與食道的癌症,所以千萬別為了小小口慾,埋下致癌的因子。研究發現,癌症的死亡約有3成與抽菸有關,而且不僅是吸菸者本身有風險,二手菸對於健康的危害絕不亞於當事人。雖說近年來,我國抽菸率已下降到13%,創歷史新低,然而,新興的電子煙卻成了健康漏洞,電子菸成分中的甲醛,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必做:遠離一手菸、二手菸、三手菸、電子菸的健康危害!亦應關注日常環境中的潛藏致癌風險,如空污、交通廢氣、廚房油煙及廟宇焚香。防癌5功STEP 5:定期篩檢,為身體進行健康盤點面對癌症罹患人數持續上升,醫療支出持續增加的現況,定期篩檢是早期發現癌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工具。目前政府提供國內常見四大癌症: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子宮頸癌的免費篩檢,鼓勵符合篩檢條件之民眾,可以就近至健康中心、衛生所、診所、醫院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因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除了平常定期健檢追蹤健康狀況外,在乳癌方面,高風險族群更應該早期開始定期追蹤;肺癌高風險族群也應該要自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子宮頸癌,除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外,還可施打HPV疫苗,更進一步進行健康預防。
-
2020-06-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邊境解封威脅 陳時中:口罩戴不住對疫情影響大
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境外威脅嚴峻,但台灣天熱,口罩愈來愈難戴得住。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口罩愈戴不住對疫情影響愈大,大家必須有覺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宣布,國內新冠肺炎維持446人確診,其中435人解除隔離。陳時中在記者會表示,國內疫情持平,但國際疫情嚴峻,8天內就新增百萬個案,必須持續注意。因台灣狀況平穩,指揮中心陸續宣布解封措施,自25日0時起,桃園機場開放轉機,但排除從中國來的班機,且要求乘客只能搭乘同一航空集團航班,轉機停留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自29日起,也放寬外籍、港澳人士入境。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外籍人士除觀光、一般社會訪問外,都可開放申請。所謂一般社會訪問是指訪友、看球賽、看表演或參加婚宴等沒有急迫性的活動。有特殊、商務需求或有居留證的港澳人士,也可提出來台申請。媒體質疑,轉機為何排除中國大陸;陳宗彥表示,中國來台灣轉機本來就有限制,加上中國疫情又有混沌之處,國籍航空主要轉機業務是美洲轉東南亞、東南亞轉美洲,此次開放就先排除中國。至於一直未能回台的陸配子女「小明」,陳宗彥也說,持續跟陸委會研究。外來人士來台逐步開放,但中國籍持續受限。有媒體也質疑,感染風險應該看居住地,而非國籍。陳宗彥表示,中國人來台原就需申請,現階段來台依照既有規範執行。陳時中則說,處理邊境解封時,有時候用國籍、有時候用居住地來限制,但未來會逐步拉回同軌。自29日起,外籍人士若要來台自費醫療也可申請,不論病情嚴重度,來台前提出檢驗陰性證明,且依規定居家檢疫就放行,但排除醫美和健檢。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原則上沒有排除中港澳人士,但想來台治療必須向衛福部申請,會依疾病嚴重度、急迫性和該國家疫情風險來做考量。境外解封日益放寬,有媒體也關心,未來可能陸續有境外移入確診,但近日因天熱,民眾口罩戴不住,是否影響防疫。陳時中說,口罩愈戴不住對疫情影響愈大,大家必須有這樣覺悟。在疫情情況下要保有正常生活,就必須建立健康生活,天氣很熱,就少出入人潮擁擠地方,在安全社交距離下把口罩拿下,天氣熱也應該多喝水、找地方乘涼,避免中暑。
-
2020-06-24 養生.聰明做健檢
用健檢遠離疾病 把握3要點
民眾面對項目眾多的健康檢查常有不知該如何選擇的困擾,及健檢後如何才能發揮最大的疾病預防功能,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陳泓裕說,健檢絕對不是只有光看紅字,從事前的項目選擇、結果的判讀,到衛教的協助,都相當重要。陳泓裕表示,想要藉由健康檢查遠離疾病,需要理性的選擇項目,有3大要點要把握,第一健檢不是一次萬能的,第二沒有最好的健檢,要挑適合的,最後是不只做檢查,要看懂報告。陳泓裕說,有些疾病從發病開始到被篩檢工具發現,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如碰巧在這時間點檢查,就會以為沒有疾病太過安心,但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永遠沒有壞人一樣,警察定期巡邏可以達到嚇阻效果,「定期」健檢自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只是做檢查求安心,更要能讀懂報告。陳泓裕說,例如某些異常指數僅是生理變化或老化影響,疾病相關異常項目須後續追蹤及治療,此外接受心臟或肺部電腦斷層等高階影像檢查者,則須專科醫師解說,才能清楚了解檢驗結果。陳泓裕表示,健康檢查報告不應只是由受檢者自行解讀紅字有無,如果缺乏醫師介入衛教,沒有藉著健康檢查來進一步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減少危險因子,避免疾病真的發生,健康檢查就流於盲目可惜。
-
2020-06-22 科別.心臟血管
天氣太熱會「傷心」!身體出現8狀況都是心臟病前兆
今天是夏至!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若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心臟學會黃瑞仁理事長指出,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美國心臟協會也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者,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在陰涼處適當休息以避免熱傷害,並多補充水分,遵循醫囑服藥。那麼,在炎炎夏日該如何護心?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定期健檢、控制三高,並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延伸閱讀: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一顆粽子下肚要多久才能消耗? 一張圖曝7款粽需要時間
-
2020-06-21 醫聲.肝病清除
C肝篩檢/國健署將擴大C肝篩檢、推健檢2.0 預期短期添健保壓力
全民健保安全準備金吃緊,衛福部積極推出新的預防醫學與照護計畫,國健署即將推動成人健檢2.0與擴大C肝篩檢,及早篩出病人的同時也能預期會短期增加健保支出,健保財務赤字壓力更甚。衛福部長陳時中日前接受聯合報專訪時首度表態要調漲保費,他今天重申其必要性,並強調會在符合社會期待的前提下進行調整。我國健保開辦25年來曾四度調整保費費率,兩次調升、兩次調降。2002年自4.25%調升至4.55%,2010年調升至5.17%,2013年因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收入讓安全準備金較充足,保費費率調降至4.91%,2016年再降至目前的4.69%。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保費費率下降、收入減少,使近年支出持續動用到安全準備金。2015年安全準備金高於四個月的保費支出,但截至今年5月底僅剩2.75個月,估計明年將低於1.5個月。不僅原有的醫療支出將持續支用安全準備金,衛福部積極推出新的預防醫學與照護計畫也可能增加健保支出。國健署長王英偉舉例,國健署即將推動「成人預防保健2.0」,根據實證資料,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對象規劃不同的篩檢套餐,像是高齡女性可增加骨密度篩檢。另外,國健署預計針對C肝發生率高的地方放寬篩檢年齡,這些新制更精準揪出病人,而病人就會提早使用到健保資源看病。衛福部照護司正發展「照顧共聘2.0」,司長蔡淑鳳解釋,未來將透過資訊平台將病人的照顧需求進行分類,藉此媒合照服員,找到照服員與病人的最適照顧比例、最適照顧模式與經濟規模。預計年底提出試辦計畫,日後正式推廣至所有醫院時,就有可能支用到健保財務。依據「全民健保財務平衡及收支連動機制」,當安全準備金月數將小於1.5個月,就達調升費率的條件。陳時中今天上午出席活動時表示,眼下勢必要增加保費規模,但會研議如何在符合社會期待的前提下進行調整。至於是否考慮以家戶總所得計收保費,他表示,此舉衝擊家戶概念,要審慎考慮。商東福表示,健保會將於今年9月決定明年度的醫療服務總支出,11月左右據此研議如何調漲保費費率,至少要確保2022年底要能維持兩個月的安全準備金。
-
