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9
共找到
6646
筆 文章
-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輩打疫苗安全嗎?慢性病患會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台灣自五月進入社區感染後,提高疫苗覆蓋率非常重要,但鼓勵全民接種疫苗的同時,染疫復原、孕婦、服用慢性病藥物、罕病病友等族群接種前,比一般人多了一層考量,專家建議,有任何疑慮,應先洽醫師評估。Q:我曾染疫已復原,需要打疫苗嗎?什麼時候該打?確診病例數破萬,患者染疫後雖然會產生抗體,但根據疾管署在新冠疫苗接種對象與期程、注意事項中提及,染疫後得到的免疫力可維持多久,仍未知,可能有再次感染的風險,不論過去是否染疫、不論有無症狀,仍建議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出,自然感染後6個月內再感染的風險極低,確診者可經醫師評估後,且距離發病後或第一次採檢陽性日期,至少6個月後再考慮接種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建議染疫者康復後六個月可施打新冠疫苗,體內產生抗體,加強保護力。Q: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打新冠疫苗真的安全嗎?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召集人邱南昌表示,慢性病患服用的絕大多數藥品,不會因為施打新冠疫苗產生過敏反應。不過,對於照射X光的「顯影劑」有過敏史者,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如輝瑞BNT或莫德納)。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旗下學術庫PMC研究資料顯示,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或以下藥物過敏: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關於接種前的注意事項,邱南昌提醒,長者心情務必放鬆,又因近日高溫難耐,老人家切勿過早到注射場所等待,排隊時也要遠離陽光曝曬、注意隨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中暑。針對長者打疫苗產生嚴重不良反應,邱南昌說,到頭來都會發現,症狀與疫苗本身無直接關聯。接種新冠疫苗與一般流感疫苗的狀況相似。」邱南昌建議,不只是老人,民眾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時候,像是接種前發現血壓異常高或低;身體發生感染、有嚴重發炎;甚至突然出現急性嚴重症狀或慢性病突然惡化,皆不宜馬上接種。Q:孕婦打疫苗安全嗎?懷孕前期會否有風險?孕婦也是染疫高風險族群,在最新接種順位中,全台約18萬名產婦提升到第六類對象。國內現在有AZ和莫德納疫苗可供選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於五月底函文衛福部建議,孕產婦接種疫苗,建議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孕媽咪擔心接種疫苗恐致流產風險,台灣婦產科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指出,懷孕三個月內(約12周)有一成多的比率可能流產。美國CDC的新冠疫苗安全監測系統,追蹤9萬多名接種mRNA疫苗的孕婦,發現流產率約13%,與未接種疫苗孕婦的流產率相近,「懷孕初期流產歸咎於施打疫苗並不合理」。黃閔照提醒,學會建議懷孕期間皆可接種疫苗,與其考慮應該要打AZ還是莫德納疫苗,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接種前可諮詢醫師。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不建議接種,以免出現過敏性休克;也要排除急性疾病,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也不適合接種。Q:罹患罕見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者,是否有施打禁忌?全台約有1.8萬名罕病病友。馬偕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說,罕病患者回診頻率高、常與醫療場域接觸,目前是第九類接種對象,正積極爭取順位提前。罕病病友一旦染疫,出現重症的比率高,但是否適合接種疫苗,也要詢問主治醫師意見,評估可能的風險、優點及視個別疾病情況再行決定。林炫沛舉例,一般來說,病友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分析個別狀況,被稱為玻璃娃娃的先天成骨不全患者,體重只有20公斤,疫苗劑量可能需要調配。至於風濕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患者,因接受免疫抑制劑或特殊藥物治療,注射疫苗前也需審慎評估。兒童能接種疫苗嗎?● 新冠疫苗針對兒童的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目前資料有限,因此暫時不建議兒童接種。未來可能因為新的實證,而增加適用年齡層。●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AZ及莫德納疫苗的合適接種年齡是18歲以上,而輝瑞╱BNT疫苗則是16歲以上。資料來源╱衛福部疾管署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9歲老婦打莫德納疫苗發燒嘔吐隔天死亡 屏東累計3死
屏東縣內埔鄉79歲老婦8日到速打站接種疫苗後,返家後有發燒、嘔吐等情況,9日晚間出現呼吸困難,老婦採取坐姿狀態緩解後,未料1個小時後,老婦已無生命跡象,屏東縣府將協助家屬通報疫苗不良反應,死因仍待釐清。屏東縣接種莫德納疫苗,累計有3人死亡。屏東縣府指出,79歲老婦,8日到速打站接種疫苗後,當晚近10點,老婦有發燒體溫38.5度,吃普拿疼,晚間11點多,嘔吐幾次後,人略寫疲憊。9日上午體溫38度,中午體溫恢復正常,但仍全身痠痛,9日晚間9點多,出現呼吸困難,老婦採坐姿後,症狀緩解,但晚間10點多,老婦已無生命跡象,縣府協助家屬通報疫苗不良反應,死因仍待釐清,屏東累計接種默德納疫苗,已有三人死亡。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預約難 「僧多粥少」
