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6 癌症.飲食與癌症
搜尋
2 1
共找到
14508
筆 文章
-
-
2020-09-26 新聞.用藥停看聽
壯陽藥含西地那非別亂吃 下場可能小弟硬不起來反要命!
亂服壯陽藥,當心可能要了你的命。在投顧公司當經理的小陳,因為經常熬夜,導致體力變差,小弟弟硬不起來被女友嘲笑退步,一氣之下透過在大陸經商的客戶取得俗稱「孟加拉虎王」的壯陽藥,原本想好好藉此好好扳回一城,沒想到服用後感覺心臟不適,根本無法行房。後來就醫才得知,壯陽藥含刺激心血管擴張的西地那非(Sildenafil),和自己原本服用的心絞痛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差點要了他的命。收治小陳的中醫師楊永榮表示,西醫壯陽藥常用成分西地那非(Sildenafil),能放鬆及擴張肺部的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動,原本是用來治療治療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後來發現可改善勃起功能障礙,也被拿來當作壯陽藥使用,但千萬不可與其他心血管藥物併用。醫師指出,患者平常有抽菸習慣,加上經常加班熬夜,1年前因為身體不適而就醫,確診為罹患心絞痛及高血壓,開始用藥控制。但患者自訴由於平日工作忙碌,沒有規律用藥,日前又因為服用大陸買來的壯陽藥差點釀出人命,於是轉而尋求中醫治療,經過2周的調養,勃起不佳的情形已明顯改善,重拾美滿性生活。中醫學理認為,勃起不佳主要原因在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耗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中醫對勃起功能障礙有深入的研究,臨床上最起碼發現有6種不一樣的原因,必須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治療。楊永榮分析,血虛型的病人要補血活血;氣虛、腎陽虛損型的病人要補氣壯陽補腎;溼熱下注型的病人要先清熱除溼,疏通陰莖海綿體內的溼氣;血瘀外傷型的病人要排除瘀血;肝氣鬱結的病人要疏通肝脈,解除肝經鬱滯,使通氣行血。中醫針對不同原因,採用不同藥物治療,才能使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暢通,達到對症治療的目的,同時又能調理身體。若患者合併有其他健康問題,也能同步調理,並非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單向治療。醫學研究已證實,長期吸菸、三高患者、肥胖、以及長期熬夜、生活壓力、緊張焦慮,都是罹患性功能障礙的高風險群。有這方面生活問題的男性朋友,應積極維持正常作息,做好健康管理,以免身體健康問題進一步影響性表現。楊永榮提醒,中醫改善勃起功能障礙效果顯著,除按時用藥外,患者平日飲食可多攝取加強性腺功能的食物如牡蠣、韭菜、核桃、羊肉等,以及有利維護血管健康食物如新鮮蔬菜、豆類、根莖類及粗糙飲食(糙米、全麥、各種穀類)等,透過食療保養達到預防功效。★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9-26 養生.聰明飲食
紅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 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雞蛋,幾乎已經是每天人人必吃的食物之一,且大量應用在許多食品當中,包括麵包、蛋糕、布丁..等等,但市面上的蛋種類多元,你知道怎麼挑好蛋嗎?紅蛋一定比白蛋營養?還有哪些蛋的迷思,讓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 徐景宜營養師一次傳授給你。蛋蛋的迷思一:大家說的挑蛋方式都不一樣,到底怎麼挑才正確? A:購買時應挑選蛋殼硬、乾淨、無裂痕及破損、無不正常氣味的。→ 營養師Tip:雞蛋若新鮮,裡頭組織就越稠密,買回去後打出來的蛋越扎實,代表品質越好,可做為下次選購的參考依據。 蛋蛋的迷思二:紅蛋比白蛋營養? 蛋黃顏色不同營養有差?A:錯! 蛋殼的顏色是取決於雞隻品種、飼養方式、飼料種類等等,營養價值其實差異不大;至於蛋黃的顏色則跟餵食的飼料有關,若飼料中含有胡蘿蔔素、紅椒等成分,產出的蛋黃就容易偏橘紅色,因此也並無蛋黃越紅營養價值較高一說。→ 營養師Tip:選購時可盡量挑選優良廠商或有產銷履歷的產品,多多支持在地小農,一些大型的連鎖有機商店都可選購。 蛋蛋的迷思三:蛋雖營養,一天最好只吃一顆,不然膽固醇會過高! A:錯! 《美國2015~2020年最新飲食指南》中已取消每日攝取膽固醇的上限,而且也說明膽固醇的多寡,大約有8成是身體自行製造出來的,只有2成來自於食物。這意謂人體經由吃蛋所產出的膽固醇,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多,沒有顯著影響。→ 營養師Tip:雞蛋是可以快速補充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還富含維生素A、B群、D、E、卵磷脂等營養素,且吃蛋可以增加好的膽固醇。因此,徐景宜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先藉由每年健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冒然把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跟雞蛋劃上等號。 雞蛋富有多種的營養 評估自身狀況在食用才健康 最後徐景宜營養師提醒,雞蛋雖然富有多種的營養素,但也是有些民眾的食物過敏原,長期攝入食物過敏原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影響腸道健康與免疫力。如何將蛋變成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建議民眾可以先瞭解自身狀況,再經由專業醫師、營養師給予個別化的飲食建議,以最適合自己身體的方式攝取雞蛋營養。此外,若擔心雞蛋會造成心血管風險的民眾,則可利用抽血的方式,評估自身先天和後天相關的冠狀動脈硬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數值,更能全方位的照護健康。★原文刊載於此(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撰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編輯部、諮詢專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營養師 徐景宜)延伸閱讀: 怕膽固醇不吃蛋? 把握1原則就能放心吃 蛋白質吃太多腎臟會受不了? 4種攝取方式都NG 對雞蛋過敏不能接種流感疫苗? 一張圖看懂2020年流感疫苗4廠牌怎麼選
-
2020-09-26 科別.精神.身心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對於帕金森氏症的患者來說,原本像是個勁量寶寶充滿精力,但罹病後就陷入「斷電」人生,曾有人到夜市排隊買現炸三明治,但排著排著就沒電,整個人卡住動彈不得。患者最怕過紅綠燈時突然斷電,險象環生,乾脆宅在家裡哪都不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表示,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因為症狀明顯,很容易被旁人發現不對勁,必須持續用藥,但傳統藥效難以控制,患者擔心在外出糗就不願意外出,造成社交意願低落。73歲張先生就是明顯個案,唸書時是籃球校隊、風雲人物,踏入職場後平步青雲,成為某公司總經理,10年前發現講話速度變慢、走路小碎步,就醫後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步入「斷電」人生,曾在排隊時突然斷電而被推倒在地,相當難堪。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說明,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最大的挑戰在於難以讓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區間,疾病後期藥效區間變窄,藥物濃度若太高,就可能出現異動症,無法控制身體顫動;濃度若太低,則會出現斷電現象,想動卻動不了,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整個人卡住。巫錫霖解釋,中晚期帕金森氏症病友最擔心「沒電或異動」,因為害怕藥效失效就自己縮短用藥時間,或是加重藥量,以致服用過量藥物,以致產生左多巴胺幻覺,看到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葉篤學認為,新劑型穩定藥物能讓病友重新持回身體主控權,日前取得我國FDA藥症的2合1新劑型藥物,具有「速效、緩釋」等優點,讓藥效得以有智慧地釋放,進入在體內後能維持穩定濃度,大幅減少顫動或斷電等用藥困擾。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患者初期常有便秘、嗅覺異常、步伐遲緩、動作變慢等症狀,靜止時手抖,但打電腦或做家事時,手反而不抖了,因此如果出現類似行動異常,務必盡速至神經內科就醫。陸清松教授建議,患者可以撰寫生病日記,記錄用藥以及相關症狀,幫助醫師了解用藥反應,如果現明顯異動,或1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2小時,造成生活困擾,就應該考慮調整用藥。★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9-25 養生.聰明飲食
不是每種蔬果都有豐富膳食纖維!酪梨、芭樂、地瓜葉...營養師解碼各類食物纖維含量
