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退休力.理財準備
搜尋
中高齡
共找到
189
筆 文章
-
-
2020-12-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外研究:新冠無症狀者排毒久、免疫弱、傳播力較低
彰化縣衛生局與台大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團隊共同合作進行的萬人血清抗體研究,期中報告顯示當地社區安全、支持防疫政策正確。雖然兩單位近期因未經倫理審查而將面臨處分,但此研究仍是台灣唯一一個針對社區的大規模血清抗體調查,不同風險的社會群體中,各自存在多少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這些人是否還要打疫苗?國外研究報告顯示,無症狀感染者在不同地區、年齡、性別、風險族群的比例都不同,整體大約佔17%,但無症狀確診者排毒較慢、傳播力較弱,而且體內抗體濃度較低,抗體消失的比例也較高。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及其研究團隊,今持續透過直播報告全球疫情動向並歸納最新實證。陳秀熙表示,新冠肺炎無症狀個案、尚未出現症狀之個案,是難以區別的,無症狀個案必須靠檢測方法才能找到,感染後多久採檢也有影響,因此通常是以血清抗體來找無症狀個案。陳秀熙表示,已有一篇系統性回顧研究,綜合13篇追蹤超過7天、共2萬1708人的研究,以證實無症狀比例為17%,在老年照護機構中為20%,非老年照護機構為16%,無症狀個案的二次傳播力也較弱,比有症狀者少四成。特殊弱勢族群的無症狀但抗體陽性的比率較高,不幸的是,這也與死亡率有關。公衛學者Pallop Siewchaisakul表示,巴西曾在今年三月和六月做過兩次2.5萬人到3.1萬人的血清學調查,兩次都發現貧窮、原住民、家戶人數達六人以上者,有較高的抗體陽性率,抗體陽性率則與死亡率相關。曾經接觸過確診個案的人也有較高機率是無症狀感染者。公衛學者彭思敏表示,西班牙調查5萬1958人的血清抗體,結果發現明顯地域差異,有些地區陽性率高到10%以上,有些地區卻只有1到2%;研究也發現中高齡、醫護人員抗體盛行率偏高。挪威針對負責照護新冠肺炎病人的醫護人員及行政人員做調查,結果發現接觸過病患的人抗體反應明顯增加,經過一波社區流行,這些人體內的中和抗體反應也顯著增加。在高盛行區,曾經感染卻無症狀的比率可能高達三成。公衛學者張維容指出,印度屬於高盛行區,有研究針對億男性工人宿舍進行抗體檢測,從592個無症狀也未曾確診的工人身上,發現高達30%的陽性率,但確診者也僅半數具有IgG抗體,顯示光靠抗體檢測,無法充分區別無症狀確診者。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較弱,排毒時間長,抗體還會消失。公衛學者鄭雅中表示,中國研究發現,無症狀者排毒時間較慢,中位數比有症狀者多5天,無症狀者IgG濃度顯著較低,血清IgG轉陰性比例者較高。陳秀熙表示,綜合以上發現,在高盛行區,無症狀個案很有可能會造成社區流行,但在低盛行區,機率就低很多。無症狀感染的免疫反應較低,光靠無症狀感染者不容易達成集體免疫,未來可能還是得靠提高疫苗接種率,才能達成族群免疫。
-
2020-12-08 養生.健康瘦身
國內每2人有1人肥胖 恐增罹這些疾病的風險
● 肥胖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 BMI超過37.5,或超過32.5且有肥胖相關合併症,即為病態肥胖● 多數病人可因體重減輕而減少關節、心血管負荷,改善活動能力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輕忽肥胖 增加不孕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二位成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肥胖年輕人 多採健身自救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術後兩年 病患減63公斤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曾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時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體力改善 唱全場沒問題 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一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2-06 養生.健康瘦身
他兩年減掉63公斤 過去一天的餐費現在可吃一周
肥胖近年已快成為「國安問題」,肥胖不僅可能造成不孕,也無法在軍營服役,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內每二人就有一人肥胖。過去民眾面對「不可承受之重」,有人選擇減重手術,近年健身風氣風行,之前最常接受減重手術的40歲以下族群減少,55歲以上患者接受減重手術比率增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表示,別輕忽肥胖帶來的風險,研究顯示,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中止症、退化性關節炎等,也會使男性精子品質及數量減少,增加不孕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18歲以上成年人中,約19億有過重及肥胖困擾,平均每4人有1人肥胖;我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於2015年至2018年報告顯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率由45.4%提高至47.1%,每2位成人就有1人肥胖,肥胖率還在增加中。王偉觀察,近年減重手術趨勢,2007年40歲以下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占七成,其中30歲就有三成,但2010年後開始變化,40歲以下占整體六成六,55歲以上患者從2010年的2.6%增加到2014年的5.4%。王偉分析,年輕人接受減重手術的比率降低,恐與健身風潮有關,肥胖的年輕人先尋求運動自救,再採取手術治療;55歲以上患者增加,恐與健保放寬對肥胖手術標準有關,年齡從原本55歲上調至65歲,BMI值的限制也從35改為32.5,提升中高齡患者意願。王偉表示,千萬不要忽視「肥胖」,唯有減重才有辦法找回健康人生,一旦屬於病態型肥胖(BMI大於40)或是肥胖體重難以控制者等,都應該要尋求專業意見,根據統計,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平均可在術後一年,減下23公斤的脂肪,幫助患者重拾健康。北醫附醫體重管理中心日前舉辦感恩音樂會,邀請曾經動過手術的病友與會,25歲的謝任鎧從事音樂表演工作,曾赴日本音樂學校就讀,在校期間健檢出現警訊,讓他正視體重問題。在北醫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後,身高180公分的他兩年後體重由138公斤減至75公斤,BMI由44.7降至23.1,站上舞台更有型。謝任鎧說,自己從小吃飯速度快、食量大,三個大披薩可在一到兩小時吃完,體重一路破百至138公斤;體型讓他體力受限,上台演唱半小時就需要休息,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很不舒服。他笑說,術後食量變小,以前ㄧ周餐費4000元,現在可吃一個月,體力明顯改善,現在唱完全場沒問題。
-
2020-11-14 失智.大腦健康
預防運動/爸媽不運動怎麼辦?「樂齡健身房」運動融入遊戲、邊玩邊健腦
「爸媽懶得運動怎麼辦?」職能治療師陳宜男引用美國波士頓大學2019年發表在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指出,走路、輕度的身體活動,可以刺激神經生長因子,保護大腦,而50歲以上,不運動的人比有運動習慣的人要多出50%的失智風險,顯見運動對預防失智、大腦健康有正面的幫助。專屬設計 檢視運動習慣但氣溫變化、運動乏味總讓人有懶得動的藉口,他與科技團隊樂齡智造合作,提出「樂齡健身房」概念,以SODA樂活認知訓練機+SPOZ運動健康養成系統+TAKA憶萬富翁益智健腦機,為中高齡族群設計合適的運動,在家還能進行PK賽,兼具趣味,相關紀錄上傳雲端做成曲線紀錄,可按期檢視運動習慣,並由AI系統與治療師團隊給予調整。投入樂齡健身房研發的來由說來有趣,陳宜男說,他原本長期專注在兒童族群的職能治療,但一次偶然機緣結識樂齡智造主管Janet,萌生將改善兒童視覺專注力的遊戲轉為高齡長者設計,爾後邀得勤益科技大學團隊的支援,參與4C創意競賽,以第一款為長者設計的益智健腦軟體「憶萬富翁」,引起評審群關注,成功摘走當年度銀牌獎項。自此他與團隊長期投注研發,結合科學實證,為樂齡健身房擴增各項具備物聯網、虛擬科技的新設備,例如現在風行日照中心、社區據點的SODA樂活認知訓練機,就是融入打地鼠遊戲,訓練反應力、注意力、協調力、記憶力,適合想預防失智症,或有輕度認知障礙(MCI)者。長者跟著燈號顯示拍打、按壓,但隱藏在按鍵下順暢的反饋感,其實來自腳踏車的一項零件。科技助力 運動更有效率陳宜男在父母身上便發現,自從有科技設備的協助,運動變得更吸引人,原本晚上八點檔的追劇,逐漸變成父母親運動PK時段,有時夫妻倆還會分享提高分數的密技,累積到一定的分數換禮物,儘管兒女不在身旁「監看」,至今維持一年以上,運動習慣已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他笑說,長者對於運動表現相當在意,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據點運動的一位阿伯,長期跟隨SODA遊戲運動,因擔心有外人來體驗他常用的訓練機,「破壞」長期維持的分數,急得提醒他人別隨意玩玩。陳宜男說,中高齡族群常見肌少症、心肺功能變差、骨鬆危機,因此適度、有效的運動有其必要性。即每周運動三次、每次達30分鐘,運動強度則依據每個人的年齡、心跳率等條件而有不同。他建議可套用以下公式自我計算:(220-年齡-安靜心跳率)X65~75%,得出數值之後,再加回安靜心跳率就是符合自己的運動強度。如此持之以恆維持運動四至六個月,可以察覺得到運動帶來的改變。陳宜男提醒,任何運動都可能因身體狀況不同而有其風險,建議如患有慢性疾病者,可以事先尋求醫師、專業治療師的評估與建議。>>了解更多樂齡智造:https://bit.ly/38qKCYw
-
2020-10-07 科別.消化系統
B、C肝擴大篩檢 嘉義市5萬4千人受惠
