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3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願景
共找到
173
筆 文章
-
-
2021-10-1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台疫苗冷鏈配送使命必達 到貨消息保密到家
近來自購及捐贈的COVID-19疫苗密集到貨,台灣的疫苗涵蓋率火力全開。由於到貨消息保密到家,從接機、冷鏈倉儲到物流配送至各地,全台最大醫藥物流商裕利醫藥,扛起關鍵任務。前往裕利醫藥桃園大園物流中心的路上,從高速公路駛向蜿蜒的鄉間小路,一轉彎就是現代化倉儲映入眼簾,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只要10分鐘車程,是裕利醫藥倉儲的最大優勢。走進占地8000坪廠區,偌大倉儲空間,儲放藥品價值達上百億元。人員忙著包裝運輸線上的藥品,並準備配送,全台近百家國際藥廠的醫藥物流經銷,都委託給裕利醫藥。健保給付的藥品,每2顆就有1顆是由裕利經手。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的疫苗需求,裕利醫藥強化冷鏈物流設備,全台的輝瑞BNT(Pfizer/BioNTech)、莫德納(Moderna)與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全靠它們配送。廠區內攝氏零下80度倉儲,可存放500萬劑疫苗;零下20度的倉儲可存放500萬到700萬劑疫苗;至於2至8度,更可存放多達1500萬劑疫苗。強大的冷鏈物流服務,非一朝一夕可達成。去年國內疫情相對平穩時,裕利醫藥絲毫不敢大意,「台灣還沒有封城準備前,我們就提出各項緊急應變計畫」,裕利醫藥總經理周志鴻向中央社記者自豪地說。周志鴻提到,即便疫情來襲,不僅救命醫藥品配送絕不中斷,被視為戰略物資的COVID-19疫苗,更得要及時配送。裕利開發的IT物流系統,加上事前無數次演練作業流程,克服了冷鏈物流運輸挑戰。時間回到3月3日上午,載運著11.7萬劑AZ疫苗的班機,緩緩降落桃園國際機場。這是全民引頸期盼的首批COVID-19疫苗,但到貨消息事前卻是保密到家。「我們也是3小時前才知道,」裕利醫藥物流處副總經理魏群笑說。周志鴻說,政府可能憂心疫苗消息太早曝光,會遭受阻礙;儘管疫苗到貨消息來得突然,但裕利醫藥並未亂了陣腳,最後仍順利完成任務,靠的是平時無數次的整備與演練。魏群表示,配送COVID-19疫苗是由專門團隊負責,與日常醫藥品配送區分,事前經過諸多溝通,並請疫苗原廠先送來空箱供模擬演練;疫苗車隊也隨時維持5成運能,才能迅速完成接機任務。疫苗即時配送也是一大挑戰。因疫苗短缺加上時效不長,經常是完成檢驗封緘的隔天,就要將疫苗送往全台各縣市。魏群說,疫苗配送必須在當天中午前完成,若要配送到較遠的花東或高屏地區,凌晨1時就要發車,其餘縣市也是陸續出發,直到上午8時發車完畢。此外,疫苗配送也會配合政府專案,如屏東爆發國內首宗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群聚疫情,裕利當天緊急配送2000多劑疫苗,供當地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得來不易,加上不同疫苗廠牌各有不同的溫度控制,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嚴格要求,疫苗物流全程有完整溫控紀錄。為此,裕利醫藥特別開發的IT即時監控追蹤系統,以視覺化儀表板呈現疫苗配送過程與溫度履歷,哪一張訂單、送往哪裡、由誰配送與簽收、出貨量與出貨地點,一目了然。正因擔負疫苗倉儲、封緘與配送重任,裕利醫藥更加落實防疫指引,還特地向感染管制專家請教。除了工作人員定期快篩,中央社記者採訪時,也得先通過快篩檢測,陰性才能繼續採訪行程。而裕利的倉儲人員也得分組,依不同顏色區分,工作、吃飯與休息時間與區域全數錯開,甚至連吸菸區也要人員分流,就怕有人員確診遭匡列,疫苗作業會停擺。台灣透過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社交距離等措施,在防疫初期交出亮眼成績單;COVID-19疫苗問世後,透過裕利醫藥及醫療院所協助下,讓國內疫苗人口涵蓋率持續進展,「我們的願景是醫藥服務更普及」,周志鴻說。藉由COVID-19疫苗持續接種,截至10月6日已超過58%,目標是10月達到7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盼能加快接種速度,築成群體免疫的高牆,或達到預防重症死亡的功效,打造疫後的新常態。
-
2021-10-1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和生命握手——記與L先生相處的時光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醫學生分享持續關懷病人與家屬的心得」。這幾年來,不少醫學教育文獻指出鼓勵醫學生在分科實習後,持續與照顧過的病人與家屬保持聯繫,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疾病的醫學知識,以及同理病人與家屬因病而苦的感受。我們很高興這三位醫學生同意將他們的報告發表於「醫病平台」,希望透過文字的真情流露,社會大眾可以了解,醫學生在教學醫院的醫師指導下,參與病人的照護,使醫學生獲得實作經驗、病人得到貼心照護,達到雙贏的醫學教育願景。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繼續培育有愛心有能力的好醫師以照顧我們的全民。 第一次見到L先生是在五個月前的一次會診,我外科實習的第一個月。右胸擺著引流管的L先生戴著鼻導管氧氣,還是微微喘氣,高大的身材將病床上下擠滿,眼神空洞地聽著胸腔外科老師反覆解釋著肋膜剝除術的目的與風險。「手術不會切除腫瘤,我們只是希望可以清理胸腔的感染,爭取後續做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機會。」外科醫師如是說,病房內的家屬含著淚大力點頭,而L先生惶然的瞳孔沒有反射出任何疑問或期望,只是輕輕點頭。 L先生,三十四歲,三月以來開始久咳不癒,感覺呼吸有壓迫感時惡性胸水已經淹過他一半的右肺。在外院確診第四期肺癌,到我們醫院時,快速擴張領土的腫瘤也帶來難以壓制的膿胸感染,而這天討論的肋膜剝除術,就是我們希望能為他開出的一條通往癌症治療的路,又或者,度過眼前張牙舞爪的肺部感染。 後來聽說L先生的手術順利,終於可以出院,我在心裡默默地祝福他後續治療順利,後來幾輪換科實習,久了也沒有再追蹤他的消息。直到上個月在一般內科實習,在新入院病人清單上才又看見了他的名字。 這時的我才從病歷中知道那次出院後,他陸續接受放射線治療、四次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在兩週前嘗試第一次的化學與免疫治療組合。這次入院的幾日前,他在家中走路時突然呼吸喘加劇,一直沒有改善,且右側髖關節骨轉移處的疼痛雖然正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卻也漸漸超出目前口服嗎啡劑量的控制。 X光上,原本右側的肺部空間被白色佔滿,推測原先還有部分功能的右上肺這次也塌陷了,L先生基本上只依靠左肺維持全身氧氣的交換,而這重要的左肺出現肉眼可見、腫瘤轉移的白點。電腦斷層進一步證實我們的猜測,除了右肺腫瘤持續擴大,在其他器官也出現新的轉移,伴隨而來的肺部感染也在影像上被發現。數個月來的治療並沒有讓癌症被壓制,肺部腫瘤仍然不客氣地佔據更多器官與養分。 住院第三天夜裡,L先生發起高燒、喘不過氣,斷斷續續的咳嗽伴隨濃痰,雖然立刻換上了後線抗生素,並改成利用非侵襲性正壓呼吸器輔助呼吸,因為感染及呼吸狀況的不樂觀,我們在隔日早上向L先生和他太太提出轉至加護病房插管治療的建議。L太太問:「插管可以治好的機會大嗎? 我可以跟他一起去加護病房嗎?」眼淚從她的眼眶不斷流出,她始終緊握丈夫的手而沒有抹去淚痕。我們說明以L先生目前的情況,希望插管維持呼吸的通暢,幫助他度過這次感染,不過對於之後順利拔管的把握坦白說僅有五成左右。雖然L先生十分年輕,但電腦斷層顯示肺部狀況,讓我們對靜脈輸注的抗生素療效無法有太高的期望,且加護病房規定家屬不能陪同。 「那個(插管)沒有用的啦……我們在這裡就好……」L先生拍了拍妻子的手,拒絕了插管,他說如果不能和家人待在一起,而且不能保證插管後可以拔管,在內科病房用現在的方式治療就好。病房裡,呼吸器規律地將氧氣打入他的肺部,只能看見一側胸口隨之起伏,他開始用力拍打右大腿骨轉移而痠痛不已的位置,扭動高大的身體,表情也糾結在一起。我們於是加開了一劑緩解喘和疼痛的嗎啡,遞給L太太一張衛生紙,即使不能夠吸乾她的淚水和心痛。 那個週末,我放心不下L先生的狀況於是去了醫院一趟,從病歷系統的生命徵象圖表中,看見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的體溫,不斷拉高的止痛藥劑量,以及病患譫妄時所需要的鎮靜藥物使用。在護理站猶豫了一陣子要不要去病房看看L先生和他的太太,想著如果此刻不去,明天早上來還見得到嗎?也想著如果走進到病房,面對L太太的悲傷,我該說什麼、能做什麼以陪伴那樣的難過呢?後來我還是輕輕敲了L先生病房的門。 那天,使用了鎮靜藥物的L先生闔著眼在休息,L太太給我看了手機裡一家人出遊的照片,照片裡L先生單手抱著兩歲的兒子笑得非常開心。她說他們始終抱持希望,即使腫瘤科醫師說過治癒的機率不到一成,但腫瘤仍然在進展的消息,在那天把一直努力忍耐各種治療副作用的L先生擊垮了。L太太說起他們當年結婚沒有拍婚紗,計畫今年年底才要去拍全家福說起L先生的人生還有很多計畫,他有很多家人朋友,事業剛起步,三個孩子也都還正快速的成長,有很多想要一起去的地方。她說今天他們完成了DNR的簽署,但希望還要過很久很久才會用到,護理師詢問她假如真的到了要和L先生告別的時刻,希望用甚麼方式帶他回家,她不了解為什麼明明L先生還在接受治療,我們就開始提醒他要為L先生過世後的一切預做準備,她不想要準備,她希望一切都不需要,不需要和認識十七年的先生告別。 L太太看著L先生乾燥龜裂的嘴唇,告訴我他常抱怨正壓呼吸器勒住頭部很不舒服,一直想要喝水卻又怕嗆到。說著說著,淚水又流了下來,一面流淚一面說他們年初才和孩子們一起旅行,說好明年還要再去,淚中有笑,笑裡也有無法掩飾的悲傷。我坐在一旁輕輕抱著她,不曉得該說什麼,想著明天是否可以在來醫院前為L先生買一條護唇膏。 經過幾日的努力,L先生的感染狀況回到所謂「不穩定中的穩定」,他在白天裡清醒的時間增加了,在高濃度氧氣的輔助下可以維持血氧也不會覺得喘,鼻胃管的餵食和消化功能也都順暢。不過,高燒仍持續,氧氣無法再調降,腫瘤多處轉移的疼痛也開始日夜困擾著他。隨著住院時間的拉長,起初因為感染狀況略有起色的小小快樂,漸漸被身體上此起彼落的疼痛,以及無法出院的恐懼取代。 作為醫療端的我們,看著他體溫曲線並未隨著呼吸症狀改善而進步,且幾次嘗試能無法換成低濃度的氧氣面罩後,也意識到L先生的感染雖然可以維持現有治療,但他恢復到足以接受下一次腫瘤治療的機率微乎其微。甚至,略有風吹草動,勉強控制的感染仍有很高機率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奪去他的生命。這位年輕的病人,年輕的丈夫、爸爸,需要了解疾病作為敵軍幾乎奪走了大多數的戰場,我們已經和他一起守在最後一道城牆之下。 L先生在一天早上比著自己的右側胸口問我:「這個會好嗎?」我重複了老師們前幾日的解釋,告訴他我們正在使用後線抗生素治療感染,但目前針對腫瘤的治療只能暫緩,等情況若能更穩定再和腫瘤科醫師討論。L先生表示了解,沒有再多問,但眼神中有早已明白的無奈。後來回想起,我十分後悔自己當時沒有更多問一些他這麼問的原因,沒有詢問他真正在意的事情。即使我明白他那句「會好嗎」指的並不只是感染,但當時的我沒有勇氣進一步探詢他對疾病的想法和憂心。 每天早上我都會詢問L先生:「今天還好嗎?昨天睡的好嗎?有哪裡不舒服嗎?」而每一天,他都回答睡不好並指出新的疼痛點,右腹、右背、右大腿、左前胸、左肩等等位置輪流出現,有時用柑橘精油按摩可以改善,有時按壓一次PCA嗎啡可以緩解,有時卻需要額外的藥物才可以讓他暫時脫離疼痛的糾纏。他說他沒辦法好好睡覺,害怕晚上會突然無法呼吸,也怕晚上會又發起高燒,甚至就這麼離開,所以不敢睡覺,但醒著又會感到全身疼痛。 我們會診了身心科、復健科、社工師、心理師,也找安寧緩和團隊進行共照,為他的疼痛控制,以及面對疾病與死亡的焦慮提供協助。記得第一次,我們想L先生提起是否有考慮轉至安寧病房,有更完整的團隊可以進行更細緻的疼痛與症狀控制,也有更多醫護人力可以時時注意他的不適,但他和太太十分慌張地拒絕了,他們希望繼續在一般病房「治療」,隨後L先生抱怨起突然的疼痛,於是對話便中斷了。 後來幾次類似的對話,每當話題將要觸及L先生對疾病或死亡議題時,往往會被疼痛的問題打斷,讓當時的我十分困惑是我們給予的疼痛控制品質不佳,還是L先生心中也不願意深談或細想疾病進展與接近死亡的問題呢。心理師準備了相框讓他可以用貼紙裝飾,作為送給孩子的禮物,不過每日去都看到相框擺在窗邊遲遲沒有動靜。L先生的病房電視經常撥放著卡通,有時他看著便留下眼淚,L太太說那些都是小兒子在家裡經常看的,L先生很久沒有看到兒子非常想念,兩歲的孩子總是隔著視訊螢幕向爸爸媽媽討抱抱,掛了電話後心裡更加捨不得。 在照顧L先生大約半個月後,疾管署公布醫院即將放寬特殊病房探病限制的新聞,雖然一般病房仍尚未開放探病,但安寧病房可以每日固定時段有訪客探視。我們於是再次提起目前兩週的抗生素治療即將完成,但目前仍需要高濃度氧氣,無法進行腫瘤治療,疼痛控制仍不讓人滿意,是否考慮轉至安寧病房,讓更專業的團隊提供疼痛緩和的治療,並且能有更多家屬探病的機會。 聽見能和家人朋友見面,L先生抬起頭,和我們再次確認安寧病房是否還會給予抗生素、氧氣等治療,以及探病規定和一般病房的差別,然後堅定地說他希望轉去安寧病房。L太太也和我們分享她在網路上看見其他家屬分享在家人安寧病房接受照顧的故事,告訴我們她先前很不能接受安寧,以為那就是停止一切治療等待死亡,但她看了別人的分享,才漸漸了解安寧病房仍然可以進行需要的治療,還可以有洗澡機、有更多人一起照顧和關心她先生,若狀況穩定,也可以安排出院及居家安寧的照顧。和家人討論過後,L太太和其他的家人都很支持L先生想轉至安寧病房的想法,也順利地轉床,到另一間擁有不同側風景的病房。 在L先生轉至安寧病房後,我去探望過他兩次,幸運地都遇到他精神與心情都算不錯的時段。他愉快地和我談論昨天吃到了一直想吃的速食,而且L太太去便利商店大補貨,買了他喜歡的香草冰淇淋和果凍。他說昨天見到從小一起長大的堂兄弟,聊了很多,孩子們假日也會從台中過來台北看他。不過偶爾晚上會尿失禁,需要旁人幫忙清理讓他十分挫折。他和太太時不時會有小小鬥嘴,兩人笑著談論孩子們的學校的功課,談論颱風要來了但似乎不會放假。 病房的窗台擺著L先生和太太的合照,還有終於完成、送給三個孩子的相框,他為三個孩子選擇了不同的動物貼紙做裝飾,依照他們的個性,完成了可愛又繽紛的邊框,準備等孩子們來的時候可以合照,放進相框裡。 結束實習的那一天,我告訴L先生我要離開這家醫院,去下一站實習了,祝福他和太太都可以平安、保重,也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對我的親切和關心,讓我可以陪伴他們這段時間。輕輕摟了L太太的肩膀,也和L先生握了手,那天L先生的手十分溫暖、厚實、充滿力量,他們祝我未來順利、天天開心。 離開病房後,我忍不住落下眼淚,想起認識L先生和L太太的將近一個月,經歷的病情變化與安寧照顧的學習,都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很多可以更細緻地照護病人的地方,也有可以更好地回應病人的焦慮與擔憂的時候。或許未來很難有機會再和L先生見面,但那一日他握住我的手的溫度,祝福我順利成為一位醫師的表情,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
