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5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住院
共找到
3966
筆 文章
-
-
2020-05-1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精神疾病與暴力: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最近媒體關於幾起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犯罪行為與法院裁判結果,引起了社會輿論關注,當中有許多互相矛盾之解讀;或有認為行為人藉由疾病脫罪(跟行為人之精神疾病症狀無關),或者認為這些行為人非常危險(似乎因為病情嚴重無法控制其行為),同時又要求對這些行為人重罰(似乎又認為病情不嚴重應負完全責任)。而可預見的是,不管案件的裁判結果如何,媒體所描劃出可怕的精神疾病病人的暴力行為,將繼續深植人心,對於思覺失調症之病人產生污名化之效果,將使得病人以及潛在之病人以罹患疾病與接受治療為恥,導致不願就醫的問題更加惡化,造成許多病人之症狀難以獲得良好之治療,反而提升病情不穩之風險,實非國家社會精神健康之福。殺人行為有多種風險因子,從個人、家庭、社區至社會層次之因素皆有,且經常同時運作,並非精神疾病單一因素即可促成殺人行為。日本法務省關於無差別殺人之研究發現,殺人者大多為男性,年齡較輕,家庭交友關係較為不佳,工作經濟與住居皆較不穩定。而且,大多數無前科。個性特徵則包括:敏感、自我批判、自卑、容易煩惱、想法偏頗……內心有許多不平、不滿與憤怒。精神病理學的部分,則包括:人格障礙(不一定是反社會)、人際疏離、暴力傾向、酒精或藥物濫用、曾遭罷凌或虐待等等。關於個案之報導與研究也發現,從開始有殺人風險之出現至殺人行為之發生,當中經過了許多階段,包括疾病之發生、治療之可能與過程、家庭之支持、經濟之壓力、遭遇挫折時之社會救助、殺人行為衝突情境時警察系統之資源等等,皆有社會安全網之支持或防護措施介入(預防或改善)之機會。可惜的是,社會輿論通常只關注個人的處罰,而在憤怒情緒宣洩之後,社會其實仍然處於同樣的風險境界,未來經歷類似加害人處境的其他人,在仍然無法獲得足夠良好支持防護之情況下,可能還是會成為另一個加害人。學術研究顯示,有精神病之人殺害陌生人之情況非常稀少,很難累積良好的實證資料,無法以個人條件或特質預測何人於何時可能產生殺人行為;而且,即使我們加強防治,讓有真正風險的人不會做出此種行為時,因為缺乏可供觀察的變化,其實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對於某人有此防治成功的效果;雖然我們無法釐清所有的導致殺人的因素,但是,所有可能的因素我們都要著力,因為我們別無選擇。因此,要達至社會安全網之理想,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並不足夠,必須從個人至社會多層次之努力,涉及多部門(衛政、社政、司法、警察、經濟、媒體等等)之合作,真正投入人力、時間與經費資源,持續經營,在個人層次進行治療及關懷輔導,在社區層次以守門人系統察覺需要協助之人,以主動式社區照顧模式,結合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就業輔導人員、教師、警察及消防人員等,更為細緻地照顧到病人的身體心理健康、就學、就業、住居、家庭社會互動等的需求,以降低風險實現的結果。同時,政府也需要經由法律與政策之調整,努力創造出一種社會、經濟與文化架構,使得資源之取得與協助之提供更加便利(對於病人與支持者皆然),減少病人在不利或不平等架構下之污名化感受,讓病人有立身之地與發展之機會,同時結合多種專業、動態性地隨著時間經過進行調整,不以負面預防為首要目標,反而是將正面社會福利政策當作主要的努力方向,希望將來在足夠良好的社會福利政策下,或許已經有潛在的加害人受到協助而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同時達到降低這種少見的、但又對於社會穩定感傷害巨大的犯罪類型的可能。
-
2020-05-15 科別.婦科
高中生戲水後棉條塞整天 醫師揭驚悚後果:曾害死一堆人
每個月來報到的生理期常讓女孩們覺得十分麻煩,腹痛、倦怠等不適症狀更讓女孩們恨不得早點和生理期說再見,而因天氣炎熱有的人傾向選用衛生棉條,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曾有女高中生和朋友戲水後,不慎未更換棉條,導致出現發燒、意識不清等症狀,嚇得家人急送醫。張振榕在《醫師好辣》中分享一起病例,他表示一名女高中生夏日和朋友相約戲水,不料恰巧碰上生理期,只得使用棉條赴約。張振榕表示,該女高中生整天下來只換了一次棉條,返家時和家人反映有噁心、想吐的症狀,但並未多加留意、甚至沒洗澡就睡覺。當到半夜時家人發現狀況不對勁,查看後才發現女高中生發燒了,甚至出現意識不清症狀,嚇得家人急忙送醫。女高中生送抵急診抽血檢查後,正常情況下白血球指數約8千到1萬,但她竟高達1萬3千多,血壓更不到90mmHg,馬上轉往加護病房做一系列檢查,結果發現女高中生血液裡竟有一種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細菌。張振榕表示,檢測出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通常是皮膚遭到感染,但女高中生經檢查後都無相關症狀,醫師接著詢問家屬才發現全因棉條未更換才出事。張振榕接著解釋,女高中生罹患的症狀為「毒性休克症候群」,相關症狀包含發燒、低血壓等等。張振榕表示,女性使用棉條建議3至4小時須更換一次,假如未定時更換,選用的棉條吸水力過強恐會造成私密處過於乾燥,摩擦後就會產生許多傷口,此時細菌就會進入身體造成感染。張振榕提到女高中生後來住院時,不僅全身起紅疹,皮膚更「宛如金蟬脫殼」般脫落,最後靠施打抗生素才控制病情。張振榕補充,棉條在1980年代問世時,美國出現840多個不當使用棉條的案例,全是因長時間未更換棉條導致毒性休克症候群。婦產科醫師陳保仁也提到上述美國案例十分著名,當時棉條常常標榜「吸血量大」,但放久了容易產生如同敗血症的症候群,後來為了避免造成悲劇,棉條開始限制吸血量、超過負荷就會流出來,提醒使用者更換棉條。另外,張振榕表示不見得要選用吸水力強的棉條,應該選擇吸水力適當的棉條,因為吸水力越強、越容易造成私密處乾燥,反而容易讓使用者感受不到棉條的存在,導致使用者可能忘記取出棉條引發感染。
-
2020-05-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瑞德西韋結合其他藥物 專家試驗雞尾酒療法治新冠
第一種被證明有助於對抗新冠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目前正由研發者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設法結合其他抗病毒並進行測試,希望創造出更簡便有效的雞尾酒療法。目前愈來愈多醫院使用瑞德西韋做為標準治療藥物;製藥資訊平台Informa Pharma Intelligence指出,目前有六種抗COVID-19藥物正分別與「瑞德西韋」結合測試中;另外還有五項試驗將與醫院正在使用的標準治療藥物合併使用。與此同時,吉利德也在研究瑞德西韋新配方,讓患者即便離開醫院也方便使用;目前此藥必須以靜脈輸注給藥,僅限在醫院內使用。該公司正設法開發可讓患者將藥物吸入呼吸道的吸入裝置,和可以在家中注射的預填充注射器。瑞德西韋最初用來治療伊波拉病毒,現已成為治療新冠病毒首選療法,經大型研究證明有效後,聯邦衛生監管機關已於5月1日迅速批准緊急用途,醫院都在排隊等候分到劑量;但這種藥並非萬靈丹,至少到目前為止,它似乎只對重症患者有效。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說,瑞德西韋作為新冠肺炎標準療法「可能產生誤導」,人們會以為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方法,但「事實並非如此」。佛奇說:「它成為標準療法的原因,是因為有比沒有好。」這種情況和1980年代剛開發出的HIV藥物很類似,研究人員以第一種藥物有限的成功作基礎,逐步開發出更好的治療方案。在獲得NIAID支持的瑞德西韋關鍵臨床試驗中,住院患者康復時間縮短了四天,但重症患者仍平均住院11天。目前有許多研究正在探索如何將瑞德西韋與別種藥物配對結合來增強藥效,主要是抑制患者觸發過激免疫反應,即「細胞因子風暴」;例如,研究人員正設法了解關節炎藥物是否能抵抗細胞因子風暴,同時讓瑞德西韋阻止病毒在肺內複製。某些關節炎藥物可減輕炎症。其中一項正在進行的NIAID試驗研究,是將Olumiant品牌、禮來製藥廠(Eli Lilly&Co.)關節炎藥物baricitinib與瑞德西韋相結合。北卡羅來納大學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席漢(Timothy Sheahan)說:「最理想的情況是,同時進行多種工作、全面攻擊新冠病毒疾病。」
-
2020-05-14 新聞.杏林.診間
黃信彰/面對疫情,勇於承擔!家庭醫師讓世界看見台灣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肆虐全球,截至4 月23 日止,已有 184 個國家受到波及,超過 260 萬以上民眾受到感染, 造成 18 萬以上病患的死亡,也造成全球醫療及經濟上之重大衝擊。在 519 世界家庭醫師日 (World Family Doctor Day) 的前夕,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特別出此專刊,來凸顯家庭醫師/基層醫師在此疫情上之奉獻及勇於承擔! 台灣在面對此 COVID-19 疫情的防疫表現,可說是可圈可點,成功的打出漂亮一戰!也普遍獲得國際友人及媒體之讚許,更在防疫物質相對足夠下,提供防疫物資給全球物資不足的國家,善盡全球防疫戰線一份子應有的責任。在國內,醫療同仁之表現更獲得社會及民眾肯定,有感於醫療同仁之付出,民眾及企業紛紛捐款、捐防疫物質、愛心午餐及便當等等,給在第一線防疫的醫療院所同仁打氣及鼓勵。台灣面對此次疫情,採用超前部署及阻絕境外的策略,於機場針對疫區回國民眾及國外人士加強防疫篩檢,醫院內採用分流、分艙策略防止院內感染,包含設置發燒篩檢站及疫病特別門診。執行這些防疫措施當中,都可見醫院內的家庭醫學科醫師,站在第一線積極的參與。所有醫師更配合政府政策,放棄出國不至疫情高風險國家旅遊,家庭醫學科醫師也到校園、上媒體做疫情宣導,協助國內之疫情防治。台灣在經過 2003 年 SARS 的洗禮下,強調社區防疫體系的重要性,讓基層診所醫師站在第一線,擔任防疫尖兵,精準掌握看診民眾之 TOCC,亦即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除了掌握疫情狀況也處理民眾的健康問題。依據今年疫情期間之統計資料,76% 的返國民眾看診是先到基層診所看診。另外,2003 年開始,基層診所醫師與社區醫院結合,組成社區醫療群,更發揮了家庭責任醫師的角色,做好分級醫療,同時衛教民眾在疫情期間應注意的事項,包括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呼吸道禮節、保持社交距離、做好慢性病管理及配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及自主健康管理的措施,同時給予這些民眾適切的關懷。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宣導,將最新疫情資訊包含全球及台灣疫情流行狀況、第五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及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最新通報定義,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及自主健康管理民眾相關配合事項,基層診所因應疫情之感染管制措施、其他醫療院所及民眾針對 COVID-19 疫情所需了解之相關資訊,即時放置於本學會網站上,供會員及民眾參閱而能夠獲得最新的訊息。同時也鼓勵民眾做好慢性病管理、戒菸及減重,來減輕疫情對民眾的影響,這些都是家庭醫師擅長執行的醫療業務。台灣在此次疫情防治上,充分展現出科技的專業形象,利用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納入全民健保的健保卡,不僅協助醫護同仁針對看診或住院民眾之旅遊史提出即時性警示,更讓醫療院所能夠結合網路資訊掌握員工及陪、探病民眾的旅遊史並做好疫病管理;同時可提供看診或預約看診民眾是否有居家隔離、居家檢疫以及自主健康管理狀況,保障醫療院所之安全防護。更利用健保卡提供口罩實名制發放之落實。此外,利用遠距視訊看診提供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看病需求。也利用手機細胞簡訊來提供可能接觸者的訊息。這些科技防疫措施獲得國際媒體之讚許,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同仁也在這些科技防疫方面,發表學術論文刊登於國際期刊,讓世界看見台灣。
-
2020-05-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國內首次連7天0確診!累計32天無本土個案
【更新時間:5月14日 14:22】 台灣疫情確診數死亡數治癒人數本土案例55總數 440 7 383 境外移入349磐石軍艦36自1月21日我國出現首例確診以來,14日第一次迎來連續7天「零確診」,累計32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14日無新增病例,13日新增228例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335例(含67,26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延伸閱讀:疾管署詳列確診案例資料) 聯合新聞網提供最新疫情整理: 台灣疫情統計Infogram▌延伸閱讀:圖表/看全球各國最新疫情數據統計〉5月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4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13日新增228例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335例(含67,26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83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病例,12日新增35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8,107例(含66,948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有呼吸道症狀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11日新增36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758例(含66,60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7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新增1死亡案例(案197)。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400例(含66,298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7人死亡,368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5月1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9日新增27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7,133例(含66,005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6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全員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昨(8)日新增40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861例(含65,619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維持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8日無新增病例,7日新增4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460例(含65,211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129名印度返台民眾,目前1人後送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5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日公布國內新增1病例(案440),為20多歲女性,2月下旬至卡達工作,曾於3月8日出現喉嚨痛、流鼻水與失去味覺等症狀,10日於卡達確診並接受治療,4月8日二採陰性治療結束後,返回宿舍隔離至22日。5月3日返國入境時無症狀,因主動告知曾於卡達確診,由機場檢疫人員採檢後送至集中檢疫所,並於4日檢驗陰性後,搭乘防疫專車返家居家檢疫,當日即出現腹瀉症狀,5日就醫採檢,於7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衛生單位將進一步調查個案同班機旅客,以匡列接觸者。我國累計25天無本土病例,國內確診個案為440例,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4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5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病例(案439),為30多歲女性,於今(2020)年1月至英國工作,4月26日返國。〉5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目前國內累積438例確診,分別為34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5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病例(案437),為30多歲女性,1月30日至美國就學,4月9日入境時無症狀,居家檢疫期間因同班機旅客確診(案383),於4月11日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個案目前無症狀,住院隔離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新增一個案(案438),是一名磐石艦官兵。沒有與其他任何確定病例住同一艙,但有與其中確診者有相關類別的工作,研判是是船艙中空間狹小、密切接觸的傳染造成的。〉5月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日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2日新增38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4,094例(含62,780例排除),其中432例確診,分別為346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3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然而,指揮中心3日晚間再度舉行記者會表示,敦睦艦隊解隔離前又做一次採檢,經再次採檢後,4人檢驗陽性,均為磐石艦成員,皆無症狀,磐石艦成員共346人將全數於明日上午再度採檢,檢驗陽性者將送醫治療,陰性則返家自主健康管理。另外,岳飛及康定艦隊成員共367人,將於明日上午5時30分解除隔離,並依國防部安排離開檢疫場所,返家後需落實自主健康管理。〉5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430)、30多歲女性(案431)及40多歲男性(案432)。指揮中心表示,鑒於海外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自台灣時間5月4日零時起,自海外入境民眾,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以確保國內防疫安全。返國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5月1日國內首次連6天「零確診」,累計19天無本土病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無新增確診病例,國內累積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有條件開放長照機構探訪視,必須採取預約實名制,每位住民一天限探視一次,且同一時間同一探視空間限一組訪客,每組訪客人數最多三人,全程佩戴口罩。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體育賽事與用餐活動的指引有可能朝「實名制」方向研議,以利疫情爆發時回頭追蹤。〉4月30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這也是首次連續五天「零確診」,累計18天無本土病例。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844例(含61354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22人解除隔離。敦睦艦隊全船4月15日下船,加上14天潛伏期,意即至4月30日未發生社區傳染就代表台灣過關,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以時序來看,初步是樂觀的。2.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我駐法國代表處一位職員因出現若干症狀,憑醫囑在23日接受採檢,27日確診,目前該職員持續居家隔離,但已無任何症狀。與該名確診職員同辦公室的人員,立刻進行居家隔離14天。