編按:「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是因為它有「保水」的特性,能使糞便變軟、增加排便量。部分膳食纖維經腸道細菌分解,能提升大腸運作力的能源,因此多攝取膳食纖維就能改善腸道環境。但是,並不是每種蔬菜,都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蔬菜纖維含量最高的是新鮮黑木耳,最低的是竹筍,這四種蔬菜每百公克的纖維排行榜為新鮮黑木耳(7.4公克) >地瓜葉(3.3公克)>胡蘿蔔(2.7公克)>竹筍(1.7~2.1公克)…你答對了嗎?坦白說答錯其實很正常,因為除了因特殊健康問題而需限制或增加纖維攝取者,一般人並不需要特別去了解各種食物纖維含量的高低,畢竟只要遵循蔬果579的健康飲食建議,想要滿足每日25~35公克的纖維建議量並非難事。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根據國健署2013~2016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9~64歲成人約86%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簡單地說就是八成六的人連每日5份蔬果都做不到。在這種蔬果普遍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挑對、選對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健康常識了。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要如何選對蔬果、補夠纖維!纖維在哪裡~哪些食物含有纖維?所謂的膳食纖維指的是存在植物細胞璧、細胞間質中,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醣類(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植物膠等)和木質素,所以某蔬果是否富含纖維並不能直接用口感來判斷,因為不管是硬的食物或軟的食物都可能含有纖維。由於膳食纖維只存在植物食物中,所以纖維只會來自蔬菜類(含藻類、菇類)、水果類、堅果種子類及主食類等植物性食物;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是不含纖維的。不過在食品加工過程纖維也會隨之流失,所以並非只要是植物性食物就一定含纖維。舉例,當將蔬果榨汁後,因為果皮和剩餘的果渣(=纖維)會被丟棄,所以大部分的蔬果汁纖維含量並不高。例如柳橙每百公克含2.1公克纖維,但等重的100%柳橙汁卻只有0.3公克的纖維。黃豆每百公克含14.5公克纖維,而等重的豆漿僅有1.6公克纖維;而由黃豆發酵製成的醬油纖維則為0。再以米和麵粉為例。由於在精製過程(如碾磨)時會除去的富含纖維的麩皮/米糠或胚芽,因此成品的白麵粉和白米的纖維量會大幅減少。以米為例,糙米每百公克含3.5公克纖維,白米卻僅有0.9公克(即損失74%的纖維)。解碼各類食物的纖維含量!儘管很多植物性食物都含有纖維,但從實際生活層面來看,食用量大的「蔬菜類」和「水果類」才是我們補充膳食纖維的主要管道。雖然「全榖雜糧類」整天的食用量也不低,但因大部分人平日的主食,如飯、麵食或麵包等都是以精製的白米和白麵粉所製成,所以提供的纖維並不如蔬果多。我們三餐中的主菜:「豆魚蛋肉類」中只有植物性的大豆含有纖維,其他動物肉類,包括奶、蛋纖維含量基本上都是零。當然如果你有吃「堅果種子類」食物習慣的話,也可從中獲得纖維,不過因為這類食物熱量很高,且非大部分人的常態飲食組成,所以也不是一般人補充纖維的主要管道。那麼,各種植物性食物到底該怎麼挑,才是補充纖維的好方法呢?全榖雜糧類白米飯和白麵粉因經過精製,所以纖維含量較低,故若想增加纖維攝取的話,宜將白米改成糙米或胚芽米,將白麵粉改成全麥麵粉。如果你的飲食中很難找到這些食物的話,你也將小麥、大麥、麥片等全穀類食物加入日常飲食中(例如早餐改吃麥片),或將紅豆、綠豆、薏仁;或玉米、地瓜、芋頭、蓮藕、菱角等原形食物加入平日飲食中…這些方法都有助於增加主食類食物的纖維攝取。豆魚蛋肉類除了植物性的大豆(黃豆、黑豆等)及其製品外,動物性食物包括如家禽、家畜、魚貝海鮮及奶、蛋等都不含纖維。所以若想從此類食物獲得纖維的話,就要以部分植物性蛋白質來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在大豆製品中,未加工的豆類如黃豆、黑豆纖維含量最高,加工做成豆干、豆腐或豆漿後纖維含量會減少。在眾多豆製品中,水分含量較高的豆漿和豆腐每百公克纖維量是最低。【範例】每百公克纖維含量:黃豆(14.5公克)、五香豆干(2.2公克)、豆腐(0.6~0.8公克)、豆漿(1.3~1.6公克)。蔬菜類蔬菜是纖維的良好來源,在TOP100纖維排行榜中(圖一)。你會發現排名在前面的多半是乾料食材,如乾的菇類、藻類和蔬菜乾,以及各式植物製成的香料、調味料。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因為乾料食材經過脫水,所以濃縮了食物的量,這包括了熱量、纖維及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等。但即使如此,這類乾料食物因為一次食用量較低,所以並非好的食物來源。以乾木耳或乾香菇為例,使用時需要先加水泡開,所以實際上每次所使用的乾料公克數並不多。因此從現實層面來看,一次可食用量較多的新鮮蔬菜才是我們平日補充纖維的主要管道。新鮮蔬菜中,纖維含量最高的是食茱萸(16.8公克),其次是辣椒類(紅辣椒平均值11.4公克),以及一些平日不太常見的蔬菜,如野苦瓜嫩梢、紅梗珍珠菜、明日葉、香樁和牛蒡等。我們平日較常吃的新鮮蔬菜纖維量多半在1.5~3.5公克間,其中非葉菜類的纖維會較葉菜高。圖二提供了新鮮蔬菜、新鮮菇類與藻類食物的纖維含量資料,供做挑選高纖食物的參考。水果類水果也是纖維的良好來源,雖然含量略低於蔬菜類,但因具備不需烹調即可食用的優點,所以是外食者相當好的補充纖維管道。同蔬菜一樣,水果纖維排行榜中也是乾料食材排在前面,例如柿餅、黑棗、紅棗及其他水果乾。相較於乾燥蔬菜類食物,水果因本身富含醣類,所以當脫水濃縮後,醣和熱量都會變高,而有高醣、高熱量的問題。再加上水果加工後,最重要的營養素——維生素C會被破壞,其他營養素也或多或少會流失。所以不管是從健康、還是體重管理的角度來看,水果最好還是挑選新鮮的好。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哪些種類的水果纖維含量較高,Stella針對纖維含量較高的水果做了歸納整理,你可以參考圖三了解哪些水果是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堅果種子類大部分的堅果每百公克纖維都超過3公克,其中最高者是瓜子和芝麻,每百公克纖維都超過14公克。不過因為堅果種子類熱量很高、用量少(一般建議每日攝取10~30公克),且除非特意去購買否則並不常出現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因此這裡就不特別對其細節作探討,對堅果種子類食物纖維含量有興趣者可自行上食品資料庫查詢,參考Stella另一篇文章[堅果該怎麼買、怎麼吃才對]。總結來說,若想增加纖維攝取,最基本的兩個原則就是:多吃植物性食物;以及選擇「原型」、「加工較少」的食物。不過因為纖維含量高低和吃起來質地硬不硬沒有絕對關係,所以若想增加飲食纖維攝取的話,還是要挑對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所以你可以參考圖二和圖三,看看哪些食物是自己平日飲食生活中比較常看得到的,然後儘量多挑選這些食物來吃。或花點時間思考一下,如何調整自己現有的飲食,儘量把這些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納入日常生活中。延伸閱讀: 「腰痛」長期治不好...原來你有「梨狀肌症候群」!疼痛醫學專家:4分鐘「腳跟上抬運動」放鬆你的梨狀肌
-
2020-09-25 科別.心臟血管
預防靜脈曲張有辦法?醫師傳授生活6處方
季節猛然進入秋天,但仍免不了白天的高溫襲擊!這時,待在家中休息避暑氣、吹冷氣避陽光曝晒,來度過假日悠閒時光多幸福;還能減少因為報復性出遊造成的人潮聚集,可以有效避免病毒傳播。 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柯博仁提醒,若長時間久坐、久臥或久站,都有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症的風險,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嚴重者可能需要截肢,甚至危及性命。 導致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的原因 血栓為一種凝結的血塊,其發生原因是因為日常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血管因慢性粥狀硬化造成狹窄,而在此粥狀硬化斑塊破裂處形成的血塊,就稱為血栓;另一種是血栓碎掉後形成的血栓子,會隨著血液循環在血管內到處行走。 若把身體裡的血管看成是一條條的高速公路,血栓就像路上的障礙物,造成血液堵塞,影響健康。 柯博仁指出,下肢靜脈血栓可分為兩種,一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即是淺層的靜脈性栓塞炎;二為深層靜脈血栓,又稱「經濟艙症候群」或「空服員症」。部分病患發病初期無任何病徵,有些則會出現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 他進一步說明,上述症狀時常發生於四肢,又以下肢較常見,由於無明顯表徵,常容易被忽視,等發現時已錯失黃金治療期。 深部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為單側下肢腫脹,部分患者有兩側下肢靜脈栓塞的症狀。 而長期久站或久坐者、中老年人、孕婦、血管受過傷者、腫瘤患者等,皆為深部靜脈血栓的好發族群。 若是下肢異常明顯腫脹,甚至出現胸悶、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合併症狀,表示血栓經由身體血液流至各器官,極有可能誘發肺栓塞、永久性血管阻塞,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治療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指出,擔心自己患有靜脈曲張者,建議可至醫院進行血管超音波檢查或靜脈血流檢查。若症狀較輕微者,可用抗凝血藥物搭配彈性襪來治療。 他分享,由於大眾對靜脈栓塞疾病的意識薄弱,門診臨床常有急性下肢靜脈血栓患者,送至醫院時,下肢已嚴重腫脹,甚至發紫疼痛,嚴重者更會因腫脹壓力過大,導致動脈受阻、肌肉壞死。 李任光表示,對於症狀較嚴重之患者,除了常規的抗凝療程外,也有更積極的治療方式。目前,治療栓塞的方式主要分成三種。 1.傳統導管溶栓術:以導管進行藥物溶栓,治療時間較長且較多出血併發症。 2.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局部麻醉的方式,以超音波的能量配合溶栓藥物來震碎血栓,住院天數較長。 3.PMT血栓清除導管:以機械性導管抽吸血栓,有效保護瓣膜,住院時間短,且術後併發症少。 預防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 李任光提醒,預防下肢靜脈血栓栓塞症,應謹記六大要點: 1. 增加日常活動量,適時起身走動。 2. 多喝水,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3. 穿著舒適輕鬆的衣服,避免太緊的衣服阻礙血液循環。 4. 穿著醫療等級之彈性襪,減少靜脈擴張。 5. 平時保持運動習慣。 6. 控制體重,減輕下半身負擔。 (諮詢專家/林口長庚醫院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柯博仁、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李任光)
