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1 癌症.抗癌新知
搜尋
體重控制
共找到
215
筆 文章
-
-
2021-02-04 科別.消化系統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現代人吃得好、睡得好,不僅三高容易找上門,就連肝臟也被養成肥肥胖胖的「脂肪肝」。尤其近年來,脂肪肝人口在台灣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調查顯示,脂肪肝的盛行率大約是43%,也就是每100個人,將近一半的人患有脂肪肝,是國人值得加以警惕的健康問題。然而,脂肪肝會不會變成肝硬化?有哪些症狀?嚴不嚴重?容易罹患的族群是哪些?最重要的是,是否有釀成肝癌的危險?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 熱量過多所致脂肪肝指的是肝臟內的脂肪(主要是三 酸甘油酯,Triglyceride)含量超過肝臟總重量的5%以上,或者肝組織切片超過10%以上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堆積的情形,就稱為脂肪肝。簡單來講,脂肪肝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組織上,也就是俗稱的肝包油。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陳巧明解釋,當我們吃了食物之後,胃腸吸收的營養素會經由肝門靜脈聚集在肝臟,而肝臟會根據身體的需要,進行各種營養素的儲存與代謝。不過,當身體吃進過多的熱量或脂肪的情況下,肝臟便會將多餘的熱量轉換成脂肪儲存起來,當肝臟蓄積的脂肪越存越多,也就發生俗稱「肝包油」的脂肪肝。 脂肪肝高危險族群 7情況要提高警覺脂肪肝常見原因有肥胖、血脂過高、糖尿病、酗酒等原因,其中又以體重超重為常見原因;陳巧明補充,蛋白質攝取不足的人,也容易有脂肪肝。 1、肥胖肥胖程度已被證實與脂肪肝的發生有正相關,尤其身體質量 指數(BMI)大於30的民眾更要注意;其中,有腹部肥胖身材的人,也就是腰圍肥胖者,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者,都是容易罹患脂肪肝的高危險群。 2、酗酒飲酒過量是造成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為酒精氧化產物會影響肝臟代謝脂 肪的途徑,造成三酸甘油酯的堆積,而形成脂肪肝。 3、代謝症候群患者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容易發生脂肪肝,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控制失常,導致肝臟製造及代謝脂肪的功能也發生異常,容易使得脂肪囤積在肝臟裡;研究更發現,糖尿病患同時伴隨有肥胖問題,脂肪肝的程度更嚴重;此外,血脂肪過高,也容易引起脂肪肝。 4、過度熱量攝取者不論是油脂、澱粉或糖分,只要攝取過量,都會讓肝臟蓄積過多三酸甘油酯,引 起脂肪肝。 5、肝炎患者研究發現,患有C型肝炎患者,有一半以上出現脂肪肝,但C肝病毒治療好後, 脂肪肝也會隨著消失。 6、開刀或減重過快者進行手術或是減重過快的人,可能會影響肝臟對脂肪的代謝,進而造成脂肪過度 堆積在肝臟中,而形成脂肪肝;因此,減重不宜過快,每週最好不要超過0.5~1公斤為基準。 7、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者長期缺乏蛋白質,不能滿足人體生理所需,會導致脂質代謝異常,使脂肪囤積在肝 臟,經常發生在厭食、飢餓,或過度減重的身上,稱為「營養不良性脂肪肝」。 脂肪肝會自己消失 適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脂肪肝是可逆的症狀。陳巧明說,只要透過適當的飲食、體重控制以及養成運動的習慣,一段時間後脂肪肝通常會自行消失;不過,若沒有積極治療,引發嚴重的脂肪肝,將會提高肝臟發炎的可能,進而影響肝功能。若仍然置之不理,長期肝臟發炎會釀成不可逆的肝臟細胞死亡,也就是俗稱的肝硬化,就會提高肝癌發生的機率。 脂肪肝有無症狀 因人而異事實上,脂肪肝會不會出現症狀要視體質而定。許多人雖然患有脂肪肝,但是抽 血檢查發現肝功能是正常,這些族群多半也不會有什麼症狀;即使到了嚴重一點的脂肪肝,假使肝指數還在正常範圍內,可能也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的症狀。不過,的確少數人會出現疲倦、全身 無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到了中度以上 的脂肪肝,很有可能會出現肝腫大、右上 腹壓痛的情況,透過抽血檢查,則很有可能發現肝指數(GOP、GPT)有升高的趨 勢。 脂肪肝不會遺傳 代謝症候群要當心脂肪肝並不會遺傳,不過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病,如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等卻有家族遺傳的關係;所以,假使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時,最好做好飲食控制與養成運動的習慣,避免脂肪肝找上門。 延伸閱讀: ·4飲食習慣都會養肥肝! 老生常談的叮嚀最重要 ·看不到的脂肪最可怕! 4大因素都會讓內臟脂肪過高…長期減肥也不OK
-
2021-01-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需經麻醉、傷口恢復過程 剖腹產具短期和長期風險
自然產是胎兒經由陰道娩出,剖腹產則以手術方式切開孕婦腹部,從子宮裡取出嬰兒,侵入性較高、具有一定風險,風險隨剖腹次數增加而提高。理論上,若產婦未具備絕對的剖腹產適應症,醫師都會支持鼓勵產婦朝著自然產計畫努力,經適當評估,即便曾經剖腹產,下次也有機會安全順利地自然產。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率,都低於剖腹產母胎醫學會創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婦產部教授主治醫師鄭博仁表示,站在健康促進和恢復觀點,都要謹慎考慮短期風險和長期風險。自然產導致母胎罹病、致命機率都比剖腹產低,剖腹產需要經過麻醉、等待創傷恢復的過程,具短期和長期風險。鄭博仁表示,短期風險例如併發症、感染,傷及其他正常器官或組織,長期除了提高下一胎懷孕生產風險,也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例如有些人剖腹後月經型態改變,因為經血可能滯留在子宮下段的疤痕裂隙,影響經血排出。若無絕對適應症,醫師和產家都值得為自然分娩努力;但若出現胎位不正、有危及產婦的高風險因素,例如子癲前症等,合乎剖腹產適應症,還是得接受剖腹產,兩害相權取其輕。併發症機率雖較高,但高齡產婦也有機會自然產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婦產部資深主治醫師黃建霈表示,許多人誤以為「剖腹安全、自然產不安全」,其實這是迷思,主要是考量適應症,不必要的剖腹產,就不應該開。很多人以為高齡產婦剖腹較安全,這也是迷思,他曾接生49歲生第一胎的自然產案例。黃建霈表示,高齡產婦出現孕期併發症的比率較高,例如妊娠毒血症,因此而需要剖腹,也使高齡產婦剖腹比率變高,但這不代表高齡就一定要開刀。前置胎盤分四等級,輕等級仍可試試自然產此外,前置胎盤是剖腹產適應症之一,乍聽很危險,其實分四個等級。黃建霈表示,最嚴重的兩個等級必須剖腹,但較輕等級仍可試試自然產,醫師通常會提醒產婦,如果胎盤位置較低,有可能需要臨時剖腹,產後大出血機率也會提高一些。2019年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建議指出,若曾出現前置胎盤,每次剖腹產發生植入性胎盤(胎盤不正常緊密附著子宮肌肉層)的比率倍增,第二次懷孕增為1.3倍,第三次懷孕2.4倍,第四次懷孕9倍,第五次懷孕9.8倍,第六次以上29.8倍,如果有產婦有意願剖腹,醫師務必要與她討論未來的生育計畫,包括不預期懷孕的可能性。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想自然產,先評估子宮破裂風險黃建霈表示,現在漸漸有愈來愈多產婦第一胎剖腹,第二胎想嘗試自然生產,臨床上叫做剖腹產後的經陰道生產(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簡稱VBAC),兩胎懷孕時間相隔半年以上,便可考慮。但黃建霈也提醒,仍要看上一胎剖腹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骨盆狹窄等原因剖腹,這胎VBAC成功率只有一半;如果前一胎胎位不正,這次胎位正常,VBAC成功率高達80%。黃建霈提醒,VBAC有子宮破裂風險,若上胎剖腹的傷口是橫開,這胎VBAC子宮破裂機率0.5%,若是直開,風險高達25%,一旦破裂,母嬰都有生命危險,所以雖然機率低,產婦大多仍會卻步。鄭博仁表示,接受VBAC之前,可評估子宮破裂風險,以超音波觀察子宮條件、胎頭大小等,評估和溝通的過程相當花費時間,加上去有風險,即便「推廣VBAC」是各國努力降低剖腹產率的重要策略,在台灣接受度仍低。前置胎盤分四級1. 低位性前置胎盤是胎盤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位於子宮下段。2. 邊緣性前置胎盤指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3. 部分性前置胎盤指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4. 完全性前置胎盤為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等級1、2可嘗試自然產,等級3、4建議剖腹產。不管怎麼生 想要生得順 體重控制最重要黃建霈表示,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現在臨床上都會跟產婦說「要生得順,體重控制最重要。」1. 體重控制得宜產婦和胎兒的體重若能控制得宜,不要過重,可減少很多生產併發症和風險。2. 要吃對不是吃多很多人以為孕婦要多吃才有營養,但其實重點不在吃多,而是吃對。黃建霈提醒,葉酸、鐵等微量元素,孕婦務必均衡攝取。3. 適當運動很重要運動量少不但提高合併症風險,產後憂鬱發生率也會上升。4. 產檢要做,但不是愈多愈好如果聽到有人推銷各種自費檢查或產品服務,應保持客觀,詳細了解其目的、評估必要性、費用,再做決定。※完整專題》健保大數據/自然產或剖腹產 準媽媽準備好了嗎?※剖腹產人次10大醫療院所排行,請點此
-
2021-01-27 養生.營養食譜
國健署、漁業署共推9道健康年菜 葷素、長者都合適
春節將至,國民健康署與農委會漁業署合作,今舉辦「牛年有『魚』圍爐食當令 愛地球護健康」記者會,選用在地、當令食材和國產漁品「黃金鯧」等,推出兼顧營養、少油,平均每人850大卡低熱量的9道特色年菜。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根據105年年春節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春節以後,約有4成民眾年後體重上升,平均增重公斤數1.7公斤,傳統年菜有少蔬果、少纖維問題,這次年菜採「多蔬果」、「選海鮮」,富含膳食纖維及健康蛋白質。此次推出一桌8人份年菜,共9道料理,含魚肉水餃、毛豆水餃、紅燒金鯧、檸香酒燒蛤蜊、鮮蔬豆皮捲、清炒長年菜、白菜滷、山藥排骨湯、芋香珍穀飯,每人平均攝取850大卡。農委會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吉祥年菜,國產水產食材具有價格平實及料理應用多元優勢,這次年菜料理包含蛤蜊、午仔魚、福壽魚(台灣鯛、吳郭魚)等,午仔魚是北部、南部民眾都喜歡;福壽魚若料理方式好,也能當生魚片,價格實惠,十分適合國民日常烹調用。羅素英說明,福氣年菜中,魚類可提供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維持身體健康必要的營養素;文蛤富含鐵質,可預防及改善缺鐵導致的貧血,而魚類普遍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低;芋香珍穀飯中使用多種未精製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群,另芋頭富含鋅,更是素食者補充鋅的絕佳來源。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補充,福氣年菜採用大量植物性食材提供豐富的營養素,他舉例,毛豆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且富含維生素E,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十分推薦民眾、長者享用毛豆水餃料理。張致盛表示,台灣是漁業大國,漁獲來源包括遠洋、近洋、養殖,但民眾恐對魚相對陌生,台灣養殖漁業有很好的金鯧魚,過年用「全魚」拜拜好。張致盛表示,台灣養殖漁業生產最多福壽魚,一年約7萬頓,也是國人購買最多的魚類,虱目魚、石斑魚則是次要;年節首選國產魚如石斑魚、鱸魚、虱目魚、臺灣鯛,或有昌盛寓意的「黃金鯧」等,漁業署推出「鱻魚購」訂購平臺,上架商品都有定期送檢並提供合格證明,歡迎民眾上網購買國產魚。
-
2021-01-26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的人吃香蕉?營養師建議選青色未成熟的青蕉
吃水果有益健康,生活中常見的香蕉常是國人減肥計畫中的重要水果,但也有人對香蕉有意見,認為香蕉高糖高熱量不利減重,減肥的人到底該不該吃香蕉呢?衛福部苗栗醫院營養師李孟穎指出,營養諮詢門診中不時有民眾提出這類問題,一名女性減重者甚至吐露「香蕉讓我好煩惱!」心聲,因為她每餐都吃香蕉,起初體重好像減了些、排便也順暢許多,但一段時間後體重停滯,甚至增加,為此感到困惑與煩惱,究竟吃香蕉減重好還是不好?李孟穎指出,香蕉富含膳食纖維、抗性澱粉、維生素B、維生素C、鉀、鎂等礦物質,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秘、清除宿便;抗性澱粉會產生飽足感,可減少正餐及點心攝取,同時也有助於腸道保健、血糖、體重控制,但抗性澱粉存在於青色未成熟的香蕉裡,隨著香蕉熟成抗性澱粉變少、糖份變高,所以想要減重的朋友要選擇未成熟的青色香蕉,才有這樣功效,雖說抗性澱粉有助體重控制,仍需注意熱量攝取,香蕉每根約90大卡,大量食用反而會攝取過多熱量,造成肥胖及腸胃不適。運動前補充一份香蕉,可避免因低血糖造成的體力不支而影響運動成效,但香蕉同時也是高糖份、高鉀水果,有腎臟疾病、血脂異常及糖友請謹慎食用,不建議把香蕉作為常態性攝取的水果,可多選擇低糖份、低熱量的水果如芭樂、蓮霧、蘋果、柳丁、小蕃茄、水梨等,輪流攝取。她指出,根據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水果每天攝取為2至3份,每次攝取量為一個拳頭大小,切忌不要一次吃完整天的水果量,應平均分散在三餐攝取,可減少餐間攝取零食的機會,達到體重控制的目的。想減重必須做好飲食控制,建議參考國健署公布的「我的餐盤」,多選擇未精製的原型食物、避免油煎油炸及加工烘焙製品,並選擇新鮮未調理、醃製的食材,才是通向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
-
2021-01-16 養生.聰明飲食
天冷吃火鍋血壓、血脂飆?專家點名火鍋地雷:湯底、醬料、油脂含量高!