駐法國代表處3月下旬起實施遠距工作及分組分流上班,持續正常運作。〉4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28日新增7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2,368例(含60,649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1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表示,國內無新增個案;27日新增74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1,684例(含59,857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0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26日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0,956例(含59,269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90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表示,25日新增62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60,459例(含58,531例排除),其中429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8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0日及21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460名湖北返台民眾,截至目前維持4人就醫治療中、1人陪同就醫,其餘持續於集中檢疫所密切健康監測。〉4月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生。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因血中抗體陽性,於4月24日進行二採,並於25日下午1點半確診。〉4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3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22日出現嗅覺異常、流鼻水、鼻塞等症狀,23日再次採檢並後送就醫,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30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843人,其中530人為居家隔離對象,已採檢125人,91人為陰性,其餘檢驗中;1,313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19日起陸續出現喉嚨痛癢、咳嗽等症狀,21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9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1,237人,其中509人為居家隔離對象,728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20多歲男性,於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個案於3月23日起出現發燒、咳嗽、味覺喪失情形,經服藥後症狀改善並恢復,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後續個案因出現鼻塞、嗅覺異常狀況,19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並二次採檢,於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本起群聚事件截至目前共28人確診,衛生單位現已掌握接觸者共692人,其中446人為居家隔離對象,246人為自主健康管理對象。〉4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1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例(案423至425),為2男1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均為敦睦艦隊(磐石艦)實習生及軍人。截至目前累計425例確診,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27例敦睦遠訓支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21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案421、422),均為20多歲女性。累計422例,6人死亡,203人解除隔離。〉4月1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表示,18日新增5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不含軍艦接觸者採檢),截至目前累計53,005例(含50,619例排除),其中420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99至420),分別為341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24例敦睦遠訓支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8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案396、397、398),均為20多歲男性,在我國某艦隊實習,住同寢室。三人於2月21日起登艦實習,該艦共337人(含3名個案)於3月12日至15日停靠帛琉,離開帛琉後於公海航行近30天,4月15日自我國軍港下船。〉4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17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16日新增91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51,603例(含48,680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66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國內16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昨(15)日新增9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50,703例(含47,407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55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中研院群聚案風險排除,指揮中心宣布結案。〉4月1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5日表示,14日國內新增1,20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9,748例(含46,329例排除),其中395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94、395),分別為340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3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4日繼3月9日國內零新冠肺炎確診,我國歷經三月中旬的歐美第二波疫情攻擊,甚至一度3月20日創下單日新增27例的最高紀錄,睽違一個多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確診病例。我國確診個案中累積6人死亡,124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4月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3日公布國內新增5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女2男,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其中4人為珊瑚公主號郵輪旅客(案389至392)、1人(案393)為案384家人。有關3月29日返台專案航班共153名湖北返台民眾,已於今日解除隔離,並返家進行14天自主健康管理;其餘30日返台之民眾,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預計明日解除隔離。〉4月1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表示,11日國內新增1,10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6,547例(含41,681例排除),其中388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86至388),分別為333例境外移入及55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10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3月29日及30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367名湖北返台民眾,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4月1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0多歲男性(案383)、70多歲男性(案384)及20多歲女性(案385)。案383及案384均透過機場採檢發現,案385於法國就學,4月3日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4月7日發燒,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11日確診。〉4月10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20多歲女性(案381)及60多歲男性(案382)。其中案381於美國就學,3月30日入境,同班機旅客已有10人確診,因此由居家檢疫對象改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個案於4月5日出現流鼻水、鼻塞及嗅覺異常症狀,7日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於今日確診;該班機截至目前共11人確診。案382於2月16日至3月29日與案378(妻子)一同至印尼探親,返國後進行居家檢疫,因妻子確診改列為接觸者居家隔離,案382返國至今無症狀,4月7日衛生單位安排接觸者採檢,於10日確診。2.傳疑似酒店女公關的案379,接觸者共匡列71人,皆須居家檢疫14天。已採檢五人,其中三人陰性、兩人檢驗中,衛生單位持續調查接觸者,目前匡列中。〉4月9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為本土病例(第380例)。案380為20多歲男性,是日前公布的台師大四年級年學生(案322)的同宿舍室友,無症狀,於案322確診後列為接觸者,於3月30日起進行居家隔離,4月6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9日確診。2.傳出一名台北某酒店女公關確診,且出現症狀後還去上班。指揮中心宣布,為維護民眾健康,即日起酒店和舞廳全面停止營業,其他室內娛樂場所也會持續監控。〉4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表示,昨(7)日國內新增1,70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截至目前累計40,702例(含35,529例排除),其中379例確診(今日新增案377至379),分別為326例境外移入及53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5人死亡,67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有關3月29日及30日定點返台專案航班共367名湖北返台民眾,健康情形良好,持續於集中檢疫所進行密切健康監測。〉4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新冠肺炎病例,3例均為境外移入,總累積數來到376例。病例為1男2女,年齡均2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7日至30日,發病日介於3月30日至4月4日,出國目的為就學及探親,發現管道為居家檢疫(2例)及居家隔離(1例)。〉4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表示,新增10例確診,其中1例本土、9例為境外移入。案例365為案356、343(奧捷團確診夫妻)的孫子,由356傳給343後,再傳給孫子,屬本土個案。今日新增確診之其中3例,都是3月30日搭乘同一班機從美國返台之接觸者,前該班機日前已有3名確診個案,目前該班機累計10人確診。指揮中心表示,4月2日起已經將全機人員列為居家隔離對象,密切觀察中。〉4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4男4女,年齡3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4月2日,發病日介於3月18日至28日。新增個案中,1人為本土個案同住家人,1人與摩洛哥旅遊團群聚相關,3人與奧捷旅遊團群聚相關。〉4月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分別為6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本土個案為40多歲男性(案352),近期無出國史,3月30日出現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4月1日因味覺及嗅覺喪失至同一診所就醫,隔天再至醫院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調查,個案獨自居住,平時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將進一步調查相關接觸者,以釐清感染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男4女,年齡為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4月2日,發病日介於3月16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瑞士、美國、德國、英國及南美洲。〉4月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9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340至348),其中7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60多歲女性(案343)及40多歲女性(案347);其中案343近期無出國史,但其夫3月17日自美國返台;個案於3月20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曾於24日至28日期間多次就診,31日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採檢,今日確診;案347為昨(2)日公布之案336的接觸者,無出國史,曾於3月19日及27日與案336接觸過,24日發病,曾二度就診未緩解,31日再度就醫即收治住院採檢,今日確診。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5女2男,年齡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4月1日,發病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英國、丹麥、奧地利、捷克及泰國,出國目的多為就學或工作。〉4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10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案330至338),分別為8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50多歲男性(案335)及40多歲女性(案336)。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6男2女,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31日,發病日介於3月15日至28日,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加拿大、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巴西、英國、丹麥、奧地利及印尼,出國目的多為旅遊或就學。〉4月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為3男4女,居住區域為北部4人、南部3人,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9日至30日,發病日介於2月29日至3月27日,發病前活動國家為美國(6人)及英國(1人)。〉3月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1)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病例,分別為14例境外移入及2例本土。本土個案分別為70多歲男性(案307)及20多歲男性(案322),近期均無出國史。其中案307曾與案122(土耳其境外移入)聚餐,目前已初步掌握接觸者共46人。新增之1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男7女,年齡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6日至29日,發病日介於3月1日至3月27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為美國、英國、冰島、法國、瑞士、泰國及菲律賓,出國目的多為工作或就學。〉3月3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包括7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今日新增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女4男,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英國、美國、菲律賓與埃及,其中5人與群聚事件相關。新增3死亡案例,確診個案中累計5人死亡,39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3月29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包括14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9男5女,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4日至27日,發病日介於3月8日至3月25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土耳其、摩洛哥、突尼西亞、菲律賓及印尼活動史;出國目的以旅遊或工作為主。〉3月2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8日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COVID-19),包括2例本土及14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50多歲男性(案268)及30多歲男性(案269),兩人均無出國史。境外移入個案為9女5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26日,發病日介於3月1日至25日;個案發病前活動地包括北美洲(美國、加拿大)、歐洲(英國、西班牙、瑞士、捷克、愛爾蘭)、大洋洲(澳大利亞)及亞洲(菲律賓),出國目的以就學或工作為主。〉3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公布國內新增15例新冠肺炎(COVID-19)病例,均為境外移入,分別為6女9男,年齡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5日,發病日介於3月8日至25日。個案發病前,以美國(7例)及英國(6例)為主要活動國家,出國目的多為工作(8例)或就學(5例)。新增一人解除隔離,解除隔離人數上升至30人。〉3月26日1. 海基會宣布已洽請華航協助,指定兩架次上海飛桃園的航班,讓前階段因封城而滯留湖北的台灣人(除武漢之外)搭乘返家。兩架「另類包機」將在29和30日各飛一架,都是晚間19:50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預計21:50抵達桃園。2. 