疫苗接種對象陸續開放,各地預約方式不一。新竹市以造冊通知為主,補打者可撥電話預約,接線人員每天接600通,接到手軟,新竹縣昨天開放65歲以上設籍長者網路預約,多處衛生所名額秒殺,苗栗縣昨天開放電話預約,不少縣民打了上百通才搞定,南投縣、彰化縣則分別透過實體登記站、社區藥局,協助縣民預約疫苗。新竹縣11到16日將替設籍的65到68歲民眾接種,昨天早上8點開放莫德納疫苗預約接種系統,一度當機引起民怨,9鄉鎮市名額不到中午就額滿,縣府解釋,因最新僅配發1萬餘劑疫苗,不足2萬多名符合資格長者接種,才會改用線上系統讓有意願者預約。苗栗縣昨天有縣民打了數百通電話才預約接種成功,面臨相同窘境,縣衛生局直言,「最大問題仍是疫苗不足」,接種仍是僧多粥少。新竹市目前只開放疫苗諮詢專線替回流補打者預約,接線人員從4線增至9線,衛生局技士彭馨儀說,會有民眾抱怨為何已造冊,仍沒接獲通知,因整體疫苗還不足,接線人員會耐心解釋。另,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已開放第9、10類對象意願登記,南投縣考量高齡者或弱勢民眾沒有手機或不諳網路無法預約,昨天起到12日在全縣13鄉鎮市戶政事務所及5個地政事務所設實體登記站。彰化衛生局昨也宣布縣內279家社區藥局加入疫苗預約小幫手行列,民眾從疫苗意願登記到意願接種可前往到藥局請藥師協助,慢性病患也可利用到藥局拿慢簽、調劑時預約疫苗。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部疫苗施打 年齡下修至65歲
疫情趨緩,疫苗施打年齡也下修,各市政府呼籲民眾盡快預約施打。台北市65歲以上預約打疫苗,昨天剩下約2萬個名額,柯文哲喊話,要大家趕快預約來打。新北市昨起開放67歲以上長者預約施打疫苗,市長侯友宜表示,預約系統穩定,大量資料湧入瞬間完成媒合。柯文哲說,打疫苗還是最終解決方案,他昨天去懷生國中看打疫苗,是市場攤商接種,有1.8萬劑,北市攤商估計至少2.6萬人,原則上有造冊先打,有新疫苗來繼續打。柯文哲說,北市專案接種大多和民生第一線有關,包括捷運公車司機,和人流接觸很大;另外,殯葬業處理大體,易接觸確診過世者,所以有危險度,不亞於醫院,這也要注射。注射地點目前還有很多名額的地點是花博爭豔館,一天可打1萬1140人。新北市昨天和今天開放67歲以上長者預約施打疫苗,市長侯友宜表示,截至昨天下午2點有7萬多人預約。五股大型接種站還有5178個名額,侯友宜鼓勵鄰近的新莊、林口、泰山的民眾可以預約前往施打疫苗,不一定要擠在周邊的施打站。基隆市長林右昌呼籲,中央已宣布50到64歲公費疫苗線上登記,請大家踴躍上網預約,接下來中央會依照各縣市疫苗施打意願人數,撥給地方疫苗施打數量,預約的人多,撥下來的疫苗也就多。宜蘭縣69歲到71歲民眾自12日起,除合約醫療院所,也將可以到各鄉鎮市衛生所接種,而65歲至68歲縣民13日起可預約打疫苗,縣長林姿妙呼籲符合資格者踴躍接種。花蓮再獲配1萬5000多劑莫德納疫苗,將於13、14日開放下一波接種,年齡下修為6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昨起開放全天候網路預約。為了拚疫苗施打率及覆蓋率,金門縣昨天在金城體育館再次設置莫德納大型接種站,開打第1至8類及第9類第二項符合接種的對象。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慈濟買BNT 政府終於授權
慈濟基金會6月23日送件申請採購500萬劑BNT德國原廠疫苗,有了新進展。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10)日表示,已把必要法律文件給慈濟,慈濟可以進行洽購了。外界關心疫苗購買進度,其中台積電(2330)及鴻海╱永齡基金會已獲政院授權採購,慈濟持相同意願,欲申請採購500萬劑BNT德國原廠疫苗。對此,陳時中說,民間跟政府合作購買疫苗,目前進行都算順利。關於慈濟基金會採購疫苗捐贈案進度,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日表示,總統府感恩證嚴法師及慈濟基金會的大愛義舉,也欣見政府相關部門與慈濟基金會的同心協力,讓相關計劃有進一步的進展,於9日完成疫苗採購案必要法律文件簽署。張惇涵表示,自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案後,蔡總統與證嚴法師有過視訊通話,表達政府部門會積極處理;這段期間以來,政府各部門也與慈濟基金會有密切商議。政府相關部門也會與慈濟基金會持續積極推動這項專案,期盼政府與民間凝聚更大力量,讓台灣克服疫情的挑戰。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日也表示,為加速推動此一捐贈專案,政府已於9日簽署並出具必要法律文件予慈濟基金會,以利其辦理後續採購疫苗事宜。慈濟基金會申請購捐500萬劑德國BNT原廠疫苗,昨宣布已與政府簽署完成必要法律文件,將迅速完成後續採購及捐贈疫苗的相關流程。慈濟6月23日送件,蔡總統6月26日與證嚴法師視訊電話,行政院7月1日淮專案,又再隔了八天,慈濟直到前天才正式取得政府授權的法律文件。慈濟基金會以「誠摰感恩」四字,感謝政府大力協助。總統府感恩證嚴法師及慈濟基金會的大愛義舉。但知情的慈濟人指出,慈濟原本就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同步,但政府繞了一大圈,才讓郭台銘、慈濟與台積電合體,而且把慈濟拖到最後,延遲疫苗進口的時程,這是疫情當前一個有為政府該有的行政效率嗎?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刺胳針:科興打2劑有效率83.5% 易儲存有利全球部署
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又譯柳葉刀)8日發表了中國科興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在土耳其Ⅲ期臨床試驗中期結果,顯示接種兩劑科興疫苗14天後,對預防有症狀感染的有效率為83.5%,對預防住院及死亡病例的保護效力為100%。在土耳其超過1萬名試驗參與者中,沒有嚴重不良事件或死亡的報告。該項研究由土耳其衞生部以及哈塞特佩大學醫學院等20多個機構和院校(臨床研究中心)聯合開展。據大公報報導,「刺針」的文章顯示,該臨床試驗涉及超過1萬名18歲至59歲的志願者。自隨機分組至揭盲日,所有受試者在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平均觀察34天左右,10214名受試者中共觀察到150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41例患者發生在接種2劑疫苗14天後。41例中9例在疫苗組,32例在安慰劑組。無死亡病例,重症和住院病例共6名,均在安慰劑組。結果顯示,接種2劑疫苗後14天的疫苗保護效力為83.5%,預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為100%。在安全性分析結果方面顯示,「克爾來福」能誘導產生較強的抗體反應,參與試驗的志願者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或死亡報告,大多數不良反應呈輕度,且絕大部分在疫苗接種後7天內發生。研究報告的通訊作者、哈切特佩大學醫學院教授穆拉特.阿科瓦在一份聲明中說,「克爾來福」疫苗的優勢之一在於它無需在極低溫度條件下儲存,因而更容易運輸和分發,這對疫苗的全球部署特別重要,因為一些國家可能很難做到在極低溫度條件下儲存大量疫苗。 「刺針」介紹,科興已分別於2020年5月、11月,2021年2月以及6月在國際權威期刊發表18-59歲成年人、60歲及以上人群、3-17歲兒童和青少年人群的Ⅰ/Ⅱ期臨床研究結果,均證實了克爾來福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以及大規模使用的可靠性。2020年6月,克爾來福疫苗率先在內地獲批緊急使用,2021年2月獲批附條件上市,6月被世衞組織納入緊急使用清單,同月在內地獲批3歲及以上兒童緊急使用。
-
2021-07-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之亂源,錯把疫情當商機