今健康/郭家和 天冷吃火鍋當心血壓血脂飆 避開混濁湯底與高熱量醬料 天氣轉冷,民眾愛吃火鍋圍爐,同時又能暖胃進補。營養師提醒,火鍋料隱藏各種高熱量、高油脂的食材,攝取過量有可能對血壓、血脂、血糖造成不健康影響。營養師簡鈺樺說明,市面火鍋料不少屬於加工製品,如貢丸類、餃類等,鈉含量跟油脂含量都偏高,三高或慢性病患者吃火鍋時要特別注意。 簡鈺樺指出,吃火鍋要注意湯底選擇,一般而言較建議原味鍋、蔬菜鍋、昆布鍋,而麻辣鍋、酸菜白肉鍋不僅熱量高,含鈉量也偏高,容易升高血壓,若有腎臟疾病應該避免。高血糖族群則要注意,牛奶鍋、起司鍋的湯底容易升高血糖。營養師提醒,吃火鍋時盡量不要選擇太混濁的湯底,也可以在煮料前先喝湯,避免整鍋湯底最後充滿油脂、含鈉量甚至普林等。 此外,火鍋的沾醬選擇上,可以少量醬油為基底,搭配蔥、蒜、辣椒、香菜等辛香料即可。重口味的沙茶醬、花生粉醬、美乃滋醬料盡量避免。簡鈺樺說明,醬料容易隱含油脂與熱量,如一湯匙花生粉就超過45大卡以上,有些醬料製程中會加入糖粉或泡在沙茶中,一不注意容易吃下過量油脂。 吃火鍋也可以不發胖?營養師教4招減少油脂攝取 如果正在減肥或體重控制,吃火鍋時可注意幾個原則,減少熱量超標。簡鈺樺建議,可以將火鍋丸類換成青菜類,丸類1-2顆熱量高達50至100卡,青菜煮熟後半碗約25大卡為一份(未考慮吸附湯底熱量),還可補足外食族平日少吃到的青菜。此外菇類、木耳、海帶相較於葉菜類不易吸收油脂,也是吃火鍋時可搭配的蔬菜選擇。 肉類和蛋白質選擇上,盡量避開梅花肉片等白色油脂比例過高的種類,可選擇魚肉、雞肉等等。豆類食材可以板豆腐或嫩豆腐,取代容易吸附油脂湯汁的凍豆腐與百頁豆腐。就能減少熱量與油脂攝取量。 吃火鍋搭配澱粉類主食時,建議採取份量代換。簡鈺樺解釋,如果已經吃到南瓜、芋頭、冬粉等食物,可直接替換該餐的白飯量。麵條類則推薦烏龍麵較不易吸附湯汁。相反地,冬粉雖然熱量低,但易吸附湯汁和油脂,吃火鍋時可以先煮冬粉,避免浸泡在煮過各種料的湯汁中,吃下太多油脂。 高普林火鍋料比海鮮更危險?痛風族群少吃這幾樣 海鮮火鍋受到不少人喜愛,痛風族群吃火鍋除了注意海鮮份量,更要避免熬煮、燉煮過久的湯底。此外,小火鍋常見豬腸、內臟類也是高普林食物。加工品與貢丸類,油脂含量偏高,易阻礙尿酸排出。簡鈺樺建議,痛風族群煮火鍋時,除了注意高普林之外,還要有蛋白質不過量攝取的觀念,肉類、魚類、豆製品不要大量攝取,避免影響身體尿酸。 冬天進補除了火鍋之外,國人也愛吃薑母鴨、燒酒雞、羊肉爐等料理。營養師提醒,薑母鴨、羊肉爐的湯底也含有高普林,痛風患者應避免攝取。糖類也是痛風患者容易忽略的地雷,尤其民眾吃火鍋喜歡搭配蜂蜜水、檸檬水等飲品,這類飲料皆含有高果糖糖漿,一樣會升高尿酸導致痛風發作,有相關疾病的民眾還是要多加注意。 《延伸閱讀》 .冬季進補先看「自己缺什麼」,中醫:補錯恐傷身,台灣以滋陰潤燥為佳 .冬日進補之際在立冬!立冬進補暖身贏在起跑點,這3種人更要補!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2-04 新聞.元氣新聞
衛福部核准 幹細胞治脊髓損傷 花蓮慈濟第一家
●在脊髓損傷患者受傷處植入幹細胞治療,提高神經恢復機率●癌症、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軟骨缺損、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可運用細胞治療花蓮慈濟醫院上周通過衛福部核可,成為我國第一家可採幹細胞療法治療脊髓損傷的醫療院所,院長林欣榮表示,脊髓損傷大多是年輕患者,如錯過急性期治療,後續治療有限,若能直接在受傷處植入幹細胞,可提高神經恢復機率,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五成全癱患者出現功能上有意義的進步。20多歲癱瘓 復健一年能站健保資料庫統計,我國脊髓損傷發生率為每年每萬人2.46件,花蓮慈濟神經外科主任蔡昇宗指出,脊髓損傷多因車禍意外引起,治療若錯過傷後6個月內的急性期,治療效果會出現瓶頸。急性期常見治療方法,為內生性幹細胞搭配高壓氧等多重治療,先前收治一名20多歲因意外引發腦損傷的女性,一度昏迷,四肢無力癱瘓,所幸及時介入,配合復健一年,至今已能站立、騎腳踏車。幹細胞注射傷口 修復神經花蓮慈濟神經醫學科學中心主任邱琮朗表示,過去的幹細胞治療鮮少針對神經疾病治療,且治療方式多從靜脈、脊髓腔注射,難以修復神經系統。研究團隊發現,幹細胞直接注射在傷口,一次輸入一億個以上的幹細胞,有助於神經系統的修復連結,過程需透過核磁共振等儀器確認傷口恢復情況,療程至少一年,費用約20萬。獲准8件細胞治療 林欣榮說,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以「困難治療」患者為主,大多是年輕人,平均壽命與一般人差不多,殘疾時間長達40年之久,透過最新治療方式,除了提高生活品質,還能降低患者耗損的社會成本。研究顯示,運用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五成「全癱」患者從原本不能動,到有顯著意義的進步。花蓮慈濟獲准癌症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軟骨缺損治療、運動傷害、腦中風、脊髓損傷等8件細胞治療許可,為全台之冠。預防肥胖 也有重大突破除了細胞治療,花蓮慈濟在預防肥胖、體重控制等研究上也有重大突破,研究團隊與長春藤生物科技合作,從芹菜萃取出MTF-5小分子結構成分,動物實驗發現,被刻意養肥的小鼠連續八周餵食此成分,體重減輕三成五,從原本50公克減至30至35公克。這項研究證實,透過MTF-5可提升體內棕色脂肪,促進新陳代謝,燃燒更多熱量,進而減少油膩的白色脂肪(皮下脂肪),並能抑制胰島素分泌,減少體內發炎狀況。林欣榮指出,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MTF-5,以芹菜的含量最高,如想透過食用芹菜來達到減重效果,一天得吃上20、30公斤,千萬不要嘗試。
-
2020-12-04 新聞.元氣新聞
芹菜萃取物去脂瘦身 花蓮慈濟、長春藤生物創新突破
花蓮慈濟在預防肥胖、體重控制等研究上出現重大突破,院長林欣榮在台灣醫療展上發表「天然物小分子促進類棕色脂肪生成」研究成果,動物實驗發現,被養肥的小鼠連續八周餵食芹菜萃取物MTF-5,平均體重降低三成五。俗話說,「小孩子屁股三把火」,不怕冷,林欣榮解釋,原因在於幼兒體內多是棕色脂肪,存在於皮下的白色脂肪明顯較少,隨著年紀增長,棕色脂肪越來越少。歐美科學家於2009年首度透過高階電腦影像儀器在成年人肩部、頸部發現棕色脂肪,但數量相當稀少。研究發現,只要持續運動,就能增加體內棕色脂肪,提高基礎代謝率。但能持續運動的人畢竟不多,為此,花蓮慈濟與長春藤生物科技攜手合作,在多種小分子結構成分中,找到MTF-5,並進行動物實驗,結果證實,能有效增加老鼠體內棕色脂肪。研究團隊先將正常受試小鼠餵食大量高熱量食物,體重從原本的25公克增至50公克,足足增加一倍。經過連續八周餵食MTF-5,且維持原先飲食,體重卻能逐漸下降,平均降至30至35公克。這項研究證實,透過MTF-5小分子特殊成分可提升小鼠體內棕色脂肪,促進新陳代謝,燃燒更多熱量,進而減少油膩的白色脂肪,也就是皮下脂肪,進而抑制胰島素分泌,減少體內發炎狀況。林欣榮指出,許多天然食物都含有MTF-5,研究發現,以芹菜的含量最高,如想透過食用芹菜來達到減重效果,一天得吃上20、30公斤,千萬不要自行嘗試。此外,台大醫院小兒部權威醫師暨長春藤生物科技GTP實驗室主持人林凱信教授,也在台灣醫療展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在研發iNKT細胞放大培養技術也有突破性發展,未來可用於治療血癌等特定癌症,以及免疫系統疾病。林凱信指出,iNKT細胞結合T細胞和NK殺手細胞優點,兼具免疫調節和毒殺性,且有抗癌免疫力與抑癌效果。研究發現,此免疫細胞可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關節炎,以及動脈粥狀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甚至治療癌症,為現今最受矚目的免疫療法。林凱信說明,為了提升幹細胞儲存品質,長春藤生物科技率先研發幹細胞專屬培養液,使用無血清的培養基,可提升周邊血幹細胞儲存之安全穩定性,解決常規培養液的風險。另外,長春藤突破周邊血幹細胞儲存限制,透過iNKT細胞放大培養技術,預計可放大iNKT細胞數量,減少患者反覆回院施打、多次採集等週車勞頓,只需單次採集,就能應用於多種治療。
-
2020-11-28 養生.抗老養生
粗茶淡飯、挑軟的吃、三餐不定才養生?!3大錯誤飲食習慣,讓你成為衰弱而失能的銀髮族!