26日公布國內新增確診17例,其中本土2例,1男1女,皆為境外移入個案接觸者,境外移入15例,為8男7女,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6日至23日,發病日介於3月11日至23日,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英國、紐西蘭、西班牙、馬來西亞、摩納哥、墨西哥等國活動史。〉3月25日25日公布國內新增19例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2女,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2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15日至23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英國、美國、埃及、荷蘭、法國、比利時、土耳其及泰國等國活動史。〉3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引起本土個案,為北部30多歲法國籍男性(案216),清華大學法籍研究生,原列為案84接觸者,為我國第三起大專院校感染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0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為7男13女,年齡介於5至6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3日至22日,發病日介於3月9日至23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英國、愛爾蘭、義大利、土耳其、印尼、西班牙、法國、美國、泰國、德國、保加利亞、比利時等國活動史。〉3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6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3女12男,年齡未滿5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5日至21日,發病日介於2月22日至3月21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西班牙、荷蘭、法國、瑞士、英國等國活動史。〉3月2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16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13例為境外移入、3例為本土個案。年齡1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10日至20日,發病日介於3月7日至20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美國、埃及、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丹麥、紐西蘭及菲律賓等國活動史。〉3月2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18例新冠肺炎病例,皆為境外移入。年齡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8日至19日,發病日介於3月6日至19日。個案發病前分別有土耳其、美國、法國、英國、埃及、捷克、南非、印尼等國活動史。〉3月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國內新增27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24例境外移入、3例本土。境外移入個案為15女9男,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入境日介於3月6日至18日,發病日介於3月5日至18日,旅遊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埃及、英國、墨西哥、德國、波蘭、西班牙、葡萄牙、日本、新加坡、奧地利、荷蘭、菲律賓、土耳其等,其中8人曾有多國旅遊史。3例本土個案分別為案130、124及134,案124為30多歲男性,近期無出國史,於3月17日發病,18日自行就醫後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個案表示曾於3月12日、13日與自美國返國的上司接觸,該名上司於3月14日起有疑似症狀,另個案辦公室有2名外籍同事亦分別於3月17日及18日出現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將進一步採檢與疫調,以釐清感染源。〉3月19日國內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7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其中1人為日前已有確診個案埃及團團員、另有2人也是來日前有確診個案的奧地利捷克旅遊團,若再加上先前公布的土耳其團確診者,目前我國旅遊團感染確診人數已達22人。有公衛專家認為已到了宣布進入社區傳播的時候,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台灣還未符合「本土病例比境外移入多」這一項,但也不敢大意。我國19日起採取管制邊境措施,是否要發布緊急命令?蔡總統表示,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工具看起來足夠,若未來情勢有變化,造成更大的經濟和社會衝擊,再看實際的需要來決定。蔡總統並強調國家有足夠的民生物資存量,呼籲民眾不需要搶購、囤積。關於新冠肺炎新藥的開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說,國內已開始進行臨床試驗。〉3月18日18日新增確診23例,累計100例。其中21例屬於境外移入(2例為亞洲,另外19例為歐亞)、另2例為本土,其中土耳其旅行團15人中就有13例。國際疫情持續升溫,境外移入個案暴增,宣布非本國籍人員一律限制入境。不分國籍,所有入境者一律居家檢疫14天,19日凌晨零時起實施。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外,自19日零時起提升美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共4國(皆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3月17日17日一口氣新增十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今日再創新高,台灣目前確診數來到77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都屬於境外移入,其中4例都是3月4日至13日至土耳其旅遊,與案56、57及案65至67同團,該旅行團總共有15人,截至目前共9人確診。指揮中心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中國大陸(含港澳)、韓國及中亞國家,自3月19日零時起並將下列亞洲19國、東歐1國及美國3州之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警告。〉3月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一口氣新增六名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今日再創新高,新增八名確診個案,台灣目前確診數來到67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60是到西班牙德國希臘,案61到捷克,案62到菲律賓,案63和案55同團去埃及,案64和案58為同校學生,最後65至67則是與昨天公布之案56參加同一個土耳其旅行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加強防疫警戒,今宣布除已公布列第三級之伊朗、匈牙利、捷克、波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等國家外,自3月17日零時起,將東歐13國、中東15國與1地區、北非5國及中亞9國,提升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國人應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3月15日15日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案54至59)。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是目前單日新增最多境外移入病例的一天。案54為北部30多歲男性,2月28日至3月1日曾至泰國旅遊,返國後又於3月5日至8日與1名友人至日本北海道,返國後於11日出現流鼻水症狀,12日因全身倦怠及頭痛等症狀就醫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5為北部50多歲男性,3月3日至12日參加埃及團體旅遊,3月12日返國後因全身倦怠與肌肉痠痛就醫,經檢測有發燒情形,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6及57分別為北部40多歲男性及北部70歲女性,為3月4日一起至土耳其旅行之團員(曾於杜拜轉機),皆於13日返國。案56於3月8日至12日出現身體不適,13日入境後因喉嚨癢、腹瀉、自覺發熱等症狀就醫,經醫院採檢後通報,於今日確診;案57於13日返國後因發燒就醫,於今日確診。案58為北部20多歲女性,今年1月至西班牙就學,3月12日曾出現體溫偏高,13日返國時,經發燒篩檢站採檢送驗,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案59為北部10多歲男性,1月與家人同遊希臘,3月5日返台,12日出現喉嚨痛情形、13日因咳嗽、流鼻水及頭痛等症狀就醫,今日確診。由於已經開學,因此該名個案的所屬班級必須進行停課14日。〉3月14日新增3起境外移入案例。案51為30多歲荷蘭籍男性,3月2日至6日曾至奧地利,3月9日自荷蘭來台,10日入境,11日晚間因呼吸困難、胸悶及全身倦怠,至醫院急診就醫。案52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2月28日與2名友人自台灣經土耳其轉機至瑞士後,2月29日自瑞士搭乘巴士至法國滑雪,3月7日再自法國搭乘巴士至瑞士搭機,經土耳其轉機返國,於3月8日入境,12日晚間出現發燒、全身倦怠、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至醫院就醫後採檢通報。案53為北部30多歲本國籍男性,2月22日至3月6日赴德國慕尼黑、紐倫堡出差,返國後於3月11日出現咳嗽有痰、喉嚨痛症狀。因歐洲疫情持續升溫,除原已列第三級之義大利外,3月17日起將其他共27國歐洲申根國家,再加上杜拜(含轉機)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三級。此外,即日起將美國華盛頓州、紐約州及加利福尼亞州等3州旅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全球未列旅遊疫情建議的國家均提升至第一級注意。〉3月13日第50例為中部50多歲美國籍男性,獨自在台工作,2月24日曾接待4名來台的美國友人(均於2月26日離境)。案50於2月27日、3月4日及7日陸續出現畏寒、咳嗽及發燒症狀,7日就醫後收治住院,10日由醫院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於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依案50發病前暴露史研判,遭美國友人感染的可能性較高。〉3月12日第49例為北部40多歲女性,該名個案2月21日自台灣經英國轉機至愛爾蘭旅遊,3月4日再從愛爾蘭搭機至比利時旅遊,3月7日自比利時經土耳其轉機,3月8日返台。個案入境時無症狀,返家後出現頭痛、倦怠及喉嚨痛症狀,3月10日至醫院就醫並採檢通報,於今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指揮中心表示,依個案發病前活動史研判,於國外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個案自返國後除就醫外,均待在家中未外出,其同住家人目前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完成採檢。〉3月11日第48例為北部30多歲女性,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新增個案2月28日至3月8日獨自前往英國旅遊及探訪當地友人,返國後於3月9日因頭暈、頭痛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出現微燒及輕微咳嗽,於3月10日至醫院就醫,經通報檢驗於11日確診,目前收治負壓隔離病房治療。歐洲地區疫情急遽升溫,奧地利、比利時、丹麥、冰島、荷蘭、挪威、瑞典、瑞士8國提升至第二級,中東地區的巴林和科威特,與上列歐洲國家有相同等級風險,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另外,也將希臘、捷克、葡萄牙、芬蘭 、斯洛維尼亞、波蘭、愛沙尼亞 、匈牙利、盧森堡、馬爾他、斯洛伐克、拉脫維亞、立陶宛、列支敦斯登,以及與申根區自由流動的英國、愛爾蘭共16國的旅遊疫情警示調整至第一級:注意(Watch)。〉3月10日新增2確定病例,案46近期無出國史,與案34、案41同住,先前曾住院隔離進行兩次採檢,皆為陰性;3月6日至8日出現咳嗽症狀,第三次採檢確診。案47於3月2日至3月5日至荷蘭出差,返國後於3月9日出現症狀,經採檢通報於3月10日確診,於境外感染的可能性較高,衛生單位持續追蹤與案47同機旅客、親友及職場、就醫接觸者之健康情形。〉3月6日國家交響樂團(NSO)邀演澳籍音樂家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除國家音樂廳緊急閉館消毒、NSO取消近日演出。該音樂家曾於演出下半場入座觀眾席,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表示,初步了解該個案在2月28日晚間的座位兩側為同行友人及NSO人士,3月1日周邊座位名單則正在確認中。〉3月5日為避免傳染,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目前暫時取消全國性酒測,但地方若有需要仍實施。國內第43例確診病例(北部50多歲女性)為案39(境外移入個案)確診前的接觸者;第44例確診病例為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北部30多歲男性)。此外,有關澳洲確診1名最近曾來台旅遊新冠肺炎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補充說明,該名個案在台期間曾於音樂廳演出,將隔離21人。〉3月3日案9和案10為台灣第一起家戶群聚事件。案9為40多歲中部女性,1月27日發病,確診後調查時發現其丈夫也曾出現症狀,進而檢驗並發現丈夫確診,為案10。案10為40歲中部男性,去年九月起至武漢工作,今年1月13日返台,並於1月21日出現症狀。丈夫已於上月中出院,妻子今(3)日出院。〉3月1日第40例COVID-19(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北部70多歲女性;個案為先前鑽石公主號經日方檢驗陽性後住院者,26日返台直接安排入住負壓隔離病房採檢,於1日確診。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2月29日新增5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4例為案34 (指標個案)確診前於北部某醫院之接觸者,分別為1名清潔人員(案35)及3名護理人員(案36至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確定發生院內感染。〉2月28日台灣增加2例確診病例,案33曾於2月17日至22日跟團至日本大阪旅遊,研判於日本感染可能性高;案34於2月14日因低血糖全身倦怠就醫住院,21日起出現咳嗽、喉嚨痛及發燒,26日診斷有肺炎情形,無國外旅遊史。提升伊朗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自台灣時間3月2日零時起,14天內有該國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14天。〉2月2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中宣布,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升至一級開設,仍由衛福部長陳時中擔任指揮官。〉2月26日台灣增加1例確診病例,為案27醫院內外籍看護。伊朗旅遊疫情升至第二級警示。〉2月25日國內第31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為案27的孫子、案28的兒子),案31年僅11歲,成我國目前最年輕新冠肺炎確診,寒假期間曾參加補習班,相關疫情調查已陸續展開,確診個案接觸的同學已開始居家隔離。〉2月24日台灣今天再增加2確診病例,確診個案累計30例,新增兩個案例也是27的家庭群聚,是太太和小兒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表示,韓國近期病例數大幅增加已達833例,出現教會及醫院大型群聚,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另已指定大邱市、慶尚北道清道郡為特別管理地區。鑒於國人至當地感染的風險提高,故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提醒民眾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月23日因新冠肺炎滯留日本海上的鑽石公主號19名台灣旅客,回台第一次採檢結果全數陰性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二採結果均為陰性,將送至集中檢疫所隔離14天。此外,由於病例數快速增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伊朗、義大利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一級「注意(Watch)」。另外,陳時中宣布為了將醫事人力留在台灣,因此不論何種科別都禁止出國,若是有「必要性」出國狀況,則必須向地方衛生局報准後,才可出國。〉2月22日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我國旅客,21日晚間搭乘華航撤僑包機平安降落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赴機場與醫院現場坐鎮,21日早上召開記者會表示,初步檢疫無人不適。指揮中心並宣布從即日起,提升日本、韓國的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將會針對日韓的疫情滾動式調整,不排除展開「邊境管制」。〉2月20日1.行政院通過「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草案,未來受檢疫隔離者可請「防疫隔離假」,雇主若願意支薪,得自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中減除該薪資金額的百分之二,而無法支薪者(如自營者),可在2年內向政府申請補償。確診者或高危險群不遵行各級衛生主管機關指示,將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台幣200萬元以下罰金,拒隔離者最重可罰百萬。2.教育部公告開學後停課標準,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包含幼兒園、短期補習班,每班只要有1名師生確診,該班級(修授課程)停課14天,2名以上全校停課,一鄉鎮市區有三分之一學校全校停課,該鄉鎮市區停課。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韓國近期COVID-19(新冠肺炎)病例數快速上升,目前累計逾80例,約7成為當地或疑似當地感染,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並已出現多起群聚事件,考量我國與該國往來密切,指揮中心即日起提升該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提醒民眾遵守當地一般預防措施。〉2月14日1.健保署建置「高風險地區入境日期資料」提示再升級,從原本就醫插健保卡,系統就會自動跳出「中港澳旅遊史」警示視窗,因新加坡及泰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自14日起近期14天內有泰國或新加坡旅遊史的健保資格者,也會跳出警示視窗,以利醫療人員留意高風險個案。2.針對台商返台遭計程車拒載一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對立或害怕是沒有必要的,旅客並不是確定有病,如果讓他們(旅客)都沒有路走,在外面的時間就更長,病毒也有可能會找上其他人,每個人被感染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呼籲大家應該要互相體諒、互相幫忙,防疫才有可能做得好。此外,對於需要居家檢疫者,請各界給予支持,若隔離者有需要,社會鄰里應該幫忙。〉2月13日1.行政院拍板多項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紓困、振興方案,其中經濟部提案的抵用券,鎖定夜市、商圈、餐廳為使用範圍,擬以「你消費、我折扣」的coupon方式,初步規劃預算為新台幣20億元;農委會提出七大紓困及輔導措施,總額度68億元協助農漁業者;交通部提出總額約200億元的三個方案,紓困觀光產業與交通運輸業。2.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口罩禁止出口、徵用口罩皆延長到4月底,但若疫情緩和,可能會解除這項措施。〉