-
2021-09-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讚楊志良「台灣唐吉訶德」 郝龍斌酸高端沒人打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前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出席致詞,他形容,楊志良是「台灣唐吉訶德」,先前兩人向法院聲請停止高端EUA,有如十萬鐵軍支持,自己感到無比力量,並吐槽高端現在很少人要打。郝龍斌、楊志良日前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處分(EUA),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認為,他們並非適格當事人,上月裁定聲請駁回,但可抗告。楊志良「生存革命」新書發表會,包含國民黨立委費鴻泰、鄭麗文,與前衛生署藥政處長王惠珀等人出席。郝龍斌今天出席致詞提到,先前兩人反對高端疫苗,因為沒有經過第三期實驗,不可施打在人體。如今國產疫苗投入施打後,屢傳不良反應,接種人數很低,還加開時段、免預約。郝龍斌說,我們之所以這麼做,中間很多理由,有楊志良在宛如「十萬鐵軍支持」,充滿無比力量,他像台灣唐吉訶德,勇於面對挑戰,相信有天他會達到目的並成功。關於新書「生存革命」,楊志良說,台灣現在面臨「新四不一沒有」的社會困境,包含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多數年輕人覺得未來沒有前景。因此,他在新書提出三解方,首先,應該重塑政治典範,停止為權勢、選票,以意識形態治國;其次擘劃社福願景,推動超高齡社會發展法、攜手共老;最後,完善保健醫療,健康政策需要宏觀改革。
-
2021-09-11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 展現創新價值 壯大急重症醫療
「以仁愛為本,輔以精實管理」是高雄小港醫院院長郭昭宏治理院務的核心理念,他將醫院發展願景濃縮成「TOP S KMSH、i PrOVE」兩句標語,以此定海神針帶領醫院展現創新價值。小港醫院是高雄首家公辦民營的市立醫院,1998年起由高醫承接,在地深耕逾20年,近年再與高市府簽第3期興建營運移轉案投資契約,投入興建第二醫療大樓。鼓勵深入社區當志工郭昭宏曾任小港醫院醫務秘書多年,2018年接掌院長,由於醫院位置偏離市中心,服務對象勞動人口居多,他定調港醫的發展為「全人照護暨環境職業醫療特色醫院」,並發起「I-care」計畫,鼓勵員工深入社區當志工,懂工務的可幫弱勢家庭修繕居家,熟藥理的可幫長輩做藥物分類,大家近距離觀察社區需求貢獻自身長才,讓服務更有感。人才培育推出「i PrOVE」「小港醫院是老店,需要價值創新。」郭昭宏接任前兩年推出「TOP S KMSH」,希望港醫做到頂尖、永續經營,「KMSH」是小港醫院英文縮寫,各個字母分別代表技術提升、跨域整合、智慧醫院、全人照護義涵。目前推「i PrOVE」,希望在人才培育、提升效率、價值創新等層面與國際接軌。醫院經營上,採取集中式領導,確定政策後,帶同仁集中火力執行。像港醫設立了環境職業醫學、AI及微生態三大院級中心,由他與兩位副院長洪志興、李書欣帶領同仁鎖定這三大目標衝刺,去年拿下3個國家新創獎,年輕醫師在環境醫學領域發表的論文也獲國衛院青睞,讓港醫成為國衛院南部夥伴。建「咀嚼吞嚥困難中心」港醫在空汙議題也拿到教育部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而因應高齡化,建置「咀嚼吞嚥困難中心」,將篩檢作業標準化,大幅提高鼻胃管拔除率。郭昭宏說,做這塊領域深具意義,去年醫院與大學合作開發的壓舌器也拿下國家新創獎。精實管理縮短醫療流程郭昭宏帶團隊注重溝通,做事講究細節,常跟員工講,「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營運上除做績效考核(BSC),也善用精實管理概念改善臨床實務,像收治中風病人的流程即在精實管理下大幅縮短時間,讓港醫的急救能力達到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的標準。郭昭宏表示,醫院附近勞工多,每月收治的外傷人數不比醫學中心少,未來小港醫院努力的目標,是壯大急重症醫療能量。郭昭宏小檔案●現職: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院長●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內科教授高雄巿立旗津醫院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秘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視鏡檢查中心主任高雄市健康城市推動中心執行長給病人的一句話●「平時不養生,老了養醫生」,養生其實是件簡單的事,持之以恆做好,健康就會發揮不簡單的成效。
-
2021-05-17 退休力.社會連結
鍛鍊退休力/活躍好學獨立老 退休的「心」也要準備好
「退休準備指標」由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於去年底推出,以工作和年齡為界線的退休觀念受到挑戰,面對比想像中長的人生下半場,「退休準備指標」是聯合報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提醒大家及早準備,超前部署百歲人生。經一年籌畫與執行,在專家及典通公司的協助下,經多次會議及討論修正,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個核心能力,發展出20個子題,提供自我檢視。「退休準備指標」說明攸關人生安老的基本KPI如何訂定,元氣周報已於去年12月29日及今年4月9日推出健康篇與財務篇,本期推出社會心靈退休力,說明「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的題目設計及計分方式。社會心靈指標設計╱專家的話別蓮蒂╱政大特聘教授林佳瑩/台灣人口協會監事隨著準備退休,健康、財務及心靈相互影響,考量生活品質,「退休準備指標」首開先例加入「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等心靈退休力。財務是相對客觀的指標,但我們無法真正體會身體衰老是怎麼一回事,心靈層面的力不從心,更是年輕時難以想像。且現在的活躍、學習及社會關係,與生命階段或工作緊密相連,想持續到退休或老年,必須有意識地增加相關能力。隨著時空背景、經濟環境、醫療、科技、社會環境各種變化,人們要面對的退休生活及準備,一直變動,年輕人老了也會面對新的挑戰,保持開放的心,及早因應準備。「退休準備指標」在社會心靈層面設計與社會產生連結、建立關係、對世界保有好奇心、獨立並能夠面對自己等指標,協助規畫和檢視,提醒我們,多做準備,年輕時努力儲存累積分數,幫我們度過老後生活。檢測你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指標」,其實也是人生準備指標,在浮光掠影的忙碌人生中,或可稍停,為自己想一想,接下來,要怎麼過生活。這個評量不是考試,而是一次自我審視,邀請你,每年都跟著聯合報一起重新審視自己的退休指標。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5-1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幼兒成長配方如何嚴管? 食藥署六月開會討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上個月兒童節後推出「誘兒奶粉甜祕密」系列報導,揭露滿一歲幼兒飲用的成長配方,含糖量驚人且乳含量不足等問題,引發多位立委關注。今日上午立委陳秀寶和莊競程聯手召開記者會,呼籲食藥署和國健署應積極管理,明確定位成長配方是「特殊營養食品」還是「乳品」,輔導業者符合規定,避免現行廣告亂象混淆家長的選擇。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回應,食藥署已規劃六月初召開專家會議,邀請食品、營養、消保、醫學相關背景的專家,討論成長配方的管理問題;不排除參考美國政府的最新規定,要求業者標示「添加糖」含量,提供家長多元的參考資訊。鄭維智說,依《食安法》,成長配方的乳含量沒有超過五成,品名不得寫「奶粉」,糖含量在罐裝營養標示也有規定,家長購買時可詳細閱讀;各界關心現行做法有不足,食藥署都有聽到,將開會討論。立委莊競程的小孩將滿八個月,他說,「我不怕孩子吃得多,擔心是吃下什麼?」市售成長配方定位不明且標示不清,家長霧裡看花,政府應積極作為,為孩子把關。立委林淑芬也關心此議題,日前已要求食藥署啟動調查,檢驗市售成長配方的糖含量狀況,建立基礎資料,以利後續加強管理。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許多市售成長配方會加蔗糖、玉米糖漿等添加糖,乳含量卻不足,「這不就類似含糖飲料。」家長不了解其中關鍵,以為跟一歲以下的配方奶一樣,都有受到政府嚴格把關,事實上兩者差很大。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惠民和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都說,這類成長配方喝多對孩子無益,臨床觀察會阻礙孩子練習咀嚼食物的能力,只愛喝,不愛吃蔬果魚肉等六大類,孩子的起跑點容易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她們呼籲,除了加強標示,政府需多從衛教著手,提升醫護人員的知識、改善家長的觀念。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科長胡怡君表示,目前國健署針對七歲以下的幼兒,提供七次免費的健檢服務,未來將思考如何透過這機會,加強多元化的傳播,將正確的衛教知識傳達給家長。▌延伸推薦:【專題報導】誘兒奶粉甜秘密【系列報導】甜蜜陷阱 配方奶粉95%含糖【系列報導】如何把關…兒科醫師:成長配方應納管
-
2021-05-06 養生.運動天地
少量多餐更助於減重?專家破解常見減脂迷思
減脂迷思人類在這幾千年來,一直在追求著體格精壯、肌肉發達的運動員身型。這是一個至高的標準,非常有吸引力是古代英雄、希臘神祇的標配外觀,沒人挑戰它的崇高地位,而我們迄今依舊崇敬著這樣的理想。在美國,肥胖率超過人口數的百分之三十五,並且逐年攀升。似乎只有天生基因像超人,或是願意為了健身犧牲奉獻、嚴守紀律,深入學習正確觀念的人,才能夠練出這種理想的體格。然而,別被這個論點給騙了,基因不是阻止你練出強健體魄的原因,想學健身知識也不難。在你看完這本書後,你就能學到所需的各種知識。也別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意志力,這件事沒有你想像的難,雖然你不能天天吃批薩,也別夢想偶而練個幾下,就能擁有完美六塊肌。但是,只要能把握飲食和重訓要點,我們還是可以享受喜歡的食物,做自己喜歡的鍛煉,進而達到增肌減脂的目標。這是我寫書的原因,我想要幫助你改善體格,還有讓你的生活更美好。減脂是這個願景中的主要部分。若要實現這個目標,你不能盲從那些未經證實的流行節食法。方法錯誤很容易發生瘦了又胖回來的溜溜球效應。要徹底拋棄讓你變得虛弱、過重和沮喪的節食法。學會輕鬆、持續的減脂方法,你才能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讓過多的脂肪從此不上身。在幫助大家做到這點之前,我先得破除嚴重的減脂迷思,有些你聽過,有些你甚至試過,如果我們不先破除這些迷思,你可能會懷疑我接下來要講的事,更可能對書中的核心概念與減脂方法產生抗拒心理。現在,就讓我們一舉剷除這些害人不淺的謬論,祝福各位都能練就理想的身型。迷思 少量多餐更助於減重有沒有聽過:「少量多餐,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減脂的速度,還能控制食慾。」聽過的話舉手。這個理論很簡單:吃東西的時候身體會一直處理食物,因此若每幾個小時就吃東西,新陳代謝會一直維持活躍,對吧?,而且將一日三餐的量分成多餐食用也能降低想要大吃一頓的食慾,對吧?可是這理論在科學研究的面前卻完全站不住腳。法國衛生醫學研究院的科學家檢視大量文獻,針對許多研究的內容,比較各種飲食型態之間的差異,從一天一餐到十七餐都有。他們發現少量多餐吃個不停跟一天好好的大吃一餐,兩者沒有顯著差異。餐量少帶來的是小而短暫的代謝提升,而餐量大則會引起長而大的代謝高峰。因此將一天因消化而燃燒的熱量加總起來,飲食型態並不會帶來明顯差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項結論,他們將受試者分成兩組:1.一組每天正常三餐飲食。2.一組每天三餐加三次的點心。兩組受試者維持相同的熱量赤字,在八週後完成實驗,數據顯示所有人的體重、脂肪、肌肉降低程度都沒有顯著差異。那少量多餐對控制食慾有幫助嗎?這需要討論兩個面向。先舉美國密蘇里大學的實驗來說明,研究人員讓受試者進行了十二週的節食減重計劃,發現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以控制食慾,但一日三餐或六餐對食慾則沒有影響。另外,美國堪薩斯大學也進行過性質相近的研究,旨在瞭解用餐頻率與蛋白質攝取量,對食慾、飽足感和激素反應的影響。他們也發現增加蛋白質攝取量可以提高飽足感,而一日六餐的飽足感不如一日三餐。