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搜尋
���������������������������������������������������������������������������������C
共找到
6748
筆 文章
-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想要好視力 醫籲每天5蔬果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大林報導】三C商品當道,許多人無論在辦公室或家中,都埋首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詹舒婷建議,除了讓眼睛適時休息,打造好視力,可從吃對食物開始。詹舒婷表示,現代人除了上班盯著電腦螢幕,下班後看報紙、盯著電視、手機,眼睛不停打轉,長時間下來因為眼睛肌肉持續緊張,具有滋潤作用的淚液,也因過度使用而減少,導致眼睛出現乾澀、血絲、怕光流淚,甚至紅腫疼痛,恐會造成視力退化。詹舒婷指出,許多存在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A、維生素B群及具有抗氧化能力的維生素C,和眼睛發展、視力保健有密切關係,都是打造好視力、好眼力的功臣。但許多人不喜歡吃青菜或水果,詹舒婷提醒,預防視力老化的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人體無法儲存,必須每天從食物中攝取,才能達到足夠所需。詹舒婷建議每天至少要攝取5種以上不同的蔬果,且至少選擇2至3盤深綠色蔬菜,就能維持眼睛營養所需。她說,只要平日多注意飲食種類均衡、不偏食,並配合正常生活作息及用眼習慣,就能使眼睛靈活、明亮、發揮魅力。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高度近視、年增百度 最好每半年檢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眼科醫師發現,近年已有30歲的白內障病例出現,特別是持續使用3C產品的「低頭族」,不僅常用眼過度,也忽略自己度數暴增。為了預防早發性的白內障,醫師建議,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每年近視持續增加100度,每半年就要視力檢查。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表示,白內障會導致視力變差,常需換眼鏡或經常視覺矇矓。近年不少人依賴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一看不清楚,就習慣手指一滑放大畫面,結果反而易因此忽略視力減退,更放任近視度數狂飆。為了預防早發性白內障,呂大文建議,高度近視、每年近視持續增加百度、已有視網膜剝離、色素性視網膜炎、曾做過眼內手術等高危險群民眾,每半年就應該進行視力檢查。同時若服用抗心律不整、精神科或抗發炎類固醇等特殊藥物,更應每三個月進行視力檢查。過度紫外線曝曬也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醫師建議,長時間戶外運動、戶外工作者,要配戴合格太陽眼鏡或帽子遮陽,每天也可補充500毫克的維他命C。醫師也建議民眾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讓眼睛適時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建議學齡前兒童每用眼50分鐘、20至40歲民眾則是每用眼40分鐘、老花眼更應每用眼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10種食材 眼睛的守護者
【元氣周報/記者趙容萱/報導】現代人因長時間K書、使用3C產品過度,眼睛易提前老化,視力提早變差,或出現病變。台中市蓮樺中醫診所院長、中醫師蔡蕙君推薦十種可以提供眼睛營養、防治病變的蔬果,透過食療也能吃出靈活健康美目。蔡蕙君說,中醫觀點,腎藏精,肝藏血,精血可以互生,又肝開竅於目,中醫認為眼睛的疾病多與肝腎有關,眼睛老花大部分是腎虛或腎水不足;年輕人則與肝火旺有關。蔡蕙君指出,維生素A、C、E、類胡蘿蔔素(包括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及花青素有助於護眼;維生素B群則負責維護視神經及角膜健康。最佳護眼食材是各種新鮮蔬果,提供各種抗氧化劑,有助眼睛明亮健康,延長使用壽命。1.桑椹 供給眼睛血液桑椹味甘性寒,入心、肝、腎三經,可滋腎補肝、安魂鎮神、聰耳明目。桑椹中鐵和維生素C含量高,這兩種元素和造血有關,所以桑椹是補血佳品,它可以充足血液,改善眼睛及皮膚的血液供應,自古就用來明目烏髮,用眼過度的人最適合吃桑椹。2.胡蘿蔔 改善眼睛乾澀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它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預防夜盲症,還能改善眼睛疲勞和眼睛乾澀的問題,維生素A的作用和魚肝油相似,可維護眼睛健康。所以,胡蘿蔔是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症、乾眼症所需要的維生素A的前驅物,也就是當人體有需求時,β胡蘿蔔素就會自動轉變成維生素A。3.菠菜 葉黃素抗氧化菠菜是葉黃素最多的食物。葉黃素存在我們眼睛的視網膜黃斑部,被認為能協助抗氧化,預防發生黃斑部病變。菠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蔔素、核黃素、葉黃素等,不僅是護眼佳品,更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蔬菜。4.南瓜 護眼預防近視性味甘、溫,歸脾、胃經,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脾虛氣弱、營養不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有效地保護眼睛。南瓜子則含有大量磷質,能防止礦物質在體內積聚形成結石,並能維護眼鞏膜的堅韌度。所以,常吃炒熟的南瓜子可預防結石、防止近視。5.番茄 保護眼睛血管含有豐富的茄紅素,可以軟化血管,發揮保護眼部血管的作用,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與核黃素,有明目的作用。尤其女性在經期、經後、貧血,或年老體虛、感到眼睛昏花的人,不妨多吃番茄。6.枸杞 含大量胡蘿蔔素含有14種氨基酸和大量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以及鈣、磷、鐵等物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枸杞對防治眼疾有特殊的醫療價值,其中大量的胡蘿蔔素,進入人體後,轉化成維生素A,向來被稱為保護眼睛、防止視力退化的特效維生素。7.小麥胚芽 抗氧化防眼疾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能幫助維持細胞和組織健康的運作,當血液裡的自由基過多時,人的身體包括眼睛,會用抗氧化劑消除自由基。太多的自由基,會經由氧化過程傷害細胞,氧化過程對罹患白內障、黃斑部退化、青光眼、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所以,多服用含抗氧化劑的小麥胚芽能幫助預防眼疾。8.花椰菜 延緩眼睛衰老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C、蛋白質及硒、鈣等成分,其中,維生素C可強化眼睛的晶狀體,對眼睛有益,而花椰菜的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是番茄的4倍多。過度使用眼睛,會造成肌肉疲勞,使眼球前後軸徑拉長,導致近視,補充鈣質,可以安定神經,使肌肉放鬆,預防近視,而花椰菜的鈣質含量絕不亞於牛奶。此外,花椰菜含有微量元素硒,是很強的抗氧化劑「異硫氰化物」,可以避免眼睛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傷害,增強眼睛細胞的活力,延緩眼睛衰老。9.紫葡萄 對抗日照傷害含有豐富的鐵,可以提供充足的造血元素,而眼睛最需要血液的營養供應。另外,葡萄富含花青素、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是抗衰老的絕佳食物。視網膜細胞非常容易受到氧化劑傷害的,尤其是光線所產生的氧化劑,雖然眼睛有能力抵抗這種化學反應,但是這種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喪失,這種抗氧化劑可預防與年齡有關的黃斑部病變。10.奇異果 C能強化晶狀體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在水果裡僅次於芭樂、聖女番茄,排名第三。維生素C可強化眼睛的晶狀體,眼睛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血液中高出數倍,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晶狀體營養不良,久而久之會引起晶狀體變性。維生素C也可以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預防眼睛結石及膽結石。另外,果肉中黑色顆粒部分,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預防黃斑部病變。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3C藍光 黃斑部病變機率增