國健署9月28日起擴大B、C肝免費篩檢對象,從45歲到54歲,放寬到79歲,嘉義市府衛生局今公布,符合條件的共有5萬4千人,可到全市132家醫療院所篩檢,民眾到社區及衛生所施打流感疫苗時,也能同步篩檢。市府衛生局說,過去中央補助免費篩檢的年齡層不多,但C肝好發的年齡層為中高齡,地方政府必須去籌措民間資源,例如與國際扶輪社合作,增加篩檢中高年齡者的能量,這次擴大年齡層,相信更多人可受惠。衛福部統計,國內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約13000人,肝癌更是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感染B、C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衛生局指出,衛福部訂定2025年達成消除C肝目標,希望透過擴大篩檢找出C肝感染者,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只要檢查出血液中有病毒,就可以使用健保口服新藥治療C肝,相當於政府送20萬元大禮幫忙把C肝治療好,C肝治療不可怕,約3個月治療期,副作用小,97%以上的人可以治療好。篩檢訊息可電洽嘉義市衛生局國民健康科(05)2338066轉514或517,篩檢服務機構可參考健保特約醫事機構網站查詢。
-
2020-09-21 科別.心臟血管
「主動脈剝離」致死率高 醫教一招自我檢測是否為高危險群
藝人黃鴻升(小鬼)猝逝,讓外界震驚不已,近日不少好友也都前往靈堂公開弔唁,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導致,由於血壓沒好好控制,長期過高就可能把血管壁衝破,導致剝離,血壓愈高、風險愈高,大多發生在50至60歲中高齡族群。通常患者平時不會有什麼異常的狀況,但主動脈剝離卻是醫界著名的兇症,發病時可能會感到強烈撕裂性疼痛,致死率可說是相當高。主動脈剝離若發生在年輕族群,則以「馬凡氏症候群」可能性較高,許榮彬指出,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孩子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患者最大特徵就是身材高瘦且手腳特別長,知名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林肯、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等,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容易破裂。根據《 三立新聞網 》報導,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透露,可以用以下簡單的3個步驟,檢測自己是否罹患馬凡氏症候群。一、張開手掌二、將拇指往內凹並握拳,不可用力擠壓,要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檢測三、查看拇指是否超出小指,若超過,就需特別注意,最好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
2020-09-19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主動脈剝離過世 醫籲2大族群要注意
藝人黃鴻升猝逝,經紀人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致血管阻塞。醫師表示,高血壓患者是主動脈剝離最主要危險族群,年輕人則大多是遺傳疾病「馬凡氏症候群」釀禍,是猝死重要主因。黃鴻升(小鬼)16日被家人發現陳屍在北投住家內,士林地檢署檢察官相驗遺體後,初步排除外力造成,也無明顯致命外傷,今天經解剖認為因心血管問題死亡可能性較大。小鬼經紀人則透露死因為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台大醫院外科部、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許榮彬今天受訪時表示,主動脈剝離主要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導致,由於血壓沒好好控制,長期過高就可能把血管壁衝破,導致剝離,血壓愈高、風險愈高,大多發生在50至60歲中高齡族群。主動脈剝離若發生在年輕族群,則以「馬凡氏症候群」可能性較高,許榮彬說,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只要父母一方有,孩子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患者最大特徵就是身材高瘦且手腳特別長,知名人士包括前美國總統林肯、誠品創辦人吳清友等,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容易破裂。許榮彬說,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得相當突然,患者會出現劇烈胸痛,恐喘不過氣、頭暈、麻醉甚至昏迷,主動脈剝離後可能造成心腦血管阻塞,引起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另一種狀況是因血塊壓迫到心臟危及性命。他指出,多數患者在發病當下就會猝死,是國內猝死主因,但因經常以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症狀呈現,若沒有解剖,恐怕難以發現主動脈剝離才是背後元凶;不過,若來得及就醫,患者存活率可高達7到8成。想預防主動脈剝離找上身,許榮彬呼籲,有高血壓問題的民眾務必嚴格控制血壓,馬凡氏症候群方面,若能提早得知有此疾病風險,可吃藥降低血壓,讓血壓低一點、心跳慢一點,降低血管負擔。
-
2020-09-11 新聞.長期照護
不到15年! 逾50歲人口占台灣一半 國衛院也推熟齡產業
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5年台灣高齡人口將跨越20%超高齡社會門檻,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將在2034年超過50歲,也就是說,全國人口約有一半為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企業面臨勞動市場萎縮,熟齡消費市場正夯,據工研院估計,台灣銀髮消費市場2025年規模將達到3.6兆元。國家衛生研究院、華人熟齡生活產業發展協會、台灣高齡產業創新發展協會今進行簽署合作備忘錄,並舉辦「2020橘世代銀未來產業高峰會」,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希望將國衛院在研究方面的充沛能量結合兩協會的豐富產業經驗,合力推動台灣銀髮產業聚落的發展。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熊昭表示,國衛院耗時10多年長期追蹤多達5000多名55歲以上熟齡族,現在這些人都已經65歲以上,目前已完成第三階段研究,完整紀錄一名熟齡族的健康狀態、疾病及身體功能變化,希望將研究結果導向產業,產品及早介入,改善銀髮生活。熊昭表示,目前將朝兩方向出發,首先是智慧長照,期望將ICT產業導入現有的長照ABC體系,目前系統已經完成,最快明年可進入試辦模式;「銀髮市場不應只侷限在失能照護」第二是針對健康及亞健康的熟齡銀髮族提供促建健康的物聯網照顧系統,如智慧手錶等。熊昭對於台灣的科技等技術有信心,但她認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可能因為不清楚銀髮族需求,容易繞遠路,他們需要找到「痛點」,希望透過三方合組的平台,讓創業者可與透過國衛院針對銀髮健康研究,就能對準銀髮消費者需求,開拓熟齡銀髮市場,逐漸發展出新商品及服務。國衛院技轉及育成中心育成經理黃靖軒說,「銀髮市場不要只想到長照」,希望將銀髮市場融入長者食衣住行育樂,涵蓋生活方方面面。自今年初,育成中心結合2002多家銀髮產業組成「聚落」,希望提供銀髮產業相互交換理念平台,只要與銀髮市場有關產業都可免費加入平台。
-
2020-07-19 橘世代.健康橘
銀齡練健身「慢慢來,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
電視台退休記者賴昇宏25歲開始,即扛10多公斤攝影機四處採訪,工作20多年後手、腳出現麻、無力感,經檢查判定為職業傷害「頸部椎間盤突出」,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健身、重訓,至今10年感覺病痛不藥而癒,呼籲每個人都應該為健康「超前部署」,財富、權位都比不上健康。65歲賴昇宏6年前退休,雖然勞工月退不多,但他知足表示「夠用就好」,現在每周保持3到5天上健身房,透過重訓健壯肌肉,保持健康活力,一身汗水中他神采奕奕地說,「流汗很舒服,我現在比10年前跑新聞還要健康!」賴昇宏說,早期扛的攝影機不像現在輕便,除主攝影機還要背電池、攝影燈,裝備重量10幾公斤,新聞工作量可能沒有現在記者多,但每天扛「重機」出勤是必要工作,10年前出現職業傷害,真的是從沒想過的事,只能聽醫師建議勤做復健。●健身停止老化?專家:讓自己比昨天進步「健身助我停止老化!」他說,10年前為採訪新成立的健身中心,他決定到健身房試試,一開始純粹只想趁機「減肥」、變壯一點,沒想到健身重訓後,原來手腳麻的症狀忽然不見了,而且身體越來越精壯。賴昇宏坦言,6年前因為企業合併、他突然被強迫退休,能領退休金有限,但轉念一想「錢夠用就好,應該開始賺健康」,少了追逐新聞,更有時間全力投身健身、體適能活動,最近更發現原來滿頭白髮,居然長了不少黑髮。現在健身已成為習慣,「捨不得不練了!」賴昇宏的健身教練鍾志宏說,健身重訓要循序漸進,不須要跟他人比,「只要讓自己比昨天進步」,但絕不能偷懶,許多初練者遇到撞牆期、疲累就想休息,一不小心就可能放棄,年紀大的銀髮族要謹記「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健身房許多中高齡長者,都相當享受重訓汗水帶來健康。●醫師說明肌力訓練、重訓好處多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表示,肌力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加肌肉量、防止肌少症,而且可以減重,重量訓練時所消耗的卡路里,可持續達38小時,另研究顯示,休息時代謝率也會提升。他說,持續肌力訓練也可以幫助提升平衡感、協調性和姿態,當長輩下肢肌肉越強、越不容易跌倒,而且可有助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改善程度大,可減少止痛藥物使用,並可以提升腦內啡產生、使人產生愉悅。【熟齡健身精選延伸閱讀↘↘↘】。請問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8 橘世代.健康橘
孤獨感暴增近4倍!全台銀光孤獨排行榜:雲林縣、台東縣、澎湖縣