2月12日開放陸配子女來台導致抗議聲浪不斷,蔡總統指示檢討後,政策急轉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陸配子女有我國國籍,才能申請入境。〉2月11日1.指揮中心公布自今天起,所有入境旅客全部都要填寫健康聲明卡,換句話說,未來不論從日本、美國、歐洲等地,不分國籍入境台灣者都需要填寫單張健康聲明卡。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泰國旅遊警示至第一級注意、新加坡提升為第二級警示,而港澳則提升至第三級警告。3.陸委會宣布,符合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投資經營管理、駐點服務、團聚及短期探親等六項事由留台的陸籍人士,可申請延後停留,每次申請延長時間為十五天。國人或陸配所生、現僅有中國大陸國籍的子女,須同時符合4條件才准入境,包括申請入境者需為原居住台灣者、該子女未滿廿歲且在大陸無親人可提供照顧,及父母皆在台。〉2月10日1.陸委會副主委陳明祺宣布,從2月11日零時起,港澳人士除了商務履約活動,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含陪同人員)、已取得我居留證之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外,均暫緩來台,這也包含港澳學生。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產能已可達每日超過420萬片,因此決議先滿足專業需求及特殊病患需求,今日和明日共將配送350萬片口罩至衛生局轉發醫療院所,提供基層診所工作人員與特殊醫療需求病患之一周需求量。3.菲律賓民航委員會下令,禁止曾入境或停留台灣的非菲律賓籍人士入境,但外交部表示,據掌握資訊,媒體所報導菲律賓將台灣劃為中國疫區,並將台灣列入禁航名單的相關消息並非正確。〉2月8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刻起將廣東省列入一級疫區。2.陸委會表示基於防疫考量,從2月10日開始將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將會視疫情狀況再評估是否復航。〉2月7日1.陸委會表示,因應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109年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2.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2月10日起經中港澳轉機得入境者,需居家檢疫14天;並限縮我國直航中港澳航線,部分機場暫停航班。〉2月6日1.曾停靠基隆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爆發群聚感染,目前已確診20病例,包含1名台灣女性,中央流行指揮中心發布新聞稿,考量國際郵輪屬人口密集、人員互動頻繁之高風險場域,故宣布即日起禁止國際郵輪靠泊我國港口。2.我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新增至13例,交通部觀光局宣布,配合疾管署提升港澳地區旅遊疫情等級為第二級,自即日起至2月29日暫停旅行社組團前往香港、澳門地區旅遊(不含轉機)。3.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為確保國內公衛安全,強化人流入境控管,我政府針對香港、澳門居民來台,將進行居家檢疫14日。自2月7日零時起,將暫停受理香港、澳門居民申請臨時入境停留(落地簽及網簽)、「境外人士線上申辦系統」(雲端申請停留)。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晚間公布國內新增3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三人都只有港澳旅遊史,其中甚至一對夫妻只是在香港轉機,就飛勇義大利旅遊,目前三人皆隔離治療中。〉2月5日我國累積11例確診新冠肺炎個案,整個中國大陸疫情不斷升溫,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5日決定,自2月6日起,有中港澳旅遊史來台者一律需居家檢疫兩周,但赴港澳前有核准來台可自主健康管理者,則可不必居家檢疫,改以自主健康管例。〉2月4日外交部宣布,自2月7日起,針對14天內曾經入境或居住中國大陸的外籍人士,將禁止入境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考量我國與浙江省來往密切,決定自5日起,將浙江省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浙江省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2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檢疫中心宣布,3日起將浙江省溫州市列為二級流行地區。入境民眾如有溫州旅遊史,需列入居家檢疫對象,居住在溫州的陸籍人士則禁止入境。〉2月1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2日起將廣東設為二級流行區域,凡有廣東旅遊史者需居家檢疫,居住廣東的廣東人一律不准入境,另將湖北省流行區域等級在提升至一級,小三通來台者需居家檢疫14天。對於武漢滯留的476位台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表示,將指定特定場所,隔離檢疫返台台商,檢疫14天雙採陰性才能排除。〉1月31日1.我國第十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出現,國內新增這1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為第9例個案丈夫(40多歲),原列為接觸者,31日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確診,研判第9例個案是遭本個案感染,為一起境外移入個案導致本土家庭群聚事件。2.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開學在即的校園如臨大敵。中山大學率先宣布開學日延後一周至二月廿四日再開學,成功大學也決定延至三月二日開學;高雄師範大學港、澳、陸生註冊入學則延後六周,逢甲大學研議向教育部報准延後開學。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若要延後開學,必須聯合台大系統三所大學一起延後,希望等教育部開會後再一起決定。〉1月30日1.台灣新冠肺炎出現第九例確診個案,四十多歲女性為目前最年輕的感染者,丈夫在武漢工作,一月中旬返台十天後才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症」,因為沒有發燒,被診斷是感冒未通報,結果這名輕症丈夫卻感染了妻子。2.政院決議依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每天向業者徵購四百萬片口罩,調度給全國販售通路統一口罩售價,防止哄抬。經部宣布,年假結束2月1日起口罩售價調降為每片六元。〉1月29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起加入「電子監控」來落實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就是使用智慧科技,以具備定位手機來電子監控,預估全國逾2000多名居家隔離者,需配戴電子監控儀器。在監測期間內,地方衛生單位每天主動監測兩次。居家隔離者也要定期回覆身體狀況,若發現離開或出現異常,會發簡訊要求回覆,了解其去哪裡,並要求其立刻回到隔離點,如不配合,立即由警方協助找人,甚至強制隔離安置。2.教育部最新表示,研修生或交換生暫緩受理,已發入台許可證者的也要延後來台,期程未定。〉1月28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指揮中心擴大提升中國大陸(不含港澳)的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警告(Warning),籲請民眾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我國確診第8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定病例,也是首例本土病例。個案為中部50多歲男性,為先前確診第5例境外移入個案丈夫3.政府自1月28日起連續3天、每天釋出600萬片,採一人限買三片口罩的方式應急,經濟部表示,初六開工以後,生產業者將全力投入製造。〉1月27日1.疾管署要求從中國湖北省返國者都要居家隔離。教育部今天也表示,未來陸生到台灣以後,將採取「集中監測」管理14天,活動範圍以監測房間為主,無論是否離開房間都要戴口罩,並避免與其他監測者有親密接觸。2.華航集團(包括中華航空、華信航空、台灣虎航)宣布提高防疫措施,28日開始調整兩岸及台港澳航線機上餐飲及用品服務內容;全艙等均採「無熱餐」服務,不提供毛毯、枕頭、毛巾、報章雜誌等。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第7項來台限制:「三類觀光部分:自1月27日零時起實施暫緩受理來台;已發入台許可證者,推遲來台。」意指原為中國籍人士,但赴國外留學、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或依親,或赴香港、澳門留學,並取得當地永久居留權,即人在海外的來台觀光簽證申請。4.大陸「第一財經」利用百度地圖的大數據進行了分析,由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22日期間,於武漢起飛前往非中國大陸城市的航班,飛往台灣桃園有3696人、飛往高雄有2698人、飛往松山有1121人,合計7515人。〉1月26日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將加大防疫強度,全面禁止湖北省人士來台,包括陸生,自湖北回台的陸籍配偶需限制居住,並配合自主檢康管理14天。自湖北省返國、與確診個案有接觸的國人都要居家隔離,出門必須向防疫關懷員報告,未遵守規定一律重懲,不僅開罰,也將強制隔離。2.移民署宣布,金門、馬祖小三通落地簽即刻起停發,目前僅限持有團聚證、商務活動證及台灣人民配偶入境,其他暫不開放入境,尚未返回中國大陸的民眾可聯繫移民署安排返程船班。〉1月25日1.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公布最新入境規定,陸客限制變嚴,即日起居住地為湖北省的大陸人士,除了陸生就學、台灣人民之配偶、團聚以外,其餘專業交流、觀光、健檢、醫美、商業交流等事由均不得入台。2.確診病例中的男性台商,疫調時隱匿自身22日下午4點到6點曾到高雄市苓雅區金巴黎舞廳跳舞,且全程沒有配戴口罩,疫情中心表示,該名男子一開始並沒有配合疫調,直到今天早上才告知高雄市衛生局。高雄市衛生局今天也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0萬元罰鍰,也是疫情爆發後首例被開罰者。〉1月24日由於肺炎疫情失控,大陸多個省市已經淪陷,交通部宣布台灣團客25日起暫停出團到大陸旅遊, 港澳不受影響。此外,截至24日晚間7點30分為止,我國已經確診三例,疾管署宣布,目前針對武漢旅遊團不得入境,目前提升為湖北團統統必須離境。〉1月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3日起將疫情等級提升至第二級,由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擔任指揮官。〉1月22日蔡英文總統22日早上表示,大家所關心旅客來台會是否擴大疫情,「我們也做出相關因應」。交通部已將旅遊警示提高,要求國內旅遊業者確定所有武漢旅遊團暫停出團,且暫時停止武漢旅遊團來台。〉1月21日陸委會表示,提升大陸武漢市為橙色旅遊警示區域,提醒民眾如非必要應避免前往當地。雄獅旅遊集團宣布,即日起到2月底湖北旅行團全部停止出團,無條件接受消費者退費,另3到5月的湖北團產品也暫停銷售,五福旅遊也跟進,即日起至2月底的湖北武漢進出的團體旅遊將全部取消出團。〉1月15日1. 15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而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21日才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與SARS列為同等級法定傳染病。2. 台灣針對中國武漢直航登機檢疫,疾管署也再次發布醫界通函,自中國返台、無武漢旅遊史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患,如符合新型A型流感通報定義者,及遇不明原因肺炎病患,不論是否出國,兩者皆須加驗新型冠狀病毒。醫事人員未依法通報,可開罰新臺幣9萬元至45萬元,醫事機構可開罰30萬元至200萬元。
-
2020-05-13 科別.骨科.復健
骨癌勤學獲總統教育獎難過放棄會考 她:化療擊倒不我
總統教育獎今天公布,中正國中九年級葉以欣罹患骨癌,已轉移於肺部,雖然常常要住院化療,她更在身體狀況尚可下,堅持回到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學習。惡性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她目前視力暫時尚未完全恢復,雖然為了本月的教育會考努力與堅持了很久,但最終只能難過地選擇放棄應考。葉以欣為原住民排灣族,父親多年前中風無法工作並領有重殘手冊,母親需照顧丈夫的生活起居並撫養3名兒女且為低收入戶身分,雖然生活困頓,她還是奮發向上,參加學校的田徑隊為校爭光;她也獲選班長,成為班上同學的好榜樣沒想到天意弄人,1年前在某次田徑練習時,她的右膝突然抽痛無法跑步,經過多家醫院的檢查後,證實罹患骨癌並已轉移於肺部,對她有如晴天霹靂。必須常住院化療,葉以欣沒有被打敗,她申請床邊老師服務,學校老師也不時到院關心、鼓勵,為她補課,幫助她在家、在醫院完成學校的相關課程與評量。葉以欣更在身體狀況尚可下,堅持回到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學習。同學都很感動,有一次在黑板寫上「歡迎回來」,大家都十分不捨。導師呂英蘋老師不捨地說,她行動很不方便,但只要來學校,一定不遲到、不早退,有時後看她氣色不是很好,希望她可以提早回家休息,但她總是堅持到放學後。葉以欣說,「我會繼續和癌症戰鬥,一次次的化療擊倒不了我」,她喜歡學習,會盡可能回學校和老師、同學一起上課,雖然右腳有時痛到無法忍受,但是我絕對不會放棄讀書。校長黃明智指出,他告訴以欣不要勉強,可以多多休息,但她回答真的很喜歡上課。黃明智想跟她說,「校長知道妳一直都在戰鬥,但是癌症真的太壞了,其實輸了也沒有關係」,他知道她的個性,再痛都不會放棄的。黃明智說,雖然榮獲2020總統教育獎,但此時醫生發現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腦部,目前她剛動完腦部手術,正在進行化療中。然而惡性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因此目前視力暫時尚未完全恢復,雖然她為了本月的教育會考努力與堅持了那麼久,但最終只能難過地選擇放棄應考。黃明智表示,全校師生祈禱以欣能夠戰勝病魔,她真是位一直面對逆境、處理逆境、克服逆境的班長。由於家境窘困,如有各界善心人士願意提供以欣經濟上的協助,可聯絡基隆市中正國中輔導室教育儲蓄戶專線:(02)24282191#40、41。
-
2020-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引起焦慮症 三徵兆籲就醫
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對醫師大聲喊著「醫師,我覺得我得了焦慮症。」急著描述在疫情期間生活受到的各種影響。她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會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更是頻繁的洗手、噴酒精,洗到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而且長期戴口罩戴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另外,陳太太家中也有多種狀況發生,包括先生住院小手術,頻繁進出醫院,讓她害怕自己及家人得病;而和先生一起經營的公司,也因疫情而營運停擺,她害怕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抱持悲觀想法,整天心神不寧、晚上睡不好,全身痠痛、疲累,更常和先生起衝突,只想逃避而求診。經醫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除了防疫人員、醫護人員、患者承受重大心理壓力,一般民眾也可能因擔心恐懼而過度焦慮。精神科醫師呼籲,民眾若受疫情影響,出現超過預期的焦慮、悲觀,造成自身痛苦或人際衝突等三徵兆時,應適時緩解壓力,並可考慮就醫,避免病情惡化。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近期門診觀察發現,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間接的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因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健康、關係、經濟、未來不確定感等四方向。健康部分,為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關係則是在家時間變長,會使相處、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經濟部分,則是各行各業工作受影響、收入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則是不知疫情未來走向,進而影響未來規畫,感到無所適從。施佳佐提醒,在疫情期間,有病症時仍需就醫,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在家時應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
-
2020-05-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社會民眾的期待與「司法精神醫學 」專業判斷之間的落差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一審宣判,引起軒然大波。社會輿論對承審法官及精神鑑定醫師大加撻伐。顯然,社會及民眾的期待與專業判斷之間有很大的落差。 我於1970年進入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接受專業訓練,有幸跟隨林憲教授學習司法精神醫學的理論與實務。到2004年退休為止,司法精神醫學仍一直是我關心的領域。值得欣慰的是2017年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正式成立,成為精神醫學領域裡的一門次專科。精神鑑定是司法精神醫學最早的一項實務工作。台大醫院精神部五十週年出書「五十載浮沉」,根據該書林吉崇教授所寫「日據時代精神病學史」(pp 48-61),台大醫學院前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於1917年首度由精神科專科醫師中村讓講授精神醫學。當時台灣並無精神病患可供實習,中村讓只好以自己經手的鑑定報告作為教材。當時法院訴訟事件中,有關精神病的鑑定皆由中村讓執行,一個病例的鑑定約需一到三個月的時間,並須以二十頁到五十頁的書面報告呈送法院。近日來嘉義鐵路殺警案鑑定醫師沈正哲受到極大的壓力,讓我感觸良深。台大醫院長期接受司法單位委託的精神鑑定工作,也一樣會有來自外界的壓力。 有過一個兒子用領帶勒死父親的鑑定案例。弒父被認為大逆不道,更何況被害者是大學教授,整個社會氛圍認為應重罰逆子。承審法官接受精神鑑定書對加害者犯案當時精神狀態的報告,判決加害者免刑責,並令入適當場所治療。判決結果引來輿論譁然乃意料中之事。另一個鑑定案也是用領帶殺人的案件,這次是父親以領帶勒死子女,案發當天就安排住院精神鑑定。因加害者是知名教授,社會氛圍期待鑑定結果有利於加害者。有些單位甚至動員「學者(非精神科)」在鑑定仍在進行期間,透過媒體表達意見,認為加害者犯案當時的精神狀態已達「心神喪失(當時的法律用語)」,應與免除刑責。承審法官根據鑑定報告書判決可減輕其刑而非免其刑責。結果引來鑑定醫師專業不足的批評。上面所舉兩個例子都是台大醫院的鑑定經驗。經過這麼多年(約有半世紀了),故事仍舊一再重演。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 其實在早期,連司法單位也常對精神鑑定報告的專業判斷提出質疑。經過溝通解釋,雙方都獲得顯著互信了解。以現行制度來看,精神病患涉及刑事案件送精神鑑定時,法官須等看過鑑定報告書再參酌做判決。這在實務工作上會帶來一些困擾。鑑定工時若拉長,會拖延法院的判決時程。而要縮短鑑定時程,就會給鑑定單位帶來工作壓力。此外,以現行鑑定費用給付來看,精神鑑定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何減輕鑑定時程壓力,以及給付合理的鑑定費用,都是應再加以改善的實務工作。台灣的現況是精神鑑定由法院指定委託醫療單位執行。有的國家對刑事案件的精神鑑定,除了司法單位公設的鑑定醫師外,被告也可再自行找精神科醫師鑑定,其費用就由被告與醫師視案件的複雜度商量敲定。在減輕鑑定時程及工作壓力方面,特別是考量被告的醫療人權上,若有司法與醫療兼顧的司法精神病監,一方面被告住進該場所可獲的該有的精神醫療,另一方面同時進行精神鑑定。住院精神鑑定可以做得比門診精神鑑定更周詳,也可解決鑑定期間被告的治療空窗期問題。遇複雜困難的個案,可視需要延長鑑定時程。 精神病患的暴力事件,不論是對內傷害自己,或對外傷及別人,比較多是發生在治療空窗期。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降低此傷害。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台灣的玉里鎮以及以社區精神醫療聞名世界的比利時基爾鎮(Geel,又叫Gheel故又譯赫爾),其居民中將近半數為精神病患,且多數診斷屬思覺失調症。鎮民之間因彼此認識瞭解而能長期和睦相處,此情形在玉里鎮已超過半世紀,在比利時基爾鎮已超過七百年。有機會可去走訪,旅遊兼增廣社區精神醫療見聞,一舉兩得!