【聯合報╱楊長豪/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眼睛是靈魂之窗,我們透過眼睛,接受外界光線刺激,產生視覺。眼睛的角膜及水晶體是透明構造,光線可以經由這兩個構造的聚光作用,最後聚焦於視網膜,刺激感光細胞而產生視覺。當然,有害的光線也可能循這條途徑,影響眼睛健康。眼睛能感受的光線稱為可見光,是一種波長介於400到700奈米的電磁波,包括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波長大於700奈米稱為紅外光,波長小於400奈米的則稱為紫外光。紅外光、紫外光通常可被角膜及水晶體阻擋,對視網膜的影響較少,真正影響視網膜的是波長介於400到500奈米的藍光。高能藍光 易傷害視網膜為何藍光會對視網膜產生傷害?原因在於藍光的波長較短,因此具有較大能量,比起其他波長的光線能造成較大的傷害。另一個原因是視網膜隨時隨地進行光化學反應,產生視覺,所以需要消耗許多氧氣,進行氧化作用以產生能量,在藍光刺激下,容易產生許多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進一步對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第三點是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因為細胞膜構造特殊,含許多脂肪酸,在藍光過高的能量刺激下,容易引起過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使視網膜細胞凋亡。至於藍光的主要來源是太陽,但近年半導體技術發展,許多3C產品,包括平板顯示器、LED霓虹燈、螢光燈、電腦顯示器、手機螢幕等,都有背景光源,通過強大的電子流激發的光源中,含有異常的高能藍光。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這種高能藍光會對視網膜產生傷害,尤其增加黃斑部病變機率。黃色色素 有效吸收藍光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含高密度感光細胞,是視力最敏銳的部位,雖只有5毫米大小,但可以決定我們90%的視力。一旦黃斑部有所損傷,就會對視力造成重大影響。黃斑部因含有黃色色素而得名,黃色色素成分是葉黃素及玉米黃素。黃斑部出現黃色色素也許是演化的結果,因為黃色色素可有效吸收藍光,同時也能抗氧化,可減少藍光傷害,保護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視力殺手,但黃斑部病變產生非一夕造成,常是經年累月累積而成。我們平時應注意眼睛保護,如白天出門時應盡量配戴太陽眼鏡,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另外可以補充有益眼睛的維他命,如胡蘿蔔素、茄紅素、維他命C、E等。醫學研究發現,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可有效地降低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減少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會。菠菜、青椒、綠花椰菜、芥藍、枸杞、南瓜、胡蘿蔔等,都是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來源,平時可以多加攝取,保護眼睛健康。 ※延伸閱讀》‧10種食材 眼睛的守護者‧茶飲加枸杞、決明 護眼DIY好簡單‧護眼5穴位 拯救3C成癮族 ‧黃斑部病變 輕鬆自我檢測‧黃斑部病變 銀髮視力殺手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工作長期盯電腦 她39歲白內障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一名39歲輕熟女因工作需要,長期看電腦螢幕,近視度數在4年內加深約1千度,出現白內障,經置換人工水晶體手術後獲改善。眼科醫師林浤裕表示,隨著低頭族增加,白內障老化眼疾年齡下修。眼科醫師白佳欣說,隨著3C產品流行,產生二低現象,一是低頭族增加,以及低年齡白內障的增加,原因是過去閱讀如看書是反射光,3C產品如電腦、電視、手機都屬於自發光源,長期盯著看,易造成疲勞、乾眼症、高度近視,得青光眼、白內障機率大增。林浤裕說,過去從45歲開始眼睛老化,近年來根據臨床經驗發現,隨著3C產品發達、低頭族的人口增加,提早到38歲開始,很多高度近視者擁有一對「老眼球」,就算年齡只有30、40歲,眼球年齡卻超過70歲,老化性眼疾就伴隨而生。林浤裕指出,高度近視是白內障高危險群,過去白內障被視為老人性眼疾,他檢視今年初院內的求診資料發現,55歲以下因罹患白內障必須動手術者,近六成是高度近視,不少輕熟女在確診為白內障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罹患「老年性眼疾」。林浤裕認為,現代人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長時間使用,34歲到54歲的青壯人口提前罹患白內障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根據數據,5年內青壯白內障患者增加逾2成。林浤裕指出,白內障治療方式是置換人工水晶體,國內陸續引進濾藍光、非球面、多焦點、散光矯正等各式多功能人工水晶體陸續上市,多功能優點在於畢其功於一役,不需再另做老花或近視手術,但要自費。 ※延伸閱讀》‧避免白內障早發 眼睛防曬很重要‧眼痠流目油 白內障警訊 ‧維他命C吃多 小心得白內障‧白內障開刀 不必忍到熟了‧欲窮千里目 護眼營養要兼顧‧拯救低頭族 多吃護眼食物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白內障手術 恐增視網膜剝離風險
【世界日報╱美聯社/紐約21日電】根據研究指出,白內障手術可能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深度近視者尤然,即使在手術後多年,此風險依然存在。洛杉磯加州大學朱利史坦眼科中心助理臨床教授舒茲指出,美國眼科醫生如今每年進行約300萬次白內障手術,據保守估計,在這些手術後,0.5%病例曾發生視網膜剝離,之後,每年至少發生1萬5000起視網膜剝離病例。舒茲還說,在50歲以上人口中,發生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更增至十倍。至於視網膜剝離的危險會增加的原因,眼科醫生及視網膜外科醫生拜恩斯說,接受白內障手術後一年內,因手術改變眼球內玻璃體液的生理結構,眼球玻璃體剝離的情況很普遍。同時,手術後眼球內變得有更多液體,因而玻璃體更容易脫離。即使如此,白內障手術增加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有多大仍有爭議。2012年一項較大規模的研究指出,此項風險近年已經大降,1989年至1993年,100名白內障手術病患即有一例術後發生視網膜剝離,1999年至2001年,400名病患僅有一例有此情況,研究者將此改變歸因於手術技術的改進。眼科醫生瑞奇指出,他37年來曾為1萬3000名病患施行白內障手術,手術後三至六周他僅發現一個視網膜剝離的病例,如今,病患視網膜剝離的主要原因,則通常是退化和上了年紀所造成。※延伸閱讀》‧工作長期盯電腦 她39歲白內障 ‧維他命C吃多 小心得白內障‧眼痠流目油 白內障警訊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揮桿甩頭太猛 扯破視網膜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近視600多度的內科醫師,去年到高爾夫球場打球,用力揮桿甩頭之際,突然眼前一陣閃光,他不以為意繼續打球,沒想到閃光頻頻出現,甚至還伴隨飛蚊症,檢查發現視網膜有2個破洞。醫師說,還好破洞僅0.5毫米,占視網膜表面積不到1%,進行GPS衛星網膜定位雷射修補,眼睛終於恢復正常。開業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他有一位馬來西亞僑生的學弟,本身近視度數僅300多度,日前也是打高爾夫球突覺眼前閃光及飛蚊,看東西視野還出現局部黑掉情形,就醫發現已有局部視網膜剝離。「無論近視度數深或淺,只要瞬間劇烈動作,都可能對眼睛造成傷害。」張正忠說,尤其突然加速及減速、上下往返運動,皆會拉扯視網膜,造成閃光或飛蚊症。基隆長庚眼科主任、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表示,眼睛構造中的視網膜前方為玻璃體,兩者中間有一層薄膜作為緩衝,通常年輕人的玻璃體就像蛋清一樣清澈,薄膜會緊貼視網膜。但隨著年紀變大,蛋白質變性、玻璃體逐漸水化,薄膜與視網膜的密合度降低,一旦動作大太,視網膜感光細胞受到玻璃體拉扯,眼睛就會出現閃光;如果拉扯的力量太大,造成視網膜血管出血、破洞,患者就會出現飛蚊症狀。值得注意的是,若玻璃體拉扯視網膜的力量太大,因玻璃體已水化,加上中間薄膜無法與視網膜完全密合,孫啟欽說,玻璃體的水可能灌到視網膜下方,就像壁紙黏不牢一樣,視網膜恐怕被整片掀起脫離,造成視網膜剝離,一旦傷及視網膜中央主掌中心視力的黃斑部,民眾恐有失明危機,就算緊急手術治療,視力也難以完全回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視網膜手術風險高,若黃斑部沒有完全剝離,或許還有機會保住視力。但蔡景耀提醒,一旦黃斑部剝離的範圍過大,且患者未即時治療、拖延一段時間,造成視網膜感光細胞受傷死亡,視力恐將無法恢復正常。 ※延伸閱讀》‧高度近視做雷射 黃斑部仍病變‧東西怎扭曲?小心黃斑部病變‧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高度近視做雷射 黃斑部仍病變