56789年齡實驗室今(17)日公布「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此次調查借鑒麻省理工學院年齡實驗室(MIT AGE LAB)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孤獨行為題組和心理量表,透過專家座談會議後核定符合台灣社會實際情境的六項指標題目,用以測量國內銀光族群的孤獨感。透過行為面向分析,三成以上銀光族無人慶生也無人協助傾倒垃圾,平日自己獨自吃晚餐的比率有14.5%,更有9.4%銀光族是無人陪伴去動手術。從銀光族的自我心理評估來看,近八成銀光族渴望陪伴,超過五成中高齡者自認孤單。無論從行為或心理層面分析,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都相當令人憂心。56789年齡實驗室以六項指標衡量全國22縣市的銀光孤獨感,調查發現雲林縣的孤獨指數最高,台東縣居次,澎湖縣排序第三;相較之下,花蓮縣、彰化縣及基隆市則是全台最不孤獨的前三名縣市。進一步分析孤獨者的人口特徵發現,年齡落在65-74歲、國中以下學歷、月收入低於6萬元、無伴侶/配偶、男性的孤獨感最為強烈。就此,56789社會企業執行長黃采緹呼籲,各縣市首長除關注地方的弱勢長照外,更應注意到銀光族日常行為及心理內在的孤獨浪潮。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以下簡稱高發會)就此次調查對照國內外相關研究發現,與2017年衛福部的老人狀況調查相比,55-64歲族群孤獨感於三年內驟升47.9%(增3.9倍),65歲以上族群亦大幅提升26.2%(增1.3倍)。與2019年英國ageUK及加拿大Angus Reid Institute的孤獨感調查作比較,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皆高出2成以上,落差超過1倍。受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影響,各國政府為防範疫情作出不少侷限個人自由的措施。美國芝加哥大學(NORC)的新冠肺炎追蹤調查便指出,2020年美國人感到孤單的比例較2018年上升27.0%(增1.2倍)。將此次調查與疫情前期發布的遠見2020孤寂大調查數據比對發現,台灣銀光族的孤獨感亦有暴增態勢,其中51-60歲者孤獨感遽升31.8%(增0.9倍),71-80歲者孤獨感亦遽增31.0%(增1.7倍)。高發會執行長陳雪慧認為,台灣防疫受國際肯定且成效有目共睹,現更進入經濟振興階段,建議政府正視銀光孤獨感驟升趨勢,提出相應政策措施。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莊雅萌兼任教授指出,56789年齡實驗室的調查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針對中高齡者應有更多元的研究,而非過去從傳統思維去設計題目。後續年齡實驗室可透過「飲食安排」、「自主生活」、「身心健康」、「親密關係」、「育樂學習」以及「心靈想望」六個面向深入了解銀髮需求,讓調查成為「一趟體驗的旅程」,才能更有效的了解銀髮族的想法與需求,解決銀髮族困境。資深媒體人蘭萱於會中談到,這次調查最有價值的地方是請銀光族自行評估孤獨感,與其他調查僅用行為去界定不同。孤獨感來自個人內在,而不是社會或傳統價值觀帶給你的框架。蘭萱以自身經驗提出建議,每個人都應超前佈署未來銀髮人生,無論是培養興趣或是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侶,都不該是等到退休才開始動作的。高發會創會理事長楊志良提醒,新冠疫情影響的時間不是三五個月或一年,未來人們勢必與病毒長期共存。因疫情導致的銀光孤獨感能否隨社會活動漸增後得以紓解,或是未來國際相互解封後疫情再起,銀光族的孤獨感是否更加深;這些都是政府必須關注的問題。況且,光是2017年至2020年短短三年中高齡孤獨感暴增3.9倍的現象,猶如一頭房間裡的大象,政府和社會是否有勇氣去看見?楊志良強調,對中高齡的族群來說,心理健康絕對直接影響生理健康。與其投注龐大資源於解決弱勢長照,更該撥出資源促進能自理生活的銀光族提升心理健康。台灣銀髮孤獨感暨各縣市銀髮孤獨指數大調查係於109年06月18日至06月21日與7月9日進行訪問。此次成功訪問1,256位50歲以上民眾。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77%。調查以臺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並採電話號碼尾數2碼隨機方式進行。此次調查依據內政部公佈之109年5月底人口統計資料,針對戶籍、年齡及性別進行統計加權處理,且原始樣本不足30份之縣市追加補足,以確保全台22縣市之個別樣本數達30份以上。。延伸/人生重開機!「退休那天,我把同事電話都刪了」。延伸/妹妹還沒退休就罹癌去世 江育誠:「愛要及時,遺憾有什麼意義?只是永遠的痛」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陽性回診數降 醫:不回診形同自殺
台灣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已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2017年約1萬6000人罹患大腸癌。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篩檢意願降低外,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國健署副署長吳昭軍表示,研究發現,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者,未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大腸癌的死亡風險增加6成4;而台大醫師也提醒,只要糞便潛血檢查陽性,就會有很高的罹癌風險,提醒民眾在後疫情時代下,仍應定期到院檢查、及早掌握癌前病變。國健署今上午舉行大腸癌篩檢記者會,邀請台大內科醫師講解,同時,也與科技業者HTC合作,以VR穿戴裝置方式展現大腸路徑。吳昭軍說,每年國人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篩檢人數約130多萬,上半年約70萬;而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半年人數僅50多萬,比去年同期少約2成左右。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而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上,都是女性的1.5倍,而相較去年,今年上半年全台糞便潛血檢查3萬1000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萬1000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台大醫院健檢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表示,大腸癌患者雖有年輕化趨勢,但平均中位數仍在70歲左右。而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糞便潛血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其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比常人增加5至6倍。目前仍有約1萬名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尚未接受大腸鏡確診。邱瀚模說,因根據發生率來推估,1萬名糞便潛血陽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者中,約會有500人罹患大腸癌,且當中更有一半的人為早期(0至1期);但這是可以早期根治的,也可直接透過內視鏡切除,5年存活率高達95%;一旦變成2、3期時,不僅治療費用貴、存活率降低,也更難根治;到了晚期存活率僅剩13%,「性命就在一念之間」。吳昭軍呼籲,防疫固然重要,但民眾保持身體健康也一樣重要,有鑒於88%的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的民眾,國健署已補助50歲以上至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而檢出後的陽性個案,必須及早到醫院做大腸鏡來確認是否陽性,以便後續治療。【中央社台北1日電】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確診人數直直落,至今仍有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未回診。台大醫師邱瀚模今天呼籲別再拖,陽性個案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不回診真是自殺行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7年有多達1萬6408人確診大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女性的1.5倍,由於多達88%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因此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僅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0%,還能降低35%死亡率。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民眾外出、就醫意願都降低,癌症篩檢及回診人數也直直落,恐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大腸癌篩檢衝擊最為明顯。林莉茹說,相較去年,全台上半年大腸癌篩檢率掉了20%,3.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1萬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大腸癌權威、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回診率明顯降低,尤其3到4月間,每逢有疫情傳出,回診個案就猛掉,令人擔憂。邱瀚模強調,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僅比常人增加5至6倍,但篩檢陽性個案則是常人的20至30倍,風險之大可見一斑,「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真的是自殺行為。」
-
2020-07-01 癌症.大腸直腸癌