面對世紀疫情,疫苗之重要性無人質疑。發展國內疫苗産業,也是全民與朝野之共識,立法院早已編列預算並執行中,而為何近日媒體網絡各黨為疫苗爭論不已。連日來疫苗相關事件陸續發生,宛如偵探電影撲朔迷離,有請柯南來「解盲」疫苗之亂的真相。首先將鏡頭拉到去年疫苗政策「一國二制」,採購總量為2,981萬劑,其中進口1,981萬劑加國産1,000萬劑。前疾管局局長、新冠疫苗總召集人蘇益仁指出,原來規畫國産疫苗僅生産100萬劑「戰備疫苗」,也就是二軍B方案的備用品。 如果按照原有規劃,購足3,000萬劑進口疫苗,何來疫苗之亂?由於政策急轉彎,將「戰備100萬劑疫苗」擴大成「戰略1,000萬劑疫苗」直接給國人施打,導致連環錯亂的進口疫苗減量採購及國產疫苗快速審查之決策。要扶持國産疫苗,預留1,000萬劑份額,所以進口疫苗不能買超。代工AZ會擠壓到國產疫苗產能,所以「有人」不喜歡! 國產研發落後,所以食藥署去年公布,通過擴大二期試驗即可獲得急緊使用授權。計畫趕不上變化,五月疫情爆發,導致食藥署將為世界第一例「免疫橋接」疫苗背書,製造政府與人民的信任危機。民間只好出來做政府的事「代購捐贈疫苗」,而政府百般阻撓直到郭董在臉書公開要向總統報告,小英一個半小時給出「 完全授權書」,完勝時中部長20天原地打轉的「有條件授權書」。但「進口與國產PK,1,000萬劑國產疫苗怎麼消化?」,在解盲前政府緊急簽約完成預購,免得「失信」於業者。居然說「怕搶不到疫苗」,真是匪夷所思! 誰會搶購沒有三期試驗的疫苗? 更何況政府補助的前題不就是優先認購權?!把鏡頭再拉到國外,這是一場國際奧林匹克疫苗競賽,目前全世界共有287位選手,6位取得WHO認證,19位進入三期,與高端、聯亞並列2/3期還有8位,其中蛋白質疫苗組共有104名,其中有9名已經進入三期試驗,高端、聯亞並列2/3期有4名。重量級廠家年產能都是10億到30億劑,今年底全球産能為95~115億劑,明年為120~160億劑,遠遠超過全球需求。蘇益仁也因政府沒有認清全球加速製造疫苗的局勢和決心,去年七月辭去疫苗組召集人職務。疫苗產業是比好又比快的「搶時間」生意(研發快、量産快),過時就不值錢的快消品。這是為什麼所有廠家都在尋求代工,不會自己建廠生產。莫德納預估2023年營收從今年171億下降到74億美元,可預期好景不常(60%下滑)。國產疫苗價格也引發熱議,莫德納每劑在25~37美元間、輝瑞為19.5美元、諾瓦克特為16美元、嬌生為10美元、AZ疫苗則在2.15~5.25美元間。高端年產量5,000萬劑,價格為881;聯亞1.2億劑,價格為750,先別説保護力及品牌,單以數量及價格能有國際競爭力嗎?其實,這輪競賽已經結束了。國産疫苗市場是瞄準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4美元的AZ是最可能的競爭者,政府在國內竟以26-31美元買單補貼採購1,000萬劑國產疫苗。巴拉圭就連AZ都需要台灣代付給COVAX買200萬劑,能想像它會用26美元向Vaxxinity預定100萬劑聯亞疫苗,背後是誰買單?。高端三期試驗也在巴拉圭進行,這都是疫苗外交超前部署,未來繼續以外交預算拐彎高價採購送邦交國。 對於政府的這些做法,人民能接受嗎?柯南再深入追查國產疫苗的身家背景,高端疫苗標的物及佐劑是由美國授權或採購,原液、針劑、充填則幾乎是外包,基本上是缺乏核心技術的疫苗組裝廠。其高價源自於授權金高,卻自我神化成源自於美國國家衛生院,為莫德納孿生疫苗。相較之下,聯亞確實具有核心技術,但美國UBI母公司把UB-612疫苗權利給了同母異父的妹妹 (美國Vaxxinity,王長怡的女兒是執行長,女婿是董事長,兩人為唯二董事),而不是蔡政府支持補貼的哥哥(台灣聯亞) 。當外交部發表巴拉圭向Vaxxinity預定100萬劑疫苗,立刻被聯亞藥誠實地打臉「簽約對象為Vaxxinity,但聯亞藥、聯亞生技皆未接獲代工訂單,Vaxxinity可以向其他國際廠下單」。原來聯亞的角色是幫美國Vaxxinity向台灣政府拿補助及用最高價賣疫苗給國人及邦交國,充其量只是美國UBI生産廠之一。簡單說,媽媽有技術、哥哥能幹活、妹妹拿好處。政府花8億補助、再高價77.8億採購,兜了一個大圈子,無怪乎陳培哲院士指出「嚴格來說,國產疫苗是台灣代為生產的美國疫苗」,是一場生技白日夢。其實以台灣的政治環境及商業規模,也很難想像立法院會同意行政院給5億美元,讓資本額8千萬美元的高端踏踏實實完成三期試驗,打從第一天就不依循科學常規。每家公司給不到5億台幣完成二期試驗,再用高價採購疫苗,變相補貼到海外完成三期,提供免責緊急使用授權EUA,再免費提供500萬台灣「志願者」。原來是官員做商人的事,錯把扶持「長期産業」策略來解決緊急「短期疫情」,把疫情當商機,把戰備當戰略。終場前,阿中部長給了柯南一句話「 有人!是誰!? 」, 有待監察院如包青天,為全國民眾一解這疫苗之亂。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施打數直追AZ疫苗!單日22萬施打量創新高
國內力拼七月底新冠疫苗覆蓋率達二成至二成五,今日指揮中心公布昨日疫苗單日接種人次達22萬人,再創3月22日開打新高。陳時中指出「疫苗打不打得快,是在於疫苗供應,要滾動一直往下開放。」強調把第一劑覆蓋率要快速建立起來,即時建立第二防線。據7月9日新冠疫苗接種數達22萬1127人次,其中AZ疫苗接種 9084人次,莫德納疫接種 21萬2043人次,截至目前為止,累計接種 335萬7000 人次,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 13.98%。對此國內醫師提醒,現在長者疫苗施打還是太慢,應該有積極作為,是否若長輩不敢施打,可以將疫苗給年輕人打?陳時中也表示,昨天單日已經打了22萬劑,大家都在努力,不管是打疫苗到一定程度,一定個人防護也要做好,要隨時密切注意滾動檢討,並持續向下開放。另外AZ疫苗自3月22日開打以來,已接種 199萬6019人次,其中莫德納晚了三個月開打,自6月12日接種136萬0981人次,只花了一個月就快追上AZ施打數量。
-
2021-07-1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微解封各縣市規定不同 陳時中:讓地方做該做的事
中央宣布7月13日起微解封,但各縣市做法不一惹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先前地方政府就反應希望有調整的彈性,因此也順應民情,讓地方依權限做該做的事。國內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趨穩,但仍未達降級標準,因此全國第3級警戒將延到26日,但13日起部分場所將「微解封」,包括餐飲場所可內用,並開放電影院、室內外運動場館、遊樂園及國內9人以下旅行團等;不過,各地方政府對於微解封規定各有不同的規定與做法,外界也質疑中央設局給地方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整體施政上是由中央訂定規定,地方也有其負責的權責,前陣子第一次將警戒升級第3級時,各地政府也提出意見,希望有更多彈性,看來不無道理,因此順應民情讓地方政府有權限做應該做的事,「我認為這樣很好」。至於下週微解封後,如何確保各單位落實,外界也呼籲做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國內染疫情形。陳時中說,未來解封後會有一定監督機制,各主管單位也會認真執行,指揮中心也正在針對流行病學做相關調查。
-