-
2020-09-25 新聞.健康知識+
「瓶裝飲料放隔夜」實驗,愈甜的細菌數愈多!第一名是這種飲料
瓶裝飲料喝不完,隔天繼續喝嗎?小心孳生的細菌量,根本就像在喝馬桶水!江坤俊醫師日前上衛教節目分享,曾有一個日本節目實際測試5種飲料,先分別嘴對嘴喝一口,後放置於「28度常溫、濕度70%」的房間裡,再取樣做持續24小時的細菌檢測,隔天發現,細菌數量驚人暴漲。「瓶裝飲料放隔夜」實驗,越甜的飲料越可怕5種常喝的瓶裝飲料分別是水、大麥茶、可樂、柳橙汁、咖啡牛奶,將這些液體一開始採樣到培養皿裡的細菌都控制在600個,24小時候,公布5款瓶裝飲料的細菌量,猜猜看,哪一種飲料的細菌量最高?第5名:水(細菌量變成1100個)第4名:大麥茶(細菌量變成3700個)第3名:可樂(細菌量變成249萬3800個)第2名:柳橙汁(細菌量變成250萬3900個)第1名:咖啡牛奶(細菌量變成517萬5900個)依照排名來看,糖分越高的飲料,細菌數量也滋生的越多。江坤俊醫師說明,細菌生長需要糖分跟蛋白質,咖啡牛奶正好有糖又有蛋白質,提供細菌最好生長的環境,因此24小時後就成長8000倍,甚至比馬桶還要高出400倍,而一般人如果當下攝取超過10萬個細菌的東西,恐怕就會出現肚子不適的狀況。江坤俊醫師建議,如果開封後會喝不完,那一開始可將飲料倒出適量在杯子裡,接著將瓶蓋鎖緊,放置冰箱冷藏,這樣可以防止嘴巴接觸瓶口、細菌叢生而造成腸胃不適。瓶裝飲料也有其他風險,身為媽媽最擔心的,當然是會讓孩子長不高、性早熟的塑化劑了!有些塑膠產品的製程中會添加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它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影響生物的生理甚至有致癌風險。寶特瓶含有塑化劑嗎?網路盛傳寶特瓶含塑化劑,寶特瓶重複使用的話,塑化劑就會溶進飲料裡,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其實塑化劑是用來提高聚合物的延展性、柔韌度,主要添加在保鮮膜、PVC膠膜(如某些寶特瓶外的廣告封膜)或有彈性的塑膠。寶特瓶本身並不含有塑化劑,只要其分子結構沒改變,在未受熱、過度照光或微波的前提下,都可以重複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塑膠類器皿中,不能重複使用的是超商賣的微波便當,由於微波便當時,很容易因為某些食物過燙而造成接觸的塑膠產生質變,因此超商塑膠便當盒絕對不能重複使用。(2002年,科學人雜誌)寶特瓶會釋出重金屬嗎?2006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環境地球化學系教授William Shotyk作研究發現,寶特瓶放了三個月後,重金屬銻的含量會從360ppt(兆分之一)增加至630ppt,原因是來自於寶特瓶的製造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名為「三氧化二銻」的催化劑。如果飲料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PET可能會因分解而釋出較多的銻。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大量的銻會引起頭痛、嘔心等症狀,不過630ppt的量對人體而言相當低,因此很難斷定它對人體會有什麼傷害,目前也沒有因喝瓶裝飲料而中毒的案例。常見的7種塑膠類型,有一種請避免購買通常,塑膠瓶身上會有標示數字1~7的三角形記號,代表7種不同材質的塑膠。第1類塑膠為PET,使用時需注意,不要受光照直射,避免放在高溫環境中。標示2、4、5數字的塑膠相對安全一些。第2類是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第4類為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第5類是聚丙烯。這3類聚合物不容易與陽光、空氣反應,因此化學結構較安定、使用年限較長,即使表面刮傷也不會釋放毒物。吳家誠教授指出,上述3類塑膠的顏色均為白色略透明,若製造過程加入色料,使其改變顏色,應盡量避免購買。再次提醒媽媽們,塑膠製品在保存過程中需避免受光、受熱;塑膠飲品開封後立即飲用完畢,注意這幾點,應該就能避開大部份的毒物了。
-
2020-09-25 科別.皮膚
「它」的防水效果竟比人工皮強!還可緩解傷口疼痛...藥師告訴你:人工皮vs.水凝膠敷料該怎麼選?
之前曾分享過人工皮的使用觀念,巧妙使用人工皮能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的產生,但偏偏有些情況不能使用人工皮,本周想與大家分享凝膠傷口敷料的使用,以及這類敷料與人工皮的差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水凝膠傷口敷料介紹 水凝膠傷口敷料(Hydrogel)是以親水性單體(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HEMA)為基礎成分,利用水凝膠本身亦具有吸濕後退黏等特性,可吸收傷口分泌物、控制出血或體液流失、避免擦傷、摩擦、乾燥、及汙染,以加速傷口癒合、抑制細菌、透氣防水、吸收滲液、保護傷口、降低感染。適用手術後傷口、一般表淺傷口、一般擦傷、撕裂傷及燒燙傷急性傷口、一般外傷。水凝膠敷料對傷口的好處:1. 創造濕度均衡的傷口環境:水凝膠可促進血管新生、增加皮膚纖維母細胞數目、刺激肉芽組織游離生長,並增加膠原蛋白的合成量。2. 促進自體清創水凝膠的保濕特性可協助壞死組織與腐肉慢慢軟化並提供濕潤,促進自體分解性清創。3. 提供阻隔微生物的屏障水凝膠具黏性及防水性,以阻隔病毒與細菌。4. 保護新生皮膚可降低病患皮膚的摩擦係數,使患處能自由的活動。5. 有助減緩疼痛一般認為敷料產生的濕潤、密閉環境可保護神經末稍,以預防細胞脫水,藉此減緩傷口的疼痛。水凝膠與人工皮差別人工皮是親水性敷料的一種(Hydrocolloid),多為外層防水薄膜+內層的吸水性膠體,外觀為半透明或不透明膚色,使用時就覆蓋在傷口上,像外加的皮膚一樣,主要用於急慢性淺層傷口癒合。從原理上,水凝膠敷料及人工皮都能提供傷口濕潤的環境,以加速癒合,但事實上二者在功能上有極大差別。差異點:1. 組織液吸收能力: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有極佳的吸水能力,而人工皮則較低,倘若覆蓋在傷口上的敷料無法將滲出液吸走,而造成傷口浸潤過度,容易讓傷口潰爛。所以當傷口滲液過多時,較適合選用吸濕鎖水效能較佳的水凝膠。2. 敷料鎖水能力:水凝膠>>人工皮鎖水能力為何重要,主要是因為傷口在復原期間會不斷的產生組織液,敷料在吸收過程中,如果不能鎖住水分,傷口等同於浸潤在潮濕的環境中,反而降低傷口癒合速度,甚至提高感染的機會。水凝膠吸收組織液後,能將水份鎖住在膠體中,但人工皮無法發揮良好的吸濕鎖水效果。3. 防水性: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敷料外層有防水薄膜,水份無法滲入,所以可貼著淋浴,但人工皮不行。4. 滲液分散能力:水凝膠>>人工皮水凝膠敷料能將滲液透過T型分散將滲液引導到整個膠體,不會造成傷口的浸潤,並減緩傷口不適。但人工皮無法將滲液均勻分散開,以至於滲液受潤,甚至壓迫傷口。5. 水凝膠具有清創的效果水凝膠利用純水和傷口的水份置換原理,可自體清創並將傷口的壞死組織交換出來,維持傷口適量的濕潤度,讓細胞得以有足夠的空間移動並修復,其保濕特性可協助壞死組織與腐肉慢慢軟化並提供濕潤,促進自體分解性清創。6. 敷料透明度:水凝膠>>人工皮人工皮外觀呈半透明,不易觀察傷口的癒合狀況;反之,水凝膠呈透明狀,易於觀察傷口。微笑藥師的建議不少民眾有傷口時,都會選擇使用人工皮,但其實有些情況是不適合貼人工皮的,如當傷口較深或滲液過多時,此時,選擇能適度吸濕鎖水的水凝敷料,可能比較合適。但實際購買後會發現,人工皮與水凝膠敷料價格相差極大,所以針對較難以癒合及滲液較多的傷口,可以先考慮使用水凝膠敷料,待傷口癒合良好後,再改用物美價廉的人工皮。本文獲廖偉呈藥師授權轉載,原文:濕式療法:水凝膠傷口敷料作者簡介/廖偉呈台北醫學院藥學系畢,中華民國註冊藥師,糖尿病衛教師,居家藥師照護合格藥師。部落格:微笑藥師網粉絲專頁:微笑藥師藥局微笑藥師藥局電話:02-27009655諮詢Line ID:@smilerx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149-10號延伸閱讀: 你沒看錯~「渣男」是種精神病!精神科醫師教你4招看出誰是爛人
-
2020-09-25 科別.腦部.神經
巴金森氏症早期有明顯6大警訊! 手抖、便祕、動作遲緩別以為只是在變老
一位75歲的病人,因為走路不穩,行動遲緩,前來門診就醫,經醫師仔細詢問檢查,發現有輕微手抖,也有幾次跌倒,診斷後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在接受治療後,步態不穩獲得良好改善,生活也可以自理。巴金森氏症常見6大症狀 需靠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診斷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辰表示,巴金森氏症最常見早期症狀,包括手抖、動作遲緩、步伐變小即小碎步、身體僵硬及容易跌倒,所以應注意上了年紀的長輩,日常身體變化,有時會有健忘、情緒低落、憂鬱及失眠現象,甚至早期發生嗅覺退化或便秘,這都是警訊。 林奕辰指出,一旦發生上述巴金森氏症的表現,應該及早就醫,臨床上會做一些檢查,如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CT),排除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疾病,例如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等問題,必要時安排多巴胺功能性造影檢查,偵測腦部多巴胺分泌神經功能,是否有嚴重退化。健保給付手術治療 造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巴金森氏症患者然而,經過臨床診斷檢查,確診罹患巴金森氏症,會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建議病人多做一些運動,身體平衡及走路功能還好情況下,可打太極拳或跳舞,能延緩症狀惡化,另外,病人多走路也是可行之道;在剛開始使用藥物時,林奕辰提及,病人有時會產生噁心想吐及頭暈現象,少數有嗜睡現象,此時,應該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減藥或更換藥物,以減輕症狀。林奕辰指出,部分病人若使用藥物治療效果逐漸降低或出現異動應由神經內科醫師評估,可以考慮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即深入腦部刺激術,可以收到良好治療效果;這種療法,過去健保沒有給付,醫療費用昂貴,如今健保已給付大部分費用,減輕病人的負擔,造福許多巴金森氏症的患者。巴金森氏症是常見失能主因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憾事發生林奕辰強調,巴金森氏症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根據研究,年紀在65歲以上的民眾,約有1%至2%罹患率,以此類推,台灣估計有超過四萬人以上會遭到巴金森氏症的困擾,且已成為高齡社會常見失能的主要原因,值得大家重視,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收到不錯效果,避免意外傷害,減少家人照顧的困擾。 延伸閱讀: 憂鬱還是失智? 從1件事就能分辨 忘東忘西是記憶力不好,還是失智? 忘記到「這程度」很可能就是失智症