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肌少症成為隱藏的健康危機!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量漸少問題,背後常伴隨走路遲緩、行動吃力、握力下降、體重減輕、反覆跌倒等衰弱症狀,嚴重恐造成長者晚年失能、疾病預後差。國內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男性為23.6%,女性為18.6%。據統計,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5天就會導致約1公斤的肌肉組織丟失。「微肌」風暴襲擊,健康老化前途堪憂造成肌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運動神經退化、相關荷爾蒙的減少(如生長激素、睪固酮、類胰島素增長因子等)、蛋白質合成速率下降、營養供給不足、久坐少動等。值得注意的是,肌肉流失過程,脂肪組織也會慢慢的堆積!研究發現,30~60歲每年減少約0.23kg肌肉,但脂肪量卻增加約0.45kg。這種肌肉質量減少與身體脂肪增加的狀態被稱為肌萎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若肌肉流失的銀髮族群同時存在於肥胖問題,對健康會產生加乘的負面影響,恐加快老人家身體失能率、罹病率與死亡率上升。目前,國人平均健康餘命為71.2歲,遠趕不上平均壽命的80.7歲,也就是說,在人生最後近10年間,都必須飽受臥床及身心疾病之苦。因此,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是健康老化的開始。3大微肌飲食型態,加速肌肉流失許惠玉指出,預防肌少症必須先從如何延緩肌肉流失做起。董氏基金會於今年訪談近50位50歲以上長者,分析發現,導致老年人肌少症發生的飲食型態有3種。微肌飲食習慣1:粗茶淡飯多數老人家覺得隨著年紀增加、活動量減少、胃口不好、三高忌口等因素,擔心蛋白質吃的多,也會伴隨著飽和脂肪的攝取,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因此,飲食多偏清淡,盡量不吃肉,以全穀雜糧、蔬果為主,覺得這樣才養生。微肌飲食習慣2:挑軟的吃許惠玉說明,上了年紀的長輩常因牙口不好,總是避開需要花力氣咀嚼的食物,尤其肉類,而多攝取容易咀嚼消化的澱粉類食物。若真的要吃肉類,也會選擇質地、口感較軟的肥肉。微肌飲食習慣3:三餐不定剛步入50歲的銀髮族,自覺新陳代謝變慢、擔心三高及體重控制,認為少吃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果肚子不餓,索性略過一餐;又或者退休獨居在家,因為怕麻煩選擇不吃,或煮碗清湯麵、吃剩菜剩飯等隨便打發一餐。許惠玉指出,長期不重視營養攝取,或有偏食習慣的長者,愈容易因為熱量攝取不足、營養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製造肌肉原料的蛋白質,出現肌肉量大幅減少的微肌現象,讓肌少症不知不覺找上門!解除微肌現象 攝取蛋白質3項原則普羅大眾都覺得年紀大、活動少,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應該要下降。許惠玉說,這個迷思需要被打破!事實上,預防肌肉量流失是需要蛋白質的幫忙。為確保攝取的蛋白質,能更有效被利用於促進肌肉合成,建議攝取3項原則。存肌本飲食原則1:改變烹調方式就能吃得下銀髮族普遍會遇到咀嚼、吞嚥等牙口能力退化問題,容易養成只吃脂肪較高的控肉、肉燥等。建議可選用肌肉纖維較短、較容易咀嚼的雞肉,連牙口不好的人也可以方便食用。亦可改變食物質地,例如,將雞腿切絲、雞里肌絞肉等來烹調;另外,可加入豆腐、胡蘿蔔、洋蔥、雞蛋等軟質食物,讓長者更容易吃得下。存肌本飲食原則2:熱量及蛋白質要吃得夠許惠玉提醒,在熱量攝取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維持肌肉量仍是無效,所以,每天應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銀髮族每天應攝取「豆魚蛋肉類」食物6份,且平均分配三餐中攝取。若偶爾想到才一次吃很多,超出身體合成肌肉所需要的量,可能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造成肥胖發生。存肌本飲食原則3:多白肉、少紅肉才是吃得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估發現,牛奶、雞蛋與雞肉為食物主要優質蛋白質來源,其胺基酸組成比例佳、易為人體消化吸收。許惠玉表示,作為高血壓輔助飲食的「得舒飲食」,實行原則也是多白肉、少紅肉。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若要預防癌症,一週煮熟紅肉食用量不應超過350~500g;世界衛生組織亦表示,每天攝取100g紅肉,大腸癌的風險可能會增加17%。許惠玉進一步解釋,因為紅肉裡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想預防肌萎性肥胖發生的長者,應優先挑選脂肪較低、蛋白質較高的雞、魚等白肉類。除了每天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外,許慧玉也建議,要維持良好的肌肉量,最有效的方式是飲食與運動,兩者缺一不可。唯有解除「微肌」問題,才能存好健康老化的肌本!諮詢專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 許惠玉
-
2020-11-26 新聞.健康知識+
家電塑膠製品釋放空汙 久待室內恐增罹癌風險
肺癌成台灣「新國病」,降低空氣汙染刻不容緩,民眾常忽略的室內空汙,包含燒香、清潔劑,甚至是塑膠製品、家電用品和木製裝潢等皆是汙染來源。專家建議,對抗室內空汙栽種盆栽、住家周圍種樹、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打掃能降低居家空汙,遠離致病因子。台灣癌症基金會今日邀集各界專家、部會舉辦「肺癌存活率倍增倡議平台專家論壇」,第一場次探討肺癌致病因子與建立健康生活型態,並呼籲「國病國治」,推動實質性降低國內空汙、揪出肺癌致病因子、建立肺癌高風險族群篩檢策略、精準治療,攜手專家倡議2025年肺癌存活率倍增,擬成立跨部會肺癌辦公室。從室內空汙下手,與會專家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說,人的生活有八到九成會待在室內,除常見的廚房油煙,家中使用的塑膠製品和塑膠袋、地板、天花板等裝潢、家具也常有塑膠及塑化劑成分,這些塑膠製品的塑化劑會隨時間脫落,揮發在空氣中成為灰塵;家電用品的耐熱板則會釋放溴化二苯醚有毒粉塵,恐危害人體健康,不可不慎,建議室內植栽能減少PM2.5濃度,改善肺功能。綜觀台灣肺癌資料,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也說,菸害防制法施行後國內男性肺癌發病率下降,但更多不抽菸的女性卻罹患肺癌,人數直線上升,又以罹患肺腺癌最多,研究已證實與吸菸呈現弱相關,戶外、室內空汙問題浮出檯面。「我們每天吸的空汙,就像在吸低劑量的香煙。」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說,雲嘉南高屏空汙嚴重、能見度低於北部,數據顯示肺腺癌罹病人數增加;另項紀錄於2014年研究資料,死於四大空汙的3萬3千餘人中,歸因於PM2.5死亡計6千2百餘人,肺癌就占據2千2百多人,呼籲政府應嚴格訂定戶外空汙達年平均值10微克/立方公尺,作為濃度準則。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建議,肺癌防治應凝聚各界力量,成立跨部會的肺癌辦公室統籌業務、羅列經費成立國家隊,正視肺癌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也建議,預防肺癌從生活做起,邀請全民練五功:彩虹蔬果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定期篩檢。
-
2020-11-21 新聞.健康知識+
清淡飲食3餐水煮對嗎? 吃對好油比完全不吃油重要!
豬油拌飯可是台灣傳統美食,在熱騰騰白飯淋澆一些自製豬油,加上少許肉燥,相當下飯,不過,熱量及膽固醇驚人。有人則是力行清淡飲食,3餐以水煮為主,營養師提醒,油脂攝取太少,除了讓肌膚乾燥,還會影響神經傳導,導致情緒起伏不定,注意力下降。如何吃對油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這可是1門學問」,首先了解脂肪,依照構造,可分為下列3大類:1.飽和脂肪酸:在脂肪酸中結構最為穩定,室溫下呈現固態,主要以動物油脂為主,例如,牛油、豬油,以及紅肉(牛肉、羊肉)、雞皮、豬皮等。至於椰子油、棕櫚油,雖屬於植物油,但也是飽和脂肪酸。2.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功能,例如,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花生油、麻油、酪梨以及堅果類。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結構較不穩定,且不耐高溫,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藉由食物攝取,例如,魚油、亞麻仁油、葡萄籽油、葵花油等。豬油拌飯裡的豬油就是飽和脂肪酸,如果經常食用,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致血管內壁增厚,血壓上升,增加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國健署表示,大豆油、葵花籽油、芥花籽油、玉米油、橄欖油、葡萄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都屬於不飽和脂肪含量(85%以上)較高的油,建議作為家庭低溫處理的烹調用油。至於牛油、豬油、棕櫚油等,因飽和脂肪含量(34%以上)較高,熔點高,氧化安定性佳,較適合作為高溫油炸油,但經常食用,恐傷及心血管,應盡量減少食用油炸食物。國健署強調,不論油炸食物是採用哪1種油,基本上其對健康都是不好的。在用油上,可以遵循下列5大原則,維持健康飲食型態。1.以清蒸、水煮、川燙、清燉、涼拌等少油方式為主要烹調法。2.使用植物油,但避免高溫起鍋,少用糖醋、醋溜、油炸、油煎、爆炒、油淋等烹調方式。3.避免食用油炸食品,油炸外皮應去除後再吃,並少吃等油脂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4.避免使用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常存在於以酥油和人造奶油製作的烘焙食物,以及薯條、炸雞、雞塊等油炸食物,這類食物應該避免攝取。5.多吃天然堅果種子,例如,花生、芝麻、腰果、杏仁、核桃等,藉此取代餅乾、蛋糕、糖果等零食,每日建議攝取約1湯匙量,約為杏仁果5粒或花生10粒或腰果5粒。蘇秀悅表示,透過降低油脂是可以達到體重控制的效果,但如果3餐均是水煮食物,植物性礦物質容易流失,營養素以及甲離子等電解質將不足。長期下來,飲食過於清淡,身體缺乏必須性的脂肪酸,首當其衝的是皮膚變差,乾燥、無光澤、臉上出現皺紋,且容易發炎,蘇秀悅建議,仍應攝取一些好油,或補充堅果種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1-20 癌症.大腸直腸癌
「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健檢名醫抗癌14年的領悟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抗癌十四年,他在38歲那年得到大腸癌第三期的診斷,領悟到「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 此後改變生活型態,投入預防醫學,以下是他的分享: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那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其實沒有比一般人健康」這句話是真的,在確診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但醫師面對患者和面對自己不同,看到病人糞便潛血,一定耳提面命要他去檢查,但自己遇到,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我清楚記得,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了一次健檢,結束後我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腸癌」聽那名醫師說出這幾個字後,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應了一句「喔!大腸癌,我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直到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當下我最先打了一通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對方意見。我掛掉這通電話後,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我不確定是早期癌還是末期,在拿到健檢中心的轉診報告後,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當初最怕診斷期別是第四期,「等待結果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自己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後來一位腫瘤科同學跟我說,他估計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這消息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生病期間許多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連妻子都說,我的優點是即使罹癌,也不會對旁人發脾氣。今年是我抗癌第十四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十多年過去,我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我認為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加上近年多位藝人在30多歲就確診大腸癌第三期,我開始建議民眾25歲後開始預防健檢。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名醫檔案/洪育忠現職: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 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體重控制、常見一般疾病診療興趣:騎腳踏車、聽音樂、寫字經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主任醫師、耕莘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祐誠診所院長醫學辭典/大腸癌大腸癌連續12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大腸癌患者不論男女,以60至79歲最多,但各年齡層都有,40歲以下大腸癌患者約占6%,以我的門診為例,年齡最小的大腸癌患者是十多歲的國中生。大腸癌治療進步,副作用低,但愈年輕的患者愈容易復發。年輕人免疫力強,卻出現沒能殺死的癌細胞,代表癌細胞特別「厲害」,攻擊可能又快又猛。但大腸癌是最可能預防的癌症之一,有五成大腸癌可透過調整飲食、運動與避免肥胖來預防,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二至三成。一般民眾50歲以上,建議每兩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有家族史者可於45歲起,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或大腸鏡檢查。諮詢專家/台大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梁金銅整理/記者陳婕翎
-
2020-11-20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糞便出血以為痔瘡!大腸癌三期翻轉我對健康的認知!