全台萬人腸癌篩檢陽性未回診 醫警告:形同自殺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確診人數直直落,至今仍有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未回診。台大醫師邱瀚模今天呼籲別再拖,陽性個案每20人就有1人是大腸癌,不回診真是自殺行為。根據「癌症登記報告」,大腸癌已連續12年高居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2017年有多達1萬6408人確診大腸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表示,大腸癌危險因子很多,包括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肥胖、菸酒、老化等,男性不論在發生率或死亡率都是女性的1.5倍,由於多達88%大腸癌發生在5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因此國健署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不僅早期癌5年存活率超過90%,還能降低35%死亡率。不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逾半年,民眾外出、就醫意願都降低,癌症篩檢及回診人數也直直落,恐錯失早期發現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大腸癌篩檢衝擊最為明顯。林莉茹說,相較去年,全台上半年大腸癌篩檢率掉了20%,3.1萬名篩檢陽性個案當中,只有2.1萬人回診進行大腸鏡檢查,還有1萬人至今尚未回診。大腸癌權威、台大醫院內科部臨床教授邱瀚模表示,受到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回診率明顯降低,尤其3到4月間,每逢有疫情傳出,回診個案就猛掉,令人擔憂。邱瀚模強調,在一般人口當中,每1000人中約有2至3人罹患大腸癌,但篩檢陽性者每20人就有1人;即便是父母都罹患大腸癌,兒女罹患大腸癌風險也僅比常人增加5至6倍,但篩檢陽性個案則是常人的20至30倍,風險之大可見一斑,「篩檢陽性不做大腸鏡,真的是自殺行為。」邱瀚模說,以全台未回診的1萬名陽性個案為例,其中一半的人有腫瘤性息肉,20%有超過1公分腺瘤性息肉,5%大腸癌,以此估算,全台有500名大腸癌患者仍在路上趴趴走,其中250人是可以根治的,但繼續拖下去,隨時可能惡化成更嚴重、更難根治的大腸癌。他解釋,0期大腸癌只要內視鏡切掉就能根治,5年存活率高達95%,一旦變成2、3期不僅治療費用貴、存活率降低,也更難根治,到了第4期存活率僅剩13%,「一念之差,差之千里。」
-
2020-06-30 科別.骨科.復健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洗臉,這些姿勢都是腰痛元凶!專家教6種不良姿勢一次改善
不良姿勢讓骨骼歪斜,是引發疼痛的元凶人類從開始用雙腳走路以來,就有腰痛或肩膀僵硬的問題……。大家很容易以為這大部分是發生在中高齡者身上,然而,即使是兒童或年輕人,如果長時間維持相同的姿勢或是以錯誤的姿勢進行工作,當然也會出現腰部痠痛、肩部僵痛等情形。以不良的姿勢長時間坐在書桌前寫字閱讀或者長期開車的話,由於腰部的肌肉收縮,會對骨骼施加壓力而導致疼痛。出現疼痛感後通常2~3天內就能痊癒,但如果是每天不斷重複進行,就會成為慢性化的症狀。利用骨科醫師的牽引治療或整復推拿師的按摩,都只能讓症狀獲得暫時性的改善。舉例來說,提拿重物就閃到腰的人,是因為負重加強了骨盆前傾情形而造成劇烈的疼痛。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支撐脊椎的肌肉也逐漸衰退,身體各處就容易出現痠、痛、僵、麻等不適症狀。骨盆前傾本來就是造成腰痛的原因,但是這一點卻不太為人所知。如果從解剖學的觀點來說明,當腰椎過度前彎時,脊椎間隙會變狹窄,椎間盤就會往後突出,壓迫到神經而產生疼痛。如果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就不易產生疼痛,但是因姿勢不佳而改變了脊椎的彎曲狀態時,就容易出現疼痛感。不同的姿勢帶給椎間盤的負擔,就如同下頁圖片所示。根據資料顯示,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拿著10公斤的重物時,上半身的前彎角度如果是20度,對第3腰椎造成的負荷大約是220公斤。即使是沒有提拿重物的情形下,也會帶來約150公斤的負荷。跟骨盆前傾大有關係的就是骨力的衰退。但是,在做家事或交通等方面都變得很便利的現代社會中,實在很難維持正確的姿勢。不好的姿勢會骨骼無法保持生理性的S字型彎曲,對於背部上的多裂肌的支撐也很有限。利用能調整重心線的靠牆站運動,讓身體從骨骼開始重新挺直吧。靠牆站的動作在調整骨骼的同時,也能讓肌肉、骨關節或神經充分發揮功能,由於帶來的負擔也是最小的,因此可以預防受傷或疾病的發生。原本,脊椎動物的始祖是魚類。但是跟在水中的情形不同,在地面上必須直立起脊椎才能對抗重力。因此,請利用靠牆站好好鍛鍊肌力和骨力。不過,即使以靠牆站的方法矯正姿勢,但如果日常動作的習性沒改,那麼姿勢的改善也只是進三步退兩步的情況。以下要教大家一些小方法,讓想要快速揮別疼痛、恢復正常狀態的人,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改掉那些導致不良姿勢的習性。早晨從床上起身之前進行手腳猜拳運動,預防眩暈或走路不穩的狀況早上睡醒時,如果一下子就起身,有時會引發眩暈或身體搖晃不穩的狀況。有可能是因為睡覺時習慣維持一直側睡或趴睡的姿勢,造成局部性的血液循環阻礙。從太陽升起的早上6點開始,自律神經會從副交感神經切換成由交感神經主導。為了讓自律神經順利切換發揮功能,稍微呼吸一下後再活動才是順暢的起床方式。從脊髓延伸的運動神經在睡眠期間會被隔絕,因此不要立刻起身,建議先在床上做手腳的猜拳運動、伸個懶腰等等,重點就是要調整好末稍的血液循環後再起床。洗臉時輕輕地彎曲膝蓋、伸直背肌,可預防閃到腰雖然洗臉的時間很短,但突然從彎曲的姿勢挺起上半身時,腰部肌肉的收縮會對腰椎施加壓力,而成為閃到腰或腰痛的原因。每天反覆帶給腰部的壓力,就像不知不覺中水滿到溢出來一樣,會突然轉變成疼痛。雖然與盥洗台的高度也有關聯,但還是建議要洗臉時,先彎曲膝蓋、往後翹起臀部、伸直背肌,以腹肌用力的姿勢進行,才不會造成負擔。居家生活「坐沙發」靠著椅背並挺直腰部,一面看電視一面拉提腹部人在客廳裡,就會想把身體舒服地往沙發上靠,而呈現骨盆朝後方傾倒的放鬆姿勢。但是,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坐在沙發上的日常習性,也是造成腰痛的原因。因此就算是坐在沙發上時,也要挺立骨盆、伸直背肌。儘量把椅子坐深,然後挺直腰部。但假如將整個背部都挺直靠在椅背上的話,骨盆就會後傾,反而造成身體的背部緊繃,所以最好能在背後放一個靠枕支撐腰部。居家生活「用餐」坐在椅子上進食的時候,挺直骨盆、腹部向上拉提用餐時,可能容易因為投入其中,而在不知不覺中養成駝背的習慣。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以駝背的姿勢用餐,會壓迫到胃的上方,導致消化時間拉長。用餐時,椅面大約坐一半、挺直腰部,讓骨盆筆直地挺立。挺起骨盆的方法,就像拉提腹部、往上伸展背部的感覺,請依這種狀態確認骨盆的位置,試著將上半身前傾或後傾以進行調整。最輕鬆自然的坐姿,就是骨盆挺直的狀態。骨盆一挺直,腹部就往上拉提,因此不會壓迫到胃部和內臟。感覺就像從臀部到頭部呈一直線伸展的狀態。只要挺起位於耳朵下側的胸鎖乳突肌,頭部就會回到頸部正上方,背肌也得以伸直。居家生活「洗澡」洗澡的時候也要避免採取前傾的姿勢不論是泡澡或淋浴,洗澡時如果採取前傾的姿勢,就會讓頭部往前低下,造成背部蜷曲。洗澡時用熱水溫暖身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具有全身按摩的效果。這時候如果背部或腰部蜷縮,身體就會出現血液循環好以及循環不好2種情況。你是否有過明明剛洗完澡,腹部卻感到寒涼的經驗?這是因為背部或腰部蜷縮,導致腹部肌肉緊繃而阻礙了血液循環。泡半身浴同時看書,能夠放鬆身體似乎很不錯,但如果因此養成駝背的姿勢習性,那就太遺憾了。當背部緊貼在浴缸壁面、伸直背肌時,血液循環就會暢通到頸部,因此可以從身體的內部往外整個放鬆。居家生活「就寢」用毛巾矯正睡眠姿勢睡覺的時候也會有重力壓迫,很多人為了避免腰痛或造成負擔,於是採取側睡的方式。如果採取側睡的姿勢,會在同一方向施加重力,導致骨骼和肌肉扭曲歪斜,所以不建議使用這種姿勢。睡覺時會腰痛、早上起床時會腰痠的人出乎意料地多。睡姿選擇仰臥最佳。將浴巾捲成圓筒狀、墊在膝下,可以減少骨盆前傾的負擔,減輕對腰部造成的負荷。如果背部的疼痛狀況嚴重,就要放個能支撐頸下的枕頭,或者將毛巾捲成圓筒狀放在頸部下方。只要頸部不懸空,就能消除骨盆前傾的負擔。為了方便翻身,使用較長的矯正枕頭才是正確的作法。透過翻身的動作,可以矯正骨骼和肌肉回到原本應有的位置。身體的歪斜或疼痛也會影響到睡姿,因此矯正才是重點所在。書籍介紹書名:睡前1分鐘!靠牆站 整好脊:最強一個動作,刺激抗老荷爾蒙分泌,遠離肌少症、骨質疏鬆症、關節炎!作者:山本江示子出版社:蘋果屋出版日期:2019/09/06作者簡介/山本江示子靠牆站抗老化課程‧醫療舞蹈教練醫療社團法人蒼樹會山本骨科理事15年前開始經營抗老化美容皮膚科,做過5萬人以上的抗老化治療。提出抗老化光是靠外表是不夠的,還必須綜合牙科、基因、內分泌、自律神經、排毒、身體姿勢等相關領域,才能達到抗老化的目的。對身體的肌力、平衡能力的變化與變形性關節症等疾病,進行相關研究及有效的實證。並致力於普及「醫療舞蹈」,指導大眾如何與患有疾病的高齡患者一起過著開朗年輕的生活方法。就任美容皮膚科Softmedi株式會社董事長、(社)日本分子矯正醫學會會員、(社)國際先進醫療統合學會會員、美國抗老化醫學會(A4M)所屬、(財)內面美容醫療財團公認專業教練、臨床基因醫療學會會員、(社)日本胎盤研究會beauty health顧問、日本functional協會教練、毛髮診斷士、醫療回春專家、Rex system教練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延伸閱讀: 「小黑蚊」其實不是蚊子!紗窗擋不住,不想留下滿腳紅豆冰,皮膚科醫師教你這樣做 手腳綁病床2小時後,我覺得我「不是人」...朱為民醫師:生不如死的「約束體驗」,竟是照護現場的真實
-
2020-06-24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肩困擾 她半年痛到睡不著