【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專題報導】30多歲的國中英文女老師有高度近視,度數1千度,多年前接受雷射矯正手術,術後視力正常。但前陣子女老師突然覺得眼前有黑點,散瞳檢查發現已有黃斑部出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不少高度近視民眾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以為視力矯正後,就不會有高度近視常見的視網膜剝離或視網膜變薄等問題。不過,相較未近視民眾,高度近視者的眼軸長度較長,雷射手術只是降低近視度數,並無法改變眼睛結構,眼軸長度仍較一般人長。如果以房子做比喻,雷射矯正只是拉長房子外皮、改變內部管線,但整體房屋結構沒改變,因此高度近視的人較容易出現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等眼睛疾病,其罹病機率並無降低。雖然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600以上,但開業眼科醫師張正忠說,其實近視超過400、500度,視網膜就可能產生變化、開始變薄,瞬間劇烈動作恐會拉扯視網膜,導致眼前出現閃光,即使天氣晴朗,卻感覺閃電打雷一樣。如果拉扯的力量太大,則會造成視網膜血管破裂出血、出現飛蚊症狀;一旦拉扯力道過猛,嚴重者還會發生全網膜剝離、眼前整片黑。基隆長庚眼科主任、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孫啟欽曾收治不少高度近視者,假日到遊樂園玩雲霄飛車,卻出現飛蚊症或視力模糊情形,檢查發現視網膜受傷。他建議,民眾不論近視度數深或淺,皆應避免突然劇烈動作,如甩頭、高空彈跳、高爾夫球揮桿或羽球殺球等;同時也要小心眼睛外傷,一旦發現短時間看到飛蚊症狀的頻率遽增,或出現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情形,應立即就醫。蔡景耀也建議高度近視者,每年至少定期做散瞳、眼壓及視網膜檢查,若出現眼睛不適症狀,最好馬上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高度近視、年增百度 最好每半年檢查‧東西怎扭曲?小心黃斑部病變‧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躲冷氣房上網 乾眼症報到
【聯合報╱賴麗卿/彰濱秀傳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天氣炎熱,躲在冷氣房最舒服,不過在冷氣房中猛盯電腦、滑手機,小心乾眼症報到;最近眼科門診陸續有多位年輕學子就醫,自訴整天泡在冷氣房裡上網、打電動,竟然出現眼睛紅、灼熱感、疼痛等乾眼症症狀。眼睛是五官中最脆弱的一個,守護眼睛的第一道防線是「淚液層」。乾眼症指眼淚液分泌量不足或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使眼球表面無法保持濕潤,造成角結膜上皮異常的慢性眼疾。乾眼症的症狀包括眼乾,眼睛紅、眼疲勞、有異物感、灼熱感、疼痛、癢、怕風、畏光、視力模糊、突然流淚等,是淚液「質」與「量」異常,引起眼表過度乾燥的症狀。淚液對眼睛之重要,除了潤濕眼球表面,供應角膜營養,還造成一個平整屈光表面。由於淚液中有抗菌物質,可做為抵抗微生物入侵的防線,一旦淚液減少,眼睛的保護功能也跟著減少。引發乾眼症原因很多,如空調環境、配戴隱形眼鏡、眼瞼炎、角結膜炎、外傷、灼傷、老化或更年期、自體免疫疾病、抗組織胺等藥物,眼科醫師可透過檢查找出病因,對症治療。 乾眼症治療主要在減輕症狀,避免角膜傷害,維持眼球光滑清晰的表面。醫師確定病因後,會依患者病情開立人工淚液等處方,較嚴重者需要用粘稠度較高的淚液或凝膠,並搭配消炎藥物,症狀特別嚴重者,除藥物外,可施行淚小管栓塞手術。淚水蒸發與濕度有關,冷氣房、吹風、高熱、乾燥的環境,使淚水蒸發過快,加上長時間打電腦或看電視,眨眼次數減少,乾眼症狀更明顯。建議冷氣房內放一盆水,或室內養些綠色植物來增加濕度。預防乾眼症,應維持正常作息、睡眠充足,避免長時間用眼並注意眨眼次數。另外,均衡飲食、多吃含維他命A、C的蔬果,戴隱形眼鏡時間不要過長、不舒服應立即取下,眼睛不適應找眼科醫師治療,勿自行購買成藥點用,以免延誤病情。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老花度數不夠 耗眼力、流目油
【元氣周報/記者游仁汶/報導】許多人過了40歲,開始出現看近物時,眼前模模糊糊,揉揉眼卻發覺仍沒有起色,還以為只是一般的眼睛疲勞。殊不知到了40歲開始,不論有沒有近視,都有可能會被「老花眼」找上。一過40歲 老花眼「入門」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眼科醫師游建章表示,無論男女、有無近視,只要一過40歲,就會出現老花眼的症狀。當發現近物看久了,眼睛感到很吃力,便可能是老花眼;平均到了45歲時,看近物「一下子」就眼前一片模糊,更可確定是老花眼。一旦有老花的現象產生,最好先就醫,讓醫師驗光、診斷有無其他老花眼以外的病狀,並開立老花眼度數處方。沒有其他問題,就可以到眼鏡行配一副專屬自己的老花眼鏡。近視加老花 配鏡有技巧游建章說,近視加老花的度數相等的人,有折衷的方式。看近物時可以直接拿下近視眼鏡,那麼看近物時就等於戴上老花眼鏡,不用另外再戴老花眼鏡。通常45歲左右的人,老花眼度數大約為100度,平均每過三、四年,就會增加50度。例如,50歲的人,老花眼度數約為150度,當他的近視度數也是150度時,那看近物就直接拿下近視眼鏡即可。因為老花眼鏡片屬正片,近視眼鏡則是負片,讓兩者的度數相加減後,再配所得的度數,便能只配一副眼鏡就搞定。同時有近視加老花眼,也可以選配「多焦點鏡片」。鏡片中央是近視度數,下方則是老花眼度數;如此一來看近物時,只要將眼光往下瞧,就能看清楚。一鏡戴多年 容易「流目油」游建章表示,因為老花眼平均每三、四年後,度數就會增加50度,因此不建議一副老花眼鏡配戴好幾年。雖然度數不合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或加深度數,但配戴度數不合的眼鏡看東西,眼睛會非常容易疲勞,並且會一直「流目油」。因此有老花眼的民眾,還是建議每三、四年就到眼科檢查,看看度數有沒有增加。如果老花度數增加,最好還是重新配一副度數相符的鏡片。不怕麻煩 配兩副單焦眼鏡 游建章說,若有近視加上老花的人,配戴單焦眼鏡的話,勢必得近視、老花各配一副,好在看遠、看近時替換使用。如果戴慣單焦眼鏡,且不怕交替使用很麻煩,那麼還是建議繼續戴單焦眼鏡。過去曾流行一陣子「雙焦」鏡片,在近視鏡片的下方多出一個橢圓形,接近半圓形的「老花眼」區域,好供近視加老花的人配戴一副眼鏡,就能搞定。但「雙焦」鏡片的缺點是外觀看起來有點醜,而且當眼睛在近視鏡片與老花鏡片之間轉移、看物體時,容易模糊看不清。多焦鏡片 下樓梯千萬小心後來又研發出「多焦」鏡片,外觀看起來和一般鏡片差不多,且是屬於「連續變焦」,不會像「雙焦」鏡片一樣,在近視及老花鏡片交界處看物時,容易模糊不清。不過要特別提醒老人家的是,戴多焦鏡片下樓梯、走下坡路時,如果沒有跟著一起低頭,只是用眼角餘光向下瞄的話,就會因為看到的是老花鏡片的區域,導致視線模糊,因此要特別注意,以免不慎跌倒。買現成眼鏡 度數不符易疲勞游建章指出,現成的老花眼鏡,如果度數和自己本身相符的話,基本上是不太會有影響。但若度數不符,或是本身散光度數較高,戴現成的老花眼鏡就會看不清楚,而且容易疲勞、流淚。長輩配鏡注意事項‧鏡片:盡量選用樹脂材質為佳。因較玻璃鏡片重量輕,且不易破裂、刮傷,對長輩配戴較安全。‧鏡框:a.過大:鏡片周圍因非焦點所在,容易習慣用餘光看物,卻看得模糊。b.過小:若要配戴多焦鏡片,鏡框過小的話,鏡片會難以研磨,不易做出「漸層」的效果。c.適中:焦點準確,鏡片邊不模糊,也可做出漸層變焦。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吃對食物 眼睛更靈光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吃對食物,就能幫助眼睛變得更靈光。事實上,對心臟、動脈有利的飲食習慣往往對眼睛、視力也很有好處。美國紐澤西醫學院眼科與視覺科學教授莫尼克‧羅伊接受外電媒體訪問時指出,微小毛細血管負責供應視網膜、其他眼睛組織氧氣、養份,因此若要眼睛更健康,就得讓這些血管保持功能健全。 如果能以健康飲食為原則,吸收一些關鍵營養素,就可以幫助保護視力。