以前當開業醫師時,我是永遠滿診的「拚命三郎」,病人從早看到晚,買了早餐到下午都沒吃是日常。38歲那年,一份「大腸癌三期」診斷報告,彷彿老天爺讓我抽取命運、機會卡,找回更滿意的生活,翻轉我對健康認知,用餘生讓更多人享受「每個年紀能達到的最好狀態」。醫師忙碌 沒比一般人健康十多年前,當時醫師絕大多數將重心放在治療疾病,多數醫師知道均衡飲食、調整作息的重要性,但大家還是從早忙到晚,「醫師沒有比一般人健康」,在確診前,我其實已發現自己糞便有出血現象,但我自行診斷應該是痔瘡。38歲生日剛過,我去做健康檢查,結束後到診間聽報告,「你疑似有大腸癌」當時我什麼反應都沒有。我只回了一句「喔!大腸癌,檢查做完了,可以回去嗎?」回到家,才真正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當下打電話給專攻大腸癌的醫學院同學詢問意見,掛掉電話後,想起自己上有父母下有妻小,「說不害怕是假的。」老師為我開刀 同學主治心情最糟糕的階段是確診後一、兩天,因為不確定是早期還是末期,我隔天就到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等待結果是最煎熬的,未知是最恐懼的。」直到確定是第三期,心中的一顆大石頭才緩緩放下。一位腫瘤科同學說,大腸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有五成,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再加上有貴人、老師親自上陣為我開刀切除癌細胞,大學同學擔任我的主治醫師、在藥廠的同學也幫我找到很好的藥物,我漸漸坦然接受,對康復抱有信心。從肉食變均衡 花時間運動今年是我抗癌第14年,在這段期間,我常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犯罪,但要承認過去生活確實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份「大腸癌三期」的診斷報告,讓我學到教訓,正視生活需要做出改變。我從肉食主義者變身均衡飲食主義,花更多時間運動,跟以前在診所的拚命三郎作息比起來,我更滿意現在的生活型態,行醫理念也因罹癌而改變。建議25歲後 開始預防健檢以前在診間,我只要求患者從有病進步到沒病,但我完成大腸癌療程,回到職場的第一件事是關掉診所,轉換跑道投身健檢領域。十多年過去,在臨床發現,一般民眾在35歲之後,多達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開始出現大腸瘜肉。「瘜肉不一定會變成癌症,卻是風險。」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賭注,建議民眾25歲後應開始預防健檢。健檢不只是為了避免罹癌,更應該追求「健康」,是讓每個人在自己當下的年紀,達到最好狀態,更加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調整生活型態,擁抱健康快樂的人生。洪育忠現職: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專長:預防醫學、健康檢查、慢性疾病診療、體重控制、常見一般疾病診療興趣:騎腳踏車、聽音樂、寫字經歷:●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家醫科主任醫師●耕莘醫院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祐誠診所院長
-
2020-11-17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對你有好處?教授:取得牛奶的好處有2項前提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作者羅伯・唐恩】目前全世界總計約十億人口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滿街可見皮帶繃到極限、身體超過負荷的人。這情況尤其在美國特別嚴重,而其他國家也正以非常快的速度迎頭趕上。然而即使在美國,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胖子。根據統計,美國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的人過重,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的人則沒有這類困擾。一般人往往將體重過重歸咎到飲食或運動習慣上,但這並不是過重問題的全部原因。某些人發胖的理由更為深層、更為神祕,並且與現代西方飲食內容有關。現代人攝取的食物絕大部分來自於馴化動植物,且種類相對較少。當然,如果你恰好奉行吃葡萄柚跟飲用有機駱駝奶的原則,又或者你對飲食內容節制且深思熟慮,那麼你是例外。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常見食物中,四分之三的熱量由乳製品、加工穀類、單醣、植物油與酒精所貢獻。在農業社會以前,這些成分從未出現在我們祖先的「菜單」選項。距今一萬年前左右,人類食用的植物琳瑯滿目,品種數量可以以萬為單位計算。自從農業社會稍有雛型開始,包圍人類的物種數目及食物多樣性均大幅下降。雖然在經年累月的耕作之後,可食的品種再度稍有復甦,但與採集年代的祖先相較,我們培育的食用物種已侷限許多,並且因為人擇,只有便於栽種、符合口味的品種脫穎而出。於此期間,人類同時失去了採集知識和作物種類的選擇性(目前近千種的作物瀕臨絕種,某些作物則已經完全絕種。),放眼望去,野生莓果無人採收,而全球人類的熱量來源僅仰賴為數極少的作物品種。當然,你還是可以在當地有機超商買到藜麥,但在成堆玉米、小麥、稻米的圍繞之下,要找到這類珍貴的穀類愈來愈像大海撈針。在人人飲食習慣近乎雷同的大環境中,釐清不同體質攝取相同食物後所產生的反應,有助於解釋為何某些個體天生容易發胖,同時另一些個體卻完全不受過重問題影響。現代人代謝新飲食的方式有或多或少的分歧,這必須回溯至各個族群祖先不同的生活型態。想像目前正在進行一項大規模的人體實驗,其中每位受試者攝取的飲食內容和分量皆相同,然後我們回頭檢視他們的狀態(這實驗的假設與文明人的現實生活相去不遠),結果將會如何?你的預測又是什麼?或許部分的人會認為大家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會趨於一致。這樣的觀點,恰好是絕大多數的體重控制計畫、運動健身書籍、減重節目,甚至是嬰兒成長量表與醫藥學的最高前提。在這假設之下,只要將飲食調整成葡萄柚水果餐、全肉餐、低脂餐,所有受試者都能瘦得下來。然而真相是即便都吃一樣的東西,我們仍會有胖瘦之分。而造成此差異的分水嶺在過去亙長的歷史中早已畫分清楚,難以動搖地猶如潛伏在人類深層幻想裡的海怪,我們永遠看得見它。祖先的生活決定我們的代謝基因姑且先回到牛奶的故事。如同我在前一章節提過的,並非每一個個體都能在成年後繼續消化乳汁中的養分,而這取決於體內的基因序列。從地理人口學的角度而言,成年後還能消化乳糖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相當小。在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之前,包括印加人、馬雅人在內的所有美洲原住民,他們的成年個體完全無法飲用牛乳,基因也不允許。就算到了今日,全世界仍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人口,成年後無法分解乳糖;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左右的人口,成年後只有部分消化乳糖的能力。這些總計約十億的人,一旦飲用牛乳,將會出現腹瀉症狀,並且在攝取一般的美國飲食內容後,增重幅度比其餘成年人少了百分之五。在疾病叢生的環境條件中,這些無法完全消化吸收乳糖的個體,因腹瀉而導致身體脫水的風險相對較高,並且從食物中少攝取百分之五的熱量,意味著傳宗接代的機率被削弱。因此,站在演化的觀點,擁有乳糖消化基因的個體是贏家,尤其當這些個體生活在飼養牛隻的族群之中。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吸收百分之五多餘的熱量,反而變成人體的負擔。廣告標語告訴你「牛奶的好處」時,卻沒有同時警告你,「如果你的身體可以完全消化乳糖」,或是「如果你需要多餘的熱量」,牛奶才對你有好處。由上述例子可知,不同身體面對同一食物的代謝方式大相逕庭,而這是祖先留給我們最根深柢固的遺產,但長年以來,我們卻忽略這項事實。至今在美國農業部(USDA)頒布的食物金字塔中,仍無視於全球多數人口無法順利消化乳糖的統計數據,將牛乳與蔬菜、水果、肉品、豆類並列。而事實上,對科學家來說,哪些種類的動、植物或其加工品,得以定義為「有利於全部人類」的營養來源,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謎。近年來,現代飲食的轉變在在凸顯出代謝基因的重要性。繼牛乳之後的另一個例子是動物唾液中常見的澱粉酶(amylase)。澱粉酶可以幫助我們分解和消化玉米、馬鈴薯、稻米、番薯等日常作物中所含的澱粉。某些個體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澱粉,是因為澱粉酶基因較多,使得唾液中製造出的澱粉酶含量可達到一般人的十六倍。回溯演化史,個體間澱粉酶基因的差異其來有自。農業社會以前的人類,澱粉酶基因數量較少,唾液消化農作物的效率也較低。農業社會成形後,澱粉酶基因多的個體顯然具有演化競爭優勢,因此這項優勢自然而然會遺傳給後代子孫。今日,某些長久以來為饑荒所苦的人民,多餘的澱粉酶基因仍是利基,因為它能夠使擁有相等分量穀類的個體,獲取更多的能量及熱量。但是與乳糖酶基因一樣,相同的基因到了豐衣足食的社會,即成了發胖的元凶和身體的負擔。簡單地說,我們的身體和食物的代謝關係因人而異,一切端看祖先過去的生活模式與我們自己現在的生活模式。讓某些個體存活下來的基因,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另一些個體腹部游泳圈的肇因。
-
2020-10-20 養生.健康瘦身
減重很難?把這二個公式記熟並實踐就對了!