但同時也有其他的研究發現一日三餐的飽足感較低,反而是增加每日用餐頻率可以提高飽足感,讓受試者更容易堅持減重計劃。某種程度上而言,你能堅持的飲食模式就是最好的飲食模式,在飲食頻率上更是如此。我身邊很多人喜歡一日四到六餐,我也是如此,也有人喜歡二到三餐,兩者都是恰當的。迷思 要運動才能成功減重如果你願意每天吃很少的食物,那麼不用做什麼運動,就能創造很高的熱量赤字。靠節食可以減下不少體重,不過,同時也會流失許多肌肉,這不是我們樂見的情況,原因有很多,而虛榮心當然也是很常見的原因。減重有成要控制飲食也要運動,而且不是任何運動都可以,在熱量赤字的狀態時,最好的運動是阻力訓練,這是一種提高肌力和肌耐力的方法。可以從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中,看出節食時進行阻力訓練的益處,研究人員將二十位男女受試者分成兩組:1.第一組每週做四次一小時的有氧運動。2.第二組每週做三次重訓。兩組的飲食內容相同,十二週後,每個人都減了差不多的體脂肪,但有氧運動組卻流失九磅左右的肌肉,重訓組則沒有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若想要快速減脂卻不想流失肌肉,就需要在減重時加入阻力訓練。迷思 有氧運動比重訓更有助於減脂這是上一個迷思的延伸,大多數人在開始運動減重時會選擇有氧運動,像是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這些運動都很好,問題是有氧運動對減重而言效益不大。有許多研究發現,人們在做心肺運動後,體重甚至會開始增加。過重者迷上的是燃燒熱量而不是變得更健康。光靠有氧運動無法明顯減重的主要原因為二:1.要補回運動燃燒的卡路里太容易了。猜猜看,快跑三十分鐘能消耗多少大卡?對於一個體重七十公斤左右的人來說,大約能消耗四百大卡的熱量,然而,只要一把堅果、一點優格和一個蘋果就能補回這些卡路里。或是如果你比較愛吃,幾片巧克力餅乾和一杯牛奶就能補足滿滿的四百大卡。我不是說減重時不應該吃堅果、優格、蘋果或餅乾,而是心肺運動並不如我們所期望的可以消耗大量的卡路里。 做有氧消耗的卡路里對減重有幫助,但你的目標不只是燃燒卡路里,而是要「減去體脂肪」,而若是吃得太多,有氧運動永遠無法幫助你減重成功。2.你的身體會對運動產生適應,並減少熱量消耗。研究指出在熱量赤字時,身體會提高能量的使用效能。也就是說你雖然做著相同類型的運動,但持續運動所需的能量卻會越來越少。這也意味著在同樣情況之下一直做同樣動作,你燃燒的能量比想像中更少,也讓你在減重過程中更可能大吃特吃或進度停滯。許多人會做更多的有氧運動來突破,以消耗更多的能量,讓減重持續進行,但是這樣做的同時也會加速肌肉流失,導致新陳代謝變慢。那重訓的情況又是如何?科學研究很清楚的指出這是很有效的減脂方式,那為何人們提到重訓就想到練太壯而非變苗條呢?答案很簡單,重訓並不是受歡迎的減重方法,因為它其實是很糟的減重方法,但它對加速「減脂」和保存肌肉卻有絕佳的效果。美國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就完美說明這點。研究員招募了一百九十六位年齡在十八到七十歲之間、肥胖或過重的受試者,男女皆有,將這些人分為三組。1.第一組每週做三次阻力訓練,每次一小時。2.第二組每週以中等強度慢跑三天,每次四十五分鐘。3.第三組則是進行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實驗在八個月後結束,你猜哪一組減去最多的體重?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三,體重減最多的是只做有氧運動的第二組。但是,他們也是唯一流失肌肉的一組。那再猜猜看哪一組減去最多體脂,而且還提高肌肉量?沒錯,就是同時進行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的第三組。換句話說,你做有氧運動時要搭配阻力訓練,體重雖然因為肌肉量增加而減得較少,卻減去了更多的體脂肪。※ 本文摘自《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作者:麥可.馬修斯 譯者:賴孟怡出版社:采實文化出版日期:2021/03/04圖/《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健身全書》書封采實文化提供
-
2021-05-05 新聞.活動快訊
輔具暨長照展 來做退休力檢測
「ATLife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5月6日至9日登場(本周四到周日),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頁、慢病好日子、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等合作推出系列活動,展覽期間一天一亮點,歡迎在指定時間參與活動,就有機會獲得各項實用健康獎項。退休必須及早準備,聯合報願景工程於去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提出退休準備的五個核心能力,包括財務、健康、社會連結與活躍好學、獨立自主,提醒大家超前部署。歡迎來到輔具展現場參加退休力檢測,填寫退休準備指標並加入聯合報之友,不但可獲特製刮痧板,未來還有機會讓專家解析您的退休力。另外,現場安排多場專業講座,常駐活動包括加入「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下載「WaCare」App,即贈送特製口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歡迎前來聆聽講座,參加活動拿禮物。「ATLife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時間:5月6日至9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9日至下午5時)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攤位J910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1樓專家講座與互動:●慢病好日子-增肌防跌、樂活動一動時間:5月6日(四)上午11時至11時30分內容:國健署運動保健專業老師陳又菱利用瑜伽彈力球與彈力帶,教導增肌防跌●色彩大考驗互動遊戲時間:5月7日(五)下午2時至2時30分內容:失智症十大警訊互動大挑戰●WaCare遠距互動體驗時間:5月8日(六)下午2時、3時內容:由物理治療師王沛均教導每天20分鐘,讓你上下肢關節不卡關
-
2021-05-05 活動.精彩回顧
輔具大展/快來聯合報攤位 參加活動拿好禮!
「ATLife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本月6日至9日登場,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頁、慢病好日子以及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等合作推出系列活動,於展覽期間一天一亮點,參觀民眾只要在指定時間參與活動,就有機會獲得各項實用健康獎項。攤位常駐活動:1.加入「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團+下載WaCare app,贈送口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2.「退休力檢測」:退休五力及早準備,歡迎填指標,完成即送刮痧板。攤位整點活動●色彩大考驗互動遊戲時間:5月7日(五)下午2時至2時30分內容:失智症十大警訊互動大挑戰●WaCare遠距互動體驗時間:5月8日(六)下午2時、3時內容:由物理治療師王沛均教導每天20分鐘,讓你上下肢,關節不卡關展覽時間:5月6日-9日,10:00AM ~ 6:00PM (最後一日參觀至5:00PM)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1樓,攤位J910(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1樓)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為何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
台灣每100個女性當中,就有8個人在一年內曾因骨盆腔發炎而透過健保就醫,比率不低。女性的骨盆腔為什麼會發炎?為何年齡層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每年近百萬患者的就醫數據,作為女性朋友相關問題的就醫參考。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從每年將近一百萬名女性的骨盆腔發炎就醫資料,可以看到女性因步入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人生階段,開始承擔骨盆腔發炎的健康風險。也可以看出台灣衛教知識的普及、健保分級醫療制度的適切分工,有需要的女性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計畫生育、性生活活躍,患者以年輕女性居多。李伯璋表示,年輕女性性生活比較活躍、計畫懷孕,較容易有骨盆腔發炎的問題。不過近年少子化趨勢明顯,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避孕做得更徹底,有骨盆腔發炎的女性因此逐漸減少。李伯璋表示,女性如果下腹疼痛,有可能是骨盆腔發炎,也可能是泌尿道系統發炎,因為兩者構造很接近,因此醫師會需要進行鑑別診斷。正常的膀胱裡面是無菌的,陰道則是平常就有一些細菌,若進行尿液檢查,可以排除泌尿道系統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內診、超音波等檢查,確認是不是骨盆腔發炎。台灣婦科診所多,就醫可近性高。李伯璋表示,這些都是基層診所就可以進行的檢查,台灣有不少診所特別專精於婦科,就醫可近性很高。女性只要稍有不舒服,通常都能及時在自己熟悉的婦產科診所,進行必要的檢查、接受恰當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的療程。少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女性,也可以透過基層診所轉診,到大醫院接受腹腔鏡或是手術引流等治療。抗生素拿三天藥,記得要回診走完療程。說到抗生素療程,李伯璋表示,很多民眾在診所就醫,只拿到三天份的藥,會以爲這是健保署的規定,其實不然。抗生素的療程通常以七天到十四天為一個單位,只拿三天藥是不夠的,需要再次回診,才能走完療程。只是,如果很多人吃完三天的抗生素,自認改善而沒有回診,療程沒走完,細菌沒殺乾淨,生命力強悍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除了可能反覆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群體的抗藥性。那麼,為什麼診所通常一次只開三天藥呢?李伯璋表示,其實就算院所一次開七天抗生素,健保也會給付。但是,因為西醫基層的總額是固定的,如果申報越多點數,點值就會下降,基層總額為了穩定點值、進行內部管理,透過「簡表申報」的方式,藥品費用一律固定三天申報66元,不多也不少。如此不但能夠穩定點值,藉由回診,診所也能多獲得一次的掛號費。骨盆腔發炎患者,在診所就醫就能得到妥善治療。李伯璋重申,醫師可以視病人病情治療需求,決定用藥天數。依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健保給付的處方用藥,是每次以七天份用量為原則。如果屬於慢性疾病,病情穩定,也適合長期服用相同藥品,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的病情需要,一次給予30天以內的用藥量,或開立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李伯璋表示,骨盆腔發炎的病人,絕大多數都在基層就醫,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治療,顯示台灣各層級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都是很高的。健保署也持續在部分負擔、論人計酬等改革方向上不斷努力,希望引導民眾小病到基層,大病才到大醫院。落實分級就醫、提升健康識能,成就健保永續。李伯璋說,健保署也支持各層級院所垂直整合,民眾就近到診所就醫,也有醫學中心作診所的醫療備援,希望民眾對於地區醫院和診所有信心,相信厝邊好醫師。此外,健保署也透過持續壯大健保快易通App及健康存摺,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和醫療成本概念,選擇落實分級醫療的就醫行為,希望醫病雙方共同達成醫療人員不過勞、醫療品質提高、健保永續的美好願景。疾病小檔案骨盆腔發炎骨盆腔內器官的發炎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包含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發生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是常見婦科病症之一。
-
2021-04-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陳建仁:無須擔心AZ疫苗施打 接種前諮詢醫師