許多中高齡民眾都有五十肩困擾。一名45歲施姓婦人半年前開車離開停車場時,竟然難以抬起左手臂投入代幣,出現疼痛、舉不高等五十肩症狀,連梳頭髮和穿脫內衣也很難做到,晚上更是痛到睡不著,導致白天精神不好,因此尋求民俗療法治療,但疼痛症狀無法緩解,她轉至衛福部立彰化醫院接受治療。彰化醫院以「新式關節授動術」治療患者手臂,術後不到半天,病人已能高舉左手,反手摸後背,原本無法手叉腰的動作也可以做到,當天晚上住院一夜好眠。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柏辰表示,五十肩又被稱作冰凍肩,醫學名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五十肩是肩關節發生了沾黏,引起程度不一的疼痛,會造成肩膀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度均下降,大部分患者是單側手臂發作,約10%患者會兩側手臂同時發作。陳柏辰表示,施姓婦人沾黏情況嚴重,實施新式關節授動術,經關節攝影確認沾黏位置後,打進擴張溶液,鬆開沾黏的關節,接著在麻醉醫師的監控下做靜脈麻醉,以骨科特殊手法鬆開沾黏的關節囊,再注射關節內止痛與防沾黏的藥物,減少治療後的疼痛與再次沾黏。陳柏辰表示,新式關節授動術耗時15分鐘完成,術後僅有小於0.1公分的針孔,嚴重沾黏者術後住院1天,較輕微者不用住院,在家自行復健即可,通常術後1天就可恢復原手臂的七至八成功能,1至2周恢復九成功能。五十肩好發在40至60歲間,也有人30多歲就發生,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者較易罹患,大部分病人自發性發生,原因不明,少數是開刀或受傷後引發,若不治療,久了易導致肌肉萎縮,慢性疼痛易引起抑鬱,醫學研究指出會造成腦萎縮。陳柏辰提醒,若出現肩部疼痛,經適當休息逾兩周依然疼痛時,應及早就醫以釐清病因並接受治療;若確診發炎,需要適當休息,避免反覆刺激;如果手術治療,應遵照醫囑活動、復健,避免再次沾黏。
-
2020-06-23 科別.骨科.復健
五十肩困擾半年睡不好 手術鬆開沾黏關節囊換得好眠
五十肩困擾許多中高齡民眾,衛福部立彰化醫院以「新式關節授動術」治療患者手臂,術後不到半天,病人已能高舉左手,反手摸後背,原本無法手叉腰的動作也可以做到,當天晚上住院一夜好眠。接受手術的45歲施姓病人今天表示,約半年前她開車離開停車場時,竟然難以抬起左手臂投入代幣,後來陸續出現疼痛、舉不高等症狀,連簡單的梳頭髮和穿脫內衣也很難做到,晚上更是痛到睡不著,導致白天精神不好,她尋求民俗療法,被認為是五十肩,或被認是退化及筋拉傷,經過治療仍無法緩解。施姓病人經人介紹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求診,骨科醫師陳柏辰確診為五十肩。陳柏辰表示,五十肩又被稱作冰凍肩,醫學名稱為沾黏性關節囊炎,是肩關節發生沾黏,引起程度不一的疼痛,造成肩膀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度均下降,大部分是單側手臂,約10%會兩側手臂同時發作。陳柏辰說,施姓病人沾黏情況嚴重,實施新式關節授動術,經關節攝影確認沾黏位置後,打進擴張溶液,鬆開沾黏的關節,接著在麻醉醫師的監控下做靜脈麻醉,以骨科特殊手法鬆開沾黏的關節囊,再注射關節內止痛與防沾黏的藥物,減少治療後疼痛與再次沾黏。陳柏辰表示,「新式關節授動術」15分鐘完成,術後僅有小於0.1公分的針孔,嚴重沾黏者術後住院1天,醫師觀察情況,較輕微者不用住院,在家自行復健即可,通常術後1天就可恢復原手臂的七至八成功能,1至2周恢復九成功能。五十肩好發在40至60歲之間,也有人30多歲就發生,糖尿病及甲狀腺疾病者較易發生,大部分病人自發性發生,原因不明,少數是開刀或受傷後引發,若不治療,久了易導致肌肉萎縮,慢性疼痛易導致抑鬱,醫學研究指出會造成腦萎縮。若出現肩部疼痛,經適當休息逾兩周依然疼痛,要及早就醫以釐清病因並治療,若確診發炎,需要適當休息,避免反覆刺激,如果手術治療,遵照醫囑活動、復健,避免再次沾黏。
-
2020-06-21 橘世代.好野橘
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國際市場動盪,買了股票要擔憂變壁紙,留不動產給兒孫似乎較「保值」,不過能傳三代的「傳家宅」怎麼選?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可參考三點,首先透天可多代同堂,但入手有陷阱;其次要改建或加裝電梯,都要注意屋齡;第三,要能增、保值,必須注意生活機能。徐佳馨指出,雖然「傳家宅」大多是建商話術,不過許多橘世代的夢想就是「三代同堂」,以坊間對「傳家宅」的定義,也就是居住空間和土地持分大,一般來說,如果沒有預算買下同棟大樓的上下幾層,或隔壁幾戶,那麼透天厝會比較適合。最理想的透天厝要具備未來可改建的條件,徐佳馨提醒,一定要有土地獨立權狀,而不是和鄰居共同持有,另外,若要為家中高齡者做好安全措施,需要安裝電梯,那屋齡也不能太高。買透天厝和一般大樓住宅不同,徐佳馨表示,透天厝價錢大多用地坪加上造價計算,較少使用建坪,而在同一區域,透天和大樓比起來,價格會稍高一些。要入手透天厝,她強調一定要做好功課,透天通常座落在非蛋黃區,若想保值甚至增值,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生活需求、注意周邊生活機能,食衣住行是否能被一定程度的滿足,例如超商、超市、餐飲店距離不遠,也最好要有大眾運輸站點,如公車站、捷運站等在附近。假如地點選不好,導致鑑估價格低,有可能影響貸款金額。徐佳馨指出,同時,透天厝還會有:物件少所以價格亂、裝潢非常花錢、轉手難度比大樓高等潛在問題,民眾要購買傳家透天厝,必須做足準備再開始看屋,方能入手自己、子孫都滿足的傳家宅。【關於更多房屋理財大小事↘↘↘】。配偶贈與、房產移轉...Loss4大遺產節稅關鍵,導致財產縮水了!。存了一輩子只剩下一間房 3種方式打造「退休穩定現金流」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6-13 橘世代.好學橘
音樂人開咖啡館 啟動熟齡續航力
職人淬咖啡館自2018年8、9月籌辦至今一年餘,創辦人呂協翰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做這些能賺錢嗎?」還好過去在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工作經驗,讓阿翰懂得靈活運用資源,職人淬咖啡館也做出租場地的生意,是不少廣告片的熱門拍攝「景點」,加上每個月舉辦中高齡講座等收費活動,收支還能勉強打平。除了創始店之外,林口分店近期也開張,結合職能治療的複合功能,提供在地中高齡族服務。就這樣,溫溫緩緩的,一杯杯的手沖咖啡將繼續運轉著職人們的第三人生, 傳遞百工的人生況味。想取得職人們的智慧,職人淬粉絲頁每周三公布職人們下一周的班表,只要點杯咖啡,不用預約,便可以親近職人、聊聊天,若想要和某一項領域職人一對一諮詢,每次500元含一杯咖啡,可至104高年級網站預約。原本從事音樂創作的呂協翰,職涯大轉彎經營咖啡館,只是有別於時下流行 的網美打卡店,這間咖啡館多的是象徵智慧、白灰髮中高齡者,阿翰表示,職人淬在創辦之初便是以社會企業營運, 訴求「中高齡再就業」以及鼓吹企業應該為「中高齡職務再設計」。「提早退休=好命」,這是台灣傳統的觀念,主計總處依據勞保請領年齡呈現勞工退休年齡,結果顯示,近二年平均請領勞保年金年齡約61.3歲,意即退休年齡已突破60大關。但相較已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日本,「高年齡者雇用安定法 」正討論延遲退休年齡至70歲,兩者仍有一大段距離。台灣「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 」去年三讀通過,開放雇主以定期契約雇用65歲以上勞工,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延後上路。呂協翰表示,中高齡者擁有豐富的工作資歷,退休後好不容易不為工作綁架,若重返職場多數不為金錢, 也因此對企業主來說,當「金錢」無法驅動中高齡者,且可能必須包容其脾性 ,反而讓企業因嫌麻煩而卻步,這也是為什麼中高齡職務再設計喊了很久,卻未見落實的障礙。他舉職人淬聘雇高年級實習生的經驗為例,因這群5、60歲的中高齡者的工時是採時計,且考量他們的生活型態,因此工作班表是一周前才排定,以便他們調配自己的工作時間,但很多企業的人資是難做到「彈性」這項工作條件。【延伸閱讀↘↘↘】。退休更好玩 咖啡職人也是人生導師。退休警夫婦山林開咖啡廳 「喝1杯,還能做法律諮商」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1 橘世代.好學橘
想好好規劃退休生活?你可以試試的3條路
從職場上退休,如何對社會貢獻、重塑自我價值?104高年級營運長李明倫觀察發現,許多人七、八十歲仍保持活力和熱情,都是趁著退休後體力還不錯、最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大致從3條路徑發展出老後的新生活:路徑一:強化之前興趣中高齡者最大的優勢是經驗價值。李明倫指出,經驗價值除了工作,還有很大一塊是生活層面,「有一些前輩住在一個地方65年,他認識這個地方可能就比我們多十幾、二十年。」他認為,雖然中高齡者可能背不起來太多資料,但很多地方記憶就在他生活裡,根本不需要背,因此104高年級挖掘出許多厲害的導覽員。 例如,何老師是一位牙醫師,因為自己就對建築文化很有興趣,退休後便投入導覽工作。而起心動念來自於,他發現自己到別的的國家,朋友都可以帶他了解當地歷史和建築;而朋友來台灣時,他卻不知道怎麼介紹。後來有一次到英國旅遊,看到當地導覽員是兩位60多歲的中高齡者,他便期望自己退休時可以像他們一樣。因此,何老師鑽研歷史古蹟幾十年,退休後最想做的事,就是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的建築與風俗,加上他有日語和英語的能力,帶過許多重要外賓認識台灣。還有很多像他一樣的中高齡導覽員,同樣有著滿滿的熱忱和使命,每次導覽都是好幾個小時不會累。路徑二:發揮自己專業1.工作專業有些人找不到自己興趣,也可以發揮工作專長。例如,李老師是一位76歲的人資主管,有許多大型企業的工作經驗,退休後半年便開始感到無聊,但他認為自己沒有特別興趣,重新培養一個興趣又似乎太晚,後來他發現原來工作就是他最快樂的事。李老師豐富的人生與工作資歷,正好可以提供年輕人一些工作上的建議。退休後,他開始為人力資源後輩開課傳授經驗,還有大企業請他去輔導資遣的員工,由於他在職時就有被資遣過5次的輝煌紀錄,很了解被資遣時的心情和可能遇到的問題,透過自己的經驗分享,便能夠鼓舞和協助到很多人。後來,他成為104高年級的第一位顧問,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李明倫指出,年輕人可能會面對工作的挫折,或在要不要轉換工作之間卡住,李老師可以提供他們一些思考方向,還有很多像他這樣的個別諮詢顧問,涵蓋人資、行銷和業務等不同領域。2.才藝專長有些中高齡女性,雖然很早離開職場,但在生活中練就出家政或烹飪專長。李明倫表示這些傳承很有價值,例如逢年過節阿嬤的家常菜味道總是很讓人懷念,如果一項手藝失傳,味道也就消失了。因此104高年級也挖掘許多達人,很會包北方粽的阿嬤,在端午節教大家包好吃的粽子;也有幫小孩縫學號,發展到成為布藝創作的老師。路徑三:開創新的志業超過70歲的蛋黃哥,退休後總是以小丑裝扮現身,為安養機構的長者帶來歡笑,很難想像他曾經是電信業的高階主管。緣分來自於他退休後開始研究養老院,有一回在美國參觀一間養老院,發現硬體設備都很好,但裡頭卻一點笑聲都沒有,他不希望自己老後也要住在這樣的地方,於是思考怎麼樣讓這些長者們感到歡樂。後來,他在美國學習小丑表演,回台灣後便在各個養老院義演。一份想要回饋社會的心願,遇上自己所關注的養老院困境,讓他開創出新的職涯之路。而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他進一步開課當老師,教更多人學會扮演小丑,並且成立志工團,一起去養老院表演,用愛和歡笑服務需要關懷的長者。【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客庄花甲故事人」壯遊台灣700公里,帶著生命故事走出去!。劉益丞24年「以館為家」 獲志工界最高榮譽「金駝獎」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6-06 科別.骨科.復健