-
2020-05-13 養生.聰明飲食
腎臟功能不好 醫師提醒夏天吃這些蔬果要小心
聯新國際醫院腎臟科主任林盈光表示,夏天高溫炎熱,吃下香甜多汁的水果讓人心曠神怡,但是有些水果的含鉀量高,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不可以一次吃太多。桃園市吳先生日前因為肺炎住院,家人熬煮十全中藥湯幫他補身體,喝兩碗湯又吃兩顆橘子,半小時之後突然感到胸悶而失去意識,所幸搶救得宜,經過急救及心臟電擊後恢復心跳與意識。吳先生原本就有慢性腎臟病,醫師研判因為血液中的鉀離子飆高引發心室顫動,身體不舒服昏眩。林盈光醫師表示,中藥湯裡的藥材屬於植物類,而植物含有鉀離子,熬煮出來的中藥湯雖然是補品精華,但裡頭所含的鉀離子很高,再加上橘子的含鉀量也高,吳先生是因為血鉀過高,引發身體不適。醫師說,從食物攝取的鉀離子,90%需經由尿液排出,但是慢性腎臟病患的腎臟排鉀能力變差,如果飲食沒有忌口,很容易會造成血中的鉀離子濃度上升。一旦血鉀濃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四肢無力、頭暈等情況,嚴重恐造成心律不整,甚至猝死,不可不慎。林盈光醫師提醒,除了中藥材之外,很多夏天水果的鉀離子含量偏高,像是哈密瓜、香瓜、火龍果、百香果、香蕉、奇異果、榴槤、木瓜、荔枝等,腎功能不佳的民眾應該要多注意,不可一次吃太多。另外,精力湯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屬於高鉀、高磷的食物,透析病患應避免食用。精力湯食材裡的腰果、核桃、杏仁、卵磷脂、小麥胚芽及啤酒酵母粉都是高磷食物,加上生鮮蔬菜未經水煮去鉀,以及水果直接打成汁(高鉀),所以精力湯是一種高磷、高鉀的食物,應多加注意。含鉀量比較高的蔬菜有紅莧菜、空心菜、菠菜、地瓜葉、綠花椰菜等葉菜類,以及番茄、草菇、金針菇、紫菜、豆類製品、堅果類等,建議洗腎病人先川燙後再吃;還有,川燙的水因為有溶出的鉀離子,所以不要食用。腎功能不好的民眾也應避免以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取代一般的鹽或醬油,所謂低鈉鹽或低鹽醬油,其低鈉的成分就是以鉀來代替,也就是「鈉低鉀高」,故低鈉鹽和低鹽醬油都是屬於高鉀食物,特別是血液透析病患常有高鉀血症的現象,因此不宜當作一般的調味料。
-
2020-05-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焦慮症上身?醫籲注意3徵兆
精神科醫師表示,民眾若受疫情影響,出現超過預期的焦慮、嚴重悲觀、造成自身痛苦或人際衝突等三徵兆時,應適時紓壓緩解,可考慮就醫,避免病情惡化。55歲陳太太一踏進診間,就對醫師大聲喊著她覺得她有焦慮症,急著描述在疫情期間生活受到的各種影響。她自述每天的心情,隨著確診人數起伏,出門在外隨時害怕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洗手、噴酒精,洗到手都脫皮了,還是忍不住一直清洗,長期戴口罩帶到耳朵痛,也不敢脫下來。陳太太家中也遇上多種狀況,包含先生住院小手術,頻繁進出醫院,讓她害怕自己及家人得病。和先生一起經營的公司,因疫情而營運停擺,她怕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抱持悲觀想法,整天心神不寧、晚上睡不好、全身痠痛,更常和先生起衝突,只想逃避而求診。經醫師診斷為適應性疾患伴隨焦慮症,目前門診治療中。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表示,就近期門診觀察發現,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間接壓力,導致有憂鬱焦慮症狀、關係問題、經濟困擾的個案明顯增加。也有部分原已有焦慮、憂鬱、恐慌的個案,因擔心疫情期間出入醫療院所感染,而未按時回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導致症狀加重。施佳佐說,因疫情引起的壓力來源,主要有健康、關係、經濟、未來不確定感等四方向。健康部分,為擔心自己或家人得病。關係是在家時間變長,會使相處、意見相左起衝突頻率增加。經濟部分,是各行各業工作受影響、收入減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是不知疫情未來走向,進而影響未來規畫,感到無所適從。施佳佐表示,有病症時仍需看醫生,慢性病者不可擅自停藥,以免病情惡化。在家時應正向思考,改變看事情視角。對於疫情相關內容,每看30分鐘就放空一下,以免大量資訊引起焦慮,才能與疫情和平共存。
-
2020-05-12 科別.泌尿腎臟
喝水少腎結石一再復發 醫師教你這麼做
56歲黃先生長年忙於工作,很少喝水,從20多歲開始腎結石,一再復發,近1年接受3次體外震波碎石,仍有5顆結石卡在腎臟排不出來,經接受電子式軟式輸尿管鏡雷射碎石手術夾出結石,隔天出院,他嚇得說日後要勤喝水。黃先生年輕時擔任軍艦輪機長,不是待在戶外就在鍋爐旁,身體大量流汗,卻忙到沒時間喝水,結石一再復發。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醫師邱鴻傑說,腎結石的形成與個人體質、水份攝取不夠、喝過量碳酸飲料、茶、咖啡及豆料食品都有關;治療首選為體外震波碎石手術,但若結石無法排出或大於2公分,過去要開刀取出,不但有傷口,術後疼痛也明顯,增加醫療、社會成本。中國附醫今年9月引入電子式軟式輸尿管鏡,從尿道口進入到腎臟各角落,搭配雷射擊碎結石夾出,解析度更清晰,可看到即將冒出的小結石一併處理治療。邱醫師說明,軟式輸尿管鏡造價高、耗損率也較高,但對「頑固性結石」,相對減少手術風險及術後疼痛感及住院時間,對血尿及腎盂腫瘤診斷能提升診斷率及療效。
-
2020-05-12 新聞.杏林.診間
國際護理師節 給第一線掌聲
今天是國際護理師節,全球新冠病毒肆虐,護理人員留在第一線照顧病人,捨我其誰。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明金蓮呼籲,希望大家深刻感受護理人員的價值與重要性;振興醫院醫院護理部主任李作英則發起「謝謝護理師」,希望大家在今天中午12時一起鼓掌,讓全國各角落都能聽到掌聲,慰勞堅守防疫前線的護理師。李作英表示,每天看著護理師進入病房照顧病患,幫腹瀉的病人換尿布、抽痰、拍背,甚至重症裝上葉克膜,每每滿身大汗;尤其年輕的護理師們照顧病人的同時,其實內心也充滿害怕,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更是恐懼,因此希望大眾除了一句「謝謝」外,也能從心底用具體的鼓掌行動鼓勵第一線人員。明金蓮表示,面對未知的新冠肺炎病毒,考量多數護理人員並無SARS及照顧肺結核病患經驗,護理部特別開設勤前教育課程,而迎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醫院將已關閉的病房重新打開,規畫為防疫專責病房,結果在1月24日除夕當天小夜班,台北榮總負壓隔離病房即收治第一名疑似病人。桃機、松機北榮140護理支援檢疫明金蓮憶起過年那段時間,「我們幾乎都沒有放假。」幸好支援人力調度順利,護理人員雖然難免也感到焦慮、害怕,但大家心存使命感,用心照料病患。後來號召護理人員到桃園機場、松山機場支援檢疫,台北榮總護理人員挺身而出,短短不到一天,就湧入140多名熱血參與任務的護理人員報名。明金蓮說,防疫期間非必要手術減少,住院病人也減少,而國內疫情和和國外相比較緩和,有較充裕的護理人力可以調度。新冠肺炎病毒傳染力強,需要更完善防護照顧裝備因應,雖衛生單位針對照顧新冠肺炎病人護病比是一比五,但榮總重症病患多,護病比幾乎是一比一到一比三。「我很心疼護理同仁戴著緊閉的、講話時會感到上氣不接下氣的N95口罩。」明金蓮談到同仁的工作狀況,充滿不捨,防護隔離衣穿穿脫脫很麻煩,悶住身體也不透氣,但護理人員撐住又濕又熱的身軀在負壓隔離病房內照顧病患。從吃的到消毒用品感謝各界打氣這段時間,不少善心人士體恤護理人員,提供護手及消毒用品,還有許多吃的、用的為醫護人員打氣。明金蓮對民眾的愛心深深感謝。明金蓮提醒,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呈下降態勢,因為疫情,養成國人戴口罩、多洗手,這些好習慣應繼續維持。面對未知的疫情變化,不論護理人員,還是民眾,勤洗手、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防護。
-
2020-05-12 科別.泌尿腎臟
小甜甜高燒住院 原來是腎結石作怪
小甜甜(張可昀)在母親節當天緊急住院,原來她因腎結石住院觀察一周,由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開刀,她之前有病痛時,沒想太多,靠狂吞成藥止痛,沒想到根本壓不下來,還發高燒到40度,全身無力,只好暫停工作到醫院就診,這才發現事情大條,後悔不該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小甜甜透露,本來只是背痛,一開始她不以為意,狂吃止痛藥止痛,沒想到後來疼痛擴散到全身,導致高燒到40度,讓她無力到快要暈眩,只好暫停工作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她腎指數狂飆,「醫生說他看過的年輕人裡,很少人腎指數飆到這麼高的。」她也被檢查出體內有大顆的腎結石,所以她才會一直高燒疼痛,另外因為發炎感染,也讓她排尿困難,而且一吃就吐,要留院觀察起碼一周,再來評估是否要動手術。她其實一直都有健檢,身體也算健康,但這次真的把她嚇壞,「沒想到一個疼痛,衍生出這些我想都沒想到的問題,真的很不舒服,不然什麼都拚到底的我,不會輕言妥協。」她本來還打算照常工作,是身邊的人強力阻止才作罷,而她在醫院打了一整天點滴,根本睡不著,心情特別難受,「真的是把我擊垮了,大概是我之前太硬撐」,經歷過這次,她呼籲大家,不要忽略身體發出的任何警訊,也不要跟她一樣,自己當醫生,自行吃成藥止痛,「不管怎麼樣,身體健康最重要!」
-
2020-05-11 橘世代.好野橘
資金彈性運用 掌握「保單借款」2關鍵
退休金需要長期準備,但如果已經面臨退休,手上又沒有什麼資源,該怎麼辦?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廖一聰表示,除了「保單活化」是一個方向,「保單借款」可以利用舊保單的高預定利率優勢,享有一筆資金彈性運用的好處。什麼情況下適合保單借款呢?可以從兩個面向來檢視:1.保價金滾存速度超過借款利息 用舊保單借款的好處是,保單的價值準備金高,滾存增長的幅度也很高,從裡面借錢出來沒有太大壓力,且不用立即還款,這張保單還能繼續有效。 舉例來說,如果手上有一張早期買的高利率保單,預定利率8%,其保單價值準備金目前是500萬,如果用保單借款400萬,借款利率6%,一年利息是400萬x6%=24萬;而保價金500萬元大約會以6%的利率滾存,一年後可能增長到530萬。滾存金額和支付利息可大致相互抵銷,同時扣掉借款本金之後,還有約100萬的差額可以留給家人。 此外,我們跟銀行借款必須按時攤還,而保單借款卻沒有立即還款的壓力,只要未償還的本金加利息不超過保價金,這張保單就會持續有效。保險公司會在給付保險金時,扣除掉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再把剩餘金額給付給受益人。2.需要更彈性靈活的資金運用 保單借款還具有資金靈活應用的功能。雖然保單活化可以把繳費期滿的終身壽險,轉換成現在自己就用得到的醫療險或長照險,但仍需要看保單實際內容是否真能符合自己需求。 廖一聰舉例說明,終身醫療險又稱為終身住院日額津貼,住院一天保險公司理賠一兩千元,有住院才有理賠。但現在生病就醫的趨勢,常常是醫療費用很高,住院時間卻不會太長,醫療險保單很可能沒辦法負擔那麼高的實支實付金額。 因此,如果退休後需要一筆開銷,剛好手上擁有早期買的終身壽險保單,除了運用保單活化之外,還可以考慮保單借款,更容易去彈性應付緊急且較大額的支出。【更多理財指南大小事↘↘↘】。保險理賠僅值「一台國產車」壽險保障必知5大攻略。買了好多保險卻賠不到?熟齡族這樣買最到位!。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5-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思覺失調症」輿論翻騰 常見誤解有哪些?