前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到台南參加「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他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為題做專題講演。陳建仁分享他學習、工作的經驗,從求學、研究、抗SARS到新冠肺炎防疫,強調團結的重要,並以堅持、謙虛、好奇心、有毅力及批判的思考勉勵師生。也請大家放心施打疫苗。陳建仁簡單說明為何要改課綱,以及新課綱強調的素養是什麼?他說,因知識更新速度快,課程必須跟上,因此要改課綱;而素養也就是新課綱的基因,以前是學知識,現在是學素養,正如達爾文所說「最終能生存下來的物種,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能適應改變的物種。」陳建仁強調,多元文化、國際理解很重要,因此總統蔡英文以2030年雙語國家為願景,藉由厚植英語能力,提升國家競爭力。他說,在母校勝利國小的攤位闖關時,老師都說英語,已看到未來願景。他說,2017年到2025年是台灣發展為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的關鍵年代,要大力培養跨域數位人才。他以年輕科學家推翻知名科學家的研究為例,勉勵師生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也說出老師常有的迷思,要老師「不要害怕孩子挑戰老師」。他也以自己成為台大最年輕教授,父親寫信給他,指「越結實的稻穗,越低頭」,要他學習謙虛為例,勉勵師生除謙虛,更要堅持,並以「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鼓勵師生要有好奇心及批判的思考。陳建仁以台灣對烏腳病、B型肝炎的研究,進而讓聯合國把飲用水的砷含量標準,從50PPM改為10PPM,以及1百多個國家都打B肝疫苗,預防肝癌為例,強調「立足台灣、放眼天下」。陳建仁強調,「成功不是學習結束,而是學習開始。」他以台灣應有抗SARS的成功經驗,而革新防疫體系,以致後來的禽流感、H1N1防疫也成功,這也是齊心協力所成,教育要成功亦如此。演講後,許多師生提問雙語教育、新冠肺炎防疫等問題,其中有老師詢問如何去除對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的不確定性疑慮,陳建仁表示,AZ疫苗有引起血栓的副作用,但這就如1萬人會有1人有毛病一樣,無須擔心,建議打針前先諮詢醫師再決定是否接踵。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嗜糖成癮 成長配方 2杯就超標
快滿三歲的噗心應該要開始學習和大人一樣,由六大類食物中攝取營養,也藉此訓練咀嚼能力;但她總偏愛喝「又香又甜」的成長配方,一天要喝近一千毫升,幾乎是同齡幼兒的兩、三倍,卻對青菜、肉類等興趣缺缺。噗心媽媽、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試著讓女兒改喝白色鮮奶。噗心會問:「那種黃色牛奶還有嗎?」白色的,不夠甜。兒科醫師和營養師眼中,這是對成長配方「過度依賴」,添加的糖分和香料讓幼兒無糖不歡,容易挑食,也難銜接固體食物,「只愛喝、不愛嚼。」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說。兒科醫師臨床觀察,台灣一歲以上的幼兒,十個約有八個會喝成長配方,比率相當高。毛心潔指出,常見家長來求診,煩惱孩子總不吃飯,進一步詢問孩子的一日飲食,會發現常是早上喝一杯配方奶、中午飯沒吃兩口,繼續喝配方,晚餐和睡前再喝,「怎麼可能吃得下飯?」糖尿病風險增加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金惠民表示,二○一三年澳洲雪梨大學曾研究,調查印尼和馬來西亞成長配方的添加糖問題,發現長期飲用成長配方可能導致孩子蛀牙、腰圍增加、體重過胖,甚至提高罹患第二類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願景工程此次調查台灣市售廿一款成長配方發現,高達九成五添加精製糖,如蔗糖、果糖、乳糖、玉米糖漿等。經專家估算,部分品牌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給幼兒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十五公克。營養師吳芃彧觀察,在廣告和通路的推廣下,許多父母在孩子滿一歲後,會從嬰兒配方奶銜接使用成長配方,成長配方好沖泡,口感既香又甜,孩子愛喝,也就很容易取代正餐,但這樣的取代並不健康。不適合天天攝取她強調,一歲後的孩子得花時間學習咀嚼、吞嚥天然食物,建立健康飲食的習慣;成長配方就像大人生病、住院時,會飲用的「高糖份高熱量補充品」,是在非常時期的營養補充品,而不是天天可以攝取的「食物」。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說,成長配方添加許多微量營養素,雖有助於補充營養,但不該添加蔗糖等精製糖,孩子吃多了,反而影響發育及健康。他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的管理範疇內,讓專家可介入審查、限制配方的含糖量。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營養師:無甜不歡 影響孩子口味發展
糖吃多有害身體健康,近年各種衛教推廣下,減糖、限糖已成為國人的飲食守則。不久前手搖飲龍頭「清心福全」宣布將部分茶品最高甜度降為原本的七分糖。大人的飲品尚且如此,對糖分錙銖必較,那麼為何給小小孩喝的成長配方要加那麼多精製糖?曾在奶粉業任職的全聯會婦幼組營養師吳芃彧指出,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讓孩子喜歡。「人類與生俱來就愛甜味。」吳芃彧說,兒童發展學界有項經典研究,測試新生兒對味覺反應,發現給他們食用酸性食物,寶寶和大人一樣皺眉噘嘴;喝蜂蜜水時笑咪咪。奶粉廠利用人類嗜甜的天性,於是在配方裡加糖,調整風味,影響孩子的口味發展和飲食習慣。為何加糖 業者多未回應截至截稿前,包含雀巢、美強生等配方奶業者都未回應為何要加糖;亞培則強調,相關產品都符合衛福部規範,未來政府如果有新規定,將致力遵循。本次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統計,廿一款配方中,添加乳糖的最多、有十五款,蔗糖第二、有八款,其餘還有配方添加果糖、葡萄糖漿、玉米糖漿等;且超過一半的配方會添加兩種以上的精製糖,例如蔗糖加玉米糖漿固形物。國內乳品加工權威、台大動科系教授陳明汝指出,廠商在添加糖的選擇上,一個是考量成本,一個是考量甜度。因為母乳含有乳糖,業者在設計配方奶的成分上會優先選擇加乳糖,不過乳糖單價高、甜度較低,大概是蔗糖的三成甜,因此就需添加蔗糖、果糖來調整風味;這其中果糖最甜,是蔗糖甜度的一點五倍到一點七倍,但是人類腸道沒有酵素可以分解它,吃多了就是負擔。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教授黃延君說,回到營養學基本觀念來看,「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飲食。」天然食物或水果裡也有各種糖或果糖,適量攝取有助平穩情緒、安定神經,攝取過多則會影響健康,因此重點在攝取量。她說,孩子若過度依賴含糖配方奶、不吃正餐,代表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父母或照顧者必須注意。黃延君認為,把食物分成好壞無助於養成良好飲食習慣,但相對的,食品製造廠商有責任揭露成長配方的添加糖含量,並回頭思考添加糖必要性,成長中的幼兒認識各種食物的味道,對身體各項功能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都非常重要,因此是否能設計出更健康、符合現代需求的產品,是讓產業往前邁進與永續的關鍵。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如何把關…兒科醫師:成長配方應納管
成長配方潛藏精製糖危機,如何化險為夷?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和台灣兒科醫學會雙雙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訂定國家標準來嚴格管理;並仿照美國二○二○年最新作法,從標示「添加糖」含量著手,讓父母在選購上有充分透明資訊;同時鼓勵業者減糖,設計更符合孩子健康的營養補充品。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市售廿一款成長配方發現,高達九成五含有精製糖,且經過計算,部分配方奶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指出,基於兒科醫師立場,衛福部應該將成長配方納管,讓相關專家參與會議、協助把關。熟悉配方奶產業的全聯會營養師吳芃彧表示,目前台灣一歲以下配方奶屬於特殊營養食品,規定較嚴格,政府訂有國家標準,上架後每季食藥署會抽查,確保內含的成分符合規範。一歲以上成長配方就大不同。吳芃彧說,和超商貨架上的統一布丁一樣,成長配方被歸類為一般食品,只須遵守「食安法」等規定,也沒有定期抽驗,管理寬鬆。她強調,成長配方應該是幼兒有營養不良等問題才飲用的補充品,衛福部應納入特殊管理,並要求業者標示添加糖含量,讓父母了解配方奶究竟額外加了多少糖。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乳品專家陳明汝建議,政府可針對一到三歲的成長配方制定國家標準,規範添加糖的最高限量,同時管理其他成分含量。博仁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毛心潔認為,歐美等國的飲食指南或醫學組織陸續提出更精確的幼兒攝取建議,政府可參考外國作法。
-
2021-04-05 該看哪科.婦產科
甜蜜陷阱 配方奶粉95%含糖
糖對孩子的健康危害,已受到國際間的重視。除了飲料、巧克力等零食,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調查發現,滿一歲孩子每天飲用的「成長配方」,二十一款有九成五額外加糖;經過計算,部分品牌喝兩到三杯,就可能超過國際醫學組織的每日糖建議攝取量。孩子喝成長配方原是為了補充營養素,卻可能落入入甜蜜陷阱。兩歲以下 應避免攝取糖科學已證實,糖是健康的隱形殺手,攝取過多會引發蛀牙、肥胖、慢性疾病等問題;嬰幼兒腦部發展正值黃金發育期,攝取糖更須小心。最新出爐的「二○二○─二○二五美國飲食指南」首度建議,兩歲以下嬰幼兒應避免攝取糖。歐洲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協會(ESPGHAN)也建議,兩歲以下的嬰幼兒糖攝取量應降到最低,兩歲以上每日精製糖的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五。大部分家長習慣在孩子一歲大時,改喝配方「奶粉」,因為業者宣稱含有幼兒成長所需的營養素。但極少人注意,多數成長配方的奶粉比率不到一半,按法規不能算乳品,添加過多糖分,反而可能威脅孩子健康。繼「囚居晚年」系列後,願景工程關心幼兒健康與糖害,諮詢董氏基金會和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等專家,開始追查成長配方隱藏高糖分的問題。記者於去年六月於不同的藥局通路,採購廿一款成長配方,並邀請四位專家舉行會議討論,決定參考美國紐約大學全球公衛學院的一項科學研究,整理成長配方外罐上的成分和營養標示,以確認成長配方的含糖問題。逾半配方 不只加一種糖結果發現廿一款成長配方中,廿款都添加加工後的精製糖;其中有十五款添加了乳糖最多,八款添加蔗糖。其餘也有添加果糖、葡萄糖漿、玉米糖漿固形物等。此外,超過五成的配方添加兩種以上的糖。數據顯示,每一百卡熱量的成長配方約有八至十二公克的糖。超過八成五成長配方含糖量比一般純奶粉更高,且大多是對健康有危害的精製糖,不是奶粉原有的天然乳糖。三歲以內的幼兒,每日平均熱量所需是一千兩百卡,參考歐洲醫學組織的糖攝取建議,這時期的幼兒最多一天不能吃超過十五公克的精製糖。願景工程邀請營養師公會專家估算發現,有些成長配方喝兩到三杯(約四百至六百毫升)就有可能超過一天的糖分攝取量。專家籲納管 標示含糖量此次調查諮詢十三位營養師、兒科醫師等專業意見,多位呼籲政府應將成長配方納入「特殊營養食品」加強管理,或從標示添加糖含量做起,並鼓勵廠商自主研發「減糖配方」,讓孩子喝得更安心。「誘兒奶粉甜祕密」系列報導今起刊出兩天,願景工程邀請大家一同來關心幼兒飲食健康,遠離糖的威脅。
-
2021-04-04 退休力.理財準備
鍛鍊退休力/退休財務規畫 先問自己要不要再工作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去年底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填寫人數近三萬人。高齡社會,以工作和年齡為界線的退休觀念受到挑戰;面對比想像中長的人生下半場,退休更要及早準備。「退休準備指標」是聯合報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提醒大家超前部署百歲人生。在專家及典通公司的協助下,經一年籌畫與執行,多次專家會議及討論修正,以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及自在獨立為五個核心能力,發展出20個子題,提供自我檢視。元氣周報將為您分析「退休準備指標」的題目設計及計分方式,說明攸關人生安老的基本KPI如何訂定。本期以「財務準備」為主題,未來將繼續說明社會心靈退休力,敬請期待。財務指標設計╱專家的話中華民國退休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 隨著平均壽命延長,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白皮書指出,退休金可能在退休的頭10年就用完;在國內,勞保可能面臨破產危機,年金改革迫在眉睫,未來社會保險年金給付所得替代率占比將持續下降,退休財務準備更形重要。不同世代對退休的心境不同,準備重點也不相同,但有三大通則:首先應該建立退休準備的基礎知識,例如理想的退休老本計算、勞退、勞保、年金各是什麼?第二個觀念是退休準備金專款專用,不被其他用途花費吞蝕退休本;第三則是評估購買適合的保險。在「退休準備指標」中,先以「退休後有沒有打算繼續工作」破題,提醒因應高齡社會,延後退休和終身工作已成為人生選項之一;財務準備列出對社會保險、理財工具和退休後生活所需經費等認知,並考量老後醫療需求與長壽風險,提醒保險規畫也要超前部署。檢測你的退休準備分數「退休準備指標」,其實也是人生準備指標,在浮光掠影的忙碌人生中,或可稍停,為自己想一想,接下來,要怎麼過生活。這個評量不是考試,而是一次自我審視,邀請你,每年都跟著聯合報一起重新審視自己的退休指標。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四代同堂無障礙共生宅 是孩子送的禮物