老是半夜腳抽筋痛醒? 日常做這7件事就可避免
31歲林小姐,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劇痛讓她立刻驚醒,但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小腿仍隱隱作痛,就醫後,才知是靜脈曲張惹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一般而言,多數抽筋都發生在流汗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常見於運動員和年輕人;但中年人或銀髮族出現夜間抽筋,原因則與年輕人大不相同。造成夜間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包括懷孕、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時間過度勞累、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紊亂、藥物作用等,然而,常常被忽略的夜間抽筋原因是靜脈曲張。劉殷佐指出,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使靜脈因壓力過高失去彈性,造成血液回流不易;或瓣膜功能異常,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與病變。靜脈曲張若出現症狀卻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肺栓塞,不可不慎!此外,下肢靜脈曲張除了會引起下肢反覆的腫脹痠痛抽筋外,還會造成小腿皮膚脂肪硬化、傷口難癒合潰爛,嚴重時恐怕需截肢。高危險族群為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如櫃姐、空姐、餐飲業者、醫療人員或於傳統市場工作者等。靜脈曲張剛發生時,症狀往往不明顯,多數人只會感到腿部腫脹痠痛,或頻頻夜間抽筋,以為只是疲勞所致;甚至有人會用力「把腳扳回來」,結果問題沒解決,反倒拉傷肌肉更疼痛,影響行走與日常生活。劉殷佐提醒,如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但若評估為輕症患者,也可以先穿著彈性襪,看症狀是否緩解改善。若未能緩解,醫師會透過靜脈超音波,確認主幹靜脈有無發生逆流,以及確認阻塞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例如,口服或注射藥劑、微創射頻或雷射治療,或利用靜脈膠治療,將毀壞的靜脈重新修復,恢復下肢血液循環。劉殷佐呼籲,常抽筋的中高齡族群,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做好體重控制以減輕下半身負荷,同時多補充青菜水果及喝牛奶,若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可以動一動雙腿,睡覺時做好蓋被或穿襪子等保暖動作,都有助於防止抽筋。 (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腳抽筋是在長高? 其實身體5反應才是真正主因 缺鈣才會抽筋? 個性緊張、偏食都上榜! 
-
2020-06-05 橘世代.好學橘
「中高齡再就業」容易待不住? 3個眉角再想想
活到老學到老,看似老掉牙的俗語,卻是退休後再工作者是否快樂的根本。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觀察指出,許多中高齡再就業者在職場待不住的原因,都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心態沒有調整好,可能自尊心太高、臉皮太薄、堅持己見等。其實只要轉個彎,從終身學習的角度出發,就能看見不一樣的風景。心態調整1:身段放柔軟再就業者一定要準備好面對主管比自己年輕的事實。余璦君表示,曾遇過好幾個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再就業的人,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但做沒多久就回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我的主管跟我女兒年紀一樣大,還來教我怎麼做。」余璦君表示,許多人卡在自尊心,身段放不下來而離職,錯失發揮自己的良機。心態調整2:保持好奇心也因為主管或同事都是年輕人,許多中高齡者會不好意思開口問問題。余璦君指出,曾遇到一些再就職者對自己信心不足,可能因為同事教過一次,自己沒聽懂或忘記了卻不敢再問,就選擇默默離職。其實中高齡者可以對自己多點信心,對事物保持好奇和學習的心態,年輕人是很樂意教你的。心態調整3:放下過去經驗中高齡者通常經驗豐富,卻也因此容易堅持己見。例如,有再就業者找到一份清潔工作,因為本身有幾十年的在家打掃經驗,也認為自己打掃得很乾淨,因此當公司要求他依照一定的標準流程時,他無法接受便離職了。余璦君認為,其實再入職場,專業技能並非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願意敞開心胸重新學習的心態,否則即使能力再好,也會因為心態沒調整好而限縮自己的發展機會。在工作中 找到自我價值當心態對了,就能在工作中找到熱忱和自我價值。104高年級營運長李明倫表示,他看到許多中高齡者工作充滿快樂,甚至比以前在職工作時還開心,因為他們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一天到晚在學習,他們傳遞自己的經驗給年輕人,同時也很享受年輕人教他們新的東西。當人找到自我價值時,也會忘記自己的年齡。例如,70多歲的導覽員可能一場活動走下來有好幾公里,許多人可能會想說天氣很熱、老師應該很累,要不要休息一下?「但我都跟他們說,你如果累了,就說你要休息,不要覺得丟臉,老師他們不會累,因為他在做自己有熱情的事情。」李明倫觀察發現,很多高年級導覽員工作起來好像都不會累,動作與活力甚至連年輕人都趕不上,因為他們做這份工作不完全是為了收入,而是真正享受在其中,因此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到源源不絕的熱情與活力。【更多精彩故事在這裡↘↘↘】。阿吉船長捨棄自尊 65歲重拾陸地生活。人生故事/高年級就業 重新出發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03 橘世代.好學橘
高年級上班去!3個政府免費資源「幫忙找工作」
退休後想重返職場,哪裡可以找到工作?善用政府資源,由勞動力發展署成立的「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要是服務55歲以上有就業需求者,以及未滿55歲但已領到退休金的族群,目前台北永和與高雄鳳山各有一個銀髮中心,不但提供工作媒合,還有諮詢與教育功能。 「我們採專人一案到底服務。」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主任余璦君表示,民眾來找工作都會有一位服務人員先對談,了解求職者的狀況、想找的工作和專長能力後,擬定一個就業行動計畫。萬一這次沒有媒合成功,下次再來也會是同一個人服務,如此才能最貼近每一位求職者真正需求。此外,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還有三大服務:1.一對一 職涯諮詢如果想重新找工作,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思考上有些卡住,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便會啟動專業的「職涯諮詢」服務。余璦君表示,經過評估過後,確認求職者確實有職涯諮詢的需求,便會安排老師一對一諮詢,這在市面上一般是計時付費的服務,在這裡則完全免費。2.三到六人 團體督導中高齡者想重新找工作,可能遇到求職技巧不足的問題,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針對一些共同困難,提供「團體督導」課程協助。余璦君指出,有些求職者能力很好卻沒被錄用,在互動過程中發現可能只是履歷寫得不夠好、面試技巧不好或不了解自己能力,因此會透過舉辦3-6人的小型團體輔導課程,針對有共同困難的求職者,提供互動式諮詢與實際演練,來提升求職者找工作的技巧,也同樣完全免費。3.一站到底 職前訓練中高齡者再就業很可能需要轉換跑道,如何面對一個全新陌生的領域?一般而言,許多人會去參加職業訓練課程,「如果課程中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這麼喜歡,可能造成資源浪費。」余璦君表示,銀髮人才資源中心開辦了短期職前訓練,而且從課程、體驗到面試,提供一套完整就業機制。短期職前訓練課程在4天內完成,並且直接找企業主管來上課,分成4個階段:第一階段「心態調整」:讓求職者了解重返職場需要將身段放軟。第二階段「職業課程」:讓求職者知道這份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特質與能力、工作實際內容等。第三階段「職場體驗」:課程最後一天直接到公司現場實際操作,將理論和實務結合。第四階段「當場面試」:工作體驗完後直接現場面試。「透過這模式發現錄取率提高很多。」余璦君指出,通常會留到課程最後的人都是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大幅提升面試的錄取率。此外,就業穩定度也提高很多,一般企業面試頂多20分鐘就決定是否錄用,不一定可以看對人;另一方面許多求職者上班後才發現工作內容和想像有落差,於是做沒幾天就離職,對雙方來說都是損失。而透過這樣的訓練模式,求職者和企業有4天時間可以互相了解,確認彼此是否合適,帶來更務實的再就業協助。【熟齡精選延伸閱讀↘↘↘】。勇敢追夢不會晚!60歲,移居金門「開間書店」送自己。做回收是因為有願景!「辛苦中覺得快樂」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5-26 科別.心臟血管
半夜腳抽筋不是缺鈣,竟是這問題導致!