2020-06-21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奪命!雲林縣衛生局:定期健檢、早發現早治療
衛生福利部16日公布108年度國人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居死亡前三名,死亡人數高達17萬5千多人。雲林縣衛生局也公布縣十大死因,惡性腫瘤也為雲林縣十大死因之冠。衛生局指出,十大死因多與慢性病有關,主要是民眾生活習慣不良積累而成。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民眾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規律運動外,也需定期健康檢查,衛生局將於7月11日起至9月20日舉辦18場「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服務」,免費為民眾健檢。根據衛生局資料統計,雲林縣108年度的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即癌症)為首,依序為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等,與前年排名相同。衛生局指出,癌症是威脅縣民生命最大的殺手,去年就奪走2009人性命,其中又以肝癌及肝內膽管癌居冠,氣管、支氣管、肺癌為第二死因;第三名為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第四名口腔癌;第五名女性乳癌;第六名前列腺癌;第七名食道癌;第八名胃癌;第九名胰臟癌;第十名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十大死因的病症,多與慢性病有密切關聯,缺乏運動、肥胖及不健康的飲食,或吸菸、嚼檳榔及酗酒皆是造成罹病的主因,因此提醒民眾務必調整正常的作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多攝取營養食物,並定期至醫院健康檢查。曾春美說,衛生局將於7月11日起至9月20日,結合台大雲林分院、斗六慈濟醫院、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若瑟醫院、雲林基督教醫院及中國醫藥學院北港附設醫院等醫療院所,至縣內18個鄉鎮市舉辦本年度整合性社區健康篩檢服務,免費為民眾做篩檢,達到預防疾病、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的效果。
-
2020-06-20 科別.消化系統
瘦瘦的也可能已經有脂肪肝! 5養肝關鍵現在起最好快做
脂肪肝炎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臨床上仍無藥物能直接治療,因此除了透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得定期接受檢查。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指出,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等,都可能成為埋下脂肪肝的危險因子,主要因體內多餘能量轉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尤其脂肪肝炎多無症狀,長期下來卻恐演變成肝癌。臨床上,許多人接受健檢報告時,肝指數GOT和GPT呈現異常,但告知醫師卻未感到不適,甚至多數病患不僅未有慢性疾病,也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不常喝酒和沒有規則服用藥物等情況。黃文威醫師表示,這時可透過腹部超音波進一步確診,多半可能就是因脂肪肝所導致。黃文威醫師進一步解釋,近期已有研究指出,即使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有可能演變成肝癌,不得輕忽嚴重性,目前檢查上,可透過像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方式,了解脂肪堆積量,但仍得仰賴肝臟切片病理報告判斷發炎程度,不過臨床上對於侵入性檢查仍有不少風險存在。黃文威醫師強調,遵守以下幾點,自然就能遠離疾病:1 均衡飲食2 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3 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4 維持健康的個人生活型態5 循序漸進且持之以恆要遠離脂肪肝形成,關鍵還是得回歸平時的生活習慣。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
2020-06-19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等死這句話把我敲醒」 陳淑媜挺過2癌重生
「我是定期自我檢查而發現乳癌的患者。」陳淑媜說,「我不想讓一個壞細胞在自己身上,我當時跟主治醫師說,如果是惡性,就請在外面等待的家人簽改變手術同意書,全部切除,包含淋巴。」乳房摘除21顆腫瘤手術是早上九點鐘,陳淑媜出手術室第一句話就問護理人員說:「現在是幾點了?」護理人員回:「下午四點。」陳淑媜聽了之後,心裡就有底了,她知道切除結果是「壞東西」,才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主治醫師總共摘除21顆腫瘤,還說後續要做追蹤、電療及化療。手術後,她找當時擔任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的高瑞和醫師幫忙檢查。接下來,每半年固定檢查一次,前前後後檢查四次,很順利都沒發現問題。2009年,陳淑媜第五次檢查時,發現左邊乳房有一顆接近一公分的腫塊,醫療團隊再次作腫瘤切除檢查。不過這次,當醫療團隊告訴她腫塊確定有問題的當下,陳淑媜被嚇到了,想一想,該是有心理準備的時候了。心境「過一天、算一天」「後事都已經想好了。」陳淑媜說,包括照片的選擇、樹葬等等,也和先生及兩個小孩做好溝通與心理建設。那時的心境,就像隨時準備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時間到就去治療、上班,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先生和小孩比我害怕。」陳淑媜說,最親的家人得癌症,身邊的人不擔心害怕是騙人的。當初告訴兩個孩子她得了癌症,孩子三不五時跑到她身邊說:「媽媽妳會不會離開我們?」先生表面上很堅強,內心卻很擔心。乳癌又罹子宮內膜癌這樣的日子一晃眼又拖了好幾年,2018年12月,陳淑媜健康檢查時,發現子宮代謝異常、子宮內膜增厚,切片檢查結果為子宮內膜癌第一期,需接受六次化療。這次罹病連醫師同學都非常緊張。提到治療過程,陳淑媜說,抗癌藥物吃到第八年,身體開始出現狀況,一開始腳部血管不舒服,因為自己愛走路,所以出現下肢栓塞和喘的現象,連爬樓梯都會喘得難以呼吸,甚至還昏倒。肺動脈壓增高昏倒有一次在醫院走樓梯上樓拿資料,突然間胸口很悶,整個天旋地轉,呼吸也愈來愈急促,當時心想該不會就這樣走了吧!過了3分多鐘,才慢慢緩和下來。另一次是在家裡,坐在客廳沙發上,起身時整個人一陣昏眩就倒了下去。檢查後,結果是肺動脈壓增高。之後她非常注意身體,因為她知道吃抗癌藥會有副作用,也可能有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所以每兩年做一次磁振造影檢查。面對接二連三的癌症伏擊,陳淑媜沒有被擊敗,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她堅持下去?「一次偶然上教會,聖經內容讓我重生。」牧師說,老鷹在牠40歲的時候,牠的喙變得又彎又長,無法輕易啄物;指甲變得又長又彎,無法有效抓取獵物;牠的毛變得雜亂厚重,影響飛行。這時,老鷹必須做出選擇,一是「等死」,二是「改變」。牠必須飛到無人能及的懸崖峭壁,以老喙敲打岩石,讓它脫落,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再把指甲咬掉,直到長出新的指甲來。有了新的喙、新的指甲,老鷹才能飛得更快、抓取獵物,繼續存活。了解「從心得力」真義「『等死』這句話,把我敲醒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狀態就像在等死。」陳淑媜說,她罹病時剛好40幾歲,且在乳癌復發後,就做好「等待死亡」的準備。牧師講道的當下,感覺就好像神在告訴她,必須有所行動,而不是在原地等死。「我這時才從心、深刻的了解這句話,何謂『從心得力』的真義。」她也從此時才被喚醒,因為疾病而發現信仰的力量,開始研讀聖經,心靈才真正的平靜了下來。(本文摘自《我是醫生 我得癌症》:第一本12位醫師、公衛專家的抗癌聖經。)陳淑媜小檔案現職: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暨優活健檢中心主任癌別:乳癌三期、子宮內膜癌一期抗癌歷程:13年學歷: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專長:健康檢查和諮詢、一般內兒科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腹部超音波檢查、口腔黏膜檢查經歷:台北榮民總醫院台東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玉里榮民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家庭醫學會專科醫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會員台東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6-19 癌症.肺癌