這個公式就是:「排出身體的重量大於進入身體的重量」也就是一直維持「排出大於進入體內」這樣的狀況,就能把體重控制下來了。簡單來說:提升排出身體的重量降低進入身體的重量是減重的兩大重點,也是減重成功的關鍵。1、提升排出身體的重量:身體會將不需留在體內的代謝物排泄出去,像是每日都應該要有的排汗、排尿、排便,還有包含每月的經期(經血排出)、偶爾冒痘痘、嘔吐等等。透過這些「排出」可以減少體內的重量,這也是為何許多減重產品往往會讓人腹瀉或小便變多的原因。這方法雖能在短期獲得快速下降體重的成效,但只是將體內水份排出而非分解「真正該瘦」的脂肪,所以大許個人不是很推薦。運動能促進心肺循環、消耗身體儲存的能量,長期持續能分解體脂肪,然後被分解的脂肪再跟代謝物一起排出不管有氧、無氧運動,只要你肯動,都行!2、降低進入身體的重量:調整飲食模式,先喝湯、再吃蔬果和蛋白質、最後醣類,能減少過多熱量的攝取。 大許4321原則的睡前4小時不吃東西,也能減少因為睡前來不及消耗掉的熱量轉換成脂肪儲存的機會。醫藥介入的話,就是透過醫師處方來穩定血糖、飽足感的提升、抑制食慾和阻斷營養吸收⋯來降低過多物質(重量)進入體內,自然就減少脂肪形成的機會。 看了上面的公式是不是覺得減重很簡單啊?但知道歸知道,朋友總是熱情邀約、嘴手心就是對身體特別誠實、對抗美食的意志薄弱到無法掌控。沒關係,我教你的不是如何對抗天性,而是教你一種在生活品質與健康自信取得平衡的協調人生。窈窕身材和減重並非一日可成,有了正確的信念和原則,掌握好上面的減重公式,相信你一定可以成功。文章來源:許淳彰中醫師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dr.dashlife/?modal=admin_todo_tour 延伸閱讀: 減重忌碰碳水化合物? 沒有這回事!不吃恐胖更快 168間歇性斷食3種人別輕易嘗試! 完整減重攻略一次公開  
-
2020-10-16 癌症.抗癌新知
肥胖是健康崩壞推手 這13種癌症都與肥胖脫離不了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指出「肥胖是種慢性疾病」,呼籲應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肥胖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肥胖所帶來的健康危害也與國人息息相關,癌症(惡性腫瘤)是蟬聯多年國人10大主要死因首位,且已有研究證實「肥胖」與13種癌症相關。相較於一般人,肥胖者罹癌的危險性高出許多。如:甲狀腺癌、卵巢癌、停經後乳癌的機率高出1.1倍;膽囊、大腸癌的機率高出1.3倍;胰臟癌、多發性骨髓癌、腦膜癌機率高出1.5倍;胃貢門、肝癌、腎細胞癌機率高出1.8倍;食道腺癌機率高出4.8倍;子宮體罹癌風險甚至增加7.1倍之多。45歲以上族群 超過半數有肥胖問題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人18歲以上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年齡45歲以上的族群,無論男女,超過50%以上都有過重、甚至是肥胖的問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指出,對於肥胖的定義,不應從肉眼觀看體型或是單靠體重數字判斷,應從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評估指標,若是想進一步了解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及脂肪組成,可安排IOI身體組成分析,檢測實際的體重含身體總水份、礦物質、蛋白質和體脂肪,及測量正確的身體組成分析。例如:整體及局部肌肉量、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及脂肪重量、礦物質及身體類型等。研究證實,當肥胖者減少5%以上體重(如成人90公斤,減少5公斤),就可以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相關疾病將可改善。從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達到體重控制,必要時可與醫師或是與營養師諮詢設計出適合自己的減重計畫。飲食控制種類多 執行前最好問過醫師潘富子營養師提醒,很常聽到一些快速有效減重的飲食控制方式,如:不吃澱粉、168間歇性斷食法、生酮飲食法、蘋果減肥法等。所有的飲食減重法並非每個人都適用,特別是有慢性疾病(如:內分泌、三高問題、慢性腎臟疾病及腎病變等)的民眾,更要在執行飲食減重法前與醫師及營養師諮詢。也提醒在實施所有的飲食減重法前,還是要做到飲食均衡,把握少油、少鹽、多纖維的原則。★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10-13 養生.聰明飲食
哪些夜市美食最易胖?營養師建議4類食物熱量最高要少吃
體重過重容易對健康造成各種傷害,甚至會增加新冠病毒等感染重症風險。國人愛逛夜市、愛吃美食,如何在美食與體重控制之間取得平衡?營養師提醒,想要減重的民眾只要做好食物份量與種類選擇,一樣可以享受夜市美食。黃君聖營養師指出,挑選夜市食物時首先要注意烹調方式,油炸食物因為油溫高,較易產生有害物質。選擇適當的烹調方式可以降低熱量攝取,例如滷、蒸的食物熱量較低,相對來講比較健康。另外,油炸物的表皮多為油脂熱量高,國人愛吃炸雞排,減重時炸皮建議不要全部吃光,可減少熱量攝取。夜市美食中有些屬於隱藏的高熱量殺手,選擇上也要注意。黃君聖指出,最要注意的是加工食物,由於額外添加油、鹽、糖,造成熱量上升,比如點滷味時的加工餃類。另一個隱藏的熱量來源是湯汁,如三鮮羹、肉羹湯,多用太白粉勾芡烹調,容易吸附油脂,隱含熱量自然偏高。醬料高油高鹽高糖宜減量 這樣吃夜市美食營養均衡另一個國人常吃的夜市美食麻辣鴨血,黃君聖說明,鴨血本身熱量低,100公克約只有20至30大卡,但是湯汁本身熱量高,建議正在減重的人不要將湯全部喝完。此外,醬料的攝取也要注意。黃君聖指出,醬料大多為高油、高鹽、高糖製品,包括千島醬、美乃滋、沙茶醬等。減半餐點中的醬料,熱量可少50至80大卡,就能避免吃下過多熱量。黃君聖提醒,逛夜市吃小吃美食時,仍可搭配主食類、蛋白質、蔬菜類均衡攝取。可盡量選擇均衡飲食,像是潤餅、關東煮、滷味、鹹水雞作為搭配,較容易達成營養均衡,有肉有菜也不會太過於油膩。營養師說明,即便是正在瘦身的民眾,只要聰明選擇食物種類和份量,一樣能享受夜市美食。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04 新聞.長期照護
我要活到100歲/黃世傑帶您一起 探究高齡健康祕訣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廣告】「我要活到一百歲。」71歲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長黃世傑,不允許自己身上多一塊肥肉,每天定時量測體重,強迫自己記錄在日曆上,太太緊盯數字,計算出每月高低峰、平均值,為的就是兩人可以「健康到老」。看著臺北市人口快速老化,平均餘命83歲,其中卻有八年不健康,他相信力行均衡飲食、運動,就有機會讓不健康餘命往後延,再活久一點。長壽是一件好事,但不知不覺長壽似乎成為了家庭的負擔。黃世傑說,老化後,最怕面對失能失智,特別是失智的病程非常長,動輒十多年,失智患者後半段的人生則是伴隨失能度過,「我最怕自己得到失智症」,對家人來說真的太苦了。造成失能的五大危險因子「腦中風、失智症、高齡衰弱、骨折、跌倒骨折」,這些原因都可以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體重管理趨吉避凶,但多數人都難以或是不願意去執行。失能五大危險因子1. 腦中風2. 失智症3. 高齡衰弱4. 骨折5. 關節疾病1.增加肌力啞鈴或彈力帶訓練上肢,挺胸收小腹。黃世傑說,避免衰弱失能,肌肉很重要,民眾常認為多走路就能「增肌」,但走路僅能訓練下肢,上肢幾乎沒訓練到。平常自己會趁午休或看電視時間,手拿啞鈴或彈力帶訓練上肢;腹部肌群的訓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隨時挺胸」。黃世傑說,挺胸很累,必須隨時縮小腹,縮小腹時就是邊走路邊訓練腹部肌群。常看見市民老化的樣態,多是駝背又沒有精神,駝背的民眾大多伴隨骨鬆,不慎跌倒恐增加嚴重骨折的風險,好的姿勢也能幫助培養好心情。2.管理體重搭捷運+走路上班,每天量體重、血壓。體重管理也是一門學問,黃世傑說,有一陣子血糖稍高,醫師建議少吃、控制飲食。他調整作息,每天搭乘第一班捷運到市政府,從捷運站走到辦公室,每天都準時6點22分抵達,看完報紙後量測血壓,一般性的公務在八點以前處理完。黃世傑每天一定會在固定時間量測體重,並記錄在日曆上,太太蒐集到數據後會協助統計,每個月體重的高峰、低峰,自己也會回想當天為什麼體重會增加,調整飲食方式。他笑說,這部分是受太太影響,太太對自己的要求更高,絕不吃零食,身材至今維持跟她年輕時的狀態一樣,家裡有個高標準在,自己也不能輸她。3.調整飲食外食也要控制食量,絕不「吃到撐」。飲食狀態也因為體重控制後,調整為早餐一盤青菜水果,搭配一杯咖啡,中午則是一份便當,晚上吃半碗五穀飯、一盤青菜、半條魚。黃世傑說,量雖然不多,但他蠻耐餓的,當出現飢餓感時,告訴自己正在燃燒脂肪,不要再吃了。他說,台灣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吃到撐」,這是不太好的飲食習慣,即使外食也必須控制飲食量。4.積極面對疾病戴助聽器像戴眼鏡,健檢紅字不能忽略。黃世傑說,避免失能還有一點很重要:即使有疾病,也要積極面對。他說自己年紀愈長後,聽力下降,現在必須要配戴助聽器改善重聽,但他觀察很多長輩不願意承認自己「老了」,助聽器堅持不戴就是不戴,其實重聽就像是近視一樣,沒有必要讓自己的生活過得這麼辛苦。不過他也笑說,重聽有時候確實會傷到自己的自尊心,太太在家裡會突然講話很大聲,讓他很受傷。他也提醒,家中若有重聽的長輩,應該先向他們揮揮手,面對面引起他們注意後再說話,這是比較好的溝通方式。他也呼籲民眾,隨著年紀漸長,應該定期做健康檢查,紅字就是警訊,千萬要記得造成失能的五大危險因子,得因應現在的健康狀況隨時調整,才有辦法健康活到老。
-
2020-09-27 養生.健康瘦身
我為什麼瘦不下來?醫師告訴你決定體重的真正關鍵
「醫師,我為什麼瘦不下來?」在開始之前,我想先處理這個最有趣的問題,許多人來到我的門診,劈頭就來這句大哉問。等一下,你問錯問題題囉!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沒發現,這根本是一個錯誤的問題,因為,真正應該問的其實是──你為什麼會變胖?我曾經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發現了很有趣的事情,覺得自己吃很多的人通常都不會變胖;覺得自己吃很少的人往往會變胖,更有趣的是,人們在變胖的時候都不太量體重,在變瘦的時候都會常量體重,這不是因為量體重而變瘦,而是因為心裡知道自己正在變胖,所以才不量體重。以邏輯來說,體重增加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吃的比身體需要的多。可是,明明感覺吃得不多呀?是的,沒錯,問題就出在感覺。人不光是為了身體的需要而吃,更多時候,是為了心裡的需要而吃。簡言之,體重之所以增加,是吃得比身體需要的多,之所以吃得比身體需要的多,是因為那是心理的需要。心裡的需求哪裡來?請用表格做個小測驗。為了進一步分析,把心理的需求簡單區分為下列四大類冰山底下的心理需求1.安全感飽,是一種滿足感。在食物來源匱乏的年代,吃飽是最基本的需求。擔心吃不飽,我們會傾向囤積多餘的食物。有些人滿足於獨善其身,只要自己確定不餓就可以,隨手抓零食來吃也可能,未必會意識到這種預防性的吃;有些人性格兼善天下,甚至會替身邊的人準備更多,寧可多了也好過需要時不夠。這種安全感的需求,多半跟自身的不安有關。當感覺安全的時候,自然不需要多吃額外的食物。2.認同感對多數人來說,東西好吃是一種認同,如果大家都說好吃,肯定要去嘗嘗排隊美食,這就是一種認同感的展現。相對的,拒絕往往暗示著否定,因此拒絕食物,隱含著許多潛台詞。大家常說的幸福肥,指男女交往過後,常一起吃美食而發福,其實就是一種認同感的需求,不管是把對方準備的食物吃光,還是陪對方去吃愛吃的東西,都是一種認同。3.責任感我們從小不知不覺把吃東西當做一種責任,而責任感所衍生的就是罪惡感,不管因為浪費食物產生的罪惡感或拒絕食物產生的罪惡感,小時候被告誡把東西吃完才乖的胖孩子,很容易受到罪惡感所苦。在減重的過程中,想吃又不敢多吃,或是大吃一頓後感覺後悔,都是熟悉的場景,持續在美食和罪惡感間搏鬥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說穿了都是因為我們需要感覺自己是一個負責任的人。4.自主感吃東西是一種自主性的展現,能隨著欲望自由支配自己想吃的食物,會帶來莫大的滿足。當人因為某些原因必須限制飲食的時候,不免會感覺自主權被剝奪,有些人會為了維持自主感,傾向吃下更多的食物,或者在不吃和大吃的極端來回擺盪。很常見的情況是在辛苦一天之後,晚上大啖美食來紓解工作壓力,透過食物來產生一種獲得權力的錯覺。