31歲林小姐,常忘記蓋被子睡覺,有天凌晨想起床上廁所,不料小腿肚瞬間糾結,劇痛讓她立刻驚醒,但全身無法動彈,只得下床用爬行前進;之後整夜輾轉難眠,甚至到了中午,小腿仍隱隱作痛,就醫後,才知是靜脈曲張惹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一般而言,多數抽筋都發生在流汗過多,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所引起,常見於運動員和年輕人;但中年人或銀髮族出現夜間抽筋,原因則與年輕人大不相同。造成夜間小腿抽筋的原因很多,包括懷孕、脫水、電解質不平衡、長時間過度勞累、神經肌肉疾病、內分泌紊亂、藥物作用等,然而,常常被忽略的夜間抽筋原因是靜脈曲張。劉殷佐指出,造成靜脈曲張的原因為,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使靜脈因壓力過高失去彈性,造成血液回流不易;或瓣膜功能異常,導致靜脈血管擴張變形與病變。靜脈曲張若出現症狀卻若未及時治療,可能會發生靜脈血栓,甚至致命肺栓塞,不可不慎!此外,下肢靜脈曲張除了會引起下肢反覆的腫脹痠痛抽筋外,還會造成小腿皮膚脂肪硬化、傷口難癒合潰爛,嚴重時恐怕需截肢。高危險族群為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如櫃姐、空姐、餐飲業者、醫療人員或於傳統市場工作者等。靜脈曲張剛發生時,症狀往往不明顯,多數人只會感到腿部腫脹痠痛,或頻頻夜間抽筋,以為只是疲勞所致;甚至有人會用力「把腳扳回來」,結果問題沒解決,反倒拉傷肌肉更疼痛,影響行走與日常生活。劉殷佐提醒,如有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但若評估為輕症患者,也可以先穿著彈性襪,看症狀是否緩解改善。若未能緩解,醫師會透過靜脈超音波,確認主幹靜脈有無發生逆流,以及確認阻塞程度,來選擇治療方式,例如,口服或注射藥劑、微創射頻或雷射治療,或利用靜脈膠治療,將毀壞的靜脈重新修復,恢復下肢血液循環。劉殷佐呼籲,常抽筋的中高齡族群,平時要保持運動習慣,做好體重控制以減輕下半身負荷,同時多補充青菜水果及喝牛奶,若是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可以動一動雙腿,睡覺時做好蓋被或穿襪子等保暖動作,都有助於防止抽筋。
-
2020-05-17 癌症.淋巴癌
健康醫點靈/淋巴癌新標靶藥物 副作用小、健保給付
花蓮一名86歲吳阿嬤每天游泳運動,7年前發現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淋巴瘤」,用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再度復發,經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腫瘤未再復發,吳阿嬤不僅回歸正常生活,也能繼續運動。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確診時已是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一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威翰指出,以化療做為第一線治療,因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副作用,讓中高齡癌友易心生恐懼、難以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造成心理和經濟負擔。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標靶藥物,黃威翰說,可抑制惡性B細胞生長及生存,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且副作用小,只有1成患者使用後有輕微腹瀉及心律不整。不過,健保給付有門檻,患者需經至少1種化療或標靶治療無效再復發,經審查最多可給付13個月。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欲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夜間莫名盜汗等,易誤以為是老化現象。黃威翰提醒,可到醫院找出病因,若是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
-
2020-05-15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保護失智者3招 友善靠你我
「失智保護有3招,友善環境靠你我。」台灣失智者逾28萬人,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呼籲,全民看到行動緩慢或疑似失智者時,可運用「主動關懷」、「幫助選擇」、「安撫情緒」這3招,主動上前幫助,讓失智者與其照護者均能得到支持及關懷,於社區安心生活。根據2017年健保統計,因失智就醫者約17萬人,其中高齡者占多數,65歲以上有16.8萬人。國健署統計,除了家裡,失智者常見去早餐店、大賣場及大樓。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因失智症患者多數為居住家中並在社區中活動,為了讓各職場的人員了解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國健署特別錄製影片,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失智者購物、點餐、問話、主動協助等,呼籲各界聯手一起打造失智症患者友善的社會環境。全聯門市店副理張祐誠分享,日前店內遇到一位年約七旬的婦人在店內選購商品,走到結帳區時摔倒並短暫昏迷,由於店內人員平時就有訓練,隨即上前問候並立即送醫;而看到老婦人身上有配戴聯絡資訊,隨即與其家人聯繫,才知老婦人有失智症,所幸送醫後無大礙。羅素英說明對失智者的保護三招如下:1.主動關懷:大樓保全、早餐店與賣場的員工接觸的客人形形色色,若覺有異狀,可主動詢問來降低失智者的焦慮。2.幫助選擇:早期或輕度失智者會有思緒中斷、忘詞等狀況,可上前提供選擇幫顧客完成任務。3.安撫情緒:失智症者可能因短期記憶缺失,出現重複的行為,用穩定口氣安撫其情緒,可減輕衝突、緩解失智者的焦慮。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5-14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七旬失智嬤購物跌倒 國健署籲3招建構友善環境
「失智保護有三招,友善環境靠你我。」台灣目前已有逾28萬名失智者,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2017年健保資料中因失智症就醫者約17萬人,其中高齡者更佔多數,65歲以上就佔了16.8萬人。而據國健署統計,早餐店、大賣場及大樓是失智者除待家中外,較常出沒地點。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台灣失智症患者越來越多,全民可多些愛心、耐心,看到行動緩慢或疑似失智者時,可運用「主動關懷」、「幫助選擇」、「安撫情緒」等保護3招,主動上前幫助,讓失智者與其照護者均能得到支持及關懷,於社區安心生活。國健署今舉行「三招打造失智保護網」記者會。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因失智症患者多數為居住家中並在社區中活動,為了讓各職場的人員了解如何幫助失智症患者,國健署特別錄製三支影片,包括:「早餐店篇」、「大賣場篇」及「大樓保全篇」,內容包括如何協助失智者購物、點餐、問話、主動協助等,呼籲各界聯手一起打造失智症者友善的社會環境。出席的全聯門市店副理張祐誠,分享日前店內遇到年約七旬的老婦人在店內選購商品、準備走到結帳區時摔倒,並短暫昏迷,由於店內人員平時就有訓練,因此隨即上前問候並立即送醫;而看到老婦人身上有配戴聯絡資訊,也隨即與其家人聯繫,才知老婦人有失智症,所幸送醫後無大礙。羅素英說,國健署自2018年起即與地方政府推動「失智友善社區計畫」,2019年在九縣市建置十個失智友善示範社區,透過不同場域的宣導與工作人員的教育訓練,提升工作人員對於失智症的認識。而對失智者的保護三招如下:主動關懷:大樓保全、早餐店與賣場的員工接觸的客人形形色色,若覺有異狀,可主動詢問來降低失智者的焦慮;幫助選擇:早期或輕度失智者會有思緒中斷、忘詞等狀況,可上前提供選擇幫顧客完成任務;安撫情緒:失智症者可能因短期記憶缺失,出現重複的行為,用穩定口氣安撫其情緒,可減輕衝突、緩解失智者的焦慮。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5-02 癌症.淋巴癌
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別把這些徵兆誤以為老化現象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開始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1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靶藥物後,腫瘤不再復發,吳阿嬤不僅回歸了正常生活,也能繼續她最愛的運動了。台灣進入高齡社會,代表65歲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達14%,高齡族群的疾病治療漸漸備受重視。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表示,吳阿嬤罹患的高惡性度被套性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好發在50至70歲長者,其中男性又比女性多3倍,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7成病患在確診時已經較為後期,並出現淋巴結腫,常見侵犯部位為血液、骨髓、胃腸道、脾臟等等,是1種長期、復發率高的淋巴癌。血液腫瘤科黃威翰醫師指出,治療部分以化療做為第1線治療,但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噁心嘔吐、掉髮、疲倦等等,使中高齡癌友容易心生恐懼甚至無法承受,容易消極不治療或是自費昂貴的標靶藥物,不只心理負擔大,經濟負擔也是龐大的壓力。