像維生素C、維生素E、礦物質鋅、葉黃素、玉米黃素、Omega-3脂肪酸等營養素都對眼睛健康很有幫助。 十年前,一項老年性眼疾研究指出,民眾若攝取維生素E、維生素C、β胡蘿蔔素、鋅補充劑,較不會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這些營養素成份或許最能減緩病程,也因為這項研究,所以現在有些醫師會建議有早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病灶患者服用上述營養素補充劑。 美國塔夫茨大學曾以一千八百零二名五十歲到七十九歲女性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攝取最多葉黃素、玉米黃素的人較不容易得白內障,罹患白內障風險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三。像菠菜、蘿蔓萵苣、花椰菜、甘藍菜等蔬菜都含有豐富的葉黃素、玉米黃素。 最新發現與視力健康有關的營養素為Omega-3脂肪酸,這種成份多半存在於魚油當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曾進行一項兩千五百二十人研究,結果發現,規律食用魚類而體內Omega-3脂肪酸濃度較高的人明顯較不容易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也有一項西班牙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或許還能預防白內障。 一旦出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早期徵兆,有些醫師會鼓勵患者規律服用抗氧化營養素補充劑,至於這些補充劑是否也能幫助健康民眾保護眼睛則有待商榷,目前研究結果對此還沒有定論,醫界也還沒有共識。醫學專家認為,想要保護眼睛,避免罹患退化性眼睛疾病,最重要的還是要維持健康飲食。 法國就有一項研究發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食用越多花椰菜、白菜、椒類食物、玉米、波菜等蔬菜、植物性食物,越能幫助保護視網膜,延緩疾病惡化。 雙和醫院眼科主任沈筠惇建議,民眾可以以健康飲食為前提,多食用含葉黃素蔬菜、食物,對維護眼睛健康會有一點幫助。 ※延伸閱讀》‧欲窮千里目 護眼營養要兼顧‧圖解/按穴道護眼操 眼睛水汪汪‧眼睛疲勞… 試試眼睛SPA吧!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二不三要 保護靈魂之窗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妥善照顧的話,視力就容易受影響,因此,建議民眾千萬不要忽視眼睛的健康,平常就應徹底做好視力保健。 專家看法 護理師張素華表示,「二不三要」為基本的視力保健法,不但簡單易行,而且人人都能做得到,對眼睛的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所謂「二不三要」是指不要忽略讓眼睛有休息保健的時間、不要忘記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要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 二不三要 護眼大原則 一、不要忽略讓眼睛有休息保健的時間1.建議民眾看電視的時候,時間不可以太長。2.如果到戶外的話,最好望遠休息一下,可以多看看六公尺以外的遠物。3.下課時間,同學可以走出教室,不要一直面對書本。4.睡眠要充足,讓眼睛多休息。5.經常到戶外輕鬆活動一下,尤其是到青山綠水、有綠色景觀的自然環境,建議可以多看綠色植物,對視力保健有益處。二、不要忘記定期至眼科檢查眼睛1.每年定期進行眼睛常規檢查。2.如果視力檢查未達合格標準,應到眼科進行複檢。3.配戴眼鏡要正確,最好讓眼科醫師檢查後再配眼鏡。三、要保持良好的讀書環境1.書桌高度應以到腹部附近高度為原則,不要太高或太低。2.看書的時候,室內燈光要打開、燈光要充足。3.檯燈燈光要由左前方照射過來,以六十燭光左右的亮度較適宜,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剛好方向相反,應由右前方照射過來。四、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1.看書、寫字的時候,姿勢要坐正,不可彎腰駝背或趴在桌子上。2.寫字的時候,握筆姿勢要正確,頭不可以歪一邊。3.看書、寫功課,都要保持三十五公分以上的閱讀距離。4.每看書三十分鐘就要讓眼睛休息十分鐘。5.不要在搖搖晃晃的公車上看書,躺著、趴著也不宜。五、要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1.維生素A、C、B群,具有眼睛健康所需成分,適量攝取可保有明亮好眼睛。2.胡蘿蔔、番茄、菠菜、深黃色或深綠色蔬菜等食物,對眼睛都有保健的作用。3.飲食不可偏廢,只要注重均衡飲食,有助於擁有健康明亮的好眼睛。【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名人在線.張天鈞
張天鈞/莫內和竇加視力因何減退?
【聯合報/張天鈞(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國立歷史博物館正舉辦「印象˙經典——莫內」特展,由於我對莫內十分瞭解,因此就自告奮勇在2014年1月4日下午,要到國立歷史博物館演講「從醫學的角度欣賞莫內畫作」。過去,我也曾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達文西特展時,作導覽的老師,教他們達文西的解剖研究。大家比較知道的是莫內在65歲(1905年)那年,就開始出現白內障的症狀,72歲(1912年)才被醫師診斷出來。查里士˙寇特拉醫師曾經給他點眼藥水,放大瞳孔,雖然他的視覺有一點改善,但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後來莫內畫圖時,顏色就呈現橙黃色的感覺。83歲(1923年),右眼白內障手術以後,看到的影像就變成藍綠色的。為了克服視力的障礙,莫內畫圖的筆觸,變得比較潦草,而且是大筆觸,像極了我們唐朝的草書。每一種顏料都有一個號碼,例如我在用的老荷蘭油畫顏料,它就分成A、B、C、D、E五個等級。A最便宜,E最貴。而A、B、C、D、E的後面,會有數字。因此,即使看號碼,也可以知道是什麼顏色。莫內就嘗試靠顏料的號碼來畫圖,這就像晚年的貝多芬,雖然已經失聰,憑著腦海的印象,可以寫出有名的交響樂一樣。大家都以為莫內的白內障是老化所致,不過1997年,《刺胳針雜誌》刊載,郎醫師診斷莫內大哥的後代,一個61歲的男性,他因為白內障就診,結果由基因的分析,診斷出是強直性肌肉失養症。由於這是一種自體顯性的遺傳,因此推測莫內的白內障可能與此有關。莫內有一位好朋友,比他年長6歲,名叫竇加。他並不喜歡莫內的作品,認為那些是商品藝術。但他們的友誼經得起時間的考驗。1911年,77歲、幾乎失明的竇加,特地來到吉維尼,參加莫內第二任夫人艾麗斯的喪禮。竇加在36歲視力開始變差,這是在普法戰爭,他入伍擔任國家防衛隊不久,與視網膜病變有關。但竇加本身則將之歸因於擔任防衛的時候天氣冷,以及他後來暴露到強烈陽光的緣故。由於竇加無法忍受強光,因此只好在室內畫圖,不過也因此他畫的芭蕾舞者變成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不過竇加視力變差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出現漸進性的眼底中心性黃斑部病變,這時看東西會在影像的中心呈現黑黑的一片模糊。因此我們從竇加53歲的作品、66歲的作品以及71歲的作品,可以看到他畫女孩用毛巾擦身體的圖畫,線條愈來愈粗糙。不過,我要強調的是,這些有名的畫家,把繪畫當作最大的興趣,也有堅定的意志,而能在視力甚差的時候,仍然有偉大的作品出現。讓我們向莫內、竇加及貝多芬致敬。 ※延伸閱讀》‧頂艷陽做運動 白內障提早報到‧眼痠流目油 白內障警訊‧拯救低頭族 多吃護眼食物‧三餐護眼操 眼睛水汪汪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一碗菠菜或芥藍 延緩黃斑部退化