退休才知罹患塵肺症 醫助七旬隧道工獲職災給付
南投縣國姓鄉78歲張姓老翁過去從事隧道工程,長時間暴露在粉塵彌漫的環境,年過6旬出現呼吸困難。近年症狀加劇,赴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才確診為塵肺症,判定與職業有關;他雖已退休,院方仍協助申請職災認定,且通過獲失能給付。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指出,與總院職業醫學科合作,自去年11月至今,接連認定4名職業性塵肺症患者,並協助申請職業病失能給付,2人已獲通過。埔榮胸腔科主任王俊杰說,塵肺症是一種肺部纖維化疾病,從事隧道、採礦、陶瓷、打石等勞工為高風險群,因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粉塵,卻無法分解,導致細胞死亡,惡性循環下,造成肺部纖維細胞增生,形成纖維性結節,且無法康復。張姓老翁開鑿隧道長達26年,後期雖轉職,但粉塵對肺部已造成不可逆傷害。60歲時發現自己稍活動就氣喘吁吁,近3年症狀加劇,連走平路或從坐站起都呼吸困難,就醫確診是塵肺症,透過氣管擴張劑和氧氣治療,生活品質才獲改善。但王表示,塵肺症對肺的傷害無法治癒,重症患者得靠氧氣輔助,而長期治療也是一筆開銷;台中榮總職業醫學科主任詹毓哲團隊因此協助提供完整職業病報告書,協助張翁與縣府社勞處申請勞保職業病相關給付,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埔榮則表示,勞動部去年10月公告「呼吸防護計畫及採行措施」,預計將在7月1日施行,未來僱主須提供勞工適當的呼吸防護具,並改善施工環境;也呼籲勞工應落實定期健檢,若有呼吸急促、易喘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接受檢查或治療。
-
2020-06-19 科別.心臟血管
夏天也可能致心血管疾病 醫籲勿戴口罩運動
天氣真的好熱,花蓮富源今天上午11時30分更出現38.6度高溫。近日氣溫高溫炎熱,民眾除了要預防中暑,更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突發。心臟內科醫師提醒,雖天冷對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夏天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民眾要小心血管阻塞、缺血性腦中風等風險外,也不建議民眾戴口罩運動、白天在戶外運動,避免喘不過氣、體內電解質流失而中暑。國民健康署表示,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據統計,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而夏天民眾曝曬在豔陽下,也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夏天為何會引發心臟病?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夏天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容易流汗造成脫水,血液較容易凝集,且黏稠度增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風險;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而夏天血管舒張,血壓是否會較低?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冬天血管收縮,血壓較高,到夏天時血壓則回歸到正常,並不是降低;但夏天天熱,民眾若暴露在烈日下,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且因今年梅雨季極短,前幾周都是暴雨,和現在氣溫落差大,若民眾常進出冷氣房到戶外,體溫變異也可能造成心血管收縮。另外,近期天熱也有民眾搞出「烏龍」。吳彥雯說,因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國內在6月上旬大解封,但有些民眾仍過分警慎,連運動跑步時都戴上口罩,感到氣喘吁吁而就醫,表示喘不過氣、胸悶;但天熱又戴口罩運動,當然會喘不過氣,拿下口罩後問題自然解除,烏龍一場。黃瑞仁說,美國心臟協會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的民眾,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時應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在陰涼處適當休息並多補充水分,以避免熱傷害或使病情加重。國健署也提出護心五招,包括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定期健檢、控制三高,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
2020-06-18 癌症.癌友加油站
陪太太健檢,自己卻檢出罕見惡性胸腺癌!名醫林肇堂也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林肇堂是人生超級勝利組,顯赫的經歷,少人能及。二○一二年三月,因為陪太太健康檢查,林肇堂也「順便」進行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結果太太健康無事,人生的炸彈卻在林肇堂這一邊爆開,將天之驕子的生命震離了原本的軌道,從此改變了林肇堂一生的方向。「當我從雲端掉下來,我再也不是你看到的醫師。醫師也是人,我也是病人,我也會恐懼,我也會不知道怎麼辦。抗癌八年,如今,我學會正面看待世界。」良性變罕見惡性,台大群醫束手「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林肇堂很快就去找台大醫院的影像醫學部張允中教授。經驗豐富的他,看了電腦斷層掃描的影像很是輕鬆,「看起來像是胸腺的腫瘤,一顆,圓圓小小的,大約直徑二公分,沒有向外侵犯的跡象,不像是惡性。」一顆小小的胸腺瘤埋在胸口,卻是林肇堂心中沉重的石頭。林肇堂左思右想就是覺得不妥,進一步追問該怎麼辦?「你都沒有症狀,就不用理他,放鬆心情出國去,三個月後再回來檢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大,未來每年追蹤一次就好了。」於是林肇堂就放心地到美國去參加消化醫學會,到了五月下旬才回台大醫院再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跟第一次檢查結果一樣,腫瘤沒有變化。張教授建議再等等,追蹤吧!不行、不行,總是覺得不放心。林肇堂果斷決定,「這樣好了,如果開刀會不會很困難?」他找上了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陳晉興教授,他爽快地說,「這個手術很簡單,用胸腔鏡進去,一丶兩個小時就可以搞定。」手術確實簡單,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第三天就準備出院。切下來的腫瘤只有直徑約兩公分大小,邊緣完整,看起來像是良性的腫瘤。正當他收拾衣物準備出院的時候,病理科主任卻來了,說:「好像有點問題。」事實上,問題大了!病理報告顯示,腫瘤是惡性的!更糟的是,裡面的細胞混合兩種不一樣的癌細胞,一邊有神經內分泌癌細胞,另一邊是鱗狀上皮癌細胞。癌細胞又沒有莢膜,也就是說,有莢膜的癌細胞會被包裹起來,而沒有莢膜的癌細胞則比較不乖,具有侵略性。「我們也是第一次看到,胸腺裡面有兩種混合細胞癌。」林肇堂的情況棘手到連見多識廣的台大群醫都傻眼。「我們再來開會看看該怎麼辦!」病理科主任說。「怎麼辦,我也沒開過這種看起來是良性,結果是惡性的。」陳晉興教授也說。從準備出院到跌落谷底,從良性變成惡性。「我真的是慌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身為台大名醫的林肇堂坦然述說當時慌張的心情。美國缺乏經驗 日本專家:再開刀清乾淨!命運就掌握在不放棄的人手上。林肇堂想起在美國匹茲堡的學長關世藩醫師,他的老闆是美國胸腔病理學會的理事長。林肇堂聯繫後,立即將病理切片快遞到美國去,試著尋訪海外名醫的意見。經過再度確認,沒有期待中的翻轉消息,美國的病理專家也確定是混合瘤,而且預後不好,建議找腫瘤科與放射科,進行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由於美國的健康檢查費用很昂貴,因此並不普及,幾乎不曾發現過這樣早期的胸腺癌。美國經驗裡,等到出現症狀的胸腺惡性瘤病患,往往都只剩下半年到一年的生命。不過,美國專家卻點出了一條道路。因為日本的健康檢查很盛行,臨床上,碰到意外發現早期胸腺惡性癌的機會大一點,建議往日本去找,日本德島大學的胸腔外科主任近滕和也(Kondo Kazuya)教授,可能曾經手術過這樣的病人。林肇堂尋尋覓覓,兩人火速建立了e-mail聯絡管道。近滕教授問了幾個問題「開刀之前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開刀時,有沒有把整個腫瘤及周邊的縱膈腔清除乾淨?」「周圍的淋巴腺有沒有清除乾淨?」當然沒有啊!當時判斷是良性,只把那惱人的二公分腫瘤拿掉而已。近滕教授強烈建議,在兩周內,立即再度手術,不僅要把縱膈腔全部打開,可能剩餘的胸腺組織全部拿掉,淋巴腺清乾淨,甚至是心包膜外的東西都要拿掉,「全部弄乾淨!」