2021-07-1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北新增3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 2例AZ、1例莫德納
新北市今天新增3例施打疫苗後死亡個案,分別為AZ疫苗2例,莫德納疫苗1例,其中最年長者為93歲女性,目前新北市通報累積統計共78例,施打AZ疫苗後死亡個案76例、莫德納疫苗2例。衛生局說明,板橋93歲女性身患心臟瓣膜缺陷,在6月17日接種AZ疫苗,6月18日至7月8日皆為正常作息,7月9日死亡;中和86歲男性身患多重慢性病,6月18日接種AZ疫苗,7月3日至5日出現嘔吐及腹痛症狀,7月6日死亡;新莊71歲男性身患多重慢性病,7月2日在接種莫德納疫苗,7月3日至8日正常作息,7月9日死亡。衛生局表示,對於接獲疫苗施打後的不良事件通報,或民眾有疑義通報,都會將相關資料上傳疾管署通報系統,至於個案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由中央「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議認定。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9日全台逾22萬人次接種疫苗 再創單日新高
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接種速度加快,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國內昨天共有22萬人次接種疫苗,再創單日新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昨天國內共有約22萬1100多人次接種疫苗,累計接種約335萬7000人次,疫苗涵蓋率約13.9%。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順序不公? 陳時中:第九類是行之有年
外界關心疫苗順位分配,其中第九類對象完全沿用流感疫苗分類,被外界懷疑是否有決策黑幕?此外微解封各地不跟進「逆時中」,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說,微解封是要設局給地方來扛責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九類是行之有年,要做就趕快做,「免得變動太多,設局說就多」。政委唐鳳設計「新冠疫苗預約平台」日前開放第九類、第十類民眾登記,第9類對象:18歲(含)至64歲(未滿65歲),且患有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或重大傷病者。第10類對象:50歲(含)至64歲(未滿65歲)成人。有媒體報導,高風險慢性病項目完全沿用流感疫苗分類,陳時中表示,第九類是行之有年,若要特別修訂,每一個修訂爭議都很多,現在疫苗爭議已經很多,既然第九類行之有年,那動作就快一點,否則設局說又多了。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微解封條件,各縣市擔憂成為防疫破口,幾乎不跟進餐廳內用,呈現各縣市「逆時中」,對此,陳時中表示,各地方有各地權責,疫情第一時間升全國三級,各地方各有意見,看來也不無道理,這次我們也順應民情,給地方給予權限做這樣事情,我認為這樣很好。莫德納疫苗開打,但數量不足,許多民眾擔心四週後打不到第二劑,而AZ疫苗改到10至12週接種第二劑,是否會建議莫德納更改兩劑間隔時間?陳時中表示,第二劑會發下去,符合資格要打,以前說間隔28天以上,目前看來時間太短效果不好,不會說時間拉長減退效果。外傳美商藥廠默沙東研發新冠抗病毒口服藥,台灣是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一地,未來是否量產、有哪些族群可使用此藥物?陳時中表示,量產難以估計,藥物會經過大家評估價值與方便性,而這口服藥對於輕症防止重症有效果,但要經過臨床試驗驗證,我們抱持肯定,臨床試驗成效無法掌握,但對我很有吸引力是因為口服。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3市場「聯合指揮所」解編 陳時中:疫情獲控制
北市三大果菜批發市場爆發染疫以來,今日再增一例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目前整體疫情狀況較為改善,不管是萬大、濱江、雙園等採檢站等,陽性率約0.44,因疫情獲控制,宣布聯合指揮所即日起解編。陳時中指出,北農三市場昨日自北農一市熱區篩檢並造冊1400人,已檢驗2249人,含熱區人員、其他工作人員、攤商、外攤商及民眾自,其中1位確診。目前聯合前進指揮所自7月2日中午成立以來第9天,目前大型員工篩檢結果,自7月1日至7月3日其篩檢確診數,北農一市9人確診、北農二市2人確診、環南市場40確診。之後的7月8日至7月9日其篩檢確診數,北農一市1例、環南市場3例。數據顯示,各市場篩檢陽性率與新確診個案數大幅下降。近三日萬大(一市)、濱江(二市)、雙園(環南)等三站篩檢結果皆為陰性,顯示目前市場週邊目前並無特別感染狀況。陳時中指出,目前百分比0.44陽性率,近來7月8日至7月9日陽性率為0.08%,已經匡列321人,「整體案件比較改善,下周還有篩檢持續,前進指揮所任務已經告一段落,三市場已經受到控制,宣布聯合前進指揮所於今天解編。」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政策急轉彎! 屏東改餐飲禁內用 潘孟安:責難我來扛
因應疫情7月13日微解封,對於餐飲是否開放內用,屏東縣政府昨天原本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範指引辦理,但連日來各界傳出正反不同意見,縣府在考量疫情及綜合評估後,今天中午緊急宣佈「屏東縣餐飲業仍只能外帶,禁止內用」,縣長潘孟安特別餐飲業朋友致歉,「對不起,請再忍一下!」縣府指出,疫情微解封,中央雖有指引,但授權地方可因地制宜,而微解封讓大家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各縣市出現不同的作法,其中最多討論的就是「餐廳要不要開放內用?」潘孟安坦言,屏東縣有很多中小型的餐廳,還有早餐、早午餐、咖啡廳、冰店、麵攤等,縣府團隊除了考慮大家是不是悶壞了,還有就是中小型經營業者面臨的生計問題,看到中央指引時,團隊內部第一時間出現激烈辯論。他說,有位出自勞動家庭的女同事語氣激動地說,看到辛苦遊走在各鄉鎮擺商展的人因為兩個月毫無收入,貸款繳不出的憂愁,更看到餐廳業者面對房租想結束營業,卻想著店內裝潢的不捨,這些都是社會最真實的聲音。潘孟安和團隊糾結討論兩天,從大眾的反應,各縣市的不同作法,加上無法禁止人潮的移動,9日剛宣佈依中央指引辦理,但今天還是決定7月13日的微解封,屏東縣餐飲業仍只能外帶,禁止內用。「抗疫不容易!」潘孟安說,微解封的狀態原本就難以掌握,縣府團隊也擔心開放可能產生亂象,不斷觀察狀況滾動檢討、彈性調整,他知道這項宣佈會讓餐飲業的朋友失望,所有的責難他都扛下,請餐飲業朋友再忍一下,對不起,更請社會大眾多一點體諒,共體時艱。
-
2021-07-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慈濟採購疫苗捐贈有新進展 總統府感謝大愛義舉