-
2020-09-27 癌症.乳癌
粉紅健走風雨無阻 籲45到69歲婦女「報復性乳攝」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第一名、癌症死亡第三名,然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前半年乳房篩檢人數明顯低於去年同期,7月後才開始回升。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癌)今與廣受上班族歡迎的插畫家「某人日常」合作,舉辦第十屆「粉紅健走」,雖然下雨仍有超過5000人報名。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呼籲,天氣已趨涼爽,45到69歲婦女趕快走出來「報復性乳攝」!台癌董事長王金平指出,台灣平均每4分42秒就增加一個癌症病人,其中乳癌更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平均每天有將近39人確診乳癌,每天7人因乳癌離世。台癌指出,女性乳癌發生率在45歲開始大幅增加,三分之一乳癌患者在45到54歲確診,是台灣女性不容忽視的疾病威脅,然而,45歲以上婦女定期篩檢率僅四成,相較於日韓高達五、六成,美國高達七成,仍顯偏低。林莉茹表示,國人罹患乳癌年齡中位數是55歲,因此國健署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共有213家醫療院所、84台乳房攝影車提供服務。45歲到69歲婦女或40歲以上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皆符合資格。今年1至9月累計63萬已接受乳攝,找到約2700名罹患乳癌者,當中六成是早期。第零期到第二期的乳癌5年存活率達九成以上,遠高於第三期和第四期。林莉茹說,今年受疫情影響,3到5月乳攝人數明顯降低,到了7月才慢慢回升。為了彌補今年初篩檢人數的下降,國健署9月特別推出「乳攝車直接開到你公司」服務,只要工作單位有20人符合篩檢資格,打電話到醫療機構或衛生局就能協助媒合乳攝車。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乳癌有許多新的標靶藥持續開發出來,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病友切莫一次治療結果不理想就放棄希望。在這個精準醫療的時代,他也建議有乳癌家族史的人可以考慮接受基因檢測,看看自己是否有相關風險基因,有助於早期的預防。台癌仿照成立「乳癌防治指揮中心」,呼籲全民練「五」功護乳,包括天天彩虹蔬果五七九(兒童五份、成年女性五份、成年男性九份),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適時放鬆並遠出菸害,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做好定期篩檢。肌內效協會理事長、物理治療師簡文仁也在現場,帶領參加健走的民眾做「防癌熱身操」,搭配將練五功口訣結合身體活動,更加好記。●誰是乳癌高危險群?1. 具一等親(母親、姐妹或女兒)乳癌家族史2.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3. 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4. 未曾生育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5. 未曾哺乳6. 初經早、停經晚7. 長期使用賀爾蒙補充劑資料來源/國健署
-
2020-09-23 養生.聰明飲食
薑、花生、地瓜、紅蘿蔔發芽都能吃! 除馬鈴薯外,這3種食物發芽後還更營養
大家都知道,馬鈴薯發了芽就不能吃,但是地瓜、花生、大蒜、洋蔥等食材,發了芽後,到底還能不能吃呢?邀請聯安診所營養師王貞云來解惑,教你這樣挑著吃,營養更加分。王貞云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天然毒素「茄鹼」,食用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還可能導致意識不清;加上茄鹼相當耐高溫,即使切除芽體或經高溫烹煮,仍無法去除,因此,馬鈴薯發芽後完全不宜食用。這些食物發芽後可食用 口感差但不具毒素薑:而哪些食物發芽後可以吃?王貞云指出,烹調時常用來去腥的薑,大部分在購買時就已經出現芽眼了,但是是可食用的。發芽後的薑,雖然內部會變得較為乾癟、纖維粗糙,但沒有毒素,可安心食用。花生:新鮮花生如果發芽但沒有發霉,是可以吃的。但要特別注意的是,當花生存放在潮濕環境時,除了發芽還可能發霉,發霉後就會產生很強的致癌物質「黃麴毒素」,導致肝癌發生,就算加熱也不易破壞,建議務必丟棄別食用。地瓜:王貞云表示,而地瓜是食用「塊根」,所以,即使發了芽仍可食用,但因為發芽後,養分會供應到芽眼,所以整體口感會變得較差,也會失去營養價值。紅蘿蔔:發芽後並無毒素可安心吃,但甜度跟營養價值都會降低。芋頭:芋頭在田裡時就長出枝葉,所以,看到芋頭發芽無須擔心,可以放心吃。而洋蔥發芽後,雖然口感會變差,但不具毒素,一樣可以放心吃。 食物發芽是正常現象 吃當令、新鮮營養價值高王貞云提到,而有些食物發芽後,反而更營養,例如,大蒜、黃豆、芽菜類。大蒜:大蒜發芽後變成蒜苗,含硫化合物會變高,進而形成穀胱甘肽,為人體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分,可幫助健康細胞抵抗自由基的破壞,提升抗氧化力跟免疫力,還能幫助代謝。黃豆:是豆類,是很優質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可協助降低膽固醇濃度。而冒出的黃豆芽是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在芽類菜當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芽菜類:是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熱量低,屬高纖低卡食物來源,可作為體重控制者很好的蔬食攝取來源,王貞云建議可跟其他蔬菜一起食用,達到均衡效果。王貞云提醒,食物發芽是正常現象,許多食物因保存時間長短或保存環境影響,而造成營養價值流失,或產生毒素,因此,仍建議吃當令、新鮮的食物最好。(圖文授權提供/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黃慧玫、諮詢專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營養師 王貞云 )延伸閱讀: 香蕉黑斑愈多愈營養? 是真的!但3種情況最好別吃太多 黴菌會跑進身體發芽! 家中4處最易暗藏致命危機
-
2020-09-07 養生.健康瘦身
間歇性斷食168、186、204 哪種有效?禁食時間越長越好嗎
自從韋恩介紹過自己親身實驗168斷食法的好處之後【168飲食法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2020新年大禮-間歇性斷食】,收到不少的私訊,有的朋友是問我能否開團讓大家一起參加:有的朋友是問斷食時間一定要16小時嗎?因為有的人由於工作關係,只能禁食14小時,而有的人想要效果快一點,問禁食時間再長一點,會不會瘦更快?關於第一個問題,韋恩還在招集營養師來開團指導大家,請大家再等一下,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喊個聲,好讓我準備一下。有關第二個問題,就是斷食小時數不一樣,到底效果會不會有差?剛好最近有一篇最新的、也是目前唯一的人體臨床實驗,告訴我們有做到間歇性斷食就有幫助,186或204都差不多。這份研究是招集已經屬於肥胖的成人,分成三組比較:1. 不進行間歇性斷食2. 進行186間歇性斷食:每天進食控制在6小時內 (下午1點到7點),其他18小時不進食3. 進行204間歇性斷食:每天進食控制在4小時內 (下午3點到7點),其他20小時不進食結果在短短8週後,研究學者就觀察到了明顯的差異:1. 無論是186或是204的人,體重平均下降了3%。2. 而且在沒有刻意計算熱量的情況下,每天攝取的熱量減少了550卡路里之多。3. 在胰島素阻抗、氧化壓力等心血管指標項目上,都得到下降。而且最重要的是,186或204兩組表現差不多。所以這實驗告訴我們,間歇性斷食確實對體重控制或其他心血管指標上有所幫助。而只要有進行間歇性斷食,刻意拉長斷食時間效果也不會比較好,不需要過度自虐,還是要緩慢而穩定地進行。就像很多朋友之前問韋恩說擔心168太辛苦,怕自己做不到,韋恩就會建議,一開始不如從14-10起頭,每天禁食14小時,進餐時間可以是早上10點到晚上8點,這樣其實很配合上班族的作息,再逐步進展到168就很容易了。總之不可操之過急,以及要配合專家的指導會最好。複習:間歇性斷食的原理是什麼人有兩大能量系統,葡萄糖與酮體。葡萄糖來自碳水化合物的分解,而酮體來自於脂肪的分解。斷食是一種能量的開關,能讓人體進行能量的切換,由血糖能量系統換為酮體能量系統。所以酮體對人體的意義不僅僅是能量來源,而且還是一種分子訊號,可以引導人體細胞進行很多新陳代謝、免疫的調控,最終對健康與對抗壓力有益。這些調控主要有以下五大路徑:A.抵抗壓力 (Stress resistance)B.蛋白穩態與細胞自噬作用 (Proteostasis and autophagy)C.血糖與脂肪代謝 (Glucose and fat metabolism)D.粒線體新生 (Metochondrial biogenesis)E.細胞存活 (Cell survival)為什麼是斷食14、16、或20小時人在有葡萄糖可利用時,會優先使用葡萄糖,只有在食物裡與肝醣裡的葡萄糖用完後,才會啟動分解脂肪酸產生酮體的機制。所以根據研究,進食狀態時,酮體的血液水平低,在空腹在8到12個小時後酮體就會開始上升,一直到24後達到最高水平的 2 ~ 5 mM。所以以往生酮飲食比較強調酮體的產生,其實斷食就會促使酮體產生。而我認為如果把酮體當成分子訊號看待而不是能量來源,我們也不用那麼高的酮體,也就是說,不必進行生酮飲食那樣的高強度飲食,畢竟生酮飲食對健康的風險是比較高的。參考資料:Effects of 4- and 6-h Time-Restricted Feeding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Adults with Obesity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
-
2020-09-06 新聞.健康知識+
沒多吃、有運動 為何無故暴肥?專家告訴你可能的原因