-
2020-09-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加拿大總理:第2波疫情已來襲 會比第1波嚴重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今天揭露目標宏大的計畫,盼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的社會不平等、創造100萬個工作,同時也延長緊急措施,來因應更為嚴重的第2波疫情。杜魯多在對全國發表的電視演說表示:「加拿大正站在十字路口上。」杜魯多表示,第2波疫情會比第1波嚴重。他說,加國昨天新增1000多例確診,對照3月13日開始封城時單日新增僅47例:「我們即將接近秋季,可能會比春天時還嚴重。」「在我們前4大省,第2波疫情不是剛冒出頭,而是已經開始。」「我們不可能在感恩節當天(10月12日)團聚了,但耶誕節或許有機會。」「我們可以讓第2波疫情獲得控制,我知道我們可以,因為我們先前已經做過一次。」稍早,由總督帕耶特(Julie Payette)宣讀的「君王諭旨」(Throne Speech)指出,政府打算在短期內讓就業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並延長和擴大緊急補助措施,維持經濟運轉。在加拿大,聯邦政府的施政報告是以這種方式宣布。帕耶特說:「我們是要讓加拿大向前邁進,還是要被人民甩在後頭?是要在浴火重生後更加強大,還是要掩蓋這場危機暴露的裂痕?」政府施政報告中矢言消除無家可歸的狀況,加快對抗氣候變遷的奮戰,並推動全國育兒和藥物補助計畫。政府倡議直接投資基礎建設、讓勞工接受可迅速習得技能的訓練,並提供雇主聘用與留任員工的誘因。
-
2020-09-25 癌症.乳癌
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乳癌」排第四 7種高危險群要當心
隨著飲食西化影響,肥胖比例增高、民眾在飲食中的賀爾蒙暴露也增加,加重了乳癌的風險,2019年女性的十大癌症死因中,乳癌排名第四,讓我們不得不重視乳癌這個隱形的殺手。女性的乳房是由乳腺管、乳小葉、脂肪結締組織所組成,小葉的後段含有許多乳腺囊,負責分泌乳汁。乳房裡面還有很多的淋巴管,負責駐守防衛細胞跟吸收廢物,其中大部分會流至腋下淋巴結,這也使淋巴管成為癌細胞默默侵犯的路線之一。癌細胞大多是由正常細胞變異而來的,其中乳癌就是由乳腺管的上皮細胞或乳腺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其中,乳腺管癌與乳小葉癌為大宗。以乳癌的轉移與否來區分原位癌顧名思義就是還侷限在乳房的腫瘤,但倘若癌細胞離開乳房開始侵犯,除了可以到附近的淋巴結,也有很大部分會轉移到骨骼、肝臟、肺臟,甚至腦部。如果轉移到肝臟大多份都無症狀,有的人會有右上腹疼痛的症狀;如果轉移到骨骼,最主要症狀是骨頭的疼痛,例如脊柱、骨盆、肋骨等。倘若轉移到肺臟,可能會有呼吸疼痛、咳嗽或喘的現象。而如果轉移到腦部,可能會出現意識改變、頭痛、癲癇、中風等症狀。乳癌常見症狀有哪些?外觀看到的部分包含:1.乳房有局部且形狀不規則的硬塊。2.乳房的皮膚或胸壁上出現固定沒消退的腫塊。3.乳房表面的皮膚有凹陷或橘子皮樣的變化、紅腫熱痛、甚至潰爛的情形。4.乳頭處出現凹陷且或不正常的分泌物,例如化膿或出血等。5.乳房表面的靜脈血管擴張及突起。6.腋下淋巴結腫大等等。倘若有以上症狀,建議儘速至一般外科(乳房外科)就醫。哪些女性朋友可能是高危險群,要特別留意呢?●有乳癌的家族病史,特別是母親或親姊妹曾患有乳癌者●未曾生育或三十歲以上才生第一胎者●初經較早(11歲前)或停經較晚(55歲以後)者●任一側乳房曾經得過乳癌●飲食偏愛高脂肪食物●愛酗酒者●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者上述這些都須特別留意,每天洗澡時為自己做乳房的觸診。倘若仍不幸罹患乳癌,千萬別灰心,遵從醫師的醫囑,配合治療,且不要誤信偏方,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乳房能保留下來的機會就越大。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的治療日新月異,舉凡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等都提高了乳癌的存活率,以第一期乳癌來說,五年存活率高達九成。可以說是各項癌症中預後最好的之一。最後,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必須做乳癌定期檢查●20到40歲高危險群的婦女,應每年接受一次乳房外科的理學檢查,若有必要,須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40到45歲的婦女,應每兩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或超音波檢查。國民健康署針對45到69歲的婦女,或40到44歲有乳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每兩年提供一次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可以到本院一樓的預防保健中心登記施作。
-
2020-09-24 科別.精神.身心
莫名其妙心情不好!臨床心理師教你2招防心病
42歲的李太太,因童年時期常受到父母的冷落與批評,而養成悲觀、易焦慮的個性。而今,她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則要面對丈夫的挑剔,還要管教一雙個性迥異的兒女,倍感壓力。久而久之,易怒、焦慮、哭泣、失眠情況日益明顯。李太太因而前往身心醫學科就診,經醫師評估,患者長時間處於憂鬱、緊張的情緒,長期下來,身心早已無法負荷,若不調適恐有心理疾病的風險,遂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表示,經教授李太太覺察情緒與放鬆的技巧,並陪伴她嘗試用不同方式與家人溝通。2個月後,李太太學會調適壓力,也找到生活與心靈的平衡。根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近80萬人死於自殺,台灣每年則有近4千人自殺死亡,其中,飽受憂鬱、焦慮、躁鬱等身心困擾者,自殺率高於一般人,顯示其對社會之影響深遠。潘奕瑄說,人人都有過情緒低潮,出現情緒低落、身體不適、易煩躁、疲勞、睡眠、食慾改變、做什麼事都沒興致等症狀。而壓力因應能力會因為先天體質、性格、壓力因應技巧而有不同,加上生活中的壓力難以預測,所以情緒時好時壞是正常現象。她進一步說到,當情緒不好時,可從生活中抽絲剝繭,了解其原因,予以應對、接納,可獲得改善。然而,不是每個低潮的背後都有一個大事件或大壓力源,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狀況長期累積,也會在不知不覺間演變成「莫名其妙心情不好」。日子一久,將增加心理疾患的可能,因此,「如何覺察心情狀態」非常重要。不妨試著利用「心情筆記」,認識自己的心情變化。潘奕瑄指出,每天花一點時間反思,並用簡短幾句話記錄下當天快樂、悲傷、生氣、焦慮等正向、負面心情,以及影響心情的人、事、物。此方法除能抒發當下情緒,一段時間後還能覺察情緒感受,了解會影響或改善自己心情的因素。即使許多客觀因素不容易改變,但也能及時覺察壓力、提早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調適。此外,她建議,平時可透過放鬆技巧,舒緩焦慮感。技巧1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人的身心狀態是連動的,當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肌肉會不自覺繃緊,而身體緊繃則情緒也難以放鬆。若能反覆放鬆身體各處的肌肉,便能增加覺察力、提醒自己及時放鬆,並藉由身體的放鬆帶來心情的放鬆。技巧2 正念呼吸用輕鬆舒適的坐姿,閉上眼睛,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覺察雜念的同時,仍不斷試著把注意力放回呼吸帶來的感受。若能每天執行5到10分鐘,將能有效沉澱心靈、減緩壓力、提升注意力並舒緩緊繃狀態。潘奕瑄表示,許多人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每天都很快樂、沒有壓力,但事實上,真正的心理健康其實是能夠從生活裡的喜怒哀樂中適時彈性調適。因此,不要過度害怕負面情緒,也不要責備身邊情緒低落的朋友。若低落的情緒已持續2週以上,且連帶出現身體,如食慾、睡眠、體力等症狀;或認知,如負面思考、注意力與記憶力變差等方面的改變,或者已經嚴重干擾生活,建議尋求醫師、臨床心理師的協助,度過情緒低潮。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報導/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 圖片設計/Kato 諮詢專家/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潘奕瑄 【延伸閱讀】 預防靜脈曲張有辦法?醫師傳授生活6處方 洗腎病友最怕併發症!專家建議,預防致命殺手「肺感染」,務必這樣做 多做有氧或伸展運動 對年輕憂鬱症患者可能比吃藥有效
-