【聯合報/記者楊欣潔∕報導】減少使用3C產品、避免眼睛過度使用,是保護視力的不二法門,除了讓眼睛多休息,補充充足的營養素也有助於視力。研究指出,在飲食中攝取抗氧化劑及礦物質,就可以減緩眼睛退化性疾病。葉黃素抗氧化 防自由基傷害「葉黃素」是近幾年來很熱門的護眼保健食品,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蔬果中的類胡蘿蔔素,如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玉米、奇異果、葡萄、柳橙汁、綠皮胡瓜及南瓜中,都含有葉黃素。書田診所眼科醫師王司宏說,葉黃素是視網膜中黃斑部的主要組成成分,適度補充可減緩眼睛的老化,避免受到外界的傷害。如果說視網膜像照相機的底片,視網膜中的黃斑部就是感光最敏感的地區,對於影像的顏色、光線、形狀以及具體細節都有很大的影響。王司宏說,葉黃素除了是視網膜組成的成分,也是一個很好的抗氧化劑,保護細胞避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減少眼睛視功能退化。螢幕藍光危害 直達視網膜隨著科技發展,隨處可見視線離不開螢幕的「低頭族」,甚至許多銀髮族也加入低頭行列。眼科醫師發現,螢幕藍光無法被過濾掉,會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部,造成眼睛黃斑部慢性傷害,過去好發於老年人的黃斑部病變,這幾年有年輕化趨勢。每日6毫克 多食反成肝負擔 人體沒有辦法自己合成葉黃素,必須要由食物中獲得。葉黃素存在於很多天然食物中,像是綠、紅、黃、深綠色的蔬果中,就富含葉黃素,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建議每人每日攝取6毫克的葉黃素,可減低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約每日攝取一碗菠菜或芥藍,就可達建議攝取量。 不過,葉黃素並非多多益善,葉黃素為脂溶性的營養素,過量食用累積體內,恐造成肝臟負擔。 均衡護眼素 還需A、E、C、B除了葉黃素外,王司宏說,維生素A、E、C、B群以及β胡蘿蔔素、花青素,對於眼睛也有保護的作用,可消除眼睛因過勞老化產生的自由基,因此飲食均衡,多吃各色蔬果才是最重要的護眼飲食守則。例如,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症;而維生素B群則可幫助眼部附近神經肌肉群的修復;魚肉中的Omega3脂肪酸,可促進視網膜中色素上皮細胞的新陳代謝。王司宏也提醒,民眾在食用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β胡蘿蔔素,也應配合油脂一併使用,才能促進維生素吸收,但要切忌過量使用。 護眼維生素 ‧β胡蘿蔔素:胡蘿蔔、番薯、南瓜、木瓜、西瓜、哈密瓜、百香果‧維生素A:肝臟、胡蘿蔔、綠色花椰菜、菠菜、甘藍、哈密瓜、甜薯 ‧維生素E:糙米、玉米粉、蛋、牛奶、燕麥、內臟、番薯、小麥胚芽、深色葉菜類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黃斑部病變 洗三溫暖險失明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天冷泡三溫暖,竟險些失明!36歲王先生右眼罹患黃斑部病變多年,過年前視力突然變差,右眼正中央視野看不到任何東西,緊急就醫發現,黃斑部病變再度出血,原因竟是洗了忽冷忽熱的三溫暖,導致血壓升高、眼疾復發。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警告,任何可能造成血壓上升、臉紅脖子粗的原因,都可能導致黃斑部出血。門診就有患者只因上廁所時用力解便,居然視力變差、險些失明。兩三年前,王先生因高度近視出現黃斑部病變,視力從原本1.0降至0.4,接受光動力治療後視力逐漸穩定,但黃斑部病變已出現小結痂,復發機率相當高。王先生告訴醫師,為求安全,他進入三溫暖時還特別看了牆上告示警語,但警語只寫罹患皮膚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民眾禁止進入烤箱、蒸汽室、熱水池等,並未提及黃斑部病變,讓他放心使用裡面設施。沒想到隔天醒來,右眼視力幾乎喪失,急診檢查發現,黃斑部病變的結痂冒出血來。陳瑩山形容,經過治療的黃斑部病變有如一座死火山,血壓突然升高就是引信,很可能讓死火山馬上變成活火山。陳瑩山強調,只要會造成臉紅脖子粗的原因,就可能導致血壓急速升高,導致黃班病病變復發,例如冬天泡湯、泡三溫暖、吃火鍋,或是劇烈咳嗽、上廁所過於用力、熬夜打麻將唱歌等。「黃斑部病變屬於一種血管病變!」陳瑩山指出,只要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原因,都可能引起黃斑部病變。從血液循環來看,只要血管阻塞,眼睛血管首當其衝,立刻受到影響。經緊急施以眼內注射治療,王先生視力已從0.3恢復至0.6。陳瑩山提醒,黃斑部病變患者應提高警覺,最好不要做任何會造成「臉紅脖子粗」的事。※延伸閱讀》‧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自我檢測/睜一眼閉一眼‧影像扭曲有黑影 當心黃斑部病變
-
2014-09-23 科別.眼部
「飛蚊」纏身?眼球退化了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報導】「醫師,為什麼我眼睛前一直有小蚊子飛來飛去,是不是眼睛有蟲子跑進去?」許多人有飛蚊症的困擾,敏盛綜合醫院眼科醫師許宏源表示,飛蚊症的成因屬於眼球正常老化,建議民眾可以用溫熱的毛巾敷眼,讓眼球得到適當的休息,可以緩解飛蚊症的症狀。玻璃體退化 混濁有雜質飛蚊症的成因,其實是眼球玻璃體退化的現象,許宏源表示,人的眼球由外而內的構造,大致可分為角膜、水晶體、玻璃體、視神經以及視網膜。而眼球內的玻璃體,其實就像雞蛋中的蛋白,是透明膠狀的液體,當眼球因為人體正常老化,原本透明的玻璃體,呈現混濁,並有類似小泡泡的雜質,就形成民眾所熟知的飛蚊症。症狀嚴重 最怕視網膜剝離 如果飛蚊症症狀較嚴重,就有可能引發視網膜撕裂或視網膜剝離。視網膜是眼球中的一層薄膜,如果水晶體中的混濁雜質拉扯到視網膜,造成視網膜撕裂、視網膜剝離,對視力就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此外,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也是飛蚊症的高危險族群。如果血糖、血壓控制不當,造成眼球血管破裂,血液滲到玻璃體,病患就會覺得眼前有黑影擋住,眼科醫師會視病況來進行雷射手術、眼內注射藥物等方式來進行治療。 虹彩炎患者也有可能會引發飛蚊症。許宏源說,虹彩炎是自體免疫疾病,過度的發炎反應,造成玻璃體中有雜質殘留,就有可能引發飛蚊症危機。「多螢」世代 眼球退化更快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多螢」世代下造成許多民眾年紀輕輕就要戴上厚厚鏡片,醫師呼籲,過度使用電腦、手機等3C產品,不僅會加深近視度數,還有可能讓眼球提早老化,造成30歲的眼球、70歲的眼力,眼球提早老化,飛蚊症等眼球病症也會提早報到。許宏源指出,雖然現在沒有科學證據指出,3C產品的使用和年輕族群罹患飛蚊症有直接關聯性,但過度使用3C產品確實會傷害眼球健康,提醒民眾要適量使用。注意保養 與飛蚊和平共處在眼科門診中,病患都會向醫師抱怨,「眼睛前面一直有小黑蚊在飛,好討厭!」門診中,許宏源都會建議病患,試著與飛蚊症和平共處,許宏源說「飛蚊症是良性退化反應,飛蚊症病患可以嘗試去忽略眼睛前面黑點的存在,做好眼球保養工作,玻璃體中的雜質,其實是可以正常被身體代謝掉。」護眼其實很簡單,只要培養正確用眼習慣,使用眼球3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當眼球覺得酸澀不適時,可以適當熱敷促進眼球血液循環。多出門走動踏青,讓眼球接觸遠山綠樹,舒緩眼球神經。另外,多吃護眼食物也很重要,許宏源建議,可以多食用紅蘿蔔、菠菜等富含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保健眼球健康。●不只小黑蚊點狀 絲狀 蜘蛛網 視力有異先就醫「醫師,我眼前有一堆游絲在飄,這跟飛蚊症有關嗎?」許宏源說,不是每一位飛蚊症患者的症狀,都像是眼睛前有小黑蚊在飛舞。門診中,有些病患覺得眼睛看出去有絲狀的雜質,許宏源指出,不管是點狀、絲狀,或是蜘蛛網狀,都是因為人體老化所形成,民眾只要發現眼睛經常出現閃光,在看天空、黑板等單一色調景物時,有黑點在眼睛前游移,或視力突然減弱,就要馬上求助眼科醫師。 ※延伸閱讀》‧飛蚊症休息可改善 不建議手術‧3C成癮族/飛蚊症 視網膜剝離的前兆‧有飛蚊症病史 小心黃斑部、視網膜病變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傷眼3殺手:紫外線、3C、過度用眼
【聯合晚報╱記者陳麗婷/台北報導】 各種保健護眼書籍、網路資訊觀念錯誤,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提醒,坊間很多護眼方法毫無醫學根據,例如有些錯誤資訊建議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要久泡熱水澡,但其實這種做法反而易引發眼部出血。他建議民眾發現各種眼疾問題,還是要盡早找醫師診斷、對症下藥。開業眼科醫師林丕容說,臨床統計,引起眼部疾病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包括:紫外線、3C產品及長時間用眼過度。他建議,若曝曬在太陽下要戴抗UV太陽眼鏡。另外,使用電腦、手機等產品或看書時間不要太久,40歲前,每用眼30到50分鐘應休息十分鐘;40歲後,眼睛調節力差,最好每用眼15分鐘應休息一分鐘。呂大文說,保護眼睛首重預防,每天工作、盯著電腦或手機,近距離用眼時間長,眼睛內的睫狀肌長期處於緊繃狀態,就容易近視、老花,平常應讓眼睛多看遠方、放鬆,眼睛調節能力好,毛病自然跟著減少。他建議,一天高度用眼時間最多七小時,工作中要多找零碎時間,讓眼睛適度休息;每天睡足七到八小時、不要熬夜。若從事戶外工作或遊玩,在太陽下應配戴抗UV鏡片太陽眼鏡,阻擋紫外線傷害,平常飲食多攝取菠菜、甘藍菜、花椰菜等含維生素A、C、葉黃素等營養素的食物,可提升抗氧化力,避免眼睛提早老化。林丕容說,雖有些眼睛保養方法確實可預防眼疾,但若已經出現問題,就應該尋求治療,例如青少年近視,考慮採用角膜塑型鏡片矯正,白內障則可手術治療,避免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反而賠上靈魂之窗。 ※延伸閱讀》‧12個壞習慣 眼睛的「隱形」殺手‧高度近視小心!剝離前症狀三部曲‧黃斑部病變 忌泡湯、三溫暖‧飛蚊症休息可改善 不建議手術‧圖解/雷射近視手術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黃斑部病變 血管破裂恐失明