【編者按】最近嘉義鐵路殺警案的一審宣判,引起台灣社會的震撼以及各方人士的異議紛紛,也凸顯了司法精神醫學的專業判斷要讓社會大眾了解,仍有很長的艱辛路要走。我們即時登載三位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的看法:一位精神科醫師第一時間來稿,表達他對這事件可能加深社會對精神病人誤解的隱憂,而指出矯正錯誤的觀念、歧視、汙名化是台灣社會應該努力的方向。我們接著邀請兩位這方面的專家學者:一位資深精神科醫師介紹早期如何發展台灣精神鑑定工作的拓荒史,並語重心長地呼籲,提升精神醫療的門診、住院及社區醫療的完整性,可以降低此傷害;一位中生代參與司法精神鑑定工作多年的精神科醫師提出其呼籲:要達到社會安全網之理想,需要多層次與多部門之防制觀點,而不是只有精神醫療系統之努力就可以做到。希望我們的共同努力,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消除因不了解引起的恐懼與偏見,也幫忙台灣社會大眾以及非專長於這方面的醫護人員更了解這錯綜複雜的專業問題。我們多從新聞社會事件、戲劇認識思覺失調症,看到的往往是片面的資訊,因此對疾病常充斥著誤解,對多數正在努力治療的病友而言是一大衝擊。其實思覺失調症透過治療,有機會幫助病友回到原本的生活,但首先需要對疾病有正確的態度,看看以下常見的迷思你中了幾個? ●從新聞報導中覺得思覺失調症病友都具有危險性?●路上看到自言自語、行為怪異的人,都沒辦法治療了?●不願意服藥的病友就醫也沒辦法醫治?●病人不想看病,只能選擇關在家裡?減少疾病汙名 是大眾幫助病友的第一步期發生的隨機殺人案,兇嫌稱自己有多個人格、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同時辯護律師也以精神障礙為由,認為兇嫌並非故意殺人。雖然兇嫌已遭羈押等待偵查以及後續的司法判決,然而此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擔憂,例如是不是如同新聞中兇嫌所述,會無法控制自己、會傷害別人等。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與暴力攻擊或是犯罪間的關聯性並不是如此。過往許多重要研究,如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瑞典1973至2006年國家醫療及法律追蹤資料顯示,沒有合併物質濫用的思覺失調症與一般人相較僅微幅增加暴力的可能,而與患者自身的手足相比則沒有顯著增加暴力風險。在另一篇統合分析研究中,結論也提及物質濫用是在思覺失調症中明顯增加暴力的危險因子,應著重於防範或治療合併的物質濫用上,如酒癮或是毒癮等。但即使如此,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一些被渲染的社會事件中,還是容易被冠上不定時炸彈、具有不穩定性等汙名化的說詞。不論藥物再好 不願穩定用藥 治療效果大打折扣回到疾病本身,「思覺失調症」是一個大腦的疾病,主要的症狀有幻覺及妄想等。症狀嚴重時患者會認為有人要加害於自己,感覺被跟蹤監視,或持續受到視或聽幻覺的干擾,自言自語、莫名傻笑等。但疾病的表現也可能有許多其他的症狀,如患者開始變得畏懼社交、關在自己房間、過度執著於非邏輯性的思考、學業或是工作的能力變差、顯得多疑防備、舉止打扮怪異或是日常生活喪失動力等等。近年醫療的進步,抗精神病藥物能夠改善許多症狀,並減少過往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有非常多患者在固定治療下可以回歸社會、重返職場或是校園。但不管是效果多好的藥物,如果患者抗拒,不願意接受持續的治療協助,恢復穩定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臨床上常會看到患者因無法盡早診斷或治療,錯失較佳的重拾正常生活的機會,或是中斷治療後因為症狀復發而失去工作或是喪失原本好不容易的重新建立的人際互動。而有些情況則是家屬太過害怕與患者起衝突,不敢勸說患者治療或是叮嚀服藥,只好看著患者症狀漸漸變得嚴重,再次發病。協助病友有方法 認識治療選擇、建立互信關係研究資料顯示,讓患者「充分了解藥物資訊」及「良好的醫病關係」是規律治療的關鍵。例如藥物有許多種選擇,從一日需要服用多次的口服藥、一日服用一次的口服藥物、兩周一次、一個月一次到三個月一次的長效針劑都是可以使用的治療選項,治療目標是讓患者在藥物協助下維持腦部神經傳導的穩定及改善認知功能。由於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正如許多慢性疾病,醫師與病友及家屬間的互信關係在治療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曾經遇到有年輕的患者,經過半年的治療症狀仍然起伏不定,患者在診間很少說話,常常都是家屬代為發言,有幾次家人也提到患者都忘記服藥。但在一次患者單獨前來的機會下,才發現家屬常認為病患本身很懶散,對事情都不願用心,患者被責備後就更不願意配合治療。之後經過幾次與家屬溝通,告知缺乏動力其實是症狀的一種,鼓勵患者多與家屬對談,也設立一些生活目標讓家屬感受到患者有努力達標。家人關係間漸漸支持性變多,而患者改接受長效針治療也明顯減少忘了服藥的狀況,症狀獲得相當改善。困難就醫者 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目前在幫助思覺失調症病患康復的就醫部分,除了急性發病或是危急狀況下,考量急性病房住院治療以外,其他包含精神科門診治療,讓患者回診時讓醫師了解病情變化,透過敘述日常生活的情況來評估恢復的狀態,是否需要調整治療等;若是患者抗拒到醫院或是常無法規律治療而復發,也可與醫師討論居家治療的可能性。居家治療是藉由醫師直接到社區中訪視患者,討論治療方案,促進穩定服藥或是固定施打長效針劑,以達到降低復發及減少精神症狀之影響;若是病症已經大幅進步,但日常生活、人際互動或是工作能力尚未恢復,日間留院或是社區復健中心的安排,可協助患者練習生活技巧、團體互動能力、調整生活型態,患者作為學員固定參加精神復健活動,練習漸進融入社區或工作職位。思覺失調症治療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及造成失能的腦部疾病,而治療則是一條蜿蜒的漫漫長路,家庭間互相的協助與關懷,患者的治療意願及主動配合,增加協助的社會資源,支持團體,在這條治療的路上都是重要的角色,也期待未來透過越來越多的復原病友,能讓社會大眾了解精神疾病本身並不可怕,進而減少錯誤的觀念、歧視或是汙名化。
-
2020-05-11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27天無本土病例 社區很安全探病放寬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再度宣布零確診,國內已連續廿七天無本土病例,專家樂觀評估社區相對安全,社區感染威脅小。繼放寬長照機構探訪視禁令,指揮中心昨天宣布醫院加護病房、安寧病房探病解禁;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將研議中職進場人數上限放寬至兩千人。有很大機會 未來病例只剩境外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指出,國內上周僅新增八名案例,除了敦睦艦隊群聚五例,其餘三例是境外移入病例,「有很大機會,未來病例只剩境外個案。」他分析,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期約十四天,若今天守住零本土紀錄,即滿廿八天,相當歷經兩個潛伏期,以公衛立場,是「相當安全的一個社區」。加護、安寧病房 固定時段探病指揮中心三月廿九日宣布醫院全面禁止探病,四月三日明訂住院患者除緊急手術、安寧需求等,可緊急申請探視,其餘一律不准探病。昨天宣布探病規定放寬,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即起開放可於固定時段探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表示,即日起開放每床最多二人,可於醫院公布的固定時段探視。陳時中提倡防線退到個人的防疫新生活運動,他八日參與中職首場開放民眾入場的球賽後,表示觀眾秩序良好,「觀眾都很高興,是社會正向力量」,考量靠近外野的觀眾席仍有空間,表示將與球團、地方政府等研議,放寬入場人數上限至兩千人。八大行業復業之路 遙遙無期但八大行業復業之路遙遙無期,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八日宣布,因防疫停業的業者,經縣市政府評估符合社交距離、實名制、個人衛生、消防安檢等「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開放營業,但六都首長都持反對態度,希望中央制定規則,地方負責執行。對此,陳時中再次強調,符合「防疫安全四措施」即可不受室內一百人、室外五百人限制,非針對任何職業別,是防疫新生活的通案標準。但他也坦言,開放營業與否,需視業者管理能力及地方管理量能而定,「我們再觀察看看,如果地方執行時遇到任何問題,可提到中央討論。」指揮中心 「目前不適合降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目前仍是一級開設,考量社區感染威脅降低,是否降為二級,備受關注。陳時中坦言,曾考慮過降級,但整體疫情還在一級標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國際疫情嚴峻,跨部會需繼續齊力防疫,目前不適合降級。目前台灣四百四十位新冠肺炎患者中,輕症維持七成,曾有肺炎者約二成,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占百分之八點二。張上淳說,目前使用呼吸器的患者還有三人,使用葉克膜的僅一人,逾八成患者已解除隔離,住院病患八十二人,死亡者六人。
-
2020-05-10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近來我因腰椎第三、四、五節滑脫,導致脊椎管狹窄,出現間歇性跛行。經服用消炎止痛劑以及努力復健3個月後,症狀仍沒改善,每走6分鐘就腰痛、下肢麻木得都站不穩,需坐下休息幾分鐘才恢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於是決定尋求手術治療。專精腰椎神經減壓、鋼釘內固定、骨融合的微創手術的醫師很多,多方好友一致推薦其中一位醫師。經過這位醫師清楚扼要說明手術後,我有信心且安心,並問:「我一個人住,手術後是否需請人照顧?」醫師回答:「如果不需做粗重家事,可以不用。」於是敲定手術日期,並著手安排獨居老人應有的準備,包括術前、術中與術後。手術有一定的風險,也許以後無法繼續踏青或打高爾夫球,於是開刀前先向健行夥伴告假3個月,並自行到陽明山惜櫻、賞海芋,默默向美麗的大自然道謝。接著參加高爾夫球隊的中部之旅,珍惜每一次揮桿,並告知球友們自己將要進場維修,6個月後見。手術時,開刀房外最好有至親在予以應變。15年前我第一次開刀,是大我11歲的二姊在外等候,如今她重度失智;7年前則是兄嫂和堂姐陪伴守候,但兄嫂目前年齡逼近80,堂姐忙著顧孫。幸好,這次有壯年的外甥自願請假一天,讓我鬆了一口氣。手術順利成功,術後第一天醫師讓我戴上背架下床、先拿著助行器試走幾步,接著不用助行器也可走一小段。術後第四天出院時,走13分鐘腳也不麻,沒繼續嘗試是因為傷口還疼痛。有位護理師擔心我出院後無人照顧,三番兩次熱心地勸我我要早下決定,看是申請長照的居家服務、住親戚家或僱用短期看護與我同住?幾乎動搖我獨居在宅休養的信念。最後還是堅持原計畫,請好友開車帶我回家。回到家真好!有電腦可用、書本可讀,還有電視可追劇,熟悉的小窩,什麼東西都是觸手可及,洗手間也只離床邊幾步的距離,且鋪著新買的止滑墊,不怕跌倒,再說手機不離身,隨時可呼救。住院前因不能提重物,我像螞蟻搬家,每天買一點食物備用,把冰箱塞滿冷凍食品與水果。但始料未及的是手術後暫時不能彎腰,體力尚無法下蹲,而冷凍盒卻在冰箱的最底層,於是朋友立刻幫我把部份食物先拿到冷藏層,往後每隔3天幫我移動或補充食物,並幫我在下背部的傷口換藥。三位多年好友與我密切保持聯絡,她們熱心能幹、不慌不忙,都有照顧長輩的經驗,而且深知我的習性,一切安排都是我需要的、喜好的,而不是堅持她們認為對病人最好的。許多好友也都有共識地不打電話來問候,以免打擾我休息,而是紛紛以LINE或電郵表示關心,並告知需要時可以找她們,讓我非常窩心。這次手術,讓我領悟無論多麼獨立自主,生病時,還是需要朋友提供訊息,並適時幫忙,才能迅速恢復健康,感恩滿滿。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5-10 醫聲.慢病防治
思覺失調/精神病強制治療法源模糊、案量低 醫盼修法取消審查會
鐵路警察殉職案讓我國精神醫療照護網被重新檢視,強制治療法源問題再度被討論。我國精神衛生法2007年修訂,顧及人權拉高強制治療門檻,卻同時遭批審查機制法源不明,使臨床醫師怯於提出申請,目前年度強制治療人數已降至修法前的五分之一。有精神醫學界人士表示應重新修訂法令,才能讓需要者即時接受適當治療。思覺失調症患者阿強(化名)酗酒,酒瘋與被害妄想症狀同時發作時,會拿起刀械揚言傷人。阿正老師(化名)一度在化學實驗室點燃酒精釀災,經評估疑似有思覺失調症、但沒有病識感而不曾就醫。醫師認為他們需要強制治療,但有審查委員考量人權,認為「酒醒後應改善」、「過去不曾就醫,就不該約束他的人身自由」等,最終兩案均遭否決。上述審查機制源於我國2007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臨床上兩名專科醫師判定個案需強制治療,填具申請文件送至衛福部相關審查會,且須經多數決同意。不過,台灣精神醫學會副秘書長、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表示,該審查會並非法庭,其決定常受質疑,且有違我國簽署的人權兩公約之虞的見解;經審查同意的個案若依提審法提出抗告,法院判決可能立即使審查會結論失效。不少醫師考量法源模糊,或者認為手上案件送審難過關,因此降低送件意願。台灣精神醫學會統計,2005年我國強制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有3565人,新法實施至今持續走低,2019年僅剩683人;在強制社區治療方面,過去十年來年均件數僅約50件。而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整理資料,以澳洲維多利亞省為例,其人口約台灣的四分之一,但一年強制住院為2502件,強制社區治療為3423件。長庚醫院復健及社區精神科主任張家銘表示,在澳洲維多利亞省,28天以下的強制治療審查者為指定精神科醫師,28天以上的審查者則為精神健康法庭,法庭參與者為三人、低於台灣的七人,不過比起台灣審查會多以視訊電話與醫療機構對話,澳洲法庭則直接到院面對面評估,其審查機制更具彈性。藍祚鴻表示,我國針對強制治療審查未過的嚴重病人個案,依法會由地方衞生主管機關立案列管,可採包括關懷、協助就醫等非強制性作為,不過各縣市衛生局作法與強度不一。我國應修訂精神衛生法,取消疊床架屋的審查會設計,改將臨床醫師判定需強制治療的案件直接送交法院審理,以簡化程序且使法源明確化,讓嚴重個案即時接受適當治療。※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5-10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下的遺憾 加護病房禁探視他無緣見母最後一面