關於慈濟基金會採購疫苗捐贈案進度,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0)日表示,總統府感恩證嚴法師及慈濟基金會的大愛義舉,也欣見政府相關部門與慈濟基金會的同心協力,讓相關計劃有進一步的進展,於昨(9)日完成疫苗採購案必要法律文件之簽署。張惇涵表示,自慈濟基金會提出申請案後,蔡總統與證嚴法師有過視訊通話,表達政府部門會積極處理;這段期間以來,政府各部門也與慈濟基金會有密切的商議。政府相關部門也會與慈濟基金會,持續積極推動這項專案,期盼政府與民間凝聚更大的力量,讓台灣克服疫情的挑戰。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解封不同調!北市准看電影、新北罰1.5萬?秒懂雙北不踩雷
根據昨(9)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佈,三級防疫警戒持續到26日,但對於部分場館及行業有適度的鬆綁限制,並交由地方政府彈性調整,但也因此產生「中央地方不同調」的情況發生。對此,北市於9日下午表示,餐飲業維持不開放內用,但電影院卻可以「有條件地開放」,而新北市卻「完全不開放」電影院,雙北明顯不同調。針對13日後的「微解封政策」,根據市長柯文哲臉書發文說明,只需要全程配戴口罩、室內與戶外區域禁止飲食,最後再加上採梅花座、間格座保持適當的距離,電影院就准許開放。而新北市政府也在粉絲專頁「我的新北市」上發文表示,市內共15家電影院維持暫停營業,並強調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相關規定公告,違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綜觀兩市規定,除在美食街、餐廳、夜市一致維持「暫停內用,只能外帶」的規定,及暫停開放校園等文教場館外,在運動場館、藝文展覽、電影等非民生必需場所,皆呈現開放不同調的情況。雙北微解封指引比較餐廳、美食街、夜市等場所雙北一致:禁止內用,只能外帶校園、社教場館雙北一致:暫停開放運動場館台北:開放中低強度且非身體接觸之運動,不開放更衣室等附屬設施及非運動空間新北:暫停開放藝文展覽台北:採預約制,展間容留人數在100人以下新北:博物館、藝文園區、風景區僅開放戶外,限原容留人數40%電影院台北:採梅花座、間隔座,需全面佩戴口罩新北:暫停開放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微風信義專櫃人員確診今休館 同櫃位員工採檢結果出爐
台北信義區百貨接連傳出專櫃人員確診,繼新光三越信義A11、誠品信義店有專櫃人員確診後,信義微風昨(9)日也接獲有專櫃人員確診通知,在閉店後緊急消毒,今日也休館一日繼續進行全館清潔消毒,微風指出,同櫃位同仁採檢結果均為陰性。微風指出,該確診專櫃人員在7月8日身體出現不舒服症狀,主動去快篩後驗出陽性,隔天7月9日就沒有上班,同櫃位專櫃人員在當天進行快篩,採檢結果均為陰性。而目前微風不會針對信義店做全員快篩,是以鼓勵專櫃主動進行快篩為原則。
-
2021-07-10 養生.聰明飲食
壓力大不只吃巧克力能紓解! 這「9種食物」也具相同效果
許多人在壓力大的時候,都會吃巧克力來舒壓,現在伯明翰大學有個新的研究表示,巧克力不但可以舒緩壓力,對於心臟健康也有好處喔! 黃烷醇 助保護心血管系統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Catarina Rendeiro 博士表示,研究人員發現,在備感壓力時,大量的「黃烷醇」可能有助於保護心血管系統。黃烷醇是種天然植物化學成分,可以在各種蔬菜和水果中找到,常見在可可豆、葡萄、茶葉當中。許多研究認為黃烷醇能改善健康,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認知功能。 普通的牛奶巧克力棒 可能沒有作用根據這個研究,可可豆含有特別大量的黃烷醇,在精神壓力大時可提供保護作用。研究中讓參與者在執行可能引起精神壓力的任務前90分鐘,讓他們喝下含有高濃度黃烷醇的可可飲料。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在喝了可可飲料之後,心血管的功能變得更好。當然,關鍵是黃烷醇濃度很高,意味著吃普通的牛奶巧克力棒,可能沒有作用。儘管如此,研究人員指出,黃烷醇存在於各種食物當中,可以透過飲食,盡量達到每天理想的攝取量。Catarina Rendeiro 博士解釋,我們的發現對日常飲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可以透過食用各種富含黃烷醇的食物來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尤其是蘋果、黑葡萄、黑莓、櫻桃、覆盆子、梨子、豆類、綠茶和未加工的可可等食物。這對於受到精神壓力的人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送巧克力傳情? 小心吃進一堆負擔!專家曝「1種人」下場超慘 ·吃巧克力護心、防中風! 營養師教你怎麼挑對身體好
-
2021-07-10 名人.毛琪瑛
醫師給你問/無法出門活動怎麼辦?防疫居家3運動訓練肌耐力! 復健科醫師毛琪瑛限額遠距諮詢
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全台防疫第三級警戒已近兩個月,許多人居家辦公、家中長者也多足不出戶,長時間的久坐、姿勢不良、沒運動,發生肩頸痛、腰痛、甚至坐骨神經痛的人愈來愈多。居家該如何緩解改善這些痠痛毛病呢?教你3招運動,緩解痠痛、提升免疫力台灣復健醫學會理事、實康復健科診所資深顧問醫師毛琪瑛建議,防疫在家期間,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長者、照顧者及長期復健的中風病人等,每天可以利用時間做「造橋」、「對坐手拉手」、「腳開合互動」等3種輕運動,也提醒大家每坐半小時,應站起來走一走、動一動,有助於緩解痠痛,並且提升免疫力。聯合報與WaCare聯手於元氣網推出「防疫零距離醫師給你問」,即起開放線上預約,邀請毛琪瑛為家有長者、中風病患等民眾提供防疫在家的復健運動,免費一對一遠距諮詢,僅限額9名。家有中風病患怕上醫院,如何復健不中斷、防退化?☛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9名。https://bit.ly/3hapnxY居家防疫期間,大多數人都待在家中減少外出,毛琪瑛指出,尤其長者也因無法外出到公園運動活動筋骨,因此很多長者在家幾乎都是久坐不動看電視,造成原有退化性關節炎(骨刺)的急性發炎,常在清晨因腰痛痛醒,有些長者還痛到下不了床;WFH居家上班的人,也是因久坐、姿勢擺位不良,一個多月下來,不僅肩頸痠痛,還引發腰部椎間盤突出的疼痛,嚴重會引起坐骨神經痛。訓練核心肌群、肌耐力,有效強化全身、減輕痠痛毛琪瑛建議,在家工作者、年長者、照顧者及長期復健中風病人等,都可做一些訓練核心肌群、肌耐力及平衡的輕運動。像有腰痛問題的人,可以準備瑜伽墊或在硬一點的床上做「造橋」運動,有助於穩定脊椎,舒緩腰椎的疼痛,這個「基本功」也能幫助中風病人未來恢復坐、站及行走的能力。對於家中長者的運動,建議可做「對坐手拉手」、「腳開合互動」運動,在與長者互動時可加入認知訓練,增強長者關節的活動度、肌力、提升核心能力、骨盆穩定與軀幹旋轉度、協調性及平衡感。擔心長者不運動退化快,有哪些輕鬆招式讓家人陪著做?☛快按此預約諮詢,免費限額僅9名。https://bit.ly/3hapnxY★防疫居家3運動:● 造橋運動(訓練重點:肌力、核心、舒緩腰椎退化)● 對坐手拉手運動 - 划船動作(訓練重點:平衡、活動度、肌力、核心、協調性、認知)● 腳開合互動(訓練重點:平衡、肌力、核心、協調性、認知)☛點擊了解如何免費預約復健科醫師毛琪瑛遠距線上諮詢服務。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市兒童新樂園、動物園等暫不開放 圖書館可預約取書