【聯合晚報╱記者彭宣雅/台北報導】讓老人家「眼睛朦、眼睛霧」,不僅有白內障,也可能是黃斑部病變。眼科醫師表示,以前白內障是台灣老年人視障失明主因,但白內障現在幾乎都能以手術治療,反而是黃斑部病變已成為視力殺手。北市立聯合醫院針對2745名銀髮族視力篩檢,發現236人視力異常,49位回診患者中,有32人確診為黃斑部病變,高達三分之二回診者罹患黃斑部病變。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眼科醫師曾國亮表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因為年齡增長,視網膜中心出現新生血管,導致看出來的影像扭曲、忽大忽小。一眼發生時,患者常不以為意,當兩眼都視力模糊時,大多已來不及治療,曾有患者突然新生血管破裂,瞬間失明。曾國亮表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中,約11%有黃斑部病變,早期用藥物治療,三分之二可以恢復視力或維持現有視力,仍有三分之一患者會失明。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表示,老年黃斑部病變,初期完全無痛也不會癢、更不會覺得疲累,患者容易輕忽。當看線條時會模糊、扭曲歪斜,就應該到眼科就診,若等眼睛正中間視野看不見、變白或黑掉,通常已非常嚴重。 ※延伸閱讀》‧黃斑部病變 自我測試‧維生素C、E、鋅 預防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病變 忌泡湯、三溫暖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不同的類型黑眼圈 保養方式不同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皮膚科醫師王國憲表示,黑眼圈通常可以分成血管型、色素型、淚溝型、眼袋型等四類型,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保養方式。王醫師指出,血管型主要形成原因包括過敏性鼻炎、睡眠不足等,造成靜脈充滿缺氧血,加上眼睛下皮膚薄,外觀就呈現藍紫色的黑眼圈;應睡眠充足、輕柔按壓眼睛周遭皮膚,還可以冷敷或熱敷,以及適量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K。色素型主要形成原因包括膚色較深、不當使用彩妝或保養品、卸妝不確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可能會因為眼皮經常發炎,進而產生色素沉澱,適合進行眼部防曬、減少眼部濃妝、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適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淚溝型是先天體質所造成,眼皮內側與臉頰交界淚溝明顯凹陷成黑眼圈,只能盡量讓自己睡眠充足。眼袋型受到年紀增長所影響,進而促使眼眶周圍皮膚鬆弛、眼球脂肪凸出而形成眼袋,最後形成下方陰影的黑眼圈,睡眠充足同時按摩眼睛周圍、進行眼周肌肉運動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老眼昏花 小心健康亮紅燈
【聯合報╱記者鄭涵文/專題報導】歲月洗禮讓眼睛漸漸退化,但眼疾不僅點出視力危機,背後可能隱藏健康警訊,眼睛健康與心血管、新陳代謝及腦血管疾病高度相關。長者常見眼疾是白內障或老花眼,亞東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子倫說,這兩種常見眼疾好比白頭髮,是年歲造成的老化現象,但黃斑部退化、眼中風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還牽涉到心血管或腦部,必要時需搭配內科治療。黃子倫解釋,老年性黃斑部退化,症狀包括看東西扭曲變形、模糊或中間視力被黑影擋到,看不清楚。黃斑部病變又分乾性、濕性兩種,乾性病變指色素細胞退化,濕性病變較為嚴重,因為出現新生血管,兩者皆因老化造成組織受損,或受到紫外線傷害所致;透過血管攝影可判斷是否黃斑部出血,嚴重者影響視力,甚至失明。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則說,黃斑部病變和年齡有關,70歲以上長者約二至三成罹患此疾。另一種導致視力退化的眼疾是視網膜血管栓塞,也就是俗稱的「眼中風」。黃子倫提醒,檢查黃斑部血管分布,可評估中風風險,中央栓塞者較易影響黃斑部,假設動脈阻塞,較難恢復。呂大文則說,眼睛動脈中風後,視力通常會小於零點一,嚴重者也會失明。此外,一旦眼中風,身體其他部位中風機率也變高,黃子倫建議,患者應去心臟內科就診。至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造成血管病變,引發視網膜出血或眼內微血管退化,部分代謝物附著於視網膜上,嚴重者也像黃斑部病變,出現新生血管,視力減退。黃子倫解釋,通常有糖尿病史多年,才會出現視網膜出血的併發症,但還是有人因眼睛檢查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或腎臟病變,此時建議定期檢查眼睛並嚴格控制血糖。葉黃素、維他命C… 養眼也要防曬亞東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子倫指出,最好的「養眼」之道,應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多運動、注意血壓控制、均衡飲食、適當攝取護眼所需營養素、出門戴上太陽眼鏡。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則建議,長者宜早睡早起、避免情緒起伏太大。除了按時量血壓,也應嚴格控制血糖。黃子倫特別提醒,糖尿病患一年至少要做一次眼科檢查。預防黃斑部病變,黃子倫建議長者補充葉黃素,因為視網膜大致呈現橘黃色,葉黃素正好能幫助補充黃斑部的色素斑。除了葉黃素,其他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還包括玉米黃素及花青素,可從菠菜、綠花椰菜、南瓜、玉米、枸杞、地瓜葉等蔬菜獲得。呂大文則推薦,長者可多攝取維他命C、維他命B及富含Omega-3的魚油。另外,呂大文指出,坊間流行的眼球操,對改善老人家視力助益不大,因為眼球操主要訓練眼球周圍肌肉,但老人家的眼周肌肉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建議眼睛保健以養生為重。部分有白內障的長者近視度數不深,但置換人工水晶體後視力模糊,黃子倫建議,還是要請醫師檢查,是否有其他病變。另外,有飛蚊症的長者,也應定期就醫,提防出現病變。【2014/07/08 聯合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眼睛要明 保養有撇步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 台灣學童近視比例很高,世界排名冠軍。根據教育部統計,在一○二學年度,國小學童近視比率為百分之四十八點一一,國小六年級學童近視比率高達近六成五。無論在台灣,還是在美國,很多民眾對眼睛保養有一些疑惑。舉例來說,很多人認為吃胡蘿蔔能改善視力,事實上,不只胡蘿蔔對眼睛有好處,還有其他食物也對眼睛很好,因此營養一定要均衡。還有一些人認為,戴眼鏡會進一步損害視力,這就是錯誤觀念。國外有些醫學網站針對這些常見眼睛保養疑惑提出說明。解答疑惑一、吃胡蘿蔔可以改善視力?胡蘿蔔富含維生素A,這種營養成份的確對眼睛、視力有好處,不過光是吃胡蘿蔔,攝取到的維生素A會很有限,且不只胡蘿蔔含維生素A,像牛奶、起司、蛋黃、肝臟等食物也都含有維生素A。美國驗光協會指出,葉黃素、玉米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E、必需脂肪酸、鋅等營養素也都對眼睛健康很有益處。二、戴眼鏡會損害視力,讓視力越來越差,這樣就會對眼鏡產生依賴性?戴眼鏡並不會讓視力變差。如果有近視等問題,隨著年齡增長,加上用眼習慣不良,視力情況可能出現變化,但這是疾病本身所帶來的變化,並非眼鏡引起。三、在小孩房間裝設夜燈,會造成小孩近視?有些家長以為在小孩房間裝設夜燈,容易造成小孩近視,這種想法不見得正確,目前沒有足夠醫學證據證實這論點。反倒有些醫學專家認為,在嬰幼兒房間裝設夜燈對小孩有點好處,嬰幼兒醒著的時候看著夜燈,較能學習眼睛聚焦,且有助眼睛協調能力發展。國內醫師叮嚀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簡湘文提醒,小朋友一旦有近視、散光等問題,眼鏡度數一定要配合實際眼睛實際情況。如果眼鏡度數過深,小孩看東西會很吃力。若眼鏡度數過淺,小孩看遠時可能就會不清楚。此外,有散光問題時,眼鏡散光度數也很重要。若眼鏡散光度數過多、眼鏡鏡片角度不正確,戴眼鏡時就可能產生看東西吃力、頭暈等不舒服症狀。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眼睛隱形殺手 高能量藍光