小吳為配合防疫,好幾個月無法看到住安養院的媽媽;媽媽又因感染發燒送醫治療,受限加護病房探視規定,母子沒時間相處,甚至無緣見媽媽最後一面,成防疫政策下受害者的遺憾。台灣在3月底出現首例長照機構護理師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各縣市政府紛紛下令禁止長照機構、養護中心探視;疫情指揮中心也在4月初發出禁令,除緊急和必須狀況,禁止醫院探病。嚴管之下有令人心酸的遺憾。小吳的媽媽高齡94歲,因年長、行動不便入住安養中心,但家人感情緊密,子女每天都去探視,假日也會帶媽媽到戶外郊遊。今年農曆過年,她還能回家吃年夜飯、發紅包給孫子、曾孫,身體狀況還算不錯,也能自理。小吳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隨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台灣出現首例長照機構護理師染疫後,他們不能再去安養中心探視;雖然可以視訊,但因媽媽耳朵不好,常常聽不清楚視訊內容,多是匆匆打個招呼就結束。小吳說,不能探視的時候心中非常不安,不清楚媽媽的身體狀況,一直很怕接到通知噩耗的電話。有一天半夜,電話果然來了,說媽媽發高燒,必須緊急送醫。他們開車直衝醫院,媽媽一入院就進到加護病房,檢查發現呼吸窘迫,有肺炎;因應疫情,醫院都必須通報採檢,在等待二採結果出爐的4天裡,家人又再度被拒於探訪門外。小吳說,等到二採陰結果出爐,終於能進到病房探視媽媽,但媽媽狀況已類似半昏迷。加護病房的探病規定也很嚴格,每天只有半小時,且每次只能2個人。媽媽看到家人,不太能說話,甚至只能發出聲音,叫沒在場子女的名字。因媽媽病況不穩,小吳一家都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在住院後的第7天,媽媽就往生了。接到醫院電話時是凌晨,一家人趕到醫院,卻連媽媽最後一面都沒能見到。小吳說,想到媽媽最後階段是一個人離開,沒有家人陪伴在側,心中很不捨,相信媽媽一定很遺憾。他本來期待還可以陪伴媽媽久一點,因為疫情受到很多限制,也認為媽媽的身體每況愈下,可能與他們無法到安養機構探視有關,「我們都是疫情下的受害者」。沒有見到媽媽最後一面,是小吳心中難言的痛。他說,從媽媽二採陰到往生,只隔了短短3天。每天只能有2個家人去探視,大家只能輪流去。有一次他沒能進去,媽媽還叫了他的名字,好像在問「兒子在哪裡?」這段過程被錄了下來,成了小吳最後的慰藉。小吳表示,有一名在安養機構認識的家屬也說,因為無法探視媽媽,心中很焦慮;最近好不容易開放長照機構探視,結果那名媽媽邊打邊罵說:「你是不是要把我丟在安養院,不要我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再對探病限令鬆綁,加護病房和安寧病房可在每日固定時段、開放一床最多2人探視。小吳說,疫情期間,大家都會配合政府防疫,但未來如果疫情再擴大,又要緊縮民眾權益,應在合理、有效的手段之下,兼顧人性需求,不要讓遺憾再發生。
-
2020-05-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27天無本土新冠肺炎個案 張上淳:社區非常安全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日表示,國內今日無新增病例,國內連續27天無新冠肺炎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以新冠肺炎病毒14天潛伏期特性,國內將近兩個潛伏期無本土病例發病,以公衛角度來看,可樂觀認為社區已非常安全。張上淳表示,近期國內每日通報件數已降至單日約4、500件,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6861例(含65619例排除),其中440例確診,分別為349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及36例敦睦艦隊。確診個案中6人死亡,361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張上淳表示,5月3日至5月9日,國內一周僅新增8例確診個案,其中多達五例是與敦睦艦隊有關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剩下三例也都是境外移入零星個案。張上淳說,國內疫情整個沒太多改變,敦睦艦隊確診個案從31例增加至36例,病例年紀多數仍落在20到40歲;以症狀嚴重度分佈,輕症70%最多、重症者僅8.2%,其中由於作一名原使用葉克膜的重症者已成功拔除,國內僅剩只剩一例使用葉克膜的重症者。國內整體新冠肺炎死亡率仍維持在1.4%左右,出院個案占全體確診個案中82%,「我們有很大機會,未來確診者會只剩少數境外個案。」張上淳說,國內已27天無本土個案,明天將滿28天,也就是兩個潛伏期,若未再出現本土個案,以公衛角度來看,社區傳染部分是非常安全。
-
2020-05-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衛福部提4點津貼修正 採「隨到隨辦儘快撥」原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擴大針對醫事人員的防疫津貼,主要針對四點提出修正,包含專責醫師每日可以申請二人,津貼仍為每人每日1萬,專責醫院分級給予獎勵,且包含醫事人員、清潔人員等;收治呼吸器患者每日1萬元,再者為指定實驗室最高給予500萬元獎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石崇良表示,5月8日由衛福部醫事司修正「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擴大急診醫護人員為獎勵對象,以慰其辛勞。石崇良表示,修正重點如下:一、新增醫院急診部門負壓隔離病室或單人病室之第一線執行照護疑似或確診個案之專責醫事人員,適用津貼範圍,醫師每人每日一萬元、護理人員每人每班一萬元。醫師每日可申請二人,如採日夜輪班,每班可申請一人二、急救責任醫院防疫獎勵:重度級且評鑑為醫學中心(含準醫學中心)者,每月120萬元;重度級且評鑑為區域及地區醫院者,每月90萬元; 中度級,每月60萬元; 一般級,每月30萬元。獎勵費用應全數分配予急診部門之相關工作人員,包含急診醫護人員、醫事放射人員、社會工作人員、行政人員、救護人員及清潔人員等,並追溯自109年1月起算。三、收治確診個案獎勵:依個案數、病情嚴重度及住院天數,給予額外獎勵;每收治一名罹患明顯肺炎住院患者,給予每人每日3000元,使用呼吸器患者則給予每人每日1萬元之獎勵費,且應全數分配予第一線及共同照護之醫事人員。四、設有生物安全第二等級負壓實驗室之醫療機構,且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者,為提供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檢驗所購置之相關儀器設備,予以每家醫院最高500萬元獎勵。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共納入九大獎勵項目,相關申請作業須知及細節將於下週公布並通知各醫院,原則上,1至3月份之獎勵費用,請各醫院於5月31日前造冊並檢送領據至衛福部申請,隨到隨辦儘快撥付。4至6月分的獎勵費用,則於7月10日前造冊申請。至於團體績效獎勵及基層院所之獎勵方式,將持續研議並徵詢相關團體意見後,儘速發布。詳細的資料於https://topics.mohw.gov.tw/COVID19/cp-4716-52369-205.html中呈現。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整個預算也通過,將會把獎勵部分算好並儘速核撥。
-
2020-05-09 癌症.癌友加油站
「我撐不下去了...」12年前罹卵巢癌 痛苦使她一度拒絕化療
走過幽谷 體驗、認識生命將關懷傳遞度過恐慌、憂鬱,12年前罹患卵巢癌的黃小姐,如今已是超過10年的HOPE關懷志工,大家都稱她玉桂姐,找回生命的新方向,為了幫助更多癌友,進修生死學、再進修社工系,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讓更多人因為她的愛更堅強。在卵巢癌下驚慌 沒有人真正理解2005年,健康檢查發現兩側良性卵巢囊腫,即便工作忙,也不忘持續追蹤,兩年後(2007年)發現囊腫變大,醫師建議摘除,以免繼續擴大恐引發腹膜炎,玉桂姐利用端午連假的四天動了手術,醫師說腫瘤顏色粉紅、應該是良性的,還是需要送化驗。術後一週回診,進入診間就看到醫師桌上的病歷「優先處理」,心頭一震,聽到醫師說檢驗結果 是惡性卵巢癌,頓時「空掉」,出了診間淚就不停,老公開車載她回家的路上,思緒一片混亂、感覺回家的路特別漫長,當晚無法入眠,整晚搜尋卵巢癌的資料,想到哪些可能該處理的事情,也開始寫遺書。當時國二的兒子很單純的說,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她抱著高中女兒哭。打給最好的朋友哭訴自己確診,朋友鼓勵她要勇敢,玉桂姐立即回說「我不勇敢、我不勇敢」! 卵巢癌的資訊不多,她查過資料發現治癒率不高,看到卵巢癌被稱為是寧靜的殺手,更是恐慌、恐懼。自己到台大醫院門診,想近一步了解治療的方式,內心沉重、緊張、擔心又頭痛,聽完醫師說明治療方式,需做全摘除手術時,反而腹痛、更加不安。後來到榮總詢問第二意見,護理師看見她不安的情緒,分享自己父親罹患腸癌的經驗、安慰玉桂姐,讓她安心許多。決定開始治療,打電話告知七十歲的母親,母女倆在電話線上兩頭哭,「不要擔心,我會陪你走完整個療程的」,媽媽用堅定語氣鼓勵她。從雲林到台北來回需要8小時車程,南上台北陪著她手術、照顧她住院12天及每次化療,也都不缺席。憂鬱孤單 讓她一度拒絕化療玉桂姐說,化療第三次之後,感受的自己情緒的變化,弟弟妹妹來探視。只覺得很煩,老公孩子上班上學,更覺得孤單、不安,無法待在家。朋友帶他出去走走,在百貨公司地下街看到人潮,更感覺不開心。總是不自覺掉眼淚,曾經連三天都無法闔眼,而到了醫院,醫師只能專注在醫療,也無法安慰她紛亂的情緒,「我撐不下去了…..」,她決定不再化療,醫師、媽媽極力的勸說「已經走到一半了…」。當被轉到精神科的門診等候時,更難過明明自己生病前,是一個獨立、有工作能力的主管,兼顧家庭、工作,醫師直接判定她得了憂鬱症,開情緒調整的藥物,經歷這段也才了解憂鬱症不是「想太多」,而是「心」也生病了,自己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不到救生圈,越是掙扎沉得越深。治療期間她注意力全放在化療上,無法做任何事,在年度日誌上過了一天、就畫掉一天日期,一直有收藏日誌習慣的他,不經意地丟掉那一年痛苦的日誌。對化療的恐懼,讓她在準備住院化療前兩天,就會感到擔心、害怕沒有食慾、但在媽媽的照顧、鼓勵下終於完成六次化療,加上認識一個乳癌病友,以過來人經驗分享並陪著她走過低潮,從成功案例獲得更大的支持力量。也因此治療結束後來到癌症希望基金會當關懷志工。認識生命、不再驚慌 助人成為進修的動力一開始在癌症陰影下,玉桂姐擔心死亡,「不知道人走了要去哪裡」?年紀還小的孩子該怎麼辦?在接觸宗教、靈性生活後,她試圖了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死亡是必然的」! 而應該在活著的時候思考怎麼生活,慢慢不再害怕。隔年、2008年,玉桂姐發現復發,這一次,因為經驗、信仰,讓她「對治療沒有這麼驚慌」,不想讓媽媽勞累奔波,特別請了看護協助,「生病之後,感受到人的欲望可以那麼簡單」,就像在醫院病房時,可以出去外面曬曬太陽,是如此的滿足。兩次治療的過程,從手術到化療都一樣,但她的感受完全不同,也更明白,年輕時只有工作、一直往外求,生病之後開始往內心探索,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在生計沒有影響下,她決定離職,做自己想做的事,包括在基金會當關懷志工,十年期間沒有間斷,對她來說,跟病友互動,也是跟自己對話,只想更積極的生活,想做就去做!2011年她決定去圓夢,完成過去沒有念大學的遺憾,攻讀財務金融學系。因為在關懷助人的過程,感到自己的不足,進修輔大生死學,又到文化大學社工學系,修滿學分完成實習時數,她覺得以自己的經歷,再將理論與實務結合,在助人工作上更有關懷的力道。生病之前事事求完美,她很在乎別人的評價,對自己要求很高,希望是個好媽媽、好媳婦、好女兒、好太太,一直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對她來說,生病讓她體會到「要照顧別人必須先回到自己,唯有先愛自己,把自己身體、心靈照顧好,才能照顧好家庭」。她肯定的說:「現在的我,生命更豐富、更完整,更有力量」! 「癌症領悟、生命禮物」影片
-
2020-05-09 科別.感染科
北部五旬婦成今年第五例漢他出血熱個案 創5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北部50多歲女性,自家經營工廠,近期無出國史,活動地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工作地有老鼠出沒,但未被咬傷,目前已康復出院。今年國內漢他病毒出血熱累積第5例個案,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個案4月15日起出現發燒、全身痠痛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於4月17日就醫後收治住院,並於4月20日通報,因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5月5日再次採檢,於今日確診。莊人祥表示,北部50多歲女性相關接觸者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個案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捕鼠、滅鼠及防鼠等防治作業,並給予民眾衛教宣導,提醒注意防鼠措施。國內今年累計5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略高於2016至2019年同期(分別為3、0、1、0例)。莊人祥表示,今年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高於往年原因待釐清,從去年年底起南部就連續出現三例病例,近日北部出現2例,確診者皆無地緣關係,沒有群聚發生;自2010年以來累計19例,性別以男性12例,占63.2%為多;年齡則以40歲以上15例,占78.9%為最多。莊人祥提醒,漢他病毒出血熱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汙染帶有漢他病毒飛揚的塵土、物體,或被帶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就有感染風險。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兩個月,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莊人祥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三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汙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行清理。