六十三歲的王宜忠敲著家裡樓梯旁的夾板牆,扣扣作響。「你們猜,這夾層裡面是什麼?」曾任宜蘭特教資源中主任的王宜忠微笑揭開謎底:「是為以後裝電梯預留的空間。」約莫三、四坪大,「以後再老一點,住二樓的哥哥、姊姊兩家就用得到。」走不上樓梯了,就能靠電梯垂直移動,搭著輪椅走向世界。這是老年自由之所繫。這棟座落宜蘭員山的二樓房舍,裝著四個家庭:王宜忠和兄姊三家人,及九十三歲的母親劉心鈺;九十六歲父親前年過世。在同一屋簷下,卻又是「家中有家」,四個家庭有自己的動線、廚房、衛浴、洗衣間,既相伴又互不干擾。每室都有大片玻璃窗,陽光灑落,框出宜蘭的四季變化。此刻稻田灌了水,準備春耕。種了果蔬的庭園有長長斜坡道通向車庫,「這樣的緩升坡,走在上面不會有感覺。」休旅車改裝過了,可以讓輪椅上下。通向房子的橫推門,「未來可以改成感應式,我們老到坐輪椅的時候,門就會像小七一樣自動打開。」王宜忠說。所有的廊道都夠輪椅迴旋,這是他們未來終老之所。在還不老的十六年前,王宜忠就和兄姊合力打造了這棟高齡友善的二樓建築,提早為老後生活預備。如此超前部署,「這是孩子給我們的禮物。」王宜忠說。獨子王尹是重度腦性麻痺,十歲之前都是靠王宜忠夫婦「抱來抱去」應付生活起居。「後來他愈來愈大隻,我也抱不動啦。」當家有障礙或失能者,就能體會:房子,是照顧的重要配備。王宜忠原本住的是兩層樓的透天厝, 再抱不動兒子上樓時,全部的生活機能只得由二樓移至一樓。把臥室、衛浴、廚房等全塞在廿坪的空間,花了兩百萬元重組空間。大哥王宜杲也有重度自閉的孩子,明白弟弟夫婦的辛苦,抱到「脊椎都出問題」,提議不如重溫兒時,手足與父母同住、互相照顧。搭上當年「宜蘭厝」補助計畫,開始蓋棟理想家園的工程。 建築師陳樂屏為了理解不同需求,到各家住了一天,觀察生活動線及需求。走進兒子王尹的臥室,王宜忠說:「這些是來看你的朋友!」卅六歲的王尹看來是開心的。天花板畫著藍天及雲朵,還貼著夜裡會放光的螢光星星,即使躺著也看得到風景。在雲朵之間還有軌道,這是移位機用的。軌道由王尹的床上方鋪到浴室的馬桶及浴缸。兒子廿歲時,開始聘用移工。「這位安妮小姐是印尼來。」有了移位機,她一人可以就能輕易移動王尹。移位機是十五年前由丹麥進口,約廿五萬元。安妮繫好移位袋,操動按鈕就能將王尹由輪椅到移到床上。軌道未來也可以增設到廚房,設計時天花板已有更高的承重力。「我們老了,也可以自在煮食。」浴室的另一邊,門打開就是王宜忠夫婦臥室,視覺的穿透性,讓他們可以關注兒子。L型的房子,包著一片綠地,溫煦陽光灑在後院草地,有足球門,有曬衣架,曬著各家的被毯。旁邊就是九十三歲媽媽劉心鈺的房間。「這是整棟房子的核心,我們出入都會經過。」大姊王祖瑤說,她的孫子上學前就會先跟阿祖說再見。九十六歲父親王念茲前年過世,只臥床幾個月,都是母親照顧。浴室裡裝了許多扶手,老爸愛泡澡, 後期就用沐浴椅。劉心鈺說:「他現在快活了。活著辛苦。」她有自己的廚房,這天自閉症長孫由住宿機構回家,阿嬤為他料理紅棗雞湯,雖然她臉上還掛著數天不慎跌倒留下的黑眼圈。劉心鈺每天騎單車由員山到宜蘭市區,找舊街坊兼買菜來回一小時。「我們有時開車跟在後面,媽媽騎得歪歪扭扭。」王祖瑤說,子女要學會放心、放手。父親當年眼睛不好,還是騎機車四處逛,老爸說:「人家停,我就停。」但兒女還是沒收了機車鑰匙,父親就再也不想出門了,意志消沉。「我們覺得好虧欠。」現在媽媽開心就好,安全第二。王祖瑤還要九旬老媽每周二都要為大家煮頓媽媽味晚餐,平日大家是各自開伙的。一樓的公用空間化身大食堂,原本給客人用的廚房加上老媽房間的廚房一起上,「她可以兩邊開伙,動作神速」。周二大餐是老媽每周的身心活化大計。周一她就看電視烹飪節目,抄筆記,第二天騎車採買,忙上一整天,餵飽十多口。王祖瑤說,媽媽很有成就感,覺得被需要,思考菜單、採買都是腦力和體力的訓練。大哥王宜杲說,爸媽原本抗拒搬來新厝,因為不想離開熟悉的環境及鄰居。等房子落成,幾乎流淚求老人家。先說服媽媽,她對爸說「你不搬,那我搬囉。」住進來之後,爸爸得意跟老同事介紹新家有多麼舒適。王家宅是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衷心嚮往的理想老後居所。但王宜杲說,這是住鄉下才可能完成的理想;台灣未來老人是人口主流,但即使現在的新建案還是沒有納入高齡考量 ,他日前參觀一處新建案,「輪椅連大門都進不去」;為了坪效,房間坪數小,門也小,老來要住,改建是大工程。姊夫施純材說,年輕人很難自己蓋房子,只能買現成,但市場上卻很少友善高齡住宅。在房子裡的人是會老的,建商應該想辦法設計「可由年輕住到老的房子」。▌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從受助到助人 「暖暖」社區讓長者不怕孤老
基隆市暖暖區位於峽谷間,多數民房蓋在緩坡上,人口成長停滯、鮮有新建案,正面臨嚴重的老化危機。由王醒之成立的左下角工作室扎根於此,他們替老人家修繕房屋,也成立「社區互助防跌工班」,邀請長者走出家門,分享生命故事、開班傳授手工藝,從受助變互助。「先住的安全,才有力氣重整生活」,這是王醒之的目標。暖暖在大多數民眾印象中,是歌手梁靜茹代表作《暖暖》的MV場景,但暖暖另一特色是獨居老人眾多,不少舊眷村及公家宿舍座落在此。工作室營運逾五年,王醒之已看遍各式長者。有位老太太獨居兒女租下的樓中樓套房,她不良於行,好多年沒出門,連「樓中樓的二樓」都沒上過,直接在客廳打地鋪睡覺。工班成員多次拜訪她,其中一次等了廿幾分鐘,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最後竟發現她當天關節不適,只能緩慢爬到門前。老太太沒有長期照護者,兒女頂多每週送食物來,但她連電視壞了都「不願說」,每天最大的樂趣是「站在陽台看著樓下路人」。工班希望替她安裝輔具,還號召其他社區長者一起陪老太太散步,她始終拒絕,這成為王醒之的遺憾。王醒之每逢長者,必先問「你怎麼洗澡?」因此發現另一位獨居阿嬤家中的熱水器壞了,「不知道該找誰來修?更不願造成離家兒女的負擔」,於是險象環生。她每天從廚房燒一大壺熱水,再搬回浴室,倒進臉盆中擦澡,這段路沒有任何扶手,起坐只能扶著洗手台。燒水、抬水、沐浴過程,危機四伏,直到工班幫她修繕衛浴。工班都是暖暖在地志工,協助修繕只收材料費。同樣的問題,伊甸基金會住宅服務發展處督導曾華昶也感受深刻,長輩常有「不得不習慣」的心態,總令他十分惋惜。但長者常是資訊的化外之民,又容易蝸居家中,社福團體只能主動出擊尋找需要協助者。王醒之觀察,許多長者自認「我不值得」,在照顧好自己之前,容易先想著「我的時間不重要了,我還可以幫孩子做什麼?」他強調,這是社會歧視老化、害怕老化的結果。「老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各種因心理及社會風氣導致的『障』,才是問題。」王醒之說,修繕房屋只是起點,他認為工班的重點是「互助」,每個人都重要、也都有用,接受修繕的長者可以用自己的專長「換工」,與社會連結。老人家常會缺乏自信,問「我能和人家換什麼?」換工班必須慢慢等待,鼓勵長輩看見自己的特殊之處。那些「工」可能是他們的日常小才華,或者埋在心中的珍貴回憶。王醒之形容,「這過程像等待花開。」最常見的換工是食譜及口述歷史,有位擅長太極拳的爺爺,教授兩位年輕人絕學,再編成課程,教給其他社區居民。每場換工交流結束後,王醒之會邀請參與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可換之工」,延續這段緣份。原本互不熟識的鄉里有了新話題,更重要的是,讓長者從「鄰居家的老人」或「被救濟者」等身份,轉變為社區的一分子。王醒之說明,「長照」已是當代政府與人民的龐大負擔,甚至成為一種商業關係;但他希望將在醫療性照顧(medical care)之外,嘗試出社會性照顧(social care)的可能性。以「換工」活化高齡族,打破他們自認為「我不值得」的心理狀態。甚至組織起志工團,陪伴老人家散心、談天、就醫,最後達成可以互助的社區關係。王醒之期盼,若人與人的相處多點包容心,甚至讓「友善空間」遍佈全台,當長輩不必再擔心拖累他人,「老,或許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能活就要動 黃春明仍想說故事給孩子聽
黃春明為台灣當代重要作家,近幾年歷經罹癌及化療之苦,痊癒後連續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跟著寶貝兒走》、《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高齡86歲的他2014年罹患淋巴癌,化療後,體重從72公斤掉到53公斤,體力也不如從前。但黃春明仍愛說故事,還想著若有餘力活化閒置空間,他期盼邀請老人與孩子混齡生活。講故事、教方言,也可以烹煮拿手美食與孩子一同享用,小朋友受到溫馨照顧,老人也因為看到孩子的活潑而忘卻年老。・每天爬五層樓 愛家甘之如飴有兩次演講後回家,他一步步爬上五樓住處,一回家就虛脫倒地。國寶級作家形容爬上五樓的自己:「像出了水面的蝦子在地上痛苦彈跳」,還說自己一邊哀嚎,一邊請兒子叫救護車,不忘提醒「記得要拍照」,記錄他好不容易征服了樓梯回到了家, 卻因此被送進醫院,還發生了兩次。不過,即使沒有電梯,必須一格一格抬腿往上爬,黃春明從未考慮搬離這個居住30多年的老公寓。他認為,就算那天得爬樓梯爬一小時才到家,那就爬吧!等到有一天真的爬不動了,代表已接近死亡,那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黃春明的五樓公寓坪數不大,但木質地板與暖色燈光相當溫馨,還有個開三面窗的書房兼客廳,其中一面窗望出去是外雙溪與綠意盎然的河濱公園,天氣好的時候能清楚看到陽明山的樣貌。當年搬到這裡的時候還未建河堤,那時他會帶著年幼的黃國珍與黃國峻到河裡抓魚,抓回來養在水族箱欣賞。「有很多人建議年紀大了應該要住一樓比較方便、要搬家等,可是我就是喜歡這裡,要離開這裡我會覺得很可惜」。・別想著自己老 年齡不是包袱被問及是否曾擔心老、有一天走不動該怎麼辦,黃春明想起他的爺爺。他印象深刻,爺爺曾經在聊天時說過「老了,懶得動了」,結果三個月後的某一天他突然不動了、身體往前倒在黃春明的懷裡,過世了。這個景象讓黃春明深深相信,能活就要動,特別在罹癌、挺過6次化療後,他囑咐自己每天晚上10點左右到河濱公園走兩圈,有時會走三圈,跟妻子林美音吵架時可能走上四圈。他說,運動途中跟鄰居與他們的貓狗打打招呼、有時停下來扶著牆賞月,都是美好的事情。黃春明認為,不分年齡,每個人都是有生命力的活體,因此沒有必要一直想著自己好老、自己會不會是負擔,「身體已經老化虛弱了還煩惱這個、煩惱那個,煩惱都把你煩死了」,「只要能做一點正面的事情,就不是包袱了」。現在的他盡量找事情做,或寫東西,或將喜歡的文本重新拿出來溫故知新,評估體力可勝任的演講就出席。他想睡就睡,晚上睡不著就讀書寫作,享受夜半的孤獨、寧靜、專注,以及河濱公園傳來的天籟。不過,這還未達他最理想的老後生活。黃春明喜愛講故事,他也認為,許多閒置老屋值得活化運用,可以組織老人社群,讓長者進駐空間,再邀請孩子前來活動,雙方互相學習,促成讓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老屋要修繕、長者需復健 雙老難題全台普查
「城市、房子、人,是一起老化的!」台中市社會局長彭懷真說,都更、重劃絕對跟不上人老化的速度,若要解決「老屋難民」問題,地方機關和內政部,都該一起合作。他以台中市有近三千名獨居老人為例,社會局可與都發局、衛生局橫向整合,優先評估獨居老人的房舍是否需要改善?能不能改善?若無法改善,就要導入長照服務。台中市中區是傳統老房較多、性別比例最懸殊的區域。彭懷真表示,中區每100名65歲以上長輩,有68%是老太太,這裡就是台中的縮影。早期能買下這區房子都不便宜,但當時的女性就業率低,年老沒有別的收入,就守著房子,孩子大了,只剩老屋陪伴獨居。・行走不便 是長者衰弱主因之ㄧ彭懷真指出,在台中海線的沙鹿、梧棲、大甲也有不少「移動困難」長輩,過去政府低估此議題,但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改善長輩居住困境要從「食衣住行」通盤考量。衣的問題最小,「食、住、行」則是最困難處,若居住環境未改善,長輩不方便行動時,就不能吃到營養食物,且缺乏走動,體能跟著變差,再加上長者多半不識網路,無法找到協助自己的資源,生活品質會更低落。・改善老屋難民 應搭配全台大規模複查彭懷真表示,目前台灣與「高齡」相關的民間基金會,介入多是長照、餐食需求,全台必須徹底「健檢」老屋難民,可以比照民國101年的身心障礙複查制度,當時台灣改採WHO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身障證明要重新分類、鑑定,內政部全台重新複查。彭懷真指出,台中市要做到全面訪視不難,只要從目前領」老人健保補助」的對象,約20萬人開始著手,補助已排富,需再過濾亞健康、獨居、在長照體系的長輩,衛生局、民間基金會、社會局合力進行,可從電訪先開始,確認哪些對象最需優先改善「住」的環境。對於彭懷真的提議,台中市都發局長黃文彬也說,未來公辦或私人建設的社會住宅,會有相關托育、長照、社福空間及容積獎勵;宜居建築獎勵辦法也將滾動式檢討,鼓勵所有住宅設置「友善空間環境」設計,也免計容積,並提高行動不便者的升降設備補助申請。・行走不便 是長者衰弱主因之ㄧ台中市老五老、弘道、華山各基金會,都有社工、居家服務員定期「獨居訪視」,但多數居服員都面有難色,不敢「背」或「陪伴」長輩下樓、離開老屋走走。此外,2000年台北市景文高中發生「玻璃娃娃事件」,也造成社工和居服員的心裡隱憂。彭懷真說明,當時一名「成骨不全症(俗稱玻璃娃娃)」學生,無法行走、輕微碰撞也會造成嚴重的骨折,這名學生原本不需要上體育課,但他跟老師表示有意願參與,同班同學帶著善意「單獨抱他下樓」,未料下雨地板濕滑,造成不幸意外。「玻璃娃娃事件」讓善意第三人卻步,彭懷真認為,多數居服員不敢帶長輩外出,並非沒有原因。彭懷真認為,目前中央對身障者有些居家設備改善補助,若能把高齡、獨居的老人當作身障一類,和傳統的身障服務結合,「老、障礙、貧」三合一就是優先最需要幫忙,若經濟有餘裕者,則可採部分自費。▌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