【文/林煥堯】水晶體原本清澈、透明,卻會受到年紀增長和有害光的累積傷害,使得水晶體混濁,這就是白內障。高雄長庚醫院眼科視網膜科主任陳勇仁醫師表示,紫外線是一般人較為熟悉的有害光,。人眼可以辨識的可見光有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雖然大部分有害光會被眼睛過濾掉,例如紫外線,不會進入到視網膜上。但不論何種波長的光線,長期或強度太高,都會造成眼球甚至視網膜的傷害。藍光屬於波長短、能量強的光線,相較於其它波長之可見光,對於視網膜的傷害較大。理論上,藍光引起視網膜黃斑病變的危險也相對增加。近來3C產品、LED燈很普遍,眼睛直視螢幕的時間倍增,許多人擔心螢幕上散發出的藍光引起黃斑部損傷?陳醫師表示,戶外光線比起LED燈、螢幕藍光強度高出數倍,不用過度擔心,但不代表可以目不轉睛緊盯手機、平板電腦,必須要保持高度克制力。而黑暗對比強烈的環境中看手機、平板電腦,晃動的交通工具上一直看著螢幕等不良的閱讀習慣也要避免。另外每1小時要休息10分鐘,減少眼睛疲勞、痠澀感,或許也可降低光線對眼睛的傷害。白內障好發在老年人身上,是導致50歲以上族群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是否會導致白內障提早產生?這需要長時間的研究觀察才能下定論。白內障嚴重時,需接受白內障摘除與人工水晶體置入手術。而人工水晶體均有過濾紫外線的功能。理論上,白內障手術時,若使用可過濾藍光的人工水晶體,或許能降低藍光對眼睛的慢性傷害。但是這不代表從此就可以濫用靈魂之窗。眼科醫師大多會建議, 強烈日照下,要戴太陽眼鏡、帽子,避免陽光直射眼睛,同時不要在陽光最強的時段出門,降低曝露在高能量光線的環境之下,飲食要均衡,尤其可多攝取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與維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或維他命。這些都是眼睛保健的重要原則。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長時間吹冷氣 誘發乾眼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 夏季氣溫炎熱,整天待在冷氣房,容易誘發乾眼症發生,根據統計,長時間吹冷氣,容易誘發增加兩成比例乾眼問題,應注意防範。吹冷氣誘發乾眼問題關聯淚液分泌不足,容易誘發乾眼問題。淚液除了可潤濕眼球表面,供應角膜營養外,還可以造成一個平整的屈光表面。當中也含有溶菌酵素等抗菌物質,可做為抵抗微生物入侵的一道防線。結構上,眼睛有層很薄的淚液膜覆蓋在角膜前,這層膜由內而外分成黏液層、水液層與油脂層,任何一層淚液分泌不足或分布不均,尤其常處於冷氣直吹,乾燥的室內空間,就易出現乾眼症狀。患者可見眼睛乾澀,分泌物濃、灼熱異物感、畏光或怕風吹、外在一些刺激就易淚流不止等。患者乾澀的感覺常見下午或晚上特別明顯,嚴重者會有眼皮沾黏睜不開的現象。甚至有些人會因為太乾澀,一旦在空氣污濁處或受到其他刺激,反而激發淚腺大量反射性分泌淚液,而造成出現「假性溢淚」的錯覺。乾眼症保養原則生活上的保養,包括應注意避免熬夜,可每天熱敷清潔眼瞼,避免自行隨意點藥水,配合多眨眼,有助濕潤眼球及推擠淚水,化粧品使用眼妝,應注意徹底卸妝、清潔,戴隱形眼鏡時間避免過久,減少在乾燥的環境待過長時間,外出風大可戴上防風眼鏡保護。此外,使用電腦、三C產品也應注意避免用眼過度,過長時間久盯銀幕,以免造成眼瞼內的皮脂腺分泌失調,誘發乾眼問題。專家看法眼科醫師張正忠表示,避免長時間讓眼睛處在乾眼的環境中,最好室內溼度控制在50%,或可以在桌上放一杯水,增加空氣中的濕度。以及平常可多攝取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蘿蔔、木瓜、番茄等,幫助補充眼睛黏液層細胞的養份。注意事項使用人工淚液,最好選用不含防腐劑成份,以單劑量使用;像是一次使用為單瓶包裝,會比整罐包裝保存上為佳。若選用含微量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一天儘量避免點眼超過4次。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散瞳驗光 才能準確測量視力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散瞳後驗光才能準確測量視力。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根據今年北市二年級學童專業視力檢查結果發現,檢查前未使用睫狀肌麻痺劑,約四分之一已有近視的學童未被正確檢查出,卻有五分之一沒有近視的學童被認為有近視,因學童睫狀肌收縮能力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造成量測的近視度數不準確。林莉茹處長表示,北市國小二、三年級家長,放暑假開學前不妨利用電話及網路掛號,填妥「護眼護照」基本資料,持護眼護照到北市八十一家合約眼科醫療院所,全程不需額外付掛號費及自付負擔費用,即可每半年免費接受專業視力檢查。北市教育局體育及衛生保健科許裕陞科長表示,依據一○一年兒童福利聯盟調查,六七‧六%兒童多在六歲以前就接觸三C產品,且二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一小時,甚至超過三小時;七至十一歲兒童的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高於平日的二倍。提醒家長暑假是學童接觸三C產品高峰期,家長需與孩子約法三章,若要玩三C產品,周圍環境燈光要充足,每三十分鐘就要休息十分鐘;家長應協助監督孩子日常生活行為每日「睡滿八小時」、「吃蔬果均衡飲食」、「看電視、玩電腦少於二小時」、「戶外活動一小時」等規律生活。醫師提醒,六百度以上高度近視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提醒家長應每半年帶孩童至醫療院所視力檢查,多利用暑假到戶外活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近視孩童多了 台中榮總推護眼食譜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經過一個暑假,台中榮總發現孩童近視就診人數竟較平時多了三成,不少近視度數飆升,營養室推出護眼食譜,營養師朱昱建議,保護眼睛應注重均衡飲食,還要適度讓眼睛休息。現代人上班打電腦、下班滑手機,幾乎一整天離不開3C產品,小朋友放暑假更深受其害,近視度數飆升。台中榮總眼科醫師梁巧盈說,不管成人或孩童,3C族要掌握「3010護眼守則」,非上班、非上學期間,眼睛每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可閉眼休息,或眺望遠方綠色植物。營養師朱昱說,特別設計一套「護眼食譜」,精選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β胡蘿蔔素的蔬果,如像是南瓜、胡蘿蔔、綠花椰菜、蘿曼葉等,及小黃瓜、番茄等抗氧化、維他命C的蔬果,搭配低油的雞肉,及含DHA的鮭魚、鮪魚等深海魚。營養室還為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設計低糖低油的「堅果抹茶月餅」,及低脂蔬果雞肉串。朱昱說,民眾可依護眼食譜來做,也可掌握護眼食材發揮創意,多食用花花綠綠的蔬果。護眼食譜可上中榮官網「最新消息查詢」,網址為http://www.vghtc.gov.tw。台中榮總傳統醫學科醫師黃怡嘉提供紓壓、改善氣血循環的護眼按摩,平時若感疲累,可沿眉頭至眉尾,上下眼眶周邊輕輕按摩,或將掌心搓熱後輕敷眼部,切記不要擠壓眼球。【2014/08/22 聯合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眼部
深色蔬果 有益眼睛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 電視發明以來,人類就開始長時間注視螢幕,3C產品逐漸流行後,螢幕畫質越來越好,長期注目光源下,讓眼睛容易受到不小傷害,尤其螢幕散發的藍色光線,容易導致黃斑部病變、水晶體渾濁、與視力減退,除了減少使用螢幕與行動通訊設備時間外,多攝取對眼睛有益的養分,也可以降低眼睛傷害。維生素C與E幫助抗氧化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維生素C與E,是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可以幫助眼睛對抗自由基,降低細胞傷害,橘子、芒果、藍莓、哈密瓜等水果,內含豐富多種維生素,可以幫助眼睛更健康;另外ω-3脂肪酸,對於眼睛也非常重要,鮭魚、鮪魚、鱒魚、沙丁魚、芥花油等,都是非常好ω-3脂肪酸的來源。黃斑部需要葉黃素黃斑部眼睛最重要的部位,能夠將光線轉化為人體訊號,讓大腦產生視覺,但光線接觸久了,勢必會退化與損傷,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黃斑部必需養分,只要適量補充,能讓黃斑部適當修養,橄欖菜、花椰菜、波菜、葡萄都是良好來源。鋅也能幫助眼睛健康,小麥、蕎麥、南瓜子、瘦肉都含有豐富的鋅。國內專家意見新光醫院營養師郭雅琦表示,維生素A是非常良好的護眼營養素,可以幫助眼睛抵抗氧化,動物性食物來源如牛奶、肝臟、魚肝油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而β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先質,偏黃或偏紅的蔬菜含量豐富,如胡蘿蔔、紅鳳菜等。但維生素A是脂溶性維生素,不像水溶性維生素會隨尿液排出體外,反而會一點一點累積於體內,故須注意其攝取量,以免堆積過多反造成身體危害!葉黃素也是眼睛必要養分,有研究發現,能夠阻止視力惡化,甚至增進視力,還可以保護視網膜與水晶體,也能夠幫助眼睛對抗氧化,避免自由基傷害細胞,深顏色蔬菜葉黃素含量比較高,如芥蘭菜、波菜等,多吃可以促進眼睛的健康。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皮膚