手術之前,把全身總掃描一次,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統統來,務必確認身體其他的部位有無轉移,有轉移就一起開掉。如果錯過兩周黃金期,原本開刀的傷口會沾黏,導致再次手術的困難度,林肇堂毅然決定請陳晉興醫師二度執刀。陳晉興問,要用兩側胸腔鏡的微創手術,還是要鋸開胸骨進行開胸手術?林肇堂爽快回說:「我認命了,你卡打拚點,用開胸手術!」鋸開胸骨,三十公分刀疤畫過胸口第二次開刀住院,可就久了。林太太替他照了一張手術後的相片,胸前一條長長的紗布下面,正是鋸開胸骨以後,長達三十公分的手術傷口。如今,林肇堂打開衣襟,一條疤痕直直地畫過胸口。他說,開胸的傷口很大,那時候當然很痛苦,現在卻成了勳章。每天洗澡的時候,都再再地提醒著自己:「我生過病,留下這麼大的傷口,這個傷口改變了我的一生。」對林肇堂來說,開刀的傷口固然疼痛,更疼的是,從雲端掉下來成為病人的痛苦。「我一直是個健康寶寶,就這樣莫名得到一個癌症,莫名其妙地開了一次刀,莫名其妙地又開了第二次刀。未免也太倒楣了吧!然後呢?再來是什麼?」分析了第二次手術切下來的病理組織,確定沒有發現轉移的跡象。接下來改由台大醫院兩大腫瘤科權威醫師鄭安理教授與楊志新教授接棒治療。林肇堂感嘆說,平常是合作愉快的同事,怎麼我現在「掉下來」,變成他們的病人了。肺癌權威楊志新教授主張積極治療,接下來半年,林肇堂應取消所有演講與出國行程,每兩周做一次化學治療,以及六次的放射治療,胸腔、食道都在照射範圍。鄭安理教授則持反對意見,因為只是一個很早期的癌症,雖然擴散性很強,但是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之後,胸腔發生併發症與纖維化的風險更高,不如復發時,再治療也不遲。如何抉擇,他說:「我當然喜歡鄭安理教授的建議啊!我打死也不要現在就開始那麼複雜又辛苦的治療,所以我選了鄭安理教授。」反而鄭安理還提醒,楊志新才是胸腔腫瘤科專家喔!實情是短短不到一個月,雲霄飛車般的急劇變化,連林肇堂都快要撐不住了,他忍不住回嘴,「算了、算了,我應該不會那麼倒楣,到頭來,麻煩的事情怎麼補都補不完,我只是來作一個健康檢查而已耶,我就是很衰啦!」如蒙大赦的林肇堂,提著行李高高興興地「逃」出院了。當林肇堂在台大醫院掛號窗口等著領取重大傷病證明時,病人疑惑的問他,「林教授,你在這裡幹嘛?」「領重大傷病啊!」「嗄,醫師也會生病喔!」林肇堂從沒想過,人生如此戲劇化轉折,他一輩子以光耀台大醫院為志業,整天構思要如何在醫術精進,卻從一個醫界精銳突然變病人,這樣的摔落著實痛苦。出院後,林肇堂提出辭呈,當時他五十九歲。如今他釋然大笑、自我消遣說;「那時候好多人好高興喔!」因為他曾當過台大醫院副院長及內科主任,多少優秀後進等著往上爬,如果他繼續留在台大,後面的人機會渺茫。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說,若不是早點離開台大醫院,怎會開啟在輔仁大學的另一個人生?林肇堂從台大退休後,到輔大擔任客座教授,初期只答應開一堂課,準備好好對抗這個意外的癌症。但在江漢聲校長力邀下,在二○一二年,同意擔任輔大醫學院院長,一路陪著輔大醫學系成長。林肇堂網羅許多醫界精英加入,二○一八年,輔大附醫也開始營運,得到在地居民信任,醫院運轉愈趨成熟。此時,中國醫藥大學蔡長海董事長向林肇堂招手,盛情難卻下,他答應轉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致力提高中台灣腸胃醫學水準,也希望促成中國醫大與台大、輔大的交流,期待醫藥大學與綜合大學互相激盪出精采的火花。追溯罹病原因,恐長期造影檢查造成他回頭追尋自己罹患極罕見的惡性胸腺瘤原因。所有文獻報告都指出,胸腺瘤與暴露於放射線照射有關。他猜想,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四年間,擔任腸胃科總醫師時,連續兩年執行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ERCP)檢查,那是消化系醫師施行最困難的檢查,醫師必須在X光指引下,用胃腸內視鏡一直插到病人的十二指腸,再將造影劑注射到膽管、胰管內,以觀察膽管或胰管的構造。雖然當時都有穿很簡單的防護鉛衣,但脖子、胸口可能都暴露在放射線下而不自知。如今癌後七年,問林肇堂,回首當時作的醫療決定,是正確的嗎?會不會做得太多?會不會做得太少?他沒有猶疑地答說,因為人生永遠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選擇當機立斷。但不是草率地做出決定,要相信科學證據,信任專家,把握現有的知識,「Do my best」,然後就順其自然,等待結果,「Let it be」。如今,他每年接受一次全身健康檢查,每半年作一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如果有一天回診,發現癌症復發或是已經轉移,我會很難過,但是不會驚訝,因為我已經準備好了。」原本醫師說只剩下半年,不僅度過五年存活期,如今到了第七年,女兒成家、又有了三個孫子,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我就像當年莫札特被黑衣人委託譜寫『安魂曲』。當有一天,那位黑衣人來敲門時,就是我該走的時候了,因為安魂曲是為自己譜的。我隨時等著黑衣人來敲門,因為我的人生很豐富丶很幸福。我會說:『原本我N年前就要死去的,又讓我多活了N年。啊,它終於來了。』」【抗癌力1】相信科學實證 服用四種藥物防癌林肇堂相信科學證據,使用「化學預防」策略,防堵癌威脅。他說,臨床上經常使用的四種常見藥物,就有預防癌症的效果。1.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阿斯匹林是常用止痛藥,具有對抗血小板凝血功能的效果,常被用來降低心臟病和二度中風,也被證實有預防癌症的功效。防癌範圍包括食道癌、胰臟炎、腦癌、肺癌、胃癌、大腸癌及攝護腺癌等。如用於防癌需長期使用低劑量阿斯匹林,林肇堂也提醒,阿斯匹林靈有致胃潰瘍、胃出血風險。2.Metformin:是一種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老藥,已有文獻指出,癌細胞喜歡缺氧的微環境,此藥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降低癌細胞耗氧,使免疫T細胞恢復活力,因此被認為是防癌的老藥新用。林肇堂說,糖尿病病患用來預防癌症倒是一舉兩得。3.他汀類降血脂藥(Statin):Statin是一種降血脂的老藥,臨床上使用非常多,甚至曾經一度是史上最暢銷的處方用藥,Statin跟阿斯匹林一樣,似乎有「萬靈丹」的傾向,因為用的人多,交叉分析後發現,吃Statin的人,大腸癌、肺癌、攝護腺癌都有明顯降低趨勢。林肇堂說,因為他自己的血脂肪偏高,因此也吃Statin降血脂兼具防癌,一兼二顧。4.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具消炎、止痛作用,一般民眾可能在跌打損傷後會用到這類藥物,關節炎病患則可能長期使用。已有多篇報導說NSAIDs可用來預防胃癌丶大腸直腸癌、食道癌。它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胃痛、胃出血,如果出現解黑便,就要停止使用,他自己就未長期使用NSAIDs來防癌。除了以上四種藥物,防癌新寵「薑黃素(curcumin)」也是林肇堂很感興趣的成分,薑黃素就是咖哩中的黃色成分,到東南亞一帶吃的黃色飯,就是添加了薑黃素。二十多年前,林肇堂就曾經參加薑黃素的相關研究,當時很多基礎研究確實證明,薑黃素具有預防癌症的功效。現在市面上已有許多薑黃素的健康食品,如果買不到薑黃粉,也可以多吃咖哩來防癌。【抗癌力2】早餐豐盛、應酬打包先吃蔬菜再吃飯肉罹癌後,林肇堂書桌放滿各種抗癌書,《十種抗癌食物》、《How I cure cancer》、《治好癌症的十種方法》……兒女想到就買一本,遠方的友人則寄來英文抗癌書,貼心的舉動讓林肇堂覺得溫暖。一度還出現各式果汁機,剛開始的三個月,每天都灌下不少生機飲食丶十穀米麥。現在那些榨汁機呢?他笑,都快生鏽了。親友分享民俗偏方時,好像都忘了他還是個「生性多疑」的醫師呢!醫師治病是要講求科學實證的,他坦言,跳脫原本生活太多的養生方法,根本沒辦法持續。林肇堂的防癌飲食策略是,降低蛋白質攝取,增加蔬果攝取。早餐吃得豐富,必然會準備優酪乳、優格、麥片丶麵包等;午餐通常不吃便當,多吃自己準備的饅頭、水果等簡單食物。此外,應酬前他會先吃一盤燙蔬菜,餐敘中面對美食,通常只吃到七分飽,剩下的重磅料理打包回家。林肇堂很明白,目前他對抗胸腺癌還算成功,但不代表不會再罹患其他癌症。身為腸胃科醫師,他格外注重預防大腸癌,吃飯的攝取順序是先吃很多蔬菜,再吃些飯丶麵,最後再吃點肉類。如此才能攝取足夠蔬菜,減少過多的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攝取。運動部分,林肇堂選擇走路與游泳,雖然有些醫師打高爾夫健身,但他覺得自己沒時間打小白球。他隨身帶著計步器,常在台北地下街走路。如果一天沒有走到一萬步,晚上會再出門走一走。最新研究證實,有固定走路習慣比沒有走路習慣的人健康,最佳數字是一天走七千五百步就夠了,多走也不會更健康。不是走得愈快愈好,因為老年人走太快容易發生意外。林肇堂的游泳習慣數十年如一日,開刀之後,他自嘲胸前的刀疤讓他看起來比黑道大哥還凶猛,救生員常用「擔心」的眼神望著他,似乎希望這位開過大刀的老頭子不要在他的泳池內出事。林肇堂小檔案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院副院長、義大醫學院院長、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美國國家衛生院副研究員。他更是國內消化道科權威,致力於胃幽門螺旋桿菌及胃癌研究及治療,因此獲得二○一五年亞太消化醫學會馬歇爾及華倫胃腸學獎章。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