上半身穿著一件黑色、厚重毛料西裝外套,下半身卻是一件寬鬆、顏色泛黃的白色睡褲,六十多歲的趙爺爺一如往常地,在凌晨兩三點起床,拎著一只公事包,嘴裡嘟囔「要去上班,快要遲到了」,卻走不出客廳。原來罹患失智的他早已忘記如何開門,更重要的是,中風之後,肢體單側偏癱,僅能勉強站著,除非兒子背著下樓,否則單靠自身力量,無法外出,因為他住在舊式公寓四樓。・為無法出門的長者 他們將診間送進家中都蘭診所是台北市第一個居家醫療專門診所,創辦人張凱評醫師表示,該診所沒有診間,只有討論室,目前收案服務中的個案均為「出了不門」病人,處於失能、失智狀態,行動不便。張凱評說,都蘭診所成立宗旨,是希望讓大台北都會區裡、二樓以上無電梯的病人與家屬,能夠安心看病,不要因病而貧,甚至因貧而殞命。台灣健保制度舉世聞名,醫療便利性為全球資優生,但仍有許多失能失智患者長期臥病、意識不清、行動障礙,加上住家沒有電梯,或缺乏無障礙空間,社區潛藏著眾多「出不了門」患者。張凱評以趙爺爺為例,在居家醫療之前,足足半年時間未曾下樓,離開家門一步,雖然他仍認為自己是個公務員,必須準時上班簽到,但受限於行動能力,無法上下樓梯,而家人只能配合演出,告訴他「今天是例假日,不用上班。」・被老屋困住的長者 遠比大家想像多張凱評指出,許多病人被公寓樓梯給困住了,但住在一二十層的大樓,也不見得就能暢通無阻,順利就醫。有個案住在電梯華廈,一樓大廳至電梯之間,卻還有好幾階樓梯 ,坐在輪椅上,可是寸步難行。此外,許多屋齡超過四五十年的老舊公寓,樓梯為筆直斜線,而非傳統「之」字形設計,從一樓呈45度斜坡,直通三四樓,動線看似簡易,但失能者如需緊急就醫,簡直就是一場惡夢。張凱評說,儘管樓層不高,只有三、四樓,同樣潛藏致命危機,若病患需要緊急送醫,家人、救護人員可是吃盡苦頭,只要一個失手、不留神,擔架或輪椅翻覆,恐出人命。大部分老年人不願意離開熟悉環境,即使不能下樓,活動空間有限,但依然希望待在老家,換了新環境,反而住不習慣,壓力沈重,身體機能退化速度可能更快。・改善老宅困老人 醫療與政府資源缺一不可「國內人老、屋老的困境越來越嚴重」,張凱評說,如何在自家、社區安老,這是政府及社會大眾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除了研發更具人性的行動輔具,他也建議長照服務需結合在宅醫療,提供優質的醫療照護,讓「出不了門」個案也能擁有不錯的生活品質。舉例來說,八十多歲陳姓奶奶住在辛亥隧道附近山坡的公寓,雖然住在一樓,但家裡距離捷運及公車站牌還有一大段路,因身體虛弱,腿部無力,也成為「出不了門」失能個案。在照專協助下,引進長照資源,加上居家醫療適時介入,醫師、營養師提供醫療及飲食建議,物理治療師持續復健,最近已可透過助行器來移動身體,從山坡慢慢地往下走。▌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走出白色巨塔 北市聯醫推動居家醫療
樓梯,本該是通往不同幸福家戶、鄰居間相互關懷的道路,但樓梯,對失能者或長輩而言,卻是一條不敢直視的惡夢,不再溫馨、不再是通往充滿歡笑聲的日常,而是徹底因為虛弱的身體,必須得在人生中,強制拔除的一條道路。2002年,年僅38歲的阿正,因事故頭部外傷受創,接續而來的中風,造成他左側身體偏癱,他和哥哥同住在台北市大同區一處老舊2樓國宅,從醫院返家後,就沒辦法再離開10坪大的房子。每天阿正只能靠輪椅在家中繞來繞去。對於社會的認識,除了電視節目以外,就是從二樓望下去的風景。就這樣,他被困了15年。台北市聯合醫院院長黃勝堅說,在居家醫療服務開始之前,他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困在家中15年」,而且還僅僅是二樓,就已成囚籠。2017年,他陪著市長柯文哲來到阿正家中,北市聯醫的居家醫療已介入多年,團隊認為應讓阿正復健水平達標後,再協助他外出,當天柯市長問了他「你都沒想出去嗎」,阿正回說「想啊,每天都想」。大家為了圓他一個「你我都不可能設為夢想的夢」,當下嘗試了各種方法,4個人一前一後抬著輪椅,想著可以帶他下樓,卻因為樓梯間太矮加上階梯間距落差大,才下幾個台階就放棄,最後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揹他下樓。按下樓下大門的開門鈕,大門外的陽光直接灑在阿正臉上,正對大門的麵攤阿姨看著他說:「哎唷!你是阿正唷!」已兩年未見。黃勝堅說,短短的一段階梯,阿正走了15年。・里長、鄰居不說 醫療端永遠不曉得這群人被困住如果沒有到家裡看,根本無法想像,幾階樓梯竟囚禁人生,況且不僅就醫困難,連生活品質也一併失去。黃勝堅說,以目前「長照2.0」的服務方式來看,這群被老屋困住的長輩們,根本無法被挖掘。黃勝堅說,這幾年看著這群人,好像是時光縮影,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房子不適住了,卻已來不及脫離。・五層公寓下不來 一樓平房卻得爬山都會區「老宅老人」的問題比偏鄉嚴重,黃勝堅說,偏鄉主要是與醫院間的距離遙遠,但居住環境比都會區都大,台北市人口稠密,居住空間比其他縣市差。至於北市的居住型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一種是依山邊而建的老房。像在迪化街,幾乎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從前建築設計沒有法定標準,於是階梯高度、寬度不一,黃勝堅還說,自己身材比較魁武,某次去大同區一處探訪病人,樓梯窄到自己得「側身才上得去」,有些則是樓梯間太矮,他必須要彎腰避免撞到頭。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型態,則是依山而建的一樓平房,回家得爬很長很長一條樓梯或脅迫。距離台北101相當近的六張犁,周邊全是這類建築,對當地長者而言,他們同樣不便出門就醫。但居家醫療資源始終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全國多數醫療所對在宅醫療仍存觀望,推動量明顯不足,需要更多基層醫師和醫療單位投入。黃勝堅解析,推動居家醫療,必須改變醫師心態,例如當患者一年沒回診、只請親友拿藥,醫師會說:「請爸爸有空來看我一下。」但隨著高齡化加速,醫師的叮嚀該改成:「有空我去看你爸爸一下。」另一方面是要與鄰里有好溝通,要讓里長、里幹事相信聯醫的決心,才會樂於轉介個案。▌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14 新聞.長期照護
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編按:號稱老人天堂的北歐國家願景,在台灣有可能實現嗎?學者劉毓秀從1996年起多次前往北歐考察。她發現,北歐國家不論在個人層面的飲食、運動,或者社會制度面的長照政策,都是以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為目標。回台灣後,她將這套的概念應用在父母身上,成功地讓兩老維持生活自主到90多歲。「北歐式養老」,在台灣如何落實?採訪台大外文系兼任教授劉毓秀這天,是一個晴朗的冬日午後。從咖啡廳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好幾位外籍看護推著坐輪椅的長輩出門曬太陽。一陣微風吹過,讓人有了置身北歐國家的錯覺。但眼前情景卻提醒了我們:這是步入高齡社會後,台灣的尋常風景。「在北歐,你幾乎不會看到這樣的老人。」劉毓秀感歎地說。66歲的劉毓秀,是國內知名的婦運先驅。早年她為了抗議民法「以父為尊」的思維,曾將自己的姓氏由父姓的「黃」改為母姓的「劉」。其後,她不只在大學開設性平課程,也擔任彭婉如基金會董事長,推動公共托育、女性就業等議題。女性一生中的大事,從出生時的姓氏、成年後的工作、為人母後的育兒乃至於老年的照顧,都是她所關心的議題。性別平等、社會福利制度高度成熟的北歐國家,是劉毓秀心中理想的願景。1996年,她首次赴北歐國家考察性別平等政策,卻意外觀察到當地老人生活極為獨立,和台灣人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比台灣早15年變高齡 瑞典人如何自立到老、不麻煩家人?說起關注熟齡議題的契機,劉毓秀坦言,造訪北歐那年她40出頭,家有「四老」:70多歲的爸媽、公婆,都在邁向老年的人生階段。一提到老,人們最直接的聯想就是中風、失能、臥床、癱瘓等病老的景象。而照顧無力自主的長輩,又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子女的責任,「大家想到就怕得要死!」然而,早在10幾年前,瑞典、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就已步入高齡社會。以瑞典為例,1996年的老年人口已達18%,相當於每5人就有1位老人。瑞典人看待年邁的父母,卻不像台灣人憂心忡忡。當地長照政策以自立為最大目標,盡可能地讓老人健康活到最後,不成為家人的負擔。瑞典老人如何生活?在劉毓秀主編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一書中,她長年的倡議夥伴、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寫到,瑞典幾乎每個社區都有老人聚會點。這些聚會點無障礙設施完善,一般老人和失能長者都能使用,相當程度地展現了北歐長照政策的自立精神。在聚會點,每天都有各種不同的活動或體驗,且多是由長者自行規劃、主導經營方向。可以是欣賞歌劇、音樂、健身、跳韻律舞,也可能是品鵝、品蝦大會、慶祝耶誕節。長者們也會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社團,一起表演爵士樂、看服裝秀、組讀書會等。做自己喜歡的事,有成就感也有歸屬感。此外,瑞典的國家政策也特別重視預防老人失能。例如,政府會安排足部治療師到聚會點為長者定期健檢、宣導衛教資訊。長者有健康的雙腳,才能走出家門參與社會活動。劉毓秀也指出,瑞典政府鼓勵人們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持續累計退休金。直到75歲前,都算是勞動人口。透過推遲工作年限,延長長者在經濟與生活獨立的時間。除了政策規劃外,北歐人「吃得好、動得多」的生活型態也有助於延長健康餘命。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芬蘭、丹麥、瑞典、冰島、挪威等國家,過半數人每週運動至少2個半小時,是歐盟平均值的2倍。哈佛醫學院所出版的《哈佛健康雜誌》則指出,北歐人的飲食以全穀類、莓果和海鮮為主,崇尚在地當季的食材,對心血管健康有正面影響。在台灣也能實踐的「北歐式」養老 不要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從北歐取經返台,劉毓秀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套理想落實於台灣社會?她的第一號「實驗品」,正是自己的父母。「媽媽曾說要燒香拜佛,求上天讓她跟北歐人一樣善終好走。我說不是這樣!妳要從生活習慣下手。」劉毓秀回憶。她觀察,在重視孝道的台灣,子女過度為長者著想,反而剝奪了他們的自理能力。例如,看護怕老人跌倒,寧可讓他們坐輪椅也不願攙扶。久而久之,老人雙腿肌肉流失,更不可能起身走動。她也聽過有長輩長期被餵軟爛的食物,導致咀嚼能力退化,進食時常不由自主地流口水。為了讓父母能自理生活,劉毓秀和弟弟、妹妹共同買下一戶有電梯、生活機能不錯的房子。平時購物、煮飯、洗衣都讓兩老自行負責。子女會陪聊天、吃飯,但不代勞家務。若有處理不來的家事,則請彭婉如基金會的家管員每週打掃一次,每月開銷約4千多元。父親過世後,母親還主動請家管員將打掃頻率減為2週一次。相較於聘請24小時的外籍看護,開銷精簡許多。「我們常說做父母要有堅持,其實當子女也是。」劉毓秀直言,子女即便遭人非議,也不能剝奪父母獨立的機會。像是有次,社區管理員看見黃爸爸自行扛米回家,打電話質問她怎能對父親如此不孝?也有讀者看見媒體報導,特地寫信向她興師問罪:「大學教授還做這種錯誤示範!」然而,時間證明劉毓秀的做法是正確的。實施北歐式養老20年後,劉毓秀的父親以93歲的高齡在睡夢中離世,生前臥床時間僅數週。媽媽今(2021)年超過90歲,仍可自行上菜市場買菜、搭公車、到老人中心上課。更重要的是,2人都沒有慢性病,僅偶爾上醫院看看過敏、腳無力等小病。「這20年間,我照樣教書、做研究、參與社運。因為爸媽生活能夠獨立,我才有這樣的自由。」劉毓秀笑說,父親本性屬於「懶惰型」的人,其實並未特別勤於鍛鍊身體。但光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就無病無痛地活到93歲。不要說長照,就連健保卡都很少使用。她總結,「顧好小我,對大我也有好處。」台灣北歐大不同 改變觀念是老年幸福的第一步說起北歐國家令人羨慕的老年願景,總會有人質疑:「台灣跟北歐民情不同、人民不願繳高額稅金,怎麼可能跟他們一樣?」但劉毓秀認為,台灣人期望幸福的老年,其實應從改變觀念開始。除了對老人過度保護,她也觀察到,台灣人多有延命迷思。且因健保費用低廉,無效醫療更為普遍。雖然平均壽命長,生命有意義的日子卻相對短。例如,她有位舅媽,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被送至養護中心。為了安全,院方規定舅媽不能自主行動,平時由看護拿健保卡代為領藥。「我常常在想,那到底是孝親還是虐親。」類似的例子,還有一位她認識的長輩,因為善於養生活到90多歲。有天半夜卻衝到馬路上大吼:「我想死,我不要活了,太無聊了!」原來,家人無微不至的伺候,反而剝奪了老人家生活的樂趣。她指出,北歐人的老年以自立為目標,更強調回歸生命的本質。當生活品質無以為繼時,就放手不再強求。就像她在北歐安寧照顧中心看到的臨終者,不以灌食、打點滴等方式延長生命,只是讓身體慢慢關機,圓滿地壽終正寢。此外,她也特別提醒,4、5年級這個世代握有許多資源,有能力改變制度與社會風氣。台灣步入高齡社會,除了讓熟年人口活躍老化,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少子化問題。倘若青壯年人口持續縮減,未來年金、健保等和老人息息相關的福利制度都將無以為繼。在北歐國家,因為公共托育普及、家內性別平等、男女同享充分的有薪育嬰假等因素,儘管老年人口多,年輕人生育率也高。劉毓秀指出,中年人身為主管或決策者,應建立更友善的育兒環境。例如,她在彭婉如基金會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方便家長照顧孩子。她笑說,改變的效果非常顯著,「好多人都去生第二胎、第三胎!」。現在對年輕人好,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晚年好。照顧好自己的老年 是我輩人都能做到的社會責任研究北歐制度多年,再加上親眼看見父母的成功經驗,劉毓秀對即將展開的老年充滿信心。她計畫像父母一樣,健康飲食、規律運動,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假手他人。時間到了就離開,絕不拖泥帶水。「老年的生命不必然讓人恐懼,它可以很有尊嚴。」劉毓秀希望,台灣有愈來愈多人能效法北歐,以自主生活為目標。不僅國家負擔減輕,也會停止無法承擔的照顧責任所造成的長照悲歌。在她眼中,獨立的老年,背後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她開玩笑說,「我有時候太忙,都會告訴自己不行喔。你要顧好自己的健康,不能變成家庭和國家的負擔!」台灣人不必羨慕北歐,因為幸福老年的關鍵,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原文:用北歐觀過台灣生活!劉毓秀的自家實驗:父母90歲仍健康、生前臥床僅數週,如何辦到?
-
2021-02-23 養生.聰明飲食
是希望還是炒作?人造肉能實現更美好的世界嗎?