腳丫臭 也是身體機能虛警訊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足部汗多、細菌滋生,容易產生腳臭問題,十分讓人困擾。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易引起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在黴菌、細菌的發酵之下,產生特殊的腳臭臭味。中醫認為,腳臭也是身體機能較為虛弱的警訊,與肝、腎的虛損也有關聯。中醫師陳玫妃表示,腳臭是由於腳底所分泌的汗水積留在鞋子內,當潮濕、悶熱的環境下,便會引起腳上的細菌大量繁殖,因此在黴菌、細菌的發酵之下,產生獨特的臭味。日常影響因素包括足部出汗過多,也可能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所造成。或者是腳趾間足癬等皮膚病。或者是沒有注意腳部的清潔、衛生,造成足部細菌的滋生,而導致惡臭。此外,過厚的老舊角質,也會造成細菌增生,惡化腳臭;加上穿不透氣的鞋,臭味更重。此外,中醫認為腳臭也是身體機能較為虛弱的警訊,如肝、腎的虛損,會使得身體機能降低。若還有氣虛的現象,會引起汗腺分泌增加,因此大多數的人會呈現肝腎陰虛及氣虛的體質。解決腳臭問題可配合內服藥方調理。陳玫妃醫師表示,當受到濕、熱、邪的侵襲,導致足部經脈不順暢,因而引起的腳臭,中醫也可由體內去調理、改善。可針對腎陰虛;肝經濕熱;氣虛類型的問題,用藥由內調理起。陳玫妃表示,腳臭中醫辨證治療上,針對「腎陰虛型」者,患者可見伴隨手心、腳心容易發熱、口乾現象,此時可用滋陰的藥方,如六味地黃丸,組成包括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此方也是治療人體陰虛體質的常用藥方。「肝經濕熱」者大多是由於足部的皮膚病所造成的腳臭,因為濕、熱邪的侵襲,而引發細菌、黴菌的滋長。此時可用清肝經溼熱的藥方,如龍膽瀉肝湯,含龍膽草、車前子、黃芩、澤瀉、木通、生地、當歸、梔子、甘草、柴胡。「氣虛型」所導致的自汗使腳部容易出汗,而引發腳臭,則可用補氣的藥方,如四君子湯,含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生薑、大棗。醫師指出,各類體質者還可配合加上活血、涼血的藥方,幫助疏通足部的經脈。 茶、醋加水泡腳 能除臭 改善腳臭問題,日常保健有何須注意?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建議可經常洗澡、洗腳,更換鞋、襪。可用茶或白醋加水泡腳20~30分鐘。注意飲食,不要過度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此外,每週徹底地去角質也有幫助。還有,運動後要趕緊將腳乾淨。若有足部的皮膚病,應及早治療。天氣炎熱也可多選用穿著涼鞋,幫助通風透氣。另外,還可配合中藥泡腳方外用調理,醫師建議,可準備苦參根3錢、花椒1錢、黃芩3錢、白癬皮2錢。做法為用過濾包包好,用800C.C的水煮沸後,轉成小火,煮約10分鐘,放溫,每天泡足部20分鐘。此方包有殺菌、止癢,改善腳部細菌、黴菌的滋生,預防腳臭的形成。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皮膚
人體養足正氣 可與唇皰疹和平共存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唇皰疹常發生在唇部外側,偶爾也可能出現在鼻子附近。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唇皰疹很常見,有的人一生只長過一、兩次,有的人卻是隔一、兩個月就長一次。壓力、過度勞累、失眠以致免疫力下降時,都可能誘發唇皰疹病毒復發。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唇部的皰疹屬於第一型的單純性皰疹病毒。皰疹長出的前兩天,患處會覺得搔癢、腫大感,之後便會在腫大處出現一粒粒小水皰,並出現痛癢加劇的狀況,這時應避免自行搔破,以免造成傷口的二度感染。大約過5~7天左右,水皰便會消去,然後自行結痂脫落。一旦感染唇皰疹,病毒便會終生留在感染者體內;在因為壓力、過度勞累、失眠以致免疫力下降時,就是唇皰疹病毒大肆擴張的時候,這時便會在唇部周遭再度復發。醫師指出,由於皰疹病毒會終其一生潛藏在患者體內,當正氣充足時,可與它和平共存;但是當正氣虛時,便會受到影響。許多人想根治這樣的情況,因為除了癢痛難忍外,更是影響外觀。不過,這其實也是一個提醒患者的機制;去注意調整個人生活腳步的一個契機。因為誘發病因其實都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心情或作息所導致,平常應注意保養。李思儀表示,在皰疹的即將發作的時候,覺得嘴唇癢刺腫大時,建議就要立即就醫治療,透過即時的中藥處理,是可不長出水皰而直接消腫的;但若是已經長出水皰,腫痛難忍時,更要配合針藥,以縮短疼痛時間。李思儀醫師表示,治療唇皰疹的同時,同時要兼顧患者其他狀況,調整身體的機能,幫助再回復機體應有的平衡,後續的調理,依照個人情況,包括如可適時加入健脾利濕中藥,如山藥、薏苡仁;舒肝理氣方,如加味逍遙散;安神助眠方,如酸棗仁湯;補充元氣的中藥,如黃耆、黨參等。還有一種常發生皰疹感染的病人,這時不僅是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更要在平常時加強「正氣充足」,邪氣自然不再侵犯。另外,醫師表示,唇皰疹發作期間,也要注意避免弄破水泡,以免病毒擴散。在感染期,可以透過一些中藥外用藥,如加入黃連、黃柏等清熱解毒的外敷藥,減少刺痛搔癢的不適。 唇皰疹保健茶飲方》清熱止痛茶、補氣消腫飲中醫師李思儀表示,唇皰疹發作時,應儘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油炸的食物,包括巧克力、花生、腰果、芒果、可樂、豌豆等也都不建議食用。平時更要注意生活作息的正常,維持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有助於壓力的舒解,都可幫助防止皰疹再發作。保健茶飲方可選擇「清熱止痛茶」,準備土茯苓、金銀花各6錢、薏苡仁5錢、山藥3錢,山梔子、赤芍、荊芥穗各2錢,生甘草五片,加入1000C.C的水浸泡15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即可。適用於脾胃濕熱盛的唇皰疹,伴隨著口氣重、容易口渴及便秘。「補氣消腫飲」準備生黃耆7錢、蒲公英5錢,白朮、白芍、薏苡仁、雲茯苓各3錢,生甘草五片,加入1000C.C的水水浸泡15分,大火煮滾後,轉小火再煮15分即可。適用於脾虛胃弱容腹瀉、脹氣,唇皰疹常發作的體質。【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
2014-09-23 健康百科.皮膚
痣形狀、顏色、大小突生變 提高警覺!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黑色素皮膚瘤與紫外線過度刺激有關,是一種致命、危險的皮膚癌,轉移快,外觀呈現為不規則的邊緣。坊間不當使用的腐蝕性藥物除痣法,可能導致留下疤痕或凸疤;中醫可配合使用扶正藥方,幫助提升身體機能、免疫能力。中醫師陳玫妃表示,痣的形成有時是天生就有或體質,因年紀增長,痣就愈來愈多。黑色素皮膚瘤外觀則呈現顏色分佈不均勻,有不規則的邊緣,面積擴大,甚至成為癤結;痣若呈不對稱狀或者邊緣不規則,顏色變化,直徑、大小突然變大,就應警覺注意。被壓迫部位的痣也建議早點處理,以免發炎、生變化。其他如會痛、會癢的痣,或在容易受傷、發炎的部位,也建議儘早除去。但不宜用腐蝕性藥物來除痣,以免造成潰爛,或用藥量過量,造成凹洞、疤痕或凸疤。陳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皮膚黑色素皮膚瘤的形成,跟體內的熱毒、濕氣也有相關,因此可應用化濕、清熱、解毒的藥方。此外,可配合補氣、健脾、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以及適當再加上驅邪氣的藥方調理。針灸增強免疫能力,可取合谷、足三里、三陰交、太衝穴。平常多食用一些軟堅、散結、化痰、活血、理氣、化瘀的食物。醫師建議,黑色素皮膚瘤的病人,在日常生活、飲食,除了儘量避免照太陽之外,要多吃富含維他命A、C、E、葉酸的食物,以及多吃一些優質蛋白質。茶飲方部分,可用黨參5錢、麥門冬3錢、薏苡仁3錢、陳皮2錢。用800C.C的水煮沸後,放溫,即可飲用。具有補氣滋陰、活血理氣的功效,可以改善黑色素皮膚癌的體質,具有扶正驅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