2017年11月,衛福部健保署將治療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的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作為2線治療,黃威翰表示,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可抑制惡性B細胞生長及生存,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且副作用小,只有1成的病人使用後有輕微腹瀉及心律不整,只須注意藥物交互作用並嚴密監控心律不整。黃威翰醫師提醒,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健保給付使用對象,需經過至少1種化療或標靶治療無效而再度復發的病友,經過事前審查,最多可給付13個月,讓病人可以節省5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被套性細胞淋巴瘤再度復發的吳阿嬤,使用1年多的新型標靶藥物治療後,又能再繼續她最愛的運動,孫女黃小姐開心地說,還好新型標靶藥物有納入健保給付,不只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也讓阿嬤不再害怕接受治療,現在她就像生病前一樣精神奕奕。新型標靶藥物也適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並在去年9月納入了健保給付,黃威翰醫師表示,在第1線治療無效之下,染色體第17條有缺失的病人,健保可以給付到2年,因為再度復發的病人,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和治療效果都相當有限,新型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後,能提供給病人舒適及生活品質提升的治療。淋巴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包含食慾差、體重減輕、體力差,或是夜間莫名盜汗等,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現象,黃威翰醫師呼籲民眾,可以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找出病因,若是淋巴結腫大,需盡速就醫檢查治療。★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4-30 橘世代.健康橘
學習「拈花惹草」,三明治族為自己種一畝心田
人步入中年,承上啟下生活壓力大,這些「三明治」族群是最容易上醫院精神科求助的一群,平日不乏憂鬱、焦慮症狀,嚴重還可能有失智傾向,就來學「拈花惹草」吧,醫師指出,浸淫園藝世界,可找到療癒身心的甘霖,紓緩身心,也能體悟到被需要的成就感,這種非靠藥物的生活模式,不亞於藥物的治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療院所因嚴格控管民眾進出,各科門診量普遍下滑,到精神科求治的中高齡入士,則不少見。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洪琪發表示,人步入中高齡,承受的社會壓力與經濟壓力不在話下,女性更有空巢期問題,這個階段最容易發生睡眠障礙,還有憂鬱、焦慮及恐慌。「園藝治療會是改善抑鬱生活的最好切入點」洪琪發說,這些人可自改善睡眠衛生作起,按時起床就寢,然後早上多曬太陽與運動,達到改善。其中種花蒔草,從事園藝活動,可起早曬到太陽,當陽光透過視神經進到腦部的松果體,就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大量分泌, 睡眠品質就會好些。而園藝工作也是種運動,多運動也能幫助入眠。最重要的是,在拈花惹草或照顧飼養的寵物,看著它們成長茁壯,能產生一種被需要感,進而感到生活的趣味與成就。與花草為伍的當下,也能呼吸些新鮮空氣,或與同好產生互動,這些就能幫忙改善心境,讓自己更為愉悅。高雄長庚醫院呼應高雄市政府「綠屋頂」計畫,利用復健大樓頂樓闢建空中花園,種了鳳梨及香草等植物,平日則訓練病友學習照顧,發現他們有長足的改善。洪琪發說,一般人在家裡的陽台,其實就能種些觀賞性植物,平日在陽台一隅親近自然,不管是鬆土,抓蟲或澆花,都能幫助自己動起來,且從事園藝本身,就能刺激眼手協調能力,甚或激發規畫力,注意何時得施肥、澆水,要怎樣才能把花草照顧好,動腦之餘可減少日後智力退化的風險。很多「三明治」族群,努力在職場打拚,忙到幾乎燃燒殆盡,其實不妨為自己種一塊「心田」,讓心靈有處療癒的空間。洪琪發說,種花草花不了太多時間,民眾可從小品植物學習種起,或種些不必花太多時間照顧的多肉植物把玩,若是種了薄荷、薰衣草等香草植物,還能摘些心葉泡壺香茶犒賞自己,一舉多得。總之,園藝可讓人從視覺味覺嗅覺都獲得一些滿足,身心獲得片刻的紓緩。【熟齡精選閱讀↘↘↘】。眼球動一動/宅在家太久,小心3眼疾找上門!。長輩自嘲「老了沒用」?要注意可能患上孤獨症候群。「等在診間前,不如去爬山」山是最天然的醫師!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25 橘世代.時尚橘
網購流行什麼?牢記停看聽長輩安心買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外出採購頻率大幅降低,導向線上購買,宅食﹑宅工作、宅運動等趨勢相繼崛起,造就「宅生活」大爆發。而居家防疫最受歡迎的物資是哪些?令人好奇。據蝦皮購物觀察,居家防疫民眾傾向在家煮食,民生用品需求增高,衛生紙、泡麵及快煮麵成長2倍,米糧罐頭成長高達3倍。其實網購普及率與使用頻率已成為民眾消費習慣,這波疫情只是加重攀升力道 。網路購物免出門,不用花時間搶購或提著大包小包,宅配直接送到家裡,省時又省力,讓消費者一站購足。分析消費者購物行為變化,可發現現在的消費者較過去更要求具備「互動性」的購物體驗,例如從遊戲中取得優惠。避免踩雷 下手前先互動另一有趣現象是,網購不再是「年輕」、「女性」的專利,蝦皮購物觀察2019一整年銷售發現,「熟齡」、「男性」更是大力崛起。根據內部數據,雙11當天中高齡消費者成長30倍,又以50歲~64歲區間成長幅度最高。高齡社會來臨,長輩們如何選擇安心的網路購物平台,減低網購負擔,以下3點是長輩購物前必懂的心態。(1)停:看見心動商品不要急著下手,先停一停,近期網路詐騙猖獗,別衝動在不明粉絲團下標或買東西。(2)看:看一看是否有商城保障?24快速到貨服務、鑑賞期多久?退換貨規定如何?多觀察並仔細比較。(3)聽:感受買家評價,與店家即時聊聊互動,有問題可以聽取客服協助,以取得更多資訊來做判斷。專家表示,據內政部公布網路購物常遇到的陷阱,第1名為假網拍,透過臉書、LINE、IG張貼不明來源的團購訊息,讓民眾誤以為有優惠。避免被詐,選擇商譽良好的正規購物管道,不要因為一時衝動,在沒有保障的平台購物。慎選商家 鑑賞期多比較網路購物另一個困境是,收到商品後,發現買錯尺寸或是商品運送中碰撞瑕疵,想要退貨退款,因此應慎選有商譽的廠商,最好有所謂鑑賞期,在這段時間可以予以退貨、退款,購物前務必仔細看鑑賞資訊以及是否提供退換貨。網路購物通常可透過客服協助,不過如果需要解說商品時可能無法立即回應說明,為了促進買賣資訊溝通更順暢,電商平台也提供能夠即時交流工具,例如「蝦皮聊聊」,買家可透過此管道取得特定商品的資訊,降低消費糾紛。母親節3大暢銷禮物母親節快到了,以下3大類別商品是網購暢銷霸主,想送禮給母親不妨參考。 TOP1:抗老系列商品,保持青春TOP2:家電,生活更輕鬆愜意TOP3:保健系列商品,強壯身心健康填問卷送百元購物金橘世代讀者限定的蝦皮購物金,只要填寫問卷就有機會獲得新會員消費101元折100元購物金!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步驟1:點選連結:https://sho.pe/PW8ES,填寫資料。步驟2:收取信件,並依照步驟加入蝦皮會員,即可使用購物金。如有問題,可洽詢蝦皮客服專線 02-6636-6559專人協助您加入會員,即可使用購物金。【更多聰明購物好選擇↘↘↘】。過年孝親送禮!盤點4大人氣「長輩家電」。IKEA公開10大好評商品/你是環保、收納派,還是清潔、療癒型?。居家戰疫!濕度多少最能抑菌?5家電有效抗菌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1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疫情期間整天關在家最好?急診醫分享95歲父親這樣防疫心情好
中高齡長者及慢性病患,是新冠肺炎死亡率的高危險族群,因此疫情暴發,有些人已經不太敢出門,尤其不敢上醫院。不過完全不出門對長者是好的嗎?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就在臉書分享高齡父親的一些防疫心得,如偶爾去公園放風、去醫院除戴好口罩外回家得馬上換衣服洗澡等。其實只要做好正確防護,適時出門活動對身心是有正面幫助的。白永嘉在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發文分享他95歲老爸的8個防疫心得,並po出父親開朗大笑的照片,希望對大家防疫期間的健康有所幫助。8個防疫心得1)#門診一定按時去看:爸爸固定在台北榮總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及胸腔內科,拿慢性病的藥,他沒有一次請假😂2)#拿回來的藥一定按時吃:他不吃也不行,印尼好幫手阿麗準時會拿出來,哪一科門診幾顆藥清清楚楚❤️3)#去醫院除戴好口罩外回家換衣服洗澡:所以爸爸從醫院回來都香噴噴,病毒退散😇4)#在家做中風復健避開每天醫院行程:這點他有抱怨,因為無聊不能跟別人哈啦😝5)#人多的地方不去只能偶爾去公園放風:其實他最渴望去擁擠的菜市場,但被禁止😢6)#每天晚上一定一小杯高粱多年如一日:我認為這是他抵抗力好的原因之一,相信金門縣政府一定也同意!但就是一小杯不能多👍7)#每天晚上大概七點多就睡覺:我真的不知道他怎麼辦到的,「返老還童」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小baby也沒這麼早睡啊 😆8)#每天除了關心時事也一定講古早代誌:邊喝酒邊跟我聊川普、蔡英文的事,也會講很多徐蚌會戰、823炮戰的事(資料來源/臉書粉專「急診醫師的眼睛(白永嘉醫師)」)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曾受訪提醒,新冠肺炎提防疫病是第一要務,但高齡者還要設法維持基本活動量,以免疫情過後更虛弱。此時年長都不是關在家裡就沒事,適時的出門活動還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