希望張開的雙手是乾淨的嗎?我之所以關注培養肉的故事,是因為它觸及我靈魂深處的一個複雜角落。長久以來,我一直為肉食這件事感到苦惱。吃動物是道德的嗎?如果吃動物是不道德的,但我還是吃動物(讀者,我會吃動物),那麼這種虛偽的生活意味著什麼?這些並不只是關乎動物及其道德地位的問題,也是關於我們人類的慾望和道德提升的前景的問題,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作為一個物種。我發現,自己在處理生鮭魚或生豬肉時明顯感到不安。我在這裡得重申一個有關培養肉論述的前提,那就是我們的慾望,無論是來自我們的文化還是來自我們的動物本性,都可能不利於我們對更美好世界的渴望。如果希望是對結果的一種態度,這種結果既不完全確定,也不排除所有可能性,那麼自身的慾望就是我們藉以環顧全球可能未來的真實前景。我一直希望能以環顧全球可能未來的真實前景。我一直希望能生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裡,這種基本的推動力導致烏托邦主義、哲學化、失望以及閱讀科幻小說,後者在培養肉圈裡是非常普遍的興趣。科技進步有助於道德提升的想法也很普遍。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提升」這個詞將道德行為者置於聚光燈下,而不是將焦點放在其行為的結果。用道德哲學家的術語來說,我使用這個詞的方式,就是給自己打上非結果論者的標籤;它暗示了我對行為者的性格或美德的關注,而許多培養肉支持者則更注意行為及其結果,他們跟隨許多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哲學家的腳步,認為動物的痛苦是值得道德關注的,希望培養肉能夠減少地球生命遭受的痛苦。希望的理由往往比懷疑的理由更難證實。在涉及科學或技術計畫時,零散的證據會慢慢累積成疑慮,而培養肉支持者所希望得到的,是本來就很難確立其合理性的東西。他們追求的不只是技術上的成功,還有一種必然經過市場與消費者選擇調解而來的結果,這也就意味著要用另一種大型基礎設施取代一種大型基礎設施。當我採訪培養肉研究人員或此類研究的公開支持者並詢問他們的動機時,我聽到過最慷慨激昂的個人故事都是以動物保護為中心,環境保護緊追其後,是一種理智上嚴肅但比較不激烈的驅動力。雖然食品安全與捍衛人類健康也是遠離工業化畜牧業的原因,但是我的受訪者很少談到這些。一名年輕的培養肉研究人員曾經是大型動物獸醫的助手,他給我描繪了一幅可怕的景象。一名農夫的牛有一隻眼睛感染且有擴散的危險,牛是寶貴的財產,為了救這頭牛,必須摘除牠的眼睛。令人為難的是,這隻動物的價值低於麻醉費用,所以這名當時還在學校修習獸醫的年輕研究人員,被賦予的任務是在沒有麻醉進行眼球摘除手術的情況下抱著這頭牛。整個手術耗時好幾個小時,這隻值得活下去但不值得免於痛苦的牛,很明白地表現出牠的感受。要知道,培養肉的希望就是結束這類事情的希望。早期關於培養肉的文獻就像一本希望的田野指南。在我從事該領域研究的那幾年間,科學、技術與社會學者,還有人類學家、生物倫理學家與其他人發表了一些文章,給培養肉以及其創造者與支持者貼上標籤。他們的努力多為描述性的,這對一個新穎的研究主題來說是適當的,不過它們所呈現的效果,讓文獻讀起來像是對培養肉工作者情緒的重述。在大多數情況下,培養肉運動能夠設定相關對話的條件,並決定哪些關於培養肉的問題是最重要的。在一篇由兩位作者合作撰寫的文章中,作者列舉出培養肉技術似乎具有的明顯道德優勢與危害。作者贊同最明顯的優點——結束廣泛的動物痛苦——並認為這點超過了可能弊端,如因為不尊重動物身體完整性與其自然形態所造成的含糊「傷害」,以及隨著生物科技成長人類對自然的支配,人類的傲慢自大也益形膨脹所帶來的危險,這些都是醫學生物倫理界常有的批評,而焦慮很容易就會透過組織培養移轉到新興的食品生產領域。最令人震驚的是,作者提出,開發培養肉可能被視為一種道德義務。這個說法顛覆了生物倫理學家的正常工作程序,他們通常是針對現存新興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對人類健康與倫理的前景做出回應。作者認為:「道德並不是在新興技術到來時就必須針對它做出回應的東西,這會讓我們陷入混亂。「相反地,」道德可以擁護並協助新科技的發展」。這反過來會成為「朝著一個事實上(不僅理想中)反映我們所擁有道德願景的世界所邁出的一步」。另外兩位作者在另一篇堪為楷模的文章中充分闡明了後面這個觀點,認為儘管人們普遍認為科技對現代生活有麻痺性的影響,像是試管肉生產這樣的新科技可以「揭露」(作者用詞)世界的倫理可能性,而公眾可以聚在一起思考他們的集體道德選擇。這兩篇文章對希望的解讀略有不同。前者發表於二○○八年,比波斯特的漢堡演示早了許多,該文認為道德理想可以出現,然後有效地要求技術實施。後者發表於二○一二年,也是在波斯特的演示之前,不過當時培養肉的炒作週期正處於上升階段,它捕捉到介於新技術出現的跡象以及圍繞該技術的道德辯論與決策之相互轉化的一種動態互動感。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對技術與倫理的反思美化了這個新穎的研究對象,而培養肉也很幸運能找到評論家,他們認為它所提出的道德與技術的協調很有吸引力。尼爾.史蒂芬斯(Neil Stephens)是一位科技社會學家,自二○○○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在追蹤培養肉議題,他把培養肉稱為「尚未定義的本體論對象」,捕捉到這些著作的初步性質。史蒂芬斯提醒他的讀者,培養肉的真實性仍然是個問題。同時,其他社會科學家開始透過調查提出一個比較不具哲學性但同樣重要的問題:歐洲與北美的消費者會斷然拒絕培養肉,將它當成「噁心的不明物體」,還是會願意嘗試呢?我不禁納悶,這種調查對參加調查的人會造成什麼影響。即使研究人員將培養肉當成一種尚未實現的假設性物品來呈現,他們如何避免讓人留下印象,認為他們實際上在預告一種非常真實的新食品即將出現呢?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曾問:「我可以希望什麼呢?「康德不是一名結果論主義(consequentialism)者,而是一位關乎責任與義務的道德哲學家,這一點絕非偶然。如果無法為我們的冀望想像出一個抽象且可能的結果,我們怎麼能希望呢?康德的詮釋者在他對希望的描述中發現了許多意義,包括將希望視為一種宗教信仰,或是一種我們可能負有道德義務的東西,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康德將希望理解成一種與並非不可能的期望結果的不確定前景相關的方式,例如道德提升。哲學家對希望的理性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康德找到充分調和希望與理性的方法。對好幾代以後的索倫.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來說,重要的是希望得超越理性。而二十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則創造了一種希望的哲學,試圖讓我們適應未來形而上學的一切可能,這與哲學傳統上的回顧性角色形成鮮明對比。然而,一個共同的感受是,希望的角色是幫助我們超越經驗,進入可能性,我仍然在思考的問題其實比較抽象,也就是從根本上減少動物痛苦與我們道德品質提升之間的關係。希望培養肉可能導致動物痛苦的減少,是否意味著對道德品質提升的希望已經被磨滅和放棄?我們是否已經忘卻了提升道德品質的舊夢,而代之以一種新型義肢技術道德的夢想?就培養肉的例子而言,希望的真正敵人是炒作宣傳,而不是疑慮,但(諷刺的是)如果培養肉要能完全實現,炒作可能也是必要的。許多研究新興科技的學者都同意這一點:發佈新聞稿是一場秀,目的往往是為了尋求資助,因此炒作對將未來帶回現在具有「構成性」;換言之,它具有允諾性。當然,炒作的必要性並不意味著炒作是安全的。炒作可以激發人們的希望,但如果在充分的時間裡,炒作議題的正當性似乎未受到證實,那麼至少在特定的支持者群體(承諾社群)中,以及對一直鼓勵炒作的公司或個人來說,希望將破滅,而且可能是永久性的破滅。有商業顧問將這種效應稱為「泡沫化的底谷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他們期望最終的復甦與生產力的恢復,但正如我採訪的許多人建議的,普遍的失信感可能輕易導致培養肉的完全終結。同時,炒作通常不被認為是堅定的承諾,試圖藉此迴避問責的門檻,而希望與承諾最終都是以這個門檻為評斷標準。如果說希望是必要的,那正如文學評論家弗里德里克.傑姆遜(Fredric Jameson)所言,它也是「最殘酷騙局與推銷術的原則」。※ 本文摘自《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作者:班哲明・阿爾德斯・烏爾加夫特 譯者:林潔盈出版社:積木出版日期:2021/01/02《肉食星球:人造鮮肉與席捲而來的飲食文化》書封。圖/積木提供
-
2021-01-08 新聞.杏林.診間
冷漠前輩澆熄行醫熱忱?選錯專科的醫師其實不是少數
蘿拉、泰莎、凱文和凱莉四個人的職涯故事顯示,家庭生活背景對於人們決定工作時,起了相當的漣漪反應。但是這幾個故事還沒有呈現出,每一個醫生可以選擇的專科數量到底有多少。當然,選擇其他專業的年輕人,例如法律或會計,也面臨了抉擇,但是和醫生面臨的選擇數量完全無法相比。因此到底有多少專科呢?這個簡單的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醫學知識和任務被區分為專科和次專科沒有辦法反映出具體的現實狀況。例如,在化學裡是用原子結構定義一個元素,因此只要碳原子存在於世界上,而且在元素週期表占據相同的位子,它就仍然是碳原子。然而,就醫學專科來說,不同國家對醫學劃分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英國的醫生必須在六十六個專科之間做選擇,然後又進一步分支成三十二個次專科。美國有三十七個專科,然後分支成八十六個次專科,而澳洲有八十五個專科,但沒有次專科。把這些國家連結起來的一件事就是,到了二○一○年代,醫生必須在龐大的選項中找出自己的路。因此有些醫生也做出後來讓他們感到後悔的選擇。在各研究中,不斷顯示出有少數醫生覺得自己選錯了專科。例如,二○一三年一份針對美國七千名醫生所做的調查指出,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對他們選擇的專科不滿意,職業生涯中期的醫生不滿意的程度尤其強烈。其他調查特別專科的研究,也出現了類似的形態;美國有將近二十%的腫瘤科和外科實習醫生不會再選擇他們執業的專科。雖然這是英國一項小規模的研究,但是有高達三十四%的產科實習醫生後悔他們的專科選擇。這有個例外是麻醉師,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九十四%的人很滿意他們選擇了正確的職業。可惜的是,如此高的滿意度在整體的趨勢中只是少數。很明顯的是,有很多醫生對他們的專科決定感到失望。這代表在醫學專業裡,醫生的個人不滿意度很普遍,對病患也有延伸性的影響。不意外地,當醫生對工作不滿意時,往往也有比較不滿意的病患。而對工作不滿意的醫生所治療的病患,也比較不可能遵守醫生給他們的治療計畫。不滿意是有傳染性的。因此,我們對於決定專科的過程,究竟知道了多少?我們要如何運用這個知識去幫助醫生做更好的決定?調查醫生為什麼會選擇特定專科的研究其實不少。一九五○年代以來,有數以千計醫學期刊的文章在探討各種你想得到的專科,包括從地球偏遠角落做的報告。有些研究者指出,專科的選擇歸結於人格,有一類針對微產業(micro-industry)的研究,檢視了外科醫生是否為具有特殊「外科」人格的類型。例如,四十多年前有一群哈佛的研究員運用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來比較內科和外科實習醫生的人格。這個方法是讓接受實驗者觀看墨漬圖像;再把回答的數字和每個回答的性質記錄下來,然後分析。羅夏克是一種有爭議性的方法,可以想像得到,接受實驗者(所有的年輕哈佛醫生)對於用這種方式評估他們的人格,多少會持懷疑態度。這個研究的目的是探討外科醫生是否比較「有衝勁的、嚴格的、不敏感的、冷淡的、有敵意的、外向的、暴躁的,以及可能比較有活力和野心」。結論是什麼?普遍被認為是冷酷、冷漠和有衝勁的外科醫生刻板印象,並沒有獲得證實。以羅夏克測驗為基礎的結論可能容易被忽視,因為這種測驗方法不過是偽科學。然而,最近對羅夏克墨漬測驗的關注又再度出現,刊登在主流心理學期刊的一個評論指出,這個方法是可信的。而且,也有其他的研究利用標準化的人格問卷,認同哈佛的發現。不過仍然有些研究不認同,他們的結論是,外科醫生比起其他的專科醫生,確實比較外向,而且對別人也比較不溫暖和體貼。從比較顯著的外科人格這點來看,目前尚無定論。但是在半個世紀的研究之後,對於人格和決定選擇一個特定專科之間的直接關聯,還是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然而,有三個發現難以反駁,因為它們相當頻繁地出現在三個不同的專科,且超越了國家和區域。雖然閱讀選擇專科的學術文獻是我的工作,而不是我客戶的工作,但這三個議題是會談中,醫生們未經任何鼓勵而主動找我談論的。我問札克(Zac):「所以是什麼理由讓你決定受訓成為一名全科醫生?」經過短暫的停頓,札克開始了一段冗長又詳細的答案:「我在受基礎訓練當實習醫生的地方,受到一個資深夥伴的啟發。她是一個很好的醫生;有健全的知識基礎,而且堅守全科醫療的某個願景。她的核心價值是道德的。她是當地的一個關鍵人物,非常卓越,行事謹慎,也夠精明世故。另外,她會照顧小組裡所有的醫生。」在論及為何選擇某項專科的原因時,雖然札克並不知道,但他給出了一個教科書最常出現的答案,那就是模範角色。一個人在醫學院和學士後訓練的課程,在課堂上、研討會、諮商室、巡房和手術室裡,會遇到幾百個合格的醫生。當被問到他們為什麼選擇特定的專科,初級醫生幾乎都會回溯一個或兩個他們非常尊敬的模範角色。吸引初級醫生到特定專科的原因,往往是某個較資深醫生的熱忱、承諾、知識和專業。可惜的是,相反的情形也是如此。當醫學生或初級醫生遇到憤世嫉俗、知識不足、冷漠無情的資深醫生時,也會澆熄他們對特定專科的熱忱。這也發生在札克身上。除了全科醫療,他也考慮過緩和醫療。但最後因當地臨終安養院的一個資深醫生而打消念頭。「她愛賣弄,又尖酸。」札克告訴我:「堅持細節、好挖苦人,又按規矩辦事。我下定決心,最後不想要變成她那樣。」或許,如果札克遇到了一個像貝納德一樣的緩和醫療醫生,他可能會做出不一樣的職業選擇。學術醫療教育文章有一篇關於模範角色的題目,回應了札克的經驗:「嘗試做可能的自己」。像札克一樣的初級醫生仰賴他們的前輩,視其為他們未來渴望成為的那種醫生的代表。第二個對選擇專科的影響與模範角色的議題,就是先前與特定專科相關的經驗。醫學生和初級醫生傾向於選擇在醫學院和早期臨床執業的那幾年,他們所喜歡的專科。就很多方面而言,這是決定職業的明智方法,而蘿拉的經驗(她忽略了腫瘤科的短期工作讓她覺得相當痛苦的事實)說明了醫生在選擇長期的專科前,謹慎思考他們先前的經驗才是明智的。但是,先前的經驗不一定永遠都是完美的測試。有人可能運氣不好,被分配到特定的部門,因此對於在那個專科工作,產生了非常偏頗的觀念。例如,有一個來見我的醫生起初低估了精神醫學,因為她在醫學院時被分發到精神科,在一個有暴力傾向的男性冒犯者的法醫病房,讓她覺得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持。這個經驗讓她感到驚恐,但是在我們的會談當中,她理解到那次的分發對一位醫學生可能是不合適的,因此基於這一次的經驗就排除所有的精神專科,將會是個錯誤。她最後選擇專攻老年精神醫學。在選擇個人專科時參考先前的經驗還有另一個問題是,由於專科和次專科的數量龐大,有很多是醫學生或初級醫生在常規上未曾遇過的;他們甚至不知道這些專科的存在。美國醫學生是在第四年的選修課時選擇他們的專科,因此他們的課程表當中他們還有選擇的空間。在英國,選修課和專科選擇的連結則完全不同,因為在幾年之後才會決定自己的專科。要尋找一些適合自己、但醫學院常規沒有涵蓋到小型專科,這樣的過程通常只能交給機會。※ 本文摘自《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作者:卡洛琳‧艾爾頓 譯者:林麗雪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30《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書封。圖/木馬文化提供
