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30 科別.呼吸胸腔
搜尋
鼻竇炎
共找到
154
筆 文章
-
-
2019-12-26 科別.呼吸胸腔
每次爆發流感就中標?9大族群容易有免疫力低落問題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每次只要一爆發流行性感冒,你也是百分之百中標嗎?然而,所有疾病都與人體的自我防禦有關,也就是受自身免疫力的強弱主導,有些免疫力較強的人,氣溫下探8℃都不覺得冷,但免疫力較弱的人,溫度略有變化就受不了,因此也容易感冒;所以容易感冒的人,也就是自身免疫力較低的族群,主要是以下9大族群:1、有慢性呼吸道問題:例如鼻過敏、慢性鼻竇炎、氣喘,或支氣管炎者,這些族群因為上下呼吸道功能敏感,尤其以小孩及老人最為明顯,當一受寒,風邪或寒邪就容易入侵身體,引起感冒。2、月經前後、生產後的女性:因月經週期前後、生產後身體變得比較敏感,免疫力也較低。3、手術過後的患者:有些人手術後抵抗力較低,特別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感染到感冒,所以探訪病患時,尤其要注意戴口罩、勤用酒精消毒。4、壓力過大:承受壓力超過半年、一年以上的人,如失業者、人際關係不好的人,特別容易引起免疫力問題。5、睡眠過多或不足:睡太少免疫力會變差,但其實睡太多時,人體血液循環會變慢,同樣會導致免疫力降低。6、不曬太陽也不運動:曬太陽有助於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可以活化身體的免疫細胞,而運動會增加身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代謝能力,針對不曬太陽也不運動的族群,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過低,進而削弱抵抗外來病菌的能力。7、過度節食:短時間過度節食的人,容易造成免疫力突然下降,引起感冒的可能。8、腸胃功能不佳:有便秘困擾的民眾,因體內容易堆積毒素,感冒機率也因此較高。9、有抽菸或喝酒的族群。延伸閱讀: 流感併發肺炎會要命! 感染科醫師:要做到這件事才能自保 老被身邊的人傳染感冒? 多吃10種食物提高身體免疫力 
-
2019-12-08 科別.耳鼻喉
自購鼻噴劑治過敏性鼻炎?醫警告可能導致不可逆傷害
改善惱人的過敏性鼻炎,第一步必須先找出過敏原,降低過敏的發生率;第二步要改善環境,調整生活習慣,加強運動增加免疫力;第三則是需要妥善的藥物控制,若已嚴重到藥物無法控制,部分可以透過手術來改善。不過醫學上,尚未有能根治過敏性鼻炎的方法,調整環境以及增強免疫力、定時用藥控制,才是根本之道。初期治療:抗組織胺+類固醇噴劑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榮哲表示,過敏性鼻炎的用藥,初期皆會先給予第一代或第二代的抗組織胺,緩解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同時配合使用局部類固醇噴劑,當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緩解後,只要定期使用類固醇噴劑即可。近年發現第一代的抗組織胺會有嗜睡的問題,第二代則不會,開立處方時,皆以第二代為優先。進階治療:口服類固醇 謹遵醫囑使用上述方法沒辦法緩解症狀時,可能會使用到口服類固醇,陳榮哲說,口服類固醇的劑量較高,也不會開立太長的時間給予患者服用,而且口服類固醇不適合有糖尿病、結核菌患者使用,其產生的副作用會大於治療效果。陳榮哲說,臨床上最常遇見家長們疼惜孩子,不願讓孩子使用類固醇,但現在的噴劑類固醇,劑量低且幾乎沒有副作用。控制過敏性鼻炎是一場長久戰,治療過程中很常遇見的狀況是,一旦控制穩定、家長就放棄使用,一旦放棄使用,藥效還沒有完全發揮時,就可能前功盡棄。此時可能得加強藥物的劑量以及頻率,來達到原本該有的效果。也有患者嚴重拖延後,進而出現鼻竇炎、鼻中隔彎曲等問題,必須手術才能改善。手術治療:非永久、副作用多 須經完整評估陳榮哲說,現階段的手術方式主要都是改善鼻塞,對於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有限。手術方式目前有鼻翼神經切除術,可改善鼻子搔癢感、打噴嚏等,只是開刀的部位會使眼睛出現永久性乾澀等副作用,另鼻翼也可能再長出來。另有電燒手術,可解決鼻息肉問題,改善鼻塞。過敏性鼻炎中,最常見的鼻中隔彎曲,會造成下鼻夾肥厚、鼻肉腫大等,進而產生鼻塞,可透過切除術將其切除。但不代表不會復發,這些都必須透過完整的診斷與評估,在治療效果大過於副作用下,才建議執行。常用鼻噴劑 恐致不可逆傷害陳榮哲說,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中,最擔心不就醫、直接購買坊間的鼻噴劑,這類的鼻噴劑通常是血管去充血劑,標榜不使用類固醇,該款產品去鼻塞的效果極佳,說明書上皆會寫「不建議連續使用超過五天」,但一般民眾不太看說明書。