-
2020-06-18 養生.聰明飲食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43歲林姓建築工,因近年來房地產買氣旺,經常得加班趕工,導致長期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加上下班後常跟同事「喝兩杯」搏感情,今年健檢安排胃鏡檢查,報告顯示食道黏膜上有白色斑塊,確診為「食道糖原棘皮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表示,「食道糖原棘皮症」(Glycogenic acanthosis)其實並不常見,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多半與長期抽菸飲酒,喜愛辛辣、過熱食物有關;診斷過程中需要和念珠菌感染、食道白斑作鑑別診斷,無痛內視鏡及切片檢查可有效地區分疾病間的差異。此病通常並無症狀,大多是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但到了後期白斑對於熱和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敏感,進食時可能出現胸骨後疼痛的症狀。陳建志強調,食道糖原棘皮症為良性,一般不需要治療,但應戒除病因,如菸、酒、辛辣、過熱飲食等;且根據日本橫斷性研究發現,食道糖原棘皮症多半在男性身上發現,長期抽菸和喝酒習慣會增加疾病發生風險,此外,更發現罹患胃食道逆流、巴瑞特氏食道、萎縮性胃炎的機率也比正常人高。食道糖原棘皮症本身雖為良性,且疾病進展與癌症無關,但其共病若出現逆流性食道炎,仍會造成患者感到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或對刺激性食物特別敏感。陳建志提醒,平時吃飯應定時定量,少接觸容易刺激食道的食物,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做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調整生活模式。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7飲食習慣都是在折磨你的胃! 防胃食道逆流要改掉
-
2020-06-15 該看哪科.兒科
新版兒健手冊今上路 新增粉紅卡、警訊題、視力表
過去25年來,台灣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一本專屬自己的「兒童健康手冊」,全台灣有600萬人都在兒健手冊的陪伴下成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公布最新改版手冊,新增粉紅卡(新生兒篩檢和塗氟紀錄)、發展警訊題、視力檢查表。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新版手冊已經發下去,即日起出生的寶寶都可望拿到。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彭纯芝提醒,調查發現不到三成家長會先填好手冊再就醫,提醒家長務必先填好,診間溝通更順利。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彭纯芝表示,新版維持健康手冊與衛教手冊兩本,根據家長意見將文字精簡放大,內容統整為寶寶健康記事、衛教資料、預防接種資訊等三大部分,也讓畫面更為美觀、便於紀錄。其中,預防接種最重要的「黃卡」內容更完整,延續到青少年的疫苗,並將「新生兒篩檢記錄表」與「塗氟紀錄」另外以「粉紅卡」的方式,凸顯出來。彭纯芝表示,新版手冊增列許多「發展警訊題」,是根據台灣本土實證新增具信效度的發展警訊,以紅字標記幫助家長了解此題意義不同。若寶寶在這個年齡仍做不到這項,就需要轉介兒科醫師去做檢查,兒科醫師視情況轉介兒童神經科醫師,進一步評估早期療育的需求,幫助孩子及時跟上。彭纯芝舉例,發展里程碑分為粗動作、精細動作、社會行為、語言等四大面向。如果孩子在四個月時,以手肘俯臥撐時,頸部仍不能維持直立,這是肌肉張力不足的警訊,應檢查孩子是否有低肌張力的問題,或是因為營養不足、幼時常住院等原因而稍微慢了些。六到八個月時,孩子應該要會翻身,如果照顧者習慣把孩子包緊緊、長時間抱著,孩子會因為沒機會探索而沒有發展出這項能力。手冊的紅字警訊提醒,也有助於提醒家長要去製造機會讓孩子嘗試,才能觀察孩子的發展。新版兒健手冊新增的視力檢查表,把「EC」兩個圖卡放進手冊,幫助家長可以直接在家裡,和孩子一起練習視力檢查的動作,幫助真正的視力檢查更順利。為了加強提醒,除了醫師需填寫的健康檢查紀錄增加紅色警訊(出生到兩個月內黃疸抽血,10個月到1歲塗氟,3-7歲接受眼科視力檢查)。彭纯芝說,過去由於手冊字太多太小,高達七成家長都沒有填寫健康記事,希望這次大改版之後,能幫助家長更配合填寫,幫助醫病溝通。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家長務必把握七次兒童預防保健時程,帶寶貝進行檢查。現在健康存摺中有眷屬功能,家長就可以看到孩子所有的就醫和預防接種紀錄,國健署在今年底也會推出一個婦幼主題APP,會主動透過推播提醒各項檢查和預防接種時程。
-
2020-06-15 該看哪科.兒科
爺奶照顧體弱多病孫子長大 兒健手冊功不可沒
過去25年來,台灣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一本專屬自己的「兒童健康手冊」,全台灣有600萬人都在兒健手冊的陪伴下成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公布最新大改版的兒健手冊,同時邀請到使用第一版手冊的劉先生和劉媽媽,和試用最新版手冊的一歲十個月的加加及其爸爸媽媽,交流心得。劉先生說,他今年25歲,剛好是兒童健康手冊第一屆的孩子,小時候是爺爺奶奶在照顧,從小體弱多病,手冊後面的就醫紀錄厚厚一疊。劉媽媽說,當時因為工作關係,必須把孩子放在南部給公公婆婆照顧,老人家記不得何時該帶孩子打預防針,很感謝當時的公衛護士,會幫忙在手冊上額外黏貼便條紙,提醒下次預防針時程,在兒健手冊幫助下,孩子順利長大成人。加加媽媽說,看到手冊中有關孩子的發展里程碑,對於自己日常觀察孩子的發展很有幫助,可以透過生活中日常動作的機會,看看孩子是否能聽懂指令、拿物品給別人,即便孩子在診間因為緊張不容易配合指令,在日常生活中就看得出來。加加爸爸說,現在網路資訊爆炸,有這樣一本全面宏觀的手冊,幫助家長可以從整體去看孩子的發展,不會停留在零碎的資訊。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發展是彎彎曲曲的前進,手冊可以幫助看到孩子發展是在往前走。國健署婦幼組組長林宜靜表示,新改版手冊新增粉紅卡(新生兒篩檢和塗氟紀錄)、發展警訊題、視力檢查表,即日起出生的寶寶都可望拿到。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每個小孩都是寶,政府要以兒童和父母為中心去支持,才能把孩子的照顧做更好,隨著時代的改變,國健署力圖發展出更資訊化的工具,今年底會推出一個婦幼主題APP,會主動透過推播提醒各項檢查和預防接種時程。王英偉提醒,家長務必按照時程,帶孩子去接受七次兒童健檢,健檢前要先完整填好兒童健康手冊上「家長紀錄事項」的重點資料,將在家中觀察到寶寶的成長狀況或育兒相關問題記錄下來,有助於提供醫師評估寶寶的健康狀況。七次兒童健檢的時程如下:第一次/出生至兩個月第二次/二至四個月第三次/四至十個月第四次/十個月至一歲半第五次/一歲半至兩歲第六次/兩歲至三歲第七次/三歲至未滿七歲
-
2020-06-15 橘世代.好野橘
認清投資目的,別讓自己成為「金錢遊戲的輸家」
有句老話說:「若沒有目標,去哪裡都一樣。」也可以進一步說:「若是目標不對,再多努力都是枉然。」投資理財亦是如此。沒有認清投資理財的目的,會讓自己掉入困境。有人將投資理財視為一場與旁人競爭的金錢遊戲,大家在比較財富的累積。通常參與遊戲的絕大多數為輸家,因為人比人,氣死人。也有人誤以為理財就是為了滿足無底的欲望,要賺更多的錢,而掉入賺錢與消費的旋渦中。賺錢是為了消費,而為了更多的消費必須要賺更多的金錢。這種人沒多久就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再多錢也不能滿足。在我們過去受的教育裡,很少碰觸到金錢和理財方面。大多數人的認知是,若要有錢,除了含著金湯匙或中樂透,努力工作、拚命賺錢好像是唯一的途徑。記得剛畢業回母校教書時,在老師的大辦公室裡,我的鄰座是一位英文老師,他個性非常好,也很喜歡哈拉,但他總是來去匆匆,沒有機會和他好好聊天。有一次因為月考監考,讓我有機會問他為何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小聲地告訴我,他在外面還有兼課,連學校的課加起來每週72小時。天!拚經濟需要這麼拚嗎?他指著另外一位數學老師,84小時!那時,還沒有一例一休。到美國讀書的第二個寒假,我回台北。某天,有機會回學校探望那些老師,英文老師看到我激動地告訴我,他現在的課少很多了。我離開台北的第二個暑假,台北市南陽街有老師過世,可能是過勞。消息傳來讓許多名師心生警惕而減授鐘點,開始注意自己的養生和保健了。傳統的賺錢觀念就是所謂的增加主動收入,不外乎就是多找一份工作、加長工作時間。但每天就只有24小時,扣掉休息時間所剩的有限。犧牲睡眠與家人相處的寶貴光陰去換取財務上的報酬,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也有人建議可以增加個人價值,提高自己每小時的報酬。