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又抓到!台中業者自大陸進口口罩 假冒醫療用口罩販售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有限公司林姓業者,6月間自大陸進口一般口罩550萬片,與立祐企業有限公司簽訂不實委託製造合約書製造醫療用口罩,販售給經銷商英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對外銷售偽冒口罩100萬片,牟利400萬以上;另外,英肯公司偽冒國家口罩隊日昇公司名義銷售,牟利40萬。台中地檢署展開搜索傳訊,羈押崇光業者林男獲准、英肯公司紀姓業者以15萬交保、立祐公司陳姓業者以5萬交保。台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卓俊忠表示,崇光有限公司林姓實際負責人,意圖牟取高額利潤,自今年6月間起,自中國大陸地區進口防塵用一般口罩約550萬片,雖部分口罩作為一般口罩銷售,但林為牟取利益,另與產製醫療用口罩製造商立祐公司簽訂不實委託製造合約書,佯以崇光公司委託立祐公司製造醫療用口罩。又由崇光公司委託不知情印刷公司印製立祐公司製造的崇光牌醫療口罩包裝外盒,共2 萬3500盒,林姓負責人再裝填中國大陸製造之防塵用一般口罩,販售予全國各地醫療器材行及口罩經銷商英肯公司,再透過實體及網路訂購方式銷售給一般民眾,目前崇光公司已對外銷售偽冒口罩估計超過2 萬盒(100 萬片),如以每盒180 至200元計算,牟利高達4 百萬元以上。英肯公司雖具藥商銷售資格,然紀姓實際負責人明知其於今年6月間,向崇光公司等供貨來源取得口罩,是屬大陸進口之一般防塵口罩,未取得政府核准之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不得以醫療口罩名義對外販售。英肯公司意圖偽冒口罩國家隊及醫用口罩名義藉機牟利,即自行委託印刷廠偽印口罩紙盒,再將先前購買一般防塵口罩裝入自製口罩紙盒中,並自行以電腦列印標示「經銷商:英肯公司」、「製造商:立祐公司」、「製造商:日昇公司」(遭偽冒之合格公司)、「品名:崇光醫用口罩」及「產地:臺灣」等不實字樣標籤,並黏貼於自製紙盒。英肯公司業者對外舖貨予多家藥局,致藥局及消費者誤信英肯公司販售之口罩,係合法口罩廠商所生產之醫療口罩而購買,迄今已販售逾20萬片,不法獲利逾40 萬元。台中檢調先於9月16 日搜索英肯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市福倫藥局等處,查扣英肯公司以自製紙盒包裝並黏貼偽製標籤標示醫用口罩成品2萬3000 多片,英肯公司紀姓負責人,因涉犯詐欺等罪嫌重大,經檢察官以新台幣15 萬元交保。檢調另於9 月21 日搜索崇光有限公司,並當場查扣偽冒台灣製醫療口罩1箱(12 盒)及相關銷售憑證,經訊問後,認崇光公司林姓實際負責人涉嫌詐欺等罪嫌重大,且有反覆實施詐欺犯罪之虞,向台中地院聲請羈押獲准,另立祐企業有限公司(下稱立○公司)陳姓負責人則以5萬元交保。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鍾南山: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 需要1至2年時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今(24)日表示,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需要1至2年時間。長江日報報導,第13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今在武漢舉行,鍾南山提及,完成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需要1至2年的時間,目前,中國大陸與40多個國家保持合作,並已經獲批在巴西、俄羅斯等國家開展III期臨床試驗,4款疫苗已與國際合作進入臨床III期試驗。
-
2020-09-24 養生.健康瘦身
小胖妹玩switch健身環 一年後狂減近30公斤變模特兒身材
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瘦下來,是許多人煩惱的問題。近日就有日本網友分享,本來食量驚人的她,在靠著不改變食量的狀況下,加上遊玩知名健身遊戲,竟真的成功減重。根據日本媒體「ねとらぼ」報導,日本一位女網友ヤナマリ分享她的減重過程。ヤナマリ表示自己食量驚人,一個人吃掉三人分的東西也習以為常,因此過去身高150公分卻有72.6公斤重,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妹。去年10月,ヤナマリ開始她的減重計畫。她將計畫列為「限制糖分」、「無氧運動」、「有氧運動」三個項目。在不減少食量的狀況下,她將糖分攝取控制在一天50公克內,並以肉、魚、蛋等蛋白質取代熱量。另外她也增加單日飲食的次數,來到一天八次。她表示如此一來,便幾乎沒有感受到飢餓的時間,可以有效削減食慾。而且在未感到空腹時用餐,飽足感更上一層樓。運動方面,她則選擇任天堂switch的健身遊戲「健身環大冒險」與「Fitness Boxing」,分別做為無氧與有氧活動,並且說明要強化身體哪個部位,可以用健身環內的哪些項目做訓練。 リングフィットアドベンチャーを始めてからの腹筋推移と、【腕】【腹】【足】部位ごとのおすすめメニュー & 効果まとめ pic.twitter.com/1vgZdhBNQu— ヤナマリ 10/15までに-30kg (@MarieYanamoto) September 20, 2020 靠著這些方法,ヤナマリ在今年四月時已經瘦到露出腹肌,現在體重則來到45.5公斤,有著令人稱羨的模特兒臉蛋與身材。網友看到她的健身過程,紛紛讚嘆「真的太猛了」、「持續就是力量」、「咦!健身環原來真的有效果?我也有相同的健身環說……啊,難道差在『持續』?」 【ダイエット経過】顔(72kg→47kg / 150cm)Before:2019年10月(72kg)1:2019年11月(68kg)2:2019年12月(66kg)3:2020年4月(51kg)4:2020年5月(51kg)5:2020年7月(49kg)6:2020年8月(47kg) pic.twitter.com/FdvXmvW2Us— ヤナマリ 10/15までに-30kg (@MarieYanamoto) September 21, 2020 1回の食事で3人前を食べていた私が、食事回数を増やして人並みの食事量に戻した方法 pic.twitter.com/hHvdqZNnhA— ヤナマリ 10/15までに-30kg (@MarieYanamoto) September 18, 2020
-
2020-09-24 科別.心臟血管
小鬼黃鴻升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 主動脈剝離機率是常人7倍
藝人小鬼(黃鴻升)36歲就因主動脈剝離早逝,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小鬼應該是罹患了遺傳性「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有這種疾病併發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是正常人的7倍,而且年齡也下降,同時在去世之前可能就有胸、腹疼痛不適的情況,也難怪小鬼認為自己身體不好,不願拖累女友峮峮。許秉毅表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在台灣並不少見,患者多數同時具有先天性的血管壁結構異常,日後產生「血管動脈瘤」和「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一項研究顯示:有這種腎臟病的人得到主動脈剝離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倍!同時,他們發生「主動脈剝離」時的年紀也較高血壓造成的主動脈剝離患者要小了許多!他表示,主動脈剝離是一個可以「把主動脈剖為兩半」的致命殺手 ! 據統計急性主動脈剝離若沒有馬上治療,至少50%的病人會在發病後48小時之內死亡!一般而言,未治療的人死亡率會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因此在診斷與治療上,都需要與時間賽跑。他指出,人類的主動脈是由外膜層、中間層和內膜層3層構成,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是主動脈血管壁的內膜層及中間層因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先天結構異常而受損,使管壁的內膜層產生「破孔」,而後血流經由此破孔灌進血管壁內,把血管壁從中間剝離開來。由於血液會不斷經由破孔灌入血管壁的夾層中,會導致所謂的「假腔」的形成。因為「假腔」越來越大,最後便會壓迫真的血管腔,造成真血管內腔的狹窄,導致狹窄部位以下的動脈血液供應不足,引起腦部、內臟或肢體嚴重缺血,所以可能產生昏迷、休克、內臟器官衰竭、死亡等嚴重之併發症。「主動脈剝離」的症狀最常見的是劇烈的胸痛﹙胸主動脈剝離﹚或腹痛﹙腹主動脈剝離﹚,這種胸痛或腹痛有三大特徵:1. 是一種非常劇烈的「撕裂型疼痛」2. 常常會從前胸或肚子痛到背後3. 患者的右手和左手的血壓常會明顯不同以下4種人是發生「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要特別小心「主動脈剝離」的上身:1. 高血壓: 約2/3的患者都有高血壓的病史。2. 自體顯性多囊性腎病3. 馬凡氏症候群(Marfan症候群): 屬於先天結締組織疾病—容易造成昇主動脈破裂。4. 先天性主動脈窄縮他提醒,如果有高血壓或多囊性腎病,一旦突然出現了劇烈的胸痛或腹痛,而且從前面痛到後背,要注意是否發生了「主動脈剝離」,一定要盡快就醫。
-
2020-09-24 科別.感染科
婦身上出現腫塊憂罹癌 原來是被貓抓傷引起「貓抓病」
一名45歲婦人日前好心收養一隻幼貓,因幼貓怕生,以致於常常在照顧時被抓傷、咬傷,月初她發現右側鼠蹊部出現一個疼痛腫塊,原以為是惡性腫瘤前往血液腫瘤科求診,經轉介至感染科後診斷為「貓抓病」,醫師給予抗生素及少量類固醇治療後迅速康復,也提醒秋冬是該病高峰期,愛貓人士要多當心。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指出,貓抓病是「韓瑟勒巴通氏菌」感染造成的疾病,主要流行季節為夏末及秋冬,該菌主要寄生在貓身上,可藉由貓蚤在貓群間傳播,本身對貓並不會造成危害,但當傳染到人身上,則有機會造成發燒、淋巴結腫大、疼痛等。特別是對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如小孩、老人、服用類固醇的病人、癌症病患、器官移植病人及愛滋病患者等,甚至會造成全身性感染。罹患此病的患者有超過90%可以追查到曾有被貓舔舐、咬傷或抓傷的紀錄張為碩說,貓抓病主要以巨環類抗生素治療,輔以少量的消炎藥,通常會於1至2周內痊癒。此菌感染並不像病毒感染一樣可以獲得長期免疫力,因此,若要避免反覆罹患此疾病,飼主應定期帶貓至獸醫院接受健檢,以預防及檢查寵物身上是否有體外寄生蟲。另外,張為碩提醒,要定期清潔寵物以減少身上蚤類數量,維持乾淨飼養環境,透過限制外出,可降低寵物貓接觸病原,更重要的是,當與貓玩耍時被抓傷或咬傷,應立即赴醫檢查,避免後患無窮。
-
2020-09-24 科別.皮膚
蕁麻疹一變天就發作!7種含有組織胺的食物別再吃了