台北市政府今公布7月13日至7月26日校園社教場館微解封指引。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兒童新樂園、動物園等場館暫不開放,北市圖書館及分館,以讀者不入館為原則,各館入口設置臨時櫃台,提供借還書服務,並建議讀者多加使用超商借還書服務及線上電子書。柯文哲表示,維持暫停開放的包括兒童新樂園,因考量遊具設施具有互動接觸性,部分設施運轉中有飛沫接觸疑慮。動物園則是為避免園內瀕危珍稀保育動物感染風險,且遊客組成複雜,實名制難以避免遊客的群聚行為,故暫停開放。天文館場館為室內密閉空間,且展示場內多為探索性之互動式及觸控式展示設施,故暫停開放。青發處場館為室內密閉空間,且多為辦理室內推廣活動暫停開放。柯文哲表示,北市圖書館及分館,以讀者不入館為原則,各館入口設置臨時櫃台,提供借還書服務,採空間及時間分流,並且以「先預約,後取書」為原則。到館取書者身分證字號尾數為1、3、5、7、9,可於星期一、三、五取書;身分證字號尾數為2、4、6、8、0,可於星期二、四、六取書,星期日則是不分單雙號。並建議讀者多加使用超商借還書服務及線上電子書。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竹縣防疫急轉彎!禁餐飲內用 竹竹苗5點開會共同決議
新竹縣原本9日下午防疫說明傾向以中央防疫規範為準,13日微解封開放內用,但縣長楊文科考量到竹竹苗3縣市區域聯防,5點與新竹市長林智堅遠距線上會議後,配合苗栗縣,決定3縣市共同禁止餐飲內用,達成區域聯防目標。縣長楊文科解釋,中央公布微解封措施,包含餐飲業可在遵從梅花座、隔板等防疫指引下恢復內用,但考量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防疫規範同步,因此經過下午5時的線上會議後,與新竹市長林智堅和苗栗縣長徐耀昌共同決議維持所有餐飲禁止內用,一律外帶和外送。楊文科指出,竹竹苗防疫作戰聯盟這段時間防疫策略高度配合,均以區域聯防為主,在防疫措施上也應該同步,讓防疫政策明確,民眾才不會無所適從。縣府說明,新竹縣內所有餐飲均維持三級警戒禁止內用至7月26日,包括所有一般餐廳、攤商、百貨商場美食街、超市餐飲區、市場、夜市等等,「只要販賣餐飲者,就是不內用」,一律只外帶和外送。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衛福部購550台HFNC全數到貨 配發97家醫院
衛福部緊急採購500台HFNC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廠商也無償提供50台,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證實,550台HFNC已全數配發到全台97家醫院,以部立醫院占大宗。藝人賈永婕向企業界募得數百台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HFNC)捐贈給醫院救治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患者,獲得外界一致讚揚,HFNC也被冠上「救命神器」之稱。因應疫情,衛福部斥資新台幣1億元緊急採購500台HFNC,協助醫院救治患者,廠商也無償提供50台,共550台HFNC,可供1.1萬人次使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550台HFNC皆已交貨,且配送至全台97家醫院。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工作小組召集人、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古世基告訴中央社記者,衛福部採購的HFNC分2階段配送,第1階段到貨200台,優先配發給先前疫情嚴峻的雙北地區,如亞東、雙和等收治眾多重症患者的醫院。後續第2階段配發,古世基表示,醫學會建議以開設醫院專責加護病房的病床數為基準,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疫情與收治量能,類似超前部署的概念,而部立醫院肩負收治確診患者重任,可能因此分配較多。依照衛福部規畫的HFNC配送計畫,550台HFNC以部立桃園醫院(含新屋分院)配得48台最多,其次為部立台北醫院42台、部立台南醫院30台;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3離島也都有配發HFNC。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說,配給部立醫院的HFNC,可方便醫院間調度使用。主管部立醫院的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說,HFNC可有效提升染疫患者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助降低演變為重症,這次採購案主要由衛福部進行,部立醫院分配量之所以比較多,一方面是部立醫院收治大量染疫患者、需求較多,另一方面也協助代管,未來若該地區有其他醫院申請該機器時,可就近快速配發。古世基進一步解釋,新冠肺炎患者會發生缺氧性呼吸衰竭,簡易型高流量氧氣治療僅提供乾燥空氣,患者吸入後喉嚨乾,痰液更不易咳出;而HFNC則是優化的供氧設備,可提供加溫加濕、且含氧比例精準的氣體,患者臨床治療反應較佳。「但不能過度神化HFNC。」古世基強調,並非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都須使用HFNC,部分患者送到急診就很嚴重,必須立即插管;而即便用了HFNC,固然有一定比例降低插管風險,但也非百分百,若病況快速惡化仍要快速插管治療。
-
2021-07-1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桃園微解封 鄭文燦公布3重點
全國第3級警戒延長但微解封。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表示,桃園微解封有3重點,四大夜市復業但限外帶、不內用,餐廳及美食區維持外帶不內用,以及內用時機北北基桃標準一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全國第3級警戒延長到26日,但12日後可有條件適度放寬部分管制。鄭文燦今天下午在臉書(Facebook)直播說明疫情時宣布,桃園3級微解封,四大夜市將復業但限外帶、不內用,餐廳及美食區維持外帶不內用,以及內用時機北北基桃標準一致,要等群聚事件結束、社區風險降低。鄭文燦說,會請各局處針對中央所訂的規定,不管哪些禁止、哪些微解封,屬於微解封的話,如果有的要有防疫計畫書,有的要有防疫SOP,都必須審查完成才能夠開放。鄭文燦說,像夜市、餐廳、美食區等,目前還是維持限外帶、不內用,減少脫下口罩的時機,其他部分像許多戶外的場所、風景區、戶外型運動場,或是學校操場等,會配合中央政策,制訂好防疫規範以後做微解封。鄭文燦也說,針對6月18日起爆發的國軍桃園總醫院群聚案,目前累計45人確診,醫院自6月26日起暫停門急診、住院以及新冠肺炎疫苗施打業務14天,全院至今已經採檢7次,要等清零之後才有可能重整,會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審查營運重啟的規劃、決定何時重啟。