這除了要努力學習和花時間去累績經驗才有機會,而且要獲得市場認同才行。否則我可以將我的演講鐘點費定為每小時20,000元,但結局是有行無市,沒有任何邀約。1985年,我回國時,公家單位給的演講費是一小時1,600元。早期還將演講費當成執行業務所得,與稿費相同有一定的免稅額。三十年過去了,還是每小時1,600元,唯一變的是放進個人所得裡,沒有免稅額了。最近,演講費提高到2,000元了。結論是,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要靠主動收入來獲得財務自由難度非常高,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若能增加被動收入,讓錢滾錢,是我們另外一個選項。讓錢替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在替錢賣命。存款領利息和民間互助會,算是最傳統的被動收入。遺憾的是,最近存款的利率低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民間互助會倒會時有耳聞,連校園裡也常有同事倒會被扣薪水。利率過低和風險太高,都不是理想的被動收入。在選擇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能找到好公司,讓一流的人才來替我們賺錢,我們每年都能夠有穩定的被動收入,同時能與公司一起成長,應該算是目前比較穩當的投資理財方法。【投資理財精選延伸閱讀↘↘↘】。「定存」好還是「儲蓄險」優?表格整理比一比。要存股、不要遊戲機 小學兒子比老爸更愛投資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14 橘世代.時尚橘
52歲健檢從未打紅燈!于冠華健康秘訣「一天2顆蛋」
于冠華外形精壯全靠每天健身近2小時,他自11年前回到烏來置產、開餐廳後,將自己不到20坪大小的頂樓打造成健身室,「我的健身室很有趣,不會玩膩,可以在裡面拳擊、射箭、棒球、速度球、彈力球、沙袋和打高爾夫」,天氣好時他則會在附近內洞森林遊樂區爬山,或到紅河谷游泳。相較於剛出道白嫩的氣質歌手形象,即將52歲的他,除了膚色更顯健康黝黑,臉部幾乎沒什麼皺紋,他將保養撇步歸功於生活規律;他透露從小到大都不擦任何的保養品,連洗澡也是一塊肥皂洗全身,「我用南僑水晶肥皂洗澡,我皮膚完全不會乾,我的皮膚其實是很嫩的,不相信瓶瓶罐罐的那些東西,但也可能是因用烏來的山泉水洗澡的關係」,平常都養成洗冷水澡習慣,冬天用熱水洗頭後,再用冷水洗身體。他在投資的餐廳副業擔任主廚,也負責員工三餐,「我的早餐就是兩顆雞蛋,吃完就運動,自己做菜吃得簡單又豐富」,至今每年健康檢查,從未出現紅字;他認為保持年輕的撇步最重要的還是心境,「我生活很簡單,沒有物質的慾望,不會追求名牌,就是認真過好每一天」。【不老男星精選閱讀↘↘↘】。黃子佼童顏靠「內外兼修」連韓星孔劉也驚訝。51歲羅時豐不靠「進廠維修」 每天臉部按摩為自己拉皮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1 科別.消化系統
建築工人食道黏膜長白斑 醫師:應戒菸酒、過熱食物
一名43歲建築工人經常加班趕工,長期飲食不正常又暴飲暴食,下班後還會跟同事「喝兩杯」,健檢胃鏡顯示食道黏膜上有白色斑塊,確診為「食道糖原棘皮症」,雖然沒有立即的危險,但醫師叮囑他應該戒酒並調整生活作息,才能盡快「除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陳建志說,食道糖原棘皮症其實並不常見,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多半與長期抽菸飲酒,喜愛辛辣、食物過熱有關,診斷過程中需要和念珠菌感染、食道白斑作鑑別診斷;無痛內視鏡及切片檢查可有效地區分疾病間的差異。他說,此病通常並無症狀,多是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但到了後期白斑對於熱和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敏感,進食時可能出現胸骨後疼痛的症狀。一般此症屬於良性,不需要治療,但應戒除病因,如菸、酒、辛辣、過熱飲食等。根據日本橫斷性研究發現,食道糖原棘皮症多半在男性身上發現,長期抽菸和喝酒習慣會增加疾病發生風險,且胃食道逆流、巴瑞特氏食道、萎縮性胃炎的機率也比正常人高。陳建志建議,食道糖原棘皮症本身雖為良性,且疾病進展與癌症無關,但其共病若出現逆流性食道炎,仍會造成患者感到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或對刺激性食物特別敏感。診斷方式建議用上消化道內視鏡針對可疑的病灶進行內視鏡切片檢查,排除罹癌潛在病灶及感染後,才能進行病理診斷。
-
2020-06-11 養生.聰明飲食
工作決策力、情緒管控力出了問題?醫:問題出在這裡...
你經常失眠、憂鬱、注意力變差、記憶力衰退、決策力變弱,你以為是提早來的中年危機?其實,元兇可能來自你的「腸道」!近來醫學研究證實,人的情緒與決策力,不只由大腦決定,「腸道菌」更是另一個影響我們行為、心情的重要關鍵!47歲王小姐,在廣告業擔任主管,在高壓與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下,經常處於精神緊繃、焦慮的狀態,一向給人幹練精明形象的她,最近卻飽受胃脹氣、腹瀉,以及失眠、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症狀所苦,連帶影響了工作決策判斷能力,情緒管控能力也大不如前。深受其擾的王小姐,到了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做全身健康檢查,醫療團隊聽了她的主訴症狀後,幫她安排了無痛腸胃鏡及全套食物過敏原、女性荷爾蒙等檢測,幫助王小姐找到身體不適的根本源頭。檢測後發現,王小姐並非更年期症狀,腸道也無息肉、潰瘍等異常,但從食物過敏原報告中卻發現她對多種食物有中重度過敏,尤其是她每天必吃的雞蛋與牛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王小姐因為長期攝取過敏原食物,食物中的蛋白質未被完全消化因而進入血液,啟動免疫反應,讓身體處在慢性發炎狀態,使腸胃道黏膜受損,因此產生拉肚子、脹氣等腸漏現象,進而影響了王小姐的心情與工作表現。顧好腸腦軸線,改善你的心情與決策力腸道菌究竟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與心情呢?鄭乃源解釋,腸道除了是消化吸收器官、免疫器官外,近來許多研究證實,腸道內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是獨立自主的神經系統,不完全受大腦意識支配,可以自行發號施令,所以腸道又有「第二個大腦」之稱,透過「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聯絡、彼此影響。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連結大腦感覺系統,構成「腸腦軸線」,即腸道神經匯集訊息後,傳遞給大腦,還主掌消化、免疫功能,甚至是掌控荷爾蒙的製造與代謝,影響情緒與心理狀態。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腸躁症、憂鬱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多與腸腦軸線有關。他舉例說明,以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為例,其90%就是由腸道所製造。血清素左右了人們的睡眠、食慾、疼痛和喜怒哀樂,健康的腸道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有愉悅與快樂感,相反地,若血清素分泌不足,則會提高憂鬱、躁鬱等情緒障礙風險。小胃鏡檢測沒異常仍不舒服 功能醫學-急慢性過敏原分析 找出原因鄭乃源表示,近年來無痛腸胃鏡檢查人數有增加的趨勢,腸胃鏡檢查主要是了解器官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如腫瘤、潰瘍、黏膜發炎、息肉等。但是,有些受檢者做了腸胃鏡後一切正常,卻仍有脹氣、腹瀉、消化不良等亞健康困擾。鄭乃源建議,可透過「功能性醫學」做急慢性過敏原進階篩檢,是否吃進不適合自己的過敏性食物,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而引發上述問題。什麼是功能性醫學?他解釋,一般的器官健檢,只能診斷出疾病,無法診斷出介於健康和疾病間的亞健康症狀,且主流醫學主要針對症狀進行藥物治療,較少探討真正原因,而功能醫學補其不足,在器官未產生病變前,依據生化學、免疫學、營養學等,做進一步的檢測,找到身體不適的源頭。鄭乃源解釋,身體不適症狀,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功能醫學是透過個人化、整體的評估檢測,找出水面下隱藏住的疾病真正的原因,以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目標。王小姐就是透過功醫檢測,找出亞健康根源的例子,她因壓力與食物過敏原,造成腸道的慢性發炎,而引起焦慮、腸胃不適、疲倦等症狀,後來醫護團隊為王小姐擬定個人化的食物輪替法,進行漸進式的飲食調整,排除過敏原,以及針對過敏引起的腸漏現象規劃所需的保健食品來修復腸道功能,提升免疫力。經過半年的調整,王小姐不適症狀都已明顯的降低,但是,鄭乃源提醒,食物過敏原是會改變的,若發現調整飲食後,症狀未改善,或有新症狀出現,可能是過敏原改變了,建議可以再安排複檢,依照檢測出的過敏原重新擬定飲食輪替計畫,才能「腸」保健康。腸道功能影響大腦健康,大腦指令也會影響腸道,所以要擁有健康的腸腦軸線,鄭乃源建議,從「吃對食物」做起!只要透過飲食調整,搭配運動及規律作息,就能培養腸道好菌,健康力及決策力自然提升。★本文經《聯安醫周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諮詢專家/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院長