每當天氣開始變濕、變熱,或是氣溫不穩定,身體就像一台「警報器」一樣開始啟動,冒出許多許多的小疹子,又癢、又刺痛,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甚至會在晚上的時候癢醒。而每次發作的時候,擦藥只能暫時舒緩,只要生活作息一沒有注意,馬上又會癢起來,疹子也越長越多,令人非常難受。在這種時候,可能常常會聽到「這些食物不要吃」、「那些食物可以多吃」,但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其實對於過敏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避開太多「組織胺」的食物,因為組織胺就是會刺激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災害」。面對過敏該避開的是「組織胺」!什麼是組織胺?在皮膚過敏的時候,醫師第一步通常會開「抗組織胺」,而通常抗組織胺對於蕁麻疹的效果很好,因為蕁麻疹的發作原因中,就有大量的抗組織胺。組織胺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在組織受到傷害的時候,比如有花粉、灰塵、或是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或是因為燙傷、咬傷等皮膚的受傷,就會分泌,來召喚免疫細胞的作用。而過敏就是一種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所以藉由「抗組織胺」,就能來緩解紅腫熱痛癢等不舒服的症狀。而除了使用藥物之外,其實食物也有分成「富含抗組織胺」跟「低抗組織胺」的食物,所以在觀察到「改變飲食就可以讓某些人好轉」的現象之後,研究人員也開始對於組織胺的食物跟過敏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不含組織胺的飲食可以協助治療蕁麻疹」。2018年韓國皮膚科協會、韓國皮膚病研究協會共同發表一篇研究,表示「儘管食品過敏測試結果為陰性,但所謂的食品過敏還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只是那些症狀可能很輕微,像是打噴嚏、臉潮紅、頭痛、腹瀉,有些人可能會呼吸急促,但蕁麻疹的患者症狀特別多、特別嚴重。但其實這些症狀不只是一種免疫系統反應過度的「過敏」,在皮膚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之後,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液在皮膚上聚集,才導致了疹子,可以說那是身體代謝、身體環境不平衡造成的一種結果,而這個結果跟飲食很有關係。研究團隊針對22名患有蕁麻疹的受試者(11位男性、11位女性)進行研究,讓他們進行4週的「無組織胺飲食」,他們在接受測試之前,平均用抗組織胺治療了2年左右,在接受測試之後,這些患者的藥物劑量並沒有減少,但「症狀明顯改善」。●瘙癢程度:明顯降低。●出現疹子的天數:明顯減少。●出現疹子時,面積的大小:明顯減少。●腫脹的天數:有減少。●對睡眠的干擾:減少。●對工作/學校的干擾:有改善。研究團隊提供的「無組織胺菜單」研究團隊推測,減少食品中所含化學成分、組織胺,可以讓腸道的屏障維持穩定,不容易讓身體產生對食品的「偽過敏反應」,自然就能改善蕁麻疹的狀況,不過因為測試的時間沒有很長,所以還沒辦法看到明顯的效果,「但如果配合營養師的合作,其實要維持無組織胺飲食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不過如果沒有營養師,什麼東西該吃、什麼不該吃,研究團隊也提到有一個大方向,就是「下列的東西都不要吃」。這些富含組織胺的食物不要吃!1.魚類:鮪魚、鯖魚、秋刀魚2.肉類:豬肉、雞肉3.發酵食品:①醃漬食品如醃白菜、醃蘿蔔②醬料如辣椒醬、蛋黃醬、番茄醬③奶類製品如優格、優酪乳④酒類如葡萄酒和啤酒4.速食食品5.水果:葡萄、香蕉、草莓、柑橘類水果、鳳梨、番茄6.堅果(包括花生)7.咖啡因:包含咖啡、綠茶、巧克力參考資料A Histamine-Free Diet Is Helpful for Treatment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延伸閱讀:一張圖看十二經絡養生時間表,依循作息養生事半功倍!
-
2020-09-24 科別.泌尿腎臟
腎臟病不能吃豆腐? 錯誤觀念!真正對腎臟影響最大的是這2種食物
「營養師,腎臟病不能吃豆腐,你怎麼叫我吃豆腐呢?」其實豆腐對腎臟是有幫助的,不要因為誤會它而錯過保護腎臟的機會!腎臟病導致體內毒素不易排出,需採用「高品質的低蛋白飲食」來延緩腎功能惡化。高品質蛋白質 有四大類食物(1)黃豆類:豆漿、豆腐、豆干、豆皮…等低度加工製品,建議優先選擇。(2)魚肉與海鮮類。(3)蛋類。(4)肉類:雞、豬、牛、羊…等。同樣是高品質蛋白質,為什麼推薦黃豆?以下整理了研究中證實黃豆對腎臟的好處及肉類對身體的影響。 黃豆類食物 對腎臟具有保護效果黃豆富含蛋白質、纖維及異黃酮,有較少的鈉與飽和脂肪,且不含膽固醇。黃豆可減少代謝性酸中毒、血中肌酸酐、C-反應蛋白與尿蛋白,對於血壓、血糖、三酸甘油酯、腸道菌相、抗氧化及發炎反應可能有正向的幫助。肉類對腎臟影響較大,特別是紅肉和加工肉(1)可能使腎臟病人血液酸化。(2)含較多的磷,腎功能差時便難以順利排出。(3)影響腸道菌相,細菌增加氨與硫化物的產生,並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4)增加NF-kB與促發炎細胞激素等物質,促進發炎反應及氧化壓力。(5)增加蛋白尿以及降低腎絲球過濾率。故把肉類換成便宜又好吃的黃豆類,就能吃得營養又健康,並延緩腎功能惡化,所以不用再害怕吃豆腐囉! 參考資料:l Ko GJ, et al. The Effects of High-Protein Diets on Kidney Health and Longevity. J Am Soc Nephrol. 2020.l Jing Z, et al. Clin Nutr. Effects of soy protein containing isoflavon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lin Nutr. 2016.l Rafieian-Kopaei M, et al. Soy Protein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 Updated Review. Int J Prev Med. 2017.l Zhang J, et al. The effects of soy protein o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ur J Clin Nutr. 2014.l McGraw NJ, et al. Soy-based renoprotection. World J Nephrol. 2016.l Joshi S, Shah S, Kalantar-Zadeh K: Adequacy of plant-based protein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Ren Nutr 29: 112–117, 2019(文章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作者/營養師 莊昕悅)延伸閱讀: 腎臟病早餐店這2樣東西少點! 吃多小心血管鈣化、死亡風險增 新一代國病近半數都是糖尿病引起! 怕吃藥下場最慘,腎臟內科醫師揭5大症狀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菲律賓屢揪自台入境新冠肺炎陽性 專家抱持懷疑
菲律賓驗到自台入境的新冠肺炎陽性個案,一口氣暴增18例。專家張上淳說,菲律賓相較於其他國家,驗到自台灣入境的陽性率高出數十至數百倍,對此無法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表示,近期分別接獲菲律賓及日本官方透過國際衛生條例國家對口(IHRNational Focal Point),以及民眾主動通報,共18名菲律賓籍民眾及1名日本籍民眾自台灣返回母國時,檢出(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陽性。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經分析發現,6月1日至9月20日從台灣出境到鄰近國家檢驗陽性率,菲律賓累計檢出25例,陽性率達0.48%(8月0.39%、9月2.00%),明顯高於從台灣到中國大陸的境外陽性率0.005%及到日本的0.055%。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表示,從今年6月開始陸續傳出台灣出境到周邊國家被驗出陽性個案,台灣都會先認定是否本土有狀況,抱持懷疑態度進行疫調。到目前為止的個案接觸者採檢都是陰性、抗體也是陰性,且追蹤14天也都沒有症狀。張上淳說,先前11個境外被驗出的個案中,經專家小組研判,有5例是偽陽性、有3例是在當地感染機會大;有1例是在美國感染機會大,且這些個案在台灣都沒有造成傳播。至於菲律賓突然暴增多例自台入境陽性個案,張上淳表示,「專家眼中抱持有點懷疑態度」,可以持續追蹤、了解最後結果。張上淳會後受訪時表示,台灣出境到其他國家,菲律賓驗出的陽性率比其他國家高出數十、數百倍,「無法理解」。莊人祥先前曾在記者會表達對菲律賓入境篩檢準確度的疑慮,他下午在記者會表示,經詢問菲律賓採檢相關事宜,答案都很模糊,其檢驗外包紅十字會、實驗室有認證,但有關判定的問題都沒回覆,會持續了解。
-
2020-09-24 新聞.用藥停看聽
柚子配這幾類藥物吃嚴重恐致命!ICU醫生陳志金:吃柚子前多留意長輩用藥
每年中秋節前夕是柚子的產季,許多人會在與親朋好友團聚時一同享用柚子跟月餅,除了要拿捏高熱量月餅的食用份量之外,柚子也是需要更加留意的細節之一。ICU醫生陳志金警告,柚子與許多種類的藥物一同食用,輕則流鼻血、嚴重恐會致命,在食用前需多留意長輩的用藥,以免發生憾事。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勿吃柚子中秋節,大家都會吃葡萄柚/柚子,但是有些病人卻不宜食用,尤其是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因為葡萄柚/柚子會減少抗凝血劑的代謝,導致體內藥物濃度上升,效果就像藥物過量一樣。哪些人會服用抗凝血劑呢?心律不整、心臟瓣膜置換、肺栓塞、深部靜脈栓塞、腦中風等病人皆有可能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正在服用以下藥物的病人,也要注意這些藥物也會和柚子有交互作用1.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降血壓藥2. 史他汀類降血脂藥3. 免疫抑制劑4. 安眠鎮靜劑6. 抗憂鬱、抗焦慮藥另外,洗腎病人也要少吃,因為葡萄柚/柚子含鉀量高,易導致高血鉀,引發心律不整!多留意長輩的用藥,多一份安全!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這裡有更長的藥物清單:https://meddataspeaks.files.wordpress.com/
-
2020-09-24 科別.眼部
眼藥水點幾滴才夠?點完留淚還要補點嗎?