-
2021-01-07 新聞.元氣新聞
藥師連署抗議健保署聽到了 限定中醫院所申報條款喊卡
衛福部健保署預告修正「健保特約藥局不得申報中藥費及藥品調劑費」,限定中醫院所才能申報給付,把健保藥局排除在外,掀起藥師界大反彈;6千多名藥師連署抗議怒批中醫藥分業大開倒車,健保署為此在下午緊急發布新聞稿喊卡,決定「不修正該條文」。中央健保署指出,有關去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4日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第四部中醫之藥費及藥品調劑費章節,在通則中增列「限中醫醫院、中醫診所及西醫醫院附設中醫部門申報」;由於最近藥師團體對於條文修訂提出許多建議,在預告期間藥事團體及中醫師團體對此案有不同意見,健保署尊重各界意見,將持續溝通凝聚共識,不修正該條文。對此,藥師團體肯定中央健保署聽到大家的聲音,目前全案是「回到原點」,繼續爭取落實中醫藥分業制度,未來仍是他們要努力的目標。據了解,健保署上月初討論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對於中藥藥費及藥品調劑費通則,增列「限中醫醫院、中醫診所及西醫附設中醫部門申報」條文,藥師代表在討論會中就已強烈表達反對,但中央健保署仍在上月24日進行增列條文預告。西醫醫藥分業制度已施行20幾年,由醫師看診開藥、藥師給藥加強第二道把關,民眾用藥安全更有保障。如今中醫藥不但未能落實分業制度,中央更以條文限定只有中醫醫療院所才可調劑申請健保給付,造成社區藥局及藥師大跳腳,藥師團體於12月30日發起連署,截至元月4日預告截止,短短5天超過6300名藥師參與,留言要求刪除該條文。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一旦健保特約藥局不得申報調劑費的公告明確入法,將與推動的醫藥分業政策「自相矛盾」。《藥事法》第35條明定:「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之藥師,親自主持之藥局,得兼營中藥之調劑、供應或零售業務」,全國社區藥師共6121家,其中依法可兼管中藥調劑零售者共4114家,已有六成社區藥局進入中藥市場,具有調劑中藥的能力。藥師公會強調,很多藥師具有中藥調劑權,但因申請健保未開放,藥師們從未領過一分一毫的中藥調劑費,此次修法與政府推動的醫藥分業政策背道而馳,更是敲響中醫藥分業的第一聲喪鐘,距離中醫藥分業的願景更遙遠。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得知這麼多人反彈後,今天下午宣布增列條文喊卡,不會強硬執行。
-
2021-01-05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退休後不想過得比現在差?中信銀專家有解
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引發全民熱潮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趁年輕應全方位存本,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率先回響願景工程報導,針對各世代退休力不及格提出對策。台灣在二○一八年就進入高齡化社會,預估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關注退休議題的中信銀個金副執行長楊淑惠認為,老年人口過多、少子化未解決,財政負擔加重之下,社會將呈現低成長、低利率,不管是三十、四十、五十歲民眾,都必須有及早、長期退休規劃的準備,且掌握基本的資產配置觀念。楊淑惠表示,台灣民眾雖關注高齡長壽議題,但對於退休準備的進度落後,普遍民眾在退休準備上有四大迷思:第一,低估老後所需,許多民眾認為退休後月生活費三萬就夠,但依據主計總處的統計,六十五歲以上家庭每月開銷是六到十一萬元;第二,理財工具保守,許多民眾目前理財工具只有儲蓄或定存,低利率時代光仰賴定存配息易被通膨吃掉。第三,過於仰賴政府年金,繳多、少領、延退已成未來的趨勢;第四,忽略高齡照護所需費用,台灣擁有健全的健保制度,但很多民眾忽略老年後的長照與醫療費用,失智、慢性病或重大疾病伴隨的醫療費用將是退休後一大負擔。楊淑惠指出,退休前著重在資產累積,退休後是要著重在管理金流與長壽風險,但不管哪個世代,國人面對退休準備須擁有三大基本觀念:第一,退休金帳戶專款專用,依據每人的資產狀況與退休後想要的生活目標進行規畫,可運用銀行的退休金試算網站,輸入自己的應備、已備後計算出缺口,就能知道每月或每年該挪多少錢在退休準備,並要定期追蹤是否達成目標。第二,資產配置且長期投資,並掌握基本股債配置,距離退休越近債比重拉高降低風險。股票標的要選擇長期穩定、穩定配息、體質健全、具有未來成長性的產業或公司,以近兩年來說,可選擇AI、5G、防疫相關標的;債券則是要抵禦波動性高的股票資產,除留意債息外,也要留意債券品質,可直接買債券或透過債券型基金投資,例如全球債、高評等投資等級債券,若是高收債最好避免高收益、低信評的債券。另針對手上有一大筆金錢可準備退休者,楊淑惠提醒,除掌握上述的股債配置,最好挪一成資金進行避險,可投入黃金、美元。第三,醫療準備,如果挪不出一筆錢做為醫療準備金者,可透過保險轉嫁風險,在體況還可以或年輕時及早規劃。接著,才是針對不同世代選擇不同工具。三十歲年輕世代普遍面臨低起薪、高物價的困境,對年輕族群來說因人生階段還有更迫切的目標,例如存第一桶金、購屋、結婚,很少年輕人會把退休排入最優先目標,普遍患有「退休準備拖延症」。但楊淑惠認為,年輕世代有兩大優勢,第一,大部分年輕人身體狀況良好,建議趁此時補強重大疾病或意外失能保障,此時保費較便宜,不只及早建構老年的「病本」,也能避免當身體有狀況時無法投保;第二,距離退休還有三、四十年,可及早累積並善用複利效果,若晚十年才開始準備,之後每月提存壓力將增加一點八倍。楊淑惠建議,年輕世代首先如果想擺脫薪資困境,可從開源節流做起,透過升遷加薪、跨足副業或投資股滾錢來開源,並建立儲蓄與長期理財習慣來節流。建議至少每月領到薪水可存兩成下來,而理財前要先存到一筆緊急預備金,可設定兩個月的生活開銷,之後的錢才進行投資理財。在退休準備上,年輕人可善用勞退自提,最高可提撥百分之六,除加快退休儲蓄,也能省稅;自己理財部分,股債配置可設定為七比三,並善用定期定額來累積資產。到了四十歲,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三明治世代,薪資雖然比年輕時期高,但開銷也較大,這時容易因子女教育或奉養父母,就忽略自己的退休準備。楊淑惠建議,三明治世代家庭責任重,可透過保險將家庭責任轉嫁出去。例如:善用投資型保單,除有壽險保障效果也能投資持續累積退休金;或是利變型壽險,投保初期用壽險保障轉嫁家庭責任風險,保單價值則每年複利滾存。如果是想保險與投資分開者,可適度增加定期壽險轉嫁家庭責任,投資上股債建議六比四,較保守者可採五比五。選擇配息型基金,息收可用來支應保費,或持續滾進去達到複利效果。到了五十五歲以上橘世代,距離退休剩五至十年,打造多元被動式收入成為重點。楊淑惠指出,越接近退休時點,被動收入越顯重要,建議適度增加固定收益標的,例如債券型基金、海外債、貨幣型基金、年金險等,股債比可設定為三比七。同時,要開始留意財富安全,失智或高齡者常成為歹徒的詐騙對象,除詐騙外,年長者也常面臨子女爭產、推卸照顧責任的問題,橘世代可趁意識清楚時,善用安養信託,由專人管理財務,包含給付費用給專業醫療機構、安養機構,並事先做好財產分配,透過信託把錢分配給繼承的子女。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8 退休力.社會連結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腦科學專家張立鴻:為心靈力加分 高齡者三種表現完勝年輕人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退休力大調查,報告指出人愈老,心靈力愈差,腦科學專家、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立鴻表示,人的年紀愈大,確實在反應速度、短期工作記憶會相較年輕時退步,但反之,知識、經驗以及語言能力會隨年齡累積增長,年輕世代望而不及,也是高齡者獨有的珍寶資產。「我老了,一定學不起來?是不是不如年輕人?」類似的怨嘆常在長者口中出現,但張立鴻說,心靈自立有兩種,老人家因智慧累積的「結晶智力」比年輕時表現更好,但往往人老了,會更加重負面情緒,因此家人、親友應該鼓勵長者多看待自己好的一面,年齡是加分。現今職場以65歲設為退休年齡,但在心智上沒有65歲的退休線,張立鴻解釋說,65歲退休線是偏社會上的定位,但沒有研究下過定論,且愈早退休確實會影響生活。至於年輕世代自我評估心靈力偏高分,張立鴻說,很多人稱二、三十歲為斜槓世代,身兼數職賺進更多收入,但他樂觀看待斜槓世代將「興趣」延展到「工作」,提早發掘志趣、擁抱多元性,為沒有退休的未來趨勢預作準備。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
-
2020-12-2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退休力大調查回響/王儷玲長照經驗談 應作預防式退休準備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政大教授王儷玲,這兩年也成為照顧三明治世代,母親因病導致失能需全天候照護,王儷玲與兄弟共同撐起照顧長輩的經濟責任與陪伴,但她堅持孝順是不可背棄的倫理,也分出時間南北奔波照顧母親,親自陪伴,並透過音樂療癒自我,因家人切身的照顧經歷,更感受到財務、健康與心靈獨立必須兼顧,讓王儷玲更急欲推廣全方位的退休準備要及早。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退休力大調查,超過萬人自我檢視退休準備,身為參與的主要專家,王儷玲更是感受深刻,不忍見母親長期臥床,而外籍看護原本就人力短缺,今年在疫情下要尋找適當照護人力更為艱困,且醫院嚴格的探視管制也讓王儷玲與家人心力都備感煎熬。當家人面臨長期醫療照護時,照護人力短缺難尋、環境不佳、照顧責任分工與龐大費用支出等,都是許多三明治世代的照顧難題,而這些同時需要財務、心理等共同支持,考驗著多數民眾的照顧資本。王儷玲表示,不同世代對退休的心境不同,準備重點也不相同。但有三大通則,首先應該建立退休準備的基礎知識,例如理想的退休老本計算、勞退、勞保、年金各是什麼?第二個觀念是退休準備金專款專用,不被其他用途花費吞蝕退休本;第三道則是定期定額投資、並及早購買適合的保險。以40歲三明治族群舉例,雖然在財務已累積基礎,但可能背負購屋貸款以及上有老、下有小,照顧壓力不輕,因此先健檢自己在「制度」內的退休金資本有多少?這當中包括勞退、勞保。其次是計算理想老本,維持一定的所得替代率,通常是以現有月薪資的七至八成作為計算基準。也就是說,以月薪六萬元的三明治世代來說,退休後若希望享有同樣的生活品質,至少每月需要四萬二千元的退休金可以使用。另外,除了醫療保險,最好能將長照險納入清單。王儷玲自身便是退休及早準備的實踐者,她從30多歲就規畫保險、定期定額投資,且儘管身兼教職、四處傳講退休觀念,她更開心找到心靈慰藉依靠,常常開口唱歌、將欣賞古典音樂作為終身興趣,唱得還是難度頗高的女高音,也和台大校友合唱團登上國家交響樂團(NSO)舞台。談到古典歌劇或歌劇魅影等名歌劇,王儷玲眼神放光,笑稱唱歌、記歌詞是預防失智的絕佳方法。此外,她積極投身在退休基金協會事務,除了持續支持聯合報系退休力大調查,退休協會正推廣「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培育退休理財專業顧問RFA,預計明年推出退休金計算機,協助民眾自行計算勞保、勞退、國民年金等退休給付,算出退休金準備缺口。她強調,退休準備要有「預防」的觀念,才能事半功倍,不只要在財務面預作準備,還應該持續注意健康和培養心靈志趣,例如透過穿戴裝置科技裝置,監測健康變化,協助管控飲食,別等到疾病發生後備受煎熬,而是從預防端開始準備,為自己賺進更長遠、快活、更有品質的退休生活。延伸閱讀.調查/5大指標測驗你的退休力.報導/超前部署百歲人生 你準備好迎接「無退休時代」了嗎?