-
2020-05-09 癌症.乳癌
6成乳癌患者 療程受疫情影響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在母親節前夕,針對疫情進行「2020年新冠肺炎乳癌病友就醫及生活影響調查」,共回收604份乳癌病友意見,八成受訪者年齡介於51至70歲,其中91%屬早期乳癌。調查發現,六成病友因疫情影響療程選擇,四成影響回診時間,更有近八成(78%)因疫情影響住院陪伴者安排。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說,有乳癌病友確診乳癌時,為新冠肺炎疫情時期,因此會考量病情是否嚴重?是否該此時開刀等因素而猶豫。病友有的做化療、拿藥,由於慢性處方箋多為三個月一次,如在協會設立的群組上,都會有病友們討論是否晚點去拿、甚至癌友間互相調藥的情形。住院陪伴者安排上,黃淑芳說,不少病友因新冠疫情影響,擔心若此時住院,家人頻繁進出醫院,卻多了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甚至因此而延後住院。調查也發現,疫情期間,乳癌病友平均一周在家時數增加23.52小時,與家人感情也變更好;不過平均運動時數減少11.53小時,可能因病友多數運動方式以郊外散步爬山,因疫情減少外出導致。有七成五以上病友表示,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事是旅遊。黃淑芳說,還在治療期間的乳癌病友,疫情期間仍要定期回診治療,並且考量防疫檢疫政策的資源安排及行政規定,提早做好相關治療準備,遵循醫囑,以維持健康。協會設立了乳癌關懷諮詢專線(愛波專線)(02)2368-8252,近年也成立了LINE群組,提供來電的病友及家屬乳癌相關問題資訊,解決病友的疑問、並給予情緒支持。
-
2020-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太狡詐!從頭到腳都攻擊 連醫師也摸不透
67歲的盧梭(Garvon Russell)因身體不適,到紐約市一家醫院掛急診,結果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但他的身體從頭到腳都遭病毒攻擊,令醫師不解。盧梭對抗病魔期間,出現肺浸潤、血管缺氧、腎衰竭、左腳血栓塞而臃腫等症狀;已退休的他兩周後幸運出院,說道:「住院期間很無聊。」隨著新冠肺炎患者人數增加,醫師也在學習新冠病毒如何從感染肺部,可能造成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有些病患則像盧梭會出現較嚴重的症狀,病毒轉移並攻擊腦部、腎臟、心臟、血管和消化系統。部分病患會出現突發性中風、肺栓塞或心臟病症狀,也有人腎衰竭或腸道發炎。病毒也會感染神經系統,引發痙攣、產生幻覺或失去味覺和嗅覺,造成孕婦流產等。新冠病毒的影響遠超過醫師對病毒感染的認知,紐約-長老會醫院/哥倫比亞大學厄文醫學中心(NYP/CUIMC)腎臟學醫師瑪雅‧拉奧(Maya Rao)說: 「新冠病毒似乎攻擊許多系統,我們不清楚每個人會發生的症狀。」拉奧正在醫治出現腎衰竭症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患。波士頓貝斯以色列醫院(BIDMC)神經學醫師薩林(Magdy Selim)收治出現中風症狀確診病患;他說:「有時候,每個嚴重的感染看起來都類似這種,但並非所有症狀都發生在同一名患者身上,這些是病入膏肓的病人。」部分年輕的病患的症狀表現不明顯,身體也相對健康;部分兒童則出現類似「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的症狀,出現心臟和腸道急性發炎。嚴重發炎是大多數新冠肺炎嚴重病例的普遍臨床症狀,可能造成血栓塞等併發症,就算是年輕力壯的病患也會因為迅速且廣泛的栓塞導致中風和肺栓塞。荷蘭一篇發表於「血栓形成研究」(Thrombosis Research)期刊的報告顯示,49%入住加護病房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現栓塞併發症,大多為肺栓塞但也有部分中風病例;出現前述併發症的病患,死亡機率為出現其他併發症病患的5.4倍。研究第一作者、萊登大學醫學中心(LUMC)內科與血管藥物專家克洛克(Erik Klok)說:「我們對於所見情況相當訝異,這不是一般流感會出現的情況。」研究中訪問的33歲的確診病患賽琴‧亞歷山卓(Sagine Alexandre)沒有中風病史,她的復原情況良好,不僅左臂恢復力氣,還能下床走動;她自4月1日住院起就沒再親自見過家人,「缺乏親友陪伴,很難對抗病魔,多虧了視訊電話,那是我(接受治療期間)所擁有的全部。」
-
2020-05-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我近八成患者順利出院 張上淳揭台灣獨到模式
指揮中心統計指出,國內累積44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347人解除隔離、6人死亡,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我國近八成患者順利出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台灣病例多能康復出院,與確診患者輕症比例高,且台灣醫療體制未崩盤有關。張上淳說,在新冠肺炎未研發出特效藥的情況下,台灣醫療能做到的事大概與國外醫療沒有什麼特別不同之處,但我國醫療環境設備量能充足,病人有使用新冠肺炎治療指引中建議的抗病毒藥物,加上我國確診患者近八成為輕症,本身復原機制較強,順利康復比例就會比較高。以國內347人解除隔離患者而言,張上淳表示,目前未發現因新冠肺炎造成永久性傷害病例,以國內現有個案分析,新冠肺炎應不太出現永久傷害的狀況,即使因新冠肺炎病毒導致肺部傷害,剛開始可能會呼吸衰竭,但一段時間就會逐漸改善。近日有國外報導,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皮膚神經刺痛表現,張上淳說,國外有部分文獻提到,新冠肺炎患者會出現疹子或腳趾長水泡,國內有部分患者有類似症狀,但並不常見,但據了解,國內沒有任何醫院的主治醫師有回報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神經刺痛等相關症狀。針對桃園醫院經血液淨化技術,一名重症患者治療一個月後,已轉往普通病房,張上淳表示,該治療的構思是,當疾病急性發作時,除與病毒有關外,也可能是免疫過度反應,也就是「細胞激素風暴」,可透過血漿置換,就可以把激素去除掉,但是否通用於所有個案,需更多證據。荷蘭研究人員發現新抗體單株抗體,可阻止病毒刺突蛋白結合受體,可抵擋新冠肺炎病毒,張上淳說,病毒性疾病找到特異性抗體有兩個作用,診斷及消除病毒,讓身體復原。因科技進步,抗體可在體外大量製造,再治療病人。荷蘭跑得比較快,國內也正朝此方向發展。過去國內曾針對A肝、登革熱進行血清流行病學,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後是否也有類似規劃?張上淳說,「我們不排除任何調查,但最好在一定流行後再開始,若全國只有幾百個個案時,抗體陽性者會很少,「血清流行病學是很重要的工具,學術上有興趣當然也可以做。」
-
2020-05-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癌末家屬反映探病不易 桃市衛生局:可視個案調整
衛福部於5月1日起放寬長照機構探望人數限制,但安寧病房的探望人數還是限制在1人,有民眾反映,自己的媽媽癌症末期,請看護就佔掉1個名額,家屬要去探望又只能在限制的時間內,造成非常大的困擾。對此,桃園市衛生局指出,醫院可視個案狀況,經醫師判定,例外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桃園市議員舒翠玲認為,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長照機構都放寬探視人數限制,安寧病房的病人「時間更緊迫」,需要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以免造成一輩子遺憾,她也呼籲衛福部放寬安寧病房探訪人數限制。衛生局表示,依據醫療機構因應Covid-19探病管理作業原則,目前尚屬疫情等級第一級,採取強度較高的訪客管理措施,原則上暫停家屬長時間陪病,並限制1天1人,只能依各醫院所定時間及時段前往探病。但符合例外情形有實地探訪需要時,得視例外探視情形適時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例外情形包括:一、 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必須由家屬陪同,或基於法規需要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二、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三、其他因病患病情惡化或醫療處置需要,或長時間住院病患等情形,經評估有必要探病且經醫療機構同意者。符合探病管制的例外情形,可適時調整探病時段、時間及人數。
-
2020-05-07 科別.血液.淋巴
一直掉頭髮、容易累…醫:貧血有14症狀,多吃這些食物補營養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治宇解釋,所謂貧血就是紅血球減少、血紅素減少的意思。 正常血紅素男性為14~18 ng/ml,女性為12~14 ng/ml,低於此數值就是貧血。 掉頭髮也算?貧血常見症狀有這些 貧血的常見症狀為頭暈、頭痛、虛弱、看起來臉色蒼白,走路會喘及心悸,嚴重者甚至昏厥或心臟衰竭。有些病人還有記憶力減退、免疫力減低、胃液減少、食慾差、容易掉頭髮、指甲變形的現象。貧血需找出原因,並加以治療。 以缺鐡性貧血為例,若由胃潰瘍所引起,則需治療胃潰痬,並補充鐡劑。若由胃癌出血所引起,則需手術開刀治療。若是胃切除、吸收不良則需補充鐵劑(口服不成則需靜脈注射)及維他命B12。若是長期素食,鐡質攝取不夠,則需補充鐡質;若是維他命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維他命B12。 補充鐵質、B12!貧血要吃這些食物 若是長期吃素,導致鐡質攝取不足,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蘋果、梨子、黑豆、葡萄柚、菠菜、肉類、肝臟類、豬血、豬血糕,否則素食者約5年後會發生缺鐵性貧血,約10年會合併維生素B12缺乏。 若是維生素B12攝取不夠,則需補充以下食物:肉類(紅肉、牛肉、肝臟、豬肝、牛肝)、豆科植物及穀類、蛋、牛奶。 為什麼貧血?吃素罹癌都是可能原因 常見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 消化性潰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痔瘡、胃次全切除術後、月經過多(子宮肌瘤或肌腺瘤引起)、飲食攝取不夠(長期吃素)。 惡性: 胃癌、大腸直腸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案例分析:胃切除吸收不良釀貧血 以上述案例中的陳小姐來說,經血液檢查發現,她的血紅素只有4.9g/dL(克/每百毫升),平均血球體積只有60(正常為80~100),因此住院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理學檢查時,醫師發現陳小姐的腹部有一開刀疤痕,原來是5年前因肥胖做胃切除手術,胃只剩30c.c.,併有胃食道逆流。血液檢查則發現以下異常數值: 1. 鐵離子僅12 ug/dl(正常為50~150)2. 總鐵蛋白結合能力633(正常為250~400)3. 鐵蛋白4 ng/ml(正常為13-150)4. 血中維他命B12為79pg/mL(正常為211~946) 最後,醫師診斷陳小姐為「缺鐵性貧血伴維他命B12缺乏」,因此給予鐵劑及維他命B12靜脈注射治療。 依據血球大小分類,貧血種類有三種 李治宇醫師補充,血液成分主要為血球及血漿;血球是由骨髓所製造,包括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紅血球主施攜帶氧氣,白血球主施抵抗病菌,血小板主施凝固作用,缺一不可。 血漿內含有球蛋白、白蛋白、水、凝固因子及其他物質,主要功能是營養供應及凝血。 貧血分類依血球大小分為三種:小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100,為維他命B12或葉酸缺乏性貧血,即巨芽球性貧血。另外,老年人的骨髓生成不良症侯群所引起的貧血,也很常見。 正球性貧血: 平均血球體積80~100,為慢性腎衰竭、急性腸胃出血、慢性疾病如癌症、肺結核、紅斑性狼瘡、乳癌轉移等所引起的貧血。【本文出處】一直掉頭髮、容易累,原來是貧血?醫師公布貧血14症狀、吃這些食物補營養【延伸閱讀】.女人50歲燦爛如花,穿搭是次要,自信是首要!造型師4秘訣,輕鬆穿出美麗好身材.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他兒子兩年沒找工作、不談戀愛...一副要當「啃老族」的樣子!吳若權: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你不冒險
-
2020-05-07 科別.感染科
基隆男染漢他病毒 抓到疑似病源鼠
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基隆男感染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是今年第4例及北部首例。基隆市府在患者工作餐廳200公尺內消毒,也抓到疑似染疫病源鼠送驗,研判是透過接觸性飛沫傳染,但不會人傳人,請民眾不用緊張。衛福部疾管署前晚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為今年第4例,是北部一名在餐廳工作的40多歲男性,為今年北部首例,個案在4月10日起出現發燒、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4月11日收治住院並通報。第一次採檢結果無法確認,4月27日再採檢,前日確診。基隆市衛生局證實個案在基隆,並指漢他病毒確診病例多數為男性,年齡層以40歲以上較多,巿場、夜市之住民及工作人員為感染漢他病毒之高危險群,業者應加強環境清潔。衛生局長吳澤誠說,傳染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染,基本上不會人傳人,環境的清潔和消毒很重要,尤其有食物的地方,不要再讓老鼠有蓄積的機會。不管是夜市、市場、餐廳都要做好環境的消毒,患者周邊200公尺都已做好環境清潔和消毒工作。吳澤誠表示,這起個案老鼠並沒有咬到人,是透過接觸性的飛沫傳染,老鼠的分泌物、體液能透過環境的飛沫傳染,已抓到老鼠送檢驗解剖,測量老鼠的病毒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