眼藥水要點多少才夠?眼藥水點入眼睛,一眨眼就全流出來了,需要再補點嗎?眼藥到底要點多少才夠呢?諾貝爾眼科張朝凱醫師表示,其實只要確實將一滴眼藥點入眼中就是足夠的,若用藥3天以上仍未改善,建議諮詢醫師意見喔。點完留淚還要補點嗎?點眼藥時常覺得點完藥水、一眨眼就流光了,這樣點藥有用嗎?需要再補點嗎?張朝凱醫師表示,其實人眼睛的容量有限,一般眼藥水瓶點入一滴藥水的量就是眼睛容量的5至10倍,因此眼藥水滴入後會流出是正常現象,不用擔心藥效不夠、也不用再補點。 眼科醫師小叮嚀張朝凱醫師也叮嚀,點眼藥前最好先將藥水瓶搖勻,將藥水點在眼白跟下眼瞼處;藥水滴入後可輕壓眼角內側以避免藥水流入喉嚨,同時可閉眼轉動眼球,休息1至2分鐘。張醫師指出,一般來說,若有正確用藥眼疾就會明顯改善,若連續用藥超過3天症狀仍未緩解,甚至有症狀加劇的狀況時,建議主動回診接受檢查為佳。 眼藥相關問題,建議諮詢「眼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諾貝爾眼科 張朝凱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24 癌症.大腸直腸癌
不管幾歲都要有警覺! 大腸癌年輕化,常做5件事形同慢性自殺
34歲的楊先生,有15年抽菸史以及平日愛吃燒烤的不健康習慣,但本身並沒有糖尿病、無家族病史、也沒有酗酒習慣,在工作忙碌之餘,抽空為自己安排了健康檢查,沒有癌症家族史的他,竟意外發現罹患零期大腸癌,其癌細胞僅在黏膜層尚未擴散到其他部位,切除後的治癒率幾乎是100%,且不需要追加化學治療,也因發現得早,並能徹底根治,遠離大腸癌死亡風險。抽菸不只與肺相關 罹大腸癌年齡提早一般人2年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黃洸偉主任醫師表示,一般認定抽菸致病往往與肺相關,但其實菸對全身器官都會造成傷害,抽菸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平均年齡也比一般人提早兩年,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就忽略了罹癌風險,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大腸癌及其他疾病提早找上門!大腸癌是我國好發癌症 5大危險因子莫輕忽大腸癌已連續11年蟬聯我國癌症好發之冠,目前醫學上發現主要危險因子如下:1.年紀:50歲以上,男性發生率大於女性。2.家族病史:大腸癌、直腸癌家族病史。3.飲食習慣:長期偏愛吃高熱量及燒烤、油炸食物、紅肉吃太多。4.生活習慣:抽菸、喝酒、久坐、少運動、體重過重。5.體質:糖尿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患。 大腸癌年輕化 最佳篩檢方式是做腸胃鏡檢查近年來台灣大腸癌罹患年齡逐漸有年輕化趨勢,在眾多影響大腸癌病患存活的因素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診斷時的期別,越早發現治癒機率越高。黃洸偉指出,目前最好的篩檢方式是做腸胃鏡檢查,無痛舒眠腸胃鏡已是健檢趨勢,舒眠中完整觀察胃部及全大腸,且檢查中發現息肉也可順便切除;想要預防大腸癌,除了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更重要的是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大腸息肉會變成大腸癌嗎? 醫師解析機率,出現這狀況風險高 大腸鏡檢查前,低渣飲食該怎麼吃? 醫師完整圖解哪些食物可吃
-
2020-09-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流感恐秋冬同時大流行 張上淳籲做好防疫措施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未歇,秋冬流感季又將到來,有醫師認為,流感與新冠肺炎恐同時流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從南半球國家的經驗來看,其實流感接種率沒特別提高,但發生機率都非常低,主因就是有做好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但即便如此,民眾仍應謹慎、盡量接種流感疫苗,不可掉以輕心。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已經流感化,傳染方式、效率和流行感冒差不多,新冠疫情「今年秋冬不能避免」。而國際研究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與死亡率。而台灣今年度疫苗情況,自費加上公費疫苗,總共僅800萬劑,即便如此,過往仍有三成民眾不會去施打,呼籲民眾應踴躍接種來確保健康。指揮中心今下午召開疫情記者會,對於秋冬流感與新冠肺炎可能同時流行,張上淳表示,有一些資料顯示,如果流感疫苗接種越高,接種個案發生新冠肺炎感染時,嚴重度或死亡度會降低,對於發生感染有幫助,因此希望越多民眾接種越好;不過根據南半球國家經驗,其實接種率沒特別提高,可是流感發生機率都非常低。這代表預防新冠的措施,也預防了流感。張上淳說,而從台灣1、2月經驗來看,去年流感接種率也沒有特別高,但到3月時社區流感發生幾乎降到非常低,代表用其他的作為,也能把流感發生率降到最低。換句話說,除了流感疫苗接種外,新冠肺炎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防範,都是降低發生流感的機率,張上淳說,對於秋冬來時,除了疫苗接種外,個人衛生習慣避免傳播的情況如果保持,其實也有助避免病毒上身。
-
2020-09-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政風查彰衛生局出爐 違反2防疫政策但無罰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政風單位調查彰化縣衛生局結果出爐,研判彰化縣衛生局共違反2項政策,一為採檢無症狀居家檢疫者,二是要求居家檢疫者在檢疫期間外出,依法無行政裁處罰則。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彰化縣衛生局雖然違法,但沒有相關罰則,未來修法會再評估立法。自美返台的少年(案485)在居家檢疫期間確診新冠肺炎,當時他無症狀卻被彰化縣衛生局採檢送驗確診,違背目前有症狀才採檢政策,因此指揮中心要求政風單位介入調查。指揮中心指出,依據廉政小組調查,彰化縣衛生局共有兩項作為違反指揮中心政策,一為對無症狀居家檢疫者進行採檢;二為主動要求居家檢疫者於檢疫期間外出。經研析認為已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5條第1項第2款第1目、第2目及第17條第1項規定。指揮中心表示,現行傳染病防治法對於地方主管機關違反第5條所定權責事項,或違反第17條第1項指揮官統一指揮、督導及協調者,並無相關行政裁處罰則規定。若地方主管機關未落實執行防疫政策或有逾越法規權限之作為,是否適用傳染病防治法規範,未來可於傳染病防治法修正時,參考立法例併同為立法政策評估。陳時中說,彰化縣衛生局違反指揮中心防治政策、處置或措施,另涉有公務員違法或怠於執行職務之失職行為,應由彰化縣政府依其具體情節循公務員服務法、考績法及懲戒法等規定辦理。
-
2020-09-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無症狀免採檢 菲入境篩檢9/24起有條件取消
菲國入境無症狀者免採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宣布,24日起取消「無症狀」旅客機場採檢,自該國入境旅客均須於集中檢疫場所完成檢疫,於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為防堵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進入社區,指揮中心7月26日起針對菲國實施入境篩檢,但隨著菲國疫情趨緩,上周四專家會議已針對取消入境採檢一案進行討論。陳時中今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我國自7月26日以來實施自菲律賓飛抵台之所有旅客機場採檢,截至9月20日已採集1238位旅客之檢體樣本,有症狀旅客採檢確診率(17.6%)明顯高於無症狀旅客(0.7%);考量菲國疫情風險、COVID-19疾病特性、入境無症狀旅客採檢效益並經專家諮詢會議共識,自9月24日起,調整及重申菲律賓登機旅客之入境檢疫措施共計3點:1. 入境有症狀旅客,須於機場完成採檢,無症狀旅客停止機場採檢;自該國入境旅客,均須於集中檢疫場所完成檢疫,並於檢疫期滿前進行採檢。2. 未持有我國居留證或居留簽證的外國籍人士,仍須提供登機前3日內之陰性報告,才能來台轉機及入境台灣。3. 外國籍人士(持居留證或居留簽證者除外)需自費每日1500元配合我國集中檢疫措施。
-
2020-09-23 養生.聰明飲食
沒有葡萄的葡萄酒、沒有咖啡豆的咖啡!分子技術成下一波食品趨勢?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舊金山新創公司「Endless West」利用分子科學技術打造不需要在酒桶釀製,幾天就可以製成的葡萄酒、日本清酒與威士忌。西雅圖新創「Atomo Coffee」則運用此技術,打造不需要咖啡豆的咖啡,近期更完成900萬美元融資,要加速生產。植物基(Plant-based)毫無疑問是如今全球食品業最關注的熱門議題,沒有肉的植物肉、沒有奶類的乳製品形成全球旋風,連許多跨國食品大廠如雀巢都被大勢所趨,積極投入植物基領域的開發。不過,科技的進步已經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食品新創中出現了更令人瞠目結舌的全新替代食品方案。美國就有這麼2家公司運用「化學分子」,在實驗室中重組出不需要在酒桶釀製的葡萄酒、日本清酒、威士忌以及不需要咖啡豆的咖啡。連李嘉誠都青睞!Endless West用更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打造分子酒2018年底,世界上第一支不需要在酒桶中釀製的「分子威士忌」誕生。這支名為「Glyph」威士忌來自成立於2015年的舊金山新創公司「Endless West」,是利用分子科學技術,將酒的化學成分拆解開來,使用「電子鼻」等分子解讀儀器分析其味道、香氣等分子結構後,進一步從自然界來源如植物、水果、酵母,找出這些相對應分子,用更便宜的價格大量收購,再重塑調製而成。Endless West這項嶄新的技術,讓威士忌無須蒸餾與放在桶中經歷至少10~20年的陳年,可以更精準控制生產流程,高效且低成本在幾天內(甚至短至24小時)就研發出新產品。除了威士忌Glyph外,Endless West於2020年2月更推出葡萄酒「Gemello」與清酒「Kazoku」,全都使用相同原理打造,更可以及時針對消費者的喜好與回饋重新調整風味。Endless Wes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Alec Lee曾表示,並不希望高昂的價格成為欣賞美酒的阻礙。因此,Glyph、Gemello與Kazoku的售價分別為40美元(約1170新台幣)、15美元(約440新台幣)與10美元(約292新台幣),相較於其他市面上的同品項酒類,相當便宜。