-
2020-06-09 科別.消化系統
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可能變肝癌!老生常談的這4種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有些人因為健檢報告肝指數GOT和GPT異常到醫院門診諮詢,大都主訴沒有不舒服、沒有慢性疾病、沒有B型肝炎或C型肝炎、不常喝酒和沒有規則服用藥物,因此看來最有可能的問題就是脂肪肝了。然而,頂級美味「肥肝」,其實就是脂肪肝的極致,在追求味蕾滿足當下卻造成肝臟越來越沉重負擔,鵝和鴨因此而亡,那人又是如何呢?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黃文威醫師提到,脂肪肝的成因很多,主要是體內多餘能量以脂肪形式儲存在肝臟中,過量飲酒、食物太豐盛、油膩、精緻食物,如糕點及含糖飲料、缺乏運動等都是常見原因,雖然無症狀,但脂肪在肝臟中若造成發炎則稱脂肪肝炎,長期下來也會造成肝臟纖維化硬化甚至肝癌。近期研究報告更提出警告,即使尚未肝硬化的脂肪肝炎也有機會演變成肝癌。目前影像學檢查包括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雖可以估計脂肪堆積量,但卻無法知道發炎程度,只能靠肝臟切片病理報告來判斷,但臨床上很少這麼做,畢竟侵入性檢查對病人或多或少有風險,況且通常肝指數越高代表發炎益發明顯。黃文威表示,脂肪肝炎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目前為止並無藥物能直接治療脂肪肝炎,最好的治療方式仍是回歸老生常談,也就是飲食調整、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維持體重在理想範圍。體重屬過重者,若減輕5%體重就可有改善,如減少10%則有大幅進步,甚至有可能不藥而癒;因此,所有代謝性疾病除配合藥物治療外,個人生活型態的調整是最基本且必須的,若可持之以恆,其實是可一舉治療很多文明病。延伸閱讀: 吃素也會得脂肪肝 這2樣都是地雷 愛吃水果、主餐吃飯…吃得清淡卻得脂肪肝? 原因跟你吃進的食物有關
-
2020-06-08 科別.消化系統
健康檢查可揪出脂肪肝警訊 避免惡化應從2方面著手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肝癌名列國人10大癌症排行榜的第4名,在男性10大癌症中,更是位居第2。醫師指出,近幾年來,治療B肝、C肝上,均有不錯進展,預估未來脂肪肝可能改寫原本肝病3部曲,變成「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許舒淳說,脂肪肝為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國泰健檢2019年客戶健檢數值統計,近5成受檢者出現脂肪肝警訊,40至69歲中每2人就有1人脂肪肝。醫師指出,脂肪肝看似溫和,但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情況下,約有1至2成機率將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絕對不能輕忽,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份等食物,並養成運動習慣。預防脂肪肝,須從「飲食」和「運動」等2方面著手,在飲食上,少油、少糖、少喝酒、少吃宵夜,避免在睡前進食,如果體重過胖,應該尋求專家協助,控制體重,調整飲食,改善血脂肪、高血糖。許舒淳說,運動可以消除脂肪肝,因為身體消耗熱量會先從血糖開始,等糖分消耗差不多後,才會燃燒脂肪,而如果開始運動,就能很快消耗血糖,並快速分解蛋白質和脂肪。建議請專業體適能教練規劃運動菜單,在身體可負荷的前提下,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30分鐘,且1個禮拜至少要3天,就能達到運動效果,平常則可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來消耗熱量。許舒淳強調,只要能持之以恆,養成運動習慣,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由於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許舒淳提醒,民眾應該定期接受超音波等健康檢查,檢測血糖、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數值,1年1次,若已有嚴重脂肪肝,以致肝臟發炎,建議每半年就要去追蹤1次。★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6-06 癌症.大腸直腸癌
有這麼嚴重?年紀輕輕上班族罹大腸癌 醫師這麼說
台中市36歲陳姓上班族過去沒有重大病史,近年因工作忙碌、壓力大,常熬夜,隔天忙到下午才吃第一餐,常腹痛、腹脹及腹瀉,跑廁所,飽受腸躁症痛苦,他因父兄有大腸癌、大腸息肉病史,在去年2月安排健檢,確診為大腸原位癌,經手術切除,追蹤至今未再復發。衛福部台中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許漢廷建議,有大腸直腸癌或息肉家族史(尤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近親)民眾屬高危險群,建議提早篩檢,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到75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可選擇大腸鏡檢查或無痛大腸鏡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許漢廷說,陳姓病患在公司年度健康檢查時,考量陳父多年前因大腸癌過世、哥哥於數年前接受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後切除,主動要求安排大腸鏡檢查。許漢廷指出,陳姓病患在大腸鏡檢查時,發現乙狀結腸處有兩個直徑大約1到2公分的腺瘤性息肉,立即摘除,後經由病理檢查確認為大腸原位癌,幸好及早發現,經由內視鏡息肉切除術即可達到完整的治療,後續追踨一年多至今尚未再復發。許漢廷說明,另有一名45歲施姓男子在去年9月因腹痛就醫,檢查發現有大腸息肉0.8公分,接受內視鏡手術切除,但半年後又復發0.5公分,醫師叮嚀施姓病患每半年就得接受乙狀結腸檢查,兩年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許漢廷說,國人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西化,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目前已名列國人十大癌症之第一,死亡率也僅次於肺癌及肝癌排名第三。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家族史、飲食習慣(高油低纖食物、紅肉攝取)、抽菸、酗酒、肥胖、運動量過少及糖尿病患者,而年齡大於50歲發生率也會大幅上升。許漢廷表示,若腫瘤生長在直腸或較遠端的大腸如乙狀結腸及降結腸,主要會出現血便、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排便排不乾淨等等症狀,若腫瘤生長在較近端的大腸如升結腸及橫結腸,症狀常常只有非特異性的腹脹腹痛、貧血、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等等,更難以早期發現。
-
2020-06-04 科別.消化系統
國人逾4成有脂肪肝 醫師建議預防從這二方面著手
脂肪肝是肝臟累積過多脂肪導致發炎的現象,根據國泰健檢2019年健檢數值統計顯示,4成6的人身體出現脂肪肝的警訊,其中40至69歲者,每2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問題。若肝臟處於長期發炎的情況下,有10到20%的機率會形成肝硬化或肝癌。國泰健檢胃腸肝膽科醫師許舒淳表示,現代人工作繁忙、運動量少,加上偏好外食、手搖飲,容易攝取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大大提升了得到脂肪肝的機率;當糖尿病患者的三酸甘油脂、血糖控制得不好,也很有可能產生脂肪肝;飲酒過量容易患有酒精性脂肪肝,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高。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症狀,若患者感覺疼痛、疲倦,肝臟可能已經嚴重發炎或長出腫瘤,因此要確認是否有脂肪肝,得透過超音波檢查。若有嚴重的脂肪肝造成肝臟發炎的狀態,建議每半年就要追蹤一次。脂肪肝沒有特效藥,肝臟受損是因脂肪堆積在表面,肝細胞受到刺激所導致的,藥物也許可以稍微減緩肝臟的發炎,但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問題。預防脂肪肝,許舒淳提醒,必須從飲食和運動兩方面著手,飲食要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勿過量飲酒,也要避免熬夜、日夜顛倒等作息不正常的現象,若有吃消夜、睡前進食的習慣,很容易造成脂肪肝的形成,若有過胖、BMI超標的問題,建議應藉由飲食調整改善血脂肪、高血糖的問題。此外,搭配運動是消除脂肪肝重要的環節,運動可以很快把血糖消耗掉,接著就會開始去分解一些蛋白質和脂肪。推薦從事有氧運動,包括慢跑、爬山、游泳、騎腳踏車等,建議一周運動三天,每次運動30分鐘,每次心跳每分鐘達到130下,並且頻率持續10到2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的功效。只要能持之以恆,就有辦法改善脂肪肝,也能代謝掉身體的膽固醇。