當使用第一次有效時,就會噴上癮,一旦噴上癮會出現更難治療的「藥物性鼻炎」。藥物性鼻炎會對鼻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得用更強的藥改善,若使用鼻噴劑的時間愈長,就必須接受手術才有可能改善嚴重鼻塞的問題,連帶也必須承擔手術後的副作用。過敏性鼻炎照護1. 規律用藥,遵從醫囑。2.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可以使鼻粘膜血管收縮,降低鼻塞的症狀。3. 平時用溫熱毛巾敷鼻腔,其濕度、溫度都可以增加微血管的收縮。4. 經醫師建議,也可以透過洗鼻改善症狀,幼童使用洗鼻器時,建議由家長協助。5. 平時的生活應保持穩定情緒,避免焦慮等,讓身心靈平衡,也是增強免疫力的方法之一。
-
2019-12-04 科別.耳鼻喉
頭頸部有腫塊,是什麼疾病造成的?
37歲男性,主訴右耳下紅腫、牙關緊閉及吞嚥疼痛數日,理學檢查發現唾腺管開口有膿瘍排出,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多,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頸部軟組織腫脹,確診為深頸部感染。64歲男性,過去有抽煙及嚼檳榔習慣,因左頸部有無痛性腫塊近兩個月,經理學檢查發現口腔底部亦有潰瘍,隨即安排口腔底部切片及左頸部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口腔癌合併頸部淋巴轉移。29歲男性,患有後天免疫缺乏症後群,因連日發燒來院,經理學檢查發現左側鎖骨上無痛性腫塊,超音波導引切片病理結果為乾酪性壞死,抗酸性染色結果呈現陽性,證實為結核菌感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余育霖指出,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眾多,舉凡感冒、鼻竇炎、扁桃腺炎、唾液腺炎、淋巴腺炎、甲狀腺炎、甲狀腺結節、脂肪瘤、唾液腺腫瘤、甲狀舌骨囊腫、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都有可能,而如何準確的診斷,仰賴詳細的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他進一步說明,首先,要先排除感染症所造成的頭頸部腫塊,如腫塊於數日至數週內生成,摸起來有紅腫熱痛感,合併有發燒、心搏過速、上呼吸道症狀、牙痛、蚊蟲咬傷、動物接觸或是外傷者。臨床上,應視病況給予口服或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嚴重者如深頸部感染倘若造成呼吸困難,可能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及手術切開排膿。症狀多在2至4週內緩解。假如沒有急性感染症狀,而且頭頸部腫塊發現時間超過2週,即有可能是腫瘤。余育霖指出,此時就要藉由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來辨別良性或惡性。若腫塊具有彈性、表面平滑或為囊腫性,則較有可能是良性病灶;反之,若患者本身有抽煙、嚼檳榔、口腔潰瘍、耳悶、耳痛、複視、流鼻血、體重下降、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扁桃腺不對稱、腫塊大於1.5公分且為實心,以及無法移動,則腫瘤為惡性的機率較高。有了以上資訊,可以再進一步安排鼻咽喉內視鏡檢查、超音波檢查及導引細針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或粗針切片(core needle biopsy)、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確立診斷。余育霖表示,治療方式則隨著診斷而有所不同,良性病灶,如甲狀舌骨囊腫、脂肪瘤、腮裂囊腫、耳前廔管、腮腺良性腫瘤大多可藉由手術切除;淋巴腺炎,如菊地氏病可給予類固醇治療;甲狀腺疾病則視結節大小、超音波成像及病理診斷,給予口服甲狀腺素、安排射頻燒灼術或是甲狀腺切除手術。惡性腫瘤則視腫瘤原發部位及分期給予相對應的治療,多為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余育霖呼籲,造成頭頸部腫塊的原因非常多樣化,不論感染與否、良性或惡性都有可能造成消化呼吸道症狀或神經學症狀,唯有詳細的病史詢問及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給予治療,建議即早就醫、即早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