然而這並沒有犧牲其對於風味的追求,2019年3月,Glyph接連在「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San Francisco World Spirits Competition)」與「Wine& Spirits Wholesalers of America」競賽中獲得銀牌,更有品酒市認為其有15年酒齡的品質。成功掌握分子造酒技術的Endless West,也已經獲得了香港首富李嘉誠的投資,除了美國外,2019年5月則進軍香港銷售。分子咖啡新創Atomo完成千萬美元融資 將興建工廠加速生產西雅圖新創「Atomo Coffee」則是另一家運用分子科學技術的公司,不過他們產品是咖啡。成立於2019年的Atomo,同樣是運用分子技術解析咖啡成分後,再從葵花籽殼、西瓜籽、阿拉伯膠和巴拉圭冬青(Yerba mate)等廢棄原料中取得化學分子重組而成,其咖啡因含量甚至可與傳統咖啡一致。由於成立時間尚短,Atomo的商品尚在研發階段、尚未上市。但2020年8月,Atomo宣布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共獲得了S2G Ventures、AgFunder、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Horizon Ventures等創投公司的支持,籌集了900萬美元,總融資額更達到1160萬美元,這筆資金將成為Atomo往前邁進的最大動能。Atomo表示,將在西雅圖工業區建造一座佔地1萬2000平方英尺的製造廠,預計在2021年正式啟用,每天可生產數千罐咖啡。第一波要推出的是即飲罐裝咖啡,未來更會推出咖啡粉、用3D列印技術製造,可以用於研磨的咖啡豆等。分子技術或許也是追求永續的解方與植物基公司如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燕麥奶品牌「Oatly」一樣,Endless West與Atomo 2家公司都想運用科技解決現今存在的全球問題,促成環境永續。對他們而言,運用分子技術打造熟悉的食物,是更環保的選擇,也能提供人們具有永續價值的選擇。「在Glyph從來沒有見過釀酒桶。」Endless West指出,相較於傳統的威士忌,Glyph生產過程中減少了90%的木材消耗、40%的土地消耗;Gemello則減少了95%的水資源消耗、80%的土地消耗,碳排放也比其他「真酒」少了40%。此外,由於不需要使用酒桶,減少了酒桶的消費以及運輸費用。Atomo創辦人Andy Kleitsch和Jarret Stopforth則表示,種植咖啡是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之一,因為咖啡是僅次於可可,世界第2大的碳足跡作物。同時,咖啡的產量受氣候影響,產量不斷下降,《科學進展》雜誌2019年刊登的研究更指出全世界60%的咖啡種類正面臨滅絕的威脅。在此情況下,Atomo扮演的角色可能更加關鍵。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永續發展的觀念更進一步成為普世價值。幾年前,人們都難以想像到如今的時代,植物基會成為市場主流趨勢。也許未來,在Endless West與Atomo的帶領下,分子技術的運用也會越來越普遍。延伸閱讀▶不含咖啡豆的咖啡?西雅圖新創公司提出環境永續新選擇:「分子咖啡」!▶比爾蓋茲和李嘉誠都是大股東!植物肉帶動熱錢滾進、引爆話題的魅力在哪?▶用植物做肉還不夠看?科技進化到我們呼吸的空氣也能做人造肉了!參考資料▶Test-Tube Tasting? Bev Tech Company Unveils Grape-less 'Molecular Wine'▶Is Lab-Made Wine an Answer to the Industry’s Climate Change Problems?▶Atomo Coffee gets $9M for a molecular morning jolt▶Down the street from Starbucks, Atomo is trying to reverse-engineer the coffee bean(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婦人糞便潛血呈陽性不在意 大腸鏡檢出3公分腫瘤
52歲劉姓婦人去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報告顯示呈陽性,檢查值為18.3(正常值應小於12),她原本她抱著僥倖心態,覺得數值只比正常值高一些,應該不用進一步檢查,但家人不放心,還是帶她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發現竟有一個3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切片及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大腸癌第1期,腫瘤經手術切除後,持續追蹤一年沒有復發情形。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李斯凱醫師表示,根據今年國民健康署統計指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排行榜中,大腸癌高居第1位,不過大腸癌是可透過糞便潛血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但仍有許多民眾沒有接受篩檢的觀念,或是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者,因為怕麻煩、擔心檢查不舒服,或覺得數值沒有差很多不用擔心,因此都不願到醫院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等狀況嚴重時才後悔莫及。他指出,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建議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接受糞便潛血篩檢,一旦檢查結果呈陽性,無論數值多寡,一定要盡早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大腸癌並接受治療。透過大腸鏡檢查,如果發現瘜肉或原位癌,都可以直接切除,像劉姓婦人第1期的腫瘤需要手術切除,通常5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鼓勵大家記得定期篩檢、多吃蔬果、多運動以及戒菸,才能遠離大腸癌威脅。
-
2020-09-23 癌症.肺癌
誰需肺癌篩檢?4醫學會擬共識
肺癌蟬聯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不少民眾利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當成肺癌篩檢工具,但因檢查太過敏感,民眾拿著檢驗報告遊走於各大醫院診間尋找答案,衍生不少亂象。國內四大醫學會日前擬定「肺癌篩檢共識」,可望在兩個月內對外公布,將針對不同危險性的民眾給予篩檢建議,甚至包括篩檢儀器及診斷的品質都列入。「醫師,這是我在A醫院拍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這張是我在B醫院拍的,有醫師說這肺部結節很小不用理它,但我想聽醫師您的看法。」這是胸腔內科門診常出現的狀況。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任、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無奈地說,這現象已快排擠到真正需要看診的肺癌患者,也造成臨床醫師的困擾。低劑量電腦斷層約有兩成機會發現小於0.5公分的小結節,通常會建議一年追蹤一次。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煌麒,曾針對高雄大林蒲周遭的高危險者進行肺癌篩檢,他指出,小港醫院篩檢了2500例個案,直接被判定為肺癌的病人只有個位數,但有結節的民眾非常多,追蹤後多數是良性個案。但醫師的建議再怎麼多,擔心受怕的民眾還是無法安心,有些患者追蹤半年後就受不了,問醫師可以直接開刀嗎?其實,104年國內就公布「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建議年齡50至80歲、抽菸史超過30年,目前仍在抽菸或戒菸時間尚未超過15年的民眾,可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肺癌,尤其60至75歲者最有成本效益;若有肺癌家族史者「建議接受」篩檢,有肺病史或特定職業則可先與「醫師諮詢」考慮篩檢。新版「肺癌篩檢共識」,以民國104年的版本加深加廣,並依據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帶領17個醫學中心針對1.2萬人進行的肺癌篩檢試辦計畫及國內外資料,提出民眾版及專業版的「肺癌篩檢共識」,目前已有初步共識送至衛福部國健署。參與擬定共識的陳育民說,共識內容較清楚的建議,包括哪些人需要LDCT篩檢、哪些人需要與醫師討論才進行篩檢、哪些人不建議篩檢;篩檢的品質包括儀器設定及校正都需要統一,甚至如何正確判讀都要把關,讓醫病都有所依據,也解決醫療浪費問題。「肺癌篩檢共識」是由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等四大醫學會的專家,擬定科學化的建議,希望共識出爐後可以解決篩檢亂象。
-
2020-09-23 科別.腦部.神經
長庚團隊發現平腦症新致病基因 致病人數全球僅13人
基因缺陷導致大腦發展沒長出皺摺,此種極為罕見的疾病被稱為「平腦症」,大腦的皺摺被稱為腦迴,影響人類高階認知功能,平腦症患者智力僅三到六個月大的程度,長庚陽明研究團隊與跨國團隊發現導致平腦症的新基因「CEP85L」,已導致全球13人罹患平腦症,此發現有助未來研發藥物或治療方向,神經科學重量級期刊「神經元」(Neuron)今年四月也刊登這項最新發現。高雄長庚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蔡孟翰表示,平腦症目前已知有20多種基因所致,其中最常見的,以第17號染色體上的「LIS1」缺陷最為常見,平均每100萬名新生兒中,會有12名平腦症的患者,平均壽命約為2歲左右,即使幸運活過2歲,但智力發展也有限,且常常合併嚴重的發展遲緩與頑固性癲癇,嚴重者甚至無法言語、吞嚥或是行走能力。今年20歲小佑(化名),出生時與一般孩子無異,家人發現小佑的語言能力似乎發展的比較慢,到一歲半還只能講1到2個單字,加上屢次發生癲癇,就診後發現為平腦症,長庚醫療團隊透過基因檢測,發現小佑是因為「CEP85L」基因所導致平腦症,該基因則是文獻上前所未見。蔡孟翰表示,小佑的父母並未帶有CEP85L基因突變,最特別的是CEP85L也從未發現與人類的疾病有關;長庚與澳洲、美國、馬來西亞等跨國團隊合作,發現全世界其他12個同樣是CEP85L基因突變導致平腦症的患者。長庚再與陽明大學合作,透過動物實驗證實CEP85L基因突變會在老鼠身上影響大腦發育,同時也發現此基因製造的蛋白質位於中心體上面,是第一個「中心體組成基因」被發現和平腦症相關。蔡孟翰表示,此項發現將加速未來醫師在診斷這類大腦發育異常疾病的速度,解答了家屬為何沒有任何家族史、但是小孩會得到這個嚴重疾病的疑問,甚至未來可以提供成為產前篩檢的基因,減少疾病發生的機會。而在科學方面,更可以提供科學家對於人類大腦發育的機轉的深入了解,期望未來能成為藥物或基因治療發展的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