鄭文燦說,醫院也提出了未來清零階段必須的調整,例如住院看護、陪病者的管理要改成病房磁卡、識別手圈、電子資料留檔,採檢頻率也要調整為外包員工一週一採,醫護行政人員要有每日健康監測等,要完成才能清零重整。鄭文燦說,桃園疫苗接種規劃部分,7月10日施打69歲長者(原住民59歲)、11日施打68歲長者(原住民58歲)、12日施打67歲長者(原住民57歲)、13日進行孕婦專案施打、14日施打66歲長者(原住民56歲)、15日施打65歲長者(原住民55歲),共有31處接種站。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系統開放9、10類登記 陳時中:超過200萬人預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即日起開放第二波「新冠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全台9至10類民眾最快可於7月16日施打新冠疫苗,目前第九類對象約387.5萬人、第十類對象約530萬,總計全台約917萬人可施打疫苗。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該系統開放至今,已經超過200萬人次,將盡快在16日開始施打。疫苗施打意願系統,即日起至7月12日17時開放全國第9、10類對象意願登記,第9類對象為18-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第10類對象為50-64歲成人。陳時中表示,疫苗登記狀況持續登記,現在已經超過200萬,一開始有說一個時間的起頭,因為現在來登記的很多,作業時間可以更充裕,開放第九類、第十類的意願登記。陳時中表示,意願登記不是排序,只是告知有多少人有意願,安排上可以更順暢,意願隨時都可以改,不是登記後就不能改,還有意願是怎樣,希望意願有多少安排起來順暢。至於外傳施打疫苗容易致癌?陳時中表示,看來這沒有一個這樣的事情,是一個謠言會誤導。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00多萬疫苗打不到300萬 醫界不解中央扣疫苗的邏輯
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國內疫苗已有700多萬劑,但截至8日上午10點止,全台僅施打280萬劑左右,整體覆蓋率一成多,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在防疫記者會向中央請命,打得快的縣市應先給,「不要讓速度快的同學等速度慢的同學」,高雄縣、市兩大醫師公會也認為,趕快配發,愈快打愈能建議群體免疫力。根據高市府統計六都排序,至7日為止,六都AZ疫苗使用率高雄市98.5%居冠,其次是台中97.7%、台南市95.4%,莫德納部分高市使用率46.2%,其次是桃園市45.3%、台南市39.5%。高雄市施打率在六都雖跑第一,但陳其邁昨午向中央建言,在總額控管之下,打得快的縣市應先請領疫苗,以加快接種速度。否則像高雄現階段,就在終點等後面跑慢的人,整體施打速度無法加快。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也針對中央發放疫苗「卡卡」發聲。他說,「縣市要多少,只要不超過規畫的配額就給人家嗎」,「你不撥來,人家一打完就唱空城」。高雄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賴聰宏也持相同見解,認為打得快的要先給,愈早打愈有助於建立群體免疫力,也能愈早提前解封。王宏育說,據他估算,全台一天若能打1%,即施打23萬劑,按此打速,兩2個月疫苗覆蓋率即達6成,「就畢業了」。就算單日目標打個5折,4個月內也是能打完。但事實上,指揮中心7月1日至7日全台撥64萬劑,平均一天是9萬劑,就樣的打速也難怪乎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會在臉書發文,「打速太慢」。「至8日上午10點為止,全台約打280萬劑,其他數百萬劑疫苗為何不快下放?」國內醫界最近對近對此問題紛感不解,南部一名醫師就表示,看不懂中央控管疫苗的邏輯,扣住疫苗究竟是要人家來求中央才給,還是怕疫苗快速撥下後,後續斷貨無以為繼,政府沒面子!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65歲以上已累計9萬人登記 民眾心急:哪時打第二劑
台北市開放開放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民長者,不限設籍網路預約接種莫德納疫苗,預約時間為今明兩天上午8時至下午17時,截至中午12時止,已有40314人成功預約登記。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65歲以上長者(第7波)預約疫苗接種,才開放30分鐘,已經有47378人完成預約。由於中央疫苗預約系統即將上線,北市在7月15日以前,替65歲以上民眾施打完畢,未來65歲以下改為中央系統接管。蔡炳坤表示,今天65歲以上長者(第7波)預約疫苗接種,才開放30分鐘,已經有4萬7378人完成預約。從昨天68歲以上(第6波)長者預約,今天下修到65歲,累積預約已達9萬1660人,佔總預約量14萬4305劑的63.5%,預約時間到明天下午五點止,請台北市65歲以上的長者把握時間上網預約。大安區德安里長蔡銘宗表示,系統越來越進步,昨天宣布向下年齡層至65歲,收到消息之後就用手機到處傳給里民,之前長輩年紀大不太會上網預約,都要請志工協助,現在65歲大部分都會用電腦。里長蔡銘宗表示,只是有的里民很心急,還沒輪到的就一直問「什麼時候可以打」,打過的就問「什麼時候打第二劑」,再加上有的人會有品牌偏好,「天天都被問」,這段時間也有遇到里民急於致電區公所登記,明明區公所9點開始登記,民眾8點不到就開始打電話,結果反應說沒人接。
-
2021-07-09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別小看心律不整!一張表格算出你的中風機率
50多歲的詹先生本身並無相關心臟病或慢性病史,但最近因呼吸困難、雙腳水腫,且爬樓梯越來越喘,自覺有心悸,便前往急診室求診。經初步檢查後被診斷為心臟衰竭合併心房顫動。在經利尿劑及血管擴張劑治療之後,呼吸困難的狀況雖然改善,但是心跳速率依然偏高、心律不整狀況也持續著。入院後兩天的傍晚,病患用餐後半小時,突然出現臉歪嘴斜、手腳無力的狀況,醫師診斷為急性腦中風。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正常人的血液流動會經過心房,再到心室然後灌注全身,但在心房顫動發作,心房正常時,有節奏的收縮會被無效的顫動所取代,後果是不能完全地把血液移至心室。結果,血液會停滯並形成小血塊。當這些小血塊移動到大腦,便會導致缺血性腦中風。     有六分之一以上的缺血性中風可以追溯到與心房顫動相關。在80歲或以上的人群中,這一比例躍升至三分之一之多。更重要的是,與其他缺血性中風比起來,由心房顫動相關小血塊引起的中風,具有更高的永久性腦損傷或死亡風險。計算你的中風危險    郭志東指出,一般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若合併以下的狀況,也會增加中風風險,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某些心臟瓣膜疾病、中風病史等。因為許多中風可以通過檢測和治療心房顫動所避免,現在醫學界普遍使用CHA2DS2-VASc評分(這個名字是所有因素的首字母縮寫,見下表)。  