進入中年,體重常難以控制往上爬升,畢竟無法像年輕時活動力旺盛,加上荷爾蒙改變、新陳代謝降低,體重增加是必然。但如果在飲食、運動與作息都正常下,無故體重暴增、難以控制,就要懷疑是否有某些疾病或問題,正影響你的身體。美國內科醫師醫學博士Melina Jampolis說,以下是幾個可能導致暴肥的原因,一旦懷疑體重暴增不單純,請速就醫。甲狀腺機能低下當一名年輕女性走進診間,表示自己不明原因暴肥時,通常醫師第一個檢測的部位,會是甲狀腺。甲狀腺腺體負責分泌調節新陳代謝的激素,如果功能不足,新陳代謝下降,就會導致體重增加。Jampolis博士說,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女性,通常還有容易疲勞、皮膚乾燥、脫髮、聲音嘶啞或便祕問題。可以透過血液檢查了解甲狀腺狀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研究顯示,多達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這是一種內分泌失調,體內的雌激素和睪丸激素失去平衡,引發一連串不適症狀,如偏頭痛或臉部毛髮生長。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還會破壞人體使用胰島素的方式,導致腹部脂肪累積、體重增加。憂鬱或焦慮當人承受壓力時,會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促使身體累積能量和儲存脂肪。現代人整日坐在辦公桌前承受各種壓力,皮質醇長時間處於升高狀態,缺乏運動之下,體重自然會上升。失眠睡眠不足會使飢餓激素升高,這是一種提醒「該吃飯了」的激素;同時也會降低瘦素,它是表達「我吃飽了」的激素。很明顯地,睡眠時間過短,讓兩種激素失去平衡,人體常常處於飢餓不飽足的狀態,體重自然上升。只是少睡一小時沒關係嗎?2018年刊載在《睡眠》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周多睡一小時的人,比少睡一小時的人減少更多脂肪,睡得愈少的人減得愈少,即便他們在研究中攝取的卡路里相同。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ICO腸道依賴好菌發揮良好功能,同時也有壞菌存在,當好壞平衡消失,腸道菌叢會過度生長,引發額外的氣體,伴隨腹脹、腹痛、腹瀉,還有體重增加。圍停經期Perimenopause也有人稱之「環更年期」,指的是停經的過度期,此時雌激素不穩定,可能造成體重增加。其他徵兆包括經期不規則、潮熱、情緒波動和性欲改變。藥物服用某些藥物,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抗憂鬱藥物常見的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SRI),可能影響大腦食欲中樞。另外,降血壓藥物乙型阻斷劑(β- blockers)會減緩新陳代謝,某些類固醇會增加食欲。甚至像抗組織胺這類藥物,都可能破壞大腦中有助調節食欲的酶,引起明顯的體重增加。脫水佛羅里達健康大學營養師Kristen Neilan說,多數人飲水量不足,因為很多人會把「口渴」和「飢餓」的感覺搞混。疲倦和頭昏眼花都是輕微脫水的跡象,也很像肚子餓時的症狀。此外,充足的水分能增強粒線體功能,進而增加新陳代謝。沒有充足的水分,細胞無法快速有效完成將食物轉化為能量的任務。卵巢癌在少數狀況下,腹部膨脹可能與卵巢腫瘤有關。女性在更年期後更可能被診斷出卵巢癌,但每個年齡層的女性都該注意相關症狀,例如很快就感到飽脹、下腹疼痛、膀胱有壓力,如果腹脹持續存在就需特別留意,尤其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與不良飲食、久坐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飲食習慣引起的胰島素阻抗有關。這些不良習慣本身就會引起體重增加,且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較高,常導致腹部肥胖。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雜誌
-
2020-09-02 科別.一般內科
零食天天吃 13歲男童體胖出脂肪肝
別再說小時候胖不是胖了。13歲的阿德(化名)原本體重就偏重,過去1年多來因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大多待在室內,加上三不五時靠吃零食放鬆,身高168公分的他,體重在短時間內增加13公斤到達89公斤、BMI值為31.5,且即使每天睡8到10小時還是經常喊累,家長擔心有異,就醫超音波檢查竟已呈現嚴重脂肪肝。收治阿德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看到阿德時,就發現頸部及腋下皆有明顯的黑色棘皮症,腹部有肥胖紋;進一步抽血顯示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為40以下),超音波更呈現嚴重脂肪肝。經飲食衛教、運動及規律的門診追蹤,肝指數於半年後逐漸恢復正常,不過因仍有脂肪肝,目前採持續回診追蹤觀察。戴季珊說,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肥胖息息相關,肥胖又是最常見的兒童肝病成因,盛行率約佔整體兒童與青少年族群的7%。有研究指出,單純脂肪肝之預期壽命與一般正常人無異,但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損傷者,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能會進展為纖維化或肝硬化,後續也有可能引起肝癌的發生。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 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她說只能從體重控制著手,如持續運動、注意營養均衡,攝取適當的食物份量,並減少食用高糖、高熱量、油炸食物。研究顯示,生活型態介入與飲食控制持續3至12個月,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脂肪肝嚴重程度。戴季珊提醒,孩童體重過重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相關併發症如脂肪肝、三高、動脈硬化等,也可能出現在孩童身上;若有肥胖問題,甚至已引起脂肪肝或相關代謝疾病時,應儘早就醫尋求改善,以降低未來肝癌、換肝的風險。
-
2020-08-29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減重還是瘦不下來!專家提醒,容易「越減越肥」的3個錯誤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文章出處/本文摘自《常春月刊》363期 ★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7 科別.呼吸胸腔
睡覺會打呼是5大疾病高危險群! 中年男性、更年期後女性要注意
俗話說十男九鼾!根據美國威斯康辛流行病學(Winconsin cohort)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中年男性及更年期後女性至少佔兩成以上,且柳葉刀(Lancet)雜誌研究也指出,這類病人是高血壓控制不良、心律不整、腦中風、心肌梗塞及心衰竭等疾病的高危險群。 傳統治療接受度不到4成 新型負壓吸舌機治療效果佳新光醫院睡眠中心林嘉謨主任表示,傳統正壓呼吸器(CPAP)治療接受度不到4成,傳統耳鼻喉科手術成功率也不到4成,而新型負壓吸舌機(iNAP)是藉由口部介面以靜音馬達抽吸在口腔內產生負壓,將舌頭及軟顎吸住,避免舌頭後倒造成呼吸中止。在新光醫院剛發表於睡眠醫學(sleep medicine) 國際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納入研究的34個受試者中,其中4個女性,30個男性,其中32位符合研究條件,平均年齡47.4 ± 11.24歲,平均BMI 26.59 ± 3.214 kg/m2,治療前後睡眠呼吸障礙缺氧指數(AHI)從每小時32.04 ± 11.3次降到每小時8.79 ± 9.49次;不過,鼻塞太嚴重或病態肥胖(BMI大於35),因嘴巴無法閉合,口腔沒辦法形成負壓空間,不建議先使用負壓吸舌機。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可從睡姿、體重、過敏調整臨床上,一名38歲徐姓工程師,本身長期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造成白天嚴重嗜睡,曾經有在騎車過程中睡著險發生交通意外,在接受睡眠檢查後發現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比較過幾種呼吸中止治療方式,於是加入臨床試驗評估使用iNAP,原本白天嗜睡的問題完全改善了,注意力更中工作更有效率,即使熬夜只睡四小時隔天起床也仍然很有精神,且使用iNAP前後睡眠呼吸障礙缺氧指數(AHI)從每小時43.2次降到1.5次 ,血氧濃度從82%上升到90%林嘉謨說明,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依照每個人的狀況去建議不同的治療方式,例如改變睡姿透過側臥來改善,體重過重或肥胖者,可以先減重、體重控制,過敏性鼻炎嚴重者則應設法改善過敏症狀,如果上述保守療法執行後還有改善空間,可考慮使用負壓吸舌機(iNAP)或睡眠呼吸機(CPAP),或是選擇改善呼吸相關結構的手術治療。 延伸閱讀: 睡覺打呼不代表睡得好! 5種人要小心睡夢中猝死 睡得沉才會磨牙? 其實是你根本沒睡好
-
2020-08-24 養生.聰明飲食
發芽蔬果能不能吃?營養師整理一張圖讓你一看秒懂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有些食物發芽後總是糾結到底能不能吃,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食物發芽都不能吃,有些食物甚至發芽後更加營養,以下營養師王貞云教大家那些食物可以食用、不能食用,挑著吃營養更加倍。發芽後不能吃 當心存在毒素●馬鈴薯: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因特性耐高溫,即使切除牙體或經過高溫烹調後,仍會有毒素存在,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意識不清,因此發芽後不能食用。建議馬鈴薯買回來放在陰涼通風處,若放冰箱或曬到太陽,反而會更容易發芽。發芽後仍然可以吃 但營養價值降低●薑:平常購買的薑其實都已經有芽眼了,而發芽後的薑內部通常較為乾癟、纖維粗糙,但並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花生:若新鮮花生發芽但沒有發霉是可以吃的,但當花生在潮溼的環境下,除了會發芽外還容易發霉,這時就會產生黃麴毒素,是1種很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加熱也不容易被破壞,且可能會導致肝癌,建議丟棄勿再食用。●地瓜:地瓜是食用「塊根」,所以即使發芽了仍可食用。但因發芽後,養份會供應到芽眼,所以口感會變得較差,也會營養價值也會減少許多。●紅蘿蔔:發芽後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但因發芽會降低甜度與營養價值,會變得比較沒那麼好吃。●洋蔥:洋蔥發芽後口感會變差,但不具毒素,一樣可以放心食用。發芽後不但可以吃 營養價值更高●大蒜:王貞云營養師表示,大蒜發芽後就是蒜苗,含硫化合物會變高,進而形成穀胱甘肽,是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分,可協助細胞抵抗自由基的破壞,提升免疫力與抗氧化力,還能幫助代謝,故大蒜發芽後營養價值更高。●黃豆:黃豆及黃豆芽屬不同類,營養價值也不同。黃豆是豆類,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可協助降低膽固醇濃度。國健署也將每日飲食指南中的「蛋豆魚肉類」修改為「豆魚肉蛋類」,以示豆類是蛋白質優先攝取的重要性。而黃豆芽是屬於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在芽類菜當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所以營養價值與黃豆相比較為不同。●芽菜類:芽菜類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低,屬高纖低卡的食物,是體重控制者很好的蔬食攝取來源,營養師建議可跟其他蔬菜一起食用,達到均衡效果。(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颱風季來臨,耐放蔬菜準備好了嗎? 發芽米正夯,地瓜、馬鈴薯發芽能吃嗎?