-
2020-06-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很重要!但也別忘了這件事
這幾個月以來,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每天下午總要聽聽阿中部長報告,今天有沒有「+0」,或是肺炎治療有沒有新的進展;但依據衛生福利部最新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新發生癌症人口持續攀升,一年比一年多,當然可能是因為篩檢政策的關係,讓許多前期的癌症被發現。在防疫的時刻,也別忘了要防癌喔!癌症的發生不像病毒一樣是傳染而來,很可能是因為數十年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造成,世衛組織指出,其實,有3~5成的癌症發生是可避免的,因為實證醫學證明,癌症篩檢可以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以及提高存活率。 舉例來說,依國健署統計資料分析發現,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可降低約70%子宮頸癌死亡率;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以降低41%乳癌死亡率;而糞便潛血檢查則可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之男性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能降低26%死亡風險。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防癌新生活要從預防及篩檢做起,可以把握健康生活的5個原則,包括戒菸檳酒、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以及定期篩檢,並且把這些行為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來預防癌症。王英偉再次提醒,四項癌症篩檢、陽性追蹤及接受標準治療的重要性,才能把握黃金的就醫時刻。而在這個後疫情期間,仍要以自我要保護、預先要準備、緊急要就醫三點,來掌握重獲健康的契機。1.自我要保護:病友就醫時務必戴口罩,配合網路查詢看診進度,減少在醫院停留的時間,盡量請親友開(騎)車協助就醫,減少進出人多場所,與他人保持社交距離(戶外1公尺、室內1.5公尺)。2.預先要準備:就醫時可與醫師討論藥物準備的足夠性,及是否可延後開始治療,或延後治療將可能造成病情與生活品質影響,均需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做決定。有問題請聯絡您的個管師,若不知道可聯絡誰,請洽詢離家最近的癌症資源中心協助,網站連結:https://www.crm.org.tw/ 。3.緊急要就醫:若有呼吸困難、頑固性頭疼、活動障礙或喪失活動能力、腹脹、腹痛等,可能是腫瘤或治療導致的緊急狀況,這些情況可能嚴重會危及生命,請與醫院相關人員連繫,安排就醫。延伸閱讀: 最新!癌症發生人數年年增加,尤其這是這2種癌症 健檢癌症指數正常,不代表沒事  
-
2020-06-02 癌症.抗癌新知
影/癌症發生人數攀升 女性乳癌奪發生率之冠
國健署今公布「2017年癌症發生資料」,癌症發生人數11萬1684人,較前一年10萬5832人,新增5852人、上升6%。多數癌症發生率上升,其中女性乳癌發生人數及發生率奪冠,醫師表示,癌症發生率降不下來,也跟篩檢率仍待提升有關,篩檢率逾五成五至六成,才能使發生率開始走低。據國健署資料分析10大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及食道癌發生率都呈現增加趨勢。其中女性乳癌發生人數為1293人,大腸癌增加1034人,標準化發生率相較2016年每十萬人口增加5.9人及1.6人,為發生人數及發生率增加最多二種癌症。國內宣導乳癌防治多年,但今年女性乳癌發生率卻奪冠,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除與乳癌篩檢使早期發現者增加,不可否認人口老化及國人生活習慣改變有關。另外,女性餵食寶寶母乳是預防乳癌方法之一,雖台灣哺育母乳人數多,但多為30歲後才生第一胎,可能保護力不佳。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癌症中心顧問醫師賴基銘,對女性乳癌、大腸癌發生人數增加並不意外,他表示一方面此兩癌發生數長年冠軍,另一方面則是接受四癌篩檢的人數逐年上升,故今年找出不少早期癌症患者。不過賴基銘也表示,上述癌症發生率降不下來,也跟篩檢率仍待提升有關。據他了解,目前台灣乳癌篩檢包含45至69歲女性、或有一等二等親乳癌家族史等40至44歲女性,都可免費兩年做一次乳房攝影,但即便如此,篩檢率目前僅約49%,仍未破五成。賴基銘說,根據流行病學文獻,篩檢率逾五成五至六成,才能使發生率開始走低。而大腸直腸癌方面,雖民眾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目前有破五成,但也是同樣情形。他建議,癌症發生高峰無論男女多為35至55歲青壯年時期,但此年齡層的篩檢率偏低,可能與工作忙碌有關,呼籲除了定期健檢外,符合四癌篩檢的男女性,再忙也要撥空檢查,也盼企業主鼓勵員工定期受檢。
-
2020-05-31 癌症.胃癌
輕微貧血當沒事 中年男腸胃竟長罕見瘤
南投縣58歲黃姓男子去年健康檢查發現有輕微貧血,但未放在心上,未料今年因車禍就醫,經腹部電腦斷層掃瞄,意外發現其小腸有罕見腫瘤「胃腸道基質瘤」,手術後雖一周就出院,但後續標靶藥物費用1年高達83萬元,一般人恐難負擔,醫師林佳正協助黃申請健保支付通過,不用擔心昂貴藥費,令黃直呼「足感心」。佑民醫院指出,黃男雖年近6旬,但身體健康也無特殊或慢性疾病,就去年健檢發現輕微貧血;今年4月騎車發生事故,因身體擦挫傷送急診救治,經腹部電腦斷層掃瞄,確認內臟無損傷,但卻發現小腸有顆5.6公分腫瘤,轉診至一般外科。一般外科醫師林佳正說,向黃建議獲其同意後,就安排手術切除,術後恢復良好,一周就出院;但術後病理報告顯示,該腫瘤是「胃腸道基質瘤」,每100萬人每年僅10至20個病例,罕見且復發可能性大,所幸近年已研發專用的標靶藥物。只不過,這種標靶藥物的費用昂貴,1年藥費高達83萬元,因此健保只給付給高風險病人,一般民眾恐無力負擔;院方表示,經林醫師評估黃男病理報告應符合健保給付規定,協助以專案申請獲審核通過得給付3年,令黃直呼「足感心」。林佳正則說,「胃腸道基質瘤」復發取決於腫瘤大小、腫瘤細胞有絲分裂的速度,若復發,再次開刀的困難度大增,術後若能連續使用標靶藥物3年,可有效降低復發機率,而術後應保持正常作息、少吃刺激性食物、按時服藥且定期門診追蹤。林也提到,黃男被檢查出小腸有腫瘤前,有輕微貧血,但無胃腸不適或血便等症狀,因此提醒民眾,若發現有不明原因的貧血應找肝膽胃腸科醫師檢查,確認是否為消化道病變所引起的慢性出血或貧血,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2020-05-31 新聞.健康知識+
健康醫點靈/醫:健康管理比健檢更重要
醫療資訊發達,不少人會額外安排健檢。新北市三峽恩主公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劉顯達表示,每個人體質不同,健檢應該個別化,不必以年齡決定健檢時間;日後的「健康管理」比健檢更重要,調整不良生活習慣,比較能預防發病。劉顯達說,國民健康署補助的免費健檢原則是40歲以上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若有擔心的健康問題、家族癌症或慢性病史、生活壓力和飲食不正常等,也可以提早健檢。健檢範圍可大可小,建議可事先電話諮詢健康管理中心的醫師或健康管理師,評估風險,比較能對準檢查,貴的檢查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他說,可依照親戚發病年齡為基準點,例如乳房攝影原本建議45歲開始,如親戚癌症在一般年齡發病,可建議提早健檢;如親戚早年就發病,健檢就要提早更多。但提早多久沒有絕對,視親等及不同的癌症類別而有變化,可諮詢醫師。劉顯達說,一種疾病會有多種檢驗項目,可透過事先諮詢,增減不同健檢套餐。如果已經覺得身體不舒服,建議直接去門診。他表示,健檢中心如今被稱為「健康管理中心」,是因健檢目的不是看到報告內容就好,而是要對生活作息、習慣「做改變」。發病原因包括基因遺傳和生活習慣。也許現在沒患病,但透過調整作息可進一步預防發病。劉顯達也提醒,有些精密檢查如電腦斷層帶有輻射,正子攝影也有放射線,如果不常接觸、檢查對後續有益,就建議做;如短期內曾做過相關檢查,最好和健檢中心討論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