項目 分數 充血性心臟衰竭 1 高血壓:至少有兩次靜息血壓超過140/ 90mmHg 1 年齡:75歲或以上 2 糖尿病:空腹血糖超過125mg/dL或正在服藥 1 中風、暫時性腦缺血、肺部、腿部或其他部位造成的血塊 2 年齡:64~74歲 1 性別:女性 1       根據CHA2DS2-VASc評分系統,總分可以從0到9分不等。醫生通常治療評分為2或更高的患者;至於如何治療分數為1的患者,目前還存在爭議,通常會在抗凝藥物、阿斯匹林和根本不用藥之間做出選擇。郭志東進一步說明,有一些事情是病人必須注意的,心房顫動有時侯並無任何症狀,有時侯是無意中發現的。要增加心房顫動的診斷率,可以利用一段時間的便攜式心率監測器來幫助檢測無症狀的陣發性心房顫動。透過藥物來幫助預防血液凝塊     幫助預防血液凝塊的藥物,一般被稱為抗凝血劑包括華法林(香豆素)和一些較新的抗凝藥物,包括Apixaban、Dabigatran、Edoxaban、Rivaroxaban。華法林需要頻繁的血液檢測和調整劑量,它也會與某些食物和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新型抗凝藥物則沒有以上缺點。雖然所有的抗凝藥物都會增加嚴重內出血的風險,但新型抗凝藥物比華法林引起最嚴重內出血如腦出血機率來得更低。郭志東表示,如果病患本身不適合長期使用抗凝藥物,心臟科醫生可能會推薦一種叫做經皮導管左心耳封堵器置放手術,在左心耳置放一個小附件,因為大多數房顫患者的血栓都在左心耳中形成。這個封堵裝置會被導官引導通過至左心耳,一旦裝置位置調整好,導管便會被移除,以降低血栓生成後停留在左心耳的風險,該裝置會被永久地留在原位而無法移除。而對一些需要做開心手術的人來說,手術閉合左心耳是另外一種選擇。 培養6個好習慣,改善心臟健康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人們的心臟健康,減少患心房顫動的風險。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以下各點:1.定期運動:每週至少四次,總計每週達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2.多攝取心臟健康有益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3.保持健康體重4.避免吸煙5.限制或避免飲酒6.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水平延伸閱讀: 。肥胖、吸菸、少運動…,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但體內這種物質過高也不行 。心律不整會影響全身! 醫點出「5大危害」:一發生恐跟你一輩子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千萬劑BNT疫苗快來了,兩表掌握何時輪你打!40歲以上最快這個月就能接種
大規模施打疫苗進度持續加快,40歲以上中年族群,可別趕著去國外打疫苗了!台灣目前到手有518萬劑AZ和莫德納疫苗,自購的62萬劑AZ和日本第二批贈送的113萬劑AZ,也在7/7與7/8抵台,合計超過700萬劑。再加計還在談判中的鴻海永齡以及台積電專案購買的1千萬劑BNT疫苗,若順利在開學前,也就是8月底或9月到貨,共1704萬劑疫苗,預估不只讓第10順位50歲以上族群都能打到,甚至第12順位的40歲-44歲部分民眾,最快10月就有機會接種。 鴻海台積電BNT疫苗談判進行中 政府在開放第1類到第8類人員施打後,進入第9類以及第10類50到64歲成人可在疫苗預約平台,登記接種意願;總統蔡英文也在7日表示,台灣目前疫苗取得超過700萬劑,第一劑疫苗覆蓋率約10%,7月底目標在20-25%,都在在宣示疫苗施打已經加快。 攸關40歲以上中年人能否儘速接種的關鍵,就在鴻海永齡以及台積電購買的1000萬BNT疫苗何時能到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大家稍微再等等,讓他們去好好談判,有好消息就會跟大家報告,等於是再次認可BNT疫苗進程。 1704萬劑可覆蓋部分40-44歲族群 以指揮中心公佈第1類至第10類優先對象人數來算,合計約1492萬人,加上內政部統計45-49歲為176萬人,累計共1668萬人,以目前確定到貨疫苗數,再加上永齡、台積電的1000萬BNT疫苗,合計高達1704萬劑,雖然仍無法全面覆蓋40-44歲約201萬人,但確實已有部份該年齡層能接種疫苗。 潘建志:疫苗不嫌多建議備6000萬劑 而醫師潘建志在臉書上提到,以色列2劑BNT疫苗打完後,城市解封後,雖然疫苗預防感染有效性下降至64%,但在預防住院有效率還有93%,少數住院的幾乎沒有人死亡。 他認為對台灣的啟示是,要打到第三劑,才能把保護力拉到90%,以避免大流行封城的經濟損失(Delta R0=6情況下達到群體免疫,需要疫苗打到人口的84%覆蓋率),潘建志算起來,台灣需要2300萬人x84%x3劑=6000萬劑疫苗才夠。 因此潘建志建議,郭董、台積電、慈濟的量除了原來各500萬劑,如果可以再各加買500萬劑,這樣就有3000萬劑,再加上政府採購目標的3000萬劑,這樣就有6000萬劑,就算打不完,疫苗也可以送友邦、用疫苗來做外交。●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夫妻關係,不是「放軟態度」就會改變!陳安儀:打開內心所有抽屜,才能擁抱真幸福.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二波疫苗開放登記 全台「第9、10類對象」最快16日起接種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晚宣布全台九至十類民眾最快可於7月16日施打新冠疫苗,即日起開放第二波「新冠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目前第九類對象約387.5萬人、第十類對象約530萬,總計全台約917萬人可施打疫苗。該系統於7月6日上午10點至7日下午5點開放全台民眾登記,上線兩日登記人數達163萬人,將從金門、馬祖、澎湖進行試辦,收到簡訊的離島民眾,可於7月8日上午10點至9日下午5點開放預約,原先試辦2周,視成效再推動至全國,今宣布全台九至十類民眾最快提早至7月16日施打。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為順利推動我國新冠疫苗接種作業,將自7月16日起,開放全國第9類及第10類對象接種,並正式啟用「新冠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請符合資格民眾可先行意願登記,此波為第二度開放意願登記,將從即日起至7月12日下午5時止。指揮中心指出,為保障6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權益,若希望使用該系統進行意願登記,請依時程辦理,系統平臺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所登記之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即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之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