-
2020-08-20 養生.健康瘦身
8小時減肥法、過水減肥法哪種有效?營養師公開私房減肥早餐食譜
健康版Ⅹ元氣網 推出元氣的一天現代生活節奏快,科技進步帶來便利,卻也不免對健康生活帶來挑戰。聯合報健康版與聯合新聞網元氣網聯手出擊,合作推出「元氣的一天」專欄,邀請專家從生活小細節出發,透過文字與影音,提供居家備忘錄,讓大家每天健康,元氣滿滿。「肥胖,是萬病的根源。」減肥已是全民運動,但減肥方法百百種,今夏最熱門的8小時減肥法,以及喝黑咖啡、綠茶等減肥方法,都讓人躍躍欲試,究竟該採用哪一種減重法,才能有效健康減重呢?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詳細說分明,讓大家可以輕鬆瘦。想知道哪一種減肥方法最有效?劉怡里教大家如何輕鬆享瘦妙方。炎炎夏日,又是減肥旺季,最近很流行8小時減肥法,喝咖啡、無糖綠茶、過水減肥法等,都是時下最夯的減肥法,真的有效嗎?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逐一剖析解惑,並公開其私房減肥早餐食譜及作法。「只要掌握正確減重原則,搭配運動,就可以輕鬆順利的甩掉身上的肥肉。」劉怡里強調,這些減肥法在適當時機、正確運用得當的話,二周內可以減重2至3公斤,還有降血糖、血脂效果。8小時減肥法這個減肥法又稱為「8:16減肥法」,指的是「進食時間控制在8個小時以內,其他16個小時只能夠喝水或黑咖啡。」也就是進食的東西或喝的飲料是沒有熱量的。只要掌握以下減肥3原則,就可以有效控制體重,並且讓血糖、三酸甘油脂下降。1.強調8個小時內,要照正常三餐規律的吃。2.必須吃新鮮原型的健康食物。3.搭配運動處方,規範一周內必須做幾次重訓及有氧運動。喝黑咖啡或無糖綠茶減肥法喝黑咖啡及無糖綠茶,的確對減肥有幫助。使用於以下兩個時機點最有效。1.運動前30分鐘或在運動過程中飲用當體脂肪過高時,搭配運動減重,在運動前30分鐘或在運動過程裡,可以喝黑咖啡及無糖綠茶,它裡面的成分有助於燃脂減肥。2.吃甜食或下午茶搭配飲用減肥期間若想吃甜點或下午茶,可以搭配喝黑咖啡或無糖綠茶,吃完之後,一定要從事快走等運動,可以幫助將吃下肚的的油脂代謝,體重獲得控制。不過,如果胃不好的人,不宜喝太多的黑咖啡或綠茶,否則會導致胃不舒服。過水減肥法過水及黑咖啡減肥,通常減肥的人會一起運用,也就是讓吃下肚的東西沒有油脂。一般採用過水減肥法,在第二周就會有效果顯現,因為此方法是去掉食物的油脂,因此大概二周左右,就可能減掉2至3公斤。但要注意的是,這個方式使用超過一個月之後,可能會產生一些嚴重的後遺症,例如女性經期失調、月經不來、皮膚過敏、免疫力失調、皮膚乾癢、皺紋等。因此過水減肥法只能短暫的使用一至二周,之後仍有復胖機率。劉怡里私房減肥早餐食譜(熱量500大卡)材料:燕麥40g、鮮奶120cc、優格2湯匙、綜合水果一碗(帶皮蘋果切塊、芭樂切塊、奇異果切塊)作法:1.燕麥在前一晚以熱水泡30分鐘,泡好後置入保鮮盒裡,再放入冰箱冷藏。2.蘋果、芭樂、奇異果洗淨切丁,也可在前一晚切好後放入冰箱冷藏。3.早起拿出冷藏的燕麥,加入優格及牛奶攪拌一下。4.再依序放入切丁的蘋果、芭樂、奇異果鋪在燕麥優格牛奶上,即告完成。功效:減重、促進腸道蠕動營養叮嚀:早餐一定要攝取優質澱粉+蛋白質。燕麥加上優格及牛奶,再吃三種顏色水果,不僅蛋白質足夠,也富含膳食纖維、鈣質、果膠、維生素C、B群、葉酸等營養素,美味有飽足感,可以健康瘦身。
-
2020-08-02 養生.健康瘦身
別再養肚子!醫師:喝酒等於喝油 一天別超過100c.c.
不少中年「腹」爸爸挺著啤酒肚,彎腰撿東西時,視線可能被大肚腩遮住;午休時,別人可以趴在桌上睡覺,但大肚男卻只能頭仰著天,靠在椅背上睡覺。啤酒肚可能真的是喝酒喝出來的,有醫師分享,真的有「只因戒酒,半年就減去近20公斤」,跟圓滾滾肚子說再見的成功案例。不動、亂吃、壓力大 養出大肚腩若找出一群啤酒肚爸爸,讓爸爸們自行勾選有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柏臣認為,「長期不運動」、「飲食習慣差」及「壓力太大」等三大選項,恐怕是所有啤酒肚爸爸的必選壞習慣,另外,一定有不少爸爸會在「喝酒」選項打勾。陳柏臣說,中年爸爸代謝慢,但忙碌的上班生活,讓爸爸們不僅午餐亂吃,又沒有習慣透過多攝取蔬菜、水果,讓纖維質提供身體飽足感,還有很多應酬要顧,精緻澱粉類、油脂攝取過多,營養素攝取不均衡,再加上不運動、長時間久坐,很容易導致腹部的脂肪堆積。壓力影響睡眠 易報復性飲食另外,現代上班族常加班、熬夜,當壓力過大,也是造成老爸肥胖的元凶。陳柏臣解釋,壓力容易使睡眠變差,進一步造成血壓不平衡,起初雖然會讓人消瘦,但隨著時間推演,隨即而來的是為了填飽空虛的肚子,渴望吃更多的「報復性」飲食,暴飲暴食而累積脂肪。啤酒肚雖然只是一個形容詞,但肚子大真的跟喝啤酒有關係,不只啤酒,只要含有酒精成分,長期喝下高熱量的酒,脂肪就會累積在腹部。陳柏臣說,希望民眾可以記住「喝酒等於喝油 」觀念,若愛好品酒,建議選擇紅酒或麥製酒類,一天不可攝取超過100c.c.。男性脂肪 多囤積在上腹很多人會好奇為何男性更容易「養出」啤酒肚,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蕭敦仁說,這其實和體內分泌的荷爾蒙種類有關。他解釋,為了保護子宮,女性荷爾蒙會使脂肪囤積在下半身,如大腿、臀部,但男性因為沒有明顯女性荷爾蒙,脂肪更容易累積在上腹部。相對於女性來說,男性更容易在上腹部囤積脂肪,也與肚子脂肪周轉率較快有關,上腹部內臟的脂肪是流動的脂肪,雖流出快速,但進入累積的速度也比上肢下肢更迅速。蕭敦仁說,一旦吃進去的熱量大於身體所需的熱量,多出來的熱量就會在肝臟被轉換成脂肪囤積。擺脫啤酒肚 飲食重於運動因為人體每一天都在老化,尤其在25歲以後,每年肌肉量下降,與肌肉量成正相關的基礎代謝率就會受影響,每年也隨之下降1%。蕭敦仁笑著說,通常變胖都是全身一起胖,但因為肚子累積脂肪的速度較快,手腳相對好像比較纖細,才會造成四肢纖瘦,唯獨肚子圓滾滾的現象。說到保持身材,多數人馬上會聯想到運動,但其實「飲食」比運動更加重要。一般而言,訂製體重控制計畫,飲食與運動控制以7比3為標準,對於體態過胖的啤酒肚爸爸而言,則需更加偏向「飲食」,等到啤酒肚爸爸成功脫離肚腩,體態恢復標準,就可以運動控制體重為主。蕭敦仁說,飲食控制不等於節食,採取不適當節食,起初會瘦得又快又明顯,但一段時間後,肌肉大量消耗,代表每日自然消耗熱量的基礎代謝率隨之下降,反而易迅速復胖,也就是醫學上稱的「溜溜球效應」。建議應和營養師討論出適合自己的飲食模式。
-
2020-08-02 養生.健康瘦身
「收小腹、保健康」褲腰超過35吋 內臟脂肪如未爆彈
很多爸爸都有一個又大又圓的肚腩,即使年輕時自詡有六塊肌的壯老爸,一過中年,歲月無情,硬是融成了一整塊油脂含量極高的鮪魚肚;有的爸爸則是自帶又圓又硬的啤酒肚,彷彿隨時可以取下來打籃球。或許老爸不計較大腹便便影響美觀,但大肚腩對健康的影響可不能不計較。肥胖、肚子大、腰圍粗……都會讓各種疾病風險增加。今年父親節,陪爸爸一起擬定健康計畫,「收小腹、保健康」。捏一捏爸爸圓滾滾的肚子,腹部肥胖讓腰圍變粗,代表著內臟脂肪愈積愈多,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影響身體代謝,這樣的中年「腹」爸爸,在台灣不是少數。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分析調查, 四十歲以上男性中,大概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有代謝症候群問題。肚腩硬或軟 與脂肪分布有關「啤酒肚」、「鮪魚肚」傻傻分不清楚,常有人說,啤酒肚摸起來硬邦邦,鮪魚肚摸起來鬆軟,但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黃國晉說,其實大肚腩都一樣,只是形容的方式不一樣,肚子捏起來會有軟硬的差別,只是每個人的皮下組織構造不同。黃國晉說,在醫師眼中,通常會將圓滾滾的肚子分成長在皮膚底下的「皮下脂肪」,如胖胖的相撲選手,一層一層的肚腩都是皮下脂肪;另一種是長在內臟周圍的「內臟脂肪」,對於中年「腹」爸爸而言,因囤積「內臟脂肪」造成的腹部肥胖最常見,也對健康威脅最大。哪種脂肪 得靠儀器判別民眾能自己分辨圓圓的肚腩裡面,藏的是「皮下脂肪」或「內臟脂肪」嗎?黃國晉表示,最精準方式是透過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儀器判斷。捏肚子只能作為減肥民眾自我監測,若捏一捏發現肚子肉沒有少,但體重明顯下降,意味內臟脂肪減少,體重控制出現成效。國健署規定的男性健康腰圍必須小於90公分,換句話說褲子腰圍尺寸超過35吋,就意味腰圍太粗。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提醒,「腹」爸爸注意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必要時諮詢醫療健康照護人員,否則恐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影響代謝 三高慢性病上身「腰圍」代表脂肪分布,腰圍粗、腹部肥胖幾乎可以直接與「內臟脂肪多」畫上等號。黃國晉解釋,因為內臟脂肪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濃度及血糖升高,進一步演變成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和糖尿病風險。另外,肥肚腩也會造成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黃國晉說,這邊提到的腎相關疾病,可能是因為肥胖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罹病後又沒有接受妥善治療、控制血糖、血壓產生腎臟共病外,由於肥胖就是讓身體一直處於發炎狀態,也可能影響腎功能。細胞發炎 粗腰潛藏脂肪肝被人稱為「富貴病」的脂肪肝,也與粗腰圍脫離不了關係。對脂肪肝置之不理也可能讓「肝癌三部曲」步步逼近,當肝臟脂肪過多,身體會產生生理反應,導致細胞受傷、發炎,慢慢變成脂肪肝炎、肝硬化、肝癌。脂肪肝最終可能導致死亡,最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就是減重。「肥胖也是一種病。」吳建遠說,這個觀念雖然已普及於民眾心中,但民眾卻普遍沒有監測腰圍的習慣。107年健康促進業務推動現況與成果調查顯示,40至64歲族群超過半年沒量過腰圍的比率高達50.8%、65歲以上則有36.9%,更有不少人從未量過腰圍,40至64歲有13.8%。中年族群 多沒量腰圍習慣吳建遠說,正確腰圍測量方法其實很簡單,只要除去腰部覆蓋衣物,輕鬆站立,雙手自然下垂,以皮尺繞過腰部,調整高度使能通過左右兩側腸骨上緣至肋骨下緣中間點,同時注意皮尺與地面保持水平,並緊貼而不擠壓皮膚,維持正常呼吸,於吐氣結束時,量取腰圍即可。養成量腰圍、監測三高的習慣,才能更即時掌握自己身體的資訊,吳建遠也不忘呼籲,爸爸們應均衡飲食,少鹽、少糖、少油、定時定量,多吃蔬菜及補充水分,建議每星期3至4次,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戒菸戒酒、充分睡眠,才能從「腹」爸爸行列畢業,遠離中老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